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如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通用9篇)
教育要发展,班子是关键。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和保证。领导班子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班子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直接影响着校风、教风、学风,决定着学校办学理念、发展状态。因此,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班子成员的整体素质,对于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如何使所有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不断提升整个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创造力?总体来看,要在“带、勤、实、和、廉”五个字上下功夫。
一是带。处处带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是学校领导干部取信于民的基础。在工作中应努力做到“三个带头”:一要带头学习,做学习型的领导干部。会不会学习,重视不重视学习,善于不善不学习,对于一名领导干部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带头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够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来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并能带领班子其他成员自觉学习,努力创建学习型的领导班子。二要带头研究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局党委要求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落实中求发展、求提高、求创新。三要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凡要求教师做到的,中层干部首先要做到;凡要求中层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只有党政一把手带头执行了这些制度,才能使这些制度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加以落实。
二是勤。勤奋是干好工作的保障。局党委要求每一位领导干部腿勤、眼勤、脑勤、嘴勤,做到勤于工作、勤于反思。腿勤,就是该到的地方必须到。分管总务的,要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分管教学的,要进相关学科的课堂,做到管理不留死角。眼勤,即要勤于观察,注意善于发现日常工作中的变化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有效进行。脑勤,就是要勤于动脑,要用科学的、发展的思想与言行引领学校各项工作,要正确把握和认真贯彻上级的要求,对学校的近期工作目标,远期工作目标及学校的发展,要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未雨绸缪。嘴勤,就是要求该说的要说、该管的一定要管,不怕得罪人;要做到敢于评价、善于评价,并能做出科学评价。
三是实。为人、做事要求实、务实、扎实,这是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这方面一要做到为人实实在在,不虚情假意,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坦诚相待,互相尊重。考虑问题要顾全大局,不能只站(下转12页)(上接9页)在一个学校、一条线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工作不能掺杂个人的利益因素,向上级反映工作问题时,不能只讲表象,更要深层剖析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二要扎扎实实,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其它的重大活动,无论从设计、组织和安排上,都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讲究针对性,追求实效性。三要抓工作落实,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指导、有总结。不管哪一条线,不管什么工作,如果只是布置,没有过程的落实,等于没布置,“布置+落实+监督+反馈+重新落实=圆满的结果”。
四是和。领导干部的团结,是全校教职工团结的关键,也是使学校健康、和谐、快速发展的关键。领导干部的团结,不是迎合、不是义气,而应该是为上级负责、为师生负责、为学校发展负责的原则下,同事之间真诚的关心、爱护、合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之间要搞好团结,多交流与沟通,形成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讲究民主,重大问题提交行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之后再放手大胆地开展工作。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能在无形中带动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只有全体教职工的团结协作,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去,同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支持,才能真正形成全校的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只有这个集体的氛围融洽了,心情才能愉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有时候班子成员为工作问题而争论,这是正常现象,都是为了工作,大家彼此坦诚相见,各抒己见,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达到更高层次上的团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在处理干群关系上,要重视说服教育,说服力就是凝聚力,在贯彻每一项决策前,都应舍得在说服上花时间,把道理说透,把要求讲明,让全体师生充分理解学校的意图,达成共识,引起共鸣,自觉自发的去贯彻、落实每一项决策,而不是靠行政手段或者高压政策。
五是廉。廉洁从教是树立教育系统良好形象的基础。只要领导干部做到了廉洁自律,就会有一个很好的校风,很好的行风。面对来自社会上各方面的种种诱惑,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点亮脑子里的红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要求和规定,自觉执行教育局各项工作规则尤其是有关廉洁自律的要求,在重大事项上,如:招生、人事安排、职称评聘、评先评优、设备购置、大额资金的使用等方面必须经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决不允许出现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的现象发生。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为全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起好带头示范作用。
1 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人无德不立, 官无德不威。从政重德, 是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古人早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 并把修身正己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 强调“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历史反复告诉我们:从政者的道德素质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紧密联系在一起, 官德兴, 政权安;官德衰, 政权乱。
我们党历来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 是判断一个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选拔任用干部既注重才能, 更注重品德, 使各级领导权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人手中, 对于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具有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指出, 治国就是治吏,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将不国。并强调德才兼备时德居第一位, 有才无德的干部决不能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这些重要的论述都深刻地阐述了加强当前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为了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必须通过时间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提高执政能力并巩固其执政地位, 此外, 最重要的还是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和指挥,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主动性。干部队伍一定要具有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 甘为人民群众的公仆, 清正廉洁, 一心为民办实事, 只有把人民群众仅仅的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 才能不断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 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对全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党的干部要做追求社会进步的模范,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积极追求先进生产力、追求先进文化、追求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模范, 自觉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对群众的酸甜苦辣、安危冷暖感同身受, 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在社会中具有表率的作用, 因为领导干部不仅大都是共产党员, 而且也是各级党政机关领导者, 可以说是身负重托、使命在身, 他们的一言一行, 直接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目中, 他们不仅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者, 而且也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他们的道德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道德建设, 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只有把领导干部的道德问题解决了, 我们社会才可能形成与党的方针路线要求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匹配的道德风尚。
领导干部作为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项事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人们总是从他们的道德言行中感悟并规范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 因此, 他们的道德行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虽然不能简单地把一些干部的道德言行等同于社会的道德导向, 但是作为整体意义出现的干部道德必是社会倡导的道德准则。另外, 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第一, 解决好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问题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第二, 干部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社会道德风尚的好坏, 关键在于各级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提倡和践行什么样的道德。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不好, 那么, 社会风气就不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就不可能大张旗鼓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道德过程中, 迫切要求领导干部具有道德感召力。只有我们的领导干部具有道德感召力, 才能彰显道德力量、树立新风正气, 才能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聚人。加强官德修养, 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培育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可以形成强大示范效应, 引领全社会思想道德的进步和提升。官德凝聚民心。各级领导干部心系百姓、勤奋敬业、清正廉洁, 就会产生强大的道德和人格力量, 使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为之振奋、为之鼓舞, 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把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贡献出来,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3 领导干部提高道德修养是依法行政、有效履行领导职责的重要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第一,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有效地行使国家权利即依法行政;第二,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 必须坚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我们进入新的改革历史时期, 加强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对社会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就是各级的干部队伍。因此, 只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 减少腐败现象, 才能促使他们正确地行使国家的各种权利;只有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 才能促进他们自觉从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出发, 主动做好本职工作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领导干部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 科学高效地履行职责和执行公务活动, 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 也取决于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特别是在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 作为政府施政的主体, 干部队伍能不能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标准, 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们党着眼于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 公务员特别是肩负领导职务的干部要想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就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实事求是以及忠于职守的道德品质;若想形成强有力的工作集体而高效地开展工作, 就必须具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及团结合作的道德素养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可见, 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高效化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
