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伦理的思考(推荐7篇)
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的思考
网络把社会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各国、各地区联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网络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道德问题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本文对一些网络社会伦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网络社会伦理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作 者:徐迪 作者单位:安徽电子工程学校,安徽,蚌埠,233000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3(5)分类号:B82-057关键词:网络社会 信息 伦理 原则
时代在进步,当代媒介已经越来越广泛的植入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新闻方便了人们去了解这个世界,但同时也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媒体们在报道时求量不求质,产生了一系列道德伦理失范的事件。这些事件使新闻的客观、公正受到损害,使新闻公信力下降,也破坏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良性发展。社会新闻亦是如此,最典型的莫过于“山西矿难发生之后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事件严重损害了媒介的形象,社会影响十分恶劣。还有的记者想寻求独家信息或者创造爆炸性的效果,将事实进行夸大、夸张,以致制造假新闻的事件也层出不绝。或许通过这样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实,我们应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职业竞争力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取舍,社会新闻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本职责任?
1 社会新闻伦理失范的表现
1.1 报道应该深入事件本质,而不是宣传典型,缺乏灵魂
比如“八旬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报道,这样的报道除了让人唏嘘不已,感慨世间人情冷暖之外还有别的什么作用吗?或许原本有一些热心肠的观众在看到节目之后,会对自己原本的想法产生疑虑,导致更多的人“不敢去扶”。这样的报道并没有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所以社会新闻除了报道新闻的任务之外,还要做好引导民众的作用。
1.2 社会新闻“标题党”泛滥,只求吸引眼球,甚至内容与标题大相径庭
标题一般以形象生动、简洁鲜明的文字概括主要内容,含而不露、点到为止,以达到吸引观众注意的目的。但现在的社会新闻大多用一些“腥、星、性、悲”的题目来吸引受众,比如“美女求子广告贴满街,称怀孕即付100万”、“ 女子深山教书供男友读研,分手后刺死男方”等等,特别是在网络上看一些社会新闻,有甚者将新闻冠以一个刺激的题目,而当你打开时,却会发现里面的内容和题目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也许只是赚取点击率的一种招数。如这一耸人的标题《广州老妇裸死路边疑因天气寒冷被冻死》,着实猎奇,可是看其内容,原来只不过是法医到场检查死因解开死者衣物而已,到了新闻编辑那里就变成了“裸死”,着实让人可笑。这些媒体对新闻标题进行处理时,过分地追求其修辞效果,却导致了导致了媒体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的传播效果。
1.3 负面内容充斥,格调低俗,内容琐碎
“作为以守望环境为基本职能之一的媒体,这些年来在‘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温家宝语)上投入了多大的热情和精力?用没完没了的打架了、撞车了、着火了、第三者插足了、精神病人跳楼了等‘八卦’新闻不厌其烦地去争夺收视率,媒体的社会良知与社会责任何在”[1]。社会新闻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的状态,对正面阳光的和谐社会形式不加以报道,总是在鸡毛蒜皮上打转,新闻的质量怎么提高?人民精神的食粮没有营养,人民的整体素质怎么提升?
1.4 社会新闻中“软广告”的植入,和“广告新闻化”
无论是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用一些非中立的词语给广告商做广告,还是完全将一则广告用新闻的形式播出,都是给广告穿上了新闻的外衣,用新闻真实,准确,可信,公正的属性来代替广告扬长避短,唯利是图的本质,但其本质仍是广告。它利用了受众对新闻的信任,来宣传了某样产品,比如我们时常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的社会新闻中看到“某某大型整形医院在兰州落户,开业盛典盛况空前”等等的新闻,不是以人们日常所见的新闻形式出现,但是实则是广告。这样的社会新闻不仅占用了正常报道的篇幅,最重要的是它会伤害观众的信赖感,在媒体私利下形成不正确的价值取向。
2 社会新闻伦理失范的成因
2.1 媒体价值选择的偏颇
古语道:“莫怀偏颇之意,常存公正之心。”社会新闻作为社会价值的引导者,必须以此为准绳。比如隐私是关乎人尊严的权利,但不少媒体将挖隐私作为新闻一大看点,乐此不疲。有些电视媒体居然把“捉奸”的画面搬到了镜头上。媒体在新闻内容选择上,往往只会关注受众感兴趣的内容,不注重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对于普通人的形象,虽然有时打了马赛克,但仍然让人若隐若现的看见画面中人物的相貌,特别是对于一些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群,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八卦新闻泛滥,对一些大众喜爱的明星私生活穷追不舍,甚至下花时间重金去挖掘。八卦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性的弱点,虽然这有一定知情权的要求,但将这些内容违背他人意愿而公之于众,也许满足了大众的好奇心,但对当事人则是莫大的伤害。社会新闻因为情系民生,更应该对社会和谐构建上发挥引导和宣传的作用。
2.2 媒体职业生命的缺失
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而言,如同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是指什么,如果从静止的状态而言,那么下面的话就是定义:“对报道的事件、人物、思想观点,在细节和言语上都要准确可靠;事件发生的原因、对事件的解释,也必须以事实为准绳,引文、数字、史料要引之有据”[2]。但一些媒体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有时对事实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的报道,现在更有向虚假新闻前进的苗头。特别是社会新闻方面,从2006年的“西瓜红药水”到2007年“纸馅包子事件”,一味最求高收视率,对客观事实不能进行准确报道。还有前面提及的“广告新闻化”难道这些看似新闻的广告所谈都是事实吗?作为媒体不但降低了自己的公信力,也提出了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转型期,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了法律和道德的真空或灰色地带,产生了新闻从业者认知和实践相脱节的地方,加快完善制度规范,提高新闻从业者道德约束,已是当务之急。
