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共8篇)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篇1

安全生产、绿色文明施工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

(1)杜绝一般生产安全事故、机械事故、火灾事故;(2)无职业病、无食物中毒;(3)无地下管线破坏事故;

(4)本工程安全管理目标。创建(北京市绿色环保安全文明工地)

2、绿色文明施工目标:

(1)环境保护4个节约、5个100%;(2)无环境污染和扰民事件;(3)安全培训教育考核率 100%;(4)特种作业持证上岗率100%;(5)采用环保、重复使用的材料;(6)现场日常综合管理达标;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绿色财务管理,传统财务管理,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 全球的生态环境在不断的恶化, 人们所能挖掘到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 世界各国都已经就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重大命题达成了共识, 随之相应的产生的是绿色经营、绿色会计以及绿色财务管理等的理念。本文讨论的重心在于绿色财务管理目标问题。绿色财务管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财务管理的全新的管理理念, 具体来说, 它是指在企业为了经营获利而进行的资金的筹集、运用、耗资、回收以及分配等的过程中, 将环境因素进行导入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同时融入环保的思想理念。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下, 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面临的挑战

如果单纯的考虑一些诸如排污费、绿化费等的简单因素, 而不考虑环境资源对我们造成的限制, 传统形势下的财务财务管理目标通常都是实现利润或者股东财富或者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些管理目标只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 在当今人类的生存受到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威胁时, 其局限性被逐渐暴露出来。

1. 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准确的核算。

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目标所考虑的非常单纯, 仅仅是一些可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经济效益。而像环境资源等不能使用货币进行计量同时也没有被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因素就往往被忽略了。而企业对环境产生影响所应当负担的费用是通过环保局的罚单来体现的, 这一部分费用被忽略就不能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准确的计算, 造成了利润指标的误差。

2. 对企业的财务风险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

当今,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越来越匮乏的自然资源、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断加剧的竞争和环境污染的出发, 使得不确定性不断增加。而传统模式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只是单纯的对一些简单因素诸如排污费、罚款支出等做出考虑, 对一些由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环保负债没有进行长远的考虑, 这增大了企业所承受的潜在财务风险。

3. 不能对经营管理者的业绩进行全面的考核。

企业的经营者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下注重的通常只是企业的利润和价值, 对经济效益进行片面强调, 而忽略了一些不能用货币来进行计算的诸如环境影响和社会责任等的因素。同时, 经营者的自身道德素质是参差不齐的, 有些经营者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非常重视, 而有些经营者则完全不顾这些, 不能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全面的考核。

二、对绿色财务管理目标表的初步探索

我国对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起步和探索阶段,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绿色财务管理目标问题提出构想。

1. 社会责任观的形成。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罗宾斯博士曾经在自己的书中阐释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责任观:古典社会责任观认为在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所承担的唯一社会责任就是不断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股东们真正关心的事情只有财务的收益率。而社会经济管理把通过对环境进行保护和对社会财富值的不断增加也纳入到管理的责任中来, 认为管理者应当具备更加长远的眼光实现资本收益率的最大化。

但是在笔者看来, 这种构想也是存在缺陷的。首先, 企业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多样, 但是它的主要责任是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提供大众所需要的实际产品并以此来创造利润。环保责任的重要性难以突出。其次, 在进行分析时只能定性而无法量化。不利于对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准确的衡量。最后, 企业的许多社会责任没有非常完备的法律的支持, 因此在进行绿色审计时也是非常吃力的。

2. 社会利润观的形成。

现代工业文明所发挥的作用是具有辩证性的。一方面, 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危机和挑战。面的这样的现实情况, 西方的会计学家主张采取会计计量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就是所谓的社会经济会计概念。这一概念就要求企业更多的站在社会的立场和角度上, 承担起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责任, 以此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所以在对企业进行评价时, 标准应当是社会利润, 企业不断追求的目标也应当变成社会利润。这实质上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不断深化。

3. 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对于企业来讲, 它的根本目标就是利润的获取。因而, 在实施绿色战略目标时, 它的前提基础也是能够保证企业的盈利。尽管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对一些诸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将进行充分的考虑, 但是财务管理的主体毕竟是企业。因而, 必须保证企业能够盈利的前提, 才能够真正实现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所以有的学者基于此提出, 从根本上来看, 绿色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传统目标具有一致性, 也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这种目标要求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 要对环境资源进行良好的保护, 进而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 使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提高, 在市场中找到生存的立足之地。这种观点的基础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然后导入环境因素, 通过企业员工资源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 实现盈利与环保的共赢。

