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24-11-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精选14篇)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1

教学过程:

一.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定理1.若|x|a(a0),则axa

若|x|a(a0),则xa或xa

例1.解不等式

(1)|x1|

5(2)|2x3|3(x1)

(3)|3x1|

2解:(1)5x15

4x6

2x33(x1)(2)2x33(x1)2x33x32x33x

3x6x0x6(3)3x12或3x12x1或x3

-3 1

例2.不等式|x5||2x3|1的解集。

分析: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一般采用零点分段法,即分别令每一绝对值符号中的代数式为0,按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将全体实数分成若干段后再加以分段讨论。

解:令x50x5 令2x30x 3 5 2

x5(1)当x5x5(2x3)137x5

(2)当2x5

5x(2x3)133x(3)当x125x(32x)1

综合以上x1或x7 3-1 3 5 2

说明:运用零点分段法解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要注意两点:

(1)每种情况得到的是限制x取值的不等式与化简原不等式所得的不等式组合的不等式组。

(2)几种情况求出的x的范围应加以合并,而非取它们的公共解。

例3.已知|x|1,|y|1,那么|y1||2yx4|的最小值是多少?

解:|x|11x1

|y|11y1y10且x有最小值1,y有最大值1yx21(1)32yx40原式可变为|y1||2yx4|y1(2yx4)xy51153

故原式的最小值为3

说明:本例运用放缩法的思想

(mn)mxn当时(ab)ayb

maxynb则mbxyna二.应用题:

例1.某火车货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一列挂有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50节的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广州。已知用一节A型货厢可用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装满,运费为0.5万元;用一节B型货厢可用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装满,运费为0.8万元。

设运输这批货物的总运费为W万元,用A型货厢的节数为x节

(1)用x的代数式表示W

(2)有几种运输方案

(3)采用哪种方案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万元?

解:(1)W4003.x

x255(0x)153035(2)x355(0x)11501

528x30 xzx28,29,30有三种运输方案

(3)x取28,29,30时

W400.3x

只有当x30时,Wmin31万元

0节A20节B

例2.某化工厂2001年12月在制定2002年某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计划时,提供了下列数据:

(1)生产该产品的工人数不超过200人

(2)每个工人全年工作时数约为2100工时

(3)预计2002年该产品至少可销售80000袋

(4)每生产1袋需要4工时

(5)每袋需要原料20千克

(6)现在库存原料800吨,本月还需200吨,2002年可以补充1200吨,试根据上述数据确定2002年该产品的生产计划。

解:设2002年可生产x袋

4x2100200(1)(2)(6)生产不多于库存20x(8002001200)1000(5)(6)

(3)x8000080000x90000

因此,2002年该产品的生产量应确定在80000袋至90000袋之间

例3.某工厂计划2002年生产一种新产品,下面是工厂有关科室提供的信息:

人劳科:2002年生产一线工人不多于600人,按新工时制每人每年工时按2200小时计算;

销售科:预测2002年该产品的销售量为8000至11000件之间;

技术科:该产品平均每件需80工时,每件需装4个某种主要部件;

供应科:2001年年终库存某种主要部件8000个,另外在明年内能采购到这些主要部件40000个。

根据以上信息,2002年的生产量至少是多少件?为减少积压可至多转移多少工人用于开发其他新产品?

解:设2002年该种产品的产量为x件,为减少积压可转移y个工人用于开发其他新产品

80x220060040x800040000x12000

与销售科信息8000——11000之间比较合适

8011000(600y)2200y200

原产量11000——12000之间,转岗工人至多200人

例4.南方A市欲将一批易变质的水果运往B市销售,共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可选择其中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输途中速度途中费用装卸费用工具(千米/时)(元/千米)(元)飞机 火车 汽车 200 100 50 16 4 8 1000 2000 1000 装卸时间(小时)2 4 2

若这批水果在运输(包括装卸)过程中损耗为200元/时

设AB两市间距离为x千米

(1)如果用W1,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费用(包括损耗),试用x的代数式分别表示W1,W2,W3。

(2)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

x

解:(1)W1(2)20016x100017x1400

200xW2(4)2004x20006x2800100

xW3(2)2008x100012x140050(2)显然W1W3700时,W2W33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2

本专题内容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包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解法以及实际应用.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专题的考查,近年考试主要集中在对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考查.其中的考查热点为: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1去分母(根据不等式性质2或3);2去括号(根据去括号法则);3____________(根据不等式性质1);4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5把ax>b或ax<b化为系数为____________的未知数x(根据不等式性质2或3)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____________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当几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时,我们就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____________.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____________.

(2)利用____________求出这些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即求出了不等式组的解集.

4.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共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情况,请将空格的横线上填写上相应的内容:

5.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____________,经过化简后只含有______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_____,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且最简形 式为ax>b或ax<b,其中x是未知数 ,a,b是常数 ,且____________.

6.关于同一个未知数的几个____________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参考答案

1.移项,1.

2.公共,无解.

3.解集,数轴.

4.x>ax<bb<x<a无解

5.整式,一个,1,a≠0.

6.一元一次不等式

例题热身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例1下列各数中,为不等式组解的是()

A.-1B.0C.2D.4

解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是使得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都成立的的值.

验证:x=1时,不成立,淘汰A;

x=0时,2x-3>0不成立,淘汰B;

x=4时,x-4<0不成立,淘汰D,故选C.

答案:C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无理数大小判断中的应用

例2a,b是两个连续整数,若,则a,b分别是()

A.2,3B.3,2C.3,4D.6,8

解析:

答案:A.

点拨: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是解题关键.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3某景区内的环形路是边长为800米的正方形ABCD,如图1和图2.现有1号、2号两游览车分别从出口A和景点C同时出发,1号车顺时针、2号车逆时针沿环形路连续循环行驶,供游客随时免费乘车(上、下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两车速度均为200米/分.

探究:设行驶吋间为t分.

