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案件查办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纪委案件查办(精选8篇)

纪委案件查办 篇1

近几年以来,我县纪委根据中纪委“要集中力量办比较重要或复杂的案件”精神,把查办案件工作重点放在“三机关一部门”上,放在性质严重、影响恶劣、顶风违纪的案件上。2000年以来,本委机关查办案件72件,其中大要案55件,占自办件总量76.4%,严肃查处在工作中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进行贪污受贿以及生活腐化堕落的乡科级党员干部,真正起到“查处一案,警戒一片”的作用。在查办大要案方面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精心筛选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

从近几年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大要案来看,腐败分子作案手段趋于隐蔽化,作案人员呈团伙化,作案领域呈现多元化等特点。由于群众不了解内幕,反映的案件线索不明或只例举一二类现象和一些传闻,无法反映真实的违纪违法事实,其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二个极端:要么是以打击报复为目的,反映问题捕风捉影,要么就是一个隐蔽很深、案情重大的复杂案件。为明辨是非,分清真伪,变被动为主动,严惩腐败分子,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1、认真筛选案件线索,提高成案率。筛选线索不是关起门,把群众反映问题凭想象分成有价值与无价值的两部分,而是把分析选择案件线索与初核结合起来。首先对群众反映不详的问题,结合被反映单位的经济运行情况、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制度存在的缺陷等方面的情况,认真分析,梳理线索,根据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制定多个目标进行初核,发现违纪事实,立即集中力量深入调查。这种方法使筛选线索和初核工作省时省力,效果好,成案率高。今年5月查处藤田镇供销社党支部书记黄某非法转让国有土地和设“帐外帐”一案的案情线索,就是从群众反映的一个传闻中梳理出来的,后此案收缴违纪款15万元,对黄某予以“双撤”处分。

2、精心组织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和纠风治乱工作,主动寻找案件线索。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和纠风治乱工作,纪委机关可以广泛接触不同行业、部门及各种经济领域,是主动出击寻找案件线索的有效手段。在专项执法监察和纠风治乱工作中,我们根据相关规定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在检查时,深入实际调查,尤其对以前涉足不多的的经济业务予以充分关注,随检查情况随时修改预定方案,确定新的调查重点,发现案件线索,“于无声处听惊雷”查出大要案。我们在“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执法监察检查时,发现了县计委收取基层施工单位项目前期费,在帐外乱开支和县计委原主任肖某贪污受贿的案件线索;在减轻农民负担专项纠风工作中,发现某乡党委政府私设站卡进行乱收费8万余元的案件线索。

3、延伸调查,发现新的案情线索。在案件调查时,我们突破“就事论事”传统调查模式,力求在二个方面取得进展,一方面发动群众反映与被调查对象有关的其他问题,获取更多的案情线索,便于将被查对象的其他重大的违纪违法问题一并查清查实。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查案机会发现其他案件线索。在查处县计委原主任肖某贪污受贿案时,由于发动群众陆续收到反映肖收受索取贿赂的问题6起之多,同时带出多起案件线索。

二、建立联合办案机制,形成强大的办案合力

一般案件由2人组成的调查组就可以查清问题,但案情复杂,问题复杂的案件,举一家之力颇显力薄。因此,建立有效的联合协调办案机制,形成一股强大的办案合力,是查处重大复杂案件的前提条件。

1、建立纪委与司法机关协同办案机制,形成强大办案合力。我们在联合司法机关协同办案时,由纪委统一领导,统一谋划,具体组织协调突破各个案件环节,将执纪执法机关的办案骨干相对集中使用,最大限度利用办案力量,增强互补功能和突破能力。在查处原县建设局局长曾某一案时,纪委、检察院组成三个调查组,由纪委协调三组齐头并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天时间内突破了曾受贿1.3万元的违法犯罪事实。查办原计委主任肖某一案,是纪委协调办案的经典之作。第一步,将肖某及计委出纳谢某同时实施“两规”,以防止主要当事人互相串供。第二步对肖某的情妇陈某和涉案单位主要负责人吴某及会计周某进行刑事拘留,在强大办

案合力下,整个案件势如破竹,一举将肖某受贿索贿3.2万元以及生活腐化堕落长期包养情妇的违纪违法事实查清。

2、构建了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协调办案新运行机制。把纪检监察系统的办案力量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组织协调,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扩张效应。从近3年来的大要案查办过程来看,我们曾从县直单位、乡镇纪委抽调精干的办案人员40多人次,适时补充了办案力量,突破纪委机关独家办案的传统模式,形成大要案由纪委系统组织协调参与模式。

三、讲究办案策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突破案件。

突破案件,要善于讲究策略,抓住时机,因案施策。成功查办一个案件,首先在于成功寻找一个最有利的案件突破口,然后将其一举突破。我们常用的案件突破方法有三种。

1、适时运用“两规”、“两指”突破案件。在大多数重大复杂的案件中,“两规”“两指”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手段。在实际办案中,经调查掌握了有关足够的证据并确定调查对象的行为确实构成违纪违法后,立刻履行实行“两规”、“两指”办案的批准程序,以免贻误战机。在运用“两规”、“两指”时,我们注意三个方面。一是,选准突破口,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多个证人能证实的问题入手,从能够掌握的书证和物证入手,争取在很短的时间内撕开被调查对象心理防线的缺口,步步紧逼,促使其交待问题。二是,讲究方法,运用策略,在突破大要案中,坚持因案施策,全面出击,分化瓦解,有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有时迂回侧击,敲山震虎。三是,运用政策强化政治攻势,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促使被调查对象如实供述或主动交待。

2、“顺藤摸瓜”,利用少数有效证据,抓住机遇,突破案件。查办案件要求巧,以“四两”之力,拔“千斤”之案。要谨慎利用好白条、非正规收据这类不可多得的有效证据,顺藤摸瓜调查领款经手人所掌握的有关违纪问题,抓住机遇,将案件突破。2002年我们在查处某执法单位截留罚没收入3.7万元一案时,我们当时掌握的唯一证据是该单位报帐员刘某在当地供销社领取2千元现金的白条,当该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外出开会时,我们突然袭击,将报帐员刘某现金帐本和收支凭证进行清查,查出该单位截留罚没收入3.6万余元违纪事实。

3、“以迂为直”,从外围包抄,突破案件。有些案件正面进攻不会取得进展,必须“以迂为直”,从外围 进行艰难的取证工作。这类案件,调查人员首先必须对被调查单位以及被调查对象进行认真分析,确定违纪范围可能发生的一个或几个领域,缩小调查范围,将主要精力放置于几个重点的目标上。分析了解越透彻,目标越明确,调查目标越少,针对性越强,突破案件成功率越高。我们在调查某森林派出所孙某组织私分公款一案时,调查人员分析,2000年公安等执法机关查处非法贩运粮食案件力度大,而且涉案金额也较大,为此锁定二个调查目标,一是对派出所所在地粮管所购销粮食的帐据进行清查,查找该所领取现金的条子,二是对该所

