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市创新发展模式(精选7篇)
封 毅陈建强
〔内容摘要〕 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要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要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倡导生态理论和生态行为;要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关 键 词〕 发展 生态 支撑
〔作者介绍〕封毅: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 六盘水行政学院 副校长(副院长)
中共六盘水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报告,在论述工作指导思想时,明确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标志着六盘水发展模式创新。生态立市,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生态文明,指人们遵循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及持续繁荣的文明伦理形态。中外历史经验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秀美的山川河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深厚根基。因此,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对于六盘水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传统、自然人文魅力、改革创新活力、开拓发展潜力的年轻能源工业城市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呢?我们要遵循市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深刻认识生态立市与经济发展决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深刻认识生态立市涵盖法规制度、政策策略、教育科技、文化伦理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理念、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变革,需要从政策法规、制度机制、教育科技、文化伦理以及价值观念、管理引导等各个层面构筑生态城市的建设与治理结构;深刻认识工业强市、三产旺市、生态立市、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工作布局和实践上应有机统一起来。其次,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理念。从六盘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凸显生态立市位置,制定执行生态立市政策,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参与、财政投入、生态教育等多种形式,不断推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进程,并结合六盘水自身的文化及功能定位,树立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凸显“山里有城、城在山里”的鲜明自然特征,把六盘水这座“三线建设”以来兴起的新兴城市建设成秀美群山环抱的生态旅游名城;着眼城市形态建设及功能开发,科学构建支撑整个生态城市建设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市域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着力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场效应”功能开发,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不断培育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弘扬六盘水的历史文化传统,弘扬六盘水“三线建设”以来形成的“创业与奉献、和谐与共赢、创新与发展”,即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和谐、互助共赢、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城市理念和城市精神,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生态品位和文化品位,形成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人居环境优美、居民安定祥和的生态文化氛围;利用城市大众传媒系统,积极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和谐、生态善美、生态良心、生态平等、生态正义、生态义务、生态思维,不断强化城市生态文明理念;利用数字化生态城市管理系统,推进生态城市保障设施建设,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经济高效、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永续发展、适宜创业及生活、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高品位山区型生态名城。
再次,始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机遇,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交通和国有大企业集聚等优势,瞄准国内外需求和经济格局新变化,做强“二大基地”(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三大产业”(旅游业、物流业、文化产业);瞄准国内外产业结
1 基本原则分析
1.1 自主性原则
从某种程度来说, 环境工程及和科技创新两者之间需要平衡发展, 否则将会对生态文明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 创新发展模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过程中, 需要注重自主性的发挥。创新方式主要是从以下方面着手: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等等。应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体, 创新发展模式, 使科技发展能够带动社会发展, 进一步促进环境工程的进步, 解决生态问题。
1.2 战略性原则
从目前情况来看, 科技创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与此同时, 其与环境工程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两者既相互矛盾, 同时相互依存, 两者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平衡, 这样才能促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然而两者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两者本身, 而是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宏观角度出发, 针对两者的发展实施战略调整, 进行规划与设计, 深入了解两者均衡发展的规律, 并且探讨两者于经济环境中的地位。
1.3 系统性原则
生态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而生态问题是经过长年累积形成的, 绝非在朝夕之间可以解决, 并且问题并不像表面显现的那么简单, 具有复杂性及多样性, 正因为如此, 其对于当前生产生活的影响较为全面。因此, 基于生态文明的考虑,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两者发展模式的构建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 需要注重系统性构建, 实施综合考量, 这样面对较为复杂的问题, 可以妥善的解决。
2 重点领域探讨
2.1 绿色经济
从目前情况来说, 在“十三五”期间, “五大发展理念”是现实建设与发展的基本遵循, 其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就要求我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引起重视。在相关领域的探索中, 需要借助科技创新, 以促进环境工程获得更好的成效,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而生态环境又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的关联。基于现阶段而言, 对于经济发展需要合理规划, 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增长, 而是需要构建绿色经济。对于绿色经济而言, 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 在基于传统经济发展的前提下, 促使经济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互协调进步, 为人类营造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进而形成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 绿色经济主要由以下几种形式构成: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
2.2 全球气候变化
从现阶段分析来看, 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显著, 而且生态环境呈现出极为严峻的状况, 如不及时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将会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说,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的, 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都能受到其影响。对于我国来说, 全球气候变化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 重点体现在极端天气造成的伤害。对于环境工程和科技创新来说, 全球气候变化也是重点研究领域之一。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有效解决工业造成的污染, 与此同时, 还可以降低企业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所以, 创新科技发展, 不仅意味着科技水平的提升, 也赋予了环境工程建设以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
2.3 风险控制及管理
近些年来, 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极高的关注, 增强环保意识, 构建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某种意义来说属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 也对我们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必须要进行环境风险预测, 以此不断完善环境风险控制, 做到优化管理, 如果出现灾难性的经济问题或是环境灾害时, 可以施以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 基于长远发展考虑, 针对环境工程及科技创新, 要从我国实际情况着手, 基于我国环境特点进行研究, 注重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对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及时进行风险评估与预测, 从而使环境工程能够真正发挥实效性, 确保工程构建的可靠性, 真正实现环境和科技创新的和谐相处。
3 结语
综上所述,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经济发展需首要考虑的因素, 这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 并且关系到下一代的环境生存, 由此可以看出, 构建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是主流趋势, 从某种程度来说, 前者可以促进后者发展, 而后者对于生态环境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继而能够营造出更为良好的生活空间。
摘要: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的破坏。积极应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已然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新科技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应用, 环境保护的模式实现了创新,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本文中从生态文明层面着手, 进一步探讨了环境工程和科技两者之间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创新模式构建
参考文献
[1]孟伟, 傅泽强.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1 (01) .
