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给我启示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勤俭节约》给我启示(共15篇)

《勤俭节约》给我启示 篇1

勤俭节约,厉行节俭,反对铺张,珍惜劳动成果,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她就如屏风上那只绣着的鸟,极力挣脱家庭的枷锁,却被这段黑暗的记忆影响了一生。大概是来不及找个相对平坦些的地方吧,他的双脚竟站在高低不平之处。我不觉得经过了五千年的过滤,我们的染色体中还带有炎黄的生理基因。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问自己,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假?什么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什么是我们必须放弃的?什么是可以带给自己快乐的,什么是只能带来痛苦的?其实答案我们都明了,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去承认和面对?人生短暂如梦,有很多美好的事物需要去记忆,也有很多痛苦的事需要去忘记。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正是因为现实中没有的,我们才格外的珍惜。MrXie说要提问我,可我只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过往的记忆模糊了我的思绪,那是如风的往事,一次次清晰地浮现在我的面前,可世界依旧波澜不惊,唇齿间的沉默、早将那一份情怀深深的埋藏了起来,唯一不变的是心中的永恒。”的千古绝唱。本文是一篇有思考的美文。如果非要加个期限,我希望是——一辈子。其实,有时,我们都太在乎,太在乎失去的或逝去的。细雨沥淅,暴雨倾盆,雨水横流,不曾驻足;大雪纷飞,雪被堆起,小部分投入盆中,大部分倾倒与远处的花池。踌躇再三,我终于硬下心肠亲手杀死了“父母”。有点彷徨,只是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忧伤,常常感叹“老尽少年心”。他不同于其他老师在讲台前坐下,批作业、整理教案,抑或看报,也不在教室间游走,威严凝重地看着我们自习。中国有13亿人口,只要人人有纳税意识,每人交一元钱,就会为我们的国库增加13亿元哇!”这位老爷爷的话真是一针见血。一个孩子若学会了讲道理,就说明他已经长大了。受伤的我们总是喜欢待在家里,默默的,静静的。来到徽州,转过头看车外,只见外面到处都是山,一座连着一座,蜿蜒起伏,在山的周围云雾缭绕,似人间仙境。我们又来到了闻名遐迩的‘中央大街’冬冬发现了地上铺着‘面包石’。虽然你的知己们已经不在你的身边陪你,不能时刻倾听你的心声,在寂寞伤心地时候,你也得学会如何使自己快乐,别让不愉快的情绪影响自己太久,要懂得自己给自己制造快乐,哪怕刚开始并没有很多„„你的痛,你的忧,我都明白!当疼痛再次袭来时,你一定恐惧地回想起去年的一切吧!我知道你有很大的梦想,我知道你对2010年所抱的期望,我看到了你对梦想的执着,我听到了你对星星诉说的愿望„„在这充满希望的2010,我不仅看到了你对未来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我还看见了你脸上淡淡的忧伤,看到了你内心不可抗拒的恐惧,谁也不知道2010会发生些什么,让我们彼此,一起坦然地面对„„丫头,坚强点!不管还要面对些什么,要相信,明天,会更好„„祝你健康,快乐!傻傻的你

亲爱的自己:你还好吗?是否最近总是烦恼不安,是否想甩掉所有压力好好放松自己呢?看着你总是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也很担心,不妨听听我的话,也许你会明白很多道理!最近,你是不是感觉考试临近压力很大呢?其实,你大可不必把考试成绩看得那么重,只要你学习的基础知识扎实,有一颗斗志昂扬的心,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好。小时候,我一旦调皮就会挨打。当一群长相结识的男生唱着简单甜蜜的爱情歌曲时,我记住的就是他们手臂上的肌肉。而如今提倡的“内方外圆”,则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体。再说,学什么考什么这不是天然的吗?为什么一到我语文这儿就非得学考脱离,弄得那些娃们一见我就烦,见不着我更烦。匆匆的,我也爱上了青春文学,爱上了明晓溪笔下的那个原为弟弟付出所有,刚强而又执着的伊夏沫。无独有偶你,着名的画家谢昆山先生他由一健康的小伙子变成了一瘫痪的,他曾经低迷过,曾经迷茫过,但最后他清醒了,他明白了命运不是天注定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牢牢抓住命运,哪怕只有一丝丝机会他也不会放弃。一段时间流逝了,一个生命也谢世了,一座红楼却永远地矗立在中华的文苑里。球场上,又是你矫健的身影,灵活的转身,精准的传球,有力的射门,完美的进球,你掌控全场的一举一动无不成为我认真学习的对象。

《勤俭节约》给我启示 篇2

记得在一年级时, 我们班就是一个捣蛋班, 有许多同学都不注意班级的荣誉, 常常给班里丢分。那时, 我才一年级, 我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团结。有一天, 我问爸爸:“爸爸, 为什么我们班级总评不上文明班, 这是为什么呀?”爸爸的回答是这样的:“遇到不理解的问题, 要自己动脑筋认真思考, 结合实际。”我气极了, 嫌爸爸不告诉我答案。

一天, 我无意中发现几十只蚂蚁抬一条小虫子, 就那样慢慢地抬着, 一直抬进它们的小洞里。我愣在那里, 一动不动, 反复思考着, 为什么那么小的蚂蚁能抬得动对它们来说的“巨人”。好一会儿, 我才恍然大悟, 一只蚂蚁的力量小, 而几十只蚂蚁的力量加在一起, 那不就大了吗?我们人也一样, 一个人的力量小, 但几十个人团结起来力量就大了。我们班就是因为不团结, 没有荣誉感才落后。我赶紧跑回家, 兴奋地告诉爸爸:“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随后, 我把遇到的事情和受到的启发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爸爸。爸爸表扬了我, 还问道:“文文, 还怪爸爸吗?”“不了。”我回答道。从此, “团结起来力量大”这句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我给同学们讲这个道理。直到今天, 我们班教室门前终于挂上了“文明班”这个牌, 我高兴极了。

借此机会, 我想告诉大家:“集体的荣誉是要靠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换来的, 我们不要连个小蚂蚁都不如!”

