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分级管理制度(推荐7篇)
1 指导思想
为防范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工作质量,确保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应加强手术医师能力的评估,同时对新手术技术、手术方式的临床运用实行准入管理。
2 手术分级和手术准入
2.1 手术分级
医院建立手术项目目录库,按照手术的难易程度、风险大小,通过采取科室上报,专家组审定,医务部备案的程序,对全院各科室常规开展的手术项目按甲级、乙级、丙级进行分级。甲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类手术;乙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类手术;丙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不复杂或较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类手术。
2.2 手术准入
手术准入包括手术项目临床应用准入和手术者资格准入两个方面。手术项目临床应用准入是指医院对科室申请新开展的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既往我院未曾开展的重大、疑难、创新手术项目,从技术可靠性、设备准备情况、手术者资质、医疗安全、风险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允许准入开展。手术者资格准入是指各级医师申请担任手术项目手术者时,实行资格审批制,即由各级手术管理机构综合手术者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资格、理论水平、手术技能和已实施手术情况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核、评定,确定其可以施行手术项目的级别和范围。
3 手术准入管理机构
医院成立院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外科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和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三级手术准入管理机构。医疗处负责院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医院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院手术管理工作制度,对全院手术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监督,审定各科室可开展手术项目目录;审定各科室手术分级标准,审批各科室新开展手术项目,审定科研手术及新开展手术项目手术者资格。外科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负责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制定、修订适合本部门手术管理的工作制度;定期分析本部门手术工作形势,研究解决手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审核各科室申报开展的手术项目目录;审核各科室手术分级标准;审定各级医师担任甲级手术项目手术者资质;负责所属科室新开展手术项目临床应用准入的初审;负责科研手术及新开展手术项目手术者资格的初审。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手术工作管理;结合科室实际,制定旨在保障和提高本科室手术工作质量的各项措施;制定本科室手术分级标准;负责本科室各级医师申请担任手术者资格的考核;审定本科室医师担任乙级和丙级手术项目手术者资质;对本科室手术工作质量进行把关。
4 术者的资质要求
根据各级医师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理论水平及实际能力,结合科室三级医师岗位,规定各级手术的手术者基本资质。
4.1 科室常规开展的手术项目
甲级手术的手术者,原则上由专家组教授、科室主任、主诊医师和返聘的专家担任;乙级手术的手术者,原则上由主管医师担任;丙级手术的手术者,原则上由本院经治医师担任。原属于各级医师可以实施的手术项目,如遇患者全身情况差、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或高龄患者等情况,原则上,应提请上级医师实施手术或由科室主任指定经验丰富、具备相应手术资格人员实施。
4.2 科研手术以及科室申请开展的其他新手术项目
手术者原则上由专家组教授、科室主任、主诊医师和返聘的专家担任。
4.3 上级医师可以实施下级医师范围内的手术项目
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主管医师、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经治医师能否担任上一级医师范围内部分手术项目手术者,以及仍在科室工作的已退休专家教授的手术范围由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研究确定后,报批执行。
5 手术项目的准入
5.1 新手术项目在临床开展前应具备的条件
该手术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经过充分论证并得出可行结论;申请科室具有手术资格的人员熟练掌握申请准入手术项目的相关知识:手术原理、技术要点、方法程序、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其他意外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等;负责该手术项目的手术者具备独立完成此项手术的能力;麻醉医师、护理人员具备此项手术所要求的麻醉和护理技能;需要其他多学科协作的,已经制定了协作方案,其他学科有能力配合完成此项手术;该项手术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和手术器械已全部准备齐全。
5.2 新手术项目的准入程序
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提出准入申请;外科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依据相关手术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对申请科室具备的条件进行评估考核,提出是否准许开展意见;初审通过后,报院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复核,复核通过后,由院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医务部进行备案。
科室经批准新开展的手术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完成一定数量,经过认真总结,肯定可行性后,可纳入科室常规手术项目按相应级别管理。
6 手术者准入
6.1 医师申请实施某项手术应具备的条件
熟练掌握所申请准入手术项目的相关知识:手术原理、技术要点、方法程序、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其他意外情况及处理措施等;在带教医师指导下,担任所申请准入手术项目第一助手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定数量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效果良好;经考核,能独立完成所申请准入手术技术操作的全过程。
6.2 申请担任科室常规手术项目手术者准入程序
医师本人提出准入申请;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考核;申请担任甲级手术项目术者考核通过后,由科室主任签署意见,报外科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审议,外科临床部办公会审定;上报医务部领导审批。
6.3 申请担任科研手术及新开展手术项目手术者准入程序
医师本人提出准入申请;科室手术管理小组考核通过后,报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会依据相关手术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对申请人进行考核评定;初审通过后,报院手术管理委员会复核,复核通过,由院手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签署意见;医务部进行备案。
6.4 新入人员申请担任手术者的准入管理
从外院新调入我院的医师在开展临床手术前,由本人提出自己能够担任手术者的手术项目,由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报临床部核准、医务部备案后,方可开展手术。
7 综合管理
7.1 建立医师手术技能培训机制
