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作文 一次有趣的活动(精选16篇)
它的活动规则是:首先,老师在几张纸条上写几则成语,再选三名同学上台,第一个选一张纸条,根据上面的成语做动作表演,第二个同学接着做,第三个同学不但要表演,而且要猜出成语来。
活动开始了,老师先选出了三位男同学,让第一个男生来拿纸条。只见那个男同学脸笑得像一朵鲜花而似的。几棵大门牙露在外面,样子十分好笑。
当他拿着一张小纸条的时候,旁边的同学都笑嘻嘻的探这头,斜着身子,都望着那张纸条。好像就要看到上面的成语了!
那个男同学看完了那张纸条,若有所思的那么想了几秒钟,便交上了纸条,开始表演:
只见他头低了低,左手挠着后脑勺上的头发。嘴里不时囔囔的说着什么。他的眼睛眯成了缝,鼻子不停的动着,嘴巴斜在一边,依旧露着几颗大大的、白板儿的大牙齿。他的双手一起上,不停地抓着那圆圆的脑袋,好像头上有十几个跳蚤。
那个同学做完后,第二个同学便开始了他的表演。和第一个同学不同的是,第二个同学头低的更低,面无表情,一刻不停的在挠头!我们看的都笑起来。他的动作表演,真有点儿像传说中的“洗头功”!
接下来便是第三个同学了,他只是象征性的挠了几下头和脸。然而,当老师问他成语是什么的时候,他胸有成竹的说:“是‘抓耳挠腮!”
只见老师笑眯眯的说:“啊!居然猜对了!”
1.能写清楚活动的过程, 学习为作文加题目。
2.学习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3.在动笔习作和评价交流的过程中, 感受习作的乐趣, 树立习作的信心。
教学重点:
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表情;用比较通顺的语言书面表达所见、所闻、所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 点拨方法
1.孩子们, 这节课, 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 木﹒——头——人。
2.交待游戏要求:每个同学的头、手、脚摆有趣的造型;保持1分钟。
3.师生拍手唱儿歌, 生摆造型。
4.教师引导:教室里静悄悄的, 听, 有没有声音;看, 周围的同学都做了些什么动作。……才过1分钟, 你的手、脚怎么样, 心里是怎么想的?……时间马上到了, 5、4、3、2、1时间到!
5.“面”的指导。
(1) 在这60秒里, 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同学们的表现。 (2) 在活动中你听到了什么?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板书:听想)
6.“点”的指导。
刚才呀, 各种各样的木头人出现在了我们的教室里, 不过, 老师发现有一个木头人很特别——请生摆造型。
(1)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木头人摆的是什么姿势? (2) 再从头、脚、身子等引导观察。抓住了木头人的动作。 (板书:动作) 。 (3) 请同学们给木头人的面部来个特写。观察的是木头人的表情。 (板书:表情) 看到他这个样子, 你猜想他想干什么? (4) 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木头人的动作和表情, (扣板书) 请同学们把刚才前面同学说的按先说整体印象, 再分别介绍头、脚、身子的顺序, 连起来给大伙介绍一下。 (5) 运用刚才的方法,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在活动中看到的某个木头人。
7.总结:孩子们, 咱们的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60秒, 但你们的收获可不小, 你们已经掌握了观察活动的方法, 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想;同时, 重点观察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扣板书) 如果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将你观察到的认真地写下来, 就是一篇好习作。
【本环节教学理念:本环节设计了三个达成目标:一是教给学生在活动中观察的方法:用眼看, 用耳听, 用心想,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观察到的表达出来。三是教给学生抓住活动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写好活动的方法。】
二、读题审题, 拓宽思路
1.在学校里, 你还参加过哪些像木头人一样有趣的活动?今天我们就用笔把这些快乐写下来。看, 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学校校刊正在开展一次征稿。 (出示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快速默读,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 明确了“写什么” (板书:写一次活动) 。 (2) 明确了“怎么写”, 将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并加上题目。
【本环节教学理念:“作文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项目”, 是生活的需要, 是情感的自然流淌。孩子们为什么要习作?参加孩子们喜爱的《少年先锋报》的征稿活动激起孩子们想把自己喜欢的活动记录下来的兴趣, 让孩子们明白:习作是为自己所“用”。审题能力是学生写好作文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征稿启事的内容就是“习作百花园”的要求, 既让学生明确了本次征稿的要求, 也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学生习作, 师巡指导
师: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只完成活动过程中最精彩的片段。选择你参加过的喜欢的一次活动为内容, 以“_______活动开始了”为开头往下写。