参与协办县粮食局巡查大队有关案件情况进行调查。事实证明,这二个调查目标的确定很成功,后从当地粮管所和县粮食巡查大队二个单位查帐发现该所干警罗某共领取罚没收入款1.85万元未入帐且集体私分的违纪事实。

四、优化办案质量,注重取证工作。

纪委案件查办 篇2

一、案件查办信息收集现状分析

目前涉烟案件信息收集工作与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 信息的来源、分析、处理等都较为简单, 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涉烟案件信息体系。各类涉烟违法案件的案源主要在零售终端, 从当前涉烟案件信息取得的途径来看, 收集涉烟案件信息的渠道窄, 现有信息取得主要是“12313”举报投诉电话以及日常市场检查获得信息。虽然我们也对某些“在手”的资源信息有所监控, 但是收效不大, 仍有很多的涉烟违法信息游离于我们掌握的情报范围之外。在实践工作中, 我们通过以上渠道获得的涉烟案件信息多为卷烟市场零售户的违法经营行为, 一些大要案信息的取得效果不太明显, 有些涉烟案件信息由于沟通协调不及时, 致使信息在实施过程中“流产”。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已难以胜任日益发展的专卖管理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搭建案件查办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烟草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烟草专卖要适应新常态, 顺应新机制, 适应现阶段形势的要求, 担当时代的重任, 就必须提高查办案件的能力。如果我们还是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 就无法适应当前查处和侦破各类涉烟案件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经营案件也不能取得良好实效, 更不能在经营案件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然而, 当今的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情报信息工作在查办案件中的重要性必将更加明显、突出, 案件查办工作对它的依赖程度亦将越来越强。情报信息工作主导案源及案件查办工作已成为专卖执法工作发展的迫切要求, 所以要不断创新, 更新观念、创新手段, 依托先进科技信息手段, 以平台为纽带, 贯通烟草系统内部以及烟草与公安部门, 准确把握案源、当事人信息等情报信息, 为及时查办案件提供数据支撑就是一项可取之举, 势在必行。

三、案件查办信息平台的搭建与应用

为不断拓宽案件信息来源, 江西省抚州市烟草专卖局经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结合案件查办实际情况, 通过搭建案件查办信息平台以及借助公安信息查询系统, 拓宽信息来源, 在案件查办和工作效率上得到显著提升。下面笔者根据抚州烟草通过依托信息平台, 拓宽案件信息来源, 实现提高案件查处率, 针对案件查办信息平台的搭建与运用浅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 利用专卖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交流专栏建立涉案当事人信息互动平台。

通过利用升级后的专卖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交流专栏, 建立涉案当事人信息互动平台, 将“两小”案件、售假、售私案件、大要案件当事人信息以及其涉及案件的相关信息录入信息平台, 在全市专卖管理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方便全市专卖管理部门查询、了解涉烟违法当事人违法事实 (如图一) 。当违法当事人被查处时, 我们区分查处对象, 对于初犯当事人, 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通过震慑攻势, 盘出其他信息;对于屡犯当事人, 加重处罚, 通过“内讧”攻势, 让其交待出上线、下线。实践证明, 这一信息平台为涉烟案件当事人建立了电子档案, 方便兄弟单位跨区域查询调取信息, 同时对于抑制特定时期内案件频发的势头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 创建内部、外部微信群。

(1) 创建全市烟草系统专卖管理人员内部微信平台。当然, 创建微信群有微信群专职管理员, 对加入群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 防止微信成“危信”。一起涉烟大案, 往往会涉及不同兄弟单位的辖区, 在查处案件时, 通过微信平台可以及时交流跨辖区有关案件信息, 方便全市兄弟单位交流信息。涉及具体案件时, 能及时准确反馈违法当事人的电话号码、交通工具等有关案件信息, 做到案件的快侦快处。同时通过内部微信平台及时发布通知以及各县级局案件查获情况, 尤其是查获的“两小”案件、大要案件, 及时在微信平台进行通报, 此举对全市各县级局查办涉烟案件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如图二)

(2) 创建全市烟草系统与公安系统人员外部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与公安部门的联合协作机制, 将信息收集的触角延伸到公安, 形成烟草和公安联合办案信息平台。公安部门能依据特殊的监控设备获取、分析我们无法获得的信息, 我们也能在查处案件时, 提供给公安部门一些其他案源, 与公安部门共筑网络防控体系。在开展对市场进行联合检查时, 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发布检查通知, 方便沟通检查事宜。

在办案过程中优势互补, 共享信息, 方便就案件事宜通过微信平台事先沟通, 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有效防止由于沟通不畅而造成案件线索的流失, 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图三)

(三) 借助公安机关信息查询平台。

借助公安机关特定的信息查询系统, 对涉烟案件当事人身份证号码进行锁定, 当该当事人有涉烟违法行为, 又使用该身份证在宾馆办理入住时, 通过该系统能及时反馈并锁定当事人当前的地理位置并主动提示预警告示, 便于公安机关协助我们对涉烟案件当事人进行监控、抓捕, 实现远程掌握、就近监控、及时精准抓捕, 以提高案件侦破能力和水平。 (如图四)

(搭建案件查办信息平台以来, 查获大要案件与2013年、2014年同期大要案查获数据对比。没搭建信息平台的2013年与2014年数据, 大要案增幅不明显, 2014年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加一起。搭建信息平台后, 同期查获大要案增幅比较显著, 增加了4起, 其中有3起是通过信息平台获取涉案信息查获的案件。)

从信息平台搭建与应用的效果来看 (如图五) , 做强信息平台, 真正做到纵横结合,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网络、全覆盖”的卷烟打私、打假信息平台十分重要。通过对信息平台获取的信息, 在组织力量侦破前派专人对案件线索进行核实和甄别, 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线索, 提高涉烟案件信息“含金量”, 同时发挥市级局网络打假的主力军作用, 并协调有关县级局和公安机关, 组织力量进行侦破, 这样才能提高案件查处的精准度, 缩减案件办理时间,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支出。

摘要:加强涉烟“情报网络建设”是专卖市场日常管理的基本方法。涉烟情报信息是烟草专卖执法部门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是一切监管措施的信息来源。市场监管中每一起涉烟违法案件的查处, 都是通过涉烟情报信息而得到处理的。根据烟草行业当前在涉烟情报方面的实际情况, 当前烟草专卖执法部门, 缺少完善的打假网络, 各级局在烟草专卖信息管理和使用上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笔者认为, 应当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涉烟情报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协调与公安部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使专卖执法部门和公安机关能通过平台共享信息, 也可以与兄弟烟草部门建立信息平台, 通过互通互送案件线索, 形成查办案件的整体合力。

关键词:案件查办,信息平台,搭建,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级烟草专卖管理员技能鉴定培训教材》

