以就业为导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精选8篇)
戴溥之,李蔚(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61)作者简介:戴溥之(1974-)女,河北定州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李蔚(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社
会保障理论与实践;课题来源:河北经贸大学2008校级教学研究立项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的社会需要,指出确立以就业导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提
出了在定位培养目标、进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鼓励学生
参加相关资格考核等方面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劳动和社会保障;就业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207-021
引言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时期,我国出现了一系列养老、医疗、失业、贫困等社
会问题。建立“社会安全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今后改革的重要任务。九
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
出“要逐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投资多元化、管理规范化和服务社会
化的社会保障体系”。[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劳动人事制度
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社会急需大量熟悉
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对
于相关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全国许多高等院校的重视,开始根据自身优势设立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但是除少数综合性的名牌大学外,许多学校这一专业的毕
业生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学生毕业后很难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就业面狭窄,专
业特色不明显。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能为市场所接受、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如何根据市场需要合理定位,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所有开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急需考虑和明确的问题。2劳动和社
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
育理论的指导下,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资源与特点,在人才
培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学校办学特色、学
科特色、专业特色等在培养人这一中心问题上的集中体现。[2]劳动和社会保障
专业的开设迎合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而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实践教
学不足等问题。2.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界定专业的知识架
构和所培养人才的服务领域,来确定自己的专业建设特色和课程设置。因此,专业
培养目标是专业开设的总体纲领。大多数高校在招生宣传、制定教学计划时,都
强调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是能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教
学与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毕业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知识。这样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定位非常不明确,导致课程设置和所设专业毫无特色且使得学生忽略或不明确本专业的关键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难以把握未来就业方向,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毕业时对职业的选择也很茫然,就业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不明显。此外,有些课程还存在内容的重复,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时间。2.2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特色由于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开办的时间较短,许多地方性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大都以知名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作为参考。较少考虑自身优势和特点,较少考虑社会需求,有的甚至直接搬抄和拼凑,成为名校这一专业的翻版,专业特色不明显。也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存在着“因老师设课”等现象,随意性强、课程设置缺乏稳定性。导致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尽管在2002年9月,教育部发出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性文件,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置,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但要想建立起真正属于本专业、本学校的课程体系,是值得探索的重要问题。因为没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向,就形不成专业优势,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劳动和社会保障这一专业不同人才的需求。使得毕业生缺乏相对竞争优势,出现就业困难。2.3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加强由于近几年的扩招政策,实验设备相对减少,实际上学生参与实践的人数有限,教学的实践环节又有削弱的趋势,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是各个单位进行人才招聘时非常重视的因素,是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以及获得好的就业机会的关键。同其他专业一样,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更强调本专业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但目前各高校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较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即便是开展了实践教学,也大都面临着如下的问题:一是实践教材匮乏,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二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短缺;三是由于教学基地部门能同时接受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数量有限,很难使每个学生都有顶岗实习的机会,即使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了安置,也大都只是让学生从事一些日常的事务性的工作,无法安排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四是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估缺乏规范和统一的标准。这些都影响着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3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创新型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必须深化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不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3]在目前大学毕业生供
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策略,建立有特色的课程设置;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考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3.1依据市场需求,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在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时,首先要了解目标市场的具体需要,即相关的用人单位到底急需哪类人才。据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一次内部调查表明,目前,社会对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人才需求主要分为207两类:一是社保经办机构的从业人员,要求掌握社保基金管理及投资风险预测、计算机管理、统计精算和实用法律知识;二是企事业单位从事“三险一金”具体工作的从业人员,要求具备计算机管理、财务会计、社会保险基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院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培养目标的设定,其次要了解学校相关专业的支撑,明确自身的优势所在,从而确立专业特色。当前,有些高校在这方面就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院校,利用自己学科基础雄厚、理论研究突出的特点,重点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教学科研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一些保险学专业比较成熟的学校,将培养社会保险的专门人才作为市场定位;一些西部地区的高校结合当地情况,重点培养社会救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权益保护等相关人才。3.2依据培养目标,进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宜粗不宜细,既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拓宽就业面,保证学生顺利就业。课程体系中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的设置既要保证授课顺序的逻辑性,实现各门课程的有机衔接,又要避免出现内容重复的现象。专业选修课要能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发挥学生个性潜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要继承和发扬原有专科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优势。根据专业方向,突出社会实践,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二要充分利用本高校的学科优势,依托学校的整体优势,建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三要适当调整教师的专业结构,从教师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等方面确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的发挥;四要及时了解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变化状况,了解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例如,财经院校类学校可根据自身优势学科确定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方向或企事业单位员工福利管理方向等特色专业方向。3.3开展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手段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急需实践性的专业人才。因此,其教育培养模式应改变以往过多采取课堂教学的做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实训室和基地建设;订立统一、规范的实践教学评估标准。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获取前沿信息,利用音像手段搞好多媒体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强化教学
