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俗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通俗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篇1

要日批 打手机

月金血旺 麻披肉片 咪咪煮汤 呀耳炒姜:4大名菜

人日批看脸,狗日批过舔,羊子日批满山撵.

高批长,矮批宽,最好不过肥团团.

不干不净 吃了不生毛病

别看我小,弟弟长得好;别看我老,做爱有技巧;别看我瘦,做爱有节奏;别看我胖,做爱有力量;别看我高,做爱不弯腰;别看我矮,一边做爱一边吃奶!

批话超过文化,文化不及格批话得100

穿西装打领带 不是经理是杂菜

你龟儿赖格宝打豁咳,好大的口气。

三张纸画个人脑壳,好大的脸面。

我逮到你鸭儿就是个过肩摔,你还跟到我唱怎么该,怎么该。

老子打得你龟儿水晶牙儿闪亮登场

板凳上日沟子----硬抵硬

你凶你凶,你娃出蒜斗鸡公案 你妈刹板板嚡

正事不做豆腐笨醋 老头儿老头儿 经蹦的鲫壳儿

远看一朵花,近看麻哈哈,楚弄一看结果是驼背他妈

往事不要再提.曾经确实少皮

白白净净有性病,锤子西西打妖鸡。

通俗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篇2

一、“幺儿”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四川方言词语汇释》:名词, 排行最小的儿子。

《汉语方言大词典》:最小的儿子或女儿, 西南官话。

《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在成都、贵阳话中指小儿子或对儿子的昵称。

在重庆话中, 我们发现“幺儿”的用法比工具书要丰富得多, 不仅仅可指“最小的儿子或女儿”, 还可指儿子或女儿, 以及除了人以外的其他。我们调查的人群是15到70岁之间的土生土长的重庆人, 调查的范围是重庆主城区, 包括沙坪坝区、渝中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南岸区、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九个辖区, 通过调查“幺儿”的使用情况, 全面概括其语义, 以丰富完善方言词典的义项, 并尝试对该现象做出语言学解释。

二、“幺儿”在文献中的描写

“幺”最早出现在《尔雅》中:“幺, 幼。”注曰:“豕子最后生者, 俗呼为幺豚。”故后人有“幺麻骨”之称。

《说文》:“幺, 小也。象子初生之形。”“幼”字从“幺”, 亦取此义。

《汉书·食货志》:“王莽作钱货六品:小钱、幺钱、幼钱, 中钱、壮钱、大钱。贝货五品:大贝、壮贝、幺贝、小贝及不盈寸二分者。布货十品:大布、次布、弟布、壮布、中布、差布、厚布、幼布、幺布、小布。”

《隋书·律历志》:“凡日不全为馀, 积以成馀者曰秒, 度不全为分, 积以成分者曰蔑。其有不成秒曰磨, 不成蔑曰么。”

班彪《王命论》:“幺麻骨尚不及数子。”

蔡邕《短人赋》:“其馀尪幺。”

晋陆机《文赋》:“犹弦幺而徽急, 故虽和而不悲。”

郭璞《萤火赞》:“熠熠宵行, 虫之微幺。”

文献调查发现, “幺儿”作为一个词最早使用是在清代, 在《红楼梦》中, “幺儿”一共出现了11次;《儒林外史》中出现1例;《儿女英雄传》中出现2例。如 (1) 宝玉笑道:“不值什么, 你们说与我的小幺儿们就是了。” (红楼梦·第八回) 。 (2) 这日饭后, 探春正上厅理事, 翠墨在家看屋子, 因命蝉姐儿出去叫小幺儿买糕去 (《红楼梦·第六十回》) 。 (3) 走了进去, 三间花厅, 隔子中间悬着斑竹帘。有两个小幺儿在那里伺候, 见两个走来, 揭开帘子让了进去。举眼一看:里面摆的都是水磨楠木桌椅, 中间悬着一个白纸黑字小匾, 是“课花摘句”四个字 (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 (4) 等走到岗上头, 把那小幺儿诳下牲口来, 往那没底儿的山涧里一推, 这银子行李可就属了你我哩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 。 (5) 说着又道:“今日回师傅, 索兴别作那文章了罢, 咱们回来带着小幺儿们在这园子周围散诞散诞。” (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

清代文献中的“幺儿”指侍从或下层服务主子的人。

“幺女”最早使用的时期也在清代, 《跻春臺》中出现了1次, 如 (6) “我幺女今年已十六岁, 若招此人为婿, 可称佳偶”。“幺女”即排行最末的女儿 (跻春臺·卷一) 。