三、结语

现如今, 绿色环保观念已经日益的深入人心, 环境保护问题在传统上一直是企业的负担, 但是现在也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和变化。实现环境目标对经济目标的实现带来的促进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的。而且现在科学技术水平在快速的提高, 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不可阻挡的到来, 这为企业中经济与环境目标的更好协调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提出并不断的推广绿色财务管理目标, 可以帮助企业以现实为基础, 用长远的目光展望未来, 确保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相互促进, 并将此变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由此来深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 绿色财务管理目标的优越性是传统的目标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一绿色目标的引导下, 一定能够使得企业、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发展更加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刘国宁.浅谈企业绿色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 (中旬刊) , 2008 (09)

[2]尚秀芬.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探讨[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5 (05)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篇3

【关键词】绿色通信;低碳经济;实现策略;发展方向

一、低碳经济与绿色通道

1.低碳经济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指人类通过多种方式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危及到了人类的生存。造成这种自然现象的因素有很多,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其中的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工业化发展,对于自然索取太多,导致了基础能源枯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等,都属于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过度地开采,就会是能源快速地减少,与此同时,人类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会排放出各种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大气形成了温室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在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付出了代价,此时,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人类以及世界的万物都无法生存下去,特别是生命组成的重要元素,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等,如果受到严重的污染,就会为整个地球带来生命危机。

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尽量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通过倡导节能降耗,创建低能耗、低污染经济体系。采用各种低碳技术,包括研发电动汽车或者是新能源汽车,以减少能源的排放量。工业的排放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严格限制工业向自然界排放污染物已经付诸实施,同时还要做好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以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以最大程度低恢复自然生态。

2.绿色通信

绿色通信,是伴随着“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的概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地渗入到人们的观念意识当中,并将此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在中国的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中,都已经将发展绿色通信作为工作的焦点,以做到降低能耗,减少资源浪费,控制好对于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环境污染物排放,通过建立起生态平衡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鉴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广泛延伸,“绿色通信”的概念也被逐渐地扩展开来。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主要体现在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并将其作为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控制自然资源的消耗,以提高自然生态的恢复功能,而同时还要注意将各种能源高效利用起来。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生态技术,诸如智能温控技术、高效功放技术等等,以建立起新一代的通信理念。通过对于绿色通信的开通,不但强化了产业链的交叉融洽,而且还要将通信辐射降低,以降低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绿色通道成为了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通信对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作用

所谓“低碳经济”,按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降低“碳”的消耗,而碳,则是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主要成分。所以,实现低碳经济目标,其含义在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降低高碳能源的消耗,以保护生态环境。所谓“绿色通信”,是指在通信领域提升资源消耗利用率,以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回收可再生资源。可见,绿色通信对实现低碳经济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首先,能源方面。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电能消耗,且不谈目前手机智能化、大屏化普及,手机耗电量猛增,仅通讯基站的年耗电量就远超50亿度。2010年的统计显示,上一年度我国通信行业的整体耗电量已超过290亿度,从中削减5%,都能够明显缓解目前的电能紧张状况。

其次,环保方面。目前我国电能生产主要以火电厂为主,耗电的同时必然也促进了各种污染气体的排放,以二氧化碳为例,信息产业部的有关结论甚至显示由通讯业直接间接排放量甚至已超过航空领域的排放量。另外,通信行业涉及到大量的电子产品,且更新换代频繁,电脑手机等一年甚至要经历两次大换血,由此必将产生大量的废旧产品,随处丢弃必将会严重污染环境,而在绿色通信相关理念下,专业部门能够有计划地回收废旧产品,进行有效的再利用,从而降低环境污染。

最后,其他方面。绿色通信虽然扎根于节能、环保,但其涉及内容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还包含降低电磁辐射、融合交叉产业链、提升设备制造标准、促进科研等方方面面,均能从各自领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社会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三、滞后绿色通信实现的问题分析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通信产业中节能减排,促进环保,但实际上目前通信提供商的很多工作方式还是与这一理念南辕北辙,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首先,高能耗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按照目前的通信规则,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必须保持7×24小时不间断工作,这一方面使得设备自身运行过程中的电量消耗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设备长期运行必然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利用空调制冷。

