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世界心情日记(共11篇)
早晨我在一条熊儿河边散步,闻到沁心的味道,这是我从未闻到过的气味,特是那般好。无不尽深吸一口气,啊!那阵阵清香扑向我的鼻子,这感觉好极啦!我伸出头来望着那条熊儿河,呀!熊儿河变得如此干净没有一点点儿垃圾、碎纸屑和空瓶子等等的存在,只有那清香的味道!所有忙碌的人都停下了脚步,来闻那沁心的味道!
当我走在大马路上,没有了汽车,有些人步行,有些人骑自行车,没有人乱丢垃圾,每个人车子上或人手上都有一个装垃圾的塑料袋,他们就把垃圾放在垃圾袋里,见到垃圾桶就把垃圾扔掉,没有人丢在马路上!
在这里没有偷东西的、没有打劫的、没有骂人的、没有打人的,在拘留所里没有罪人,只有警察们,在街上没有看的警察,警察没事干就在办公室休息。
在这里每个人过的都是小康生活,没有在街上要饭的,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双手挣钱,没有人骗人,每一元钱上都有钱主许多的汗水,那汗水都在上面凝固着。
在这里小孩们想在哪里玩就在哪里玩,永远不怕遇见坏人,因为这里不再有坏人,永远不会有,在这里不再有战争,只有和平!
荣庆——字华卿, 号实夫, 归属蒙古正黄旗, 生于1859年, 在1917年 (民国六年) 去世, 享年五十八岁。荣庆幼年生活多磨难, 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四川度过的, 由其祖母抚养长大, 家境非常的贫寒, 但他天资聪慧, 读书时特别的用功, 深受私塾先生的赞许!譬如日记中形容他少年读书时“潜溪书院课, 亦间列前茅”。他在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举人了。在光绪二十年从翰林院开始做官起步, 从此一路青云直上。此后, 历任山东学政军机大臣、刑部尚书等显赫官职。在清廷推行“新政”时, 荣庆担任了京师大学堂 (今北京大学的前身) 的首任管学大臣, 几年后, 又升任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宣统帝时, 任德宗实录馆总纂。辛亥革命爆发后, 由于北京政局混乱以及清廷独木难支!荣庆不得已迁居到天津英租界居住, 此后逐渐退出政坛, 过着半归隐的生活, 直至去世!
二、荣庆的忠君情怀和政治立场
光绪二十一年, 荣庆渊博的才识和稳健的办事风格逐渐引起光绪皇帝的注意, 并在六月十三日受到皇帝的召见, 获得赏识。由于此时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刚刚战败, 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荣庆对该条约的苛刻条件异常痛心, 对日本的贪婪十分的愤怒!譬如一八九六年九月初十时日记中记载:“今则赔款二万万矣, 并割有金复海盖矣, 愈战愈坏, 为之奈何。”这表明深受儒家精神熏陶的荣庆对自己国家怀有着深深的忧国忧民情怀!对清廷战败, 被迫割地赔款的举动充满痛心和无奈之情。还有十月二十八日记载:“闻旅顺不守, 军士良死多, 伤哉”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九日:“闻和约已用御宝, 夷情险凶, 事变离奇, 主弱权分, 将骄兵肆, 二三忠义, 实难挽回。”这些记载内容体现了荣庆对清军战斗力低下, 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失望之情, 以及对光绪皇帝深受保守派的牵制却难以施展抱负的处境怀有同情之心。但荣庆毕竟是慈禧太后的心腹, 在政治上却是比较保守的, 作为封建守旧派中的一员, 仇视任何政治上的改革, 对戊戌变法和立宪自然也就没什么好感, 从他日记记载中我们能看出他的立场, 比如, 日记中记载“严拿康有为不获”“上以惩逆布告天下”这样的记载。“若不察中外国势之异, 而徒徇立宪之美名, 势必至执政者无权, 而神奸巨蠹, 得以栖息其间, 日引月长, 为祸非小。”从此可以看出, 荣庆是害怕因改革政治令满清贵族们失去既得的统治利益。
在世界民族运动风起云涌之时, 荣庆是坚决站在清王朝一边的, 努力维护风云漂泊中的清朝政权。他憎恶人民革命, 1911年10月10, 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 在次日 (11日) 记云:“闻鄂变, 甚恶。”但历史的前进步伐和时代的潮流巨大力量, 最终摧毁了清王朝的统治!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民国。之后, 为了暂时忘却政治上的巨大失意, 荣庆不得已移居天津英租界过着诗书自娱的生活, 但内心的深处也满怀着对清室的眷恋, 写诗说:“海泗侨居蜃气蒸, 连朝不见日东升。几回旧梦仍泡影, 惟有随缘是上乘。”并且感叹“河山非故国”。可见荣庆对清室的愚忠和眷恋有多么的深!
政治上虽然荣庆趋向保守, 排斥西方的新事物。但不可否认, 荣庆的品行和官德在当时贪污成风的清朝官员中可以说得上“清廉”, 他厌恶贪污行贿, 并且能够以身作则, 在当时的官场上享有较高的清誉。任军机大臣时, 受贿者非常多甚至影响到日常的办公!面对这种情况, 他发布规定“大员不准到私宅禀谢, 既省奔走之劳, 兼杜应酬之渐, 有事到公所晋谒, 隧到随见, 以励人才, 而挽陋习。”从中我们看出荣庆在当时的官场中保持清廉实属难得!也成为向来以孔孟之道自诩的中国官僚的一个缩影, “独善其身”也是封建士大夫们的传统。
三、荣庆与袁世凯的关系
在《荣庆日记》中, 也出现了很多当时名震一时的人物名字, 像李鸿章、袁世凯、那桐等等, 其中荣庆与袁世凯的关系更是非同一般, 不得不提!因为在清朝末年, 袁世凯在政坛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荣庆的迅速崛起也得益于袁世凯的大力推荐!在晚清的政坛上两人相互扶持, 因此在日记中荣庆很多次提到袁项城。在荣庆任山东学政半年后, 山东的义和团逐渐发展壮大, 朝廷为镇压山东义和团, 派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此时两人的关系逐渐密切, 这也可以说是两人在政治上的联合开端。其实, 哪怕是在日常的生活中, 两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的亲密。如十月二十五日记载“西访慰亭兄于贤良寺。夜宿公所。”冬月三十日记载“午后到与宝臣同饭, 慰庭在座, 归宿公所用印。”荣庆此后由于得到慈禧太后的器重, 步步高升, 官居正二品, 此时与袁的政治联合更是达到高潮, 可以说, 以后没有袁世凯在政治上的提携和帮助, 荣庆不可能在晚清政坛上迅速崛起, 但另一方面, 袁世凯此后逐渐掌管北洋, 权倾朝野却受到慈禧的信任, 也有荣庆在其中运作的一份功劳!
辛亥革命爆发后, 袁世凯已经有取代清政府自立的想法和行动, 而荣庆在其日记中却记载, “记慰兄略话别来, 忠义之气犹见眉宇。”而此时的袁世凯有取代清廷和南方革命政府的野心。但荣庆却还赞他“忠义之气见眉宇”, 不得不说这是荣庆政治迂腐的一面, 并没有看清袁世凯的真实面目。将个人关系的好坏与民族利益混为一谈!总体来说, 荣庆与袁世凯的私交甚好, 但在国家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 荣庆并没有看到袁氏的真实目的。
四、结语
荣庆严于律己, 这一点难能可贵!但不得不说他也是时代的一个悲剧性人物!如果他出生在清朝前期, 遇见像康乾那样的英主, 受孔孟思想熏陶、洁身自好的荣庆也许能成为一个中兴之臣, 但十九世纪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本主义获得飞速的发展, 封建制度在腐朽不堪!但清政府盲目排外, 闭关锁国导致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而像荣庆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当时的国际形势及其国际关系缺乏准确的判断, 荣庆抱残守缺, 固守那一套曾经给清朝带来荣耀的治国理论, 仇视一切的政治改革, 始终坚信祖宗之法尽善尽美!譬如荣庆对日本的了解也仅仅是读《谈瀛录》, 并且自认为“言倭事甚详”。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官僚阶层的悲哀。拒绝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抱残守缺, 自认为泱泱中华文化能够解决所有问题, 那种自恃清高的习性在这些士大夫的身上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切合实际的理论, 注定要被历史淘汰的, 这也给我们现代从政者一个警示:当变不变, 终究会酿成大错!我们要时刻根据国内外的形势作出必要的改革!否则, 只会落伍于世界的潮流之中。所幸的是, 邓小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高明举措!在对待国家的治理上, 我们也不必完全遵守前人的法则。我们只有走出国门, 放眼全球, 才能学到别国的长处!广泛吸收别国的先进科技和理念!
