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共8篇)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 篇1

前言

当前,电力企业正处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电力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既为发电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契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队伍发生重大变化,职工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的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国有企业基层车间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才能更好地做好国有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实施背景

当前华电青岛公司正处于“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战略转型、再次腾飞的关键时期,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近几年,锅炉车间随着退休年龄职工的增加,职工老龄化越发严重,人员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全面提升车间管理水平,充分调动职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车间今后发展的必经之路。车间积极推行精益管理,通过提升职工技能水平、工作效率、检修质量等。为车间管理工作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内涵和做法

精益管理,是管理理念的再升华、管理水平的再提升、管理文化的再塑造,“精”体现在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上,“益”体现在成本和效益上。推进精益管理就是要向管理要效益。在车间管理实践中,我们认为“质量看得见、过程是关键”,管理就是要把管理的过程作为关键控制点,把日常的、基础性的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在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去除工作中的浪费,将各项检修工作流程先细化,再固化,后优化,从而实现标准化,并严格执行各项检修工艺指标的控制和工作流程,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书面化、书面表格化、表格电脑化的管理模式,最终建立起标准的管理模式予以共同遵循。同时,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上大胆创新,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一、对车间的规章制度及标准进行完善修改

以“AAAA”企业创建工作为契机,依照厂级文件的规定和要

求,对车间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进一步完善,重新修定了车间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协助人事劳资科完成了车间的定员、定岗工作,修订了各岗位《工作标准》55个,进一步明确了各岗位的要求、职责,健全了各级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加强职工培训,尤其是青工,全面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立足车间实际、根据职工特点,不断创新培训模式,注重基础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训,一方面重视“短平快”式的现场培训,力求使职工在短时间内对要进行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有关的工艺规程、技术要求、注意事项等熟记在心,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从优化车间人才梯队的高度出发,通过建章立制,制定车间长期的人才培训目标,促使青工的理论知识和工作技能都有大的提高。除了搞好日常的集中讲课和现场培训,他们还修订完善了职工培训实施方案,针对职工的技术现状,要求每个职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培训目标,并和班组、车间签定培训责任书,使培训工作达到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培训、现场传授等方式,使青年职工的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有较大提高,能自主分析现场设备出现的问题,熟练处理日常缺陷;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检修规程及检修工艺标准,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不断提高检修工作水平。通过培训方案的实施,使每个职工的业务素质都能满足现有岗位的技能要求,检修技能水平显著提高,为提高工作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生产任务 1)进一步加强设备基础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

加强基础管理,努力用足用好设备基础资料、数据,为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做好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工作。为此,车间对设备基础资料管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一是设备现场方面,组织修理工全员参与,梳理设备跑冒滴漏、异物衬垫、缺钉少帽等问题并加以认真解决;二是做好设备健康水平的提升,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对影响设备运行的零部件进行了维修,车间的设备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2)努力提升技术装备素质,确保设备保值、增值。设备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多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车间根据企业的总体部署,结合车间实际,在提升技术装备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工作:根据生产安排,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掌握的设备状态,合理制定设备每月轮保计划,在保证轮保时间的前提下,加强对设备轮保工作效果检查、落实,确保轮保对设备稳定运行、设备完好的应有作用,强化对设备轮保记录及效果跟踪、考核。使轮保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资料记录、有检查落实。

2、利用设备停台、停产认真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提升了设备精度,确保设备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3、根据设备状况,按照企业计划和安排,完成设备大修后的调试、测试工作,做好设备技改工作。

四、加强班组文化建设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培养班组员工的优良品德和班组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丽的风景需要画家来描绘,优秀的班组文化需要班组员工集体来提炼,大多数的优秀班组就是在不断总结和提炼中渐渐成长起来的。结合班组特点,提炼班组文化。通过总结、提炼独具特色的工作法、班组精神,促进班组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员工的成长。在正常工作中,多察言观色,及时与员工进行谈心等多渠道的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员工的生活,了解班组员工的价值取向,引导员工加深对公司价值观的认知,使员工以最佳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资源,搭建互动平台。班组为员工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建立班组博客、班组微博、QQ群等,通过多种形式,了解班组员工的思想动态,通过多种渠道展示班组员工的风采,给员工提供一个心灵互动的驿站,释放员工的压力,使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实施效果

通过推行精益管理,车间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及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保质保量的完成了车间全年的检修任务。1)车间克服管理人员少,班组年龄结构老化等问题,精诚合作,协调组织,完成了1、3号炉后屏过热器更换、#3炉引增合一改造、#3炉燃尽风挡板及框架改造更换、1、3、4号炉空预器改造、#4炉暖风器改造、脱硝增加备用层催化剂、1B、1C及2B、2C粗粉分离器改造等大型技改项目。顺利完成四台机组6次小修并达到零缺陷启动、零缺陷运行顺利。

