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共12篇)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篇1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11、负责客户关系的维护;

2、负责招聘渠道的建立;

3、负责现场管理的操作;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21、协助生产负责人做好生产线人员和物料管理;

2、生产产品的首次核对及质量跟踪;

3、提高产能产量;

4、生产线设备管理及基层岗位人员作业能力培训;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31、通过合理调配人员达到出入库作业及时、顺畅;

2、通过现场走动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上报解决,使仓库作业流程逐步完善。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41、做好现场5S工作,PPE穿戴情况检查以及外来人员的管理;

2、合理安排人员,根据计划进行合理排班;

3、根据实际需求,对人员及资源作出合理调配;

4、现场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

5、对员工工作作出指导及培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6、协助仓库经理对员工进行职责梳理及绩效考核工作;

7、对部门会议作好记录并跟进落实情况;

8、库区消防设施检查,消防安全工作落实;

9、仓库设备使用维护检查、钥匙、扫描、对讲机等公用资产的妥善保管;

10、处理现场发生的各类异常情况,如不能解决,则及时上报;

11、接受公司的轮岗安排,服从岗位调动。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51、负责生产任务的达成,2、标准作业制定与实施,损耗控制,3、主导现场改善活动的实施,4、关键岗位人员布局及培训,员工考核,5、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与实施,ERP数椐维护实施管理等。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6

1.为到中国港口的外籍船舶或中国船舶提供登轮服务;

2.和外籍船员或中国船员进行有效沟通;

3.掌控船期,及时将供应的物品准时送货上船;

4.有效及时地处理和解决现场的问题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71、负责对污水处理站及各设备运转的生产管理、节能减排工作,确保高效完成公司及业主方下达的各项任务;

2、定期检查现场及设备运转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工作安全、规范、优质、高效;

3、负责污水站现场的运转调度工作;

4、掌握污水站运行动态,确保水质达标排放,杜绝污水超标排放;

5、做好与污水站所在地政府部门沟通、对接等工作;

6、关注各环节的污水水质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水质问题严重立刻上报;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篇2

1 临床资料

1.1 映秀灾害救援特点

1.1.1 灾害发生突然, 大量伤员需要同时救治

汶川县映秀镇位于“5·12”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地带, 常住人口12 000人, 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超过80%的房屋倒塌, 人员伤亡惨重。

1.1.2 工作环境艰险, 药品器材难以满足需要

映秀镇基础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 道路、水电、通讯全部中断, 余震不断发生, 随时有房屋倒塌、山体滑坡、堰塞湖决堤的可能;早期由于交通的中断, 医疗物资只能靠医疗队员从都江堰背负而来, 药品、器材难以满足大批伤员救治需要。

1.1.3 伤员伤情复杂, 展开救治时间紧迫

以往地震灾害资料显示:灾害早期, 伤员主要以外伤为主, 3 d后则以伤口感染、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 且传染病数量大量增加。医疗队到达映秀时距地震发生已48 h, 大批量伤员通过自救互救后集结等待救治;同时, 救援工程队已陆续抵达映秀, 展开搜寻生命和挖掘救援工作, 新的伤员不断被救出。救援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全面展开救护工作。

1.2 映秀医学救援的多种实施模式

根据映秀镇的上述具体情况, 我院医疗队确立了多种模式的紧急救护方案。

1.2.1 早期特大批量伤员集结现场检伤分类救治

5月14日最早到达映秀时, 医疗队迅速在附近的开阔地上展开特大批量伤员的现场紧急救治工作。医疗队分成多个医疗小组, 分区展开, 在检伤分类后实施分区救治, 根据生命体征迅速评估以确定立即处理还是紧急处理或延期处理[1]。

1.2.2 房屋倒塌压埋现场伤员的全程跟踪和紧急救治

医疗队派出若干个医疗小组, 深入各废墟救援场地, 协同救援施工队, 实施最前沿的医疗救援。主要方式包括:主动巡诊各施工救援现场;有生命迹象时实施呼叫;有伤员回应时尽最大努力接近伤员, 爬进废墟, 了解伤情, 进行适宜的口服液体复苏、氧气治疗和心理干预;伤员救出废墟时迅速评估伤情, 紧急处理气道、呼吸、循环等, 建立液体通路, 止血、包扎、固定。

1.2.3 建立临时重症监护病房 (ICU) , 加强重症伤员救治

因空运能力所限, 医疗队利用战地帐篷建立了简易的ICU, 对重症伤员实施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 进行抗休克、抗感染、补液、支持治疗, 对合并有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行切开减压。在无监护设备的情况下, 大量监测工作全靠医护人员人工守候完成。

1.2.4 联合友邻部队, 建立高效的后送伤员通道

医疗队设置后送医疗小组, 驻守映秀停机坪附近, 组织后送区伤员按顺序登机。对意识障碍者、休克经处理后病情相对稳定者、腹部有腹膜炎体征者、肢体伤后严重感染或坏死可能引发全身并发症须尽快手术者、多发伤者及儿童伤员等均优先后送。

2 结果

2.1 早期特大批量伤员集结现场紧急救治结果

震后7 d内在集结现场共计分类救治伤员415例, 其中危重伤员251例, 清创术153例, 筋膜室切开减压12例, 后送317例。后送伤员中, 多发伤占26.81%, 合并休克9.14%, 严重感染23.70%, 无一例死亡。

2.2 废墟救援现场伤员紧急救治结果

先后有11名队员爬进废墟救治伤员, 最深深达废墟下5 m。救治埋压超过50 h伤员11人, 其中埋压68 h、76 h各1例, 100 h~110 h 5例, 118 h~126 h 3例, 146 h 1例, 其中埋压118 h、124 h的2例成年男性在救治过程中因心搏骤停, 抢救无效死亡。废墟现场紧急救治救治成功率81.8%。

2.3 重症伤员在临时ICU的救治结果

ICU留治2 h~4 h 3例, 21 h~25 h 6例。均表现为严重多发伤伴重度休克和感染等, 行严密监测、抗休克、抗感染、补液支持、筋膜室切开减压等处理, 无一例死亡, 病情相对稳定后空运后方医院。

3 讨论

3.1 根据地震伤特点和灾害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现场救治方案

重大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 常在瞬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灾害死亡由3个阶段组成, 即地震发生瞬间因房屋倒塌造成死亡;≤10 d受伤人员死亡或因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死亡[2];10 d后因疫情导致死亡。地震灾害伤亡主要集中在地震后几十秒内, 多因建筑倒塌砸死砸伤, 头颅、胸腹、四肢、脊柱均可能受伤。机械性外伤一般占地震伤的95%~98%[3]。颅脑损伤早期病死率很高, 可达30%[4]。基于上述特点及映秀镇灾情和医疗队人员物质状况, 医疗队制订了相应的救治方案, 迅速建立伤员分类救治场, 及早介入压埋现场救援, 建立临时手术室和ICU, 适时后送等,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3.2 现场救护的几个关键环节

3.2.1 科学统筹, 合理分工

在灾害现场救援中, 坚持灵活机动的救护方针, 根据工作任务分别设置了检伤分类、病情观察、救护处置、手术配合、消毒防疫、物资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岗位。在人员调配上, 根据伤员数量及病情的轻重缓急, 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技术能力、专科特长、急救技能等进行强弱搭配、新老搭配, 分批调派护理人员, 合理利用有限的护理资源, 保证了各项救治工作顺利进行;在物资管理方面, 努力做好沟通工作, 及时申请调拨药品和器械, 确保救护物资的及时供应。

3.2.2 快速判断伤情, 加强危重伤员病情观察

在集中救治过程中, 我们依据快速检伤分类原则迅速对伤病员进行简单分类, 尽一切努力确保Ⅰ类伤病员得到优先抢救, 伤情稳定后优先后送。在紧急情况下, 可根据动脉搏动情况初步判断伤病员动脉血压。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 上肢收缩压≥90 mmHg (1 mmHg=0.133 kPa) ;触及桡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70 mmHg~89 mmHg;触及股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60 mmHg~79mmHg;触及颈内动脉搏动, 则收缩压在50 mmHg~59 mmHg[5]。

