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论文(精选8篇)
课程考核论文
姓
名
学
号
得分________________
请以“我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为题完成课程论文。请学生认真撰写自己在东大本科就学期间参加人文讲座、人文课程以及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名人进校园”、“高层次学生文化活动”等在内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想与体会,也可以对东南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思考。要求主题鲜明,叙述清楚、行文流畅,能充分体现自己参加东南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真情实感与深度思考。
请注意:1)课程考核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
我感受的东南大学校园文化
大学是我们青年学生获取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的殿堂。而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则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素质。如果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自然能够有着兴趣与途径去接触更多更加优秀的精品文化,因此好的校园文化也能够刺激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所谓的校园文化主要包括了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其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这里,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即体魄健全,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在这里我们的一切教学工作,一切科研工作,一切师生参与的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人才为中心。就此而言,可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应该要发挥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但是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也能激发青年学生的激情,更能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而在现在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科学文化外,还应该对于人文文化的建设给予足够的关注。这是因为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发展,21世纪的大学生要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即在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同时,也还要具备足够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竞争力,才能最终在社会上站住脚,否则,假如只有很高的科学素养而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与其相平行,那么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只会办事的机器,难以称之为真正优秀的新世纪人才。
而东南大学,作为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素有“学府圣地”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在推进有关人文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一直不遗余力。每学期都会在校内组织多次人文讲座、精品人文课程以及包括“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名人进校园”、“高层次学生文化活动”等在内的校园文化活动。无数东大学子身处人文殿堂,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大观中获得高峰体验,在真、善、美的人文精神中臻于化境,尽享精神盛宴。
在我在校四年期间里,东南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的人文讲座,在这其中我所参与的讲座有东南大学“中国昆曲传承计划”系列演讲、2014 “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系列演讲等等。
在这些讲座中,诸多文化大家们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讲座,用最直接的方式拉近了我们与精品文化之间的距离。比如,我很有幸地聆听了李鸿良、蔡正仁等著名昆曲艺术大家的演讲和演出,他们在演讲中结合具体的经典昆曲折子戏,将昆曲这一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魅力完全展现在大家眼前,给了我近距离接触昆曲的机会,加深了我对昆曲的了解,也引起了我对昆曲的兴趣;又比如我聆听了著名学者孙绍振教授的两个讲座,他对于经典文学巨著尤其是《红楼梦》中的文学艺术手法的点评与分析极其精彩,令我大有耳目一新之感,而他对于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文学手法的分析与比较也令我记忆犹新,他在讲座中释放出的学术魅力与思想张力令人为之折服。总的来说,他们这些大家们的讲座着实吸引了所有在场的人,引起了我们的回味和反思,也加深了我们所有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创新观念,深刻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涵
文化素质教育是为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而提出的,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其目的是通过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磨炼,使学生在个体生命中达成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在个体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1]。新的历史时代赋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样的内涵: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思想,体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文化素质教育被赋予构建“和谐文化”、促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其次,课程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融合性。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在课程内容上要精心选择,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及时更新研究成果,并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贯穿融合到整个的课程体系中,实现学校课程体系的素质教育化。再次,课程实施方式上的灵活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黑板加粉笔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后,文化教育课程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的文化精神应融入人才培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尤其要突出人文精神”[2]。文化素质教育不是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其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改造自己的内心世界,达到“和谐人格”的目标。
二、坚持不懈,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核心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重点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编写高水平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体系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方面。学校要不断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在内容上要能处理好能力培养与素质拓展的关系,坚持知识教育和素质培养并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使文化素质教育进入教学计划,进入课程体系,对学生提出选修的学分要求;寓文化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一方面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与专业教育内容的融合,发掘专业课自身所蕴涵的人文教育内容。
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是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要特别加强专职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的建设,数量上不断充实,质量上不断提高,使其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对专业课教师要普遍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尽快提高学术水平和文化修养,把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各类专业教育中去。应充分发挥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教育始终,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高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材作保证。十多年来,我国在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出版了一系列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它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但是,文化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学校特色,现成的教材也只能提供参考和借鉴,要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富有学校特色,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专用教材,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而且也开始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它在形式上,可用图像、声音、文字的综合表现力表现教育内容,增加信息容量;在教育方法上,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通过网上交流,接受学生咨询,相互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动性。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既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又可以让学生自由支配课程学习的时间。
三、精益求精,巩固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化素质教育走进了课堂,教学计划中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学分要求,开设了多门文化素质教育必修和选修课程,在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认识、理解、实践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上升到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促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汇合与交融,构建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自觉的历史责任,重塑大学生的精神人格。文化素质教育是高校实现从知识教育到文化育人模式转变的突破口,为真正做好这一转变,我们要不断优化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资源,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于本科教学,不断提高和增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施质量。
首先要从改革课程结构入手,对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进行整合与梳理,不断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前许多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我们需要改变选修课随意、零星的状态,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置于整体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地位,纳入学校的特色教学,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模块;注重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进一步拓宽基础课程,适当浓缩专业课程,加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重,使学校的课程体系不断趋于完善;鼓励教师不断开设新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真正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根据课程的选修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调整和合并;增强课程设置的文化含量,并不断更新,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时代要求和学科知识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次,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层次和水平。建立激励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热衷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师,形成文化素质教育学科梯队和学术团队;不断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层次,从中选拔出部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建设成一批校级文化素质教育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
最后,不断改革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拇提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是选拔。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应该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能力和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为中心,不仅重视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品德、才智、心理品质、学习习惯等的养成;不仅重视总结性评价,而且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重视他人评价,而且重视自我评价,不仅要采用定量评价,而且要采用定性模糊评价。
四、制度保障,健全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
实践表明,制度建设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学校积极构建健全有力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保障机制。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和领导、指挥和协调,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规划、组织和管理,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教师业绩评定管理系统之中,保障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顺利运行和实施;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监控,通过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教学检查、教学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学院、学生三级教学督导与监控网络的作用,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质量;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学校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优秀的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名师投入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行列,并在课程地位、教学奖励、经费安排等方面给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以一定的倾斜。
摘要:系统的课程教学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要深刻把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涵,不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巩固优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资源,健全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管理.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参考文献
[1]闰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2-6-8.