2.3 媒体立场上的不确定
社会新闻所站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一类新闻里,有一部分是有关社会阴暗面的,媒体的立场该如何?尽可能的去报道还是将其积极的一面挖掘出来?妥善解决社会新闻与多方面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中国在这一方面所作并不尽善尽美,在社会新闻中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对待一些弱势群体,比如“杨丽娟事件”,有人说“杨丽娟事件”的祸首是媒体的眼球经济,不论是在旁边的起哄和追踪报道,甚至对杨丽娟一家出资“帮助”,他们只是静待事态的发展,我们的娱乐媒体,为了眼球经济,已经沦为了帮凶和看客。亦或是2009年重庆大规模,大力度的打黑,媒体作为政党的喉舌理应去引导舆论,而不只是按照个人喜好或者是迎合受众而进行报道,可我们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的却有很多是关于桃色新闻的。在美国新闻事业在30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政党报向商业化的转型,最终走向强调新闻的客观性,强调媒体的立场与新闻分离的道路[3]。而在现今中国,必须学习与借鉴西方媒体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竞争力,走出一条与中国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3 社会新闻伦理失范的对策
第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正确对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握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中国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一直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候舌,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新闻传媒的伦理道德基本上与党和政府持同一取向。新闻媒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完全可以实现完美统一和良性互动的,新闻媒介可以利用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强社会效益,反之用实现的社会效益再来推动经济效益,形成这样一种良性的循环之后,媒体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本职作用。
第二,新闻从业人员素养亟待提高,选贤任能是关键。 我们并不是第一次听到“您失去亲人后感觉如何”之类的问题了,如果只是按照所需要的答案去问问题,缺少了人性的关怀之后,这样的报道是可笑的。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除了要有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外,同时还要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做人品质,特别还要把握好“政治”方面的题材。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平时要多读书,多积累,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第三,严格把关新闻审编,加强制度规范。理顺工作程序,明确纪律,规范采编播行为,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避免“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的风气蔓延。从个人修养的提高实现“软件”的升级,再从制度上着手进行控制,——重要的是为制度提供系统有效的监督与惩罚机制,亦可将其上升到法治的高度。媒体毕竟是监督政府的一个窗口,其作用对于社会的净化、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欲其发展之必先规范之”。
第四,用媒介批评媒介,创造良好的新闻传播环境。所谓媒介批评是以传播学为基础,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利益和理想,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大众传播媒介及其产品——大众文化的是非、善恶、美丑等问题所作的价值判断和理论鉴别[4]。中国传媒业的伦理水平,不能只靠一些传媒精英的道德自觉,而要取决于整个传媒业的生态——媒体之间不能搞相对圈子化的密闭式运行,而要做到开放式的相互批评,将那些拙劣的媒体行为逼到死胡同,实现传媒业的优胜劣汰[5]。
第五,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他给年轻父母们的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道德修养、忠恕之道、人文精神是儒学的道德修养的精髓,精神迷失、道德失范、常德缺位是当代人的道德迷惘的现象,媒体应该结合当代时代特征,借鉴儒学的道德精髓,承担传统道德教育的责任,发挥道德展现平台、道德讨论场所、舆论监督阵地、道德文化园地等作用,推进社会的道德建设[6]。
当媒体人站在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的立场报道新闻时,这个社会才会跟美好,更有希望。尽管一篇报道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但德兰修女说过:我们所做的,仅仅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如果我们不做,这滴水将永远淹没在大海之中[6]。
摘要:新闻业是一种与社会发生广泛联系的特殊行业,特别是社会新闻这一范畴与群众密切相关,如何正确认知与反省当下社会新闻所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已是当务之急,因其不仅关乎新闻传播领域环境的良性循环,对于社会和谐主义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新闻,伦理失范,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时统宇.坚守社会责任是中国电视的第一要务[J].视听界,2007(9).
[2]陈力丹.谈谈新闻真实性[EB/OL].http://cjr.zjol.com.cn/05cjr/grpd/ldzxw/index.shtml,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3]童兵.中西新闻比较论纲[M].新华出版社,1999.
