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共12篇)

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 篇1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一作:落花)

唐代古诗词《春江花月夜》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 篇2

“对一个译者来说, 译一个词, 不仅要正确地把词义译出, 而且要把这词所具有的特色、词义的细微差别以及作者褒贬的态度和正反的说法, 不温不火、不多不少地加以体现。”黄邦杰先生的这句话是建立在大量的翻译实践基础上的一句经验总结, 很精辟。我们通过字典, 通过所学的语法知识了解的字词含义, 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含义, 可以说是对字词本身的一种表面理解。然而语言是活生生的, 只有了解了字词在实际情况下的具体意义, 才可以说是真正地理解了字词。

我们来看下面这句话:I am never at a loss for a word, Pitt is never at a loss for the word.理解是翻译的基础, 在理解时, 译者必须注意分析原文中的每一个细节, 即使小到冠词也不能疏忽。在这里“a word”指的是一个词“the word”指的是最恰当的那个词, 因而, 我们不妨把这句话翻成:我从来不愁找不到一个词来表达思想, 而皮特则从来不愁找不出最恰当的那个词来。

再看看下面这个句子:He was a fool for danger.这句话我们如果逐字直译, 将会使译文生硬晦涩, 让读者一头雾水。“a fool for danger”字典里找不出对应的解释,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复阅读原文, 根据理解对词的意义进行处理。“一个傻瓜, 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我们不妨借用中文里的一个俗语来形象地传达原句的意和情:他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 在文学翻译中要做到绝对的“信”, 是比较难的。因为源语和译语在文化内涵、思维方式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很难做到翻译完全对等。我们只有通过反复阅读原文, 根据字面形象去揣测作者的心思, 理解原文字、词、句的深层内涵, 并把信息传递给译者, 才能使译语读者准确地理解原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直译, 字当句对地翻译, 容易让译文读者一头雾水, 不知所云。

二、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蕴

“假如译词而不译意的话, 那只能算是翻译了一半, 所以说一加一还是等于一。如果翻译了原文的意思那才可以算是一加一等于二。如果不但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还传达了原文内容所有、字面所无的意味那就是一加以等于三了。”王佐良先生也曾指出“翻译时当一切照原作, 雅俗如之, 深浅如之, 口气如之, 文体如之”。这些名家名言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 那就是在文学翻译中, 除了要译准原文的字词, 还要力图再现原文的风格和意蕴。一般性翻译, 只要译文准确、通顺, 大抵就说得过去了, 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 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 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 否则就没有尽到文学翻译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我们来看一些例句:

(1) Is it necessary to shout?这是一个很普通的英语句子, 我们很可能会把它译成“有必要大喊大叫吗?”似乎这样译也很忠实通顺, 然而在原文的情境中说话人是用一种非常含蓄委婉的口气在说话, 不愿意或不敢张扬事态, 想好言好语同听话人交流。这样一来, 译成“有必要大喊大叫吗?”就有责备听话人的语气在里面了, 不太合适。我们来看看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是怎么翻译的吧:说话就说话, 非得叫唤不可吗?

(2) What the devil use would they be to Pickering?这句话很俗, 译文当然不能雅, 否则就有失原文的味道了。“皮克林要它作什么屁用?”杨宪益先生的这个译文就很传神。

(3) That Home is Home though it is never so Homely.这句话中“Home”“Home”“Homely”三个词形, 音相同或相似, 那我们如何在翻译时把这种精妙的韵味表达出来呢, 且看刘炳善教授是如何处理的:家虽不佳仍是家。“家”“佳”“家”三字绝好地和原文中的三个词形成映照。

文学翻译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作, 要很好地理解原文, 除了上述语言层面的要求, 还必须具备相关话题的历史、地理、社会等背景知识, 否则就难以完全看懂全文, 建立在一知半解基础上的翻译又如何能准确地将原文信息传递给译文读者呢?意思尚没有准确传达, 风格意蕴就更是空中楼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 准确理解原文应该是文学翻译的第一要务。

摘要:一般性翻译, 只要译文准确、通顺, 大抵就说得过去了, 而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却高得多, 译文除了准确、通顺外, 还必须传达出原文语言上的文学味。本文通过举例, 谈谈如何在文学翻译中理解英语原文的字词, 表达原文的韵味。

关键词:文学翻译,理解,表达,文学味

参考文献

[1]许渊冲.翻译的艺术[C].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6.