(1)当0≤t≤8时,分别写出1号车、2号车在左半环线离出口A的路程y1,y2(米)与t(分)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两车相距的路程是400米时t的值;

(2)t为何值时,1号车第三次恰好经过景点C?并直接写出这一段时间内它与2号车相遇过的次数.

发现:如图2,游客甲在BC上的一点K (不与点B,C重合)处候车,准备乘车到出口A,设CK=x米.

情况一:若他刚好错过2号车,便搭乘即将到来的1号车;

情况二:若他刚好错过1号车,便搭乘即将到来的2号车.

比较哪种情况用时较多?(含候车时间)

决策 :己知游客 乙在DA上从D向出口A走去 .步行的速 度是50米/分.当行进到DA上一点P (不与点D,A重合)时,刚好与2号车迎面相遇.

(1)他发现,乘1号车会比乘2号车到出口A用时少,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2)设PA=s(0<s<800)米.若他想尽快到达出口A,根据s的大小,在等候乘1号车还是步行这两种方式中.他该如何选择?

解析:探究:(1)由路程 = 速度×时间就可 以得出y1,y2(米)与t(分)的函数关系式,再由关系式就可以求出两车相距的路程是400米时t的值.

由题意,得

y1=200t,y2=-200t+1600

当相遇前相距400米时,

-200t+1600-200t=400,

t=3,

当相遇后相距400米时,

200t-(-200t+1600)=400,

t=5.

即当两车相距的路程是400米时t的值为3分钟或5分钟;

(2)求出1号车3次经过A的路程,进一步求出行驶的时间,由两车第一次相遇后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就可以求出相遇次数.

由题意,得

1号车第三次恰好经过景点C行驶的路程为:800×2+800×4×2=8000,

∴1号车第三次经过景点C需要的时间为:8000÷200=40分钟,

两车第一次相遇的时间为:1600÷400=4.

第一次相遇后两车每相遇一次需要的时间为:800×4÷400=8,

∴两车相遇的次数为:(40-4)÷8+1=5次.

∴这一段时间内它与2号车相遇的次数为:5次;

发现:分别计算出情况一的用时和情况二的用时,在进行大小比较就可以求出结论.

由题意得

情况一需要时间为:

情况二需要的时间为:

∴情况二用时较多.

决策:(1)根据题意可以得出游客乙在AD上等待乘1号车的距离小于边长,而成2号车到A出口的距离大于3个边长,进而得出结论.

∵游客乙在AD边上与2号车相遇,

∴此时1号车在CD边上,

∴乘1号车到达A的路程小于2个边长,乘2号车的路程大于3个边长,

∴乘1号车的用时比2号车少.

(2)分类讨论,若步行比乘1号车的用时少,则有:

∴s<320.

∴当0<s<320时,选择步行.

同理可得

当320<s<800时,选择乘1号车,

当s=320时,选择步行或乘1号车一样.

答案:探究(1)y1=200t,y2=-200t+1600

当两车相距的路程是400米时t的值为3分钟或5分钟;

(2)1号车第三次经过景点C需要的时间为:

8000÷200=40分钟;这一段时间内它与2号车相遇的次数为:5次;

发现:情况二用时较多.

决策:(1)乘1号车的用时比2号车少.

∵游客乙在AD边上与2号车相遇,

∴此时1号车在CD边上,

∴乘1号车到达A的路程小于2个边长,乘2号车的路程大于3个边长,

∴乘1号车的用时比2号车少.

(2当0<s<320时,选择步行.

当320<s<800时,选择乘1号车,

当s=320时,选择步行或乘1号车一样.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方案设计的运用,解答时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巧排进度增效益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可以给各种任务排好进度,这样可以在数学思想科学地指导下,提高效益.

1.工程安排

例1(2014年广东汕尾,第23题11分)某校为美化校园,计划对面积为1800m2的区域进行绿化,安排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已知甲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乙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的2倍,并且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

(1)求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多少m2?

(2)若学校每天需付给甲队的绿化费用为0.4万元,乙队为0.25万元,要使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多少天?

解析:(1)设乙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xm2,根据在独立完成面积为400m2区域的绿化时,甲队比乙队少用4天,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根据题意得:

解得:x=50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

则甲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是50×2=100(m2),

即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100m2、50m2;

(2)设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x天,根据这次的绿化总费用不超过8万元,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根据题意得:

解得:x≥10

即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10天.

答案:(21)甲、乙两工程队每天能完成绿化的面积分别是100m2、50m2;

(2)至少应安排甲队工作10天.

点拨:此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分析题意,找到合适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和不等式,解分式方程时要注意检验.

2.实验室管理

例2(2014·四川自贡,第21题10分)学校新到一批理、化、生实验器材需要整理,若实验管理员李老师一人单独整理需要40分钟完成,现在李老师与工人王师傅共同整理20分钟后,李老师因事外出,王师傅再单独整理了20分钟才完成任务.

(1)王师傅单独整理这批实验器材需要多少分钟?

(2)学校要求王师傅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要完成整理这批器材,李老师至少要工作多少分钟?

解析:(1)设王师傅单独整理这批实验器材需要x分钟,则王师傅的工作效率为,根据李老师与工人王师傅共同整理20分钟的工作量+王师傅再单独整理了20分钟的工作量=1,可得方程,解出即可.

由题意,得:

解得:x=80,

经检验得:x=80是原方程的根.

即王师傅单独整理这批实验器材需要80分钟.

(2)根据王师傅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列出不等式求解.

设李老师要工作y分钟,

由题意,得:

解得:y≥25.

即李老师至少要工作25分钟.

答案:(1)80分钟;(2)李老师至少要工作25分钟.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3

1. 重点:不等式的三条性质,解和解集的意义,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

2. 难点:准确运用性质解题,确定不同类型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并在数轴上加以表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合理选择函数、方程、不等式这三种数学模型.

二、知识精析

1. 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例如:若a>b,且c<0,那么ac<bc

或<

.因此在解不等式时,要注意“系数化为1”这一步.

