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上著名人物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闻史上著名人物(精选7篇)

新闻史上著名人物 篇1

XX(生物制药二班 生命科学学院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群人,不断地探索着这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所作的贡献。

关键词:微生物学发展史;十大人物;生平事迹;

Ten Public Figures in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XX(The 2th class of Biological Pharmaceutics,College of Life, Scienc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Abstract: In the vast history, so a group of people, constantly exploring the magical world, let us know in this world and our invisible creatures, we will never forget their contributions.Key words: 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ten public figures;life story and contributions;

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已经觉察到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所发生的作用。在古希腊留下来的石刻上,记有酿酒的操作过程。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作用,进行沤粪积肥。但到17世纪中叶,微生物学的研究才取得重大进展。此后,欧洲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伟大的微生物学家。19世纪末,随着欧洲建立的一些细菌培养技术被教会医院的引入应用,中国人开始逐步了解微生物学,一大批学者投入微生物学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1632-1723)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他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许多信,介绍他的观察结果,他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表明他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所以今天我们把列文虎克看成是微生物学的开山祖。不过,在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后差不多过了200年,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对它们的形态进行描述上,并不知道原来是这些微小生命的生理活动对人类健康和生产实践有那样的重要关系。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人们承认了他的发现,但等到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像牛顿开辟出经典力学一样,巴斯德开辟了微生物领域,他也是一位科学巨人。

巴斯德一生进行了多项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纪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证明了三个科学问题:(1)每一种发酵作用都是由于一种微菌的发展,这位法国化学家发现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杀灭那些让啤酒变苦的恼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杀菌法”便应用在各种食物和饮料上。(2)每一种传染病都是一种微菌在生物体内的发展:由于发现并根除了一种侵害蚕卵的细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3)传染病的微菌,在特殊的培养之下可以减轻毒力,使他们从病菌变成防病的药苗。他意识到许多疾病均由微生物引起,于是建立起了细菌理论。巴斯德为微生物学、免疫学、医学,尤其是为微生物学,做出了不朽贡献,“微生物学之父”的美誉当之无愧。

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在人类同各种疾病作斗争中,罗伯特·科赫是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1905年他因研究结核病,发现结核杆菌与结核菌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但这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一生的工作奠定了医用细菌学的基础,为人类征服结核、炭疽、霍乱、鼠疫等危害极大的传染性疾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人们誉为“瘟疫的克星。”

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是英国微生物学家,1922年,患了感冒的弗莱明无意中对着培养细菌的器皿打喷嚏;后来他注意到,在这个培养皿中,凡沾有喷嚏黏液的地方没有一个细菌生成。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弗莱明发现了溶菌酶。他以为这可能就是获得有效天然抗菌剂的关键。但很快他就丧失了兴趣:试验表明,这种溶菌酶只对无害的微生物起作用1928年9月15日,亚历山大·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这使他在全世界赢得了25个名誉学位、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称号以及其他140多项荣誉,其中包括诺贝尔医学奖。作为弗莱明的合作者,弗洛里和钱恩与他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埃弗里,O.T.(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1955)和C.麦克劳德、M.麦卡锡于1944年共同发现不同型的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转化因子是 DNA。英国微生物学家F.格里菲思于1928 年就发现:将已经死亡的Ⅲ型肺炎双球菌和活的Ⅱ型菌 分别注射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表现正常;若将两者混 合注入,则小白鼠死亡,并从其尸体中可分离出活的可 致病的Ⅲ型肺炎双球菌。格里菲思由此推测,在Ⅲ型的死菌体中必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Ⅱ型转化为Ⅲ型,而且这种转化可以遗传给后代。埃弗里和他的同事则进一 步从被高温杀死的Ⅲ型菌中分离出蛋白质、荚膜的成分(粘多糖)和DNA,将这几种成分分别同活的Ⅱ型菌混 合培养,发现只有 DNA能使活的Ⅱ型转化为Ⅲ型,即使无荚膜、不致病的可转化为有荚膜、能致病的肺炎双球菌。证明了格里菲思所说的转化因子就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项实验第一次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虽然这一发现,曾引起争论和怀疑,但的确推动了DNA的研究,直至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马克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ück,1906~1981)是微生物遗传学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分子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1937年起在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物学,在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性研究方面做出很大贡献,促进了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早期研究的发展。1939年发表了题为《噬菌体的生长》一文,成为现代噬菌体遗传研究的开端。1943年,德尔布吕克和卢里亚一起设计完成了“波动”或“涨落试验”(fluctuation test)。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对病毒的抗性突变的发生与病毒的存在无关。细菌产生耐受噬菌体侵染的机理不是一种适应,而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推而广之,细菌的抗药性也是如此。即使在细菌中也不存在获得性状遗传的问题。德尔布吕克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噬菌体基因的重组。1946年,他和赫尔希两人独立发现了病毒能够交换(重组)基因物质的证据,有力地推动了噬菌体遗传学的发展。并且和卢里亚、赫尔希合作组成噬菌体小组,共同开创了美国噬菌体遗传学派。之后又规范了噬菌体研究中有关材料和方法方面的诸多事项,使各国的噬菌体研究得以深入,成果便于交流。

