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的小学生作文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蜗牛的小学生作文(精选16篇)

蜗牛的小学生作文 篇1

小蜗牛十分好看,它长着两只长长的天线,好像能朝外星发送信号。它的背上背着一个蜗牛壳,一圈一圈的,还雕刻着花纹呢!不仅如此,小蜗牛还十分害羞,只要你动一下它的触角和眼睛,他马上害羞地缩进去了,但是悄悄地,它又探出头来看看你。

中午,我们带着小蜗牛来到了爷爷的菜园,小蜗牛真是一个“贪吃鬼”,他爬到桑叶上,毫不犹豫地咬了一口,不久,桑叶被啃出了一个大洞。它仍不知足,钻了进去继续吃,我猜它要肚子吃得鼓鼓的才愿意回家吧!

下午我们带小蜗牛去树上玩耍。不料,小蜗牛是个“顽皮鬼”,他在树叶上荡秋千,荡啊荡,把树叶荡了下来。他又穿上溜冰鞋。,凡是它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粘液。

我心生鬼点子,决定逗一逗它,把树叶弄成一座楼,让蜗牛站上去,说不定蜗牛还有恐高症呢?蜗牛才不中我的计,他吃了一圈又一圈,结果把我吃辛苦找来的大叶子给吃完了。

小蜗牛虽然调皮欢它。

蜗牛的小学生作文 篇2

【案例呈现】

在我任教的班里也有这样的孩子。例如小倪就是班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孩子。她的性格比较内向、胆小, 平时很少与同学讲话, 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她的动作与其他孩子相比也特别的慢, 吃饭慢、走路慢、说话慢、做作业慢, 就像一只“小蜗牛”;上课从不主动发言, 几乎很少抬头听老师上课, 常常一个人悄悄地玩小动作。在其他孩子的眼中她就是一个“不聪明”的小朋友, 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 几乎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一天, 我让课代表将课堂作业本收齐在中午之前上交, 可是午休结束了本子还是没有上交, 眼看就要讲评作业了。于是, 我在课间匆匆来到教室, 大声向课代表询问作业为什么不交?课代表当时也很委屈, 说本子一直收不齐, 数来数去少一本。“少了谁呢?”我的话音还没落, 其他孩子马上指向小倪, 说:“肯定是小倪, 她每次都最后, 害我们班被批评!”我发现她低着头, 切切诺诺地从抽屉里拿出了课堂作业本, 同桌立刻抢去一看, 汇报:“孙老师, 小倪只做了一题, 还有一大堆没做呢!”此时的小倪脸涨得通红, 已经泫然欲泣了。

【案例分析】

是什么原因使小倪游离于班集体之外, 成为一只“小蜗牛”呢?我对小倪的情况作了调查研究。

(一) 家庭教育不足, 自我心理暗示失当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气氛都会对孩子的学习表现产生影响。家访中我发现小倪父母没有稳定的职业, 在杭州运河上以营运货物为生, 文化水平比较低。并且父母是老来得女, 对她比较疏于教育和管理。家人很少过问她的学习, 只认为她的学习很差。平时她的回家作业基本上一个人完成, 没有人指导和帮助。对于小倪入学以来的学习情况较差的原因家长较多地归结为太晚生孩子, 遗传因素不好, 所以智力比较低。家人的这些看法也造成了小倪认为自己“笨”的思维定势。

(二) 缺乏成就感, 自信心严重不足

小倪平时说话声音非常轻, 语言不够流利, 很少看到她与他人大声交流或者表达自己。特别胆小, 说话时眼睛看着地面或书本, 不敢看着别人的眼睛说话。从一年级开始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后进生”, 所以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兴趣不足, 碰到困难就放弃, 不愿进一步思考或努力, 找不到自我, 自信心严重缺乏。她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 久而久之, 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三) 思维品质差, 学习积极性不足

思维品质是个体思维活动的智力表现, 存在个别差异性。小倪存在记忆力较差、思维敏捷性不足的问题, 表现为不愿动脑, 思维偏简单化。以数学为例, 由于一、二年级学习的单元特征比较明显, 她学了加法单元就基本都用加法计算, 学了减法单元就基本都用减法计算, 看到数字就只会加加减减, 基本不审题、不明白算理、不动脑筋, 学习积极性不足。同时, 小倪往往顾此失彼, 不能收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不能多角度考虑问题, 容易被一些次要因素所迷惑, 或者不能找到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等。

(四) 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方法不当

小倪学习成绩较差, 究其原因在于原始的基础知识薄弱, 后期的“上层建筑”无法正常搭建。认知心理学认为,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它的速度和效果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的相似度存在密切联系。也就是说, 学生在学习后期知识时他的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应知识的支撑, 那么就会增加学习的困难, 阻碍学生的学习。在与小倪谈话和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不知道怎样思考问题、怎样展开想象、怎样集中注意力、怎样提高记忆力等等, 喜欢机械单板的死记硬背, 不愿意转变思路。这也成为影响小倪学习的绊脚石。

【矫正措施】

针对小倪的情况, 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 认识自己的价值, 激励孩子的积极性

在当天下午的第二节课, 我修改了原定的上课计划, 和全班的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一只破水桶的启示》。讲完故事后我让孩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举起了手, 只有小倪的手弯着靠在耳边, 似举非举, 眼睛忐忑地看着我。于是, 我适时地走到她的身边, 让她说说自己的感受。她慢慢地站起来, 停顿了半天说了句:“破水桶也有优点。”全班响起了如雷的掌声。“小倪也会回答问题了……”孩子们窃窃私语, 赞赏的眼光投向了她。小倪的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

“是啊, 小倪说得很对!”我肯定地说:“故事主要讲了我们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 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倘若我们怀着一颗包容的心, 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 找到自己的价值, 并且能够扬长避短, 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