2)“走出去,请进来”,打造特色班组文化。为打造特色班组和特色文化,车间加快新版“路径开新”企业文化战略和公司十三五“一体两翼,绿色发展”企业战略的宣贯,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取经,组织职工赴邹县电厂学习取经,特邀职能部室班组建设专家来车间授课,整体提升班组文化建设水平。

3)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利用机组特护巡检及设备定期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存在的缺陷。先后消除1B引风机振动大、#1炉增压风机振动大等设备缺陷,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共发生缺陷439条,较去年同期下降860条,同比下降66.2%,设备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 篇2

观点:实施设施农业装备补贴要制定科学的原则和方案, 并重视提升管理者水平, 以确保此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近期, 本刊就广东省拟实施的设施农业装备补贴政策的相关问题请教熊元芳, 他从补贴体现惠民政策、补贴方案如何制定及相关管理如何跟上等方面畅谈了他的观点。

对设施农业装备实施补贴是惠民之举

为了实现广东省农机《议案》提出的“特色创一流”发展战略目标, 省政府准备在购机补贴政策上扶持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对此, 熊元芳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认为, 广东从1 9 9 8年开始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实行补贴, 补贴农机具主要是水稻生产机械。至今为止, 购机补贴给农民带来了许多实惠, 社会综合效益显著, 对推动全省农业机械化起到了重要作用。按《议案》要求, 广东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是要分两步走, 建设四大工程。《议案》实施前三年是着力建设水稻生产机械化工程, 目前已初见成效;《议案》实施后五年要大力建设园艺生产机械化、畜禽和水产养殖机械化、农产品加工机械化三大工程, 促进特色农产品先进生产技术与加工机械化推广应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多样化, 广东自有的特色农产品极为丰富, 在全省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非常大, 原有的购机补贴范围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需求, 因此, 扩大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是必然之举, 是发展广东特色农业的必然选择, 符合市场需求和民意。

“另外, 补贴将使设施农业先进技术与装备在全省迅速推广, 有利于加快推进广东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民肯定增收!”现代农业就是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利用最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化的高产、丰收。设施农业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种“节能增效”的现代农业理念, 对发展广东特色农业、创汇农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而追本溯源实现了农民增收。

渐进扩大范围科学进行补贴

“补什么、补多少、如何补?涉及到用于补贴的资金总量, 应量力而行。”由于资金等客观因素, 扩展购机补贴的范围将是个渐进的过程, 由几类机具扩大到最终实现农民所需的农机具都能得到相应的补贴。拟实施的设施农业装备补贴是针对园艺生产机械化中的设施大棚和节水灌溉设施设备这两大类。就对全省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熊元芳认为先增补这两类是非常切合实际之举。因为设施大棚、节水灌溉设施设备在广东的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是农民迫切需求的。

就大家极为关注的如何制定补贴方案等问题, 熊元芳从农机推广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节水灌溉技术中有微喷灌、滴灌、渗灌, 设施大棚一般又分为简易 (经济型) 大棚、塑料钢架大棚及智能化温室等, 不同类型的设施有不同的投入成本和各自适宜种植的作物。而同类的设备也有不同的档次, 最常见的香蕉种植, 一般采用管带喷淋式灌溉, 低成本设备建设3 0 0-4 0 0元/亩, 高投入的可达6 0 0元/亩, 这需要细化区别对待。因此, 制定补贴政策前一定要根据建设节水灌溉或设施大棚装备的技术水平、建设类型、建设规模、资金投入等条件进行科学的分类与分级, 制定相应的各类技术标准, 按不同的类别、级别等设置不同的补贴比例, 还要设定一个最高的补贴额度。他强调, 一要解放思想, 二要因地制宜, 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 才能真正使补贴补到实处, 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对于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范围的发展趋势, 熊元芳个人认为, 在实施了设施农业装备补贴的基础上, 接下来应将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购置补贴纳入议事日程, 使购机补贴由产中向产前和产后延伸。随着现代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许多量大、面广种植的农产品生产规模越来越大, 农民迫切需要运用先进的加工机械对这些农产品进行加工, 提高其附加值, 实现发家致富的目的。如果实行了农产品加工机械的补贴政策, 广东农业机械化将迈上一个更高台阶, “特色创一流”才真正实至名归。

需重视管理者素质提升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 篇3

1.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学校在学生学业水平动态化评价方面,尤其是在指标体系、命题(或问卷)结构、工具研制、超大型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结果呈现、数据解读以及评价过程质量监控方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在科学数据支撑下的有效反馈、指导手段和专业力量更是不足。针对我校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拟利用有效的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课堂教学研究,思考和探索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动态评价与提升研究项目。

2.基于学校的学情定位

学校地处老城区,受青岛市政建设的影响,新市民子女所占比例较大,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不优越,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家长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非常有限。学生受家庭条件的制约,对学校教育的依赖相比一般学校更大,学校需要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和个性化的学业评价来满足本学区学生的需要。

