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课题总结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童话剧课题总结(共9篇)

童话剧课题总结 篇1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童话占有一定比例,每个故事都对孩子们有着教育的意义。因此,本学期以来,我们学校语文组的教师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思路,充分挖掘童话的特点,扎扎实实开展了以 “通过研读童话故事 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为主题的阅读教学研究,以童话教研为载体,以童话作文活动为主线,以课内外阅读童话为主渠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了学校语文教学特色。

一、让童话故事陪伴孩子成长

听故事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一项活动。因此,在上课伊始,我们借助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开展了每日讲一个童话故事活动,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做法是:每一次语文课前三分钟,由学生到讲台前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还从童话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童话伴随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二、让童话阅读走近孩子心灵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情感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就离不开一本本好书,好书是作者赠送给人类的礼物。为此,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大量的课外童话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养成自觉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奠定厚实的文化功底,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的诵读目标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小故事大道理》《哈利波特》《皮皮鲁》等,在此基础上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阅读其他名著经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等。

1、多种途径开展阅读童话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

(1)成立图书角,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在教师的组织下,同学们积极配合,纷纷把自己最喜爱的故事书带到学校,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各班的图书角很快就成立并丰富起来。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交流环境建立以后,鼓励、吸引学生自由阅读。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互相讨论书中的内容,倾听同伴的讲述。

(2)在课堂上进行绘本童话阅读指导,一方面让学生看书中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来猜想故事情节、描述故事内容。我们班坚持每周的阅读课上阅读一个以上童话故事,有教师讲故事、听录音故事、由全班共同阅读童话,也有请同学来讲故事,从中培养他们爱阅读、爱倾听的习惯。同时教师引导对童话故事进行回忆、提问,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每个月开展一次班级童话故事演讲比赛。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学生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我们让学生自己练习复述或配动作讲故事,也可以几个人组合边讲童话边演童话,然后每个月在班级开展一次讲童话比赛。本着让人人参与的宗旨,在童话演讲的过程中,配合音乐,运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道具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方式来扮演各种角色,展现童话故事的内容。并评出优良者,颁发奖品,激励学生阅读童话,在童话中汲取知识养料,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每个月都有针对性地利用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卫生、安全、文明各方面进行渗透教育,规范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童话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好教材,不但容易接受,还蕴含了许多知识、道理,如《灰姑娘》培养学生善良纯洁、以德报怨、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德;《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让学生明白现实的残酷和无奈,是他们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和科学的认知方法;《金鸡蛋》教育学生不要贪得无厌;《强盗和新娘》是要学会独立思考,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故事,帮助幼儿纠正的不良行为习惯,明白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开展听童话抄录好词好句和仿照童话进行创作。

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准备抄录本,把童话中好词好句抄录积累,使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丰富多彩。

三、实验阶段性成果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吸引那些不感兴趣的学生积极地参与,如何动员那些胆小的学生大胆地去说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摸索,我们找到了一些方法。如:评比法、奖励法、合作法、表演法、绘画法等等。

四、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1、学生注意力普遍更集中,持续时间更长,在倾听能力上更具有优势,在他人说话时不轻易插嘴打断。

2、同学们的表达能力强,敢想敢说,能说会说。在编讲故事时,能讲出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有描述有对话,有情节有结果,有表情有动作,有自己的创新。

3、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独立思考能力更强。

4、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进行类比,会自我反思。在情感上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在思维能力上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强。

四、实验反思

童话剧课题总结 篇2

一、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两大问题:词汇意义认识和词汇识记学。

(一)词汇意义教学的问题

1. 脱离句子和文章内容孤立地讲解词义。有些老师在词汇教学中脱离句子和课文,把新授词汇写在黑板上,然后进行领读讲授词义。这种孤立地讲解词义的词汇教学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词汇学习枯燥无味,失去兴趣,而且不能使学生理解该词的真正含义及其用法。

2. 不能正确处理词汇中心意义和具体意义的关系。

3. 词汇教学中主次不分,均衡分配力量。

(二)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

词汇识记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词汇教学“三脱离”,识记效率十分低。2.未能遵循记忆规律而有效合理地复习和检测词汇。3.教师采取错误的补救措施,死背词汇表。

二、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

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读懂和听懂,并为说和写奠定基础。

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交际能力培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交际得以进行的语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

三、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根据英语词汇的特点,教师应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采取精妙设计的教学措施,有效合理地进行词汇教学。以下是词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几个方面。

(一)词汇与词块教学

词汇法(lexical approach)认为,词汇是许多词块(chunk)的集合。词汇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如何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块或语块,并使用它们构成完整的句子和语篇,而不是教授独立的词语(赵小沛,2002)。对词块的教学将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正是当前学生英语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联想教学

利用联想和分类方法,可以使学生把词汇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之下,而且联想的组合愈紧密,词汇愈易于记住。

(三)用词造句巩固词汇教学

在造句之前,有学生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选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不仅提供各自的词性,而且通过例句来对比说明它们的用法,这样在便于学生记忆词汇的同时,也掌握了各自的词性。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过去,许多老师和学生对造句教学法很不重视,而我认为造句是记忆、积累和掌握单词的最好方法。