参考文献
[1]谢兴尧.荣庆日记[M].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6.
假设,秦杨漾没有和弟弟同时患上肝硬化,她还会是快乐的小天使;假设,她的病能早一点被发现,她也许能继续活下去;假设,父母不是家中只有一亩地的贫困农民,他们也许有钱治病……但人生只能面对不能假设,当父母看着小杨漾的照片,这样的念头偶尔也会闪过,但稍纵即逝。
姐弟曾共享快乐童年
新许村,一个位于安徽合肥市南部的小村庄。每当村里的老人给小辈们讲故事的时候,开场白总是“你往远处看,那座山叫天柱山,那里险山静水,几千年不变,只有爬上山顶,才能看见最美丽的景色。”孩子童年在这里嬉水、摘果、与野兔赛跑,每到春夏之际繁花盛开,山中充满着童趣,山便成了天柱山——天使居住的山林。
秦杨漾便出生在这么一个美丽的五月,1998年,比她小一岁的弟弟秦伟凌也降生了。秦杨漾3岁,便带着弟弟去山上放牛、割猪草、摘桃子。稍大一点,她开始成了家里的“小妈妈”,肩负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得到好吃的东西,她总是第一个给伟凌,看着他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那样迅速地解决掉手中的食物后,每每还放出贪婪的目光,盯着自己手上的吃的。等到她把手中的东西又分给弟弟一半时,弟弟喊着:“谢谢姐姐”,便飞似地跑了。这时身后总是传来杨漾清脆的喊声:“小心点,别摔倒了。”
直到今天,小伟凌回忆起姐姐时,还会说,“姐姐没了,再也不会有人帮我打架、给我好吃的、挨打的时候帮我向爸爸求情了,我想她。”
弟弟被查出脾脏肿大
两个小孩一天天长大,村里的人家陆续盖起了新房,可秦家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屋子,父亲秦汉东不急,守着几代人的田地,觉得日子只要过得下去就成。这让秦家成了村里最贫穷的一户。
上学后的姐弟俩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漂亮、懂事、用功;一个调皮、懒惰、贪玩。可没有人注意到,姐弟俩大大衣服下面的小肚子却都奇怪地越来越大。小杨漾一年四季都穿着宽大的校服,因为一穿裙子,便显得四肢消瘦却大腹便便,同学给她取外号叫“小孕妇”。每到这时,伟凌便会冲上去,和同学扭打在一起,一边打一边囔:“叫你说我姐姐,叫你说我姐姐。”
忙碌的父母并没有在意,直到学校的老师找上门来说:“你家女儿肚子太大了,班里就要文艺演出了,就数她最不好看,带她去医院瞧瞧吧。”因为一场文艺演出,父母才注意到姐弟俩这反常的大肚子。商量后,父亲决定先带着弟弟去看病。县医院的诊断结果是脾脏肿大。2004年,6岁的伟凌做了脾脏切除手术。手术的5000元钱全部是借来的。手术后不久,父亲秦汉东便买了辆小三轮跑起了运输,他生平第一次意识到没钱的可怕。
负债累累肝病一拖再拖
由于家中负债累累,没有钱再给小杨漾看病了。她的肚子越长越大。家里有了点积蓄,秦汉东就带着女儿去县医院检测,诊断的结果同样是脾脏肿大需要切除。当主刀医生打开小杨漾的肚子时,才发现她的小小肝脏已经全部变硬,无法穿入,肚子里也满是腹水。做完手术,小杨漾住了14天院便回家了。她依旧上学、照顾弟弟和家里,父母总是安慰女儿说好起来了。
直到一天,一切开始有了不同。爸爸出门干活了,妈妈在准备早饭,弟弟还在睡懒觉,小杨漾早上起床准备去上学,从厕所出来,她告诉妈妈说肚子痛、想吐。话还没说完,她“哇”地一声吐了,满地是咖啡色血水,是肝硬化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弟弟一口气跑到村头的亲戚家打电话找到爸爸,赶回来的秦汉东骑着摩托车带着杨漾去了县医院,打了一天针。第二天早上小杨漾像好人一样,爬起来说肚子饿,欣喜异常的父母带她出去吃饭,吃完饭她还和妈妈去逛街,买了一支苹果味道的牙膏。
秦汉东把女儿送回了家,又出门干活去了。第二天小杨漾一觉醒来,却吐出了一堆鲜红的血块,秦汉东把她送到了几百里以外的市医院。几天后,小杨漾病情加重,被送到了省医院。
“孩子是治不好了。”当秦汉东对着妻子说出这句话时,他还是没能克制住自己的泪水。在此之前,他已经无数次地在心里骂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带女儿来看病?为什么会以为这个病会像感冒发烧一样自己就好了?”
而这些,小杨漾都听不到,她开始发现自己已经没力气握住手中的笔,没胃口再吃下任何一口饭。每次看到医生把父母叫出去谈话,她总是会追着问:“医生叔叔都说什么了?我是不是治不好了?”得不到答案的她总是把脸埋在被子里偷着哭。在医院那段短暂的日子里,杨漾总是问母亲:“妈妈,人为什么会死?人要是不死该多好?”母亲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她满意,她总是自言自语,小声说:“哦,我知道了,人会死是因为没有人再牵挂她了,如果有人一直想着她,她就不会死了。”没有人知道小杨漾是怎么想出这个答案的,但每个听见这番话的人,都会转过头去擦拭眼泪。
小生命在病痛中夭折
又是一天,小杨漾的精神出奇地好,脸色红润,还嚷嚷着要吃东西,听到爸妈说病好了才能吃,她生平第一次撒了一回娇,她双腿乱蹬,吵吵闹闹。最后小杨漾放弃了,便说:“那你们把饭菜端来,让我闻一闻,我保证不吃。”谁也没想到,这便是小杨漾“闻”到的最后一顿饭。
离小杨漾11岁的生日还差三天的早上,小杨漾被自己剧烈的咳嗽声惊醒,她意识到要吐,怕弄脏床单,便把头高高地仰起对着地上吐了一大口,全是鲜血。母亲也醒了,开始恸哭,小杨漾擦擦嘴,安慰母亲:“妈,我没事的,别哭了。”说完她又躺下了,5分钟后,她轻轻地对床边的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看不见你们了。”
这时医生们都来了,杨漾的疼痛开始加剧,鲜血从她体内流出,身体渐渐地变凉。她对着医生喊:“叔叔阿姨,你们救救我啊。”在场的人全哭了。慢慢地,她不喊了,开始默默地流泪。秦汉东便对女儿说:“爸爸妈妈带你回家好不好?让天柱山里的神仙来救你好不好?”小杨漾点了点头。5分钟过去了,她不停地催:“爸爸,怎么还不走?带我回家好不好?”爸爸骗她:“接你的小车子还没来呢,宝宝再等等。”杨漾放心了,她笑了:“那我先睡一会,车子来了叫我。”
杨漾闭上了眼睛,半晌,她又说:“对了,爸爸,别忘了带弟弟去看病,北京有大医院,我房间里枕头下有我攒的钱,一定要带弟弟去啊。”说完,她就睡去了,伴随她短暂一生的痛苦也从此消失。
姐姐枕下藏着“遗书”
弟弟秦伟凌还是没能见到姐姐的最后一面,父母把杨漾葬在了小山坡上,没有墓碑。整理遗物的时候,他们在小杨漾的枕头底下发现了包得整整齐齐的零钱,一毛、五毛、一块,最大的也只有20元,数数有近200元钱。
枕头底下还有一封信,作业纸上写着三个字“协议书”,是杨漾的笔迹:明天就要上省医院看病了,我怕自己走了就再也回不来。爸爸妈妈如果看到我的这封信,一定要答应我以下三件事:1、带弟弟去看病,不许打弟弟了。2、爸爸不许再抽烟,再喝酒了,对身体不好。3、妈妈以后出门买东西要记得跟别人讲价。
月光下奔跑只为见姐姐
第二天,秦汉东夫妇便带着儿子秦伟凌来到北京,随身带着一张女儿在病床前的照片。“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不能再失去一个。”目前住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一家人正在等待给儿子进行肝移植手术,秦汉东决定把自己的肝脏切除给儿子。
我坐在紫罗兰花丛中,突然,一只老虎从远处奔到我身边,把我吓了一跳,但它温顺地靠在我身边,我见它并非不怀好意,便与它玩了起来,我坐在老虎的背上,它载着我在花丛中奔跑。
小猴教我爬树,告诉我怎样荡藤条,它在前面荡着,我在后面跟着,开心极了!一不留神,我从高高的树上掉了下来,我都做好摔个残疾的准备了,没想到大地是软绵绵的,我爬起来,仔细一瞧,我原来是掉到了一只巨兔身上。那只小猴见我掉了下来,赶忙奔到我身边。
我正与小动物们玩得起劲的时候,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声音:“婷婷,别睡了,要迟到了,已经快六点半了。快起来。”我被爷爷叫醒了,那个梦幻般的世界也消失了。
幸福的一天又开始了,早上,我开着车,放着音乐,去医院,一到那边便有一名护士,匆匆忙忙把我叫到急诊室:“赵医生快点,那边有人的嘴巴边长了一个瘤,快点去动手术呀!”我心想:看来今天又得救死扶伤了。我急忙赶到手术室,见病人流出的血把衣服都染红了,我拿起麻药打在他身上,拿起手术刀小心翼翼地把他那块瘤给割下来,再帮他的伤口消毒,手术完工之后我松了一口气。
中午,我正准备订快餐,我的妈妈忽然来到这里,对我说:“孩子,不要吃这些快餐,多没营养,瞧,妈给你做了份便当,可好吃了,全是你爱吃的,拿着。”我拿着妈妈给我做的便当,感动得泪水流了下来。
晚上,下班回到家,我的孩子见到我立刻往我身上扑,家人炒好了菜等我一起来吃,我心想:真幸福啊!我们吃完了晚饭,接着全家人一起去看电影。我真想时间暂停,永远停在这个时候呀!
