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培训心得(精选11篇)
二零一二年十月十三、十四两日,我园组织了赴鄂尔多斯幼教培训活动。学习了有关《幼儿园有效教学》,使我知道了“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明白了“课程意识和教学意识”;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目标、准备、内容、方法、思路等。首先,适宜的内容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其次,目标是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再其次,清晰的思路是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最后,适宜的材料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当然还有很多相关的东西,如教学细节的处理,场地的安排,师幼的互动等等。
通过对教学有效性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只有保证“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保证“活动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更应灵活,就拿这次开展的语言活动《男孩历险记》来说吧,这是一篇有趣的故事,内容较多,幼儿不容易记住,于是,在教学中教师借助绘本帮助幼儿熟记故事,由于活动教学时间有限,在大部分幼儿记熟的基础上,并充分体会到复述故事的乐趣。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内容是环环相扣,相服务的,谁也离不开谁,有一点没能做到位,则会影响整个教学。
另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都有其特定的意图,教师只有明确这些意图,适度把握提问的方式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才能引导幼儿进一步将科学探究引向深入,才能促进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幼儿发展需要的不同、各环节要求的不同、提问情景的不同,活动中提问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以前我们很多教师在教孩子认识事物时,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有些教师的提问往往会造成幼儿的回答有“绕圈子”的现象,使孩子的回答缺乏方向性。
(2)有些教师提的问题过长过多,孩子既记不住,更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
(3)有些教师的提问过于单一,只关注与个别幼儿而忽视了全体,不能引起生生互动和更多的幼儿回答的空间。
通过学习,我领悟到提问在不同情景中的策略是多样性的。(1)运用开放性提问能激发幼儿在自主的思维活动中盟发创新思维,还能鼓励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孩子的思辨能力,更能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
(2)运用争论性提问能引发幼儿互相辩论的问题,促使幼儿解释、反省、调整、重构自己的概念,从中学会考虑、接纳他人的主张和想法。并能引发幼儿深入思考,激发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3)运用递进性提问能帮助幼儿梳理不同的经验,层层递进。
(4)运用共鸣性提问能引起集体共鸣,利于产生师生和生生互动,提高了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性。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选择有效的方法手段,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好课的标准是真实、自然、简单。如果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看,一节好课也应该是真实的,(既看见幼儿最真实的一面,看见幼儿真实的发展)扎实的,(每个环节都很扎实,没有花架子,幼儿从中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积累)朴实的(自然不做作)。
1、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创设、游戏表演、讨论交流、观察操作、示范讲解等,要选择最容易达成目标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的方法。
2、教具、材料要能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地学习,不能对幼儿的学习产生干扰,操作起来方便,是选择课件,还是图片、事物都要根据活动的需要,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3、教具、材料何时呈现?如何呈现?幼儿座位如何安排的问题等,都是活动前老师要考虑的细节问题。
高质量、高效益的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存在很多问题, 诸如参加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少且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 培训形式单一等, 使得培训多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并且, 在绝大多数培训中注重理论, 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再者, 大部分教师参加培训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 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由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变成为了评职称, 这种“变了味”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起多大作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 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 就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研究表明, 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一些学者指出,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 [1]“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2]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才能得以实现。并且新的教育思想, 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 新的教育观念, 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因此, 作为增强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模式, 应该融入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 在对真实教学情境的体验和感受中, 在对教学的现实反思、探索和创新中, 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含义及其功能
案例培训是一种适用广泛、独具特色的教研培训。它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锦囊, 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是再生教学理论的故乡。运用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培训, 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养了教师的反思能力, 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综合素质。
1.“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含义
“案例”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 最早源于医学领域, 医学界对医生诊断何治疗方面记录的具体病例加以整理和研究, 找出规律以便于进一步治疗或为其他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后来在法学、军事学、教育学、企业管理等学科也广泛地运用了案例研究。“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初首创的, 到40年代已初具规模, 普遍应用于管理教学之中。案例教学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 这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 在这个情境中, 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3]“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其本质属性应是一种学与教并举的教学结构理念, 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而形成的教学模式, 包含着系统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创新。[4]
