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管理体制(精选6篇)
一、构建中国特色的干部人才管理体制
(一) 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全新干部人才管理理念
科学界定干部管理权限, 实施分级管理与重点岗位管理的结合, 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干部管理科学化要求干部管理按客观规律办事。加强新时期干部管理, 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完善干部管理体制, 健全机制, 创新方法。
1. 树立以人为本的干部管理理念。
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和调动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实现人与单位共赢发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要在干部制度改革中, 担负起科学管理发展干部的光荣使命。
2. 改进干部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推进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 建立以职责管理为核心的干部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构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考评评价机制, 将随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党政机构考核与群众考核结合的干部考核方法。
3. 完善干部管理体制。
一要坚持和实现干部的全面发展, 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干部素质的重要手段, 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二要以规范管理方式为核心。加强干部管理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解决编制、职数管理僵化的问题,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编制、职数管理新机制。加大干部制度建设和改革力度, 使干部管理制度充满活力。三要创新监管制度, 健全和完善干部监督机制, 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及行为的监督管理。构建民主监督机制, 实现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平、公正。四要将科学考核评价作为保障。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将考核结果运用于干部的任免上, 营造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上。
4. 科学界定干部管理权限, 实行分级管理与重点岗位管理结合。
对干部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岗位要加强管理, 对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 科学进行党政机关机构设置, 加强干部规模结构的调控
1. 完善人事编制制度应强化的思想意识。
一是强化大局意识。从大局着眼, 使人事编制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高素质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从大局出发做好直接服务, 即人才的开发和引进;间接服务, 即行政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科学制定机构编制, 做到精干高效。二是强化市场经济意识。把市场机制引入人事编制工作中, 使人事编制制度对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实现人事编制工作的高效益、高效率。三是强化抓大事意识。树立抓大事意识, 就要抓大局、抓发展、抓进步、抓提高。这种抓大事意识是责任、是思想境界。有了这种意识就可制定科学、合理的人事编制制度来。四是强化自我修养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是人事编制人员制定科学的编制制度的必要条件。
2. 实现人事编制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各地方、各个系统都要建立健全人事编制组织机构, 制定有效政策和措施。各地方人事部门要制定配套单项法规, 尤其是要制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法规。机构编制要由专门部门承办;克服因人设事, 乱增编制的现象, 加强编制监督工作。
(三) 深化干部分类管理改革
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干部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下的重要干部制度, 任命、考任、委任、聘任等制度也是干部制度的重要形式。要尽快做好干部科学分类管理, 建立制度。对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管理, 要通过改革逐步形成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具特色的管理体制、制度和方法。要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1. 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及管理。
这类人才是执行国家公务, 要建立严格的职位分类制度, 依法管理, 可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制度管理。选任制应根据选举规则的要求选举, 而非选任制领导干部不可滥用票决办法。
2. 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
企业管理人员分为企业领导干部和普通管理干部。前者由企业管理部门和投资机构依法产生和管理;普通管理人员由企业根据企业章程自主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则实行社会评定、单位使用的制度, 由企业按自身的需要聘用和管理。国企人事制度改革, 应以健全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拔、激励、监督机制, 完善体制, 改进方法, 建立与现代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
3. 事业单位干部管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可分为两类, 一是管理人员, 对这类人员可由国家通过立法建立起事业单位的职员制度, 实行职员式管理;二是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要按各自不同性质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管理的内容, 是按事业发展的需要, 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作出规定, 并做好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统一评定, 事业单位自身按照工作需要进行聘任和管理。
二、着力解决制约干部人事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创新优秀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畅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培养选拔优秀干部人才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是加强各级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 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 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一) 打破传统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观念, 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
