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诗歌诵读
曾经在众多人的关爱下,我们丫丫学语。在我的身边,妈妈给我织毛衣。
爱,曾经在众多人的呵护下,我们迈开了人生的第一步。
关注我们的眼睛永远那么多!呵护我们的双手永远不会少!
妈妈,请放开您温暖的手,让我独自向前走。爸爸,请放开您慈爱的手,让我与一切困难、一切胜利交朋友。
老师,请放开您关爱的手,请您相信我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会低头。
我想长大!我要长大!可是,什么才叫做长大呢? 妈妈说:长大是从蹒跚学步到展翅高飞!爸爸说:长大是从丫丫学语到出口成章!老师说:“长大是从一张白纸到色彩斑斓”
哦!我明白了!长大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获得快乐。
今天,我们长大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老师请你们放心,我们是已经启航的小船,将勇敢的驶向大海,迎接风浪!
爱
爱,在我的身边,爸爸给我讲故事。
爱,就是给妈妈倒杯水。
爱,就是给爸爸揉揉背。
爱,在哪儿都有,在车上,有人让座。在班里,为班级争光,爱无处不在。
水乃生命之源
水乃生命之源,也养育了人类千千万万。邪恶的人类为了从中牟利,污染了也浪费了洁净的水源。小鱼在臭恶的污水里呼唤—— “人类呀,杜绝水污染,还我们洁净的家园!” 小草用那微弱的声音在呻吟—— “人类呀,珍惜每一滴
水,给我们一线生机吧!”
总有一天,人类将觉悟—— 到那时,世界上仅有的一滴水—— 那就是人类最后一滴悔恨的眼泪。别忘了,水乃生命之源!
夏夜星空
夏夜,青蛙在田野里呱呱叫,虫儿也在树丛中乱飞,当小朋友们都熟睡时,还有一群宝贝儿没睡,那是谁?哦,我看天空,一对对小眼睛向我眨眼,是星星还没睡。夏天大多数是晴天,所以云儿不多,没把星星遮住。从楼顶上仰望星空,仿佛我已是
一颗小星星,在夜衣母亲的怀抱中享受着甜蜜与温馨。如果我真是星星,那么我会多么幸福啊!太阳是父亲,月亮是母亲,还有无数个我的伙伴。如果我是星星,我一定做北极星,它可以为迷路的人儿指明方向,多伟大啊!
看那星空的孩子们,他们都在和月亮妈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我好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真想和他们一起玩捉迷藏呀!
一阵阵凉凉的夏风吹入我的衣服,好冷,夏天也会觉得冷?我下了楼顶,又开始在窗边开始我对天空的向往,和对星星的无限遐想。
神奇的书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 就像一册书籍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
能像一页诗扉 带我们领略人世的正谛
即使你一贫如洗 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可是它却装载了 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故事
从前,有三兄弟:三角形、圆形、正方形,他们走遍天下,乐于助人。
一天,他们三兄弟走着走,见到有许多小朋友在乱丢垃圾,于是,他们组成一个垃圾桶,正方形是垃圾桶身,圆形是垃圾桶洞,三角形是垃圾桶盖。他们组成垃圾桶后,整条街道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他们三兄弟打扫完街道后,又继续去帮人,他们又走着走着,天突然下起豆大的雨点,他们立刻组成一间房子,让人们可以进去避雨。
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三兄弟不断去帮人,他们为人类造福,让人类拥有一条一尘不染的街道,也让人类有地方避雨。他们帮人的好事真是数不胜数,他们得到小孩的喜爱,获得了人们的称赞。
追太阳
太阳哥哥,年轻潇洒,富有朝气。他总是步履匆匆。早上,从东方起步; 晚上,在西山落脚。小鸟追赶太阳,他不停地扇动着翅膀,飞呀飞呀,不知疲倦,一路高歌,向着太阳飞去。
小草追赶太阳,他不停长呀长呀,吐出片片绿叶,让大地铺上绿毯,一直铺向天涯。小花追赶太阳,她不停地开呀开呀,开出了五彩斑斓,开得空气中充满芬芳。
小朋友们,也在追赶太阳。他们与太阳一起起床,与太阳一起休息。
有的小朋友比太阳起得还早。太阳哥哥看着看着,乐红了脸。他微笑着说:“和我赛跑吧。我会让小鸟的翅膀变得更硬,小草小花变得更绿更红更美,我会让小朋友快乐。
我会把自己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五彩光辉送给所有的朋友,让他们拥有一个美丽多彩的人生。”
杯子里的小水珠
我是杯子里的一滴水,昨天晚上,我一夜没合眼。我直接在杯子里呆够了,无论什么时间,我总是哪也不能去,好象被惩罚了一样,更像是一只井底之蛙,每天都傻傻地呆在井里,我多么想和小豆子一样看看外面的世界呀!
清晨,一个活泼乱跳的小男孩跑过来,把水杯拿起来,打开盖,准备要倒水,我就大喊道:“快点!快点!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要是被耽误了,咱们就会被永远关在这儿!”伙伴们什么也不顾,拼命地往前跑,哪怕是被踩到了小腿也管不得了。“哗啦„„”我们像瀑布一样直冲而下,跳到了桌子上、地面上。我们激动的心摇摇摆摆,活像一只小羊羔儿的尾巴。我们得到自由了!
