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明确教师工作量(精选8篇)
中公教育清远分校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经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有关地方各级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乡村教师生活费补助管理工作,确保严格规范,阳光透明。
《通知》要求,要结合教师实名制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身份证信息为基础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申领信息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防止虚报、冒领、套取补助资金。要严格落实“以岗定补,在岗享受,离岗取消”的补助原则。补助要重点向条件艰苦地区倾斜,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要充分发挥补助政策对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教学点)任教的作用。
《通知》强调,各地应主动通过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公示有关信息,保证各个环节公开透明。要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有效。要对补助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各地应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及时受理乡村教师投诉,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问责制度,对提供虚假数据,存在冒领、套取、挪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一、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教学改革仍在继续,并且要持续优化,在保证体育课时的基础上,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将教学成果延伸至课外。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认清学校体育的本质,明确学校体育的地位,提高专业能力,提升业务素养,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丰富学校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活动形式,延伸体育活动空间,增强活动实效。
体育课程、教材内容是国家纲领性要求,体育教师要一专多能,甚至是多专多能。要关注教材,重视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切实了解学生、吃透学生,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切实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和阳光体育系列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开发家庭体育项目,合理安排体育家庭作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强化活动意识,让课间、课余、课外的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助力,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二、注重教体结合,完善训练和竞赛体系
《意见》更加明确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兴趣培养与运动技能提高并进,在所有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展现的舞台,培优拔高,发现、培养、输送更多的竞技型体育人才。
三、增强基础能力,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
《意见》中明确提出提升学校体育保障水平的方法与措施。而体育教师也要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师德修养,增强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想要保障自身的权利,就要明白权责对等,切实提高执行力,不能再出现口头应允、行动应付、不想付出、只争利益的行为和现象。
2012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于2月9日在省教育厅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2011年教育工作,研究部署了今年工作。程幼东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2011年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做好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程幼东副省长要求,要健全机制,落实责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加强管理,依法治教;求真务实,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政策执行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果,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张永洲厅长在工作报告中回顾了2011年工作,并就2012年教育工作重点取向和主要任务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加强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二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教育民生的重大问题;三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四是优化资源配置,着力提高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水平。张永洲厅长还强调,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主体责任,保证各项部署落实到位。
会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鸡西市、大兴安岭行署、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大会交流发言,教育厅各位副厅长作了书面讲话。
杜玉波副部长强调:努力开创2012年全国教育宣传工作新局面
2012年全国教育宣传工作视频会议1月10日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明确思路,务求实效,努力开创教育宣传工作新局面。
杜玉波在讲话中指出,在全面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2011年,全国教育系统新闻宣传战线和各级各类媒体,做了大量深入细致、扎实有效的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201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一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攻坚克难、初见成效的重要一年。要适应新形势,把回应关切、务求实效作为教育宣传工作的重大课题,这是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迫切要求,是教育规划纲要见成效的迫切要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迫切要求,是适应媒体格局调整的迫切要求。会上还举行了2010-2011年度优秀教育新闻颁奖仪式。
黑龙江省部署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预评工作
日前,黑龙江省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预评审工作会议在黑龙江大学召开,全省18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黑龙江大学共有8位专家参加了评审。
据悉,2012年我省共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81项,比2011年增加了16%;申报质量明显提高,各单位高度重视,严格把关;申报学科门类齐全,覆盖了全部23个学科;申报单位覆盖面广,部分未申报过项目的外埠高校、科研单位也加入申报行列。
会上,相关领导对2012年我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情况和全国申报形势,对今年的申报评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作重要部署。