对有发展前途的干部要敢于早压担子, 使其早成才, 消除“不放心”、“不敢用”的顾虑,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眼光去看待干部的成长, 对优秀干部, 看准了就提拔, 使干部得到充分地发展。对思想品质好、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干部, 要为其提拔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选拔、考察和管理等机制。解决优秀年轻干部的破格提拔难的问题, 建立提拔优秀干部的常效机制。
(二) 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 打牢干部人才基础
重视对干部的教育培训, 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组织考察调研、进修、基层锻炼提高干部的实践能力;通过考察考核, 适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 增强干部管理的有效性。努力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 实现优秀人才干部脱颖而出。要大力提高干部人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 建立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完善干部实践锻炼制度, 将干部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条件。
(三) 完善选拔任用机制, 及时选拔优秀干部
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 通过竞争选拔干部, 创造公开竞争的良好环境。要制定民主推荐, 对民意测评的内容要细化、量化, 按德、能、勤、绩、廉等设计一些项目指标, 分解后进行测评, 方便群众在测评时掌握标准, 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同时对民主推荐和民意测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提高测评结果的可靠性。要通过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完善竞争上岗办法, 增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为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提供制度保证;畅通选拔渠道, 健全量才使用机制。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选拔的主阵地和主渠道。
(四) 破除“官本位”等不良观念的影响, 树立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
目前, 在领导干部队伍中, 学历层次较高, 专业知识深厚, 思想健康活跃, 视野比较开阔, 具有创新精神。同时, 因其缺乏实践锻炼和复杂环境的考验, 有些干部的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人生观问题较多。理想信念不坚定, 是非观念不清;个人私欲膨胀, 拉帮结派、搞宗派;为个人升迁搞政绩工程、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严重;图享受、摆阔气, 脱离群众;用人民赋予的权力谋取私利;“官本位”思想在一些干部中滋长, 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政治鉴别力。针对以上问题, 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干部不管官当多大、权有多重, 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为人民作出成绩, 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正确行使权力, 敢于担当责任。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干部在用权上要谨慎而行, 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要坚决反对搞“一言堂”和个人专断。
参考文献
[1]张志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需重点关注哪些问题[J].政工师指南, 2010 (1)
[2]张弛.小议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 2004 (5)
[3]施建石.牢记“权为民所赋”[J].群众, 2010 (12)
【关键词】目标管理;干部管理
一、“目标管理”理论基本思想及其作用
“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来的。“德鲁克认为,只有这样的目标考核,才会激发起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是因为有人叫他做某些事,或是说服他做某些事,而是因为他的任务的目标需要做某些事(岗位职责);他付诸行动,不是因为有人要他这样做,而是因为他自己决定他必须这样做——他像一个自由人那样行事。”“目标管理”理论是以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关于人性假设的“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工作本身能够促使内在激励,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实行“自我控制”。目标为所有的管理决策指明了方向,并且作为标准可用来衡量实际的绩效,其在管理中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管理过程的控制环节。但是,作为活动的预期目的和结果,目标对管理的重要作用又不局限于此,它可以对人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这种作用将贯穿于整个管理环节,使得管理活动获得最佳效益。目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提出就是基于目标对管理的重要作用而提出的。目标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目标确定后,由于它能使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由于目标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挑战性,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因而有利于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目标实现以后,由于人们的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预期结果和工作成绩,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这样就会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
二、“目标管理”是优化干部管理的内驱动力
优化干部管理体制的关键是应用现代目标管理理论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建立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一套优化高效的管理体制。目标管理对于优化干部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自我控制”的激励功能。目标管理的一大特点在于其管理过程实现“自我控制”。目标体系组织实施过程中,组织各部门的领导干部都明确了自身的目标,明确自己的职权、职责和工作的具体任务,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目标来评估自己的绩效,以便做进一步改善。在工作中实现“自我控制”,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上级主管部门压制性的管理,能充分发挥组织成员工作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2)责任感意识的激励功能。目标管理之所以能发挥作用,还在于它大大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责任感,而责任感又是一个巨大的激励因素。关于这一点,目前许多教科书都没有提到,许多管理者也未认识到。领导干部的行为动力,来自于被强烈的责任感所驱使,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其责任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人是有责任感的,只要环境适当,人不仅会承担责任,而且还会追求责任。
