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共9篇)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1

关键词:生物农业;现状;措施;安徽凤台

生物农业作为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资源型产业。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产品安全与农业环保意识的提高,生物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受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大力发展生物农业,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凤台县生物农业资源丰富,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生物农业产业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与省级科研、大中院校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物技术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局限,全县生物农业产业还处于较低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为此,客观分析凤台县生物农业的现状与问题,制定科学发展战略,对做大做强生物农业产业、提升全县经济活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生物农业发展现状

1.1农作物育种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凤台县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聘请省内外有关育种专家为顾问,整合县内技术资源,积极开展稻麦新品种选育工作,先后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皖稻68、皖稻

89、皖稻90、富麦9606等稻麦新品种和凤科0204、凤科022、凤科003小麦新品系及凤粳5号、香粳

18、中粳糯99-13等水稻新品系,其中皖稻68、富麦9606的选育获得淮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省科技厅批准在凤台县农科所建立了 “淮南市沿淮稻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拓展了空间。

1.2生物农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占一定份额

在凤台县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有井冈霉素、井腊芽、阿维菌素、Bt共4类,年使用量在20 t以上,防治面积约13.33万hm2。生物农药使用量约占全县农药使用总量的10%,赤霉素、苏云金杆菌等品种使用量较少。

1.3生物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难题,通过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新型农艺措施、秸秆培育食用菌、秸秆加工企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和措施,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提高15%以上。2008—2009年凤台县农科教办公室在岳张集镇、新集镇新建生物质气化炉680台、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1个,以户用沼气、节柴灶、生物质气化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等建设为重点,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开发利用生物秸秆中取得了新进展。

1.4环境生物技术利用开辟新领域

1.4.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该项养猪技术通过应用农业生物技术,把有益微生物菌种应用到养猪中,开发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节能养猪新模式。全县已在3个乡镇建设发酵床1 200 m2,结合推广应用生物饲料、垫料,利用生猪的翻拱习性,将猪粪尿的有机质充分被微生物菌群分解和转化成菌体蛋白以及多糖纤维,部分菌体蛋白可直接供猪食用。应用该技术年发展生态型养猪已在1 000头以上。

1.4.2秸秆生产沼气技术。利用植物秸秆及人畜粪便生产沼气已在凤台县取得成功经验。现阶段全县已建沼气池5 100口,年沼气产量近28万m3,有效处理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1 000 t以上。

1.4.3作物嫁接技术。利用生物抗性与经济性状的差异,将西瓜与葫芦嫁接,培育植物新个体,提高西瓜产量,改善品质,解决了西瓜不能适应重茬环境的技术瓶颈问题。由于此技术有效利用生物能源,技术标淮较高,利于发挥技术优势,推进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县已发展嫁接苗种植面积666.67 hm2以上,商品种苗交易额在200万元左右。

2前景与目标

面临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资源日趋紧缺,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现状,“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是无可非议的主题。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推进农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农业生物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农业产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发展,生物农业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将成为今后拉动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随着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生物技术集成研究与创新,生物技术开发将保持其强劲的创造力。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将经济价值、人们消费需求、生态安全融为一体,建立现代生物农产品生产格局,将为生物农业发展营造广阔的空间。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提高生物技术在凤台县农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建设农业生物技术育种基地666.67 hm2,培育1~3个动植物品种和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到2015年前后,努力将生物农业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3应对措施

3.1成立专项工作组织

成立由县政府牵头,农业、科技、财政、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分管县长为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由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县农委成立生物农业技术领导小组,由农委主任牵头任主任,分管主任为副组长,县农技中心、农科所、蔬菜办、植保站、农科教办、畜牧局、水产中心等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该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制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的计划,做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开展生物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和生物产业统计工作[1]。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研究制定配套措施,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为生物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3.2积极开展培育(引进)动植物品种工作

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育种队伍建设[2]。在县农科所建立水稻育种室和小麦育种室,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育种专家作为带头人专门从事育种工作;组织育种人员到省内外学习先进的育种技术,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改善育种手段;进一步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业务联系,共享种质资源,并在现代育种技术上得到支持。二是结合项目实施改善育种条件。结合生物农业和其他农业项目的实施,完善育种技术试验研究和相关育种基础设施建设,配置仪器设备,充实原材料,改善育种工作条件,提升育种技术水平。三是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凤台县农科所每年承担“国家北方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组试验”、“安徽省中粳组联合鉴定”、“安徽省中粳组区域试验”、“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主推品种区域展示”、“安徽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的“超级稻品种适应性试验”、“超级稻钾肥运筹联合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氮肥需要量与利用率试验”等试验课题研究任务,加之相关品种、品系试验与示范的配套技术研究,有效熟化育种成果,实现育种与生产的衔接,推进育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3强化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在现有生物治病、生物治虫、生物治草的基础上,以生物农药开发应用为重点,在生物农

药品种筛选、技术示范等领域进行研究,解决目前生物农药品种少、价格高、见效慢等问题,在5年内,生物农药将取代化学农药量的20%以上。加强与上海农乐公司、美国陶氏公司等农药企业联合,开发引进多个生物农药品种,建立以生物防控病虫为主导的“朱马店15万亩绿色糯稻生产基地”、“城北乡、丁集乡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钱庙乡丰华农业公司5 000亩生态农业立体种养基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实现生物农药研发成果与农业生产的对接,提升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主导投入品中的地位。

3.4抓好主导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凤台县生物资源较丰富,耕地面积4.67万hm2,粮食、生猪、蔬菜已形成生产基地,棉花、油料、水果、中药材等具有较稳定的生产面积,乔木、灌木、草本、苔藓等植物以及鸟类、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品种较多,各种资源与所处气候、土壤、岩石等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综合体,构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3]。但现阶段凤台县农业副产品相对数量较大而利用率最低的资源是农作物秸秆,根据全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凤台县农田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的数量占秸秆总产量的66.8%,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对土壤的损害较大。为此,要在利用秸秆为原料制取沼气、加工造粒为户用秸秆气化炉提供原料的同时,推广秸秆覆盖还田、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技术。通过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方式,推广秸秆饲料化养畜技术。以粉碎发酵后的秸秆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料,培育平菇、木耳、香菇、草菇、姬菇、金针菇等食用菌,提高生物转化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试点,建设秸秆储存基地,加快发展秸秆处理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网络,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秸秆收集、打捆、集中处理和销售,提高秸秆商品价值。加快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炉推广应用步伐,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示范区,提高生物秸秆的利用率。