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近几年,一些高校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的尝试,比如抓住国家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机会,让学生就近就便到本市的乡镇学校、企业挂职锻炼,当参谋,提建议,办实事。并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科教服务,参加公益劳动,收到较好效果[4]。总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加上目前社会各界对本专业的认识不够,专业就业面较窄,专业如何定位,如何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成为每个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定位培养目标、进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及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资格证书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发展,以促进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良性发展,使得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真正做到立足于市场需求,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参考文献:[1]国务院文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EB /OL].2000(07).[2]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J].前沿探索, 2006
(13).[3]马小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 2006(12).[4]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J].师范教育, 1996(09).(上接第205页)具备完善科学的绩效考核、薪酬等制度和规范的工作流程。e-HR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管理工具,里面融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但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或企业的某一发展阶段,所以企业要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借鉴e-HR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并在实施e-HR的过程中对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以改进,使其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2)企业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素质。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重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次,企业拥有必要的信息化专业人才,也就是IT人员。企业实施e-HR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数据维护与更新,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时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以上工作涉及到一些专业知识,需要专业人员完成。此外,企业的员工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会进行简单的电脑操作。e-HR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员工自助,员工可以登陆系统进行个人相关信息查询。e-HR在企业内全面推广,需要企业员工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3)企业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环境。首先, e-HR通常安装在企业的公共网或内部网上,这就要求企业要有自己的网站(Internet)或局域网(Intranet)。其次,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对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会配置其他诸如考勤系统、财务系统和e-HR集成,进行信息共享。此外, e-HR最主要的特征是全员参与,具有员工自助和流程审批功能,这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网络环境,便于员工上网查询使用。参考文献:[1]朱勇国.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6.[2]熊军.企
关键词:就业导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升,民众对健康的意识及健身方面的投入有较大的提升。《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1 - 2015年) 的通知》( 国发【2011】5号) ,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力度,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人才的培养。在国家政策和国民需求的推动下,教育部在1998年将社会体育专业( 以下简称社体专业) 列为普通高校本科正式专业。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23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然而,与专业开设、招生如火如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社体专业的就业并未理想。2014年,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榜上有名。分析社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对反思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指导意义。
一、S 学校社体专业概况
S学校自2002年开设社体专业,年均招生60人,主要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002年,S学校卢元镇教授开创了社体专业第一本专业教材《社会体育学》。2006年及2008年,该专业在全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中排名第一。2008年作为召集人和召集单位负责全国高校社体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的研制工作,并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可以说,S学校的社体专业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师资队伍。
二、S 学校 2008 ~ 2014 届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与强学科相对比的是,S学校2008 ~ 2014届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1. S 学校 2008 ~ 2014 届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
据统计,S学校社体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去向包括: 中小学体育教师、健身俱乐部、公务员、自主创业、考研或出国深造、转行到与体育无关的工作、体育用品或文体活动策划类公司。具体如表1所示:
备注: 数据来源于 S 学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系统导出数据
2014届毕业生数据统计截至为2014年10月,为初次就业率
从以上数据可见,S学校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五个特点:
( 1) 倾向于传统就业途径
共73名学生( 占毕业生总人数17. 4% ) 从事教师工作。从学校的分类来看,中小学教师偏多,且学生受毕业后才能申报教师资格证的时间限制,只能从事非编的教师工作。但这也反映了与其他体育类工作相比,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前景认可度仍较高。
( 2) 深造学生持续增加
社体专业升学读研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学校增加了保研的名额,学生得以在研究生学习中转换学习的方向或深化专业学习。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S学校增加了保送至外省学校读研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深造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但七年来,只有两个学生是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获得深造机会的,其余均为保送研究生。
( 3) 跨专业就业明显
7年来,S学校共有191人( 占毕业生总人数45. 5% ) 跨专业就业,从事诸如销售员、培训课程顾问等工作。说明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拓展不足,值得高校反思人才培养过程与就业市场对接的问题。
( 4) 创业人数偏少
从数据可见,S学校共8名学生创业( 占毕业生总人数1. 9% ) ,社体专业学生在创业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是他们普遍拥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整合资源,能敏锐发现商机,敢想敢试。另一方面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有较强的吃苦耐劳意识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但该比例在学生中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可见,社体学生的创业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
( 5) 就业区域集中
学生的就业地点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一方面受生源地影响,另一方面是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为社会体育的开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具体就业地点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备注: 表 2 中广东珠三角地区指由珠江沿岸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 9 个城市组成的区域
质言之,社体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就业地点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区,就业质量有待提高。
2. 社体专业就业质量成因分析
( 1) 生源特性
社体专业相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录取分数低,因此,个别被录取到社体专业的学生抱着先进学校,再想办法转专业的思想。
社体专业学生大部分从高中阶段开始就被列为“特殊群体”,文化课学习比一般学生差,专业特点也使得这些学生“坐不住”。由于文化课较为薄弱,尤其是英语水平不高,社体专业学生考研成功者可谓是凤毛麟角。
( 2) 市场需求疲软
国内发展最好的社体专业在浙江,由于当地经济发达,人民舍得在健身上消费,因此社体专业的就业较为理想。然而,全国的社会体育就业市场未如预期火爆,甚至大部分人会选择廉价的健身方式,如跑步、跳绳、广场舞等。可见,社会体育的就业市场仍处于疲软状态。
除经济因素影响,用人制度的影响也甚为明显。由于缺乏编制,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大部分是体育教师兼职从事“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只有少部分能在健身俱乐部或体育局等单位从事有偿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高产”的社体专业毕业生加剧了对就业市场的冲击。2000年至2008年,全国社体专业招生院校从30余所猛增至230所,开设院校涵盖了体育、师范、理工、农业和医学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毕业生人数猛增,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可见,社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一方面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质量有待提高,毕业生无业可就,用人单位无才可取; 另一方面是社会体育就业市场培育不充分,国内社会体育人才留用管的体质不够健全。