[4]雷跃捷.新闻理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毕诗成.传媒伦理离不开媒体相互揭示[N].中国青年报,2010-01.
关键词:伦理 社会主义 新农村建设 思考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要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拉开的序幕,因为其建设目标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既注重推进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周波等,200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将深深触动现有伦理范畴中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部分,提升、发扬其有积极作用的部分,大力推进伦理建设向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转变,带动伦理建设内涵的全面提升。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定》用20个字给予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最简要的概括描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尹焕三(2006)认为,这20个字五句话描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目标特征,也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层面给予农村建设的新定位。这五个方面既有彼此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内在的联系,又有先后顺序的逻辑关系。其中,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基础,是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经济基础,而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不仅是生产发展的根本落脚点,还反转过来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农村经济的科学发展。由此可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包含着生产伦理、发展伦理和行政伦理等多方面的伦理内容。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看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不仅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在实现《决定》给予的终极目标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样的目标体系,可以有效地引导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平衡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郭杰忠,2005)。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是“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举措,首先要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通过物质条件的改善来有效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精神文明建设不会自发地与物质文明的建设同步前进,物质条件改善带来的新的意识形态问题还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阻碍,必须全面认识现有农村伦理价值取向中不合时宜的成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提升伦理底线,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双重目标。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伦理价值取向
借助农村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共性分析来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伦理价值取向所包含的生产伦理、发展伦理和自治伦理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1、生产伦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以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目标,效率当仁不让地成为农业生产追求的第一目标。效率的实现是以改变现实生产过程中落后的生产关系为切入点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了农户通过劳动力、化肥、农药甚至良种的投入来提高产量,但需求弹性小于1的农产品高产出并不一定能带来收入的增加,如何解决特色、规模、成本、收益等相互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随之演化为生产伦理的重大问题。发展生产,仅仅是围绕提高产量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高质量、具有特色且安全的农产品成为经济全球化对农业供给的基本要求,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要求农业生产需要在规模和特色之间做出合理选择,农產品的初级供应状态必须改变,深加工甚至精加工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路径,由此引发的农业产业链如何延伸和延伸主体的确定问题也成为生产伦理思考的重要内容。
2、发展伦理
发展伦理学的视角来看,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条件,以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潜力发挥为动力,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发展,否则,就是对人没有意义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不可取的发展(龙先琼,200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符合发展伦理要求的适合农民全面发展的伟大举措,表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是也只能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但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思想境界的制约,仅仅依靠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间很长,也将走不少弯路。必须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通过有组织地受教育,修正思想中不适合新农村建设的成分,激发潜能,为新农村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实现新农村建设进程推进与农民全面发展的和谐目标。
3、自治伦理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逐渐成为市场主体的一员,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塑造出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和竞争意识,他们越来越本能地排斥行政干预,主张通过自主、平等、独立的方式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吴业苗,2002),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强化了农村社会的自主性品德,自治成为农村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管理民主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体现。新农村建设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环境,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实现村民自治,才可以实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地位,将其自主意识、平等意识、自由意识和竞争意识贯穿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农民也才可以由此真正成为社会人。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提升底线伦理范畴
伦理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萌生发展。“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也就是道德规范(李海涛,2006)。伦理可以弥补制度的许多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社会协调与工作的能力,促进信任,减少内耗和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吴永生等,2004)。伦理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1、底线伦理的现实理解
韩国的新村运动很大程度是依靠在农民中提倡勤勉、诚信、节俭、自助、平等、合作等伦理思想来实现的(于恒魁,2006),而现阶段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正直诚实、公正守法、尊老爱幼、互尊互助、勤劳节俭、自主与合作等美德,在市场经济向农村渗透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逐渐丧失或正在磨灭,比如勤劳节俭在一部分农民心中正在消失,原因是其身边的一部分人获得成功不是依靠勤劳节俭,自主合作,而是由于社会机会出现的概率不一,或者这些人能抓住机会,只看结果不重过程的思考方式使得投机取巧、寻找捷径、甚至采用非法手段致富成为一部分农民追寻的方向,这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将诱导新农村建设走进误区。必须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抵制市场经济带来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克服传统思想中愚昧落后的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培训,灌输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将“底线伦理”编书著说,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向农民宣讲,不仅要坚持底线伦理,更要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提升底线伦理的层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伦理新范畴
(1)推动契约伦理的普及。市场经济推崇契约伦理,在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连接基础上,必须建立以诚信守法为基础的契约伦理体系,契约伦理的支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条件,而契约伦理是以诚信守法作为执行基础的。在新的伦理范畴与传统的伦理范畴之间如何有效融合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话题,必须通过政府宣传、媒体舆论引导,逐渐改变农民习惯的传统小农阶段的经营模式,引入高效的社会化经营模式。
(2)提高和谐伦理的认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实现路径,在追求生產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新环境下的一个尝试,没有特定的模式借鉴,必须谨慎推动,因地制宜,切忌将样板工程照抄照搬。各地经济基础不一,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多样化,必须长远考虑生活改善、土地配置、人民安居乐业等影响农民选择农村生活的多个因素和水土保持、人文景观等自然生态因素的有机协调,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已有的自然生态,维持一个可以永续居住的生态环境。
(3)实现宗族伦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宗族势力一直是农村社会起着重要作用的力量。许华义认为宗族势力的存在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它奉行的是一套落后的与民主相违背的社会体系,宗族势力的大行其道,与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弱化有很大关系。村民自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村民自治必须与宗旨治理有机融合,借助宗族治理的有效性,融入体现平等、自由、自主等以人为本精神的治理模式,将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事情。必须发掘宗族治理中适用的成分,通过合理引导构建村民自治的有效模式,只有充分处理好宗族伦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才会步入有序和高效的轨道。
四、结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伦理思想的方方面面,成旧的、过时的伦理思想必须加以废弃,代之以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伦理思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引入契约伦理、和谐伦理的内容,处理好宗族伦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注重伦理建设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系的重要形式。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郭杰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子[J].老区建设,2005,7:56-58.