3.5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一是农田清洁生产。建设农业废弃物收集设施,统一处理化肥、农药等包装弃物;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杀虫;稻田养鱼、虾、鸭控制病虫草害;建立生态拦截系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发酵床生态养猪。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建设猪舍,将普通猪舍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改为新型生物发酵床,在猪舍内设置90~100 cm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在垫料坑中填充80 cm左右厚度的锯末、谷壳、米糠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按一定比例掺拌微生物菌种,并调整水分使微生物菌群繁殖对垫料发酵。生长在垫料上的猪将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4]。同时,将有益微生物菌种与饲料充分搅拌喂养生猪,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预防生猪发病,实现清洁生产目标。

3.6加大生物农业的投入

县政府要将生物农业产业纳入支持主导产业计划,县科技三项资金、支农资金要向生物农业产业倾斜,在财政预算中列出生物农业产业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对国家和省、市级生物农业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给予足额配套。采取财政资金引动、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的办法,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农民加大对生物农业产业的投资力度,广泛利用多渠道资金扩张生物农业产业。

3.7建立有利于生物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对该县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引进生物技术人才。建立激励机制,重用能人之士,允许县内技术人员保持原待遇领办创办农业生物园区,对在农业生物产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给予重奖,并给予提职或到企业挂职。对新设立的生物企业,县政府在土地审批、相关收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帮助农业生物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让生物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按市场需求培育生物产品,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对生物产业的政策咨询、信息、法律、培训、评估等专业化服务,为生物农业产业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8扶持企业发展,推进产业化进程

凤台县的“凤台县顾桥面粉(集团)有限公司”、“凤台县米王粮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恒通伟业商贸(集团)有限公司”、“凤台县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凤台县种子公司”等5家企业系安徽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在此基础上,可在顾桥镇新建一家省级水产良种场。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逐步发展产业基地。县政府支持生物企业和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生物技术产品,共享生物技术专利成果。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繁育、新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组建产学研联盟,创新合作研发模式,提升技术水平,物化创新成果。同时,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在借贷融资、小额担保贷款、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生物产业优先支持。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生物企业,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积极利用科研机构的专有技术和成果,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快产业化进程,促其做大做强。

4参考文献

[1] 李印峰.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生物农业发展战略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1998,16(2):13-16.[2] 林新坚,李善仁,陈济琛.福建微生物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学报,2008,23(4):450-456.[3] 杨承训,承谕.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J].创新科技,2008(8):18-19.[4] 李咏.以生物农业技术推动有机农业发展——重庆市涪陵区清风村新三农模式纪实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2

1 生物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作物育种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 凤台县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 聘请省内外有关育种专家为顾问, 整合县内技术资源, 积极开展稻麦新品种选育工作, 先后育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皖稻68、皖稻89、皖稻90、富麦9606等稻麦新品种和凤科0204、凤科022、凤科003小麦新品系及凤粳5号、香粳18、中粳糯99-13等水稻新品系, 其中皖稻68、富麦9606的选育获得淮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 省科技厅批准在凤台县农科所建立了“淮南市沿淮稻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为农作物育种工作拓展了空间。

1.2 生物农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占一定份额

在凤台县推广应用的生物农药有井冈霉素、井腊芽、阿维菌素、Bt共4类, 年使用量在20 t以上, 防治面积约13.33万hm2。生物农药使用量约占全县农药使用总量的10%, 赤霉素、苏云金杆菌等品种使用量较少。

1.3 生物秸秆综合利用不断取得新进展

针对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难题, 通过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新型农艺措施、秸秆培育食用菌、秸秆加工企业原料开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技术和措施, 全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提高15%以上。2008—2009年凤台县农科教办公室在岳张集镇、新集镇新建生物质气化炉680台、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点1个, 以户用沼气、节柴灶、生物质气化炉、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等建设为重点, 开发利用生物能源在开发利用生物秸秆中取得了新进展。

1.4 环境生物技术利用开辟新领域

1.4.1 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

该项养猪技术通过应用农业生物技术, 把有益微生物菌种应用到养猪中, 开发了无污染、零排放的环保节能养猪新模式。全县已在3个乡镇建设发酵床1 200 m2, 结合推广应用生物饲料、垫料, 利用生猪的翻拱习性, 将猪粪尿的有机质充分被微生物菌群分解和转化成菌体蛋白以及多糖纤维, 部分菌体蛋白可直接供猪食用。应用该技术年发展生态型养猪已在1 000头以上。

1.4.2 秸秆生产沼气技术。

利用植物秸秆及人畜粪便生产沼气已在凤台县取得成功经验。现阶段全县已建沼气池5 100口, 年沼气产量近28万m3, 有效处理人畜粪便和作物秸秆1 000 t以上。

1.4.3 作物嫁接技术。

利用生物抗性与经济性状的差异, 将西瓜与葫芦嫁接, 培育植物新个体, 提高西瓜产量, 改善品质, 解决了西瓜不能适应重茬环境的技术瓶颈问题。由于此技术有效利用生物能源, 技术标淮较高, 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推进产业化经营。目前, 全县已发展嫁接苗种植面积666.67hm2以上, 商品种苗交易额在200万元左右。

2 前景与目标

面临人口逐年增多, 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农业资源日趋紧缺, 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现状, “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是无可非议的主题。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推进农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 农业生物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农业产业, 生物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生物农业同其他高技术产业一样, 将成为今后拉动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随着生命科学理论的发展和生物技术集成研究与创新, 生物技术开发将保持其强劲的创造力。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现有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将经济价值、人们消费需求、生态安全融为一体, 建立现代生物农产品生产格局, 将为生物农业发展营造广阔的空间。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采取“政府引导, 企业为主, 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提高生物技术在凤台县农业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建设农业生物技术育种基地666.67 hm2, 培育1~3个动植物品种和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以上的企业, 到2015年前后, 努力将生物农业产业逐步培育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3 应对措施