月夜忆舍弟的原文及翻译 篇3

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

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

有家若无,是死是生何处去打听?

平时寄去,常常总是无法到达,

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月夜忆舍弟》作者简介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注释 篇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就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就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就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然而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就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然而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穷已:穷尽。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然而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春江花月夜》的诗情画意 篇5

诗的开篇二句便入题, 写了月出江上, 江潮连海的壮丽场面。春天江潮浩瀚, 仿佛与大海相连, 宏大壮阔, 江上明月升起, 从水边望去, 就好像是从浪潮中涌起一样。将江比作海写出了江面的宽广, 而月共潮生, 更让人感到潮水的澎湃和水天相接的阔达。诗中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生命感, 为诗增添了一丝明朗生动的气息。两句诗勾勒出春江月明的整体框架, 为后文的描写铺展了背景。诗的开篇以潮浪连天的浩渺无垠之气势拉开序幕, 作为主角的明月由此缓缓登场。随后诗人的目光落到了江上和岸边。粼粼的波涛一泻千里, 何处的江水不在月光朗照下熠熠生辉!江流弯曲迂回绕过遍生花草的原野, 月光洒在花林上, 花儿好似被蒙上了洁白的冰粒。皎洁的月光涤荡, 使人感觉不到空中流霜的飞动, 也看不见沙汀上的白沙。由此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一一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这六句诗先写了粼粼宛转的江波, 用一个反问句叹出了明月普照万里江波的明朗优美。读者的心也仿佛被月光照亮了。接着通过描写像撒上了层冰粒的花林, 以及“空里流霜”“汀上白沙”不能为视力所察, 从侧面表现出月光之明。虽然是描写春、江、花这些暖色调的意象, 但是诗人用了“霰”“流霜”“白沙”这样冷色调的意象衬托, 在黑夜的背景下让读者感到一种清冷但不失温情的风致。在如洗的月光浸染下, 一切景物也都变得如洗的洁白。江天浑然一色, 纯净纤尘不染, 皎皎的空中只望见一轮孤月。春江花月夜的图景便全部展开了。从开篇以来, 作者的视线由远处慢慢拉近, 由整体到局部, 最后聚焦到了这一轮孤月上。一个“孤”字极妙, 既写出了明月亘古的孤单, 更突出表现了它是这夜空当中唯一的主角, 那洒遍江天的清辉更显其圣洁幽静。从前十句诗起伏的节奏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作者在消受这良辰美景时心中激荡的同样起伏的情怀。面对这皎皎孤月, 作者慨然长叹, 发出了千古之问:江畔是谁最先看到这月亮?江月又是何年开始普照人间?人类的生命代代相延无穷无尽, 世间也更迭变幻无常, 而江月却年年望去都相似, 以那亘古不变的姿态普照人间, 是在等待着什么人吧, 可是总也等不到, 是多么无奈, 只有一江春水滚滚东流。诗人前面发出的两问早已惊人, 道出了宇宙间的瞬间与永恒。人的生命短暂, 但月亮却是永恒的, 世间早已物事人非, 但古人今人同观一轮明月。后面四句更是别出心裁。一代代的人们看到的江月是年年相似的, 诗人想象这江月千年不变一定是在痴情地等待。诗人赋予孤独的江月人类的情感, 是多么精妙的一笔!江月朗照下的滚滚流水似匆匆流逝的时间又似世代不息的生命, 这永恒的动与江月永恒的静形成了自然的反照。这六句诗由自然而联想到宇宙时空, 又联想到人类, 超乎寻常的视野, 不同凡响的想象使之成为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接下来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怀。诗人由月的绵绵无绝期的等待想到了游子思妇同样无奈的痴情。白云悠悠, 荒凉偏僻的水边有人不堪悲愁。白云, 青枫浦是一些给人感觉偏而远的意象, “悠悠”二字烘托出一种凄清悲苦的气氛。是谁家的客子今夜还飘荡在江湖?哪一处的明月楼中还有妇人在无尽的相思?“扁舟子”代指客子, “明月楼”代指思妇。游子思故里, 闺妇思远人, 都是人间难胜的悲情。此四句为总述, 后为分说。先是写闺妇。明月楼上月影移动, 照在悲伤的妇人的梳妆镜上, 月光照在玉户帘中卷不去, 洒在捣衣砧上拂去又回来。“徘徊”二字一语双关, 既传神地写出了月光的明暗不定, 又写出思妇不胜悲伤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的宛转的心绪。“卷不去”“拂还来”一系列动词, 写出了月光恼人地移动着, 妇人想避开, 却拂不开, 月光带着离愁渗入了思妇的心, 那心头的烦闷更加无法排遣。可见思妇思念之深, 连很平常的自然现象都成了烦恼。月影移动也表明时间的推移, 那位思妇已在明月楼上望了多久了?可是, 此时只能够望着月亮, 借月托情, 却听不到所思恋的人的一点消息, 真想追逐着月光飞到那个人的身边。因为千里共婵娟, 所以希望逐月光去见日思夜梦的郎君。此时的思妇已不愿再被动地等待, 而有了主动追求的愿望, 这一转变中凝聚了思妇多么炙热的情感啊。然而望星空, 鸿雁也飞不出这片月色, 鱼潜水龙飞腾也像水纹那样虚妄, 无法传递心声。这四句诗, 借月光, 将情感与自然巧妙地融合, 鸿雁, 鱼, 龙是春江中的自然之景, 而且自古以来, 鸿雁, 鱼, 龙常为书信的象征, 这不动声色的用典, 有浑然天成之感。这几句诗也将思妇的情感描写推向了高潮, 苦闷、惆怅、无奈的心情堆积已久, 只望借这虚幻的月光寄托相思了。八句诗没有直接写思妇的感情, 却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到深深的悲愁, 怜悯之心也油然而起。最后是写游子。昨天夜宿闲潭梦见了落花, 可怜自己春天已近半了还回不了家。江水不停息, 春天也随着江水流去, 将要走到尽头, 江潭边落月西斜。落花, 半春, 落月西斜, 这些意象给人残春落幕的凄凉之感, 落花流水的残景正触及了游子心中那最脆弱的一块, 那装着乡愁的一块。《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曲辞相传由陈后主所创。《乐府诗集》里说:“陈后主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互为诗, 采其中最为艳情者, 命名为《春江花月夜》。”如今所见的《春江花月夜》有隋炀帝两首, 诸葛颖一首, 张子容两首, 温庭筠一首。