可改为“在日常生活中, 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小事。”

画“浪线”的句子承上启下, 自然过渡。

“注意”一词应改为“珍惜”。

“我才一年级”与“记得在一年级时”重复, 应把“我才一年级”删除。

“结合实际”应放在“自己动脑筋认真思考”前面。

由几十只蚂蚁搬一条小虫子, 联想到自己的班级就是因为不团结, 没有集体荣誉感而落后, 恰到好处, 也是这篇文章所要点明的中心。

从“我赶紧跑回家”起, 应另起一段。

“我给同学们讲这个道理。”这句话太笼统, 应具体写出带领大家怎样做才能为班级争得荣誉。

蚂蚁给我的启示 篇3

姓名:陈婷慧

学校:黑龙江哈尔滨德强双语小学

爱好:唱歌、跳舞

最喜欢的一句话: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辽阔的海洋。

最敬佩的一个人:冰 心

寄语:多读书,注意积累,才会让自己的文章更精彩。

“团结就是力量”,我想大家都熟悉这句话吧!这句话的含义是团结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团结的力量无穷大。这不,我又在小小的蚂蚁身上印证了这个道理。

一天,我放学回家,在街心花园的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蚂蚁洞,有许多的蚂蚁进进出出。这个蚂蚁洞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真喜欢看蚂蚁们忙忙碌碌的样子,“蚂蚁搬家”一定很好玩儿,于是我找来饼干末儿,撒在洞口周围。不一会儿,我看见一只蚂蚁爬了过来,用触角碰了碰,就开始搬运起来,只见这只蚂蚁左挪挪,右挪挪,可这块不给蚂蚁面子的饼干末儿还是在原地不动。可怜的蚂蚁白费了力气。这只蚂蚁见自己搬不动饼干末儿,便爬回洞里了。过了一会儿,便出来十多只蚂蚁,只见这些蚂蚁全都围了上来,一起用劲,饼干末儿慢慢地移动着,不一会儿就被搬到洞口了,随后这些蚂蚁又用同样的方法把饼干末儿都搬进了洞里。

看到这里,我的心里有许多想说的话,小蚂蚁靠着团结的力量,为自己储存了粮食。我们人类同样也具有团结的精神,在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冰灾,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大地震,还有进行奥运火炬传递的艰难……我们中国人都是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才克服了困难,并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我认为,只有团结才能克服困难,团结就是力量。

(指导教师卢维娜)

[小编辑点评]

他给我的启示 篇4

“我要往前扔。”一声清脆的喊声划破了小区寂静的黄昏。我好奇地向声音的出处转过头,原来只是一个小男孩在玩帽子。

小男孩很矮,蹦蹦跳跳也不过l米多。脏兮兮的衣服让人一眼就看出了邋遢,不过有趣的是,他的手上拿着一顶崭新的小黄帽,映着太阳的余辉,它显得格外醒目耀眼。也许就因为那顶小黄帽,我边走边盯着小男孩,一路都没走神。

小男孩快乐地跳动着,似乎并没有感觉到我眼神的存在。他在玩一个很普通的游戏,我小时候也玩过,就像在游泳池把球抛起来游过去抓住一样,扔帽子也是把帽子向前抛,再跑前去捡。可惜这小孩子太小,跑了半天,捡了好几次,也没我走得快。我出神地看着,回想着自己小时候,体会着那种一去不复返的单纯的傻傻的快乐。

忽然,一阵风迎面吹来,散碎头发拂过了面颊,男孩刚抛出去的小黄帽也被无情地打回了地上,原本金黄色的抛物线顿时没了踪影。小男孩转过了身,我的脚步也停了下来。他捡起了小黄帽,自言自语了一句:“我要往前扔。”这句话声音很大,他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布他的目标。

看到这一幕,我有点欣赏这个小孩了。他的执着,他的目标无一不打动着我。我陷入了沉思:假如把小黄帽设为目标,那么小男孩的前进方向永远向前。即使有风的阻挠,也永远没有改变他前进的方向。更可贵的是,他是一直跳着前进的。我想,小男孩永远不会感叹风的阻碍,自己跑得慢,而会一直向前,一直前进。

又一阵玩耍声从后面传来,我转身一看,竟又是那小男孩。我走了那么远,他却从没有停过。

我要向前走。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5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我的启示作文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1

在神秘的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身上的高尚精神值得尊敬和学习。

前几天,我在外婆家的门前玩,看着眼前鸡鸭鹅悠闲的走来走去,最吸引我的是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觅食,脑海便闪过一丝念头:“捉弄捉弄母鸡,吓吓它,看看它那令人哄堂大笑`、抱头鼠窜的样子。”这一定很好玩。

想到这儿,我说到做到,就拿了一把扫帚假装气势汹汹地样子朝着母鸡走去,只见母鸡立刻警觉起来,然后头抬起来三下五除二快步走到小鸡前,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我自然而然想到::“嘿!还想保护小鸡,我吓你一下,你肯定就吓破胆了,给我马上退下吧!”我使劲一跺脚,母鸡竟然还不走。而且脖子上的毛都竖了起来,我又大哄一声,还假装要挥起扫帚打它。只见它动了一下,眼睛瞪着我,但还是竖着毛站在那儿。

我吃了一惊:“原来它想要保护自己的子女啊!看来母鸡的母爱也不容忽视呀!”是啊!虽然母鸡在众多动物之中并不是一种厉害的动物,但是它的母爱是强大的。它就像我们的妈妈。小时候,当你被别人给欺负了,妈妈会给你讨回公道。当你遇到危险时,妈妈会保护你。就像你的保镖一样。