[2]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研讨会[EB/OL].2004-12-14.http://news.hnu.cn/showcontent/index. 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229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 隐性课程 内在统一
隐性课程作为当今现代课程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然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隐性课程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得到了肯定,隐性课程到底是什么,如何更好地设计隐性课程,就不得不被人们广泛关注。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如何审时度势地设计隐性课程,以什么为标准制定隐性课程则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隐性课程内在精神的匹配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华夏子孙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胜枚举,这些文化已经渗透在为此安身立命的中华民族的骨髓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根本,它的内容博大而精深,通常意义上指以老子道德文化为一个基本分支,以庄子、墨子思想为补充的儒家思想大融为另一分支,这两个分支相互交融兼容并包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讲文化,就是要以文教化,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教育都承载了一定的政治色彩。“没有价值或意义导向的文化与隐性课程都是不存在的,隐性课程的文化是一种具有自身质的规定性的文化形态,隐性课程的文化不是‘课程+文化’或‘文化+课程’的简单组合,从文化变迁角度而言,隐性课程的文化复杂性不言而喻。”[1]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由此可见,通过文化传承影响和教化人既要有内容又要有载体。我们认为隐性课程的合理化设计就很好地充当了这一角色。
二、隐性课程在我国的发展
隐性课程是一种课程,属于课程论体系,明显晚于显性课程出现的时间,一般认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说法是美国教育家杰克逊与1968年在《课堂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另一种说法是奥弗利1970年在《自发课程及其对儿童的影响》(The Unstudied Curriculum:Its Impact on Children)一书中提到的。张显东先生在《论隐性教育的育人功能》一文中提到,1972年,布鲁姆在《教育学的无知》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一对概念,并指出历来的课程研究都忽视了隐性课程[2]。
在我国,真正把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87年吴也显先生发表的《浅课程初探》是我国较早涉猎隐性课程的一篇文章,但是,有人认为,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引进这一教育学名词,该名词已成为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概念[3]。
然而,无论这一概念是什么时候被正式提出的,它的思想内涵早已存在我国教育史中,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迁”、“老马识途”,等等,这种隐性教育思想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里数不胜数、比比皆是,鲜明而确切地彰显出我国隐性教育的历史悠远。
三、隐性课程的价值定位
隐性课程往往并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常常是内隐的,具有暗示性、间接性、随意性、多样性、互动性、持久性等。正因为隐性课程具有这些特性,才应该以多种形式设计隐性课程发挥它的多种教育作用。隐性课程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之中,包括物质情境(如校舍建设等)、文化情境(校园文化等)和人际情境(师生同学关系等)。对隐性课程的态度则分为不同的声音,有的学者认为应该大力研究和发展隐性课程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隐性课程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说辞,并不能与学生的成长挂上等号。但是无论怎样,我们是赞成并欣喜于存在不同声音的,但是,隐性课程说到底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尤其是优秀的具有闪亮点的道德的发掘和培养。古训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大学生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就会发现拥有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比单单掌握书本知识更重要。既然隐性课程是产生客观影响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加以利用,达到设定的教育目的。所以,隐性课程建设的价值定位就显得迫不及待和意义非凡。
(一)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
隐性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完善人格的社会人为导向,这就又回归到教育的本源这一问题。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并且运用了很多方式方法,而隐性课程就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的设定体现教育的价值定位,这就对什么是教育提出了亘古不变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教育,关于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无数教育学家都提出了观点,在这里不一一罗列。但是,在不同的时代教育具有历史性,在当代中国,只培养会读书、读死书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安身立命的机会,我们要更注重培养具有人格魅力的,弘扬真善的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同时具有实践能力的,能在理论指导下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而并非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即所谓的社会人,不仅以自身发展为需求,更重要的是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隐性课程的建设应和大学具体特色相结合。
大学的不同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学理念和文化不同,隐性课程建设体现了一所大学的文化和理念。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先生评价大学隐性文化道:“一所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文化的学校,是经过历史沉淀、文化砌构,形成自己隐性人文精神……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教学计划,几乎是没有差别的。但是,论隐性课程(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其高质量的隐性课程。”[4]
大学隐性课程设计要立足于本校现实和历史,既要注重客观教育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个性,提高大学软实力。理念和实际相结合,培养爱学奋进的精神,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受到优秀的文化熏陶,能切实培养学生自学自强自律的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期间感受到人文情怀。同时,不能放松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总之,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知识和能力、技能和情怀的全方位人才。
四、当代我国大学隐性课程的开发
大学隐性课程如此重要,大学隐性课程建设由谁建设?作为一所学校的大家长,校长毋庸置疑是重要人物,整个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校长起到关键作用。至于具体措施,大多数学校都能从校园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对学校的物质进行整体的设计,不要重复建设以避免造成浪费。
优美的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能产生获取知识的更强烈的原动力,每个人都喜欢追求美的东西,身处优美且“高尚”的环境中,对行为方式、价值判断、情感品德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直都是大学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教师高尚的人文关怀,过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蔼可亲平等对待学生的态度,都体现着教师的高素质和学校的高水平。建立和发展新型的校园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5]
(三)建立完善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校园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是指精神和文化两个层面的完整结合,是隐性课程的具体体现。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学校的本质和个性特点”,是学校的“校魂”[6]。要加强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关注,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包括学生心理成长的建设、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的建设。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人。
总之,隐性课程的研究十分必要和有意义,它符合当前我国新课改的价值理念的同时也具有充足的实践指导意义。在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指导下,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隐性课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教育。
参考文献:
[1]杨志成,柏维春.隐性课程的价值文化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35-37.
