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成教育工作计划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成教育工作计划(精选8篇)

职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职成教育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全国及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为目标,以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为主线,以强化职成教育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为农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学农基地的作用,引进农村实用技术,面向农民搞服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工作内容

一、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在校生做好分流班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农民和党员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着力提高职成教育服务水平

1、整合职成教育优势,探讨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完善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做好初二学生分流工作,发挥职成教育的优势,坚持“三教统筹”,使学生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同时掌握一定技能,从而更好服务于社会。其次是进一步搞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术培训工作,服务三农,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2、积极争取县、乡、校三级领导的支持,加强对成职教育的投入,增设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增强接受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水平和能力。

3、制定和完善成职工作制度和措施,调动全校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成职教育的多元化格局。

4、提高成职课的教学质量,做好绿证课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

二、充分发挥职成教育优势,多形式搞好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党员干部的培训

为提高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实效,我们要不断整合职成教育资源优势,积极探索职成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围绕农民的致富和农业的增收主要抓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整合职成教育优势,增强农民培训工作。

一方面,在抓好初二分流班学生的技术课教学,尽力促使其最大程度地接受高一级教育的同时,着力抓好对分流班学生的培训工作。统一选定农学、果林、蔬菜、农经、畜牧养殖、农机、农电、淡水养殖几个培训内容,以学校成教部为主组织,由专任教师进行培训,使其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的主力。

另一方面,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工作。要抓住中考结束和春节农闲及外出务工农民返乡等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帮助农民“学文化,学科学,学技能”的培训活动,并结合农民工进城务工和生产生活实际,对农民进行进城务工基本常识、法律知识以及道德、卫生和安全知识及种植、养殖、建筑、家电维修等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学得一技之长。学校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备课授课,上足上好理论与实践课。

(二)强化示范辐射功能,拉动农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移。充分发挥成职教育和为农基地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尽快将先进的科技送到农民手中,学校要以成教“一园、两室”为依托,做好新技术、新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服务,逐步帮助一部分农民成为农

村新型产业开发的排头兵。在成职教育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移。

三、加强两项建设——加强成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两室一园”建设,提高成职教学档次和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素质,重点组织专职教师更多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开阔视野,增加见识,将成功的经验引进来,为我校的成职工作有一个新的飞跃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兼职教研员队伍的管理与培训,提高学校校本教研能力。完善成职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健全机制,搞好管理和使用。

以创办农村综合中学为契机,加大基础设施和内部设施的建设。做好“两室一园”的规划和建设工作。要做到有特色、有内容、有实效,使示范农园在成职教育过程中真正起示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为农服务室的技术传播和方向指引功能。建设中要本着实用、规范的原则,办出本地特色。

四、加大宣传和技术推广力度,做好《为农服务报》的编辑和发放工作 依托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丰富的资源,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力量做好《为农服务报》的编辑和发放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实时性、实用性、广泛性的原则。及时的将农民急需的技术和信息编辑印发给农民,从而真正发挥《为农服务报》的技术传播和方向指引作用。

工作措施

1、建立成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管理。

2、加强在校生的分流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成职工作的各项制度。

职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2

以鲁昕副部长的讲话为重点, 传达了教育部视频会议精神

在2011年度全国职成教工作会议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介绍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后, 着重指出了当前教育科学发展步入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的新阶段, 职业教育发展步入了体系建设的新阶段。

在新阶段, 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一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四要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五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职业教育要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实习实训、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今年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今后两年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初步架构;力争十年内建成完整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立足黑龙江省职成教育实际, 大力推进的几项工作

——全力以赴完成2011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任务

辛宝忠在讲话中要求, 为实现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今年16.5万人 (含技工) 的招生任务, 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科学发展。中职学校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 要与普通高中招生统一制定招生政策和措施, 确保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第二, 深化中职招生制度改革, 拓宽招生面向和招生渠道。推进招生模式改革, 广泛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在职职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第三, 广泛宣传国家助学政策, 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专业技能。认真落实国家对中职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 确保国家规定的资助标准不降低、资助范围不缩小, 保证受助学生及时、足额得到国家助学金。

——大力推进重点职成教育项目实施工作

辛宝忠指出, 重点项目实施是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出发点,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 切实转变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方式, 不断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各地、各学校要按照《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整体推进工作方案》要求, 抓紧组织实施。

第一,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项目。要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 以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农业类学校和涉农专业建设为重点, 尽快形成农业类中、高职衔接和帮扶机制, 努力创新农业职业教育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陆续组建煤电化、动漫、畜牧兽医等产业性职教集团。组建区域性职教集团, 由当地政府牵头, 依托当地职业院校, 联合当地相关企业, 实现区域性集团化办学, 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能力。