3.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局限性

我们希望能建立智能化的技术平台来改变课堂结构,那些教师没讲的问题可以通过题目附带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自己改正错误。对于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问题,平台可以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取,既可以找同类型的进一步巩固,也可以选取综合性强的进行拓展提升。这样的平台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都有收获,通过系统提供适切性的练习,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进行个性化学习。

● 研究内容

1.课题界定

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学业水平个性化动态评价与提升研究”是指依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构建的学校教学网络平台(如“高效新课堂”和“阅卷易”等技术平台),通过对平台功能、资源的合理设计和开发,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2.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铺路搭桥。课堂上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个性化培养。课下借助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展开专属化学习,通过平台对大数据进行智能计算,选择推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相应问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2)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师生、生生之间有了更多交流与互动的机会。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改变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真正达到会学、乐学。

(3)通过研究,使信息技术下的网络教学平台,得以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提升了办学品位,增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研究框架

(1)依托高效新课堂网络教学平台,探索基于学校特点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图1为系统框图。

(2)依托阅卷易网络教学平台,构建学生学业水平个性化动态评测系统。图2为系统框图。

● 研究方法

1.调查法

对本校研究对象的班级进行调查,对实验初期、实验中期、实验后期进行必要的问卷调查。

2.对比法

研究对象的班级与非实验班级对比;对研究对象班级的初、中、后期的情况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3.分析法

按实验要点、内容,做好学科分析。例如,分析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业水平的影响等。

4.其他

在实验中可随机运用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法、文献法等。

● 创新之处

1.我校“高效新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1)教学起点弹性化。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设置弹性化的教学起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2)学习进程个性化。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相应层次的练习,实现课堂学习的个性化。

(3)教师指导具体化。根据数据反馈,确定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的策略,让课堂练习和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推器。

(4)课后学习兴趣化。系统设置闯关练习和奖励积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借助“高效新课堂”平台,提炼形成我校课堂教学的四环节,即微课助学、合作互学、重点导学、评价促学。

2.我校“阅卷易”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1)试题命制精准化。每道题配备的考点分析,促进教师深度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试卷的命制。

(2)问题诊断具体化。学生可以清楚地找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

(3)查漏补缺个性化。每题配备巩固练习,学生学习后再根据个人弱点完成配套的补充练习,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检验。让每次测试都能达到清理知识死角、解决遗留知识漏洞的目的。

(4)知识构建系统化。追踪学生日常及模拟考试等相关学习数据,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和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迅速提升学业水平。

借助“阅卷易”平台,我们提炼形成了我校课后自学巩固的四环节,即精准命题、科学诊断、深度分析、巩固提升。

● 研究取得的初步成果

1.学生个性化学习初见成效

在课堂上,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个性化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观看微视频,可以查看自己的错题集,也可以查看自己的错题解析,利用电子书包将教具变为学生的学具。课下借助手机、Pad等移动终端,学生可随时随地展开专属化学习。教师通过平台对大数据的智能计算,选择推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相应问题,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2.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翻转课堂中,颠倒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发生的情境,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轻松愉悦,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课堂结构的改变,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真正达到会学、乐学。

3.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我们借助信息技术,通过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整改方案 篇4

我公司经过对业主进行的满意度调查后,根据调查项目和内容,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一、保安服务方面

1.围绕提高保安的责任心问题,加强培训教肓,结合工作考评,考评不合格进行劝退;

2.对个别年龄偏大的逐步进行调整,新进保安限至40岁以下; 3.夜间由每小时巡查改为每半小时巡查一次,对重点部位实行不间断巡查,如车库,楼道 及小区四周;

4.在提高责任心的同时,加强对保安的监督,对晚间保安的值勤情况每周进行一次查岗,对责任心不强者及时进行处罚或辞退;5.门岗对外来人员的车辆一律禁止进入小区,同时对外来人员、材料、工具及车辆严格询问登记,做到凭证出入。

二、车辆管理方面

1、落实机动车停车的管理方案,制定路面停车和地下车场停车的办法及服务收费标准,实施车辆的有效管理。

2、开设电动车充电和停车收费车库,设施己经到位,与此同时开设临时非机动车车库,方便临时停车。

3、做好停车管理的告示宣传,对各楼道公共出入囗的电动车,自行车逐一进劝告和清理,确保环境整洁有序。

三、加强环境卫生清洁方面

1、加强对保洁人员的业务培训,严格环境卫生日检工作,及时发现

死角和清理死角,对不负责任的保洁员及时进行辞退。

2、装修垃圾做到及时清理,管理员提高对装修现场的巡查力度,对垃圾乱堆乱放的行为及时进行教育与整改。

3、对地下车库进行全面清扫,实施车辆和保洁的规范管理。

4、小区楼道墙面太脏问题,将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对污迹严重的状况及时进行整改,由于目前处在装修高峰期,大面积墙面整改需要暂缓,等到装修完工80%之后,会对楼梯墙面进行一次统一整改。