2.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当解集中不含等号时,端点为空心圆圈;当解集中含有等号时,端点为实心圆点.

3. 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见下表.

4. 注意感受两种数学思想,一是类比思想,二是数形结合思想.将不等式与方程进行比较学习就体现了类比的数学思想,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联系就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解题技巧

例1 若a<b<0,则有().

A. <1 B. a2<b2 C. a<a-b D. <

解析:由不等式性质及条件,知>1,<,排除A、D.又因a2>ab,ab>b2,得a2>b2,排除B.故应选C.

评注:上面用到的是排除法,本题也可用特殊值法求解.例如,取a=-2,b=-1,满足a<b<0,则>1,(-2)2>(-1)2,-2<-2-(-1),>.可知只有C成立.

例2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

+1, ①

x+m<0 ②

的解集为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易知不等式①的解集为x<2,不等式②的解集为x<-m.而由题设条件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所以,由解集的意义有-m≥2,即m≤-2.

评注:解题时要抓住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即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来求出m的取值范围.

例3 某公司推销一种产品.设x是推销产品的数量,y是推销费,图1中表示了公司每个月付给推销员推销费的两种方案y1、y2 .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求y1、y2与x的函数关系式.

(2)解释图中表示的两种方案是如何付推销费的.

(3)如果你是推销员,应如何选择付费方案?

解析:(1)设y1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k1x,由图象得600=30k1,即k1=20.于是y1=20x(x≥0).

设y2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k2x+b,由图象得600=30k2+b,

300=b,解得k2=10,

b=300.所以y2=10x+300(x≥0).

(2)方案y1是不推销产品就没有推销费,每推销1件产品的推销费为20元;方案y2是保底工资为300元,每推销1件产品再提成10元.

(3)令y1>y2,即20x>10x+300,解得x>30.

若业务能力强,平均每月能保证推销的产品多于30件时,就选择付费方案y1;否则,选择付费方案y2.

评注:本题是用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题.由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图中信息列出函数关系式,再利用不等关系选择最优方案.

四、易错点直击

1. 因漏乘项而出错.

例4 解不等式:-2>.

错解:去分母,得10x+2-2>3x-15.移项、合并,得7x>-15.系数化为1,得x>-.

剖析:去分母时,不等式中的每一项都要乘以最简公分母.上面的错误就出现在-2这一项“漏乘”了最简公分母12.

正解:去分母,得10x+2-24>3x-15.移项、合并,得7x>7.系数化为1,得x>1.

2. 忽视分数线的括号作用而出错.

例5 解不等式:-≥.

错解:去分母,得4×2x-1-6×3x-1≥5,即8x-1-18x-1≥5.移项、合并,得-10x≥7.系数化为1,得x≤-.

剖析:分数线除了可以表示除号和比号外,还起着括号的作用.上面的错误就出在去分母时,没有将分子2x-1和3x-1加上括号.

正解:去分母,得4(2x-1)-6(3x-1)≥5.去括号,得8x-4-18x+6≥5.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得x≤-.

3. 移项或系数化为1时不变号而出错.

例6 解不等式:-3≤<7.

错解:去分母,得-9≤1-2x<21.移项,得-10≤-2x<20.把系数化为1,得5≤x<-10.

剖析:在系数化为1时,忘记了不等号方向的改变.

正解:去分母,得-9≤1-2x<21.移项,得-10≤-2x<20.把系数化为1,得-10<x≤5.

4. 对“≥(或≤)”中“=”取舍不当而出错.

例7 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3x-m≤0的正整数解是1,2,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错解:由3x-m≤0即x≤的正整数解是1,2,有2≤≤3,解得6≤m≤9.

剖析:对“≥(或≤)”中“=”的意义理解不透,认为已知中带“=”,则解答过程中也应带“=”.

正解:由3x-m≤0即x≤的正整数解是1,2,有2≤<3,解得6≤m<9.

5. 曲解定义,套用方程组解法而出错.

例8 解不等式组:-3x-1>3,①

2x+1>3. ②

错解:①+②,得-x>6,故x<-6.

剖析:根据定义,不等式组的解集应该是每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上述解法曲解了这一定义.两不等式相加后,改变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因此x<-6不是原不等式组的解集.

正解:①的解集为x<-,②的解集为x>1,数轴表示见图2,所以原不等式组无解.

五、相关中考题链接

1. (沈阳市)把不等式组2x-4≥0,

6-x>3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A.B.

C.D.

2. (四川)不等式组2x>-3,

x-1≤8-2x的最小整数解是().

A. -1B. 0C. 2D. 3

3. (益阳市)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3所示,那么这个不等式组可为().

A. x>2,

x≤-1B. x<2,

x>-1

C. x<2,

x≥-1D. x<2,

x≤-1

4. (河南)如图4,关于x的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A、B两点,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0的解集是().

A. x>0B. x>2

C. x>-3D. -3<x<2

5. (青岛市)某商店的老板销售一种商品,他要以不低于进价120%的价格才能出售.但为了获得更多利润,他以高出进价80%的价格标价.若你想买下标价为360元的这种商品,最多能让老板降价().

A. 80元B. 100元C. 120元D. 160元

6. (山西)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a>2,

b-2x>0的解集是-1<x<1,则(a+b)2 006=.

7. (包头市)一堆玩具分给若干个小朋友.若每人分3件,则剩余3件;若前面每人分5件,则最后一人得到的玩具不足3件.那么,小朋友的人数为.

8. (杭州市)已知a=,b=,并且2b≤<a.请求出x的取值范围,并把这个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9. (佛山市)某工厂现有甲种原料226 kg,乙种原料250 kg,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B两种产品共40件.生产A、B两种产品的用料情况如下表:

设生产A种产品x件,请解答下列问题:

(1)求x的值,并说明有哪几种符合题意的生产方案.