[2]李海涛.论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的三大背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9:26-28.
[3]龙先琼.试论农村扶贫开发的伦理意义[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2-14.
[4]吴业苗.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解构及市民社会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3:45-47.
[5]吴永生,张胜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SARD)的伦理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3:49-51.
[6]许华义.宗族观照下村民自治建设新探[J].闽江学院学报,2006,1:2-5.
[7]尹焕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统筹城乡发展新论[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6,1:63-65.
[8]周波,陈昭玖,刘小春.江西省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制约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5:1.
摘要
基督教作为世界宗教之一,在世晃历史上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它的伦理 思想更是其中的奇葩。基督教进入中国社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本文以基督教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影响为主线,探索基督教伦理思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与交融过程,重点针对基督教的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社参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第三章主要论述基督教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及其影响,分析了基 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了基督教伦理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影响。
关键词t基督教 伦理思想 传播 影响
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与社会相适应的本土化历程,从唐太宗贞观年间景教传 入算起,基督宗教出现在中国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从明代罗马天主教在中国开始活动算起,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从1807年马礼逊来华传教作为基督教持续性的大规模传教开端的话,距今则只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不论基督教在中国活动的历史长短,其在变化和适应中发展则是一贯的,基督教作为具有西方政治和文化背景的宗教,蕴含着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与中国固有的思想、信仰、风俗、习惯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明末清初至近代,中外传教士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设法将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明清时期来华耶稣会和各方传教士为了调整与中国政权的关系,向封建帝王称臣纳贡并参与修改历法,积极寻求王权的保护;广泛结交中国士绅并主动与儒家文化相妥协,允许中国教徒祭天祀祖等;近代柬华天主教会和基督教差会极力兴办新式学校报社来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培养新式知识分子;兴办社会慈善事业并积极参与救济和赈灾活动;丌展中国基督教自立运动和中国教会本土化运动,以增强中国人在教会中的作用,弱化外国势力的影响;一部分中外传教士还积极支持中国社会的改良和民族民主革命,以上活动收到了一定效果,到1949年基督教已经被一小部分中国人所接受,基督教文化也在~定程度上融入了中国文化之中。
3。,基督教伦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经过半个世纪的 改造和发展,中国基督教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督教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认可的主要宗教之一。
基督教伦理思想同基督教主流文化占统治地位的西方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即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主要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不参与政治,二髭世俗化发展,三是在党的宗教政策框架下开展活动,努力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发扬其博爱这一普世倾向的原则,提倡平等、诚实、守信、守法遵章等道德原贝IJ,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努力丌拓入文和社会关怀空问。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做出其积极的贡献。
“博爱、平等、信义、民主、诫”等思想不仅是基督教伦理思想的主导思想,同时也是具有普世倾向的道德原刚,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来说也具有十分 重大的借鉴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正面临着经济、科技、文化发展 以及由此丽产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挑战: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健全和全球经济 一体化的冲击,呼唤着更加合理的伦理道德观柬指导人们的生活。而基督教伦理 思想作为一种信仰体系、价值体系和思想文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及现 代化的意义自然也是多方面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整合中所要吸纳的重 要对象。进一步研究基督教伦理思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对于利用其积极 因素发展优良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和借鉴意义。
3.2.2基督教伦理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基督教中具有普世倾向的博爱、平等、信义、诫等伦理思想有益于当代中国 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会产尘积极的影响。
基督教伦理以爱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主要原则,耶稣说过:“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基督教以爱为纽带,建立了上帝与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强调无差别、无条件的“泛爱”主张,不仅要“爱你的邻舍”、“爱人如己”,而且还要爱自己的罪人和仇人。基督教强调要为“爱”牺牲,义不能与爱隔绝,耶稣钉十字架的极点是舍去生命。
基督教认为上帝是爱每一个人的,包括罪人和被遗弃的人,乐善好施的人和敌人。它以爱为纽带,建立了上帝与人,以及人与人关系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并且把“爱你的邻舍”、“爱人如己”作为爱上帝的体现,基督教的“爱”的教义体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成了人们彼此之间也应该有爱,正如耶稣吩咐“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么相爱”(约13:34)互爱是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在互爱的基础上,要尊重人,要待人真诚、诚实,守信,公正。不能猜忌和判断人,不能只看见别人的缺陷,而无视自己的无知,《圣经》中多次的提及了人际交往中的对等行为,“你们怎样判断人,也必怎样被判断;你们用什么标准衡量人,也必照样被衡量,”“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呢?”(马太7:2-3),所有这些话语都可还原为出自《圣经·新约》中耶稣的一句最精炼的而内涵无限宽广的话语,耶稣说: “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条做人的法则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法则,与中国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处事原则相类似。教导人们要从自我出发,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欲安天下,必先正其身
