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煤矿企业文化宣传(精选9篇)

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篇1

1、遵守矿规矿纪 争当优秀职工

2、生活因拼搏而存在 拼搏因工作而永恒

3、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4、安全是生命之本 诚信是榆矿之魂

5、培养优质素养 增强团队力量

6、热爱工作 快乐生活

7、时时寻求效率进步 事事讲究方法技术

8、塑造一流员工 同创一流企业

9、观念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

10、立足新起点 开创新局面

11、笃学明德 奉献立身

12、五湖四海聚一矿 情同手足友谊长

13、自我提升 良性竞争

14、态度决定一切 细节决定成败

15、心态正 事业成

16、只有企业发展了 才有个人的发展

17、礼之用 和为贵

18、没有执行力 就没有竞争力

19、开采光明 奉献温暖

20、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远。

21、仁爱平等 关爱职工

22、挣钱是真本事 发展是硬道理

23、发展传统 彰显时尚 放飞梦想 赢得希望

24、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

25、乐观向上 永不言弃

26、坚持科学理念 发展低碳经济

27、以厚德载物 持诚信互荣

28、以人为贵 尊重职工

29、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矿区

30、企业以人为本 职工以矿为荣

31、制度化管理 程序化运作

32、言行一致 诚信有为

33、企业的`成功来自于每一个员工的付出

34、培育礼仪员工 打造文明团队

35、低能耗 低污染 低排放 走低碳经济之路

36、团结谦让 淳朴低调

37、开发与保护同步 环境与人类共存

38、善行是德行的本质 正义是道义的核心

39、平安永固 和谐永驻

40、诚信立足 创新致远

41、保持环境清洁 建设美好家园

42、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共建和谐矿区

43、优秀的员工忠于企业 忠于职业 忠于人格

44、成就团队辉煌 铸就成长基础

45、尊重生命 安全职工

46、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

47、专业执着 精益求精

48、以诚感人者 人亦诚而应

49、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50、每天进一步 踏上成功路

51、唯进取 故日新

52、科学和谐 厚德思进

53、尊重创造思维 鼓励有益尝试

54、知识改变命运 奋斗成就未来

55、以奉献为乐 以工作为荣

56、人人健康文明 享受幸福生活

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篇2

一、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概述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断的涌现大量的新型企业,但是在工业时期,煤矿,电厂,制衣厂各种企业是当时社会的风潮,也就是那时,煤矿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提上日程,安全文化也成为人们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安全文化的产生是企业不光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产品的效率更加注重生产工人的安全状态,生产工人安全了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一部分,没有安全的环境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我们在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企业安全文化,这样才能给员工好的保障。人类有意识发展企业安全文化是近15年的事,所以改变的程度,和普及的范围还不是很大,因此我国企业的安全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

2. 企业安全文化宣传的作用

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还能使得施工人员对危险进行有效地规避。而且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能够让企业的文化理念更加深入,让员工对企业更加具有归属感。尤其是对煤矿企业而言,其比较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尤其是局部性的塌方等现象很容易威胁到人们的生命,所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能够让员工时刻都保持着警惕之心,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1. 企业对安全文化建设并未落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热潮,人们把改造技术当成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前提,但是忽略了安全文化的建设,使得一些企业忽视安全文化,只注重技术的改造,虽然一些政策和企业的领导人的演讲发言文件,或者是一些企业的政策对安全文化有一定的实施但是对于现状来说还是没有成效的,依旧处于初级阶段,只知道大量的生产产品,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安全以及企业环境的安全,对于所用产品和地质形态没有做出良好准确的勘测就贸然开采,这样不能保证企业环境的安全更不能保证职工的安全,所以安全文化并不是说说而已,是一个企业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

2. 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许多企业在发表的红头文件和政策中都说要注重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文化建设提到日程,教会员工日常生活中避免一些危险的事情,但是这些知识安全文化建设之中的冰山一角,并没有准确的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应对的政策,而是大量的应用理论,没有实践性,可操作性不强,很多东西都是流于表面没有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缺乏整体的规划,大多数煤矿企业并没有成立相关的机构和检测人员对于安全问题进行监督和检测,也没有将安全文化问题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是大部分的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宣传栏里堆放着,并没有人去试实施它。这样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跟好质量的产品和绝对安全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所以这些问题是有解决了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

3. 煤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很多煤矿工人的文化层次都不高,而且安全意识淡薄,只熟悉生产商品的流程并不熟悉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很多都是出现事故之后才恍然大悟安全问题是多么的重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完全的意识到这一点,只会把当天的工程做完,而且不会检测工作环境的好与坏,技术不到家,没有好的技术,认为事故时概率很小的事情,对所工作的环境没有一个很好的认知,缺乏警惕性和安全性,对安全文化的建设也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些安全文化的活动或者演出,并没有意识到是涉及自身安全的事情,一些单位也停留在只搞活动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些建立时间长的企业发展的阶梯,只有保障安全,才能发展经济,相比于其他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煤矿产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虽然没有那么蓬勃的发展但是也要保障安全,被国家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应用安全文化宣传策略