(2)若甲种原料每千克50元,乙种原料每千克40元,请说明(1)中哪种方案较省钱.

相关中考题链接参考答案

1. A 2. A 3. C 4. C 5. C 6. 1 7. 3 8. <x≤6,数轴表示略. 9. (1)由题意列不等式组7x+3(40-x)≤226,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②会利用数轴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③通过练习,理解并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几种情况.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②让学生从练习中发现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将不等式组的解法和归纳留给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完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转变一种观念——将老师与学习伙伴看成是自己有利的学习资源。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紧密联系不等式的同时,理解不等式组解集的意义。教学难点: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找出不等式的解集。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回顾旧知,探索发展

回顾: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3>5(2)6x—5≤1(让学生上台演示,注意指导其解题的规范性)

探索: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那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污水抽完?

分析:设需要x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那么总的抽水量应为30x吨。由题意,积存的污水在1200吨到1500吨之间,因此,应有

1200≤30x≤1500(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入一元一次式组的概念。学生在研究这一具体问题时,自然感知到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满足两个约束条件,而这两个约束条件都是不等式。这样引入不等式组比较自然)

上式实际上包括了两个不等式

30x≥1200 和 30x≤1500 它说明要这个实际问题中,未知量x应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我们把这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你能尝试找出符合上面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未知数的值吗?与同伴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列表、画数轴图的方法,寻求不等式组的解。要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寻找不等式的公共解的方法。)

分别求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得

同时满足①②的未知数x应是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x应取 40≤x≤50

这就是所列不等式组的解集。即答案为:大约需要40到50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

概括:

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其步骤通常为:

(1)先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2)在数轴上把它们的解集表示出来;

(3)找出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不等式组的解集。2.练习巩固,促进迁移(1)例题:解不等式组

解:解不等式①,得 x>2 解不等式②,得 x>4 在数轴上表示出①②的解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4

(要让学生认识到准确、熟练得解不等式是解不等式组的基础,而运用数轴表示(找公共部分)是关键。让学生再次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魅力。)(2)练习:

(3)问题探讨:

从练习的情况来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与下面几种图示的关系:

①当不等号的方向一致时(称同向不等式),即:

对这类不等式组可按“同大取大;同小取小”的法则,即取公共部分为它的解(如图).

②当不等号的方向相反时(称异向不等式),即:

则若未知数的取值比大数小,比小数大时,不等式组的解集在两数之间,取公共部分(如图);

③若未知数的取值比大数还大,比小数还小,不等式组的解集是空集,即没有公共部分(如图3).

3.巩固应用,拓展研究

(1)找出下列不关x的公共部分。

(2)解不等式组

(3)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反思 篇5

教后记今天讲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学生的问题出在阅读上。有的学生懒得读题,一看那么长的题就烦了。其实,你带着他们分析,他们也能列出来。而猴子分花生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把若干颗花生分给若干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分3颗,就剩下8颗;如果每只猴子分5颗,那么最后一只猴子虽分到了花生,但不足5颗。问猴子有多少只,花生有多少颗?

有的学生用的是穷举法,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一个试。1只、2只、3只。。。试到5只时,满足条件了,学生说了:“老师,我算出来了,是5只!”有的还接着试,能试出6只也可以,而试到7只时就不满足条件了。所以,答案应该是两个:5只猴子,23颗花生;6只猴子,26颗花生。对于这种方法,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而且是学生容易理解、最易接受的一种方法,也说明了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了!当然,也说明学生对方程思想应用还是比较熟练的,但对于不等式思想解题还不习惯,所以我们有必要花大力气在学生已经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不等式解题的渗透,帮助学生从不等量关系入手,用不等式知识解题。

数量关系中的不等和相等是事物运动和平衡的反映,虽然量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量的相等是局部的、相对的。但初中教材对方程安排多些,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应用方程思想解题,而不习惯从不等关系方面考虑问题,所以在学习这一章时,有必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对不等式解题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范文 篇6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是自考教师资格证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它属于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即初中七年级)的课程内容。下面我从教学背景、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对专家评委说说我这堂课的设计和思路。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教材来自华东师大出版社七年级下册,本册共有五个单元,我说课的内容选自第八章,本章内容包括认识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我说课的题目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等的基础后进行的,学习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后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打下了基础,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新授课,授课时数为一课时。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其特点是抽向逻辑思维占主导。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且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的形式,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思维特点,依据课标要求,我设计的目标如下: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理解“解集”的概念。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数轴来寻求不等式组的解集,及探讨交流不等式组解集的四种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数轴准确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依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准备采用的教法是在讲解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引导发现法,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再借助多媒体技术。

学法: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趋势。首先要注重学生学习情趣的培养,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研讨式学习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新知识的学习要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所以在讲解新课之前,我将用几分钟的时间以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准备。

复习引入:不等式1-2x<6的所有负整数解。考察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从字面上来推断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并由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入课题。

(二)教授新课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我将用2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个环节。列举教材中的问题: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不少于1200吨且不超过1500吨,那么大约多少时间能将污水抽完?

通过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有关的数量用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出来,即得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通过例题分析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也让学生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有关概念来类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概念。在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概念的同时,学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使数学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形成一定技能的有效方法。通过课堂练习,既能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巩固新知。因此,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师生互动等方式进行课堂练习,以便巩固和应用新知,从而达到掌握新知的目的。(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学上的遗忘规律)

(四)布置作业

作业是对学生这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也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如何的平台,作为教学后测评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不可缺少的一环。教材上的课后习题是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学习情况,依据课标要求,精心设计的,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强化知识技能。

一、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设计的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本课的思路,提高学习效果。我将板书分为三个部分:左:知识回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教材中的例题分析;中 :课堂习题练习;右:归纳总结,注意事项。

七、教学效果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选析 篇7

一、敬老院的老人有多少

例1 (2012山东日照) 某校学生志愿服务小组在“学雷锋”活动中购买了一批牛奶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如果分给每位老人4盒牛奶, 那么剩下28盒牛奶;如果分给每位老人5盒牛奶, 那么最后一位老人分得的牛奶不足4盒, 但至少1盒.则这个敬老院的老人最少有 () 。

A.29人B.30人C.31人D.32人

解析:设有x位老人, 则牛奶有 (4x+28) 盒, 故1≤ (4x+28) -5 (x-1) <4, 得2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难点是设未知数列不等式组, 易错点是求解错误。

二、知识竞赛答对了几道题

例2 (2012福州)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 每一题答对得5分, 答错或不答都扣3分。

(1) 小明考了68分, 那么小明答对了多少道题?