第三,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要加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在职业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市建设校企合作示范实训基地, 力争建成若干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分别在全省13个市 (地) 建设一批能起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专业性实训基地。

第四,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一是改革办学模式。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等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 联合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其它职业学校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促进集团成员之间优势互补, 形成优势辐射机制, 带动周边农村职业教育和薄弱学校共同发展。二是创新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重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三是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 营造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 加强实践教学, 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四是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五是加强队伍建设。以改革教师培养、评聘方式和考核办法为核心, 注重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 提高队伍整体水平。六是改革评价模式。以贡献和能力为依据, 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 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项目。要制定设置标准, 根据国家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国家对中职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要求, 制定、开发一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要建设示范专业, 推进企业参与专业建设, 优化区域内专业结构布局, 加大区域内专业统筹力度, 加强国家和省级示范专业点建设,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第六,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项目。要构建课程创新体系, 吸收课程专家、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骨干专业教师研究和开发新的课程体系。要改革专业核心课程, 在省级重点专业中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改革, 重视企业参与课程体系改革创新, 制定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培植遴选精品课程。

第七,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子项目。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二期) , 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机制为突破口, 以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 以教师队伍数量补充和能力提高为重点, 全面提高中职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启动实施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中职教研员素质提高计划, 启动推进《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特聘制度》和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第八,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子项目。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和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 依托相关职业院校建设一批中职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课件制作中心、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多媒体实训室。同时开展全省计算机及软件类骨干教师培训, 以信息化推进中职教育现代化。

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教育局招生工作经验推介

——哈尔滨市教育局今年以来, 强化组织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

他们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省市教育信息网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优质特色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毕业生、大赛优秀选手等, 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组织编印了《哈尔滨市中职学校招生指南》1.55万册, 免费发到初中毕业生手中;设计制作了中职学校招生宣传海报, 印发1万余张, 张贴到所有初中学校毕业班级、社区、村屯。同时, 他们充分展示职业学校优势, 吸引生源。双城市职教中心深入到全市37所初中宣讲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介绍职业学校发展状况, 分析当前就业形势, 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道里区教育局组织现代服务学校、汽车职高、民族科技职高开展师生职业技能展示活动, 组织22个专业的87名专业教师和330名学生参加展示活动。全区初中毕业学年的主管校长、主任、班主任及初中毕业生近2000人到会观摩。他们还积极推进城乡联合办学,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十县 (市) 及呼兰、阿城两区职教中心校长到市属中专考察和对接, 推进城乡合作办学。现在已有50%的农村职业学校与市区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多措并举, 强力推进中职招生工作

他们采取目标管理, 领导重视带头招生。把中职招生纳入市教育局对各县 (市) 区年终“四比四看创一流”考核之中, 奖惩分明, 严格实行“一票否决”。近年来, 市教育局用于招生的奖励20万元, 有5个县区因未完成中职招生任务而取消达标单位资格。组织开展了以联合检查、分片互查、“走比看”为主要内容的中职招生专项督查, 下发通报, 并抄报当地党委、政府, 有效敦促了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广泛宣传, 教育引导拉动招生。把宣传作为强化招生工作的突破口, 市教育局利用齐齐哈尔日报教育专版宣传中职招生助学、免费等惠民政策, 在“齐齐哈尔教育信息网”开辟中职招生专栏, 宣传各地各校招生工作经验30多篇, 编发了《鹤城优秀中职毕业生风采录》、《齐齐哈尔市中职学校招生指南》, 组织开展了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便民服务月”、“招生宣传周”活动, 现场招生咨询、展示职教成果, 面对面地交流与对话;进“百家门, 说千句话, 行万里路”, 使中职招生宣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扩大了宣传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扩大对象, 创新方式, 增加招生。针对初中毕业生逐年减少的实际, 不断扩大招生范围, 拓宽招生对象, 充分体现“面向人人, 面向社会”的办学理念。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年, 只要愿意, 不管是应届、往届, 还是进城务工农民、复转军人等, 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都向他们敞开, 实现招生对象的最大化, 真正使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职成处处长曲嘉维做会议总结

在总结2011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时, 曲嘉维说, 我们在2011年度工作会以后, 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和职教工作要点的安排, 紧锣密鼓, 高效有序地完成了以下工作。

第一, 抓紧实施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完成了各项任务推进时间表、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

第二, 完成省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职业教育部分起草论证工作, 目前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第三, 2010年黑龙江省首批6所改革发展示范校申报已获教育部批准立项, 项目支持经费国家已拨到省里, 项目学校建设即将正式批准、培训和指导将全面展开。