1. 采用多种宣传方式,树立安全意识

在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其中最为直接和有效地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只有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让其懂得更多的安全知识,其才会逐渐意识到煤矿开采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从而树立较好的安全意识。煤矿企业也可以对安全文化的宣传进行转型,可以定期的评选安全之星,采用多种方式让员工对煤矿文化企业建设重视起来。让其从根本上防范于未然。

2. 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在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基本的强化以后,企业就要不断地对安全基础进行强化。同时,还要对煤矿的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只有这样,安全基础设施才能逐渐被完善。员工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安全才能更加具有保障。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当逐渐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这样不仅能够让企业对安全更加的重视,而且还能让施工人员在采煤的过程中时刻警惕安全要点。从而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四、结语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应用安全文化宣传十分重要,其是提高煤矿企业文化的基础。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宣传,让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其在采煤过程中牢记施工要点,从而实现安全文化宣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景峰,许开立.煤矿安全预评价的可变模糊识别方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1):15-22.

[2]吴金刚,于红.基于4M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探讨[J].煤矿安全,2010,(4):36-38

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篇3

一、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二十法”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二十法”,主要是针对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文化素质偏低等现状“对症下药”的,经过几年的实践,职工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营造氛围。通过广播、闭路电视、橱窗等手段,宣传安全法律法规、事故案例教训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氛围。

构筑防线。发挥女工和家属“半边天”的作用,送温暖献爱心、签定“三违”帮教合同,筑起煤矿安全生产第二道防线。

教育培训。采取各种渠道,不同方式,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警示教育。运用各类事故案例,制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牌版,警示职工记取血的教训,克服麻痹思想,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搞好安全生产。

层层承包。将安全责任落实到班组和个人身上,形成机关党员包区队,区队党员包班组,班组党员包个人的安全包保格局。

文艺感化。组织文艺小分队,编排以安全为主题的文艺节目,深入到基层区队巡回演出,使职工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受到感化。

警钟长鸣。请伤残职工现身讲安全,以自己血的教训和难以忍受的痛苦,给家庭带来的压力,教育职工在工作中杜绝“三违”。

安全研讨。定期就安全工作进行研究讨论,把实践总结上升到理论,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安全献策。收集职工及家属对安全生产好的建议,发挥主人翁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措施评比。定期对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察和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比。

知识竞赛。结合安全生产实地,和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采取笔试、现场竞答,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

事故讨论。针对身边发生的轻、重伤事故和未遂事故,展开讨论,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

安全日活动。利用每周安全学习日的时间,总结一周的安全工作情况,部署下一时期的工作任务,使安全日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安全月活动。组织职工参与全国性的安全活动

季度潮活动。配合安全生产组织开展全矿性的大型群众安全文化活动,使职工群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青年监督岗。青督岗员下井现场监督,升井反馈信息。

手拉手活动。通过红领巾安全宣传站,开展写安全信、井口送安全茶活动,发挥少先队在安全中的作用。

心连心活动。请老职工追忆事故,帮助“三违”人员汲取教训,发挥老同志的余热。

群众安全监督网。网员班组化,监督现场化,考核牌版化,管理网络化,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工作机制。

班前半小时活动。单位利用班前半小时对安全生产问题的解决进行安排部署,有的放矢的学习安全法律法规,让职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效果和特点

近几年,下石节煤矿通过“五个渠道”,发挥职工聪明才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二十法的途径,不仅取得了好的效果,而且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职工意识普遍增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把职工过去那种“要我安全”的被动行为变成了“我要安全”的主动行为。那些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盲目蛮干,视抓质量是多此一举,只要把煤出出来就是效益的思想,被自觉的反“三违”、反事故、抓质量、除隐患、保安全和懂技术、会管理的良好作风取而代之,职工真正树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安全质量稳中有升。全矿把安全文化建设贯穿于安全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积极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氛围,让职工树立“安全质量就是最大效益”的理念;矿上以“一通三防”管理为重点,“采掘机运通”五大专业为龙头,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检查、验收、评比、考核制度,不断完备安全技术装备,近年来仅“一通三防”投入达到953?郾4万元,占到安技措资金总投入的83%,其中投资447?郾3万元建成瓦斯抽放系统、注氮工程,投资176万元升级矿井安全集中监控系统,全矿连续多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质量标准化保持了行业级标准,安全评价达到A级矿井。

