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精选10篇)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篇1

-----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主题班会

福鼎七中七年(3)班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四川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学生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2、让学生知道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三年前的今天)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地震造成伤亡惨重,六万多人遇难,无数房屋倒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今天我们借纪念汶川地震的三周年之际,召开以回忆、感动、感恩为主题的班会。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一起为遇难的同胞们默哀一分钟

A:全体同学起立,默哀开始。B:默哀结束,全体坐下。

一、回忆,谈感受

主持人:看到大家如此虔诚,那么让我们回到三年前,一起走进四川灾区,回忆当时的点点滴滴。

1、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

2、同学们,看完了图片,你想说什么呢?谈谈你们的感受吧。

(总结:地震造成人员伤亡惨重,道路毁坏,房屋倒塌,有的孩子没了母亲,而有的母亲失去了孩子。)

主持人:今天,虽然距离大地震已过去了整整三年,然而,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在这场地震中尤其令人痛惜的是与大家同龄的孩子们,他们本可以和我们同学一样戴着红领巾,坐在教室里,学习,游戏,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可这次无情的地震,使他们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爱他们的爸爸妈妈,离开了这个美好的世界。面对这么多鲜活的生命,难道我们不做点什么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悲痛心情吗?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诵一首诗,献给地震中不幸的孩子们。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总结: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没有我的日子/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多么伤感而又多么无私啊!)

(在这无情的地震中,涌现出无数感动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感动。)

二、感动1,人人讲感动的故事。

1、学生讲故事

主持人:请林思慧同学来给大家讲一位母亲的故事——《未发出的短信》。

(总结:“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就是母爱)

主持人:请林晓玲同学讲一位英雄教师的故事。——《潭千秋老师》

(总结:谭老师却在教学楼即将倒塌之时,用自己并不算矫健的身体护住了学生们,就像是天使用自己的翅膀保护着人间,是他让四川和全部人们知道,身体的伤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快乐,快乐胜过一切!)

主持人:请蒋丽丽同学讲同学之间互救的故事。——《忘不了的童音》

(何翠青:问这位只有13岁的女孩“是否后悔”时,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马建:经过整整4个小时的刨挖,最终将向孝廉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但他的双手已血肉模糊„„)

2、听了这些故事,你想说什么呢?有何感动?

主持人:大家说得很好,在地动山摇的那一刻,令人感动的故事何止这些,在生死一瞬间,多少母亲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多少老师把生的希望给了学生,多少同龄人把友爱给了他人啊!人性的美在这一刻得到升华。

三、感动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主持人:面对灾害,我们心在一起!为了早日赢得抗震救灾的胜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与灾区的同胞同渡难关,自然灾害突如其来,无法阻挡,但社会各界在突发灾害面前的强大信心、勇气和团结,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保障。请看视频《抗震救灾》。

主持人:同学们,这就是团结互助的力量,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上至中央政府,下至贫民百姓、学生,甚至海外人士。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在当时抗震救灾中,流传着一首极其伤感而又感人的诗歌。那就是《生死不离》。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动力)

四、感恩----学会感恩

主持人:那什么是感恩?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感恩的认识。

(学生1:所谓“感恩”,就是要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恩惠,学会报答那些给自己帮助的人。学生2: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就是要多帮助父母,多体谅老师,那就是感恩。

学生3:感恩是一种品德,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只有学会了感恩,生活才会快乐,生活中才会有真挚的情感。

学生4:生活中我们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一切帮助过我的人)

刚才几位同学都说了自己对“感恩”的理解,非常好。感恩是一份美好感情,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并时时闪烁着纯净的光芒。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老师想,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感恩的是父母,因为他们生养了我们;其次,我们要感恩的是老师,因为他们教育了我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朋友和对手,因为他们促进了我们的成长;甚至我们还要感恩自然,因为自然给了我们阳光雨露,蓝天碧树,四季变换。可以这样说,面对生活,我们就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所以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感恩,应该是对待他人的一种积极态度;学会感恩,本质上就是对他人给予自己的好处,做出回应,做出回报,而不是漠视,而不是淡然处之;学会感恩,是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优点;学会感恩,是温暖的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学会感恩,是感情的黏合剂。只有学会感恩,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只有学会感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而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贪得无厌的索求他们的付出。

主持人:那么我们如何感恩父母呢?请看下面这组漫画组图:小的时候,父母教会我们许多,当我们在慢慢长大时,而他们却在慢慢变老。请你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主持人:学会感恩,感谢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在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做我的引路人; 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路中,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游!

