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学计划第二学期(精选12篇)
语言教育活动计划
小五班 丁买琴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发现本班大部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小部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错,能把事情阐述清楚,还有一部分不愿意表达。为了让幼儿的语言发展得更好,本学期我准备通过交谈,日常用语,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并培养幼儿的发音清楚,正确讲普通话。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愿意并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讲故事声音响亮。3.谈话和讲故事都能围绕主题。
4.能比较正确地运用常见的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和介词,能说出简单而完整的语句。
5.喜欢读图书,能从阅读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了解我们身边环境在变化着,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受,爱惜图书,了解故事情节。
6.克服心里障碍,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5.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6.创造自由宽松地的语言环境,吸引幼儿与幼儿之间自由轻松的交流自己的想法。
7.以游戏的口吻,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使幼儿有兴趣的参与活动。
8.根据每个幼儿的需要,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而且在一日生活中多用普通话与人交谈。
三、教学措施
1.丰富词汇,让他们掌握运用更多的词语,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
2.要求幼儿养成先仔细观察图片,后表达讲述的习惯,能积极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小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3.让幼儿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讲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学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幼儿语言交往能力。
4.要求幼儿继续学说普通话,在园活动和老师或跟小朋友交谈,都强调幼儿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加强注意幼儿交谈时发音和语调的正确,发现语音错误,立刻改正读音。
关键词:小班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活动
小班幼儿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 是语言教育的主体。根据《纲要》要求, 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要提供多种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环境, 以充满情趣的语言活动为平台, 帮助幼儿通过师生间、幼儿间的有效互动, 学习语言, 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经验, 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
一、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小班幼儿语言经验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 孩子真正学会了说话, 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 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因此, 小班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目标应遵循《规程》语言发展方面的目标, 依据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小班年龄阶段目标, 以及班级幼儿具体语言发展水平来确立。
以小班故事教学《贪吃的小猪》为例, 这是一篇绘本故事, 孩子们伴随小猪噜噜吃到、喝到的不同东西后身体发生变化的过程, 认识了几种美丽的颜色。故事情节简单, 且夸张、有趣, 小猪噜噜每吃一样东西, 身体就会发生一种变化, 这种变化很可爱、很新奇。
设定目标:
1.在猜猜想想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领悟夸张的想象力。
2. 知道同伴讲话时要安静的倾听。
3. 尝试用简单的话讲述小猪找到的食物和身体发生的变化
这里, 从幼儿已有语言的表述能力出发, 第一课时让孩子先对故事本身的情节熟悉和巩固, 让幼儿积累经验, 为下一课时创编做准备。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激发小班幼儿语言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利用这一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 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 激发孩子的兴趣, 提供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去说, 达到让他们“喜欢说”的目的。
1. 设计新颖的教具, 吸引幼儿的语言表达。
小班幼儿喜欢大大的、直观有趣的图像, 运用情境教学法, 有了直观体验、理解、表达就变得简单容易多了。如: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小猪噜噜吃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噢!脸蛋变得红扑扑的!”我演示可活动的教具, 给小猪穿上一件透明衣服, 红红的脸蛋贴在透明纸上, 好像小猪的脸蛋一下子变红了, 让孩子体验变化乐趣。接下来:“小猪噜噜走进冷饮店, 喝了一杯绿绿的凉饮料, 哇!”我暂停演示教具, 故作玄虚:“小朋友们, 你们猜猜接下来小猪会有什么变化?”根据上面的情节, 孩子们很期待下面的变化, 积极地猜测:“耳朵变绿了!”“嘴巴变绿了!”……孩子们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说出猜想。教具演示获得预期目标, 孩子们主动表达、敢表达、乐意表达, 达到了语言训练的目的。