各手术科室负责制定旨在提高本专科各级医师手术技能的培训计划。各级医师均有培训下级医师的责任和义务,应积极向下级医师传授手术经验,努力使下级医师尽快掌握与其工作岗位相当的各项手术技能。医院建立《手术项目实施情况登记表》,记录各级医师参加申请准入手术项目的实施情况,由带教医师签字后,进行备案管理。
7.2 建立科主任、主诊医师负责机制
各科室主任对全科手术工作质量负总责,各主诊医师对医疗组手术工作质量负责。科室主任、主诊医师有权根据科内和医疗组内各级医师实际能力提出调整其参加已取得准入资格手术项目的意见,由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研究决定。
7.3 建立统计分析和检查督导制度
建立手术人员资格数据库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科室手术分级准入制度落实进行检查,同时对各科室和科室每位医师手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评价科室绩效和医师工作能力提供依据。实施手术工作督导制度,医院聘请资深专家到手术室现场督察各科室手术工作情况;外科临床部手术准入管理委员定期对科室手术准入管理小组进行工作检查指导。
7.4 建立处罚机制
各级医师在实施其准入范围内的各项手术过程中,如连续发生两起严重并发症,将限制其以手术者身份继续实施该项手术,6个月后按程序重新提出准入申请。各级医师擅自超越权限或超越范围手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按照医院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责任。
8 成效与体会
8.1 手术管理更加规范
通过制定《手术准入管理规定》和《手术项目目录及分级标准》,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了各科室可开展的手术项目、各级医师可担任主刀的手术范围,使手术管理工作有了依据,改变了过去科室间争抢手术的混乱现象,避免了医师超过自己实际能力开展手术给病人带来潜在风险[2]。
8.2 信息统计更加准确
手术工作信息统计分析在评价外科科室工作业绩和各级医师工作绩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没有建立手术分级标准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前,手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并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制度的建立和信息化的应用,使数据收集更加准确,各项评价结果更能反映真实情况。
鉴于我国各地卫生技术条件参差不齐,建立统一的手术准入标准具有相当的难度。以各省市为单位建立手术分级标准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我院基于医院自身条件和情况,建立和实施手术分级准入管理制度,对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确保患者手术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所提出的手术分级标准、准入程序等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海生,闫晓勤.对医师手术准入的管理[J].中国医院,2004,8(8):74-75.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腹腔镜术后;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97-01
手术固然重要,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1]。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然而随着护理工作范围扩大,医患矛盾的加深,患者及家属法制意识的增强,分级护理的实践操作中出现很多新问题和隐患,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更好地完善和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应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进行干预指导。
1 概述
1.1 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是用于腹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其实质上是一种纤维光源内窥镜,包括腹腔镜、能源系统、光源系统、灌流系统和成像系统[2]。在完全无痛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外科患者,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微创外科发展迅速,腹腔镜作为微创外科的代表,涉及肝胆系统手术、脾胰疾病手术、胃肠外科手术及妇科疾病手术等等[3],由于实施两孔法创伤很小,而且手术为单刀直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粘连机会变小,加之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在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受到患者欢迎,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创新,腹腔镜的施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大。
1.2 分级护理概念及分类 根据对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人自理能力的评估,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特级护理适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一级护理适用于病情重或较大手术后病情不稳定的病员,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二级护理适用于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但生活不能自理或年老体弱及慢性病患者,三级护理适于一般慢性病、轻症及各种术后恢复期病人,能下床活动,生活自理者。
2 分级护理存在问题
①由于医护人员在护理级别认同上的偏差,加上医师对病情判断不准,导致护理级别与病情不符。②理论与实践的脱钩。护理实践中,重视基础护理内容,忽略专科护理的指导和评价,使得一些护理计划未能完全落实到位,要么缺乏连续性,应付检查流于形式。③操作项目不明确。对于一些腹腔镜术后患者,护理人员对病情缺乏了解,观察病情不细致,多以主观判定为依据。④分级护理内容不够完善。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一些人文关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有着较大弹性目标的制度充实到分级护理中,但实践中依然走老路,按照老一套进行,很多细则得不到落实,一些分级护理还处在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上。
3 分级护理的解决对策
① 加强医务人员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全院常态化进行分级护理制度培训与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对分级护理等级判断的准确性。②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使护理级别更能符合病情及患者对护理的要求。③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④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⑤腹腔镜手术患者由于疾病类型所限,大多病情不属危重级别,因而重点放在二、三级护理上,实施时一级护理用红色标记,护士每隔每1小时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二级护理用黄色标记,表示病情无危险性,适于病情稳定的重症恢复期病人,或年老体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动的病人,每2小时巡视1次,并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三级护理不做标记,每3小时巡视1次。根据医嘱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⑥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是患者治疔与康复的关健所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当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利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均受到损害,影响到患者、医院及护士三者的利益,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护理模式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⑦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以此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分级护理工作。