[2]张显东.论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107-109.
[3]陆为群.高校隐性课程与学校建设研究评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11):132.
[4]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104.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6-06-15.
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辅导资料(3)
第四章 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
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企业文化的起源与积累、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冲突、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变革、对企业文化变革的有效控制。
教学内容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产生——发展——衰亡的演变过程,一个企业特如此,企业文化的演变规律(成长、发展过程)为:起源与积累与传播→冲突与选择→整合与变革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起源、积累与传播
一、企业文化的起源
企业文化诞生的两个基本条件: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后半期——20世纪初完成的企业管理革命,一直影响了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文化。企业创始人的作用:企业文化风格的形成,与企业创始人的创业意识、经营思想、工作作风、管理风格,以及意志、胆量、魄力、品格等有直接的关系。举例:教材99页
二、企业文化的积累
(一)企业文化积累的含义
积累:指(事物等)逐渐积聚。譬如积累资金、积累材料、积累经验等。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断增长的发展过程。
企业文化积累的特点:
1、企业文化不是在某一时刻产生的,而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连续传播、积累的产物。
2、企业文化新特质的不断增加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不断积累的过程(企业文化新特质包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文化,也包括通过文化交流吸收的异质文化中适合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成分)。
3、企业文化积累量及速度是与企业发展成正比的,企业发展越快,企业文化的积累量越大,积累速度也越快。当人们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积累的重要性和没有自觉进行企业文化积累的时候,企业文化积累是自然地、缓慢地进行的;相反,当人们既意识到企业文化积累的重要性,又能自觉进行企业文化积累的时候,企业文化积累的速度是可以加快的。
4、企业文化的积累毕竟与物质财富的积累不同,违背企业文化积累的规律性,不顾主、客观条件,拔苗助长,是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企业文化积累不是由一代企业家和企业群体所能完成的,需要几代人或数代人的共同努力,也可以说,企业文化积累是无止境的,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积累。
(二)企业文化积累的方向
正向积累:是企业文化自我完善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健全的、优良的企业文化。反向积累:是企业文化恶化、衰亡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病态的、不良的企业文化。正向的企业文化积累出现在以下四种情况:教材101——102页
三、企业文化的传播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含义
传播:Communication,指(信息等的)传递。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文化特质从一个群体或个体,扩散到另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过程。企业文化传播分为两种:一是企业文化共同体内的传播(也称为企业文化内传播);二是企业文化共同体间的传播(也称为企业文化外传播)。
(二)企业文化内传播的通道通道
借用通讯名词,意即渠道、手段、方式、途径。内传播:指企业文化的传播活动发生在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内传播有六个通道(教材102——103页)
(三)企业文化外传播的主要通道外传播
企业文化外传播的主要通道外传播指企业文化的传播活动发生在某一企业之外。
1、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主动输出传播。
2、成熟、成型企业文化的示范输出传播。
3、企业文化主体的攀比、模仿。表现为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国际间的企业文化交流。
企业文化间传播遵循的传播规律:
1、同构易播规律。
所谓同构易播规律,是指相同或相近企业结构的企业文化共同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易于奏效。不论是整体同构或部分同构,这条规律均适用。
2、异体或异构传播规律。
所谓异体或异构传播规律,是指—般说来相异甚或全然不同的企业文化体,企业文化在其间的传播速度慢,影响小,不易奏效。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冲突与选择
一、企业文化的冲突
(一)企业文化冲突的含义
冲突:互相矛盾,不协调。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质的文化在相互接触、交流时所产生的撞击、对抗和竞争。冲突的原因: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文化的不同特质构成的基本价值观之间的过分悬殊造成的。
冲突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使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或变更原来的特质,为其他企业文化所取代。
(二)企业文化冲突的表现形式
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有两种情况:一是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二是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
1、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具体论述及举例见教材106——107页企业主文化 企业亚文化 解决办法第一种情况 病态文化 健全的、优良的 三种办法第二种情况 健全的、优秀的、高度成熟的,但正在慢慢地失去文化上的优势 代表企业外未来的价值观、未来的文化范式 除上述三种,还有第四种办法第三种情况 过时的、陈旧的衰败的 先进的、崭新的,但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加速衰败和解体例子:雅可卡接管克莱斯勒
2、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为什么会出现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呢?因为企业群体行为不是企业个体行为的简单集合,企业群体意识不是企业个体意识的简单集合,因此在企业个体文化被企业群体文化整合、成形过程中,企业个体文化既存在着向企业群体文化趋近、放弃固有的不合群体规范的东西的倾向,同时又有保持旧有态势、继续发展个体特色文化规范的倾向。
高度发达的企业文化就象高度发展的社会文明一样,理应追求使这两者在尽可能高的层次上和谐与统一,但在任何情况下,两者之间都会是有距离的。因此,企业群体文化与企业个体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产生群体文化与企业个体文化冲突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不同的文明发展程度(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文化历史传统(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所造成的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的冲突;一种是由于诸多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企业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冲突。
由于诸多其他原因所造成的企业群体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冲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外来的文化个体在尚未熟悉企业文化、尚未被企业文化共同体认同时的文化冲突;
2、在同一个企业文化共同体内,并非由于意识、观念所致,而是由于利益要求造成的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冲突;
3、在同一个企业文化共同体内,并非由于利害关系、利益冲突,而是由于观念、认识原因造成的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冲突;
4、企业群体文化落后、保守、陈旧、过时,从而使企业群体文化已远远不能适应活跃的、先进的企业个体文化的需要而导致的冲突;
5、企业个体文化完全基于个人意愿、偏好,无视企业全体利益、企业他人利益,从而形成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对立与冲突;
6、企业个体因对企业群体代表或企业群体象征的不满、反感,引起对企业群体文化的反感和不满,导致企业个体文化与企业群体文化的冲突。
二、企业文化的选择
(一)企业文化选择的意义
选择:挑选。企业文化选择,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客观功能,它对同质文化中的历史成分和现实成分进行筛选,总是有选择地积累和储存适合企业需要的部分,摒弃不适合企业需要的部分。
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又对不同质的文化加以选择,这种选择不是简单机械地全盘拿来,而是经过文化判断、文化分析、文化评价等活动择需要者而吸收。