2. 发挥教师的语言魅力, 激发幼儿的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新颖的声音能够吸引孩子们有意注意来主动学习。我们的教学态度自始至终要和蔼可亲, 时常笑脸对幼儿, 这样会让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势都要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这样对小班孩子的语言表达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如:我在演示教具时讲述:“小猪吃了一个蓝蓝的圆饼干, 呀!腿儿变得蓝汪汪的!”在讲到“呀!”后我故意停顿了一下, 做神秘状, 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 猜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再用体态和表情很夸张说:“腿儿变得蓝汪汪的!”孩子们一下子笑了起来, 情不自禁地跟说:“呵……它腿变得蓝汪汪的了!真好玩!”教师语言情境的引导, 可激起幼儿主动模仿学习的欲望, 达到轻松训练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3. 开展游戏活动, 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根据孩子们的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有规则的游戏, 训练幼儿正确发音, 巩固本节课的所学的词汇。游戏的运用应根据本节课目标和内容编制, 以达到本节课的语言目标为准。如: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最后:我拿出各种颜色的瑞士糖:“噜噜要分享它的快乐, 带来一些礼物给你们, 但它有个小要求, 当你挑选一颗糖时, 你们得用新学的词说出它是什么颜色。”请一幼儿挑选。“我挑的是红红的糖!”训练幼儿用“红红的××, 绿绿的××”形容新的实物。情感迁移, 把学到的知识尝试在生活中运用。小班游戏可多采用直观材料, 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运用游戏进行重点帮助,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强化训练, 达到巩固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活动需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能力
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少、语言比较贫乏, 常常因不知道怎样表达自己要说的话而影响了交往活动。因此在让幼儿敢于表达自己愿望的同时还要让幼儿掌握必要的语言学习技能。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纲要》在语言领域要求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 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运用的方式, 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因此在小班这一阶段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提问:“小朋友, 你们吃过什么甜甜的东西?”小班幼儿对甜食比较熟悉, 七嘴八舌说:“老师!我吃过甜甜的糖!”“我吃过甜甜的苹果!”……孩子们虽回答得很好, 但不能听清其他小朋友的回答, 只局限于自己的答案。这时我引导说:“小朋友说了很多, 现在呀!请一位小朋友告诉我, 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他说!”这样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就安静了下来, 专注听这位小朋友的回答。
小班幼儿自制力弱, 教师还可以运用体态、眼神、手势等无声的方式暗示幼儿倾听同伴发言。对幼儿不同的意见, 教师也要倾听, 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讲述。教师对故事往往不能只讲一遍, 而要讲多遍, 还要注意方式的变换, 唤起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培养倾听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反复、不间断地训练。
2. 养成幼儿积极的语言交往态度。
幼儿学习语言、练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必然是与多种语言内容相交往的过程, 教给孩子们的知识, 要来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最后能够回归于生活, 能将活动中所学的新词新句, 运用到生活中去, 为孩子们的交际所服务。
如:在故事《贪吃的小猪》活动中, 我根据画面提问:“小朋友, 小猪找到了一个什么颜色的苹果?”幼儿说:“红颜色。”说:“对, 红红的!”小结:“小猪找到了一个红红的苹果。”再提问:“孩子们, 小猪找到一个……”幼儿受启发回答:“红红的苹果。”练习用新词形容苹果。最后我提问:“小朋友, 你们吃过其他什么红红的东西?”幼儿开始回忆思考, 积极回答:“我吃过红红的草莓!”“我吃过红红的西瓜!”……这一活动过程, 在开始时肯定幼儿回答的基础上, 顺势丰富幼儿“红红的”形容词, 并练习“红红的苹果”的词组, 当孩子们熟悉之后, 进行情感迁移, 将“红红的××”这样的词汇运用到生活中去, 为他们交际所服务。
3. 提高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 同时也是发展其思维的过程。因此, 在的语言教学中要制造悬念, 创设猜测情境, 让幼儿看图说话、猜想故事内容, 激起幼儿思考的波澜。例如, 在《贪吃的小猪》创编活动中, 小猪接下来还会吃什么?身体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利用这样边看边猜的情境, 让幼儿说一说小猪吃的东西, 以及发生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境中幼儿清晰地理解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 并学习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拓展视野, 促进思维的发展和飞跃。例如, 故事《贪吃的小猪》创编环节, 我通过电脑动画, 引导幼儿寻找小猪的食物。当画面一出来, 孩子们兴趣盎然, 打开了话匣:“看, 水果店里绿绿的葡萄”。“蔬菜超市里有紫紫的茄子、红红的西红柿。”……我借机引导, 不仅故事的内容自然生成, 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将自己积累的相关经验仿编出了许多故事情节。
孩子们的语言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 它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我们需要长期引导、训练。在孩子们语言发展关键期, 我们有责任努力探索和实践多样化教学模式, 以适应幼儿语言发展个性化的要求, 真正发挥语言课堂的有效性, 使每一个幼儿在其他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真正为幼儿生活所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38-158.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
1 什么是非语言交际