( 3) 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欠合理
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国各地社体专业办学主体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然而,社体专业也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够成熟、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体专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最突出的是社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尚未成熟的社会体育市场相比显得匹配不足。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的差异不明显,且有因人设课的现象。又如地场配套未能到位。以高尔夫球场为例,S学校至今未有专属的高尔夫练习场,学生需外借练习场地,且需额外交外教的费用并自行购买高尔夫器材,贫困学生经济负担较重。再以网球场为例,S学校至2006年完成网球场的修建工作,此前学生只能到其他高校蹭网球场,练习时间无法保证。
( 4) 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
学生的就业心态欠合理。学生入学时冲着新兴专业,学科实力,火爆的就业需求形成了较高的心理预期,导致求职就业时有较强的心理落差,学生在心态上难以适应。看着体育教育的同学就业顺利,加之体育教师就业的稳定性,造成社体学生就业时也削尖脑袋往学校钻。对体育俱乐部的低底薪,劳动量大的压力缺乏心理预期,对本专业的就业缺乏信心,只能选择跨专业就业。
此外,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情况。大部分体育俱乐部等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倾向有省、市级体育竞赛获奖经历的学生,若学生在学期间缺乏此类的平台,在求职时则缺乏竞争力。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显著。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据统计,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再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在国家经济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特点更为凸显。《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可见,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质量是高校的现实课题。
1. 正确认识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抓质量,就需要抓就业; 抓就业,也就是抓质量。”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间的关系。
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过程和培养方法的一个集合体。就业虽不是人才培养的全部目标,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对于高校而言,就业质量还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情况。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意在加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宏观管理,引导高校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此外,教育部要求各高校自2014年起,编制和发布本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此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在我国,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稳定作用。因此,高校要提高认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社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以就业为导向创新社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体专业人才培养应为课程、实践平台和个性化就业推送三位一体的模式。
( 1) 贴近市场人才需求设置课程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找准市场,内化素质,外炼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高校设置专业,须有稳定的社会人才需求,促进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高校应与社体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体育部门与知名健身俱乐部负责人进行座谈。紧盯社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对用人单位注重的体育项目指导能力、服务能力、营销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应通过相应的课程和配套的校内、外实践,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社体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需高超的技术水平。以健身教练为例,不仅要有较好、健美的身形、相关的获奖经历,还需要营养学、动作分解及讲解能力。因此,高校需合理分配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减少理论课程时数,增加实操类课程。协调好场地创收和学生训练场地保障的关系,创设良好的训练环境,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做到术业有专攻。
同时,动态开展对市场人才需求的调研,以便对社会需求趋势进行研判,动态调整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针对市场热点及时调整,增加如高尔夫、篮球、营养学、力量训练、攀岩、跑步教练等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开设条件上,尽量避免因选课人数少不开课或限制授课人数的规定,让学生有机会选择最擅长且感兴趣的项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建立与国外高校的联系,互相派谴交换生,扩大知识面,保持与世界先进理念的同步。
( 2) 畅通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践渠道
实习、实践是检验真知的方式,学生的实习质量越有保障,其就业竞争力就越强。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社体专业尤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且至少精通一门专项技能。高校需通过多渠道建立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利用寒假、暑假灵活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如设置专业实践周,课程观摩,参与赛事组织等,提升实践质量。高校亦可尝试实施增加实践学分的方式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同时,在与用人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同时,开拓社体专业学生的实践市场,增强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争取对方对学生实习的支持力度,避免学生在某一基层岗位从事重复、低端的工作,通过设计一定的挑战和发展空间,激发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学生的就业力。
此外,高校可多办赛事,以赛促练,以赛促学,磨练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
( 3) 研究式开展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个性化就业推送
社体专业学生就业难,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高校应研究式开展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力求突出指导的专业性和分层分类,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的信心。
首先,就业指导思想应改变传统的模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融合在专业教学和实践中。根据不同体育专项的学生特点和学生个体差异分类设计,形成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如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将就业指导与学生的实习体验相结合,促使学生形成就业意识,在学习和实践中修炼、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满意度。
其次,当前社体专业学生的就业途径和方式趋向多元化。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紧贴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步伐,紧盯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方法,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如重视对就业市场的开拓,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体育指导相关的职业。在充分了解学生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性地组织培训、实训,为学生推送合适的就业信息,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私人定制,提高就业质量。此外,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毕业生后续发展的生涯咨询。帮助毕业生在行业中摆好心态,站稳脚跟,早日成长为中坚力量,带动后续的就业。
再次,社体专业就业指导的核心为就业心态 的调整。社体专业学生对社会体育指导相关职业不“感冒”,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工作收入不稳定,且有大量基础、重复性的工作。学生不愿从基层做起,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尴尬局面。因此,向学生真实反映、分析该专业的就业质量,有助于及时调整学生的就业期待,让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有合理的心理预期。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和学院辅导员可开展模拟面试、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照职业要求在职业素质方面查漏补缺。
最后,和音乐、美术专业一样,社体专业学生可凭借自身技能,市场触觉,通过开设私人辅导机构,体育俱乐部,承包体育培训项目等方式走向创业,甚至带动就业。加之社体专业同学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较好的创业者潜能与素质,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多关注该专业学生的创业需求,结合专业学生的创业案例,给予切合学生需求的创业培训和创业支持。
四、结语
【关键词】市场 就业 定单式 培养模式 体制 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教育,定位目标最明显的特征无疑就是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把自己推向市场,建立与市场广泛联系的渠道,把毕业生能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作为办学的宗旨,把接受市场检验作为办学的标准。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紧紧抓住市场的需求变化,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探索“定单式”培养人才模式的途径和实践,就业率连续十年达到98%以上,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1 建立“定单式”人才培养体制