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即企业的灵魂和宗旨。企业文化选择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冲突的过程。
(二)企业文化选择与企业创新必须从一切是否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角度考虑企业文化的选择。
企业创新与企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即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统一方面:企业文化支持、激励创新行为。对立方面:不良或恶劣的企业文化会干扰、阻挠、破坏、延迟创新行为。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变革
一、企业文化的整合
(一)企业文化整合的含义整合:把不同特质的事物进行重新组合。企业文化整合,指的是企业内部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接触、交流进而相互吸收、渗透,融为一体的过程。企业文化整合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的重新组合。当不同特质的企业共处于某一时空环境中,经过充满冲突与选择的传播过程,必然发生内容、形式上的变化,以原有企业文化特质为基础,吸收异质文化,组成新的体系。企业文化传播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前提条件,企业文化冲突是企业文化整合的直接条件。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是双向运动。
(二)企业文化整合的层次五个层次的整合(教材112——113)企业文化整合的总趋势:积极的、进步的。
二、企业文化的变革
(一)企业文化变革的含义及意义变革:
改变事物的本质(多指社会制度而言)。企业文化变革,是指由企业文化特质改变所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性的变化。它是企业文化运动的必然趋势。
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源:在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它是社会文化变革在企业内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企业原有文化体系难以适应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而进入困境时就必然通过文化变革,创建新的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文化产生飞跃的重要契机。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文化变革对企业文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而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企业文化变革也可能引起企业文化的逆转。企业文化变革有渐进性变革和突发性变革之分。这些变革是客观的,是有规律的。渐进性变革和突发性变革的含义。
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相当复杂,不仅涉及表层文化的改变,而且涉及深层文化的改变。这种改变涉及企业成员基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的转变,也会使企业内部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受到冲击。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阶段。
(二)从“福特”和“通用”的例子看企业价值变革与企业危机的关系
1、案例分析:教材116——117
2、企业价值变革与企业危机的关系紧密相连
(三)企业文化的深层变革——企业价值革命
1、企业价值观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可能涉及对企业整体的深层把握,也可能涉及对企业环境变化的重新认识。
2、管理哲学与管理思想的变革:这种变革是企业家灵魂深处的变革,人类社会的历史反复证明,要想使杰出的人物放弃他毕生的信念、修改他们的观点,几乎是不可能的。解决方法只能是依靠自然法则的力量或者采用政变的方法。
3、企业经营思想的变革:有关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经营对象、经营目的(或经营目标)、经营手段、经营角度等等都多次出现重大变革。这种价值变革有些是在某一企业里静悄悄地进行和逐步展开的。
第四节 企业文化的评价
一、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服务社会、激励职工、创造效益)
(一)企业文化的评价标准从根本上讲,评价企业文化效果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有助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但从企业文化不同功能发挥的程度看,可从以下方面评价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的教化功能是否正常的发挥作用。
2、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是否发挥正常的作用。
需要层次 企业文化的维系功能的保证
第一、生存需要 通过分配文化,保证物质利益的实现
第二、安全需要 安全保障文化
第三、感情和归属需要 家庭主义文化
第四、地位和受尊重的需要 制造成就感、机会均等感
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各个层次有着各种需要的员工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3、激励功能是否发挥正常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评价方法
(一)指标评价: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的观点z型文化和A型文化的区别
1、从一般统计和现象上看
(1)z型企业中的雇员一般比A型企业中职位相当的雇员在企业中工作的时间为长;
广泛得多;他们相互了解得更多,谈论的问题更广泛,参与的活动更多。
(2)A型企业每年更换其副总经理的25%,而且至少20年没有改变这种做法了,而Z型企业每年只更换其副总经理的4%,而且主要是由于退休;
(3)Z型企业各级雇员比起A型企业职位相当的雇员来说,往往在更多的位置上干过;
(4)在工作生活同个人生活的混合方面,A型企业同z型企业并没有什么差别。雇员们都宁愿把工作同家庭区分开来,他们都没感到有压力,企业让他们大量参加午餐会或鸡尾酒会这样一些以企业为基础的社会活动。但在同事间接触的广度方面,z型企业的雇员比A型企业的雇员要
2、从价值观、心理感受、职员情绪和心态角度看
(1)A、z型企业的员工同样地具有进取心和独立思想,但在z型企业中的员工远比在A型企业的员工更相信集体的责任;
(2)z型企业雇员都说他们感到他们的企业有一种独特的宗旨,运用着微妙而含蓄的控制形式。而A型企业的雇员却感觉不到这种独特性和微妙性;
(3)z型企业中较低级的雇员认为企业不会解雇他们,而且他们通常也不会自动离职。而A型企业中的雇员则认为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不是被解雇,就是自动离职;
(4)在决策方面,两类企业的副总经理一级的干部都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而在
较低级别的雇员方面,z型企业的雇员有高度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感,A型企业的雇员则相反;
(5)z型企业中的员工表现出比A型企业员工好得多的感情较况,虽然两类企业的雇员在家庭生活和婚姻关系方面没有什么明显差别,但他们的配偶则认为,z型企业较A型企业在这方面更令人满意;
(6)就雇员心理素质和情绪状态而言,“在z型企业中,同我们谈话的人表现出镇静、有条理和能控制感情,而A型企业中同我们谈话的人则表现出匆忙、烦躁不安”。
(二)生命周期评价:
企业创业文化:教材123页
企业守业文化:教材123页
课
程
论
文
中国旅游文化审美的哲学思考
[论文摘要]旅游文化的本质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活动。目前,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大多局限于对旅游现象的认识,而对旅游本质的认识较少且不统一。针对这种情况,力求从哲学角度,从旅游现象的诸多矛盾中找出其根本矛盾以及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从哲学方面思考进而探讨旅游文化审美的本质及其属性。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对旅游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认识不一且深度不够。究竟什么是旅游的本质,一直困扰着学术界。本文着重从分析旅游现象入手,从旅游现象众多矛盾中找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进而对旅游的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探讨。