四、师生共评, 指导修改
1.大声地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边读边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错标点或不通顺的句子。
2.评改一篇习作。
(1) 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 看看这篇习作活动过程是否清楚,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表情。 (2) 你们觉得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3) 你对这篇习作有什么建议吗?师生共同修改
小结:看来呀,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得一点都没错。
3.同桌交换欣赏习作, 发现别人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 红笔用“△”和波浪线勾出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用修改符号改改或在空白处给他指出来。
【本环节教学理念:习作的交流评价, 是帮助学生提高习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此环节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欣赏、修改习作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反复修改习作的习惯, 在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五、指导拟题, 连段成篇
1.刚才我们完成了活动过程精彩片段的描写, 再在习作中写上活动的时间、地点, 写写自己活动后的感受, 加上一个题目, 这次活动就写得更完整了。如果能拟上题目就更完美了。 (引导学生从活动内容、活动时的心情等方面拟题)
孩子们, 课后进一步完善和修改自己的习作, 老师期待着在校刊上能见到同学们的名字!
【本环节教学理念:这是学生接触习作以来第一次进行拟题指导, 除了让孩子们知道拟题的基本要求外, 主要是想拓展学生的拟题思路, 多方面思考拟题。让学生连段成篇, 完成整个活动过程的描写。】
童年有许多个第一次,它们像广阔宇宙中的那些小星星,更像人生旅途中一个个美妙的小插曲,第一次的感觉会让你觉得新奇有趣,同时让你觉得奇妙刺激。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值得留恋的第一次,也有很多留给你不可磨灭印象的第一次。请把你最难忘的第一次写下来,和同学们分享。注意语句要生动,内容要具体,把故事写清楚。
快乐导航:
同学们,写作文需要有感而发!要想把你的第一次新奇的经历写清楚,你可以先在小组里面把你的第一次经历和同学们讲一讲,那么就有话写了;我知道你们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要想把你的第一次新奇的经历写生动,那就用一些好词好句,语言生动活泼一些,就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哟!
词语加油站:
第一次……,你肯定很高兴,可能你会用到下面描写心情的词语:
欢呼雀跃 忘乎所以 叽叽喳喳 一蹦三尺高 心花怒放
第一次……,你肯定感觉意犹未尽,可能你会用到下面描写时间的词语:
期待 度日如年 准确无误 不知不觉 一刹那
句式加油站:
为了使你的语言生动有弹性,可能你会用到下面句式:
先……接着……然后…… 有的……有的……还有的……
虽然……但是…… ……好像…… ……如同……
……仿佛……
过完春节,我和爸爸一起坐火车从杭州回义乌。爸爸早早就在网上把高铁票买好了,一听是坐高铁回义乌,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之前我坐过火车卧铺、硬座,坐过动车,甚至坐过飞机,但就是没有坐过高铁,我好期待这次的高铁之旅啊!(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终于到了回家的这一天,我和爸爸早早地来到了杭州东站。这里的人可真多啊!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路人。有的三三两两地聊着天,有的行色匆匆地快步走着,还有的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候着……(这个句式运用得漂亮!)我和爸爸先到自助取票机上把车票取出来,然后就直接去了候车室等车。过了大约十五分钟,候车室的广播响起来,车辆已经开始检票了。当我来到检票口的时候,发现这里检票居然也是机器自动检票的,只要把车票从检票口插进去,它马上就能识别出车票信息,然后将车票从另一个出票口吐出来,接着检票口的门就自动打开了,一切都好神奇啊!(马上……然后……接着……,一气呵成。)当我们检完票后,就随着人群来到了相应的站台等候车辆的到来。大约过了两分钟,只听一阵轰鸣声由远及近,车来了。它的外形仿佛一颗巨大的子弹,颜色是白色的,上面写着“和谐号”三个蓝色的字。车慢慢地减速,准确无误地停在了我们面前。我和爸爸拿着票走进了车厢。高铁的车厢真是宽敞、干净啊!面带微笑的乘务员、一排排的沙发座椅、干净的洗手台,顿时我就喜欢上了它。
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后,我发现每个座椅的后面居然还有一个小桌板。于是我拉开小桌板,看着车窗外迷人的风景。火车平稳而快速地出发了,我也在沿途的美景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过了一会,爸爸把我叫醒了,原来我们到义乌了。
虽然这次的高铁之旅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它却给我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结尾与开头呼应,时间虽短但回忆美好,更显高铁之旅的愉快。)
指导老师 陈 星
老师先从一个口袋中拿出了一个瓶子,又拿出了三四个核桃。放到大约一半的时候老师问:“满了吗?”我们说:“没满!”