4 讨论
新型的腹腔镜手术是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用电子、光学等先进设备原理来完成的手术[4],腹腔镜手术的适应人群和疾病较广泛,包括泌尿、肝胆、胃肠等等系统,患者病情千差万别,生活自理的能力也有不同,为了对不同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和照顾,需要“分级护理制度”来落实实施,由于确定护理级别的主体为医生,而实际分级的依据为病情[5],但最终的操作实施者为护士,这就为分级护理实践中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根源,基于上述问题的产生,应对腹腔镜术后患者分级护理进行干预,力图在源头、操作中使之更加完善落实,最大化地降低不利因素影响。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6]。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现代护理理念贯彻其中,使患者感到了人性关怀的温暖,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分级护理时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7],并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为解决定级不准和医护沟通的问题,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病情观察级别,而最终的护理级别由护士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8]。
综上,分级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核心制度之一,针对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中的问题,采取干预分级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它能真实反映患者病情和护理要求,将分级护理制度落实到位,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病情,推动护理质量提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光仪.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68.
[2] 王秋韵,陈娴洁,张维.分级护理常规公示制的实践与探讨[J].上海护理,2003,3(1):42-43.
[3] Kudaiberdieva A,Kangeldieva A.Prediction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outcomes in tubal infertility[J].Aust N Z J Obstet Gynaecol,2005,45(5):460-461.
[4] 邵爱仙,黄丽华,胡斌春,等.根据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计算护理工作量[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36-39.
[5] 王帮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9):111.
[6] 靳亚勋,卢国庆,赵文彬,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2例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2):279.
[7] 王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17):1587-1588.
[8] 秦德芳,唐红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华外科杂志,2006,7(5):34.
[9] 馬玉叶,石贞仙.分级护理在综合医院临床实施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6(04):291-292.
[10] 戴艳萍.分级护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8(12):144-146.
[11] 那文艳,杨红叶,黎艳,王志英.分级分度护理方法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6(13):68-69.
一、凡需施行手术的病员,术前必须做好必要的常规检查,明确诊断(难以在术前明确诊断者,应有明确的手术目的和实际意义),并进行术前讨论。凡较大或复杂手术、科主任均须召集术者、麻醉师和护理人员进行术前会诊讨论。特大手术、新开展手术由分管院长组织讨论。讨论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诊断;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手术适应症、指征及禁忌症;术式、麻醉方法;术中、术后处理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确定术者和助手。
二、手术及麻醉医师,术前应详细检查病人,熟悉病人各项检查结果,充分掌握病情。
三、施行手术前必须征得家属或单位负责人签字同意(急症手术来不及征求家属和单位同意时,可由主治医师签字),经科主任或分管院长批准执行。
四、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必须及时完成,如有休克、贫血等不利于手术的征象,均应及时准确处理纠正。
五、术者或第一助手应在术前一日开好医嘱(择期手术),由护理人员负责实施(包括备皮等)。术者应详细检查手术前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协助手术室准备特殊器械。
六、除急症手术外,手术前一天由主管医生填写手术通知单,送交手术室统一安排。麻醉人员应于术前一天看病人,了解病情,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严格检查核对麻醉中所用一切物品,并做好急救工作(药品、器械)。对于重症患者,术后要观察病人苏醒情况以及给予必要的处理。
七、各级医师参加手术范围,低年资住院医师(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专科工作五年、医士工作七年)可担任一类手术(普通常规中小手术)的术者、二类手术(中度难度较大手术)的第一助手;高年资住院医师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一部分三类手术(难度比较大的手术)的第一助手;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可担任三类手术的术者及指导住院医师进行一、二类手术;正、副主任医师担任四类手术(重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及科研项目)的术者,并指导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进行三、四类手术及科内新开展的手术。
交接班制度
一、各临床科室及部分医技科室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必须安排医师值班。
二、值班医师应在下班前到科室,接受各级医师交办的医疗工作。交接班时,应巡视病室,了解病员情况,危重抢救病人应做好床旁交接班。
三、各科室医师在下班前应将新入院、手术病人、特殊病人、危重病员的病情和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簿,并做好床旁交班。值班医师对重危病员应作好病程记录和医疗措施记录,并扼要记入交班簿。
四、值班医师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员临时情况的处理,巡视病人,对急诊入院病员及时检查,书写病历,给予必要的医疗处置,并做好记录。
五、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经治医师或上级医师处理。
六、值班医师夜间必须逐一巡视病人,晚十二点后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离开。护理人员邀请时应立即前往视诊。如医疗工作离开时,必须向值班护士或上级医师说明去向。