经过这件事之后,我不再小瞧母鸡,对母鸡了解更深刻细彻了。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2

孔子曾经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贪图舒适,工作勤劳而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从而匡正自己,这样就可以说是学好了。我读了这段论语,懂得了我们做事不要太在意客观条件,而要看重自己的努力。接下来,我就来说说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件小事。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那项作业本来是用铅笔做的,可是,我却用水笔写。爸爸看见了,就让我换成铅笔写。我一向喜欢水笔,因为水笔写起来感觉很润滑,不会像铅笔一样写起来咯吱咯吱的。所以,我的心情很不好,越写越轻,字也越写越丑。爸爸就在我身边看着,见我态度很不好,觉得很奇怪,就问:“你怎么了,字写得不是很好啊!”我就回答说:“因为我不喜欢铅笔这种咯吱咯吱的感觉,所以我字就写不好了。”爸爸听了,对我说:“好好(我的小名),《论语》里说过的,你用什么笔写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不想写好字。”听了爸爸这句话,我深受启发,于是拿起铅笔认真的写起来,那些字也变的.好看起来。

《论语》不光对我学习上有过启发,就连运动上也会带给我启发。就拿跳绳来说吧,有一次,我看见班上跳绳最厉害的人,发现他用的跳绳是超轻版的,以为他跳的快是因为绳子好,于是就让爸爸也给我买了一根超轻跳绳。结果,发现自己也没多跳几个。我想到了《论语》里说过:要注重事情的本质,而不要太在意外界条件。于是我每天早上都练习跳绳,跳的越来越快了。

通过这两件事,让我知道了,凡事必须关注结果,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而不要太在意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因为你改变不了你的环境,但是你能够改变你自己。《论语》真是我们的好老师啊!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3

夏天,天气炎热,我的头像个水龙头源源不断地往下滴汗,多么希望能在冰水里泡啊!唉,可谁让我得罪了老妈呢?不说了,赶快跑步吧!

我艰难地在小区里跑步,肺被这鬼天气折磨得火辣辣地疼,整个人热得像个“火球”。跑着跑着,我感觉手上一阵清凉。这清凉如同沙漠中的一泓清泉,让我心旷神怡,忘记了一切不愉快。接着,下雨了!我躲到一家商店的屋檐下,雨滴像一个个橡皮擦去夏日的炎热。深吸一口气,清爽的空气从鼻子进入我身体的各个器官,带走了闷热,留下一片清凉的气息。我忘记了此前的不愉快,忘记了被汗浸湿的衣服……渐渐地,渐渐地,我开始喜欢老妈罚我跑步了!

雨停了,我继续跑步。跑着跑着,我跑到了小区后面的一片树林,雨后的树林一片片洗过澡似的,叶子绿得仿佛要滴下来,大树显得比往日更加挺拔。地上的小花更加美丽,蓝的碧,红的艳,绿的翠……让人眼花缭乱。树林中的小泥路,还是那么朴素,那么亲切,看着那一圈一圈的水迹,我仿佛听到雨哗啦啦地笑着,在这里留下欢乐的足迹。

天空一碧如洗,拥抱着美丽的大地。

啊!雨是那样默默无闻,那样无私,当人们热得受不了的时候,雨来到我们身边,带走炎热;当花草树木被晒得难以忍受时,雨轻轻地飘来,让它们重新舒展,扬起生机,扬起活力!

生活给我启示 篇6

今天我高高兴兴地出去玩,发现了一条长长的“大部队”正在努力的训练。它们就是---蚂蚁军团。

一个强壮有力的将军带头——领头蚂蚁;后面跟着一个个威风的队员——蚂蚁士兵,每一个蚂蚁士兵身后都背着糖末,我跟着它们找到了食物的“源头”,那就是一些白砂糖。

我十分好奇它们那么小,是怎样搬动比自己身体还重的物体,我问妈妈为什么,妈妈对我说:“科学家说了,蚂蚁能搬动比自己身体还重的物体主要原因是蚂蚁的脚有3对,2对走路,1对搬,所以蚂蚁能站立起来,并不把食物扔了。”

我又问:“为什么它们能排的这么整齐呢?”妈妈又笑了笑说:“因为蚂蚁的1对触角,有震动的感应,能使后面的蚂蚁知道前面的情况,并做好准备。”

我用小木棒把蚂蚁和蚂蚁的间隔划了一下,蚂蚁们马上乱了,队伍前后全围在一起好像在商量如何快一点合在一起。不一会儿,它们又重新整理队伍。一步一步的向前走,走得十分整齐,好像真实的大部队在我面前训练一样。

我和妈妈一起走回了家,不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妈妈对我说:“蚂蚁搬家要下雨。”这是我才知道,原来蚂蚁不是在训练,而是要搬家呀!

一堂失败的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篇7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感情真挚的散文。文章运用朴素的文字, 生动传神地记叙了“我”三次养猫的故事。学习本文时, 重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注意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通过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 理解故事中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及亡失后“我”的情感。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3、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独特的抒情方式。4、学习借物抒情等写法, 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语言是心灵的一面镜子, “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我手写吾口” (黄遵宪) , 这就告诉我们写景、写物的文章也是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处处浸染着作者的喜怒哀乐。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郑振铎写的《猫》, 去体会作者对猫的情感;学习大作家写作的方法, 为我所用。 (板书)

二.检查预习 (略)

三.研讨

1、本文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试多角度研讨。

明确:猫的命运:第一只猫不仅表现了对猫的深挚的惋惜之情, 而且流露了作者对旧时代人生命运的凄婉的伤感。第二只猫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和控诉, 寓有对当时社会世态的讥讽。第三只猫告诉人们, 仅仅根据一点可疑的迹象, 就得出主观臆断的结论是错误的, 依靠自己的强势话语权和暴力进行随意的惩戒只会伤害无辜。

“我”的角度:通过三次养猫过程的不同感想的叙写, 流露出一种热爱小生命、同情弱小者和勇于自责的感情。

2、有人认为:“前两只猫略去不写, 单写第三只猫文章也很生动、完整。”你认为呢?