三、干部管理中实施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实行目标管理和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性质、职责和任务,深化和完善干部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分级分类的干部管理体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科学考核、奖惩分明、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多种形式的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和以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的干部培训机制。全方位推进干部分类管理的进程,提高干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1)建立科学的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将职能、职责细化分解设置一定的工作岗位,是职务、职责、职权的统一。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过程中,在不突破编制、职数和坚持干部任职条件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和部门实行聘任、选任、委任的分级分类管理体制。目前事业单位干部的任用多以聘任制为主体,多种任用方式并存。因此,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干部聘任制,对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完善干部聘任制的主要任务,一是聘任与任期目标挂钩,二是要在行政管理干部中严格执行聘任,对那些目标明确的部门或岗位,任职行为要对任期目标负责。第一,实行领导干部逐级聘任负责制。在行政管理范围内要实行严格的逐级聘任制,各部门的处、科(室)负责人,要在本人述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服务对象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由直接领导人提出聘任或不聘任的具体意见。聘期一般为一至两年。要贯彻“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按干部管理程序,办理聘任手续,实现管人与治事的统一。第二,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实行任期制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形成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一个有效办法,也是在任期内实施责、权、利相结合干部管理体制的重要方式。在任期内完成任期目标,政绩突出的,聘用期满可以续聘。对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工作的干部,不能完成任期目标,政绩平平的,可按一定程序提前解聘。第三,实行干部试用制。对于中层干部及科、室负责人,要从实际出发,经过半年或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合格,才能定位正式聘用。这对于干部是一种无形的鞭策激励,对组织也提供了在岗考核的机会。(2)建立严格的考核考评机制。目标管理既要只能制定目标,又要对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考核评价,没有考核评价就等于没有目标。考核评价的结果要根据组织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需要实施奖惩,奖惩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它引导并激发领导干部去积极努力做有益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工作。因此,根据任期目标和每年分解目标,严格考核测评,是实施目标管理,深化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干部管理体制的关键。首先,要注意考评在任期内任期目标的完成情况,具体讲就是政绩如何,坚持考核工作政绩和考核基本素质的统一、考核物质成果和考核潜在精神成果的统一、考核近期实绩和考核潜在绩效的统一,对干部在德、能、勤、绩几方面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其次,增强对干部考核的透明度,克服在考察干部和用人问题上长期形成的封闭式和神秘化做法,考核考评要严格按照考核标准,采取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主要领导把关的方式进行。(3)完善干部培训机制。没有高素质人才就没有高效的管理。因此,实行目标管理要求领导干部自我加压,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因此,实行目标管理组织也要舍得在人员教育培训上投资,把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经常性的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培训班,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实现本组织的总目标服务。(4)完善干部管理的配套政策。干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单位方方面面,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配套措施,确保干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在科学设岗分类的基础上,规定聘用干部的责、权、利,明确任期内自己所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尽心尽力在本职岗位上创业绩;以立法的形式规定签订合同是聘用制的基本形式和主要特征,任期以合同时间为准,合同解除,任期结束。这就从规章制度上解决了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对聘用干部的选拔、考核、培训、奖惩、交流等,不仅要有原则规定,而且要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如规定聘用制干部在任期内的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待遇,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综上所诉,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设定的可行性、明确性。领导干部工作目标的设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目标太大会使人感到无论通过多大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目标,领导干部就会丧失信心,进而丧失目标激励功能;目标太小则缺乏挑战性,这样对领导干部来说也没有激励作用。所以,目标设定需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就是既要从组织的现实的情况出发,又要从组织可能达到的水平出发,脱离了实际,只凭一时热情和主观愿望所制定的目标肯定不可行的。另外,目标的设定一定要明确。所谓明确性,就是工作目标,特别是中短期目标和各种分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在目标制定中能定量表示的目标,尽量要定量表示,实在不能定量表示的目标在内容表达上也要准确而具体,利于目标的实施和检查考核。
参 考 文 献
[1]姜朝辉.谈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J].理论探讨.2006(9):44~45
---新形势下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的几点意见
【摘 要】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新形势下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干部管理 机制创新 领导干部 目标管理 思考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人力资源。领导干部的素质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管好、用好领导干部这一重要的人才资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继承传统、大胆创新,构建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