为塑造孩子们正确的自我认识, 提高自我价值感, 进而激励学习的积极性。我在之后的课堂中常会给孩子们穿插一些“心灵鸡汤”式的思想洗脑, 通过讲“励志小故事”的方式, 让孩子们树立“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思想。

小学低段学生的自我认识比较被动, 往往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下, 因此, 教师、家人、同伴等对孩子的评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 自我评价高的孩子对自己的价值感特别强, 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而自我评价低的孩子对自己的价值感特别低, 学习积极性不高, 甚至厌学。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明白, 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 只要你付出全部的努力, 并且坚持下去, 就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 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认识, 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 正面的语言暗示, 重建孩子的自信心

当天的作业本小倪在放学之前的大课间交给了我。“嗯, 小倪你很棒!今天的数学作业你准时交给老师了!非常守信用!明天的作业比今天动作再快一点好吗, 碰到不懂的就来问老师, 能做到吗?”小倪飞快点点头。接着, 我拉着她的手, 让她坐在我的身边又给她讲了一个故事——《蜘蛛与网》, 在进行教育的同时, 放松了她的紧张心情。故事讲了一只小蜘蛛不断织网不断被破坏, 差点要放弃, 最后在老蜘蛛的劝说下, 面对困难不再轻言放弃。

我拉着她的手说:“小倪, 你就是那只小蜘蛛, 孙老师就是那只老蜘蛛, 孙老师希望你像小蜘蛛一样, 面对困难不断坚持, 好吗?”……“小倪, 在孙老师的心目中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 现在大家只是没有发现到你的聪明, 我相信有一天你能把你的聪明表现出来给大家看, 对吗?……我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席话之后, 在小倪的眼睛里我渐渐看到了点点希望的光芒。

在和她谈话的过程中, 我一直反复强调她是“聪明的孩子”, 进行语言的暗示, 让她重新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暗示对学生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在这次谈话之后, 小倪对数学的自信心较之前有提高, 并且可以看出她有点喜欢数学, 也似乎喜欢我这个数学教师了。

(三) 给予展示的机会, 扩大孩子的成就感

在那天之后, 我陆续与小倪进行了几次谈话, 并乘着课余的时间给她开了“小灶”, 把之前的一些数学知识点进行了补习。发现小倪在近几天的学习中积极性提高了很多, 上课时的注意力也集中了, 作业上交的速度虽然与其他孩子相比还是有点差距, 但每天能够保证在放学之前上交。于是, 我决定在课堂中尝试让她再表现一次。

“23+38=?的列竖式计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个问题我在上节课反复强调过, 全班学生都耳熟能详。于是, 我第一个请了小倪, 同学们都相当诧异老师不平常的举动。 (以前小倪回答问题的机会几乎为“0”)

小倪有点惶惶然地看着我, 发现我在认真地倾听, 慢慢地开始说:“数位对齐, (停顿了几秒, 发现我没有帮忙的意思, 于是接着说) 从个位加起, 满十进一。”

其他孩子顿时倒抽了一口气, 甚至有小朋友窃窃私语她的变化, 最后是孩子们自发的一阵掌声。我又一次在小倪的脸上看到了笑容。

成就感就像孩子心中的一个火花, 它能点亮孩子的许多希望。这次经历成为小倪带给同学们“惊奇”的开始, 这也是她得到的第一个成就。在之后的教育过程中, 我慢慢地扩大小倪的成就感, 让成就感迁移, 达到“以点盖面”的效果。之后小倪听课效率提高不少。在口算、背诵乘法口诀等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四) 家校互动, 让爱成为孩子的希望种子

家庭与学校是互助的共同体, 都致力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长的一次次沟通之后发现小倪有变化了, 她的回家作业完成的正确率越来越高, 书写也端正了, 在之后的谈话中发现, 原来小倪的爸爸、哥哥、嫂子每天都在轮流辅导她的学习, 看来我的沟通确实起作用了, 家人对她的关爱让她对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儿童。”除了家长对孩子的爱, 教师对孩子的关心至关重要。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 一个简单的动作, 一句鼓励的话有时候对孩子会有终身的影响。由于小倪的家长比较忙, 在生活中往往会疏于照顾, 我会偶尔帮她剪剪指甲、梳梳头, 偶尔奖励她一些学习用品, 经常找她谈话等等, 让她渐渐地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注, 老师对她的爱, 敞开孩子的心怀, 让爱在孩子的心中发芽, 化为学习的信心, 学习的动力。

蜗牛的小学生作文 篇3

小蜗牛的困惑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

小蜗牛: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它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它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它为什么也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它:所以我们有壳啊!

【多维解读】

1.保护。饥寒交迫时,给你提供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和充饥的食品,就是保护;困难重重时,给你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就是保护;阳光灿烂的日子,伴你左右、陪你游玩,也是保护。然而,保护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和照顾,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当小蜗牛嫌弃背负的壳又硬又重,羡慕毛毛虫姐姐、蚯蚓弟弟有天空和大地保护时,妈妈说:“所以我们有壳啊!”这启示人们:被认为是负担的东西,往往就是使你免受伤害的“保护”。可见,要想获得真正的保护,不能一味依靠外界的力量,也不能企图挣脱应背负的责任、义务等,而应好好锻造自己。

2.靠自己。小蜗牛本来羡慕靠天空保护的毛毛虫姐姐,也羡慕靠大地保护的蚯蚓弟弟,蜗牛妈妈却告诉它这些都不现实,靠自己的“壳”才是它们的宿命。这“壳”其实就是自己的能力和肩负的责任。培养能力,承担责任,才是一个人或其他生物最现实最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法。不靠天,不靠地,生活要靠自己。

3.爱的方法。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家长都对孩子疼爱有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的爱,使孩子失去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磨炼出来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自立精神和上进心。这绝不是真爱!真正的爱首先要会爱——像蜗牛妈妈那样,引导小蜗牛认识生活,了解自我,尤其是清楚认识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从而扬长避短。现实生活中,真爱不应是一味地保护,也不是让孩子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让孩子去经风雨,即便遇到挫折甚至受到伤害,也要告诉他们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这才是铸就坚强生命的前提。

【素材链接】

靠自己

一个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个忠实的听众一直坚信着“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会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 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他想:难道是自己的命运注定如此吗?