这种思想虽然忽视了国家、民族及每个个体具体利益的客观性,但对未来世界和平和人类福祉却起着一种精神感召和引导作用,它对于现代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问的关系方面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包括重塑现代新型、和睦的人际关系,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己本身的关系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它的这种博爱精神和我国当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有着相似之处,两者对于构建和平世界和和谐国家起着相得益彰的作用。
2005年我国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这里无一不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对道德的要求。其中的伦理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问最基本的关系。基督教伦理的“博爱”思想中强调的“爱人如己”道德精神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理想,对于在现今道德沦丧、精神失落的世界罩重塑高尚的道德情操,建立一个与现代科技文明相匹配的、充实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基督教伦理的平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督教伦理反对把人当作色情的工具,主张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抵抗破坏家庭和睦的社会缺点;
基督教提倡平等观念,在《圣经》中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伦理思想随处可见(当然神和人是不平等的),在路德的“因信称义”说罩就提倡信徒之间平等的原则。路德指出只要受洗入教心存信仰,任何人都可归入“属灵等级”,都可享有与教卑.、主教和神甫同样的权利和义务。“因信称义”强调信徒与上帝之间直接交流,只要唪固自己的信,就能称义获救。在这里,路德否定了教会特权阶层在个人得救中的中介作用,因为我们在基督罩面就是祭司和君主,相信基督的都是如此。这种平等观念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平等虽然有很大的区别,但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却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应汲取的。我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制度长达数千年的国家,传统文化中严格的等级制度对于建设一个平等,自由、民主的国家任重而道远,在当代中国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致力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民主法制、平等自由等观念已经渐入人心。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推进民主进程,倡导平等观念,是对一个国家和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因此有选择地借鉴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平等观念等世界精神文明成果,将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顺利推进。
最后,基督教伦理“信、诫“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会产生积极的
影响。
基督教伦理强调以诚待人,表罩如一,无论“近远”、“内外”、“面背”。如《圣经》之《摩西十诫》中所说到的“不可撒谎作伪证”等思想;利玛窦也曾说“友者于友,处处时时一而己,诚无近远内外面背异言异情也卜”。”
此外,基督教教义的“诫”思想同样有益于人们加强自律意识,提高遵纪守 法意识,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可以利用这部分思想内容,以完善社会主义道德 的约束作用。
基督教在我国断断续续发展了一千多年,但始终也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主要是因为基督教伦理思想同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存在严重的分歧,在与我国的主流文化不相适应的同时还起着较大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基督教信仰建立在唯心主义和有神论的思想基础之上,作为基督教思想体系的出发点,无论基督教进行怎样的改革,这点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尽管对某些具体内容可以作符合社会需要的解释,但脱离不了神学非科学的虚幻的本质。基督教的神创说、宿命论、来世说、灵魂观以及相信神迹等基本观念,会引导信徒产生消极厌世的思想,把眼光从现实世界转向彼岸世界,对现实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缺乏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归结为天命,听由神意或命运安排。这种消极影响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徒文化水平偏低的地方显得更为突出,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例如,部分信教群众由于痴迷基督教,沉醉于基督教生活,以致影响乖常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有的地方基督教势力膨胀,阻碍科学文化知l识的普及与提高,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干预经济建设、教育普及、婚姻自幽等;有的地方基督教活动频繁,加重了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有的基督教内部教派之闯,教派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之『自J纠纷不断,冲突频发,危及社会安定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民族之问或民族内部的不和,影响社会稳定;少数不法分子把基督教同封建迷信活动结合,妖言惑众,诈骗财物,毁人健康,扰乱社会秩序。利用基督教情绪煽动或蒙蔽一部分信教群众对社会不满。制造事端,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甚至还有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利用基督教搞分裂祖国的活动,破坏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第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境外敌对势力和用基督教多方式多渠道对我国进行渗透活动,妄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利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某些基督教组织及反华敌对势力利用基督教对我国的渗透加剧,以传教或民间交往为幌子建立据点,培植地下势力,攻击我国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三自”方针,甚至有的同国内极少数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的教徒或犯罪分子相勾结,欺骗拉拢信教群众制造事端,严重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结束语
基督教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基督教要适应中国社会 而不断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基督教必须适应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要求,这
是基督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社会的
性质决定着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相适应的性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基督
教既不是统治阶级用柬麻痹人们的工具,也不是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用来逃避现实
或用来作为阶级反抗的外衣,基督教完全己成为人们个人信仰的私事。就宗教本
身来说,其内部的等级压迫、封建剥削等阶级社会的残余,从整体上已被清除了。
基督教信仰第一次真的成为私人的事情,真证实现了基督教组织同国家分离、教
会同学校分离的原则,从认识上消除了过去将基督教信仰者的有神论与社会主义
者的无神论在世界观上的不同作为政治上对立的错误。在保障基督教宗教信仰自
由的基础上,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共同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这是社会主义
条件下相适应问题同以往的阶级社会中相适应问题的根本区别。