Samovar和Porter认为,非语言交际包括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而Malandro和Baker把非语言交际界定为“个人发出有可能再他人头脑里产生意义的非语言暗示的加工过程。”简而言之,非语言交际即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统称之为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包括眼神、手势、身势、微笑、面部表情、服装打扮、沉默、身体的接触、讲话人之间的距离、讲话的音量、时间观念、对空间的使用等等。
2 非语言交际的分类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最早的分类是由Ruesch和Kees指出的,他们把非语言交际分为以下三类:手势语言(Sign Language)、动作语言(Action Language)、客体语言(Object Language)。
此外,Knapp通过相关研究和分析提出非语言交际应分为以下七类:身势动作和体语行为(body motion and kinesic behavior)、身体特征(physical characteristics)、体触行为(touching behavior)、副语言(paralanguage)、近体距离(proxemics)、化妆用品(artifacts)、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另外还有一些西方学者对非语言交际进行了分类,比如Jensen基于“无声语言”的研究成果进行的分类以及Canden的分类,笔者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若从第二语言教学出发,通过西方学者的大致分类,我们将非语言交际分为四大类,即非语言交际所涵盖的四个方面: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
(1)体态语(Body Language)。体态语也称身势语和身体语言或者肢体语言。指的是用以同外界交流信息和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动作,包括基本姿势(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拥抱、微笑、女士优先的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臀部动作、目光交流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
(2)副语言(Para Language)。副语言也称类语言和伴随语言,一般指的是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是言词信息表达的方式,而非言语表达的内容。包括沉默、话论转接和各种非语言声音。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客体语一般指人工用品(artifacts),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家具及其他耐用物品。这些物品具备实用性和交际性的双重功能。
(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环境语可以说是客体语的一种,但是环境语与个人的结合不那么紧密,更具持久性。环境语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非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包括时间、空间(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信号、建筑和室内装修等。
3 非语言交际对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和指导性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只是重视准确使用语言的交际行为是远远不够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也是同样重要,有时候甚至比言语交际更加细腻敏感。这是因为非言语交际行为不仅仅潜在于整个对外汉语课堂的交际过程中,而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最能反映学生的内心活动、真实想法和价值态度,可以辅助言语交际,起着吸引、调节、鼓励、启发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校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所谓校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仪态举止、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课外师生之间非语言交际关系等方面所遵循的规则。笔者认为,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其他几个方面笔者就不再详细赘述。
课堂上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教学本身的作用还大。Cooper说:“非语言交际对教师至关重要。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非语言交际,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笔者认为,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体态语等非语言交际行为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教学中的作用,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学生也能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二语教学方法TPRS(Teaching Proficiency Through Reading and Storytelling)肢体反应故事教学法,TPRS是199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班牙语老师Blaine Ray提出的外语教学法。其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一,介绍与练习新字汇(教师使用TPR来教导新字汇,并使用新的命令句或祈使句)。第二,在故事中使用新字匯(将新字汇加入简短故事中,使其赋予内容、情境等,帮助学生在语言上的习得),说故事时可使用辅助教材。例如,小道具、玩偶、幻灯片、大型的图解、当场人物示范等。第三,故事的讲解要不断地重复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加详尽,直到学生也能朗朗上口。例如:
T:The boy wanted to rent a green car.
T:Did the boy want to rent a green car?
S:Yes.
T:Did the boy want to rent a green car or a blue car?
S:Green.
T:Did the boy want to rent a blue car?
S:No.
T:No,the boy did not want to rent a blue car. He wanted to rent a green car.
T:Did the boy want to rent a green car?
S:Yes.