明确:理由1, 三只猫的不幸遭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显示了猫的悲剧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发展过程, 分别显示了作品思想内容的广度 (选了典型的三只猫) 和深度 (猫的悲剧和“我”的情感都层层深入) 。

理由2, 对比烘托的写法, 前两只猫与第三只猫 (外形、我的态度、结局等方面) 对比, 前两只猫烘托第三只猫。

3、以“我”为代表的这一家人, 是否真的爱猫?

明确:第一种, 爱。对前两只猫的喜爱自然不在话下, 第三猫如果不从根本上喜爱的话, 哪来最后深深的忏悔、内疚?“我家永不养猫。”这负疚的感情是何等深刻!

第二种, 不从根本上喜爱猫。前两只猫活泼可爱, 我喜爱;第三只猫长相难看, 不活泼, 忧郁, 懒惰, 遭“我”怀疑、棒打, 最后冤死。所以, “我”之爱猫, 并非爱一切的猫, “我”完全是凭感情用事, 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

四.拓展

1、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 鸟也被咬死, 我将怎样想, 怎样做? (要从课文内容出发)

明确:不爱猫。

爱猫, 爱屋及乌。

2、学习了此文, 请你结合文章说说你在写作上的收获、启迪, 以便以后在自己文章写作中运用。

如:细节描写。选材的广度 (三只猫典型形象) 、深度 (由猫及人的内心世界) ;第一只猫从前后对比上描写, 正面描写;第二只猫与第一只比较中描写, 正面描写;第三只猫侧重侧面描写。

五.作业。运用以上一、二种写作方法, 试着描写一种景或物 (动植物皆可) 。

课上完后, 自以为教学流程顺畅, 课堂上学生反映热烈, 上出了作者想要表达的难言的情感。但是, 教研员一见到走下讲台的我就问, 你在上什么?这是语文课吗?留下了一个极度伤心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地站在那儿, 我做错了, 错在哪儿了呢?

学习思辨

直到2011年5月12日, 我参加了八年级研训一体化活动, 在专家引领下, 我才领悟到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或语文性的东西) 。新课程改革前, 语文教学上过分追求字、词、句、段、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肢解课文的机械性的分析, 课文失去了“血肉”“灵性”;新课程改革初期, 语文教学上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东西, 强调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共鸣。我的上述失败的一课正是过分强调了人文性, 忽视了语文课的语文性。

有教师对我的教学点评:郑振铎的《猫》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 它主要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 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应当善待乃至关爱身边的一切微小生命, 同时要学会勇敢地反省自我的过失。这些希望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能深切的体味。从检查预习入手到分析课文最后总结作业, 一堂课内容容量大了点, 这样一来, 看起来这是一堂完美无缺的课, 实际上很多知识点只是点到了, 而还没有深入, 可能学生印象不深, 导致教学效果欠缺。

语文课文都是一篇篇选文, 内容广博, 有历史的、社会的、自然科学的等等, 如果以这些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 那么, 语文课就缺失了他自身特点, 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庸, 这不是语文课!上述的公开课错就错在以内容性的东西为重点来上课, 缺失了语文课自己的特点。

实践探索

那么语文课自己的特点是什么?经过与其他老师的讨论一致认为, 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工具性的“语言形式”, 如词语、句子、段落等, 这对语文教学意义重大。语文性要融合于语言的内容与形式之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任何一方的强势或者缺失势必会影响“语文性”。教学一篇课文应弄清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其中“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应是语文课研究的重点。

例如上《端午的鸭蛋》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端午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学生大多容易掌握, 一读就明白了, 可压缩少讲。教学重点可放在汪曾祺的语言艺术上, 可让学生轻声朗读课文, 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仔细体会课文语言上的特色。

例 (1)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 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赏析:口语化, 用了短句, 一句一断, 犹如生活中人们说一句停一下, 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例 (2)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 蛋黄是浅黄色的, 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赏析:这些信口而出的“大白话”, 自然亲切, 使文章生活气息浓厚。

例 (3)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 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 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赏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 让人忍俊不禁, 为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和趣味。类似的例子:“我走的地方不少, 所食鸭蛋多矣, 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 他乡咸鸭蛋, 我实在瞧不上。”

例 (4) :“筷子头一扎下去, 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赏析:一“扎”一“冒”呼应, 绘声绘色, 那种动感、快感, 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有淡淡的幽默。

例 (5) :方言的运用, 如“白嘴”、“空头”等。

例 (6) :古汉语、古诗词的引用, 如“与有荣焉”“曾经沧海难为水”等等。文白相间, 典雅有味。

又如上《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内容性的东西主要有从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 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的,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等等。学生通过朗读都能找到答案, 教学重点可放在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 可从这两种特点入手分析课文, 品读语言。

例如文学的特点方面, (1) 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对比, 罗布泊今昔不同的景象, 显示了巨大的落差, 造成了文势的跌宕, 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拟人,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 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 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 怎能不令人痛心!