充分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篇3

(一)惩处作用

查办案件最直接、最现实的效应就是清除腐败分子或处分违纪人员或澄清事实真相。对一般违纪人员的处分,显然也是运用惩处的作用,使其迅速警醒,悬崖勒马,痛改前非,防止其滑入更深的泥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适时适度的惩处,不仅可以纯洁队伍,而且可以纯洁灵魂。惩处是震慑违法违纪行为的重要手段和加大腐败成本的重要措施,只有使他们感到腐败太危险,腐败划不来,才可以降低腐败滋生的机率。惩处对一般违纪人员仍然是“善意挽救”,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和保护措施,可以帮助他们从中吸取教训,提高纪律意识,积极改正错误,增强免疫能力,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二)警示作用

腐败分子只是少数或极少数,但通过查办案件,受到警示的是一大片或绝大多数人。实践证明,典型案例的剖析、违纪错误的通报、犯罪分子的忏悔、劳改人员和违纪人员的现身说纪说法等,如果运用得当,确实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教育效果。我们应该在认真抓好大案要案查处的基础上,努力使案件所具备的警示作用凸现出来。

(三)规范作用

在查案过程中,最容易发现被检查对象在制度上、管理上、行为上的问题。要取得正本清源的效果,必须把“规范”这篇文章做好。我们说办案既具有治标作用,又具有治本作用,主要是基于发挥好它的这种“规范”功能,否则,它的治本作用就不能充分实现。这就要求办案工作者,不仅仅发过“处分通知”就了事,而要同时做到:看到了问题,就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找出了漏洞,就要剖析漏洞具有的危害,提出堵塞漏洞的办法;发现了错误,就要透视错误的性质,提出防范错误的意见。

二、切实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构建惩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一)坚持“三个注重”、“一个落实”

1注重提升办案能力

在全油田实行办案协作区制度,查办案件由局纪委统一组织,在全局范围抽调人员组建案件调查组,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的资源和人员优势;加强与油田公安、法律、财务、审计及地方检察机关的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办案合力;坚持案件主办人制度,凡查办案件,都要明确一名案件主办人,以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

2注重依法依纪办案

按照法定权限使用办案手段和措施,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程序,严格执行信访举报件处理、案件查处、案件审理工作流程,确保依纪依法办案。

3注重提高案件审理质量

实行案件统一审理制度,局纪委在全局范围内抽调人员,加强培养培训,组建“案件审理工作小组”,对全局案件统一审理,确保案件质量。

4切实抓好案件执行情况的落实

建立健全申诉复查工作机制,做到首诉必理,有申必答,同时,要加强案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纪人员开展回访教育,确保对违纪人员处分处理执行到位、教育有效。

(二)集中力量查处涉及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重点人员的大案要案

当前,反腐倡廉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查办案件工作,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要按照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的要求,不断提高办案工作水平。要突出办案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查处发生在领导干部层中违反党纪政纪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涉及公职人员的商业贿赂案件以及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案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管人、财、物重点岗位人员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侵害国家、集体和群众利益的案件。

(三)围绕油田改革,加大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查处

油田改革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对一些单位进行分离和整合、对人员进行分流。如对作业系统从采油厂分离、整合,再分离、再整合,社会化服务单位的整合与改制,教育、公安系统向地方的划拨等,都存在着国有资产的评估和调整,如果监督管理不善,就会造成国家资产流失。纪检检察部门应当严肃查处在油田改革发展中隐匿、侵占、转移国有资产等企业改制重组中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严重违反国家财经法纪法规的行为,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真正发挥其监督检查的保障职能和作用,做到追根溯源,一查到底,严肃追究,严厉惩处,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国有资产的损失。

三、利用办案成果以治标促治本

查办案件,既是治标的手段,更具有治本的功能。因此,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就是要充分运用办案优势和取得的成果,加强源头治理。

(一)注重在调查取证中施教

任何违纪人员都会在办案人员面前心虚,如果办案人员能在和他们谈话时既表现出严肃认真、刚正不阿的气质,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围绕其违纪问题进行教育,指出他们应该接受的教训,将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们在查处某公司国有资产流失案中,在与该公司下属一位私卖单位设备的厂长赵某谈话时,赵某感到很冤枉,说卖设备是公司某领导安排的,他本人没有责任。我们就既严肃认真、又充满同情地和他说了三点:一是,国有资产不能随便处理,这是局里有规定的,并拿出规定让他学习;二是,你说领导安排你处理这些设备是否有证据,如果有我们就先去找你们领导;三是,作为下级,领导让你干这些违纪的事,你是否该提醒一下你的领导。听了我们的话,赵某掩面而哭,最后不仅个人退赔了所卖设备的款项,还主动写了检查。他受到了应有的处分,不但没恨我们,后来还我们成了朋友,也从此成了遵规守纪的先进典型。

(二)实行“一案两报告”制度

健全案件分析制度,明确办案人员即为整改责任人,不仅要负责查处案件,还要帮助发案单位进行整改,找准制度漏洞,研究改进管理办法,加强监督的对策措施。案件查结后,由办案人员进行个案分析,撰写一个案件调查报告和一个案件剖析报告,找出发案的规律和主客观原因,并就案件情况向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进行反馈,提出自查自纠、堵塞漏洞、加强管理和整改的意见和建议,以“预防违纪建议书”和“违纪隐患整改建议书”的形式,督促发案单位进行整改,规范管理,防止和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要求发案单位,按照建议和要求拿出书面整改材料,向局纪委反馈,由案件审理室每半年对案发单位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利用办案成果进行警示教育

每查实一个案件,都要深刻剖析违纪人员思想品质变异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导致发案的思想性问题。通过召开案件发布会、让违纪人员现身说法、编发剖析材料、开展专题教育等方式,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从中汲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对有轻微违规违纪行为或有一般性错误的进行批评训诫,对无违纪行为的有关人员或相关领导进行廉政谈话,使其从思想上认识问题,引起重视。从而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采油三厂在查处案件后,除将处理决定发到各单位外,厂纪委还要求违纪人员写出书面检查,算清违纪违法“七笔账”,同时有选择性地编印成警示文章,发到基层班组,并让受处分人员在警示教育大会上现身说纪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利用办案成果规范单位管理

纪委案件查办 篇4

作用

莲湖区纪委 赵鸿远(2009年4月21日)

纪检监察机关是反腐倡廉的组织协调机关。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既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所在,也是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的优势所在。在新时期,群众利益呈现多元化,反腐败的领域在拓宽延伸,越来越涉及到更多个方面和更多个领域,需要更多的组织、部门共同参与,共同维护群众利益,从而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这既是对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反腐败的一个考验,也是进一步提升组织协调反腐败水平的一个机遇。本文拟就如何在

案件查办中发挥区县一级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谈几点认识,请予以指正。

一、案件查办中组织协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在区县党委的领导下,区县一纪检监察组织在反腐败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越来越得以突出,有关部门、单位对纪委的组织协调愈来愈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人民群众对纪委的组织协调也给予新的关注和期望。但是,在组织协调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区县一级纪委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