映秀镇医疗队临时ICU的建立, 对于数例重症创伤病人的成功救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些重症伤员均表现为严重的低血压、且较长时间难以纠正。有两例病人均因筋膜室综合征行双侧下肢切开减压, 且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挤压伤及筋膜室综合征常常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是致命的[6]。没有持续的良好的监测, 没有高效的精确的治疗手段, 这几例病人难以抢救成功。临时ICU的强有力救治措施, 为进一步的创伤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2.3 迅速建立气道、尿道和输液通道“三通”

面对大量伤情复杂且严重的伤员, 在救治中我们坚持“危重者优先、救命第一”的原则, 首先采取急救措施, 迅速建立气道、输液管道和尿道“三通”, 即快速清除口腔 、呼吸道异物;快速建立输液通道, 以利抗休克和静脉给药;对有需要的伤员快速插管导尿。紧接着, 对严重危及生命的伤情, 如 大血管损伤、严重颅脑伤、脊柱损伤等, 优先处理。

3.2.3.1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抢救中最重要的环节 。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 协助伤员平卧, 头偏向一侧, 或屈膝侧卧, 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防止窒息。特别是成批伤员, 这种体位具有最大的安全性。如果口腔内有大量呕吐物, 应该立即清除。如果在吸干净口咽异物后氧饱和度仍不能上升时, 则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2.3.2 建立有效输液通道

伤员在地震后被困在废墟中, 长期断水断食, 加上污浊潮湿的环境, 使人体代谢紊乱, 抵抗力下降, 濒于死亡。输液通道是补液扩容抗休克的必备通道, 是药物、血液和营养制品的供给线。同时, 有资料显示, 挤压综合征是地震中伤员后期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因素, 而液体复苏是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关键[7]。故输液通道也是地震伤员的“生命通道”。地震伤员因脱水、失血等原因导致静脉充盈度差, 宜选择粗大血管、避开关节及凹陷进行穿刺, 最好采用留置针穿刺。外周静脉穿刺方便快捷, 但不能长期保留, 易脱出, 易并发静脉炎。深静脉置管可保证液体快速输入和长时间留置, 输入高浓度有刺激药液不会发生静脉炎。但置管技巧要求高, 无菌护理要求高。

3.2.3.3 留置导尿

通过导尿可使伤病员排泄代谢产物, 减少毒素的吸收;监测肾血管灌注、肾功能, 排除少尿性急性肾衰竭;了解抗休克的治疗效果。故对危重伤员均应留置导尿。

3.2.4 就地取材、完善护理用具

由于医疗队从接受任务、准备物资到出发, 时间紧迫, 另外受灾区条件的限制, 在灾害救援早期难免会出现护理用具缺乏的情况。医疗队的护士利用自己双手, 不断创造简易的护理用具, 为伤员的有效救治抢得了先机。如利用有颜色的布条制作分类标示;树枝、布条制作夹板、绷带;输液器制作尿管、冲洗管;棉布和报纸制作颈托;干粮盒制作利器盒、污物罐;空矿泉水瓶制作小便器等。在抢救埋压146 h的1例伤员的过程中, 由于救援通道狭窄, 只身一人深入废墟后医护人员仍不能靠近伤员, 护理人员把输液器绑在树枝上, 一端插入牛奶中, 一端送到伤员嘴边, 让伤员及时补充了水分和能量, 为救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3.2.5 做好转运和后送途中护理

由于灾区条件的限制, 对于符合后送指证的伤员应尽快后送。担架和直升机在伤员的转运和后送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特别是直升机, 因为只有它才能飞越重重障碍到达灾区。在担架转运时, 要保持行进途中平稳, 抬担架的人员步调一致, 防止前后左右摆动及上下颠簸, 最好在担架上捆2条保险带, 将伤员胸部和下肢于担架固定在一起, 以防伤员摔下。大型运输机后送伤员时, 伤员可横放两排, 中间为过道, 便于医护人员巡视治疗。休克伤员因血容量不足, 头部要朝向机尾, 以免飞行中引起脑缺血。

3.3 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灾害现场紧急救护需要进一步探讨

灾害现场的紧急救治是灾害医疗救援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突击性强、技术性强、连续性强、工作量大等特点。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护理技能、基本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近年来, 高强度的卫勤训练为医疗队在灾区恶劣条件下的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和高效救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此次灾难救援显示需要改进的方面还很多, 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灾害现场紧急救治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3.3.1 军队医院参与地震救灾的体制有待建立和完善

我国现行灾害救援体制以临时性的军民协调行政组织为主[8], 军队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战时指挥和保障系统, 但针对平时参加大规模救灾任务少, 还未建立起有效的保障体制, 训练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组织指挥上, 军队和地方相对独立, 易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 资源利用率不高, 统一指挥和保障效率低, 降低了救灾能力[9,10]。

3.3.2 在救护药材和卫生装备的配置上, 应进一步改进

灾害救援行动中的救护药材与卫生装备的配置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救援卫生机构的救治水平和救治力度。在以往的灾害救援任务中, 使用的是战地救援药材和装备, 不能兼顾不同灾害性质及地区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伤病救护水平的发挥。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首先明确不同性质灾害救援任务中伤病发生特点与规律, 进行救援卫生装备制式化的配置研究。在储备灾害救援物资时, 应采购便于运行、机动性强、展收迅速、使用方便的中小型医疗仪器。其次, 应根据灾害救援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救护药材与卫生装备的配置, 如不同灾害条件下便携式护理包的开发和应用, 从而提高救援水平[11]。

3.3.3 在救援队伍人员配置上, 应加大护理人员比例

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篇3

【关键词】火灾;现场勘查;分析;解决方法

火灾对人们造成的财产损失是重大的,对火灾事故进行全面的现场勘查是消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火灾现场十分复杂,火灾发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在火灾发生以后,火灾对建筑物以及物资设备的破坏程度也有所不同,同时,加上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生产工艺,火灾造成的差异也就会大有不同。因此,在勘查火灾现场的时候,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进行勘查,而是要根据不同的火场,采取不同的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勘查方法。

1.火灾现场勘查中存在的问题

1.1现场保护工作欠缺

当前,火灾发生以后,往往都开始迅速的对火灾进行扑救。通常来说,利用规范合理的扑救措施,配合消防队伍的正确扑救手段往往能够很好的保护好现场的相关证据。然而,鉴于我国目前的特殊国情和火灾扑救措施的不到位,居民扑救火灾的手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民间的救火方式很容易对火灾现场进行严重的破坏,同时,也给火灾现场的取证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再加上其他的人为破坏,火灾现场勘查工作难度就变得更大。

1.2消防技术实力不足

在我国,一些消防部门的技术实力不足,导致了火灾现场勘查工作难以发挥。在一些经济力量欠发达的地区,消防队伍的缺乏以及消防设施装备有很大的限制,造成了灭火效率的低下。同时,火灾调查人员勘查技术能力不足也是造成灭火效率低下的原因。一般来说,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专业难度的技术工作,火灾发生原因的鉴定涉及到了化学、刑侦等各个方面,这些知识对于火灾现场勘查人员来说都是必须要掌握的。然而当前我国公安部门对火灾勘查工作的培训力度不是很高,培训的时候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造成了火灾现场勘查工作人员不专业,难以满足火灾现场的实际调查工作有效展开。

1.3勘查经费投入不够

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也非常专业的工作,在勘查过程中,勘查人员必须借助相应的设备才能保障火灾勘查工作的顺利进展与准确性。然而,地区对火灾事故的勘查重视力度不够,相关的经费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不齐全,有些设施设备趋于老化,承担不起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重任。甚至在有些落后的地区,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只依靠勘查人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感性的判定,导致火灾勘查工作存在失误。

2.相关改进措施

合理科学的火灾现场勘查工作对于严密防范火灾的展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就要采取积极的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提高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大幅度的减少火灾发生的频率,充分保证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减少我国的经济损失。