(四)加强作文练习巩固词汇教学

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测验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的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教师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这一点我们应充分认识。

在学习某个新词或词组时,若该词或词组与先前所学的词组意义相同或相近时,教师往往可以采用作文的形式进行比较辨析进行教学。其教学方式一般是以语义和句型为主线,进行系统归纳、分类、比较并加以辨析,以达到克服混淆和灵活运用的目的。这种以语义为核心,以句型为主线的词汇教学方法,有利于克服孤立学习词汇的弊端,将词与句结合起来。有时再把句子组成文章,使词汇前后联系,纵横交错。如新授动词watch(观看),可以联想到watch, look, look at, see, read等词义相近的词或词组比较辨析,让学生将这些词或词组编在一段话中。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综上所述,词汇教学应揭示词汇的音素、结构、性质和搭配规律;在词义不同的语境中应用词汇,让学生感知和认识其不同意义;依据学生不同的交际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安排相应类型的语言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单词的音、形、义要求学生正确发音,注意拼写规则、构词法等;提倡读、写、听三者结合,以及利用词汇的内在联系组织识记材料,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在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改变单纯知识传递的教学方式,必定会取得显著的效果。

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不能让词汇记忆完全停留在学生自发学习的阶段,把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教师要研究词汇教学的规律和策略,引导学生掌握词汇记忆的规律。忽视词汇教学就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本质。词汇教学不能脱离意义与实用,教师应给学生提供有意义的语言材料,让他们在语境中通过认知接受词汇知识,同时给他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把所学得的词汇运用到实际中去,如此反复实践,学生的词汇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交际能力也必然会增强。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 我们要分析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任务;认真研究词汇教学方法与策略,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质量。

童话剧课题总结 篇3

语文究竟是什么?我想语文课本只是小小的池塘,我们利用这套序列内容来锻炼孩子游泳的技能,扫清障碍,它的外面还有供孩子自读的读本、杂志等宽阔的湖泊,更有无边无垠、惊涛骇浪的各类书籍与生活实践等有字与无字的书本。大海,就是今日《课程标准》里强调的语文课程资源吧!

我们在全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中,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有限的时间内选取哪些资源,资源的比例如何把握,选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处理这些课程资源?当语文课本学习的宝贵时间很多让位给了阅读、写作等活动后,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处理好课本学习,如何避免基础知识不牢固、课本选文解读肤浅等问题,尤其如何用以前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课本学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这成了当前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的瓶颈。这就使我感到,在语文主题学习课题实验中,科学地整合和建构语文课程资源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这一课题实验需要突破的重要内容。由此,我们定位“语文主题学习与资源构建”这一视角,以期在语文课程资源的科学构建上获得突破。

二、实验设想与过程

我们在这一轮实验中主要做了如下内容:

1.继续实践大阅读理念

从学习资源方面入手研究语文教学,正是抓住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症结。新课标对课程资源做了详尽的总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我们在此基础上,归纳为四类:文化传媒、自然、社会生活、自我。语文课本、课外阅读、各科课本材料、各类日常说明书、影视、网络等媒体(有字之书),自然、社会、个人心理(无字之书)等都将成为学习的内容和研究的对象。由此,我们首次提出“大阅读”理论:对一切事物(文字、音像、自然、社会、自己内心)的关注、感悟、解读。强调关注意识,让学生有精力、有兴趣、有目的、有灵性的观察、鉴别、思考尽可能多的事物,并随时写出一定的见闻感受。

2.切分三大板块

依据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把语文分为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生活三大序列,由此学习内容可以切分为三大板块:课本学习、课外阅读、综合实践与写作。

3.实施“二三制”课时分配

课时毕竟有限,我们必须做到每周课本学习二课时,课外阅读二课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共二课时。

4.改进语文课本教学思路,大幅度裁减课本学习时间

总体上,改课时预习为单元预习,课前布置学生分单元归类整理字音字形、作家、词义、背诵名句等知识点,对单元内容和每课内容主旨整体把握,把对基础知识一课时一解决变更为单元总体归纳。使学生目标明确,集中强化突破。每单元课上集中归纳订正共一课时。这一点在过去单元预习课中进行过,目前仍会有争议,但效果明显。它根本改变了基础知识花费时间多,却效果不好的弊端。

细微到每课时,分为精读示范课,每课最多一课时,自读归纳课,几篇自读课文提出几个共性问题一节课完成,精读课文也可以归并阅读。每单元一般两周内,三课时完成。节省出时间,进行语文拓展和兴趣活动和大量同步课外阅读。

在综合处理上,设置专题活动课:全册古诗词集中学习,现代诗歌集中学习,这两类少的可以合并一课时,主要设计为诗歌朗诵比赛,老师点拨节奏重音语气,最后老师勾画名句强化重点。适合小品剧表演的课文,分组准备集中表演展示,作为增加快乐的才艺展示课。此外可安排名著交流课,写作展示讲评课等,此类都要做好总结和奖励。