林宗扬(1891-1988)是我国微生物学的第一代学者,他主持的医学细菌学教学宗旨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注重实际应用,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他除了讲授作细菌学,还组织开展了一些细菌的研究工作,开创了临床细菌学和血清检验工作。早在1918 年,他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瓦氏反应”一文,较早向国内介绍了诊断梅毒的方法和技术;1925 年他首次在我国病人中分离出布氏杆菌,在实验中自己也受到感染,卧病一年方愈;1929 年与其同事共同发表的“检查斑疹伤寒的沉淀试验———用变形杆菌X19的特异物质检测”一文,曾被《人体病毒和立克次体感染》这部世界权威性经典著作引用。林宗扬及其同事对内部染真菌丛梗孢(Monilia)(有别于外部的真菌)及其基础进行了长达10 年较全面研究,于1930 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真菌的论文,在分离培养真菌、鉴别其种类方面,建立了一套方法和技术,并对真菌的致病性进行了研究;1935 年,他编著了《细菌学检验方法》,内容精炼、实用。林宗扬实乃我国医学真菌研究的先驱。

施有光是我国最早开始系统研究青霉和曲霉菌分类的科学家。1933年毕业时,他对武昌地区的青霉和曲霉进行过研究,发表了他对采自武汉地区的青霉和曲霉的研究报告。他在我国较早地将国外先进的发酵理论、发酵技术和工艺写进大学教材。年迈的施有光连续发表过多篇介绍国外学术动态的文章。年近八十,他还不顾体弱和家庭困难,坚持上班,积极主动地承担科技英语培训班的教学工作,为轻工业研究所恢复正常的科研工作,提高科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作出了贡献。

沙眼衣原体的研究成是汤飞凡事业的顶峰。1929年汤飞凡和周诚浒曾针对日本学者野口提出的“颗粒杆菌是沙眼的病原体”的说法进行过沙眼病原的分离,推翻了沙眼由细菌引起的结论。1936年,到英国合作研究,测定过甲型流感病毒的大小,回国后写了“滤过性病毒研究最近进展”一文,详细介绍了测定方法,讨论了病毒的本质。由于抗日战争和后来的内战,他不得不把这些研究放下。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恢复了中断的研究工作。他首先恢复了对沙眼的研究。在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汤飞凡并没有多少安心从事研究的日子。抗日战争前在上海的几年中,他用可靠的实验否定了沙眼病原是细菌的错误论断,并且和魏曦一起研究过支原体。抗战时期,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在昆明西山脚下,滇池之畔建成了一块“科学绿洲”中央防疫处,他领导一批科技人员在这里制造出多种疫苗,这里还是当时大后方的一个绝无仅有的微生物学、免疫学的基地,为新中国后来的生物制品事业培养了一批骨干。好不容易等到新中国成立,有了安定的研究条件,很快就做出了世界闻名的成绩。遗憾的是,当时越来越左的政治形势,迫使这位坚强的天才科学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历史没有忘记汤飞凡,中国人民没有忘记汤飞凡,国际医学界没有忘记汤飞凡。

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教授从年轻时代起就开始和微生物建立了不解之缘。他研究过与工业微生物学有关的许多微生物,无论食品、医药品、还是工业原料生产有关的我国微生物,他都涉足过,甚至红茶菌,他早在51年,就从微生物学的角度,对它过研究。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找到一些我国特有的菌种,发表过上百篇有关微生物和发酵的文章,编著过《应用微生物实验法》,许多研究成果都已被应用于生产中,解放后,在发展我国现代发酵工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几十年来,方老也为公家培养了大批的微生物学研究人材。现在,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所、市一级业务骨干中,就有近一半是方老亲自指过的。方老对我国微生物学研究作出的贡献,是人们公认的。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中外学者也为微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由于他们坚持不懈的探讨和研究,才使得微生物学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才使得微生物学真正成为造福人类的一门科学。我们将永远缅怀他们。参考文献:

【1】 孙巨娟.自学成才的生物学家——[荷兰]列文虎克(1632~1723年)[J].科学大众(中学版), 2006,(12)

【2】 moon.巴斯德和微生物[J].健康大视野, 2006,(03)

【3】 岁寒.细菌学的奠基人——科赫[J].小学生导读, 2004,(Z2)【4】 弗莱明与青霉素.中国兽药杂志.2003.(08)

著名人物访谈作业 篇2

俞敏洪,新东方英语学校创始人,著名的英语教学管理专家,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他曾说过,人生可以用六个词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人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可以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心走到哪里,人就可以走到哪里。俞敏洪老师正是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心中的梦想,走向成功。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情况

问题一:您在大学时期的学习和积累对以后的事业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答:一个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在周围来自大城市的同学的对照和压力下,深感自卑,有更有奋斗的动力。北大求学五年,我读了800多本书,在大学读了很多书对我未来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让我养成了用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另外读书多了潜意识地使你的气度和境界得到上升。我读了很多文学、哲学、社会学等很多方面的书。

问题二:如果一名毕业生到新东方去应聘的话,您会最看重他哪方面的素质? 答:他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个性是不是开朗,是不是对生活比较乐观,读过的书是不是足够多,我认为大学生如果读书不够,即使专业知识再好都不太好用,因为他的厚度不够,未来发展的潜力不够,他只是一个单向型人才,没法变成一个真正有用的综合型人才。第一要多读书,第二才会根据他所应聘的岗位去看看相关专业能力是不是强。是什么大学毕业的通常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中,什么大学毕业的我们都要,但在学历上原则上就要求本科了,高中生再聪明来了之后你会发现他的发展潜力受限制了。

问题三:是什么力量促使您放弃安稳的工作而投身创业?