老师由一把一把的放核桃,直到老师把核桃都放满了,才问:“满了吗?”我们说:“满了。”这时我想还能装什么东西吗?老师由拿出来了一袋小米。老师拿着口袋的一端,把小米都集中到口袋的另一端。把小米一点一点的倒向杯子里。老师一边倒一边不停地问:“满了吗?”我们也不停地回答:“没满!”
一天晚上,我和妈妈在家准备做一次有趣的聚光实验,首先我们在家的客厅里点上一只蜡烛,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了,又找来镜子。
这时,我听到了爸爸回来开门的声音,我和妈妈像兔子一样地赶紧躲了起来,看见爸爸进来了,正奇怪地看,我就用镜子对着蜡烛照他,只见一道白色的的光忽然闪过他的脸,他吓得倒退了一步,就大叫了一声,爸爸叫得还真响,几乎楼上的人都听到了,爸爸说:“你们为什么要吓我呢?”我说:“我们是在做聚光的实验,没想到你闯了进来,就把你给先”实验“了”。于是,我们大家都哈哈大笑,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
三年二班家委会组织全班同学到麦当劳餐厅参加生活体验。
同学们早早来到麦当劳餐厅集合,大家穿戴好围裙和厨师帽,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进入工作厨房进行参观。初来乍到的我们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好奇,大家东瞧瞧,西望望:整洁的厨房里厨师们正有条不絮地忙碌着,厨房里摆放着许多厨房设备。工作人员热情地为同学们介绍了炸薯条机,制冰机、汉堡烤箱、饮料机、冰淇淋机的.使用方法。参观厨房后是制作汉堡包,工作人员发给大家制作汉堡包的食材是――二片面包、一块烤猪肉,一叶卷心菜和少许沙拉酱。并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制作的要点。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按照工作人员的方法动起手来,我先把其中一片面包片倒放后放上点沙拉酱,在沙拉酱上面放上一叶卷心菜,再夹上烤猪肉,最后在顶端把剩下的另一面包片盖上。哈哈,一个可口的汉堡包就制作完成了。
制作完汉堡包,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会下单、买单等流程工作,虽然程序有点复杂,但是大家对这份“工作”乐此不彼,感到非常有趣。
朱老师走上讲台,面朝着大家,一句话也不说,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不慌不忙地抽出一根细长的火柴棒,轻轻地在火柴盒上一划,火柴棒倏地一下点着了。接着,朱老师用火柴棒朝蜡烛芯上一点,蜡烛顿时燃烧起来了。这时,朱老师才对充满好奇心的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火在什么情况下能燃烧。我需要一位同学来配合我完成,谁愿意?”
我一听,立刻把手举得有“三尺高”,同学们也都争先恐后地高高地举起了手。不过最幸运的还是我,老师邀请我协助他完成整个实验。老师让我用杯子罩住蜡烛,不一会儿,蜡烛竟然慢慢地熄灭了!我惊讶地张开了嘴巴。朱老师让我再试一次,结果还是一样。换其他人上来,也都是这样……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整个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了……就在大家讨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朱老师示意大家静一静,然后耐心地给大家解释:“这是因为火,只有在含有氧气的空气里才能燃烧。当你们用杯子罩住蜡烛时,杯子里的氧气慢慢地消耗完了,火也就自然熄灭了。”
丁零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怎么这么快?这次实验真的太有趣了,真是让我印象深刻,记忆犹新!