主持人: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你所拥有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尽管他们的得来,也包含着你的心血,你的努力,但也不都是你一个人的,因为没有他人的心血和努力,世界就无法像现在这般绚丽。

主持人: “地震无情,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坚强的站立着,因为“有一种力量支持着我们——那就是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1、敬礼娃娃----小郎真:被送往医院的担架上,还不忘向营救他的解放军叔叔敬了一个小小的军礼!

2、孩子们手举感谢标语在路上迎接救援的人们。

3、灾区的孩子们除了怀有感恩的心,他们也用实际行动来证实:大家看灾后学习场景。(1.意志可以战胜一切。2.知识能改变命运。3.不放弃,也不抛弃。4.死者已矣,生者应当奋然而前行)

主持人:学会感恩,感谢大自然赐予我们澄澈的蓝天、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学会善待世间万物的生命,爱护一草一木,爱大自然、爱地球母亲。请欣赏高彩红同学的诗朗诵《感恩生命》。

(总结:感恩父母,是他们是他们赋予我们生命,并饱尝辛酸地把我们养育成人。感恩老师,是他们赐予我们智慧和才干,让我们在茫茫人世中自立、自信、自强。感恩周围每一个人,是他们让你学会成长。

感恩周围每一个事物,是它让你享受温暖的阳光,并且期待明天的朝阳。

感恩生命,是生命写下的不悔诗行!)

主持人: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实际行动起来。大家拿出感恩卡片,将你们的感恩祝福写在上面。然后,把它们贴到我们班用千纸鹤制作的“感恩板”上,用我们最美好祈祷去祝福曾经帮助我们的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吧。(请部分同学朗读自己的祝福语)

五、班主任总结:今天我们借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上回忆、感动、感恩的主题班会。在此我感谢上台表演四位同学的精心准备。感谢全体同学的积极配合。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心指导。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向世界吧!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我们的生活吧!只要我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班级就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就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多一些真诚与团结,我们的班级将永远年轻、美丽。学会珍惜你的幸福,学会感谢你身边的一切,因为珍惜才会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愿我班所有的同学都懂得感恩!愿我班所有的同学都学会感恩!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篇2

1汶川地震纪念馆基本功能的物质含义在空间设计上的体现

物质方面, 纪念馆要为这一纪念活动提供数量足够功能合理的空间。通常, 纪念建筑通过容纳纪念对象的相关信息载体, 帮助人们在内心完成对纪念对象的重构。对于纪念活动, 这种方式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在汶川地震纪念馆的主体常设展区, 划分出不同主题的次空间来序列展示承载这些珍贵信息, 通过诉诸于参观者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刺激, 完成对汶川大地震的记忆重构。以下次空间主题馆应该在纪念馆中重点体现。“地震遗迹保存馆”:以独特的构成空间, 保存地震的遗址景观, 连结现址与过去的共同记忆。透过真实地貌及相关图文, 让参访者认识地震科学知识和大自然的力量, 了解防灾观念的重要。“影像馆”:主要集结汶川地震的种种图像以及影音数据, 真实呈现地震在人们心中所留下的记忆。观众可以通过影像观看各地灾区灾情、救援人员救灾、各界送温暖、家园重建和社区学校重生等记实情景。还可以观看逃生者的采访片段以及国内外媒体从不同角度对此次地震报道与评说的回放与更新, 使参观者以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审视这场地震。“震灾体验馆”:对于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来说, 也许以上的空间及展览都是为“别人的地震”服务的。“震灾体验馆”则把地震带到了每个人身边, 让参观者互动体验地震发生时的状况, 在体验中传播防震自救的各种知识。“沉思馆”:巨大的地震灾难让一些问题以一种悲剧的方式凸显出来, 我们需要冷静沉思, 重新审视自己并以此警示后人。在此意义上, 地震纪念馆的建立才具有真正的参照价值, 这一期待中的汶川地震纪念馆才不会处于被“博物馆化”的危险之中。解决这些问题会对我国的应急救援建设工作起重要的影响作用, 也是汶川地震纪念馆区别于其它性质纪念场馆, 承载它独有品质与内涵的一个关键部分。“地震教育馆”可以使参观者在这里得到最科学最全面的地震科普与防灾救助知识, 也可以作为学校生命教育的延伸场所。空间内可通过图文陈述、影像演示、物品陈列等方式介绍自然的力量、地球活动情况、防灾救灾知识、防灾物品准备、逃生技巧等科普知识。这里专门设计一空间场地,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 请参观者互动参与逃生演练。独特的游戏区里, 参观者甚至可通过电脑游戏的活动方式掌握防灾常识。