这首诗的风格总体看来是清丽而明朗。作者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全景主要用了潮水、江流、花林、白沙等意象, 在夜色的衬托下这些意象给人以一种静谧的感觉, 而又由于月光的朗照, 景物被月光洗净芳华, 只留下最本真最纯净的一面, 组成一幅澄澈唯美的画面。景物在银灰色的月光下带给人凄清之感, 但因为月光的皎洁, 这份凄清也被削去几分而代之以明朗。诗中展现的春潮连海, 月共潮生, 江天一色这样的画面又是阔大浑然天成的场面, 于是景物在一片静谧之中也有一分浩然之气。所以诗中所描绘的是一幅清新明朗而又有浩然之气的春江月夜图。诗中表达感情含蓄隽永, 用了白云, 清枫浦, 扁舟子, 明月楼, 鸿雁, 鱼龙这些典型意象, 来描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这思绪随着江水默默的流淌, 宛转深沉却并不消沉。而落花、残月这些意象在月夜下也带给人淡淡的忧伤之感。诗中描写景物并没用很多的修饰, 抒写感情也未过多地雕琢, 一切都是平淡真实地写出, 正是这平淡真实让人感动。

这首诗是一首感人的歌, 不仅因为难见的赤子之心, 他沉醉了。但陶醉并不耽于享受, 面对美景, 他舒展胸襟, 思绪便游离到了宇宙时空, 顿生悲天悯人之情。孤月, 在诗人的眼中成了忧愁的化身, 而这亘古不移的等待又给忧愁镀上了坚贞的美丽的金边。转而由太空又想到了人间。在诗人眼中, 那游子对家乡的思恋, 那闺妇对远人的忧思, 因为那相思的真挚, 与孤月一般, 也有了美丽的感人的力量。愁情虽愁, 但在诗人的心中因为有了美感, 所以表达出来使人有哀而不伤的感觉。