2.1以提高勘查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前提

当前,我国火灾现场勘查队伍严重不足,专业勘查人员的数量与火灾勘查任务明显不适应。火灾勘查专业人员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火灾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要大力加强火灾勘查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合理的补充勘查人员队伍,加强人员岗位的保障机制,从整体上减少勘查人员的不合理流失。同时,要积极的吸引火灾勘查专业人才的加入,加强勘查人员的技术能力培养。如果火灾现场勘查人员的技术能力达不到火灾勘验的要求,就不能准确合理的获取火灾现场的勘查结果,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有效性也就很难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要加强火灾现场勘查工作就必须以提高勘查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前提,优化工作队伍,从根本上保证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2.2以加强火灾勘查工作的经费为基础

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只有利用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保证勘查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这些技术设备需要一定的经费购买才能得到。因此,要积极的加强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经费投入,改善火灾现场勘查的设施设备水平,及时的补充和引进先进的勘查设施设备。火灾对社会秩序、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有效的查明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火灾勘查工作的经费投入,将火灾勘查的经费积极的纳入政府的财政保障中。以加强火灾勘查工作的经费为基础,才能保证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2.3以完善系统的勘查机构为手段

当前,火灾现场的勘查工作主要由公安和消防部门进行实施,通常情况下,公安消防部门任务比较繁重,警力也比较紧缺,在一些县市区一级地区难以形成一个单独的火灾事故调查部门并依此匹配专门的警力进行火灾现场勘查工作,这给火灾事故的勘查带来了不利的因素。因此,广大相关部门要积极的探索完善系统的勘查机构,依此为手段,专业的负责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与之进行有关的配合,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从根本上降低火灾现场勘查的工作难度。

3.火灾现场勘查的操作方法

3.1现场勘查的方法

3.1.1环境勘验

巡视现场,确定勘验范围和勘验顺序。主要勘验的内容是:

(1)观察现场周围有无引起可燃物起火的因素,如现场周围的烟囱,临时用火点、动火点,电器线路、燃气、燃油、线管等。

(2)观察现场周围道路、围墙、栏杆、建筑物通道,开口部位等有无放火或其他可疑痕迹。

(3)观察着火建筑物的燃烧范围,破坏程度、烟熏痕迹及物体倒塌形势和方向。

(4)观察现场周围有无监控录像设备。

3.1.2初步勘验

通过观察判断火势蔓延的路线,确定起火部位和下一步勘察重点、主要勘验的内容是:

(1)观察现场不同方向、不同高度、不同位置的烧损程度。

(2)查清各部位、各种物体的烧损程度。

(3)观察垂直物体形成的受热面及立体上形成的各种燃烧图痕。

(4)重要物体倒塌的类型、方向和特征。

(5)各种火源、热源的位置和状态。

(6)金属物体的变色、变形、熔化情况及非金属不燃烧无体的炸裂、脱落、变色、熔融等情况。

(7)电器控制装置,线路位置及被烧状态。

(8)有无放火条件和遗留的痕迹、物品。

3.1.3细项勘验

对初步勘验发现的痕迹、物品进行推理判断,根据现场痕迹确定起火点。可以对现场物品进行移动、翻转、拆卸,并对灰烬层和堆积物进行剥离、清理。细项勘验的方法主要有剖面勘验法、逐层勘验法、复原勘验法等。主要勘验的内容:

(1)起火部位范围内设施、设备及其他物品烧毁、烧损情况。

(2)物体塌落和塌倒的层次和方向。

(3)低位燃烧痕迹、燃烧终止线和燃烧产物。

(4)物体内部的烟熏痕迹。

(5)电器线路、设施、设备、容器、管道及控制装置的故障点。

(6)尸体的具体位置、姿态、损伤、烧伤部位、烧损特征、烧损程度、生理反应、衣着情况和是否有非火烧形成的外伤。

3.1.4专项勘验

查找引火源、引火物或起火物,收集证明起火原因的痕迹、物品。主要勘验的内容是:

(1)电气设备故障产生高温痕迹。

(2)电器短路、接触不良、过负荷痕迹。

(3)机械设备故障产生高温的痕迹。

(4)管道、容器泄漏物起火或爆炸的痕迹。

(5)自爆物质的自燃特征和自燃条件。

(6)起火物的残留物。

(7)动用明火的物证。

(8)需要进行委托鉴定的物品。

3.2勘查后的处理

3.2.1对需要保留的现场的处理

对于那些比较重大和比较复杂的火灾现场,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一次性的勘查清楚时,就要上报主管领导并争取同意与批准后,可在一定的时期内保留在火灾现场,一般采取封闭现场、局部保留、痕迹保留等多种保留方法来进行勘查。

3.2.2对不需要保留的现场的处理

经过认真勘查后,确定火灾现场不用需要保留时,经上级领导确定,可通过事主进行善后处理。处理主要物品的时候要向事主当面点清楚,同时,在现场勘查中借用的一些工具和器材等要交还原主。

3.3火灾现场情况分析

火灾现场情况分析要贯穿在火灾勘查的整个过程中,要对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个痕迹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比如,当在火灾现场勘查中发现了一些痕迹和物证,就要积极的分析与研究这些痕迹和物证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它与整个火场有什么关系等。只有对火场以及火场的每一个重要部分进行合理分析与研究,才能为确定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事故特性做出正确的结论。

4.结语

火灾现场勘查工作对火灾防患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火灾现场勘查工作,可以有效的判断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因火灾造成的损失,总结出火灾防患的手段和控制措施。同时,在火灾现场勘查工作中,相关的勘查人员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技术水平,及时的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火灾现场勘查工作的快速合理运转。

【参考文献】

[1]李关林.浅析我国火灾形势与消防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2013,(02).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具体内容 篇4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1

1.保洁现场主管职位,给下属提供引导或支持并监督他们的日常活动;

2.落实实施项目既定计划;

3.负责现场员工管理和培训;

4.协调各方面资源以推进项目进度,督促员工按计划完成既定任务;

5.协调项目组成员的配合工作,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标。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21、负责现场QA相关文件的维护和持续改进

2、负责生产现场、公用工程现场改造或验证期间的基本管理和文件整理审核

3、负责生产现场试生产/正式生产时的IPC职责,负责监督生产现场任何与生产质量管理相关的事宜

4、负责完成IPC记录及相关的工作日志填写

5、负责协助其他现场工作的复核,如清场,环境检测等等

6、负责完成QA经理交办的其他任务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31、负责机场各育婴室的日常运营管理,现场服务人员管理、培训和后期补充招聘;

2、负责与当地政府机构、机场管理部门协调沟通,保障各育婴室正常运转;

3、主持项目推广工作,当地招商管理和接洽,配合公司整体招商工作;

4、负责广告实施监控,,维护客户关系和售后服务;

5、对外关系建立与维护,开展内外部信息收集工作,并与公司内部相关部门及时对接;

6、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包括客户接洽、场地考察、组织施工等。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41、负责区域内保洁人员日常管理,督导各区域人员保质保量的完成所分配的任务;

2、负责项目保洁人员的招聘、管理及专业技能培训;

3、协助公司进行保洁人员的考勤管理;

4、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事项。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51、根据生产计划合理排产、人员调配及物料跟进;

2、质量管控、安全生产及6S的监督、执行;

3、车间异常处理及跟进;

4、空缺岗位人员招聘、跟进及新员工的培训;

5、试料、试模的跟进;

6、审核报表;

7、参加各部门与生产相关会议;

8、领导安排的其它事宜的完成。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61、负责公司外呼组的全面管理,保证外呼组正常运营,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各项考核指标完成;

2、提高团队的外呼服务,确保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3、定期召开外呼组各项会议,及时落实外呼组范围内的各项制度;

4、对外呼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指导与监控;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临时性任务。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71、负责客户关系的维护;

2、负责招聘渠道的建立;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概述 篇5

2、负责现场事务的对内对外沟通协调,并能独立协调处理和解决现场异常问题,对出现异常问题及时分析、汇总及反馈。

3、督促本运营点运营人员严格执行系统操作流程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监督指导本运营点人员不断学习巩固各项安全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

4、接受上级主管的工作指令,做好上传下达,负责本运营点各项工作的安排与落实。

5、负责复核所属项目各项数据记录是否及时填写,内容是否正确;负责数据信息的传送工作及报表填制工作,并对现场资产收支数据进行及时更新,保证账实相符。

6、贯彻、执行公司的成本控制目标,加强对运营成本的控制。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篇6