职业教育重在实用,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因此,职业学校要与企业建立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为“定单式”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以来。为了使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的需要,派专人到珠三角地区进行广泛的调研,走访厂矿、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收集用人信息,并积极寻求与用人建立“定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关系。通过努力,全国著名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集团、全国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康佳集团、科龙集团、亚洲最大纺印企业--东莞德永佳集团等大型企业都先后与学院签定了人才培养协议。学院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一方面建立学生实训和“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院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学院的各专业分别成立了以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开展职业功能分析、进行企业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发挥其在审定“定单”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指导作用。这样就突破了传统的“闭门定专业”模式。
15年来,学院不断注重研究和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新问题,逐步建立了“定单式”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打造灵活开放的“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15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98%以上。而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等专业的学生,一般在离毕业还有半年的时间就已经被用人单位选聘一空。
学院还建立了灵活的学制,设有“1+1”、“2+1”、“2.5+0.5”等多种办学模式。“1+1”是针对部分专业的中专生实行的一种培养模式,学制为2年,1年在校学理论,1年在企业参加实训;“2+1”是针对中专生的培养模式,学制3年,2年在校学理论和课程实习,1年在企业参加实训;“2.5+0.5”是针对高职生的培养模式,2年半在校学理论和课程实习,半年在企业参加实训。随着学院“产、学、践”合作办学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知识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的竞争优势,并为打造“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出了一条职业教育办学的特色之路。
2 “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点,就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学院在15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定单培养”的办学特色,为肇庆市及珠江三角洲的用人单位培养了25000多名优秀毕业生。由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胜任,很多毕业生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为肇庆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大量的外资、民营企业、加工型企业的涌现,促进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这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也为职业学校提供了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到目前为止,学院已与全国著名的微波炉生产企业——格兰仕集团、全国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康佳集团、科龙集团、亚洲最大纺印企业--东莞德永佳集团等大型企业签定了人才培养协议。有了大批企业与学院签定人才培养协议,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而且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同时还为教师的现场调研和学生实训提供了方便,调动了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
2009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危机席卷了全球,大量的工厂倒闭,企业用人大幅度减少,但由于我院实施了“定单式”培养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强,毕业生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企业的欢迎,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8.89%。随着经济的回暖,中国经济加快了复苏的步伐,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2009届毕业生好了很多。目前,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已基本落实了接收单位,学院力争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高就业率突出显示了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实力,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2004年12月,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和“广东省先进民间组织”称号。从2005年开始,学院连续5年在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和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的“广东民办高校竞争力评估与分析”课题成果中,名列“广东民办高校十强”前5名。
学院还与“定单式”人才培养单位共同成立了管理领导机构。在人才培养教育过程中,学院与用人单位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监督和实习实训等方面,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和沟通,确保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学院的“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贴近生产实际。学院制定了教师深入企业调研的实施办法,每年利用假期有计划地安排部分教师到现场调研,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成果回来。将新工艺、新设备、新手段、新技术变成讲义或教材,要求教师对所从事专业的生产实际、技术状况和设备水平了如指掌,使“定单式”学生针对岗位需求学习,缩短上岗前的见习时间。
3 “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为了使“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学院建立了“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1)注意从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社交素质入手,建立实用的素质教育体系。
学院通过每年一届的专业技能操作比赛、教学实践产品或成果评比,强化了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举行演讲比赛、小型辩论赛、小发明、小制作、社会调查等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2)将“双证”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中,加强对“双证”教育的管理,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除了要求学生按要求参加国家和省计算机资格等级证书考试之外,学院还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且鼓励学生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电算化证》、《秘书等级证》、《公共关系资格证》、《报关员资格证》、《助理电子商务师证》等,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学院近几年的毕业生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又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取得“双证”比例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5年5月,广东省考试中心批准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操作技能考点,被批准开设技能课程考试的有机械、会计、音乐综合、美术基础等四个专业。这为学生取得双证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作者:张俊霞 索志林
【摘要】近年来,我国颁布了多项政策法规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规划与指导,但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机制不健全、内容针对性不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就业 培训 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三农问题突出,而三农的首要问题是农民的增收问题,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村劳动力是否能够充分就业,实现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研究表明,虽然农村劳动力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人力资本状况对于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而形成劳动力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对其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必将带来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和对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需求的提升,但是,农民人力资本存量尤其是职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影响农民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因此要促进农民职业转化就要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
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工作,为此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通过立法等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作出了政策性的规划与指导。如:2003年国家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2004年国家六部委共同启动实施旨在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促进其向非农就业转移的《阳光工程》;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有关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指导方针和措施;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统筹协调,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