3.1 成立专项工作组织

成立由县政府牵头, 农业、科技、财政、环保、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共同参加的生物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分管县长为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委, 由农委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在县农委成立生物农业技术领导小组, 由农委主任牵头任主任, 分管主任为副组长, 县农技中心、农科所、蔬菜办、植保站、农科教办、畜牧局、水产中心等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该组织机构负责研究制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的年度计划, 做好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评估工作, 开展生物农业资源调查、评价和生物产业统计工作[1]。各乡镇要成立相应机构, 研究制定配套措施,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为生物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3.2 积极开展培育 (引进) 动植物品种工作

一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育种队伍建设[2]。在县农科所建立水稻育种室和小麦育种室, 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育种专家作为带头人专门从事育种工作;组织育种人员到省内外学习先进的育种技术,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改善育种手段;进一步加强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业务联系, 共享种质资源, 并在现代育种技术上得到支持。二是结合项目实施改善育种条件。结合生物农业和其他农业项目的实施, 完善育种技术试验研究和相关育种基础设施建设, 配置仪器设备, 充实原材料, 改善育种工作条件, 提升育种技术水平。三是开展试验示范研究。凤台县农科所每年承担“国家北方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组试验”、“安徽省中粳组联合鉴定”、“安徽省中粳组区域试验”、“安徽省江淮地区水稻主推品种区域展示”、“安徽省淮南片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试验站的“超级稻品种适应性试验”、“超级稻钾肥运筹联合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氮肥需要量与利用率试验”等试验课题研究任务, 加之相关品种、品系试验与示范的配套技术研究, 有效熟化育种成果, 实现育种与生产的衔接, 推进育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3 强化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

在现有生物治病、生物治虫、生物治草的基础上, 以生物农药开发应用为重点, 在生物农药品种筛选、技术示范等领域进行研究, 解决目前生物农药品种少、价格高、见效慢等问题, 在5年内, 生物农药将取代化学农药量的20%以上。加强与上海农乐公司、美国陶氏公司等农药企业联合, 开发引进多个生物农药品种, 建立以生物防控病虫为主导的“朱马店15万亩绿色糯稻生产基地”、“城北乡、丁集乡万亩绿色蔬菜生产基地”、“钱庙乡丰华农业公司5 000亩生态农业立体种养基地”, 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示范, 实现生物农药研发成果与农业生产的对接, 提升生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主导投入品中的地位。

3.4 抓好主导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凤台县生物资源较丰富, 耕地面积4.67万hm2, 粮食、生猪、蔬菜已形成生产基地, 棉花、油料、水果、中药材等具有较稳定的生产面积, 乔木、灌木、草本、苔藓等植物以及鸟类、昆虫等动物和微生物品种较多, 各种资源与所处气候、土壤、岩石等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综合体, 构成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3]。但现阶段凤台县农业副产品相对数量较大而利用率最低的资源是农作物秸秆, 根据全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结果, 凤台县农田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的数量占秸秆总产量的66.8%, 既浪费资源, 又污染环境, 对土壤的损害较大。为此, 要在利用秸秆为原料制取沼气、加工造粒为户用秸秆气化炉提供原料的同时, 推广秸秆覆盖还田、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技术。通过青贮、微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方式, 推广秸秆饲料化养畜技术。以粉碎发酵后的秸秆作为食用菌培养基料, 培育平菇、木耳、香菇、草菇、姬菇、金针菇等食用菌, 提高生物转化率,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试点, 建设秸秆储存基地, 加快发展秸秆处理专业化服务组织, 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网络,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秸秆收集、打捆、集中处理和销售, 提高秸秆商品价值。加快高效低排生物质气化炉推广应用步伐, 建设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生产示范区, 提高生物秸秆的利用率。

3.5 示范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

一是农田清洁生产。建设农业废弃物收集设施, 统一处理化肥、农药等包装弃物;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杀虫;稻田养鱼、虾、鸭控制病虫草害;建立生态拦截系统,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为生物农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发酵床生态养猪。利用空气对流原理建设猪舍, 将普通猪舍用混凝土硬化地面改为新型生物发酵床, 在猪舍内设置90~100 cm的地下或地上式垫料坑。在垫料坑中填充80cm左右厚度的锯末、谷壳、米糠或秸秆等农副产品垫料, 按一定比例掺拌微生物菌种, 并调整水分使微生物菌群繁殖对垫料发酵。生长在垫料上的猪将猪粪尿直接排放在垫料上[4]。同时, 将有益微生物菌种与饲料充分搅拌喂养生猪, 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 预防生猪发病, 实现清洁生产目标。

3.6 加大生物农业的投入

县政府要将生物农业产业纳入支持主导产业计划, 县科技三项资金、支农资金要向生物农业产业倾斜, 在财政预算中列出生物农业产业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对国家和省、市级生物农业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给予足额配套。采取财政资金引动、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的办法, 引导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农民加大对生物农业产业的投资力度, 广泛利用多渠道资金扩张生物农业产业。

3.7 建立有利于生物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制定优惠政策, 加大支持各类高等院校对该县生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引进生物技术人才。建立激励机制, 重用能人之士, 允许县内技术人员保持原待遇领办创办农业生物园区, 对在农业生物产业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给予重奖, 并给予提职或到企业挂职。对新设立的生物企业, 县政府在土地审批、相关收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 帮助农业生物企业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相关工作, 让生物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按市场需求培育生物产品, 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对生物产业的政策咨询、信息、法律、培训、评估等专业化服务, 为生物农业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8 扶持企业发展, 推进产业化进程

凤台县的“凤台县顾桥面粉 (集团) 有限公司”、“凤台县米王粮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恒通伟业商贸 (集团) 有限公司”、“凤台县茨淮新河八一林牧场”、“凤台县种子公司”等5家企业系安徽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在此基础上, 可在顾桥镇新建一家省级水产良种场。通过招商引资扩大规模, 增强企业实力, 提升品牌影响力, 逐步发展产业基地。县政府支持生物企业和工程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发生物技术产品, 共享生物技术专利成果。在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繁育、新型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组建产学研联盟, 创新合作研发模式, 提升技术水平, 物化创新成果。同时, 县政府协调有关部门在借贷融资、小额担保贷款、土地、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生物产业优先支持。对发展势头好、潜力大的生物企业, 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 帮助企业积极利用科研机构的专有技术和成果, 提高自身竞争力, 加快产业化进程, 促其做大做强。

摘要:分析了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制定了生物农业发展目标, 并提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采取培育 (引进) 动植物品种、动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主导农业生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加大生物农业的投入、建立有利于生物农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和加快生物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措施, 以为推进生物农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农业,现状,措施,安徽凤台

参考文献

[1]李印峰.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生物农业发展战略探讨[J].科学.经济.社会, 1998, 16 (2) :13-16.

