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共8篇)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1

者:严虎林

通讯地址:陕西省陇县温水中学 电子邮箱:yanhulin@163.com 邮政编码:721200 联系电话:*** 【摘要】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的宗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以学定教”原则。那么,如何落实“以学定教”原则,构建高效课堂呢?本文笔者从学情调查、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评价四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粗浅想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 落实以学

高效课堂

做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初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可惜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课堂教学改革改来改去始终没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或者即使在理论上提出了“双主”观点(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又难以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年二月,笔者有幸聆听了著名课改专家、《中国教师报》总编助理、中国名校共同体秘书长李炳亭的“高效课堂”报告,使我受到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李教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深恶痛绝,提出了要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转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以学定教”原则,根据学情准确把握课堂的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及方式方法,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以学定教”,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谁更重要?是让“学生走向教师”,还是让“教师走向学生”?答案应该是:学情决定教情,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上,“以学定教”是教师教学的最基本原则。教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应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为依据,恰当地确立教学的目标要求,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方法,灵活地调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使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成功的教学,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成功的学习。

那么,高效课堂实验验中如何落实“以学定教”原则呢?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点入手:

(一)学情调查是落实以学定教的前提。

进行学情调查,是教师合理确定教学起点,落实以学定教的前提条件。教师进行课前学情调查务必要弄明白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课堂上的学情调查,按照目前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模式,要进行三次关键性的调查:一是在学生独学时的检查;二是在组内小展示时的检查;三查是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的检查。独学时的检查: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小展示时的检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的检查:教师要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只有做好课前及课堂上的学情调查,才能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计导学案、安排教学流程及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等,使教学有的放矢。

(二)导学案是落实以学定教的抓手。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实验的工具,它被誉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导航仪。一份好的导学案可以同时实现导、学、练、测、评、思(反思)、纠(纠错)等功能。正是有了导学案,才使得教师的指导前置,学生的学习前置,学习的问题前置,问题的解决方案前置。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有效的,乃至是高效的。

导学案的设计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该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导学案从内容上说突出问题式导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它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内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质疑问难、达标检测、学习小结这几部分。从方法上说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教师指导、引导和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指导学习、引导学习、归纳总结。第一,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一般地,难度较大的可选用指导、引导、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二,根据学习内容特点进行选择。概念形成和性质定理探究一般选择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技能方法学习、综合复习一般选择引导、指导学习,然后模仿学习、自主练习、合作探究等方式。第三,根据学习内容的呈现阶段进行适当地选择。一般地,第一个环节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或旧知相联系,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注意,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第二环节一般是例题示范、原理探究、方法归纳等其中内容,采取的学习方式可选择:指导学习、引导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第三、四环节内容一般是巩固训练、变式训练、方法形成,可选择“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合作探究、自主练习”;最后一个环节为归纳总结。

基于学情设计的导学案优化了教学过程,减少了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同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课堂教学模式是落实以学定教的保证。

高效课堂的一般模式为:10+3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

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杜郎口教学模式的特点:①预习(或自学)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②“先学后交,当堂达标”。“先学后交”与“先学后教”音同字不同,“交”是更宽泛的“教”,体现了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交叉学习。③目标性、目的性强。有预设目标,有预习提纲。体现了目标教学的精髓。④课堂评价直接实际,导向明确 用学生每节课参与的人次数(参与度)来评价本节课!⑤学生建立“一帮一”学习制度。共同捆绑记分!形成“共同体”!考试时看二人的平均分,组与组之间看小组平均分,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杜郎口教学模式的课堂角色转变:①黑板是学生的,甚至地板也是学生的(大片大片地写出来交流);讲台是学生的,甚至整个讲解过程都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是学生的。②营造真正“三动”的课堂:动脑(预习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③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④教师:“退居二线”——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高效课堂模式是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按照如上模式操作,就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变革,突出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实现以学定教。

(四)课堂评价是落实以学定教的动力。

高效课堂被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其评价与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迥然不同,如杜郎口中学根据教学改革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变革课堂评价标准。对教师工作的评价,除了对教师基本功的要求与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定外,更多的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教师的工作状况与教学水平。其中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最具特点和创新性,并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高效课堂的评价立足于学生,核心是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和目标的达成度。特别是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小组评价要看“三度”:互动的温度、拓展的宽度、生成的高度。所谓互动温度,是指学习氛围和学习状态,要高度重视“温度”,人声鼎沸、吵翻天才体现出“狂欢”意味。所谓拓展宽度,是指知识点与点的黏连,条与条的钩挂,块与块的整合,类似滚雪球,越滚越大、越连越宽。生成什么样的高度?要坚决摒弃单纯的知识性学习,从三维的角度去考评价值性。教师的指导也不能忽视。观察教师是否按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做到没经过学生认真自学的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困惑点和障碍点的不讲解。还要评价学习方法指导,关注学习过程。看教师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并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评价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发展,自然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如果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提高了,课堂就自然是高效的了。

总之,只有坚持“以学定教”原则,才能构建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2

前不久,笔者参加学校年级组集体备课后,主讲了《列夫·托尔斯泰》一文。第一次备课,我将这篇文章确定为“主题型”文本进行教学,并据此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②品析精彩语段,了解文本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欲扬先抑手法的表达效果。③感知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用多媒体课件简介了托尔斯泰的生平及创作情况,配乐范读了文章的精彩段落,引导学生赏读了精彩语句,并开展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整堂课上,学生在教师预设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的牵引下疲于应付,被动接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课后,我带着不解和疑问,在班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作品,因而品不出托尔斯泰的伟大,无法与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二是感觉文章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很独特,很有趣,但体会不出这样描写妙在何处。