他带着疑问去拜访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

“有的。”禅师回答。

“但我的命运在哪里?是不是我的命运就是黯淡和贫穷呢?”他问。

禅师就让他伸出左手,指给他看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做感情线,这条斜线叫做事业线,另外一条线就是生命线。”

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把手慢慢地握起来,握得紧紧的。

禅师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

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啊!”

“命运呢?”

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是在自己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

点拨:把命运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握。正如《小蜗牛的困惑》这则素材给我们的启示: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蜗牛的故事小学作文 篇4

蜗牛原来是一个长跑冠军,在大森林里没有一个动物可以跑过它。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认识了人类,当人类提出要和他比赛赛跑的时候,蜗牛爽快的答应了。比赛的结果出乎意料,蜗牛竟然连续3次赢了比赛。森林之王知道后很高兴,就奖励给蜗牛一套房子。蜗牛得到房子以后渐渐开始骄傲起来,它不再练习跑步了,因为他想:“连最伟大的人类都比不过我又有谁可以比得我呢!”于是蜗牛再也不出自己美丽的屋子了。

有一天,蜗牛正在看电视,外面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蜗牛关上了窗子正要回到床上休息,“嗵嗵”的敲门声响了。蜗牛打开门往外一看,一直被淋湿的小蝴蝶用嘶哑的`声音说:“蜗牛大叔,您能让我在您的房子里避雨”蜗牛一看说:“唷,多脏的蝴蝶呀,让你进来,不弄脏我的地板了吗?”说完把门一关又回到了床上。

次日,雨过天晴,蜗牛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说蜗牛外婆的声音:“宝贝,今天外婆生日,你能来吗?”蜗牛说:“外婆,你等着我,一会儿就到。”蜗牛打扮好后,正想出门,马上想到:“昨天小蝴蝶想进我的屋子,我没让,今天她会不会抢走我美丽的屋子呢?”想着想着,蜗牛决定背着房子走。蜗牛背着房子爬啊,爬啊,终于到了外婆家。它想坐一会儿,可是房子已经紧紧地贴在它的背上。从此,蜗牛由赛跑冠军变成了倒数第一。瞧!现在的蜗牛不正是这样吗?

观察蜗牛的小学作文 篇5

蜗牛它有一个硬硬的壳,壳的颜色是土黄的,而且上面是右旋的花纹。它的触角就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睛像小水珠,长在顶端。蜗牛还有一个很小的嘴巴,从头到身体都有白点点分布。看着在爬的蜗牛,我就想测试一下蜗牛一分钟可以爬多远。我拿了一把尺子,在尺子上画了两条线,一条做起点,一条做终点。我把蜗牛放在起点线那里,它开始爬了。我计算了一下时间,蜗牛一分钟大概爬了五厘米左右。我还发现尺子上有一些黏糊糊的液体,我想蜗牛爬得这么慢,应该和这些液体有关吧。

我把蜗牛放回花园,小蜗牛爬走了。

有关蜗牛的小学状物作文 篇6

一天,我在花坛里找我的“朋友”——小蜗牛。我目不转睛地找,可是一只蜗牛“朋友”都没有。于是,我安慰自己:“可能是他们出去了吧。”

忽地,一只蜗牛进入了我的眼帘。我挥挥手,跟他打招呼,他也摇摇他的“小房子”,好像也在跟我打招呼。过了一会儿,一只稍大的蜗牛来了,我觉得这只蜗牛是那只小蜗牛的妈妈吧!只见它急匆匆地“跑”在“蜗牛村”的小巷上,还时不时地看着儿子,好像在说:“儿子,慢点,你跑得太快了,妈妈跟不上了!”

这时,儿子停下了脚步,缩到了壳里。有可能是到家了,在拿房门的钥匙吧。终于,儿子把头伸了出来,走进了自己的“家”。随后,妈妈也进了家门。

突然,一个“不速之客”闯入了那对母子的家。它是谁呢?他就是动物中的“大力士”,他能举起比自身大2—3倍的东西。不用我说都知道了吧,对了,它就是蚂蚁。看它的样子,就像一位勇士。

我仔细地看着他们。发现他们在争吵。为什么争吵呢?原来只是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啊。

不知过了多久,就听见了母亲叫我吃饭的声音。我依依不舍地跟我的“朋友们”告别了。我飞奔上楼,边跑边想:以后要常常去探望我的朋友啊!

有关蜗牛的小学状物作文6

今天我在草丛中发现一只蜗牛。我就拿回了家轻轻地放进了杯子里。我仔细地看了看,它的壳就像螺旋一样,它有一对长长的触角,一双圆圆的眼睛长在触角上。它的头小小的,总是缩在壳里,好像总是在睡觉一样。我看看它爬的时候总是慢吞吞的,后面还会留下一条黏黏的黏液。它饿了吃东西的时候,总是一口一口地吃起来,叶子上几个小洞被吃出来了。最有趣的是我把纸放在蜗牛前面,叶子在纸的后面,它竟然绕过纸去吃叶子。

蜗牛的小学生作文 篇7

课文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通过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和得奖后“趴在地上慢慢爬行”的样子作对比描写,前后变化给学生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引发学生对寓意的感悟。由此明白“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散落在各个段落之中,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教学内容序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努力从文中发现并提炼出适宜的、精准的、有价值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有所得,成了本课教学的终极目标。特从以下三个教学内容板块来进行:词串的重组、内容的概括、寓意的表述。这三个板块力求清晰地呈现文本的思想内容(意)和语言形式(言)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使教学目标更为集中、内容更明确、重点更突出、方法更多样,最终达成更显著的效果———学生既得言又得意。