5.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了“定标自学—小组交流互助—课堂讨论质疑—重点训练—体验反思”的路子,提高课堂实效,以压缩课本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6.建立各类成长档案

设定基础积累、阅读、作文成长档案,并有语文一日、一周、一学期评估表。

7.加大阅读量,努力推荐美文佳作

在课题实验用书基础上再推荐实用佳作和学生优秀习作集。这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我们利用改进资源结构节省的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借阅系列图书,全班统一阅读相同书目,每两节课拿出20分钟进行内容和体会交流,可以作简要内容梗概或感想总结,也可以模仿所读丛书的主题进行相类模仿创作,还可以将一本书做成一张手抄报集中展览评选。如阅读《想象天地》后模仿写一篇童话、寓言、科幻等;阅读《至爱亲情》后回忆最感动自己的亲情故事;阅读《亲近文学》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文学样式,进行小说、散文、诗歌等仿写。由于我们课本讲授时间减少,每周可以利用2~3节时间让学生阅读主题学习系列与课本配套的书目,加上课余时间和阅读兴趣活动课时间,每一到两周,学生可以阅读完一本书籍,其容量接近一册语文教材,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可以阅读12本左右书籍,加上日常订阅的杂志等,阅读量超过过去整个初中三年的量。这样巨大的阅读量,自然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8.努力挖掘学生佳作,完善学生作文,不断优化

利用作文成长档案,显示作文优点与不足,分类优化,学生作文按ABCD分为四级,逐级晋升。现在我们学生训练一年后,基本晋级A级,学生每年都有上百篇文章获奖与发表。

三、实验效果与反思

我不想吹嘘我们的成绩,有我们优异的成绩、学生数以百计的作品,和学生由衷的喜悦与社会的赞誉为证。只是常常回顾起过去没有足够图书时,和学生一起靠幽默和搜集资料来引动学生兴趣的艰难和哀伤,就像看着孩子们在泥潭里洗澡,浑身脏兮兮的,还得让那些孩子跳下去,似乎这才是孩子们的唯一世界;就像无米为炊,一群孩子抱着饭碗,瞪眼看着你,你只有让他们盛上水,一遍遍喝着洗碗水;我们痛惜一届届孩子失去了最佳读书生长期;就像站在枯井中,带着应试的镣铐,却想跳一曲新舞,感受着教的累,学的苦。但是,我知道倡导新课程理念已经很久了,或许这样的故事过去了,很多问题根治了,但是或许还有未知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功利心和责任感。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进和谐美好的境界。

童话剧总结 篇4

伴着悠扬、欢快的音乐,中班的孩子们陆续地登上了舞台,他们个个自信十足,在五彩缤纷的舞台上大胆地展现着童趣盎然地一幕幕:结合科学发展观精神编排的《大中华我的家》,体现着小朋友们对伟人爷爷的歌颂;将武术操和舞蹈融为一体的《功夫娃》,向观众展示着中国功夫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现代舞《激情夏日》、《梦幻女孩》更是节奏明快表达了小朋友们对快乐生活的感悟„„,值得一提的是,与我园结对的姚庄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来到了现场,用他们活力四射的舞蹈《玩具畅想曲》表达着对我们的祝福。

孩子们在台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无不凝聚着杜鹃老师的心血,也都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同时从他们甜美的歌声和那一张张可爱灿烂的笑脸中,我们读懂了每一个孩子,他们是最快乐的。精彩纷呈、绚丽夺目的文艺节目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和笑声,整场演出在欢快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为使幼儿渡过一个欢乐而有意义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激发幼儿广泛阅读图书的兴趣,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营造书香幼儿园。同时,使每一位家长能感受到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感受到早期阅读的重要,丰富教师教学活动素材。6月中旬,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牵头,吉林师大辽源分院小幼教研部组织开展了辽源市幼儿园创意阅读表演赛。本次表演赛在市、县教育行政、业务部门及各幼儿园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一、各县区及市直各幼儿园高度重视,都能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此项活动。

二、各幼儿园能认真贯彻《纲要》精神,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参与活动机会,多数幼儿园能以班级为单位参与表演,不仅节目多,而且每一个角色由过去的一个人表演变成多个人表演,增添了语言表演活动的氛围。

三、内容及形式上进行创新。一首诗歌或故事能演变成几种形式进行表演,如:司马光砸缸,孩子们不仅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表演而且用诗歌表演的形式再一次升华,因此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给静止不动的物体如大树、小苗、小花等赋予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使表演更加生动鲜活,为创意阅读活动增添了色彩。

全市共有47个节目参评,经评委认真评选,有11个节目获优秀节目一等奖,有17个节目获优秀节目二等奖,赵胜杰等5位教师获优秀指导奖,辽源市实验幼儿园、辽源市第二幼儿园、辽源市第三幼儿园、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获优秀组织奖。