通过问卷调查,我明白了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认识的模糊点和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三作家》,作者用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对于广大热爱托翁及其作品的读者来说,从文中读出的是满溢的崇敬赞美之情。阅读过程中,如果联想一下托尔斯泰的经典作品和他毕生的抗争,我们的内心会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然而,很多学生没有读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对其十分陌生,仅仅凭借教师介绍的有限资料,学生难以对托尔斯泰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也难以品出其伟大。因此,将“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事迹、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确定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无疑是不当的。

那么,这篇文章中,哪些地方是学生的疑惑点、兴趣点和最近发展区呢?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中人物肖像的描写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文本前半部分用大量篇幅写托尔斯泰外貌的丑陋,却没有降低其在读者心中的高大形象的原因感到疑惑。这正是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着力点。经过教研小组的反复探讨,第二次备课时,我们把这篇文章确定为“写作型”教学文本,并据此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①学习本文通过传神的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②了解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托尔斯泰的相关作品。

教学时,我设定了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是教师讲名人故事,学生猜人名,了解人物背景;二是要求学生初读课文,研读人物肖像,体会这样描写的妙处;三是引导学生结合关键语句,感受文学大师深邃的精神世界,体会作者对他的崇敬之情;四是为身边的同学描肖像画,并组织开展“猜猜他(她)是谁”的展演活动。

实际教学中,开课伊始,学生就被托尔斯泰的精彩故事吸引住了。托翁在不幸人生中勇敢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为接下来走近人物做了很好的铺垫。在研读人物的肖像描写时,教师设问:“作者笔下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你们想象中的样子吗?他面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为什么全部用贬义词?”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努力抓住文中的语句进行探究,思维深度超出了课前预期。在体会写作妙处、学习肖像描写手法时,我又采用改句、换词、调顺序等方式引导学生品读,着力让他们自主体会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及欲扬先抑手法的妙处。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中,师生共同归纳出了肖像描写的几点要诀:描肖像,抓特征;细观察,序在心;巧修辞,印象深;合身份,显品性;词句间,溢感情。学生因此颇有成就感。最后的课堂练笔环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用文字为同学描画出一幅幅传神的“肖像画”。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以至于下课铃响了仍意犹未尽。

综观两次教学设计,第一次将文本确定为“主题型”文本,力图挖掘出文本的教育价值,但因学生对文本及人物的陌生,教学以失败而告终。第二次教学,笔者选择了“写作指导”这一核心价值,把它作为“写作型”文本来挖掘。课堂上,教师不再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如何伟大,而是着力引导他们品读语言和写法,学习本文肖像描写的精妙之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3

实施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在追求高效课堂时,考虑更多的是教师如何“教”,却往往忽略了从学生“学”的角度审视教学的适应性。因此,从学生“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实施教学,应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基础和目标。关注学生的“学”,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教材呈现、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基础、学具操作能力等,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如何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合理恰当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学生在学习新知前,对已有的知识掌握如何?有哪些生活经验?对新知难以理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采用哪些学具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探究和构建新知?等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我校数学组以《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为例,尝试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学具准备三个方面,研究如何构建“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

二、研究过程

(一)第一次教学: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

1.横向对比理解教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教材,我们就同一教学内容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比对分析。

人教版教材: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小明上学路线图为情境引入,让学生判断哪条路线最近,并思考为什么。再通过实验,让学生用纸条或小棒摆一摆三角形,对摆成与摆不成三角形的情况进行讨论、思考,以此“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强调以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再通过直观操作来寻找原因,从而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操作活动,除了呈现4组小棒,还呈现出填写实验结果的表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填写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的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教材注重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推理,“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苏教版教材:从已知长度的4根小棒中任选3根“探究”能否围成三角形,在观察比较中“发现”规律。教材的编排从围三角形开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探索三角形边的关系。

通过对三个版本教材的横向比对,我们发现了它们的异同,如图1所示:

对比分析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情境创设在本课学习中到底应起多大的作用?北师大版和苏教版教材不像人教版教材那样重视情境创设,而是直接进入围三角形的实验。从逻辑上说,我们认为从情境到实验之间应该有一个衔接,就是在让学生判断并说明上学路线哪条最近之后,如何过渡到实验。那么,如何过渡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需要”做这个实验呢?当时我们没有找到这个衔接点,因此,更偏向于不用情境,而是直接进入实验。

2.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

综合数学组十几位教师的经验,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三角形边的关系前,已经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如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名称及其稳定性等,而对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关系,纵然多数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感受,例如“抄近路走”等,但学生通常不会因此联想到用“三角形边的关系”这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因此,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3.对学具的选择和思考

本课的教学最重要的学具是小棒,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有效性。因此,对于选择什么样的小棒进行操作、如何操作,我们也做了深入研究。这一阶段我们选择小棒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观察大量的个别现象,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去发现规律。为此,我们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准备了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小棒(红小棒12cm、橙小棒10cm、蓝小棒7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

4.教学实施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和学具的研究,我们把第一次教学的思路确定为:矛盾冲突—动手探究—发现规律—归纳总结。我们没有创设情境导入,而是直接使用“用小棒围三角形”这一教学活动引入了新课。教师首先给出3根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让学生在投影仪下操作。学生围成三角形后很喜悦。然后教师把其中的1根小棒换掉,再请学生上来围一围。这时学生发现围不成三角形了,因此产生疑惑,教师顺势抓住矛盾冲突,引入新课,让学生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每次从5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小棒中,任选3根来围三角形,将出现“围成”和“围不成”两种情况的围法先记录在小组活动记录表(如表1)中,然后共同反馈填写到班级汇总表(如表2),最后通过对算式的对比分析发现规律。