[2]林新坚, 李善仁, 陈济琛.福建微生物农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3 (4) :450-456.

[3]杨承训, 承谕.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J].创新科技, 2008 (8) :18-19.

导游团队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3

1 旅游院校导游专业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导游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因旅游院校导游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新进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比例超过60%以上,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少:原有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地理、中文专业转行的教师,但有旅游行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少;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较之以前逐渐增多,但是专业对口的少;由于旅游职业教育起步晚,教师队伍梯队结构中高级职称少而中低级职称多;男教师少而女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而理论型教师多;缺乏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还未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教师队伍整体教学科研水平偏低。

1.2 教师考核激励机制与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不相吻合。有些高职院校仍以教学课时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杠杆,以发放课时费作为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手段,这种考核激励机制是与规模建设下引导教师多承担课堂教学任务相适应的,单不注重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社会服务、培训与技能鉴定等问题,不利于引导专业教师参与专业建设、教研科研,不利于有效调动其积极性。

2 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双师型教学名师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旅游院校专业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高素质的导游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了高职旅游职业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导游专业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导游人才的重要保证。

2.1 导游专业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1)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优秀教学团队建设要始终围绕“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这一主线。因此,优秀教学团队在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逐步加大聘请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技能课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在建立一支数量稳定、技能高超的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要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聘请兼职教师是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力补充,但不是根本途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的根本在专而不在兼,即注重专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注意专业教学团队梯队的建设,注重专业教师层次的提高。(2)数量充足且结构合理 。 导游专业双师结构的团队组成由专业领军人物、专业核心人物、骨干人物组成,即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专业教师构成。通过培养和引进的方式,使导游专业教学团队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达到合理。如正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数量达到教学团队的15%以上,专业带头人平均年龄不超过45岁,骨干教师平均年龄不超过40岁,且均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团队梯队结构按10%、40%、50%(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专业教师)的比例建设:注重对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人数不低于现骨干教师人数:至少5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至少5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旅行社工作经历或从旅游行业企业直接聘请,100%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并在旅游行业企业兼职。这样就构成了一支专兼结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满足导游专业教学和导游人才培养需求。(3)素质精良并充满活力。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旅游国际化的趋势呼唤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全依赖于旅游职业教育做强势后盾,全力锻造一支素质精良的优秀教学团队是专业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保障。着力培养一支道德高尚、理念先进、素质精良、善于创新、结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导游专业师资队伍,注重养师德、铸师魂、训师才、培师能,推出一批全市、全省、全国知名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打造导游品牌专业,促进旅游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为山西旅游业提供高素质优秀导游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关于农机企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篇4

为全面了解潍坊市农机企业的产品在外省市销售、使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农机事业的发展和农机企业改进产品,优化营销策略和发展趋势提供一些的信息,我们对潍坊市农机企业的产品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

一、调研的目的和要求

紧紧围绕农机化和农机企业生产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实际,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考察、学习、研究、分析当前农机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拖拉机在东北地区的销售和使用状况。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确定不同的考察重点,但主要围绕“在金融危机情况下,农机销售市场现状、未来展望以及潍坊农机在其他省份销售状况及应对措施”等为主线。

二、去年全国农机市场概况和今年市场分析

统计显示,去年,我国农机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值同比分别增长34.71%、34.16%;但因原材料上涨导致企业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去年1~11月份,全国主要农机生产企业累计实现利润同比下降27%。在26家企业中,有16家企业利润出现负增长,亏损面达到61.54%。

(一)去年农机市场基本特征:大中型拖拉机市场需求总量继续延续上升走势;而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统计,全国32家主要拖拉机制造企业去年累计销售大中拖、小四轮、手扶拖拉机,同比分别为2.94%、-20.78%、-16.74%。而销售各种

收获机械同比增长21.33%。

(二)去年农机市场发展主要动力 :一是国家惠农政策拉动市场,其中农机补贴成为刺激市场需求的直接动力。二是农民购买力的提升。随着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及购买力的提升,很多地方出现农机更新高潮。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模式已彻底改变,用现在农业装备代替繁重的农业劳动已成为普遍共识。

(三)今年农机市场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更加有利。机遇大于挑战。一是国家大幅提高农机购机补贴,将推动大马力拖拉机持续增长;二是大拖取代中拖、中拖取代小拖的梯度更新将成为拖拉机市场重要发展动力;三是玉米收获机,秸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等一批先进实用的农机具将会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四是不发达的偏远区域的市场需求也逐惭增长。

所以,今年农机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前提下,发展应该好于去年,作为农机生产大市的潍坊农机企业,要优化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做好售后服务,提高和保护品牌意识,加大开拓省外市场的力度。

三、关于考察黑龙江农机大市场情况

2010年8月,我们一下6人对潍坊市农机产品在东北地区销售和使用情况、及其他有关方面也进行调研考察。其主要情况是:黑龙江是农业大省,面积47万平方公里,人口900余万,是国家商品粮

主要产区之一,是我国较大的农机需求市场,对农业机械需求很大。也是我国众多农机企业的战略市场和必争之地。他们于2001年投资

3.6亿元兴建了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2003年10月竣工。市场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室内面积达一万多平米,农机大市场各种功能和管理相对较为先进。

他们以理念更新、技术创新和服务立新,让农民购得放心、使用舒心、售后服务不操心为经营宗旨。立足哈尔滨,辐射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东北地区,已成为集会展交易、物流配送、技术培训、信息发布、“三包”维修及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东北地区最大的农机大市场。2003年以来,他们已举办了4届农机产品交易订货会,形成独具特色的市场品牌,促进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的配置与流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从销售情况看大型机械销售较旺,而小型拖拉机销售有所回落,例如,小型拖拉机2010年1-4月份累计销售额46460万元,比去年同比下降28.03%,2008年59460万元