(一)信息不通。按照现行模式,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都可以受理群众举报、检举、控告,群众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愿自行选择受理部门。而从法律制度规定上讲,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又是相互独立,各自构成一个封闭系统,系统间信息的传递有赖于相互之间沟通渠道和平台的建立。但是,区县层次的部门之间沟通渠道和平台尚未建立,或者信息交流不畅、滞塞。在相互信息不交流传递或传递不畅的情况下,易产生消极后果:一是群众举报信息不能使部门共享,线索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在一信多投的情况下可能形成重复劳动,浪费资源,不利于成本的集约;三是各部门在办案中发现的线索因未能传递共享或传递不及时,降低了线索的使用价值。

(二)被组织协调者认识模糊。被组织协调者认识模糊,接受协调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是借口系统独立,部门特殊,不愿意合作;二是借口工作涉密,不便于协作配合;三是借口本职工作忙,人力紧张,视协作配合为份外劳动,不甘心付出;四是借口内部层级请示,影响了协调的效率。

(三)组织协调的领域不宽。从对象上看,协调面有局限性,略显狭窄,组织协调者常常只主动协调自己正在办理的案件,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借他人之力为我所用。从深度讲,组织协调多表现在查办案件惩处上,在教育、治本、预防上组织协调工作开展的少。从主动性上讲,对其他部门办理的案件,没有及时过问,没有主动上门提供“组织协调” 服务。之所以如此,客观方面的原因是缺乏沟通平台,信息不畅;主观方面的原因是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不强。

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针对反腐败组织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习,树立组织协调者的角色意识,增强组织协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组织协调的主动性。《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因此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党章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三大主要任务之一,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应该占有很重的分量,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旗帜鲜明大胆的开展反腐败组织协调工作。另外,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第四条规定了纪委组织协调的任务之一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新时期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发生的一个特点就是跨领域跨行业,可谓“内串外联”,因次从反腐败的这一手来讲,就应该对腐败现象全方位多角度的打击治理,出重拳,更应该打组合拳,这就需要组织协调,这是形势使然。从组织协调的含义和特点讲,主动、积极是组织协调的应有之义,从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讲主动积极组织协调也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应有之责。

(二)强化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进一步形成组织协调反腐败的共识,调动各部门接受、支持、配合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协调反腐败的积极性。要加强各部门对党章的学习,特别是对《党章》第八章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全面贯彻党章的觉悟水平,增强接受纪委组织协调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对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的宣传,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内设的纪检监察组织认真组织好本部门、本单位党员对《规定》的学习贯彻。要宣传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价值和取得的成就,使各部门、各单位充分认识到组织协调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党章》和《规定》上来,为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进一步规范组织协调,维护组织协调的纪律性和严肃性。一是建立线索信息沟通平台,纪委定期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会议,相互通报有关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举报、控告、检举受理情况,统一分析研究排查,统一部署调查;二是建立案情进展通报备案制度,各部门应把本部门正在办理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案件进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纪委通报备案;三是建立组织协调责任制度,各部门应明确接受组织协调的主管领导、责任科室、联络人员,保证组织协调的畅通;四是建立办案人才库制度,各部门、各单位应对本部门的办案人才进行筛选,把那些政治觉悟高、业务水平强、工作作风硬的人员输入到纪委的办案人才库,供组织协调是调遣使用;五是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对组织协调决定的事项,各部门要按时落实,接受纪委的监督检查,提供相关资料,介绍真实情况。

(四)拓宽组织协调力度层面,进一步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中央纪委《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做出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整体推进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相关措施。根据《规划》精神,纪委的组织协调不仅仅表现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方面,还应拓宽到警示教育方面,延伸到查漏补缺、建章立制等治本预防上,最大化的实现组织协调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纪效果。

(五)突出组织协调的及时性、有效性和服务性,为案件的查办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及时性,从线索排查、调查部署、展开调查、突破及其他后续、同步工作,什么时候出现困难,什么时候就及时展开组织协调;二是有效性,组织协调要有成效,对案件的惩治和预防有推进作用,不能搞形式主义;三是服务性,要作办案部门的坚强后盾,围绕案件的惩处和预防开展组织协调,为办案一线鼓劲加油,提供支援,提供服务,不能借口组织协调而给办案增加不必要的工作甚至添乱。

(六)加大自办案件的力度,起好示范带头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在反腐败中要做表率,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为有关机关部门提供线索案源,用实实在在的反腐成果,用自己的过硬实力证明自己有能力能完成反腐败的组织协调任务,赢得同行们的尊重和赞同。

案件查办 篇5

情报的最主要属性是()。A、知识性 B、传递性 C、效用性 D、广泛性

对各种信息、情况、消息和知识进行搜集、加工、储存、检索和传递,是情报的()。A、任务 B、目的 C、内容 D、对象

涉烟情报指以公开与秘密的调查措施、手段及其他方法获得的有关涉烟违法的()。A、分析研究的成果

B、一切线索和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C、一切线索和情况 D、一切线索

涉烟情报内容涉及广泛,有些内容又相互交叉,为便于实际工作的开展及管理,将其划分为()。

A、人员情报类、案件情报类、违法情况线索情报类 B、案件情报类、违法组织情报类、违法情况线索情报类 C、人员情报类、案件情报类、违法组织情报类、D、人员情报类、案件情报类、违法组织情报类、违法情况线索情报类

情报的时效性决定了搜集情报必须遵循()原则。A、持之以恒 B、全面、系统 C、及时、迅速 D、客观、准确

关于涉烟情报搜集的概念,表述正确的是()。

A、是指运用公开或秘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与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的过程

B、是指运用公开或秘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获取与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的过程

C、是指运用公开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获取与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的过程 D、是指运用秘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发现和获取与涉烟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情况、线索的过程

()获取情报的时间距情报产生的时间越远,其价值就越大。

对于那些由于缺乏调查线索陷于僵局的案件,()搜集的作用和功效尤为突出。A、违法组织情报 B、涉烟案件情报 C、违法人员情报 D、违法线索情报

关于隐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指尚未发生,后来可能发生的案件 B、是指因行为隐蔽,被发现后又逃脱处罚的案件 C、是指已经发生、尚未发现,后来被发现查获的案件 D、是指已经发生并发现,尚未立案查处的案件

()涉烟案件情报,是以未结案的各类涉烟违法案件为对象建立的涉烟案件情报资料。

涉烟情报搜集的方式分公开和秘密两种,下列方法中属于公开方式的是()。

A、跟踪盯梢 B、执法检查 C、化装调查 D、守候监视

调查人员为了发现某些具有隐蔽性的违法犯罪案件或线索,特意设计某种诱发违法犯罪的情境,使其自我暴露的秘密调查措施是指()。

A、诱惑调查 B、化装调查 C、守候监视 D、跟踪盯梢

在调查人员对跟踪对象、跟踪路线及周围环境较为熟悉,有比较好的通讯设备,且跟踪人员足够多的特定环境下,可以采取()。

A、尾随跟踪 B、接力跟踪 C、迂回跟踪 D、交换跟踪 关于涉烟情报搜集中的汽车跟踪,做法错误的是()。

A、尽可能选用普通颜色、普通外形的车辆,最好更换当地的车牌,以免引起注意。B、跟踪前,调查人员必须熟识并记准调查对象所驾车辆的特征,熟悉跟踪区域交通线路及沿途情况。