答:当时有一种想尽快地创立一份自己的事业的冲动,因为你给别人干,干到一定程度时你的能力会受到制度的制约,很多精力会消耗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间,你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践。比如说我之前在一家培训机构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我认为如果学生不满意就应该给学生退费,或者是应该提供一定的试听期,那对方老板就不同意,他们觉得收了钱怎么还能退呢?那我就想既然实现不了自己这种想法那就自己去做呗。问题四: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还不知道辛苦的付出到底能否得到回报,这时候您觉得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呢?

答:这个事情是这样的,如果你一旦决定创业,你前提条件是想好了的,第一就是你打算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精力,因为你创业是为自己干,如果你没有一个牺牲自己的精神那是干不好的,所以你没办法去计较说我在8小时内干8小时以外不干;也许你要面临到最后是光光汉,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也有可能你立刻就会富甲一方成为中国的著名企业家;就和刘邦一样;所以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这样一想心理就平衡了,因为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永远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第二个呢,不管你多么的难,多么的累,你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给自己空白的时间,让自己生理上心理上都得到休息,以保持自己长久的战斗力,在我看到的例子中凡是身体不好的,身体拖垮的都是不可能把企业做好的,就算企业做大了,身体垮掉了那就白做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就算你23岁开始创业,一直到50岁才能成功也没事;你活到80岁,你还有30年可以享受呢;所以说呢,一步一步来,不要把命搭进去了,也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问题五:为以后就业做准备,您觉得我们最最应该积累的东西是什么? 答:我觉得在就业路上要积累的就是整体的成熟度,处理问题的能力,眼光,方法,技巧,因为这些都是帮助你在就业路上不断解决你所发生的问题、危机,往前推进的东西。就业最忌讳的就是心情急躁,心胸狭窄,心理容不下别人,不能吃亏,这些都是需要自己人品人格的重新锻造和提升才能完成的,只有有了这些东西以后才能走得更远,更好。所以就业也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就业也体现了一个人全面的问题,只有个人全面发展了整个的事业才会随着你发展,否则一般创业比较偏激,比较极端,没有耐心的话就业很容易失败。

问题六:作为新东方的英语创始人,你认为学习英语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答:英语的本质和所有语言的本质一样,就是流利的表达思想,高手的境界就是不需要思考,本能反应脱口而出。学习英语的基本法则就是重复,所有大事的基础就是小事的积累。中国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有羞耻心理,害怕丢脸。其实羞耻心理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是我们要想快速学好英语,就要不怕丢脸,调整心理,甚至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我英语说的不好,痛苦的又不是我是老外,呵呵,好幽默的说法,真的为了说一口漂亮地道的英语,暂时丢脸算不了什么。问题七:你为什么会选择考研呢?

答:考研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改变自己的出身,即想通过考研进入一个更好的大学;逃避就业压力;对所考专业感兴趣,希望继续深造;我认为我考研是基于对这个的专业的喜爱,希望自己能有更深入的学习。并且我认为学历在当今的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以后的晋升,高学历也还是很有优势的。问题八:对于考研,你有什么建议呢?

答:我认为考研的学习可以归纳为:计划+执行+韧劲+心态。首先,计划不要定的过死,要有一点的缓冲,有一定的弹性,但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坚定地执行。其次,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对于考研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第三,心态。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你肯定会有动摇,这个时候就需要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职业定位启示

著名人物经典唯美语录 篇3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

记得当时年纪小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 并肩坐在桃树下

风在树梢鸟在叫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愿做个逗号待在你的脚边,但你有自己的朗读者,而我只是个摆渡人。

--张嘉佳

我没有很刻意地去想念你,因为我知道遇到了就应该感恩,路过了就应该释怀。我只是在很多个小瞬间想起你。比如,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句歌词,一条马路和无数个闭上眼的瞬间。

--张小娴

一些年之后,我要跟你去山下人迹稀少的小镇生活。清晨爬到高山巅顶,下山去集市买蔬菜水果。烹煮打扫,午后读一本书,晚上在杏花树下喝酒,聊天,直到夜色和露水清凉。在梦中行至凤尾蕨茂盛的空空山谷,鸟声清脆,树上种子崩裂……一起在树下疲累而眠。醒来时

,我尚年少,你未老。

--安妮宝贝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张爱玲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半生缘》

匆匆而过的你,永远不会知道思念为何物,正如你不知道我想你,就像这世界每天都有一座城市会下雨

--路开花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不过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生。

--《佳期如梦》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情人》

若我会见到你,时隔经年。

我如何和你招呼,以眼泪,以沉默。

--拜伦《春逝》

你会不会忽然的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

我会带着笑脸,和你寒暄,不去说从前,只是寒暄。

对你说一句,只是说一句,好久不见。

--陈奕迅《好久不见》

我见过千万人,像你的发,像你的眼。却都不是你的脸。

--刘德华

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

十七岁的那年,吻过她的脸,就以为和她能永远。

--五月天《如烟》

经典的唯美句子: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丰子恺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