2汶川地震纪念馆基本功能的精神含义在空间设计上的体现

纪念活动的实质在于拒绝遗忘, 其活动对象不仅是事物本身, 更是事物对人的影响。对于亲历这场灾难的当事人, 这个目的完成相对容易些。可是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这场灾难的非当事人, 来到这个纪念馆, 如果对于这一灾难事件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时间、地点、过程等, 那么这座纪念馆所要达到的纪念目的是无法达到的。这就需要在建筑空间中通过艺术设计的力量, 使得来到这个空间中的人即使不曾经历也可感同深受。

上述建筑空间划分和展示内容地安排对与汶川地震纪念馆, 对地震纪念活动本身, 对参观者完成地震的记忆重构与知识了解, 在物质层面上都是必须的。但让纪念馆真正有生命有精神, 这些传统的认识还是不够, 还要体现纪念馆功能上的精神含义——让建筑空间本身对纪念活动发挥激发作用。与绘画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相比, 建筑本身更加抽象, 它的视觉构成元素如:空间构造、结构体块、形式带来的点线面, 一般情况下不具备特定意义。其表达感性能力会限于激发某些基本的心理体验, 如兴奋、恐惧、愉悦、痛苦等。有一种常见的设计思维方式, 就是寻求建筑空间与纪念对象在形态上的某种相似进而引起联想, 也就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进行设计。从纪念对象所容纳的众多内容形态中抽离出来, 用象征手法对建筑空间进行表现的方式很多。如象征地震坍塌废墟的建筑结构造型、象征抗震精神纪念碑式的建筑形态等。这种思路还会体现在建筑色彩、装饰材料、地域风格等方面, 在很多方案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 对于未经历地震的非当事人虽然能产生一定量的感性认识, 但仍然无法通过给定的信息完成经验重构。应该在汶川地震纪念馆的建筑空间设计中完成对上述常规方式的超越, 采用一种近乎重塑现场的方式来激发人们对于过往事件体悟般地认知。这在表现地震中灾民在不同环境及时间段所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特别的重要, 这是有生命的建筑本身与参观者心灵的对话和诉说。

一些设计思路可以说明上面的情形。在空间序列的过度节点上设计一个贯通地下层至顶层平台的锥状封闭空间。这里完全黑暗, 没有气温调节系统, 空气中充斥着南方的潮湿和五月的闷热。破败的废墟气息让人无法张嘴呼吸, 遥远的顶部几个错乱的缝隙带来的微光强化了黑暗的本质。压抑与窒息、孤独与恐惧、失措与绝望让人们以空间体验的方式感受到深埋废墟下死亡的气息。沉寂与胸闷让人无法承受, 一分钟都不想多留本能求生般的“逃离”。似乎顶部缝隙的微光由于顶部偶尔有人走过所造成的光影闪烁都会带给人生的希望。