其次,物资消耗难以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主要的信息传递途径还是纸质媒体,通信企业宣传新设备、新技术、新活动时往往也主要采取分发传单的方式进行,这必然造成大量的物资消耗。

最后,通讯辐射问题难以降低。电子产品运行过程中必将产生辐射,以手机为例,虽然辐射强度低,但工作时靠近人体,很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

四、实现绿色通信的主要途徑

针对影响绿色通信实现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进行有效解决。

第一,积极进行基础设施设备改造。目前有多种技术能够应用于通信基础设备,降低其能耗,包括供电谐波治理、改良制冷剂技术等,需要我们广泛应用。与此同时,新兴的云计算功能,能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传输,利用中央计算机的强大性能缓解中小设备的运行压力,也是需要积极发展的技术。

第二,通信产业链各方协作,联合推动绿色通信。绿色通信惠及人人,而单以通信服务提供商一方之力,又难以有效推行,因此还需要产业链各方协作。首先,国家政府可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规,限制高能耗技术的应用,强制性要求设备制造方应用新型节能技术;其次,科研人员应该积极研究新技术,并深化节能环保技术在通信设备中的应用;再次,通信终端制造商有必要联合通信企业,积极开展废旧产品的回收服务,以最大化产品利用率,降低浪费;最后,国家还应发挥其强制力与指引力,一方面积极督促现存企业,一方面积极发展绿色产业。

第三,其它措施。首先,我们应该强化绿色通信相关技术的教育指导工作,保证每一位公民都能够积极参与到绿色通信中来;其次,还应该积极拓展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最后,实行能源协同管理,引入专业性管理人才控制企业能源消耗。

从上面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绿色通信对实现低碳经济目标具有极高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正面支持节能环保,还能够从侧面促进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实现。但目前通信产业还是无法有效控制其能源、物资消耗及设备辐射量。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们需要从管理、技术、产业链、教育指导等多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丽,皮立华,李文杰.绿色通信的发展历程、发展策略和政策导向分析[J].移动通讯.2012(9).

[2]冯明,王孝明.绿色电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秦廷奎,樊耀东.信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方法与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篇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进一步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加大学校育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开展环境教育,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初步起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区域内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开展,现将我校的“创绿”工作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措施和主要做法

(一)统一认识 建立和完善教育体系

1.学校领导以深刻长远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创建绿色学校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筑起以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和社会为载体的学校环境教育体制。

2.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先后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如:《校园环境管理规定》、《校园环境保洁制度》、《实验室管理及赔偿制度》、《办公室电器使用制度》、《环境教育奖惩制度》等,这些制度对校园的环境卫生以及能源的节约利用提供了范本,也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3.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重视课堂主渠道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项活动之中

1.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各学科组把环保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渗透环境教育的观点。考试中有环境教育内容的题目,有比分。努力提高环境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师生进一步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发挥了环境教育的辐射作用。构建起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手段开展环境教育。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室定期广播环保知识,利用宣传栏定期出专刊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张贴环保标语等。

3.加大投入,狠抓管理,加快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建设进程。由于科学规划,每年持续植树和有效的管理,我校的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把校园划分成若干区域,由各班专门负责净化并进行检查评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次总评比,把环境教育和爱护校园列入评选文明班级的重要条件。做好灭蚊、灭蝇、灭鼠和防病等各项工作。做到校舍净化,无卫生死角,食堂符合卫生要求,餐具定期消毒,保证教工、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贴近生活,注重参与,提高活动实效

学校始终认为,要提高环保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育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

1.“你丢我拣,人人都来弯弯腰”是我校环保教育常规活动之一。从去年起,学校少先队发起了“你丢我拣,人人都来弯弯腰”环保公益使者在行动的活动,全校100%的学生参与了此项活动。每天的课间、午间休息时间,我校的小公益使者们就开始了行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2.每学期,我们还组织高年级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环保社会大调查,调查学校周围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河水的变化,空气的变化等。