生产任务超额完成。下石节煤矿是在“边设计、边基建、边生产”的政策下建矿的,矿井“先天不足”,煤油气共生,历年来难以达到设计产量。安全文化建设实施后,职工以矿为家,爱矿敬业,促进了生产任务完成。2000年生产原煤89?郾56万吨,实现矿井达产,2001年原煤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达到100?郾11万吨,2003年、2004年产量分别达到175万吨和183?郾6万吨,创历史新高。

经济效益逐年递增。2000年一举甩掉亏损帽子,盈利608万元;2004年盈利达1259?郾6万元。经济指标的超额完成,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而且提高了职工收入,2003年人均收入16428元,比2000年的6765元提高9663元;2004年人均收入17708元,比上年增加1280元。

文化氛围不断扩展。近年来,全矿在基层单位建起了以全家福照片拼成的“福”字图,在区队楼安装了大型安全电子屏幕,在通往更衣室一百多米长的道路两边安装了灯箱式护栏,井下人车场、主要横川绘制了彩图,建起了安全文化长廊,既有矿党委书记、矿长、工会主席、安监处长等领导安全寄语,又有父亲、母亲、儿女、老工人的寄语,在重大安全活动期间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签名、事故研讨、安全征文、安全演讲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矿井面貌发生变化。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矿井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改善了环境面貌,全矿实现了“花园式”矿井管理,井下实现了安全文明生产,地面更换了新型路灯,修建了多处花坛,大搞植树绿化和爱国卫生运动,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矿井先后荣获全煤系统环境保护优秀企业、质量标准化矿井、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煤矿双十佳矿井等称号。

综上所述,安全文化建设也出生产力,下石节煤矿实施的安全文化建设宣传教育“二十法”是可行的。只有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内容,严格考核,“二十法”的宣传教育模式会发挥更好的作用,安全文化建设就能带来更好的效益,“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淮南煤矿企业文化--生态文化 篇4

一、理念

1、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环境自律,趋利避害,化害为利。

2、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可以统一于发展循环经济。

3、大的生态环境治理坚持地企统筹,政府主导,规划优先。

4、环境收益要大于或等于环境投入。

5、大尺度空间、长时间跨度地解决好资源枯竭矿区和山川河流问题。

6、修复与开发并重,围绕开发搞修复。

7、多栽树就是减排。

8、生态环境治理遵循环境自恢复规律,多用中医调理方式,少用外科手术方式,顺其自然,宜林则林,宜水则水,返璞归真。

9、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四同步”,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经营。

二、文化现象

1、城市荒地变成了城市绿肺,提供了市民休闲的场所。

2、工业废弃地成为了最佳宜居地。

3、泉大资源枯竭矿区治理形成了理念文化、技术文化、体制文化,影响了煤矿生态环境治理的思路,推动了国家相关政策、矿区生态建设和生态教科书建设的发展。

4、推动了淮河中段治理思路的创新,探索了国家能源基地和河流安全利用的新模式。

5、设立了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推动了矿区生态保护和利用的国际交流。

6、提高了所在地煤炭城市的整体生态价值、环境价值和城市品位。

三、成果

1、“泉大”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与开发。

淮南市东西长南北窄,主城区分布在舜耕山两侧。“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南倚舜耕山,正好位于主城区中间地带。“泉大”面积22平方公里,东西走向约8公里,是1903年开采并已报废30年的老矿区,形成大面积的“城市荒地”。

从2003年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和开发。目前,已完成10.4平方公里,包括生态修复7.2平方公里,开发利用3.2平方公里,还增加了2.2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地。使“城市荒地”变成以“山、水、林、居”为特征的最佳宜居环境,成为城区中间地带的“绿肺”。这在全国煤炭城市中不多见,也是本省省辖市仅有。市民到此休闲游玩,扶老携幼,络绎不绝,资源枯竭矿区反倒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画。

“泉大”工程预算总投入100亿元。其中环境修复与生态恢复13亿,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8亿,产业整合退出及居民拆迁安置20亿,棚户区及居民住宅区进行改造建设59亿。

“泉大”生态修复技术路线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尺度空间、长时间跨度地治理修复。不是外科手术式,而是中医调理式;不是西方油画式,而是中国山水画式。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充分尊重环境自身的选择与恢复能力,犹如根雕一样,因势修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不

搞奢侈性建筑,追求田园风光。

生态修复,恢复植被,使修复的水体、绿地与舜耕山林形成一个整体;修复水系,恢复水脉,留住地表水,停采地下水,使水系联通,变死水为活水;广植林木,修复植被;保持塌陷区农田自然生态,形成田园风光;对部分工业遗址等适当加以保护和利用;把舜耕山以北、洞山东路以南建设成为城市交通线、绿色风景线、文化景观线。

目前,水库生态区、山林生态区、湿地生态区三个“精品区”基本完工。老龙眼水库生态区是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08年获国土资源部立项批准。通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生态重建的面积达到609.9亩,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了土地增值(地价纯增值3.6亿元)。老龙眼水库生态区配套亭、台、桥、休闲会所等建设内容,使修复工程不仅提高了老龙眼景区的自然价值,使其更具有观赏性、可游性,已经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为打造宜居矿城提供了一个样本。