七、值班医师一般不脱离日常工作,下班前应处理好自己的病人和事务。
八、每日晨,值班医师要将病员情况重点向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报告,并向经治医师交清危重病员情况及尚待处理的工作。
九、各临床科室应设立二线值班。因特殊情况不能设立二级值班的科室,须书面报请院领导批准,医务科备案。十、二线值班应由副主任医师、科主任或部分经科主任批准的责任主治医师承担。十一、二线值班执行24小时在岗负责制,须掌握新入院病员、急危重病员及手术病员的病情,对值班医师的请示要提出明确的诊疗意见,指导值班医师和总住院医师进行诊疗工作,对发生的医疗事件及时协调处理,参加交接班。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遇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二、会诊由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发言、讨论意见等,确定性或结论性意见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死亡病例讨论是对死亡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接受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审查,总结经验教训,以达到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凡死亡的病例应及时填写死亡通知书,交死者亲属或单位,存根附于病历中存档。
三、住院医师应在24小时内完成死亡病例总结及各项医疗文件书写,为死亡病例讨论做好充分准备,交科主任审查并签名。少见、疑难、具有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可能出现医疗纠纷的病例,应交主任(副主任)医师审查签名。
四、死亡病例讨论会一般应在一周内召开。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尤其对未明确诊断、死因不明或疑有差错事故者,更应认真进行死亡讨论,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作。
五、死亡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对少见、疑难病、具有科研、教学价值的病例以及可能出现医疗纠纷的死亡病例,讨论时应请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领导参加。特殊病例可由医务科组织全院临床病例讨论会。
六、住院医师必须认真填写死亡病例报告书,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审查签名。放于病案中归档。
附:死亡病例讨论要求
按照病历书写的有关规定,对死亡病例讨论提出以下要求。
一、病人死亡后,必须在死亡后一周内进行讨论。
二、参加死亡病例讨论的人员,由科室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
三、死亡病例讨论程序
⒈讨论前经治医师必须完成死亡记录。
⒉讨论时由经治医师汇报病情摘要、治疗经过、死亡原因。⒊讨论内容应包括: ⑴诊断; ⑵治疗; ⑶死亡原因;
⑷应吸取的经验教训。
四、死亡讨论的记录方法:
⒈各病房建立专用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在进行死亡病例讨论时,指定人员在死亡讨论记录本上按会议记录要求进行记录。
⒉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由专人保管,未经院长或医务科同意,本室以外人员不得查阅及摘录。
⒊经治医师根据讨论发言内容进行综合整理,将综合意见记录于死亡讨论之后,并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经科室讨论,综合意见如下”字样。
⒋综合意见应经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审阅并签字。
手术准入制度
为加强医院围手术期的管理,保证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围手术期医疗纠纷,杜绝超执业范围手术,防止因职称、资历与手术技术高低不平衡而直接产生的技术性医疗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手术资格申请。科主任主持对每位医生在本专业的实际工龄、职称、工作能力进行审核。另对副高职称以上包括低职高聘的医师在充分掌握手术技能,拥有足够的一助工作量基础上,也可提出书面申请三类以上手术准入资格。
二、实行手术准入评议。由本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申请手术的医生在本专业的实际工龄、职称、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评议,再经院专家委员会确认,授予特定手术准入资格,明确手术类别及授予日期。不同年资的医生只能担当相应类型的手术,不能担当高于其年资和技能的手术。各级医师执业资格原则范围:主任医师执业资格范围为IV类及IV类以下手术(专科主任医师可主刀特类),副主任医师为III类及III类以下,主治医师为II类及II类以下,住院医师为I类。
三、实行特别情况手术准入资格的授权。对病情危重、急诊抢救手术,急诊医生虽无手术资格,但可超越被核准的手术类型范围准备手术,同时努力与上级医师取得联系。科主任视该手术医师具体操作技能和经历,进行特别授权,准予主刀。
四、实行手术资格的否决。一年连续两次同一手术存在明显技术性缺陷,经院专家委员会评议,视情予以否决该手术准入资格3—6个月。对停刀期限满后,重新进行评议。
五、实行禁行令。对无准入资格的医生,不论职称、级别一律不准主刀;进修生不得以主刀身份从事任何类型手术;若擅自主刀手术,按非法执业处理。
术前讨论制度
一、凡施行手术,术前需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除一般脓肿切开引流、门诊小手术、清创缝合术及相似手术或因急诊需抢救病人生命而施行的紧急手术外,术前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二、术前审批范围和术前讨论:按照各级医师手术范围规定,一般手术,经科主任批准能独立担任主刀的医师,对下一级医师担任的手术类型进行审批。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及有关人员参加,主要内容: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手术麻醉方案、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及护理要求等。术前讨论的内容由经治医师,按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规定格式记录在病历中,并由审批者签字。
三、新开展的手术,危险较大的手术,器官切除或致残手术,须在科主任主持下进行认真讨论,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及其他科室配合要求等,并填写手术审批单,随同病历一起由分管副院长或医务科主任审批。
四、施行手术前必须由病员及家属签字同意,紧急手术不及签字同意或无家属、单位签字同意时,可由科主任签字,报经分管副院长或医务科分管主任批准后施行。待病人清醒后或有家属时应补签同意书。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控制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产生,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二、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三、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四、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2)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内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3)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4)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五、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六、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七、抗菌药物应尽量避免皮肤和粘膜局部用药,以防耐药产生。若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应用。一般不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气道预防给药。