这时,小男孩把纸往我们群中一摆,我们全被吸到了上面。我们非常高兴,欢呼着、尖叫着:“哇!我们能看到天空喽!”然后,我们随着纸来到了垃圾箱。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天空。
我与童话有个美丽的约
会
在我的记忆的童话中,有会魔法的精灵、邪恶的巫师、可爱的小人鱼、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还有英俊的王子,以及宫殿、城堡、小黑屋„„一直陪着我唱歌、跳舞。
我与安徒生谈过话,和格林兄弟握过手,他们的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小小的时候,我是伴随着她们的结局入睡的,睡得很甜很香。因为,王子和公主最终幸福地在一起;精灵最终打败了巫师;夜莺最终又可以唱欢快的歌曲了;丑小鸭最终成了白天鹅。所有幸福的内容,都成了甜甜的梦,我在梦中笑了。她像细绵的线,像细密的雨。交织在一起,变成了一张大网,网住了我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每次听完妈妈讲的童话,总有雨过天晴的味道。所以对童话的感觉还有点妈妈的味道。我可以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听童话,也可以听着听着就跳起来为丑小鸭抱不平,或者为公主和王子的结局而羞涩地笑了。
还有那些发生在我生命里的童话。从小,妈妈用一颗魔豆使我出生,用魔杖使我长大,用森林深处的一片树叶使我一呼一吸„„
现在的我,已经开始走出我的童年,依然可以与她相约到迷迷糊糊睡着,然后穿靴子的猫拉开电影院的帷幕,开演了我的童话故事,而我,是惟一的观众。
童年
童年是欢乐的,是美好的。童年的回忆像珍珠一样闪着银色的光芒,人的一生中,童年是最美丽的。
童年是那后院的梅子园,梅子树结满了梅子,梅子树下有着梦一般的童年。童年是皮球,拍出欢乐的笑声,拍出天真的幻想。每一次着地,每一次跳起,都不带一丝犹豫。
童年是桑果,紫色的梦幻,紫色的诱惑,让人回味无穷。
童年是蝴蝶结,扎出天真无邪的我,烂蔓又可爱。
童年是短暂的,它的一切秘密会在一个秋天被金黄的野果挥霍干净。童年是漫长的,那小小的身影会在充满挑战的一生中顽皮地晃出无尽的回忆,童年像栖息在窗口的小鸟,一动便会飞掉。
童年是不可代替的,童年的欢乐,值得一辈子珍藏。
洋娃娃的自述
我是玩具店里最漂亮的洋娃娃,很多女孩子都喜欢我。我每天都坐在橱窗里,享受着路人的赞美。
这天,一个小女孩来到玩具店,她一下子就看中了我,她妈妈便把我买下了,送给小女孩。小女孩抱着我回家了。到了小女孩家,小女孩把我放在了她的小床上,细心地给我盖好被子,说:“宝宝,你先睡觉,我出去一下,一会就来看你。”小女孩和妈妈出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我感到很孤单,没有了路人赞美的话语,没有了女孩们羡慕的目光„„
小女孩回来了,她又抱着我,我感到很温暖,很舒服。晚上,小女孩就抱着我睡觉,早上带着我去上幼儿园,那些小女孩都很羡慕地望着我,我心里有说不出来的喜悦。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失宠了,她迷上了她姑妈送给她的芭比娃娃,一天到晚的抱着她,我却被扔到了床底下„„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小女孩一家搬家了,小女孩这才在床底下看见我,我本以为小女孩会再次宠爱我,谁知
道,小女孩竟然把我扔进了垃圾筒!我后来被环卫工人送到了回收站,我被缴碎机缴碎了,我的生命结束了„„
落叶的诉说
HI,我是一片金黄的梧桐叶,这是我一年四季的“影像带”。
春意盎然,一树绿油油的梧桐叶悄悄地钻出树枝,放眼望去,像一颗颗翡翠挂在树上,美丽极了。人们的心情也随着高兴起来。
夏日炎炎,我在蝉鸣蛙燥中经受考验,在暴风骤雨中接受磨难。
秋风瑟瑟,望着天空中翩翩起舞的梧桐叶,人们的心情似乎是悲凉的。冰雪交加,那一树光秃秃的树干孤独的屹立在那里。
有什么好悲凉的呢?我虽然落了,但我对大树有了新的贡献,小花小草有了我的培育,长的更快。
来年春天,我将拥有新的一批子孙后代。所以不用悲凉。
看完“录像带”后,收获很大吧。
生命像海上的太阳
清晨,太阳刚刚出来,是多么清新,温暖,还伴随着一丝丝从海上轻轻吹来的海风。阳光洒满了整个海洋,越到日中,她越来越高,发出越来越猛烈的阳光。有时侯她会遇到厚厚的积云,遮挡着她的光芒,但她并不放弃,继续照耀大地,偷偷地从云层细小的缝隙中透露出她的光线,就在此时,她的光芒是最美的。然而,突如其来的乌云会将她全部掩埋。她悲伤,她哭泣。过后,她重新出现,还带着一道七色的彩虹,她高兴,她欢笑。
到了最顶峰,她开始向大海的西方滑落,直至消失消逝。在大海的映衬下,唉,真想成为一只小鸟啊!