[2]张巍巍, 张华, 李向辉.改革视角下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J].生态经济, 2015 (12) .
[3]王欢, 闻静.生态文明创新环境工程的科技发展趋势探索[J].科技与创新, 2016 (02) .
[4]赵莉.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模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 (04) .
江西省南昌市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会城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使生态资源成为城市的最大资源,环境品牌成为城市的第一品牌,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这一对城市管理重要议题上的做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探索。
总结南昌经验,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启示: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科学理念为先导。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的理念上,实现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升华。实践证明,南昌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没有影响外来项目落户南昌的积极性,相反,成为吸引国内外客商的第一品牌,助推了南昌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要以生态规划为前提。注重运用全面系统的生态学观点来指导城市规划布局,注重统筹城乡生态规划和建设,强化生态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化解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与城市生态失衡的矛盾。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要以加大投入为基础。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把有关生态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重点支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和环境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建立环境保护基金,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市场取向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实现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市场化。
第四,建设生态文明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和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审批各类建设项目的前提条件之一。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弘扬生态环境文化,切实提高全民的生态环境资源意识,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性活动,加快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政府在制定城市生态发展政策时,要广泛听取民意,充分反映民意,增强政策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使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关于生态立市中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优化海洋经济增长、提升沿海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切实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进一步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现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思路和对策如下:
一、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科学管海用海水平
1.抓紧修编《威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威海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等区划规划,健全以海洋功能区划为基础的海洋空间和资源规划体系,为海洋经济发展做出整体性、长远性、战略性布局安排。严格做好区划规划的落实,切实发挥规划支持新兴产业、控制过剩产业的作用。
2.严格执行《关于加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围填海管理的意见》等海洋开发管理的各项制度,研究制定《威海市沙滩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完善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落实岸段负责、定期巡查、跟踪监管等制度,开展海域、海洋环境、海岛和打击盗采海砂等专项行动,及时查处海洋违法行为。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发挥远洋渔业的基础优势,在加快已申报远洋渔船的批准和建造的同时,引导近海捕捞大型渔船从事远洋捕捞。通过招商引资、企业整合等途径,培育发展大型远洋渔
业集团,建立完善远洋渔业产业链,建设远洋渔业基地。大力实施海洋生态牧场建设,依靠科技支撑和资本投入,大力发展海洋低碳经济, 科学利用海洋资源。
2.依托现代渔业龙头企业和渔业成长型企业,集中建设海洋牧场、标准池塘、浅海设施、工厂化养殖、渔港经济、休闲渔业等现代渔业园区,围绕海洋渔业产业链的打造,向上延伸选种育种、养殖技术开发,向下延伸副产品综合利用、渔业物流、品牌推广,向外延伸产品研发、设计包装、渔机装备、饲料研发等,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做长做粗产业链条,引导渔业经济由资源依赖型向产业带动型转变
3.拓展渔业休闲娱乐功能,利用现有港口、码头、海岸、海岛、人工鱼礁区和养殖区等,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规划建设一批海钓基地项目,成立专业游钓俱乐部,推动我市海洋游钓业快速走上规模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品牌增添新的亮点。
三、加大保护力度,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1.加强保护区的规范化建设,围绕各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生境特点,继续做好我市6处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和13处国家级渔业种质保护区能力建设工作,重点在管理思路、工作方法上搞创新,积极开展保护区生态环境、渔业资源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的调查与研究,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继续做好海西头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申报工作,在已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厅评审的基础上,积极协调国家海洋局,争取今年获得批复。
2.抓好九龙湾、小石岛、刘公岛等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的实施,通过沙滩整治、退堤还海、退养还滩、湿地建设等措施,修复受损海洋生态系统,改善海岸景观。积极沟通国家海洋局和省海洋与渔业厅,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争取更多的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项目资金向我市倾斜,确保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等项目获得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扶持。
四、强化能力建设,服务海洋生态文明
1.以国家海洋局小石岛标准站、刘公岛和小石岛两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等一批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为抓手,多渠道争取资金,进一步充实仪器设备、完善监测手段,加快实验室及办公场所建设;修订、扩充、完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体系,在完成常规性监测任务的同时,重点做好人工鱼礁、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砂质岸滩监测等一批生态修复专项效果监测。