3.每学期举行各年级的以环保为主题班队活动。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学到了环保知识,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倡导绿色,营造氛围,加快环境建设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令他们感到愉悦、轻松、有广阔活动空间的环境。我校在生态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硬件建设为主,着手建设校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绿化美化校园。学校一直没有停止过种植树木,开辟绿地等绿化校园工作。校园苗木品种繁多,由于精心管理,目前长势良好。整个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可以说,走进校园,触目皆绿。学校处处流淌着绿色的旋律,充满着勃勃生机。这样怡人的环境,不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教师保持愉快的心情投入每一天的工作。特别是新建的新装修的教学楼、运动场地、文化长廊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为“创绿”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生参与创绿。校园内的绿化增加了,如何保持这种环境并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环保教育成了我们研究的课题。学校少先队适时开展了“宁栽一棵树,不折一枝花”的宣传教育,学校把绿化地带划分给各班保护。同时,我们还接受师生的合理化

建议,为每一种花草树木制作了身份牌,这样既方便教师教学,又能使孩子们增长知识。

3.抓实班级环境建设。各班除了充分利用好环境教育课时间对学生加强教育以外,还积极利用宣传阵地做好“三个一”。即:每学期出一期绿色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办一张绿色环保为主题的小报;组织三至六年级师生参加一次社会环保公益劳动等。

二、成果和体会

1.“绿色学校”的创建,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校找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2.在“实施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爱绿、护绿、培绿的意识。

3.学校通过养成教育和环境教育,校园更绿、更美了。学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学校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道路、运动场、教室地面洁净无纸屑杂物;学生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不乱折乱踏;不高声喧哗,不干扰他人学习;做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走廊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

4.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的开展,使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

5.学校还经常组织

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活动,通过不同方式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节约水电、节约用纸,美化、绿化、净化校园和其它生活空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扩大了社会影响,初步起到教育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村寨的良好局面,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且带动和影响家庭、村寨的精神文明建设,真正发挥了教育在生产生活中的先进性。

绿色施工管理体 篇5

1、编制说明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 耗能大户”。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为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的优先保护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要求,并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成立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以上三方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

2、管理机构

组长:汤绍忠 副组长副组长副组长副组长::::杨燕杨燕杨燕杨燕

周才清周才清周才清周才清 组组组组

员员员员::::朱亚军朱亚军朱亚军朱亚军

李广恩李广恩李广恩李广恩

高瑞高瑞高瑞高瑞

黄江黄江黄江黄江

齐松波齐松波齐松波齐松波

3、绿色施工原则

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 ①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 ②原建设部2007年9月10日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③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7月7日颁发的《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 ④中建总公司2009年3月18日颁发的《绿色施工评价标准》(ZJQ00-SG-027-2009试行); ⑤湖北省、武汉市政府颁布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地方性法规、文件。

5、绿色施工目标绿色施工目标绿色施工目标绿色施工目标

1)环境保护: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界噪声限制》:污水排放达标,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标准规;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达到ISO14001环保认证及《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的要求,达到“零污染”的目标。

2)节材与材料的资源利用: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计划降低材料的损耗率,积极推广应用“四新”计划。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生活用水节水器具配置比率达60%,万元产值用水量控制在7.8 吨。4)节能与能源利用:严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设备、机具和产品;万元产值耗电量指标控制在75KWh;公共区域内照明灯具的比率大于80%。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禁止使用粘土砖;平面布置尽量减少临时用地面积,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道路等。

6、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

1)、组长:负责个分包单位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全面落实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建立项目责任制,确定目标和指标,负责资源提供。

2)副组长:负责编制绿色施工措施,是定项目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执行绿色施工导则和标准

3)综合管理:组织相关人员按绿色施工责任要求进行实施,并进行自查讲评、落实改进措施。

4)经营部经理:编制施工预算和指标测算,按月工程量报表统计,进行施工预算与实耗量对比分析。

5)材料主管:对进场材料验收和核对,建立原材料进厂和耗用台账,逐月和分阶段统计消耗数量,与营销部对比,以掌握材料消耗情况。

6)工长: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组织施工安全,落实工程进度计划和绿色施工措施,负责向施工班组交底。

7)质量员:执行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动态跟踪施工质量,负责质量故障成本统计

8)安全员:确保安全文明施工,落实施工现场安全文化设施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的推广,做好环境保护。

9)绿色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员:负责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具体管理和绿色施工档案资料管理工作。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概述 篇6

公司名称:####

名:####

身份证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随之改变,从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功能向居住环境的绿色化,节能化不断发展。伴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建筑市场也在悄然发生改变,随之而来的便是“绿色建筑”的诞生。