4 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是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腐败总是与一定的权力有直接关系, 而作为各级党和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我们的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领导干部腐败不但威胁着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国家能力, 激化社会矛盾, 从而时刻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如何预防领导干部权力腐败, 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存亡的大问题。
加强领导干部的廉政建设, 从根本上讲有两条:一是要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 必须靠硬性的制度来预防和制止腐败;二是强化领导干部的内在自觉, 也就是从领导干部的灵魂深处树立廉政理念, 提高其自身抵御腐败的能力, 使其不想腐败。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 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为领导干部的道德自觉, 把廉洁的理念、廉洁的思维和廉洁的精神力量, 以道德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来激励、规范、引导、教化人们, 是一种潜移默化、内在的约束力量。反腐败不仅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 也是文化与道德的较量。大量的案例表明, 信仰动摇、道德滑坡、价值观蜕变, 是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重要思想根源。因此, 要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多种手段, 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 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从内心深处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减少和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身余, 刘满华.关于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兼评《领导者道德建设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4) .
[2]田惠杰.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思考[J].沈阳干部学刊, 2010 (04) .
[3]贾同淮.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推进以德治国[J].探索与求是, 2001 (06) .
[4]尹杰钦.对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湘潭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3) .
【关键字】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方法
Talk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work style of leading cadres
WangJing
【Abstract】 The leading cadres at all levels is the mainstay and backbone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ir style is the party's nature, purpose, program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route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arty's image and the country's long-term stability, a direct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the pace of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starting the task, a simpl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eading cadres in some problems, and initially made a number of leading cadre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work style construction methods.
【Keywords】 Party members and leading cadres; style construction; method
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他们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党的形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要提高建设质量,促进科学发展,关键是靠党员领导干部能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本职工作。但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而带来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和社会上金钱至上等各种不良风气影响,使得一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能谋其职,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有的人心浮躁,不思进取;有的夸夸其谈,不去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官僚主、形式主义严重,背离了求真务、实事求是;又有的为私心、名利或物欲所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这种工作作风的存在,不仅会耽误本单位的建设发展,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阻碍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因此,当前着力解决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已刻不容缓,在抓落实的过程中,要务求有方法见成效。
1 要在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上使长劲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百行以德为首”。一个缺乏道德的人,必然为社会所不容,为世人所不齿,更遑论为官从政。做官必须先做人,做人必须先立德;德乃为官之本,为官须先修德。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增长学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境界和个人修养;另一方面,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遵守道德规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份之想,做到慎独、慎欲、慎微,自重、自省、自尊、自爱,重品行,讲操守,自觉做情趣健康、品行高尚的楷模;再一方面,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通过典型示范、活动激励、警示教育等,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提升道德境界。同时,还要加强道德监督机制。在评议党员、考核干部等时机,要把道德品质作为重要内容,促使他们提高道德水准,努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和带动一片,使单位形成风清气正、栓心留人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广大群众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才能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2 要在加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上下真功
现在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上难以令群众信服,让上级满意,其主要原因是不作为。“在其位不谋其政”,成天浑浑噩噩,工作作风漂浮,无所事事,等上面拿主意、定调子,满足于按部就班,不能主动作为;遇到难题互相推诿,出了问题明哲保身;工作不敢大胆创新,畏首畏尾、怕得罪人,满足于做“太平官”,这种工作作风对单位建设和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对此,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切实树立好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具备敢于负责的精神,勇于担当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其次,要把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决不能照抄照搬,应付差事,更不能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再次,自觉纠正不作为、慢作为或是乱作为,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尽心竭力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3 要在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上出狠招
生活作风无小事,其生活作风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威信、号召力和信服力。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不太重视个人生活作风的养成,讲究排场,追求奢华;有些领导不注重个人品味,乱交朋友;有些领导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生活堕落;也有些领导把人际关系庸俗化,拉山头、搞帮派、划“圈子”。这既背离了我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违背了我党一贯坚持的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的用人理念。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强而有力、操作性高的制度机制,是推进干部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可靠保证,这是最重要、最根本、最现实,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根据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大力推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这主要包括: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考察考核制度,将生活作风情况明确纳入领导干部考察考核的范围;进一步完善监督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情况置于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实现监督的公开性和广泛性;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在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状况进行科学考察考核的基础上,对生活作风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不仅不能提拔重用,而且要根据有关党纪党规进行严肃处理。其次,要注重标本兼治,疏堵结合,做好预防工作。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使大家能够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小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教育领导干部谨慎对待社会交往,多交为事业而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交往中努力做到友好而有原则,亲密而不庸俗。
参考文献
[1] 张茂峰.《把握住自己十六慎》.黄河出版社.