今天,终于有空了,我想妈妈要了两个熟鸡蛋,开始了竖立鸡蛋的实验。我先想为什么哥伦布要磕破鸡蛋的尖头,他这不是多此一举吗?于是,我先用没有任何破损的“鸡蛋一号”做实验。我找到了它角圆的一端,直接把它放在桌子上,没想到它稳稳地立在桌子上。我刚想去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并证明哥伦布的行为是多此一举的,可是就在我一转身时,“啪”的一声,“鸡蛋一号”英勇牺牲了,从桌子上摔下来,摔了个粉身碎骨。
“鸡蛋一号”牺牲了,“后援队”里的“鸡蛋二号”可得替补上。我想:“难道磕破鸡蛋的尖头是不可少的吗?我小心翼翼地磕破了一点鸡蛋的尖头,鸡蛋稳稳地竖立在桌子上,果然,“鸡蛋二号”竖立成功了。哥伦布的方法真灵验,我不由得敬佩他。
我又想:既然哥伦布能想出竖立鸡蛋的方法,我为什么不行呢?我的小脑袋”骨碌碌“转了起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拿了一个小碗,抓了一把米放进了碗里,我又把“鸡蛋二号”放在碗里,它稳稳地立住了,它像大树一样笔直地竖立在泥土中。连“鸡蛋一号”站进去,也像一棵歪脖子树。
【评语】:作者将堆雪人的过程描写的非常详细,先铲了一堆雪,再捏一个圆,在地上滚一圈,做成了一个大圆,在竖在上面,现在只剩下脸没有做了,急急忙忙的把两颗珠子塞在上面做眼睛,拿胡罗卜做了鼻子,用红色的纸剪了一个嘴巴,雪人做好的。
【正文】:
每个人都会玩,玩的东西也很多,所以人生的.乐趣也很多。
在一次下着鹅毛般的大雪的时候,我与弟弟在软绵绵的白色中堆雪人,放炮,弟弟摔了几个跟着,我正在努力的做一个大雪人的头,弟弟在玩具小桶堆雪人的身子,看着他一身的雪,我情不自禁的拿起一块雪向弟弟的脚扔去,我们顿时打起雪仗来了,我一不小心扔进了弟弟的脖子里,把他冻得哇哇直叫,看着弟弟窘相,我不禁笑了起来。弟弟看见我笑,拿起一块雪扔地来,糟糕,扔进了我的衣服里,把我也冻得直发抖。不知不觉中我们俩都笑起来了。
我们俩堆的头和身子被我们打雪仗时都踩平了。但是我们仍想把这个雪人堆好,经过一翻的折腾,我们又开始了忙碌,各自做各息的,先铲了一堆雪,再捏一个圆,在地上滚一圈,做成了一个大圆,在竖在上面,现在只剩下脸没有做了,急急忙忙的把两颗珠子塞在上面做眼睛,拿胡罗卜做了鼻子,用红色的纸剪了一个嘴巴,雪人做好的。
中午吃完饭,我无意中看到妈妈洗碗时往水里加碱面。我突然想到科学老师在课堂上提的一个问题:碱面在水里会不会溶解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说让我自己试一试。
于是,我找来一个盆和一些碱面。我先往盆里倒上热水,放上一勺碱面,然后,我拿筷子飞快地搅动起来。搅了一会儿,我停了下来,发现碱面溶化了,只有块状的没有溶化。我等了一会儿,小块状的也溶化了。我想:碱面在热水中能溶化,那么在冷水中呢?于是,我又倒掉了热水,换上了冷水,发现在冷水中的碱面和在热水中的碱面状况都一样。
通过这个实验,我明白了:碱面在水里是可以溶解的,经过观察,我解答了老师的疑问。我以后一定要多动手,多观察,才能发现新的事物和现象。
美丽的灯塔
刘雅琦
2月1日 晴
我们坐上了卧铺班车,经过司机叔叔的一夜努力,早上五点,终于到达了灯塔景区。导游阿姨指着又高又大的塔说:“这叫灯塔,灯塔的作用是,在漆黑的夜里,海上打鱼的渔民分不清方向,不知道哪是岸边,灯塔的顶上有一只明亮的红灯,可以告诉渔民海岸在这里。”我听了导游阿姨的讲解,终于知道了灯塔的作用。
只见老师把水杯拿起来,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水倒进杯子里,只听见哗啦哗啦的水声,水位不断地升高,眼看就要满了,同学们都惊呼道:“满了!满了!”老师的手在水和水平面平行时停住了,水面露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接着,老师拿出来一串曲别针,曲别针像一个游泳运动员,先在水面试探了一下,然后一下子跳入了水中,水面好像被外来者入侵了一样,动了动,又变得平静。这时候大家都屏住了呼吸,跃跃欲试,开始想要表现自己。
然后,轮到了同学们,王子瑶拿着一串“糖葫芦”轻轻地放入水中,小别针像坐电梯一样“嘶”地一声滑了下去,水面一点也没发觉,平静如常。
最后终于轮到我了,我想:如果我放的太快,水洒出来了怎么办?放得太慢后面的人等急了怎么办?哎!算了,不管了!我把一把别针都扔了进去,眼看就要洒出来了,不过还好没有,我长呼了一口气。
我按照实验要求,找来了一个玻璃杯、一瓶醋、一瓶洗涤剂、一包小苏打和一张废旧的报纸。为了更好的观察实验效果,在妈妈的建议下,我又准备了红色色素。
实验开始了。我先往杯子里倒入了一些小苏打、几滴红色色素,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接着我慢慢地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没想到,短短几秒钟,液体就开始沸腾了,玻璃杯里不断翻滚出红色的泡沫,像烟雾一样往上升。不一会儿,就溢到杯子口外面了,像是一团红红云。我既兴奋又惊讶,目不转睛地看着不断浮上来的泡沫,生怕错过了一点细节。大约过了十几分钟,那些红云才慢慢地降了下来,就像是火山爆发后的岩浆,渐渐沉了下去。
为什么小苏打、洗涤剂和醋放在一起就会生成大量的泡沫呢?为了寻找答案,我急忙在电脑上查了起来。