2.加快推进国家海洋局小石岛标准站建设,完成浮标、浅标等观测仪器设备购置。针对我市海洋观测预警报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海洋观测预报技术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市海洋观测预警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立足民生需求,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等部门的合作,探索增加预报发布内容和范围,在现有电视台单一播报的基础上,丰富预报产品信息发布手段和渠道。
3.以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不断提升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海洋污染治理处置、海洋生态整治修复和海洋保护社会参与水平,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热爱海洋、支持和参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改善,确保海洋生态安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业经济实现了巨大的发展, 国民经济实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国内生态环境问题亦愈演愈烈。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呼吁经济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有关对生态经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等的文献研究也层出不穷, 如《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实现模式的研究》、《黔南州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选择策略》、《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生态产业链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研究》等都对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有效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但目前国内这些对生态经济的研究大都是着眼于宏观的区域经济的生态发展, 对我国民族乡镇地区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产业的壮大则涉足较少。本文积极响应党的十八大精神, 在暑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以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为例, 对其茶产业、高山蔬菜、生态旅游等三大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并就我国其他民族地区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优化, 民族地区乡镇生态产业的更好发展等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1 生态产业发展对当地产业经济影响程度分析
潘家湾当地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具体影响到底如何, 因当地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 所以笔者将通过茶产业, 高山蔬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显著性影响程度来分析潘家湾生态产业发展对于当地产业经济的影响。我们选取茶产业、高山蔬菜近6年的年均产值作为影响农业总产值的指标, 将其设为自变量, 分别以X1, X2表示, 取农业年均总产值为判断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 并将其设为因变量, 以Y表示。将数据汇总成表1。
模型设定与分析:
文中的因变量是农业总产值, 用Y表示, 茶产业, 高山蔬菜作为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 用Xi表示, 两个因素共同影响农业总产值, 用公式表示为:Y=β0+βiXi+ε (β0, βi为回归系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i=1, 2) 。
使用SPSS分析软件, 运用回归分析来分析高山蔬菜、茶产业两种生态产业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
1.1 模型质量分析
表2给出了回归模型拟合程度分析结果。
a.预测变量: (常量) , 高山蔬菜产量, 茶叶产量。
表2指出, 在计算过程中, 得到的模型是二元线性回归模型, 模型中被选入的自变量是茶叶年均产值和高山蔬菜年均产值。该模型的测定系数 (R Square) 为R2=0.997, 说明SSE (残差平方和) 很小, 观测值Yi围绕回归直线越紧密, 回归方程对原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
表3是分差分析表。它给出了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F检验结果。由模型计算得到:SSR (平方和) = 177201333.472, SSE=601273.861, 以及SST=177802607.333, 这三个统计量的自由度分别为2, 3, 5, 由此计算出MSR (均方) =SSR/2=88600666.736, MSE (残差的样本方差) =SSE/3=200424.620。综上所述, 得到模型检验的F检验值为MSR/MSE=442.065, 而相应F检验的P值 (Sig) 为0。所以该模型通过F检验。
a.预测变量: (常量) , 高山蔬菜产量, 茶叶产量。
b.因变量:农业总产值。
1.2 回归系数以及相应的t检验
表4给出回归模型中的系数, 以及相应的t检验情况。
由表4可知, 二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函数形式为:Y=-4286.341+6.642X1+1.875X2。
X1和X2的t检验统计量分别等于9.206和5.901。而与之相对应的P值 (Sig) 分别为0.003, 0.10。因此, 这两个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
a.因变量:农业总产值。
由以上模型设定和分析可知, 在α=0.1的水平下, 回归模型具有显著意义即茶产业年均产值和高山蔬菜年均产值对于农业的年均总产值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可以判定茶产业和高山蔬菜这两种生态产业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 同理可推定当地生态产业的发展对于当地产业经济发展的具有巨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 潘家湾生态产业发展现状及模式分析
近年来, 潘家湾茶产业、高山蔬菜、生态旅游等三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实现了财政收入, 农村经济总收入显著的增长。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使人们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很好地实现了增收渠道的多元化, 农户收入得到较大提高, 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874元, 同比增长29.5%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历史性的发展, 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图1为2006—2011年潘家湾人均纯收入发展速度统计。
2.1 茶产业发展动力十足
茶产业作为潘家湾的传统生态产业, 它对潘家湾乡镇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潘家湾现有生态产业中的龙头产业, 茶产业在坚持和完善现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的稳步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和当地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 茶产业发展概况。
潘家湾乡茶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 茶叶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在逐年增长, 成为人们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与茶产业的相关企业蓬勃发展, 一些企业已成为宜昌市龙头企业, 如安明有机富锌茶业有限公司。新引进的清洁生产线, 对产业生态化的重视, 茶叶种植方式的变革与生产、加工机械化的发展, 科学管理、规模化种植促使规模化产业向优势产业的转变。 (茶产业近年产量统计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茶叶产量逐年增长, 整个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当地茶产业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 坚持和完善产业发展模式, 整个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 茶产业特色发展模式分析。