由此可见,TPRS教学法在教师问故事,学生猜故事中自然习得大量词汇和语法结构。学生戏剧化的表演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教室桌椅的排列也是可以体现出师生关系和地位上的差异,反映了非语言交际的特点。教师应当根据课型的不同而设定教室桌椅的排列方式。根据调查,学生在上必修课时,倾向于传统式,即教师站在讲台上,桌椅在台下一排一排整齐排列。这是由于传统式有利于师生进行交谈,教师可以控制整个课堂,而学生之间不易交流;学生在上选修课时,倾向于马蹄式和模块式,这是因为学生之间便于交流和讨论,教师教学更灵活多变。在第二语言教学课堂上,非言语交际行为还可以表现教师的责任意识。教师的步态、服饰和饰品的选择与搭配等这些非语言交际行为的使用都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教师的仪表、体态和气质应时时散发着美的信息。整洁而颇为讲究的穿着,大方而富有质感的化装,潇洒而从容若定的体态,得体而极合时宜的发式,高雅而不失真诚、朴素而沉稳的气质是现代学生所欣赏、所效仿的形象。具有这样形象的教师所组织和参与的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吸引学生,其教学无形中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
虽然非语言交际不能替代语言交际教学,但是假如它与语言交际行为取长补短,互为补充,可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把非语言交际运用在语言教学中,并且积极优化与完善自身的教学语言系统,那么则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无声语言交流,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自然、生动、有趣,以便提高信息反馈的速度和课堂效益。同时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然、恰當地运用手势、目光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等,以得体合理地辅助课堂语言进行教学。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交际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第二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内容。对外汉语教师作为直接接触外国学生的人群,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形象的直接代言人。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比一般的教师更加应该注意教师的非语言交际在课堂中的使用,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帮助留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交际[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
[3] 王晓玲.非语言交际形式与第二语言教学[J].吉林: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
[4] 云贵彬.非语言交际与文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贾祎. TPRS教学法初探[J].吉林: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4(2).
[6]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7]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8] 徐蓓蓓.非语言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江苏:扬州大学,2014.
[9] 谢勋琪.非语言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J].成都: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9).
[10] 田倩.对外汉语教师课堂体态语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4.
游戏目的:
1、能积极参与表演游戏活动,认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角色表演,初步能正确处理周围事物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周别准备游戏指导
第二周
1、物质准备:青蛙、小蝌蚪、鸭、鱼、乌龟的头饰。
2、知识准备:幼儿熟悉并掌握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主题:《小蝌蚪找妈妈》第一次指导:
1、以各种头饰引入。
2、引导幼儿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3、提出游戏要求。
(1)自己商量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2)会寻找替代物品。
4、幼儿按意愿选择角色表演,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记住各个角色的对话,并根据角色进行表演。
5、幼儿收拾、整理游戏材料。
6、请个别组表演得好的幼儿示范表演。
伍芳
一、情况分析
本班这学期总人数达到31人,而且新入园的小朋友自理能力和常规较差,吃饭、上厕所、穿脱衣服都需要帮助,我们要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配合,加强锻炼。
二、本学期的一些初步打算:
(一)常规方面:
本学期为小班的第二学期,大部分幼儿通过上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在常规教育、行为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提高。那么本学期重在:
1、锻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主动性。
2、学会遵守一些公共秩序,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节。
3、学会尊重别人,懂得友好相处、互相谦让。
(二)学习方面:
通过上学期的实践与观察,发现本班幼儿对操作活动比较感兴趣,分区活动已形成一定的常规,那么本学期将继续采取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分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大致目标如下:
1、学习观察周围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和变化,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事物。
2、逐步丰富词汇量,能运用一些词汇进行表达。
3、学习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愿意大胆地参加艺术活动。
(三)社会交往方面:
针对小班幼儿的一些特征,我们将开展以下活动:
1、学会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愿意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抢玩具。
2、有初步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和学习,增强独立能力。
3、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分享。
4、学会初步的自我评价和客观的评价别人。
5、继续多与大、中班幼儿联谊,培养他们与不同年龄层次幼儿交往的能力。
三、家长工作方面
我们的工作真的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上学期的交流与相处,觉得本班大部分家长已经具有较科学、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而且能主动配合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家长工作具体的形式如下:
1、进行新生普访工作,及时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2、家园联系册是
教师与家长互相反映幼儿进期表现的一种形式,方便大家及时获得幼儿发展情况。
3、在上学及放学时利用家长接送小孩的机会与部分家长沟通,听取家长的有关意见。
4、设置“请您配合”栏目,让家长及时了解我们的活动情况,进行配合。
5、尽量挤出时间不定期召开小型的家长会,就有关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和经验。
瓦窑幼儿园小班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伍芳
寒来暑往,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接近尾声了。一群哭哭啼啼来幼儿园的孩子们升上小班也有半年了,成为哥哥姐姐了,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不禁回想起一学期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共同进步的点点滴滴。忙碌,紧张,却有充实而快乐;现对本学期各方面工作进行总结,从而汲取经验。·
·一,保教工作
1.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班级老师密切配合,加强保教工作,在一日生活中,主义关照
幼儿的冷暖,安全,及时提醒幼儿喝水,洗手,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教学活动 中,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二,教育教学方面
.1.在教学活动中认真备好每节课,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图和教学用具,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产生愉快心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后认真总结,反思不足之处,努力改进。
2.根据制定的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组织好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保证幼儿每天的游戏活动时间,提供幼儿活动材料,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能力。
三,安全工作
1.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我们力求从每件小事做起,耐心细致,保障每位在园幼儿的安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与职责,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幼儿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成长,我做到了以下几点;配合搭班老师及时更换安全主题,以形式多样的环境布置体现不同安全教育,教给幼儿一些安全知识,如;不玩火,水,电,不吞食异物和过期,变质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发生危险时要大声呼救,及知道一些特殊号码如;110,120,等号码的用途。四,反思和今后改进方向
这一学期来,我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我班级幼儿常规还不够好,玩玩具时不够爱惜,收玩具和图书时,不能主动将其放回原位,这些都有待提高。
孩子的快乐是对我工作的鼓励,家长的满意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教育,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缺憾和收获都将激励我不断努力,我会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学习,尽职尽责地将工作做好,以完成我们肩负的责任!