排比,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 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救救青海湖, 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呼吁之情, 振聋发聩。

(2) 运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 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此时此刻, 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 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救救青海湖, 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总结提升

一盆绿萝给我的启示 篇8

我是个没工夫的人,平日里忙着学校和家庭,哪有精力顾及它!不记得浇过几次水,即使偶有闲暇放眼在它身上,却又总见它每况愈下。最终,在那个寒冬,那渐去的绿意还是变成了枯枝败叶——我仍欣欣然盼它春日可以重生。

转眼就春天来了。黄河路两旁先是有了初春腊梅的暗香浮动;又过了几天,头顶树梢上的杨毛虫就开始吓人了;再是岸旁垂柳随风拂袖,那鲜绿的裙袄尽显风姿妖娆;迎春花早开了,大片的叶子正可劲地长;杏花、桃花竞赛一般地怒放……眨眼间到了阳春三月,天地间染红笼翠,万物生发。“哦,我家阳台上还有一盆绿萝,想必该抽芽了吧?也许这个春天它会把我那单调的阳台装点得活泼些吧!”我开始想到去看望它。当我兴冲冲地跑回家,却见那盆中除了上年它遗留下来的枯枝败叶,便是干裂的土。“看来时候未到吧!”我想。我决定给它浇些水,一来为它将来的“出世”创造些有利条件,二来我心中多少有些愧疚。那时我的心情是冀盼的,就像《兰花草》中唱到:“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一日看三回,盼望花开早……”随着花红柳绿的渐行渐远,夏季的热浪一波一波地袭来,我依然没有等到它“来”的消息,这着实叫人沮丧。我开始怀疑它是否真的还存活?

某天,老婆從街边小摊买回几盆金菊,那花黄灿灿的,还有一层淡淡的香气。我们把它放在电视柜上,时常欣赏它,满是愉悦,一屋子也充满了新鲜。但是,金菊花期很短,暑假未完它便老气横秋,加上它那塑料做的花盆,一抔营养土,实无可取,我决定哪天顺便丢掉它。老婆劝我丢掉绿萝花盆,我欣然同意。(之后我又去看过几次,还是那个样子)

那是在夏末的一个傍晚,天气凉爽,趁着外出散步,我便去收拾他们。花盆已经拎在了手里,正要出门,又忍不住低头瞧一眼,忽然感觉有些异样——所幸多看了一眼,所幸那天不致太昏暗——那里竟有一支芽!开始还不敢相信,忙打开手灯细查看,在灯光的映照下那小芽一厘米的样子,尖尖的、嫩嫩的,却明显在憋着劲,我的欣喜莫可名状,一连好几天。从此,我又有了给它松土、浇水的激情。它一天一个样子飞速地生长着,毫不夸张地说,当每天你一醒来,它都能给你惊喜。一个星期下来,它就主干枝叶俱已分明,我也养成了看望它的习惯。就这样,它在我惊奇的注视中生长着,生长着……

玉米收割时我回了趟老家,农村的田野满是萧条,树木纷纷落叶归根。回家后却见我的绿萝愈发蓬勃,花盆已盛不下它——应该给它换个家了!我和妻子小心翼翼将土取出时,我们愕然了:小盆内早已是盘根交错,根须运行到了花盆内的每一个角落,花土被整个编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实的土疙瘩——那可不是一两个月能够生发得了的!原来,在漫长的日子里,它一直不为人知地悄悄积蓄能量,默默运行,执著等待着属于它的光辉时刻……

我养花不多,它是唯一一道风景。冬天,我知道它不耐寒,就把它请进卧室,它便至今一直装点着我的卧室。我喜欢它,绝不仅是因为它的枝叶婆娑,而是因为每当我看到它,总能想到它朴实而坚强的品格——永不言弃、不事张扬,只管默默努力,积蓄能量,厚积薄发。对此,我颇受教益,植物不同,各应时令,自有花期。就像我可爱的学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表现各异,但是,只要他们在努力,只要教师善加料理,不忘浇水、施肥、保暖,最终他们定能以各自的方式绽放生命的光彩。而期间不管他们表现得多么让人失望,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的就是充满期盼,等待、再等待……其实,往往就在你行将放弃之际,也正是希望出现之时——这样的生命一旦喷薄而出,结果往往不同凡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民主北路47号徐州市第三中学物理组)

话给我的启示 篇9

记得我读三年级时,成绩还不错。有一天,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这次一定能考95分以上的!”妈妈不以为然地说“就看看你有没有那个本事了。”在那之后,连续几次单元测试,我都没有考到90分。有一天晚上,妈妈走到我床边,轻声地对我说:“你语文还不错,就是数学不行。语数两科就像你的两条腿,如果和别人比赛跑步,你一腿长一腿短,还能跑得快吗?只有两条腿一样长,才能跑得快!你要你记住一句话——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

听了这些话,我下定决心,期中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在期中考试前一周里,我加倍努力学习。早上五点半就起来读书,晚上也要学习很晚才睡!到了期中考试,我做完考卷后,足足检查了三遍,才把卷子交上去。试卷发下来了,我望这鲜红的95分,高兴地笑了,妈妈也开心地笑了。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10

有一天晚上,作业很少,于是我就没有把作业当作一回事。心想:今天的作业这么少,肯定用不了几分钟就能写完,刚从学校回来也累了,还是先玩一会儿手机,等到吃完饭再写吧!于是,我的心里就被懒惰给包围,拿起手机玩起游戏来。吃完了饭,继续玩,简直把写作业这事忘得是一干二净。

我一直玩啊,玩啊,等到晚上八点多的时候,突然看到自己曾经在小黑板上写的一句说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比金子还要宝贵,我突然意识到玩了这么久,也该做点正事了,现在去写作业还不晚。我拿起笔来迅速写起字来,笔尖触到纸的沙沙声让我有了一些自责:为什么不写作业就开始玩游戏,这件错事一定不能再犯了。

这句名言虽是我的座右铭,但我却没有真正把它放进我的心上。我把这句话用大字写在了一个醒目的地方,希望我可以做到真正的珍惜时间。

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示 篇11

当时,可供选择的文章有《皇帝的新装》《兔子和月亮》《塞翁失马》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很多老师选择了《皇帝的新装》和《塞翁失马》,这两篇文章大家都比较熟悉,授课老师也没有讲出什么新意,效果也不好。相反,其中一个老师张庆选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却能很好地打动在场听课的老师,也让学生有很好的发挥。从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以下这些启示。