[2] 江春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3]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杨 华
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激发工作的激情和动力,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党和国家干部人事法律、法规、制度为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开拓创新、正面引导、奖惩并重的原则,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切实有效的激励措施。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继续坚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体现时代特征,反映行业特点,彰显组织特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以“文明执法、高效服务、促收履责、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激励人,进一步强化干部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廉洁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引导。积极挖掘和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通过编印先进个人和集体事迹汇编和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干部、引导干部、激励干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三是调动基层积极性,鼓励基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开展特色活动,凝心聚力。
二、拓展选拔任用渠道,探索分类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新思路。一是拓展选拔任用渠道,落实中央和省局要求,进一步优化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使用机制,积极探索领导干部选拔积分制,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选拔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二是加强干部的交流换岗。定期组织不同层面、不同区域干部交流,加强岗位轮换,进一步消除干部的岗位疲劳,增强工作的新鲜感。尝试开展跨系统、跨部门、跨地区的挂职锻炼,拓展干部培养的渠道和眼界,增强领导干部适应不同环境和氛围的能力。三是探索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按照公务员管理及改革的精神和要求,针对干部的工作特点,建立有效机制,合理设置职位,严格考核竞聘,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拓展干部发展空间,调动和发挥广大干部投身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性。
三、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加强考核结果应用
继续坚持在干部管理长期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绩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绩效管理的办法,调优绩效考核指标,进一步加强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引导。一是积极争取用于考核的激励资源。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报酬体系中用于干部考核的部分,以能力和贡献为标准,建立基于绩效的收入分配体系,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二是不断优化绩效考核办法与指标。强化绩效反馈,引入处室评价,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的面谈和反馈制度。强化重点工作、创新工作、基础业务工作的考核权重,实现职能行使类绩效、管理运作绩效、外部评价类绩效、创新发展类绩效和个性类绩效在组织发展战略下的协调并进。三是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和引导。坚持考核的客观、公正,加强考核结果与薪酬福利、职务晋升、教育培训和评优评先的衔接,加大考核的奖惩力度,进一步反映价值导向,体现工作差异。
四、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干部素质
拓展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教育培训层次,进一步提升干部的素质能力。一是分层次开展专题专项培训。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因人而宜,因岗而宜,合理设计班次、内容和方法,依托内外部教学资源,构建长期稳定的培训机制。二是广泛开展职业拓展培训。以分县局为单位组织开展与实际工作相联系的职业拓展培训,通过新鲜的方式、积极的引导和亲身的实践,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促进广大干部树立共同目标,增进彼此了解,实现协调统一,增强干部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三是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层次。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高层次培训活动,加大高端培训资源的整合使用,选派业务骨干和在岗位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攻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学历、学位教育。加强与各地机关的交流,拓展外出学习和调研的层次和规模。
五、建立项目奖励机制,突出争先创优导向
围绕上级考核标准,积极探索项目奖励机制。在各级各类创建、评比和竞赛活动中,用于奖励取得优异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一步调动干部争先创优积极性,提升组织整体形象。进一步扩大基层单位开展干部有效激励的空间,积极向属地政府争取干部高层次的培训交流,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热情。
六、加强组织文化引导,关注干部身心健康
深化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进一步增强干部凝聚力和归属感。一是分类开展干部文化体育活动。注重培养干部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分类开展参与广泛、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整合党、团、工、青、妇组织资源,分层、分类组建各类文体兴趣小组,加大经费投入和经费的分层管理使用,进一步丰富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干部身心健康与组织和谐。二是开展EAP即干部援助计划。作为为广大干部设置的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EAP主要包括干部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辅导、灾难疾病救助、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理财咨询等内容。通过集中和发挥组织资源,关注和解决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降低生活成本,促进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状态,进一步稳定干部队伍。
七、拓展基层激励空间,落实激励责任
将带队伍的能力和成效作为评价科所长职责履行的重要方面,通过目标责任制考核及科所长考核评价机制调整,落实科所长在干部管理中的重要责任。有意识的加大科所长培训力度,提升科所长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和能力。适当扩大科所长在干部管理中的考核权、评价权、建议权,使科所长可以在干部管理中实现更大作为。
八、加强管理监督,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执法责任制、行风作风管理规定、绩效考核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通过及时、准确地查处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营造积极良好的组织氛围。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坚决纠正和制止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从政治上关心干部,防止违法违
我国是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从黑暗社会中脱身而出,最终建立的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无产阶级政权,在这个体系里,党是领导者,而团组织正是党的后备军,是未来党内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想延续目前的大好形势,就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其中后备力量的储备是必不可少的,这可以保持党的活力与先进性。高校是党团组织的一片沃土,在这里抓好党团组织的建设对于我党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团支部的建设以保证党团组织建设的顺利完成。
为此,我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建立一支或几支特称团支部,发挥其表率作用
特称团支部一般通常都以学校和学院团支部中的佼佼者,如詹天佑、茅以升、郑振铎等著名人士名称命名。这些个人影响力大、思想先进、受人仰慕。特称团支部的成员必须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思想,时刻以成为他们式的人才而努力;使其集体荣誉感、凝聚力增强。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支或几支特称团支部,发挥起表率作用,使“先进带动后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二、重视高校团务工作者的组成,使其能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分校区和学院较多的学校,应酌情增加团务工作组织的数量,很多高校的专职团干部的编制都在要求之下;零乱繁多的工作及被忽略的地位,大大增加了团务工作的难度。高校需加强专职团干部的人员和组成,重视其工作的重要性,使众多的专职团干部能够在被认同的宽松环境下切实有效的开展工作。
三、健全基层团支部的组织生活