C、多车跟踪时,由最先接近调查对象的那辆车或紧跟在调查对象车后的车辆承担指挥任务。

D、单车跟踪时,当调查对象车停车后,跟踪车内的所有人员应下车找监视点进行观察监视。

根据证据(),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A、不同表现形式 B、不同来源

C、与案件主要事实的不同关系 D、取得是否合法

当事人对被查处前已销售的烟草专卖品的“口供”就属于()。A、间接证据 B、直接证据 C、传来证据 D、实物证据

下列()项不是烟草专卖人员调查取证的基本方法。A、询问 B、查账 C、鉴定 D、猜测

为了打乱被询问人事先准备的防御办法和编好的陈述及辩解腹稿的询问方法是()。A、循序渐进发问 B、直接发问 C、简单发问 D、跳跃式发问

直接发问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使被询问人不知不觉地进入询问正题。

A、跳跃式发问 B、循序渐进发问 C、迂回发问 D、简单发问 检查总帐是查账的基本方法之一,检查总帐的基本目的下列表述准确的是()。A、为了核实该企业损益表中的销售收入年末累计数字与总账的销售科目数字是否一致,做到会计报表真实可靠

B、用来考察和核对各种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提供的数据,其目的是掌握该被查企业设置了哪些会计科目,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查账打下良好的基础

C、为了核实该被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是否与银行对账单金额一致 D、对银行对账单中的贷方、借方大笔项金额做重点检查,看企业是否另设财务账簿

下列()项不是查账实施阶段的相关要求。

A、执法人员到达被查企业后,应立即向当事人及有关人员说明情况,表明身份 B、听取被查企业根据查账要求所作的专题汇报,同时针对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当面质询

C、根据掌握的情况,确定需要进行检查的资料的种类和范围,明确查帐要证明的问题,拟定查账方案,制定查账计划

D、按类别和性质对有关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实事求是地认定问题的性质

对卷烟鉴别检验结论有异议的,应在收到鉴别检验报告之日起()日内向原鉴别检验机构申请复检,逾期不予受理。

A、15 B、30 C、60 D、90

行政处罚案件移送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所查获的案件()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活动。

A、属于自己管辖,但办案阻力大

B、属于自己管辖,同时其他行政执法机关也有管辖权 C、不属于自己管辖

D、属于自己管辖,同时其他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也有管辖权

内部移送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所查获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内部移送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法律关于()的规定。

A、地域管辖 B、职能管辖 C、级别管辖

D、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向有管辖权的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时,应遵循以下程序()。

A、审查、提出移送书面报告、负责人审核批准、移送 B、提出移送书面报告、审查、负责人审核批准、移送 C、审查、负责人审核批准、提出移送书面报告、移送 D、审查、移送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移送行政处罚案件,决定批准移送的,应当及时制作案件移送函、涉案物品清单等文书,()日内办理移送手续。

A、三 B、五 C、七 D、十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移送行政处罚案件,需要移送的材料有()。

A、案件移送材料目录、案件移送函、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案材料。

B、案件移送材料目录、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案材料。

C、案件移送材料目录、案件移送函、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案材料。

D、案件移送材料目录、案件移送函、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其他有关涉案材料。

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决定接受其他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后,应依次办理()。A、立案、接收案卷材料和涉案财物、制作案件受理回复函、调查取证 B、制作案件受理回复函、调查取证、接收案卷材料和涉案财物、立案 C、调查取证、立案、接收案卷材料和涉案财物、制作案件受理回复函 D、制作案件受理回复函、接收案卷材料和涉案财物、立案、调查取证

从轻处罚是指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在法定的处罚方式和处罚幅度内,对行政违法行为人选择()的方式和()的幅度。

A、最轻 最低 B、最重 较低 C、较轻 较低 D、较轻 低于法定幅度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对违法者应当从轻、减轻处罚。A、未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违法行为已超过追究时效的,应()。A、重新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不予处罚

根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分类,“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属于()的自由裁量权。

A、在行政处罚幅度内 B、选择行为方式 C、对事实性质认定 D、决定是否执行

()行政自由裁量权合法性原则也被称为适当性原则。

法定处罚依据规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罚种可供选择的,下列对处罚种类的选择标准表述错误的是()。

A、对社会危害轻微的违法行为,优先选择谴责性和告诫性的罚种 B、一般违法行为,优先选择罚款

C、在财产罚中,优先选择没收当事人的违法财产和违法所得 D、限制或剥夺当事人行为能力、资格的罚种为最后选择

下列对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监督,不属于内部监督的是()。A、案件核审监督 B、案件评查监督 C、行政复议监督 D、审判监督

小王是专卖科案件审理员,对于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应负责任的人员是()。A、小王、专卖科长 B、小王

C、小王、专卖科长、局长 D、小王、局长

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就对被处罚人产生约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A、作出 B、送达生效 C、寄出 D、公告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了罚缴分离制度,因此行政机关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的,都应当实行罚缴分离。

行政机关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A、二 一 B、二 二 C、三 二 D、三 三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物品不可以抵缴罚款的是()。A、查封的财务拍卖款 B、没收的违法所得 C、冻结的存款 D、扣押的财务拍卖款

涉案卷烟的鉴别检验出库应凭()办理手续。A、指定收购书 B、抽样送检通知单 C、罚没卷烟移交清单 D、违法物品销毁记录表

仓库保管人员每()对涉案卷烟的出入库情况进行核对和账务处理。A、日 B、周 C、月 D、季

须依法收购的卷烟,如果有包装破损等情况,可以酌情降低收购价格,但不得低于全国统一批发价格的()。

查办案件经验材料 篇6

一、认清形势、明确思路

1、适应新形势,明确办案重点。当前腐败现象仍处于高发易发阶段,腐败现象呈现出新的情况、新的特点,市纪委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本着“执政为民”的宗旨,研究新问题,适应新形势,根据省、市纪委案件检查工作的要求,结合富阳实际,要突出办案重点,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今年要重点查办阻碍改革发展、影响我市投资环境的案件,查办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影响恶劣的案件,查办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形象的案件,查办严重影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的案件。