5.问题与反思

这次教学虽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却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学没有设置问题情境,直接从矛盾导入操作,学生的操作目的不明确;小组从5根小棒中任选3根进行操作,共有10种组合,组合多,耗时长,而且全班反馈时间长、过程沉闷,得到的数据多、算式多,容易扰乱学生视觉。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一是小棒首尾连接不紧密(如图2)或边缘刚碰触到(如图3),学生就认为是“首尾相接”,能围成三角形了;二是忽视客观现实,6cm长的小棒和4cm长的小棒首尾相接是10cm,总长度和10cm的小棒一样长,学生忽视了一样长的线段要么重合要么平行的事实,将它们硬拼凑成“三角形”(如图4)。

课堂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们归结为两问:(1)情境创设到底要不要,它在这节课中能起到什么作用?(2)小棒的实验操作没成功,是学生操作的问题,还是我们准备的小棒有问题?带着这两个主要问题,我们继续研究,寻找对策。

(二)第二次教学: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1.再次研读教材

学生实验的目的不明确,是不是我们抛弃情境所致呢?我们再次研读教材,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深度理解和把握教材。经过研读,我们终于悟出了上面那个未曾发掘的衔接点,这就是“猜想”。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思路应该是: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而这个猜想是不是正确、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这样、是不是任意两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这就要通过实验操作去验证了。

nlc202309030829

2.前测和访谈形式的学情调研

基于经验的学情分析是否准确呢?我们决定采用书面测试(前测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另一个未学习此内容的班级的学生进行调研,以期获得更为准确客观的学情。

前测卷共设计了4题,具体如下:

(1)下面哪个图形是三角形,请打“”。

(旨在了解学生能否正确辨析三角形。)

(2) 叫做三角形。

(考查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是否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是否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描述三角形。)

(3)你还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请写出来。

(此题是开放题,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三角形知识,看看是否有学生了解三角形边的关系,以及有多少学生知道“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

(4)小红去上学,走哪条路近?

①小红上学的路线围成了什么图形?

②从上学路线哪条近的问题,你能猜猜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此题检测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有关的生活经验是否有积累,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提出相关的数学猜想。)

全班43名学生的答题情况如下表:

表3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该班学生中有多少人知道三角形边的关系及其了解的程度,我们还从该班中抽取了10名学生(3名成绩优秀、4名中等、3名待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请他们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你能判断这些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吗?(图略)(2)你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吗?结果发现:接受访谈的10名学生中,只有2名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有些认识。

通过对前测、访谈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学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1)学生对于判断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对于与“三角形边的关系”相关的生活经验还是有一定积累的,学生能在直观的三角形上学路线图中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哪条路近,虽然看似“猜测”,但其实是“下意识”地有了对三角形的三条边进行比较的感受。(3)对于学生是否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从调研情况看,在回答前测卷的第(3)题时,全班学生都回答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其中有9人还知道三角形有3个顶点、3个角、3条边,然而没有一个学生提及三角形边的关系,说明学生没有“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知识储备。在访谈中,在问题很直接的情况下,虽然有2名学生回答知道这一知识,但总体上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仍然模糊。显然,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是不了解的。

3.对小棒的再次研究和选择

我们认为,导致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小棒操作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小棒过粗;二是小棒长度太接近;三是学生对三角形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对此,我们对学具进行了如下调整。

(1)对小棒粗细的调整。首先把直径约3mm的小棒改为直径约1.5mm的小棒,尽量用合适的材料帮助学生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首尾相接”不紧密的问题。

(2)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调整。针对前面教学时学生操作耗时长、小棒长度太接近而影响操作等问题,我们对小棒的长短和组合进行了重新调整:共6根小棒,分成两套不同规格(每套4根):规格一,红小棒12cm、蓝小棒9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规格二,黄小棒13cm、橙小棒10cm、绿小棒6cm、黑小棒4cm。在操作中,每4个学习小组使用一种规格的小棒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在全班反馈交流中,一共就有5种围成三角形、3种围不成三角形的情况,数据充分,实验结果同样具有说服力,不仅减轻了学生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小棒长度太接近影响实验结果。

4.教学实施的调整

对教材的再次解读及学情调研给了我们启示: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都知道课本情境图的上学路线中,两段路长度的和比一段路的要长,但学生的困难在于不会主动把生活问题转化成“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学”出发,我们重新审视了第一次教学中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中不合理的成分,重新构建了教学思路: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问题引出数学猜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提出猜想后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充分验证,再运用新知识解释上学路线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的建模过程。因此,我们把教学思路调整为:情境导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应用规律。

首先,从问题情境(如图5)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小明上学的路线哪一条近,然后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引导学生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三角形两条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验证猜想。

图5

然后,让学生通过“量一量”“围一围”两个活动来验证猜想。(1)量一量。通过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的三条边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这个猜想的真实性。(2)围一围。用小棒围三角形,通过围成和围不成的情况验证“只要有一组两条边的和不大于第三条边的,就围不成三角形”,从而验证“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的确大于第三条边”。

5.两次教学实施的对比分析

我们对两次教学进行了对比和反思:第一次教学从矛盾引入,激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一片空白,他们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纵然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却没能把学生的这种参与热情内化为解决生活问题的需要。第二次教学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用教材中的生活情境引入,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从家到学校走哪一条路近,但苦于表达不出其中所蕴含的数学道理,那么,学生对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索便内化为一种需要了。

三、不断修整与调试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nlc202309030829

(一)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1.创设情境。通过课件出示情境图(图5)并提问学生:谁能说说小明上学走哪条路近?为什么?