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为深入学习贯彻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2月21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召开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出席会议并讲话。
徐泽洲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高校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着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优化高校发展环境,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突出贡献。徐泽洲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强化科学理论指导,制定并实施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意见,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力度,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
最后,徐泽洲要求,要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要建设好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强化对课堂教学、讲座论坛、涉外学术交流、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要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落实责任,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持用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均衡发展将是2012年鸡西市教育发展的主题
近日,在鸡西市政府召开了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会上,邵国强副市长做了重要讲话,肯定了2011年教育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教育要均衡发展。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继续实施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学前教育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坚定不移的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强化师德教育,全面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保障安全促进公平。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切实承担起教育安全主体责任,全力抓好本地教育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助学体系,保障特殊群体孩子的就学。
最后,邵国强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教育改革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教育事业适度超前发展。要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正确处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支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督查制度、问责制度,确保重大教育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确保教育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阿城区教育局将校园安全检查纳入常态工作
日前,哈尔滨市阿城区教育局召开开学前校园安全检查暨送子车管理工作会议。会上,布置了开学前接送学生车辆登记、备案、检验、申领报警灯具和标志牌等项工作,同时,下发了《致全区中小学校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学校要设立交通安全日常检查制度,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书面记录。
会议要求,各学校在开学前的安全检查中做到:要全面排查学校食堂、宿舍、水、电、煤、气等所有重点部位,加强日常检测和管理;要上好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第一时间上报教育局和当地公安部门;要坚决实行校园封闭管理,完善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和学生请假制度;要对接送学生车辆按教育局下发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全面强化交通安全进课堂工作,教育学生注意乘车安全,加强与交警、交通部门的联系,发现有问题的送子车,及时上报相关管理部门。
黑河市举办“说教材”展示活动
近期,黑河市教师进修学校为促进本地区教研活动的有效推进,举行了黑河市爱辉区初中历史、地理“说教材”展示活动。教研员孙丽主持并讲座《如何说好教材?》。之后,历史教师王洪侠、地理教师梁鑫荣进行了“说教材”展示交流。参会教师们认真学习,深感受益。据悉,黑河市“说教材”活动还将继续深化开展。
(通讯员:孙丽)
齐齐哈尔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效果显著
日前,在召开的全省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齐齐哈尔市曲秀丽副市长作了题为《强化统筹 加大投入 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言,把齐齐哈尔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向全省进行介绍,得到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及全省同行的高度评价。
据了解,近3年齐齐哈尔市义务教育总投入75.7亿元,年均增长13%。优先改造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加强了技术装备,充实教学设施设备,累计投入2亿多元,信息技术覆盖率和开课率均达100%。建立了政府、教育、社会、基金4条保障线,已下达资金6.5亿元,将农民工子女全部纳入市财政保障,4.3万名各类弱势群体子女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齐齐哈尔市新录用教师的90%补充到农村和薄弱学校;实施“城乡校际结对携手共发展”计划,组织950所学校结对共建;组织3497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以“一带三”方式与农村教师结对交流;组织百名标准化学校校长定期轮岗交流和千名农村教师进名校挂职提高;下派支教教师1 500多人;组织“送教下乡”5 200多人次。
此外,创新了办学模式。实行集中办学,其中富裕县用5年时间分3步积极、稳妥、科学地推进集中办学,办学条件、办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都达到标准化,家长、社会一致满意,国务委员刘延东批示推广。实行委托式办学、九年一贯制办学、城乡联盟式办学,探索实行学区式办学,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
近期,大庆实验中学召开了一个全市规模的“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效课堂构建”语文学科研讨会,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蔡伟和江苏省仪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刘祥应邀来学校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通讯员:张爱民)
建三江管局创业农场学校在办学上始终坚持人才兴校、科技强校、创办一流教育的理念。学校多方面、多渠道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理念进行培训和提高,积极外派教师参加省级学科年会学习、国培及各类培训,2012年新学期开学初该校请建三江教育局副局长胡兵来校为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为确保西寺小学教师、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学校财产安全,现与值班教师(白天、夜间、执勤)签订如下安全责任:
一、各阶段执勤教师必须按时交接班,责任明确。
二、值班阶段请假、要提前换班,换班教师不按时到岗者,责任属请假教师负责。
三、认真实事求是的填写值班及到岗时间,接受老师们的监督,值班期间不能脱离岗位,确要离开的要锁好大门。
四、白天值班尽量不让亲属带班,值班时非本校人员严禁入内
五、早上、中午执勤教师早上7:00在大门外执勤,严禁在传达室内,并搞好门外卫生。中午值班最晚11.30到岗,1:00以后离开传达室在大门(内、外)值班。