四、潍坊拖拉机在黑龙江大市场情况

整个大市场入住农机企业三四十家,配件企业若干家。潍坊农机企业也有近十几家。我们分别就福田、鲁中、山潍拖、潍龙、兴隆及泰山拖拉机有关企业销售人员进行了交谈了解。从去年下半年中小型拖拉机销售数量有明显下降,去年平均每家每月销售30-80台,今年每月销售10-40台。销售比较好的时风和本地长春拖拉机,其原因是时风品牌较多,成本较低,用其他品牌弥补小拖低价格的问题,当地拖拉机有优惠政策。潍坊鲁中、潍龙、兴隆和泰山及一拖基本差不多。

今年前三个月销售较差的是福田小拖。下降的原因,一是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不是很大。二是小拖略有饱和,该买的前几年大部分都买了。三是外地的中小拖拉机不享受购机补贴。四是就咱们福田同等型号的拖拉机来说,比别厂家的高出2至3千元,对农民来讲也是不小的一个数字。他们说:从外观看看不出谁家的机器好,用起来也基本一样,但是几亩地的棒子也卖不了2、3千元,所以同样的机器他们还是想买便宜一点的。另外,我们一路还实际查看了东北农村春耕期间的农机的使用情况。

考察后的思考:

1、东北三省是农业大省,虽然农机工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老工业基地,大部分企业都是60—70年代建的,这些年发展的也比较缓慢,与潍坊有规模的农机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但是,东北三省地广人稀,对农机的依赖非常大,农机产品销售额每年为50亿元以上,潍坊农机企业要利用我们的优势,占领这个庞大的市场,特别是大中型拖拉机,并为其配套的作业机械,如翻转犁、旋耕机、深松机、覆膜机、重镇压器、化肥深施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等。另外。走出山东看农机也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我们的优势和突破方向。一路走一路看,也看到了潍坊优势产业—农机在东北地区发展的广阔前景。

2、发挥我市农机同业公会的作用,整合我市农机优势企业资源,形成合作的统一体,创出潍坊品牌,使企业之间既是对手又是伙伴,做到在兄弟省份共赢的目的,同时要不断的研发创新,根据各地区需求不同,研发出适合当地使用的新产品。

3、我们也正借助“潍坊—中国农机城”品牌,打造农机市场,哈尔滨农机大市场有好多现成的作法,我们也可以借鉴,以便取长补短,不走弯路,一步到位,处于领先地位。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5

在去年8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做了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9.2%,基本丧失水体使用功能;24.6%的重点湖泊呈富营养状态,不少流经城镇的河流沟渠黑臭;近海海域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而流域治理一直是我国环境治理中的难题,随着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公众对环境治理效果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中国水环境质量现状

在最新的201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告中,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部分城市河段污染较重。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09.8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85.1亿吨。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全国十大流域水质状况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71.7%、19.3%和9.0%。这些流域面临的严重问题是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主要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其中:辽河、淮河、黄河、海河等流域都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总体要达到70%以上。

长江水系水质状况中,长江流域轻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9.4%、7.5%和3.1%。该流域城市河段中,螳螂川云南昆明段、府河四川成都段和釜溪河四川自贡段为重度污染。据2015年统计,长江干流取水口近500个都不同程度受到岸边污染带的影响。南京以下江段盛产的鲥鱼、刀鱼与七十年代相比已减少80%以上。干流四大家鱼产卵场和渔场规模缩小,一些严重污染的江段甚至鱼虾绝迹。此外,珍稀野生动物中华鲟等也因长江水质污染陷灭绝危机。

黄河流域为中度污染。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58.1%、25.8%和16.1%。该流域的城市河段中,总排干内蒙古巴彦淖尔段,三川河山西吕梁段,汾河山西太原段、临汾段、运城段,涑水河山西运城段和渭河陕西西安段为重度污染。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两岸污染源不断增多。据统计,80年代初期,全流域污水年排放量为21.7亿吨,到2007年超过44亿吨;每年排入黄河的COD(化学需氧量)超140万吨,氨氮近15万吨,分别超过黄河水环境容量的1/3和2.5倍。

如何治理才是问题关键

如何让污染的河流再次清澈而美丽?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要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观点交锋、技术探讨、项目磨合以及大手笔的技术并购等等。

在专业人士看来,解决水资源的管理系统是根本。为此,由国家支持的东方园林汇集了国内外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顶级人才,涵盖水污染治理、水利、城市给排水、海绵城市建设等专业领域,输出的解决方案包括了海绵城市建设、防洪排涝、河湖连通、水源地与应急水源地的保护、河道设计、全域监测与大数据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系统集成和水体模型、乡村污水、城市面源、农业面源、底泥污染源、潜流湿地/垂直流湿地截污纳管、水生态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例如全国唯一的、真正的水环境综合服务商——东方园林在流域治理方面采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水务的城市水系综合治理理念,全面解决雨洪调蓄、雨水径流量大、合流制溢流污染严重、河湖及河道水质恶化、黑臭水体、水生态修复等系列问题。在理念的指导下,东方园林创造了很多成功案例,如西湖综合治理项目便是这种理念的绝佳样板:通过太子湾公园引水工程实现水利工程景观化,而长桥溪水生态修复公园则实现了水环境工程景观化。正确的理念必然带来良好的业绩,今年,东方园林在流域治理项目上也不断中标大单,如阜阳市城南新区水系综合治理等项目。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6

【摘要】: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实施作为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意义。它的存在和发展自然有很大的可行性,但是在实际的运行当中矛盾问题凸显不断。为了更好的使大学生村官计划健康实施,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深刻分析大学生村官策略的真实现状,以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国家政策 现状 解决方案 应对措施

2005年始中国出现了成千上万大学生踊跃应聘担任政府资助的村干部“助理”的浪潮,媒体称之为“大学生村官”,甚至指为“21世纪的上山下乡运动”。大学生成批地被各地政府聘用驻村支农,既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也不是一般的好人好事,而是有国家战略调整和宏观制度变化作为背景的。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经进行了15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区市已试行过大学生村官,从2008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

大学生村官现虽已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股强有力的新生力量,然而,大学生村官在发挥建设与服务农村的同时,也显现出了诸多的矛盾与困境。

1、不同地区,村官现状不同

一小部分大学生村官在乡镇的严格管理下,工作可以有效率、有条不紊的开展,但一部分农村,大学生村官一个月也不见得能进村一次,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都十分不利。

