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课堂操作(精选3篇)
为了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加强有效的双向互动,教师应为口语交际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运用生生、师生、群体互动等丰富的训练方式;并在练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互动,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交际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自主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口语交际训练也要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不应包办代替,而应通过语言暗示、问题探究等段,启发学生自我解决。学生总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每次口语交际训练,总有些学生无法与他人交流与互动,不能完全达到训练目标。所以,必须加强个别辅导。教师可以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后进生结成学习伙伴,为其提供一些必要的语言、内容上的支援,对其听说习惯、交际方式、态度、情感、礼仪等作指点或示范通过手把手的教使之也受到有效的训练。
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 要提高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就必须让每位学生明确口语交际训练的具体目标:如《自我介绍》一课, 可要求: (1) 说出自己的姓名、年龄及姓名的来历。 (2) 介绍自己是说“三话”, 态度自然。 (3) 仔细听后评一评。有了这些详细、具体的听说要求, 学生就会有的放矢, 不会感到困难。
二、教师示范, 学生合作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互动前的示范引导很有必要, 但教师作为示范者必须要有正确、规范的交际语言、交际情感、交际仪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间存在着客观差异, 这种差异恰恰是交际的基础, 也是将交际推向深入的动力。因此, 采用合作的方法既能补偿这种差异, 又能调动学生与生之间的互动。
三、精当点拨, 适当参与
虽然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但口语能力存在差异, 需要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1) 调动学生生活和语言的积累, 根据需要适当提示并补充一些相关的语言材料或是和交际内容有关的材料, 如讲以“礼貌”为交际内容的, 可提供一些礼貌用语;讲以描绘季节为交际内容的, 可提供一些动植物名称、颜色及气候特点的词语。 (2) 要对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层次性、逻辑性、条理性加以调控, 同时对学生说的啰唆, 重复, 有语病或带口头禅和方言土语的话加以纠正。 (3) 对学生的听说习惯、仪表态度等进行指点。
四、激评结合, 鼓励质疑
1. 教师指导学生间互评
教师给学生提出评价的原则:评论“揭短”和“激励”相结合, 对优点更应客观评价, 因为这也是自己要学之处。教师可以指导他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语言是否准确、规范、恰当。 (2) 内容是否清楚, 有条理。 (3) 声音是否响亮, 仪态是否端庄, 表情是否自然。
2. 师对生的评价
因此,如何在口语交际中实现有效甚至高效的双向互动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挥主体,突出互动参与
现在的口语交际课堂,往往成了优等生、能说会道者的舞台,而大部分同学参与的范围小,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口语交际课堂,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调动主体的积极性,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这需要一个宽松、民主的交际氛围。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应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采用讨论、游戏、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责任,进而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之中。
创设情境,营造互动氛围
利用教材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最基本的办法。特别是对于教材中交际互动性不明显的内容,教师必须巧妙地处理教材,增强互动性。例如,五年级教材中一则口语交际“设计一条公益广告用语”,很容易上成一节指导写作课。教师必须精心预设,让学生先去收集校园中那些不够和谐的地方,再引导学生跳出文本,深入校园生活,并为他们设计公益用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更加重视倾听、关注评价了。另外,教师让学生互动起来,巧妙地化解了难点,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丰富教材内容,充实教材内容,才能满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需要。例如“介绍我的小制作”,这是一则介绍类的口语交际。怎样丰富教材内容呢?如教师应布置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一件小制作,学生亲身体验了制作过程,他们的感受会更为真切。在随后的小小展示会中,教师要提示学生:听一名同学介绍完自己的小制作后,可以给他提出建议,作出评议;可以从材料的选择、方法是否恰当、如何设计更为美观等谈一谈你的看法。这样一来,就充实了教材内容。
口语交际最终要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教师要设计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易表达、乐表达,在真实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注重示范,加强互动引导
口语交际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是动态的,难以掌控。教师不能忽略了必要的指导。学生由于阅历浅,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无论是倾听、表达、应对能力,还是交际态度、听说习惯、文明素养都比较缺乏。教师要适时地扶一扶,帮一帮,在学生有困惑的地方多进行指点。教师要注重示范,尤其是让那些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同学间的互动、交流以及示范,影响、带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容易模仿,快速地悟到一些表达交流的方式、态度等。
参与评价,反馈互动成果
评价必须在特定的口语交际语境中进行。这种评价不仅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心灵沟通,更是一种特殊的口语交际过程。
评价、反馈都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如在“向父母介绍自己的朋友”中,学生可以从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做客原因等方面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你想对同学提出哪些建议”“听一听扮演家长的学生的感受”,再启发学生评价对方,包括眼神、注意倾听、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介绍的口吻、有条理、尊重朋友、用词准确、态度自然大方等等情况。多元化的评价反馈策略的实施促使学生明白,自己在交际过程中到底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应该怎样改善提高。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的课堂操作】推荐阅读:
《夸家乡》口语交际课堂设计及点评04-22
身边的小事口语交际09-25
口语交际教学的反思10-13
口语交际1的教学反思07-16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10-16
《口语交际请教》的创新教案11-28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教案02-04
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01-19
口语交际1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