课堂激发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还是情。不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并不是可以自发而深刻地进行的,必须给予有效强化才能充分开启。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从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出发,旨在让学生在趣中质疑、趣中学文、趣中明理。

一、重组词串质疑问难激发学文之趣

教学伊始,便出示以前和现在蜗牛的插图,接着选取文本中具有典型语言特色的词串、短语并出示:

第一组:以前有力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第二组:现在坚硬的外壳慢慢地爬行

让学生读后用自己的话分别描述以前和现在蜗牛的样子,接着引出原文中两句相关的句子。这样把文中关键短语重新组建,就是把课文中意义相关的短语巧妙地组合成串。首先,学生在横着读两组词的时候,回顾了文中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时候的样子,既练习了说话,又把自己的语言和课文的语言对照起来。其次,鼓励学生再竖着比较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找规律,有什么发现。学生读着读着,对文本的质疑被触发,心中的疑团便显现,引发学生对故事经过有了迫切了解的兴趣:“蜗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它退化的原因是什么?”如此对比朗读,生动而富有情趣,符合低年级学生好新奇、好变化的认知心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也就愈发浓厚了。再者,低年级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还能比较好地从多个维度理解“退化”这一词的意思:有力的翅膀变成坚硬的外壳,翅膀这一器官变小甚至消失了叫退化;原来能自由飞翔,现在只能慢慢爬行,高强的本领变弱甚至不复存在亦是退化。最后,更有意义的是两组词串一比较,形成了有意义、有中心的语群和段落,学生由词到句,清晰地把握了故事的开始和结尾,这样的词串组建,也就为课文的把握提供了“提要式的准阅读”。

二、概括经过讲述故事感受语言之趣

有了兴趣后,便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文本第2、3自然段,默读思考,了解蜗牛退化的经过和退化的关键原因,旨在让学生学习整体把握文本。其实学生找蜗牛退化原因的过程也是理解文中“遥遥领先”“唯恐”“生怕”等难词的过程。

突破该环节难点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如下情境:“事情啊要从这一次盛大的飞行比赛说起,读读这段话,看看都有谁来参加?”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蜻蜓、蜜蜂、蝴蝶……鼓励学生找找这组生字的规律,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后发现,它们都是昆虫,都能飞,都有虫字旁,从而自然而然总结出这是一次昆虫界的飞行比赛,为下文的学习打好了强有力的基础。此时,教师顺势利导,除了蜻蜓、蜜蜂、蝴蝶,还有谁来参加呢?让学生自由大胆地猜想,但又要依据自己之前的总结发现,有的学生说天牛、蚊子、苍蝇,也有学生说燕子,这时候,无须老师点拨,其他学生就能帮助伙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了,此时,学生才真正是课堂的主角。最后,再猜一猜还会有谁来参加,理解省略号代表的含义,让学生给文本空白处来补白。当学生的猜想成为课文的一部分时,就是对学生最大化的鼓励,他们的兴趣也更为浓厚了,课堂气氛活跃而又灵动。

学到此时,教师话锋一转又可以引导学生回到故事经过的理解上,可以说:“这么多的昆虫来比赛,可它们一个都不是蜗牛的对手,从哪里看出?”学生自然关注到本段关键词“遥遥领先”。为了力求多个维度帮助学生理解该词,第一,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上来利用电子白板媒体的拖拽功能,演示自己对该词的理解并说一说理由。第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课前可布置学生查字法查找“遥”的意思,然后进行交流,目的在鼓励学生主动识字解词。第三,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通过该段落中的“甩下”“所有”等词语来理解。这样,学生对一个词的理解有三种不同的手段,词语的意思更加丰盈,学生的解读也更为深刻了。

学文到此,顺势引出全文的关键语段,也是蜗牛退化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这样说:从此,蜗牛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它每天都干什么呢?学生自读后发现蜗牛每天就干两件事:白天只背着奖杯到处炫耀,晚上就睡在奖杯里。原因是他害怕,白天怕别人不知它是冠军;晚上怕奖杯被偷。两件事学生一读便明白“唯恐”“生怕”都是怕;而后再引导比较,通过比较,知道蜗牛白天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但晚上特别害怕的是奖杯被人偷走了。两件事更怕哪件发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判断,蜗牛更怕奖杯被偷,因为没了奖杯就无法炫耀,从而明白“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至此,两个词的相同和不同便呼之欲出了,无须老师费力地讲解。

以上理解字词亦是理解故事经过的过程。在理清故事经过的基础上再活用“填空式语段”:

从此,蜗牛得意扬扬。

第一天,它成天……唯恐……到了晚上,蜗牛就……生怕……

第二天,它成天……唯恐……到了晚上,蜗牛就……生怕……

第三天,它成天……到了晚上,蜗牛就……

第四天,它成天……到了晚上,蜗牛就……

第五天,……

让学生先回顾课文,再模仿概述故事经过,最后是创造性地加入自己的体悟。学生经历学习、学会、创造的渐进式讲述故事经过的过程。这里的“填空式语段”就如同一个模具一般,模具有微妙的变化,学生讲述的内容也会有创造性地加入。这一步步的引导,指向的是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

三、别样表述揭示寓意体验运用之趣

在学生已经充分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旧事重提,再问学生们:现在你知道蜗牛退化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吗?就真可谓水到渠成了,根据学生回答并板书“得意扬扬”。接着结合前面第一板块的词串让学生来试着讲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由文及己,让学生说一说,蜗牛得意扬扬它退化了,那我们小朋友得意扬扬会怎样呢?学生发现我们人骄傲、得意会“退步”、会“落后”。最后情境体验:看到再也没有翅膀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只有坚硬外壳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看到只能慢慢爬行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果然,学生所说的语句,或惋惜、或同情、或痛恨、或斥责、或鼓励……说得合情合理,不仅仅是对寓意的体悟,更是语言的积累,言语能力的提升。