六、夜间值班教师交接班后,进行第一次巡查,期间共巡查三次,确保安全。
七、带班教师负责本周安全的一切事宜,与执勤教师一起执勤,监督执勤情况。
责任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教师签字:
学校(章):西寺小学
当前,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解决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有三个观念必须明确: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学生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是一种手段,是通过这种手段为学生争得一块相对宽松的天地,使某些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可以明确地说,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减轻那些不必要的、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对那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学业则必须强化。
二是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
自古以来,只要有选拔存在,就有考试存在。“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畸型发展,这种教育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素质教育则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的一种重要手段,注重全面发挥考试的功能,追求考试的正面导向,使之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在考试内容上,要紧紧抓住一个“两全”,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就是实施“两全”的一个依据,只要课程计划上有的,大纲明确规定了的,都应该纳入我们检测的范围,或者说考试范围。当前,许多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相对文化知识课教学而言,显得薄弱;音乐、美术、历史、体育、地理、生物等所谓的“副课”不受重视;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口头表达与动手操作诸方面能力的培养得不到很好的落实。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学科并重,改革和完善考试方法、内容和形式,凡纳入课程计划的科目都要考,但不能搞频繁的考试。只有通过全面的考察、测试,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检验我们教师自己教得如何,才能及时总结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所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些必要的考试是不能取消的,关键是改变方法。
三是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平均发展。
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就是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
《大纲》的“前言”部分开宗明义,“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而明确提出了以提高公民素质为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在“教学目的和要求”部分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结构。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又对上述目标结构中的各子项分年级、分单元提出了层次分明、具体明确的要求,形成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三级目标体系。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只要认真实施《大纲》,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数学知识,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对学有余力、爱好数学的学生因材施教,发挥特长,必将促进小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审美素质等基本素质,以及个性素质的发展,从而充分发挥小学数学学科所特有的,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
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材、结合形势、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学生的认知活动有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促使小学生知、情、意、行诸方面和谐发展。
认知能力是小学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责无旁贷地被公认为“思维的体操”。所以《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十多年来的教改实践证明,组织良好的数学教学能使小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认真思考的习惯得到培养。
所谓“组织良好”的教学,许多教师的实践证明是把概念教学置于传授数学知识的中心地位,遵循儿童认识概念的规律进行教学。因为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的概括的反映。掌握了概念,就能引起广泛的迁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然而正因为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认识水平较低,概念教学成为公认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是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儿童获得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小学生已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正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已有感性材料获取典型表象。如借助学生外出旅游所看到的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建立“千米”的概念。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剪、分、拼、摆、观察、体验操作过程,形成表象。再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到概念。学生在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经过训练形成整、孝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形体概念的积累建立空间观念;综合种种能力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显然,建立概念、运用和积累概念的过程就是发展儿童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过程。人教版义务教材小学《数学》课本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过程。然而“应试教育”只看试卷反映的结果,忽视上述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使一个时期来的数学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误入歧途。
小学数学知识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联系九宫填数、古算术题、圆周率等材料教育学生,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伟大民族,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领略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并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两个量相比较的关系随着条件的变化而转化,当两量一一对应时,它们相等,当不能一一对应时,它们不等;两个不等量相比较,以较小量作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多几”,以较大量作为标准进行差比时,得到“少几”;以较小量作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倍数”,以较小量作为标准进行倍比时,得到“分数(率)”。此外,将“点”延伸就成为“线”,将“线”延展就成为“面”,将“面”平移、旋转就成为“体”,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也就具有应用的广泛性。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统计数据、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数据,都是自编应用题的好材料;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进行“多位数读、写”练习,进行绘制简单统计图表的练