(2) 小亮获得二等奖 (70分~90分) , 请你算算小亮答对了几道题?

解析:对于 (1) , 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 则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对于 (2) , 由于小亮得分在70分~90分之间, 如果设其答对了y道题, 那么他最少得70分, 最多得90分, 因此可列出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答案:解: (1) 设小明答对了x道题, 依题意得

5x-3 (20-x) =68, 解得x=16

答:小明答对了16道题。

(2) 解:设小亮答对了y道题, 依题意得

答:小亮答对了17道题或18道题。

点评:本题通过两个问题, 考查学生列方程 (组) 、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现数学问题源自现实生活, 而又为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规律。

三、有几种运输方案

例7 (2012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 温州享有“中国笔都”之称, 其产品畅销全球, 某制笔企业欲将n件产品运往A, B, C三地销售, 要求运往C地的件数是运往A地件数的2倍, 各地的运费如图所示。设安排x件产品运往A地。

(1) 当n时, (1) 根据信息填表:

(2) 若运往B地的件数不多于运往C地的件数, 总运费不超过4000元, 则有哪几种运输方案?

(2) 若总运费为5800元, 求n的最小值。

分析:数量关系: (1) 运往C地的件数是运往A地件数的2倍;件数和为200; (2) 运往B地的件数不多于运往C地的件数; (3) 总运费不超过4000元

解: (1) (1) 根据信息填表:

∵x为整数, ∴x=40或41或42,

∴有三种方案, 分别为:

(i) A地40件, B地80件, C地80件;

(ii) A地41件, B地77件, C地82件;

(iii) A地42件, B地74件, C地84件.

(2) 由题意得30x+8 (n-3x) +50x=5800, 整理得n=725-7x。

∵n-3x≥0∴x≤72.5。

又∵x≥0, ∴0≤x≤72.5且x为整数。

∵n随x的增大而减少, ∴当x=72时, n有最小值为221。

点评:列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与列方程组解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类似, 关键是要认真审题, 仔细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运用数学思维方式抓住表示不等的关键词句, 如:“超过”、“多于”、“不足”、“至少”、“大于”、“不超过”、“不小于”等列出不等式组.

四、用电量属于第几档

例4 (2012江苏省淮安市) 某省公布的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如下:

例若某户月用电量400度, 则需缴电费为

210×0.52+ (350-210) × (0.52+0.05) + (400-350) × (0.52+0.30) =230 (元)

(1) 如果按此方案计算, 小华家5月份的电费为138.84元, 请你求出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

(2) 依此方案请你回答:若小华家某月的电费为a元, 则小华家该月用电量属于第几档?

分析: (1) 计算出第二档最低用电量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 (2) 分别计算出第一档最低用电费和第二档最低电费对a值进行讨论。

解: (1) 因为属于第二档最低用电量的费用为:210×0.52+ (350-210) × (0.52+0.05) =189 (元) >138.84元, 所以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属于第二档。

设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为x度, 由题意, 得210×0.52+ (x-210) × (0.52+0.05) =138.84.解得x=262。

答:小华家5月份的用电量262度。

(2) 对于a的取值, 应分三类讨论:

(1) 当0

(2) 当109.2

(3) 当a>189时, 小华家用电量属于第三档。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 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 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再求解。

五、哪家宾馆更实惠

例5 (2012黔东南州) 我州某教育行政部门计划今年暑假组织部分教师到外地进行学习, 预订宾馆住宿时, 有住宿条件一样的甲、乙两家宾馆供选择, 其收费标准均为每人每天120元, 并且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甲家是35人 (含35人) 以内的按标准收费, 超过35人的, 超出部分按九折收费;乙家是45人 (含45人) 以内的按标准收费, 超过45人的, 超出部分按八折收费。如果你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你应选哪家宾馆更实惠些?

解析:设教师人数为x。

(1) 当0

(2) 当35

(3) 时x>45, 35×120+120 (x-35) ×90%<45×120+120 (x-45) ×80%, 即45

(4) 当x>45时, 35×120+120 (x-35) ×90%=45×120+120 (x-45) ×80%, 即x=55 (人) 时, 两家宾馆一样优惠;

(5) 当x>55时, 35×120+120 (x-35) ×90%>45×120+120 (x-45) ×80%, 即x>55, 乙宾馆更优惠;

答:总之, 当x≤35或x=55时, 选择两个宾馆是一样的;当3555时, 选乙宾馆比较便宜。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错解剖析 篇8

一、条件分析不清

【错例分析】

代数式x-1与x-2的值的符号相同,则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错解:由题意得x-1>0x-2>0,解之得x>2.

剖析:上面的解法错在忽视了对符号相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由题意知,符号相同,两个代数式可均是正数,也可以均是负数,应分大于0和小于0两种情况进行探究.

正解:由题意得x-1>0x-2>0或x-1<0x-2<0,

解之得x>2或x<1.

二、忽略未知数系数的讨论

【错例分析】

解关于x的不等式a(x-1)>b(x+1).

错解:去括号得ax-a>bx+b,

移项得ax-bx>a+b,

合并同类项得(a-b)x>a+b,

所以x> .

剖析:错在由(a-b)x>a+b得x> 时,忽视了对a-b的讨论.