诗的韵调也是优美宛转的。全诗共三十六句, 四句一换韵, 平声庚韵起首, 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 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韵脚平仄相错, 柔和与急促相间, 读来回环往复, 节奏感极强。整首诗读来就像在低沉地倾诉, 感情含蓄隽永, 但也难掩内在的热烈。诗文的感情表达与声音的节奏有致相得益彰。或慷慨悲壮, 或低回感叹, 时高时低, 正与韵律相合。全诗的句式也灵活变换, 或陈述, 或感叹, 还有反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连续的反问, 增强了提问的力度, 使得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怀自然地流露, 也引起了读者的深思。诗的整体结构也紧凑有层次。全诗是以月为线索来贯穿叙述的, 月出到高悬再到西斜而后落下, 将诗人怀想的神思和春江花月夜的美景连为一体, 也使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情感因为时间的变化而贯为一线, 同时月相的变化与诗人感情的升华与收敛也是相互配合的。

春江晚景原文及赏析 篇6

原文: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译文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注释

⑴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⑵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⑶“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那,同“哪。

⑷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春,《全唐诗》注:“一作乡。”按:作“乡”非。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渺然,幽远貌。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渺然,犹眇绵之意。

⑸“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只自.副词。犹言独自。自,词缀,无义。

⑹佳处:一作“佳气”。佳气: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⑺薄暮:黄昏时分。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⑻余花:残花。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客船:旅客乘坐的船;运载旅客的.船。

赏析: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三四句用虚笔。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尾联复写春江景色。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 篇7

一、以乐造景, 让学生置身诗境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 意境优美。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作品时, 可以借助联想和想象, 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 将这些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一个想象的美好世界中,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上课一开始, 我先播放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 伴随着古筝优雅的旋律, 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 你来到江边, 在你面前是浩渺的江水, 在你头上是一轮孤独的明月, 在你耳畔拂过的是和煦的春风, 在你的身边是月光笼罩下的梦幻般的花林。在这样的氛围之中, 我问:“大家步入春江花月夜了吗?”学生回答:“有些感觉了。”

这一环节, 我借助音乐和想象, 先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为迎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做好了准备。

二、以诗释诗, 让学生表达难以言说的内容

在赏析诗歌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 感觉诗歌写得很优美, 但美在哪里?怎么表现这种美?却又是“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我想, 如果将新接触到的诗歌用学生已经学过的诗歌来解释, “以诗释诗”, 唤起学生已有的赏析体会, 也许就能让学生将那些不可言传的内容表达出来。

因此, 我在引导学生赏析《春江花月夜》第一部分“月之景”时,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最喜欢哪一句, 当说到“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时, 学生一时回答不出, 我便让他们思考一下, 我们有没有学过类似的诗句, 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那句“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两首诗有相同的意象“海”和“明月”, 有了海的映衬, 明月更加空灵、气势更为壮丽。而且学生还主动比较了两者的差别, 《春江花月夜》的气势更为恢宏, 因为这里的月是随着潮水一同涌现。借助想象, 便可以领略到月共潮生的壮丽画面。另外, 这两首诗里还有一个相同的动词是“生”, 而不是“升”, “生”字体现出了月和海潮活泼的生命热情。因此, 有了张九龄的这句诗, 学生不但理解了《春江花月夜》中这句诗空灵壮丽的意境, 而且通过比较不同点, 还能更深入地理解本句诗宏伟的气势。

在赏析《春江花月夜》的第二部分“月之感”时, 我觉得首要的是唤醒学生的思维共鸣, 因为有些道理,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 是诗人还是普通人, 都是共通的, 即面对自然界中永恒的东西, 如明月、江水, 人往往会引发哪些感慨?学生马上把苏轼的那句“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背了出来, 有了这个共同的感情基础, 即对“宇宙无穷, 人生短暂”的感慨后, 为了让学生明白本诗感慨的独特之处, 便于得出结论, 我挑选了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和曹植《送应氏》中的“天地无终极, 人命若朝霜”这两句诗来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这几句相比较, 思考两者在人生态度上有何区别?学生经过比较, 发现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这句表现出了生命的传承, 比前者多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 少了颓废和绝望之情, 由此读出本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春江花月夜》的最后一部分“月之情”, 是古代诗歌中最为常见的离愁别绪, 因而能唤起学生共鸣的句子就更多了, “黯然销魂者, 唯别而已矣”, 这一部分我们关键是领悟诗人如何展现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我让学生重点赏析思妇的思念之情:“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装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我问学生:“这是怎样的思念呢?我们有没有类似的诗句可以相映衬呢?”一个学生立刻想到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说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能够说出这句诗, 表明学生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了。那是一种往复回环的思念, 是一种诗意的痛苦, 可谓“不思量, 自难忘”, 又可谓“剪不断, 理还乱”。学生随之慢慢步入了这样一种感情氛围之中。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这种愁思, 我还展示了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贺铸《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等。不同的诗句, 相似的愁思, 让我们体会到了那种缠绵哀怨的诗境。但这首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 诗情中如何体现这点呢?我抓住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一句, 这又跳出了哀怨的范畴, 让我们想到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种离愁始终透露出一种空蒙、迷惘、柔和的情调, 像轻梦飘过, 却又笼罩心头, 哀而不伤, 具有永恒的普遍性。最后, “落月摇情满江树”, 浓浓的离别相思在美景之下, 化为淡淡的哀愁。