作为全乡人们致富的主导生态产业, 茶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茶产业拥有持续的发展动力, 真正现实了茶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茶叶发展特色模式见图3。
模式中“安明有机茶叶有限公司”、“潘家湾富锌茶叶有限公司”作为宜昌市两大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变革和规模化发展, 在联动机制的体系下带动其他小茶厂及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专业合作社则在营销、生产方面以龙头企业为龙头, 统一与采购商签订供货合同, 保障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满足生产的需求;统一对外签订销售合同, 维持并扩大销售市场, 以达到在生产和销售两方面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两者的紧密联合。经纪人作为生产商与农户的联系纽带, 更多的是在农户与生产商双方资源的整合, 双方沟通以及技术服务指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农户则以合作社提供的市场需求信息及政府政策为导向, 变革种植技术, 适时适度种植, 保障茶叶的原生态与产量。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这一发展模式, 实现“四位一体”, 紧密联系, 把握市场动向, 把握行业政策, 注重茶叶的原生态、高质量与品牌建设, 以实现茶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2.2 特色生态产业——高山蔬菜
潘家湾充分利用地理优势, 在梁山、望洲坪、南冲等村种植西瓜、辣椒、马铃薯等原生态的高山蔬菜, 现有潘家湾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1个, 目前合作社集中种植的蔬菜已达几百亩, 其中有礼品西瓜、食用百合、辣椒、豆类及其他蔬菜。作为当地引进的新兴朝阳产业, 高山蔬菜顺应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发展潮流。因地制宜, 注重产品的原生态、绿色健康无公害, 顺应市场需求, 在省财政厅“1+1”对口帮扶方案对高山蔬菜的大力支持下, 潘家湾高山蔬菜产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 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高山蔬菜的永续动力——“订单式”发展模式如图4。
立足本地资源, 巩固发展高山延季蔬菜, 加强梁山蔬菜合作社规范化运作, 鼓励“订单式”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山蔬菜很大的发展空间及市场机遇。目前, 以望洲坪高山蔬菜基地为中心, 向周边村辐射带动蔬菜发展, 现已达到4000亩, 并且合作社与宜都几家超市、学校签订了供货协议, 引导高山蔬菜走出了小山村, 迈进了大市场。
“订单式”发展模式与MTO (订货型生产) 很好的实现了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不必维持过高的产品库存, 也不必经过过多分销渠道销售, 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低且充分满足了消费者和订货商的需求。因地制宜、结合产业的特性, 低库存、低销售成本、高顾客满意率的“订单式”发展模式既降低了产业总成本也提升了高山蔬菜的口碑形象, 为高山蔬菜这种季节性较强的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面对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 潘家湾适时把握政策机遇, 坚持以“生态、绿色、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 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 注重无公害蔬菜产品品牌的建设和产地认证, 为高山蔬菜的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2.3 生态旅游——乡镇旅游发展的创新之举
潘家湾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活跃。境内西北部有“南武当“之称的梁山宗教, 北部有着“天然空调”美誉的天然峡谷——探母沟, 境内五亿年前的地质变迁的AAA级地质公园——奥陶纪石林, 渔洋河两岸的旖旎风光, 全国第一家乡镇民俗博物馆等都集中展现了潘家湾的大美民俗风情与自然景观。目前, 潘家湾已成为鄂西南重要的新兴旅游景点, 未来生态旅游业将会是全乡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1)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直以来, 潘家湾坚持“民俗文化+政府主导+生态建设+一体化”的旅游发展模式,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 主打生态理念。为打造好“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的品牌, 潘家湾以奥陶纪石林、梁山景区、探母沟景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俗文化博物馆等优势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 着力围绕“六个一”打造特色品牌;实施了“13个一”工程, 对集镇环境进行美化改造, 凸显“城在山中, 楼在林中, 人在绿中”的生态化格局。不断完善旅游产业体系, 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
同时因旅游产业交叉性强, 关联度高, 如何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和谐处理旅游和各方面的关系, 实现旅游业和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 从而使潘家湾的乡镇品味、文化建设、经济水平、生态质量、环境状况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亦是潘家湾旅游发展的重要思路。为此, 潘家湾在强调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的同时也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的一体化, 以六个一体化完善“潘湾游”这一品牌战略。
(2)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完善策略。
①“五点一线”结构的建设思路。
“五点”即五大旅游亮点 (特色村寨—民俗博物馆—奥陶纪石林—梁山宗教—探母沟探险) , “一线”即这五个景点要串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在深刻挖掘每一部分特色的同时注重整体规划, 使其结合起来成为“独一无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②发展产业融合。
如可以将旅游业贯穿到茶产业中, 以安明茶业有限公司为代表, 集亲身体验采茶、参观制茶流程、品味富锌佳茶为一体, 在旅游中穿插茶艺, 提升旅游品味, 倡导健康生活。
③注重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 完善旅游体系, 在做好旅游建设的基础上, 加强旅游宣传工作, 提高潘家湾的知名度。
潘家湾的自身旅游优势明显, 加大投资力度, 适应经济转型要求, 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将来,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与优势将日益凸显。
通过近期建设工程, 促使旅游业总产出占潘家湾GDP的15%左右;中期把旅游业培育成先导产业, 成为潘家湾的接续产业之一, 旅游总产出相当于乡镇GDP的30%左右;远期把旅游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成为潘家湾的重要经济来源, 旅游业总产出可以占乡镇GDP的45%左右。图5为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简述。三期发展战略, 实现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 让旅游业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势增长极。同时响应国家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注重旅游业的建设,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 以实现产业经济更大发展。
3 对民族地区乡镇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3.1 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 赋予传统产业“生态”元素
生态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物质的生命周期循环, 即产业系统内综合地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到再生的全过程, 并通过这样的过程实现物质的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通过产业生态化理论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而成为生态产业, 其过程大概如图6。