消失了她的哭声,她的笑声......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常常靠在窗前想:如果我是一只小鸟,那该多好呀!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上枝头。看看树上那满眼的绿色,看看地面上那一片片草地,看看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顽耍。听听小树叶说树上的新鲜事,在树丛间尽情地穿来穿去。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落在草地上。与小草攀谈,与小花儿密语。啄着地上那一粒粒的食物,向小孩子们买弄自己美丽的羽毛。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上天空。那湛蓝湛蓝的天空,那火红火红的太阳,那雪白雪白的云彩,从近处看,一定会更加美丽。或许,我还可以和白云交上朋友呢!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向大海。在那里,我可以和鱼儿比赛。看看是我飞得快,还是鱼儿们游得远。在那儿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看着天空被太阳的光芒染成粉色,看着海水披上太阳的光芒。那种感受一定很惬意。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到一个美丽的小岛,那儿会有许多大树,我可以在上面做窝,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蹦跳。或许,我还可以和其它的鸟交朋友,可以与它们一起在树上捉迷藏、比赛呢!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愿意来到人们的家里,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快乐。每天,我都会有数不尽的食物可以吃,还可以在外面放飞一段时间,要是那样的话,我就可以不用担心自己被那些顽皮的孩子们用弹弓打伤或打死了。
写给冬的一封信
可爱的冬:
你来了,冷天使的气息在蔓延,呼出的暖气也和你一样纯白。洁白的气体,洁白的花,你释放的冬花白花花的,多了,大地也就茫茫白了„„
是的,你来了,一切色彩都埋没了,被一种纯洁埋没了,深深地埋没了„„
绿油油的菜地白了,黑洞洞的瓦片白了,大地白了,天好像也白了„„你总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虽然你的身边总带着一团北风。冷啊,好冷啊,冷死啦!冬,你冷吗?大地看着你的身影在风中飘,想和你说会儿话,暖暖心窝,可是你的身影总是七零八落的,让人看了痛心啊!
冬,你好美,美得让人心动,可美中总带着一丝憔悴,让人心痛,但是世间仍有许多颗爱你的心在跳动。
瞧你的花,生命之花——雪儿,它又在舞,你快乐吗?生命的音符在跳动,你的微笑在何方?天底下,你最爱哪朵花?为什么你的生命总有漫长的过程,而解雇却只是另一种色彩的代替,你不认为天弄人吗?
没能听见你的回答,只看见那一团团飞舞的生命„„
天哪,地哪,冬哪!如果你们是一个结合体,那么世界也许会产生凄凉的美丽吧,因为你的眼神中总带一点忧郁!
快乐一点嘛!人生有两个选择,一个是 快乐,一个是悲伤,你为什么不愿意快乐地过呢?也许你已经快乐了,只是我的无知吧。
花依然在舞动,时间依然在移动,心也一直陪你跳动,永不停动„„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感受幸福
幸福是什么?小小年纪的我的脑海中忽然闪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妈妈,幸福是什么?”“傻孩子,说起颜色,人们都会用"五光十色","五颜六色"来形容她.如果问你最喜欢哪种颜色,似乎很难做出选择,如果你来问我,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我最喜欢绿色!"
为什么呢?大家有疑惑了,是吧?绿,一种单调的颜色.或许,有幸福就是父母对你的关爱啊!”妈妈拿出相册,让我一遍遍浏览小时侯的照片,看到妈妈背我上医院,爸爸带我去公园,我忽然明白,幸福是爱,是温暖。
“老师,幸福是爱,温暖,对吗?”我得意扬扬的向老师讲着自己的发现。“是啊,不过幸福还有努力。”“努力?”我疑惑不解。“是啊!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你高兴吗?”老师耐心的给我解释。“当然高兴了,哦,我明白了,幸福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甜蜜果实。”我笑了。老师笑了。
夜,静悄悄的。我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星围绕着月亮,我自言自语:“月亮一定很幸福,因为它是星星的摇篮。”我忽然明白了,幸福还有奉献。
幸福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追寻这个问题。我到认为幸福不用寻找,因为它就在你身边,只看你懂不懂感受罢了。幸福是快乐,幸福是悲伤,幸福是泪水,幸福是甜蜜,幸福是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东西。有人认为自己没有幸福这是错的,因为首先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人们在攀登,向更高处攀登,为的就是寻找更高的幸福,更高的快乐。而且,有许多幸福是我们发出的,如拾金不昧,乐于助人等。这些幸福是双重的,更有价值。
朋友,别再迷茫,快和我一起感受幸福吧!
我爱绿色
很多人喜欢一些大红大紫的颜色,因为她们艳丽夺人.在我的眼里,那些都是庸俗的色彩,她们没有象绿,蓝一样的清新脱俗.
我爱绿色,因为她是植物的颜色,谁能不喜欢植物,换一句话说,没有了绿,人类将无法生存!绿树,绿草,它们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人类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谁能不被绿的无私而感动!
我爱绿色,因为她是自然的颜色.自然,一个多么熟悉的名词,我们生活在自然,没有自然,将不会有我们生存的环境.绿,就是我们的母亲!谁能不被绿的爱而感动!
我爱绿色,因为她是生命的颜色,我相信,谁都爱自己的生命,爱护自己的生命,绿,她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更辉煌!
绿,可能她比不上花的红,可是她的精神更为可贵;绿,她或许比不上那些更为鲜艳的颜色,但她的朴实无华,更是让她成为世界焦点的理由!我爱绿色,爱我们生命的绿色!