蜗牛的森林 篇8

可是有一天,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兔子听了哈哈笑着说:“这样的草地也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

于是。兔子就给蜗牛描述了真正的森林,那是有着高大树木的地方。

蜗牛很吃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蜗牛上路,什么也不用带。他的背壳房子就是他的一切。当他身体缩进去的时候,他就是在休息;当他把身体伸出来的时候,他就是在赶路。这样过了许多天。

一天。蜗牛看见四棵粗壮的树干,啊,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

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到森林了。可是,森林这么大,蜗牛站在地上是看不清楚的,他决定沿着树干一直往上爬。

这是一棵多么老的树呀,蜗牛一边爬一边想着。

蜗牛爬到顶上的时候,感觉到刺眼的阳光。哦,原来他到了大象的背上,那粗粗的树干当然是大象的腿了。

大象一点也不知道背上有一只蜗牛。踱着步子慢悠悠地走进森林。啊,小蜗牛终于看见了真正的森林。

太阳光斜斜地透过茂密的树叶,像星星一样撒在地上,也撒在蜗牛的背壳上。

这时候,森林里来了一个巨人,大象很热情地招呼他:“请休息一会儿吧,这里是大象的森林。”巨人哈哈笑着说:“森林?这里的树就和小草一样,才到我的膝盖。”

是啊。大象在巨人面前显得很小很小,森林就在巨人的脚下。

巨人说:“再见,小小的大象,我要到我自己的森林里去了。”对呀,巨人一定有着巨大的森林。

当大象又经过草地的时候,蜗牛顺着他长长的鼻子下来了。兔子看见这一切的时候,简直惊呆了。

蜗牛安安心心地住在自己的森林里了,虽然这里最高的草也就过了兔子的靴筒。

以蜗牛为题的学生作文 篇9

看,蜗牛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长一点的那对触角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小眼晴,背上还背了个大大的贝壳,壳上有一大一小的两个孔,大孔是伸缩柔软滑溜的头部,用来呼吸氧气的`,另一个是排泄粪便的排泄孔。当我用小棒轻轻碰它身体时,蜗牛的整个身体就快速缩进坚硬的壳中,用它来抵挡外界对自已的入侵。

我忽然想到:蜗牛爱吃什么呢?百思不如一见,动脑不如动手。于是我在蜗牛的四周放了一块巧克力、一瓣大蒜、一片青菜叶、一根美味的鸡腿……布置完毕的我静静地待在一旁看它会选择吃什么。不一会儿,看到美味佳肴,蜗牛开始慢慢地移动了,虽然爬得很慢,但它明确地向目标——青菜叶蠕蠕爬去:一毫米、两毫米、三毫米……我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留下了浓浓的黏液,黏液能让腹足永远保持湿润,减少阻力;也有很强的吸力,能够在很陡的地方如履平地。远远看去好像一个小圆球在滚动。

可爱的小蜗牛小学作文 篇10

在所有的动物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小蜗牛。在我眼里,它是最可爱的小动物。

两个月前,我在爷爷的菜地里惊喜地发现了两只小蜗牛,我把它们带回了家。软软的身体,大大的壳,长长的触角,构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蜗牛。

我家的小蜗牛实在有些淘气,它们经常和我开玩笑。比如我给它们换新鲜的菜叶吃,可它们却经常把头蜷缩在壳里,舒服地睡大觉。正当我有些纳闷:糟了!不会是死了吧?小蜗牛却把头伸出来,悠然自得地爬来爬去,似乎在笑着对我说:小主人,哈哈!不必担心,我还活得好好的`呢!

小蜗牛还是玩捉迷藏的高手呢。有一次,一只蜗牛竟爬到了它屋子的“天花板”上,这让我大吃一惊,它居然可以爬得这么高。它们有时还会爬到叶子底下,更为奇葩的是:有一次我翻箱倒柜都找不到那只小的,结果我发现它居然沿着“透气孔”爬到了“屋”外。它们的“天花板”上,菜叶底下,都是很好的藏身之所。小蜗牛可喜欢玩这种游戏了,它们经常和我开这种玩笑,但结局不是我搜遍它们的屋子,就是它们探出头来,得意洋洋地对我说:哈哈哈!小主人,我们又赢啦!你永远都找不到我们哦!哎!我总是被小蜗牛整得无可奈何。

蜗牛的故事 篇11

名副其实的“御宅族”

通常我们把生活在陆地上的贝类称为蜗牛,因为它的呼吸器官不同于水生的种类,鳃完全消失,形成类似肺的组织,更适于陆地上的呼吸。因此,在分类学上把蜗牛归于贝类中的肺螺类。

蜗牛隶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全世界已知贝类约有20多万种,陆生贝类约2~3万种,中国约7000~8000种,是个大类群。蜗牛行动缓慢,生活在高山、平原、丘陵、森林、灌木、菜园、农田之中,只有最干旱的沙漠和最寒冷的极地地区尚未驻足,分布这么广泛,其原因还是个未解之谜,有待研究。

蜗牛的贝壳不够美丽,但足够精致和多样,让人有足够的理由对其欣赏和研究。蜗牛的贝壳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布满纵向的生长线,这些生长线代表了壳口以前的位置,尽管使用“生长线”这个名称,当时却代表了生长暂时停止的时间。因为蜗牛的生长并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沿螺旋方向间歇性的生长。蜗牛对环境条件很敏感,在温度适宜、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要比贫乏条件下生长得快。在蜗牛的一生中,生命早期的生长也快些。缓慢的生长导致生长线会挤在一起,并且一年中产生的生长线数量也少。