“绿色建筑”在其使用周期内,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能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作为一个“工程人”来说,应该努力建设更多的“绿色建筑”,因此“绿色施工”的方法必须掌握。因为进入建筑工程领域的时间不长,在此结合自己在现场施工的一些经验,简单的谈一下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的相关内容。

一、绿色施工的概念:

究竟什么是绿色施工呢?借用专业人士的解释来介绍一下:

“绿色施工:指在工程建设中,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环境保护、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的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简称:四节一环保)”

由解释可以明白,绿色施工的本质是在环保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布置,尽可能的降低资源的消耗,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基于我国可用的资源不断减少,环境质量逐渐变差的实际情况,“绿色施工”的推广也能为国家建设与环境保护做出一点贡献。而且通过合理的施工布置,加强现场管理,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也可以为施工队伍缩减一笔不小的开支。

“省下的就是赚到的”从一个施工人的角度来看,绿色施工的推广,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绿色施工与施工现场其他阶段的关系。

建筑施工的步骤很多,绿色施工与其他施工阶段存在密切的连续,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 工再到工程验收一直贯穿始终,相互促进。

在总体规划中考虑绿色施工,建立规章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责任到人,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同时还能促进施工工艺的革新,新型材料的应用和推广,节约现场资金,创造安全、良好、健康的施工环境,体现人文关怀,为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三、现场施工过程中应用

1、绿色施工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涵盖了施工过程的很多方面,灵活性比较强。因此要实行 绿色施工必须根据不同的地理、社会环境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

比如我现在主要施工的地方在河北,河北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小,大风天气比较多,这几年的空气污染更是非常严重。这几个条件就决定了,河北的建筑施工现场,如果不对现场堆积土方采取洒水和覆盖等措施,在大风天气就会对施工现场附近的空气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土石方、垃圾及建筑材料的运输过程中,容易散落、飞扬、流露,如果没有采取密闭措施密封严密,车辆出厂时没有及时进行清理,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位于城市中心的话,实行绿色施工因为尽可能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了与周边社会的矛盾,在无形中也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当然以上情况多在北方出现,如果是温暖湿润,降雨量较大的南方出现这种问题的机会就会比较少,所以绿色施工“因地制宜”很重要。

2、绿色施工在“四节一保”的基础下,针对扬尘、噪音、水、光污染、文物保护(环境保护),节约材料新性能材料的推广,不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用水率,施工现场节能、节地和保护的解决方法有很多,逐一累举的话有可能要说很久,写很多。这些通过对绿色施工方法的学习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我也还没有完全消化,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检验,在我不想多说什么,在这里就绿色绿色施工与安全文明施工多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在机械化水平较低的时候是一个体力话,即便是在机械化水平较高的今天,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也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建筑工程的好坏,业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现场人员是如何安排和操作的,好的建筑工程必定有好的施工团队辛勤努力的声影,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由于建筑施工环境和特点所致,大部分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要长期在现场生活,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合理安排这些人的衣、食、住、行,是安全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重点。也因为现场流动人员比较多,管理复杂,这也成了安全文明施工和绿色施工的难点。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下场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相关人员共同努力,共同管理。方法例如: 1)、定期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定期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设立必要的奖罚制度,保证绿色施工的执行。2)、在施工现场的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明显的有节水、节能、节约材料等具体内容的警示标志,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分包单位服从总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4)、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除了按绿色施工导则组织和进行绿色施工外,还应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公司的相关文件等。5)、配备全面的生活设施,并与施工作业区分开布置(注意:也不能布置的很远,这样容易导致窝工和生产效率低,不能充分休息等现象),生活设施远离有毒有害物质。6)、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建筑物应当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当举要产品合格证书。生活用的活动板房应当布置在合理的位置,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白天尽量采用自然光照明,节约用电。

7)、严禁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绿色施工的方法包括单不仅限于以上这几项,就像前面说的一样,绿色施工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涵盖了施工过程的很多方面,与其他施工阶段存在密切的连续,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再到工程验收一直贯穿始终,相互促进。