在序列化的主题馆之外, 建筑的其他空间层还特意设置多个空白空间, 那是为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表现这一纪念主题所提供的非常设工作展厅。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艺术层面与角度表现对此次地震的理解, 从而引发观者多层次的思维。各工作展厅的活动内容是周期更新的, 给观者新鲜与惊喜, 好像建筑的“内脏”是鲜活循环的。这些被划分的空白空间是不分等级的, 场景分解到一种无序中, 没有明确的路径去引导空间序列化展开。每一次转弯和路口都要面临一次选择, 随机性的选择挑战理性序列化的逻辑, 没有人能确定自己的轨迹。但这又有什么呢!我们的生命旅程不也充满这么多无常与不确定的选择么!地震的来临无法预料, 摇晃间是跑是停, 跑向哪里停在何处!生死一线间, 瞬间的选择, 是把生留给自己还是延续给别人, 这一刻哪有那么多的理性逻辑和判断预料, 都是一颗心本能的下意识。一路走来的人类总是不断面临着众多发展道路的选择, 可每次选择走的都确定前方是文明与发展还是另一面呢!建筑用一种对客观性和因果关系的否定来激发人们重新面对事物面对生命。当习惯的序列与秩序所产生的安全感的幻觉被打破, 这就造成一个消失和反思的场所, 亦即回忆。参观者迷路般的一边进行着自己选择的参观, 一边走道中寻找出路。

“迷失”的恐惧、“选择”的彷徨、“逃离”的渴望, 使得不曾经历现场的人们在与建筑的互动中完成地震这一事件的经验重构。这些表面上看没有象征指代的形象与设计却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以新的方式去体验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记受难同胞的过往记忆。建筑空间只有通过对个体体验的生动记忆去揭示现实从而了解过去。

汶川地震纪念馆不仅仅是有关地质、科普、旅游、文物的一座博物馆, 它应该成为人们思考生命、拷问灵魂、发掘人性光辉的精神存在, 并以此照亮我们这个苦难多艰的民族前进的道路。灾难的记忆总是不快的, 人们也总是本能地选择遗忘, 但是只有一类超越灾难的精神能够带领我们不断前进。我们需要的地震纪念馆, 正是这样的精神载体, 它不仅仅是建立在一堆废墟之上, 它还存在于人们的内心里, 不会随时光流逝而湮灭。

参考文献

[1]新华社总编室.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 2008.[1]新华社总编室.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纪实[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 2008.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3]S.E拉斯姆森.建筑体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3.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作文400字 篇3

5月12日,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正在为三防演习做着最后的准备,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大家都很紧张。

雨终于停了,程校长宣布三防演习开始,首先是领导讲话,接着是我们学校的同学表演的两个节目,他们的节目又精彩又好看。

看完表演,三防演习正式开始。第一个演习是防空演习,听到警报后,同学们像往常训练的一样右手包头,弯着腰跑进了防空洞——教室。全校师生一个班接着一个班,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个同学乱跑,很快,大家都有序的躲进了防空洞。

第二个演习是防震演习,当我们听到山崩的声音,我们就迅速的把椅子挪开,人蹲在桌子旁,用双手抱住头。一分钟过去了,警铃一响,我们又跑到走廊站队,小跑、站定、转身、抱头、蹲下,一连串的.动作,干脆利落。

接下来我们观看了,603班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带来的防火演习。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浓烟滚滚的火灾现场撤离,最后被困的救援的警察叔叔急中生智把窗帘绑成绳子从四楼爬了下来,赢得了全校师生的掌声。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 篇4

时间过得飞快,一年就要过去了。还记得2008年5.12日吗?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走了多少人民的生命。还记得那痛苦的哀号吗?是的多少人民为此彻夜难眠。有多少的人在背后默默的关注着汶川,默默的帮助他们,却从来没有要求得到回报……一年过去了,可是那段时间的场景却一张一张地从我的脑海里闪过,我始终没有忘记:那一张张坚强的脸,那一张张微笑的脸,那一张张那个充满希望的脸……

汶川5.12地震废墟上,很多被夺去生命孩子的僵硬的手中,紧握着一支笔,救援人员无法抽出

孩子?孩子!快拉住叔叔的手!

你为什么,为什么,久久不再答应?!

巨石压住了你幼小的身体,楼板砸破了你思考的头颈!

一支短短的圆珠笔,还紧紧的,紧紧的攥在手中

是不是还惦记那没有完成的作业?

是不是还没有算完那道难解的方程?

轰隆隆!轰隆隆!