一、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是创新领导干部管理机制、有 效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变化,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尤为重要。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对于在新形势下提升干部整体素质、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和改 进党的领导的客观要求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根本原则。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既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又要不断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这是一条基本经验。”胡锦涛同志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目前,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受到来自党的自身建设、干部素质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干扰,其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动力,健全完善党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和 创新党管干部的方法路径。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通过上级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确定科学合理的责任目标,并以此作为行为规范和行动标准,这样既能使领导干部的思想、言行等都受到目标的约束和限制,又能使他们在目标的引导下进行自我修养,使其在政治上不断进步,工作中更加负责,学习上更加刻苦,从而达到增强领导干部素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目的。第二、实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的重要方式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实践“三个代表”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用“三个代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称职、合格的领导干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是最起码的标准和最基本的要求。然而,从目前领导干部队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理想淡漠,信念缺失,不思进取,停滞不前;有的领导干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作风虚浮,好大喜功;有的领导干部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腐化堕落,违纪违规。所有这些,都与“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严重背离。要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目标管理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能使领导干部在目标的约束下严格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办事,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自觉践行“三个代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践中充分发挥表率和带头作用。
第三、实现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党要站在完成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要求领导干部不仅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和理念,而且要具备引领科学发展和能力和水平。面对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如果领导干部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科技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就不可能完成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战略任务。对领导干部实行目标管理,通过制定思想政治素质目标和业务工作目标,能促使领导干部根据预定目标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栋梁之才。
二、抓好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考核,是确保领导干部责任目标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证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 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要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佳业绩,就必须抓好目标的制定、实施、考核等各个环节,即,制定目标必须科学合理,行之有效;实施目标一定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考核目标一定要公平公正,奖罚分明。
第一,科学制定目标是确保领导干部目标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 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要使个人和组织获得最佳业绩,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够反映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特点的责任目标。领导干部管理目标一般分为基本目标和任务目标两部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目标,这是衡量一个干部素质优劣的首要标准,是干部从事社会政治活动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是干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信仰、政治观点、政治态度的综合表现。二是组织纪律目标,这是关系到能否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主要包括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等。三是联系群众目标,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主要包括党员是否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团结群众,是否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新形势下党的群众纪律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是业务能力目标,这是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党在新时期战略任务的重大问题,主要包括党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技能。新形势下要求领导干部的业务工作能力必须具备科学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意识和科学决策能力。五是完成任务目标,这是检验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起码尺度,它不仅体现一个干部的工作能力,而且也反映一个干部的工作态度。主要包括是否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抓好目标的组织实施是确保领导干部责任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