2.提出猜想。通过课件演示,把路线图抽象成三角形,然后提问学生:结合刚才的上学路线,看着这个三角形,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会联想到三角形的特点、特性等。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联想,再重点提醒学生“结合上学路线”,引导学生联想到上面两条边长度的和要比第三条边长,从而提出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将这个猜想板书出来,并在旁边写个大大的“?”,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这个猜想。

(二)开展活动,验证猜想

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量一量”和“围一围”两个活动。

1.量一量。学生测量不同形状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算一算,比一比,验证三角形边的关系。

2.围一围。教师准备2套颜色不同、长度不一的小棒(每套4根,一套是红12cm、蓝9cm、绿6cm、黑4cm,另一套是黄13cm、橙10cm、绿6cm、黑4cm),要求学生每4个学习小组用一套小棒围三角形。学生每次任取其中3根,尝试围一围,并记录在表格(如表4)中。

表4

两个活动是先后进行还是同时进行?如何有效地操作和反馈?对此,我们都进行了尝试。如果小组合作先“量一量”,集体反馈后再“围一围”,虽然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知体验这两个验证活动,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后面的教学就显得过于紧促。而两个活动在同一个小组内同时进行,学生可以分工合作,有的学生做“量一量”,有的学生做“围一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同样能充分感知和体验,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与人交流的学习品质。

3.汇报交流。(略)

4.归纳,得出结论,将板书中的“?”改为“。”。(略)

(三)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1.再现情境图(图6),提问学生:你能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吗?

图6

注:在前面的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把路线图与三角形联系在一起,从生活问题提出数学猜想,我们对教材中的情境图做了适当的处理:只呈现两条路线,抽象出一个三角形(即图5),由此引入新课,提出猜想。然而,情境图的作用仅此而已吗?我们再次对其挖掘利用,在验证猜想后,完整地呈现教材中的情境图,也就是3条路线,让学生用新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小明上学走中间这条路线是最近的,强化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情境图的作用再次得到升华。

2.请你运用三角形边的关系,判断下面各组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

(1)3cm 7cm 5cm (2)2cm 6cm 3cm

(3)5m 9cm 7cm (4)5cm 3cm 8cm

注:引导学生进行方法优化。

3.小小设计师。李叔叔想盖一间新房,他准备了2根4米长的木料做房顶,还要找一根做横梁。请帮他想一想,他该选几米长的木料合适呢?(取整米)

注:这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画图和想象,或直观或抽象地呈现了选择不同长度的木料做横梁会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除了考虑要符合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规律,还要符合现实居住以及美观的需要,此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四)学习总结,分享收获。(略)

四、反思与启示

(一)关注学情很重要。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在准确了解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进行,只有准确把握学情,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切入点,有效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学习经验。在此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学情的研究显然更多侧重于课前,而如何在课中有效地把握学情推进教学,依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每个细节都会影响一节课的质量。在这个课例中,围三角形所用小棒的粗细、长短,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不会产生误导,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会对他们的操作、观察、比较产生影响,而操作实践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因此,合理、有效的学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这节课学具选择的复杂性,引发了我们的深度思考,有时候教学中的学具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这里边同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教学中,什么样的学具能真正帮助学生探究新知、促进发展,仍值得我们思考。

开展课例研究的目的,一是通过研究把低效的课堂建设为高效的课堂,二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参与研究就是提高和进步的过程,这种进步,很多时候是隐性的,看不见摸不着,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它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研究无止境,过程很艰辛,还不一定都有完美的结果,但是,研究为我们打开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以学定教”的课例研究,是我们建设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这种教科研一体化的研究模式,也给我们提供了开展校本教研、联片教研的新范式。

(人物小档案:梁晓红,女,自治区特级教师、自治区优秀教师、南宁市教坛明星,一直从事小学数学一线教学与研究,现任南宁市东葛路小学科研室主任、数学教师,系肖炜清特级教师工作坊核心成员。)

(责编 周翠如)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4

张家界市慈利县广福桥镇中学

王文海

戴名云

***

【摘要】广福桥镇中学课题组开展《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课题研究近2年时间了,在“三段六步”的课堂构建、教学方式上凸显“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研究主旨。在研究过程中对学生接受情形、学习方式、方法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能够协作性学习教学、自主性学习、有效学习。

“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就是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尊重与关怀;就是要给学生充分的发现和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更广阔的实践和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要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敏锐的洞察力。老师要知道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要能认识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教学中能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东西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学定教、少教多学”应该是一个实践、改进、再实践的递进过程。

一、群策群议,共同探讨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课堂结构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种境界其实质就是学生的多学,自主地、主动地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与新课程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因为这个课题与“教”和“学”关系密切,它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个体主动地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对于彻底解决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颇为棘手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促进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推动了新课程、高效课堂改革的深入。㈠四个阶段的有效实施与摸索

自主预习阶段: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和学习目标自主预习,通过预习交流熟悉文本,进一步明确目标,完成基础性知识或准备性知识。

合作探究阶段:针对重点任务,教师以多种形式进行安排、分配,小组内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展示提升阶段:各小组展示组内合作探究阶段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补充、质疑、点评,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延伸。

检测反馈阶段:反思和校正,以练习、问答、回想、小结等多种形式进行回归性检测,注重突出“弱势群体”,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㈡ 探索构成优效课堂的六个步骤

①提出本堂课主题、板书课题。②揭示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激趣明确目标。③自学指导,分配任务,初步落实目标。④先学,学生按照自学提示自主预习、组内交流,完成基础性知识。教师进行先学引导。⑤后教(调整预设性教案),各小组根据合作探究情况,先由优生进行补充、点评、质疑。教师点拨各小组结合别组未能展示的学习任务。⑥当堂训练,达标检测,全面巩固。

二、让每一位成员明确课题研究的价值目标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科本位的理念,强调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获取新知的经历和体验,实现课程目标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意义在于,为重新建构新的课型模式,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有利于促进教与 2 学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有利于探索适合我校特点的教学模式。