尽管政府层面非常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现状还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投入不足,投入机制不健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农林中专、农村职业高中和农民文化学校为主体的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国家财政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也有了一些专门的教育项目和培训工程支持,但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需求的不断扩大,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日益突显。农民教育培训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投资渠道单一,培训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农民培训工作难以有效开展,极大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工市民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农村劳动力参与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一方面使得农民没有能力进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资;另一方面从成本—收益角度来看,农民对职业培训的“预期收益”难以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期,而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绝大多数只能到非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部门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民工大多从事着收入低、劳动条件差、缺乏劳动保障的工作,这也导致了企业和劳动者对人力资本缺乏投资动力。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当前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对象和培训对象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具体的培训项目时也应该分类实施,根据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已有技能基础等个体特征的差别,分别进行难度不同及重要性程度不同的技能培训,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很多培训机构在设计培训内容时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使得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技能培训的需求,就业适应面较狭窄。
培训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在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体制上,不少地方政府仍然沿用行政管理模式,以行政目标管理制度对各种形式的培训进行监管,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政府大包大揽、错位与越位现象存在。此外,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涉及的主管部门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职能的交叉现象突出。虽然国家颁布了多部与职业教育和培训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制度建设落后,执行不利,职业教育与培训运行仍然缺乏软环境支持。
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不健全。中国从1999年起已经开始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在劳动准入制度推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执行的力度不够,大批没有受过岗前培训的劳动力进入劳动市场,没有全面实施“先培训、后就业”。二是执行范围不够,目前我国实施劳动准入制度的还仅局限在部分技术工种的范围内,尚没有一个涵盖全部职业、按不同层次等级分类、权威性的职业等级标准。
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优化对策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使个人和企业均有投资培训的动力,但市场机制又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完美地发挥资源有效配置作用的时候,却无法克服效率与公平不能同时兼顾的缺陷。经济学家分析表明,就农村劳动力培训而言,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培训,但并非能达到培训数量的最优水平。在此情况下,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一定的责任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把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政府应着力制定财税信贷等各方面政策,培育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以及公立和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
建立多元化培训投入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个人合理分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对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企业和个人,在审批、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措施,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设立劳动力转移培训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由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技术结构不断变化以及信息不对称,使得参与培训的劳动力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就业培训会使投资者面对高风险低收益的问题。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教育需求与教育价格成反比,价格高,则需求受到抑制;价格低,则需求膨胀。因此,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如果完全由劳动者个人进行培训成本的投资,则就业培训的需求相对也会减少。所以需要政府与培训机构分摊一部分投资成本,同时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对接受教育的农民给予培训补助,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培训机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不会无偿帮助培训者分担私人成本,所以政府在委托某些机构、学校来进行转移培训时,要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以保证转移培训有足够的提供者。
此外,各地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积极采取形式多样的措施进行就业培训宣传,使广大农村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农民们免费获取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不断强化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提高农民对就业培训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增强其参与意识。
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广泛调动各类教育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优化培训资源配置,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充分发挥农村及县城周边的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完善就业培训体系,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合理比例。创新培训方式,通过定点、订单、定向等培训方式,实行培训与学历教育、技能鉴定、就业的三结合,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打造培训特色,要根据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实际需求,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努力打造培训品牌,形成培训特色。健全培训考核制,主要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对培训机构培训绩效的考核评估。
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制度,重点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就业培训,国家应完善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行会的作用,把职业技能资格认证权限授予行会。
强化政府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增加对职教的宏观调控力,以促进形成“信息透明、供求有序、质量优先、平等进入”的就业机制,保证职业学校有效获得劳动力市场信息,促使职业学校不断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质量。政府应该定期发布劳动市场信息,并对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科学预测,使职业学校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
摘 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应用技术学院的主要职能。专科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合理调整统计学教学的培养方案,以提高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提高岗位竞争能力为目的,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提高就业能力。
关键词:就业;统计学;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其中,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专科学院的主要职能。统计学教学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和社会现状对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当前社会应用技术类人才短缺和就业形式严峻的特点,在统计学教学中,在此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适当调整统计学教学培养方案。
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讲方法又讲操作,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涉及现行制度及其变革态势,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要注重展现该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着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深入社会、行业、企业调查研究,获取来自统计岗位的一线资料,根据统计学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先分析其所需要的若干项主要能力,来设计统计学中重点要详讲的章节,使学生既要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充分的职业技能、较高的统计学软件应用技能。以“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岗位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根据统计类专业人才职业岗位需求分析,总结出适合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学习的统计学软件有: Excel、SPPS、SAS等。
二、对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一)理论联系实际。
首先让学生熟悉各个统计岗位的工作流程及要求。其目的在于深化和提高孕生对行政、事业、企业统计以及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微观统计与宏观统计的关系,微观统计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这种做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开拓了学生的眼界。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中学,进入到大学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对国内外政治、经济生活了解较少、对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接触甚少,因而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存在障碍,通常感到抽象和空洞,而且主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带领学生走出去,通过到实际部门的考察、调研可以极大地缩短课堂与实际的距离,有效地促进和深化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为此,我们组织了多次深入企业进行调研考察的课程实习,而且每次实习尽可能在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更广泛地了解不同企业,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并且鼓励学生去寻找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他们站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积极的思考。比如选择了从事市场调查的四川四方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企业统计工作开展较为规范的股份制企业———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课程实习基地,这些课程实习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程实习不仅有助于经济统计知识的学习,对其它相关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学生了解专业就业信息也有积极作用。学生在这些实践环节中,尽量结合实用系统,掌握分析、操作、应用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协调工作能力,培养自我知识更新能力。