感恩·恩师
成长,需要梦想。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恩师的支持与教诲。
就多一份关爱; 多一份感动,就多一份快乐。我的恩师,会在我的每一步脚步上,流下她们那亲勤的汗水。是老师,让我,认识人间的美好,看见人间的纯洁,知道世界的宽广!
梦想的伟大,是老师,在我遇到挫折时,教我勇敢面对; 是老师,在我碰见困难时,和我一起闯过难关;
是老师,在我成功时,为我骄傲自豪!
梦想,需要分享。老师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也会告诉老师,我发现的“新大陆”。
向老师,倾诉青春的忧愁和快乐,倾吐内心的感动和关怀。那些有趣的成长经历,和那些意外的发现和收获,会让我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绚丽多姿。
梦想,需要沟通,多一份真情,我会永远地记在心上,也会纵情为老师歌唱!
老师,您是滋润我生命的甘露,您是我童年快乐的源泉,您是我人生阅读的第一本书,您是我点燃梦想的第一团火,有了您,我才有了感动; 有了您,我才有了向往; 有了您,星空才如此璀璨,有了您,生活才这样精彩!
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对诗歌诵读方法的选择。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诗歌诵读教学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 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人诵读风格的。很多语文教师选择让学生齐声朗读古诗词, 这样的诵读方法并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诗歌的内涵。因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每个人对于同一首诗歌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如何让学生在诗歌诵读中表达出个人的特色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明晰诗歌创作背景
小学生年纪小, 涉世未深, 所以对诗歌的创作背景通常不是很了解。比如李白的《静夜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不了解诗人所处的特殊年代是无法体会诗歌那种痛彻心扉的思乡之苦的。“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所以要让学生在诵读之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首先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一些生活经历。很多诗人都是依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创作诗歌的。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李白一生浪迹天涯, 他的诗歌多是浪漫飘逸,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他的诗歌通常是伤感沉郁。最为典型的是女诗人李清照她的诗歌分为两种风格,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前期生活安定诗歌大多是清新欢快的, 后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创作多为伤感的诗。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大致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二、把握诗歌情感意象
古诗词是有一定情感基调的。比如怀才不遇的伤感、思乡之情、朋友分别之情等。小学生是最有想象力的, 只要教师做出正确的引导相信学生是可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情”可以说是诗歌的灵魂, 没有一种强烈的情感上的冲击, 诗人是无法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想要正确的朗诵诗歌就需要学生领悟诗歌之中的情感。
教师要认真给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 比如《静夜思》之中的月亮是诗人思乡意象的化身。“月亮”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意象是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意”相结合的。意象往往可以烘托诗歌的气氛、渲染诗歌的意境起到线索支撑的作用。常用的意象有“柳”表达的是一种伤感分别的情怀;“月”代表诗人思乡的情绪, “松、竹、梅、兰”古人称为“四君子”通常表达诗人高尚的情操等。
三、凸显诗歌诵读风格
有了教师的引导, 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 理解诗歌内容来进行诗歌诵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是采取齐读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诵读。这样的诵读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千篇一律的诵读风格其实是剥夺学生自主感悟诗歌的机会。还有教师更加重视诗歌本身的文字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从而使得学生在诗歌诵读中难以表达出自己对于诗歌的情感。
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 对于同一篇经典诗歌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诵读的过程中会依据自己的想法来构建诗歌情感基调。这也是学生重新发掘诗歌意义的途径。诵读诗歌的时候我们不能局限于呆板的章句, 也不能天马行空的主观臆想诗歌内容, 而是通过对诗歌的正确理解适度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再结合自己的主观理解继而开始诵读诗歌。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让我们的“个人”和“诗歌”做到真正的有机融合。我们的朗读是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所以每个人的朗读体会是不一样的。而且每个学生所掌握的阅读技巧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诗歌诵读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个人特色。而不能用统一的要求和方法强加给学生。对于诗歌作品本身来说也是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多义性, 这给每一个诵读者一个很开放的空间, 让诵读者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 从而开创自己的诵读特色。
当下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 诗歌诵读最终也需要回归学生本体的。教师只能对学生以适当的引导, 传授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身也应该积极的发掘自己的个性, 在诗歌诵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诗歌的独特艺术之美。
摘要:诗歌诵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个性化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张扬自己的情感, 向听众传达出个性的声音。通过对小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让学生在诗歌诵读中表达个性。
关键词:诗歌诵读,语文,个性
参考文献
[1]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 (10) :09.
[2]王玲玲.朗读教学与语感构建[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 (9) :25.
笔者通过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以读为本,反复朗读,培养语感,发展素养”的诗歌诵读教学法,可以打破传统语文诗歌教学的弊端,有效地提高诗歌的教学质量,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传统的诗歌教学相比,诵读教学法有着非常明显的优点: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熟悉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并能逐渐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就对如何开展诗歌诵读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示范诵读,帮助学生体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充满真挚情感的优美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掌握诗歌的读音和诵读节奏,更好地感悟诗歌的感情,而且能极大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调动起学生自己朗读诗歌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注重诗歌教学的示范诵读,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发挥好范读的作用,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对诗歌进行认真的朗读和研究,准确地掌握读音和诵读节奏,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此外,教师在范读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突出诵读的要点,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去模仿、去诵读,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冰心诗四首》中的《成功的花》时,教师在范读的过程中,在突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找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说明好在哪里?重点体会“明艳”、“浸透”、“洒遍”等词语的作用(明艳形象突出了花的成功,浸透写出了眼泪之多,洒遍指明了血雨洒的范围之广),进而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人不应该只看到别人的荣誉,而应该知道这成功背后蕴含的艰辛,不经过奋斗和牺牲,哪来成功的荣耀?