高三毕业了,“成功”了。最后摆脱了学校的“枷锁”。我最之后了,来到了那个梦中的世界,原先那个世界竟是这般模样:天是军绿色的,地是军绿色的,人是军绿色的。
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资本就是青春。所以,我的青春就应是有汗水浇灌的酣畅,有倒头就睡的充实,有爱恨交融的情谊。所以要来这儿,那里儿有我的梦想,有我的职责,有我的一切一切。
不见戎装,岂知关山苦。的确,在部队呆了一年的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那里的铁血使命。手上的钢枪给了我勇气无畏艰苦,身上的戎装给了我毅力扛起职责。是的,就是这样,便是这样,应是这样,这就是心心念念的`那种激情。在穿上军装的那一瞬间,我竟满是泪水,原先是这般的光荣。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军人那无言的军姿。此刻的我最后懂得了那无言背后的坚守,那是一份对祖国,对社会,对家人的守望。
来到部队,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战友情的醇香。我们一齐背负着使命,一齐拼过每一片战场,不论还有多少岁月等着我们去闯,时光都无法掩埋我们的荣光,两步成行,你我永远是对方最终的流放。即使以后各自天涯,你的安好,永远是心中最大的牵挂。
依稀记得,山楂树是在一个没有树叶的季节种下的。那个时候得我不知道山楂是像桃子一样花落不久便有成熟的果实还是要像苹果一样要耐心等到秋天,我只知道很勤快的给它浇水,希望它快点开花结果。
那年春天,我终于盼到了它开花,是我从没想到过的那种白色,满树成簇的白色小花,给我带来满心的欢喜。
一夜春风或是一夜春雨,第二天清晨便会看到院子里满地都是白色的花瓣,手捧凋落的花瓣,抬头再望树上盛开的花朵,让我不禁想到:原来,再美的花朵最终也会属于大地。
等到最后一朵花落地的时候,树叶便长全了。那满树的新绿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那片绿荫便是小院中的天然凉棚了。我喜欢在树下和小朋友一起玩,妈妈喜欢在树下洗衣服,爸爸喜欢在树下做木工活,就连院子里闲来无事的小鸡也喜欢在树下觅食、乘凉……是山楂树给我家的小院增添了许多欢乐、祥和的气氛。
经历了炎炎夏日的考验,等到秋天的时候,便有一簇簇的山楂立于枝头,虽然那时它们只是青中泛着淡淡的红,放在嘴里还是涩涩的,但我依然觉得自豪,因为它生长在我家的小院里,因为我和它一起成长。
树叶飘落的时候,满树的山楂变成火红的颜色。可是,那时,我却觉得自己对山楂的喜爱已经不在于它能满足我的馋嘴巴。我更乐意于拉着伙伴来家里炫耀一番,然后很慷慨的摘下一些送给他们。
就这样,这棵山楂树陪我度过了生命中充满童趣的几年,它的树干一天天变粗,它的枝丫越来越繁茂,我也在一天天成长。
后来,为了读书,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不能再陪它开花,伴它结果。在繁华的都市,虽然也经常看到包装精美的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也许是我的心变得有些麻木,我似乎已感觉不到它对于我的魅力所在,偶尔和朋友一起买几支,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感觉。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其实,我喜爱的已不再是冰糖葫芦,而是那棵陪我一起长大的山楂树。
有一次,爸爸打电话告诉我,家里的房子要翻新了,按照设计的图案,山楂树必须要砍掉。我的心猛地一沉,但什么也说不出,因为我知道它的存在与否已不是我能左右的。
再次回家时,原来低矮的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间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房子大了,院子自然就小了。没有了山楂树,也就没有了树荫。院子里除了大片的阳光就是光滑的水泥地板。虽然新家更让人感到干净、舒适与明亮,但却永远的少了一棵山楂树。
慈禧不仅喜欢看戏,而且也堪称是一位很会演戏的政客艺术家。康有为和光绪皇帝搞戊戌变法,威胁了满洲人的一族专制和她的统治大权,于是她以“保中国,不保大清”为由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大肆扑杀维新派。然而,康有为在英国人的保护下逃亡香港,梁启超则在日本人的掩护下,化装逃到了日本。更重要的是,她废除光绪另立皇储的计划,也遭到了各国驻华公使的反对。这一切都使慈禧对外国人仇恨到了极点。但是,政变后不久,她却演戏似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严丝合缝地掩盖了起来,破格接见了驻京各国公使夫人。
1898年12月9日
不合时宜的提议窦纳乐夫人不合时宜地在这当口提出启动我们女同胞请求晋谒中国皇太后的计划。于是使团分别召开了乱哄哄的男士和女士大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此外,使团内部甚至爆发了我所经历的最大矛盾。起因是窦纳乐夫人和毕盛夫人提出了晋谒皇太后的基本原则,即只能由公使夫人参加。所以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9月21日“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重新夺回了她的政权,顽固守旧派得势。他们对支持变法、反对“废帝立储”的外国人忌恨在心,在北京掀起了一股反外国人的潮流,外国人频频受到攻击。据伊丽莎白10月1日的《日记》记载,一天中就发生了三起袭击外国人的事件:先是英国公使馆的贝通夫人和翻译官默迪墨在火车站通往市区的道路上遭到了暴徒的攻击,贝通夫人身上的衣服也被扯破了;接着,一位美国主教所坐的轿椅上,被暴徒扔满了石块,翻译官杜里被扔来的石块打折了一条肋骨;意大利公使萨尔瓦哥(葛)的夫人,也在北堂附近遭到一伙暴徒的袭击,他们用粗俗的语言谩骂她,还有人想揍她。与此同时,街市上也出现了“让所有的欧洲人必须离开中国”的流言。以后几天又发生了多起攻击外国人的事件。
鉴于不断发生针对外国人的骚乱,各国公使在西班牙使馆召开会议,除了以外交使团的名义向总理衙门发照会外,德、英、美等国公使还分别向总理衙门发了抗议公函。公使们决定,分别召本国特遣队来北京护卫使馆。至11月中旬,德、俄、英、日、意等国士兵陆续抵达北京使馆,各国多艘军舰亦云集天津,准备随时登陆。在这样紧张的“当口”,英国公使馆的窦纳乐夫人提出晋谒慈禧太后,伊丽莎白认为是“不合时宜”的。而对窦纳乐夫人和毕盛夫人提出的不带翻译的晋谒原则,会上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然而,出乎公使夫人们意料的是,慈禧竟欣然同意了她们带翻译随同接见的要求,并把接见时间定在12月13日中午12点。
1898年12月31日
第一次看到中国如此美丽动人我们沿途经过正大光明殿,1891年至1894年期间,中国皇帝曾在那里接见过外国使节。然后我们被抬到一座大理石桥上,从桥上可以看到非常漂亮的风景。只可惜寒风肆掠,几乎刮跑了我们的帽子和布罩。向左和向右都可以看见比较大的湖泊,岸边绿树丛生,寺庙和佛塔点缀其间。湖面上散布着一些小岛,岛上挺立着屋檐高高向上翘起的茶亭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如此美丽动人,如同想象中的一般。(以下摘录的《日记》内容均出自该篇,不再一一标注时间)
七位公使夫人和四名翻译,先由大约50名外国士兵浩浩荡荡地护送到朝阳门,在此迎候的庆亲王奕劻和总理衙门大臣及宫廷官员们,把夫人们和翻译接到了慈禧的安乐窝——西苑。西苑包括北海、中海及南海,是北京城内著名的皇家园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边境狼烟四起,海军经费的筹集十分困难。慈禧不顾国家安危和民生凋敝,一心经营她晚年的安乐窝,大修三海及颐和园。单是三海工程就花费白银600多万两,其中占用海军经费140万两。除各项浩大工程外,还专门为慈禧建造了一座寝宫仪銮殿。三海工程完成后,慈禧接着又大修颐和园。到甲午战争前,三海和颐和园两项工程,总共耗银1760多万两,其中挪用海防经费557万两。以致李鸿章十分无奈地大诉其苦:“财绌时艰,至于此极,防务当从何着手耶!”在君主独裁的时代,慈禧的腐败,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公使夫人们看到的,就是中国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刚刚修葺了十年的三海盛景。