浅谈如何增强师幼间的情感交流
伍芳
有人说:“教育之船只有借助于感情之水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亲情、友情、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无一不让人们用生动的语言来反复地表现与吟诵,在这些感情中,有一种让人感到最真切、最纯洁、最朴实的情感,那就是幼儿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情感——师幼情感。
师幼间的情感交流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由于其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更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尤为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与亲近,也证实了那句“亲其师而信其道”。四年的幼教生活,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那浓厚的师生情,那是贴心的关怀、还有无数用心交流后的感动。
一、热爱幼儿是增强师幼情感的根本前提。
教师的爱似和煦的春风,浓浓暖意将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幼儿教师的爱,应该是平等的爱——无论面前的孩子是乖巧的、还是调皮的,是聪明的、还是愚笨的,无论他的性格是活泼开朗伶牙俐齿的、还是天生内向沉默寡言的,无论他的家境是富裕的还是贫困的,无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还是有残疾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颗母亲的心去关爱他们、培育他们,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其次幼儿教师的爱还应该是真挚的爱,它需要我们时时刻刻用自己的每一个行动、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去鼓励、去温暖、去滋润每一个幼小的心田,而不是随口说说的爱。幼儿教师的爱还应该是无私的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爱。去年教小班时,特别是幼儿刚入园时,有的孩子离开亲人表现出强烈的焦虑情绪,哭闹不止。这时我抱着他们说:“老就是你们在幼儿园里的妈妈,会和宝宝的妈妈一样喜欢你们,爱你们。”温情的角色逐渐消除了幼儿的焦虑,从而将他们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我们老师的身上,使他们对幼儿园产生喜爱的情感。现在这些孩子已经上中班了,我与他们在一年多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把对他们的爱融进严中有爱的教育中。
二、热情与表扬是增强师幼情感的基本保证。
热情与鼓励对原来成就水平低、缺乏学习动机的幼儿有良好的影响。教师的语言应注重生动形象和富有感情。古人有句话叫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使乎言。”就是说要避免空洞无物、枯燥无味、呆板无力的语言。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活泼的语言,特别是加上教师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动作,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和模仿。例如我们班的陈佳林小朋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早晨入园时一句“老师好”总让人觉得怯生生的。针对孩子本人的特点,每天看到她来园我就面带笑容,热情得主动和她打招呼,还常常摸摸她的头和他聊上几句,久而久之她有变化了,虽然不十分明显,但能感受到她对老师的亲近,脸上的表情也自然了很多。王天昊小朋友平时不爱讲话,课堂上我主动邀请他来参加游戏活动,并给他鼓励与赞扬,奖励他小笑脸粘贴,从此他更加努力了,并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理解、关注幼儿是师幼积极情感互动的基础。
人人需要理解。人们常说“孩子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这些话用在孩子的身上非常贴切。由于幼儿时时处处要求成人给予保护,因此他们更需要成人给予理解、关怀、体贴和爱护。而且,幼儿的情感需求,常常在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感官去仔细观察,注意每个幼儿的情感流露,从中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了解孩子的心态和真情实感,培养幼儿学会积极的情感交流。
在幼儿园中,幼儿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们会使用自己的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有的孩子常常会特意告诉我“老师,我吃完了”、“我睡醒了”、“我坐好了”等一些表白性的语言,而且表现为一个孩子一说,就会有一大帮孩子争着告诉老师自己也已经准备好了或做好了;“老师,你在干什么?”、“要上课了吗?”、“我们出去玩什么呀?”等一些看着就明白的提问,孩子几乎都是明知故问;“老师,他刚才打××了”、“××碰到××了”、“×××刚才跑到外面去了”这样一些告状性的语言,孩子会一拨一拨的过来告诉老师,有的孩子根本没亲眼看到,但他一旦得到这方面的信息,他也会赶过来告诉老师。……这些在成人看来平常、多余的告状、表白、提问、寻求指导和帮助等言行,其实是孩子在试探教师,想要亲近教师。幼儿是敏感的,他们几乎不愿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能与老师亲近的机会。在幼儿心中,他们十分渴望与老师亲近,得到老师的关注与喜爱,当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后,他们会更加爱老师、信赖老师、依恋老师,就会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动。在这些行为中,孩子其实是师幼情感交流互动的主动发起者,因此,我们要理解孩子存在这些行为的原因,他们的真实用意。无论是孩子的何种言行,都是为了能与教师之间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都应该给予相应的答复。对于表白性的言行,老师可以微笑着摸摸孩子的小脑袋,冲他们点点头,清清的应答一声;对于孩子的明知故问,教师可以借机引导孩子自问自答,提升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对于孩子之间的告状行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是集体进行讨论,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四、创设丰富的情感氛围,让孩子充分感受愉快的情感互动。