(二)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进行实践性教学的又一个重要手段。
在国外大学的财经类专业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案例教学法属于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由于案例所描述的大都是来源于复杂的实际生活的真实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一方面它可以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可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又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就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案例的解决方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在经济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具有其特殊意义,在于本课程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该课程主要是以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而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都离不开统计,无论是传统的统计方法,还是现代统计方法都是市场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这就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而案例教学则特别强调运用理论来指导实际,运用理论模型来分析实际问题。
(三)通过论文导读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性很强,不同于专业基础课程,它是未来经济管理类专业人士应该具有的知识,单纯的理论和计算将有悖于本门课程教学的宗旨,如何把它与学生各方面素质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学术论文阅读。因为任何一篇有关经济数量分析的学术论文都综合了语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等方面,阅读是一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新过程,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大有裨益。
(四)课堂仿真,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了让统计专业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为生动的感触,以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增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广泛适应性,课题组采用了现场模拟教学的方式。教师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分析软件的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学内容,在电脑网络教室模拟出统计分析实战环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提高学生。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由于统计常常是在高维空间讨论问题,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离不开复杂的计算,在学生的实践环节中,不一味追求高级统计软件,选择了软件EXCEL, SPSS、SAS。第一个阶段,利用软件EXCEL根据每种方法的步骤,一步一步计算,最终得到结果。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加深理论认识的过程。根据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在实践的第二个阶段选择了国际最著名的统计软件SAS,学生利用软件SAS从易到难,逐步掌握了SAS技术。掌握多种统计软件必将对学生今后从事数量分析和量化管理工作大有帮助,也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三、适时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当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导师.首先使学生意识到只要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就是好岗位,其次引导学生就业时要摆正位置,不要好高骛远、盲目攀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岗位。第三,引导学生认清职业发展和现实待遇之间的关系。一些工作岗位可能条件比较艰苦,现实待遇不高,但却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社会的职业岗位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岗位能力要求的内涵也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过程。专科学生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并站稳脚跟,除了具备必要的岗位知识和专业能力外,还应在实践教学环节时,有意识地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如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人格魅力)和行业规范、国际标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教育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培养学生的岗位竞争力贯穿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参考文献:
[ 1 ] 雷敏。应用多种初中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J ].统计教育,2007,(5)。
[ 2 ] 徐红,雷升刚。以就业为导向探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 ].山东科学,2005,(7)。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当社会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针对当代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与就业导向之间存在差距。本文阐述了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对以就业为导向提升教育环境,加强专业与基础联系等教学改革方法,充分实现新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WY2014096-C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0-01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日益严峻。就业成为目前所有高校共同面临的难题,“待就业大学生群”也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的经济结构、就业市场变化都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大量的合资企业和外资独资企业,对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应该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在人才培养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尤为突出。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其目标及内涵决定了高职各门课程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其职业性和实用性。而英语教学是高职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理应彰显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基于此点,研究意义有:
1.理论意义
将促进高职英语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修正、提高和完善高职英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以使高职英语教学的师资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上升到新的高度。
2.实践意义
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和改革建议,真正把高职英语教学搞出水平和特色。有助于发挥高职外语教学人文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信心和完善健全的人格。
3.现实意义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英语教学改革变革了传统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让高职英语教学走出困境,配合专业教学改革及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从业能力,和提高交际需要的“读、写、听、说”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建议
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
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1.研究达到的目标
(1)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大纲,体现我院高职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时俱进和服务区域经济的原则。
(2)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进行职业分析,确立岗位群。
(3)扩展学生在本专业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专业术语及专业英语的特殊语法,掌握专业英语翻译技巧。
(4)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标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高职英语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的英语学习环境。
2.具体研究内容或对象
(1)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要钻研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关心学生情感心理的形成。
(3)按专业选择大学英语教材,侧重专业对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自编英语著作。
(4)优化英语的就业教育环境,现代化教学设施模拟职场环境,将课堂教学与就业实训相结合。
(5)实现多元化英语就业能力考评方法。
(6)将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公共英语教学先行于专业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相贯穿,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改革互助。
3.创新性
(1)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以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英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所在领域的行业、专业知识,熟悉本学院的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工作流程,并能用英语设计教学情境供学生练习。
(3)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更科学化和知识化,结合职场的工作内容,开发出适合各专业群的职业英语及专业词汇。