1、一篇很长的文章,一定要选好突破口。从看似纷繁复杂的内容中,找出文章的重点所在。围绕这个点来设置问题,重点突出,安排紧凑,而不是要面面俱到,那只会得不偿失。像《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一课,文章比较长,但授课老师就只抓住一点“划出描写盲孩子心理变化的句子”来引入文章,看似简洁的一问,却需要联系全篇来寻找孩子心理变化的地方,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深入文章,发掘有用的材料,体会文章主旨。

2、善于发现闪光点,抓住文章细节,懂得拓展迁移,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把主动权交还学生。比如,授课老师设置问题:读完后你脑海里有一幅什么画面?然后出示一段话:去牧场

攀上山坡

走过小桥

……

这是课文中的片段,但授课老师巧妙地在“走过小桥”后面补充了一个省略号,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之后,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各种独具特色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书中所描述的画面,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

3、授课老师讲话不急不躁,娓娓道来,语言温和、亲切,注重学生的感受,以鼓励为主。不重复学生的回答,不罗嗦。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及时给予学生评价,每次都是具体地指出哪里哪里好,而不是空洞地说“好,很好”,增添了学生的真实感和自信心。

4、引导学生朗读多样化。有齐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避免了单调重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朗读重要段落时,老师还会把个别比较重要的或能揭示文章主旨的字词涂上颜色,显得错落有致,重点突出。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注意重音、停顿、语调和感情,一遍不行,指出哪里不对,再读,再指出,再读。对同一段话的反复朗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辨别能力,能逐渐摸索出朗读的技巧,并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

5、在课的结尾处,巧妙设置高潮,从而把听众和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情感发挥到极致。像当年看《阿凡达》,最后三十分钟,就是电影的高潮部分,矛盾冲突升到极点,打斗场面异常火爆,让观众在那30分钟里,看得热血喷张,激动不已。授课老师在讲课的最后阶段,找了一些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画面,有盲人遇到困难的情景,也有盲人对生活发出渴望的文章。更有盲人奋力拼搏,挣脱命运对他的掌控和残酷,向命运宣战的视频,一幅幅真实而又感人的画面,在优美的配乐中,像电影一样播放出来。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后,不仅学到了知识,获得了分析课文和朗读的能力,更是让感情上得到一次洗礼,人生体验得到一种升华。结尾处的高潮设置,画龙点睛,是一节课的精华之所在。

公开课,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会。在准备公开课时,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不断去其他班上课、磨课,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直到满意为止。公开课,不仅可以磨练自己,提高教学技能,也是向他人展示自己实力和能力的一个好方法,让我们都能多上公开课,上好公开课吧!

给我的启示作文 篇12

那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一个同学的后面捡到了十元钱,我一捡到就急忙赶上去问前面的同学是不是丢了钱,他回答:“我今天没带钱,你去问问其他人吧”。我拿着这十块钱心想,这钱的主人是谁啊,如果找不到丢钱的人,我又把钱交给谁呢?向路边看去,路边的小卖部诱人的食物又好像在向我招手。我的心中似乎有两个小人在激烈地争吵。我正在边想边走之时,刚好看到路上有一个同学正在翻着口袋、找东西,好像还比较着急。

我马上走上前去问:“同学,你丢了东西了吗”,他回答:“是啊,我今天带的十元钱不见了,妈妈早上刚给我的”。我毫不犹豫地将捡的钱给他说:“给你,我正好捡到了十元钱,应该就是你的吧,以后要小心啊”,他非常高兴地接过钱,连忙道谢。做了这件好事,我也感到非常快乐。

后来,我们经常放学在一起回家,聊天,慢慢地我们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一件事给我启示 篇13

今天是星期六,是试听新概念英语的日子,我便8点就早早的来到新概念英语学校试听英语课。过了一小会儿,老师走进教室,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本新概念第一册的英语书,我随便翻看了两眼,上面的句式大都似曾相识,只是有些新单词不太会,我想我是来学新概念的,不是来学旧理念的,这也太低估我的智商了吧。于是,我对老师说:“第一册太简单太基础了,可不可以直接听第二册呀?”老师微笑着摸着我的小脑瓜说:“学第一册是要先打好基础,才能学第二册,没有基础,学第二册就很困难。你再好好的考虑考虑吧!”我固执的好像一头毫不讲理的蛮牛,说:“我就要学第二册吗!”老师无可奈何,只好把我领进了第二册的教室,就走了。新老师先是说了一大段英语,然后提了几个问题,我居然一个也没听懂,就像听天书一般,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比我大三四岁的同桌却对答如流,我真是羡慕不已,我想:老师千万别叫到我呀!愿天保佑我呀!可是天不随人愿,老师却偏偏叫到了我:“Youanwser,boy。”我慢慢的站起来,不知所措,我只好说:“Idon’tknow。”那时我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裂开一个大缝钻进去。我真是自不量力、好高骛远呀!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明白一个道理:俗话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之路,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一件事给我的启发

科学课上,老师向我们讲了电流、绝缘体、导体、半导体的一些特性后,就让我们分小组实验。

老师给我们拿出了实验道具:小电灯、电池与导线。按照书上的图,我们连接好了电路。荷!小电灯亮了,虽然亮了。但是光不大。有个同学提议说:“这光不亮啊!我们有在拿一些电池接上吧!”这样小电灯会更亮。大家都在以旁赞成,我不得不赞成。

我们先用两节电池接上,“哇!真的比一节电池还亮”有个同学尖叫道!受到鼓舞的我们继续加电池。每加以节电池,小电灯都会更亮。加到第7节的时候,我们很高兴!正当我们范进中举------喜疯了的时候,小电灯突然灭了!。我们的脸一下拉的像马脸似的,并异口同声的说:“咦!怎么熄了?”我们拿起灯来观察。原来是灯的得钨丝被点“烧”断了。