[论文关键词] 中国旅游文化 哲学思考旅游本质 旅游现象 属性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愈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伸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启示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性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旅游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不受其影响和制约;外国游客来中国,更多地是为了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文化,旅游业不但要把旅游景点展示给他们,同时其基础服务设施本身(如饭店的建筑风格、服务员的着装、饮食的花样等)也是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体现民族文化的一个“景致”。中外旅游实践表明,在文化旅游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在人们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丰富的现代,如果仅仅把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事业而不是经济文化产业,忽略了其浸润着的文化特质,必将大大削弱其竞争力,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绝不是那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东西,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旅游资源、旅游生活设施和接待地环境等在内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一方面包括具体的、可观的内容,如人、财、物等,另一方面还包括不可见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材、物,旅游业如何开发资源、增添设施、提高质量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心理动机和需求,这种过程从酝酿到实施完毕,莫不带有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之直接间接的影响和制约。而旅游者游玩、购物的结果以及从中可以见出的明显动向,旅游从业者为旅游者开发的旅游资源、提供的各种服务设施本身,则更物化地体现着种种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和制约。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有其特定的内涵和适当的外延。广义地理解,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那些鲜明地反映着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特殊需要的部分,如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营销学、旅游管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发展史、旅游服务艺术、导游艺术以及各种符合旅游特点的娱乐形式等。旅游文化除理论基础之外,还有更广泛的外延成分。它涉及到文学、艺术、哲学、博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体育学、饮食学、建筑学、生态学、园艺学、色彩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中与旅游相关的部分;它更体现在旅行浏览、旅游娱乐、旅游食宿、旅游服务、旅游购物、旅游环境,以及旅游专业队伍建设等具体的旅游诸形态中。一言以蔽之,旅游文化渗透在与旅游有关的吃、住、行、游、购、娱及相关的服务等各个方面。
从哲学角度对旅游审美文化进行探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现实存在的矛盾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构成的,而是极为复杂的矛盾群体。对于复杂的矛盾群体的性质,首先要从运动形式上加以区分。每一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都包含着本身的特殊矛盾,从而构成使自己与其他事物、一种运动形式与其他运动形式区别开来的特殊本质。其次又要区别同一运动形式的不同过程或不同阶段。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的发展一般要经历若干过程或阶段,区分这些不同的过程或阶段的基础,就是它们各自包含的特殊矛盾。因此,只有了解事物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的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握这一过程的本质和各阶段的特点。为此,就要研究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及其相互联系。
旅游审美是指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在精神上追求享受的需求。
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旅游者,从事旅游业的人员)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原则,这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在旅游美学中亟应继承和发扬。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质力量和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大力移植人造景观,收得较好的经济实效本无可厚非。但各地微缩景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除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以外,更无审美教育可言。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
高,不久必将被唾弃!这些杜造的伪景观,不真实,美也就无从谈起。什么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岂非全落空了吗?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感情。当你登上莲花峰,目睹黄山万峰起伏、云雾奔腾的迷人景色时,也一定会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慨„„这就是黄山给霞客带来的强烈美感。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的特征,只有旅游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到大自然中去,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可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都应以真、善、美一致的原则,审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容缓的任务。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蕴藏着无限深厚的美的景观,正待我们眼睛朝下,深入发掘,综合利用。罗丹有一段名言:“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值得我们深思。
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心是保护自然美。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液,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不要为发展旅游,而去炸山填谷,毁林断流,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旦破坏,难以补偿。黄山如果没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也就不成其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世界级旅游风景胜地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莫过于让旅游者去观赏艺术品。“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来,留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如被世人赞叹不已,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如此震撼人心?引人嘱目,它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究竟何在?最主要的是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时代精神。秦俑的艺术特色是高度的写实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早期雕塑艺术普遍特征,到了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风格上转向写意,手法更加洗练。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古典雕塑艺术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是纪念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它不是单纯为了观赏需要而创作,而是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纪念某种功绩和勋业的产物。“托物言志”、“寓意于物,”往往通过某种动物去表现人,象征一定的意念。不以如实模仿自然形态为满足,采取装饰手法,美化作品形象,寄托作者自己的审美理想。
旅游美学与艺术美学关系密切,绘画美学、书法美学、音乐美学和建筑美学等等学科都和旅游美学有多边缘、多渗透的关系。一个称职的旅游工作者,不可不对此有较深的理解。
心灵美是一切美的核心。也就是善。西方美学家对美即善的说法颇多。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斯多德曾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孔子也曾提倡美与善并举。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那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的说要爱国、正直、诚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确是人们的通病。离开了人的内在美,不论他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记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象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
旅游与审美辩证的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