针对目前许多高校的团支部基本上处于比较凌乱状态的状况,现在的关键任务是重拾基层团组织的信心,使其正常运转并健全基层团组织生活。每个团支部从缴纳团费、调查团员基本情况、奖惩情况、团支部活动记录等做起,基层团总支督促各支部做好基础工作等。每学期至少一次团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团员有条件充分发表对团干部和团的各项工作的批评和意见,开展平等的讨论和思想交流,在团内形成良好的民主风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减少矛盾,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四、增强团员意识,注重团干部队伍建设
一个团支部能不能很好的运行,除了支部成员自身的学习努力之外,更主要的还要看团支部干部的领导管理能力。支部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团干部之后,应对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全面深刻的了解团的知识,并能组织支部广大的团员学习领会,很好的行使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支部团员在行使自身团员权利和义务的同时,增强了团员意识,认识到自己不仅是一个班级成员,更是一名共青团员,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
五、开展团学活动,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团组织活动是团组织活力的表现,是团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锻炼和考验,也是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先进性的形式。要开展好团日活动、充分运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这两个载体,积极开展团内各项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引导校园文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内涵,发挥教育功能。开展团学活动的同时,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的影响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注重现实,对就业、生存、发展有着更多的压力和担忧,因此只有将开展团学活动与现实联系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到广大团员的喜欢的同时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六、稳步推进“党建带团建”,构建党团建设一体化新格局。
广大团干要进一步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而各级党组织增强“带”的主动性,对团建工作做到落实到位。如:直接带领和推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带动工作发展,不断优化团的工作条件。重点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基层团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组织总体规划,在制定目标管理、检查指导、考核验收、总结工作时,要使党建与团建一并研究、部署、检查的总结;二是按照《党章》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使共青团能及时了解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及党建中的重大事项;三是坚持把团干部培训纳入培训规划,至少一年组织一次团干部的培训。
七、改革学校团组织设置,构建新型组织网络。
根据社会发展趋势,针对团组织缺乏工作主体,原有的组织形式已很难发挥作用的现状,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团结凝聚青年和团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利于团的系统管理、有利于扩大团内民主和团员参与”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符合实际的多种方式建立团组织,构建起新时期基层团组织网络,实现团组织的多重覆盖,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
八、创新团干配备方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班级团干部的选拔要十分重视,严格按照班级团干部的任用标准,可以采取公开竞选、组织物色等方法,选好选准团干部。尝试运用专职团干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团干部配备。在体制外的其他学生中推行志愿制,并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在团支部担任志愿者,不断完善班级组织的干部配备方式。
九、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团干综合素质。
要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和一定数量的团员队伍。在团干部建设中要针对不同层面的团干部采取不同方法加以培养。对院团干部要注重加强学习培训、素质拓展训练,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总体要求,在团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鼓励撰写文章,同积极运用新颖的素质拓展训练方式引导团干部自身不断成长和发展,努力提高团干部的实践经验、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在发展壮大团员队伍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好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广大团员青年在各种活动中感受组织的温暖,增强团员意识,充分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
十、积极探索团组织有效新载体,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五大建设”中,就有一项是反腐倡廉建设,由此看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廉政文化也是抵制腐败滋生的有力武器,是加强部队党风廉政建设、塑造执法为民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和激励人的强大驱动力。在新形势下,公安消防部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积极推进消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的新课题。
一、深刻理解消防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
消防廉政文化,是消防官兵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关于廉政方面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精神品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以消防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消防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建设和警营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消防廉政文化作为消防部队警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防部队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治本之策,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反腐败工作不仅是一场政治斗争,更是一场文化斗争,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新时期消防部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消防廉政文化作为消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消防部队的精神、制度、管理、执法之中,是消防部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十八大”精神的感召下,大力加强消防廉政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新时期消防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正规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近年来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也为我们全体消防官兵敲响了警钟。为此,开展消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消防官兵打牢廉洁从警的思想基础。近年来,消防部队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和专项活动,以及推行消防监督执法回访、执法人员公开述职述廉等工作,并在这些活动中突出廉洁从警的专项内容,官兵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规范意识得到显著增强。但我们也看到,队伍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形形色色的特权观念、本位主义、功利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关系和执法形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思想认识抓起,正本清源,固本强基,不断强化廉政意识,增强每个官兵为警清廉的职业道德修养,使宗旨意识根植于官兵灵魂深处,有效筑牢抵制利益诱惑和不正之风侵蚀的思想防线。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官兵执法水平。消防官兵的形象有相当部分体现在执法基础上,而执法基础最容易因为腐败而削弱,执法权威最容易因为腐败而降低,执法地位最容易因为腐败而动摇。积极预防和坚决清除腐败现象,对于巩固和提高消防部队的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剖析违法违纪发生的根源危害,运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正面引导官兵,做到预防在先,警钟长鸣,可以使每个官兵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辩是非、明得失、知对错,消除队伍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规范执勤执法活动与日常行为,进一步提高队伍的执法水平。