为了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的组织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首先,根据目标管理的原则,建立领导干部目标责任网络。领导干部目标是上级组织对其确定的并负责组织实施的责任目标,也是领导班子集体和每个班子成员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根据目标管理的层次性原理,首先制定出班子集体的总目标,然后再根据总目标要求制定各项具体目标。具体作法是,根据上级组织下达的任务和本部门的主要工作,把一定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上级下达的任务和对班子成员的要求,将目标进行分解,从班子集体到主要领导,从主要领导到分管领导层层加以落实,建立一个纵向目标责任体系。同时,围绕总目标,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及其每个职工也要制定出相应的责任目标,建立一个横向目标保证体系。这样,总目标指导分目标,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纵横相连的目标体系,并结合考核奖惩制度组织实施,确保领导干部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实行目标导向,把领导干部的个体行为化为组织的团体行为。即,把部门集体目标和领导个人目标的全部内容,按照领导成员和每个职工各自的职责范围,分解落实到各个科(处)、室和个人,构成组织团体规范。这就要求,围绕部门集体总目标,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职工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总目标而奋斗,从而增强组织团体的内聚力,以推进部门集体和领导个人责任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三、抓好目标的考核与评价是顺利实施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保证
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不仅是一种现代管理手段,也是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有利于有效激发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工作潜能。所以,建立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与激励机制,是顺利实施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的保证。
一是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价制度。长期以来,上级组织对领导干部的评价只重视定性,不注重定量,缺乏量标体系,没有科学依据。要对领导干部有一个全面认识,就必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考核,从定量考核上升到综合定量评价,再作出恰当的综合定性评价。在考核方法上,应采取分项考核同综合考核、组织考核同自我考核、半年考核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每次考核都要写出考核记录并立卷归档。这样既可以直接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及表现情况,又可以促使领导干部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是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完成任务好或有突出业绩的领导干部,可以根据目标的实现水平、贡献大小和连续年限,分别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并按照干部德、能、勤、绩等表现予以提拔和重用。对没有完成目标或有失职渎职行为的领导干部,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比如,实行末位淘汰制、引咎辞职制等。特别是对那些严重违反党纪政纪的腐败分子,必须严惩不贷,坚决清除,以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改进 干部管理方法,努力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坚持扩 大干部工作中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 择权和监督权。”作为乡镇一级党政机关,加强对乡镇干部的管理对顺 利开展农村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98年以来,北高镇党委、政府针对部分干部存在的出工不出力、出 力没成效的现象和干好干差一个样的状况,在干部管理中把考勤与考绩 结合,把工作实绩与经济效益、与个人晋升、提拔相挂钩,积极在本乡 镇干部中推行岗位责任制目标量化管理。通过三年来的实践,大部分镇 干部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北高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加强领导,量化管理,营造利于干部成长的动力机制。“政治路线 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面对乡镇干部队伍现状,怎样才能做 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呢?首先,建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干部量 化管理工作,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政工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干部岗位责任制量化管理考评领导小 组”,下设办公室,镇党委组织委员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日常 事务。
其次,优化组合,搞好岗位交流。目前,乡镇干部基本上分为两大 类,即内勤人员和下乡驻村人员。我们每年都对内勤人员与下乡驻村人 员进行横向轮岗,下乡驻村人员之间的各个岗位进行纵向交流。通过轮 岗交流,使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得到锻炼,尽快地全面熟悉农业和农村工
作,促进了干部的成长。第三,制定职责,明确岗位目标。本着“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在干部“三定”的基础上重新界定内勤各部门 职能,明确职责,对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合并,清理清退临时、自聘人 员12人,避免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能。第四,结合实际,科学制订评分标准。根据不同岗位设置了“千分制”的评分 方案。内勤人员考绩细化为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下 乡驻村人员,考绩细化为党建、经济指标、精神文明建设等15个项目,党政领导成员考绩实施“双挂钩”。
严格考评,跟踪管理,增强干部工作的责任意识。优化组合,量化 定分,明确干部的岗位目标和职责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督,跟踪 管理,以不断增强每个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每年都进行了多层次、多形式的跟踪考评工作。按照量化 管理细化的项目进行顺向和逆向跟踪考评,使干部的跟踪考评工作步入 了较为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建章立制,注重教育,促进干部行为的不断规范。有道是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制度是行为规范的基础,实现干部岗位目标,要靠制度 来保障。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在抓好干部管理教育过程中,从完善各 项规章制度入手,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确保了政令畅通、步调一致。
通过了干部岗位目标的量化管理和平时的思想教育,全镇干部 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公仆意识,涌现出不少讲奉献、讲 团结、顾大局的干部,为党和政府的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查干诺尔镇镇干部管理制度