第四, 职教改革创新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基本完成, 需经厅党组批准后实施。项目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即将全面启动。

第五, 重点支持2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今年, 我们继续支持哈尔滨、齐齐哈尔2个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并争取使之进入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现正以示范性学校项目建设为牵引, 集中资金启动重点建设2个综合性、2个区域性和15个专业性共计19个装备水平一流、能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工作。

第六, 组织完成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

第七, 完成了首批省级重点专业评估认定工作, 启动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工作。

第八, 实施“十二五”期间校长、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完成国家2011年度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计划、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究班报名工作, 共计65人;完成2011年度寒假专业骨干教师培训, 共计270人。起草完成《2011年省级中职校长、专业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计划完成校长培训100人, 教师培训1000人。组织完成今年暑期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预报名工作。起草完成《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基地评估认定办法》, 下半年启动全省中职师资培训基地评估工作。

第九, 规范学生管理工作。核对全省中职在校生学籍基本信息;起草并即将下发《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细则》、《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和毕业证办理程序》、《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保送高职院校管理办法》。

第十, 召开了对《国家职业教育督导条例》和《关于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的研讨会, 形成了黑龙江省反馈意见上报教育部。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 这次会议时机关键, 目标明确, 措施具体, 任务紧迫。黑龙江省教育厅召开的全省职成教育工作推进会议, 是在国家2011年职教视频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之后, 大家对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总体安排部署更加明确, 对“十二五”开局之年职成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更加清晰, 同时加大气力推进任务的时间更加紧迫。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 齐心协力, 科学谋划, 殚精竭虑, 真抓实干, 就一定会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 推动黑龙江省职业教育大发展、快发展。

审视教育目的厘清教育工作 篇3

在审视教育目的之前,我们先要明确教育工作和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成败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在影响教育的方向。教育工作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工作受到社会发展掣肘时,我们不仅不应该灰心,而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神圣性,用更负责的态度正视出现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对整个社会环境产生影响。

之所以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是因为现代教育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功利化倾向。教育的功利化并不是现代才出现的,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被人们广泛认同的时候,学习作为获取利益工具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而一旦学习成为了工具,教育又怎么会不变成仅仅是传授如何获取利益的行为呢?

当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政治、思想、社会、文化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转型本身是一件好事,没有改革就不可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但转型期中也会出现社会思想鱼龙混杂让人无所适从并因此缺乏安全感的普遍特征。没有稳定的指导思想人们就无法看得更长远。当短视和安全感缺乏混杂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开始急迫地占据任何能带来安全感的东西而忽视了可能的隐患,这样的行为就是功利化。功利化的人做的每一件都是为了获得安全感,他们渴望从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获得即时的回报。当这样的思潮逐渐壮大时,教育也开始被裹挟其中。

功利化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将教育当成一个工具,期望用这个工具在短期内带来超出努力的收益。它的利益倾向是如此明显以至每个人都可以轻易看到:以升学率、就业率作为招生广告的;承诺几天就能让你获得某文凭的;保证让孩子短时间掌握某种乐器的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功利化教育,它们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易:给我培训费用,我给你等值的技能。所以这些交易虽然涉及教育,但仍然遵循一个愿买一个愿卖的商业规律,除了扭曲人们对教育功能的认知,并没有实质性的重大危害。然而,当功利化倾向开始侵蚀基础教育、公立教育时,危害开始变得严重。

当前整个公立教育的主体有三个:制定教育目标、规划教育方向、监控教育效果的教育管理部门;执行具体教育过程的一线教师;受教育的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又可以细分为国家级、地方级和以学校领导层为主的直接管理部门。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国家级管理部门即教育部由于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而具有最强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无论是教育规划纲要还是各种指导文件,教育部对教育最根本目的———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这一点把握得十分准确。

然而这样的教学目的是很难考核的,这让作为职能部门而必须要接受工作效果评价的地方和学校管理部门困惑了。渐渐的,一些直观而容易考核的项目替代了全面而难以具体操作的对于学生整体成长水平的考核。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人际交际、动手操作、道德和心理素质等。例如,我们可以设置一系列方法准确考核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平。但道德水平低的评价除了激怒家长以外没有其他价值。因为个人的道德水平是受包括社会家庭多方长期影响形成的,学校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学生业已形成的道德观,也不能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评价低而采取任何措施强迫学生进行道德学习。而一个没有奖惩没有约束性的评价往往是缺乏力量的。更重要的是,“道德”是无法直接换来利益的,对于转型期普遍寻求利益最大化的人们来说,道德的培养就是浪费时间。无论学校多么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不懂得教育规律但事实上控制了学生大部分选择权的家长仍然会无动于衷。