在CCL语料中, 无“幺儿”用例, “幺女”共出现了7条。

(7) 二儿子虽有个工作, 但收入微薄, 每月还要靠家里资助;幺女高中毕业后在家待业 (1994年人民日报·第3季度) 。 (8) 一连几天, 他都非常高兴, 不时地念道:“幺女哟, 我们的幺女来信喽!”从此以后, 在贺龙的生活里又多了一件事 (作家文摘1994·贺龙蒙难) 。 (9) 嫦 (大女儿) 香 (二女儿) 还有从未见过的小“幺女”, 是否长大成人了呢?是命运的安排, 不能养教你们, 我是个未尽责 (作家文摘1997·舅舅和他的两个妻子) 。 (10) 他觉得女儿过多, 三个出嫁, 一个送给人家做养女了。幺女名叫初江, 已经过继给志摩老峡地方的一个海女 (当代翻译作品·潮骚) 。

三、重庆话中“幺儿”的语义

重庆话属于西南官话, 与四川话有很多相似或相同之处, 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在重庆话中, 我们对“幺儿”的义项归纳如下:

义项1:儿子, 多指独生儿子。 (11) 妈妈:“好生点儿, 幺儿呢, 莫跩倒了。” (意思是:走路要看着路, 小孩儿, 不要摔倒了。)

此对话发生在公园里, 一位母亲带她儿子学走路, “幺儿”指的是她儿子, 指独生子。调查发现, 使用地点不局限在公园里, 小区、广场、公园都有人这样使用, 使用的人群多为女性, 年龄从20岁到60多岁。此义项重庆人还可叫“老幺”, 指家中多个孩子排行最小的儿子。但是使用范围是在老一辈人中, 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前的父母使用比较多。

义项2:指女儿。 (12) 甲:“我们幺儿, 脾气怪惨了。” (我们家女儿, 脾气多, 不好抚养。) 乙:“我们幺儿, 好带得很。” (我们家女儿, 很好抚养。)

此对话的场景是在重庆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两女性, 约30多岁, 在谈论自己的孩子, 后经笔者确认她们俩都为重庆本地人, 且她们的孩子都是女儿, 一个为5岁多, 一个为6岁多。像这样的用法随处可见。如某高校两女老师在校内面馆前对话。

(13) A:“中午囊个不回家吃啊?” (中午为什么不回家吃饭?) B:“婆婆爷爷回去了?”

A:“幺儿呢?”B:“上幼儿园。我现在自由了。”

其中笔者确认B家现只有一个小孩, 且为女孩。

义项3:指宠物, 特别是“狗”类。

(14) 主人A:“幺儿, 过来点, 别乱跑。” (小狗, 过来点, 别到处乱跑。) 主人B:“莫乱拉粑粑哈, 幺儿呢。” (不要随地大便, 小狗。)

此对话发生在小区里, 两主人在小区遛狗时的对话, 使用者是女性。我们调查发现, 除“狗”以外的其他宠物叫“幺儿”的比例非常小。

义项4:指刚出生的小孩。

(15) A:“我怕周一到周五没得时间, 所以今天过来看看幺儿。”B:“谢谢!”

A是一位20多岁的重庆女性, 她去看望刚出生的小孩, 与小孩母亲B的对话。这里的“幺儿”指的是刚刚出生的小孩。

这些义项的使用, 生活在重庆方言区的人们, 每天都能够感受得到。通过上面材料的分析, 除了指排行最小的儿子或女儿以外, 在重庆话中, “幺儿”还有以下几个意思: (1) 指独生儿子; (2) 指独生女儿; (3) 指动物, 猫或狗之类的宠物; (4) 指刚出生的小孩。

通过对比发现义项3、义项4是新增的义项, 以前的工具书中没有此用法。

汉语方言地图集 (词汇卷) 中指出重庆地区对儿子的称谓有:儿子、崽崽儿、崽、娃儿、娃娃;对女儿的称谓有:女娃子、闺女、丫头、女儿、女、姑娘。我们调查发现, 除了文献中记载的用法之外, 重庆父母对子女的称谓还可以用“老+排行”, 如老大, 老二, 老三, 老幺, 而且男女通用。“幺儿”在文献中本指排行末的男性, 无指宠物和女儿项。“幺儿”的意义在不断扩大, 这背后是什么强大的力量, 使得“幺儿”从指小, 变成现代指大的?调查还发现, 使用的人群多为女性, 为什么使用者多为女性呢?

四、“幺儿”的语用解释

“移情”源自德语einfühlung一词, 它于19世纪后期最早出现在德国的美学研究中, 指人们在欣赏物体时将感情移入该物体, 这就是审美中的移情。

20世纪初, Lipps (1903, 1905) 将移情借用到心理研究中, 用来分析视错觉 (optical illusion) , 后来也用于探讨人类认识的渐进过程 (参看Davis1996:5) 。20世纪初, Titchener (1903, 1905) 将einfühlung译成了英语的empathy, 沿用至今 (参看Davis1996:5) 。