大通湿地生态区是大通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07年获国土资源部立项批准。经过修复,恢复了自然的生态,山林与湿地相映成趣,树木主要品种有刺槐、麻栎、侧柏、枫杨、合欢等几十个品种。名贵品种有黄檀、银杏、香樟、木瓜、杜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这里已成为连接南、北主城区的绿色纽带。

洞山生态区是舜耕山山脉的一部分,经过治理,长期遭受破坏的山体和生态得到修复,生态区建成后使山体的地形地貌、植被得到了修整,四季常青,成为非常难得的城市中心绿色景观。

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坚持开发与修复并重,适度开发,以开发养生态。开发活动遵循城市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完全从宜居、大气、经得起历史检

验的角度设计。棚户区改造及商住开发376万平方米,其中老龙眼约76万平方米,洞山约116万平方米,大通约184万平方米。

企业本着“绿色、植树、自然、简单”原则,以植被恢复为主体,在全矿区大力实施绿色工程。从2006年起,绿色工程累计投入2.5亿元,新增绿化面积204.6万平方米。目前,矿区拥有15平方公里林地,其中,有8.5平方公里树龄50年以上、类似原始森林的山林。矿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34.6%。

2007年6月,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视察“泉大”后称:“为淮南乃至中国恢复了一块绿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2010年9月,煤矿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揭牌。

“泉大”为中国煤矿环境修复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推动了地方政府和国家在资源枯竭矿区大面积治理方面法律、法规和政策上的创新,并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不久前,第九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的与会专家,专程参观考察了“泉大”,给予很高评价。

2、平原水库建设。

淮河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淮南矿区位于淮河中游两岸。统筹处理好两淮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和淮河中游治理的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淮南煤矿坚持动态看淮河、动态治淮河、动态用淮河,利用淮河中段3000平方公里天然洼地,治淮水系,加上采煤沉陷区,建设具有减洪、除涝、灌溉、水资源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建成平原水库,使滔滔淮河水从入海为安到把水留住。

淮南建设平原水库条件得天独厚,沉陷区域内水系发达,矿区总体地势低洼,天然洼地多,煤层群开采地表沉陷时间长。目前,采煤沉陷区积水面积

59平方公里,库容2亿立方米。预计2020年达113平方公里,库容6亿立方米。2030年达195平方公里,库容13亿立方米。最终沉陷区积水将形成面积104平方公里、最大积水深度20米、库容100亿立方米的特大型天然湖泊。平原水库建成后可在区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减洪,有效改善“上游拦蓄能力不足,中游行洪不畅,下游出路不足”的治淮难题。除涝,通过调度和控制,积水沉陷区可以与淮河、茨淮新河以及沙颍河等相互补给。水资源利用,2020年可灌溉耕地约10万亩,供工业用水量为1.5亿立方米。2030年可灌溉耕地约14万亩,可供工业用水量为1.8亿立方米。同时新增蓄水量也可作为饮用水,留住了宝贵的水资源,大大提高工农业和城市用水保障。改善生态环境,大型水面的形成可显著调节区域内小气候,水库浅水区域可以建设成人工湿地,美化环境、净化水质。

建设平原水库,对国家来说,使淮南这个国家级能源基地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为淮河中段洼地治理找出一条新路子,用正常投资的1/7就可以建成一个同等规模的蓄洪与水源工程,实现煤炭、土地、淡水三个紧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企业来说,能够保持正常开采生产,解放淮河水系压煤量,有利于人员搬迁安置。经过统筹,无论国家和企业都可以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

陈四楼煤矿企业文化 篇5

“两提高”是:提高执行力和员工素质。“两强化”:强化内部市场化和精细化管理。“两增加”是:增加企业效益和员工薪酬。“两调整”是:调整生产布局和人力资源结构。“一个中心”是:以持续安全发展为中心。“河南煤业化工集团的简称是 HNCC。

河南煤化三大支撑产业是:物流、矿建、实业。企业哲学内涵:科学发展善行成器。企业哲学是:人企合一顺势而行。企业愿景:行业领先国际一流。

核心价值观:用心做事追求卓越。企业使命:报效国家惠及员工。

企业作风:先人一步持续创新。

企业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主传播语:勇担重任成就理想。

发展理念:立志高远笃行求实。

管理理念:创新为先三化为本。

效益理念:发掘潜力提升价值。

成本理念:精打细算开源节流。

营销理念:市场导向客户至上。

安全理念:从零开始向零奋斗。

人才理念:人尽其才以德为先。

廉政理念:荡浊扬清干净健康。

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 篇6

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2007-12-07 09:38:4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2)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3)煤矿企业文化工作总结