永远的,永远的下课了。教室里永远的黑了灯!

此时此刻你可知道?

你的妈妈正在门外泪眼婆娑,焦急的等。。

儿啊,妈来了!你醒醒,醒醒!

妈妈的泪如雨在流,妈妈的心如刀割般的痛!

灰尘蒙闭了你明亮的眼

鲜血染红了你稚嫩的胸

宝贝,当时你是不是很怕、很疼?

你总是说自己大了,好久没有让妈妈抱

这回听话,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中...

妈妈保证,再也不唠叨你的捣乱和好动。

撒手吧宝贝,放下笔,拉住妈妈的手。

紧握的小拳头啊为何久久不愿松动?

是不是昨天问我的题又把你难住?

是不是又在走神,透过窗户凝望回家的路?

此时此刻,你可知道?

你的爸爸,在天堂的路口把你等?

孩子,你来了,别怕,爸陪你走,陪你走...

放心的走上天堂的路。。

撕裂的大地让你惊慌无助

无边的黑暗让你害怕和苦痛

在这里,爸再也不会说你的作业马虎

也不会因为你的成绩扔你的书

放好这支笔,用它写封信吧

把对叔叔的敬意,妈妈的祝福

写进作文里头,写进彼此的心中....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篇5

没有隆重的出场,我一身素净地站在台上用有些紧张的语言拉开了序幕。接下来为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们默哀3分钟,庄重、沉痛的3分钟滤去了同学们刚来会场时活跃的气氛。然后是播放剪辑的纪录片,我原以为大家只会震惊于里面血淋淋的场景,没想到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却有另一种心情去面对它。这段片子我看了5遍了,但这一遍却是感触最深的、心灵震撼最强烈的。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着转,还有些同学忍不住哭了......那些在新闻里看不到的画面,现在正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都是有心人,我们都是有情人。

看完了纪录片,我压抑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台上,没想到声音还是哽咽了......我强转回来让大家进入下一个环节——谈感受讲故事。大家的故事不怎么样,但感受却很真实,很质朴。同学们讲了地震中感动人心的事迹,宣扬母爱,宣扬坚强的意志,让我们要懂得感恩社会,感恩于父母。黎主席也一转往日很man的状态,泣不成声地讲诉着地震后,看着那些失去亲人的同胞们让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亲情在生命中非比寻常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的感受,但身为艺术生的我们却大都拙于语言的表达,虽然言语零零散散,但情意却真真切切。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大家的发言还没尽兴就不得不结束了,最后我们十指相扣放在胸前边祈祷边祝福唱起了那首《感恩的心》结束了活动......

地震离我们远去了,但它造成的灾害却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心里,就如佚名写的:

我们永远记得这个日子

汶川大地震

房屋倒了

亲人没了

家园瞬间成了废墟

到处是惊恐的呼喊:

爸爸妈妈——,孩子——

你们在哪里呀?

一年过去了

疼痛不再是身体的伤

是心灵的伤

流泪不一定全是悲伤

也有感动

我们不哭

我们流过了太多的泪

我们经历了天大的伤

纪念汶川地震领导致辞 篇6

今天是20xx 年5 月12 日,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5 ·12 ”这个不能忘却的日子。

2008 年5 月12 日 14 时28 分,在中国,在四川,在汶川,一场8.0 级强烈地震毁灭了我们的家园,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活,给历史留下了无法忘却的一页。 这是自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转眼三年过去了。当又一个5 月12 日到来的时候,它所勾起的,必然是我们心中那份深切的哀思。5 月12 日,这是一个定然会掀起情感波澜的日子——为遇难者哀悼,为幸存者祈福。

三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因为这场灾难,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大爱精神被充分激发出来,一种坚毅、团结与果敢的精神气质传递开来,铸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也铸成了伟大的灾后重建精神。

三年过去了。在过去的三年里,来自海内外的援助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输送;在过去的三年里,新的学校、医院、民居在灾区土地上重新建造;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灾区民众逐渐抹去了泪水,坚强地迎接着新的生活。在废墟之中,汶川,以及所有像汶川一样的灾区,站了起来。经过地震的踉跄,四川站了起来,以一种更顽强更美丽的姿势,破茧成蝶。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纪念“5 ·12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纪念,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感恩。