八、对病情复杂的难治性感染,组织有关专业人员会诊,制定给药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九、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认真执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妥善处理。
十、遵循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与联合用药原则。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原则
一、抗菌药物分线原则:
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二线药物(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三线药物(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
(1)一般感染患者应首选一线抗菌药物治疗。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二线或二线以上药物治疗。(2)根据病情需用二线药物治疗时,应有药敏结果作依据。若无药敏依据,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无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
签名,或有感染等相关专业科室医师、临床药师的会诊记录。
(3)根据病情需用三线药物治疗时,应有致病菌只对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若无药敏报告,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或科室主任在相关医疗文书记录中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师、临床药师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
(4)根据致病菌种类及细菌耐药情况,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药物轮换使用。(5)感染科或检验科、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信息的职责。
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
门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原则
一、门诊患者需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原则上只能选择一线药。如因病情需要使用二线药物的,应经具有中级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原则上禁止在门诊治疗中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应经具有高级职称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在处方上加签。
二、门诊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应用的,只能选择两种一线抗菌药物。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
三、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3天(肺结核、慢阻肺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除外)。使用时间在3天以上,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治疗,并应进行病原学监测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四、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应以口服或肌肉注射为主,严格控制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的形式使用抗菌药物。需要通过静脉输液或静脉推注进行治疗的,原则上应收住院或留门诊观察室使用。
临床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要求
一、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患者具有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如果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2)应在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基础上规范用药品种和给药方案。
(3)不能随意选用广谱抗菌药物、新品种、价格昂贵品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联用作为预防用药。
(4)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应综合考虑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范围、手术部位与污染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病人机体状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其原则是: A、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位大多数病原菌。B、杀菌剂剂量要足够。
C、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D、宜静脉给药,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E、清洁手术(分甲、乙两类):
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张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
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的大型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介入治疗可参照此类用药。
F、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如胃、肠、肺、耳鼻咽喉科、妇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延长至术后48小时。如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可用至术后2~3天。
G、污染的手术:
如脓疡切开引流、化脓性胆管炎、骨髓炎、肠穿孔、腹膜炎等术前已明确感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用药。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注意事项:
(1)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用抗菌药物。
(2)预防性应用的抗菌药物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便宜。(3)预防用药应有目的,针对一种或二种可能的感染菌选择药物,不能盲目采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以预防多种细菌感染。
(4)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不能放松严格的手术操作及无菌技术,并应加强临床观察及消毒隔离措施。
(5)清洁肠道用药:施行结肠、直肠手术,于术前2-3天开始口服肠道制菌药物,以减少术后并发感染的机会。
临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管理原则
一、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以期达到抗菌的协同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产生。
二、联合用药一般为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特殊情况可联用两种以上,包括抗真菌药。
三、联合用药一般适用于以下情况:(1)病原体不明的严重感染。
(2)单一药物难以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3)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耐药菌感染,特别是院内感染。(4)为减少各药物单一使用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5)需长期用药,有利于防止细菌耐药性产生,如抗结核治疗。