2.“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功能
“案例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 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通过由理论到实践, 即运用理论知识来认识实际, 或者从实践到理论, 即从经验与活动中汲取知识, 使教师即可获取知识又能增长才干。“案例教学”模式, 有利于教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经验加以提升, 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协作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有着较大的自主权, 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从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的交流互动中, 以开放的心态, 把各自的教育经历以最佳的形式呈现出来, 进行互相交流, 共享成果, 实现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
(3) 有利于教师反思精神的养成
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在实践中开发, 在开发中研究, 促进教师自觉反思改善教学行为, 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实现专业沟通和经验共享, 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反思精神的养成。
(4) 有利于教师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着眼于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模式中, 教师在有张有弛、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提高自己表达能力和讨论技巧, 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和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因此, 这一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教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多样化探索
1.学习借鉴式培训
一个案例, 就是一面镜子。借用一个优秀的教育案例, 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能少走弯路, 早日成功。可以说, 学习研究他人优秀案例, 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是一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为此, 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 及时收集整理一些优秀教育教学案例, 推荐给教师阅读。教师也可通过“学习沙龙”, 专家讲座, 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等, 进行案例学习、讨论评析、对照研究, 通过解读他人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彩和成功之精华, 汲取营养, 分享成果, 找到自己的不足, 取长补短, 启迪智慧, 提升思想理念, 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2. 自我反思式培训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否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力量”, [5]它将促进教师由外控的专业发展向内控的专业发展转变。要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应积极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可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强调二度备课, 教师在课后对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缺失进行反思并随笔记录, 重新整理设计教案;二是重视自我评课, 又称自我照镜子, 教师通过重现自己的课堂实录, 对课堂上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课堂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 找出其中的成败得失, 寻求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三是撰写教研随笔, 要求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写出来, 可以是成功之笔, 也可以是失意事件, 每月写一篇, 列入学校教育科研考核范围。实践证明,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反思相结合, 不仅能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 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而且能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 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 互助合作式培训
教师互助合作是教师培训的灵魂,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构建一种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 特别是新教师, 他们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如果能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 以开放的心态, 把各自的教育经历以最佳的形式呈现出来, 进行互相交流, 共享成果, 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可从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开展互助合作培训:首先是个体层面的交流互动, 学校推行“同伴合作互动”方式, 具有共同意愿、共同志趣的教师自愿组合为“共同体”, “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名师指点、同伴交流, 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构和扩展;其次是教研组层面的交流互动, 最常用的方式是组内案例交流和组际案例交流, 通过交流人人可以参与到讨论分析和研究中, 还能够实现文理交叉、年级交叉的交流, 实现优势互补;最后是校级层面的交流互动, 具体可通过举行校级公开课, 由执教者自述, 专家现场诊断、剖析得失, 其他教师对比学习、研究思考, 生发联想、感悟升华。
4. 自主开发研制式培训
教师对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案例开发, 能将无形的教育原理有形化。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 在实践中开发, 在开发中研究, 促进教师自觉反思改善教学行为, 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实现专业沟通和经验共享。可从以下步骤进行案例的开发研制:首先, 思考和捕捉教育教学中带有普遍性、迫切性、典型性的教育事件;其次, 搜集与问题密切相关的素材, 对案例素材进行分析, 从中提取并确定主题;再者, 对案例素材进行形式分析与设计, 进行同事交流, 请年级组教研组或领导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是撰写完成教育教学案例。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1) :104-112.
[2]顾泠沅, 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03 (6) :1-7.
[3]郑金洲, 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 (7) :36-41.