在目Iii『,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扩大和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巨变。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这在为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
出了新的要求的同时,也为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充分发挥基督教伦理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扩大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相适应的内容,减少和克服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不相适应的消极因素,逐步从基督教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调适,使基督教真正成为创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要扩大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相适应 的内容,这是基督教改革的目标,也是基督教在社会主义社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
要求。从理论上讲,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会长期存在,这只是从宏观上对宗教
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给予的总体认识,但具体到基督教在我国的发展,若要在社会
主义社会长期存在,就必须通过不断的革新和改革,不断扩大与社会主义社会相
适应的内容,逐步适应社会主义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彳。会对其具有可容性,这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若基督教对社会主义只有对抗性和破坏性,它就会失去
继续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就会被信教群众抛弃,被社会主义扬弃。在新世纪新阶
段,扩大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相适应的内容,就必须从思想、伦理道德、个体关怀等方面,调整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关
系。
基督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遗产。我国基督教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基督教在文学艺术、建筑旅游等方面 的特殊作用,使基督教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这是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
应的题中应有之义。要使基督教伦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相适应,一方面要充分
发掘基督教教义中伦理思想的积极思想,引导信教群众积极进取、热爱国家、热
爱现世生活。随着世俗化潮流的加剧,基督教伦理教义相应地对出世的基督教伦
理的神的外衣给予了入世(人的现实生活需要)的阐释,对出世和入世思想进行
了全面的深化。如基督教在中国近代以来开展的:本色化运动的深入开展,“三自’
爱国运动委员会的立教思想等等,都是在古老的基督教教义中挖掘符合现代社会 的积极思想的有益探索。另一方面要使基督教根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变化,对基督
教教义的伦理思想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解释,赋予基督教以时代气息,以适应当
代社会和当代信众的要求。我国的基督教界已经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通过主
动加强思想建设,不断扩大思想上的适应面,树立社会主义社会基督教的新面貌。
在伦理道德方面,逐步把关注人与神的关系转变为更关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扩大对人的关怀。基督教伦理思想从根本上是劝人向善的,是教导信众
通过修持走向真、善、美的理想世界。从这方面讲,基督教伦理思想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有着一致性。基督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发扬基督教戒律在伦
理道德方面的积极因素。一是从规范人与社会之阃关系的层面上,发扬不杀人、不偷盗等思想,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二是从调节人与人
之『自J关系的层面上,发扬“孝敬父母”、“敬师友”、“爱人”、。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做假证害人”等思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三是从个人
修养层面上,发扬不贪、不淫、不伪、不惰、不患、不酗酒、不赌博等思想,提
高信众的个人修养,引导信众做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优秀公民。实质上,这些基
督教伦理道德大多缘于世俗道德,缘于人类对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在这方面的
相适应中,应当注重发挥基督教在把发掘基督教伦理中的积极因素同弘扬民族传
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基督教史》任继愈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基督教哲学在中国》汤一介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3.《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加]许志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lO月
4.《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黄新宪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5.《中困宗教通论》詹石窗,盖建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6.《儒学与当代文明》张学智主编,卷一,九州出版社,2005年6月 7.《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8.《基督宗教伦理学》第一卷,卓新平主编,9.《中国与基督教》增补本,[法]谢和埘著,耿晟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基督教学术》第二辑徐以骅,张庆熊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11.《韩国研究论丛》第十二辑 12.《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2005.09 13.《当代儒学的发展方向》吴光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6月 l 4.《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03 】5.《基督教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6.《儒学与现代化一中韩开儒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韩}黄秉泰
17.《二十世纪宗教思想》{英)约翰.麦奎利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07 1R.《基督教哲学》尹大贻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0j 19.《圣经IH约全书》《圣经新约全书》
20.《奥占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05 21.《奥占斯丁忏悔录》华文出版社,2003.04 22.《爱的福音一中世纪基督教人道主义》华夏出版社,2005.07 23.《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赵敦华著,1994.08 24.《中图基督教神学的构建》段琦论文1998年月11月
25.《基督教宗教思想与21世纪》,罗秉祥、江丕盛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
26.《人道与神道:宗教伦理学导论》,吕大吉著。
柏__
抓码王
http://uu88s.com
jd2GF004f7xv
对环保与资源法的伦理思考
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对维护我们共同生存其间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意义.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和自然资源法,不仅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而且要求一切社会组织、各行各业与全体公民具备很强的环保、资源法律意识及道德观念.本文谨从伦理学的`角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法进行某些探索性思考,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们对法治与德治相互关系的重视.