“烧”断了的钨丝好像在叹气,好像在哭泣!我禁不住会问:“怎么断了呢?”我发现小电灯泡上写着2.2V我又发现电池壳上些这1.5V,小电灯泡承受了超出5倍的负荷,怪不得会熄。

钨丝在电流中挣扎着,正当他想喘口气的时候,一股强烈的电流击中了它。他“死”了-----烧断了。

电灯有它的承受能力,我想地球也是一样,现在人们不断砍伐树木,破坏环境,地球一承受不了就会毁灭。所以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一件小事的启示500字作文

有这样的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没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不仅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新更美的篇章。一天晚上,万籁俱静,深蓝色的天空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的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我走进卫生间,准备洗把脸,然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谁大觉。然而,我刚走进去,就有一只蟑螂向我迎面扑来。我躲开它的攻击,迅速端起一瓢水,往蟑螂身上冲去,蟑螂顺着水流走,在一滩水里停了下来。它拼命地挣扎,努力想跳出去,但是却无济于事。它在努力,努力地想逃出困境,虽然这是徒劳,但是,蟑螂总是不肯放弃。

十秒钟。十五秒钟。三十秒钟。蟑螂仍然在垂死挣扎,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它也要抓住。它不停地扭动着、扭动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的心“腾”地一跳,被这一只小小的蟑螂感动了!它是多么的坚强!身处这样的困境下还不愿放弃,蟑螂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使我明白——人生在于奋斗。那一晚,我深深地感受到生活的魅力。在我的眼中,生活就好似一块巧克力,外看普普通通,味道却沁人心脾。

一句读书名言给我的启示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小时候,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才喜欢上读书的吧。当时,我就想看看黄金屋有多么豪华,颜如玉有多么美丽,没想到,读着读着,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在拼命找“黄金屋”和“颜如玉”的同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床上、地上、桌子上横七竖八地放了一堆堆的书,我只随便翻一本,两三秒看完一本,“看”完就随手扔在一旁,因为我看不懂呀,直到妈妈给我订了《幼儿画报》。

我有了画报后,不再那么拼命地找黄金屋和颜如玉了,但有时也在惦记着它们。我慢慢感受到了读书的好处,它可以让我领略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使我来到昆虫世界,观察它们的洞穴;领我飞向永无岛,去做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带我去抓贼、去破案,去做一个个令人发笑的游戏。我觉得,我似乎已经找到“黄金屋”和“颜如玉”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的书也越来越多,如《森林报》、《大森林里的小木屋》、《汤姆索亚历险记》、《神奇校车》等等,我渐渐爱上了读书,手里一有了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一堂灵动的课给我的启示与反思 篇14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启示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07-2

闻一多先生在20年代就提倡现代诗歌应该具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格律诗的代表,具备了闻一多说到的三美。这样一首很有魅力的诗怎样教给初一的学生、在教学上怎样定位教学的重难点确实有难度。初一学生对现代诗有着怎样的认识基础,教师究竟该教他们什么呢?教师如果教学目标定高了,担心学生不理解,目标定低了,学生没有提高和收获。

前不久,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李庾南老师带她的团队来到了我校,我有幸听了南通市启秀中学顾凯华老师《再别康桥》的一堂课。她的课给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和醍醐灌顶的启发,引发了我自己对现代诗教学的启示与反思。

一、我的几点启示

1.教学重点落实在整首诗的音乐美。顾老师的这堂课围绕“三美”来教学,并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整首诗的音乐美上,所以从课堂的导入开始,顾老师就直奔诗歌的“音乐美”。她通过把《凉州词》一诗运用不同标点带来不同含义,让学生明白诗歌节奏的重要,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擅长写新诗、旧诗和新格律诗的现代诗人——徐志摩。在介绍诗人时,她也是有选择的,选择和课堂教学有关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她特别强调了徐志摩的诗“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而与教学无关的不涉及。介绍完作者,顾老师叫了一名学生来朗读诗,学生在读的同时,她把学生读错的和她自己认为容易读错的字一一写在了黑板上,并在该生读完后进行简单指导。这样她简单了解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班级学生的朗诵水平,对接下来的教学做到了心中有数。随后她请大家推荐了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男生读了这首诗,并让学生从节奏的角度来点评,然后就自然地过渡到带领学生鉴赏这首诗的音乐美。

为此,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诗歌的哪些地方体现了徐志摩的诗‘声调流利好听,形式轻盈柔美’呢?”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是由于前面有了很好的引导,再加上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结果回答得很好。有从押韵的角度来说的,有从叠词的角度来讲的,还有从诗歌的节奏的划分来谈的。顾老师不仅对学生的回答一一作了精彩点评,还对他们的朗读作了指导,比如怎样读韵脚,怎样处理诗中叠词的朗读,一些句子的节奏怎样处理。她读得优美,指导得细致,经她这样一点拨,学生自己都迫不及待地在座位上读起来。于是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三个字“音乐美”,然后很自然地指定7个小组读这首诗,读出其“音乐美”。学生们很高兴地在座位上你一句,我一句地读起来,有的男女交叉读,有的一人读一句,有的一人领读,其他跟读,总之形式各样,顾老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认真朗读,还编排了很多样式,也为我们听课老师展现了他们的朗诵水平,课堂进入到一个小高潮。七个小组的学生朗读完,顾老师也为大家朗诵了这首诗,并问学生她读得怎样,她和学生朗读的区别主要在哪里。继而引导到诗歌惆怅、眷恋的感情,然后投影作者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找出体现这种感情的段落、词语,并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在顾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诗歌更理解了,朗读得也更有水平了。

在落实《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音乐美”的这一教学重点上,顾老师主要采用的是朗读的教学方法,从读准字音到读准节奏,读出音乐美,再到读出感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有指名读,小组读,教师范读,学生自己读,齐读等。在朗读形式的选择上,她紧紧地从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考虑,让每一次朗读都有效果,这样的效果我们都看到了,学生不仅朗读的水平在顾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而且对这首诗,从形式上到内容上也更了解,并初步具备了鉴赏诗歌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她把自己的范读和创作背景的介绍放在中间环节,而不是形式化地放在开头,她这样安排是从教学实际出发,这样更科学,更能让学生接受,自然也更有效果。她的一切教学设计从学生和课堂的实际出发,不教条,不盲从的思想是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学习。