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巩固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中纪委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反腐败斗争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廉政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廉政文化既抽象又具体,既无形又有形。消防部队在加强官兵队伍管理教育中,坚持发挥廉政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廉政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广泛传播,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意识氛围,树立官兵正确的人生信仰和执法理念,引导官兵约束和纠正自己的行为,促进官兵自觉树立廉洁自律意识。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廉政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可以形成共同理念,使全体官兵在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和培养,使整个队伍神清、风正、劲足。通过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可以把全体官兵的价值观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目标导向,培养和塑造团队精神,并通过目标考核、绩效奖励等方式,引导全体官兵坚定信念、奋发向上,为实现部队高度稳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
三、新时期消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
从近年来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看,消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显性的,有些是隐性的,成为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的“瓶颈”与“羁绊”,不得不引起正视与深思。
(一)对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工作尚未形成整体合力。当前,消防部队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着“传达容易、落实难”的问题。虽然各级党委都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办法,对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强化推进廉政建设。但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或主要领导认为廉政文化是“虚工作”、“软任务”、“太抽象”,可有可无,可抓可不抓,在工作安排上没有做到整体部署、统一规划、形成制度。甚至把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理解为是纪委的事,认为与己无关,不愿意配合,不主动参与,把纪委组织协调变成了主要负责承担,导致了纪委在廉政教育、文化建设中单个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难以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对廉政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不健全,工作缺乏前瞻性。一是廉政建设制度的约束性不强,一些单位、一些岗位制度不全甚至制度缺失,有的制度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没有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与廉政建设过程中,因此,制度管不了权、管不了人,管不了事。二是党风廉政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廉政教育缺乏经常性、针对性、引导性,教育往往停留在学文件、听讲座、看录像、念教本的形式主义上,忽视了教育的思想净化功能、行为引导功能、内心警示功能,教育与实践、教育与成长、教育与发展严重脱节。三是对重点领域的腐败预防能力不强,有的单位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重点部位缺乏有效的定点监控、过程监控和长效监控,重视事后查处的惩治型监督,忽视事前预防型和事中纠正型的监督,忽视组织监督、社会监督、服务对象监督、群众监督的立体网络与机制的建设,关口后臵、监控滞后导致腐败预防失察、失效、失准、失严。
(三)对廉政文化活动开展不够经常,廉政文化氛围不浓。绝大多数单位在抓廉政文化建设这一环节上被动应付,上级有强调有要求才有动作,一阵风的思想在大多数单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原因。既有思想重视不够的原因,对消防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性认识不够,把廉政文化建设看成可有可无、当成应付上级检查的任务来完成,也有理念尚未跟上的原因,没有把“文化育警”同“政治建警”、“科技强警”结合起来,对它的理解也仅局限于娱乐和调节功能,使得文化凝聚、教育和引导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正是这种落后的理念,忽视和弱化了消防廉政文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一是体制之困。消防廉政文化建设过于追求形式,空洞说教,无法深入官兵内心,难以取得认同。二是环境之压。当前,消防官兵执勤执法、专项行动等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各基层单位普遍存在警力匮乏现象。三是人才之限。现有的文化骨干在日常工作中不受重视,缺少舞台,专业技能难有长进。
四、新时期消防部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实际,有效开展适合广大官兵需要的廉政文化活动。在消防部队中,青年官兵占全体官兵总数的四分之三;特别是年轻官兵,学历高,思想活跃,崇尚自我。对此,我们注重结合岗位特点,贴近消防工作,运用各种载体,让廉洁从警的要求入耳、入脑、入心。一是制作廉政文化卡片。将廉政警句、清廉格言、廉政宣言等制成卡片,发送全体官兵,要求官兵放在案头,记在心里,把“廉洁从警”作为一生的座右铭。二是开辟廉政文化宣传平台。设臵廉政宣传橱窗、宣传展板,开设“廉政文化”、“警示教育”网页栏目,转载军报、刊物中的廉政文化内容,采集本单位官兵廉政事迹,编发相关简报、期刊,倡导廉洁之风。三是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结合开展的专项教育整顿活动、廉政教育基地参观活动,通过反面典型,讲教训、看危害、抓律己,教育官兵引以为戒。同时强调慎独、慎权、慎微,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四是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管理。为了加强对队伍的管理,我们把廉政教育触角深入到官兵家庭,经常给官兵家属发送廉政短信,发送廉政信函,签订“助廉承诺书”、“告知书”,开展谈心交流活动,增强官兵家属的法纪意识和廉洁意识,让官兵家属成为廉洁从警的信息员、预警员、监督员。五是加强社会监督措施。公布监督电话,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定期召开廉政座谈交流,通报群众意见建议,让官兵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监督。
(二)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品位。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应该把廉政文化建设从长计议、远景规划,不断提升品位和注重实效。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消防部队其他工作进行统筹考虑,形成一套完整的目标管理体系,强化责任意识,实行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形成全员参与、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和机制,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二是优化手段与措施。廉政文化建设的品位,反映了消防队伍的品位,也是消防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工作中,要坚持针对队伍特点,立足现有条件,丰富手段,完备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正面引导要经常化,警示教育要制度化,预警防范要人性化。不仅要有说教,更要注重感化。对涌现出来的优秀廉政文艺作品和优秀廉政文化活动,及时倡导和推广。三是注重结合。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基层基础建设结合起来,与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结合起来,与支部班子建设结合起来,贯穿于消防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到管理、教育、制度、监督整体推进,确保内部安全稳定。同时,坚持不断丰富和发展廉政思想、廉政理论,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有效发挥廉政文化在派出所整体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四是坚持文化育警、文化强警。坚持弘扬“忠诚为民、赴汤蹈火、敏行争先”的新时期广东消防精神,切实端正官兵的价值取向,永葆队伍的忠诚本色;要精心组织富有成效的文化活动,积极营造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警营氛围,着力使广大官兵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一、加大资金投入, 让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更有“钱”景
资金投入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是制约基层文化建设的瓶颈所在, 经济水平的高低造成了区域文化建设不平衡, 甚至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连最基本的文化设施也是缺乏的, 又何谈构建基层文化建设这项任重道远的工程?响应十二五规划“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 应该加大对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对处于最基层的“村级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确保有足够的设施能够为广大民众所用, 在2012年3月召开的两会期间, 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也达成了“文化即民生”的共识, 越来越多的文化建设提案被通过, 可见新时期农村基础文化建设不仅奠定了文化强国的基石, 更是文化民生的重点工程, 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的加大对公共基础文化的投入, 全国大部分省陆续投入大量资金直接用于乡镇公共文化设施的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这些大笔资金的监管上, 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管乡用”的财政制度, 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有严格的调研、规划、落实等程序, 努力确保取之于人民的每一分钱可以落到实处, 不缩水、不走样、不打折扣, 真正实现改善新时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 使未来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钱”途和前途得以双丰收。