绿色施工管理目标 篇7

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评述

目前比较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有美国LEED、英国BREEAM、日本CASBEE和多国GBTool,其架构与运作成为其他国家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借鉴,如LEED的商业化运作经验、BREEAM的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CASBEE的效率评价以及GBTool的地域适应性特点等。几种评价体系都是基于各国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的,LEED的开发者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其余三者皆为政府推动,但都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都强调舒适性和低环境影响,以及主动节能技术的使用,但LEED注重封闭空间的室内环境品质,BREEAM和CASBEE注重设备、 器具等的使用效率; 都以可持续为原则考察绿色建筑在某一期间的表现,但包含的长度不一,LEED止于规划设计,缺乏全寿命周期评价,而BREEAM则明确采用了全寿命周期的分析方法[1,2,3]。

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探索始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2001年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后在借鉴LEED、CASBEE等标准以及各地已有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于2006年颁布实施了《绿色建筑标准》( “三星” 标准)[4]。我国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体系包括美国LEED和 “三星”标准,自2003年LEED登陆中国至今,我国已注册和已认证LEED项目达1638项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LEED第二大认证国,而“三星”标准从2008年实施至今,共有1664个项目3取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两种评价体系均获得了迅速扩张,继而主导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但由于对运营和使用阶段后评估的忽视,使得大量绿色建筑并不“绿色”[5]。第一,LEED由非官方组织开发和推动,有着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受到开发商和建筑商的青睐,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但在评价内容设置上,并不具有较好的地域适应性,与 “三星”标准一样采用条目评价计分方式,但条目之间的计分可相互抵消,造成大量LEED项目在成本 - 效益比较下,往往以牺牲节能为代价,这也是众多LEED认证项目的节能绩效反而不如普通建筑的重要原因。而评价机制上的不足强化了申请认证项目的投机,一是LEED止于规划设计[6],并未涉及运营和使用阶段,造成认证项目重视室内环境品质,忽视外部环境质量; 二是设置“预认证”程序,在国内消费者不熟悉LEED认证制度的情形下,大量项目并不进行最终认证,而是把认证当做营销的噱头,我国LEED注册项目中仅有1 /3取得认证; 三是条目评分不考虑项目综合效率,造成许多LEED认证项目成为昂贵技术产品的叠加和堆砌,导致高投入、高能耗与高浪费[6]。第二,“三星”标准以我国国情为依托,考虑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从2008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稳定而强劲的发展势头,逐步形成了与LEED相抗衡的局面。但截止2013年底取得绿色建筑标识的1260个项目中,绝大部分为设计标识,运营标识项目仅有90个,占比7% , 而已取得设计标识并继续申请运营标识的比例过低( 2013年仅为6. 5%) 。“三星”评价体系虽然以全寿命周期为原则,但只及于竣工后一年,考虑到我国住宅等类型项目的闲置和装修等因素,所获得的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2绿色建筑后评估目标分析

如上所述,我国采用的LEED和“三星”标准皆弱于运营和使用阶段的后评估,对绿色建筑的评价缺乏完整性和全寿命周期性。开发商的建设行为难以受到长期效益目标的约束,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效益,一方面将评价标识作为获取收益的工具,增加需求,提高价格,另一方面压低成本或转嫁成本于消费者,导致绿色建筑的生产效率较高,但绿色技术产品的应用效率低下,或者忽视外部环境质量。从市场实践看, 绿色建筑不同于一般建筑,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其运营和使用存在明显的“市场失灵”问题,致使绿色建筑市场效率缺失,消费者在绿色建筑的运营和使用中无法弥补私人消费价值的溢出,从而降低了对绿色建筑的选择意愿,并继而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开发量和资本投入,陷入恶性循环[5]。

因此必须以解决外部性、弥补市场失灵从而提高效率为目标,对绿色建筑的运营和使用阶段进行后评估。克服市场失灵、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可以由外部性内在化实现,通过明晰绿色价值的产权和降低绿色建筑的交易费用由市场机制实现内在化,或者通过政府对消费者溢出价值的补偿实现内在化。 绿色建筑的绿色价值体现于全寿命周期,尤其是长达几十年的运营和使用阶段,必须考虑绿色建筑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动态评价,由于外部性,绿色建筑表现出多重目标,不同目标在不同时点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区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 绿色建筑运营和使用最终体现为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成本 - 收益核算,因此必须考虑绿色建筑的财务表现。

所以,可以将绿色建筑后评估目标划分为运行效率、转化效率和财务效率,并在全寿命周期原则下分析三种效率的相互关系。

1运行效率( OE) ,绿色建筑运营和使用阶段的运行效率与使用人对绿色建筑使用的熟练程度、对绿色建筑的维护管理以及不断积累的学习经验有关。假定边际报酬递减,在时间轴上,运行效率将不断提高,但增幅将不断递减,直至平稳。