(4)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设立自己的英语考试制度,即建立考试题库,题库由专业说明书、专业介绍、日常交流语、专业词汇等构成。考试从题库中随机组卷对学生职场所需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5)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多开设外语类选修课,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要求,并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优化高职英语的就业教育环境。英语教学应从课时教学中分配出一定的实训时间,把课堂教学和就业所需的实训教学结合起来这有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对传统教学模式大胆革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基于自主学习模拟实战,促进以学生为中心,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转变,积极开发校企合作,组织各类英语竞赛与活动,给学生创设锻炼,听、说、用英语的机会,营造一个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化的英语学习环境。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新形势下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大学英语改革是外语教育者们研究的一个新问题。因此我们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强化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受益于这一系列新的外语教学方式,成为国家需要的外语高质量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大学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大纲(新版)》
培养目标:高层次职业技术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连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连锁经营专业也从原来对人才基本技能的培养转向以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因此,高职连锁经营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大专层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连锁经营管理基本理论,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综合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满足现代连锁企业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连锁经营企业尤其是商业、流通行业企业,从事门店营运、采购、物流配送、服务、管理等工作。
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坚持面向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确定专业主体框架的依据。我国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连锁经营,1993年,国家正式提出把连锁经营作为带有方向性的一项流通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己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壮大起来。从1994年到2009年,连锁经营企业店铺年平均增长4214家,销售额年均增长310亿元。如在城区人口200多万的长沙市,就集中了家润多、步步高、新一佳、好又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中外知名的大型连锁超市。
然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连锁经营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据统计,2010年国内连锁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将在100万人以上,而零售业的人才储备却寥寥无几,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各类专门人才只占3%左右,就湖南省而言到目前为止,仅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每年为连锁企业输送毕业生500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由于人才匮乏,导致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下,许多连锁企业在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管理职能的分工与协作方面仍极为落后。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和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掌握商品学、物流配送、财务、信息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课程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
课程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的更新整合与新课程的开发,需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必须对应不同教育对象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结构即课程的组织与流程,反映教学的框架与进程。本专业应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设置课程,并应根据本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高职连锁经营专业课程体系。要将所有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核心技术课、职业技能课、职业考证课及专业选修课。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计划中的第二、三、四、五学期都应安排实习实训,并在第六学期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毕业实习(见表1)。
本专业课程结构设计合理,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其中技能课占总学时的40%,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引入了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实施“双证书”教育。例如,要求学生毕业时应获得“三证”: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全国大学英语三级证书和全国助理物流师证书,否则不予颁发毕业证,这对职业教育是一种有效的促进。此外,还鼓励学生获得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多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应该成为衡量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宗旨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的能力。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经过几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这个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出发点安排课程,达到培养学生从事一种或一类职业能力的目的。高职连锁经营专业教学设计必须紧紧围绕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然后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从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来看,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高职教育观念,具体表现在:(1)及时了解连锁业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知名连锁企业的背景、数量和规模、发展水平,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学生个体的需求等情况。(2)分析连锁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确定连锁经营专业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主要由素质能力、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三项要素组成。对有关专业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高职专业教学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下面以我院连锁经营专业的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
我院连锁经营专业将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分解为基本素质、职业能力两大模块(见表2),并构建了相应的支撑体系(见表3)加以保障,在最后一个学期还安排了9周的毕业实习和6周的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在这种模式的培养下,毕业时就能够成为初步掌握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并具备相应综合素质的连锁企业初、中级管理人员。
培养途径:产学结合
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是高职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因此,加强实训室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关键。我院连锁经营专业在产学合作方面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连锁经营专业各个门类的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定性的论证与划分,制定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则和评估方案,改进实践内容、方法、手段及考核方法,提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逐步由被动式形式化向主动式实质化方向转变,努力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行教学模式改革高职学生要在就业中体现优势,必须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因此,几年来我院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使其在就业中体现出竞争优势,满足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求职的需要。
1.校内实训。为了培养连锁经营专业学生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2007年8月,我院投资20万元建立了实习超市,超市面积100平方米,约有2800种商品,采取专业教师+企业+学生的实训模式,即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在超市从事收银、理货、采购、促销、防损、盘点等各岗位的工作,通过实际经营掌握各岗位的操作技能及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的。超市2007年10月6日营业以来,已完成了《商场促销策划》、《连锁企业商品采购管理》、《品类管理》、《连锁企业门店开发与设计》、《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商品学》、《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有理论的指导,开业3年以来,已实现销售额二百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专业教师+企业+学生模式的实训,一方面,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得到了提升,成为既懂理论知识,又懂企业经营管理的“双师型”专家;另一方面,学生既学习了门店的经营管理,又可以迅速熟悉商品陈列、商品采购、物流配送等业务,岗位操作能力和门店经营管理能力得以培养,从而可在就业竞争中显现优势,实现“零距离”就业,真正落实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目前,我院的教师+企业+学生的实训模式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许多学生在大润发、沃尔玛、新一佳、千惠等企业毕业实习时就已与企业签约,部分优秀学生在毕业后不久就被提升到主管、课长、店长助理等管理岗位。如2007届的一个毕业生已担任屈臣氏株洲某店的店长,2009届的一个毕业生担任了大润发高桥店的店长助理,2007级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就被提升为新一佳广通店的店长助理,他们的工作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另外,这一模式的成功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本省其他几所开设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院校纷纷前来学习、参观、交流。