四、其他方面

1、紧抓物业人员礼节礼貌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切实做到按日巡查,认真巡查;维修人员要注意服务礼仪、礼节;公共区域维修要及时,要自查自检。

2、公司有计划的针对小区的特点,根据国家法定节日开展活动,提高小区生活的氛围,使小区的文化氛围、团结力量得到提升。

光油车间产品质量提升方案(共) 篇5

为提高工作效率及产品品质,现对光油车间做相关调整,具体方案如下:

1.品质人员的安排:光油车间现有品质人员2人,整改两班合并后需1.5人

2.光油车间的产品品质提升方案:

1)光油车间的5S整改。光油车间产品返工主要是产品流油和产品脏点两方面原因:产品流油光油师傅和线长需加强技术指导。产品脏点需培训台面人员对产品清洁的手势和方法。

2)针对产品工艺的不同对插针和打胶人员进行培训,减少产品报废和返工。

3)光油车间质检员加强对产品的抽检,遇到品质异常及时通知光油喷手注意和改善,做到预产品品质正常。

4)质检员在检验时遇到品质异常时及时通知上级,上级去到现场分析异常原因给予合理的处理方案,杜绝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5)加强培训质检员的检验标准

提升车间管理水平方案 篇6

一、解析困扰企业管理绩效的瓶颈

目前的家具行业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猛,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的家具制造分销中心。在这样一个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里,足够的管理人才与日益庞大的生产制造系统是不是相配套?车间现场的管理人员普遍呈现出的文化素质低,管理知识溃乏,缺少管理方法技巧的态势是不是值得家具企业领导去重视?

在现代家具企业中,绝大多数的车间现场管理人员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甚至更低,相当一部分还是穿拖鞋出来的“三朝元老”,在他们的管理生涯中没有接受过比较系统的管理知识或技巧培训。如今许多的公司可以花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公司形象的策划宣传、自有品牌建设或产品包装优化等等,但是对公司内部的车间管理“小脚穿大鞋”这一现象却熟视无睹,不以为然。即使公司业务量提升了,厂房规模与设备人员也扩大更新了,生产效益却没有相对应增长,反而导致单位成本上长,产品竞争力下降的被动局面,究其根源在于现场管理人员的方式手法欠佳,管理绩效低下,管理滞后造成效益不张。

从理论上宏观的角度探讨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解决任何问题,换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从现场管理人员一天的具体工作出发,来讨论现场管理人员每天应该做的事项有哪些?先后顺序如何?怎么做好?借由规范实际工作要点来逐步提升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管理绩效益。结合实际讲解几个现场管理的技巧,希望能使家具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更切实有效地处理问题,树立个人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信。

在这里讨论的现场管理人员是指在生产车间一线从事具体工作安排与人员调动的组长或车间主任等,通常所属员工在40-150人之间。

二、分析现场管理人员每日工作要点

许多家具公司从十几个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大工厂,涉及车间现场的规章制度只有薄薄的几页纸,最基本的施工流程或操作程序没有做出文件规范,现场管理人员抽屉里的这几页纸也满是灰尘,知之甚少。管理人员完全凭借个人的经验和喜好从事日常的管理工作,不分先后,头絮混乱。偌大公司连一份指导他们每一天工作要点的文件都没有建立,又怎能渴求他们有多好的管理绩效呢?

现在对现场管理人员每一天上班前、上班时、上班中、下班前的各个区间工作要点进行简单的归纳与概述,用于指导现场管理人员做好当天的实际工作。其实这都是一些非常浅显的文字,提到的事项管理人员也大都做了,但是可能做得不完整或时多时少,而且顺序也有不少差异,所以管理人员对照一下,做一个简单的调整对以后的工作就会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1.上班前:

A.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准备开工。好的公司,生产部门的厂长(经理)监督员工的上班打卡,车间主任或组长比员工提前5分钟进入现场,员工一眼可以看到上司比自己更早上班,敬佩之意油然而生,自然赶紧加快脚步。许多公司不这样做或坚持不了,但请坚持做马上做,3个月后公司员工将比以往至少提前10分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B.确认当日的施工计划,分配任务到小组或个人。车间主任、组长、小组长直至员工都要知道今天该做什么,做多少,什么时候做好,完工后送到哪里。

C.检查备料状况、机台工具及工作环境。现场的材料是否足够,机台或工具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员工施工操作的基本保证,如果出了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义无反顾地马上解决。家具车间虽然不断有木屑油灰产生,板件规格不一难堆放,但适时的整理整顿可以减少员工无谓的时间浪费,好的环境才有好的心情,好的心情才能好的效率。

2.上班时:

A.检查员工的服装,仪容及精神状态。谁都不愿意看到一群衣领内翻、胡子拉碴、双眼红通通、逃兵似的员工慢吞吞地在车间溜哒。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以一个整齐庄重,精神饱满的形象出现在员工面前,潜移默化地改变员工的状态。