学校根据课题研究背景与目标实施三个 了“有利于”。①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②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③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研究过程中,建立以校为本、贴切实际的教研体制,活动进行过程中,认真观察,收集信息,记载问题。活动后认真反思,坐下来研究解决办法,以便在下一个过程中做得更好。必须将团队协作精神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每周按要求进行教学札记整理,每月进行3次案例研讨,每期进行1次阶段性总结,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人员进行1次考评与先进表彰。

三、在课题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和能力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为基础,以发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为主线,根据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情感兴趣、视野经验、发展阶段等进行教学设计,遵循学生学习的具体过程、特点规律、心理状态,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有效学习。

㈠ 课题研究带动了对教学常规管理的强化与完善。

在“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课堂中,能够具体了解学生学情,准确把握课堂中“教”与“学”的关键所在点。学校把课题研究工作过程资料纳入绩效奖励考核,确保了课题的有力实施。课题主持人通过不定期参与各个年级各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发现实际问题,及时指正。

课题研究活动做到了“四定、二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次数、定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教后反思。紧扣内容确立定备课主 3 题。课题组成员充分发表见解,资源共享,同伴互助,处理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的能力不断加强。

在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的准备中,要充分发挥课题组骨干教师指导作用,体现团队精神。课题实施以来,我校不定期进行阶段性教学反思、小结活动。教师积极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学研究的能力。

㈡ 中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成长。

两年来,广福桥镇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体现了引领与互相协作的教研精神,教师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有4名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有3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有2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在广福桥中学组织的“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课题经验交流活动中,有4名教师获镇级一等奖。在“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有6名教师获一等奖,在“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课题论文参赛活动中,有4名教师获市级一等奖。两年来,有3名教师在县级课堂教学比武活动中,获县级二等以上奖项的教师有5人次。

㈢ 学生的自学与协作能力在不同程度的增强。

我们的课题研究是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对象,不是在单一学科进行,而同时在几个学科开展,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如何、他们接不接受这样的教学,是课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两年来的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调查统计,认为自学能力提高较大的同学为70.60%,认为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较大的同学为73.99%,认为协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较大的同学为72.15%,认为发现、提出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提高较大的同学为58.03%。

对我们进行的教学模式、形式和方法做了调查和统计,最后统 4 计的结果为:83.35%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与同学间交流学习,82.20%的学生喜欢和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学习,76.83%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自己多学、多思、独立学习。

学生的创造力不能仅仅靠课堂教学,还必须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练、锻打、励志。两年来,在组织中小学学生参加省、市、县的各项比赛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技创新大赛共5项获市级以上奖励,县级“三独比赛”、写作大赛、演讲比赛活动中共11人次获奖。通过比赛学生树立了信心,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型学科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理论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程的实施,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从过去注重“研教 ”转向重视“研学”,“以学定教”也就自然成为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条教学原则,它要求我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施教,使我们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参考文献】

1、刘月英:“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学定教’”[J]。《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冯玮瑛:“以学定教” 课堂策略初探[J]。《湖北教育》2004.21。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5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

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与质量监控》课题研究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与质量监控》课题组

在新课改实践不断深入的背影下,国内外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从关注课堂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出发,更重视用观察、实验、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其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有效性,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还是低效或无效?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关注自身的“教”较多,而忽略了学生的“学”,特别是面对学生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学习体验差异显著的学生群体,如何让每位学生至少大多数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而应大胆地积极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力求避免无效教学,减少低效教学,为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在此形势下,我们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并确定研究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有效教学与质量监控》,这是一个很有实践意义和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课题研究概况

本课题于2007年9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0年9月结题,历时三年时间,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概况作一总结:

1.课题研究的目的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管理进入精细化的背景下,要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课堂是教师成长的基石,课堂状态是学校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让“教”与“学”两大行为实现“和谐”,是我们教学管理追求的目标,要产生这个“和谐”就应关注“教”和“学”两者的焦点,这个焦点就是课堂。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一个教、学、研合一的平台,来聚集集体的智慧,促使老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引领来完成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导、维护、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具体说来,一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要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激励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要科学灵活设计教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四是运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我们将用三年的时间,对有效教学进行探讨,力争形成自己的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群的建构”。

2.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重建课堂,意味着我们要按照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改变和重塑各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各学科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惯有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使课堂教学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会体现在教师的思维中,而且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中,更要体现在现实的课堂中和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发展中。

对于本课题,我们拟从建立体系和结构框架的维度,采用因素分析方法,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去研究课堂教学。比如从教学过程与教学组织、教学结构与教学要素、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变化的新课堂。

3.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实施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实质针对学生的“学”而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前要对课堂教学的无效低效行为表现进行梳理,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而这一切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这是根本的支撑。因此,我们的实验研究,首先要更新我们教师的观念。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与现代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的研究。

因此我们把促进教师的学习作为课题研究前提,学习怎么开展课题研究,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学习一切有利于课题开展,学生发展的知识等。为此,以课题研究为背景,首先在我校掀起了每学期“读一本好书”的热潮,学校每学期为老师购买一本理论书籍如著名教育学者、诗人、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主编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美国教育名著《教书匠》等,并要求教师做读书笔记,撰写读书心得,同时成立 “知行思”金山校区书友会,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业余学习成为老师们的自觉行为。其次,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学校聘请了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张文质先生到校开设“生命化教育与教师快乐人生”讲座,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林斯坦教授开设“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与组织管理”讲座等,提升教师对于教育理论学习的水平和层次。第三,组织优秀青年教师外出学习。我校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为促进教师尽快成长,仍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出外学习。如:2008年1月我校组织了四位老师前往上海参加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举办的2008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初期阶段交流研讨会,送送二节优质课参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大赛均获得一等奖。2008年11月组织了教研组长到课改先行区厦门学习等。这些活动