习;通过对数据的感知更加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正确的学习目的的先导。因为兴趣是儿童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趣味数学知识,常常能有效地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结合练习课和活动课组织数学游戏和竞赛活动,在活动课上讲数学家的故事,能激发小学生的好胜心和成功欲,进而
鼓励他们从小立志,逐步培养正确的学习目的。
美感是人接触到美的事物所引起的一种赏心悦目的心理状态,是对美的感受、欣赏和评价。数学知识所蕴涵的和谐、统一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也能给人以美感。数学课上教师端庄亲切的仪态,简练明快的语言,规范工整的板书,匀称精确的范图,鲜明雅致的教具,师生间和谐默契的交流,都使学生感到愉悦;几何图形的对称,运算定律、方程等号两边的巧妙平衡,数学概念的概括和简约,数学推理的严谨和简洁,数学解题方法的巧妙,都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简明、和谐、整齐、统一的美,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激发创造美的热情,陶冶高尚情操。
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由多次重复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期。好的习惯一经养成,终身受益,反之,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却难以纠正。要学好数学,必须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先晓之以理,提出每阶段的明确要求,然后反复训练,强化印象。这样持之以恒,坚持数年,必有成效。可是“应试教育”视思想品德教育为额外负担,以“应试”作为学生学习的目的,逼迫学生承担超负荷的“大运动量”训练。师生间哪有情感交流?更无美感可言了。
综上所述,组织良好的数学教学,能使小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发展,具有整体育人功能。
然而小学生的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定型,往往因为学习环境、学习习惯等因素影响学习成绩。也许有的“大器晚成”者尚未显示出来,也许有的智商较高者因求知欲得不到满足而兴趣别移。教师要充分利用数学活动课阵地,发现和培养数学特长生,适当地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做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题目,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数学潜能。至于大面积参加数学竞赛培训,以竞赛为升重点中学的“敲门砖”,加重学生负担,干扰正常教学,显然是“揠苗助长”,违背规律,同样是不可取的。
笔者认为,经过十余年的教改试验,小学数学学科素质教育之路已经探明。
一、传授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数学知识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作为中学数学教育,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是很重要的, 这关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也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 我们面对市场经济, 对人口、资源、环境等应有所了解, 这方面的知识应有所渗透, 这样既可增强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高教学素质, 也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基础。但是不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越多、讲的越深就越好呢?不是的, 中学生的负担过重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它不利于全面发展地培养人才, 尤其是为了应试而实施的题海战术, 只能把学生培养成解题机器, 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不能仅偏重于结论的展示, 而应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历史背景中摄取更多的有效信息, 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并不枯燥无味。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 在讲“杨辉三角”时, 可简单介绍一下“杨辉三角”的历史背景, 这样在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数学历史文化, 激发学生强烈的振兴祖国文化教育的热情。这就是说, 教师不仅把数学作为一种“技术”传给学生,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数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二、加强能力培养, 为深造做准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知识更新愈益加快, 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走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得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把学生的能力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过去那种老师讲, 学生听, 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教学方法必须改变, 必须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上, 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研究学生“学什么”, 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发展。”是否“学会怎样学习”。只有具备了独立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才可能保证将来继续深造, 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聪明才智。那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注重能力的培养呢?我想应注重以下三方面: (1)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引之以趣, 千方百计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把课讲活, 使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气氛中, 把知识学活。从而能力得到培养。否则学生厌学是教学的重大失败, 也就更谈不到能力的培养。 (2) 注重“方法”教学。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知识不能奉送, 奉送只能使学生生吞活剥地去记一堆无用的死知识, 不能理解和运用, 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把获得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后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3)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它的主导思想就是, 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主动发挥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就要求我们课上一定要精讲多练, 特别要给优秀的学生有充分的自我发展的余地, 不必担心自己没有讲过的东西学生以后不会, 实际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占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中的一小部分, 一旦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 能力得到培养, 那他的知识是会在不断探索中增长的。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提高人的素质