作 者:阎昭武 YAN Zhao-wu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山东,泰安,271019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3(11)分类号:B82-05关键词:环境保护法 自然资源法 法治 德治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现状
(一)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会计职业道德实质是指人们普遍的道德在会计这一行业的特殊化和具体化。它包含了和会计相关的全部的工作行为, 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更新的, 其也不具有强制性, 主要是依靠个人的意识自觉性和主观精神方面的自我约束的。
(二) 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现状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 会计这一职业早在西周时期出现了, 关于会计这一职业中有着诸多的经典伦理文化, 比如仁义、诚实守信、“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公而忘私等, 都是自古至今会计人员所具有的高尚道德品格。会计伦理实际上包含了“责、权、利”这三个要素, 但是在现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时期, 受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会计行业的不负责任、不道德现象越来越严重,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会计人员缺少对会计职业道德伦理的理解。
据相关调查统计, 绝大部分人承认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但是在具体理解方面却又占到了极少数, 不理解会计伦理占到75.77%。
2. 会计人员缺少遵守职业道德的责任心。
在会计伦理的“责、权、利”三个构成要素当中, “责”是占据首要地位的。只有会计主体做到真正负责任, 才能够正当行使“权和利”, 如果主体都不负责任了, 那么符合正义的权和利的行使只能是空谈。而当前, 会计人员缺少的正是这颗负责任的心, 不仅仅是对自己负责, 对会计工作负责, 更是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心, 会计人员缺少了这份责任、这份担当, 那么其遵守职业道德、会计伦理那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3. 会计行业缺少必有的诚信。
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困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会计行业失去了必须具备的诚信, 对于大到市场经济发展、小到各个企业单位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十分严重的。当前, 会计报表的缺少可信度, 造假现象严重, 绝大多数的会计人员因为个人的原因或者是单位领导的原因, 对会计造假习以为常, 甚至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哪些会计信息是真实的了, 整个会计行业缺少必有的诚信, 使人们对会计行业的可信度严重质疑。
二、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的相关建议
(一)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解决当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伦理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首先要从源头抓起, 一方面针对加强我国高等院校中会计学专业的在校生的会计道德教育, 在学校就强化会计专业的学生的伦理德教育, 采取系统的教学体系, 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 时刻为从事会计工作人员敲响警钟;另一方面是对社会上潜在的可能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进行会计职业岗前培训时, 也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培训, 可以采取开展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育系统, 采取参观学习、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多种教育形式, 逐步强化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
(二) 实施会计职业道德奖罚机制, 强化责任意识
为有效保证的会计人员遵守并实施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就需要我们在加强教育的同时, 借助实施奖罚机制来倡导、激励会计人员主动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并从思想上强化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让其从心里认识到会计职业的重要性。做到奖罚分明, 对于负责任的正能量要给予肯定,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负能量, 则要给予严厉的处罚, 如果触犯法律的还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 加强对会计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当前会计信息缺乏可信度, 会计造假行为普遍, 只靠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对其批评教育或者罚款是很难起到惩罚效果的, 这就需要从法律的层面针对会计违法违规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如果涉及到犯罪, 要追究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从而对会计违法违规行为起到震慑的作用。另外对于因为会计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对单位或者国家、个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则需要对会计人员及其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民事赔偿, 这样一方面增大会计人员法违规操作的成本, 另一方面也能为受害群体挽回经济损失。
(四) 强化和完善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体系
首先, 要强化和完善内部监控制度, 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监控。会计内部监督需要建立逐级责任人负责制, 会计人员对本单位负责人负责, 单位负责人则需要对法律负责, 从会计人员到单位负责人都要强化其责任意识, 形成内部监督网络, 充分发挥本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另外, 对注册会计师监督体系要进一步完善。主要是要保证注册会计师享有其会计工作的独立性, 强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干涉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的行为, 否则就会依法追究干涉者的法律责任。另外, 需要把审计等各项费用, 详细明示, 可以直接写在审计报告里, 接受社会的监督, 减少会计信息虚假报表、虚假信息。
(五) 强化企业会计伦理的建设
企业伦理涵盖了企业全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道德现象, 会计伦理是企业伦理的一部分。这就需企业的员工都有责任有义务保证公司的会计伦理和内部控制程序的顺利实施, 万一发现问题或缺点要及时向公司的有关部门报告并提出, 有利于企业不断改进企业的会计伦理, 使会计人员的行为更加的合理化。另外,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伦理系统的核心, 是会计行为的具体实施者, 需要其自觉遵守会计伦理道德, 自觉遵守企业的伦理规范, 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充分发挥了会计职业道德、伦理道德作用, 有利于形成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理念, 促进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三、结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转型这一特殊的时期, 由于会计行业关系到了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 这就需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伦理的建设, 促进我国建立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 促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维护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稳定, 最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澎, 高欣.会计诚信伦理道德建设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 (1)
[2]王静, 王海民.由会计信息舞弊引起的思考[J].财会月刊综合, 2006 (2) .