[4]孙思忠, 李金霞, 关于案例教学的哲学思考[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2) :105-197.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现状
高质量、高效益的培训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存在很多问题,诸如参加培训机会少、培训内容少且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培训形式单一等,使得培训多流于形式,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在绝大多数培训中注重理论,脱离中小学教学实践。再者,大部分教师参加培训是因为评职称的需要。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由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变成为了评职称,这种“变了味”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起多大作用?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就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研究表明,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一些学者指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实践智慧的提升和實践性知识的获得,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研究才能得以实现。并且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的探索之中才能逐步确立。因此,作为增强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发展的有效培训模式,应该融入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在对真实教学情境的体验和感受中,在对教学的现实反思、探索和创新中,真正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含义及其功能
案例培训是一种适用广泛、独具特色的教研培训。它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锦囊,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再生教学理论的故乡。运用案例教学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了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了教师的反思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智慧和综合素质。
1“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含义
“案例”也称为个案、个例、事例或实例,最早源于医学领域,医学界对医生诊断何治疗方面记录的具体病例加以整理和研究,找出规律以便于进一步治疗或为其他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后来在法学、军事学、教育学、企业管理等学科也广泛地运用了案例研究。“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20世纪初首创的,到40年代已初具规模,普遍应用于管理教学之中。案例教学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这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案例是包含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案例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本质属性应是一种学与教并举的教学结构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而形成的教学模式,包含着系统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创新。
2“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功能
“案例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1)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通过由理论到实践,即运用理论知识来认识实际,或者从实践到理论,即从经验与活动中汲取知识,使教师即可获取知识又能增长才干。“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运用理论分析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总结经验加以提升,从而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相互交流和协作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有着较大的自主权,他们参与讨论与交流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一模式中,教师从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的交流互动中,以开放的心态,把各自的教育经历以最佳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互相交流,共享成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3)有利于教师反思精神的养成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开发,在开发中研究,促进教师自觉反思改善教学行为,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实现专业沟通和经验共享,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反思精神的养成。
(4)有利于教师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着眼于培养教师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教师在有张有弛、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提高自己表达能力和讨论技巧,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和更多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激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因此,这一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教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的多样化探索
1学习借鉴式培训