二、各种感官参与,体验诵读快乐
语文教学,是多种思维和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自己去逐步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体验到诵读诗歌的快乐。在以往的诗歌教学中,很多教师由于教学思路的束缚,往往是一个人在前面讲,整节课下来就是满堂灌,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在诗歌教学中开展诵读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参与、体验和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验诵读诗歌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诗歌。在朗读完之后,让学生们动脑思考,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自己根据头脑中所想到的内容,把诗歌中所描绘的场景,自己画出来。这样,学生在画完之后,再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所画的景物,朗读诗歌,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就能有了更好的理解,从而体验到诵读带来的快乐。
三、引导课外诵读,发展学生素养
诗歌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以大量的诗歌积累为前提。如果学生在平时有着大量的诵读诗歌的积累,在遇到很多相似的题材时,就能很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多诵读课外诗歌,可以丰富学生的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熟练地掌握课本诗歌的基础上,扩大课外诵读,通过大量地诵读课外诗歌,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通过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数量,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平时拿出时间来诵读《唐诗三百首》、《宋词》,也可让学生自己去搜寻一些好的诗歌,体味诗歌的遣词,诗歌的情感,并拿出专门的时间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并进行适当的点拨,把诗歌吃透。这样,当学生在日后进行诗歌学习时,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诗歌教学也变得轻松简单了。
总之,诵读法是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想开展好诗歌诵读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善于与学生进行接触和沟通,因材施教,结合教学实际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从各方面努力,以读为本,才能点亮学生学习诗歌的火把,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诗歌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原来低效沉闷的“死胡同”而充满活力。
忙开完小教师:唐德娇
摘要: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作用不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美,还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本论文关键词:小学;古诗;诵读;教学
诵读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的优良传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充分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
一、诵读是对小学生诗歌启蒙教育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最早的诗歌是人们口头吟唱的,诗歌中的音乐因素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音乐性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音乐美又被称为韵律美、声韵美,表现为押韵、平仄、句数、字数、停顿节奏、双声、叠韵、叠字等语音特征的有规律的反复所形成的听觉上的审美感受。
周振甫在《论诵读》中总结了诵读的种种好处,他说:“读时分轻重缓急,恰好和文中情事的起伏相应,足以帮助对文章的了解,领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情绪;懂得音节和情绪的关系,到写作时,自会采取适宜的音响节奏来表达胸中的情意。”清代程廷祚认为:“古者之于诗,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近人黄仲苏认为:“诵就字义言,则为读之而有音节者……”朱光潜说:“歌重音乐的节奏而诵重语言的节奏。”综合各家的理解,我认为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反复地读,熟练到脱口而出,自然成诵。方智范分析到:“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应当适当提倡。诵读是反复朗读、自然成诵,尤其适用于优秀诗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又不象朗诵那样具有表演性。这一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
二、诵读的作用是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语言和韵律,并受到情感的熏陶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等专家说:“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多不习文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工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近来学生们大家虽说在学校里“读书”或“念书”,其实读和念的时候很少,一般学生只做到“看”而已。我认为语言学科,不该只用眼和心,须于眼和心以外,加用口及耳才好。读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诗人完成一首律诗,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象《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而是为了通过抑扬亢堕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前人评《秋兴八首》谓„浑浑吟讽,佳趣当自得之‟”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其实何尝不可以看作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这种方法似笨拙,实巧妙。它可以使古典作品中的形象、意境、风格、节奏等都铭刻到自己的脑海中,一辈子也磨洗不掉。因而才可能对它们耳熟能详,而理解得十分透彻。
三、展开诵读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