1 监测人员的管理

首先, 加强现场监测人员的上岗资质审查, 只有通过环境监测知识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才能持证上岗。根据监测站的实际情况对实习期内的操作人员进行室内考核, 合格后才能向技术质量室提出室内考核申请, 然后统一由技术质量室对监测人员进行考核审查, 各项技能均达到标准后, 向上级部门进行申报, 直到通过本站与省级相关部门考核后, 才获得上岗资格。

其次, 提高现场监测人员的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提高监测人员的政治素质。监测人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没有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监测质量的保证是不可能的;二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 提高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2 监测仪器的管理

环境现场监测结果的精确度, 除了监测人员操作规范程度有关外, 还与监测仪器性能有重要关系。因此为了保证环境现场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应加强监测仪器的管理。为此首先应定期检查监测仪器的性能, 对误差较大的仪器进行校准, 以此保证监测仪器处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其次, 重视环境现场监测各项因素对仪器的影响, 规范操作步骤与行为, 避免监测仪器在监测过程中损坏;最后, 为了全面提高环境监测仪器的管理水平, 仪器保管员、现场监测人员以及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应明确分工。同时建立相互监督机制, 保证环境监测仪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3 明确监测目的

不同环境现场监测目的使用的监测仪器, 以及监测步骤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监测之前应明确监测目的, 准确定位监测性质是监督监测、委托监测还是验收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使现场监测工作高效开展, 并能准确把握监测数据精度满足不同监测目的要求, 下面对不同监测目的进行探讨。

3.1 监督监测

监督监测是环境现场监测部门的基本工作。该监测工作的工作内容比较广泛, 因此不必对工作方案进行详细的制定。通常情况下在年初有监测站综合技术部门制定统一的检测方案, 并提出检测质量要求, 规范环境监测行为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2 委托监测

针对委托监测, 环境现场监测部门应要求委托方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 并对监测质量控制措施给予详细的说明。实际监测过程中要求委托单位相关人员积极配合, 在满足委托各项要求前提下完成环境监测任务。

3.3 验收监测

验收监测相对来说要求较为严格, 需要环境现场监测部门对监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 并在勘察的基础上, 参考环评批复的相关内容编制详细的监测和监测质量控制方案, 尤其应对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因子进行详细的阐述。

3.4 事故监测

事故监测不像其他监测, 它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出监测结果。鉴于事故性监测及时性要求, 实际监测过程中可稍微放松监测质量的控制, 为此环境现场监测时可使用应急性监测仪器, 以达到保证监测数据准确与及时的双重目的。

4 采样方法

根据不同环境现场监测目的, 选择能够满足实验室监测能力的采样方法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通常情况下应先考虑国家制定的标准或行业推荐的采样方法。为了保证采集样品的准确性, 采集人员需要熟悉相关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环境保护实施基本情况、工况情况、生产负荷、监测孔开设等, 对废气产生的流程有个基本了解, 从而对废气的浓度范围有相应的基本判定, 从而选择适量的吸收液和采集时间对其进行采集。

5 采样记录

通过采样记录能够对采样过程有个清楚的了解, 进而给样品的研究带来重要参考, 因此环境现场检测时采样记录内容应尽可能具体、详细, 进而帮助实验室分析人员对样品尽快的做出判断分析, 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环境现场监测工作站应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绘制不同的采样记录表格, 保证采样记录涵盖采样的各个环节。遇到情况较为复杂情境采样人员应及时保存影像资料, 将其作为采样记录的一部分提交给实验室作为化验分析的依据。

6 样品的保存管理

样品的保存与管理是分析样品实际情况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采集到样品到化验样品的这个时间段, 应特别重视起保存管理工作, 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样品的化学和生物变化。这就需要在样品采集、运输阶段应严格遵守规范标准规定进行。同时应针对不同的样品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存放措施, 比如将样品放入冰箱中保存等。在实际环境现场监测过程中除了个别样品需要添加固定剂外, 大部分样品需要进行冷藏处理。另外,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交接采集样品时应在第三方在场的前提下, 由采样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分析人员, 对采集的样品数量、规格等进行检查, 确保无误后才能签字确认。

7 结语

总之, 为了确保环境现场监测的准确性, 应仔细把握监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做好环境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 尤其应对使用的监测仪器进行检查, 并对环境监测目的有清楚的认识, 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监测方案与监测质量控制方法。在具体的监测操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 并对采样涉及的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记录, 做好样品的保存与管理工作, 为技术人员对样品的研究分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敢, 邱福文, 吴应堂.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管理的实用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2 (03) .

浅析如何开展火灾现场勘察工作 篇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火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正在逐年增加,火场也越来越复杂,起火原因认定越来越难。及时查明火灾原因是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火灾现场勘察工作自然而然也成了火灾调查工作的重要前提。

火灾现场是错综复杂的。因为每次火灾的起火原因不同,燃烧破坏程度不同,起火单位的建筑结构、生产设备、采用工艺流程等各种情况不同,火场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勘查现场,必须根据不同的火场,采用不同的符合客观实际需要的各种勘查方法。

一、现场勘查的操作方法

1、现场的勘查

对于燃烧痕迹集中,起火部位比较明显的火灾现场,可以从中心向外围勘查;对于燃烧面积较大,物体燃烧痕迹分散。物质燃烧均匀。中心不突出的现场,可以从外围向中心勘查;对于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条形火场,可以从逆风方向的燃烧终止线开始勘查;有的火场某些部分可能受到自然条件或行人的破坏,勘查时可酌情先从这个部件开始。

2、环境的勘查

环境勘查时火灾调查人员应当在火场周围巡视,先看上后看下,先地面后地下。发现可疑的痕迹、物证,要及时拍照并将实物取下。环境勘查并不是只对火场周围环境的观察,它还包括从火场四周向起火建筑物的观察。

a对火场外部观察的主要内容有:

(1)道路、外墙有无可疑人出入的痕迹,包括车印、脚印、攀登痕迹、引火物残体等,以判断有无放火的可能。

(2)火场周围居民、工厂烟囱的高度、与起火建筑的距离,起火当时的风向,烟囱有无飞火星现象,当时锅炉燃料及燃烧情况。

(3)起火建筑周围线路,尤其是进户线部分,起火建筑物有无通讯线路与动力线碰触的现象,以判断有否短路、漏电等引起火灾的可能。

(4)起火建筑物周围、地下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的管道、阀门等情况怎样,以判断有无漏气的可能。

(5)与火场相通的污水管道中有无可燃性蒸气,以判断可燃液体是否混入污水。

b从火场周围向火场建筑物观察的主要内容有:

(1)燃烧范围。

(2)建筑物的哪一部分破坏严重。

(3)建筑物的倒塌方向和形式。

(4)建筑物门窗上方及其他部位烟熏的情况。

(5)建筑物的门窗、阳台、铁围栏变形情况,破碎玻璃散落方向,抛出物的分布情况等。

3、初步勘查的操作方法

初步勘查是为看清火场现象的来龙去脉,寻找起火部位的勘查。具体操作如下:

a从火场内部找出可以观察到整个火场的制高点,对火场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全面巡视,观察整个火场残留的状态。并寻出一条可以在火场中巡视而不至破坏现场的通道。

b沿着所选择的通道,按着从上到下,从远至近的原则,逐一观察火场内部的情况,对重点部位和可疑点要反复的观察。

c观察火灾蔓延终止部位周围的情况。因为火灾不都是由一点向四周蔓延的。例如:一侧有砖墙,火就可能只向一个方向蔓延。这时如果只注意周围严重烧毁的情况,忽视了停止部位附近的具体情况,就可能把起火的位置搞错,漏掉真正的起火点。所以,要认真观察火灾终止线的个体情况,分析判定为何在此终止。

d观察火势蔓延的途径。起火蔓延的途径,一般的说,栋与栋之间一般向下风方向蔓延,如果相距较近,也可能由辐射热和热气流的综合作用引燃。层与层之间一般通过楼梯、通风管道及其他竖向孔洞向上蔓延,有时也通过窗口向上蔓延,如果楼层未烧塌,不会由上往下蔓延。同层各房间一般通过门、走廊蔓延,平房多通过闷顶蔓延。要按上述对象中,火势曾经蔓延过的地方寻找蔓延的痕迹,分析是哪一栋,哪一层,哪一间先起火,进而再找起火点。