一个案例,就是一面镜子。借用一个优秀的教育案例,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少走弯路,早日成功。可以说,学习研究他人优秀案例,借鉴他人成功经验,是一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为此,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收集整理一些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推荐给教师阅读。教师也可通过“学习沙龙”,专家讲座,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等,进行案例学习、讨论评析、对照研究。通过解读他人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彩和成功之精华,汲取营养,分享成果,找到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启迪智慧,提升思想理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2自我反思式培训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能否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关键因素。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力量,”它将促进教师由外控的专业发展向内控的专业发展转变。要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应积极倡导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剖析和反省。可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强调二度备课,教师在课后对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缺失进行反思并随笔记录,重新整理设计教案:二是重视自我评课,又称自我照镜子,教师通过重现自己的课堂实录,对课堂上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和课堂情景进行分析和评判,找出其中的成败得失,寻求改进教学行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三是撰写教研随笔,要求教师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比较深刻的体验感受写出来,可以是成功之笔,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每月写一篇,列入学校教育科研考核范围。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能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体会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而且能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寻求自己的专业发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3互助合作式培训
教师互助合作是教师培训的灵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专业成长需要构建一种互助合作的教师文化,特别是新教师,他们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如果能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以开放的心态,把各自的教育经历以最佳的形式呈现出来,进行互相交流,共享成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从个体、教研组、学校三个层面开展互助合作培训:首先是个体层面的交流互动,学校推行“同伴合作互动”方式,具有共同意愿、共同志趣的教师自愿组合为“共同体”,“共同体”中的教师通过名师指点、同伴交流。真诚坦露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尝试和教学困惑,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重构和扩展;其次是教研组层面的交流互动,最常用的方式是组内案例交流和组际案例交流,通过交流人人可以参与到讨论分析和研究中,还能够实现文理交叉、年级交叉的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最后是校级层面的交流互动,具体可通过举行校级公开课,由执教者自述,专家现场诊断、剖析得失,其他教师对比学习、研究思考,生发联想、感悟升华。
4自主开发研制式培训
一、合理、科学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有效和谐课堂的导航
教学设计是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一节成功的音乐课的功夫在课外,只有备好课,掌握一节课的框架,合理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更能吸引学生,因此教学设计是有效教学课堂的导航,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中遨游音乐知识的海洋。音乐新标准要求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健全。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上要紧紧围绕音乐新标准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使课堂达到一定的效果
二、善于创设课堂情境是实现有效和谐课堂的关键
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
“教学情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
那么我们在音乐课中该怎么创设音乐课堂情境呢?音乐课中创设情境的内容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音乐的快乐,学习效果则不言而喻了。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和形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贯穿整个课堂的教学,使师生在课堂中能够和谐的发展,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除了要备好课,还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心理,搞清楚学生想什么,愿意做什么?所以,积极创设处合适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所陶冶,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积极地心理参与各种音乐学习,从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做好教学反思,从反思中反思有效教学
细节决定的教学成败,在课堂教学中,既有成功的教学细节,也有失败的教学细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时刻关注学生和自己预设的教学是否达到和谐了呢?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上课中时常会流露处出不同的信息和课后学生的反应。这时候,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搜集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果教师不进行记录和反思,那么所有的教学细节和学生反馈出来的细节都将了无踪影,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后反思,
努力提升自己,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相信只有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综合高中部马坤