*矿做为山西**集团子分公司的下属矿井,按照山西**文化建设的总体安排和**煤电股份公司总体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山西**文化,加快矿井推进山西**文化建设步伐。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矿企业文化建设,用统一的物质文化建设树立**形象,用一流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用先进的行为文化规范职工行为,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

矿在推广**文化的过程中,无论从人员的安排、氛围的营造到制度的制定、推广的力度,都显示了**矿在推行**文化中具有组织周密、措施得力、工作有序的特点。总结三个月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党政领导欢迎光临第1文秘秘书网 高度重视**文化的推广,努力完善推广**文化的各项机制

9月2日,山西**公司召开**文化建设推进会议,我矿在当天下午就召开了本稿件版权是第1文秘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矿推广**文化动员大会,全矿100多名矿科级干部参加了大会,矿党委副书记作了推广**文化的动员报告。随后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矿推广**文化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矿推广**企业文化办公室,将推广**企业文化办公室设在宣传部,指导全矿**企业文化的推广工作。按照**企业文化实施纲要的要求,我矿开始在全矿范围进行推广**文化实施活动。

我矿认真组织企业文化推进办的同志学习了山西**集团公司[2005]50号《关于下发和以及强化理念价值观渗透和推进视觉识别建设的安排意见》和**公司党发[2005]63号《关于下发的通知》文件精神。为使推广活动真正落实到基层,我矿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学习的通知》,并将《山西**企业文化手册》300本手册下发到各区(科)、队,要求广大职工进行讨论、学习。在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后,我矿又相继出台了《**矿企业礼仪首推项目》、《**矿员工使用文明用语基本要求》、《**矿员工日常行为禁忌》、《**矿实施山西**文化建设方案》、《**矿企业文化管理考核标准》、《**矿企业文化建设结构图》等一系列文件,以确保**文化的推广落实。

二、以学习**企业文化带动**矿亚文化的建设,在全矿形成人人知理念,人人用理念的良好氛围

**矿在推广**文化的过程中矿党政领导首先带头学习,矿党委中心组成

员学习了由中国企业文化理事会常务副理事长孟凡驰教授主讲的《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管理讲座》、由余世雄教授主讲的《企业变革与文化》讲座,观看了《山西**集团公司视觉识别Ⅵ手册》光盘。

10月22日,我矿利用双休日时间,由企业文化推广办牵头,组织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举办了**文化培训班。通过看录像、谈体会等形式增强了中层干部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各基层队组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认真学习企业文化手册,理解**理念。以区(科)、队为单位组织学习《山西**文化手册》,讲意义、谈感想、说打算,引起全体员工对《山西**文化手册》足够的认识理解。对新分配到岗就职的30名员工,由**企业文化推广办公室组织进行学习《山西**文化手册》,以使新工人在上岗前就能了解**文化理念。我矿还在班前班后会和其它例会上,组织员工诵读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并组织了3次不同

层面的考试考核,以检查每个员工对山西**战略目标的了解程度和理念渗透的效果。下一步,根据矿领导安排,我们还准备邀请著名教授来矿讲解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创造浓郁的宣传氛围,为推广**文化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为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文化理念,迅速在全矿范围内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推广**文化氛围,矿宣传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文化。9月17日,我矿在办公楼两侧展出了以宣传**文化理念为内容的宣传牌板16块,在福利楼前举办了两期以**企业文化为内容的黑板报展,宣传**理念、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并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为方便广大干部和职工查阅**文化的相关资料,更好地参与到此次**文化推广活动中来,矿宣传部还将**视觉识别Ⅵ手册光盘内容上了矿内局域网。开办了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论坛》

刊物,为推广**文化活动中又多了一个渠道。9月15日,矿统一将原有的矿旗更换为**企业旗帜,并率先从**公司录制回《山西**之歌》的录音带。10月1日,全矿又组织干部在办公楼前举行了升国旗、**企业旗,奏放山西**之歌活动。11月4日我矿又开展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感动**”候选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篇7

关键词: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煤矿企业

安全文化建设不仅是加强安全防护的基本手段, 而且是主动促进安全的有力措施[1]。为提高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前瞻性, 必须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系统目标和具体工作, 加快促进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对员工产生持久精神激励[2]。

1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

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的本质是构建和谐的安全人文生态圈, 使得企业人、机、料、法、环协调发展, 潜移默化地影响对人的思维、意识、工作态度、行为作风等, 从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避免物的不安全状态, 以达到减少事故隐患、趋吉避凶的效果, 具有优化企业人、机、环安全氛围的深远意义[3]。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是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以安全生产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安全承诺、安全愿望、安全心态、安全氛围, 及其在企业规章制度和行为标准上的反映, 它是塑造人为安全形象和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的深层次因素[4]。