【关键词】关怀伦理;教师幸福;提升策略
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的教师称关心学生,却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称体会到了教师的关心,教师关怀与学生需求之间的关怀关系出现了问题,致使双方幸福感下降。
“教育的本意在于发展人的本性,为人类造福”。教育以幸福为目的,这既是一种实然事实的存在,又是一种应然价值的追求。教师是幸福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要教的幸福,学生才能学得幸福。在追求学生幸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教师幸福的追求。然而国内外学者多数很重视对学生幸福的研究,却对教师幸福这一层面的关注却有些不足。关注教师幸福,分析教师幸福感下降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既有重大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幸福
幸福是人们不断追逐的终极目标,关怀生命也逐渐渗透到教育的使命上来;幸福是人们发自肺腑的感觉,教师对工作的幸福感不仅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影响着学生成长过程中幸福感的获得、体验。幸福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幸福,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不同的人对教师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檀传宝认为教师幸福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职业理想的生存状态。
二、教师幸福缺失的原因
一是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知。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号召下,教师被限定为不犯错误、无所不知的圣人形象,社会舆论对教师无私奉献形象进行界定的时候,却忽略了教师也是有血有肉、需要基本物质生活保障的普通人,以至于在很多场合教师不愿承认自己的身份,以免遭到过分的挑剔。如今,许多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升华,还只是处于一个某生的层面。
二是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诺丁斯主张“关怀者虽说不必然都是教师,但是教师则必然应成为关怀者”。在高考体制、升学压力的压迫下,分数成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成绩不好,领导和家长百般指责,这致使教师无法去真正关怀学生,而将师生关怀演变成一种没有人情味、冷冰冰的说教。随着教师角色逐渐多样化,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加,教师幸福感无从产生,随之职业倦怠感袭来。教师作为关怀者需要自身完全投入到关心中去,在不同的情境中,教师扮演着朋友、导师、管理者等角色。
三是师生之间关怀实践不足。目前学生们最大的抱怨是教师不关心自己,而教师也着实感到委屈,自己的辛勤努力却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其实是双方在关心关系上出现了问题。教师并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双方在沟通实践的过程上出现了问题。在知识经济化时代的背景下,教育逐渐普及,教育也逐渐演变为功利化升学教育的工具,摆在教师面前的只有提高学生成绩这唯一路径,学校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评价教师绩效的指标,这样致使教师只关注学生成绩,却忽视学生身心的发展及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真正的、情感性的关怀实践活动无从产生。
三、提升教师幸福感的策略
一是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培养幸福品质。“幸福教育就是将相对较高的教师幸福的能力移植到幸福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身上去,使学生主要由教师赋予他幸福渐次变为主要由他自己去创造和感受幸福”。一个人只有有了幸福的经历,才会将这种幸福传递。教师要对自己职业有正确的定位,应树立师生共同成长的价值观。教师价值的实现应该通过学生的成长进步来体现,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二是给予教师公正的评价。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让教师能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功与力量,这是教师幸福感产生的强有力保障;公平、公正、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自身幸福感的增加,应运用多元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仅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做法,实施赏识性评价和协商性评价多元结合的方式,以此来推动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增进。
三是强化师生间的关怀实践。作为平等的生命主体,教师与学生要彼此尊重,要想让学生养成关怀品质,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关怀实践而不是空泛的讲述关怀的大道理。师生之间要有真情的对话,“对话发生在‘你——我之间,学生是一个人,而不只是他说出的话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说了什么,更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么想”。这种对话的前提是平等,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慢慢走近学生内心的倾听者,很多时候倾听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关怀。
总之,教育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师生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感,发展幸福能力,只有当教师感觉到了关心、尊敬和幸福,他才能将幸福传递给学生,用幸福塑造幸福。
参考文献:
[1]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对社会伦理的思考】推荐阅读: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企业伦理建设思考09-28
社会工作伦理作业06-10
对生命工厂的伦理追问09-20
人类基因研究及其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06-26
浅谈对中国社会诚信问题的思考07-27
对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思考09-21
申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09-24
儒家伦理思想的利弊10-01
营销中的商业伦理06-26
法律人的职业伦理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