2、心态不同,表现差异

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存在着些许的惰性和落后思想,认为在工作上没什么前途可言,“只是为了要为以后的考验做铺垫而已。”但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思想端正,心态积极,想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有所作为,把基层农村作为施展2-

理占22%,哲学、历史学占18%,理学、文学、教育学三者占总数的45%。因此,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没用农业、农民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经历,只是凭一腔热情投身广阔的农村,必然在复杂的农村工作实践中碰壁。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工作岗位上很难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XX村大学生村官那么说到:我们平时工作专业划分不明显,什么都干。

3、工作经历上,大学生村官经历比较单纯,有的甚至没有工作经验,更别说在农村生活的经历,很多村官都说自己想象中的村官生活和现实中的差距甚远,自己生活在城市,进入农村后对于农村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其本村的具体情况都不是很了解。基于此情况,一些想真正落实服务于民、扎根于民、一切为民政策的大学生村官有心无力!

二、客观因素

1、农村缺乏吸引人才的良好的基层环境,环境整体较差。相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所生活的城市来说,乡村较偏僻,交通不是很便利,以及居住条件没有落实下来。在访谈中。我们调查到只有2.44%表示他们对农村条件待遇满意,而87.8%的大学生村官对待遇不满意。如果农村不能为大学生村官营造一个用的放心,干的安心,创的舒心的基层环境,那么发挥人才智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成为一句空谈。

2、缺乏长远规划的激励环境,导致大学生村官变成了“飞鸽牌”而不是“永久牌”。据我们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村官概况可概括如下:时间一般为三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总之各种措施没有起到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的作用,反而激发了大学生村官们“跳出农村”的极大热情,成为大学生村官计划中的离心力,最终导致了大学生村官的短期化效应和高流失效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种将大学生的个人需求、未来发展相结合的长远规划,割裂了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和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之间的关系。

3、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定位模糊,缺乏法律依据的身份困境。在《村名委员会组织法》说,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这就使得大学生村官犹如一个空降兵,多数是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这是否能得到村民以及村委会的认可,这些问题至今在法律上没有得到明确回答。在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和相关制度缺位的情境下,大学生村官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三、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改进措施

1、培养大学生对农村基层服务的意识,引领大学生重视农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走访的白龙桥镇借鉴高校里的“导师制”和“社团模式”等大学生熟悉的模式,创新“大学生村官”管理方式。“导师制”就是通过聘请镇里各办公室的专业人员为指导老师,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给予指导。白龙桥镇为每位“大学生村官”指定一名干部专门负责指导,制定配套的考核办法和监督机制。每月通过采取传帮带等多种措施,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镇情和村情,培养他们处理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能力。

2、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制度。应完善大学生村官长效管理机制,制定规范的工作制度、奖惩制度、评先评优等考核制度,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制定实质具体扶持措施。上级组织应及时监督、追踪上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使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公开、透明、公正、合理不打折扣,真正科学规范管理大学生村官。

3、提高补贴福利待遇。大学生来到农村,光靠政策,感情的教育是不够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应该定制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和激励机制。这个经济待遇的提高,能使真正有能力有志于带领农民致富者脱颖而出,激发干事的热情,树立起村官的榜样。真正关心大学生工作、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生活补贴、福利标准,给予精神、物质上的帮助,消除后顾之忧,使其有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4-

4、注重培养使用,明确岗位职责,强化服务管理。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合理安排职务,明确岗位职责。组织部门要根据大学生的服务意愿和专业特长,把他们选派到能发挥作用的村任职,使他们能更好地用所学知识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服务;要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来培养,作为优秀人才来使用,作为自家孩子来关爱。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和结对帮带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培养。要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使他们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充分信任、热情鼓励选聘大学生放手工作、大胆实践,对他们工作中的不足要多包容,对他们创业中的困难要多帮助,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多给予肯定的回答,使他们始终保持激情和活力。接着是强化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妥善安排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加强管理和服务。市、县组织部门要建立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制度,健全考核办法,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乡镇党委、政府要制定到村任职大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健全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述职、实绩考评、群众评议和乡镇党委领导与到村任职大学生定期谈心制度,加强具体管理;村党组织要安排好驻村大学生的食宿及日常生活,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他们的安全;到村任职大学生的母校,要将学生所在村作为联系点,在技术、信息、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5、大学生村官应转变观念,锻炼自身,提升才干。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农村的能力,这不只是专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树立一种村民意识,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融入农村生活;其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三农”,不让农村失望;再次,还需摆正一种心态,运用自己的所学,发挥自身的价值,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四、结语

大学生村官的实施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必然会遇到困难,要克服这些-5-

困难,需要的是政府、农村、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和社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大学生村官制度,需要的是时间,来保证各项配套实施的完善。从长远来看,大学生村官制度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具有相当旺盛的生命力总之,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党的事业接班人的需要。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村官,就要转变服务基层的观念,提高自身实际的工作能力与本领,用感情、友谊、真诚深入农村第一线,解决农民最迫切、最需要、最关心的工作生活问题,真正融入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我的青春年华。

参考文献:

【1】 于明远.大学生成为合格村官的机制完善探索[J],学术论坛2009(10);201—202

【2】 浅析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朱寅霜2002,(4);2—12

【3】 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2007.6.60—10

【4】 对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反思 王丽欣,朱哲

【5】 李庆波.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及实现途径[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7

1.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简述。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 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获取、处理及控制, 对电子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集成、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1.2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

1.2.1缺乏核心技术。相较于发达国家,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起步较晚,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很多先进技术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 没有形成自己的技术发展体系, 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也比较薄弱, 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1.2.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技术人才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是推动电子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起步较晚, 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起步也比较晚, 高水准专业性的人才资源匮乏。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影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 对电子信息产业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企业中技术人才的缺少制约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速度。

1.2.3知识产权保护不利。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各个行业都应重视的问题, 也是各个行业的高发问题。电子信息市场环境存在假冒伪劣电子信息产品, 山寨品、盗版产品泛滥, 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市场环境不利于电子信息工程的良好发展。

二、电子信息工程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支持力度, 加大投入。电子信息工程要有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对其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对电子信息工程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对良好的电子信息工程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例如设立工程基金。政策支持:落实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 不断提高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信贷支持, 拓宽融资途径和投资渠道。