蜗牛的一生都详细记录在贝壳上。贝壳反映了它生命中的各项日常活动和生存的独特环境,也是蜗牛一生都不曾离开的居所。自然界中蜗牛的贝壳多为右旋。右旋,是指从贝壳的顶端观察,沿壳顶至壳口的螺旋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叫做左旋。一般而言,螺旋的方向随种类不同而不同,在相同物种内非常稳定。螺层的数目在不同种类中常常不同,可以用来区别种类,不过螺层的数目是随着蜗牛的年龄逐渐增加的,成年的蜗牛螺层数比幼年的要多。用螺层数来区别种类,必须要弄清是不是成熟个体才行。大多数蜗牛成体的壳口会反卷过来,也有一些不会这样。

“无与伦比”的身体结构

蜗牛的整个身体分为头部、足部、内脏团三个部分。它的头部有两个触角,足部很肥大,适于爬行,内脏团永远藏在贝壳里。

蜗牛爬过的地方总会留有一条痕迹。这个痕迹就是蜗牛的足腺分泌的粘液,它使足部保持湿润,避免爬行时受到损伤。若把蜗牛放到玻璃板上观察,就可以看到它的腹足呈波浪形的运动。

蜗牛的触角很特别,平时都缩在壳里,爬行的时候,触角才会伸展出来慢慢活动。这时的触角像牛角一样,也许这就是人们叫它蜗牛的原因。蜗牛的头顶一对触角上有两个小黑点,这黑点就是蜗牛的眼睛。蜗牛缩在壳里时照样能觉察到外界的动静,这是因为当光线射进蜗牛壳的时候,经过壳内壁反射照在它的眼睛上,这样便能知道外面的动静。现代医学中的胃窥镜就是依据此原理发明的。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走路时如果触碰到障碍物,就会改变行进的方向。蜗牛的视力很差,研究表明,蜗牛在微弱的光线下能看6厘米,在强光下只能看到4~5毫米。

让人难以置信,蜗牛的牙齿虽然小得难以用肉眼看清,但数量之多排名世界第一。蜗牛的口腔内有135排牙齿,每排一百余颗,形成其独特的器官——齿舌。蜗牛的齿舌就像一把锉刀,摄取食物,开掘隧道。法国人蓬热这样描写了蜗牛,“泥土穿过它们的身体,它们穿过泥土。”它们不挑食胃口好能够摄取多种蔬菜、瓜果、腐殖质甚至厨余垃圾,能从石灰质岩石上摄取钙质。在极其适宜的环境条件中,还有捕食其他蜗牛的肉食性蜗牛物种。

马拉松式的爱情

蜗牛是异体受精的雌雄同体动物,生殖系统可分为雄性部分和雌性部分。两部分以生殖腔为共同开口。精子和卵一般不同时成熟,所以不能自体受精。蜗牛的交配时节从春季开始,一直到秋季。在人为的环境中,如果温度适宜,也可以进行交配。蜗牛交配的时间很长,大约需要2~3个小时,有时可达4小时。交配后数日,受精卵由生殖孔产出。卵一般产入地下数毫米的土中或落叶朽木上,每次产卵30~50枚,每年可产卵数次。

身体不对称的起源

软体动物除蜗牛等腹足类外,其他类群的身体都是左右对称的,而蜗牛的头部和足表现出明显的两侧对称,内脏团和壳呈现螺旋状的扭转。这种不对称是怎样起源的呢?经古生物学家研究,距今约5.5亿年的下寒武纪的蜗牛化石,身体左右对称。这说明蜗牛祖先的身体是左右对称的,心、肾等器官左右排列,背部具壳,腹面的足用于爬行。当遇到敌害时,就可将身体缩入壳内。随着活动能力增强,腹足发达,蜗牛贝壳体积也慢慢增大,成为圆锥形。但是这样的贝壳不利于爬行,难以保持身体平衡。在演化过程中,贝壳逐渐向后倾斜,然而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影响,外套腔、肛门等被压在足与壳之间,于是,身体的内脏团发生了适应的变化,沿着纵轴发生扭转,肛门移到体前方,内脏团呈螺旋形。贝壳的容积不变,但表面积减小,阻力也减小。这些变化有利于蜗牛的活动,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得以保留下来。整个扭转过程从寒武纪开始,经历了千万年直到奥陶纪末期才完成。

耐力非凡的隐忍生活

蜗牛的生活能力很强,对待冷、热、干旱、饥饿都毫无怯色。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当环境不适应时,许多蜗牛会进行冬眠和夏眠。与其他的陆生动物相比,蜗牛对环境和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水分不足或气候过冷时,蜗牛开始进入休眠,为了适应生活环境,而产生一系列适应机制,形成如盖膜、盖膜腔。休眠也能减少蜗牛被捕食的可能。当天气变冷,蜗牛就会进入冬眠期。这时它们会聚集起来爬到洞穴、石缝或钻到地下隐居起来。蜗牛会把身体完全缩进贝壳里,在壳口分泌一种白色的盖膜,随后将身体进一步缩入壳内,软体部分与盖膜之间形成可以隔绝冷空气的盖膜腔,得以安然过冬。同样,蜗牛也有夏眠的习性。在很多很热的地方,如非洲,植物都很少,但也有蜗牛生活。夏眠的蜗牛会产生较薄的膜厣,膜厣较薄,或分泌一层黏液附着与灌木石壁或其它植物上。热带地区蜗牛种类通常贝

壳较厚,休眠时壳口常形成很厚而且钙化程度很高的厣。

一般来说,蜗牛的寿命为5年左右,在食物欠缺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很久。曾有资料表明,在英国博物馆,1846年3月25日,研究者从埃及采回两个蜗牛活体标本,存放在标本室中。到1850年3月15日,取出来研究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一个在壳口有新形成的粘液膜。研究者把它取出来,放在温水中,不久便将身体从壳中钻出,到第二天还取食了生菜叶。将近4年的时间,没有食物和水份,但却一直生存着,除了一些昆虫,很少有动物具有这样的能力。