在我国部分民族乡镇, 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尚未转变, 部分地区仍维持着固有的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 而此类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显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下不断增长市场的需求, 更不利于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国民族地区不断调整优化产业发展模式, 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 在产业发展中融入“生态”元素, 以实现传统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文中潘家湾乡以“生态”、“可持续”为导向, 创新性地实施“龙头企业+合作社+经纪人 +农户”的茶产业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建设, 整合分散资源, 保障优质茶源, 用好政府政策, 创造品牌效益, 扩大市场需求, 打开销路很好地保障了传统茶产业的可持续、高效发展。
3.2 大力发展新兴生态产业, 注重产业发展的多元化
新兴产业具有高度生态化特征, 在节能环保, 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生态化特征较明显, 应大力发展新兴生态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文中潘家湾土家族乡在做好市场需求分析、地理环境分析、产业适应性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身特点, 自身区位优势, 大胆引进高山蔬菜这一新兴生态产业, 并使之成为又一有力的生态产业经济增长点。同时亦注重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建设, 通过茶产业, 高山蔬菜, 生态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共同发展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其他地区亦可结合自身等各方面区位优势, 分析市场需求, 大胆引进新兴生态产业, 有规划的重点发展, 注重产业发展的多元化, 以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多极化发展。
3.3 把握机遇、用活民族政策, 重点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明文表示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各民族地区在发展生态产业, 应灵活运用好民族政策的支持, 特别是对于乡镇经济的发展, 更要抓住相关政府部门对口帮扶项目与民族政策倾斜的契机, 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坚强后盾、把握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合理并充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挖掘自身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在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下, 实现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
3.4 注重品牌建设, 打造区域名片, 提升区域竞争力
实施品牌化建设对于提升生态产品竞争力, 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实现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民族地区乡镇生态产业的发展应注重与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相结合, 注重区域品牌、区域名片的构建, 提高区域内产业的联合对外竞争优势。潘家湾乡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走民族风情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通过土家风情寨与当地生态产业的联合建设和发展, 既宣传了当地的土家风情, 也为当地生态产业打上了民族印记, 实现了区域产业品牌和区域名片的同步构建。
3.5 推进特色生态旅游,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我国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浓厚, 大部分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旅游业正从接待型行业向支柱型产业转型,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日趋成熟。民族地区应把握旅游业时代发展的机遇, 注重生态旅游的建设与发展, 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来发展。潘家湾乡“民俗文化+政府主导+生态建设+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品牌, 让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支撑作用愈加明显。民族乡镇地区在具备一定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应充分挖掘和整合自身优势特色旅游资源, 加大政府引导力度, 发展市场机制, 多渠道筹措资金, 加大投入, 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提升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 积 极带动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形成完整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走特色生态旅游发展路线, 推进当地旅游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3.6 产业集群化发展, 做大做强生态产业
合理利用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制度成本、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 对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 提高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显著。潘家湾乡在支柱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集群发展, 以其茶产业为例采取共和式产业集群制度模式, 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协同发展以降低产业发展成本, 提高区域竞争力。鉴于民族地区乡镇自身发展情况, 民族地区乡镇生态产业发展更多依靠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 采取共和式产业集群制度模式与混合型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 整合区域内外部资源, 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 走产业多元化、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和地域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提高乡镇生态产业的区域竞争能力, 拓宽区域特色产业市场, 以做大做强区域特色生态产业。
3.7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建设中, 优化产业结构, 变革生产方式, 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 选择自身拥有完全比较优势的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 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是目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这类产业也往往被打上了“资源型’的标签, 但在与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地区竞争时, 却总是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 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难以获得长足发展。潘家湾茶产业、高山蔬菜、生态旅游等产业模式在产业发展的同时都十分注重了产业的生态化建设。努力把这几大乡镇支柱型产业打造成生态产业, 这样就很好地避免了“比较优势陷阱”, 赋予了当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乡镇产业的发展, 不论产业的形式, 都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 注重产业的生态化建设, 通过产业创新和优化升级, 将资源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 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集约发展的生态产业道路。共创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和平.宜都统计资料[M].宜昌:宜都市统计局, 2007-2011.