为将此项活动在全市幼儿园中广泛推广,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的机会,提供教学活动的素材,市教育电视台的记者为每一个节目进行了精心的录制,我们挑选了“快乐的一天”,“司马光砸缸”等14个节目刻制成了光碟。希望各幼儿园特别是乡镇幼儿园能够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交流,结合本地本园实际,继续在幼儿园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阅读的活动。

为了迎接元旦的到来,我校将隆重举行第三届“童心飞扬”童话艺术节活动。为创设健康活泼的校园童话氛围,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将充分发挥宣传渠道的作用,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为营造热烈的校园童话氛围,让童话艺术节的精彩、浪漫久久延续在我们的校园里,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到“童话浸润童心 书香濡染人生”的精神内涵,特制定此活动实施方案:

通过本次童话节,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同学们了解童话,走近童话,在学生中间掀起童话旋风,培养大家爱看书、乐交往、善合作的能力,培养同学们从童话中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童话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通过轻松愉悦的表演,幼儿在语言、艺术、社会各个领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我园尝试将童话剧创编引入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从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卡通角色为切入点,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体验童话剧创编的乐趣。童话剧的游戏活动包含剧本的创编设计、舞台布置、道具准备、集体排练、正式演出等,这都是各种能力的体现,是最富有教育性、趣味性、娱乐性的活动,当然也就成为最受幼儿欢迎的文艺活动了。快来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吧!

我爱表演: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 展现对角色的感受。每个幼儿都是 天生的表演艺术家!

我来编剧:孩子们认真的态度和整合自己生活经验的能力是令人感动的。这是孩子在讨论和绘制情节。

创编童话剧应该是幼儿自主自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我们尽力建构轻松、活泼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构思创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发挥创造潜能。

我会导演:幼儿正在布置场景进 行创编表演。最重要的是孩子们愿和 的主动意不断的挑战自我,这都是 最美的历程。

幼儿在创造性戏剧活动中,要把自己完全放置到某一个角色上,揣摸角色的心理,自己创作对白,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深处的思想、感受,这样使得孩子自身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同时在扮演中孩子更能分享到别人的感受和认知,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偏见。随着表演次数的增加,孩子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和宣泄,攻击性强的孩子变得会越来越平和,胆小紧张的孩子则变得越来越勇敢了。

粉墨登场:经过了许多辛苦的准备,到了我们正式演出的时候。漂漂亮亮,热热闹闹,都是我们努力的结果。我们 需要大家鼓励的掌声和我们精彩的演出一起合奏!

课题组总结 篇5

2006年春学期

学期一开始,全组老师认真学习学校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教学进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得到贯彻和落实。经常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展开讨论,提高认识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实践。每位教师都能围绕教研组课题积极认真参与小课题研究,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盘澄迅老师所做的小课题研究项目是《如何提高英语的实效性》着重于研究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如,便于识记。邓老师所做的小课题研究项目是《如何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英语学习环境,提供英语表演的舞台,挖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欲望,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卢老师着力于对如何进行小学英语作业的批改的研究,吴碧老师则侧重于对学生如何做好家庭默写作业的研究。葵老师发现了现有评价方式有失偏婆,并着力于怎样进行恰当的教学评价的研究。罗老师则力求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保鲜”。

在教研组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的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相当成功。在家长会上,我们每个年级每个班的英语节目都得到了家长,学生和学校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一年级至五年级所开展的英语展示节目既重视形式的新颖,更注重全员的参与,效果非常好。一年级:singing and chanting,song1,1,2,3,4,5,…….song2,I can sing a rainbow.Chanting,A fox and a frog.盘澄迅老师还把二年级和一年级四班所学过的全部知识点都归纳起来并让全体学生用动作配上歌曲的形式展现出来,活动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评价。三年级所用的形式是整个年级大合唱表演的形式,Song1,What’s this ?Song2,Ten big bananas.四年级除了采用歌谣的形式展示Song1,Monday,Tuesday,…..Song2,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Song3,Iam a Music Man.还排演了课本剧“The girl is good”,五年级排演了Song1,Postman Song2,we are clever boys and girls.Chanting,I like fish and I like chips.五年级四班还排演了寓言故事“The blind man and the elephant”,使学生在大笑之余,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渗透思想教育。

第四子课题总结 篇6

本学期,在“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将最近的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实际,制定有效计划

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设立小的台阶,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特别在以“细节决定成败”的数学学科,每一个细小的失误可能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所以,我们把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定位在学生的书写习惯,认真审题的习惯,检查习惯:(1)知道作业前要如何准备,该怎样书写,养成独立完成的习惯。(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学会检查的方法,做到注意细节。

二、对照计划,实施有效措施

每当学生做完作业时,有的孩子就东张西望,不知道该做什么,等提醒他们检查了,多数孩子的反应是“双手拿起试卷来看”,他们仅仅有检查的意识是不够的,我们发现多数是没有检查的习惯,没掌握检查的方法。为此,我们教给孩子检查的方法,尤其是计算题,应该把题目抄下来,在打草纸上再计算一遍或者是验算。在计算课时放慢做题的速度,注意观察孩子们做完题目后的反应,然后反馈,并及时表扬,告诉他们,做完后不说话安静的坐好是不够的,只是用眼睛检查也找不出错误,更好的方法是用笔再算一遍,如果有时间可以多算几遍,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平常课堂注意多表扬,通过几个平行班进行比赛的方式,激励大家充分的利用时间,学会检查。