我们应该感恩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他们与我们灾区人民同呼吸,共患难,他们穿行在灾区,决策在前线,英明指挥,鼓舞斗志,领导全党全军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不屈不挠;是他们指挥13 亿中国人用生命挽救生命,用泪水抚慰泪水,用爱心书写爱心;是他们领导13 亿中华儿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13 亿中国人顷刻间汇聚起巨大的爱的暖流,给受灾的我们以莫大的慰籍。在这一刻,13 亿中华儿女为战胜巨大的灾难而握紧拳头,凝聚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全体动员。在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我们悲痛着、牵挂着,同时我们又感动着、振奋着、自豪着。

我们还要感恩广元市委、市人民政府,是他们的英明决策,才有了我们树人中学的灾后异地重建,才有了我们现在四万余平方米的一期工程高中部和即将在本月动工兴建的二期工程初中部。

我们还要感恩四川省红十字协会、香港邵逸夫基金会、北京东方家园集团、美国万向集团等单位的无私援助。是他们的无私援助,为我们新校区的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让我们的新校区建设有了资金的保障。

我们还要感恩为我们新校区建设付出了许多辛勤、汗水和智慧的建设者。

是啊,我们应该感恩,感恩灾难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和团结。我们应该感恩,感恩在灾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震救灾;我们应该感恩,感恩祖国如此强大,让我们在灾难面前有一个强大的支柱。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感恩,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对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给予的点点滴滴的关心与帮助,要用心去铭记,铭记那无私的人性之美和不图回报的惠助之恩。因为惟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刻,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惠泽的人。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篇7

灾难只能夺去不幸者的生命,却永远抹杀不了人类的顽强追求。那些远去的生命,我们是你们生命的延续。让我们万众一心,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汽笛声声,山河呜咽。这声音,是我们对飘逝的生灵的送别,这声音,是我们又一次奋起的号角!死者长已矣,存者不偷生。

如果说四川遭受着不幸,那么,我们简直是幸福之至了。想想四川,看看我们,活着真好,好好活着!挺住四川!挺住中国!让我们手挽手,重新建设美好未来。

在灾难面前,贫贱和富贵都是平等的,受灾和幸免都是一脉相传的。当死难者们被掩埋的同时,我听到了他们的心跳。我们或许可以庆幸,但我们首先应当从过于频繁的幸福中感觉到幸福。为什么非要陷入不幸时,才发现需要坚强呢?

别哭了,孩子!别哭了,母亲!风雨,我们共同承担,阳光,我们一起分享。众志成城,共赴国难。中国人民震不垮。祖国永远有春天!

短暂漫长的三分钟,中国告别了劫难,开始了崛起。我们为昨天低首哀思,为明天挺胸奋起!

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全身涌动,我感受到死难者依然顽强跳动的脉搏。那是人类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我们活着的人的身上重新起搏。顽强地活下去!你看,未来的四川,人们在田间欢快的劳作,孩子在校园里幸福地读书。加油,中国!雄起,四川!

汶川地震纪念馆方案设计 篇8

将山体与场地引入大地网格体系,创造出地景式的建筑形态。通过网格的变化形成视觉焦点,呼应祭奠广场及仪式空间,象征时间、空间的凝固;追思、纪念的延续。

地震是对秩序的破坏和重构。把大地板块的组合抽象为规则的方形网格,以象征秩序。通过网格的扭动和异变,表现大地颤动并定格于瞬间的意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突显“灾难性”;通过规则网格的阵列和重复凸显“纪念性”。

方案二(轨迹)

以轨迹的概念作为核心线索延展覆盖整个基地,通过指向明确的线形元素将入口广场、地震纪念馆、纪念林、纪念广场以及换乘中心组成连续有机的整体,围绕废墟遗址形成整体而富有张力的空间网络。利用变化的线形空间,在场地与建筑中呈现平静-突变-重归平静的趋势,述说人生的跌宕起落,寓意个体的人生经历与社会的发展历程,时而舒缓,时而起伏,平和而有序地展开.突如其来的灾难性事件产生的强烈冲击与剧变,彻底改变了原先平缓有序的轨迹,甚至迫使其扭曲错位.痛定之后,一切终将归复平静,生活必将续写,人生必将重新起航。