不仅给教师们增加了学习的机会,增强了科研的意识,更是在试验课题的过程中多方听取宝贵意见,使课题不断深入开展。

(2)课堂实践,组织交流研讨

我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学校确定每月一天的教研日,每学期一月的教研月活动,聘请福州市名师、三中本部名师及本校骨干教师开展讲座、示范课等活动,将教研纳入常规。在2008年教学研讨会上专门以该课题作为中心议题,重点研讨针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的教学模式群,会上还共同学习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并对后期的课题研究作了部署。在 “校本教研月”活动中,我们分别于2007年12月邀请了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2008年4月邀请了福州市数学名师工作室到校开展教研活动,由我校的老师与名师工作室名师开展“同课异构”,以此为载体通过评课、讲座、座谈等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的教学研讨。2007年12月学校举办了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同课异构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教研公开周活动。2008年10月我校开展了以该课题为研究平台,深入开展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群的实践研究,由各骨干教师以模式构建为特色的教学示范周活动。每次活动都把交流讨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重点,使老师在言语交锋中,思维碰撞中进行课题研究的探索,更在不懈地追求中,使自己逐步成为高品位、科研型教师。事实也证明,这些教师不仅自身成长,也以点带面,推动了全体教师的进步。

(3)不断反思,提高实践能力

为使课堂研究经常化、常态化,真正形成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做好反思。一是授课前的反思:怎样对教材进行重组?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该怎么学?学生怎样学才有兴趣?二是授课中反思:怎样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怎样合理利用课堂内的课堂资源?课堂的评价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授课后反思:根据教学中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案,并及时记录下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得出的改进策略等,从而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学校的反思活动可谓形式多样。一是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每课的“教后小记”,逐步养成勤于思考,注重积累,厚积薄发的良好的研究习惯。二是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在评课的基础上须撰写“教后反思”。三是定期征集“案例反思”。每学期,我们都要在教师的案例反思中评选优良的,结集汇编,并选送参加各级比赛。三是举行论文评选活动,积极鼓励老师将活动过程中所思、所想、所做记录下来,并加以升华。不断的反思活动中,增强了教师对新理念的内化水平和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洞察能力,从而为科研型教师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4)及时总结,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的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我校不定期出版“教学质量监控简讯”,及时报道课题活动、进展情况,定期出版《知行思》为老师撰写反思、案例、体会、论文等搭建交流平台。近一年来,在课

题的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课标、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二、前一阶段研究成果

(1)初步完成了“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的教学模式群的建构

针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以学定教、强化目标、精细管理”教学模式,强调针对我校的校情、生情,“以学定教”是基础,“强化目标”是根本,“精细管理”是关键。立足本校特色的“以学定教”,就是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及学习对象等进行深入分析,使一切的教学活动立足于充分了解学习主体、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强化目标”就是在研究学情基础上对课堂预习、课内知识点学习达到的层次、课后作业的分层要求制定详尽可操作的目标,意在通过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实现学生思维活动与教学知识场的运行同步。“精细管理”就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加强细节管理。对课前预习、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进行目标细化与管理,形成约束机制,重在抓落实,通过外部的强化约束来实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目标的达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实践研究,初步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如:政治的“七步教学法”;语文的“关注学情、合作探究、实现认知的提高”; 数学的“掌握、应用、突破、提升”;英语的“教师启动、师生互动、学生主动”;物理的“目标——掌握”,“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化学的“导入激趣、质疑问难、拓展迁移”;生物的“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地理的“目标导学、目标管理”、“目标—探究式”,等。各科骨干教师以模式构建研究入手,在2008年10月公开周上开设了示范课,以此为范例作为课题研究的载体,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目前已将模式设计说明、案例设计汇编成册。

(2)构建了较为广阔的校本教、学、研平台

学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学友会、课题活动小组等,构建了一个较为广阔的校本教、学、研平台,通过此平台来聚集集体的智慧,促使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通过专业引领来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对话。每位教师已能自觉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载体,并将实践研究常态化,只要老师开设公开课,学校都一一给予录象,并赠送给老师,一用于学校或教研组作为案例研究,一是供教师自己课后进行反思。所有开公开课及出外参加优质课、说课、片断比赛的老师都要求写出反思,学校会定期举办学术沙龙,不定期出版“教学质量监控简讯”及时报道课题研究活动情况,定期出版校刊《知行思》刊登教师的反思、随笔、论文、案例、读书心得等,这些都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迅速提高

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教师将课堂教学的研究化为了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近一年来教师就有40多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且成绩相当优异,有5人次获全国奖,12人次获省级奖,20多人次获市级奖。如数学组施玉梅老师七年级研究课《余角和补角》、体育组赖淑梅老师高二研究课《形体训练选项模块五》选送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交流研讨会暨全国中学教育科联合体2008上海会议”均被评为“全国科联体第三届课堂教学精品课”荣获一等奖;数学组何婕老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卡西欧杯’第六届全

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观摩与评选活动”荣获二等奖;地理组蒋露露露老师荣获2009年全国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物理组陈晞老师参加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荣获基础教育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二等奖;在2009年《第五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中我校教师陈晞、陈晴、陈媛、陈蕾、郑晓晖等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何林芳、林广森老师在2009年全国初中信息课程整合课比赛中分获一、二等奖;地理组陈诗老师获“2008年福建省初中地理片断教学比赛”一等奖;何婕老师获“福建省中学青年老师说课比赛”一等奖;化学组陈慧老师获“福建省中学青年老师说课比赛”三等奖;地理组周良林老师获“2007年福建省初中新课程地理教学研讨会优质课”评选二等奖;体育组魏各顺、陈晓华老师参加“福建省首届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评比”分别获得高中组与初中组一等奖。