学校中惟一和利益直接相关的只有一个东西———学习成绩。这个本身仅在教育目的中从属于智育部分的东西似乎已经成了人们追求的惟一东西。几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这样的逻辑链:好的成绩———好的大学———好的工作———更多的金钱———更多的利益。这样的逻辑链条显得无懈可击:没有好成绩就无法进入理想的大学,而没有大学文凭似乎就不能找到好的工作。

大部分人的看法必然会影响基层教育部门的决策,既然家长和学生都只重视成绩并以此来衡量学校的价值,基层管理部门又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只注重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和全方面测量学生发展水平的考核方式相比,测量升学率这类的考核既简单又直观,这样的考核方式似乎真的是皆大欢喜。

我们已经看到应试教育迟迟无法改变的原因后,分析这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就很有必要了。如果这样的模式是利大于弊的,我们就该坚持;如果应试教育会带来较大的危害,我们就必须要下决心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感受到了应试教育带来的危害,否则教育部也不会多次强调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了。但素质教育进程缓慢说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没有真正认同教育改革,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坚定教育改革的决心。

我们可以简单地责怪部分教育工作者为了自己的某些利益而被社会潮流裹挟着阻挡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但这样的指责并没有实际作用,我们可以要求自己是高尚的、是能毫不犹豫为了实现教改目标抛弃私利的。但我们不能指责其他人的自私,因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本能,而这样的本能只可能在拥有更高的道德水准、愿意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后才可能抑制。问题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立刻拥有高道德水准,每个人都愿意为社会责任抛弃私利。因此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让更多的人看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明白国家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只有真正看到教改的必要性,我们才能在自身私利和教改目标发生冲突时多一些放弃私利的勇气。

应试教育最大的危害是彻底摧毁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普通的厌学情绪到高考后时不时出现的撕毁教科书的行为。环顾四周,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大部分学生对教育的厌倦。是因为教材不好,内容枯燥吗?就笔者个人意见,现在的教科书无论是教学目标设置还是教学内容安排都借鉴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材中那些本身为增加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的内容都因为不会直接出现在考试内容中而被教师无视。家长方面也一样,只看到心急火燎为孩子报各类辅导班的,却很难看到积极鼓励孩子完成假期社会实践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每天接触的只是知识本身而完全不知道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有怎么样的形成背景、有多少科学家为了获取这些理论付出了多少努力。学生完全看不到这些知识是来自什么样的实践、人们为什么总结出这些理论、这些理论的产生过程中涌现了哪些鲜活的故事、这些理论对社会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巨大推动?习惯被灌输理论的他们无法明白教课书中的知识有多么珍贵、是凝结了多少代人智慧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他们眼里,书上仅仅是一些必须记住、熟习的理论,书是一堆在高考后可以焚毁的敲门砖。

这些思想的形成和部分一线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分不开的,部分教师教育学生时会用这样的话:你只要咬咬牙努力,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话看似没错,能否进入一个好的学校确实会对学生的将来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却因此被改变。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大学,而进入大学这个目的完成后的“轻松”就意味着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拥有这样态度的学生很可能在这一生中都无法知道学习的真正意义。这也是中国职场人每周平均阅读时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当学习乐趣因为功利思想而荡然无存的时候,当人们因为长期的被迫学习而无力再主动阅读的时候,一个缺乏精神养分的社会又怎么会不在功利化漩涡中越陷越深呢。

古代有一种传递情报的方法叫“八百里加急”,是为了传递紧急公文而不恤马力的一天跑八百里。情报是送到了,马却累死了。应试教育也一样,用牺牲一生学习兴趣的代价换取进入大学的机会是否值得?大学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才,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不能通过应试教育的模式批量生产?事实已经证明了一切。从创新精神到顶级大学排名,从层出不穷的学生自杀个例到日益显现的学生心理素质缺陷。应试教育的弊端已经如此明显,教育改革确实迫在眉睫。

事实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毫不相容,两者有很多共同点,只是应试教育是为学生进入大学负责而素质教育是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只要让应试教育的目光再长远一点,为学生考虑得再多一点,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负责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流畅得凝聚出素质教育的果实。而要创造出这样的教育模式就必须有目光更长远、态度更严谨、工作更踏实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局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二、2008年教育局工作计划工作目标

1.九年制义务教育

(2)全市法定年龄学生流生率控制在0.5%以内,其中小学力争无流生;