移情empathy, 语言学名词解释 (2011) :修辞格的一种。移主观情感于客观外物, 使物性与人性想通, 以体现、寄寓说写者的心理认知和主观情愫。

冉永平 (2007) 提到语用移情 (pragmatic empathy) , 语用移情是指交际需要说话人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为了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 以实现心理趋同;或催生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 以体现亲情关系;或体现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尊敬。可以通过语言形式的选择实现, 如“我们”、“咱们”、“咱们/咱爸”等人称指示语。例如: (16) 领导视察某地方:“我们今年收成怎么样?” (指对方) 。“我们”一种拉近距离的用法, “收成”不包括说话人。 (17) (成年人对小孩) “咱们都上学了, 哪能跟他们小孩儿争玩具呀, 是不是”。

这里的咱们是排除式的, 不包括说话人, 为了和小孩拉近距离。这种拉近举例的用法还有:

(18) “咱妈身体还好吧?” (还未结婚的女婿问女友)

“咱儿子上学了吧?” (同事套词, 拉近距离)

“咱们都是大孩子了, 不吃糖了。” (父母对小孩说)

语用移情包含两种含义:一、处在对方的位置, 设想对方的心态;二、站在对方的立场表示思想, 理解话语。

重庆话“幺儿”语义扩大的原因之一是跟计划生育政策有关, 多数家里只有一个孩子, 老百姓心理有一定的偏好, 他们把所有感情都倾注到一个孩子身上, 又与“百姓爱幺儿”的心理契合, 使得“幺儿”的语义扩大。

重庆话中“幺儿”的使用人群有一个共同特征:多是女性, 原因是女性的感情比较细腻, 由于情感转移和语用移情的作用, 把对孩子的“宠爱”转移到对“独子”、“独女”甚至“宠物”身上, 所以语义扩大了。

参考文献

[1]曹志耘主编.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2]李榮主编.成都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3]李榮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缪树晟编著.四川方言词语汇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9, 1.

朔州方言中的歇后语研究 篇3

关键词:朔州  方言  歇后语  文化

一、引言

(一)歇后语的界定

关于歇后语的内涵问题,目前语言学界看法不一。黄伯荣、廖序东认为:“歇后语是由近似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固定短语。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说出一个事物,像谜语里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是真意所在。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之后的部分有时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1]戚雨村认为:“歇后语指说话时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2]邢公畹认为:“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指分成前后两个部分而重心在后的固定语句,主要见于汉语。前面部分是引子有如谜面,后面部分是真正意义所在,有如谜底……”[3]

从歇后语的定义中可以看出,歇后语的“谜面”和“谜底”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在特定的地区,歇后语中又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学界对方言歇后语的探讨多停留在语言修辞层面,人们对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研究多集中在形式上或其方言性和地域性的描述上。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范晓林,2011)描述了朔州山阴县方言歇后语,从中可以窥见朔州方言是朔州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活化石,朔州方言歇后语一方面传承了朔州人民的文化积淀,另一方面,具有生动诙谐、表现力强的特色。

经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发现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研究也存在不足。在中国百科网上的百科知识中,“中国方言”里有一篇名为《山西土话——朔州歇后语》(作者:不详,来源:中华五千年)的文章,文章只是简单的列出了三十三条歇后语,并没有做更多的解释和研究。可见,前人的研究还不够充分,文献记录非常稀缺,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存在进一步阐发的空间。

本文调查出朔州方言歇后语共546条,笔者试图通过对朔州方言歇后语类型的解析与把握,来探讨朔州方言歇后语所反映出的当地文化内涵。通过研究筛选,最终选出本文这些朔州方言中具有代表性的歇后语。

二、朔州方言的歇后语类型

(一)喻意类

喻意歇后语,它的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有的歇后语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字面上的意义,例如:

(1)松鼠吃茭子(高粱)——顺杆杆儿爬

(2)搬仓挨正瞎咾睡——一样样儿呢灰啧背

例(1)中“茭子”是朔州方言,即“高粱”,朔州地区能种高粱,每当高粱结穗后,田地里的松鼠就会偷偷地吃高粱穗,它们会顺着高粱杆一直往上爬,直到吃到高粱杆顶端的高粱穗。现在用来比喻有些人做事得寸进尺,占了便宜后还想占便宜。例(2)中“搬仓”是一种貌似老鼠的小动物,它的毛是灰色的;“挨正”是朔州方言,是“挨着”的意思;“瞎咾”也是朔州方言,它也形似老鼠,但毛色偏黑;“呢”是朔州方言里的一个语气词,是“那种”的意思;“啧背”是朔州方言,是“脊背的”意思;“一样样儿”就是“一样”的意思。“一样样呢灰啧背”指责那些臭味相投的人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而且品性还不好,有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有的歇后语解释部分的意义是它的转义。例如:

(3)进朔州城绕光武——绕了个大圈子

(4)近视眼哈拌汤——瞅圪蛋

例(3)中“进城”指农村人到城市里,“光武”指朔州的一个地方,“绕了个大圈子”本指进城可以走近道,不用经过光武,因为光武距离朔州市还很远,再绕了光武就走远了,反而适得其反,现比喻人们说话说不到正题上,绕来绕去说不到话题的主旨上。例(4)中“哈”是朔州方言,是“喝”的意思,“拌汤”是朔州的一种面食,用水滴在些许白面粉里,把面粉搅拌成许多指头大的小面团,然后配着其他菜煮熟,就是“拌汤”,小面团在朔州叫“小面圪蛋蛋”,“瞅”本指“看”,在这是指近视眼的人看不清东西,得眯着眼睛看,“瞅圪蛋”现用来形容小孩子相貌丑陋。

(二)谐音类

谐音歇后语,它的后一部分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

(5)驮棺材压死驴——双背辛(败兴)

(6)撂碳不拾——行(寻)灰哩

例(5)中“败兴”,谐音“背辛”,古时候让驴子驮运装了死人的棺材,“双背”指死人的背和驴子的背,“辛”是“辛苦”的意思,“背辛”是朔州方言的一种丧气话。如果说别人,一般说“背辛货”,严厉指责那些不走正道、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如果是自己自言自语,一般指遇到了不好的事或者自己闯祸了,是一种丧失希望的口头禅。例(6)中“寻”,谐音“行”,在这指找的意思,“撂碳”指碳燃烧后剩下的碳渣,还伴有碳燃尽的灰粉末,“拾”即拾捡,“哩”是朔州方言的一个语气词,表肯定。一般碳燃烧后剩下的撂碳还可以捡出来,再燃烧,“拾撂碳”暗指做正经的工作,“行(寻)灰”暗指一些人专门做一些不正当的事情,所以不找撂碳,就剩下找灰了,“灰”在朔州方言里形容一些品德不好的人。

(三)其他类型

1.用成语作“注”的歇后语

1)用方言成语作“注”的歇后语

(7)风匣里的耗子(老鼠)——两头受气。

这句歇后语来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朔州人民的农村生活实践。“风匣”是朔州方言里的一个词,也叫“风箱”,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用两根长长的木杆做拉杆,中间有一块用鸡毛勒成的密封木板,再加上两头的阻风活门,中间做一个突出的出气口,推拉起来发出“吧嗒,吧嗒”的响声,用它吹着煤火就可以炒菜做饭,甚至还能用来烧碳打铁,制作各种工具,尤其是铁制农具。由于风匣是一头进气,另一头排气,所以老鼠要是钻进风匣就是两头受气。现在比喻一个人夹在两个人中间说好话,却两头不讨好,都受气。

2)用共同语成语作“注”的歇后语

(8)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擀面仗”就是一根长一米五,两头稍细,中间稍粗的圆木棍,整根木棍是实心的,用来把面团擀压成面片儿。吹火得用中间空心的管子才能把火吹旺,擀面仗是实心的,所以不可能通风,其两端是平整的圆形,像个圆孔,所以说是一窍不通。现用来比喻对什么都不了解。

2.用惯用语作“注”的歇后语

1)用方言惯用语作“注”的歇后语

(9)山阴庄儿哩(的)牛——认不哩麻生。

“山阴庄儿”,朔州的一个村庄。“认不哩”,即不认识。“麻生”,是一种最好的牛饲料。比喻人不识好东西,把好东西放到一边不吃不用,而是用那些不好的东西,把众人认为不好的东西当宝贝,转指人们思想保守,跟不上时代。

2)用共同语惯用语作“注”的歇后语

(10)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儿。

“羊”,谐音“样”,“装”是假装的意思,羊耳朵就像白色的棉花,在耳朵里塞棉花,就像是羊耳朵,所以说是“装羊”(装样儿),“装样儿”在这里指那些喜欢装模作样的人。

三、歇后语透视出的文化内涵

综上,我们对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类型进行了归纳、解析与总结,从这些当地广为流传的歇后语的谜面部分,即可窥见复杂多样的地方文化内涵。

(一)避凶忌讳的心愿

人类有一种普遍心理就是趋利避害。由古及今,这种心理都可在语言中映射出来。而谐音歇后语也不例外,其中承载了一种“求福”心理。如,“公鸡头上哩肉——大小是个官(冠)”,这一歇后语即是福禄心理的体现。自古官禄相连,无数学子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因而官禄思想深烙于人们脑中。

(二)含蓄忌直的文化心态

朔州人民骨子里透着一股豪迈之气,说话常常直言不讳,但有时也会在特定的场合下使用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即用谐音表义来体现。如:“骑上辣椒过河——魂(红)不着地。”以“红”谐音“魂”,“红”指红色,在这代表辣椒,“着”是着落的意思,骑着辣椒过河,当然是指人脚不用着地,转以比喻人得意时手舞足蹈的样子,太得意给别人的感觉好像是魂都丢了,所以说魂不着地。这个歇后语含蓄委婉地指责了那些得意忘形的人,反映出了一种含蓄、委婉、忌直的文化心理。