2、开拓新思路,创新办案方法。案件检查工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开拓新思路,创新办案机制和方法,始终掌握办案的主动权。要继承完善行之有效的办法,不断拓宽案源渠道,从依赖信访为主,拓展为全方位挖掘线索;要大胆突破原有模式,积极采用异地办案、上下联动办案等方法,对不同领域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方法,从侧重强攻为主,拓展为谋略取胜;要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从原先的单兵作战为主,拓展为合力办案;要继续大胆而又慎重地、安全地用好“两规”“两指”措施,降低办案成本,提高“两规”“两指”的使用效率和办案效率;要有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健全办案制度。今年初已制定出台了《案件检查相关工作细则》、《案件查办主办人制度》、《“两规”“两指”期间调查组及办案人员工作职责》、《“两规”“两指”期间陪同人员工作职责》等制度,完善了对查办案件有功集体和个人实行表彰奖励的规定,进一步提高办案的主观性、能动性、积极性。

3、掌握新技能,提高办案水平。一要加强学习。在全委营造出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本领的良好氛围,尤其要利用学习两个《条例》的契机,认真系统地学习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和中央、省、市纪委全委会精神,研究新时期下案件检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办案队伍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全局把握办案方向的能力。二要利用培训、研讨、讲座、考察等形式,学习他人的好做法好经验,开阔眼界,拓宽办案思路,掌握新技能,全面提高业务素质,并要善于总结办案得失,不断提升办案经验和办案能力。三要加强队伍管理,严格办案纪律,培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工作作风。对纪检监察干部,尤其是一线办案人员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加强纪律性,让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御腐败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办案队伍。

二、突出重点、惩防并举

1、抓自办案件,确保案件质量。首先要拓宽案源线索渠道,不局限于信访反映,要加强与公安、检察、审计等部门的沟通联系,更多的获取案件线索。其次是定期不定期的开展案件线索排查,梳理、分析各种信息,进一步明确办案重点和具体线索。今年根据线索排查,重点要在领导干部、司法执法部门的违法违纪行为、市政园林绿化建设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企业专制中侵吞资产及典型农村村官的腐败行为等问题上开展案件检查工作。第三是落实责任制,确定案件主办人,理清办案思路,找准案件突破口,开展案件初核工作。既要明确办案责任,实行案件主办人制度,又要加强团结和相互协作,提高整体战斗力。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办案方法,充分运用异地办案等方法,综合使用多种办案手段和技巧,提高突破大要案的能力。

2、抓乡镇办案,稳定案件数量。市纪委纪检监察室继续采用分人分片负责联系的办法,从立案、调查、取证到结案等环节对乡镇办案实行一条龙指导,保证基层案件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从市公安局拉出治安处罚名单,与党员名单比照后下发到各乡镇,为乡镇提供案件线索。另一方面要深入基层帮助乡镇分析、排查各种信访反映和当地的热点现象,挖掘在村级财务、违法建房、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案件线索。同时,还要加大案件督办和指导的力度,尤其是情况复杂的乡镇或新任纪委书记的乡镇,要重点指导。复杂案件必要时可以采用协办或上下联动办案。

纪委案件查办 篇7

关键词:司法会计鉴定,贪污案件,作用,运用

贪污案件,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案件。贪污犯罪作为一种侵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犯罪行为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为了严厉打击贪污犯罪活动, 保护国有资产, 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推进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清正廉洁, 拒腐防变, 在侦查实践中, 较多地应用司法会计的技术手段, 用鉴定结论的形式固定犯罪证据, 以达到揭露和证实犯罪的目的。

一、司法会计鉴定对查办贪污案件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贪污案件通常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活动;以最隐蔽, 最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以最狡猾的手段侵占公共财物。因此, 贪污案件具有隐蔽性和较大的欺骗性。如果我们稍有疏忽, 就可能让这些犯罪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贪污案件的犯罪事实一般都反映在有关会计资料中, 即行为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一般在财务帐目中都会留有痕迹。一旦贪污犯罪分子利用职务之便在经营、主管或者经手公共财物过程中, 采取弄虚作假、欺骗等手段侵吞公共财物, 细心伪装, 也都会不同程度地留下犯罪行为的痕迹。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技术对涉案会计资料进行查证, 不仅能查明涉案款项的权属问题, 还能查明行为人贪污的手段、方法、数额等重要财务事实。实践证明, 司法会计鉴定技术是查处贪污犯罪案件的一种有效的侦查手段。

贪污案的帐务特点决定了司法会计鉴定是查办此类案件的重要手段。具体说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 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为查办贪污案件提供侦查范围和方向

贪污案件的查证是根据有关的举报线索而开展工作的, 司法会计人员根据举报线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 及时确定该举报线索可能牵涉的会计资料范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内查范围, 指对嫌疑人所在单位的会计资料查证;二是外查范围, 指的是涉嫌嫌疑人所在单位与其他单位的经济往来的会计资料查证。从这两个方面加大力量投入双管齐下, 可大大缩短办案时间, 提高自侦部门的办案效率。

(二) 利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可以查清和解决贪污案件中几

个关键的问题

1、发现和掌握涉嫌贪污犯罪的特殊主体。

从复杂的财务会计账项中, 查证案件事实是否是嫌疑人所为, 或者是其他人所为。

2、客观地反映行为人侵占的财物是否是公共财物。

即根据发案单位的实际所有制形式, 业务开展情况, 以及机构设置等实际情况, 并结合有关财务会计资料, 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3、查明嫌疑人舞弊的手段。

如:财务会计人员利用自己经管账目和现金的便利, 采取收入不记账, 伪造凭证, 伪造账目, 涂改数据等舞弊手段, 窃取公款;管理员、保管员利用管理物资的便利条件, 采取直接侵占、以次充好、变卖物资等舞弊手段, 侵吞公物;购销人员利用采购、收购、销售之机, 采取虚开假发货票、假收购单、假销售凭证等舞弊手段, 收受“回扣”, “好处费”以及骗取本单位公款, 对这些舞弊手段实施的确认, 有利于反贪侦查部门和侦查监督、公诉部门对嫌疑人犯意的认定。同时, 通过对其手段的确认还可以查清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次数和具体情节, 为侦查、侦查监督、公诉部门提供揭露犯罪和证实犯罪的权威证据。

4、确认贪污犯罪的数额。

贪污犯罪数额的认定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罪重或罪轻的问题。为此我们运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要持客观、科学、公正的态度, 认真验证每一笔会计帐目和其中的每一笔贪污数额。能认定的就认定, 不能认定的, 决不勉强。从而确保检察机关查处的每一起贪污案件的犯罪数额准确无误。

二、司法会计鉴定技术在查办贪污案件中的运用

司法会计鉴定在查办贪污犯罪案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 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为适应当前贪污犯罪的新特点, 更好地发挥司法会计鉴定技术的作用, 必须注重运用侦查策略。

(一) 注重运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与侦破贪污案件核实证据的时机选用。

对涉案会计资料的鉴定要把握好时机, 防止盲目进行, 才能缩短办案时间, 提高办案效率

1、对于举报贪污案件线索明确的, 在证据上易发生变化的, 要先进行查证涉案资料。

例如:出纳人员的舞弊行为主要反映在货币收付业务中, 主要表现为收款不入帐, 或者多收少记, 少支多记, 涂改报销凭证, 用虚假发票和已作过会计帐的旧发票报销, 以及故意损毁或不完全记录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等。为此首先要对其经管的现金日记帐及尚未做帐的原始单据及单据存根加以查封固定。然后对其保管的现金进行盘点, 再将现金日记帐的帐面结存金额相核对, 防止贪污公款人员毁灭、隐匿、涂改帐目。