原来,小苏打和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洗涤剂的主要成分为表面活性剂,有催化作用,可以使小苏打和醋发生反应,从而产生比较稳定的二氧化碳气泡。
我按照老师的指导,先把那块大的粉陶泥揉成一个圆球,然后再把圆球的一侧轻轻地搓(cuō)一搓、揉一揉,一個小水滴状的鲸鱼身子就做成了。光有身子还不行呀,老师又教我们把鲸鱼的尾巴往上翘了翘,然后用工具压扁,再用刀子把尾巴的末端切成两瓣。
接下来就是细致活了。我搓出一段白色长条和两个小白点,分别做小鲸鱼的嘴巴和眼睛。最难的要数小鲸鱼头上的水花了,它是用两个迷你“小水滴”做成的。本来“水滴”就很难做,现在又小一号,可真是难上加难啊!老师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透露了一个小窍门:把椭圆形的一端搓细。掌握了诀窍的我很快就把两朵美丽的水花做好了。
万事俱备,只需要烘焙(bèi)了。我把做好的小鲸鱼放进烤箱,短短的几分钟显得格外漫长。终于烤好了,拿着呆萌的小鲸鱼,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这个貌似简单的小家伙,却花费了我好长的时间。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我的作品恐怕还完成不了呢。
这次实践活动,让我知道,有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实践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小鹿哥哥
来到这里,我一下子惊呆了,这分明是儿童的天堂。豪华的街厅门市,漂亮的展示台上闪着灯光,独一无二的水族馆里鱼虾穿梭,哪有一点像上班的地方呀!这时,领队老师发话了:“这里漂亮吧!看到这些房屋了吗?这里都有牌子,写着一个个职业,你们都可以体验,希望你们能很快建成一个城市!”我们欢呼起来。
我拿起牌子一看,发现职业真不少,有警察、理发师、消防员……突然,一个哥哥对我说:“有兴趣做主持吗?”现在体验做节目主持的小朋友一个也没有,别的职业都快满了!我一听,觉得主持也挺有趣的,就来到了主持报名处。那里的叔叔说“呵,终于来了一个主持人,你读读这个文章吧!”我一看,很简单,就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还没读完,叔叔一脸兴奋地说:“别读了,就是你了,定了!”当上了主持人,才知道这份工作有多么重要!“地震小屋”的老师请我去当解说员,密室闯关游戏请我去主持,模特竞赛也请我去增人气,忙得我满头大汗。
这时,叔叔拉着我就跑,边跑边说:“好事啊,新闻联播点名让你去!”我听了很是激动。我到了更衣室先换了一身帅气的西服,大摇大摆上了演讲台。灯光亮起,无数道灯光从四面八方射向我,我的心一下子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我深吸一口气,拿着稿子,清了清嗓子,大声念了起来。快结束了,我却突然卡壳了:有一个字不认识。这时,空气似乎停滞了,唯独能听见我那砰砰的心跳声。我在心中大喊:“怎么办!”突然,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字,说了出来,意思还不变。打破了几秒钟的宁静,总算化险为夷,我在心中捏了一把汗。
“我是龙,你的口琴进入总决赛了。”我愣住了,我想:我的口琴进入总决赛了?我带着惊喜的心情走上台。一看,艺术界的节目单里果然有我的口琴独奏。真是太好了!我的节目终于进了总决赛,我高兴极了,但在开心之余,我又开始担心了起来。因为我要表演的节目还不是那没熟,不行,不能在开心了。我暗想:得继续苦练才行。于是我赶紧抓紧时间,争分夺秒的投入到苦练之中。
终于到了下午。表演比赛开始了。我根本就没有心情观看精彩的节目,只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我的曲子。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作文450字3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快轮到我了,我不管不顾,继续练习我的表演曲子。
好不容易轮到我了,我露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微笑,努力让上台的脚步变轻盈。主持人报完节目以后,我自信的拿起了口琴,开始了自己的吹奏,渐渐的,我又投入到了熟悉的音乐之中。
一、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准备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
二、教学过程
(课上每4~6位学生分为一个学习小组)
活动一: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二等分,然后沿二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如图1)
(通过操作,进行方法引领)
问题1:观察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1:8个。