二、教育托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最美乡村教师感动中国
近些年来, 新时期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耳熟能详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文化下乡等工程的实施, 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的精神生活, 但我们看到农村文化的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差距, 还需要在巩固当前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重视留守人员的精神世界, 这些留守人员大致可以分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投其所好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就能让不同的农村留守人员有不同的收获, 首先对于老年人来说, 可以以村为单位组织戏曲、花卉和书法等培训与比赛, 激发农村老年人的文化热情, 使老年人能够生机勃勃的度过“夕阳红”;对于农村妇女, 可以组织刺绣、编制、厨艺等培训班, 既提高了她们的文化素养, 又丰富了她们的精神世界, 可谓是一举多得的文化基础建设成果;对于留守儿童和青少年的文化教育, 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农村教育是农村文化的撒播和传承的最佳途径, 用教育来托举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大梁, 这是改善基层文化结构的一条有效方法。纵观全国范围内的农村教育基本上都比较薄弱, 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缺乏、教学质量低下等一系列方面, 奋战在农村一线的教师都是让人肃然起敬, 2012年9月由央视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的主题为“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 你我为弘扬崇高而寻找”, 很多乡村的教师就是这样坚守着清贫和寂寞, 默默的为农村文化的传播耕耘奋斗着。
三、草根文艺团体传播文明新风, 让农民的生活“富而美”
“星光大道”捧红了阿宝和大衣哥朱之文, 还有众多的草根文艺团体登上了璀璨夺目的各类舞台, 说明在新时期的农村并不缺乏奇人志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是草根文艺团体最为繁盛的时期, 改革开发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于是乎人们在追逐金钱利益的路途中无瑕关注精神的享受, 使得这一种百姓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陈迹消失于人们的视线, 在经历了沉浮起落之后, 草根文艺团体又在各级各类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焕发了新的生命, 它如同一位扎根于基层游荡于田间地头的特殊文化使者, 既能以天为背景又能以地为舞台, 与农民百姓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既延续了当前盛行的草根文化, 又把宣讲文化惠民政策和传播文明新风尚的责任集于一身, 还能广纳百川的吸收各位民间艺术珍宝, 甚至一些农村的草根艺术团享誉国内外, 有很多精品节目也走向了春晚舞蹈, 极大鼓舞了这些乡村艺术团体的创造和表演热情, 浓郁的乡土本色表演、新奇的创造智慧成就了这些草根艺术团体的光荣与梦想, 他们的表演真实自然, 将本土文化的艺术性、观赏性发挥的淋漓尽致,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有深远意义的群体活动中, 也有越来越多的“粉丝”成为这些艺术团体存活与发展的强力支持, 对于这些草根艺术团体, 既可以通过一定的财政支持解决生存的后顾之忧, 也可以对接社会资源和利用市场运行方式维持添置表演服装、道具等大额支出, 发挥这些团体活跃农民生活的巨大作用, 切实为农民群众奉上一顿文化精神大餐。
总之, 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 我们应该理解基层文化建设的内涵, 明白所谓基层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在新时期乡镇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文化推崇传播活动, 它应该是为农民百姓所喜欢和关注的, 具有乡土特色的一种关联文化。在实施传播文化文明的过程中, 通过加大对文化设施的完善、教育和组织各类文艺小团体等途径, 满足新时期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以使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摘要: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视野, 加强农村基础文化建设可以提高生活在农村地区百姓的幸福指数, 而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得益彰, 农村文化能否繁荣, 与政府的经济支持、教育的丰富和文艺团体的活跃程度是休戚相关的, 只有真正对新时期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重视起来, 才能发挥文化的强大影响力, 改变旧时期农民“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单调寂寞的日常生活, 使文化生活步入常态。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基层文化,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段灵峰, 浅谈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大众文艺, 2012.05
[2]何健, 农村教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甘肃农业, 2003.09
[3]元洪波, 民间艺术团体活跃咸丰县乡村院落, 民族大家庭, 2009.05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方法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08-02
一、引言
尊师重教的历史在我国渊源流长,一些名师之所以为世人景仰,不仅在于他们兢兢业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操守,更在于他们言行一致、持身自律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道德风范。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摇篮,肩负着科教兴国的神圣使命,其培养的大学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校老师的师德建设息息相关。当前,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师德建设工作亟待改革和创新,只有与时俱进,加强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素养,才能建设一个高效、务实、和谐的高校。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师德是高校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和角色价值决定了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他自身所具有的理想信念、人生态度、价值取向、道德修养、治学方法乃至为人处事、言行举止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兴趣、心理、思想、观念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教书”、“育人”是同步的,一体化的,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负责。为人师表,决不是一句简单的话。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每一位“为师者”职业要求和历史责任。
(二)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在大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因此,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试想,靠抄袭作假得到文凭、不择手段晋升职称的老师怎么能教学生讲诚信、不作弊?满口脏话、满身臭气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讲文明礼貌?向学生索贿受贿的老师怎么能教育学生清正廉洁?一个经常散布有悖社会主义的言论的老师,又怎么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铁必须本身硬,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是高校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用保障。
(三)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
高校若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大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谁不注重教学质量,谁不注重学生素质,谁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推向了市场,高校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大学生是学校的产品、名片。社会承不承认、接不接收某所学校的毕业生,要看你的毕业生有没有本事,讲不讲道德。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道德素质低的学生,无论他的能力有多强,分数有多高。如果某所高校的毕业生都不能正常就业,势必要被社会亮红牌,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也必定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就必须加强师德建设。