临床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1)选择药物和设计给药方案时,必须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物动力学的影响。如正在进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时,应估测对药物清除率的影响。
(2)根据肾功能不全程度应调整药物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
二、肝功能不全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在选用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三、新生儿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一般应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避免使用或慎用氯霉素、磺胺药等抗菌药物,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不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者,不可选用上述药物。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新生儿不宜肌肉注射。
四、小儿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注意:
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给药。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未成年人避免使用喹诺酮类药物。
五、妊娠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及妊娠期妇女药代动力学的改变,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在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风险/效果之比最小的药物,并告知患者药物对继续妊娠可能引起的风险。
六、哺乳妇女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必须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尽可能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并按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与哺乳时间,如哺乳结束后立即用药,或在婴儿较长睡眠前用药,使婴儿从乳汁中摄取的药物降至最低。
七、老年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注意:
老年人因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减退,药代动力学过程有明显变化,特别是由于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血浓度增加,不良反应也增加,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依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和用药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
一、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遵循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分级管理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在病历中有相关性记载,并纳入病历质量考核。
二、检验科加强开展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工作。协同院感办定期公布致病菌,细菌药物试验及耐药情况,并向全院发布相关信息。临床医师使用抗菌药物尽量做到以微生物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为依据。
三、药剂科积极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深入临床、监督临床用药,提出合理化建议,调配处方时发现抗菌药物滥用应拒绝调配。协同有关部门收集、整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技术信息,定期向全院发布。
四、实行抗菌药物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制度,每季度对用量较大、用药总金额畸形和异常增长的品种,组织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进行全面分析,经认定为不合格的品种,医院对其进行调控(限量或淘汰)。对确定为临床需要的品种,将采取临床科主任负责制,所属科室医师开具该品种,都需科主任签名同意。
五、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负责对临床医师和各科室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价。每季度抽查10%以上医师用药情况,定期对门诊处方及归档病历进行审查、定性和质量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定期公示、通报。
科室在科主任负责制的管理体制下,实行临床医生分级管理制度。医师为一级医生,主治医师为二级医生,科主任、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为三级医生。分成两个诊疗小组(见诊疗小组名单),两名主治医师为诊疗小组组长,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住院病人的管理工作。为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避免推卸责任,导致诊疗过程出现缺陷,甚至发生医疗纠纷(或事故),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分级管理是在科主任安排下完成的,科内的一切诊疗活动,科主任均有权参加,并提出意见,同时负责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责任。二、一级医生和二级医生负责床位管理,一级医生在制定诊疗计划时须向二级医生汇报、请示,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时必须及时汇报,让上级医生做到心中有数,得到及时指导,这时所发生诊治程序、计划、错误而导致医疗纠纷(或事故)的,上级医生为第一责任人,下级医生仅承担个人行为的责任。否则下级医生要承担全部责任。
三、主治医师为二级医师,根据主治医师的职责,仍是收治病人诊治的主导者,负床位主管医师责任,在制定诊疗计划时须向三级医生汇报、请示,特别是在危重病人和疑难病人时必须及时汇报如其上级医师参与制定诊治计划,并参与完成。
二.三级医生是诊疗活动的主导者,全面负责病区所有病人的诊疗活动,确定病人的诊疗计划,决定会诊、转科、出院、转院、为重病人的抢救等。
三、医师在诊疗活动中,无论是几级医生均要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
四、各级医生应完成自己职称岗位职责所须完成的工作和责任,不称职者,将予高职低聘。
1 手术分级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依托于手术管理体系, 实行院、科两级管理构架
(1) 成立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 作为院内实施手术管理的最高机构,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 通过集体决策形成医院手术管理的原则和总体方针, 制定和通过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评价标准及技术指南等文件, 对院内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的运行、手术质量和技术水平以及手术所涉及的各个医疗环节的协调配合等进行监管和评估。委员会对医院的手术分级原则、医师手术权限授予原则、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管理制度都进行明确的规定, 并定期审查更新, 委托医疗质量控制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2) 科室设立手术管理小组:科主任为科室手术管理责任人, 手术管理小组全面负责科室内手术管理工作;制定本科室手术分级标准, 提出本科室医师手术权限, 上报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审批, 并定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监督包括手术分级制度在内的各项手术管理制度的实施;调查和了解本科室对手术管理的需求、执行手术管理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参与医院手术管理工作;组织科室内手术管理内容相关培训。