2.对诗的“绘画美”和“建筑美”点到为止。除了“音乐美”,这首诗还有“绘画美”和“建筑美”的特点。由于这两个特点不是教学的重点,所以顾老师讲得比较简单。她通过让学生找美丽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写诗歌中你喜欢的画面,欣赏康桥美丽画面的照片等形式来欣赏诗歌的“绘画美”这一特征。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运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美丽的画面,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的能力。如果课堂上经常有这样的训练,我想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会有提高。而对这首诗的“建筑美”,顾老师仅用几句话点到为止,并没有展开。

3.抓好诗的改写。最后一个环节,是改写诗。顾老师让学生利用课上刚学的知识改写梨花体的诗,要求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完成这个任务似乎有些难度,但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竟然有学生改好了,当有两位学生站起来朗读时,所有人都给了他们热烈的掌声,连教这个班的语文老师都觉得不可思议,说实话,就是让我们听课的老师改写也不一定有这水平。看来,我们平时是小看这些学生了,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优秀。这掌声充分说明学生在顾老师的这堂课里有了提高,有了收获。

二、我的几点反思

《再别康桥》课后,我反思了自己在教现代诗歌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中重难点的设定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是照搬教材,这样不是把教学目标定位高了,就是低了,造成了学生要么学得困难不想听,要么觉得简单不爱听两种极端。当然课堂效果是微乎其微了。

2.教学环节程式化,不是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认知来灵活安排。比如教师的范读,作者的介绍,写作背景的介绍,很多时候我都放在导入后就一一呈现了,这样把这些知识点硬塞给学生,效果自然不好。教无定法,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灵活而多样,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被一些范式、模式僵化了自己的头脑。

3.有的教学环节偏离教学目标。顾老师的这堂课,我深切感受到她所有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目标,无论是导入还是最后的改写,没有一个环节不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但我有时候为了导入而导入,为了朗读而朗读,为了拓展而拓展,目的性不明确,其实还是被一些所谓的课堂范式、课堂模式僵化了思维。

4.让学生读得少,写得更少,自己讲得太多。如果靠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来教学,在词句和技法上过分纠缠,一些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就会失去其原有的光彩和神韵。“诗道贵在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以后我要少讲,多让学生读、品、悟和写。

音乐给我的启示 篇15

周二 九号

音乐给我的启示

记得在某段时间,网络上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戴上耳机,世界就将于我无关”。当时看到了这话是有所触动的。音乐,永远能在某个节奏或某段韵律上与人的心声相吻合。于是现在,大多数人都喜欢用音乐来慰藉自己,也藉此抚慰心灵。

我也喜欢在难过或抑郁或平静时,戴上耳机,聆听美妙的音符。不同的是,我不会唱歌。对于曲谱,我向来是无从认知的。与其让自己局促于不会识谱的尴尬之中,我宁可选择让耳朵细细去聆听,让心仔细去感受。这样接触音乐的方式却也或多或少给我了一些启示。

音乐能反映人的情感,品味韵律的同时,我也学会了聆听自己的心声。犹记我喜爱的音乐是有一段变化过程的,伴之的也是自我性格的变化与突破。最初是钟爱传统古典音乐,总觉得那优美的旋律在传统乐器的演奏下别有韵味,扣人心弦。而那时的自己也是内向的人,近乎多愁善感。古典音乐能让我心境平和。我享受轻柔的音乐。后来在青春叛逆之初接受流行音乐。相对于古典音乐,那种较为活泼的音乐元素让青春期的叛逆情绪得到了宣泄。只是随着生活认知的逐步加深,性格又开始趋于沉稳了。毕竟心态躁动的季节无法占据生命的主流,于是我开始接触轻音乐。活泼、通俗灵动而结构短小的轻音乐很好的缓解了我生活、学习中的压力。在这些音乐爱好的变化中,我能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音乐能陶冶情操,怡情养性,也让我找到了表达自己情绪与缓解自身压力的有效方式。

音乐给人一种节奏美、韵律美。认知音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知生活的过程。当黄老师让学生在教室演奏古筝时,我的心情是激动的。古筝是我最喜欢的乐器,它的琴弦能拨动出最美的乐的篇章。而我却只在小时候有过几个月的接触,终因为种种因素放弃了乐器的学习。现在,在我能更好地思索着音乐与人生时,我又一次接触到这被我遗忘的童年梦想。我是兴奋的,因为这乐器唤起了我童年的回忆;我也是无奈的,若是坚持了最初的梦想,我的生活又会是怎么样的不同呢?我清楚的认识到,我不可能再坚持音乐之路了。但是,人生的每一个转角都有属于的自己的乐章如影相随,我应该在认知音乐中吸取到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音乐是活泼的,是跃动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就是一个享受快乐的过程。这半学期的音乐赏析课就是愉快的学习过程。我在老师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带动下,体会到了平时没有的轻松。在那个教室,我没有外界的众多压力,我只是一个音乐的求知者。我享受听老师演奏钢琴,我享受和学生一起做音高手势时一起大笑。在轻松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乐以养性,我体会到了音乐给我的另一种愉悦。

虽然我依然是个乐盲,但是我开始敢于用音乐表达自己了。偶尔的哼唱都会让人倍感清爽。音乐给我一种热爱生活的动力,让我在心情平静过后敢于重新接受新的挑战。音乐之美,心灵之美,生活之美。给人以一种积极的生活动力,我想,这也是创造音乐的真谛之一吧。

上一篇:华为手机推广策划案下一篇: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