西苑铁路我们穿过东华门后看见大门后方沿着西湖岸铺设了一条铁轨,轨道上停放着几节豪华车厢,但却没有火车头。这段大约半英里长的铁路、轨道和车厢是法国一个希望施小惠而得大利的辛迪加集团赠送给中国皇帝的礼物,铺设在皇宫的花园内专供皇帝使用。但是皇帝却以过于“陌生”为由拒绝使用蒸汽机,而使用马骡作为牵引动力又被视为太不卫生,所以干脆让皇宫里的太监充当“纤夫”。这帮可怜的家伙,他们注定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得辛苦忙碌一天。他们把一根黄色的绳索套在车厢前,拉着我们一直来到了接见殿堂的入口处。
在宫廷禁苑建铁路、行火车,是李鸿章的一大杰作,也是大清帝国的奇闻轶事。李鸿章多次奏请修建铁路,都因顽固派从中作梗而搁浅。为得到慈禧首肯,1885年至1888年拓建三海时,李鸿章匠心独运,在西苑修建了一条1510米长的小铁路,向法国新盛公司定制了丹特型精美机车及六节豪华车厢进呈慈禧。但老太后不喜欢机车的鸣叫声,尤其怕那不祥的声音破坏了宫城皇苑的气脉,于是干脆不用机车,而由太监们牵绳拽引前行。她每天上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打理完朝政,便坐上这洋玩意儿,平平稳稳,优哉游哉,到北海北岸的静心斋用膳。1904年慈禧七十大寿时,章太炎写了如下一副对联,对慈禧进行了无情的嘲讽: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慈禧如此腐败,使中国陷入了被瓜分的严重危机。公使夫人们有幸在中国的宫廷御苑中,乘坐这种由太监当“纤夫”的精美豪华小火车,从紫光阁拉到仪銮殿,一定别有体验和滋味。
老北堂和紫光阁我们的右首处可以看见1886年由天主教士还给中国皇帝的老北堂。然后我们步行经过漂亮非凡的紫光阁,可以感受到从殿堂内散发出来的高贵的紫气。1874年(光绪)皇帝曾在这里第一次接见外国使节,1891年再次在这里举行接见仪式。所有的一切看上去都很干净,维护得也不错。庆亲王和许多满族的宫廷侍女们站在铁轨的终点处迎候我们。有几个侍女长得非常漂亮,但她们的化妆却很粗劣,与这种高贵的场所很不般配。他们一律身着耀眼的丝织锦衣,似乎都对红色有一种偏爱,在她们盘得很宽的发髻上还插着大红花。中国人给我们每位公使夫人三名侍女,她们和太监服侍和试图搀扶我们行走的情景,让我鲜活地回忆起了在开罗皇宫后宫的经历。
老北堂落成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因天主教传教士进呈金鸡纳霜药治好了康熙的疟疾,由皇帝赐蚕池口一块地并拨银而建,康熙还亲题匾额赐名曰“救世主堂”。 为与明末清初利玛窦和汤若望所建的宣武门天主堂相别,该堂称为北堂,宣武门天主堂称为南堂。同治三年(1864),教士孟振生又在北堂原址重建了一座高大的哥特式教堂,在高耸的钟楼上能把皇家西苑看得清清楚楚,引起慈禧不悦。经过长期交涉,清廷拨银35万两(其中海军衙门代交12万两),教士在西什库建造新堂,原堂交与清政府。
紫光阁位于中海西岸,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皇帝举行武殿试的考场。每逢武科殿试时,皇帝都亲临这里,对考生进行马射、步射、开弓、舞刀、掇石等项目的考试,录取者为武进士,第一名称武状元。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行了大规模重修,共花白银约6万6千两。重修后的紫光阁,是一座两层重檐楼阁,气魄非常宏伟。清乾隆皇帝以“十全武功”自誉,他把历次征战边疆功臣的画像张挂于紫光阁,以表彰他们的功绩。慈禧也把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绩图挂在其中。同治和光绪常把这里作为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常在此召开会议,并接见外国贵宾。
慈禧与光绪一同接见我们现在才得到通知,称皇帝本人也很想见见我们。几分钟后,我们被宣召入殿。我们穿过一个方形的庭院,园子里摆放着一些美丽的铜像;随后我们就来到了仪銮殿。这是一间中等大小的房间,地板上铺着极其寻常的比利时地毯,墙壁上却尽是美丽的中国木雕。殿堂的中央凸起一块很高的平台,两派狭窄的楼梯径直通往平台的两端。平台上靠楼梯右首处端坐着皇帝——一个身材瘦削、大眼睛的年轻中国男子,和一个黄色的女性身躯——那是年迈的皇太后。她居高临下地坐在皇帝身后很远处的平台中央,一张素面朝天的羊皮脸流露出刚毅、果敢的神情。
仪銮殿是修葺三海时,专门为慈禧建筑的寝宫。该殿面阔五间,东室为慈禧的寝宫,中间用于召见王公大臣,另外还有东西配殿,是一组宫殿建筑群。据李国荣的文章《清宫档案中的中南海》介绍,慈禧在仪銮殿内陈设有近千件珍宝,其中有玉器、瓷器、玻璃器皿,还有各式各样的钟表和宝石。这些陈设物品,有一部分来自大臣的进贡,如袁世凯献给慈禧一件“四季花镜”,上面除镶有墨绿玉、蓝宝石外,还有珍珠54颗。民国时期,仪銮殿改称怀仁堂。
慈禧和光绪接见公使夫人们,就是在仪銮殿的中间大厅里进行的。海靖夫人伊丽莎白,显然对“身材瘦削、大眼睛的年轻”光绪有好感,而对慈禧则用“黄色的女性身躯”、“居高临下”、“一张素面朝天的羊皮脸”等语词,来表现她“妄自尊大”和“刚毅、果敢”的权力狂形象。
接见仪式当我们大家列队站好后,庆亲王向皇帝和皇太后一一报上我们的名字,我们在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向皇帝和皇太后鞠上一躬。介绍完毕后,窦纳乐夫人开始朗读她的英文致辞,并由波波夫先生将其翻译成汉语,这位老先生中间停顿了好几次。随后皇太后和在她身旁跪着的庆亲王嘟囔了几句,后者又通过翻译转告了我们。
这时我们被邀请走上平台。我注意到中国人有些激动不安,一脸害怕的神情,显然是在担心这一切能否顺利进行。我们按资历排好队,沿着右首的楼梯鱼贯登上平台,窦纳乐夫人居首位,我排在第二位。平台上的空间很小,所以我们只能拥挤地站在皇帝面前勉强鞠了一躬。我马马虎虎地行完屈膝礼,却利用这当中的空隙盯着皇帝那张招人喜爱、很有亲和力的脸庞尽可能仔细地瞅着。我觉察出他的神态中略显悲伤和疲倦,但他此时对亲眼见到如此许多奇装异服的欧洲妇女们的兴奋劲儿显然盖过了淡淡的忧愁。他亲切地冲着我笑了笑,有些腼腆地伸出一只瘦黄的小手与我握手。如果我会说汉语的话,我一定会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向他表示我对他这次失败的努力的同情和慰藉。在他身后的更高处坐着皇太后,她的身前立着一张黄缎布遮盖的长桌,桌子上摆放着一只小金碗。皇太后把手越过桌子冲我递过来,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另一只手把一枚镶珍珠的金戒指戴到我的手指上。在这期间她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紧紧跟着我的戈尔茨在台下给我做翻译。我很高兴坚持把戈尔茨带过来。当我们挨个走过场后,正式接见宣告结束。我注意到中国人这时才放松下来,因为整个过程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接见是按预先制定的礼单按部就班进行的,没有出现任何纰漏。但对接见的主角慈禧,尽管她给每一位公使夫人赠送了镶珍珠的贵重戒指,并且 “关切”地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然却没有赢得夫人们的好感,《日记》中没有一句对她的赞美之词。相反,对于没有赠送礼物和说话的光绪皇帝,夫人们却表现了关切与同情。因为光绪从小就受慈禧的严格管教和虐待,体弱多病,以致长大后,见到老太后还常常发抖。他4岁登基,38岁去世,在位34年,事实上没有一天真正掌过权。先是做慈禧的傀儡,后又当她的囚徒。只在必要时,被拉出来挡挡门面,做做戏。作为一国之君的光绪,历经人世种种磨难,抑郁孤寂,怎一个“愁”字了得!即使见到如此许多奇装异服的欧洲妇女们,有些兴奋,但也掩盖不了他“淡淡的忧愁”,以及“悲伤和疲倦”。难怪公使夫人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要由衷地向他表示变法失败的“同情和慰藉”,这实际上也是表达对慈禧的不满!