三、坚持不懈,习惯有效形成课前,坚持堂堂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作业时,坚持先安排版面、再书写;计算结束,坚持提醒学生用笔检查,把错误降到最低。在坚持严格要求的过程中,我们自己设计、印制了“表扬卡”,学生不管哪一方面表现好,课前准备还是作业书写还是检查习惯等,有良好表现都可以获得一张“表扬卡”,集满10张“表扬卡”便可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贴上一朵红花,得到红花的同学可以向家长申请一份小奖品。这种办法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对老师提出的各种数学学习要求也格外重视。

童话剧课题总结 篇7

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源头活水”

从现实的教学来看,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什么捷径, 一方面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 增加语言库存 (这一点可以和我们教学联系起来) 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 另一方面, 学生还需要多观察, 多思考, 勤练笔。“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想来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 其实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去找水的能力, “源头活水”并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的, 或者说是老师取来给学生, 老师其实就像学生在平时的小作文中所写的:老师是我在学习航路上的一盏导航灯。也就是说, 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引导学生去自己找“源头活水”。

另外, 笔者认为, 源头活水有了, 还得注入自己的情感, 有血有肉的作文比华而不实的作文更能感动人。真实的写作必须是真实的, 即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 必须有真实信息的输出, 简而言之, 写作必须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联系。学生为真情而写作, 为兴趣而写作, 有所为而作。

二、调动学生, 多渠道提高写作的积极性

许多学生总觉得写作文好象是挤牙膏, 而不是有种“思如泉涌”的感觉, 当然, 前者所写出来的作文一般不会是很出色、很打动人的那种。其实, 对一些学校的许多学生来说, 这是一种普遍现象。现代学生与外界的接触不怎么多, 好像在象牙塔一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一名教师, 就更应该利用多个渠道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有一句老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点儿也不夸张。同样道理, 简单地说, 如果让学生多看多读多写, 那么作文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相反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兴趣。有了兴趣,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 那么应该说作文的素材和思路就不难把握了。首先, 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并对生活进行反思, 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认识, 努力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样就有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

笔者在教初一一开始, 就让学生试着写周记, 鼓励学生自己写日记, 内容可以包括很多, 如校园、家庭、社会,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 观察各种人和事并体会个人的感受。一年下来, 一些经常写日记的学生写作水平提高得比较快, 正如有的学生所说的:以前小学时写作文, 总是有兔子尾巴——长不了的感觉, 现在我每天写日记, 可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可以倾吐一些东西, 感觉很自在, 所以在平时写作文的时侯还有点期待。

其次, 可以利用课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教材中的有些篇目, 如《小巷深处》《骆驼寻宝记》《愚公移山》都是表演的好材料。初三教材《陈毅市长》, 情节曲折, 人物众多, 个性鲜明, 特别是人物对话较多, 指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将课文改为剧本, 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 学生既做演员, 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 又做评论家。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培养阅读兴趣, 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对文本的领悟能力, 可谓一举多得。

再次, 提供舞台, 取长补短。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讲, 应该提供舞台让学生多发言。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在平时所看的课外书, 让学生自己来开一堂文学读物交流课, 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可以这样说, 没有一位文学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课外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文学欣赏水平, 光靠课本是绝对不够的, 课本是不能包罗万象的, 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 吸取更多的营养, 增加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自行组织文学读物交流, 既然是交流, 肯定有所评论和感悟, 让学生当场评论其所读的书, 这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也能使其他学生增加一些知识。如果在评论过程中, 恰巧碰到读过同一本书的学生有好几个, 那么就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心得。组织这种活动, 间隔的时间要把握好, 一个月组织一次比较好,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写下读书笔记, 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无形中得到了锻炼。除此之外, 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名家名篇, 让学生在共同的话题下, 提出不同的见解。

三、扩展学生的阅读量, 储备素材

如何储备素材?我们必须请出第二位老师——书。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阅读是享受智慧的精神盛宴。正如2009年获得大埔县“营造书香校园, 享受读书快乐”初中组一等奖的何佳静同学《淡香沁人》中所言:“孤独时, 书是益友;忧闷时, 书是敞开的窗户;阴霾时, 书是灿烂的阳光;意冷时, 书是熊熊的火焰……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斗转星移, 桃符更新。读书伴我成长, 大自然之歌还未唱完, 我的读书之程永不止步!”写尽了读书的妙处。

教学中, 我在互联网上收集了许多名家的同题文章, 并将它们整理成不同的系列, 如父母系列、故乡系列、友情系列、咏物系列等, 并转发给学生, 让他们阅读。通过这样的专题阅读训练, 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吸取优秀作家的写作养料———仿写的文章虽然有斧凿的痕迹, 但立意、叙事手法等均有了长足的进步。