通过学校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有效教学的培训,使我进一步了解到职业教育教师的神圣,同时也感大我们身上责任的重大。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育以学生为本,我们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我们要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不好,对教育有抵触情绪。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我们的要求不只是教会学生多少技能、技术,而是要让他们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只有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学会一技之长,是中职教育中的核心目标。首先我们教师就必须转变学习观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开放教育,以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主,然后才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活动。只有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把搞好对学生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对学生的支持服务不只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门课程、某一个时期,而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纵横交错的支持服务体系。
教师的主导地位。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性、责任感、知识结构、知识水平都成为制约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
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从而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在中职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教育中心,以符合时代气息的新方法新思维来教育学生。让教育活动中学生从心理上接受教育。而不是抵触的情绪来“混日子”。而教师也是应该以全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而不是想怎么完成教学大纲、怎么逃避责任、怎么省事。所以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更应该注重师生双方的心理教育。只有教师心理健康了,学生心理才能健康。所以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以积极的、健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的学生。
去年十一月我参加了由省教育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培训。下面我把学习收获结合个人体会拿来与大家分享。
一、人文情怀与有效教学如水相融。
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人的真诚,要想收获真诚必先播种真诚,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变化与发展,有效教学的真正转型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一个人自身如果不想转变,外界给多大的推动力都没有用。人文情怀与有效教学都强调一个“真”。教师真情的流露是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最佳渠道。真情地流露结合教育教学展现的方式有很多:
(1)哭。杨修宝老师就讲每半学期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痛哭一回,大笑一回,感动一回。因为语文就是最能调动人的情感充分得到宣泄与舒展的学科,语文就是最能触及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并与之共鸣的工具。他提到一次公开课自己讲《母爱》,下课学生们做公共汽车回家时一女孩还沉浸在课文的感受中痛哭不已,他就那么幸福地拄着下巴一直看着女孩在哭。
(2)玩。教师忘记自己的年龄与外界的纷扰重新回到童年一般与学生一起玩耍无疑时是与孩子心贴心最快、最直接的办法。杨修宝老师特别喜欢领学生打雪仗,操场上弹卡,玩过之后要写日记或作文,学生自然很喜欢他,也很喜欢写作了。学生多喜欢看到老师天真活泼,生动的一面,教师运
动之后,身心得到舒展,展现给学生的自然也是玲珑亮力的一面。有一次我打乒乓,挥汗如雨之后,全身毛孔都通透般舒畅,一路咧嘴笑着进了教室,学生问我什么我都是点头幸福地笑。还有一次县里羽毛球比赛,参赛前我对学生说:“请大家为我加油吧!”同学们大声说:“老师,加油!”不到一上午功夫我就回班级了,学生们看着我笑的无比幸福与灿烂,开心地问:“老师,你赢了?”我自豪地回答:“没有,输了,但是我虽败尤荣,因为我输给了冠军和亚军。”学生从我这里间接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并学到面对失败后的乐观心态。这里提到的是表相的玩,是可以看得到的,还有一种玩,表面看起来是在工作,但教师是以一种玩的心态参与工作中。它的特点是具有玩的随意性、热爱和愉悦感。比如:学生捡到菠萝,我把它分成若干份,谁写字好就分给谁,那天大家写的字又快又好,每人都美滋滋地吃到菠萝,我想这也将是他们小学生活里一段难忘的回忆;有个女生捡到三百元钱,给班级做班费,我们就每半个月小组比一回,奖励方便面、圆葱、鸡蛋、香奇酱、磁盘子,毕业这半学期下来,大家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这三百元的班费让我们玩的很难忘、很开心。
(3)写。语文教师必要时写些文章给学生做个范文,既能增加学生对自己的信服度又能联系师生的情感。同时教师抓住适时的机会安排学生写点什么,也能为增进师生的情
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给上届毕业生写留言,这次参加培训半个月让班级一年级学生用拼音给自己写封信,都有很好的收获与效果。
(4)说。小孩子的可塑性最强,教师给学生心灵的关爱与智慧的引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鼓励的眼神,可以是抚摩的动作,但更多的是教师给予他公正性的、肯定性的评价。上届的一名男生在其他老师都不大看好他的情况下,我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坚决支持他,给他公正的评价。如今他见我都十分亲切的。
二、师德完善与心理成熟相辅相成。
改变我们思维方式、克服职业倦怠,做个幸福、有智慧的教师是近些年来老师们更加关注的问题。什么是幸福?幸福在于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即使他得到再多都不会幸福,一个能够感知幸福的人,不论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完善师德、提高心理成熟的途径
1、改变思维方式。认知决定情绪,不合理的认知、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会让人产生不良的情绪,那就要求我们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为什么总是别人对不起我?为什么总是看别人不对?眼睛除了看世界,更重要的是用来内观的,审视自己的心灵,和自己的心对话,为什么学生总让我生气?因为我要求太高了,因为我有功利心,训斥学生时我有嗔恨