(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良好学风、校风的重要途径
“教风”与“校风学风”是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系统工程。没有良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风”,更谈不上良好的“校风”。“上梁不正下梁歪”,“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校风学风,是学校常抓不懈的永恒课题,师德建设当然也就成了学校常讲常新的经典话题。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源,也是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创造优雅的育人环境,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新时期如何有效地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标准
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涵是不同的。新时期高校师德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高校教师必须具有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师德标准中的首要条件。高校老师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其二,学高为师。师智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没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高校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教师的活力来自于师德风范,而现代高校教师师德风范的内涵,不仅要求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还要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更要求具有高水平的职业能力和永不枯竭的创新精神。
其三,技高为师。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学科前沿知识与研究成果;要有良好的育人技巧,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同时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使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其四,身正为范。高校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教师不仅要以其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将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是大学生的引导者,是放飞学生梦想的人,是点燃学生激情的人,是激发学生创造的人,是鼓励学生进取的人,是以人格魅力塑造学生高雅品位的人。
(二)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应该说,当前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的道德素质是高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好的,他们为人师表,率先垂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堪称典范。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也无可否认,由于受社会各种思想的影响,高校师德建设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归纳如下几点:
其一,敬业精神缺乏,教学投入不足。部分教师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
其二,单纯传授知识,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只是单纯传授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忽略学生的人格培养。
其三,自身素质不高,师表作用欠缺。部分教师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讲文明;教学工作中不负责任、备课不认真,应付学生;在课堂上散布有悖于社会道德的言论;甚至有的教师参与招生腐败、学术腐败、假文凭、假学历、假职称的肮脏交易。
(三)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2006年5月1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强调:“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个为荣、八个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契合了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要求,丰富了当代师德的内涵,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等提出了指导方针,树立了具体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目标。
1.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建立健全高校师德教育机制。高校师德教育要从源头抓起,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也要遵循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要以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切入点,将荣辱观的内容纳入教育培训的范畴,一方面要时时引导教师进行自我教育、荣辱观教育,引导教师学会“慎独”、“修身”;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政治教育、制度教育。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教育途径:一是坚持以政治理论学习为先导,通过结合各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各种形势报告会,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坚定教师服务人民的政治立场,培养为人民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高尚情操。二是对教师进行培训,不仅加强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还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岗位教育,强化岗位意识。通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让教师充分了解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制度层面进行约束。三是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典型教育、同行教育,引导、激励教师向身边的先进模范学习。
2.进一步完善高校师德建设制度,规范言行。要以明确的制度,施规范教师行为,形成健全的约束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求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教师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学校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法》、《教师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法律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一系列的师德建设的制度,如“高校师德建设规范”、“教师上课制度”、“教师行为准则”、“教师监考制度”、“教师考评制度”等,对教师的言、行、上课、备课、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加大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不负责任、不讲师德、不称职的教师作出处理。要把教书育人,变为每一位教师的自觉行为。
3.正确引导,提高素质,修身养德。
正确引导,就是为教师开辟健康积极向上的发展途径,这就要有明确的导向机制和适度的激励机制。一所高校,师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历史和现实氛围的影响,而好的传统和氛围又必须有相应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回顾历史,把倍受社会尊重的老教师和违法的教师作比较,让教师懂得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依附于一所好的学校,而一所好的学校也必须依靠一批素质优良的教师,强化教师的整体意识,懂得散漫不是潇洒,娇艳不是美好,粗野不是能耐。强化积极进取意识,懂得洁身自好,淡薄名利。通过举办报告会、演讲、讨论、知识竞赛、问卷调查等活动,让全体教职工弄清自己的职责,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自觉抵制错误思潮,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倡导“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经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严谨治学、精益求精、诲人不倦、言传身教、教书育人的模范。象蜡烛一样,点燃自己,照亮别人,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要提高素质,还需要树立榜样,典型带动。高校要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的学习,观看“先进事迹报告会”,推行“党员、教授挂牌上岗”,把高校师德建设和学校发展结合起来,注意发掘本单位、本部门的先进典型,及时表彰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注重发挥教师党员和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等作用,广泛宣传好人好事,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敬业爱生、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以此推动全校的师德建设和校风学风建设。此外,还可采用隐性德育的方法,通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德活动,如师德演讲赛、师德报告会、座谈会、先进事迹展等,让教师在正面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将师德规范潜移默化到心灵意识中去。