“一叶知秋”的晴雨表

蜗牛对空气湿度非常敏锐,可以影响到肌肉的伸展。潮湿的夜晚,特别是雨后,经常能见到出来活动的蜗牛。大多数蜗牛在雨前就已经出动了,当树上、草地上出现大群的蜗牛时,就可以断定快要下雨了。实验证明,蜗牛不但对露天空气湿度很敏感,在密封的环境里,比如玻璃罩里,对湿度也非常敏感。因此,蜗牛晴雨表是很名副其实的。

小身材大智慧

蜗牛每天都能回到自己隐藏的地方,这是种回家的习性。生物学家达尔文曾记录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荒芜的花园里,有两只蜗牛,一只生病,行动困难,另一只强壮的离开了同伴,越过高墙到另外一个食物丰富的花园。它并没有遗弃它的伙伴,自己跑去觅食。不久它回到了同伴的身边,并带领自己的伙伴一起到那个食物丰富的地方。原来它是为了避免同伴多走路。它能清晰地记住回去的路程,看来小蜗牛具有大智慧。

蜗牛是謇虫吗?

大多数蜗牛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其所栖息的生物、非生物环境息息相关,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极少数种类能在短期内形成灾害。初孵幼螺只取食叶内,残留表皮,待个体稍大可用齿舌将幼叶刮食成小孔洞。也可将细小叶柄吃断,同时在伤口处还分泌黏液污染叶片。被危害的伤口常诱发软腐病,并引起多种霉菌寄生,使叶片、植株腐烂坏死。蜗牛很喜欢吃蔬菜、果树的嫩芽、作物的根、叶,所以蜗牛是一种农业害虫。

《蜗牛的奖杯》的差异教学 篇12

一.在积极的评价语中预学查异

以前第一课时的教学, 我们一般在读课题的时候问学生, 读了课题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学生会就课题提问, 这些提出的问题一般只作为了教学的一个流程, 没有实实在在的帮学生解决。差异教学模式下老师为了让全体学生自主感知学习内容, 弥补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知基础, 减少初学的障碍。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很多想了解的问题, 经过老师的整理, 有条理的在第二课时呈现出, 利用学生间的差异提出问题,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多思考、会提问,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语要精炼、有指向性:“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这些问题都是智慧的火花, 说明大家都是善于学习的孩子,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样的评价语让学生在上课初始就激起浓厚的兴趣。

再如, 学生提出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后, 再经老师总结归纳后一起作为本节课的主线讨论:

(一) 关于“是什么”

1、以前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2、现在的蜗牛又是什么样的?

(二) 关于“为什么”

3、蜗牛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对待荣誉的?

老师的评价语:这“是什么”的问题能让我们读通课文, 而“为什么”的问题则能帮我们读透课文, 解决了它们, 其它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现在就请你们带着这些疑问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吧。

在老师检查了学生预习情况后的总结, 给他们带去成功的希望,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育的快乐, 把学生们带入新的学习旅程。

二.在差异发展中感知蜗牛变化

生:现在这是一只丑陋的蜗牛。原来它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 天长日久, 一对美丽的翅膀退化了。漂亮的奖杯也变成了坚硬的外壳。

生:这是一只痛苦的蜗牛。连伸头、走路都是那么的不容易。

师:你是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

生:我是从“勉强”这个词看出它伸头都不容易。

生:我从“慢慢地爬行”看出它走路不容易。

师:看来这是一只痛苦的蜗牛。读出它内心的痛苦来。

最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课文, 基于学生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 让学生及时将课文语言内化。

三.在拓学展异中生成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其随机性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生成性问题, 有些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有着积极作用, 它赋予课堂教学意外的“惊喜”, 如何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它们,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益呢?

在学完课文后, 老师设计了课内讨论:1、在你们的生活中, 你们也会拿到奖状、得到奖杯, 你认为该怎么样对待荣誉了?原先设计的第2个问题:如果你的一个好朋友, 在获得荣誉之后也骄傲了, 你该怎么劝说他呢?后来在上课时改为:许多年后, 老蜗牛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散步, 看见天上天翔的小伙伴们, 它会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最后恰到好处地揭示出名言,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这样一改, 问题的层次分的很清楚, 也更有针对性, 从蜗牛自身立场考虑自己的做法, 还要学会教育他人, 同样是那只蜗牛, 骄傲时的心理活动与知错懊悔时的心态截然不同, 在让学生在懂得文本要表达的道理后, 学会运用, 把这些刚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

课外, 老师布置了这样选择的课后作业:

1、讲一讲: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同学听。

2、读一读:

这篇故事是根据杨啸爷爷的寓言诗《蜗牛的奖杯》改编的, 课后找出来读一读, 下次课我们请人来诵读。

3、写一写:你想对骄傲的蜗牛或者这样的同学说什么?想一想, 写下来。

蜗牛小学生作文 篇13

我走到了草坪,找啊找啊,我终于找到了一只小蜗牛,我想看看蜗牛的粪便是怎么样的。我正想回家,但是妹妹来外面来找我,妹妹说:“哥哥,你在干什么啊?”我说:“我在找蜗牛。”妹妹问:“ 那你干嘛回家啊?”我回答道:“我回家拿放大镜。”妹妹说:“我可以和你一起观察蜗牛吗?”我说:“当然可以啊!”