3初中毕结业考合格率达到84%以上;

4全市初中、小学体育达标率达到95.6%以上,体育合格率达到99.4%以上,近视新发病率不超过5%;

5中小学劳动、劳技、音乐、美术开出率达到100%;6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确保中小学在校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0.01%以下;

7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

8积极开展帮困助学,确保每位学生不因贫困辍学;努力创造条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2.高中段教育

1大力发展高中段教育。全市初中升高中段的比例力争达到95%以上,普高与职高的比例保持在1:

2普高证书会考(包括考试科和考查科)合格率达到95.8%,普通(范文来源:)高校本科上线率、重点线上线率均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28%以上;职高高

一、高二年级的语数会考合格率达到94%,职高毕业生技术等级考核合格率达到94%,各类专业竞赛保持在**市的前三名;

3扩大高中段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段的教育需求。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档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3.成人教育

1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抓好失土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山移民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普网工程”。

2加强乡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力争全市三分之二以上的乡镇街道成人中等文化技术学校有独立的办学场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社区教育,力争新建3~5所社区教育中心;

3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成人教育培训,力争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率达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企业职工岗位培训率达到35%以上;新招成人业余大中专学员1000人以上。

4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根据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重新确定4~5个“燎原计划”项目,并积极组织实施。

4.幼儿教育

全市各乡镇街道建立中心幼儿园,并争取85%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省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3--5周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其中学前一年入学率达到98%以上。

进一步整顿、规范幼儿园办园秩序。

5.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1巩固教育强镇成果,加大教育网点调整力度,合理规划城区学校布局,加快相对薄弱

学校建设速度,努力提高全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要完成市**实验小学的后期工程、努力完成市**中学迁建工程及市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

2力争92%以上的义务教育段学校教育设备达到《**市义务教育段学校合格标准》。

3继续完善**市教育网的建设工作,实现全市市属学校单位、乡镇“三中心”学校计算机区域上网,逐步实现全市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充分发挥教育现代化设备的作用;要按规定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6.加强教师队伍和校长队伍建设

继续加强教

范文网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要组织全市教育系统的师生员工,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领导干部,全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以下简称《报告》,深刻领会《报告》的精神实质,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市教育局机关要把学习《报告》精神,联系结合到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活动中,联系结合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教育活动的长效机制建设中,组织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要采取集中分专题学习与分散系统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学习达到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做好各项工作的目的。

“教育发展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篇5

一、教育现状与发展形势

“十五”期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教育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教育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发展现状

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54亿元,征地430.78亩,改造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13.5万平方米。教学用房配套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设备设施进一步完善,校园环境进一步改善。

6、教育改革有效实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办中小学全部上收县管,教师工资统一发放,教师“医保”统筹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教师公开考聘和调动、教职工全员聘任和竞争上岗的三个机制进一步健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优化,学校办学效益明显提高。

7、多元办学逐步形成。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城南中学、海棠中学通过股份制办学,综合实力极大增强,优质初中教育不断拓展。

8、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大力推进了素质教育,认真实施了课程改革,规范了学校办学行为,狠抓了教育质量管理,义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达到渝西地区平均水平。2009年高考升学实现了重大突破,重点上线和本科上线人数比2000年分别增长3.9倍和3.5倍;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二发展差距

“十五”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已基本实现,但全县教育与周边先进区县和全市教育的发展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1、教育发展投入不足。“十五”期间教育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仍不能适应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高中教育发展的规模迅速扩大与学校设备设施建设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职业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公业务费偏低,发展专项经费严重缺乏,债务沉重且无力偿还。

2、优质教育资源不多。我县市级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所数极少,享受优质教育的学生人数只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23.6%。中小学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本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农村教育资源相对落后,办学条件简陋。优质学校生源膨胀,薄弱学校招生萎缩;农村中小学生流向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比较普遍。

4、教育总体水平不高。我县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低于全国和全市平均水平。中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学科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义务教育任务虽然基本完成,但离“双高”普九的标准有较大差距;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展形势

1、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这要求教育必须应对新的挑战。我们应努力增强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参与竞争的能力,提升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2、大足建设的新阶段给教育赋予了新使命。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构建起和谐发展的大足经济社会,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才。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历史使命。这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大足教育的发展水平。

3、人民群众的新愿望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趋向高层次、高质量和多样化。特别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与学校供给不足的矛盾非常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拓展优质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4、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给大足教育带来了新机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推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这给我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发展机遇,全面加快教育发展,努力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的教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县教育要在“十五”期间打下的比较坚实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理清发展的基本思路,确立科学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的发展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和人才强县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和富民兴县做出贡献。