旅游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在其中必然存在一个根本矛盾和其它非根本矛盾。所谓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于旅游活动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旅游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相对于基本矛盾而言,旅游现象中其它的矛盾属于非根本矛盾,非根本矛盾则是不规定旅游及其过程基本性质,也不一定贯穿于旅游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总之,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根本矛盾起主导作用,制约其它各种矛盾,相对于根本矛盾而言,其他矛盾都是次要的,都是由根本矛盾派生出来的。
把握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应从旅游活动涉及的诸要素入手,因为旅游活动的根本矛盾在于旅游活动内部,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中。但旅游活动涉及到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或旅游者、旅游服务诸行业以及相关的社会部门或旅游者活动和旅游产业等诸多方面。可见,旅游活动涉及面甚广,如何在众多有关旅游活动中寻找出旅游现
象的根本矛盾呢?锦州师范学院的陈才先生在《论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中作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陈才先生认为:“判断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可以‘一次最小并且最完整的旅游活动过程’为单位进行分析,因为完整且最小的部分剥离了旅游现象中大部分次要现象而保留了主要现象,更容易发现和判断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他假设某个人突发奇想来到离家很远的一处人迹罕至的荒蛮之地以追求惊险壮美之举这种旅游活动时,认为在这次旅游过程中只存在两个基本要素:旅游者与旅游对象物或旅游吸引物,旅游现象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旅游者与旅游对象物这两个基本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上。”由此得出,旅游现象的根本矛盾表现为旅游者与旅游景观之间的矛盾。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该对矛盾中也蕴含着人类社会所固有的一种矛盾:即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或是相对封闭的,人的视觉空间是有限的,而人类探索的欲望是无限的,两者之间恰恰构成一种永恒的矛盾。
总之,人们对于旅游文化及审美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深化的复杂过程。这不仅因为旅游现象错综复杂,而且还因为任何事物的本质有一个逐渐暴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人们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也必然要经历由片面到全面,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过程。我相信,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旅游本质的认识必将不断充实和完善。
【主要参考文献】
课程进修班课程优势
核心专业、权威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是传媒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拥有一支科学、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较强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优势专业、全国首位:在1998年和2004年间,与社会机构联合进行的全国高等广告教育状况调查中反应,我院的传媒经济学专业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首位。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媒体管理学院拥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十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专业教学实验室2个,共享实验室3个;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可共享校内论坛、讲座,提升学识与视野,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学习的同时搭建自己的人脉平台,有助于自己的工作与发展。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案例式,全景互动式教学,开设模拟课堂,专业课被纳入教育部“优质教学资源库”,独享行业中最专业的传媒经济教学资源库。
附录: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
产业经济学——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管理方向招生简章(开设方向: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管理)/
4中国传媒大学创建于1959年,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28日。学院现设有四个系:经济系、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公共管理系,三个研究所(中心):传媒经济研究所、文化贸易研究所和中国系统经济学研究中心,并设有国家级研究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院拥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十个本科专业。学院教学设备先进,拥有专业教学实验室2个,与学校共享实验室3个;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
媒体管理学院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传媒经济与管理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全国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人才;同时媒体管理学院也是传媒经济与管理的学术研究中心和为政府与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先导性理论支持的咨询服务中心。
【课程优势】
优势专业、全国首位:在1998年和2004年间,与社会机构联合进行的全国高等广告教育状况调查中反应,我院的传媒经济学专业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首位。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媒体管理学院拥有一个博士点、五个硕士点、十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专业教学实验室2个,共享实验室3个;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20名。核心专业、权威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是传媒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拥有一支科学、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较强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队伍。实战教学、资源独享:案例式,全景互动式教学,开设模拟课堂,专业课被纳入教育部“优质教学资源库”,独享行业中最专业的传媒经济教学资源库。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参加课程学习的学员,可共享校内论坛、讲座,提升学识与视野,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学习的同时搭建自己的人脉平台,有助于自己的工作与发展。
【培养方向】
以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打造复合型高素质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3、入学咨询:010-65451619
【报名手续】
1、填写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4、报名费200元,学费22000元、教材资料1200元(两年)。
备注:
1、因个人原因不能完成学业者,视为自动放弃学习,不退学费。
2、提交报名资料时间:周一至周五早9:30-16:30
【课程设置】
必修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公共课: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传媒经济学、广告经营管理实务、媒体经营管理实务
专业课:文化创意产业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税收政策、文化创意产业政策法规专题、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公共关系研究
【证书授予】
1、完成该进修班课程学习,经考试合格者,颁发媒体管理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证书;
2、符合条件可申请在职硕。
【联系方式】
上课地点:中国传媒大学教学楼
国际理解教育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 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 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化, 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友好交往的修养与技能, 增进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地区的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内涵是弘扬民族精神, 开拓全球的视野与胸怀, 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关系, 形成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与态度。