就这样, 通过阅读训练, 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了乐趣, 还积累了写作素材, 作文教学的第二个目的也得以实现。

作文的讲评也可以说是提高学生写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些教师也许会觉得写是最重要的, 至于讲评应该不怎么重要, 殊不知, 讲评有时候比写作更为重要, 因为讲解可以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要注意, 哪些方面可以继续提高, 也可以让学生们欣赏一下好的作文, 可以起到一种激励作用。因此, 作文的讲评也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世界是无穷的, 生活的魅力也没有限量, 只有让学生们用自己年轻热情、充满生命活力的目光去热烈地感受, 大胆地发现, 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 (她) 们的。让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自找“源头活水”, 那么我相信“学海无涯‘乐’作舟”。我们的作文教学定能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摘要:通过“采得百花酿佳蜜, 作文素材巧积累”课题的总结, 认识到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做到:一、引导学生自己去找“源头活水”;二、调动学生多渠道提高写作的积极性;三、扩展学生的阅读量, 储备素材。

课题实施阶段总结 篇8

实施阶段工作总结

我校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基础上,从2011年10月——2013年3月是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近两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按照课题实施阶段的研究计划的步骤,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达到了预期研究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组织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在校长的倡导下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本课题由曹利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艾玉蕾、张敦洲、伊祥倩、魏延峰、孙建锋任课题组成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很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立实施方案,形成工作计划,制定各项制度。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心理学一认知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每学期都进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比赛,在校内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开展各项活动的常规制度,从措施上为课题研

究提供保障。

课题各项活动的开展,是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只有

精心开展好课题研究中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才会有所成效。因此,课题组要求各课题研究人员在开展课题活动前必

须精心准备,认真开展,活动后用心整理材料,及时总结分

析,撰写相关的文章,对活动及时反思、小结,分析研究活

动中反映的问题、活动策略、实施过程的的得与失。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提高,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开展

中对研究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人员,课题组给予奖励。

三、各类研究活动有序开展,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课题的研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1年6月——2011年3月 为课题研究的准备

阶段。第二阶段:从2011年10月——2013年3月为课题研

究的实施阶段。第三阶段: 从2013年4月——2013年6月

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和调查研究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一大批与优质教育资源

及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

本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从2011年10月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第二个阶段——

实施阶段。我们查阅、钻研相关资料,作好理论学习笔记和

心得体会,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了相关的大量的理论知

识并写出了深刻的学习体会,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实施阶段,我们按照任城区教科室和学校课题组的统一要

求,紧密结合本课题研究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

计划:

(1)明确课题组成员以年级为单位具体分工,严格按照

研究进度要求开展研究。

(2)收集2011年10月——2013年3月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作品、实验课学习日记、试卷等课题研究第一手材料。

(3)收集整理之前我们课题组教师所自制的教学课件,并

储存在校园服务器,便于课题组教师参考,或者讨论、修改,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网络、参考其它教师教学等方式,通过二次加工、借用,提高课件

质量,运用于自己的教学。逐步完善课件集。

(4)下载、完善视频动画资源。

(5)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方案,研究课件的修改和现代教

育技术手段的灵活使用。

(6)相互听课,及时评课,经验总结,撰写教学反思或

经验论文。

(7)组织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8)努力开发各年级学案,加大使用学案导学力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定期召开课题组座谈会,认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失误,明确后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我们将撰写出优秀研究论文,撰写出研究的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课堂教学,使农村教师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从事教学,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催生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性变革。开发出具有学科特点和年级特点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调资源的适用性、有效性、通用性。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认真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中优质资源的整合应用策略,得出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四、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虽然实验教师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比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关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的研究对农村小学还不多,对于如何利用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还有待全组各学科教师进行进一步研究、探

索,并总结出实践经验。

2、我们课题组教师应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教育资源的能力还不强,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益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

3.学生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加以强化。

4、有的教师思想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反思和改进的的意识还比较弱,要继续加强。教师劳动量大与课题研究产生矛盾。

5、教师队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学课题阶段总结 篇9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

泰安高新区凤凰小学

2013年9月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规律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阶段性总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即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性教学,这就要对其进行理性思考,采取一些措施对策,以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的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因此,科学探究这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核心理念要深深地植入广大科学教师的思想与行为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真正落实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既学会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技能,又培养了科学的能力、科学情感与价值观,较好的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然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低效性,淡化了科学教学目标的落实,降低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改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从教师思想和课堂教学入手,切实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实施。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性呢?经过半年多的探索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关注了学生发展,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之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科学课每周仅两节,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少,有很多制作、科技小论文等作业需要他们在课外自觉的、主动的完成,因此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是科学课本身的特点之一,怎样将学生的直接兴趣持续下来。这就需要教师应用灵活多变的教法进行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还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在课外完成。

如宋绍青在教学《小车的运动》时,让学生玩小车。在玩中明白,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有滚动和滑动两种运动方式。

又如宋绍青在教学《蚯蚓》一课时,给学生提出了蚯蚓在在什么地方生活?你在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观察蚯蚓怎样爬行?蚯蚓能长时间放到水里吗?让学生回家实地考察验证。