二基本思路

1、抓好战略重点——以巩固“普九”成果为重点,不断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实现重大突破——实现教育质量提高的重大突破,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的重大突破,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使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推进教育改革——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学校管理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发展——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创新教育服务机制,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创新教育内部管理机制,促进教育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2年,构建起从学前教育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的大足教育新体系;形成学校布局合理、办学体制灵活、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队伍精良、教育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郁的大足教育新局面;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整体提升大足教育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把大足建设成为渝西教育强县,使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以上,为大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分类目标

——学前教育。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7%以上,0—6岁儿童的家长及看护人员80%基本受到科学育儿教育。

——义务教育。小学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和年巩固率均达到99%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高质量满足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需求。

——高中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升学率达到85%以上;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学生数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60%左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结构合理,比例大体相当,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基本形成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远期目标

到2020年,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创办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继续教育的需求,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建设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把大足建设成为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强县;全面构建和谐发展的大足教育,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开放的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创“双高”普九县。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落实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彻底消除校舍危房,全面改造薄弱学校,均衡教育资源,均衡学校发展,基本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高中教育,推进普高职高协调发展

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计划调控、布局调整、经费投入、项目安排、政策支撑等方面,坚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推进,协调发展。努力盘活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存量,推进公办高中的规模办学,壮大发展民办高中。高中阶段学校年招生人数达到9000人左右;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300人以上。

3、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推进各类教育持续发展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实现学前教育基本满足社会需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规模保持稳定,普通高中与中职教育结构比例大体相当。农村成人教育抓好县、乡、村三级培训,适应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继续教育充分发挥普通学校、成人学校、广播电视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和老年大学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

4、进一步完善队伍管理,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发展

不断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聘任制、选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戒免制、交流制等制度,健全中小学校长考核、培训、奖励、监督等相关体系;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实行教师服务期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促进干部教师专业化发展。到2012年,全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100%和90%以上,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左右,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达到3%以上。

5、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着力构建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新机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建设,持续开展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促进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增强教育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进一步落实办学管理,推进公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发展的办学机制,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办学为补充的办学体制。认真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优化民办学校发展环境,督促民办学校依法依规办学,促进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档次。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形成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局面。

三、实施项目和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九大”工程重点项目,不断提高全县教育的总体水平;通过健全“五大”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实施“八大”工程

1、高中教育发展工程

按照“高中向县城集聚”的办学思路,全面完成大足一中的扩建和大足二中、职教中心的迁建工程,不断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扩大高中学校的办学规模。到201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在校学生达到2.7万人左右。

2、“双高普九”达标工程

3、优质教育拓展工程

认真实施名校发展战略,大力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在“十一五”期间,将大足中学建成市级示范高中并力争创建成为国家级示范高中,将职教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中,将大足一中、大足二中建成市级重点中学。将龙岗一小、县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市级优质教育学校;并创建市级优质初中1所,县级优质初中5所、优质小学8所、优质幼儿园8所。充分发挥优质示范重点学校的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名师支撑名校、名校滋生名生、名生促进名校的良好发展格局。

4、职业教育提高工程

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合理设置面向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及培训项目,实行学历与就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教育,大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紧缺人才。集中优势资源办好职教中心,建设5个重点专业和3个重点实训基地,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生产、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的紧密结合。千方百计扩大职教招生,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坚持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和农村初中后、高中后短期职业培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指导,开展好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直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提高教育对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5、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县中小学建设260个网络教室,实现3000个教室的远程教育资源“班班通”,使全县农村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全部建成校园网,规划保留的村小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利用大足教育信息平台,继续完善大足教育主干网和城域网建设工程,实现“天网”、“地网”和“人网”的联通,创建具有大足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建立起覆盖全县教育系统的资源共享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6、贫困学生资助工程

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制困难学生的生活费,对困难女童免收作业本费,切实有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学生失学、辍学问题。组织好“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对口支援”活动,大力推进贫困农村学校发展。建立好扶贫助学长效机制,整合好社会捐资助学资源,坚持开展向残疾少年儿童“献爱心”活动,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7、师资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逐步把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从学历补偿教育转到业务提高上来,创新教师培训方法,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建立和完善全县干部教师五年一轮训和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三年一轮训的制度,推行农村教师免费培训,努力提高学校干部队伍依法治教和科学管理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队伍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大力实施名师建设“511计划”,培养造就500名县级骨干教师,10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0名在县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校长。

8、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严格规范幼儿教育的办园行为和保教行为,严禁幼儿教育学科化、小学化和商业化,全面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大力加强示范园和中心园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基础,以公办幼儿园办园为骨干和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