e从火场内部观察火场外围情况。

f根据现场访问提供的线索,对可能的起火点、起火物及各种危险品存在的位置,进行验证勘查。

4、细项勘查的作法

细项勘查是对初步勘查认定的起火部位进一步核实认定,准确确定起火部位的勘查。为此,对现场烧毁的所有部位都要用相同或类似的物体进行比较,可以手摸、翻动、测量(但要注意尽量恢复原状),找到烧毁状况的特异现象,确定其烧毁的程度。在或燃物中,木材被烧毁的状况最容易解释,多数有机固体的状况也比较明显,用测量炭化深度的办法就可以确定木材烧毁的程度。另外若温度高、时间长,炭面龟块也小,即裂纹多。要根据烧毁的程度来找到火灾蔓延的顺序,不论是烧得严重的部分,还是烧得特殊的部分。在局部上如果找不到其烧毁状况和其它部分之间的联系,就不能根据它烧毁的状况来判断起火点,因为它与火灾蔓延的关系不大。另外,根据它被烧状况可以有效地找到火源的方向,在火场上很容易找到一侧、或一头、或一面被烧、烤的实物。如果只被烤焦,没有发出火焰,其指示的方向性最明显。大量收集这类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具有方向性的物证,确认火势蔓延方向和起火部件。每次火灾的发展蔓延都有方向性,这个方向性可以从可燃物的燃烧程度、燃烧后的状态来判断,然而这种表示方向性的痕迹也会随着燃烧猛烈的程度、燃烧持续时间的延长加深、扩大,但最不利的是这种加深扩大最终要把这些能力标志方向的可燃物全部烧掉,毁灭了现场勘查的证据。如果火场上的可燃物被烧得面目全非。蔓延方向难以确定,这时可以从建筑构件、室内可燃家具上面不燃物品的倒塌和滑落以及烟熏方向、轮廓等找到起火部件。如果上述特征也不明显,就要从不燃性物体被烧程度和状态的特点分析火灾过程,金属在火场上很不容易燃尽,不同金属熔点不同。因此,可利用它们这一特征,判断火场温度和蔓延途径。要在火场发现金属、玻璃、陶瓷的熔珠、熔渣,观察研究其熔化状态,以通过火场不同温度找到蔓延方向。但是,由于某些火场烧毁特别严重,许多东西被烧光,从表面上存在的痕迹上无法提取有关的遗留物以获得认定火灾原因必要的证据,就要对火场上残留的灰烬、塌落的堆层进行大量的细致的观察。

a剖面勘查。在确定的起火部位,将地面上的残留物切开一个剖面,在建立这个剖面时不要破坏原堆积物的层次。对于容易塌落的堆层,可制成阶梯形剖面体。在剖面制成以后,仔细观察残留物每层的燃烧状况,辨别每层物质的种类。还可以在起火部位的不同点,分别切开几个剖面,比较各点每层的堆落物质和燃烧状况,分析火势蔓延的线路,寻找起火点。

b逐层勘查。对火场上燃烧残留物的堆层由上至下逐层剥离,观察每一层物体烧损程度和烧毁状态。剥离中要注意搜集物证和记录每层的情况。

这种勘查方法会完全破坏堆层的原始状态。因此要细致、认真记录。

c全面扒掘。这是对需要详细勘

查、范围比较大、只知道起火点大致的方位而缺乏足够的材料证明起火点确切位置的火场采用的一种勘查方式。根据火场具体情形可分别采取围攻扒掘或者分段扒掘,或者平面推进的形式。不管哪种扒掘形式,都要采用层层剥离的办法。

二、现场勘查后的处理

1、对需要继续保留的现场的处理

对有些重大、复杂案件的现扬,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次不能勘查清楚,或对某些疑难问题需要重新认识,作进一步勘查时。经过主管领导批准,征得起火单位的同意,可在一定时期内保留现场。其办法有如下三种:

a全部保留,封闭全部现场。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保留全部现场:起火部位不明或对起火点的看法有很大分歧;起火部位在建筑物的上部,而这一建筑物又全部烧塌;初步认定的起火点与火场遗留痕迹不一致;人们视认的起火部位与根据燃烧状况判断的位置有很大的出入;火源为几种设备、设施或装置;着火建筑内的工作者或居住者在火灾扑灭后下落不明的。

b局部保留,即将现场某一地段或部位保护起来。

c痕迹保留,即将留有痕迹的物体保存下来。

凡是确定要继续保留的现场、部位和物体,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看管,不得有任何的损失和破坏。

2、对不需要保留现场的处理

现场勘查后,如认为现场无需继续保留时,经负责火灾原因调查的领导确定,可通知事主进行善后处理。处理主要物品应向事主当面点清。在现场勘查中借用的工具、器材以及其他物品,应交还原主。

3、对采取的痕迹、物证的处理

现场勘查结束后,对采取的实物证据要妥善保存。某些物证的提取应向物主留予借据。

三、现场情况分析

火灾现场情况的分析,要贯彻于火灾调查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现场勘查阶段,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个痕迹都离不开分析研究。比如当勘查中发现了痕迹和物证,就要分析研究它为什么形成这种特征,它与整个火场有什么关系等等。

当现场勘查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为了交流情况,纠正勘查工作中的某些偏向,重新确定勘查点或扩大勘查范围,也需要进行分析研究。当现场勘查基本结束时,临场指挥员,必须召集全体火灾调查人员,并根据需要,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共同进行火灾现场情况的讨论,把实地勘查和现场访问所收集到的材料以及有关试验、鉴定结果汇集起来,从个别到整体,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对火场得到一个整体认识。从而为确定火灾原因和事故性质作出正确的结论。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篇8

主管日常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

一、总则

1、目的:规范主管日常工作,加强管理力度。

2、范围:各商场主管。

3、权责单位

(1)商管部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管理单位

商管部为本办法之管理单位。

二、主管日常工作内容

1、在商场现场经理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执行现场的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

2、全面系统地负责所辖卖场区域的各项工作,传达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3、维护现场正常的售卖秩序,配合各职能部室开展工作。

4、负责本商场员工日常行为的检查管理工作,包括仪容仪表、迎言送语、站姿站位、个人卫生等。

5、负责本商场各品牌的卫生保洁、商品陈列、价签摆放的督导检查工作。

6、负责指导及考核本商场各品牌的服务质量,售卖技巧以及员工的考勤、外出、就餐等管理工作。

7、负责本商场员工行为规范、商品知识、服务规范、管理规程及基本业务知识的培训。

8、负责有效组织商场晨、午会的召开及员工进场、退场的组织工作。

9、协助商场经理解决处理员工与厂商的劳资纠纷问题。

10、负责对供应商在现场的行为进行管理与监督。

11、负责本商场商品的进、销、存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12、负责本商场各品牌商品质量、商品标识及商品价格的管理工作。

13、负责本商场《销售日报表》、《销售月盘点表》等票据的审核、签批与传递工作。

14、负责本商场各品牌促销手续的上报及促销用品、宣传用品的领用工作。

15、负责公司各阶段促销活动在本商场的组织落实工作。

16、负责现场发生的一般性投诉事件及突发性事件的初级处理及预接待工作。

17、负责本商场日常用品的领用。

18、负责本商场员工用品、杂物杂品的存放及试衣间的管理。

19、组织并落实本商场的消防安全及保卫工作。

20、负责本商场货品及其它安全保卫工作。

21、每周不定期检查各品牌《品牌管理手册》和《品牌证照管理手册》。

三、主管工作流程

1、每日到岗时间为8:30;

2、在8:50组织主持晨会,传达公司及楼层工作安排,进行一些相关知识的培训;晨会结束后,巡视检查卖场;

3、9:10——10:00组织员工清洁柜组卫生;

4、9:30(9:00)——10:00楼层自检;

① 迎宾的站姿站位、员工的仪容仪表;

② 防火设施、安全通道是否通畅无杂物、无阻挡;

③ 检查公共通道卫生、洗手间是否干净、通道、阳台有无堆积杂物;

5、10:00——11:30楼层的正常巡检处理突发事件和顾客的投诉;