在教学《大树和小草》时,带领学生在校园先观察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并用简图把狗尾草画下来,观察狗尾草、樟树茎的相同和不同处。最后归纳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处。教师有目的的设置一些悬念,不仅使学生保持了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且节省了课内教学时间。

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先放录像,让学生先观察为什么水会溢出来?把装满水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水面的变化?如果水膨胀了,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把瓶子从热水中拿出来,仔细观察,又有什么发现?其它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那酱油、醋呢?这样,学生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上讲的记的牢,并联系现实生活加以拓展。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成功是发展学生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学生克服了较大的困难获得成功,学习就会更加积极,兴趣就更加浓厚。如在做摩擦起电的实验中,有的同学没成功,有的发生现象不明显,我就鼓励他们反复地做,尤其是对做了多遍的同学进行表扬,使其失败的同学充满信心,让他们知道科学是来不的半点虚假的,失败了不气馁,继续做,直到成功。

和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到说话和蔼,辅导耐心,不挖苦讽刺学生,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我和他们一起做过“土电话”和风筝,和他们一起研究风筝飞不起来的原因。这样带动了兴趣不够浓的同学;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如我们在环境意识教育中引用了“角色扮演”方式进行讨论,让多名学生扮演某一环境问题如“一次性筷子问题“中由于利益得失不同持不同观点的社会角色,其他同学则是不同角色的“后援团”当有些角色无人扮演时教师就信手拈来,这样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平等,大家都无拘无束,辩论非常热烈,论点论据不断延伸、深化,使师生都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教育。

二、重视了教学情境化,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好奇的倾向,这种自发的倾向会促使人们在面对新的现象时会尽力找出其发生的原因。“情境教学“模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去创设情境,指导他们如何提问的问题意识,如何搜集材料解决问题,教给他们发现事物规律的一般思维方式,培养小组合作技能,形成善于听取各种不同建议以及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手段。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

1.科学实验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时获得的大量的感性信息。带着问题去探索,接受新知识。如在教学《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1)提出问题。(2)学生猜测。(3)探究演示。(4)小组讨论。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记一记,说一说。让学生都动起来,以学生为本,全体参与,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学生先设计有趣的实验,再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

2.生活经验情境。

科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现代社会生活离不开科学,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这样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科学教学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周生艳在执教《大脑》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用脑,在教授如何科学用脑之前,讲解大脑构造和功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纯粹的知识灌输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是人的大脑却是一个打不开的“暗箱”,为了克服对这个“暗箱”理解的障碍,周生艳老师设计与“人的大脑”相似的又是生活中容易见到的“猪的大脑”作为替代品,让学生在兴奋的猜测后,通过对猪的大脑的观察,直观地了解了人脑的结构和特点,轻而易举地揭开了“暗箱”。这样的体验观察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快捷地明白人的大脑构造,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服务。

在“大脑是指挥中心”这一知识层面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引领学生分析这些活动是由大脑相关区域控制的,至于活动内容周生艳老师基于学生全休参与的原则进行了重新设计。在教学大脑的功能时,课堂上设置的几个有趣的小游戏,如:听声辨人、大家来找茬等简单的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体验了大脑各区域对人体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把原本极抽象的概念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让孩子们体验到学而有乐,思亦有趣。在这一环节设计上不采用课本上的“记忆力”、“创造力”游戏,是因为记忆对于人的大脑功能而言是比较复杂的,不能清晰体现大脑对各器官和各种活动的控制功能,而创造力游戏——拼七巧板,也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所以把游戏简单化,清晰化,这样更能为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实施评价方面,我们试图通过日常学习中常见到的现象以判断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巩固已学的知识,把科学用脑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传达给了学生。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

比如聂华强老师在执教《盐到哪里去了》一课时,采用生动有趣的课件和照片,引起学生的高度的关注。学生会怀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究、讨论、合作,产生好的效果。又如他在教学《声音的传播》时,问: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到操场上玩,十分钟后,你们又回到教室来上课。那么,你们是怎么知道已经上课了呢?

3.设疑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有效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善于设疑,巧于设疑,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学生一定的悬念,他们的好奇心会随之而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解疑,可极大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探索的欲望。当他们处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适时给予解惑,使之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会随老师疑点,不断思索。如王笃庆老师在教学《地球的吸引》时,给学生提了一些问题:(1)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头朝下,会不会掉到地球外面去?(2)我们为什么上坡会感到吃力?(3)地球上的飞行物能否飞到天外去?学生凡是都要问个为什么,科学家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的现象后才引发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人类能摆脱地球的引力飞到天外去。学生听后对生活一些现象开始观察思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设置情境时,教师可借助诗歌、谚语、比喻、歌词、笑话等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精心设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并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化了学习动机,拓宽了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4.有效利用课堂生成