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键,三愿如同梁家燕,岁岁长相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爱一个人到底什么感觉?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

我折过巴陵的桃花,吹过龙门的风沙,攀过昆仑的雪峰,看过浩气盟的彩虹,走过恶人谷的三生路。凌烟阁顶上的落日,水云坊畔的歌舞,论剑峰上的积雪,三生树下的月色,这些都是很美很美的,可惜都没有你在身边。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惊异

更无须欢喜

福建近代现历史十大著名人物 篇4

1、林则徐

(1785~1850)清朝大臣、爱国政治家。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选庶吉士。历任编修、协修等京官,两度外放江西、云南乡试考官。二十五年(1820)起,先后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道光十年(1830)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十七年(1837)升任湖广总督。是时鸦片危害日炽,他提出6条禁烟方略,并率先在湖广实施。十八年(1838)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他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除,本大臣一日不回。”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撤买办工役,封锁商馆,逮捕主要烟犯60余人,迫使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交出鸦片19179箱、2119袋共237万多公斤,于十九年(1839)六月初三在虎门销毁。此间,他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方书报,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英国侵略者舰队多次侵犯粤海,均被军民合力击退。同年十一月,遵旨停止中英贸易。十二月授两广总督。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开始,英军攻粤、闽未逞,改途进犯浙江,陷定海,再北犯天津大沽。二十一年(1841)五月,道光皇帝以广东战败,归咎前任,林则徐被革去四品卿衔,充军伊犁。此间,他协助办理垦务,亲历南疆勘察,行程3万里,沿途倡导水利,开辟屯田。二十五年(1845)被重新起用,署陕甘总督,次年转任陕西巡抚,二十七年(1847)升云贵总督。二十九年(1849)因病归籍,三十年(1850)九月奉旨赴广西镇压太平军,行至广东普宁,病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2.沈葆桢

(1820~1879)清代洋务运动重要人物之一。福州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同治三年(1864),赐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赏头品顶戴。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倡兴船政,荐为首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建船政,建造近代中国第一批舰船;并着眼于“船政根本,在于学堂”,创办船政前后学堂,培养造就了大批海军及造船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基础。同治十三年(874),因日本借牡丹社事件侵台,任钦差大臣办理台湾防务,率福建水师赴台。日军撤退后,为开发台湾经济等作出计划,并倡建郑成功祠以祀先贤。翌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扩充南洋水师,参与经营轮船招商局,妥善处理“皖南教案”。在修水利、固海防、选贤能诸方面颇有政绩。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

3.林祥谦

(1892~1923)京汉铁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福州闽侯县人。早年在私塾读书。1911年入京汉铁路江岸机器厂当工人,在陈潭秋的教育培养下,参加工人运动。1922年1月被推选为京汉铁路江岸工人俱乐部会计干事,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次年2月1日到郑州,参加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总工会决定京汉铁路全线大罢工,林祥谦为江岸地区罢工负责人。7日下午,被吴佩孚部湖北督军府参谋长张厚生逮捕,缚于江岸车站电线杆上,强迫复工。林祥谦坚定回答:“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坚贞不屈,英勇就义。

4.严复

1854~1921)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福州人。特赐文科进士出身。清同治五年(1866)以第一名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派往英国。学成归国任福建船政学堂教习,翌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后升会办、总办。甲午战争后,致力译著,他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学术名著《天演论》于1898年正式出版。至1909年,先后译出亚当·斯密的《原富》等西方名著160多万字。他是近代中国系统翻译、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第一人。通过翻译《天演论》,将科学进化论带到中国,并使之超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范畴而具有

世界观的意义;又通过翻译《穆勒名学》和《名学浅说》,将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介绍到中国。他还倾心于教育事业。光绪二十八年(1902)受聘为京师大学堂编译局总纂;三十一年参与创办复旦公学,并于次年任校长;三十二年赴任安徽省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又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兼文科学长。他在《与外文报主人论教育书》(1902)中,提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学校教育制度蓝图,并对各级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为中国发展新式教育作出了贡献。

5、冰心

女,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1900年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广泛接触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战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著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独特风格。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还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

6、陈景润

(1933.5~1996.3)是中国现代数学家。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塔里问题的一个结果作了改进,受到华罗庚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先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再越级提升为研究员,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

7.叶向高

(1559~1627)明代宰相。福州福清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后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三十五年(1607)升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一人主持朝政8年,人称“独相”。任上,在罢矿税、整顿边防和用人等方面均有良措,撤回辽东和福建税监,给辽东和闽中人民除了一害。天启四年(1624)七月返乡,曾用熹宗赐赠的千两白银在家乡建“赐金桥”。卒谥“文忠”,追赠太师,赐葬闽县东台戊辰山。

8、林嗣环

号起八,字铁崖,明末清初人,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后畲(现驷岭村,原籍福建省晋江县)。他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人,清顺治六年(1649年)中进士,官至广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巡雷琼道兼理学政,山西左参政道。他小时家境清贫,长大后心高志远。其博学善文,著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过渡诗集》、《回雁草》、《口技》等,其中《口技》至今仍为初中语文课文。《荔枝话》是一篇记述荔枝的科技小品文,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而且在农业经济方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史