接见仪式完毕后,公使夫人们在十多位王妃和格格的陪同下,到另一座宫殿去用餐。饭后,慈禧又再次在宴会大厅同夫人们见面,赠送了大批礼物。
皇太后的媚态皇太后率先在一张铺着紫貂皮垫的红漆扶椅上坐下来。她告诉我们,他为在这里见到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她把我们全都视作她的亲戚。为了增强这句话的信服力,她还特意张开手给我们看,表示她也带着与她刚刚送给我们一样的戒指。窦纳乐夫人说,我们希望能够经常见到皇太后。她对此回答道,一家人总是觉得相互看不够。这时候年轻的皇后终于也露了面,她同其他王妃们看上去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显得非常胆怯。皇太后对她说了几句,然后就见她走到我们每个人的面前与我们握手。这时皇太后又说,除了戒指外,她还要送给我们其他礼物。伴随着她的话声,只见许多只黄色的箱子被拽了过来,他们将被送到我们各自的家中。当我们表达完谢意后,皇太后站起身来径直走到我们跟前,身边簇拥着一大堆人。……她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说了几句话,轮到我时,她说,她听说过我的丈夫。我用德语回答了她,并且尽可能地把声音放高。我说,我怀着非常崇拜的心情欣赏了她为海因里希亲王亲手装裱的中国画,正是他最先倡议皇太后接见欧洲女士们的。戈尔茨把我说的话全部译成了汉语。当皇太后同我们每一个人讲完话后,她让人递给每人一杯茶水,然后由她饮茶,之后轮到我们再饮一口。当她与我们每位女士都饮完茶后,便在我们每人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然后宣布说,从现在起我们都是姐妹了。
这真是一场滑稽的仪式,它也打破了中国的所有礼仪习俗。我有一种感觉,这位年迈的皇太后肯定是想给我们大家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以抹去我们最近两个月来所听说的关于她的许多暴行。但她的行为有些失去了分寸。
之后我们又被邀请观看在一座名叫仪銮殿的地方举行的戏剧表演。……皇太后穿戴着一身金黄色的华贵服饰,而可怜的小皇帝只能身着一件红绿色的小绸衣站在她的身后,因为皇太后禁止他的服饰上有任何黄色。不知道她是否也会认为一家人总是相互看不够呢?
演出期间一位太监过来通知我们,皇太后决定向每位翻译赠送四卷绸布……我在北京看得很明白:为了让少部分人过着舒服的生活,大多数人不得不凄惨营生。那一小部分人当然没有兴致改变这样的事实,而这里的许多人却又过于顽固不化和麻木不仁,根本不可能尝试着变革。
戊戌政变后,鉴于北京与外国人的紧张关系,为缓和局面,慈禧不惜纡尊降贵,高规格接见各国公使夫人,千方百计表现她对外国人的友好、亲和与善意,以博取外人的好感。所以在整个接见过程中,老太后始终以一副慈祥、温和的面孔出现,她不无讨好地表示:能在这里见到公使夫人们“感到非常高兴”。她不厌其烦地同每一位夫人握手,又是送戒指,又是攀亲戚,说什么“一家人总是觉得相互看不够”。慈禧甚至不顾一直坚持的宫廷礼仪,很时髦地去亲吻每一位公使夫人的脸颊,宣称“从现在起我们都是姐妹了”。为表示诚意,她又再次送给每一位公使夫人成箱的绸布和形状各异的中国梳子,甚至公使夫人带的翻译,也得到了四卷绸布的礼品。慈禧如此掉价、破费和献媚,无非是想在外人面前改变她镇压戊戌变法和反对外人的暴虐形象,给他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然而海靖夫人等并不领情,反而认为“她的行为有些失去了分寸”,还讽刺她与光绪的关系说:“不知道她(对光绪)是否也会认为一家人总是相互看不够呢?”这真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地戳破了慈禧虚伪做作的画皮!
在观察了半天的宫廷生活后,聪明的海靖夫人得出结论:这里的许多人“过于顽固不化和麻木不仁,根本不可能尝试着变革”,大多数中国人也就摆脱不了“凄惨营生”的命运。
“地球如果没有了吸引力会怎样?”一句话拉开了这场辩论会的序幕。原来,这次辩论会的内容是想象“地球如果没有了吸引力”……我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地球没有了吸引力的世界:我忽然飘了起来,我失去了重心,飞向南方。飞呀,飞呀,不知飞了多久,我看见一个湖,湖里的.水都成了小水珠飘在空中;飞呀,飞呀,又飞到了一个村庄,村里的房子都飘了起来,那里的人全都有特异功能——会让房子自动到自己的面前,忽然一个在新世界里产生的新动物飘了过来:它长着像牛一样的角,大象一样的脚,狗一样锋利的牙齿。正看着,它忽然向我扑来,好像要把我吃了似的,大家顿时开始满天乱飘,可怪了,那新动物死死缠着我,慢慢逼近。就在这时我睁开了眼睛,看见大家在朝我笑呢!
不久目前有着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不同的颜色的天空,还有的人长得歪七扭八,也有的人长得正正方方,顿时我才知道这里是外星人的家。
在这个世界,只要写出食物的名称给天空看,食物马上会出现在你眼前,如果有错字就会被罚一个月没东西吃。想要有更好的房子住,只要把它画下来,过不久你的理想房子就会实现。如果你要到别的地方,只要拿出地图圈出你想去的地方,一秒后就到了。
一、 德、俄勾结侵占胶州湾
德俄达成协议今天埃德蒙多收到外交部的一封电报,这也是比洛上任后的第一封电报。报上说德国已经和俄国政府达成协议,一旦俄国人在朝鲜夺得一座港口,我们即可以获取胶州。……埃德蒙多自从收到这个消息后情绪激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埃德蒙多对此做出了很多贡献,他通过向国内写报告和信件一次次地推动这件事情继续开展下去。前不久他还给霍亨洛希写了一封私人信件,直接请求他过问彼得堡的事情。我们是多么的希望能够亲身经历这项伟大使命的实现,但愿这一天不要让我们等太久! (1897年9月12日)
德国占领胶州湾的主要阻力来自沙俄。俄国佬一会儿说中国政府已经将胶州湾“正式转让给了俄国”,一会儿又一再坚持他们在胶州湾有“投锚优先权”,无非是在向德国讨价还价。为了尽快占领胶州湾,德国政府决定与俄国政府直接谈判。1897年8月7日至11日,德皇威廉二世在首相何亨洛和外相比洛(亦译毕鲁、布罗夫)的陪同下访问了俄国,为胶州湾问题与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彼得霍甫举行了秘密谈判。
德皇问:俄国对胶州湾是否有所企图?