通过以诗释诗, 先把这首诗的感情普遍化, 再引导学生体会本诗的独特之处, 使其在领悟这首诗意境的同时, 又深化了对此诗的理解, 还可以把难以言说的感情用恰当的句子表达出来, 这也是拓宽学生思路的一种好办法。

三、以文释诗, 深化意境, 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最后的大环节是写作实践, 它是课内知识的课外延伸与检验。让学生将感受到的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以由景到情或者由景到理, 力求文句语言优美, 有自己的见解。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会并流畅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为了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把握程度, 我让他们把自己设想成诗人张若虚, 或是诗中的一个人物来写诗歌的意境, 这样不仅写起来简单, 而且角度新颖、容易出彩。还可以带入现代思想, 进行比较, 说一下古今的不同。

为了让学生明白我的目的, 我还示范写作了一小段:月点春水, 漾起阵阵涟漪;月洒花林, 闪耀点点银光;月满江树, 勾起缕缕情思。站在水边尽情欣赏, 心情顿觉舒畅。抬头仰望月儿, 它还是那样无私地奉献着, 为黑夜增添光明, 为人间营造宁静和谐。它孤独但快乐着。

有了抛砖引玉的段落, 再让学生本着“孤句 (孤段) 压全篇”的精神, 力争写出一些亮点, 不用很多, 但要有深度。写作压力小了, 学生的写作热情就比较高涨, 也就会对这首诗作更为深入的思考, 并写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翻译赏析 篇8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前言】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1085年(元丰八年)于汴京所作。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僧人,即欧阳修所谓“九僧”之一。他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雁、鹭鸶、小景尤为拿手。《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注释】

(1)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这两诗是作者元丰八年春天在靖江欲南返时江边情景的写照。

(2)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逆江而上。

【翻译】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诗却表达出来了。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万物逢春气象新。江边,生长茂盛的蒌蒿铺满了地面,芦苇也抽出了短短的嫩芽来。这七字不是泛泛地吟咏景物,而是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贴切地实写出这两种植物的情态,没有一字是闲笔。

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诗人梅尧臣描写这种景象云:“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诗的前三句是描写惠崇画里的景物,这最后一句则是即景生情的联想。作者这样写就把整个画面勾勒得更为完美了,给人以严冬已尽、春到人间的喜悦。作者不仅入乎画内,而且出乎画外,把画上所无而情理中所有的事物呈现出来。如果诗的全部四句均是景物白描,则形式上未免有些呆板。最后一句的处理,不但使全诗灵动鲜活,也使诗和画的意境都被大大地丰富了。

【赏析二】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晚景》,现已无从考证。

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个特定的画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首好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术生命。苏轼这首诗可以说做到了这一点。诗的前三句咏画面景物,最后一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整首诗又如同诗人即景言情,当下所得,意象妙会而自然。说前三句再现画境,其实两者也不全然等同。第二句中“水暖”(温度)、“鸭先知”(知觉)云云,是不能直接画出的。诗能描写如画,诗咏物性物理又过于画。这是因为绘画属于视觉艺术,而诗是语言艺术,有着表现上的绝对自由。最后一句进一步发挥联想,在前三句客观写景的基础上作出画中景物所属时令的判断,从而增添了南方风物之美的丰富感觉,这更是画所不能的。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欧阳修《六一诗话》说:“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赏析三】