首先,诵读强调实践性,注重读的过程,遍数多是其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从“过程和方法”的维度出发,强调古代诗歌的启蒙教育应突出实践性,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模仿、尝试诵读方法的不同变化,再积累诵读的经验。这个过程不同于以会背为目标的检测。南宋朱熹说:“读之,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研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他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一遍地读来入调,一遍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其次,诵读还要强调诵读的目的性。诵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朗读。“用普通话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了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朗读是指放声读。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诗歌特点予以指导,使学生明白读的目的和要求,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注重对具体读法的指导,注重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不同、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即课程标准所说的“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一些专家对此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如朱自清认为,“熟读的工夫是不可少的。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在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使声音有缓急,合于原文意思的发展。”这些论述是有指导意义的。再次,诵读的训练要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随着理解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高,老师必须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诵读的不同要求和训练方法;组织课堂的诵读实践要适应学生的趣味,采取多种训练方法给学生示范和引导。
总之,诵读是和情感体验、语言积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指反复多遍,最终烂熟于心的读。学生吟诵诗歌,抑扬顿挫,韵味无穷,有意识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音律的美,诗歌意境的美,形象的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朗读相比,诵读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诵读是古代诗歌启蒙教育的贯穿始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阅读技法系统》,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135 <2>程廷祚,《诗论十五》,道光丁酉年刻本《青溪文集》卷二 <3>黄仲苏,《朗诵法》,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6.126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19
<5>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64
<6>夏丐尊,《叶圣陶.文心》,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8(再版,107)
<7>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论着选评》<上>,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909
<8>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3-15
朗诵比赛计划书
一;活动内容
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朗诵比赛。
体裁不限,如今年来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先进事迹与其所传达的精神,还有弘扬民族精神,宣扬红色革命精神的文章,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散文,只需朗诵内容贴近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二: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参加者主要是本班同学,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
1、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推举至少一个;
2、以个人意愿为准,愿者报名;
3、自由组合,互结对子;
三:活动步骤
1、由班委团委和全班同学选出主持人和评委;
2、活动开始时由全班唱一首带有弘扬民族精神主义色彩的歌曲,帮助同学们尽快进入状态3、4、朗诵时参赛者按主持人的节目选单依次上台朗诵 优选出的评分者对参赛者进行打分,并指出参赛者在朗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5、评分审核完毕,由团委成员对本次活动作总结
四;活动要求6、7、8、9、班内评选评委是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评分者要以客观公正的原则对参赛者进行评分; 参赛者需精心准备稿件,使本次活动圆满完成; 班内的同学要积极参加到本次活动中来;
10、参赛者可自愿选择朗诵形式,如脱稿演讲或持稿演讲;
11、团委尽力将本次活动搞的丰富多彩办为配合团委搞好班内秩序
五:活动目的1、2、3、4、5、六:评分标准 弘扬民族精神; 强化同学们的普通话 挖掘有潜力的朗诵人才 锻炼参赛者的心理素质 通过举办本次活动拉近同学们的关系,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思想内容(10%)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
表现风格(10%)能代表不同时代的不同流派,不同风格
精神面貌(20%)自然大方、出入有序有礼、精神饱满、衣着得体。
朗诵能力(30%)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节奏韵律明显。艺术处理(30%)感情充沛,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七:奖励方法
冠军:一名,奖金:五元
亚军:两名,奖金:三元
季军:三名,奖金:两元
小教101团支部2010年11月3日
小教101班诗歌诵读比赛总结
我班于11月5日在五教310教室举行的诗歌朗诵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此次比赛得到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班学生的风采,提高了同学们的朗诵水平,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本次活动的获奖情况是:
一等奖:418宿舍集体
二等奖:王晓鹏和曹永梅组合黎瑞玲
三等奖:陈大学朱海英419宿舍
对于这次的诗歌朗诵比赛,我现总结如下:
一,比赛形式的多样化。这次比赛 有个人、双人组合、三人组合、已及以宿舍为单位的集体,使参赛的同学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情展现自我的风采,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害羞的同学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
二,比赛设备的齐全。这次比赛时我们为参赛选手提供了背景音乐,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将朗诵内容和美妙的音乐结合起来,增加了朗诵的气氛,同时也感染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
三,比赛内容都紧扣主题“爱国”,使整个比赛的意义更加鲜明,看他们在台上富有激情的朗诵,让我们不禁为之动容。
四,比赛范围影响广,并得到了评委和同学们的高度评价。这次比赛可以说是举办得相当不错,不仅展现了大学生的时代风采,而且对我们以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借鉴意义。当然,在肯定这次比赛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而且部分同学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普通话不标准,上台有紧张现象。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尽力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屏弃不足,发扬优点,争取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以更好的为同学们服务。
小教101班团支部