过了一会儿,我终于知道蜗牛的粪便是怎么样的了,是条状的。

蜗牛小学生作文 篇14

上天给了我一座房子,我很珍惜,随时随地随身的背着,房子挺重压得我好累好累,我不知道自己选择背着这房子是对是错,不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远方的路该不该后悔,但我知道自己已经好累好累。没有时间去反思当初的选择对与错,只是知道上天给我的只是一只空壳,它不漂亮更不豪华,一点不能跟别人的相比,有人天生命好到我不是一个好命的人,我只能自己努力为小房添砖加瓦。所以20xx年,我有三个愿望:给自己养条可爱的.狗,买个书架放上满满的书,再给厨房添上齐全的用具。

其实一条狗不孤单,想一条狗才孤单;一个人其实不寂寞,想一个人过才寂寞。一个人的天空,太沉重。红颜知己也好,蓝颜知己也罢,喜欢我的就好,我喜欢的更好,即使是一条狗也挺好,只要可以听我说话可以默默地陪着我可以不忽视我的伤就都好。所以,找条狗吧,真好,忠实的朋友。

我吧一值比较娇小,有点弱不禁风,人未老而先衰,腰酸背痛骨头疼,所以要善待自己,每天把自己喂得饱饱的,争取在最快的时间里变得白白胖胖、水水灵灵滴。

身体重要,心更重要。都说书是心灵鸡汤,然而,再好的书也填不瞒我的心和灵魂。我的心需要净化,因为它已不够纯洁;它需要治疗,因为它早已受伤;需要哭泣,因为它早已满心委屈;需要欢笑,因为它已快要忘记什么叫幸福。

这些愿望不好实现,但我早已没有选择的权力。

“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

阿嫩阿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小班语言活动:变色的蜗牛 篇15

1. 能根据颜色大胆联想, 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会说短句:小蜗牛吃了×××, 变成了×蜗牛。

3.愿意参与交流, 体验故事情节变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蜗牛以及绿色、黄色和红色小蜗牛的图片, 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小蜗牛图片, 引起幼儿兴趣。

师:咦, 这是谁呀?

2. 初步理解故事, 感知其中的色彩。

(1) 师:今天天气真好, 小蜗牛打算出门去散步。小蜗牛爬着爬着, 有点饿了, 就去找吃的。

(2) 出示一只绿蜗牛。师:咦, 小蜗牛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绿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 如绿青菜、绿黄瓜等。

师:真有趣, 原来他是一只会变色的蜗牛。

(3) 出示一只黄蜗牛。师:小蜗牛继续往前爬呀爬呀。咦, 小蜗牛又变成什么颜色了?他吃了什么变成黄蜗牛了?

幼儿根据颜色联想讲述, 如黄香蕉、黄梨子等。

(4) 师:请你们猜一猜, 小蜗牛还会吃什么颜色的好东西呢?

启发幼儿积极思考, 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幼儿学说短句:小蜗牛吃了×××, 变成了×蜗牛。

(5) 出示一只红色蜗牛。师:我们来看看小蜗牛到底吃了什么颜色的好东西。

师:原来, 小蜗牛吃了红草莓, 变成了红蜗牛。

3. 完整欣赏故事, 体验情节变化的乐趣。

(1)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2) 鼓励幼儿和教师、同伴一起自由讲述故事。

4. 游戏“会变色的小蜗牛”。

(1) 教师出示卡片, 交待游戏玩法。

师:我这儿也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请你们每人选一张卡片, 先看一看卡片上的好东西是什么颜色的, 再说一说“小蜗牛吃了什么, 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例如:小蜗牛吃了紫葡萄, 变成了紫蜗牛。

(2) 幼儿结伴讲述, 练习完整说短句。

师: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好朋友吧!看谁说得最好听。

(3) 幼儿将手中的卡片送给蜗牛。

师:我们一起把好吃的东西送给小蜗牛吧!你手中卡片上好吃的东西是什么颜色就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红草莓送给什么颜色的蜗牛?那黄香蕉呢……

活动延伸

将各种图片投放到语言角供幼儿游戏。

附故事

变色的蜗牛

蜗牛的“秘密武器” 篇16

(加上:有一天,)在妈妈买回的一把青菜叶上,我偶然发现了一只蜗牛。我兴奋地把它捧在手心。想起爸爸说的有关蜗牛的笑话:“人家好歹也有一间单身房……”我忍不住哈哈大笑,手也动了起来。蜗牛好像很害怕,不停地把身子往壳里缩(怎么会“不停地把身子往壳里缩”,建议改为“它猛地把身子缩进了壳里”)。嘿,真是胆小鬼!我轻轻把它放进爷爷的烟盒里,还给它留了几片青菜叶子。

(加上:吃完午饭,)妈妈说:“你的蜗牛会不会在烟盒里闷得慌?”“我来看看!”我一边打开烟盒,一边说(改为:我一打开烟盒,不由得惊呼):“我的蜗牛呢?”烟盒里除了几片菜叶外什么也没有。我急得四处寻找,可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只在烟盒上发现了一个小洞,跟走失的蜗牛一般大小。“它会不会从洞里爬出去,独自逃走?”妈妈说。“应该不会吧!它那么小。”我决定来一次“地毯式搜查”。

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引用得好。)没多久,我就在烟盒旁边的玻璃瓶下找到了这只走失的蜗牛。我重新把它放进一个新烟盒里。“这次看你怎么跑?”我聚精会神地注视(改为“盯”是不是更好些?)着烟盒。突然,烟盒的一个角落出现了一个针眼洞,慢慢地,洞越来越大,不一会儿,蜗牛居然(加上:爬出洞口,)奇迹般地出现在烟盒外面。

“真是神奇!难道蜗牛有秘密武器?”我惊讶地问妈妈,妈妈也说不清楚,让我自己找答案。很快,电脑便告诉了我答案:蜗牛不但有“秘密武器”──齿舌,还有一种消化食物的“绝密武器”──唾液。它的唾液含有微量硫酸,能轻而易举地将食物外壳做“酥软处理”,然后再用齿舌在硬壳上打洞。(小作者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揭开了蜗牛的秘密,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哇,看似弱小的蜗牛,竟然也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加上:真令人刮目相看!)

点评:蜗牛是多么常见的小动物啊,可小作者通过细心观察,却发现了不为人知的秘密。通过网络找寻答案,又增长了知识。可见,仔细观察,用心发现,就能揭开更多奥秘。

上一篇:可爱的小猫咪小班美术教案下一篇:买书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