建设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主要是实现目标导向、员工凝聚、管理规范等功能, 必须系统性建设安全文化, 保证在每个环节不发生事故, 确保企业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使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2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1 安全文化建设要素体系

根据我国首次出台的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标准, 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4-2008) 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AQ/T 9005-2008) 等相关文件[5-7]的要求, 借鉴国际通用的安全文化要素, 以安全文化理念为核心, 提取安全领导力、员工、作业、设备四个关键因素, 即安全文化一级要素作为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 建立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安全文化二级要素, 从而形成完整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要素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文化形态、一级要素、二级要素, 详见表2-1。

2.2 安全文化建设六大要素建设

2.2.1 领导力要素建设

为了提升领导层的安全管理技能、领导水平和影响力。“领导力”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即安全承诺、领导行为、评估与改进及绩效与奖惩。安全承诺综合体现了企业安全愿景和安全使命, 切合企业文化特性和实际情况, 反映广大员工的共同愿望, 并含义清晰、容易理解。领导行为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领导层必须通过一致的言行向员工传达一致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定、传递正确的信息、表达正确的愿景。每年都应该开展安全文化评估与改进工作, 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阶段性任务,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安全绩效应该在个人整体绩效中占据应有的比例, 并起到决定性作用。例如晋升、评优时, 安全绩效差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相反, 同等条件下, 安全绩效优异者优先晋升或评优;

2.2.2 员工要素建设改进

为调节员工的心理状态, 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即心理状态、知识技能、行为习惯及员工保障。员工心理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员工日常行为。员工心态良好是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重视员工心理状态的变化, 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能直接影响其作业安全及风险认知、作业行为符合性以及应急反应的有效性。通过合理的引导、教育和培训, 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使员工具备必要的岗位安全知识和风险意识。通过正确的引导, 改善广大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日常工作中, 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事务, 积极反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鼓励员工创新, 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2.3 作业要素建设改进

作业过程是事故事件风险的主要产生原因, 有效控制作业过程中的风险对提高安全绩效, 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因此, 要通过系统地方法和流程进行风险控制和作业管理, 统一作业安全要求, 规范员工行为。为精简各项安全作业流程与标准, 有效控制作业风险, 实现作业文件和数据的动态、信息化管理。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即流程与标准、作业控制、文件与数据。安全流程与标准主要包括管理制度、程序、标准及业务指导书等, 它规定了安全工作的方法。这些制度、程序、标准及业务指导书必须是书面的、切实可行的, 便于员工参阅的、以及定期审阅修订的。安全流程与标准代表了企业领导层对保障安全生产的意志和要求, 通过多渠道的宣贯和现场指导, 让员工熟悉作业流程与标准, 懂得如何执行;

2.2.4 设备要素建设改进

煤矿设备是是员工的操作对象, 煤矿企业各项作业的基础性硬件设施和安全文化的物质载体, 体现着安全物态文化建设。煤矿设备的完整性、符合性和良好的运行状态是各项作业安全的基本前提。

为通过加强培训和引导, 严格执行设备的完整性管理要求, 提升生产设备的可靠性, 确保“本质安全”。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 即设备完整性、设备符合性、变更管理。

设备的完整性是指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包括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运行、维护、检修、报废等使用寿命的全过程的管理和监控。

设备管理除必须严格遵守完整性管理要求外, 还应根据最新的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公告, 定期评审在用的设备设施, 确保法规的符合性。

3 结论

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系统的过程, 直接反映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论文在深入理解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本质的基础上, 从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素体系中得出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蒋畅和, 何明, 赵云胜.基于控制理论的安全文化建设内涵剖析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2, 38 (07) 11:68-70.

[2]王善文, 刘功智, 任智刚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 9 (11) :126-131.

[3]郑浩.电力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与评价[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

[4]田水承, 裴拙勤.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8, 15 (04) :81-83.

[5]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办介绍近年来全国安全生产工作情况[EB/OL]. (2012-8-24) [2013-6-15].http://www.gov.cn/wszb/zhibo531/.

[6]AQ/T9004-2008.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S].2008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四法” 篇8

一、突出行业特点,不断培育安全文化

煤矿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安全生产、维护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更大范畴来认识安全文化。具体讲,煤矿安全文化的范畴可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从安全文化的形态来看,其范畴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层,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质层。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二是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其对象是法人代表或企业决策者、企业生产各级组织者、企业安全专职人员、企业员工、员工家属。因此,对于不同的对象所要求的安全文化内涵、层次、水平也是不同的。例如,一个企业决策者应该树立安全观念文化有: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生命与健康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安全是最大政治的政治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等。三是安全文化的领域体系。就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而言,安全文化所涉及的领域体系可分为企业外部社会领域的安全文化和企业内部领域的安全文化,即:区队、车间、岗位等领域的安全文化。为此,在明确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基础上,要坚持重在建设的原则。首先,要重视企业决策者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第一设计者、第一宣传者、第一执行者。因此,企业决策者或企业法人代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对象。企业决策者的安全素质,决定并反映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和安全管理水平。这种素质包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态度和认识,具体表现在决策者的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决策能力和安全指挥能力等。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只有具备了正确的安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能力、安全决策能力和安全指挥能力等;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只有具备了正确安全生产组织和管理行为,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其次,要重视主题思想的建设。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具有各自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形象,但不一定每个企业都开展了安全文化建设活动。这首先取决于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内容、意义、实现条件和工作方式的认识,关键在领导者的自觉建设和员工的参与意识。