(三)幽默俏皮的情趣

朔州方言歇后语是朔州文化的结晶,它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俏皮逗人,反映出人们幽默俏皮的情趣。谐音歇后语利用词语的音同音近的关系,说此而意彼。例如:鸭子过河——各顾(咕)各。“咕”谐音“顾”,拟声词,形容鸭子发出的叫声,“各顾各”在朔州方言里指各自做各自的事,互不相干,用来形容一些自私的人不懂得互帮互助。在这里用鸭子过河这一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来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充分表现出当地人说话时幽默俏皮的情趣。

四、结语

歇后语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朔州方言歇后语反映了当地的风土民情,本文讨论的尽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可以说明朔州方言歇后语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朔州方言歇后语的产生和流传,不仅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关,还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因素有关,更与人们的思维发展水平和心理定势相关。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使用日常生活中那些世代传承下来的习惯表达方式,这些习惯表达的绝大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同时按其构词组句的思维模式不断创造出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新词新语。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民间文化遗产,朔州方言歇后语的产生时间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还未见定论,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2.

[2]戚雨村.语言学百科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

[3]邢公畹.现代汉语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4]钟声扬,赵甫仁.朔州民俗风物志第一卷[M].香港:香港通讯出

版社,2003.

[5]温端政,江荫禄.朔州方言志[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1991.

有趣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篇4

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茅私里的石板——又臭又硬

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茅厕砍载香葱-----屎(死)冲屎(死)冲地;

茅厕砍打扑爬-----离屎(死)不远;

赖格宝打豁害-----好大的口气;

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民间流传的重庆方言歇后语 篇5

鸡公叫,鸭公叫,各人捡到各人要。

2、当别人问我们为什么时我们会说:

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美国总统,没钱买米。

3、当别人说我们不想说的话时会说:

不听~~不听~~ 王八念经!

4、当我们说对不起时:

对不起,没关系,明天杀猪先杀你!

或者这样说:对不起,敬个礼,放个屁送给你!

5、当我们叫小伙伴,小伙伴没答应时会说:

叫你三声不答应,我看你耳朵有毛病!

6、当有人告我们状时会说:

告,告,告;三大炮,爷爷喝酒你喝尿!

或者这样说:告,告,告,告你妈妈打广告!

7、说别人有些哈戳戳的会说:

宝批龙,大不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

8、玩游戏选队友会说:

点兵点将,点着谁个就是我的大将。

9、当被欺负时会说:

大欺小,赖格宝;小欺大,抹桌帕。

10、摔了一个包,妈老汉会说:

包包散,包包散,明天煮个大鸡蛋!

11、当有人跟我们学时会说:

跟到别个学,闻臭脚;跟到别个走,像条狗!

12、当玩木头人时会说:

葵花点穴手,谁动谁是狗!

13、别人小气会说:

小气鬼,喝凉水,喝完凉水变魔鬼!

14、坐席时位置不对会说:

上席乌龟下席客,两边做个大老爷!

15、报告司令时:

报告司令官,没得裤儿穿,扯了三尺布,缝根叉叉裤。

16、不想上学时: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

我要炸学校,天天不迟到;

一拉线我就跑,砰的一声学校不见了!

17、气死李白篇:

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

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

墙角数枝梅,问你喜欢谁?

如果你不说,就是你同桌!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

口水直流三千尺,一摸兜里没有钱。

18、骂人时:

瓜兮兮,开飞机,哈搓搓,骑摩托

说你瓜,你就瓜,半夜起来扫院坝,别个婆娘你喊妈

19、还珠格格篇:

小燕子飞五阿哥追,尔康在家陪紫薇,

可怜的金锁没人陪,香妃跳舞皇上看,气的皇后眼黑黑!

20、闯了祸逃跑时:

老太婆,尖尖脚,车子来了跑不脱!

21、耍流氓时:

太阳出来我爬山坡,爬到了山顶我瞎乱摸;

摸到了一根高压电啊,电得我去见阎王爷;

我给阎王点根烟,阎王夸我是好少年;

不仅给了我五块钱啊,还把我送到了人世间;

我嘴里头嚼的是大大泡泡糖,

我心里头想的是日本花姑娘!

22、打工顺口溜:

床前明月光,没钱憋得慌;

举头望明月,低头空悲伤。

锄禾日当午,赚钱真辛苦;

23、怀旧顺口溜:

1988年,我学会开汽车,

上坡下坡我轧死100多,警察来抓我,

我逃进女厕所,女厕所没得灯我掉进茅斯坑,

兰州方言歇后语 篇6

茅山菩萨——照远不照近。

七个和尚撑把伞——落拓(六秃)湿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老和尚敲木鱼——实笃笃。