正解:去括号得(a-b)x>a+b,

当a-b>0时,x> ;

当a-b<0时,x< ;

当a=b<0时,x可以取任意数;

当a=b≥0时,不等式无解.

三、求特殊解时,概念不清

【错例分析】

求不等式2x+3>3x-1的非负整数解.

错解:原不等式2x+3>3x-1的解为x<4,则得非负整数为1,2,3.

剖析:非负整数应包括正整数和零.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在于混淆了非负整数和正整数这两个略有区别的概念,故应将零补上.

正解:原不等式2x+3>3x-1的解为x<4,则得非负整数为0,1,2,3 .

四、套用方程组的解法解不等式组

【错例分析】

解不等式组2x<7+x ①3x

错解:②-①得x<13.

剖析:错解中把方程组的解法套用到不等式中.

正解:由不等式2x<7+x可得x<7,

由不等式3x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五、忽略实际问题的意义而出错

【错例分析】

某班学生负责完成一项工作,原计划每人做4个,但由于其中10人另有任务未能参加这项工作,其余学生每人做6个,结果仍没能完成此工作,若以该班人数为未知数列不等式,求此不等式的解集.

错解:设该班有x人,则有6(x-10)<4x,得x<3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30.

剖析:不等式应用题,未知数必须有其实际意义,即它必须是正整数,答案中没有体现出来.此外,对题中的隐含条件x>10也没加以考虑.

正解:设该班有x人,则有6(x-10)<4x,得x<30,又因为x表示全班人数,必须是正整数,又x>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0

2015年第4期《方程(组)和不等式(组)》参考答案

1.A;2.A;3.C;4.A;5.D;6.5;7. ;8.A;9.-2

11.(1)x=-14y=3;(2)-12≤x< ;

12.解:把x=1y=-1代入方程组得A-B=2C=-5即A=2+B,C=-5,把x=2y=-6代入Ax+By=2,得2A-6B=2,即A-3B=1,解A=2+BA=1+3B得A= B= ,综上可得A= ,B= ,C=-5.

13. 设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x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y天.根据题意,得 + = + =1解之得x=30y=120.

答:甲队单独完成需要3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20天.

(2)设甲队每天费用为a万元,乙队每天费用为b万元,根据题意得24a+24b=12020a+40b=110

解之得a=4.5b=0.5,

∴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要的费用为30×4.5=135(万元).

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要的费用为120×0.5=60(万元).

2015年第4期《投影与视图》参考答案

1.C;2.D;3.A;4.C;5.39;6.6;7.0.75;(3.75,0);

8. 解:(1)

(2)由题意得:△ABC∽△GHC,

∴ = ,∴ = ,

∴GH=4.8(m).

9.(1)如图线段AC是小敏的影子;

(2)过点Q作QE⊥MO于E,

过点P作PF⊥AB于F,交EQ于点D,

则PF⊥EQ

在Rt△PDQ中,∠PQD=55°,

DQ=EQ-ED

=4.5-1.5=3(米)

∵tan55°=

∴PD=3tan55°≈4.3(米)

∵DF=QB=1.6米

∴PF=PD+DF=4.3+1.6=5.9 (米)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9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集的概念。

2、会利用数轴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数学建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数形结合的作用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步骤。难点:确定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我们已经全部讲完,现在复习一下前面的内容。

1、不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什么?

2、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怎样的?

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讲授新知 教师讲解课本问题3 问题3:用每分钟可抽30吨水的抽水机来抽污水管道里积存的污水,估计积存的污水不少于1200吨且不超过1500吨,那么大约多少时间能将污水抽完?

题中一共有两种数量关系,讲解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解:设x需要分钟才能将污水抽完,那么总的抽水量为30x吨,由题可知

题中的x应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从而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把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同时满足两个不等式的未知数,既是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要找出公共部分,就要利用数轴,在此要引导学生重视数轴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在数轴如何观察数轴上对应解集的范围。

记着40≤x≤50(引导发现,此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

不等式解集的概念:不等式组中的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步骤:分别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

三、例题讲解

教师提出问题,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来完整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例1 解不等式组

以上两个例题第一个有解,第二个无解,第一个例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解完再给出解题过程,本例是按规范格式完整地解答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要求学生做作业时按此格式书写。第二个不等式组的解法中,学生会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如果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有公共部分,就是该不等式组的解,公共部分就是它的解集;如果每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就说该不等式组无解。

在这里引导学生发现,没有公共部分,即无解。

四、课堂练习

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他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五、总结升华

设a、b是已知实数且a>b,那么不等式组 表一:不等式组解集

这个表格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师最后做出总结:皆大取大,皆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是无解。

六、强化训练

在这里的练习出现了字母,可能有的学生会觉得有字母比较抽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数轴。

练习:

课堂小结

学生学习了一节后有自己的收获,教师应让学生首先总结,教师再做补充。

(一)概念

1、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3、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二)解简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

1、求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找出两个不等式的公共部分,即求出了不等式的解集。

课后习题

必做:课本习题8.3第一题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10

尊敬的各位评委:

上午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我把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及解法,第二课时是不等式组的实践与探索。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充分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意义;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简单应用。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简单的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进一步探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内容,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又一次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也是后继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重要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本章的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知识的综合运用和拓展延伸,是进一步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数学模型,是下一节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数学课程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习数学、获取知识。得到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之后,再及时地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按照这样的途径发展,数学教育才能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和使数学成为生活中有用的本领。

本节课,既有概念教学又有解题教学,而概念教学,应该从生活、生产实例或学生熟悉的已有知识引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取共性,得到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概念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弄清定义中每一个字、词的确切含义。华师版的教科书中,只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我感觉还不够,不能从一个问题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因此,在这里我又增加了一个问题情境,以增加对不等式组概念的理解,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特点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较熟练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将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有一定的数学化能力。但学生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会产生一定的困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感性认识为主,并向理性认知过渡,所以,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通过两个学生所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引导其自主学习。

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教学目标

在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预设的教学方法,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研究量与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

2.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解集的概念。

3.会利用数轴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手段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容量大、操作简单、形象生动、反馈及时等优点,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而且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实际问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解法——应用。

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活动。

活动一、实际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

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 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跷跷板的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猜猜小宝的体重约是多少?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

(1)从跷跷板的状况你可以找出怎样的不等关系?