① 导购员的迎言送语是否到位,仪容仪表;

② 员工有无串岗、空岗现象;

③ 商场营销设施的监督管理;

④ 进行商场的日常工作事务;

⑤ 卫生间面池的使用情况;

6、合理安排楼层的就餐秩序及维护卖场销售;

(上午班:11:30—12:10 第一批

12:10—12:50 第二批

12:50—13:30 第三批

下午班: 17:30—18:10第一批

18:10—18:50第二批

18:50—19:30第三批)

① 监督管理就餐卡的发放以及就餐时间的安排;

② 维护就餐时间卖场的销售秩序;

7、餐后正常巡检,检查交接班秩序;

① 检查员工的在岗销售情况;

② 14:50组织员工的午会,安排当日工作;

8、14:45进行交接班,检查交接班和卖场秩序;

9、15:00——17:30下午班主管正常巡检和完成上午班未完成的工作;

① 完成楼层未完成工作。

② 检查员工仪容仪表、迎言送语、站姿站位;

③ 进行日常的工作事务;

10、17:30——20:00合理安排楼层的就餐及维护卖场销售秩序;

① 监督管理就餐卡的发放以及就餐时间的安排;

② 维护就餐时间卖场的销售秩序;

11、20:00——21:00(21:30)正常巡场及营业结束时的退场工作安排;

① 检查员工在岗及销售情况;清场前1小时检查各柜组关灯情况。

② 营业结束前商场的检查工作;检查员工送宾是否规范。

③ 营业结束后,组织顾客和员工退场的工作;

④ 送宾音乐结束后,检查垃圾桶、脏水桶、电源开关和各通道门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确定无隐患后,关灯并组织员工带队退场。

三、主管工作考核

1、主管工作考核以现场经理考核为准,考核标准:

① 以督导考核标准结合楼层现场考核相结合;

② 楼层现场经理对主管进行日常考核;

③ 各职能部门严格按照公司《现场管理处罚条例》进行考核

2、主管现场行为规范:

① 仪容仪表严格按照《员工服务守则》标准执行

② 穿着公司统一标准工服,正确佩戴工牌

③ 主管在巡场时,如两人都在,必须有一人在主管台;如果要去办事,必须通知同事。3、主要工作考核指标:

① 工作积极性、在工作中能拓展思维、系统的开展工作;

② 工作中能积极思考所遇到的问题并去解决问题

③ 能够完成楼层安排的规定任务

④ 能及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改进工作方法

⑤ 走动式管理的执行状况,巡场次数及效果;

⑥ 顾客服务效果及投诉状况;

⑦ 突发事件应对方式及效果;

4、实习主管工作及转正

① 实习主管上岗后,进行三个月试用期,试用期间在各楼层及优秀柜组实习一个月,一个月后进入楼层开始行使主管职责,配合主管做好现场工作,各楼层只有人员管理权没有留用权,人事调动权归属人力资源部;

② 在每个阶段实习期满后,分别由各考核单位对其工作进行考核,由人力资源部对其实习进行跟进;

③ 试用期满后,按《员工转正管理规定》执行。

5、公司考核:

① 主管工作跟进会,在每月的规定时间内,进行对公司文件跟进的学习,为开展工作、了解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② 季度工作述职,在每季度末时,公司安排主管进行本季度工作的总结和述职、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进行规划;

③ 职业生涯谈话,通过对工作的总结,制定自己以后职业发展的目标,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于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6、实行主管晋级与淘汰制,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可以通过工作竞聘上升到新的岗位,为公司

谈建筑监理对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 篇9

【关键词】建筑监理;施工现场;协调工作

建筑监理在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在施工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对工程施工材料与设备进行检查协调工作,保证每一种进场的材料与设备都不会出现任何质量问题,因此在材料与设备进场之前就要做好检查协调工作,严格检查进场材料与设备的质量,对相关的生产厂家也有做彻底的调查。

1.建筑监理在施工现场的主要协调工作内容

每一项建筑工程都需要监理单位参与其中,监理单位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使建筑工程质量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在施工现场中,建筑监理单位的主要协调工作内容如下:

1.1施工准备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的协调工作比较繁琐,监理人员应该有序的进行协调,否则非常容易遗漏协调点,其主要的协调内容如下:

首先,对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协调,一定要根据建筑工程监理要求进行协调,做好材料与设备供应商与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要严格检查材料以及设备生产厂家的各项文件证明,确保所有进场的材料与设备没有质量问题,实现做好协调工作也避免了后续施工期间的很多麻烦;其次,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充分的了解设计方案,重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如果设计方案相比来说比较完善,就要重点施工部位记下来,防止施工人员故意增加施工项目;再次,要保证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能够准时的出现在现场进行监督,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很少有全部在现场指挥工作的情况,这样在发生突发情况时,无法找到相关责任人,监理人员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保证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能够在现场进行监督与指导。为了达到目的,监理单位不能只是依靠硬性的手段,平时也与施工单位人员做好情况上的沟通交流,让他们了解到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自身的责任十分重大,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强硬的措施,根本不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最后,做好定位防线的协调工作,这项协调工作的目的就是施工前做好控制工作,保证在施工开始后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而不会因为定位防线的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与质量,这时监理单位就要与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掌握建设单位的各项防线参数要求,按照要求进行防线工作,让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都能够满意。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筑监理单位协调工作的重点,因为这一阶段比较容易出现突发状态,即使实现已经做好了施工前的协调工作,意外情况也普遍存在,所以一定要做好施工阶段的各项协调工作。

首先,要重点对管线敷设进行检查,保证按照原有的线路进行敷设,是钢筋一直保持在清洁干净的状态中,按照使用顺序来摆放钢筋,施工时方便取舍,成品钢筋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这是管线敷设工作的协调重点。

其次,水、暖、风在这个时期主要是预埋套管,预留洞。须注意的是套管按照图纸位置预埋,有无设计变更,当与土建钢筋相碰时,应事先与土建沟通协调好,不得破坏结构任意割断钢筋。风口预留洞一般由结构施工人员施工,监理要事先协调土建及安装施工技术人员,认真核实结构、安装图纸上的预留洞是否一致,预留洞大小及位置是否能满足风管安装的需要。预留洞一般以安装图纸为准。结构节点做法要符合结构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

再次,浇筑混凝土时,监理要协调好土建班组施工与专业安装人员现场看护之间配合工作,防止线管和线盒被踩坏及套管移位。这个时期施工配合面少,各专业容易配合到位,但应注意的是最好各专业施工单位在主体施工时同期进入配合。

最后,冬季管道试压要注意保温措施。各专业管道安装时一般采用有压管道让重力管道,小管让大管的避让原则,为此普遍存在有压管道翻弯的现象。有压管道试压时翻弯前后的试压介质很难全部放完,冬季北方建筑物内夜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下,试压介质存放在管道内很容易冻坏管道、管件。因此我们认为室温低于零度时尽量不要试压。如果正好赶到冬季试压,一定要编写冬季试压方案。试压时要对试压管道进行保温,添加降低试压介质固点的溶剂,试压后吹洗管道,尽量使少量的试压介质存留在管道内。某工程由于采取了有效的冬季试压措施,试压后基本上沒有冻坏的管件及设备。

2.建筑监理施工现场的协调工作的积极影响

2.1基础施工阶段

监理协调在深基坑土方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工序复杂、工种繁多,参加单位多,土方开挖工程涉及交叉作业施工内容:支护施工、支撑施工、监测、降排水、凿桩头(工程桩)、土建施工等等,面临着总包与各分包多家施工单位的配合施工作业问题。需进行工程协调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监理方要统筹兼顾,善于思考,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监理要紧紧抓住总包施工单位和总包施工项目这个主要矛盾,一方面,充分利用总承包的独特地位,督促其自觉进行工程组织协调,另一方面,监理要检查工程施工状况(包括质量、进度、配合事宜),善于扑捉发现问题,积极展开监理协调工作。监理要事前会同施工各方确定总的施工程序和各分包插入接口,明确各方工程协调负责人、工作内容、作业时间和责任制度。