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师德教育机制,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4.奖惩结合,高效调节。师德建设是高校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要出台相应政策,如职称评聘、进修深造、出国留学、职级晋升、工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师德建设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高校的领导要把思想教育、师德建设与关心教师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为教师安心教学、乐于奉献搭建平台。其次,要建立督导机制,成立由校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代表共同组成的督导组,通过领导听课、专家评议、自我评价、学生打分、家长调查等手段,及时掌握教师遵守师德校规和教书育人的工作状况,督促广大教师不断提高道德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增强感染力。并且激励教师常修为师之道,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推动师德建设向纵深发展。三是要建立竞争机制,网上选课,竞争上岗。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实行高效的人事制度,拉开收入档次,激发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那些不思进取、不学无术、不守师道、不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不胜任教师岗位的要另做非教师安排。对于兢兢业业、乐于奉献、恪尽职守、反应良好的教师,要在待遇、住房、工资等方面予以大幅度倾斜,必须彻底打破“教授不教,讲师不讲”的局面,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一个大的提升。
四、小结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科教兴国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文明程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不可一蹴而就,也没终极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理念是超前发展的,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信息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进一步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扎扎实实落实高校师德建设的各项工作,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只有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才能更好地以德育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项目成果,编号:XJK06BZC04]
参考文献:
1.盛光辉.师德建设需要综合治理[M].大地,2005(7)
2.杨蓉.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J].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21日
3.郝南.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3)
4.曲铁华.高效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M].当代教育论坛,2005(4)
5.叶国英.论高校师德建设的内容与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
(作者单位: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15)
一、党的群众工作的历史经验
党在90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重视和做好群众工作的强大传统优势,成为我们党
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力量源泉与根本保证。
一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认识和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
二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明确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刻揭示了党的群众观点的目的,是党性和宗旨的体现。
三是把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群众工作的核心。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都可能遇到方方面面的矛盾。革命时期,党正是因为正确处理好了人民内部矛盾,才团结起来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最终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各样矛盾也日益凸现。而在当前众多的社会矛盾中,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党仍然必须做好的重要工作。只有正确处理好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的改革、建设事业才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步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等都呈现新的变化,由此党的群众工作面临许多新特点、新挑战。
首先,群众工作呈现出对象多元化和利益诉求多样化。新社会阶层和新社会群体不断涌现,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问题不断显现,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日益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企业改制、社会保障等问题,也有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等问题,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和诸多层面。
其次,党的群众基础趋于理性化。随着群众基础的代际更迭,现在活跃在时代舞台上的新一代群众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利益多元化使群众划分为多个不同利益群体;而民主法制时代的催化,让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显著增强。群众对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总体上是认可的,但对党的认同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感情认同,转变为法理型认同和利益认同。
第三,工作主体理念滞后、能力不适应。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素质不高,很难担负起新形势下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帮助服务群众的重任;有的习惯于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强制压制的方式。
三、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
面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党必须积极扩大群众对公共事务的有序参与,不断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和谐的党群关系。
1、坚持尊重群众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社会管理的一句精辟概括。尊重,是对群众主体地位、合法权益、基本意愿的充分维护。在新形势下,既要看到群众诉求多元化趋势,也要看到群众对尊严的更高层次追求。“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必然是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追求,这要求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更好地尊重群众,维护群众尊严。只有尊重群众,才能做到在工作上依靠群众,真正做好群众工作。
2、坚持依靠群众
依靠群众,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这是我们党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依靠群众,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这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依靠群众,需要依靠知识分子推动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依靠群众,还要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作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阶段,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要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伟大事业。
3、坚持服务群众
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目的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纾民困、排民忧、解民难,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兼顾好各
【新时期如何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推荐阅读:
如何加强新时期审计机关自身建设09-22
新时期如何加强党性修养10-24
新时期如何开创学校统战工作新局面09-25
浅谈新时期施工企业如何有效推进团组织建设11-26
加强新时期学校党建07-27
新时期加强党支部建设10-20
乡镇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12-02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05-30
新时期如何上好大学生党课10-06
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