1.2 建立有专科特色的、与患者病情相结合的手术分级标准
(1) 手术分级原则: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将所有择期和急诊手术及有创操作, 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分为四级: (1) 四级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残废性手术、科研项目的各种手术。 (2) 三级手术:技术难度较大、手术过程较复杂、风险度较大的各种手术。 (3) 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4) 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普通常见的各种手术。
(2) 借鉴DRGs (诊断相关分组) 和病例分型的概念, 建立符合各专科实际情况的, 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并且涵盖手术名称、患者相关合并症情况、风险因素和手术方式的细化的手术分级数据库内容。
1.3 根据手术医师分级和权限原则, 结合医师手术质量评估结果为每位医师授予手术权限
(1) 我院根据医师专业技术水平任职资格和相关岗位工作年限确定手术医师分级原则: (1) 低年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2) 高年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 (3) 低年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4) 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 (5) 低年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 (含) 以内。 (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 (7) 主任医师。
(2) 同时规定了各级医师授予手术权限的原则: (1) 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可主持一级手术。 (2) 高年资住院医师:可主持一级手术。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 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 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4) 高年资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可主持三级手术。 (5) 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的手术。 (6) 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 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或根据实际情况可主持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 (7) 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新技术新项目手术。 (8) 新调入聘任的各级医师独立开展手术前, 按聘用职称降一级手术权限, 所在科室手术管理小组考核5~10例手术。 (9) 进修医师无论其职称如何, 均不得独立完成各类手术。 (10) 对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必须持证上岗的手术, 术者还必须是已获得相应专项手术的准入资格者。
2 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的申报、审批流程
(1) 各科室手术管理小组根据手术医师分级和权限原则, 结合对各位医师手术质量的评估情况, 确定每位手术医师的对应的手术分级以及具体的手术项目, 形成医师姓名与手术名称一一对应的医师手术权限。
(2) 科室手术管理小组制定初步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 上报院级手术管理委员会, 委员会根据各科室诊疗范围、医师技术档案信息和医院整体规划审核科室提出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 对于不同专科实施同种手术这种交叉现象, 委员会根据院内资源配置、学科发展方向和不同学科间专业技术水平的差别对不同专科间实施的同种手术的分级进行调整, 通过后作为年度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组织实施。
3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对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的实时管理
3.1 常规择期手术信息系统业务流程
首先由医师填写手术申请单, 系统调取医师技术档案内医师信息, 判断申请手术医师是否为医师手术权限范围内的医师, 如果是则调取手术分级信息, 判断是否为该医师手术权限内手术, 如果是则允许手术申请单执行, 发送至手术室, 安排手术, 见图1。
3.2 常规急诊手术业务流程
急诊手术权限原则上与常规择期手术权限一致, 科室根据常见急诊手术和本科室医师手术权限合理安排值班人员。遇超出值班医师手术权限的急诊手术,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术后由科主任在病历中签字确认。
3.3 新技术、新项目手术业务流程
尚未在院内开展的手术均被纳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范围, 首先需要经过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委员会分类审批-院内应用的步骤, 经批准在院内实施的新的手术项目方可进行手术分级并配套建立手术权限, 然后与其他手术同样进行日常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管理。
4 手术分级管理的成效与体会
4.1 实现了手术准入的制度化、规范化, 从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手术质量和安全
手术分级管理的实施, 从制度上明确了各级各类医师的手术范围, 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实时控制, 避免了不充分考虑所在医疗机构的综合诊疗水平、病人个体病情以及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 盲目追求实施高难度手术和高收费手术的情况, 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手术引起的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
4.2 从制度上为培养年轻医师临床手术技能提供支持
动态的手术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调整, 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个别医师长期独揽、把持部分手术项目, 为年轻医师通过实践练习, 提升手术技巧, 循序渐进的掌握高难度手术铺垫了道路。
4.3 为外科科室绩效评估和外科医师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评价提供了依据
通过建立手术分级, 使得评价不同级别、年资医师的手术技术水平时, 更加具有可比性, 不仅可以通过实施手术的级别差距反映医师技术差距, 还可以在实施同级手术的医师间, 通过其手术质量指标评价其手术能力的高低。另外, 在不同专业的外科科室间可以通过对比其同级手术的开展情况, 作为评估其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赵怀峰, 梁立强, 祁建伟, 等.制订手术准入标准·实行手术分级管理[J].中国医院, 2003, 7 (2) :36~39.
[2]石青龙, 刘广东, 张思兵, 等.实施手术准入管理, 确保手术质量和患者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 15 (1) :28~30.
[3]杨海生, 闫晓勤.对医师手术准入的管理[J].中国医院, 2004, 8 (8) :74~75.