一.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 确定诗歌情感基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 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 。概括地说, 就是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的结合。不少老师在诗歌教学中把分析诗歌意境具体化为寻景———构境———析情三个步骤, 即通过对诗歌客观之“景”的描绘分析, 进而引导学生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主观之“情”。笔者认为:诗歌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 分析诗歌的意境:或清新自然;或浓郁雄浑;或轻松愉快;或凄婉迷茫……进而使学生领悟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意境是诗歌的灵魂, 分析诗歌意境是读好一首诗歌的前提条件。因此, 在诵读诗歌之前,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意境。
诗歌情感基调指诗歌的基本情调, 也就是诗歌感情色彩的一种综合体现。诗歌情感基调主要通过诗歌的意境, 在诗歌的字里行间得以体现。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应在理解和表达的统一中, 在情和声的统一中, 使诗歌情感基调得到完美体现。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应注意两点:一是诗歌情感基调总是与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相吻合,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确定的情感基调应再现诗歌意境, 体现诗人的创作意图, 诵读者对诗歌的情感理解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语调风格应与作者的情感态度大体一致。二是诗歌情感基调是统一而有变化的:一方面, 诗歌都有贯穿始终的统一基调, 即思想感情发展的总的方向;另一方面, 在这种统一中又存在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既要保持诗歌情感基调的统一性, 又要注意这种感情层次上的变化。当然, 还有读者的创造性理解。
《雨巷》是一首富有音乐美、朦胧美和浓郁的象征色彩的抒情诗。诗歌通过“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诗意描绘, 通过与丁香一样的姑娘从期盼、相遇, 到远去后思念的整个过程的描述, 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凄清寂寞、哀怨惆怅、凄婉迷茫的复杂而微妙的内心情感。诗歌主要采用“雨巷”、“我”、“丁香姑娘”、“油纸伞”这一组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其意境哀怨惆怅、忧郁迷茫, 但整个画面及情感又不失为一种朦胧的美, 给人以无比想象的空间。这是整首诗贯穿始终的统一情感基调。在这统一基调下, 作者的情感也有一丝的变化。你看:“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后来, “我”在雨巷中与这样的姑娘短暂相遇了:“她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的,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并且“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 “我”似乎找到了一直渴望的知音, “我”的情绪也就随之起了一丝变化, 这是一丝短暂的欣喜。但随着姑娘的远去:“她静默地远了, 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我”的这种惊喜也就随之消失, 恢复原来的哀怨惆怅, 剩下“我”的独自彷徨。教师指导学生诵读时既要把握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又要注意作者情感的这一丝变化, 在诵读中一定要有所体现。
二.以诗歌意境、情感基调为基础,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
为了再现诗歌的意境, 读出诗人在诗歌中所渗透的情感, 感染学生, 活跃课堂, 让学生热爱诵读、热爱诗歌, 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诵读技巧, 使诵读停顿有节、轻重适度、节奏鲜明、抑扬顿挫, 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1、停顿
停顿是指语流中出现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出于生理上换气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语法上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情感表达上的需要。在诵读中, 适当的停顿可以使声音错落有致, 使表意清晰, 便于达情。恰当的停顿运用会形成节拍, 节拍可以增强诗歌诵读的清晰度和节奏感, 这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我简单谈谈后两方面的停顿。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的停顿。一般来讲, 下面几种情况可作适当的语法停顿:
⑴主语和谓语之间;⑵动词和宾语之间;⑶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⑷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⑸方位词后;⑹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 (因为、如果和等) 。
情感表达停顿:为了突出诗中某种感情, 诱发听众思考, 感染听众而作的停顿。这种停顿往往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当然, 在具体诵读某首诗歌的时候, 要统筹兼顾上述三方面的停顿, 不能机械套用。是否有利于情感的表达对诗句的是否停顿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 结构相同的段落 (《雨巷》的首尾两节) 或结构相同的句子, 为避免单调, 可根据情感作不同的停顿。还有, 停顿要注意“声断气连”的适时处理, 否则, 读出来的语调给人生硬、呆板之感, 既会破坏诗歌的节奏美, 也不能很好地表达诗歌的情感。
我以《雨巷》诗的第一节为例, 谈谈诗歌的停顿。诗的开头一节是全诗主旋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闭目回味, 在学生脑海里呈现这样的情景:以情而言, 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 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 水乳交融, 幻化为一体。何等孤寂!何等惆怅!何等美妙!结合上述停顿要求, 可作如下停顿划分:
撑着/油纸伞, /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2、重音
着意加重或弱化某些词语读音的现象叫重音。重音不同, 所传达的感情也不同。重音位置的确定取决于诗歌固有的情感, 也包含着诵读者对于作品内容的独到理解和表达的需要。一般来讲, 它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处理的重音;逻辑重音是由于表达的需要, 特意突出某种意义或感情而对相关词语进行重读的处理。由读音轻重所造成的起伏变化, 是诗歌音乐美的重要表现。下面我介绍四种读法:
⑴低中见高法:就是把要强调的字词读得重一些, 响一些。这是最常见的方法。
⑵实中转虚法:虚声指声轻气多的声音, 即重音轻读法。
⑶快中显慢法:把某些字词的读音有意拉长, 形成拖腔。
⑷连中带停法:运用停顿来突出重音, 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我以《雨巷》第三节为例加以说明: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 凄清, 又惆怅。
诗歌第三节总的感情基调是哀怨、惆怅、孤寂的。上面我说过, 在寂寥的雨巷中遇到像“我”一样的、撑着油纸伞、结着愁怨的姑娘, 瞬间, “我”觉得找到了知音, “我”的内心起了一丝波澜, 有一丝短暂的惊喜。注意, 由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所致, 这一丝惊喜不是很强烈。因此, 其中的两个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的意象“雨巷”和“油纸伞”需要轻重读, 要读出如烟似幻, 阴霾不开, 细雨如愁, 孤寂惆怅的情怀。“寂寥”这个形容词应该读得稍重一点, 让人联想到雨巷的悠长残破, 空寂幽冷。两个“我”字也要重读, 第一个“我”稍轻, 第二个“我”要读得稍重, 并适当拉长声音, 以示“我”的惊喜与兴奋, 但千万不可读得太重, 否则就破坏整首诗的意境了。“默默”一词采用连中带停法, 突出“我”的孤寂惆怅。“冷漠”、“凄清”、“惆怅”三个词在读法上同中有变, 都读轻重音, 只是“凄清”这个词要读得较“冷漠”凝重点, “惆怅”在声音处理上可稍作拉长, 但尾音一定要干净、利索。