(2)你认为怎样求x的范围,可以尽可能地接近小宝的体重?

我提出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考察学生对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引出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2),学生小组合作、探索交流,回答问题。

我预计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估算的方法将特殊值代入来求出适合不等式组的特殊解;另一种方法是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并分别将这两个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题的实际意义,能将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综合分析。

这里是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突出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法。

问题2.

现有两根木条,一根长为10厘米,另一根长为30厘米,如果再找一根木条,用这三根木条钉一个三角形木框,那么第三根木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效果预估与对策:预计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可能有所遗忘,教师应给予提示。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尝试解决,促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得到发展,学会新的东西,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活动二、总结归纳,得出概念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通过上面两个实际问题的探究,归纳概括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

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得到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linear inequalities of one unknown)。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同时满足不等式(1)、(2)的未知数x应是这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解集,找到公共部分,就是所列不等式组的解集。

不等式组中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师生活动:在活动一的基础上,将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叙述问题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案 篇11

(找同学回答,他们会选择哪家超市)

到底是哪位同学说的对呢,学习了今天的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答案就会揭晓。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131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板书课题)

(从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这是一个最优方案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索性,解这类问题,一般要根据题目的条件,分别计算结果,再比较、择优。本题通过猜想,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分析题中相关条件,找到不等关系。充分进行讨论交流,在活动中体会不等式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经典教案 篇12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学会设未知数建立等式. 2.理解从实际问题出发,分析题目的结论.

3.他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知识探秘:

1.找出大小关系,直接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 2.不满问题; 3.竞赛得分问题;

4.与一次函数结合的选择问题; 5.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典型例题】

例1.已知导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7cm/s,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每秒5m,为了点火后跑到130m外的安全地带,问导火线至少应有多长(精确到1cm)?

例2.有人问一位老师她所教的班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的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

乐,七分之一的学生的学外语,还剩不足六位同学在操场踢足球”试问这个班共有多少学生.例3.学生若干人,住若干间宿舍,如果每间住4人,则余19人没有住处;如果每间住6人,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求有多少间宿舍?多少个学生?

例4.一次知识竞赛共有25道题,规定答对于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扣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被评为优秀(85分或85分以上),小明至少答对了几道题?

例5.有一个四位数,它满足下列条件:(1)个位上的数字的2倍与2的和小于十位上的数字的一半;(2)个位上的数字与千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与百位上的数字同时对调,所得新四位数与原四位数相同;(3)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之和为10,求这个四位数。

例6.某校两名教师带若干名学生去旅游,联系两家标价相同的旅游公司,经洽淡后,甲公司给的优惠条件是1名教师全额收费,其余7.5折(75%)收费;乙公司给的优惠条件是全部师生8折收费。

(1)当学生人数超过多少时甲旅游公司的优惠价比乙公司的更优惠?

(2)若经比较后发现,甲旅游公司的优惠价比乙旅游公司的优惠价要便宜

1,问学生人数是多少? 32思考题.雅美服装厂现有A种布料70米,B种布料52米,现计划用这两种布料生产M、N两种型号的时装共80套。已知做一套M型号需A种布料0.6米,B种布料0.9米;做一套N型号的时装需A种布料1.1米,B种布料0.4米。

(1)设生产x件M型号的时装,写出x应满足的不等式组。

(2)有哪几种符合题意的生产方案?请你帮助设计。

【经典练习】

1.某班住校生活若干,住若干宿舍,若每间住4人,则余20人无宿舍住;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求该班住宿生人数和宿舍间数。

2.把若干个苹果分给几只猴子,若每只猴分3个,则余8个;每只猴分5个,则最后的一只猴分得的数不足5个。问共有多少只猴子?多少个苹果?

3.某次数学测验,共有16道选择题,评分方法是:答对一题给6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不答则不扣分。某同学有一道未答,那么这个学生至少答对多少题,成绩才能在60分以上?

4.某人10点10分离家去赶11点整的火车,已知他家离车站10km,他离家后先以3km/h的速度走了5min,然后乘公共汽车去车站,问公共汽车每小时.5.一个工程规定要在6天内完成300土方的工程,第一天完成了60土方,现要比原计划至少提前2天完成任务,以后几天平均每天至少完成多少土方

6.某公司准备组团到H地旅游,人数估计在10人到25人之间,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组织到H地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200元,与该团联系时,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先免去一位游客的旅游费用,其余游客八折,问该团应怎样选择,使其支付的旅游总费用最少?

7.为加快教学的现代化,某校计划购置一批电脑。已知甲公司的报价为每台5800元,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则从第11台开始可按报价的70%计算;乙公司的报价也是5800元,但优惠条件是为支持教育每台均按报价的85%计算。

(1)写出购两公司需付钱数y1,y2与所购电脑台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购买多少台电脑时,在甲公司购买电脑合算。

(3)当购买多少台电脑时,两公司价钱一样?

8.某中学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拟投资建一个初级计算机机房和一个高级计算机机房,每个计算机房只配置一台教师用机,若干台学生用机。其中初级机房教师用机每台8000元,学生用每台3500元;高级机房教师每台11500,学生用机每台7000元。已知两机房购买计算机的总钱数相等,且每个机房购买计算机的总钱数不少于20万元也不超过21万元。则该校拟建的初级机房、高级机房各应有多少台计算机?