2、对于举报贪污不明确的要先行封存账证查证。

现在的举报线索, 多数举报的仅是一些现象, 而并未掌握其确凿证据, 这种情况下要首先查证是否有贪污行为, 掌握涉案资料的重要贪污证据。

3、涉案资料的帐务查证与其他取证方式交替使用, 密切配合, 这可以防止嫌疑人串供及毁灭证据。

一方面可通过讯问嫌疑人, 为侦查工作提供方向;另一方面通过财务资料的查证来核实嫌疑人作案的帐面痕迹;再则, 还可通过查账和调查取证, 进一步扩大案件可能涉及的范围, 达到揭露犯罪, 制服犯罪的目的。

(二) 利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侦查贪污案件必须注意与行政执法部门协同配合

当前的反腐斗争, 贪污犯罪活动已呈现出跨部门、跨地域的特点。在贪污犯罪的形态上, 共同犯罪增多, 有向团伙犯罪发展的趋势。有的与其他行政执法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人员串通, 形成“蜂窝状”犯罪;有的单位的财务经管人员, 主管人员与执法人员相互勾结, 编织一张大关系网, 以此网络作为犯罪基础;有的以一发达地区为中心, 跨区域编织一张“辐射状”的犯罪网络。所以过去检察机关那种仅靠自已的力量单线作战的侦查方式已不再适应当前侦办的贪污案件的需要。检察机关要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 与纪检、监察部门及工商、税务、审计部门及外地检察机关密切配合, 利用各自职能优势, 强化整体作战的合力, 从而充分发挥司法会计鉴定技术在侦办贪污案件中的作用。

(三) 利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专长, 协助反贪侦查部门或侦

查监督、公诉部门对犯罪嫌疑人办公地点, 住宅等处所的搜查, 用技术人员的眼光, 去看待这些特殊地点搜出的每一张发票、收据和其他记有奇异数字的便条、日记或账本, 从中发现贪污犯罪线索和证据。并协助询问其他证人和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般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说假话等伪证行为。

(四) 重视账外信息, 捕捉假账疑点

贪污的行为发生之后, 有的不能完全直接从该单位的会计资料中反映出来, 具有一定的隐密性。所以司法会计鉴定人员的侦查视线有时应当从会计资料中跳出来, 从账外搜索或捕捉信息。如:司法会计人员可与发案单位联系, 利用当地审计部门的名义到涉案单位查账, 可以听取被查单位的领导、会计、出纳等有关人员对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 观察有关当事人的一阵子反映;根据涉嫌对象的生活方式、水平与收入的悬殊情况以查证其贪污的疑点。

(五) 利用司法会计鉴定技术侦办贪污案件应该与其他技术侦查手段密切配合

纪委案件查办 篇8

内容摘要:当前,惠农扶贫专项资金被套取挪用现象较为严重,但受项目制度、部门保护、查案范围及罪责认定等因素的制约,检察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面临不少困扰。为突破查办案件困境,应探索联合多方力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精细化初查,推广专业化办案,构建典型案例示范平台的工作机制。

关键词:惠农扶贫 职务犯罪 侦查

近年来,我国出台各种惠农扶贫政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然而,部分国家工作人员在惠农扶贫项目领域层层克扣挪用补贴资金、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致使国家惠农扶贫政策难以有效落实。本文试图对当前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现状及查办案件困境进行分析,探索突破案件瓶颈的有效路径,保障精准扶贫。

一、当前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现状分析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2013年至2015年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35240人,占同期职务犯罪总数的22.3%。总体上看,该类案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惠农扶贫资源项目和资金监管力度不够,专项资金被套取挪用较为严重。我国惠农扶贫资源通过各级专门的政府职能部门来组织、控制、传递和管理,推行资金专户管理、报账制和项目公示制度。为加强惠农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管理,防止地方政府挪用资金和将资金用于惠农扶贫以外的项目,多数省将项目审批权放在省级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部门。由于远离项目实施地点,且每年申报的项目数以万计,省级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部门除了项目申报书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来源判断项目是否真正符合惠农扶贫项目标准,导致项目审批只是走形式,在登记申报审核、项目审批立项、专项款物管理、质量监管认证、补贴发放、检查验收等环节都容易不同程度的引发职务犯罪。经调查,部分地方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利用手中掌握的扶贫项目便利,采用虚假材料申报项目,不按规定签订协议,不认真审核项目,致使国家扶贫资金被骗取、被套取,失职渎职或收受贿赂而使项目资金不能真正用于贫困人员。如2015年,马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主任陆某等人失职渎职,造成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的3048人被建档成为贫困户,其中有52人违规享受扶贫资金9.45万元。

第二,专款专用使许多资源成为部门权力的象征和部门利益的附属,系统性部门型职务犯罪现象突出。目前,我国对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使用并未建立严格、透明的监管制度,也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制度安排来控制、减少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挤占挪用扶贫资源的问题,导致专款成为部门权力的象征和部门利益的附属。如大新县供销合作社财务股股长黄某某、大新县雷平供销合作社主任农某某、大新县桃城供销合作社主任林某某滥用职权,通过电脑合成假照片,采用虚构配送仓库、配送车辆、直营店、加盟店等方式,共同向上级申报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以奖代补资金,并编造《项目投资确认书》提供给验收单位,套取120万元专项资金挪作他用。

第三,贫困识别机制不尽完善,惠农扶贫政策落实中多方勾结团伙作案。许多县区、乡村、农户为获取扶贫资金支持,千方百计争抢“贫困”资格,有的甚至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这就使得贫困资格的评定、扶贫资源的划拨容易受权力和人情关系干扰。因此,现行的开具贫困证明、建档立卡、张榜公布等措施难以避免部分基层政策执行者与项目申请人、使用单位相互勾结,团伙作案或套取挪用专项资金。经调查,2013年至2015年5月,广西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276件涉农案件中,共同犯罪有83件,占30.07%。[1]

二、当前查办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问题

近年来,检察机关多次开展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专项打击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侦查秘密性难以保证。一是案发范围小,容易泄露初查信息。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多发于县级以下行政区域,人员熟悉程度高,侦查人员到银行及相关职能部门调取材料的信息极容易被泄露。如象州县检察院2015年在总结查办“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项目领域一起较为成功的职务犯罪案件时提到,为防止泄露侦查信息,侦查人员特别到市级或省级银行系统进行查询,“因为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凡查询到个体老板或科、局长以上人员的账户时,这些人都会及时获知被查信息。”二是各地区开展专项活动时间不一,容易“打草惊蛇”。近年来,各地检察机关为加大打击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小专项”活动,但由于各地开展时间不一致,一旦其他地方知悉活动开展情况,很容易导致各犯罪嫌疑人订立攻守同盟,集体隐匿、毁灭证据,对案件侦查形成极大的阻碍。