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镇干部管理,严肃干部纪律,在全镇形成团结、奋进、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工作氛围,促进各项工作落实,根据有关党纪、政纪规定,制定以下若干制度。
一、工作制度
1、按照工作需要,所有干部全部定岗到位,理顺管理层次,明确工作职责。
2、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搞好工作,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顾全大局,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请销假制度。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工作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如有特殊情况应严格履行请销假手续:婚假期限为一个月,产假期限为三个月,特殊事假一天以内由主管领导审批,一天以上由书记、镇长审批,请假一律凭领导签字批准后的假条到办公室备案,严禁捎假。
4、实行百分制考勤制度。考核标准:(1)、上班、例会、集中学习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会一次扣1分;(2)、事假累计超过7天的,一天扣0.5分;(3)、旷工一天扣2分。
(4)、考勤为全勤的,加1.5分;
5、实行旷工处罚制度。凡旷工者,扣除日工资,月旷工累计3天以下者,除扣除日工资以外,大会作检讨;年累计旷工15天以上者,还要写出书面检讨,公务员考核评定为不合格(不
称职)格次,年连续旷工15天以上30天以下者,按自动离职处理。
二、学习制度
6、全体镇干部要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加强各种业务知识学习,增强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7、学习实行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周五下午在镇集中学习。
8、集中学习无故缺席者每次罚款50元,迟到或早退者每次罚款10元,由财政所负责从当月工资中扣除。
三、工作纪律
9、对上班不坚守岗位、办事拖拉、服务不热情、解决问题不力、群众有反映的给予大会通报批评,造成不良影响或损失的,根据情节轻重,按失职渎职追究责任。
10、严禁干部、职工在上班时间打扑克、下棋、上网打游戏等,违犯一次扣工资20元、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11、实行首问接待负责制。不准给群众摆架子、耍态度;不准向群众索取财物、要吃要喝;不准在建房、拆迁、扶贫、救济、救灾等工作中优亲厚友,假公济私,一经发现,立案查处。
四、机关管理制度
12、坚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的电话接转,上通下达、确保通讯畅通,严禁脱岗和擅自离岗,对值班期间不坚守岗位延误工作或出现事故的,坚决追究值班人员责任。
13、认真做好交接班,下一班人员未接班之前,上班人员不能离岗,交接时要对电话纪律和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交接清楚,防止工作脱节。
14、因工作失职造成物品丢失、损坏的由具体责任人按原价赔偿,找不出具体责任人的,全体当班人员按原价2倍标准进行集体赔偿
五、干部廉洁自律制度
15、全体镇干部必须树立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自觉加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6、全体工作人员中午严禁饮酒,更不准酗酒滋事或在机关院内吵闹打骂;否则,一律停止工作,停发工资、严肃处理。
17、镇干部职工本人及直系亲属婚、丧、假、娶,需首先报告党政办公室,不准私自乱发请贴,乱打招呼。
18、不准搞阳奉阴违、挑拔离间、搬弄是非,拉帮结派,做不利于机关团结的事;不准为个人私益而抬高自己,打击别人;严禁公私不分或变相侵占国家集体财物。
本制度从2008年4月1日起实行。
广大离休干部在党的长期教育培养下, 无比忠诚于党的事业, 政治坚定, 经验丰富,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支柱和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职时无私奉献, 艰苦创业,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他们从岗位上退下来, 仍然满怀为党和国家以及下一代茁壮成长继续贡献力量的真诚愿望。在新形势下, 充分认识调动离休干部积极性使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进一步发展党的先进性, 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单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重要任务的需要, 从当前离休干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 认真落实好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 政治上尊重他们, 思想上关心老他们, 经常向离休干部通报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定期组织他们开展政治理论学习, 建立完善老干部工作制度。如:定期研究干部工作;党政领导干部亲自解决老干部工作中的问题;重大问题征求老干部意见;坚持定期走访慰问老干部;让离休干部参加一些重大活动;对老干部及时通报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发展情况;对工作中的重大决策, 诚恳地征求老干部的意见等等, 并在工作中认真听取离休人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 也可以及时使领导和单位了解离休同志的思想动态。
2 引导老干部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离休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 是一个角色的急剧转折点。我们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离休是新老交替, 新陈代谢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让他们知道国家实行离休制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需要, 也是祖国建设后继有人的需要。
为了能正确发挥离休干部的积极作用, 我们必须对离休干部的身体状况、志趣爱好、专业特长等情况进行收集和整理, 主动与有关单位联系和推荐, 为离休干部发挥特长提供舞台, 设立专门的服务热线, 方便有关方面查阅老干的情况, 提供联系协调服务。真正让离休老干部在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 享受到晚年生活的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广大老干部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具有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优势和领导经验优势, 是一个可以从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的宝库。离休干部有着很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 我们必须让他们主动承担起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作贡献,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焕发出夕阳的光和热。
老干部离休前是政权的建设者, 所以我们要及时向老干部传达中央、省市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 组织他们参加市委召开的情况通报会和各种报告会。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影响力带动社会力量, 理解和支持在职同志的工作。
3 关心离休老干部的生活, 培养信任感