2转化效率( TE) ,绿色建筑的外部性特征导致市场失灵,在外部性内在化原则下,通过市场内在化潜力和政策补偿程度衡量绿色建筑外部性内在化的转化情况,市场内在化潜力考察市场的自发机制通过明晰产权实现的交易费用的节约程度,政策补偿程度考察对消费者绿色价值溢出的抵补以实现利益均衡。通常,随着绿色建筑折旧程度的提高,转化效率将不断降低,但降低的速度递减,直至平稳。

3财务效率( FE) ,在运营和使用阶段,消费者需要考察从绿色建筑中获得的经济回报,包括与普通建筑相比得到的成本节约、获得的交易费用减少以及政府的政策补偿额度。 在运行效率和转化效率的约束作用下,绿色建筑的财务效率将表现先递减增加后递增递减直至为零,并退出市场。

( 来源: 《基于外部性视角的绿色建筑后评估思路及路径选择》, 郑世刚,工程管理学报( 2014年第5期) )

在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基于不同的变化特征,三个效率的相互关系反映于图1中,生成t1、t2、t3、t4四个节点,并将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至财务效率为零时止。可以看出在运营和使用阶段,第一、三阶段非常显著, 持续时间长,效率目标突出,因此应该注意这两个阶段的效率。在早期的第一阶段,转化效率至关重要,但是逐步递减, 并在后三个阶段中让位于运行效率,财务效率是第三阶段的次重要目标,在第一、二阶段中并不重要,在寿命周的第四阶段中,转化效率重新显示出重要性[5]。

3绿色建筑后评估指标体系设置

3. 1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3. 1. 1单级指标设置

LEED和“三星”体系均采用多级指标设置和条目打分评价方法,LEED体系分7大项,下设控制项和得分项,“三星”体系分8大项,下设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指标体系设置复杂,多级指标要求收集更多的资料和数据,并且以绿色建筑的物质实体为评价指标,忽视消费者的需求评价。因此在运营和使用阶段,设置单级指标,对消费者的需求满足进行评价。

3. 1. 2三层目标设置

如上所述,绿色建筑后评估包括三个效率目标,在运营和使用阶段的重要程度不同,呈主次之分,因此在设置指标体系时,依三层目标分别设置,并赋予不同的重要程度。

3. 1. 3阶段—目标—指标设置

绿色建筑运营和使用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不同重要程度的效率目标,并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因此绿色建筑的后评估可以 按照阶段—目标—指标的对 应关系设 置指标体系。

3. 2效率评价指标

3. 2. 1运行效率( OE) 评价指标

运行效率评价是从运行的角度衡量绿色建筑的运营和使用状况,可以设置使用人满意度、绿色达标率和专业化率等评价指标。

1使用人满意度,是后评估阶段内使用人正向反馈的比率,用以反映绿色建筑满足使用人需求的程度。

2绿色达标率,绿色建筑的内涵是“四节一环保”: 节能、 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设定每一方面的具体标准,将绿色建筑的统计数值与之比较,判断达标情况。

3专业化率,是绿色建筑的维修养护中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在所有人员、设备中的比例。

3. 2. 2转化效率( TE) 评价指标

转化效率评价是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补偿对外部性解决的角度衡量绿色建筑绿色价值的转化情况,可以设置市场化率、 政府补偿率以及经济转化率等评价指标。

1市场化率,考察绿色建筑市场的顺畅程度,体现为产权明晰和交易费用节省对市场的贡献,表示为绿色建筑市场交易收益与绿色建筑总收益的比值,两者的差值即为市场的效率损失。市场化率越高,绿色价值向使用人的转化程度越高。

2政府补偿率,考察政府干预对绿色建筑溢出价值的抵补程度,通过补偿提高绿色建筑价值的转化,表示为政府补偿及优惠额与绿色建筑建设成本或消费成本与绿色建筑效用差值的比值。政府补偿率越高,绿色建筑价值的转化程度越高。

3经济转化率,考察绿色建筑在运营和使用持续期内绿色效益的实现程度,表示为持续期内绿色建筑的年净租金收益与绿色建筑年均绿色效益价值的比值。设定市场标准,将绿色建筑的经济转化率与之相比较,判断项目的转化情况。