为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分清设备管理工作的主次层次,既要全面管理又要重点突出,提高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而保证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特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
一、设备分级管理原则
1、将公司现有全部设备分为三类:一类关键设备,二类主要设备,三类一般设备。
2、划分原则为:设备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设备的安全环保节能状态、设备检修时的复杂和精密程度、设备采购和检修的资金投入数量、有无备用设备或采购的难易程度等条件划分。
3、通过类别划分实现设备的分级化管理,即:公司、分厂、工段班组三级管理。一类设备由公司统一监管,设备部重点实施考核;二类设备由使用分厂统一管理,设备厂长、设备员重点实施考核;三类设备由使用工段、班组自主管理,工段长、班组长重点实施考核。
4、实行分级管理后,工段班组、分厂等设备使用单位仍负有对全部设备的主体管理责任。
二、设备分级管理职责
1、公司职责:负责管理发生故障后有可能导致安全和环保问题或造成生产系统停车的关键设备、大型转动设备和特种设备。
(1)检查落实该类设备大修更新计划及实施情况,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结合,编制补充该类设备操作规程,建立完善设备档案和台账。
(2)检查设备巡检落实执行情况,重要运行数据(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储量等)是否认真进行记录。
(3)检查是否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规程是否完善。
(4)检查备品备件是否齐全,该类设备备品备件是否执行按期更换规定。
(5)检查是否及时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关键部位是否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进行保养。
(6)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对备用设备进行定期切换,切换前是否按要求通知有关人员。
(7)对分厂检查的问题及时协调和整改。
2、分厂职责:负责管理发生故障时虽不会造成系统停车,有可能造成局部停车,有可能对生产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的主要设备。
(1)具体检查落实该类及一类设备的大修更新计划及实施情况,建立完善设备档案和台账。
(2)根据检查情况认真填写一、二类设备巡检记录。
(3)检查工段、班组是否执行设备操作规程,规程是否完善。
(4)落实备品备件是否齐全,按规定对关键备件执行定期更换。
(5)组织、落实故障原因分析,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进行保养。
(6)工段、班组是否按要求对备用设备进行了定期切换,切换前是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7)对班组检查的问题及时协调和整改。
3、工段、班组职责:负责管理有备用设备,出现问题不会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的一般设备。
(1)根据检查情况认真填写设备巡检记录。
(2)对检查的问题及时向分厂反映。
(3)认真执行备件定期更换规定。
(4)认真执行设备切换使用的要求。
(5)认真执行设备巡检制度。
(6)认真执行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
三、设备分级管理要求
1、一类设备:这类设备由公司负责监督管理,管理范围主要包括该类设备的大修计划的评审、设备档案和台帐的建立完善、故障原因分析评价,确定设备维护保养周期和项目,督促分厂对该类设备定期进行大中小修,强化设备现场和日常维护的检查落实;及时解决设备存在的问题,杜绝跑冒滴漏,加强新材料、新备件的推广应用,保证设备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组织落实
各项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制定全年设备管理目标及措施。
2、二类设备:这类设备以分厂管理为主,公司协助管理,分厂负责对该类设备的大中小修和更新计划制定和落实,建立和完善档案和台帐,负责故障分析评价以及设备卫生和日常维护,对该类设备的大修更新计划的落实情况、故障分析要上报公司,这类设备出现问题时,分厂要采取措施积极协调解决,并及时向公司反映,编制并上报备品备件计划,及时反馈新材料、新备件的应用情况;贯彻执行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提出加强设备管理的意见和措施,制定分厂设备管理目标措施,并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公司负责对分厂负责的内容进行督促检查,并制定出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分厂反映的问题积极进行协调,以便生产尽快恢复正常。
3、三类设备:这类设备主要由工段班组负责管理,主要负责该类设备的大中小修和更新计划的制订落实、档案和台帐的建立完善、故障原因分析评价以及设备卫生和日常维护的检查落实,并对该类设备大中小修和更新计划的落实情况、故障原因分析上报分厂;工段班组负责对设备的巡回检查及设备的现场管理,对查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分厂和公司;配合分厂、公司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及时汇报设备检修情况,并做好记录;认真落实设备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规程,坚决执行公司、分厂制定的管理措施和考核标准。
四、检查方法
1、设备的大中小修、原因故障分析按照上报计划,公司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如没有按期完成,必须讲明原因,视情况进行考核。
2、设备的档案、台帐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法,促使分厂如实及时填写档案台帐,保证基础资料准确、完整,为设备后期管理提供正确信息。
3、对于一类设备公司每周检查一次,分厂每三天检查一次,工段每天检查一次;各级检查都要有记录,确保该类设备安全、高效、长周期运行。
4、强化设备现场管理,公司每月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检查,每次检查情况要进行曝光、罚款,限期整改,并列入月度考核项目,分厂每周检查一次,工段及班组要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
五、考核办法
根据上述分类和管理范围的划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考核细则的有关要求考核。
设备部
【手术室分级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手术分级管理及审批制度09-19
手术室细节管理06-20
手术室物品管理规范06-04
手术室规范化管理07-11
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09-23
手术室满意度调查制度06-11
手术查对制度10-27
手术管理制度及程序09-10
手术相关制度及流程06-15
围手术期管理检查表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