2.2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监理现场协调作用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作业班组、各工种需相互配合协作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协作配合工作内容有:土建各班组之间协作,土建与水、电、暖通、电梯等安装工程之间协作,总包方与业主委托分包方之间的协作,如门窗工程分包单位、幕墙工程分包单位、精装修分包单位等。

对总包方土建各工种施工的监理协调作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各班组施工是环环相扣,如何有效进行监理协调,确保质量进度,我们认为应做好如下监理协调工作:敦促总包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的各种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质量检验制度和各级质量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把握事前控制,做好各项协调工作。重要工序、分项、分部的监理交底,协调施工方制定有针对性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检查施工方技术、专项方案交底,施工检验制度交底情况,施工前准备工作检查,协调施工方落实未完事项;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状况(质量、进度、安全、配合事宜),对工种作业交接要重点检查,对工序交(下转第262页)(上接第207页)接中存在问题,协调施工管理层进行解决。对施工中存在质量问题,可视问题程度,同质检、技术、项目监理进行协调解决。

3.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施工现场,建筑监理单位进行协调工作十分必要,因为监理单位本身就是监察的作用,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影响都十分巨大。虽然协调工作的内容比较繁复,尤其是施工现场,经常出现突发情况,这就需要监理人员有一定的水平,让协调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这样监理协调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建筑监理单位要向做好协调工作,就要与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做好沟通,让两者都支持自己的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科]

【参考文献】

[1]黄汉石,孟永.结合工程特点.做好综合管沟设备安装工程监理[J].建设监理,2010(02).

[2]上海市工程设备监理管理办法(2000年5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83号发布)[J].中国设备管理,2000(11).

现场主管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篇10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 关键概念综述

(1)员工领导个性匹配

从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来看,关于解释员工-主管个性匹配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以下几个:

(1)相似-吸引模式

Jackson(1991)通过相似-吸引模式来解释了人口统计变量上的相似及对双方的相互影响。该理论认为通过吸引效应双方更容易了解、沟通、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似度可以解释为双方之间更容易沟通、关系融洽、能够更好的接受对方的价值观、思想观点等。

(2)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1986年由Tajfel和Turner提出的,该理论对人的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说明,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里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认为人们倾向于利用社会归类理论将自己归向不同的群体。

(3)行为一体化

个性的相似性会有效的促进双方之间的行为合作,人们之间共有一些特征,即使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也会趋向于友好的有效合作,因为他们在感知、解释、行为等方面会不谋而合的产生默契。社会一体化认为个体在心理上会希望自己与圈内成员尽快融合。

本文研究的员工与领导的个性匹配选取了主动性人格和调节倾向这两个人格变量。

(2)主动性人格

1993年Bateman等人在一项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主动性人格”的概念,认为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主动采取各种行动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特质,具有这种特质倾向的人会主动地探寻机会,采取行动,从而主动地去影响周围的环境,持之以恒的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

(3)调节点理论

1997年学者Higgins总结了早期不同需求与目标种类的有关激励文献,在自我差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调节点理论,成为自我调节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区分了个体所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独立的自我调节方式:一是促进性调节,另一个是防御性调节。其中促进性调节关注的是理想目标,成就自我,个体所要满足的是成长、期望、抱负等需求;而防御性调节更多关注的是应该“自我”,个体所更看重的是安全、责任、义务等因素。

(4)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

Graen等人在1972年首次提出了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他们认为领导者和不同的部属有着不同程度的远近关系,由于彼此时间和精力、特质等的关系,领导们在工作当中会区分不同的下属,采取不同的管理风格和态度,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的上属-员工关系。这个观点对以前领导学研究中的一个假设进行了质疑:领导者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所有下属。研究表明,与领导建立圈内关系的员工比圈外关系的员工工作绩效要高出20%左右,而且工作满意度也比较高。

(5)工作绩效

1993年Borman和Motowidlo提出了工作绩效领域包含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和情境绩效(contextual performance)[11],情境绩效又分为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情境绩效的提出以及把它从工作绩效中独立的分离出来,对于组织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表明情境绩效特征和组织整体效能是相关的。

2. 研究假设

假设1 LMX在主动性人格契合度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a LMX在主动性人格契合度与任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b LMX在主动性人格契合度与人际促进之间起中介作用

c LMX在主动性人格契合度与工作奉献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2 LMX在促进性调节契合度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a LMX在促进性调节契合度与任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b LMX在促进性调节契合度与人际促进之间起中介作用

c LMX在促进性调节契合度与工作奉献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3 LMX在防御性调节契合度与工作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a LMX在防御性调节契合度与任务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b LMX在防御性调节契合度与人际促进之间起中介作用

c LMX在防御性调节契合度与工作奉献之间起中介作用

3. 研究模型

根据文献阅读分析及上述研究假设,提出本文的理论研究模型:如图所示: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1. 样本分析

本研究对100名主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采取邮寄的形式寄出相应下属所要填写的问卷。其中,关于主管的有效问卷90份,关于下属有效问卷249份。

2. 研究分析方法

本研究所用的分析软件是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信度分析、效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中介检验等。

三、实证分析与研究结果

1. 实证分析

假设1中我们提到LMX在主动性人格和工作绩效中起中介作用,我们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验证。Baron等人的方法中提到中介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a,因变量与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为b,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c,自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进入回归方程,中介变量的回归系数为d。所以,我们由这几个回归系数来解释。

*p<.05,**p<.01

如上述方法中所讲到的,回归系数a显著,回归系数b,c也显著,自变量主动性人格契合度和中介变量LMX同时进入方程后,回归系数e仍然显著,但小于回归系数c,则证明了假定的中介变量LMX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且F值也都达到了显著水平。所以,LMX在主动性人格和人际促进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同理得知,LMX在主动性人格和工作奉献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由于主动性人格契合度对任务绩效的作用不明显,所以就没有必要进行中介作用的检验了。

同理,对假设2和假设3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2. 研究结果

四、研究结论与探讨

1. 研究结论

(1)员工领导个性匹配(主动性人格契合度和调节倾向契合度)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都成显著正向影响,LMX对于员工工作绩效有正影响作用,但是员工领导个性契合度对于情境绩效作用显著,而对于任务绩效的作用不显著。

(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主动性人格契合度与情境绩效(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促进性调节契合度和人际促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防御性调节契合度和工作奉献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通过文章分析可看,员工领导的个性匹配对于组织绩效是有影响的,并且通过LMX起到中介效应,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考虑员工领导匹配、双方关系质量对于员工工作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1)招聘与甄选工作

当今,众多企业通过人力资源获取竞争优势,那么招聘选拔工作的成功与否就责无旁贷的成了企业兴衰的关键。在进行人才选拔的同时,不但要注重候选人的专业素质、技能知识,还要考虑到所招人才在个性方面的表现,做到人-职匹配的同时,还要测评员工与上级领导在个性上的差异。

(2)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

从前面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任务绩效、人际促进、工作奉献都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领导部属交换关系质量对于员工工作表现是非常重要的。组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员工在组织中生活工作,受这些关系的影响,其中最重要之一就是主管-下属的关系质量,当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圈内关系,不但有利于彼此愉快的心情进行工作,也有利于双方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以此提高个体绩效,团队成绩。

(3)完善组织考核机制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不但要考核员工的任务绩效,而且要看着其情境绩效。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使员工感受到内部公平性,一个人按质按量的完成上级任务固然重要,但是如能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全心全意的为组织作贡献,那么企业的整体效能也会增强。

3. 研究的创新点

(1)纳入新的研究变量,考虑员工领导个性匹配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由于企业绩效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和管理者对绩效的研究颇多。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对企业绩效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其前因变量中涉及到员工领导匹配(P-S fit)的还没有,研究个性匹配的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采取了两个比较新的研究变量,调节性倾向和主动性人格,在此基础上来研究验证本文所提模型。

(2)纳入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为中介变量,研究员工领导个性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在文献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之前有很多学者研究大五人格、责任心等对绩效的影响、也有很多学者研究个体与组织匹配、个体与职位匹配对员工绩效的预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工作表现、离职率等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仅仅局限于两两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作为个人与环境匹配中的一个重要维度个体与领导匹配在中国的研究很少,所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纳入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这一中介变量,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和视角。

摘要:人与环境匹配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对人与组织匹配、人与职位匹配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于人与领导(主要指直接上级主管)匹配的国内研究还较少。本文采用学术研究领域比较成熟的量表对主管和直接下属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以LMX为中介变量探索了员工与主管个性匹配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对于人与领导匹配(P-S FIT)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员工-主管个性匹配度,领导成员交换,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Deanna Geddes,Alison M Konrad.Demographic differences and reactions to performance feedback[J].Human Relations,2003,56(12):1485.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75-480.