3、语速
语速是由诗歌的内容及情感的变化来决定的。大体上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快速主要用于表达紧张、恐惧、激动、欢快等心情, 表示质问、争辩、斥责、鼓动、号召等声态;中速主要用于感情没有多大变化之时, 多为叙述性语言;慢速则用于表现沉重、哀痛、忧伤、肃穆等心情, 抒情色彩浓厚。根据诗歌内容, 采用恰当的语速能很好的传达诗歌蕴含的情感。《雨巷》是一首富有浓郁色彩的抒情诗, 它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决定了它适宜采用慢速, 用低缓的语调进行诵读。我以诗歌的第六节来加以具体说明: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这一节是最能表现“我”的孤寂惆怅心情的。雨巷中, “我”与丁香般美丽而忧郁的姑娘相逢了, 但她并没有停下, 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样”, 转瞬间, 便飘过“我”的身旁, 连同她的“颜色”, 她的“芬芳”, 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与“她的丁香般的惆怅”, 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泥墙”。空留下“我”伴着雨的哀曲, 在寂寥的雨巷里自悲自叹, 独自彷徨。因此, 在诵读这节诗的时候, 语速宜慢, 语调低缓而忧伤。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诵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进入诗人为我们创设的意境之中。
当然, 我再次说说, “我”的梦想曾一度短暂实现, 有过一丝惊喜。因此在诵读相关诗句时, 语速宜稍快一点, 以示这种情感的变化。比如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还有如第四节中的“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 “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但这种情感瞬间即逝, 在诵读的时候需要细心把握, 不宜过分渲染。
诵读的基本技巧还有很多, 比如句调处理、发音技巧的运用等, 鉴于中职生的客观实际, 我就不再谈了。
课例一:《诗人·领袖》诵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口一中杨爱彬老师,在“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东方班的培训活动中执教的一堂展示课。他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导入(激情诵读《沁园春·雪》,创设情境)——诵读(第一次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第二次读要求把握节奏、读准语气;第三次读要求读出情感)——品读(思考、讨论:①这首诗化用了毛泽东诗词中的哪些句子,你能发现吗?诗中哪些句子最能表现毛泽东的诗人形象?②毛泽东有哪些伟大的历史功绩?诗中哪些句子对此有所体现?)——再读(把握情感,读出赞美之情)——拓展(找出毛泽东的其它诗作诵读、品味)
杨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诵读欣赏指导上,诵读指导凸显层次感,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不同的要求,而且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新的体会。在读书中,杨老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诗情,将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处。课堂结束了,笔者发现学生对诗歌的诵读“意犹未尽”,已经产生了好感。笔者想,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学生学到的已经不是《诗人·领袖》一课,而可能是诗歌的诵读;虽然杨老师只是上了一堂课,但是影响学生的已经不是45分钟,而可能是学生的一生。
课例二:《口技》阅读教学
这是海南省骨干教师、海南国兴中学方仁艳老师,在海南省首届中学语文教师“十佳教学能手”决赛课堂教学中执教的一堂课。方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主要有:
初读课文:第一次读,读得沸沸扬扬——自由读,标出不能确定读音的字(正音);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大声齐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断句、把握节奏);第三次读,读得流利顺畅——轻声读,对照注释和《童趣》的翻译方法读顺全文(翻译课文,理解、归类本课的重点词语);第四次读,大声地、自由地读一遍课文(理解后读)。
再读课文:第五次读,读出层次——第二至第四段有明显的层次,你发现了吗?(学生发现:都是先写声音后写宾客的反应,先正面描写后侧面描写)第六次读,读出缓急——第二段、第四段从内容和句式上可读出缓急,你找到了吗?(学生指出:内容上写了很多声音“一时齐发”,语速要快;句式上排比句也读得快;声音很远、很少的,要读得缓一些)第七次读,读出“善”来——从词句、结构、写法上可读出“善”,你试试!(学生读读并说说口技表演者的“善”)
方老师教学的重点也在诵读上,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诵读很有层次感,正如她最后总结的学习方法一样:读出语感、读出意义、读出内容、读出妙处。
海南省特级教师苏盛葵老师在评课时说:“如何朗读?不能干读,读得骨肉分离。最好是读中理解,理解后读,读出语气、语调、情感。”
足够的诵读才有更深的感悟
由此笔者感到,诗歌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读出层次: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读出好感。只有读出诗歌的韵味意境、人文精神,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有效感悟,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音正句顺,读出语感 一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二要把握节奏,读出语气;三要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可以先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再让一些读得好的同学表演读,带动大家反复读,是激发兴趣的好办法。
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读出情感这是诗歌诵读的较高层次。教师先要反复诵读,做好“范读”。教师还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学生才能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只要学生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
入景入情,读出美感 诵读不仅要读懂原诗,读出画面,读透意境,还要学会赏析,体会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诵读时要体现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要达到形象美、形式美、韵律美、情趣美的完美统一。赏析的角度多样,可以针对风格、意境和思路做点评,也可以选取某句话进行字词品味。
意犹未尽,读出好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对诵读“意犹未尽”,产生好感,自己愿意在课外再接触。就像杨老师和方老师的课一样,学生不仅愿意在课堂上读,还愿意把这种习惯延伸到课外。但愿我们的诗歌教学能够达到他们这样的效果。
反观平时的诗歌教学,重字词解析,轻诵读感悟,学生诵读往往只有两三遍,学生没有足够的诵读,缺乏层次感,必然难以理解诗歌的意境,难以感悟诗中的情感,难以感受诗歌的魅力,必然导致学生诗歌诵读兴致不高。这不得不引起教学者的思考。
【小学生诗歌诵读】推荐阅读:
马庄小学经典诗歌诵读09-11
小学诗歌诵读主持人串词10-16
小学生诗词诵读比赛10-04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11-13
小学生三年级美文诵读12-31
中华经典诵读小学06-15
小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06-14
小学古诗诵读串词06-11
小学古诗诵读比赛总结12-11
小学经典诵读串词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