土地爷放屁——神气。

四大金刚的琵琶——谈(弹)不得。

灶家菩萨上天——有一说一。

灶家菩萨上天——尽拣好话说。

师姑养伲子——众人帮忙。

又做师娘又做鬼——好人恶人都是他。

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折空老寿星――事情落空

烧香隑动佛――做事毛手毛脚。

六月里穿棉鞋——日(热)脚。

江西人补碗——自顾自(吱咕吱)。

碗里的鱼头——拨一拨动一动。

肉骨头敲鼓——昏(荤)咚咚。

豆腐漏勒灰堆勒——了(撩)不起。

老豆腐切边——做嫩。

快刀切豆腐——两面光。

撩不出的馊豆腐——不受抬举。

弄堂里拔木头——直来直去。

大腿上搓糖园——一手一脚。(一个人自始至终办到底)。错。

芦菲上滚到地板上——差不多。

公要馄饨婆要面——众口难调。

盐罐头里出蛆——不可能。

屙屎拔茅针——顺带公便,一举两得。

看戏卖麻团——一心两用。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浴池里放屁——后翻炮(泡)

合扑则放屁——勿吃力。

钉头碰着铁头——硬碰硬。

冷锅勒爆出热大栗――出乎意料

象牙筷上板皵丝――寻齁事。

箩勒拣花――眼花绿花。

大年夜打浆糊——贴对(完全正确)。

大年初一拜年——都说好。

大年初一看皇历——日脚(日子)长着呢。

腊月三十看皇历——呒没日脚(日子)过了。

正月十五贴春联——晚了半个月。

八月十五办年货——赶早。

大年夜捉狗屎——独行。

头纽搭勒二(腻)纽上——缠 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蚕豆开花——黑心。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八月的黄瓜棚——空架子。

十月的桑叶——没人睬(采)。

九月里的甘蔗——甜到心。

五月底的粽箬——过时货。

青(清)竹竿搗茅坑——越搗越臭。

箩里坐笆斗——稳笃稳。

萝卜不当小菜——不当一回事。

茅柴窠勒长竹笋——出人头第。

乡下人耥稻——有来有往。

十二月的松柏——东(冬)青。

水没田埂——路城(路沉)。

火烧排门——焦店(焦溪的别称)。

老太婆吃鸡蛋——鸣凰(呡黄)。

牛脚踏勒畚箕里——奔(畚)牛。

杨柳透青——魏村(回春)。

筲箕呒没攀——横林(横拎)。

隔年头的债——成章(陈账)。

粪船翻勒河里——丫河(垩河)。

夜壶掼落攀——陵口(拎口)。

带着宝剑上殿——武进。

扁担塞勒桥洞里——港桥(扛桥)。

上下两张嘴——吕墅(吕字)。

对桥作揖——谢桥(运村的谢桥)。

开水勿甜——湖塘(无糖)。

喳啦婆过桥——寨桥(喳桥)。

桥勿勒河上——蠡河桥(离河桥)。

一千市尺——百丈。

大船开不进——小河。

秀才碰着兵——有理说不清。

乡下人不认识炮台——大冲(铳)。坍台、丢脸的意思。(堂)。

乡下人不识关公——噱(血)头。

乡下人看告示——一篇大道理。

乡下人看走马灯——又来了。

乡下人挑粪桶——两头都是死(屎)。

叫花子唱莲花落——穷开心。

叫花子困街沿——得寸进尺。

叫花子打算盘——穷有穷打算。

吊煞鬼搨粉——死要面子。

嘴像糖罐头,心像铢钻头――口蜜腹剑。

凿洞装牙须――做事死板。

乡下人不识土地堂——上他当 顶着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戏台上的胡子——假佬。益阳方言歇后语

天津方言歇后语

常州方言歇后语

兰州方言歇后语

山西大同方言歇后语

湖北恩施方言歇后语篇二:大同方言歇后语(整理)大同歇后语!老奶奶吃麻花---油b格嚼 讨吃子吃熏鸡---闹了个烟熏气

太监的尸首--没求尸首

猴子上刑场----枪崩猴儿

庄户人买皮球---给买个蹦蛋蛋.海上的警察----拦船货

裤档点灯-----熏(凶)求那

屁股别上大麻炮了----震(挣)翻了

屁股摸胰子(肥皂)-----胡闹

眼还发兰呢----想支援越南呢

球也不顶----想上柜顶

鸡儿蛋特拉拉----想支援亚非拉

千年的门扇--------老古板

裤档挂镰刀------刮b 大毛求奶孩子---闪深塌浅

地球没人了-----显的你也黑能了....大腿的虱子-往哪儿跑

拨拉转(开)料炭------行(寻找)灰呢

城墙擦督子(屁股)--撅了个高 死巴牛踢飞脚-------露露黑腿腿

拿糕擦督子-----没完没了

你真好肚子-----吃刀呐(ne)斧子

戴着礼帽日驴-------干的是文明事

裤带紧的勃子上------大错八冒

人没个度(拳头)大-------尽说些个刮b话

三带没一带-------脑带好象磕烟带..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要一壶没一壶--------脑袋好像个酱油壶