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充分的预设是教学成功的保证。充分的预设,并不表示教师对教学的全控制,也并不表示教师对学生活动和思维的干预。叶澜老师说过“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所谓“动态生成式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赵玉军老师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简单的电路》一课时,做连接电路的实验,十二个小组里还有一个组的灯不亮,没有简单的说:“你们课后再试试吧”,而是让他们小组演示做法给全体同学看,大家一起分析、寻找失败原因,帮助这个小组获得成功。这样的学习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握课堂生成的资源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实验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同时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三、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 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上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在小组自主合作在中,经过不断地自主、合作、交流,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从而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按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小组成员是动态的,可互换或流动,可按活动的主题需要让学生进行组合,提高新鲜感和合作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是“活而无序”。有的小组混乱;有的小组汇报积极,但未能表达小组的意见;有的小组心不在焉,一言不发,充其量也是各行其是罢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同虚设。如在教学《蜗牛》《蚯蚓》《蚂蚁》时,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教师讲解,就可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结构。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小组内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负责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记录员负责记录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汇报员负责本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2.建立有序的合作交流常规。

教师要引导学生一起讨论指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合作规则,可以使学生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愿意执行自己承诺过的规则。这在执行时他们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是觉得很自然,愿意理解和接受处理办法。

3.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学会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内容一般都有一定难度,有时需要搜集一些资料。让学生学会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搜集什么样的资料等技能。

(2)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避免“人云亦云”盲目从众现象。每个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学中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点。

(3)让学生养成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小组成员间产生一些矛盾,成员都要明确争议是为了达成共识,更好的解决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组利益为重,争议时对事不对人,始终保持团结。

(4)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听完整不插嘴。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听后作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合理应用,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四、注重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实验教学,应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制定实验计划、准备实验器材、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归纳实验结论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获得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凡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他们亲自动手做,让学生充分的去做。实验操作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事实,讲究证据的认真态度。实验时应注意:

1.明确目的,提出明确要求。

教师在设计实验使首先明确目的,提高实验活动,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活动的目标。例如在上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大脑》一课时,刚开始制定的目标是以了解大脑的形态和结构为主要目标,但是在深入探究后,发现学习大脑的知识要想讲透不容易,也必然会涉及许多科学名词和抽象的概念,而认识大脑及大脑的功能是为学生理解如何科学用脑提供科学依据,学生更需要在如何科学用脑方面得到科学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纠正他们平时在学习生活上一些错误观念,让他们通过本课学习后知道如何科学用脑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开发大脑功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1、初步认识大脑的结构特点。

2、了解大脑分为左右半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3、了解大脑各区域的功能,认识大脑的主要功能,体验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中心。

4、认识科学用脑的意义和保护大脑的方法。教学重点确定为认识科学用脑的意义与方法。

这样的目标设置让教学这堂课程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再如:在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时,教师提出要请同学们用两节电池、一个灯泡。做实验时,要看你永乐什么连接方法,发现了什么?本节课,就是让学生探究两个问题:一个是两节电池,一个小灯泡的两种不同连接方法,另一个是两个小灯泡一节电池的良种不同的连接方法。提高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串联和并联的特点。本节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一节课来完成困难很大,所以老师在布置这个实验时,应该提出明确要求。

2.实验材料要多样。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学具材料是学生开展实验活动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摆弄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从中感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进程,培养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在选取实验材料中必须考虑能否为学生开展有效实验提供有利的支撑,体现实验材料的启发性、趣味性、层次性、可操作性。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和力量。在每上一个单元前,让学生提前收集实验材料,学生难以收集的,由教师收集。如:《观察土壤》找土壤中的沙和粘土,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把沙土和粘土分开,自己设计实验。在教学黄豆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拿两个大小一样的塑料杯,里面加入一定数量的相同的水,其一个杯放在阳关照射的地方,而另一个则放在阴暗处,两周之后进行比较。学生对凤仙花的对比实验进行了大胆的设计:关于凤仙花“喝水”多少的比较实验;凤仙花喜欢“喝”什么水;凤仙花需要多热的水;凤仙花喜欢太阳吗;凤仙花是家养好还是长在露天好……

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一课时,我除了准备铁钉、塑料片、棉线、牙签、铜丝等材料处,还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些材料。实验中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领会了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3.实验方式要有探究性,培养逻辑推理,讲求思维的严密态度。在实验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坚持实事求事的科学态度。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在液体里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盆,马铃薯都沉下去了。“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方法烧盐水,真的烧出了粉末,学生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这样学生亲身实验,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很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未知的能力。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研究,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已取得了累累硕果,宋绍青老师执教的《摩擦力的秘密》在泰安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周生艳老师执教的《摆》在泰安市科学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周生艳老师执教的《解释》在泰安市科学创新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还有多位教师再区级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十一篇科学论文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经过半年多的探索研究初步形成了“以导促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阶段研究报告。由科学教研组实施,对学案导学进行尝试性实验。通过半年的研究逐步明确了学案、学案导学法等的相关概念,对如何设计、编写和使用学案、建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明确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实践,锻炼了教师,培养了学案导学法研究的骨干,为在全校大面积推行学案导学法实验积累了经验。形成凤凰小学„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报告,编写了《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集。

上一篇:职业卫生教育培训资料下一篇:长期病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