2.校外实习。我院从一年级开始就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大型连锁超市实习,并指定教师加强指导,在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目前,本专业的学生已经分别在家润多、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实习过,此外,还安排学生利用寒暑假到连锁企业做假期工。一方面,学生在不同的连锁企业实习,可以了解不同的企业文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毕业时可实现“零距离”就业;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企业接触,可以及时地掌握企业对人才的技能素质要求,有针对性修改或调整教学计划,使我院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适应企业的需要。
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连锁经营专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师的配置上,我院选择了两类人才,一类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知识较强的教师,另一类是从企业调入学校、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教师,并且还从相关的企业聘请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然而,无论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还是实践性知识丰富的教师,要培养企业生产经营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教师特别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既具有教师能教、善教的本领,又具有企业的实际工作能力。无论是学校自身的教师还是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我院都一律进行培训,组织观摩学习,进行教学比赛,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专业教师自2002年开始,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教材5部,承担省级课题3个、院级课题3个,部分教师长期在企业兼职,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能文能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为了加强专业管理,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我院聘请了沃尔玛、大润发、新一佳、千惠、屈臣氏等知名连锁企业有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担任委员,成立了连锁经营专业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定期(每年两次)举行会议并进行考察,商讨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审定专业教学计划,协调学生实习管理,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琼.连锁经营实训课的开发与创新[J].职教论坛, 2004, (4) :47.
[2]刘玉欣.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4, (12) :19-20.
[3]张梁平.高职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2) :25-26.
[4]岑丽阳.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力结构和实践技能培养方式探讨[J].商业经济文荟, 2006, (4) :22-24.
关键词:无机专业 就业 导向 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止到 2013 年年底,在读学生总规模 3460 万人,毛入学率 34. 5%,高等教育全面进入了大众化发展时代,再加上学科专业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模式上重理论重学术、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以及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大学本科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如何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是目前各大高校就业工作关注的重点。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1]。本文以兰州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为导向,探索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所以“一流的工科,坚实的理科,特色的文科”为建设目标的教学研究性大学,有很强的工科背景。我校无机专业始建于2001年,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市场需求较大,就业率相对于其他材料类专业较高,近年来毕业生大部分就业去向为国家大型建筑及建材单位,然而以前执行的培养方案上并没有体现出培养的学生在这个领域有优势,所学知识和能力训练等方面尚未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导致学生上岗后不能尽可能快地胜任工作任务而影响其今后的发展。目前该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就业行业的知识体系的为研究对象,通过专业结构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再结合工科学校重工程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并形成了新的本科培养方案,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时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强的竞争力。
一、确立“加强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义,结合我校材料学科优势,形成了无机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分析、成型与加工、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并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既体现了工科专业重实践能力的特点,也响应了国家提倡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号召,同时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计划
在大学生求职就业中,专业不对口或学非所用是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用人单位(包括毕业生)都希望毕业生能够专业对口,并能很快适应所在的岗位,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希望在校学习时能增强职业针对性。结合我校学生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制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指导性培养计划时,在满足“基础理论实、专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就业行业所需的知识体系,使培养出的学生在就业时有鲜明的特色。例如考虑到就业行业对机、电类知识与能力要求不高,在课程设置时选择少学分平台课程,节约出的学分向专业课程倾斜,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例如在大材料学科基础上,开设了职业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包括建材及建筑行业常见的设备、材料、工艺及材料的基本性能。为了避免专业方向过窄而影响学生在其他材料类专业就业,开设了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概论等大材料学科课程,而且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在相关课程中穿插大材料学科的背景知识,基本做到了“专业口径宽”的培养目标。另外,为了满足培养的人才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以及使工科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在选修课中建议选修如“大学语文”、“写作”、“企业管理”等课程。为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围绕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开设有丰富的课内实验,还开设了如水泥制造到水泥制品及性能检测的全流程综合实验,以及无机专业工程设计等实践类课程。毕业设计环节从原来的一学期加大到一学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再加上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也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度很高的单位进行实习,使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强的竞争力。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一方面将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成创新课程,另一方面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要求将最新的相关研究进展引入教学当中,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及国际视野。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与专业相关的竞赛来提高创新能力。
三、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
学生的培养靠教师,教师在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根本性的主导作用。本专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选送优秀的教师走出去,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背景,同时聘请行业专家来学校开设讲座,不仅讲解工程案例,而且介绍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及能力的具体需求。另外,专业教师要有敏锐的就业意识,在努力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同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就业观念和理性就业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
四、结束语
總之,面对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的实际,确立“加强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计划,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努力培养适应就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军,李雪艳. 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13):115-118.
[2]于志鹏.以就业为导向的财经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略论[J]. 语文学刊,2014(9):90-91.
【以就业为导向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推荐阅读: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09-16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改革及教学09-11
以兴趣为导向的中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06-11
以客户为导向的创新01-09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10-25
行动导向教学的模式10-07
顾客价值创新导向模式09-1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