沙皇答: 事实上俄国所关心的是,在它还没有获得更北一点的海港(这样的港口它已有所考虑)之前,它要保证自己在上述海湾的入口。
德皇又问:假使德国船只在必要时,并且获得俄国海军当局的同意以后,在胶州湾停泊,尼古拉皇帝是否认为有所不便?
沙皇答:没有。
此外,俄国外交大臣默兰维夫也发表声明说,俄国没有坚决保留胶州湾的意思。
这就是德国和俄国政府达成的所谓“协议”。该协议表明,沙俄正在中国北部另觅港口(而不是《日记》所说的夺取朝鲜港口),如果德国支持俄国的要求,俄国就可以把胶州湾让给德国。海靖得知这一消息后“情绪激昂”,他一扫过去的颓废沮丧,对德国夺取胶州湾的行动取得进展,自己“能够亲身经历这项伟大使命的实现”,感到非常的高兴!当然,伊丽莎白也忘不了为海靖表功,说什么海靖“对此做出了很多贡献”。
巨野教案埃德蒙多收到一封电报,向我们通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我们在山东的传教士遭到袭击,一人遇害,一人失踪。我们大家都能够感觉得到一场影响深远的大风暴即将来临。(1897年11月6日)
正当德国完成了侵占胶州湾的准备,只待寻找借口乘机占领的时候,1897年11月1日,义和团的滥觞组织大刀会,在巨野县的磨盘张庄杀死了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和韩·理加略,这就是有名的巨野教案。此时正在汉口拜会张之洞的海靖,6日得到消息,次日即向清政府发出照会:“此事全责之于中国国家,暂且先望设法严惩滋事之人,为德国人申冤。”同一天,德皇威廉二世得到传教士被杀的消息后如获至宝,次日他很得意地对外交大臣比洛说:华人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期待已久的理由,“我决定立刻动手”。
德军占领胶州湾将军还从上海带来了我们的电报和邮件。其中一封电报是罗登汉发来的,称皇帝陛下亲自与俄国沙皇达成谅解,让我们的舰队马上占领胶州;……“皇帝” 号、“公主”号和“科莫兰”号将于明晚开往胶州,目前尚停泊在上海的“伊莲娜”号和香港的“阿尔科娜”号也应当在最短时间内赶赴胶州。愿上帝保佑我们此次行动大获成功!我们祝福德国繁荣昌盛!(1897年11月10日)
海靖一行是从汉口回到上海吴淞时收到电报的,其中所谓“皇帝陛下亲自与俄国沙皇达成谅解”,是指德国占领胶州湾的军事行动到了沙皇的许诺。11月6日德皇得到传教士被杀的消息后,立即向沙皇发出了如下电报:
华人攻击山东德国教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我相信根据我们的谈话,你必定赞成我派德国舰队到胶州,因为它是唯一能做出为对暴徒采取行动的基地。我对德国天主教党有义务以行动证明,他们的教会在我的保护下是真正安全的。
沙皇尼古拉二世7日回电说:
我很感激你亲自给我通知。我对华人攻击你保护下的德国天主教会深表惋惜。但我既不能赞成亦不能不赞成你派遣舰队到胶州去,因为我只近来才知道该海港仅在这1895至1896年暂时地属于我们。
沙皇的这个覆电,等于清楚地告诉德国人说:俄国对胶州湾没有特殊权利,你去占领吧。威廉二世得到这个满意答复,即刻命令停泊在吴淞口的德国远东舰队开往胶州湾,“威胁报复,积极行动”。德皇还声言:德国占领胶州湾的行动,“上千的德国教民将扬眉吐气,当他们知道德皇的战舰在他们跟前;几百个德国商人将欢欣鼓舞,当他们知道德意志帝国最后已在东亚取得了一个坚强的据点;成千成万的华人将发抖,当他们感觉德帝国的铁拳沉重地压在他们的颈上;而全德国人民将欢迎他们的政府已作出了一个英雄举动。……希望全世界人们从这件事上永远取得这个教训,对于我可以说‘逆我者亡’”。此时的威廉二世杀气腾腾,大有吞掉整个世界之势。
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命令海靖,在德军占领胶州湾以前,暂时不要提出赔罪要求。这就是所谓“先占领,后谈判”的原则。
就这样,德国3艘军舰,600名官兵,在迪德里希斯的统帅下,于11月14日到达胶州湾,对青岛章高元所部2000防军下驱逐令。清廷电旨“决不动兵”,“任其恐吓,不为之动”。清军被德人视如“犬猪”,百般侮辱,最终不得不节节退却。最后德军枪炮“送行”,击毙清军哨长1名,伤亡勇丁4名,民人2名。时《国闻报》发表评论曰:“崂山之事,始而讶,继而悲。讶者何?讶德人久称开化之国,而行事类盗贼野蛮也;悲者何?悲章之葸懦畏死,而致外人视之如犬彘也。”其实,被德人视如“犬猪”者,何止章高元一人也!
海靖的索赔要求当埃德蒙多提前派人向总理衙门递交了一封照会并且正打算坐进轿子前往那里时,罗登汉发来了一封电报,要求埃德蒙多在提出建造铁路的要求时不要过分惊吓了中国人,以免把他们推向俄国人的怀抱。……埃德蒙多回来后告诉我,他在总理衙门被立即告知,关于德国提出的六项要求可以商榷,但前提是德国军队必须撤离胶州。埃德蒙多回答道,在德军撤离这一点上恰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1897年11月21日)
德军占领胶州湾后,11月 20日,海靖提出了对教案的六项索赔条款,到总理衙门谈判。其主要内容是:1. 将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永不叙用;2. 中国政府出资建筑天主教已开建的济宁教堂,皇帝赐匾保护;3. 严惩杀害教士的所有凶犯,并赔偿全部损失;4. 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5. 德国商人有承办山东省铁路建筑及沿路矿产开采的优先权;6. 赔偿德国办结此案所花全部银两。尽管上述条款已大大超出了教案赔偿范围,但未提租借胶州湾之事。德国的用意是“不要过分惊吓了中国人,以免把他们推向俄国人的怀抱”,同时给急于谈判求和的清政府保留一丝幻想。总理衙门的官员向海靖表示:你所提的六条均可商办,但德国遽行侵占胶州湾,“用兵挟制”,不是和好之道,“总须先行退兵,方可商议”。据总理衙门档案记载:当时海靖“并无抵牾,亦未应允”。
二、海靖的拖延战术
清政府要求德国撤军中午我们收到了总理衙门一封极其幼稚的照会,要求埃德蒙多命令迪德里希斯将军把军队和舰船统统撤回,在此之前不会对赔罪一事进行商谈。(1897年11月22日)
侵占胶州湾是德帝国主义的既定目标,巨野教案只是它的一个借口。清政府也知道,三国干涉还辽后,德国早晚要取得土地补偿,但这样用暴力强行掠夺,让中国“很丢面子”,因而坚持要德国先撤军再谈判。
海靖拒绝到总理衙门谈判 (翁同龢与张荫桓到德使馆)问埃德蒙多何时才会前往总理衙门谈判。埃德蒙多答道:“我根本不可能再去总理衙门了,因为中国人已经白纸黑字地写明了只要我们不从占领区撤离,他们就不可能进行谈判;而他已经将这些情况都报回了柏林,所以他必须等待总理衙门重新发来一封照会,声明即便是德国占据了胶州,中国人也愿意谈判。”
他们回答道:“再也不需要提什么撤军了。”(1897年11月29日)
清政府的官员们不知道,此时德国并不急于对教案谈判达成协议。因为德国占领胶州湾还没有得到各国的默许或承认,它还有许多外交工作要做。所以海靖抓住清政府要求退兵一事, 20日以后拒绝再到总理衙门谈判。海靖的这种“拖延战术”,使总理衙门的官员们“心神不宁”,27日派翁同龢与张荫桓到公使馆去找海靖,问其何时再到总理衙门谈判,遭到了拒绝。即使翁、张二人答应“再也不提什么撤军了”,海靖也没有改变拖延谈判的做法。
福若瑟增加教案索赔下午埃斯瓦尔德和安治泰主教的代表福若瑟神父抵达了公使馆。福若瑟是一位身材瘦削的男子,脸上仿佛写着“殉教士”三个字。他要求中国政府除李秉衡外再撤换其他六名官员,同时增盖两座教堂和七间举行庆典仪式的房屋,总共花费约6万两白银。(1897年12月2日)
德国圣言会副主教福若瑟撕下伪善的面纱,在海靖对教案索赔六款的基础上,乘机加码。一是扩大惩戒地方官的范围:李秉衡、万本华和巨野知县许廷瑞之外,又增加兖沂曹济道锡良、曹州知府邵乘照革职留任;寿张知县庄洪烈查参;济宁、菏泽、单县、成武等州县官分别撤调。二是扩建教堂和教士住房:在曹州府城及巨野县张家庄各建教堂一座,每处中国至少拨地基十亩,给银六万六千两。再付银两万四千两,分别在巨野、菏泽、郓城、单县、成武、曹县、鱼台七处,各为教士建造两层住房一所。就此,这位“悲天悯人”的副主教大人,又比海靖向中国多勒索了十五万六千两白银。好一个不起眼的“殉教士”!