料价值。他的这些著作都是祖国文化遗产中的无价之宝。

9、张钰哲

(1902~1986)天文学家。福州闽侯县人。1919年就读于清华学堂高等科,1923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天文,1926年获硕士学位,1928年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一颗编为第1125号的新小行星,将此星命名为“中华”。翌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在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并被聘为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抗日战争时期,随该所迁往昆明。1941年任所长,率远征队赴甘肃临洮,对当年9月21日的日全食进行观测,获得成功。1946年随研究所从昆明迁回南京紫金山。同年再度赴美,在叶凯士天文台从事研究工作,又发现一颗新变星。1948年回国。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主持小行星和彗星观测、轨道测定、摄动计算和轨道改进等研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委天文学科组组长。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57年发表《人造卫星的轨道问题》论文,在国际上产生一定影响,对中国的人造卫星轨道研究工作起了开拓和前驱作用。1958年以后,相继对数十颗小行星的光变周期作测定,确定出小行星自转轴的空间指向。30多年来与同事先后进行1000多次小行星定位观测,陆续发现若干星历表上没有编号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3颗新彗星。

10、侯德榜

新闻史上著名人物 篇5

人物:猫大夫(著名的动物界医生)小猫“妙乎”(猫大夫的儿子)小兔、小牛、小鹅 时间:早晨

场景:“动物医疗站”。一间芭蕉叶顶盖的屋子,墙上挂着写有“妙手回春”的横幅,猫医生的椅子像只倒放的灯笼辣椒,病员坐的是扁豆荚形的长凳。床、桌等各有特色。

幕启时,只见小屋外戴眼镜的猫大夫在打太极拳。远处公鸡叫,一会儿,他侧耳听听屋里,见没动静,摇摇头,向树林跑去。不一会,躺着的“妙乎”翻过身蒙头大睡。猫大夫回来,敲窗。

猫:妙乎,该起来了!唉!还想当名医呢!妙:(又翻了个身)呜„„呜„„ 猫:(进门)妙乎,妙乎!怎么不响啊?

(掀开被,拎妙乎耳朵)

妙:妙——呜!妙——呜!爸爸,您不知道我在背书吗? 猫:背书?我看你连书都不翻,还背什么书? 妙:您在家,我跟您学!您不在家,我才念书!

猫:好了,我没空和你斗嘴。我要去看个病员,有谁来,你就记下来。有急事,你打电话来,号码三六九。

(拿起电话拨号,听筒和话筒是苹果形,柄是香蕉形)喂,喂!嗯,没人接电话,一定病得很重,我得赶快去了。妙:(起床坐到桌边)爸爸,您去好了。谁生病我给看。猫:你还没学会,好好看书,将来我教你。(匆匆忙忙下)

妙:(边吃东西边翻书)ABC,CBA,看书真想打瞌睡,当个医生谁不会?胡说八道信口吹!哎哟,好累呀!(伏在桌上睡着)

[小兔挎着草莓篮上。兔:猫大夫?

妙:(抬起头)妙哇妙哇!(开门)喂,你是谁? 兔:我是小兔。猫大夫在吗?我请他看病。妙:不在家。

兔:您是他的儿子吗?

妙:我不回答你。不过我告诉你,我是大名鼎鼎的妙乎医生。兔:真的吗?我怎么没听说?

妙:我才当医生,你当然不知道。不过有句话你应该知道。兔:什么?

妙:人家赞扬我医术高明,是“妙乎回春”!兔:好像只有妙手回春„„

妙:不对,你记错了。我这儿有书为证。

(翻书)翻不着,反正是你错了。

兔:我不跟你争了。妙乎医生,今天猫大夫不在家,请您给我看看好吗? 妙:行!小事一桩,坐下吧。(给小兔把脉,看面色)哎哟不好!你生大病啦!兔:(吓一跳)什么?什么?

妙:你生的是一种出血病。出血病,危险透了!小兔:(吓坏了)啊!

妙乎:(拿起镜子)你看!你的眼睛都变红啦!

兔:(松了一口气)我们从小就是红眼睛,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生来就是红眼睛,不是出血。妙: 生来就这样?那就是遗传性的毛病,非看不可。兔:(糊涂了)那,那猫大夫怎么从来没讲过? 妙:(一本正经)你到底听谁的? 兔:那请您给看看吧。

妙:这是红药水,一天吃三顿,还用它滴眼睛,也是一天三次。(拿一大瓶红药水给小兔)

兔:(不敢接)红药水能吃能滴眼睛吗?

妙:你不照照你的眼睛,都红成什么样子了!坐着马上吃,马上滴!

[兔怀疑地接过,坐着犹豫不决。小牛上。妙:还磨蹭什么?谁不知道我“妙乎回春”„„!牛:哞——,谁的喉咙这么大呀?

兔:(如获救)小牛快来,妙乎医生让我吃红药水,还要用红药水滴眼睛。我有点害怕„„

牛:从来没听说红药水能吃呀!

妙:妙哇妙哇,你是谁,来这儿大发议论? 牛:哞——,我是小牛,您是医生吗? 妙:我是得过“妙乎回春”锦旗的医生妙乎!牛:什么!“妙乎回春”? 妙:对。

[小牛反刍,胃里的草回上来,用口嚼着,没有能接话。妙:你怎么啦?不做声光努嘴?