二健全“五大”机制

1、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机制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工程,纳入全县发展战略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把教育发展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健全领导责任制,坚持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和党政领导联系学校的制度。落实相关部门的教育工作职责,增加对街镇乡办事处党政管理教育工作的考核分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教育。为教育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发展优先规划,学校用地优先保证,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改革优先实施,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为教育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优先表彰。

2、确保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

认真落实国家、市、县关于教育投入的有关政策,按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要求,依法落实政府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坚持义务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非义务教育实行国家、社会、个人多元化合理分担的投入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优先偿还学校发展性债务,同时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多种形式筹措偿债资金,逐步化解教育债务。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要全部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非义务教育学校的学费收入要用于办学支出。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也不得以任何形式集中学校收费资金。认真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统计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严禁挤占、截留、平调、统筹和挪用教育经费,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规范学校办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与现代学校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加强“校本管理”,学校要用共同的事业凝聚人,用昂扬的精神激励人,用特长的发挥使用人,用感情的注入感动人,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管理的效能。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认真落实校委会决策制度、党支部会保障监督制度、教代会审议制度和行政例会落实制度,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扎实抓好学校消防、学生宿舍和食堂管理、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实施《大足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管理考评方案》和《大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表彰奖励办法》,实现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4、优化教育教学的改革机制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领导管理力度,实现教育的事业权、财政权和人事权的有机统一,确保全县教育的高效运转。全面实施课程改革,培育新课改的亲和力,提高新课改的执行力,激发新课改的创造力。全面抓好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大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卫生教育、艺术教育和愉快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机制,增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5、加强依法治教的督查机制

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教育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将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发展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继续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政务党务公开制和民主集中制,把教育改革的方向引领好,把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好,把实践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好。加大教育的行政执法力度,依法纠正和处理教育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研究探索教育发展督导评估新措施,形成具有大足特色的科学的教育督导评价机制,建立起政府、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指标体系。切实搞好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校,依法维护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水平,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职成教育工作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法制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省直机关法治化水平,为构建和谐湖北、推动“三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省直机关和全省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通过广泛、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增强省直机关公务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能力和自觉性;提升省直机关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主要任务: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开展宪法知识学习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意识,牢固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内涵。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关于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了解、尊重、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强化法治理念,不仅知法、尊法,更能守法、护法,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

2、深入学习宣传依法行政相关的法律知识。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深入学习宣传《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等行政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公务员的管理,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强化行政监督,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

3、深入学习宣传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倡导公平竞争、诚实守信,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积极开展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4、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围绕群众关切、反映强烈和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以打击偷税、骗税为重点的税收征管法制宣传教育;以整顿出版物市场、文化娱乐市场、信息网络市场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5、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生产安全、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意识。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培养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营造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6、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加强依法维权、依法信访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矛盾纠纷。开展治安和刑事法律法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7、深入学习宣传公正司法相关的法律知识。开展规范公权力运行和尊重保障公民权利为内容的专门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公正司法和执法为民的理念。通过学习宣传三大诉讼法和相关程序规则,进一步推进司法公正。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执法程序、办案流程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快形成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广大干警公正司法的素质和能力。

三、普法对象、实施步骤和工作方法

1、普法对象

省直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及直属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重点人员是处以上领导干部,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和近三年来新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重点单位是职能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部门和要害部门、敏感部门。

2、实施步骤

省直机关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从2009年开始实施,到2012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2009年。各部门各单位要联系实际制定五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学法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制定的“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于12月上旬报省直机关工委宣传部备案。

组织实施阶段:2009年至2009年。根据各部门各单位“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有力、督促到位,确保“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全面贯彻落实。2008年开展中期督导检查活动。

3、工作方法

把法律学习与其它学习结合起来。以“法律进机关”活动为载体,把法律作为机关学习的常规性重要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充分利用机关学习园地、网络等阵地,建设机关法制学习资料信息平台,为干部职工学法提供条件;建立和落实公务员学法制度,逐步实现法律知识考试考核工作规范化;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把依法行政水平和效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融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

把集中教育与自学结合起来。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请部门领导、专家教授讲课,组织专题讨论,举办短训班等形式,组织好机关干部的集中学习。要求“五五”普法期间,每年集中学习不少于两次。其余时间强调以自学为主。各部门普法职能处室要在每年年初,按照普法工作计划的安排,明确提出本普法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进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到位。