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图画见闻志》卷四)。由此可见,惠崇的画享誉一时,而《春江晚景》(钱钟书《宋诗选注》作“晚景”)应是他擅长的.得意之作。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难怪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静静的江岸上绿竹潇潇,在青翠嫩绿的竹叶外点缀着三两枝桃花。竹外桃花,红绿相映,淡淡一笔,将那花竹交错、红绿掩映的“桃花报春”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桃花报春,春天来临,而桃花才三两枝又说明季节实为早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着、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王士祯在《渔阳诗话》卷中说:“坡诗‘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非但风韵之妙,盖河豚食蒿芦则肥,亦如梅圣俞之‘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无一字泛设也。” 有关河豚的应时风味,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

《核舟记》的原文翻译 篇9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用直径一寸左右的木头,雕刻成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禽走兽、树木山石,全都是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赠送给我一只用果核刻的船,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情景。

核舟首尾长约八分有余,高两粒黄米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箬竹船篷遮盖着。旁边开了小窗户,左右各四扇,共有八扇。打开小窗看,两边的雕花栏杆正好左右相对。关上小窗,只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用石青涂在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那个戴着高帽子,留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在他的左边。苏、黄两个人在共同欣赏一横幅的书画卷子。苏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搭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遮隐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佛印特别像弥勒佛,敞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望着天,神情跟苏、黄不一样。他右腿跪在船上,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左膝支起来,挂着念珠的左臂就靠在左膝上──那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桨,桨的左右各有一名船工。右边的船夫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像是在呼叫的样子。左边的船夫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炉子,炉子上有一把水壶,那人正眼看着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着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

核船的底部比较平坦,就在上面题写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颜色是黑的。还有一个篆刻图章,刻的字是“初平山人”,颜色是红的。

春江花月夜 篇10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品悟 这首诗以写月作起, 以写月落结, 把从天上到地下这样寥廓的空间, 从明月、江流、青枫、白云到水纹、落花、海雾等等众多的景物, 以及客子、思妇种种细腻的感情, 通过环环紧扣、连绵不断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由春江引出海, 由海引出明月, 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 引出人物, 转情换意, 前后呼应, 若断若续, 使诗歌既完美严密, 又有反复咏叹的艺术效果。

朱熹劝学的原文翻译 篇11

朱熹劝学的.原文翻译

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劝学翻译:

春江花月夜原文的翻译 篇12

如果把整个唐诗比作一座黄山的话, 那么, 隐逸山水诗的淡静悠闲自是天人合一;而边塞沙场诗的奇情豪气则更显风流才俊。如果说是王孟李杜等撑起了整座山峰的脊梁, 成就了盛唐气象的话, 那么, 数以千计的小家诗人, 则是黄山少之不得的石与松, 共同铸成唐诗雄视百代的辉煌。

张若虚, 在唐代诗歌的黄山上, 就是少之不得的一棵松, 他以《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竟成大家”, 而诗歌本身, 更以其词章的华美, 思想的深邃, 成了唐诗苑中的一朵奇葩, 占尽风情, 承受人们无数的膜拜。

2. 张若虚的诗与仕

莫道张若虚独领风骚, 作为封建士大夫, 他也走的是“学而优则仕”的套路, 仕途上, 他仅仅作了兖州兵曹, 与贺知章、张旭和包融齐名, 被称为“吴中四士”。[1]比起高适太子太保的显赫, 他显然是失意落魄的;比起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清雅, 他显然是局促寒碜的, 更不要说与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以及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相比了。但能“孤篇压倒全唐”、“孤篇横绝千古”的, 就没人和他能比了, 他横空出世, 独领风骚, 赢得了太多的仰慕与赞叹, 再次证实了文学史上“诗家不幸诗人幸”的说法。

3. 张若虚的诗歌神话

春、江、花、月、夜, 这是中国诗人常咏不衰的意象, 名词佳句更是数不胜数:“春来发几枝”、“忽如一夜春风来”、“大江东去”、“人比黄花瘦”、“月是故乡明”、“夜来幽梦忽还乡”、“却话巴山夜雨时”……即使一个月, 也有关山月、西江月、残月、新月等。然而, 能将这些意象集于一诗来写的, 张若虚堪称典范, 该诗所产生的影响, 比之李易安的“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毫不逊色, 所以, 说他创造诗歌神话实是中肯之词。