要健全完善落实离休干部政治待遇制度、生活待遇制度, 进一步加强离休干部离休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建设, 努力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安宁的晚年。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了解离休干部的情况, 知道他们想什么、要求什么、希望什么。例如有些身边无人照料的离休干部, 需定期上门走访, 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对于患病住院的离休干部, 要经常到医院慰问, 即使工作繁忙, 也应尽量利用班后或休息时间去了解他们的病情, 如果需要各种特殊检查项目, 必须及时为他们办好手续、抓紧治疗;如若需要报销药费, 应按公医规定, 准时为他们办理;有些离休干部突发病后不能自理的, 须尽力协助家属到医院开具证明, 为他们到社保中心办理提高护理费的手续。而在平时为了随时掌握老干部的身体情况, 必须坚持定期带他们到医院体检。总而言之, 要给予离休干部关心照顾, 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4 带着真心, 融入感情为离休干部工作
调查发现, 离休干部在60~65岁这个年龄段他们最需要尊重, 65~70岁时他们不但需要尊重还迫切需要在生活上的关心, 到了70岁以上他们就更需要大家的关爱, 需要大家的尊重, 需要安安乐乐, 需要生活上得到保障。离休干部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 与他们在职时相比较, 更为突出、强烈。习近平指出:“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对离休干部的生活、身体健康给予多些关心, 给离休干部解答问题时要做到耐心, 帮助离休干部解决困难时要做到诚心, 还要主动跟他们谈心, 随时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想法, 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离休干部的建设和意见;多些向离休干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这样才有利于疏通离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渠道。同时当有离休干部或者其家属病故, 必须到场悼念;对去世的离休干部困难家属表示关心。总之, 带着感情、倾注真情、满腔热情, 把离休干部工作当做份内事来做, 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做到老有所需, 我有所应;老有所难, 我有所助。真正把党和企业的关怀送到离休干部的心坎上, 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晚年过得幸福、安宁、有尊严。
5 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
为了增进离休干部的身心健康、增强生活情趣、使老干部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老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
开辟专门的阅览室, 组织离休干部读书、看报, 了解国家大事和有关政策。参加各类政治学习活动, 让他们及时了解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有关政策。
对足不出户的离休干部, 采取电话或上门探望、谈心。使每一位老干部感受到组织上对他们的关怀。
购买生日礼物, 组织离休干部为70岁以上的长者庆贺生日。
组织各类座谈会, 让离休干部多些聚会, 多些交流, 多些沟通。
根据离休干部的需要和爱好, 针对不同年龄段, 积极搭建平台, 组织开展有吸引力的丰富多彩活动。例如书画展、棋牌比赛、太极拳表演赛、乒乓球比赛、桌球比赛等, 让他们老有所乐, 开开心心过好晚年生活。
组织离休干部旅游。通过旅游观光, 在走进自然、融入生活的同时, 陶冶自己的情操, 增强自身的体质, 加深同志间的团结和友谊;通过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亲身体验党领导下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离休干部队伍蕴藏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只要因势利导,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这笔宝贵的资源, 就能够使广大离休干部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同时, 做到老有所为, 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总之, 搞好离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要做好这一工作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把握好离休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离休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原则, 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 把工作做到老干部心里, 把温暖送到老干部身边, 让党和政府放心, 让老干部满意。
摘要: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是在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一代又一代老干部接续奋斗的伟大基业上不断前进的。没有包括广大老干部在内的前辈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 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大好局面。离休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为了体现国家对离休干部所做贡献的充分肯定, 体现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我们必须要全面做好离休干部工作。本文分析了离休干部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离休干部,管理工作,待遇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干部;管理机制;引进;培训;使用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78-01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这就说明从古至今,人才都有选择服务对象的权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需要通过自我反思,如何通过环境、机制的建设留住人才,以防止人才的流失、培训的徒劳无功,保证企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在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企业干部管理实践,总结出以下干部管理机制完善设计措施。干部培养机制的构建要考虑综合发展;干部使用机制的构建要结合人事相宜;干部激励机制注重潜能发挥。
1企业干部培训机制的设计
培训是解决企业干部管理盘活存量的问题。但是,如果不能明确干部需要培训什么,应该由谁来培训,应该如何组织培训,那么虽耗费了精力和财力,却可能收效甚微。为了使干部培训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干部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干部队伍的素质状况和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干部中长期和短期训练规划;二是采取外部与内部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企业特点设计干部培训课程与训练实战体系;三是建立培训、改变、成长的长效激励机制,将培训与干部的管理与领导能力提升切实挂起勾来,调动干部勤学苦练的积极性;四是要丰富形式,承载内容,对干部素质进行多维培训和提升。
1.1培训时效的控制
培训工作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但是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那样,提高素质也切不可操之过急,须循序渐进,这反映在培训工作上,就要求工作务必注重时效。培训工作的时效是指时间和效果两个方面,时间方面强调的是及时性,对各项业务内容要及时加以传达;效果方面强调的是要注重培训的效果,开展一项培训务必要收到相应的效果,不能流于形式。
1.2培训内容和方法的设计