9.某家电集团公司生产某种型号的新家电,前期投资200万元,每生产一台这种新家电,后期还需其它投资0.3万元,已知每台新家电可实现产值0.5万元。

(1)分别求总投资额y1(万元)和总利润y2(万元)关于新家电的总产量x(台)的函数关系式。

(2)当新家电的总产量为900台时,该公司的盈亏情况如何。

(3)请利用第(1)小题中y2与x的函数关系式,分析该公司的盈亏情况。

(注:总投资=前期投资+后期其它投资,总利润=总产值-总投资)。

不等式的应用作业

1.某次知识竞赛中共有20道题,对于每一道题,答对了得10分,答错了或不答扣5分,至多能答错几道题,使其得分高于84分?

2.课外阅读课上,老师将43本书分给各小组,每组8本,还有剩余;每组9本,却又不够,问有几个小组?

3.王刚要到离家5km的某地开会,若他在6时出发,计划在8时前赶到,那么他每小时至少要走多少千米?

5.某校规定用期中考试的40%和期末考试的60%来评定学期数学总分成绩。该校骆红同学业期中考试数学是85分,希望自己数学学期总评成绩在90分以上,他在期末考试时数学至少应得多少分(取整数)?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13

1.教学目标

教学知识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2、会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并利用不等关系进行比较. 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2、训练大家能利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体验数、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数学是解决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己根据题意列函数关系式,并能把函数关系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联系起来作答.

3.教学用具

课件

4.标签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那么,是不是不等式的知识是孤立的呢?本节课我们来研究不等式的有关应用.

二、新课讲授

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一次函数吗?请举例给出它的一般形式. [生]如y=2x-5为一次函数. [师]在一次函数y=2x-5中,当y=0时,有方程2x-5=0; 当y>0时,有不等式2x-5>0; 当y<0时,有不等式2x-5<0.

由此可见,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有密切关系,当函数值等于0时即为方程,当函数值大于或小于0时即为不等式.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2、做一做.

作出函数y=2x-5的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x取哪些值时,2x-5=0?(2)x取哪些值时,2x-5>0?(3)x取哪些值时,2x-5<0?(4)x取哪些值时,2x-5>3? 请大家讨论后回答:

[生](1)当y=0时,2x-5=0,∴x=(),∴当x=()时,2x-5=0.

(2)要找2x-5>0的x的值,也就是函数值y大于0时所对应的x的值,从图象上可知,y>0时,图象在x轴上方,图象上任一点所对应的x值都满足条件,当y=0时,则有2x-5=0,解得x= .当x> 时,由y=2x-5可知y>0.因此当x> 时,2x-5>0;

(3)同理可知,当x< 时,有2x-5<0;(4)要使2x-5>3,也就是y=2x-5中的y大于3,那么过纵坐标为3的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x轴,这条直线与y=2x-5相交于一点B(4,3),则当x>4时,有2x-5>3.

3、试一试

如果y=﹣2x-5,那么当x取何值时,y>0?

[师]由刚才的讨论,大家应该很轻松地完成任务了吧.请大家试一试. [生]首先要画出函数y=﹣2x-5的图象

从图象上可知,图象在x轴上方时,图象上每一点所对应的y的值都大于0,而每一个y的值所对应的x的值都在A点的左侧,即为小于﹣2.5的数,由﹣2x-5=0,得x=-2.5,所以当x取小于﹣2.5的值时,y>0.

4、议一议

兄弟俩赛跑,哥哥先让弟弟跑9m,然后自己才开始跑,已知弟弟每秒跑3m,哥哥每秒跑4m,列出函数关系式,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何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2)何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3)谁先跑过20m?谁先跑过100m?(4)你是怎样求解的?与同伴交流. [师]大家应先画出图象,然后讨论回答:

[生][解]设兄弟俩赛跑的时间为x秒.哥哥跑过的路程为y1,弟弟跑过的路程为y2,根据题意,得y1=4x;y2=3x+9 从图象上来看:

(1)当0<x<9时,弟弟跑在哥哥前面;(2)当x>9时,哥哥跑在弟弟前面;(3)弟弟先跑过20 m,哥哥先跑过100m;

(4)从图象上直接可以观察出(1)、(2)小题,在回答第(3)题时,过y 轴上20这一点作x轴的平行线,它与y1=4x,y2=3x+9分别有两个交点,每一交点都对应一个x值,哪个x的值小,说明用的时间就短.同理可知谁先跑过100 m.

三、课时小结

本节课讨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并且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求解不等式.

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示范教案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篇14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2.掌握利用图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难点: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

2.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对于高次不等式及分式不等式如何求解

二、研探新知,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例1 解下列不等式:

(1)9x1)(x1)(x2)(x3)0;(2)(x2)(x2x1)0;(3)(x2)2(x1)0;(4)(x2)2(x1)0;(5)(x21)(x25x6)0;

小结:高次不等式的求解步骤:

①分解因式并化各因式系数为正; ②在数轴上标根(注意空心还是实心); ③穿线(从右上方开始,奇穿偶回); ④写出解集(注意不等式方向及有无等号)

x23x2例2 解下列不等式:20

x2x3说明:解分式不等式的解题思路:向整式转化,注意同解变形.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1.解下列不等式:

(1)(x21)(x1)(x2x2)0;(2)(x1)2(x2)2(x1)0;(3)(x1)2(x2x2)0 2.解下列不等式:(1)x21182x71; ;(2)2x10x10x3x2 1

(3x2)(x2)(2x2)(x2)(x1)(x1)2(x2)3(3);(4)0(x4)2(x4)

2五、归纳整理,整体认识 1.高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2.分式不等式的求解方法:

六、承上启下,留下悬念 1.解下列不等式:

(1)(x1)2(x1)(x4)0;(3)(x2)(x1)2(x1)3(3x)0;(5)x14x1;(7)2x1x32x13x2;

七、板书设计(略)

八、课后记:

(x3)4(x4)5(x5)62)(x2)(x1)2(x1)3(3x)0; 4)(x21)(x1)(x2x2)0;

3x26)14x14x26x81 8)(x1)2(x2)(x3)(x4)0 2

上一篇:演讲稿 当好党的忠诚卫士下一篇:加油站管理考核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