2.2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要实现电子信息工程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 必须建设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队伍, 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要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首先应创造一个有利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发展的环境, 即坚持“以人为本”, 促使人才更好发挥自身创新潜能。其次, 应按照国际要求来培养电子信息技术人才, 使技术人员的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标准。第三, 加强国际交流, 开展多方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技术活动。

2.3加强创新意识, 掌握核心技术。掌握核心技术, 不断创新是电子信息工程永久性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在资金到位、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应提高创新能力, 争取掌握核心技术, 达到或者超过发达国家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水平, 创造自己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

2.4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品服务创新。电子信息产业包含众多领域, 例如软件技术、通信行业、集成电路产业、网络技术等等, 电子信息工程要良好发展需优化产业结构, 进行产品服务创新, 加强与工业制造业合作, 实现数字化、智能化。

2.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并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产业科技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 激发技术人才研究新技术的工作热情, 保护企业的合法效益。

总之, 电子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应该重视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 促进电子信息工程科学可持续性发展。H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工程应用范围和作用的扩大, 其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论述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现状, 并对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信息技术,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8

【摘 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在汤原地区始终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灾害发生发展势头,常发灾害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偶发灾害逐年上升,面对林业有害生物发展态势,要从源头抓好防控体系建设,建立一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防控队伍,逐步完善各项防控措施,加快森林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步伐,促进森林生态平衡。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对措施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有害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衍生物,主要的林业有害生物指对林木有害的植物、动物、病原微生物。包括害虫、病害、害鼠(兔)和有害植物。这些有害生物是森林生长的大敌, 与森林火灾和乱砍滥伐并称为森林三大灾害,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以及防治的必要性、紧迫性。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为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这项工作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汤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防控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汤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形势

1.1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

1.1.1汤原地区常发性害虫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以松毛虫和鼠害为主的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均在2万亩以上,发生面积居高不下,成为有害生物防治的重中之重。

1.1.2突发性有害生物日益突出

1996年落叶松叶蜂、2011年杨叶蜂、2012年柞褐叶螟在汤原地区大发生。虽末造成大的灾害,但这几种灾害在汤原有记录以来从末发生过危害,出现了危害,危害面积达千亩以上。

1.1.3偶发性有害生物在一些地方暴发成灾

舞毒蛾在汤原地区很少发生或造成危害,1996年突然暴发成灾,大面积次生林叶被吃光,面积达到几万亩以上。

1.1.4检疫性有害生物蔓延速度加快

上世纪末,杨干象在汤原地区还没有发现危害,近两年,随着造林绿化步伐加快,外地引进苗木数量品种不断增加,杨干象在本地危害程度和危害面积逐渐扩大。

1.2诱发林业有害生物危害因素

1.2.1气象条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极端气象因子出现频率增加。汤原地区属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近几年连续干旱、暖冬等异常天气,造成树势衰弱,害虫越冬死亡率低,病虫基数急剧增加,给林业有害生物危害传播和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

1.2.2森林自身御灾能力

森林结构类型能表现出抵御灾害的能力,大面积纯林抵御林业有害生物侵袭能力弱,混交复层林的森林群落在抗御灾害能力要强,也就是说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群落,在抵御生物灾害能力上要高于物种简单的森林群落。本县大面积人工纯林较多,特别是中龄林以上林分组成多数为纯林,森林群落构成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抵御生物灾害能力不强,一旦发生病虫害,极易暴发成灾。

1.2.3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能提高森林自身御灾能力,在森林经营管理的理念上要树立正确导向,改变过去对林木经营管理粗放,投入不足,没有及时进行土壤和树体管理,致使部分林木处于亚健康甚至衰弱状态,诱使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

1.3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机制有待完善

1.3.1防治投入机制

许多公益林,在生态防护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森林经营者从中获益很少,由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标准低,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投入比例低,森林经营者难以承担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用。防治经费的短缺,降低了森林本身御灾抗灾减灾能力。

1.3.2防治渠道

现在的大部分森林经营者缺乏防治知识和技术,缺少防治设备,面对灾害发生时,没有能力解决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问题,人工防治技术还没有得到普及,防治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需完善。

1.3.3防治基础设施

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和交通工具等,测报、检疫、防治等环节未达到最佳运作管理模式和协调均衡发展,森防体系建设急需加强。

1.3.4防治意识

森林经营者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和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足,国家防治方针和责任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灾来救灾和从众意识,没有像森林防火那样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2.1加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

森林资源培育的各环节中都有林业有害生物和参与。因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增强防治能力。全面强化宣传工作和法规教育,加快实用技术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提高全社会森防意识。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形势需要,大力培植防治市场,发展专业化防治组织和队伍,促进森防社会化服务,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2.2提高森林自御能力

从森林经营理念出发,大力推进综合性营林措施,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发展生态林业,提高林分健康水平。在采种、育苗、造林、抚育、采伐等各个环节都要增加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措施,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

2.3防控机制转变

按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的思路,建立公益林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重大危险性病虫的治理,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商品林有害生物的防治以经营者投入为主、各级政府补贴为辅的投入机制,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政府防灾减灾计划,对以天然林为代表的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林有害生物,走政府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联防联治;对以落叶松林为代表的经济效益为主的商品林有害生物,走市场主导型防治之路,实行群防群治。

2.4引进现代化防控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防治手段也在不更新。就汤原地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上来看,改变了过去大量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广泛采用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安全的绿色农药。施药手段也得到了改进,大面积防治的地域,应用飞机和车载喷雾机等各种新型防治机械,不仅提高了防治效率,而且还降低了防治成本,增强了防治效果。按着现代林业建设的要求,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要加快实现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对常发生性林业有害生物以飞机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偶发性害虫以车载喷雾器防治为主,其他措施为辅;对珍稀经济林、园林、观赏林以人工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同时,要加强对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引研推广工作,走无公害的绿色防治之路,依靠科技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

【参考文献】

[1]张执中等.森林昆虫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森林昆虫[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3]陈昌洁.松毛虫综合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4]张星饶.森林病理学研究的生态数学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

[5]于宝生,田淑艳.森林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8.