清政府向海靖交底午饭后,翁同龢与张荫桓又来到公使馆,埃德蒙多陪他们一直坐到了下午5点钟。……关于赔偿事宜,他们说:“在如何对给德意志帝国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一事上已经讨论了很久。”但他们又说,中国现在没有太多的资金,所以请德国在落实赔偿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
埃德蒙多答道:“其实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中国付出的代价减少一些。”对此他们回答说,不错,他们也知道结果是什么,因为冯·马沙尔先生此前已经告诉了中国公使哈肃(许景澄),我们希望在这里建立一个海军基地,……正因为在辽东半岛事件上中国亏欠德国太多,所以他们也决定送给我们一个海军基地。但我们还想在胶州以外再寻觅一个港口,最好是在富饶的南方,那里对我们来说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中国人还向埃德蒙多提出了他们的担忧:如果让我们永久霸占胶州,必将在欧洲引起连锁反应;欧洲人会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儿随意攫取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此中国将会毫无反抗之力。虽然中国人也承认他们的确无法与强大的欧洲相抗衡,但如此一来很有可能导致中国的衰亡。(1897年12月7日)
因为福若瑟对教案增加了新的索赔要求,在总理衙门的一再恳请下,12月2日,海靖才带领5名随从去了一趟总理衙门。海靖除提出了福若瑟要求的部分条款外,双方重点讨论了对李秉衡的处分问题。海靖提出:李秉衡深恶洋人,“不但德国说他不好,各国都说他不好”,“如将李抚台革职,永不叙用,各省自然害怕”,教案就会少出。总理衙门回答说:“李抚台将来处分,自有我大清皇帝做主,尔暂可不提。”同时要求海靖,将他今日所说各节开一详细节略来,海靖即应允。但海靖回去后,继续采取了拖延战术,一连数日,既未送节略,也不到总理衙门谈判,这使清政府真的屈服了,赶忙再派张荫桓与翁同龢到公使馆去向海靖交底:一、中国实在没有多少资金,“请德国在落实赔偿时应当考虑到这一点”;二、“因为在辽东事件上中国亏欠德国太多”,所以决定送给德国一个“海军基地”;三、德国“永久霸占胶州湾,必将在欧洲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中国的衰亡”。但这并没有满足海靖的胃口,他还想在胶州以外的中国富饶的南方再觅一个港口,以为德国谋取“巨大的商业利益”,真是贪得无厌!
德皇派第二舰队来华晚上埃德蒙多读到了日本公使从柏林收到的一封电报,上面写道:我们的皇帝召开了帝国会议并在会上说,仅有一支舰队无法保障德国的利益,因此他刚刚决定加强东亚舰队的军力,为在山东被害的传教士报仇。他的话语淹没在全场兴奋的欢呼声中。晚间的路透社电报报道说:德国皇帝在发表完热情洋溢的讲话后亲口对在座的议员们说,他对派遣他的兄弟去中国一事不会有丝毫的犹豫。(1897年12月7日)
为进一步向中国施压,德皇决定向中国派遣第二舰队,由他的弟弟海因里希亲王、海军元帅率领来华。12月18日,在海因里希率舰起航的前一天晚上,德皇亲自为他的弟弟举行欢送宴会,席间威廉二世发表了一篇洋洋洒洒的演说,其中讲到:
我自知:伸张和扩大先皇所传留给我的一切,是我的责任。……愿每一个在那辽远地带的人们都能知道,德国的天使已经把德国鹰徽的盾牌牢固地树立在中国的土地上,以便永远给予一切要求保护的人以保护。……如果有人试图损毁我们的正当权利或是伤害我们,那么就起来,以武力对付他。
海因里希亲王的答词,同德皇的论调完全一样:
最庄严的皇帝,最伟大的国王和君主,威名赫赫的兄长,……有一件事,我可以向陛下保证,声名和荣誉都引诱不了我。我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在外国土地上宣布陛下神圣之身的福音,把它传布给每一个愿意听的人,也传布给那些不愿意听的人。……最庄严、最伟大和敬爱的皇帝,国王和君主啊,让这种呐喊的声浪回荡于全世界,以至于永远。
这些帝国主义分子的侵略面目和狂妄野心,暴露得多么彻底!
三、海靖的威吓战术
中国答应割让南方港口埃德蒙多今天建议翁同龢和张荫桓,在我们宣布传教事务已经得到了有序的安置,并且将放弃对中国(战费)索赔要求后,基于对德国在辽东半岛事件中所给予的帮助的感激,中国皇帝应当自主地决定把胶州湾转交给海因里希亲王。…… 迄今为止中国人提出的条件是:在海因里希亲王访问中国和正式向我们转交任意的一个港口之前,我们必须把军队撤出胶州。中国人答应割让给我们南方的一个港口并且许诺我们在胶州享有种种特权,其实让我们占了很大的便宜。
其实中国人提出的条件远比我们自己索求的要优惠得多,因为我们原本坚持在胶州拥有的特权变成了让我们同时拥有两个,而不是一个港口。(1897年12月9日)
这是1897年12月7日海靖向其外交部电报汇报主要内容。其中传达了三个重要信息:1. 海靖要求中国出于对德国干涉还辽事件的感激,自愿将胶州湾交与德国;2. 中国坚持德军必须撤出胶州湾,然后把它宣布为一个通商口岸,为德国保留一块租界和铁路建筑权;3. 中国另在南方割让一个海港给德国。海靖自以为德国占了很大便宜,但却遭到了德国外交部的批评和拒绝。
德国外交部批评海靖早上我们终于收到了比洛亲王发来的一封由皇帝陛下授意的电报,语气不是很和善。他认为任何港口都代替不了胶州,更谈不上什么撤军。此外,比洛亲王又长篇累牍地教训了埃德蒙多。(1897年12月15日)
德国外交大臣比洛12月8日致电海靖,全盘否定了后者7日电报的内容。德外交部认为:第一,在我们能够用以辩护我们领土需要的一切理由中,提到辽东问题是最危险的,因为“那个行动是一个共同的行动。虽然俄法曾因此而取得种种利益,但他们迄未利用它来作为要求中国割让土地的理由。如果德国在事隔三年的今日贸然单独地要求领土利益,而且公开指称这是参加该行动的报酬,则随后俄法也许会根据它们的选择或者要求同样的割让(这对我们将反而不利),或者对我们提出反对,并装出像很有理地指责德国,欲单独从那个共同行动中取得俄法所谢绝的利益,而把中国崩溃的责任完全加诸德国身上”。第二,中国提出把胶州宣布为通商口岸,另在华南割让一个海港给德国。德外部怀疑这是俄国佬出的馊主意,以诱使德国卷入俄法集团,去与英国作斗争。比洛说:“我们为德国的利益起见,希望避免这样的政策。”
德国外交部草拟的合约比洛亲王又发来一封电报,为埃德蒙多草拟了一份与中国人签署的合约。他规定我们一方必须坚持的谈判底线是:胶州至少需租借给德国99年;特别强调了对铁路的建造经营许可;允许我们拥有一定的河运管理权;参照法国人在南部和俄国人在满洲的做法,颁发给我们同等的矿藏开采权。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胶州建造一座自由港,使其成为我们管辖地段内所有进入中国内地商品的临界线。(1897年12月22日)
由于海靖极力推荐德国侵占中国南方港口,对占领胶州湾有些犹豫,德国外交部便直接草拟了与中国签署的合约,让海靖执行。比洛在电报中还训示海靖,遇有适当的机会,请向俄国公使表示,德国当定居于靠近俄国利益范围的时候,很了解自己进入了与俄国利害相共的关系,并也准备承担其必要的结果。……因此,现在如果俄国能事前保证其获得德国的合作,将来它也肯定能依靠法国以对付日本及英国。但如果我们定居在地理上靠近了英国的势力范围,则我们也将不得不对英国政策提供支援作为补偿。
自从德军占领胶州湾后,德皇及其外交部和驻各国外交使节,与俄、英、法、日等国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活动,经过相互讨价还价,相继与各国达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分赃协议。此时的德国,就只剩下强迫中国签约出让胶州湾和路矿利权了。