二、体现以人为本,不断培育人本文化

企业文化是人本文化。煤炭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利益、企业前途如果不联系到具体的人,那就是空中楼阁;企业精神、企业制度如果不落实到具体的人,那就是纸上谈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美好的企业愿景鼓舞人,用鲜亮的企业精神凝聚人,用高效的管理机制激励人,用宜人的文化环境熏陶人,是企业的立足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为此,在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和依靠人这个主体,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员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上台阶和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三、管理领先,不断培育企业家文化

煤炭企业领导是全体员工的代表,是企业发展的责任者,是企业经营理念的开拓者;是员工成长成才的培育者,是规划制度的创立执行者。因此,每一位领导干部,尤其是高层领导干部是否把握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超越,将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企业领导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将会更加显得突出。企业家的思想、理念不能成为空中楼阁、曲高和寡,最重要的是要靠企业员工来传播、实践和执行,如果说没有了员工这个主体,也就没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同时,企业员工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总结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等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目中,形成他们的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四、突出发展主线,不断培育企业战略文化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确保基业长青的必然要求,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在企业内部得到广泛的认同,使全体员工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做出不懈的努力。

煤矿企业文化宣传 篇9

一、理念

1、何以解忧,唯有技术;何以生忧,唯有技术。

2、集团公司和矿两级总工程师任同级行政常务副职。

3、始终追求瓦斯治理、建井技术、地压治理等在行业的领跑地位。

4、技术创新和资本运作是企业腾飞的两个翅膀。

5、技术要先进、适用、集成、节省。

6、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与资本、资金结合,才是现实生产力,否则只是潜在生产力。

7、评判技术创新的标准,一是技术新不新,特不特,好不好;二是技术是否靠得住、成本低、效率高;三是是否方法简、传得开、存得久。

8、建设好四支人才队伍,即复合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创新型的专业技术队伍、高素质的班队长队伍和高技能的技师队伍。

9、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第一资本。

10、德好是人才,有真才实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是人才,岗位不可替代的是人才。

11、基层出人才,实践出人才,艰苦环境出人才,吃苦精神出人才。

12、人才队伍是领导带出来的、指标压出来的、制度管出来的、纪律罚出来的,文化熏陶出来的。

13、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在使用过程中评价人才,在干事创业中培养使用提高人才。

14、现场是课堂,大拿(高技能拔尖人才)当教练,领导是老师。

15、职业技术教育倡导实学、实用、实习、实训、实践,注重技术、技能、技巧。

16、职业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好工人、好技师、好班长、好队长。

二、文化现象

1、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亮于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安徽本土产

生的第一位院士。

2、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企业一张名片,将技术服务作为

一个产业来发展,实现了技术服务的产业化、资本化。

3、淮南煤矿向政府和其他企业输出大量人才。

4、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远高于同类院校,甚至一些大学本科毕业

生也到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回炉”学习煤矿专业技术。

5、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7%,位居安徽同类院校前列。

6、企业面向专业院校招聘技术工人,不使用农民工。

7、国家在淮南矿业集团建设国家矿山应急救援淮南队基地,服务整个华

东地区,主要担负重特大、特别复杂矿山事故救援。

三、成果

(一)组建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

国家先后批准在企业设立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生态环境

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深部煤炭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企业发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优势,在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申请组建煤炭开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院,以企业为主体,针对全国煤矿安全、科学、绿色开采遇到的难题,深化产学研,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和组织力度,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搭建全行业研发、实验平台,将技术创新从经验式上升为探索工程理论,突出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特色,强化技术的对外输出服务。

广泛开展产学研活动。利用工程中心和瓦斯、地质、资源环境等机构平台,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煤科总院各分院、日本能源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德国鲁尔集团等开展了50多项合作研究。同时,参与承办每年一次的中国(淮南)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目前已举办四次,世界10多个主要产煤国的专家和学者、国内重点煤矿企业等1200多人次参加会议。

(二)锤炼四支人才队伍

1、复合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现有中层管理以上领导人员456人。其中集团公司领导13人,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助理10人,机关部门和二级单位正处级领导人员104人,副处级领导人员329人。

年龄结构:35岁以下的3人,占0.7%;36-40岁的22人,占4.8%;41-45岁的81人,占17.8%;46-50岁的207人,占45.4%;51-55岁的68人,占14.9%;56岁以上的75人,占16.4%。