随着世界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也在进一步加强, 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必将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中国来说,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单是世界全球化的需求, 也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需求。大学英语教育对政治对话、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作用可概括为:①多元文化的深入了解和包容;②全球意识的树立和增强。该教育价值观念体现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它以尊重不同的国家 (民族和文化) 间的差异为前提条件, 在尊重差异的条件下互相包容和理解, 并开展交流与合作。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国际理解教育, 加强大学生对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和理解, 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国际理解教育应该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英语教学的广泛普及, 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大学入学时英语水平就已经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尽管如此, 根据笔者在长安大学大一、大二学生中的调查, 在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中, 大学英语在所有本科课程中仍是耗时耗力最多的课程之一。尤其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前, 低年级学生会花费大量自习甚至其他课堂时间做应试准备。问及动机, 除了极个别学生是出于对英语的兴趣或对英语深远意义的认识, 绝大部分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是为了考取较高的四、六级分数, 为日后找工作、考研等功利目的。调查发现, 学生普遍对传统的课堂组织方式、技能型授课方式满意度较低, 这反映出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已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近年来, 大学英语饱受“费时低效”的诟责, 高校“去外语化”的观点曾一度引发激烈争论,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基础教育水平的提高, 高校、特别是重点大学‘公共外语’课程已经失去作为课程存在的理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 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随着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交往日益纵深,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改革,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仅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大学生。大学英语教学固然要坚持训练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然而, 大学英语课程还应该体现出高于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价值, 即拓宽大学生国际视野, 提高其文化素养, 增强其国际理解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在《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中有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在陕西大力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 长安大学也实施了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在大二学年第二学期设立拓展课程。笔者将以所开设的《美国社会与文化》拓展课程为例, 阐述在大二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进行文化对话的能力。以《美国社会与文化》为例, 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即引导学生接触、了解美国文化, 能够与美国人有效沟通, 能够理解美国社会现象与问题。而在这些活动过程中, 中国学生能够保持并加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自豪感, 既能以独立的意识看待异国文化, 又能尊重不同的文化, 并且顺畅融入多元的国际社会。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要依托于做好英语教学工作, 因为对英语这一世界语言的掌握是展开上述文化对话、推动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在《美国社会与文化》拓展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摒弃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记忆的传统, 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 包括教师授课、学生讨论、学生课堂展示、问答、视频教学等, 不同于课改前更多是学生单向、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课堂氛围轻松活跃,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学生被给予更多发言、表达自己看法和观点的机会, 在促使学生训练语言、掌握知识的同时, 增强能力。总的来说, 拓展课中, 知识需要被师生共同“激活”, 通过各种生活情境、文化现象、社会问题等, 学生能有效应用知识指向、探索并最终理解本质或解决问题。
3.1 以价值观为导向, 探索普世价值观, 深化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美国社会与文化》是一门重要英语学科, 是国际理解教育重要载体, 其内容涉及美国人的国民性格特点、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学校教育、政治体制、家庭生活、节日习俗、体育运动、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文学艺术等主题, 这些是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认识与理解以上重要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不同国家、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例如, 美国人的国民性格特征包含诸多内容, 其中美国人的坚持不懈、富有同情心、珍惜时间等民族性格和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颇具共性。在美国文化中, 有许多寓言、故事鼓励人们要相信自身能力、坚持不懈、不轻易言弃;而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 坚忍不拔这一传统美德以各种形式被不断宣扬与赞美。再者, 美国崇尚文化多元性, 而中国也尊敬并致力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共生。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共生, 从最早的熔炉到沙拉碗再到马赛克等多元文化观念, 美国人体现出对文化差异与多元性的包容。
3.2 开展对比教学, 引导学生接受并理解文化差异, 树立文化平等意识。
以内容依托教学 (CBI) 理论为指导, 将启发式、任务式、讨论式、小组活动、课堂展示、多媒体手段等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形成批判性思维, 提升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堂中, 教师应注重实施对比教学,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中国与美国文化进行对比, 在此过程中体会文化差异, 增强国际理解,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例如, 根据课程教材《美国社会与文化》, 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美国的国民性格, 其中涉及美国人信奉的个人主义、直率等。课堂中, 老师先带领学生解读这些性格特征, 继而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含蓄顾面子的性格特征做详细对比, 探讨区别具体的表现、挖掘中美存在不同国民性格和价值观的原因。另外, 在学习了解美国教育一单元过程中, 首先从美国教育理念、学制、类型、课堂模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全方位了解美国教育, 之后鼓励学生对本国教育体制进行反思并与美国教育做对比。通过对比, 让学生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 发现美国先进教育模式能为本国教育今后发展提供借鉴之处, 并思考如何以受教育者——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本国教育改革的活动中。此类课堂内容的重要意义在于, 在了解与学习美国文化的基础之上, 接受并理解中美、东西方文化差异, 通过深入思考与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 加深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传统与观念的理解, 树立文化平等交流意识, 认同文化无优劣的价值观。
4 结束语