牛:(咽下草)哞——,不是,刚才我胃里的东西回上来,得嚼一嚼。妙:(拍拍小牛背)得了,又是一个病号!牛:怎么啦?

妙:你呀,生了大病罗!牛:什么病?

妙:吃的东西要回上来,那是胃病,经常回上来,那就是胃癌!牛:癌?!

妙:对。这非我看不可!

牛:我们从小吃东西都要回上来嚼嚼,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哥哥„„ 妙:得了,跟小兔一样,遗传的病。你可得开刀才行!要不半路上倒下去,我可不会救罗!

牛:(害怕地)那我怎么办呢?

妙:躺到那床上去!我来磨刀,给你做手术。

[妙乎拿起一把大菜刀,在门坎上磨起来。小鹅上。牛:(慢吞吞躺上去)真害怕呀!怎么拿菜刀给我动手术„„ 兔:(坐立不安地)真害怕呀!红药水吃下去肚子不疼吗? 鹅:(鞠个躬)吭——,请问,谁在里面叫害怕呀?

妙:(抬起头)是小兔小牛,我在给他们治病。哦,你也是来看病的? 鹅:我没生病!

妙:不。很明显,你生大病啦。鹅:(镇静地)什么大病?

妙:脑瘤。脑子里的瘤直长到外面来了。非开刀不可!鹅:(笑)吭吭吭,我们生来就这样„„ 妙:那你和他俩一样,得了遗传病。

鹅:(继续笑)吭吭吭,你这样的医生我也会当。妙:乱讲!我可是得了“妙乎回春”的锦旗的!鹅:吭吭吭,只有妙手回春,没有“妙乎回春”!妙:你们三个都一样地读白字!

鹅:(端详着他,灵机一动)好吧,就算你对。(看看发抖的小兔小牛)不过,我也学过一点医,我看你也生了大病。妙:别骗人!我生了什么病? 鹅:吭——你生了未老先衰病。妙:(不明白)怎么讲?

鹅:你小小年纪就衰老得不行了。不医好马上得完蛋。妙:(更紧张,凑近他)你,你有什么根据?

鹅:自然有。(拿起镜子给他)你自己瞧瞧,瞧你的胡须有多长? 妙:(照着)胡须?这胡须一生下来就„„ 牛:哞——,那也是遗传病!妙:啊!我?

鹅:是吧?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哥哥,弟弟妹妹,生下来都有胡须„„ 妙:(害怕起来)难道我也是遗传病?那我当不了名医了!妙呜呜呜„„(哭起来)鹅:(推推小兔小牛)有一个办法可以治好。(这时猫大夫返回,在门外拄着手杖听)妙:只要能救我,用什么办法都行。鹅:我先问你:小兔和小牛到底得了什么病? 妙:天知道他们生什么病。

兔:你不是说我生了出血病,眼睛都变红了吗?

牛:哞——,不是说我得了胃癌,走不到家半路就会倒下去吗? 妙:我是随便说说。

牛:哞——,随便说说?我差点没让你用菜刀宰了!兔:嘿,我差点没把红药水吃掉!鹅:(笑)吭吭吭,他俩没病,你倒是真有病啊!妙:(紧张起来)怎么办?

鹅:小兔小牛帮个忙。(拿出一根细绳,在墙上一个铁环中穿过,一头交给兔、牛,另一头拿着)来,“妙乎回春”大夫,把胡须结在这一头,拉它七七四十九次,胡须掉下来就好啦!妙:不疼吗?

鹅:有一点,可是要病好哪。(用绳子扎住他的胡须)兔、牛:(开心地用力拉)嗨哟,哞——!妙:(怪叫)喔唷!妙——乎!妙乎!妙——乎„„ 鹅:(一本正经)一下、两下、三下、四下„„ 妙:喔唷、喔唷、喔唷唷!(全身跟着民绳一上一下)兔、牛:哈哈,哈哈!妙:(忍不住)几下啦?

鹅:十三,十四,十五„„“妙乎回春”大夫,还有二十几下就行啦!妙:什么大夫不大夫,我连书都没有好好看过一本。(把绳子从胡须上取下,抓起电话拨号)三六九,喂喂![猫大夫出现在门口。小动物们:“猫大夫好!” 妙:爸爸,您可回来了„„

猫:我早就在窗外边,瞧你吹得晕头转向的!(搂住小鹅肩)孩子,你今天帮助了妙乎,我谢谢你。也谢谢小兔、小牛!(小动物们摇摇头表示不必)妙:爸爸,(摸着胡须羞愧地)今后一定老老实实学习,不吹牛!。鹅:到时候啊,我送你一面锦旗,就写上“妙乎回春”四个大字!