3. 2. 3财务效率( FE) 评价指标

财务效率指标是从成本节约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考察绿色建筑的经济表现,可以设置成本节约率和机会利润率等评价指标。

1成本节约率,考察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比较可实现的成本节约程度,表示为同等条件下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的运行成本差与绿色建筑和一般建筑建设成本差的比值。

2机会利润率,考察绿色建筑的运营和使用可为使用人实现的机会利润情况,表示为绿色价值交易收益、节约成本、 政府补偿以及租金收益的总和与绿色建筑总成本的比值。

3. 3后评估指标体系

综上所述,可将绿色建筑运营和使用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后评估的效率目标层次以及设置的评价指标的对应关系综合为表1。

4绿色建筑后评估指标体系评价

4. 1后评估基础工作

第一,后评估的持续期为绿色建筑交付后的运营和使用阶段,以经济寿命期为计算依据。第二,每一效率下的指标值计0 - 100,即指标计算值乘以100。第三,按绿色建筑用途 ( 如居住、商业、工业等) 划分后评估类型,对应每一用途搜集一定数量( 3 - 5个) 的绿色建筑运营和使用资料,按年份计算三种效率的各个指标值,以时间为横轴,效率为纵轴,描绘在坐标系内,并使用计量经济方法( 如最小二乘法) 建立三种效率的拟合函数和拟合曲线。第四,结合各用途绿色建筑的平均经济寿命期,通过由效率函数和曲线划分经济寿命期的四个阶段,并确定节点对应的具体年数,除以平均经济寿命得到指数化节点t1、t2、t3、t4。第五,赋予每一阶段中首要目标、次要目标和其他目标的权重值j1> j2> j3( 如分别为0. 5、0. 3、0. 2) 。

4. 2确定待评估项目所处阶段

通过市场调查、专家打分等方法推算并确定待评估项目的经济寿命期,乘以四个阶段的节点指数,得到待评估项目的具体阶段数据。根据待评估项目的使用年限,确定其所处的阶段。

4. 3计算待评估项目的效率值

收集项目效率计算所需资料,计算出每一效率目标下的指标值,采用平均法得出对应效率目标的分值,根据不同层次目标的权重设置,计算待评估项目在其对应阶段下的效率值, 并可以根据事先制定的绿色建筑效率等级区间,确定待评估项目的等级和效率状态。

在该评价思路下,重点在于形成不同用途绿色建筑的评价基准,并划分出运营和使用的指数化阶段。待评估项目只需确定处于哪一阶段,根据自身的项目资料以及已确定的效率目标,就可以得出效率值,操作较为简单,并可实现动态评价。

5结束语

运营和使用阶段是绿色建筑寿命周期的核心部分和消费需求的利益所在,但目前的绿色建筑评价缺少对该阶段的评估,造成大量的绿色建筑并不“绿色”,阻碍了绿色建筑的推行与发展。以效率为目标的绿色建筑后评估将评价体系划分为三种效率、四个阶段,通过待评估项目所处阶段的确定,加权计算项目的效率值,能够较好地评价项目的等级状态,并实现动态评价。

摘要:目前我国采用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括LEED和“三星”标准,但两种评价体系都忽视运营和使用阶段的评价,使得绿色建筑并不“绿色”。绿色建筑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导致在运营和使用阶段存在市场失灵和绿色建筑市场效率缺失问题,因此必须以效率为目标进行绿色建筑后评估,并分为运行效率、转化效率和财务效率。基于其不同的变化特征,可以描绘出三种效率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阶段。根据效率的内涵,构筑不同效率目标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不同用途绿色建筑的对照标准,应用于待评估项目,确定其所处阶段,计算所有评价指标的综合效率值,从而判断待评估项目的效率状态。

和谐施工与绿色施工管理策划 篇8

16.1绿色施工原则

1、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16.2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16.3绿色施工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详见15.2环境保护方案.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1)、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减少材料浪费。(2)、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3)、加强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30%,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对于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争再利用率大于50%。

(4)、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1)、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2)、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3)、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5)、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6)、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1)、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2)、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3)、应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4)、红线外临时占地应尽量使用荒地、废地,少占用农田和耕地。工程完工后,及时对红线外占地恢复原地形、地貌,使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的三环节教学反思下一篇:关于《汽化和液化》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