愉快的情感体验往往不仅使幼儿愿意学习,学得快,而且做什么事都很积极;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则会导致孩子出现各种消极行为,不爱动,不爱学,也不愿意听话。孩子如果喜欢老师,老师说的什么话都爱听,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举手回答问题会非常积极、踊跃。要形成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就应为幼儿创设丰富、温暖、安全、信任、互爱的情感氛围,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而在游戏活动中,孩子面对的互动环境和氛围相对要宽松得多,幼儿就会表现得更为开放、轻松、自由。同样,以操作为主的教学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互动空间,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因此,教师应多组织一些氛围比较宽松、儿童交往机会比较多的游戏、操作活动,以赏识的目光看待每个孩子,学会等待,相信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尊重幼儿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在积极的互动中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在《动物运动会》教学活动中,我和孩子们一起戴上动物头饰,扮演其中的角色,孩子们积极地参与活动,并且效果较好。
五、以宽广的胸襟欣赏孩子。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于自治力十分有限的幼儿而言,有缺点、有过失是在所难免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可爱之处,还要接纳孩子的不足和犯错误。用真情感化他们,给他们讲道理。如:晚饭后,我正组织孩子们区角活动。刘语宣看见姑父来接大班的哥哥,就去和哥哥打招呼。趁我不注意就和哥哥跑了出去,我赶紧追出去,经过再三的商量才把他哄回来。问清原因后我得知,原来刘语宣看见姑父接哥哥走了心里着急,也想回家,就跟哥哥一起走了。我当时因他没有告诉我而随便跟别人走心里很生气,但我还是控制了自己了情绪,告诉他应该等爸爸妈妈来接才能走,走时要和老师打招呼,不然老师找不到你会着急的。刘语宣听我这么一说也知道自己错了,并对我说:“老师,对不起。”
六、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情感互动。
以往人们一般把情感互动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单一的理解是一种兴趣的激发,只把情感激发与互动作为孩子教学活动中的手段和方法。而事实上,教师不仅需要与幼儿有认知上的交流,更需要情感上和心灵上的互动,师幼之间情感的互动应时时都在:游戏、吃饭、睡觉、户外活动……教师要时时关注每一位幼儿。如:在户外玩水或玩沙时,为了保持良好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我便在孩子的小脑袋上轻轻的摸摸,孩子也会回应我,冲我笑笑;穿脱衣服时,和孩子说说悄悄话;午睡时帮孩子拉拉被角、摸摸小脸、轻轻的拍拍睡不着的孩子……这就是教师对幼儿应有的关注,它时刻表现出一种互动与互爱的师幼关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幼儿园的温暖。教师要注重和幼儿之间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互动,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互动氛围。在师幼情感的互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当成幼儿的朋友,走进幼儿的心中,了解幼儿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能从幼儿的真实需要出发满足他们的需求。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学计划1
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迎接这个学期,本学期学一班增加一名小朋友,我会根据她的实际情况尽快让她融入我们的队伍当中,为了让我们的队伍变得越来越好,于是在本学期应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及措施;因此需继续抓紧抓好课程的安排外,还要着重对教学的薄弱环节做适当的调整,对前有的教学不够完善、创新的方法做适当调整,以致达到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根据幼儿上学期学习及掌握情况,适当的延伸课外知识和增添一些粗浅的小学入学知识,为孩子们在步入小学前打下基础。
1、首次,通过上学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本学期将逐步改正及完善,上学期每上完一节语言课都要写教学反思,反思当中常提到的问题就是孩子们如何感兴趣的接受课文并能读懂课文,于是费尽心思想尽办法的去琢磨此事,发现用生动童趣的故事熏陶孩子们思想,再用现实生活的例子要他们知道其实课本上所讲的内容就发生在在我们的身边,近在咫尺、力所能及。
2、其次,课堂暂时交给孩子们,让孩子们针对老师所教的内容进行讨论和用通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学会动脑、积极主动。