四大南街八小号(巷)--------那了红火那了转...脱裤子放屁----多加一层手续

死巴牛搬家------走一路.臭一路.能带泡打人----软掸呐.公共厕所扔炸弹--------激起民粪啦

做甚暮甚--------讨吃暮棍

打架揪胡子------谦虚(牵须)墙头上的草-------随风倒

歪戴帽特拉鞋-------想当老财没那个钱

门背后头吃馍馍----自已哄自己

沙锅炖羊头---眼也憋蓝了,牙还可硬呢 官厅烟自来火-------耍不耍就那求拍坡儿

嘴没个马b大-----终是刮b话

矛厕的石头-----又臭又硬

小孩吃妞妞-----一个吸兜兜 小孩鸡鸡-----越啪啦越硬

夜壶镶金边-------好嘴儿

说话不多-------句句砸锅

骑着骆驼逮耗子-----游的是好套子

背操手尿尿--------不理求他

三天不喝水--------不尿求他

养孩子养成葫芦了-------不叫人求做的营生!好好炮子不响----—出花呢

头没个蛋大------还好说个串话

云冈佛爷挽袖子——大显身手。

大同知府拜道台——一般般儿大。

四牌楼的家巴雀儿——惊吓出来的。

四牌楼的家巴雀儿——经广见广。

四牌楼的家巴雀儿——八逼得也知道。

四牌楼底下卖蹿货——没那直腰得空。

四牌楼底下卖丧棒——独家买卖。掌子钉在圪膝盖上——离蹄(题)太远了。屁股别上大麻炮了——往翻震(挣)呀!

恒丽魁掌柜的行善——没利不干。

养孩子养成葫芦了——不叫人求做的营生!蒸包子揭出馅饼了——扑板了。

尿尿掏出指头儿啦——穷得球没一条。

嗑瓜子嗑出臭虫来——啥仁(人)都有。

大肚子老婆骑骣驴——靠前不对,靠后也不对。

讨吃要饭给得是糕——盼得是啥?

赤督子雀儿激高高——抖翎哩还是乍翅哩

骑个毛驴拄个棍儿——舒服一阵算一阵 劫墓贼了见引魂幡——见材(财)起意 种荞麦长出豌豆了——灰的没棱瓣了。起窝窝跌的醋缸了——又虚又酸。

地皮菜碰上濛身雨——舒展了(输展啦。)

九个字歇后语共收集5条

掏雀儿掏出个猫杏鹘——不像个鸟儿。种上荞麦长出豌豆了——灰的连棱瓣也没了。

一张麻纸糊了个驴头——好大的脸面。拐毛驴驮着个烂口袋——将一边,就一边。公公背儿媳妇游五台——出力不讨好。

十个字的歇后语共收集2条

蚂蚂蚍蜉戴了个糠壳子——冒充大头鳖。头顶起疮儿,脚底板流脓——坏透了。方言 释义

爬起坐失 不安稳(多指小孩)。

拍大擂小 爱讲大话。

盘儿东碗儿西家具放得不整齐。

胖眉肿眼 眼泡肿大。

皮塌嘴歪 不景气。

疲眉不瞪 无精打采。撇叽打沿 水状物盛得太满的样子。

平不牙叉 脸壮,不害臊。

破连圪絮 衣服破烂。

破盆碗盏 东拉西扯。

破铺烂衬 破旧衣服。

扑眉扑眼 莽撞。

扑门打窗 来的次数太多。

扑死抢活 骂人做事太匆忙。

七拆八凑 东拼西凑。

七抽八扯 不痛快。

七老八十 年岁很大。

七聋八怔 耳聋。

齐棱湛板

气喘马趴

气淌薄笼

掐头欠脑

千层百叶

钳粗把细

钳死放赖

戗叉古东

亲儿忽摆

亲戚六人

清脓打带

清汤利水儿

穷打急闹

穷家薄业

穷毛鬼胎

求长毛短

求粗把戏

求胡马察

求迷性眼

缺衣罕件

绕个眼花儿

绕街摆巷

热扑燎燥

人高马大

人马三惊

日不错影

日粗捣大

日久天长

日松打侉

日脏八带

软叽圪嗯

软软刘王 软腰裂胯

软枝达叶

撒骨扬尘 物品垛得整齐。气喘吁吁。屋里蒸汽很多。数量稍欠一点儿。层数多(多指衣服)。出难题,为难人。耍赖。没顺序不整齐,也指没礼貌。献殷勤,拉近乎。亲威。流清鼻涕。清清利利。凭辛苦挣几个钱。家里穷困。小气。指故意给挑毛病。(贬义)指别人恼怒,发脾气。马马虎虎。呆气不识事务。衣物短缺。一转眼功夫。走街串巷。气温高。指人的个头大。出动的人多。定期办某事,严格遵守时间。讲大话,吹牛。时间长了。懈怠。肮脏。懦弱。懦弱的人。干活不出力的样子。(1)植物或身体虚弱;(2)不动声色。死在外地,尸首不明。