心,嫌他笨,拖班级后腿等等,这样的私心充斥着,会有好情绪吗?会有好的收效吗?可见老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学会保护自己心理平衡,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改变思维方式,学会尊重他人的个性,认知方式和思维习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学习多角度思维,发散思维、换位思考。
2、享受课堂。好老师讲课进入一种境界,一种自我满足与享受,听好老师讲课自然也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这是一个双惠双利的过程,更是一项利益久远的工程,你今天一堂好课夯实一块砖,明天一堂好课夯实一块砖,一届学生下来你给国家培养了多么夯实的人才。我看了窦桂梅老师的视频课《秋天的怀念》,网上有评价说:“情绪太过激昂,太造作”。其实讲课真真正正动过情的老师,那怕就有那么一节课让你忘了自己的老师会知道,这完全有可能的。我在领学生读革命的题材文章时,时常读得自己汗毛孔都异常。我们学校我听过两个老师讲课出现过这样情况的,宋秋萍老师讲的《最后时刻》,王平老师讲的《松花江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整个人都入境了。年组老师经常合作也很有利于分享课堂的喜悦并互相得到熏染。讲写景课文时那一周我们年组的老师心都活起来了,讲《胡伦贝尔大草原》时老师一起兴奋地计划假期去草原看看,写得太美了,还幻想着有架专机多好,拉着学生到大草原上讲这课,那什么感觉!课堂是
天堂,课堂让人忘我和幸福,在课文中品味人间百态,经历多种人生,在讲解中让自己感悟全然释放。一个人读书史就是他精神发育史,而我们语文教师多幸福,天天在读书。
3、提高情商A、正视自己(需要勇气)。修理别人容易,修理自己会发觉很疼很疼的。B、正视自己,切忌和他人做过分攀比,要做最好的自己。(不能过分苛求自己,你知道大树最高能长多高吗?科学家说,一棵大树再怎么具有生命力,也只能长到122米到130米,不是大地撑不起它,而是它自己撑不起自己。在130米的极限,再长1米,甚至哪怕几厘米,都可能自己压垮自己,轰然倒塌。其实在人生中,读书、工作、理想都是如此,要十分努力,却不可超出自己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人的高度当成自己一定要达到的高度,否则往往逼不出成功,却逼苦了自己);乐善好施、正大光明、诚心诚意、宽容、善良、积极向上、乐观、豁达;B、尝试改变,不要放弃;C、耐得寂寞、体验快乐;(人生不可能总是处于高峰,有高峰就有低谷,这是正常的曲线。当处于低谷时培养自己的坚忍和耐力,总结经验,储存能量,厚积薄发,在精神上历练自己,思维上让自己有新的高度,机会到了退蛹成蝶。心量多大,福气就多大)D、学会选择,学会放弃;(适当搁浅是为了轻载,放弃是种智慧,放下压力、消极、抱怨、自卑、狭隘、压抑、犹豫。)E、培养情趣(德国作家凯斯特纳说:“只有长大成人并保持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然这次培训的内容很广博也很细致,从校本研修到日记、写作、阅读、写字的指导等都有涉猎,但是我想对我们来讲,方向很重要,心态很重要,给自己人生做个规划,在经历当中完善自己,在细微琐碎之处提炼到淡定从容的心态,通透彻悟的智慧,以及顺其自然、无苛无求的美丽,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提高生命质量。
一个有使命感的教师,作为教育探索者,其成长的最佳途径就是自我反思。从认知和心理层面总结归纳出提升专业成长的教育行为与实践办法。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地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数学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有效率相违背。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高中数学学科应该是知识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数学课堂更多地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数学,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数学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第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第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从而有效地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第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觉得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地降低高中数学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的智慧就会在玩与错中碰撞出火花,会在玩与错中逐步走进科学的殿堂。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得有价值,有效率,使课堂充满魅力。
什么是有效教学,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余文森老师提出:关于有效性的一个比喻:穿越玉米地时,第一,谁穿越得快(速度);第二,谁掰的玉米多(收益);第三,谁身上的伤口少(安全)。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老师把握了讲课的速度,学生接受的速度却有很大差异,当然收益问题就各不相同了。怎样才能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最大的收益?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认识到课堂引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部分,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唤起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来使学生进入课堂,使他们乐学。总之,上课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新奇、愿意学、喜欢学。
二、合作与竞争应该是有效教学的课堂主旋律
新课程标准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应当以启发代替灌输,以辅导代替管制。课堂上如果教师讲得过多,学生会感到厌烦。所以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当多考虑学生的特点,应当做到各方面的合作,即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课堂上,学生有问题可以与老师交流,寻求帮助;学生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体现合作。
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差异性指导
由于学生之间或者小组之间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此分层次教学以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效率。