方案三(花祭)

灾难--举世震惊 国人共殇

抗震--八方救援 民族精神

花祭--羊角花开 生命缅怀

重生--愈挫愈勇 希望重生

面对汶川地震带来的巨大的民族与家庭伤痛,面对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事迹,面对千千万万的个体生命故事,设计采用最纯粹、最有力的表达形式,从羌族代表幸福吉祥的“羊角花”得到启发,大地裂开,升腾空中,凝聚为一朵洁白盛开的生命之花,这是对逝者的祭奠与缅怀、这是对生命的颂扬与生者的激励、更是对八方汇聚与希望重生的礼赞。中心式的建筑布局适应高效的展厅与流线组织,在纪念中庭天光泻下的顶部,八万多颗星光象征着每个罹难同胞的生命。纯粹的建筑外部将采用北川当地的白色片石,构筑这一与山河同构的生命之花。

方案四(裂缝)

纪念,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纪念是一种回忆,一种自省,是现实与过去的交织。

本方案中,纪念馆通过下沉的坡道将人们引入地下,纪念之路如同一道裂缝,隐喻5.12汶川大地震带来的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伤害与裂痕。随着纪念之路的展开,参观者穿过幽暗的通道,除了目睹展览带来的追思,同时感受到空间尺度处理上带来的精神震撼,释放压抑已久的哀伤,清理地震带来的伤痕与郁结。当参观者由地下缓步走出,走向阳光明媚视野开阔的纪念广场,豁然开朗的世界让人们重回现在。截然不同的尺度昭示着一次情感宣泄的完成,而后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张力。

方案五(守望故土)

“方舟”

从大地升腾而起,倾斜 5.12°,遥指故土;

“羌塔”

矗立于建筑之上,如一个个生者,追忆逝者。

这是一个生于大地的纪念馆,宁静而有力。

幽长的甬道带您走进建筑,走向大地深处,去认知自然,寄托哀思;婆娑水影,唤起人间的互助与温暖;束束阳光,缥缈在天堂;

以此来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散文 篇9

十年前的今天,下午14:28,发生了让风号令雨泣的汶川大地震。

如今那里已经有了新的模样,一切旧貌换了新颜,创痛慢慢淡忘,伤口早已愈合,如此都成为历史写在那里。

平淡生活压榨着每个人的思想,让它变得扭曲变形,时间一长连我们自己都忘了它的存在。而大灾难面前必定也有真人性,只是往往代价又太大了。

一晃十年过去,从里面逃出来的孩子最小也有十岁了,而我从当年那个还在上小学的小学生,成了一个在社会中已经摸爬滚打多年的小混混。整天头发竖立,胡茬满腮,头顶着几根白头发,走在街上无人认识,回到宿舍无人联系的一个对社会无利无害的小青年。

真是应该脱帽致哀。

朋友圈中已经无人再提及此事了,所以我想他们也没能理解到我一早写在空间里面的说说。我写,那些说过的话成了嘻嘻哈哈没有结果,那些听过的歌成了自言自语无人再唱,你站在路边,看着对面的房屋疯狂倒塌,人群慌忙逃窜,转身街边他们吃着早餐 一如往常,喇叭里传出喜庆的声音,如果话张嘴就说,不过像随手丢弃的垃圾,

他们也没能想到我所说的倒塌,近似疯狂的在中华大地上将生命吞噬,仅仅两分钟时间一双无形的死神之手让一切从眼前消失不见。

好在一切已经成为过去,死去的人已经无法再生还,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下去。谁说的来着?