3.1《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的精美绽放

他写道“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他只是在写“目遇之而成色”的自然美景。开篇两句, 就将诗题中的五景囊括四种, 扣题之紧之功力, 不能不叫人叹服。如果说, 白乐天的《琵琶行》以“千呼万唤始出来”极尽迂回烘托之妙的话, 那么, 张若虚则以单刀直入的迅捷, 让人体味到诗人难以抑制的激情。在春潮涌动的江面上, 一轮明月已然被波浪涌推而出, 似从江中跃出, 又似在江面漂浮, 真乃“月共潮生”。紧接着, 诗人写道“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诗人将远景与近景、将现实与想象连为一体, 给全诗构筑了广阔的审美空间。“千万里”与“何处”一言江水之无际, 一说月光之朗照, 由实而虚, 由景及理, 显得既气势非凡又情理相生, 诗歌在情、景、理的互溶中将审美空间三维化, 使诗的审美张力与“天涯共此时”的抒情经纬度完美契合。再来看诗人如何接的:“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诗题中的“花”出现了, 至此, 《春江花月夜》已华丽上演, 一字不少, 一物不缺。这里, 诗人实际上是荡开一笔来写, 并没有承上来抒情, 而是再次状眼前之景, 月光温柔了江水, 江水留恋与芳林, 江水缓慢而沉静, 一个“绕”字, 既状水之形貌, 又托诗人之情, 一字关乎主客二体, 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矣!

“似霰”集中体现了诗人体物之精道, 花本千姿百态, 再承之以月的抚弄, 似乎就是千万珍珠在枝头跳跃, 月不复为浑然的整体, 而成了千千万万可随手而掬的珍珠月, 熠熠地摇曳于诗人的眼前, 也摇曳于读者的眼前。“空中霜飞不觉动, 汀上白沙看不见”。如果说, 五六句是局部特写的话, 那么, 这两句则是整体状写月色之浓, 一高一低, 一俯一仰, 传神地写出了月下特有的深夜氛围, 与诗人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遥相暗合, 可谓异曲同工之妙也。“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既是承上对写景的总括, 同时也暗寓着时间的推移, 月已到中天, 万物融为一体, 浩浩宇宙, 似乎只剩下一轮孤月, 诗人物物而不物于物, 任由思绪驰骋, 诗歌的审美意境在诗意的丰富中扩展, 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空阔与飘渺。

3.2《春江花月夜》意境的淡定美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篇歌行, 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但作者已赋予了它全新的内容, 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 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2]记得我曾经看到过一幅《春江花月夜》写意画, 画中诗人站在临江的亭子里, 亭子兀立在江崖之端, 诗人居高临下, 脚下波涛翻卷;对面山间, 疏疏淡淡的花色在青岚氤氲中摇曳;头顶一轮皓月, 映照天地, 一片银白。此情此景, 无论单说江, 还是只说月, 我们都太过熟悉:屈原之临江问天的慷慨激昂, 毛泽东之独立寒秋的指点江山, 曹操之东临碣石的雄心壮志。然而张若虚之为张若虚者, 他既非忧国忧民的政治家, 也非主宰沉浮的风流人物, 他只是普通而多愁善感的诗人。他以月为线索, 将情与景, 情与理融合一体, 创造出景中有情, 情由景生, 情理相生的优美意境。至此, 诗歌写景告一段落, 诗歌升华到了哲理的层面。

3.3《春江花月夜》韵律的变化美

诗歌逐章转韵, 韵随情转。全诗三十六句, 可分为九章, 每章四句, 形式整齐, 结构匀称。以平声更韵起首, 中间是仄声霰韵, 平声真韵, 仄声纸韵, 平声尤韵, 灰韵, 文韵, 麻韵, 最后以仄声遇韵收尾。平仄相间, 高低抑扬, 既回环反复, 又层出不穷, 极富韵律之美, 又兼用叠音词“滟滟”、“姣姣”、“悠悠”, 一唱三叹, 声情并茂, 韵味绵长, 诗情与哲理在平仄与韵脚的不断转换中节节相生, 如梦如幻, 营造了为情而痴, 缘景而醉, 因理而思的三重审美空间, 使情景理三者互诠互释, 也使韵律之变更具韵味!