问题2:其中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2:0个。
问题3: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3:0个。
问题4:其中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4:0个。
活动二: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三等分,然后沿三等分线把正方体切开,(如图2)
(通过操作,继续让学生回答)
问题5:观察其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5:8个
问题6:其中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6:12个。
问题7: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7:6个。
问题8:其中各个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学生8:1 个。
三、得出规律
同样地,如果把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棱分别进行四等分、五等分、……n等分呢?所得小正方体表面的涂色情况如何?
(小组合作操作,交流探索)
学生9:因为一个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所以将正方体的棱进行等分后切开,所切得的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只能是8个顶点处的小正方体,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8个,而将正方体的棱n等分后,每条棱上就有(n-2)个小正方体二面涂色,共12条棱就有12(n-2)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每个面上有(n-2)2个,共6个面,共有6(n-2)2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n-2)3个。各种情况的小正方体个数可列表为:
教师:很好!结合正方体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得出各面涂色不同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正是我们研究数学常用的归纳法。
四、问题拓展
如图,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按一定规律在地面上摆成一个大正方体,若将露出的表面都涂上颜色(底面不涂色),则第n个正方体中,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二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
(通过学习小组操作、合作交流,可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分析)
学生10:第一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大的正方体的棱长二等分;第二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大的正方体的棱长三等分。类推,第n个图形可以看成是将一个正方体的棱长(n+1)等分。因为底面不涂色,所以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只剩下4个,而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为每条棱上的(n+1-2)个共8条棱,再加上底面上四个顶点处的4个小正方体共[8(n+1-2)+4=8n-4]个,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是每个面上有(n+1-2)2个,共5个面,有5(n-1)2个,再加上底面四条棱上的4(n+1-2)个,共5(n-1)2+4(n-1)个。各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每层有(n+1-22个。共有(n+1-2)层,再加上底面上有(n+1-2)2个,所以共有(n-1)3+(n-1)2个。
可列表为:
教师:太捧了!用类比的方法得出了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三年级作文 一次有趣的活动】推荐阅读:
记一次有趣的游戏五年级作文07-23
二年级作文一次有趣的实验10-09
三年级有趣的游戏作文01-16
有趣的发现三年级学生作文10-25
有趣的一天三年级作文300字06-18
有趣的实验_小学生三年级作文03-28
有趣的实验500字小学三年级优秀作文10-27
有趣的吹气球比赛三年级作文400字12-18
难忘的第一次-三年级作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