学历结构:研究生56人,占12.3%;本科265人,占58.1%;大专125人,占27.4%;中专10人,占2.2%。

职称结构:正高级28人,占6.1%;副高级233人,占51.1%;中级163人,占35.7%;助理级及以下32人,占7%。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于进入企业工作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给予每人2万元的“进门费”。各矿均建有“大学生公寓”,搭建人才成长的创业发展和精神需求平台,重视提拔使用。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创新大会,对完成创新项目的团队和解决重大安全生产技术难题的人员进行重奖。实行专业技术岗位津贴制,井下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月600元,中级400元,其他聘任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400元,中级200元。自2005年开始推行拔尖人才选拔,实行拔尖人才津贴制,井下岗位每人每月2000元,地面岗位每人每月1600元。截至2011年,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7347人,占全部职工的10.6%。其中煤矿工程技术4389人;本科及以上4088人;高级技术职称957人,中级2754人。

3、班队长队伍。取消科区的班队长任免权,上提至矿党委组织部管理。严格选拔任用条件和程序,从任用源头和过程提高标准,规范操作,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培训,2009年到2011年对在职班队长轮训了一遍。在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煤矿主体专业中专学历班,3000人参加学习,1500人取得学历。2011年开始,建立班队长备选库,推行班队长任职资格制,对在职班队长和班队长后备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有5000多人取得班队长任职资格证。2006年以来,共淘汰置换班队长1500多人,淘汰率在10%以上。

截至2011年底,集团公司共有井下生产及生产辅助班队长3792人,其中,高中技校以上学历3002人,占79.2%;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等级及职称的2376人,占62.7%;45岁以下2778人,占74%。与2006年底相比,班队长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提高了37.7%,接受过煤矿主体专业教育的增加了40%;具有

中级工以上技能等级人员比例提高了10%。年龄结构逐步优化,45周岁以下的为主体,占74%,35周岁以下人员比例约提高了10%。

4、技师队伍。自2002年以来,从淮南职业技术学院14000名毕业生中择优录用了9100人。同时委托其它专业院校订单式培养急需操作人才,企业招用3900人,彻底告别了使用农协工时代。举办技师培训班,已培养技师500多人。

集团公司现有高技能人才13880人,技师(高级技师)653人,高级工13230人。

(三)办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代表安徽省同类高校参加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良好”等级;2004年,学院被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教工委联合授予“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2008年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2010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单位。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学院组织编写的《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机电》、《煤矿地质》、《矿井测量技术》等5本教材被列为煤炭高职专业核心教材。

2003年——2011年,职业技术学院共毕业学生15025人,就业人数14527人,就业率达97%。在淮南矿业集团就业的学生中,近70%已经成为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近50%的人员已经担任科区、班队长的领导岗位。在淮南矿业集团2008年授予的100名高技能拔尖人才中,学院毕业生有65名;淮南矿业

集团2008年表彰20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学院的2名毕业生在众多名牌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2006年集团公司举行的万名青工技术大比武中,26名技术状元中有14名是学院毕业生。

企业对职业技术学院给予大力支持。管理支持。派出一名副总经理担任学院院长兼董事长,代表集团公司参与学院管理。除此之外,学院高度独立。资金支持。每年拨付办学经费3000万元,另外又为学校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5亿元,累计共投资近5亿元。教学支持。近年来为学院无偿调拨了价值2000多万元的设备,并将矿井和电厂作为学院煤炭主体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就业支持。优先招聘学院毕业生,大幅度提高了学院的就业率。智力支持。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到学院授课或开展专题讲座,派出一线技术人员组成了学院的各专业专业指导委员会。特别是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也应邀担任学院特聘教授,定期开展教学活动,亲自为学生讲课。

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视察学院时指出:“现在高校存在一方面招生难,一方面就业难,对中国来讲,最缺的就是职业技术教育,办这样的学校就要有这样的设备,很有特色。很适合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煤矿企业的发展建设,淮南矿业集团创办这样的一所学校,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持。你们的学校很有特色。”

2004年2月,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第三次高职产学研经验交流会上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服务于煤炭行业发展的需要,面向淮南矿业集团开展各类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走出一条‘产学合作、产学双赢’的发展道路”。2011年5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视察学院时由衷地赞叹:“只有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创办的高职院校才能有这样的条件,才能办好、办像高职院校,真正实现产学结合,为企业培养出学得好、用得上、留

得住的煤矿高技能人才”。

(四)企业及员工获得多项荣誉

1、在2004年全国煤炭教育工作会议上,企业做了经验介绍。在2010、2011年安徽省人才工作会议上,企业连续两年作为先进单位进行交流发言。

上一篇:关于规则作文400字优秀作文下一篇:梅花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