放眼当今世界,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新形势带来新问题, 新任务呼唤新对策。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在开设《美国社会与文化》这门课程并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理解多元文化, 开拓国际视野, 提升全球意识, 提高国际化修养, 增强国际交往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国际理解精神, 在学习本国文化的基础上了解外国文化, 不仅能使他们掌握英语这一门世界语言, 完成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 而且能使他们养成多元文化共存的态度, 在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基础上培养文化认同感和全球胸怀, 并拥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包容的“世界公民品质”, 从而继承并弘扬民族精神,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并推动文化交流;使他们能站在全球发展的制高点了解、认识和把握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和动向, 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并推动我国在世界经济交流中发挥其正能量。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的学术交流日趋国际化, 不同文化交往频繁, 大学英语教学也在该趋势下同步改革:这符合时代发展需要,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念和国际交往能力。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背景, 基于《美国社会与文化》的教学实例, 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在拓宽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其国际理解精神和多元文化认知。
关键词:国际理解教育,大学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育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程瑾瑜.国际理解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J].青春岁月, 2012 (22) :189.
[3]胡守钧.国际理解教育即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1) :4-4.
[4]彭近兰.论大学英语的国际理解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3 (5) :52-53.
今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指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这样阐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同志上述讲话给我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启示:应引导大学生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将在我国各类学校(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加以落实。
依据以上情况,我认为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行19年,现在到了深化发展的时期。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问题的几个论点
今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说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他的影响。他读过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著作,使他加深了关于思想对人类进步所起重大作用的理解,丰富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认识。习近平主席在讲演中还提到,法国蒙田等12位作家的著作使他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法国米勒等6位艺术家的画作提升了他的艺术鉴赏力;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电影等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吸引力。
习近平同志在上述讲演中问:“了解法兰西文化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他这样回答:“使我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更好地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习近平主席在三月份访欧期间还谈到中华文化对于人类的贡献。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指出:“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不限于一些器物和技术发明,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即精神的影响。对此,习近平主席在访欧的讲话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他说:“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我们在国内读到
这个讲话,感到振奋。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是中华原创性文化形成和成熟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学派,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逻辑学家)、法家、道家,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外交家),小说家(街头巷尾讲述故事的人。关于“小说家”,东汉时有人不赞成将它列为“家”,而主张用“兵家”来代替),共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成就,中华的一些文化经典,如《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也产生在这个时期内。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文化传承的基因。
习近平主席3月份访问欧洲四国时,强调人类的文明是平等的。他说:“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又说:“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就都要珍惜。”这些话针对性很强,我们中国人对此体会得最深。当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受到列强欺凌,在文化上有些西方人用所谓“欧洲中心论”来否定中华文化的价值,把他们的文化看成是人类的“终极真理”,要中国走西方的道路,由此在中国引发了民族虚无主义,造成很大危害。习近平主席的论述说明:我们应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坚实的自觉与自信,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中华文化这个根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加深对于这个“根基”的理解,将此引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构筑这个“根基”,这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精神的“根基”问题,在十七大已经提出。十七报告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006年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讲演,其中说:“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上引论述中“世界文化激荡”,我们也要加以深思。
中国新闻网于今年5月6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家安全报告》(2014年)。其中提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1)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2)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3)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
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等方面的威胁,我们必须在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十分关注我们自己的精神“根基”。
面对如此的“世界文化激荡”,怎样估计我国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十分肯定、明确的回答:“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这个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不仅是对我国大学生,而且也是对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人员的肯定。由此我们会更加感到,在大学生心中牢固地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十分重要。
四、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建议
【东南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论文】推荐阅读:
东南大学职业素质教育心得10-22
东南大学建筑学课程07-24
大学数学文化教育论文11-08
东南大学哲学考试09-09
东南大学电气考研科目10-13
东南大学软件学院11-16
东南大学历年考研真题11-29
东南大学建筑快题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