企业所需要人才的素质是多样的,表现在培训工作上,就需要按照综合发展的原则,通过多元化、立体式、全方位的培训方式,来承载包括智商、情商、逆商在内多样的素质内容,全面推进培训机制的运作。常用的培训方法有“四个一”培训、挑战性培训、开放式培训、体验式培训、贴身式培训等,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企业干部使用机制的设计
在企业干部管理中,“使用人”是其中核心的一环,是企业干部管理的关键。企业主要本着最大限度发挥人才能力和最大限度整合团队实力的原则,提高使用人的成效。
2.1授权的控制
通过科学合理的授权,不仅能够使领导层集中力量抓大事、抓要事,还能够激励下属参与决策、独立运作的积极性,促进干部队伍快速成长。
从理论上说,一定时期内,每个干部的最佳岗位只有一个,在这个最佳岗位上,干部所释放出的能量最大。在具体实践中,企业可坚持两个导向:一是把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上,二是兼顾干部任用和干部的个人发展目标。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基础工作:首先,通过岗位描述、岗位说明书,把干部岗位需要的人员的能力、知识乃至年龄、性格等要求清清楚楚地表明,明确岗位对干部素质的实际需要。其次,按照“德、才、学、识”兼备的标准,对干部个体进行考评,并全面分析了每名干部在性格、气质、兴趣、潜质、发展愿望上的差别,区分不同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个性特点和成才目标。通过对岗位和干部的双重衡量,对干部队伍进行整合,做到“授任必求其当”。
2.2发展通道的构建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干部的工作绩效很在程度上受到其心理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干部去从事他愿意干的工作,其心理状态就会保持平稳和积极,能力就会得到充分发挥。合理使用干部,就要尽力做到用当所愿,使其产生“最佳心理”。
①实行公开竞聘,鼓励自荐。改变把任用干部只作为最高领导层决策的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使用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人才脱颖而出。对空缺干部岗位面向全体干部职工,坚持实行内部公开竞聘,制定实施企业公开竞聘方案,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搭建一个公开选拔、平等竞争、施展才华的平台。
②尊重个人意愿,尽力为满足干部发展需要创造条件。主要是建立完善了专业技术干部的发展通道。一是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量才提拔到中高层管理岗位,二是对不善管理的技术研究型人员,初步建立了技术人员层级管理模式,使技术人员既能够专业致志地搞研究,又能够在自身的价值的实现得到满足。当然,尊重个人意愿,
2.3人员配置的优化
从理论来说,企业中的各类组织的整体能力并不等于其所属成员的能力的简单的算术和,而应该是一种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原有的成员能力和的新力量。企业在基层领导班子配备上,应该注重了发挥个人才能和组织群体效能的有机结合。
①坚持高能为核的原则,优化领导班子一把手。主要按照能否“做正确的事”和能否“正确地做事”两条标准来择优而选,前者考量的是干部的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把握工作方向的能力,这是能否贯彻采油矿发展战略按照正确方向推进工作的根本,后者考量的是干部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这是基层单位具体工作部署能否落实到位和采油矿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
②用当其长,合理搭配。发挥群体总和的力量,使各个本来分散的个人和具有不同能力、不同个性的人组织成一个有共同目标的、相互协调的整体。企业在团队配置的时候,综合考量每个人的能力、个性、年龄、志向等诸多因素,标准是:在能力上要形成互补,在个性上要不拘一格,在年龄上要形成梯次,在志向上要求大同存小异,采用的方法是“个体取长法”和“群体取长法”相结合,即一方面根据干部的某项突出能力来为其选择最佳位置,另一方面将干部素质放在一个群体中类比,来科学判断、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最佳才能,进而形成团队的最佳合力。这样一来,注重了干部能力的动态发展和宏观比较,兼顾了干部静态情况下的最佳才能和群体条件下的最佳才能,从而保证团队能够优势互补,互动共振,稳定协调,井能够保持总体目标的一致。
3企业干部激励机制的设计
一个人能力再高,如果激励水平很低,缺乏足够的自动力,也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绩;反之,一个人能力一般,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也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可见,科学、合理、适度地激励对干部的积极性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3.1激励起点的确定
戴尔·卡耐基曾说:世界上惟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给他所要的东西,而且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也就是说,只有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才是影响人行为的主要因素。企业需要通过进行队伍细分、做好调查等途径,全面掌握干部的品德、能力、业绩和潜质,了解干部个人愿望和理想,并注重通过外部诱因内化为自觉行为,达到“你所给予和激励的正是他所最需要的”目的,以此作为激励的起点。自这一起点始,坚持实行差别激励。人的需求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千差万别,不同干部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同一位干部,在不同的时间或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需求。所以,激励要做到因人而异,并且因干部不同时期的需要,实施差别激励。企业领导层针对干部的需求量身定制激励措施,提供多元激励。除了在实行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制度的同时,还应该考虑长期留人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干部断层”、“干部危机”现象的发生。
3.3激励时机的把握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激励如同发酵剂,何时该用、何时不该用,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不要等到发年终奖金时,才打算犒赏干部。在干部有良好的表现时,就应该立即给予奖励。等待的时间越长,奖励的效果越可能打折扣。企业在激励时间选定上,采取了月度、季度、年度相结合的方式。
3.4激励依据的确立
不同的人员可能对企业的贡献价值不一样,为了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企业实行激励的主要依据是对干部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本着两个目的:不仅对阶段性的工作作出评价,而且要深程度挖掘干部的潜能。在考评体系构建上,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二是合理设计指标权重,三是指标的数量保持适中,四是考核指标定期调整。在考评过程中,坚持进行持续有效的沟通,保证全面真实地做出评价,并收到互动的实效。同时,重视考评结果的应用,通过绩效考评对考评对象的薪酬、升迁、荣誉等方面施加影响,借此来引导干部朝着企业期望的方向发展。
4结语
干部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干部管理机制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过程比较复杂,必须把握每一个细节,充分结合企业特点和企业干部管理实际。以保证所制定企业干部管理机制的确实可行、高效有用。
参考文献:
[1] 夏骏,朱菊妹.新编人力资源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干部管理体制】推荐阅读:
管理干部测评06-05
干部档案日常管理06-09
干部管理文件07-20
股级干部管理办法07-09
干部公寓管理规定09-15
外籍干部管理办法09-29
对管理干部的希望10-07
中层管理干部技能训练11-04
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办法05-26
干部管理工作汇报材料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