B.确认有无缺勤人员并做出人员调整。家具车间有许多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机械如多轴排钻、双端封边机、CNC数控铣床等必须配备固定的人员,不确定的减员会大大影响机械的产出效率,现场管理人员应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尽早做出人员调动,平衡整个工序的产能。

C.对新进的员工进行工作指导与训练。新员工即使接受了岗前培训,在现场施工时还是显得无所适从,敏锐的管理人员一眼就能分辨出来,就会事先安排一个技术与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便使之更快掌握技术,尽快融入整个工作团队。

3.上班中:

A.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现场巡查。现场管理人员自认为对自管辖的工作区域和员工了如指掌,无须太关注现场状况。久而久之,许多问题产生又不能即该解决,员工得不到来自上级的协助,就会抱怨管理人员无能,变得士气低落而影响工作进度。所以现场管理人员是无处不在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让员工可以一眼找到你,因为你是他们的后盾,你可以也必须解决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B.动态调整本区域的施工进度及人员分配。光在现场走来走去是不够的,现场的施工状况瞬息万变,经验丰富的现场管理人员懂得调整个别工序的产能,对人员进行跨越式的调动,即保证本区域的工作任务按时完成,又配合生了产部门整体计划的顺利实现。

C.查看员工有否违规操作。员工的违规操作不仅仅是造成产品损坏或质量不合格那么简单了。根据调查统计,按施工工序分,家具车间80%的工伤事故发生在镂机这个工序,20%发生在其它工序。按人员因素分,家具车间80%的工伤事故是员工违规操作造成的,20%的工伤事故是由于员工注意力或精神不集中造成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让自己脑子里的技术经验时刻处于临界状态,当你的目光扫射到车间哪个员工身上,不单是判断他的操作会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更深一层地判断是否造成员工本身的伤害?现场管理人员的经验这时起了强大的作用,所以要把自己的经验用起来,经验的经常运用才会令经验的积累更丰富更深刻,反之经验不更新就变得老旧几近无用,甚至影响本来正确的判断。

D.对质量不合格的板件应及时追查原因并改善。现场的管理人员不是等问题出现再去解决,而是要去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车间每天不可避免会产生品质不良的板件,管理人员在现场就要先人一步发现并处理完毕,降低损失,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坐等事故变大则损失惨重,管理人员责任重大。

E.即刻完成配套返工件与外来补件的施工。施工车间自有的返工板件或客户的补充板件是家具生产的一大特点,这是车间现场最不乐意的“苦差事”,通常施工时间拉得长又经常丢失,再丢再补,颜色差异等问题搞得怨声载道。没有什么特效药,关键是现场的管理人员要充分重视,强调员工重视,来一件施工一件,不拖不欠,日清日结。

F.及时疏导产品积压,确保产品交接完整。现代家具生产流程向流水线型不断靠拢,衔接性越来越强,每天在现场堆积的半成品成千上万,个别工序出现板件积压就会影响整条流水线的顺利运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处理本区域的板件积压,还要因应前后工序出现板件积压造成的交接通道堵塞,倘若产品的交接不齐不畅,轻则出现“瓶颈”的工序施工缓慢,重则整条生产流水线瘫痪。

G.沟通上下级或部门间的信息。现场管理人员要充当传话筒的角色。生产部的决策要求,现场管理人员要宣导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要细心聆听员工的心声,把员工的真知灼见反馈给上层,这有助于上层做出更可靠有效的决策。对有些涉及不同工序的问题沟通受阻,现场管理人员要勇敢跳出来,舍得“低三下四”向周围的人讨教答案,才能博得员工的赞同与信任。这种上传下达,联通左右的沟通将大大增强你的管理功力与人脉关系。

4.下班前:

A.处理上司交办的事务与下属反映的问题。上司的命令不能有丝毫的怠慢,不可摆老资格搞对抗,早做早好,晚做不保。也不要让等待回复的员工失望,你花短短几分钟就换回了员工几年的服从。现场管理人员要时刻记住当日事当日毕。

B.确认工作计划的完成程度,做出是否加班的决定。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清楚每一天工作任务的达成状况,对比当天的计划与本周的计划,才能做出是否加班的决定以配合整体生产进度。不要把加班这样的事情推给生产部上层去决定,只有现场的你才是这个决定的主人。

C.上交报表、报告。把每一天的车间生产进度、完成率、品质状况、人员等等完整地填在报表或报告上,及时交到生产部门,这是调整主生产计划,控制施工进度的有力数据。

D.下班前检查门窗、电源等安全事项。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最后离开车间,用你的眼睛扫描一下工作区域,即便外面艳阳高照,下一分钟随时可能风雨交加。水火无情,安全第一。