[2]王翼.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J].云南农业, 2011.
[3]谭俊华.五峰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
[4]杨玉文.李慧明.我国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实现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10, 31 (2) .
[5]王殿颖.渝东南生态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 2011.
[6]张武.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11) .
[7]肖国学, 郭治友.黔南州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和选择策略[J].贵州农业科学, 2012, 40 (11) .
1 生态城市与生态景观学的研究综述
传统理解中的“城市”即是指非农人口、非农产业集聚的地理区域。在现代的观点中, “城市”是一个复合的“系统”, 涉及方面面的问题。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对于城市系统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生态城市 (Ecological city) 即是综合各学科的前沿知识所提出一种城市构想。对于生态城市的把握, 学者观点也各有不同。有学者综合了各家观点, 认为主要有3 个方面的学说, 即环境说、理想说、系统说 (见表1[1]) 。
综上, “生态城市”可以从2 个主要的角度来理解:狭义层面上, 生态城市建设即是要保护城市中的生态环境, 创造更多的城市绿地, 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广义层面上, 生态城市建设是以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为核心, 构建空间、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从当前所凸显的“城市病”来看, 人类正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逐渐退失宜居的生态环境, 广义的城市生态观需要被纳入到城市规划的指导理念中。城市多极化扩展中, 很多“新城”都是原来的自然或农业生态环境中改造、转变过来的。新城的“建成区”基本上是由钢筋水泥所塑造的一个大景观, 与原来的自然、农业景观形成极大的反差。景观生态学从系统、综合的视角和方法将整个城市环境视为一个“生态系统”, 并应用这一原理和方法, 对当前城市的建成区及其外围城乡结合区域的景观规划进行研究。生态景观学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支撑。
生态景观学者Forman、Godron (1981、1986年) 认为任何的景观构成不外乎3种要素, 即斑块 (Patch) 、基底 (Matrix, 也有翻译成基质) 、廊道 (Corridor) 。邬建国 (2000年) [2]对这3种要素进行了界定: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及性质上不相同, 并具有一定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人工建筑物) ;廊道主要指相邻的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及带状结构 (道路、水系等) ;基底景观中分布性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 (原生的自然、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景观学关注的问题是基底-廊道-斑块之间合理的开发, 使居住环境能够与生态系统相协调。
长三角地区新城区建设多选择平原, 以农田基底为主, 在城市扩张中, 城市周边区域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农业农村景观, 很大程度上这些农业农村土地的性质不能够转为城市建设用地, 这些资源的开发问题已成为当前城市化推进中的一个难题。城市斑块 (建成区) 与生态基底 (城区所依托的生态系统) 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图1a中, 阴影部分指的是城市核心区域的斑块, 其以圆周形向四周 (基底) 扩散;图1b, 斑块的扩散则是以轮齿的形状向外扩散, 这种扩散形势有利于强化城市核心区域斑块与城市周边环境 (基底) 之间的联系。从发挥景观与生态的融合优势上说, 城市与周边之间的最佳状态是, 核心区以齿轮状 (指状突起) 形式融入生态基底, 让城市景观与周边自然、农业基底之间互相渗透。翟辉 (2001年) [3]指出图1b的指状城市既集中又分散, 其可以增加“城乡混合景观”的比例, 使大自然渗透到城市核心的可能性加大。这种交融式的城市空间拓展, 还利于主城区与周边的城镇连接起来, 扩大主城区的发展空间。这一齿轮状 (指状突起) 模型理论, 在考虑城区的规划建设及城区范围的拓展中如何将农业农村资源有机地融合进城市景观体系中, 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
2 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的理念创新
在新城区的建设中, 地方政府往往通过申请转变土地性质, 修改相应规划, 将周边的农业农村资源开发为城区的形态。但基于国家土地管理政策的限制, 这种开发模式又难以为继, 城区空间的扩展受到限制, 从而只能跳跃式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视角来看, 必须要突破原有的认识误区, 创新城市发展建设的观念, 建构新的思路来统筹整个城市发展建设与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模式之间的关系。结合研究综述, 当前要树立3种观念。