通过《网络技术应用》模块前四章的实践发现,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小组的进度是大不相同的。教师在巡堂时,对于速度比较慢,或者方法不正确的小组,应及时地给出指导意见。对那些速度很快,或者方法大体正确的小组,提醒他们答案是否唯一,或者有没有疏忽的地方,这也可以看作是对课堂内容的拓展,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对不同小组采取不同的指导,使得速度慢的小组不会失去信心与耐心,也避免了速度快的小组形成无事可做的局面。
四、设置课堂亮点,令学生产生思维兴奋
完美的课堂往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为自己的课堂创设亮点则是现实而可行的事情。在备课活动中,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自己的每一堂课“亮”起来,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设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性将具有更加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在课堂有效教学上做出持之以恒的探索与尝试,才能最终实现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迈进。
(作者单位 河北省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几年前在豆瓣上有好友推荐这本书,说简直就是一份“教学策略菜单”,你能想到的教学策略这里都能找到,你想不到的策略这里更多。而现在终于读到这本书了。嘿,我真应该早一点读到它。
书中提到教师讲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只有5%,而学生讨论、实践、教别人能达到的效果分别高达50%、70%和95%,所以要想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采用恰当的、不同形式策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变得十分关键。于是M.希尔伯曼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101种教学策略,它们解决了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如何已开始就让学生变得积极”、“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地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怎样让学生把所学牢记心间”。
这些教学策略十分细致具体、易于操作。比如角色扮演,作者细致到分了“主动观察和反馈”、“无威胁角色扮演”、“三人角色扮演”、“我是 ”、“曲线球”等多种角色扮演策略。且每项策略都给出了4到7条具体的实施步骤。
还比如“大声朗读”作者给出了4个步骤,在朗读的字数、课文介绍、邀请志愿者、停顿、讨论等方面进行指导。还提供了活学活用的策略:教师朗读、学生配对互相朗读并适时讨论。依据这个策略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童趣》中“物外之趣”。1.提供《来吧》、《我的王国》。这两首诗都短而浅显,学生会感兴趣。2.请志愿者朗读。
3.讨论,讨论诗歌中能体现《童趣》中所说的“物外之趣”的地方在哪里。4.请志愿者谈谈自己的发现,并大声朗读相关部分。5.全班朗读,体会“物外之趣”。
通过“大声朗读”的策略让学生体会《童趣》中的难点:物外之趣。这应该比直接解释何为“物外之趣”更易于让学生理解。
这本书提供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只有这十天的阅读还远远不够,它像是开了一扇门,门外面的广阔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实践、改进,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的东西。
附《来吧!》《我的王国》 来吧!
[德国]约。雷丁 到我的国土 来吧!我可以 送你十二幢 房屋 和一座 金山 和三座 宫殿 外加 绸子 床和 彩色电视机 和一块 美极了的 香草布丁; 这一切都是用 最好的 沙做的!
------------选自《献给孩子们:外国名作家为孩子们写的作品》
我的王国
[英国]斯蒂文森
在一股清亮的泉水旁边,我找到一个小小的山谷,谷顶高不过我的头颅。
山谷周围是荆豆和石楠,在夏天,全开出了花儿一丛丛,有的黄来有的红。
我把小池塘叫做海洋;
我看小山披是大大的山岗;
因为我是个小小的人儿。
我造了一条船,我盖了一座城,我上上下下寻找石洞门,我给每个石洞起了个名儿。
这儿一切都是我的,我说,我头上飞的小小的麻雀,还有那小小的鲤鱼。在这世界上,我就是国王; 蜜蜂飞来了,为我歌唱,燕子也来了,为我飞舞。我玩的山谷,比海洋还深,我玩的草地,比原野还宽广,这儿除了我,没别的国王 我终于听见,在黄昏时分,我妈从屋里一声呼唤,叫我回家去吃茶点。
在听了吴湘洪老师讲解《高效沟通技巧》后感触颇多,当今社会沟通在日常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与人之间需要真诚的沟通才能增进情感,才能化解矛盾。企业与企业之间有效沟通才能创造价值,赢得利润。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如果不顺畅,就不能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给对方甚至有可能引起误解。对于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人对它的理解是不同的,在我们日常的谈话与沟通当中也是同样的。当你说出一句话来,没有注意表达方式,自己认为可能已经表达清楚意思了,但是不同的听众会有不同的反映,对其理解也有可能是千差万别的,更有甚者理解为相反的意思,这将大大影响我们沟通的效率与效果,所以在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沟通就是心与心的交流和理解,每一次有效沟通都将打破心与心之间的隔阂,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们在进行沟通的时候,需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做到用“心”去沟通。要做到面带笑容,沟通最忌讳的是一脸死像。
在同事之间,通过沟通我们才能彼此了解,彼此配合,从而使团队合作值达到最大化。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我要通过沟通才能了解大家的需求,才能通过反馈的意见来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为你我创造一个宽松、舒适的人际环境,进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沟通是需要
技巧的,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沟通方式给人的感觉迥然不同。达到的效果也截然不同。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沟通就是人们之间的那座桥梁。良好的沟通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真诚,获得对方的信任,得到对方的尊重。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现代社会,不善于沟通将失去许多机会,同时也将导致自己无法与别人的协作。你我都不是生活在孤岛上,只有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协作,才能获取所需要的资源,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关键词】初中体育;有效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96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处于青春时期的初中生,大多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愉快,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对以往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1.注重对运动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可见,兴趣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重要动力,在体育教学中亦不例外,是影响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能目标,加上教学方法古板,使得课堂氛围枯燥、乏味,长期如此学生则失去运动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相应调整,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