好的管理人员,会将规范管理条文摘录下来,然后打印在名片大小的纸上随身携带,当心情不好或工作茫然的时候拿出来对照一下,找准其中一条,马上去做。或者用1/4的标准板件,把字写得大大的,挂在车间适当的位置,需要时抬头就能看见。

三、现场管理的3个小技巧

1.工作看板的填写。每个车间挂着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字没字的看板,但现场的管理人员大都厌烦了在上面写字,员工也不愿看,说不定那是十天前的内容或者干脆一片空白。大家都明白看板管理又简单又实用,可没多久就让写的人和看的人都失去了耐心,也没有人探究个中的缘由,或者随大流,高兴就写,有要求才写。

改变从现场管理人员开始,把所有的看板裁成一样大小,挂合适的位置、同样的高度,在看板上用红色或其它醒目的颜色画同样的框框。管理人员根椐工作计划把应该最先施工的4项板件写在上面,包括产品代号、板件名称、数量、要求完工时间、后接工序等。做完4项再写4项,周而复始。与其用说的容易忘记,不如清清楚楚写出来,员工很清晰该做的板件是哪些,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什么时候要完工并送到谁的手上,自然效率倍增。管理人员也能时刻检查进度与实际的配套状况,更有利于做出进一步的调整,确保了计划的实现。

管理人员和员工从看板获得工作上的信息更直观更准确,认识到看板给工作带来的诸多便利。管理人员填写看板的热情高涨,员工对看板的关注加深,看板就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用越来越大,效益就越来越高。

2.处罚员工的目的。如果问处罚员工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管理人员会回答,员工做错事,处罚是为了防止他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却不认为这是最终的目的,我认为处罚犯错误的员工只是表象,应该是让其他员工能认识到犯错误的员工错在哪里,他们不要犯和他同样的错误才是真正的目的。

错误是难免的,处罚是必要的。关键要罚得合适值得。不要在现场大声斥责犯错的员工,把他叫到办公室,一对一的方式既保留了员工的自尊,又使他更容易接受你的处罚,同时你得先告诉员工错在哪里,再责

备再处罚,虽然员工自己心里明白,但他希望上司能和他一起面对错误。现场管理人员除了制止错误的发生,更须分析查找原因,从根源上寻找措施。

在车间的角落挂个小木箱,在小木箱的顶部开个槽,边上再挂个小本本。如果你决定对犯错误员工罚款,不要大张旗鼓喊打喊杀,告诉他自已把罚款投到小木箱里,在墙上的小本本上写上日期、姓名与罚款数额,他不用作书面检讨,不会被公告批评。受罚的员工得到了上司的理解与尊重,更容易接受处罚并改正错误。实践证明,受罚员工很快交了罚款,没有明显的反抗举动。所以这不失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几乎没有员工拒绝这样的处罚,他们记住了自己犯的错误,也愿意及时改正,但他们不愿意自己的错误被全部人知道。这样的过程或许没有震撼力,但较温和的方式反而让员工铭记在心。

3.现场管理的5项金科玉律。车间在不断施工,总会产生各式各样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的任务就是处理这些问题,但不同管理人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意味着过程和效果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管理人员在处理同一问题也不可能总是相同的结果。所以我们总结了5条简单的指导原则供管理人员参考: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场(有关的物件)。

3)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

4)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

5)形成标准防止再发生。

精益管理: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篇7

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在基础管理与企业快速发展不适应, 基础管理水平未能同步提高, 基础管理平台尚未建立, 这是企业要保持快速发展、创新发展必须要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以“七大任务”为内容,

全面加强基础管理

1. 强化安全管理。

(1) 加强安全要素识别。针对生产现场的安全要素进行梳理, 明确工位的安全要素管理项点, 设定管理项点的管理人, 做到安全管理自下而上, 上下联动。 (2) 加强标准的目视化管理。针对工位安全要素点, 制作图示化的安全管理卡, 在相应的位置进行目视化管理, 使得安全项点一目了然, 时刻提醒员工按照标准管好现场安全。 (3) 建立安全管理点检、评价、绩效机制。安全管理部门要每周针对工位安全要素点进行点检, 以及相应的统计数据的评价和绩效管理。并对惯性安全问题点进行深层次分析, 找出症状, 加以改善。

2. 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抓住工序关键点, 提高工序质量控制能力。 (1) 识别确立工序质量关键点, 在工艺文件中编制关键工序控制点表, 列出重要的控制参数和控制内容, 并将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标识清楚。 (2) 编制图示化的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3) 建立“三检”制度, 设置内部质量控制人员, 在生产的各个关键工序建立控制点。 (4) 建立生产设备、检验及试验设备、工装器具、计量器具等的点检机制, 保证其处于完好和受控状态。