撒天扬地 东西撒得到处都是。

撒约骗当 行骗。

塞溜打侉 不精干,衣帽不整洁。塞溜二眼 三八两下 利索,时间短。

三般两样 不一致。

骚眉辣眼 在妇女面前有不正经的眼神语言。砂牙圪碜 饭菜里有砂子。

山声野气

闪深踏浅

扇扇达达

善眉善眼

烧心火燎

少理怠答

少人没手

少牙没吹

少眼没目

舌急口快

舍脸跌皮

身箩斗筛

生编冒捏

生不啦啦

生方儿借故

生气绾肚

生食气肚胀

生水啦气

声儿六气

牲口八道

失没垄公

失人失信

失砂撩叶

湿咸啦沓

湿支赖亥

十字八绽

时来暂往

时头八节

粗心大意。涩巴溜橛 不光滑。

誓不阑兴

手不失闲儿

手到擒拿

手捉把稳

守家在地

受罪马趴

瘦麻圪苶 嗓门大。深一下,浅一下,没个尺度。爱骗人。长相和善。胃酸多。接待冷淡,不愿意搭理。家里能做活的人少。牙齿短缺的样子。双目失明。善于言辞。舍脸皮。摇晃身体。捏造。陌生。变着方法找理由。吃饭时生气。吃得过饱,肚胀难受。瓜果没成熟的味道。不高兴的样子。粗野下流。偶尔。失去信用。物品放得东一件西一件。菜咸得不正常。不严肃,嘻嘻哈哈。物品破绽多。暂住。又作“时来暂住”。节日。永不泄气。闲不住。办事不费力。有把握。家在当地。受苦受罪。身材瘦弱。篇三:山西大同方言歇后语

山西大同方言歇后语

半夜器妗子,想起一阵子。

厾塌苫面纸,露出鬼相了。

拿糕擦肚子,没完。

骆驼撒欢儿,大没样。

背锅子上山,钱(前)缺。

槌板石打耗子,击(急)出眼睛珠儿啦。十冬腊月生的,动(冻)手动(冻)脚。四牌楼的家巴雀儿,见多识广。

采凉山望御河,远水解不了近渴。

料炭堆子乱扒拉,寻灰呢。

一脚踢在刀刃儿上,踢红啦。

抱着香炉亲嘴,扑了一鼻子灰。

笔管睡觉打颠倒,细着哩。

冰棍擦屁股,凉棒。

吃了大豆屙山药,尽拉圪蛋。

大姑娘纳屎件(小孩尿布)闲时做上忙时用。五香豆(旧时警察)打他妈,公事公办。二大爷吃烧山药,不待剥掐它。

脓带打人,软掸。

芨芨棍插了个羊粪枣儿,装人呢。

金泊仓的井,有苦有甜。

鸡毛打钟,没音。

马门家女嫁给马门了,也就那么了。纳底子不用锥子,真(针)好。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桑干河下豆面,汤宽。

青海方言歇后语 篇7

形容光线很暗,看不见

冰三棒死

声音很大

冰顶棒荡

形容物体的声音

由马信僵

按照自己的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拉账垒债

形容欠了很多债

啊拉吧拉

不好也不坏,中等

像模像样

和原物一样像

半大十天

形容等的时间很长

猛不啦咋

突然的`一下

死(张)迷瞪眼

反应很慢,迟钝

形容食物很干燥,噎人

疯张冒失

形容很慌张

栽跟达头

走路不稳

皮不楞瞪

形容说话听不进去

硬七拐棒

形容东西或食物很硬

日贵捣蛋

不安静,捣乱

死皮顽肉

形容没受过教育,顽固的人

松皮浪嗨

松散,不紧凑

明几溜光

明亮,干净

黑几挖缺

颜色黑,不好看

白次拉挂

颜色白,不好看

红不及及

颜色红,不好看

皮慌浪当

不说真话,撒谎

莫牙灌灌

形容牙掉光了

实话拉家

的确,确实

一忙八紧

重庆骂人方言顺口溜 篇8

说得闹热,吃得淡泊

玩不尽的格,丧不尽的德

礼信到处赶,落雨好借伞

宁愿终身穷,不当屁爬虫

有就一顿松,无米吃谷种

炒菜不用巧,火色拿得好

嘴巴两张皮,边说边在移

发财不见面,背时大团圆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面带猪样,心头嘹亮

歪戴帽子斜穿衣,长大不是好东西

干筋筋,瘦壳壳,一顿要吃几钵钵

四川人竹根亲,老表的老表理不清

东瓜花,南瓜花,人家不夸自己夸

看你哇就晓得你哇瓜迷日眼的

说你宝你就宝,半夜起来往厕所头跑

说你笨,你不笨,你窝屎又晓得挣

我是不够完美,但是我坦白天然,你呢。

你娃恩是狗撵摩托,不懂科学哦

上一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作文欣赏下一篇:行政能力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