著名导演翟俊杰将军讲座新闻稿 篇6

——著名导演翟俊杰将军讲座新闻稿

2009年12月19日,第三届“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暨数字短片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拉开帷幕,当晚六时三十分,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学术报告厅内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将本次活动推向了高潮。该讲座由著名导演翟俊杰少将主讲,翟导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获国家人事部、广电总局 “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拍摄了《血战台儿庄》、《大决战》、《长征》、《共和国不会忘记》、《我的法兰西岁月》、《惊涛骇浪》等影片。讲座吸引了数百名满怀激情、心怀影视创业梦想的南艺本校与外校师生们的聆听。

翟导的演讲风趣幽默、亲切、质朴,于谈笑中开阔了我们的视眼,在浅显中透着深厚的哲理,并在轻松中启发了我们的创作思路。他围绕数字短片创作大环境,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了数字短片创作须面对的一系列问题。

“浮躁而不沉稳、油滑而不幽默”;

这是翟导提出的目前很多影视片存在的不足之处。大多制片导演能拥有年轻的心态,却缺乏内敛的沉稳与成熟;有些虽有丰富的阅历与成熟的经验,却少了年轻的个性张扬与激情创想。在分析俄罗斯经典电影发展史的过程中,他为我们诠释了何为沉稳,何为幽默,何为影片的核心价值体现。

动画片决不意味着小儿科,数字短片应该是老少皆宜的作品;

翟导指出,数字短片投资小,贴近生活,最能直接体现作者的创意构思,具有独特的产业发展优势。现行动画片的目标观众并不仅仅局限于少年儿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的审美水准越来越高,要求不断有新的艺术观念与新的影视形式满足人们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成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迅速加入了动画的观众群。中国的动漫产业亟待提高,我们的动画片,包括数字短片,正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师生们的未来大有作为!

创新、突破、超越;

这是翟导在本次讲座中重点谈论的话题。他谈到,我们的影片不能总沿袭原来的老路,不能照搬人家的模式,“已出现过的形式能再来一遍吗?谁看呢?”话不重,却让全场震惊,“哪怕前进一步也比原地踏步强!”平实的话语透出来的是深刻的启示——是的,我们应该对自己作合理的规划,在某一阶段时间内哪怕能让自己在一小方面踏实地前进一步,也比成天着急而眉毛胡子胡乱一把抓、或者迷迷糊糊不知道自己前进方向好得多!

要做到创新、突破、超越,翟导首先强调的是敬业精神与素质问题。大牌演员之所以能拿很高的演出费,是因为人家能对影片负责,肯为最佳演出效果而在背后做出超常人的负荷与牺牲;成功的影片背后必有一帮敢于吃苦、敢于熬夜、敢于面对极冷与极热挑战的“硬汉”们。他讲到“拍片如十指捧水,必须十指并拢,否则水会从指缝中全部漏掉。”多么精辟的话语,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他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论了在影视创作过程中需要实际解决的很多问题,如不同题材类型的影片创作着眼点问题,纪录片不同的开场与结尾方式,影片中人物的塑造问题,环境营造的关键问题,声画关系问题等等,他将自己的创作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甚至到休息时间也不肯停歇。

最后,翟导还就创新的灵感来源与大家展开了讨论。他说,创新来自艺术想象,而艺术想象的灵感捕捉来自生活、书籍与大量成功作品的观看分析。他特别强调对生活的用心感悟与提炼:“生活如此丰富多彩,为什么屏幕上却显得如此概念化与苍白?”并提出影片创作应永保锐意创新的年轻心态,运用电影语言,对生活进行诗意化再现,反映生活中的真、善、美。

年轻人有点磨砺大有好处

“年轻人那点事我全知道。”翟导调侃地掀起自己的外套,露出自己的“鳄鱼”毛衣讲道:现在虽然年岁在一年年增加,但仍要求自己有年轻的思想,对现在年轻人的了解得还算透。他半严肃半风趣地讲到:“年轻人要训练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有点磨砺大有好处。现在不要与别人比吃喝、比排场,寒酸就寒酸。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救自己,十年后再见!”赢得全场一片掌声与欢呼。翟导又语重心长地谈起自己曾经艰难的军旅经历,谈到眼睁睁看着战友被裹一雨衣掩埋在黄土地下时,全场静穆——师生们唯有这样,才能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翟导的尊重。

讲座的整个过程,台下观众一直聚精会神,不仅仅是硕士博士生,就连大一学生也在认听讲,体会着翟导传授给我们的丰富经验,感受着翟导呈现给我们的点点滴滴,并不时记录笔记。报告厅内坐满了观众,甚至还有很多观众站立听讲,但整个讲座时时洋溢着掌声、欢笑声、激动时的唏嘘声,还有全场凝重思考的屏息呼气声„„特别是到后边的现场提问与互动,气氛更是热烈,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参与,都以能得到翟导的一丝一毫建议为自豪。本次讲座时间安排本来是六点三十至八点三十,但因为同学们停泻不下的轩昂热情、翟导的激情推动,最后,整个讲座持续到十点一刻才在台下师生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结束。老师与同学们一致反映:翟导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使我们对数字短片创作更坚定了信心,也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祝愿翟导以后为我们拍出更多更好的片子!也希望这种讲座能多举行!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 篇7

馆友“一粟JIN”:

您好!您的文章“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2年2月3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历史/文化”下“历史钩沉”类别的精华区。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1、孝感动天——舜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刘恒-

汉文帝刘恒,汉朝第五位皇帝,汉高祖刘邦四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3、啮指痛心——曾参-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参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

曾参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要注重人民的道德修养)”的主张。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参啮指痛心的佳话:少年时家贫,曾参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4、百里负米——仲由

仲由,字子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为人伉直好勇、光明磊落,重友朋、讲信义、守言诺,是孔子门徒中性格独异的一位。子路不仅性格独异,而且还有着政治方面的杰出才干。