2.1 全域城市化
“城市”建设与“城区”建设的概念要予以分开, 地方政府在城市化中往往将“城市”建设狭隘为“城区”建设。城市在城乡一体的要求下, 是一个“全域”的概念, 涵括整个行政区划的发展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农村公共服务的推进, 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是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域城市化, 即是从区域整体统筹发展的高度出发, 将城市发展建设的空间布局延展至整个行政区划, 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城郊作为城市与农村相交融的缓冲区域, 其如何在保持农业农村特质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示范及实践意义。改变狭隘的“城区”建设观, 建立起“全域城市化”的新观念。
2.2 全域生态化
生态是人类生存所必须依赖的环境基础, 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大大降低人类的生活品质。钢筋水泥的建筑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其结构, 汽车排放的尾气又加剧了生态的恶化。在城市中如何保留原有的生态资源, 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生态的自我净化, 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提升生活的质量。如研究综述中所提及的“指状”城市发展模式中, 城郊发展模式的最佳状态是, 尽可能多地保留农业农村原有的生态资源, 使其成为城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2.3 全域景观化
田园是人类向往和谐恬静生活的一种永恒意象。田园景致所呈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空间的适宜, 还包括一种精神追求与人文关怀的凝结。在“城区”不断扩张中, 这些原本与自然亲近的田园景观离生活越来越远。农村作为全域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也要参照城市建设的模式与标准, 对其进行景观化的改造, 既为农村居民提供宜居环境, 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宜游、宜乐的休闲环境。
基于此, 在对农业农村资源开发时要把握3 个原则:①要从全域进行城市化的规划布局, 统筹城乡发展;②要从全域生态补偿、生态平衡出发, 在尽量保留农业农村资源的原始特性基础上合理开发;③要以城区建设的方式来建设农村, 将农业农村资源以城市景观塑造的方式进行改造。
3 创新城郊农业农村资源开发的模式创新
生态景观学提供很好的分析与规划框架, 在农业农村资源的开放中, 要充分利用“基底—廊道—斑块”的理论架构, 在系统布局规划基础上, 有效地进行开发利用 (见图2) 。具体的方法如下。
3.1 基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基底而言, 江南地区城郊区域主要是农田与河道水系湿地。在规划建设中, 要充分考虑这些基底原始的生态环境。连片的农田可以根据其种植品种的不同而开发为不同类型的开放式农业公园, 如水稻农业公园、鲜蔬农业公园。开放式农业公园与现在农家乐休闲旅游不同, 开放式农业公园式城市敞开空间的组成部分, 参观与游玩是免费的, 其功能与城市公园 (绿地) 是大致相同, 是城市居民休闲休憩的场所。
农田的阡陌交通、灌溉的河道水系与周边的环境构成了一个水系湿地环境, 在开发中将其有机地融入整个农业公园系统之中, 成为休憩漫步的景观带。
3.2 廊道资源的整合利用
廊道一般分为人工廊道 (Artificial corridor) 和自然廊道 (Natural corridor) 两大类[4]。连通城乡的水泥硬化路, 属于常见的人工廊道。处在鱼米之乡的江南, 连通城乡的天然水系, 则是重要的自然廊道。这些密布的城郊水系与四周的农田一起构成了一个城郊湿地生态。在农业农村斑块的开发中, 河流 (水系) 廊道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城郊水系生态治理与城郊景观设计有机结合, 达到水污染控制与水系景观恢复的双重效果[5]。
3.3 斑块资源的改造利用
斑块主要指农田中的基础设施、村居村路及一些文化遗迹。村居的改造要与农业公园的开发相配套, 其规划建设要具有江南乡村的特色, 对于符合条件的村居, 要尽量保留老建筑, 打造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在新村改造迁居之后, 有些旧的村居可以考虑应用LOFT的打造模式, 由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 将原来普通的村居改造成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乡村景观。这种LOFT的建筑, 可以考虑将城市中创意企业的团队在改造后的村居中租用场地, 形成一个中小规模的创意产业的创作园区。文化遗迹则可以被开发为田园文化的传承点 (小型博物馆) , 弘扬乡村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清, 张珞平, 陈宗团, 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 2007 (5) :155-159.
[2]邬建国.生态景观学——格局、过程、尺度及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0:17.
[3]翟辉.“斑块·边界·基质·廊道”与城市的断想[J].华中建筑, 2001 (3) :59-60.
[4]车生泉.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城市规划, 2000 (11) :44-48.