3. 深入实施精益制造。

(1) 一是加快物流配送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生产制造、原料供应、半成品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数据, 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系统化、快速化收集和处理, 更加有效地进行物流配送过程组织及物流配送部门协调。建立精益配送流程, 实施“仓库-配送中心-生产现场”条码交接管理, 条码与物料相结合, 以生产节拍为时间点进行物料扫描。二是实施物料准时化配送。开展模拟工位打包配送, 建立模拟配送指示板、配送各工位的小看板、配送管理板、配送状态管理板等, 通过管理板目视化拉动, 保证配装物料的有序管理。三是全面推广流水线节拍式生产。建立节拍式生产系统框架, 科学划分工位, 细化作业内容, 实施标准化作业。 (2) 建立异常问题快速反应机制。一是完善管理办法, 建立从项目的生产准备、物料供应、生产现场的全流程的异常拉动机制。二是完善异常问题统计分析和处理流程, 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及时解决异常问题。三是紧扣生产计划进行异常拉动, 提前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四是建立异常问题评价体系, 加强处理督查, 及时对相关单位开展评价, 评价结果与绩效挂钩。

4.强化成本管理。 (1) 加强设计成本控制。做好新产品开发成本的预测, 不断改进和优化设计方案, 按照产品结构从设计源头将成本分解落实到产品的各个总成本和零件上。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不突破目标成本。 (2) 努力降低采购物流成本。一是充分利用在手订单优势, 以采购为切入点, 通过招标采购等方式, 以质量、价格、技术和服务为依据, 既保证生产进度的要求, 又实现采购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二是优化物流仓储, 设置合理的物流运输方式、工具、路线, 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建立存货安全预警机制, 维持合理库存, 降低存货成本。 (3) 加强制造成本控制管理。一是通过优化作业流程, 实施必要的技术改造, 提高生产组织效率。二是按照持续改善理念, 持续开展改善提案活动,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三是强化生产组织, 实现流畅的精益节拍式生产, 避免不必要的窝工等浪费。

5.加强环境改善。 (1) 6S要素识别。明确6S管理的要点, 在生产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6S要素进行目视化管理并进行点检, 使6S管理深入展开。 (2) 制定6S点检标准与培训。在推进中对现场6S管理要素制定标准, 按照工位制管理的特点制定工区、工位6S管理点检标准。

6.实施TPM设备保全, 提升设备的可动率。 (1) 制定设备点检机制。制定TPM检查、考核、评比的管理办法。编制便于操作的设备清扫、润滑、点检标准。 (2) 星级、红旗设备评比。通过宣传和奖励设备保全中的先进个人、团体, 进一步提高员工自主保全的积极性, 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 (3) TPM自主保全培训道场建立。根据计划保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 针对高频次故障点建立相应的培训道场, 点对点、面对面、分系统、分层次的对车间的设备员、操作者进行理论培训。

7.强化人才育成工程。 (1) 搭建培训体系。一级培训是进行新员工入职后的岗位基础技能培训, 通过建立标准规范的培训体系, 让新员工快速有效的掌握基础技能。二级为现场培训基地的技能培训和质量“六要素”培训, 技能培训基地依据生产现场规范和要求进行实际生产模拟培训;质量“六要素”培训由相关要素部门负责, 根据车间提出的培训要求, 由各要素部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实施。 (2) 建立培训场所。以提升员工管理能力为目的, 将现场安全、品质、标准作业、TPM、生产 (物流) 及成本的管理思想向员工灌输, 培养学员的精益思维, 提升学员管理能力。 (3) 培养内训师。遵照“全员培训”的原则, 采取逐级育人的培养模式, 培养一批精益管理内训师, 制定适应不同层级岗位人员的课程体系, 制定培训计划和轮训制度, 全面提升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

以“六要素”控制为方法,

系统加强质量基础管理

1.加强质量“六要素” (人、机、料、法、环、测) 监控。 (1)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做好专业技术培训。对于“四防”等关键岗位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经培训持证上岗。 (2) 建立关键设备和工装工具点检制度, 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和工装工具进行重点控制。 (3) 加强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进厂检验。对涉及产品安全的关键零部件以及发生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实施过程控制, 结合产品实物抽查等方式进行。 (4) 对生产现场标准作业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对贯彻执行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5)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环境因素,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控制。 (6) 建立测量和实验设备必要的校准规程, 定期对所有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确认、校准和调整。发现测量和试验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 立即对以前的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并记录在案。

2.应用工艺标准化、图示化及模块化手段。结合流水线节拍式生产方式, 以工位作业内容、质量四防控制点为基准, 编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将各工序的关键控制点编制为员工易记、易懂、易学的要领书。

3.加强质量问题统计分析和考核。对质量零活统计分析, 建立工区、工位质量推移图, 强化质量问题分层管理。通过推移图, 实现工区、工位质量问题目视化管理, 及时了解并掌握工区的整体质量状态。减少并降低零活。重点围绕“四防”部位, 关键工序、特殊过程等分层次开展质量点检。实行“每周一报, 每月一评”制度, 并将点检结果与单位领导绩效挂钩考核。