比如,在“跳高”训练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变革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吸引学生参与到跳高训练中。对于跳高技术较好或具有自身优势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对于本身优势不足或技巧掌握不熟练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难度,并强化辅助性练习,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此外,还可尽量选择一些大多数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并对训练方式进行改革,提高训练方式的趣味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则可能改变对体育课的态度,逐渐转变观念,并积极参加多种体育运动。
2.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
在初中体育课程中,每学期都会进行长跑、短跑、跳远、投掷等一系列达标测试训练,许多学生感到压力很大,且反感单一、枯燥的授课方式,很难对体育运动投以热情。为此,教师应对以往的训练方式进行变革,在完成规定训练项目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选修或其他必修内容,如排球、排球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或是开展小型趣味运动会等。
比如,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基础任务是完成跑步、投掷、跳远等运动项目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将训练方式改为游戏形式进行。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元进行比赛;其次,老师和学生协商好奖惩方式;再次,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或奖励,表现差的则要接受相应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可适当增加一些选修项目,如健美操、足球、乒乓球等,吸引学生自愿参与体育运动。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学生的参与兴趣[2]。如果师生之间相处和睦,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学生会因为与教师的关系而热爱该门学科,体育学科亦如此。因此,作为初中生的体育教师,应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亲近,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点,关爱与帮助学生,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比如,在“投篮”训练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训练,相互切戳技艺。若发现学生在技术上存在问题,应及时予以指正,并亲自示范操作动作,帮助学生掌握技术要领,不断进步。在“羽毛球”运动项目中,教师可要求加入与学生一起训练,主动和学生交流,让学生乐于与教师分享喜忧。长期以往,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关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也会增加。
4.注重对环境的优化
体育课的开展多是在室外进行,且需要使用多种体育器材。从很大程度上讲,体育教学的环境如何也会对学生运动兴趣的高低及教学效果的好坏产生一定影响[3]。其中,此处提及的环境又包括硬件与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如运动场地、器材等,软件环境如教材选择、教师素质、教学模式等[4]。因此,若想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对环境的优化也非常关键。
第一,硬件环境的优化。场地、温度、器材等属于硬件环境。因此,对于场地,在设计上应严格把关,确保器材及场地符合标准,并注意定期检查、维护。对于器材,在采购方面,应严把质量关,并注意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以吸引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运动中。第二,软件环境的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技能素质,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满足教学需要。
5.小结
由上述可知,体育作为初中一门以运动为主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体格及促进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其运动积极性,以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光红.探究农村地区初中体育有效教学方法[J].读与写杂志,2014,11(12):181.
[2]徐聪聪.新课改下初中体育创新性教学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145.
[3]戴国强.对新时期初中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1):94,96.
【有效教学培训心得】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培训心得07-28
有效教学心得随笔11-05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心得09-25
张校长的有效教学学习心得05-24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11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6-28
美术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11-02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读书心得06-17
学习《有效教学基本功3》心得11-05
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体会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