1 环境生态交叉学科背景分析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交叉学科逐步发展成长为一批新兴学科, 目前环境生态类实验主要是环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课程内附设的实验, 个别院校[1,2]开设有相关的实验, 也有些院校如云南大学根据自身学科和专业的优势, 将该类内容合并到生态学综合实习中。就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而言, 也开设有环境生态学课程, 且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3], 但尚未设置过实验。随着环境学和生态学学科的发展,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学科间交叉渗透越来越多;加上我校生态学作为较早的硕士点以及林学博士点一级学科的重要支撑学科, 在申博到获批几年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优势逐渐凸显, 综合多学科交叉内容、设计环境生态交叉实验课已成为可能。故针对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交叉学科内容整合、提炼优化相似信息, 设计交叉渗透实验, 让学生掌握环境学、生态学、生物学交叉实验课程的实验技能,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结构, 培养科学素养。
2 交叉实验的设计原则
基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 对环境类和生态类课程进行梳理, 对已有实验和实习环节的具体实验操作和实习内容进行详细了解, 避免重复。以专业课程和特色课程为前提, 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 以实作可行、内容优化、知识融合为原则, 有针对性地制订环境生态类交叉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内容。
3 交叉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3.1 实验内容设置
对环境科学专业而言, 实验课是认知和提升的重要部分, 所获得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 对未来开展创新性课题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校的生态学和环境学实验教学中, 也存在验证性实验较多, 自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相对欠缺的问题[4]。结合教学实践和院系实验条件,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设计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自主探究性实验三大模块共计48学时的实验, 详见表1、表2和表3。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可根据模块的总学时数单独分列2个学时的小实验。
设置基础实验模块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和配置的常用仪器设备、熟悉基本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内业外业实验技能, 该模块占总学时的21%。
综合性实验主要是从不同的组织层次, 围绕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响应等内容进行设置, 该模块约占总学时的54%。实验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实验技术的同时, 学会科学地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自主探索性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也可结合导师的纵向横向课题来任意选择, 小组成员自行查阅文献, 撰写实验方案, 并列出实验所需仪器设备清单, 汇总后, 每组需采用ppt进行实验过程演讲, 学生参与讨论, 修改后形成最终实验方案, 同时指导教师对实验方案开展危险性评估, 不通过的方案需进行替代性调整;最后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学生需任选至少2个实验, 按上述要求完成共计12个学时的实验, 该模块占总学时的25%。
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角度来讲, 该部分需抓好2个环节:一是设计实验方案,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鼓励自主设计实验 (或调查) 方案;二是撰写实验报告, 完成实验后, 每组学生须尽快整理相关数据, 撰写实验报告, 格式可参考科技论文的一般格式, 该过程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学术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3.2 实验评价体系构建
根据所设的环境生态类交叉实验的3个模块, 采用多角度和多项目的原则来综合考核实验成绩, 避免单纯依靠实验报告来评价的片面性。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实验态度、实验基础理论常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基础性实验以操作考核为主, 权重占15%;综合性实验以技能考核为主, 评价权重为55%;自主探索性实验以方案编写和论文撰写为主, 评价权重为30%。最终成绩由各项实验分数乘权重累加评定。
4 创新模式培养的交叉型实验运作措施
4.1 改变传统观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基于学生创新模式的培养, 实验教学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应随时代的变化予以调整, 由“教—学”向“导—学”过渡, 树立现代教育观,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要学会自我学习, 这样教师“授之以渔”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 学生的积极性也易于激发, 亦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4.2 以科研为引擎, 推动交叉创新实验运作
纵向横向科研项目不仅为交叉创新实验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领域, 也为解决科学问题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 是推动创新型实验教学的主动力。本研究中, 自主探究性实验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学院公布的科研项目, 自己查阅文献, 自己选择, 并完成相关的考核指标, 形成研究论文或申请专利。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利于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4.3 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构建共享实验平台
环境生态交叉实验是基于多学科的知识渗透所设计的, 所用到的实验仪器设备涉及多个学科、分属于不同系部或实验室, 使用过程会出现难以协调的情况。因此, 整合环境类和生态类相关学科的资源, 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构建交叉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4.4 加强院校交流与合作, 分享成功经验
国内许多院校在生态学、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实验改革与建设方面, 已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加强这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可为交叉实验的设计提供借鉴。
5 结语
结合《西南林业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关于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 通过汇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资源, 搭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交流有效途径, 设置基于创新模式的交叉型实验, 强化本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实验条件的基础上, 编写林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交叉实验指导教材, 满足技术集成的人才培养需求, 以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
摘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角度, 结合对环境与生态交叉学科的背景分析, 设计了基础性、综合性和自主探究性3类共计48学时的环境生态类交叉实验项目, 并结合西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实际情况, 对如何有效开展这类实验提出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实验设计,交叉学科,创新模式培养,环境科学,生态学
参考文献
[1]闫小红, 周兵, 曹裕松, 等.《环境生态学实验》模块式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 2012, 16 (8) :96-99.
[2]秦伟超, 丁蕴铮, 袁星.环境科学、生态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1 (1) :14-16.
[3]杨桂英, 廖周瑜, 曹子林, 等.高等林业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12) :7606-7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