海靖威吓清政府埃德蒙多又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照会。其中写道:“今天的德国比任何时候都不容许哪怕是最弱小的臣民受到欺侮,我们会为此强迫索取百分之百的赔偿。”(1897年12月30日)“今日又收到福牧师一封关于报道万本华将军恶意攻击(传教士)的电报。我建议如果中国政府不解除万本华将军的职务,我们将立即终止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并允许我暂时转移到天津。”(1897年12月31日)
清政府与海靖谈判的方针是:先结教案,租借胶澳作为“德国助归辽地之谊”,另案商办,“与教案绝不相涉”,目的是想减少他国仿效领土要求。关于教案谈判,双方已经基本按照海靖索赔的六款达成了结案协议,并定于12月26日先由海靖将底稿送交总理衙门,29日双方正式互换照会,作为先结教案之据。然而,12月29日海靖没有交换先结教案照会,却送来了“租地照会”五条,并于29、30日两天内,连续发给总理衙门另外两件照会,内有“现在曹州府滋扰甚为危险”,“薛田资教士业已两次逃生,现又夜半逃命”,“寿张地方教民有会齐之事,有总兵万本华,胆敢明言洋人二名业已被杀,仍欲杀害洋人”等语,要求清政府立即将万本华革职。海靖声言:“如至今(12月30日)晚九点钟贵王大臣不将饬令该总兵革职之电报抄录与本大臣查阅,本大臣申请本国外部与中国绝交。”并再次要求清政府将李秉衡革职,永不叙用。
海靖的照会,对清政府极尽威胁恐吓之能事,于是清政府慌了手脚,也连发两道电旨,对新任山东巡抚张汝梅进行了严厉训斥,命他“约束兵民,毋以嘘声贾祸”,若再惹出祸端,“致令外人借口,定将该抚严惩不贷!”同时将曹州镇总兵万本华即刻撤任回省,听候查办。
海靖之所以如此大动干戈,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海靖接连收到了圣言会副主教福若瑟的两封电报,说曹州府又发生了严重骚乱,万本华仍欲杀害洋人等。这两封电报的内容全是圣言会教士教民捏造的谣言。后经张汝梅调查,所谓薛田资“夜半逃命”之事,是某日夜间行路赶集之民人路过巨野县张家庄教堂附近,护堂人遂擅行开枪,薛田资以为强盗又来了,立即逃跑,事后便造谣生事。所谓曹州镇总兵万本华“仍欲杀害洋人”之事,乃是万本华到各庄巡缉,于12月23日到达菏泽县堤上张庄时,有洋学(教会学校)先生李士效,带领教民遂庄长、地保前往迎接,万本华对他们说:“尔等教民既非官人,何必以来接我?”李士效觉得万的言语“轻视其教”,遂说:“洋教亦劝人为善,有何不如人处,而不准接见?”万本华又吩咐庄长、地保说:“前巨野县已杀洋人两个,尔村内需要小心,勿再弄出巨野县之案,教我们费手。”这就是当时的具体情况。而教民们觉得吃了万本华的无味,遂捏造谣言说:万本华“倡言欲杀洋人,驱逐教士,并传拿地保禁卖地基与德人”等等,进行栽赃陷害,无耻之尤!二是海靖收到了柏林如下的电报:“中国人一方面与我们在传教事务上达成一致,另一方面却无故拖延关于胶州的谈判,这是他们惯用的伎俩。……你们的任务就是向他们明明白白地挑明,胶州问题一日不解决,我们就绝不会在传教事务上与他们达成协定。”“但阁下先生不应当有畏难情绪,须抓住新近发生的事件作为向中国人施压的筹码,迫使他们尽快在胶州问题上与我们达成协议。”
看了这封电报,我们就不难理解海靖“顿翻前议”,大动干戈的行为了。
海靖教训总理衙门高官尊贵的亲王和大臣们!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时刻,国家的大船被礁石包围着,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可能;这就需要运用你们的智慧把国家从倾覆的危险中拯救出来。因此,我本着对中国真诚友谊的精神来到这里,只是为了告诉你们必须采取什么样的方针政策才得以使中国渡过难关。
尊贵的亲王和大臣们!我在此谨以我至高无上的政府的名义向你们明白无误地宣布,胶州现在是德国的港口,将来也仍然是德国的港口。德国并不需要就此事实继续与你们谈判,因为当今世界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为帮助中国重新夺回胶州而动一根指头,而中国自身软弱无能,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既没有自己的军队,也没有自己的舰队。
眼下正在欧洲散布着一种观点,好像我们想要占据整个山东省。我可以在这里坦诚地告诉你们,我们的军队的确希望获得比我提出的更多地方,他们已经占领了相当于我所要求的三倍的土地,如果不久之后我们的增援部队抵达中国,我们可能还会占领更多的领土。
但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如果德国不与你们签署任何和约,却依然占据着胶州湾,你们将会无法挽回地把你们的颜面丢个精光?
然后就会发生你们现在最为害怕的事情:欧洲人普遍认为不需要与中国进行谈判就可以随意抢占中国的领土。于是其他列强就会利用这些经验向中国巧取豪夺,然后就会出现我上面刚刚提到的情况:是你们自己,而不是德国,把中国这条大船引向了倾覆!
借此机会,我还想向你们就假如你们不幸拒绝接受呈交给你们的和约的后果作出几点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不会交出胶州,也不会像目前打算的这样交出即墨。我们将会想尽一切办法索回我们在和约中本已放弃的占领费用,这笔费用最终可能高达上百万银两(演讲时说的是“数百万两”)。只要你们不与我们签署和约,你们就不可能从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筹措一个铜板,那么中国就会濒临破产的境地。只要你们没有与德国达成完全的谅解,你们也不可能在欧洲市场获得任何贷款。请你们在作出最终答复之前仔细考虑我说的这些话。(1898年1月5日)
这是1898年1月4日,海靖到总理衙门谈判租借胶州湾时的一篇开场演说词的节录。这也是殖民帝国的侵略宣言,充斥着赤裸裸的强盗逻辑!当时总理衙门参加谈判的,有恭亲王奕、庆亲王奕劻,以及荣禄、翁同龢、敬信、许应骙、崇礼、张荫桓等二亲王和六大臣。海靖的演说以中国太上皇的口气教训这些高官说:“中国这条大船已被礁石包围着,随时都有触礁沉没的可能”,你们自己无能,“我本着对中国真诚有意的精神”,来教你们拯救中国的方法。第一,中国根本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你们必须丢掉幻想,不要指望其他任何国家帮助你们夺回胶州。第二,你们不要“执迷不悟”,“仍然坚守着装腔作势的傲慢”,紧紧抓住胶州湾南岸一小片土地不肯撒手,给我制造困难。第三,胶州已是德国的港口,即使不与你们谈判,德国照样可以永久占领下去,那你们的颜面就会丢个精光,各国列强就会利用德国的经验随意巧取豪夺中国的领土。这是你们自己,而不是德国,将中国这条大船引向了倾覆。第四,你们唯一的选择就是赶快答应德国的一切要求,在我送你们的条约上签字,把胶州湾租借给德国。第五,海靖还总结了几点“提示”,向中国下了最后通牒:一、如不允租,德国不但不退胶州、即墨之兵,且尽兵力所至,任意侵占。二、允租之后,德国可以不要赔款,否则索赔数百万。三、只要不与德国签署和约,你们就休想在欧洲筹借到贷款,中国就会濒临破产。
【梦中世界心情日记】推荐阅读:
窗外的“世界”日记10-01
未来世界日记300字10-01
世界水日和世界气象的活动工作简报10-01
心情高兴好句子说说心情短语09-29
休闲心情日记06-08
伤心心情日记07-22
心情日记-初见07-23
形容悲伤的心情的句子说说心情短语07-05
译林世界名著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