巫山并不是当年的受灾区,这是一件庆幸的事情。(庆幸不是幸灾乐祸)。所以就08年的大地震我们所能够了解到它的严重性来源于电视。只知道在地震发生后的几天里所有电视台一律只播与地震有关的事情,画面里房屋倒塌,不断有人从废墟中被抬出来,被救出来的人数一天天在增加,死亡的人数以比它大得多的数字也在增加。且在全国为此默哀的当天,一切娱乐场所关门停止营业,所有国旗降半旗。

而对于当时我们来说只要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哪怕就是捐款这件事都只是学校里说怎么样就怎么样,老师头一天告诉我们说要捐款,让大家回家向家里说明情况后再向爸妈拿钱,捐款当天大家每个人捐个五块十块而已。

就当是的我来说一块钱都是难得的资产,更别说十块钱了,所以当我把十块钱交上去的时候还心疼着我那十块钱,想着要是用它买零食得买好多呢,十年过后的今天想来真为那时的自己感到羞愧。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当时的自己不可能说有什么个人责任感,一心只想着自己,至于别人的生活与我何干,还有想的是多一个十块少一个十块对于他们来说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要是留给自己那可就是一大笔。

我想当时很多人捐都不是处于同情心或者责任心,而是出于面子和是老师提出来的。我捐是因为大家都捐了,大家都捐了我不捐同学们会怎么看我?肯定说我小气说我是吝啬鬼。那时可不明白什么是积水成海积土成山的道理。

然后事情就这样过去了,那一年我小学毕业。

到了下半年上了初中,大家彼此还不是很熟,便以那次地震作为彼此之间的话题,随即便聊开了自己当时的一些“趣事”。

再后来大家也熟悉了,随着时间一天天推移,作业越来越多,谁也顾不上更多其他的.事情,这个话题也就不再有人提及。这样一件事情也就过去了,变成一点点记忆埋在了那一个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女孩心里。

若是说记忆深刻的恐怕也只有后面那几次余震所引起的恐慌。

大家晚上都不敢回房间去睡觉,村子里的人都积聚在刚修好不久的公路上,头顶月光聊些我不感兴趣的话题。

过了那个点大家散去,月光明亮,村子里重新变回之前的寂静无声。偶尔的几声狗叫也只会让夜显得更静。

我躺在阁楼小床上,透过房顶的玻璃瓦看着外面的银白色月光,心里仍觉得疑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呢?想着一些莫须有的事情,然后沉沉睡去。

P.S:你到一个地方,不应该总只是只摆几个好看的pose,用你那高像素手机拍几张好看的照片回来发朋友圈,你要有使命感,让它们在某些方面上起到一个记录的作用。

汶川地震纪念感动的作文 篇10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了一场震撼世界的8.0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使汶川、北川、绵阳等地方在顷刻间化为废墟,数以万计鲜活的生命在瞬间陨落,数不清惶恐的眼睛悲伤欲绝,这一切让13亿人民的心都碎了!但是灾难无情人间有爱,13亿人民和全球华人都捂着悲痛的心,一起把爱汇向了汶川。总理来了、人民子弟兵来了、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一点一滴汇成的大爱点燃了废墟中的希望。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信念,诠释了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民族精神。

二、指导思想

学习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团结奋斗、不畏艰难的民族精神,感悟同胞间无私的爱心,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学习防震和自救的一些知识。

三、活动主题:从悲壮走向豪迈

四、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五、活动内容

①为遇难同胞默哀1分钟。

②组织一次师生地震避险应急演练。

③组织“关爱生命,健康成长”主题班会

④朗诵《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六、活动意义

让同学们了解地震灾区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了解地震中的感人事

迹。以及正确对待地震和了解灾区人民的坚强毅力。

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一个坐标:北纬31度,东经103.4度。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一个时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

一场7.8级的强烈地震,突然袭击了中国西部的四川省汶川县,强大的地震波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遭受的伤亡最重的自然灾害,举世为之震惊,无数国人为死难同胞落泪。

面对天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怼,但是我们更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那些埋在瓦砾下的幸存者正在用血红的双眼期待我们的拯救。

越是在危难时刻,中华民族就越团结、越坚强!越是在危难时刻,我们就越需要镇定、信心、勇气和爱心。

及时的信息公开让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的心连得更紧。让我们为受难者祈祷!让我们向灾区伸出援手!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阳光总在风雨后。2008年,这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团结起来闯过去!

上一篇:【语文】《赤壁赋》测试下一篇:县森林公安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