第二,资金专项用途与案件损失认定存在困难。对于惠农扶贫领域的渎职犯罪来说,由于套取挪用专项资金后行为表现多样,致使各地在办理类似案件时认定造成国家专项资金损失存在一定困难。如2013年以来,广西检察机关在查办“新网工程”案件时,犯罪嫌疑人套取专项经费资金后有几种用途:一是用于企业的经营性支出,如申报企业建设项目工程款,维修仓库、购买日常办公用品等;二是用于企业职工的各类支出,如职工社保缴纳、下岗职工安置、公司管理人员福利等;三是企业主要领导伙同财务人员共同贪污、挪用公款;四是存于公司账户未使用。除了第三种情况,办案人员对其余三种情况的性质认定都不尽一致。

第三,罪名单一往往难以追究法律责任。一是单一罪名难以全面揭露犯罪。近年反渎案件的罪名多集中于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而反渎部门由于办案阻力大,取证困难,办案人员或者只选择重大线索办理,或者只协助办理反贪案件,造成部分案件认定单一罪名,达不到相应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单一渎职罪名难以追究罪责。当前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频发于县乡等地,但由于地域范围小,侦查秘密性得不到保证,容易导致案件线索中断或查处案件受阻,一些客观证据难以收集,言词证据又较为单薄,使得很多职务犯罪多被认定为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而受损失认定数额、地域环境、证据认定标准差异等因素影响,即便是同一窝案、窜案往往仍难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第四,项目多样性对侦查方向的影响。近年来,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多个“小专项”活动,对遏制行业性职务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部分地方基层检察院对专项活动形成一定的依赖性,被动等待上级检察院下发开展专项活动的计划及相关案件查办的经验介绍。二是选择性办理效果突出的案件。实践中,部分检察院常愿意选择一些损失认定数额较大、证据较为集中、时间跨度不大的案件线索进行办理,而对一些个体获得资金补助数额小、人员分布面积广、证据分散不易收集的案件往往有畏难、厌倦的情绪。三是选择性开展专项活动。在查处该领域的职务犯罪时,一些基层检察院的侦查部门往往综合考虑案件难易程度和办理案件外部压力大小,进而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案件进行办理,容易出现打“小”放“大”的问题。

三、精准扶贫环境下查办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建议

第一,联合多方力量形成打击合力。一是检察机关内部侦查力量整合。针对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中贪污、受贿、行贿行为与渎职行为相互交织的特点,检察机关要充分运用“系统查、查系统”及深入查办窝案窜案的方法,以此深挖一案多罪名、一犯罪嫌疑人涉嫌多罪名的案件线索。二是实行并案侦查。根据六部委《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的规定,检察机关在查处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时,如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检察机关可直接进行调查,也可请有关单位、人员协助查证,或经上级检察机关同意,实行并案查处。并案侦查,可以有效解决多部门查处衔接的难题,特别是查处该领域的渎职类犯罪,可以较为清楚地查证原罪情况,对证实渎职行为有直接作用,因此可提高大要案、多罪名案件、窝案串案和类案等并案查处的比例。三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横向联合。检察机关要借助审计专业职能,将法律监督与审计监督有效结合,拓展发现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线索渠道。同时,注意加强与财政部门和扶贫开发部门的沟通联系,全面梳理本地惠农扶贫项目名称、政策依据、补贴标准,了解补贴资金数额及走向。此外,还要注意与纪委配合,在案件线索移送和案件查办方面形成合力。

第二,充分利用信息化开展精细化初查。一是增强信息引导侦查的意识。在各种信息被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使用数据可以发现更多线索,掌握更多信息,促进审讯效率的提高。侦查人员要树立信息引导侦查的理念,以侦查指挥中心建立的情报信息平台为依托,整合信息查询、电子数据处理、数据分析、侦查装备等各项信息化业务,熟练运用侦查信息化工作的渠道,在初查过程便可以较全面了解涉案人的状况,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搭建政策信息共享平台。破解基层检察院侦查人员对专项活动的依赖,提高办案的主动性,有效的做法应该是加强与财政部门、扶贫部门的协调联动,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信息监管共享平台,对当前惠农扶贫领域的政策、资金等基础数据信息实行有效共享,构筑并不断完善内容全面、集成高效、快速共享的侦查信息查询平台,让侦查人员了解惠农扶贫政策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掌握补贴资金的各项标准、补贴方式以及申报、审批的各个环节和细节,熟悉资金流向,提高侦查人员发现职务犯罪线索、收集信息、制定初查方案、研判案情及审讯突破的能力。三是强化信息的收集与研判。解决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秘密性难以得到保证、证人分散、证据收集困难等问题,理想状态应是在初查阶段大量收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研判,运用信息引导侦查。可以通过收集涉案人员的基本身份、家庭资产、个人行踪、人员关系、性格特征等信息,研判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作案手段等信息,综合进行侦查评估,总结某一领域职务犯罪的规律和特征,实现侦查的主动性。

第三,多方面推广专业化办案机制。一是细化侦查人员分类。可以对应惠农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分类,将侦查人员按业务能力、所具专长、工作作风和性格特点等分成不同的办案小组,并在此基础上实行精细化分工办案模式,培养特定领域的专业化办案人员,并积累丰富的办案经验,形成专业化侦查队伍,实现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办案效果最大化。二是培养专业的刑事检察人员。在传统办案模式下,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存在不问类型、不分繁简、就案办案、不精不专等缺陷。实行分类办案,在侦查监督部门和公诉部门建立专业化的职务犯罪案件办案小组,由检察官具体负责某一类或几类案件的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工作,既能熟练把好案件证据关,又能在后续刑事诉讼阶段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构建典型案例示范平台。一是典型案例的指导性。司法实践中,两高公布指导性案例供法官、检察官参考借鉴的做法得到普遍认可。当前查办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可借鉴指导性案例的做法,以侦查指挥中心信息平台为依托,构建典型案例示范平台,总结某一特定领域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成功经验,把案件基本情况、线索分析过程、查办方法、收集到的证据、审查起诉情况和判决情况完整公布,使侦查人员在查办同一领域案件时,可以参考借鉴典型案例对事实证据的审查、判断和运用的方法,处理和解决办案中遇到的类似情况和问题。二是典型案例的警示性。对外发布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典型案例,加强群众的认知和社会警示作用。可以依托互联网将案件简要情况、犯罪基本行为表现及判决简要情况向社会公布,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有方向性的警示教育,让当地群众了解政策落实的公正程序及监督手段,加强惠农扶贫领域政策实施的外部监督。

注释:

[1]参见《最高检:涉农职务犯罪“抱团”腐败严重》,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0721/c42510-2733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管理流程下一篇:程序员毕业生优秀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