把分层次组织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要根据不同对象,因人施教。厅局级干部和机关普法工作部门专兼职干部要按要求参加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直工委组织的有关培训学习,同时还要积极参加本部门本单位组织的法律学习,在学习中发挥好表率带头作用和组织辅导作用。中心学习组每年要至少组织一次专题法律知识的学习研讨。各部门处以下干部的学习,由各部门按照计划自行组织安排。探索推行对公务员法律知识的定期培训,公务员参加培训,考试考核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要进一步强化学法用法,每年参加法律知识更新培训不少于15天。

把开展主题教育与开展形势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在省直机关开展“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主题教育。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组织观看法制录像片、影视片,举办法制宣传文艺演出,设置法制宣传橱窗,开展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进行当前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省直机关干部学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

把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普法教育一定要注重实效,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十一五”规划的实现,围绕建设和谐湖北,围绕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工作,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管理,增强“五五”普法工作效果;探索和推进部门、行业依法治理的实践形式,积极开展依法办事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提高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服务水平。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省直机关第五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照全省2006—2012年依法治省暨“五五”普法工作规划的要求抓好落实。

2、各部门“五五”普法工作在本部门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法律法规职能处室负责具体落实。各部门机关党组织配合抓好机关及直属单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3、省委省政府已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责任管理,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工作成绩考核挂钩。各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作好相关工作。没有达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考核标准的部门和单位不得评授为文明单位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有关荣誉称号。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各部门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阵地的作用,根据自身实际,在新闻媒体、内部刊物、橱窗等开辟法制宣传栏目,营造声势,扩大影响。有条件的单位要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和流动法制宣传设施,设立便民服务场所、法律服务热线等,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网络法制宣传教育,具备条件的单位要开办网站或栏目宣传与业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解疑释惑,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宣传的力度和成效。为集中展示省直机关法制宣传教育的动态成果,工委在主办的“湖北机关党建网"上特辟有“普法教育”专栏,各部门各单位要将本部门本单位“五五”普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反映给工委,工委将择优在专栏上刊发,以利各部门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5、坚持并完善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与奖励激励机制。各部门要根据学习教育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阶段性的考试考核,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考试考核结果记录备查。五年普法总结验收阶段,工委将建立考试考核题库,于2009年统一组织考试测评。考试测评结果作为各部门五年普法验收依据之一一并检查,合格者发放“五五”普法合格证。各部门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与其他相关工作的评先创优挂钩,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评比奖惩。省直机关工委将依据省依法治省办公室统一安排,于“五五”普法结束后,组织评选省直机关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6、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由各部门按照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列入部门预算,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将国际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篇7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国际教育有必要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成为学校教育计划的一部分。课程、教学与师资作为中小学国际教育的关键因素, 三者环环相扣。国际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范畴需要有:在正式课程中融入国际或全球意识与概念, 开设融入国际教育概念的相关科目或双语课程等;在非正式课程、课外或社团活动中, 开展国际交流与国际服务;在正式或非正式课程上,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跨国课堂;在校园与教室里, 营造国际教育的学习情境与气氛。师资是实施国际教育的主要力量, 除了有赖于中小学通过教师在职教育提升国际素养与促进国际教育专业成长外, 师资培养机构也应将国际教育列为培养课程内容, 以提供未来师资进行国际教育教学的能量。

教育工作随感 篇8

如何去带好幼儿一直是我们作为幼儿老师研究与讨论的话题,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需要全方位的发展,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样去教幼儿、怎样主动和幼儿沟通是很重要的。

首先,现在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达到安全放松,让他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幼儿,作为朋友坐下来与幼儿谈心,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说起来容易的话,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包括幼儿,所以无论什么都不要强制幼儿去做,可以去引导幼儿动做。教师以亲切的话语,关心他们喜欢做什么,需要什么。这样既拉近了师生关系,又使我们目标得以实施。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幼儿从中得到知识。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儿童以游戏为生命”,认为游戏对幼儿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要结合幼儿身心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健康、益智的游戏活动,为幼儿营造快乐的成长环境,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多设计一些与教育内容相一致的游戏。真正做到“规程”所要求的“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硌项活动之中”。

第三、抓住幼儿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有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学会简单的生活常识,更要善于观察他们,仔细观察之后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闪光点,只要老师们认真地观察适时地提取,将他们的闪光点发扬光大,让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很棒的!

窗外,景色依然。一切都那么安静祥和。但是我,心中在不断的泛起涟漪。现在帮每一位孩子修剪枝叶,将来回馈我们的会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让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与环境,同时我们也相信在八一保育院这个大摇篮里,将会孕育出一批批知书达理的小公主、小绅士,他们回报我们的将会是一个最伟大的民族与国家!

上一篇:部长自我介绍有趣下一篇:初中元旦联欢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