仲由小的时候,他家境贫寒,经常吃野菜。长大后,仲由总是想:我如何能为父母准备好一点的饭菜呢?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饭,他必须要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奉养双亲。一百里路是非常远的,没有车子,仲由只能步行。严冬寒风刺骨,夏日汗流浃背,仲由常常要走上几天几夜,才能赶回家里。人人都觉得这样做太辛苦了,但是仲由甘之如饴,孝敬之心始终没有间断和停止过。

仲由在父母双双过世之后,南下到了楚国。楚王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一出门就有百辆马车跟随,每年给他的俸禄有万钟之多。仲由所吃的饭菜也非常的丰盛,每天山珍海味不断。但是,父母已经不在了,不能同仲由一起享用。仲由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变好而沾沾自喜,反而非常的感叹。他是多么希望再回到过去的生活,希望往日的情景能够重现,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父母也永远无法回到他身边,给他尽孝的机会了。仲由思亲孝亲之心,没有随着父母的过世和他自己今日的显达而丝毫淡漠,对父母始终念念不忘。

孔老夫子赞叹仲由是一位非常尽孝的人。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所以孔夫子说,不敬父母,即使有孝心有孝行,都不称为孝,因为那跟家里养牲口几乎是无别的。

在孔门四科里,孔夫子最重视的就是“德行”。在孔子门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孝顺父母的。仲由百里负米的孝行也垂范于后世,成了千古美谈。

5、芦衣顺母——闵损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闵损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用棉花做的冬衣,而给闵损的,却是野地里芦花做的薄衣。一次,闵损的父亲外出,叫闵损来推车子,那芦花衣根本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可怜的闵损冻得哆哆嗦嗦,手指僵硬,父亲起初很生气,以为闵损做事潦草敷衍。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闵损一个不小心,把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都弄掉了而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待到拉完货回到家里后,闵损父亲立即写了一纸休书逐后妻,那时女人地位很低,一旦被夫家休了,这一生就算是完了,为此走投无路而轻生寻短见的不在少数。

眼看父亲不肯饶恕继母,闵损跪求父亲恳求道:“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孩儿请父亲息怒,恳求您就饶了母亲这一回吧!”父亲十分感动,就依

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闵损又敬又爱,处处待闵损胜过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

6、鹿乳奉亲——郯子

郯子,春秋时期人,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鹿乳奉亲”的美德一直被视为楷模。郯子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7、戏彩娱亲——老莱子

老莱子,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由于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于是隐居山林,自耕于蒙山南麓。

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对父母体贴入微。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其实那时的老莱子也年过70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彩娱亲这个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8、卖身葬父——董永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人,早年丧母,与父亲董还如相依为命,以种田为生。董永每去田间劳作,则以小车推着父亲,放到树荫下,并备有水罐,为父解渴,过着父子相依为命的生活。帝中平年间,山东青州黄巾起义,渤海骚动,董永随父亲为避乱迁徙至汝南,后又流寓安陆。董永的父亲病亡,无力埋葬,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董永扶

亡父灵柩回乡,葬于城北。在返回偿债途中,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9、刻木事亲——丁兰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人,寓居湖北宜城。丁兰年幼父去世,母因此忧伤成疾,不久病亡。丁兰父母俱亡,伶仃孤苦,幸赖族人抚养,才逐渐长大成人。

丁兰成人后,念父母恩深无以为报,终日思亲,一刻难忘,便请来木工,刻父母之像奉之案间,虔诚供奉,饮食必荐,出入必面,事死如生,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丁兰的妻子遵循丈夫的叮咛和教诲,在祭祀父母时倒还恭谨,事久了,便当成儿戏一般。听人说:凡属草木之灵,享受人间香火既久,则精气俱全,以针刺之,当能有血。丁兰的妻子于是带着好奇心,趁丁兰外出,竟用针刺父母的木像。不料,木像被刺处竟流出血来,与生人无异。一时惊惧不已,不敢复刺。丁兰外出归来,到像前禀告,木像见了丁兰,忽然眼中流泪不止,面呈痛苦之状。丁兰大骇,乃问其妻,其妻不肯实言,丁兰再三盘问,方知事情真相,丁兰十分愤怒,痛责其妻,并把其妻逐出门去。

10、行佣供母——江革

江革,字休映,东汉时齐国临淄人。江革小时候就很聪明,早早就表现出写文章的才能和情思,六岁时就会写文章。--

少年丧父的江革,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在逃难中,经常遇到盗贼,这些盗贼不但想要劝他,还想让他当盗贼。面临这种情形,江革救灾盗贼面前苦苦哀求,希望盗贼能念他老母没有人赡养,放他一马。盗贼看到孝子如此诚心诚意哀求,所以不忍心劫他,更不忍心杀他,甚至有的还告诉他如何行走,以免再遇到盗贼。有的盗贼被他感动,思念自己的母亲,便纷纷解散了,可见做盗贼也不是人的本性,都是因为社会动荡,环境所迫,才轮为盗贼。--

后来,江革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

从这些孝子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孝无分贵贱,上自天子下至贩夫走卒,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计千辛万苦,都能曲承亲意,尽力去做到。

上一篇:数学教研组公开课活动小结下一篇:宣传部部长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