课题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论文发表,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参加各级各类的评比均取得丰硕成果。如语文组陈丽贞老师撰写的《借我一双慧眼吧》发表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数学组赵丹丹老师撰写的《数学教育迎接新时代的若干思考》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叶东福老师的“新而不偏、活而不怪、难而不超”发表在《福建教育》2008年第八期,杨勤春老师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8年第2卷第二期,赵丹老师的“问题掌握型数学教学”发表在《中学课程辅导》2007年第10期,陈彦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学习心理理念”发表在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11期等;周良林的教学设计“中国的交通运输业”,卢桂珍的教学设计《Unit8TheUnitKingDow》在“全国中小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新课程教育教学论文评审”中均获二等奖;王映兰的教学设计“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获“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周良林的教学案例“中东”,卢桂珍的教学案例“威尼斯商人”参加“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组织的新课程教学案例征集评比分别获得初中组和高中组一等奖等。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1.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在普遍性的应用和可操作性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关注不够,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思维普遍存在依赖性、单一性、无序性、浅露性和缓慢性的特点。个别教师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无效的教学活动较多,整节课看起来热闹,其实学生缺乏有价值的思考,收获甚浅。

3.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有效性”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4.研究过程中偏重于实践,理论提升不足,因而限制了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四、对下阶段课题研究的设想

1.在课堂教学模式群构建的实践研究过程中,加强对不同学科、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内容的的实践研究,使建构的模式更趋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2.继续强化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并加大力度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发挥专家引领作用,拓宽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提高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发挥我校在该课题研究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3.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完善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平台和机制,使青年教师成为课题研究中的中坚力量。

分层教学,以学定教 篇6

长期以来,“两极分化”现象是制约我国教学的一大顽症。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及其难易程度的加深,我们注意到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及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的基础开始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很显然,常规的教学活动在简单的“全面发展”目标的统一导向下,难以找到适合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子。如何因势利导,但又不是消极地助长这种趋势,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淘汰式”教学结果,让“优势”生乘势而上,“弱势”生摆脱困境、迎头赶上?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分层教学的设想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开展不同层面的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发展层次学生的需要给予相应的学法指导,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实践证明,许多教学方法在某一方面或某个层次上的效果明显,同时,这些教学方法的效用只是局部地参与解决教学问题。因此,教学方法需要得到整合优化,而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法包揽天下”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操作上,我们可以将全班学生按“两极现状”划分成两个小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小组都“各自为政”,分别是一个“独立王国”。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也是一种可利用的学习资源。因为有了差异,就会存在动态的学习水平结构和学习动能。我们不是只保证先进的更先进,让落后的更落后,而是倡导互助共进,共同发展。建立“一帮一”的伙伴关系,不失为一种互助共进、发展合作学习的好形式。比如:优秀生与学困生结对子,以优秀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示范,帮助学困生优化学习方法;优秀生与优秀生结对子,两者交流学习方法,共同讨论问题,争取更大进步;中等生与中等生结对子,共同克服困难,向优秀行列迈进;优秀生与中等生结对子,使中等生提高其学习品质,取得更快的进步等等。除此以外,在课堂教学中,同桌合作练习课本里的对话;小组合作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表达活动,如表演小剧等;全班学生对某一主题展开议论,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等等,不仅有助于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新课标的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分层教学,以学定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以学定教”中的“学”指的是与学生的发展有关的内容,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教”指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关的内容,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效果„„。“以学定教”呼吁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自己的教学。

1、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教学目标。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就要做到尊重学生,从了解学生入手,以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学。比如汉语是母语,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学习了,他们的听、说、理解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即使是一年级刚入学新生的语文学习也不是零起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心中有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兴趣代替学生的兴趣,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意愿,把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集中、适切的教学目标。明确是可操作、可评价,集中是突出重点,适切是不随意降低要求,也不任意拔高要求。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和完成,也有利于部分学生更好的发展。

2、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组织多样、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一时间,好象探 2 究性学习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式。其实不然。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课堂教学也历来存在着“讲解-接受”和“活动-发现”两大理论派别。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接受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而学生自主活动的探究式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因为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功效,运用得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小学生来说,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组织学生开展多样、综合、有效的学习方式,使之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3、从学生的实际和发展出发,采用合理、灵活、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采用什么方法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之上。只要学生得以发展,就是合理的好方法;学生得不到发展,哪怕教学手段花样再多,也只是教师在作秀,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如今教学条件的改善给教师提供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师如何运用好这些设备,还得以学生的实际和发展来确定。新课程提倡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途径,教师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使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还可通过网络,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更可以发动学生主动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获取知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分层教学,以学定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一味地“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观念,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变知识的存储器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1、“以学施教”提倡教师以学生的实际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重要依据,3 适合学生发展。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预案机智地作出调整,改变并确定新的教学手段,营造了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投入地学,有效地学,做到了生生互动,要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改的理念。

2、“以学施教”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引领者、辅导者,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引领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创造识记的方法,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聪明才智,让成功的喜悦荡漾在孩子们的脸上,使他们在想学、愿学、乐学中知、情、意、行同时得到发展,符合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

3、“以学施教”呼唤教师要以尊重、欣赏、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让学生教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尊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鼓励和欣赏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独立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也正是新课程所要体现的思想之一。

由此看来,“以学施教”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教学不能只围着教材、教参、教案转,而不顾及学生的实际;也不能只把传授知识,学生完成作业作为全部的教学活动,而不考虑学生的情感、能力与学法,这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