3.4《春江花月夜》触及的哲学命题

夜, 成就哲人, 也成就诗人。月, 属于诗歌, 也属于哲学。月到中天, 诗人却没有归去, 他仍仰观苍穹, 对天发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中忍不住说这几句有“更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 更寥廓, 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 作者只有错愕, 没有憧憬, 没有悲伤。……张若虚这态度不亢不卑, 冲融和易才是最纯正的, ‘有限’与‘无限’, ‘有情’与‘无情’———诗人与永恒猝然相遇, 一见如故, 于是谈开了……对每一个问题, 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 他更迷惘了, 然而也满足了。”[3]诗人如夫子一样“述往事, 思来者”, 诗人以“何人”、“何年”连续追问, 表现了一种“日月安属, 何由考之”的睿智与穷究底里的执着。正是在这样的执着中, 诗人似乎顿悟了,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这样的回答, 既是文学的, 更是哲学的, 千古之下, 有谁不为之慨叹?这种情与理的会通, 实是一般诗人所无法措置于笔端的博大与精微。比之东坡的“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更显深沉旷远, 这恐怕也是该诗之所以被世人喜爱继而流传千古的真正原因。另外, 诗人虽处在齐梁宫廷文学之风延续的初唐时期, 所写诗题也属陈后主所创的“艳词”之列, 但诗人却在自然美景的描写中, 用自然的质朴冲淡了宫体诗的酥软, 用自己深邃的思想, 复活了文人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贯之以广阔的情怀, 因此诗作毫无轻浮妖艳的淫靡, 反倒给人一种“大江东去, 浪淘尽”的历史兴亡感和宏览千古的深沉感。

3.5《春江花月夜》的阐述的生命终极意义

如果说以上是以写景为主兼之以抒写幽古之情的话, 那么, 从“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开始, 诗人从思索宇宙回到了现实自我。固然, 诗人无法确定江月待何人, 但有了“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大彻大悟, 这个答案显然是无需再给的了, 诗人看见远去的江水, 但长江送走的何止是流水?身处异乡, 瓢泊天涯, 诗人一颗归心已“暗随流水到天涯”, 诗人写道“白云一片空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这里似有化用诗歌“白云千载空悠悠”之意, 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显然, 诗人思念远在家乡的爱人。自古悲伤多离别, 诗人似乎有了一种“何事苦淹留”的自责与惆怅, 想到天涯此时, 绮户无眠的妻子, 诗人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柔情:“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诗人推己及人, 想象此时此刻的妻子, 不应成眠, 只应有恨, 这是诗歌的又一次由实及虚, 用唐诗诠释了“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的刻骨爱情。由“捣衣”我们不难想象的到, 这是一个为生活而辛勤忙碌的思妇, 她比“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和“日懒倦梳头”的思妇更具生活气息, 更具典型性, 她排遣相思之苦不是靠吟诗作词, 而是用劳动来冲淡, 诗中“愿逐月华流照君”恰切地表现了她对爱情的追随, 而“此时相望不相闻”也深切地流露出她心中的凄楚。“鸿雁常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更是写出了天各一方的有情人“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的刻骨相思之苦。“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花尚且都要凋落, 人如之何不老呢?思妇的幽怨自怜一并而来,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在这里, “江水流春去欲尽”与“可怜春半不还家”相互呼应, 江上客与楼上人虽天涯相隔, 却共见明月;虽同见明月, 却不能互通音讯, 男女主人对爱情的不渝, 在此合二为一, 他们虽遥隔千里, 却心有灵犀, 女主人在家乡一颦一簇, 诗人在江上就一吟一唱, 诗歌艺术之精湛, 情感婉结之巧妙, 真令人拍案叫绝。闻一多先生说“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 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 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 又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 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4]“江潭落月复西斜”暗示时间已到天亮, 海雾四起, “碣石潇湘无限路”, 沉思一夜的诗人, 或许又要启程了, 是离家近了?还是更远?有人是否团聚?“不知乘月几人归, 月落摇情满江树”, 他身在天涯, 但对爱人的思念却如一江春水, 永不绝期。

月落了, 随着这一中心意象的退去, 诗人趁势收束全诗, 停于该当停, 一气呵成, 实是天籁之作!

《春江花月夜》, 谋篇布局, 借与天机;感情抒写, 回肠荡气, 既有奇句, 更是奇篇, 语言不事雕琢, 清水芙蓉, 与王杨卢骆一道, 为盛唐气象的到来拉开序幕。

参考文献

[1][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P231

[3]《唐诗入门——宫体诗的自赎》,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1.P21-30

上一篇:幽默员工大会主持词下一篇:农业局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意见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