以工位制为载体, 将基础工作落实到位

1.工位制管理是基础管理平台的根本落脚点。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集群式生产, 以及按技能类别组织生产的低效模式, 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 以生产计划指令为指向, 以工艺流程设定生产节拍, 以达到人、机、料、法、环、测的自动化、准时化管理的目的。它紧紧的把所有与生产有关的职能部门及供应商串联起来, 是所有基础管理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 它是加强基础管理的最有效载体。

2.建立健全工位制组织, 明确职能。在各生产车间按精益生产的要求建立工位制组织, 对工区长、工位长进行公开竞聘。工位制的职能就是作为分解落实“七大任务”的载体和最基础单元, 围绕“三现” (现时、现地、现物) 及时拉动需求, 拉动基础管理水平的提升。

3.明确标准, 建立管理体系。对各个工位的作业时间、内容、标准、质量等作出明确规定, 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并与“七大任务”结合起来。通过管理体系建设, 将车间工位、工区、班组职能人员串联起来, 将与生产有关的所有职能部室人员融合起来。

4. 实行目视化看板管理。

所有工位实行“七大任务”目视化看板管理, 工位作业内容、生产进度、物流配套、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质量四防控制关键点、异常拉动情况等等, 一目了然, 易于掌握。

5. 定期点检, 公开考核发布。

制定“七大任务”点检标准, 设置“七大任务”专员, 对“七大任务”管理目标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点检, 并将点检考评结果及时公布, 形成良性的循环促进机制。■

(作者单位: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推行人本管理 提升办学水平 篇8

一、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德为先”和“以人为本”

以德为先是人本观在管理者身上的集中反映。校长是学校每一位教师的一面旗帜,要努力强化自身人格魅力,以及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力,与人为善,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信取人。发扬奉献精神,时时严于律己,处处以身示范,在学校改革发展振兴的道路上,真真实实堂堂正正,荣辱不惊,自强不息,不断超越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重视道德示范和情感投人,具备基本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加强和提高岗位能力,有高雅的气质风度和民主的工作作风。

二、统一思想,建设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

校长要主动地团结学校领导班子的成员,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放权让成员大胆工作,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主动协调,勇于承担责任。作为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校长的办学思想是增强学校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校长不必事必躬亲,而要将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班子全體成员的统一思想,班子成员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分解校长的办学思想,并带领全校教职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实践和完善,使校长的办学思想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一步发展。学校领导班子是凝聚群众最广泛、最直接的主体。地位和权力难以产生人格魅力,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领导者,才能使教职工心悦诚服地自愿接受影响,确立起稳固的权威,其管理效应才是有益的、长久的。领导者要时时处处做群众的表率,要用良好的德行来影响人。同时,领导班子还要强化民主作风建设,从加强团结、倡导民主、搞好合作、严格自律、做好榜样等方面着手,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个教职工。

三、服务师生,满足全体员工的合理需求

如果教职员工工作也很努力,成绩也公认,但在提升、晋级、评优和个人生活等正当需求方面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久而久之,他就会感到校长不关心职工生活,产生消极、怨恨情绪。作为一名成熟的管理者,不能无视或简单否定师生的各种合理需求。“管理者就是服务者”这一理念,既不是源于亲缘的责任,也不是境界的超拔,而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对校长来说,要求教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服务”、“俯首甘为孺子牛”比较简单,但自己真正把为教师服务落实到行动上却非易事。在现实社会中,“鞭打快牛”或“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常有的事,但往往都欲速而不达。因此,校长要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公仆意识,规范和淡化权力意识,要经常深入到教师中,了解他们的疾苦和心声;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要经常换位思考,从实际出发关心教师的实际需要,切实关心和保护教师的合法利益,力求做到“细微之处见精神,善小之处蕴大道。

四、尊重教师,营造干群融洽的工作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的职业角色决定了他的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承认,往往胜于物质利益,所以校长必须对教师信任和尊重。从一定意义上说,信任和尊重就是管理效率。你对教师信任,教师就会对你信任,你尊重教师,教师就会尊重你,归根结底,是信任产生了信任,尊重赢得了尊重。信任和尊重应当真诚、自然,象个别交谈、现场提问、校长信箱等常规途径和渠道,只要坚持去做,就会形成了一种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围,有了这种氛围,学校就一定具有凝聚力。

五、教育教学管理以学生为本,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以学生为本,就是要以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拔苗助长不行,消极等待也不行,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就是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是要按学生身心发展成长规律来进行教育教学。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知能结构和接受能力设置课程,规划进度,要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制定作息时间,并随季节变化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要根据学生知能现状,选择教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最终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要把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的重点来培养。课堂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及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就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及时引导、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成为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的指导者,成为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讨论、释疑解难的点拨者,创设情境,唤醒情感的激发者。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上一篇:XX年会计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六一儿童节致辞与小学六一国际儿童节校长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