落实以学定教,构建高效课堂 篇7

一、“以学定教, 导学互动”的高效课堂

(一) 概述

“以学定教, 导学互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 选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 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灵活应用多种模式和方法, 不断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的过程中, 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程度, 对于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学生而言, 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 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积极主动的探索和学习知识。而这一教学理念在应用过程中, 教师的客体地位及引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适当地给予鼓励, 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率[1]。

(二) 教学战略

在“以学定教, 导学互动”理念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学习, 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当适当应用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程度进行批改, 促使学生能够及时明确自身的不足, 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及时作出调整;同时还可以应用小组合作的模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 完成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过程中, 学生们需要互相合作, 并积极主动的协助对方, 当组员出现不足的时候, 应及时指出问题, 并给予一定的帮助[2]。这样一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能够在提升合作精神的基础上, 发现自我存在的问题, 对知识理解的不足, 在纠正的过程中, 会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这样一来, 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效批改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 自主学习中的教师批改

新时期, 中学语文教学, 教师应积极应用高效批改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及时给予准确而恰当的批改, 帮助学生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错误理解基础上, 还应当能够鼓励学生提升学习热情, 从而促使中学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提升。中学语文教材包含多篇经典范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读, 促使学生自主的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基本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思考文章的内在含义。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努力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总结和思想大胆表述出来, 对学生理解的角度和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进行批判性教育, 从而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学习过程中的不足。这种教学模式, 需要教师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和准备, 为学生布置科学的教学任务,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学习, 从而提升理解能力、阅读能力, 并掌握基本语文知识。

(二)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生互批

新时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语文知识内容进行了初步掌握, 并对文章大意进行总结, 在教师的批改下, 纠正了一定思维逻辑问题。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对文章深刻的内容进行探讨, 在小组活动当中, 学生进行互相监督、合作和批改, 能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 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大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 对文章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 并记录下来, 逐一解答[3]。例如, 在学生评改作文《这样做, 值得》过程中, 在学生针对“怎么才是值得”一题的探讨过程中, 不同学生将产生不同的看法,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激烈的探讨, 互相指出对方观点中的不足, 从而逐步深入到文章深层次的内容中来, 对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一系列激烈的讨论和互相批改的基础上, 教师对学生讨论的问题给出正确答案,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的总结是实施高效批改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清晰的掌握, 还能够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 近年来, 在科学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 人们意识到加强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有效转变了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 对于促进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学语文, 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 中学语文教师积极应用了“以学定教, 导学互动”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高效批改教学模式, 不仅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了学生, 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宋娟.中学语文教材女性角色与学生性别意识的建构[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2]何岳球.中学语文教材外国文学的选材和编排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3.

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 篇8

关键词:以学定教;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一、以学定教的基本含义

我国“以学定教”理念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内教学制度的全面改革,“以学定教”在国内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1994年著名教育学专家杨福海在期刊《课堂教材教法》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重视学法指导,切实提高学法指导的实效”的教学论文,并首次提出现代中国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随后,关于“以学定教”的研究始终不断,在众多教育学家不懈努力下,1997年,学术界终于在探索多年后给予了“以学定教”这一理念全新的定义。“以学定教”是指以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依据学生自身的理解能力,依照学情确定教学的任务、方法和策略。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定教”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的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算术能力,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并对学生逻辑思维的构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而,关注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以学定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仍然处在一个较为薄弱的阶段,因而,课堂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发展存在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学定教”的观念核心在于“以学生为本”,通过学生的自身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古有孔子“因材施教”的观念,与当下的“以学定教”的思想有着相似之处。

3.“以学定教”与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生刚接触到正式的课堂教学,其心智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因而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始终在小学教学中是一个难题。(1)数学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较为复杂,学生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存在困难。(2)传统数学知识缺乏趣味性,以教材为纲,难以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层面之上,难以积极活跃思维,融入课堂教学中去。而“以学定教”的观念在于按照学情制订教学任务,以学生为本,将教学要求按照学生学情进行制订,提高学生的课堂内容吸收量。同时,按照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1.告别“以教定教”,立足学情

新时期下,传统方式教学难以适应时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的要求。单纯为教学任务制定的教学计划完全丧失了“实事求是”的教学理念基础,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安排不仅难以培养有自主能力的学生,甚至对于学生的思维成长、学习兴趣都存在不良的影响。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任务应该更注重学生自身的要求,做到为不同学生制订不同教学计划。有些学生可能思维能力发育较早,一味地以简单知识内容为基础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加大教学内容、难度。对于理解能力发育较慢的学生应更多地以基础知识作为教学任务内容,过于难的知识教学会打消学习积极性,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自尊心受

挫,对学生以后学习有很严重的影响。

2.“情景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

较之小学教学的其他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先天性的不足。小学数学教学虽然不同于中等数学及高等数学教学,但具有同样的教学内容性质,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算法为主,缺乏小学教学应有的趣味性,难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而如何克服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先天不足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定教”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任务中多融入趣味内容,如采用“图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将抽象的理性思维转化为情景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终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完美地完成教学计划的任务。

3.巩固教学,拓展延伸

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小学数学教学同样需要这种教学理念。小學数学教学不单单是在课堂中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学生自主拓展延伸占据绝大多数的地位。例如,鸡兔同笼问题的教学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维扩散,自己寻找同类的问题,比如通过回家以家中小宠物为基础引申一系列“鸡兔同笼”的问题研究。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课堂中能够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同时,要以生动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以拥有善于思考的头脑,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小学数学教学是基础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的关键,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彻底摆脱传统的“以教定教”的错误观念,通过“以学定教”的新思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2).

[2]李同胜.构建“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古柏中心小学)

上一篇:启蒙幼儿园六一汇演主持词解读下一篇:行政管理表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