数学不是描述性的学科, 它是一个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富有一定的哲理性及具有很强的严密性的逻辑系统。齐民友先生在PM N全国会议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想了两副对联, 分别说明不学数学 (缺少数学训练) 和经过严格训练的人的思维 (及对待事物) 的习惯。
前者是:我想大概也许是;或者可能差不多。后者是:因为所以, 持之有据;充分必要, 是非分明。”
先生谈到的这两副对联, 实际上就告诉了我们前者本就是缺乏数学素养的结果, “充分必要, 是非分明”的后者才是数学的可贵精神的体现。通过这个实例, 又提醒了我们数学这门学科并不是简单的学会用几个公式计算题目, 或者会解几个方程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 数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 它能解放人的思想, 增强人的探索精神, 它又能使人成为更完全、更丰富、更富有哲理性、更具有科学性的人。因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成为单一的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通过严密的证明思路证明方法的讲解、训练采培养学生清晰科学的语言, 热爱真理、追求科学的态度, 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使他们出口的语言绝对是“因为所以, 持之有据”而不是“大概、也许、差不多。”另外,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重数学解题技巧及一系列数学思想的渗透, 因为它不仅可以大大开发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而且还能锻炼他们敏锐的理解力。因此, 在教学中应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在培养人的探索精神, 科学的思维素质方面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应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凡事讲道理, 具有一定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
在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今天, 教学体制也作了很大的更为合理的改革。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把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培养跨世纪人才摆在重要地位。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 教师要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所教知识, 并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 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时, 将演示的图形再次出示, 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吗?学生会明白它是由长方形拉成的, 所以正确判断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 老师说明并板书:对边相等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特征。这样的教学既能使学生轻松接受, 又能牢牢记住。
本学期我听了几节研讨课、比赛课,对此深有感触。
林老师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在品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这一环节中,教师先是让学生比较题目换成《物候现象》好不好,由此学生懂得《大自然的语言》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更加生动形象。接着集体朗读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之后这样布置学生:找出你喜欢的词句圈画出来,并说出理由。几分钟过去后,提问学生。第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我圈画了“周而复始”一词,这个成语用得好,写出了一年四季不断的反复。第二个学生回答:我圈画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两个成语用得好,对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进行了概括,说明了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学生的回答无可厚非,但显而易见,这样的回答完全没有符合老师的要求,学生也没有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教师的引导指向不明。假若教师在比较题目后这样引导学生:这篇课文不但题目生动,整篇课文的语言都很生动,尤其是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请同学们朗读这两个自然段,然后圈画出你认为最生动的词或句,并加以仔细品味。相信几分钟后学生的回答一定会令人满意,学生也能真正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陈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在导入新课后,检查预习:①检查学生积累了哪些词语;②齐读字词。然后布置学生合作交流:如果现在让你们来表演《皇帝的新装》,你最想演的是哪个角色呢?请小组交流你想演的角色,怎样演才更成功?老师话音刚落,学生就纷纷议论起来,在一旁观摩的老师觉得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好像也很主动去学。至于学生讨论些什么,我们听不清楚,只见学生完全置课本于一边,有说有笑地在讨论。几分钟过去了,只听陈老师说:刚才同学们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老师不是让你们说为什么要演这个角色,而是要你们找出你想演的角色的台词,揣摩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等,看看如何把这个角色表演好。这时学生才纷纷翻书,深入文本。其实,并非学生没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而是老师教学语言指向不明。
张老师和吴老师在上研讨课《那树》时,教学环节都是学习字词、整体感知、品味语言、感悟拓展。在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中,吴老师先给出情感、遭遇、写作顺序、价值、层次结构、写作手法、主旨、经历、品质等十几个角度,让学生阅读文本,至少从两个角度思考作批注。几分钟后提问几个学生,学生们都是找一些句子来品析修辞及蕴含的感情,未能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张老师是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了解树的经历和作者的感情。几分钟后,提问的几个学生都能整体感知了课文。不言而喻,两节课都要求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但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明确,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的完成。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每一节课教师不但要明确教什么,还要明确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得怎么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明确目标的指向,否则学生的学就无所适从,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教育部明确教师工作量】推荐阅读:
教师教育工作报告06-10
教育机构教师工作目标06-18
教育实习教师工作总结07-01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06-02
教师教育实习工作总结09-13
教师的教育工作心得体会09-18
中班教育教师个人工作计划10-16
教师教育实习工作心得总结10-29
教育机构教师工作计划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