空运部现场主管岗位职责 篇11

2.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负责各岗位运作的协调与指导,及时处理在授权范围内异常紧急事件,并及时将相关意见反馈给上级。

3.与OP及定舱操作人员的沟通、配合,及时记录并安排处理下一环节的操作。

4.与报关行的信息沟通,及时了解每票货报关情况,是否验货、放行等,以便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

5.负责监督搬运工的搬运、过磅等工作,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6.对特殊货物进行DGM鉴定,监督操作人员并及时反馈送检结果。每月督促OP准确、及时录入DGM等代垫费用,以便与财务结算,确认每月有足够的备用金。

7.负责国内货排载、定舱、接货、跟踪以及费用的录入和未收款的催缴。

8.严格执行公司有关方针、政策、制度、要求和操作流程。每月对当月实际操作状况和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回顾,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改进方案,形成回顾总结报告,并提交给上级。

如何加强继电保护的现场工作 篇12

1 切实提高保护装置的检验质量

要严格按照检验规程的要求做好保护装置检验工作, 特别加强母差、失灵等保护装置的检验, 严禁超期检验和漏检。严格按照全检、部检、整组试验等检验内容的要求开展检验工作, 对于基建投产满一年的保护装置必须按要求进行一次全面检验。在保护装置检验工作中, 要注意加强对二次回路的检验和反事故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 注重“摇绝缘、清灰、紧螺丝”继电保护检验“三要素”基础性工作。要及时制定和完善保护装置的检验规程, 重视进口保护装置的检验管理。

2 防止互感器二次回路异常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事故发生

(1)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二次安全措施票。工作中所需要采取的二次安全措施必须在安全措施票中注明, 执行人和恢复人分别核实签字, 防止在恢复安全措施时出现遗漏和造成误接线。这是规范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行为, 减少人为失误, 使现场工作始终处于可控、在控、能控状态的重要举措。

(2) 对于保护装置检验中发现的互感器二次回路绝缘水平过低的问题, 必须进行处理,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3) 在与其他设备有电气联系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 必须采取措施将本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与其他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进行安全隔离。在电流互感器停电进行高压试验时, 若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与运行的保护装置有联系, 则必须在电流互感器端子箱将本电流互感器绕组与运行的保护装置进行隔离, 防止误碰造成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两点接地导致保护发生误动。

(4) 对于母线保护装置的备用间隔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已安装接线的, 应从保护屏上将电流互感器二次外回路断开, 对内也不允许短接。对于扩建间隔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仅在进行系统投产调试前, 并经调度许可后方可接入运行的保护装置。

3 加强现场保护装置的定值管理, 严防误整定事故的发生

3.1 实行保护装置定值管理制度

各级调度部门要制定所辖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单管理规定, 各运行维护单位、基层厂 (站) 应建立健全现场运行保护装置定值管理制度, 并严格执行。

3.2 保护装置定值更改必须履行许可手续

检修单位在现场执行调度部门下达的保护装置定值更改通知单时, 必须经现场值班员向调度申请, 与值班调度员核对通知单编号, 并经值班调度员许可后方可更改。

3.3 严禁非继电保护工作人员擅自变更保护装置定值

保护装置定值区的更改由现场运行人员操作。更改定值区后, 必须对保护装置定值进行逐项核对无误, 并经值班长认可后方可投运。

3.4 将保护装置定值核对作为保护装置检验工作的一个必要环节

检验工作结束后, 应打印保护装置的运行定值清单作为检验报告的附件, 并与值班人员逐项核对定值, 正确无误后, 双方在打印的定值清单上签字并存档。对于不具备打印条件的保护装置, 要求保护工作人员与值班人员现场核对定值, 保护工作人员在二次回路工作记录上注明定值核对的情况。

4 加强工作现场的继电保护管理, 从源头上预防新的隐患

4.1 强化现场监督工作

加强继电保护现场安全和技术监督工作, 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执行到位、监督到位。凡涉及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运行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二次侧工作, 生计部专责要做到作业任务清楚、危险点清楚、作业程序清楚、安全措施清楚;重要的二次侧工作, 必须到现场, 确保现场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杜绝现场检修和基建工作中继电保护“三误”事故的发生。

4.2 全面做好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做好基建施工与运行中的保护装置、二次回路的安全隔离措施, 防止基建施工过程中造成运行保护装置的不正确动作。对于新建或扩建工程, 互感器及相关二次回路接入运行保护装置时, 必须有保障运行设备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 经调度许可后方能接入。一旦接入, 该互感器及一次设备将被视为运行设备。同时, 保护工作人员在没有得到运行人员允许和配合的情况下, 不得擅自操作开关进行整组试验。要加强交流电源的管理, 严防乱搭、乱接工作电源。工作中必须有防止施工交流电源串入保护直流回路的措施。

4.3 重点检查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

运行单位要严格按规定进行保护装置的交接验收, 在设备验收过程中, 要重点检查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 未按要求执行的要求其限期整改。对于新建工程, 凡反事故措施未落实的工程和项目, 不得交接和通过验收。

4.4 正确判断保护装置极性

新保护装置投运后, 对于有极性要求的保护装置 (方向保护、差动保护、阻抗保护等) 必须测量装置的六角图来判断保护极性的正确性。对于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 不但要检测每相的电流, 还要测量中性线的电流;对于变压器保护的零序电流差动保护的极性, 不仅要通过六角图判断各接入零序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正确与否, 同时还要利用变压器空载合闸时产生的励磁涌流波形及对应的差流大小来判断零序差动保护的极性。

5 结合季节特点, 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维护工作

加强变压器瓦斯保护防雨罩的运行维护工作, 对防止瓦斯保护等误动作的防范措施进行全面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室外端子箱及有可能遭受雨水冲刷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 防止因端子箱门密封不好、电缆引入 (出) 孔洞未堵塞等造成的保护不正确动作。

6 开展继电保护公共环节治理活动

6.1 电压互感器回路

一查电压互感器回路电缆是否采用屏蔽电缆, 屏蔽层接地是否满足要求;二查电压互感器回路接线端子是否接触良好, 电压互感器切换是否正常;三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 防止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四查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的4根开关场引出线中的中性线和电压互感器第三绕组的2根开关场引出线中的中性线是否分开;五查现场电压互感器操作规程是否存在隐患。

6.2 直流回路

一查直流回路是否实现辐射状供电;二查是否存在交流空气断路器代替直流空气断路器的现象;三查直流回路上下级开关 (熔断器) 之间的配合是否合理;四查同元件的2套保护是否取用不同的直流电源。

6.3 母差失灵保护回路

一查不满足要求的母线保护 (失灵保护) 动作后启动远方跳闸回路是否已整改;二查变压器失灵保护动作是否启动解除电压闭锁;三查失灵保护启动内外电流判据是否满足逻辑要求;四查500 kV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失灵保护回路是否满足反措要求, 即“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的断路器失灵时, 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 还应跳开本变压器连接其他电源侧的断路器”。

7 细化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的修编

继电保护现场运行规程是运行人员进行现场继电保护装置操作的依据, 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继电保护运行规程的修编工作, 对新投运设备要及时编制补充满足现场要求的保护装置运行规程, 使运行人员有章可循, 避免因错投退压板造成事故。根据近期河南省内外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为避免误投压板造成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 省内各县供电企业在编写现场规程时要认真落实河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文件 (调函[2009]59号) 《关于加强河南电网继电保护装置压板管理的通知》要求, 在规程中明确要求把保护装置上正常运行时不用或偶尔使用的保护出口压板取下, 集中放置在本装置一个备用压板的端子上 (对于某些型号的保护装置取下保护出口压板很困难, 应明确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正常运行时不能误投) 。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暑假作业单下一篇:ospf协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