凤台县生物农业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 篇9

肥城市潮泉镇初级中学 孙 超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对民族犯下的罪过。”教育作为影响人的知、情、意、行的活动,不仅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因为人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它在人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因此,家庭不仅仅要给孩子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更要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正常发展的良好家庭教育的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教育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更是成才的终身教育,它影响、决定和改变着孩子的性格形成、行为习惯、身心发展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家庭教育是教育之源,对人的一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许多乡镇、村孩子上学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不难看出,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家庭生产模式,家庭组成结构,家庭子女教育理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家长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自身修养,家庭教育方法的滞后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适当,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农村家庭教育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一名农村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其对学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想认识的误区

(一)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大多数农村家长重视分数、轻视育人。

一些农村家庭父母由于当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非常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跳出农门,有一个好的前程。存于这种思想,不管孩子特长和兴趣爱好,一味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以强压态势逼迫孩子学习,一旦孩子考试成绩优秀,家长就满面春风,喜形于色。反之分数考砸了,就满天乌云,埋怨责怪,甚至动手打骂。对与孩子思想道德教育,从不挂心上,不管平时孩子心理需求,行为能力怎样,一味追求高分数、好成绩,使孩子从心理上和家长背道而驰,甚至有的孩子明着不和家长对着干,暗地里却和家长较劲,迷恋于网络游戏,倾心于男女学生的卿卿我我,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2、大多数农村家长忙于赚钱、疏于管理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改革开放加速了农村多元化经济的发展步伐,农民有的外出经商、打工,有的在自己家门口承包土地搞种植、养殖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使家长的注意力放在赚钱养家上,顾不得和孩子交流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孩子的学习。自制能力强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发奋学习,争取将来有一个好的归宿。自制能力、约束能力差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下课不完成作业,自由放飞逃学,久而久之学校家长都管教不了,小小年纪只有弃学在家。

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的较多。

3、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较多,农村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现在农村家庭中父母都在外打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教育子女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过去家庭条件差,当时的父母极少宠爱孩子;现在祖父母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给予了第三代,造成了溺爱。有些祖父母在带孙子孙女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所具有的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养育”观。同时,祖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了对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二)农村家庭教育思想认识的几个误区

为了对农村家庭教育状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我们课题组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设计印发了100份家庭教育问卷调查表,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我认为目前农村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打骂就是教育孩子。

调查数据显示,16%的家长经常打孩子,81%的家长偶尔打,从来没打过孩子的仅为7%。家长打孩子是一种无奈、无能、简单、粗暴之举。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一种暴力教育,因此想他将来成为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无异于缘木求鱼。之所以93%的家长都打孩子,是因为我们从祖宗那儿继承了打孩子的“优良传统”。古语云:“棍棒下面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才”。大家都把打骂孩子当作教育孩子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法宝”。

误区之二:教孩子做作业就是辅导。

在“您是否辅导过孩子学习”一栏中,有16%的家长选填了“经常辅导”,46%的有时间就辅导,7%的想起来就辅导,15%的孩子找才辅导,16%的从未辅导。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真正没有辅导过孩子的家长还是很少的一部分,说明大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读书。但问题是,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我们的家长错误地认为辅导孩子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作业。更有甚者,他们不惜牺牲工作或休息时间,代替孩子抄题,代为孩子拟写作文提纲,代为孩子查字典,代为孩子列应用题算式。有家长说:“我的孩子真气人呀,他写作文你讲一句他就写一句,你不说,他就一句也写不出来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辅导能有多少实效?

误区之三:与老师交流就是告孩子的状。

在“您愿意与老师交谈的话题是什么”一栏中,64%的家长愿意与老师交谈关于孩子的话题,13%的是关于家教方面的,3%的是关于孩子在家表现情况的,18%的是关于老师如何严格要求学生的。在多少次家长会和走访学生家长时,家长“异口同声”的都是有关孩子在家不听话、不做作业、乱花钱之类的“御状”。有时家长会开着开着就开成了家长们的“告状会”、“申诉会”,走访家长成了家长“上访老师”。因此,孩子怕开家长会,怕老师到家走访,怕老师与家长见面,也就不足为怪了。

误区之四:严厉才是好老师。

在“您对学校和老师有何意见和建议”一栏中,36%的家长要求老师对学生要管严些,只有13%的要求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多方面培养孩子能力的,10%提出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偏科方面的意见和建议。41%的家长没提任何意见和建议。不难看出,大多家长还是关注学校教育的,但在这些学生家长当中,占相当比例的家长希望老师对学生要管严些。中国历来推崇师道尊严,认为“严师出高徒”。

误区之五:老师是万能的。

纵观整个调查统计结果和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我们还不难发现,我们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像把病人送到医院,感觉到进了医院,把病人交给了医生,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一切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医生身上一样。同样,我们学校,我们老师也不可能包治百病,我们不能把老师当作神,不能把老师当作教训孩子的工具,不能认为老师是万能的,是无比崇高的。我们也要食人间烟火,我们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的。我经常听到家长教训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去跟你老师说。”“你看看,你老师来了,你还在那儿玩。”“你老师都说了,你还这样?”从这些话语中,家长有意无意地把师生关系推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尴尬境地。

二、解析影响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因

1、家长自身素质影响。大多数农村家长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他们知识结构狭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没有足够的方法和较强的分析认知能力,解决孩子教育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不到更高层次,必然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一味追求高分数、简单冷漠、放任失管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2、家长工作特点影响。当前很多农村家庭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种地、打工,繁重的劳动、生活的压力,许多家长力不从心,即使心中惦记也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更谈不上研究教育方法和孩子谈谈心、交流交流思想,这种现象在目前的农村中普遍存在。

3、家庭生活环境影响。大部分农村家庭不注重读书,家庭学习氛围淡薄,因而致使一些孩子没有养成课余读书的良好习惯,假日里更是只痴迷于电视、玩耍和上网,弱化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学生学习不思进取。一些单亲、离异家庭的不和谐给学生心里造成阴影和压力,轻则放弃学业,重则会跟着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变坏,甚至走上赌博、偷窃等违法道路。

三、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1、发挥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母亲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女性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对子女要严教与爱护并施,克服那些溺爱,放任不管的消极行为。

2、提高家长素质。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

3、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学生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肥城市潮泉镇初级中学 孙 超

上一篇:免税备案申请书下一篇:我个人对标定位报告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