3、再次,语言课文需要孩子们掌握的字、词语,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从课堂型转向游戏型发展,这样孩子们又能开心又能学到知识。
4、最后,让孩子们想想这堂课下来收获了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孩子们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是有任务的,纪律上也会事半功倍;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孩子们主动发言,正确引导孩子们的思路,多给内向的孩子机会,多帮助语言表达不顺畅的孩子,多纠正孩子们对字词的发言,时刻提醒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站姿,以致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们,我们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吧,加油!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学计划2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班幼儿的语言水平整体有所提高,表达的愿望在原有基础上更强烈了,事情阐述比较清楚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幼儿不愿意表达。本学期我班又增加了几名新生,为了进一步提高整体幼儿的语言水平,本学期将通过交谈、日常用语、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继续引导幼儿学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为幼儿创设运用语言的机会。我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本班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愿意并能够集中注意力,耐心地倾听别人说话。
2、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
3、大胆朗诵简短儿歌,在教师的帮助下愿意复述简短故事。
4、能比较正确地运用常见的词语,能说出简单而完整的语句。
5、在各种活动中,注意丰富幼儿的词汇并为幼儿创设运用的机会。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三、教学措施
1、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3、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四、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进度及内容
略。
小班下学期语言教学计划3
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工作规程》把“发展幼儿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作为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学习语言是以口语开始,通过有声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只有语音清楚、准确,语言才能被别人感知、理解,才能进行彼此间的正常交往,进而提高幼儿自身的各种能力。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学说普通话的任务和重点,就是在于学会正确发音,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在全园上下开展轰轰烈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同时,小班幼儿的语言训练将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本身入手,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我国是个方言种类十分繁杂的国家,南北方言差异很大。为了解决因语言不通而妨碍语言交际正常进行这个问题,我国政府早在解放初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要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要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要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会讲普通话是合格幼儿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的言语行为具有示范性,是幼儿模仿的榜样。因而,作为教师本身必须吐字清楚,语音正确,做幼儿学习普通话的典范。
二、幼儿个体入手,查找幼儿发音不准的原因。
小班幼儿入园后不久,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有的幼儿吐字不清,有的幼儿不能说完整的句子,有的幼儿说一些我们根本听不懂的方言。经仔细观察分析,发现有如下几个原因:
1、生理原因。由于小班幼儿年龄较小,发音器官尚未充分发育,声带较短、较薄,还不善于协调地使用发音器官。如把舌尖前音“z”发成舌尖后音“zh”,导致“坐”说成“zhuo”;把舌根音“g”发成舌尖中音“d”,结果导致把“高”说成“dao”。
2、家庭不重视语音教育。有些家庭不重视幼儿发音教育,对幼儿发不准的音不注意纠正,有些家庭成员还觉得好玩,学孩子的发音,于无意间造成了肯定孩子发音的假象,使孩子认定自己的发音是正确的。如一个孩子讲“姑姑”叫成“****”,一家人也不给予纠正,只是嘻嘻哈哈了事。
3、懒惰心理。有些幼儿在倾听他人说话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加之听觉分析能力较差,因而“听话”不完整,“说话”也就相应地不完整,甚至用其他音来代替。如在组织幼儿说的“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对话时,有的幼儿干脆来个“e?这样做”,用“e”因代替“我就像你”。
4、客观原因。有的幼儿父母是外地人,借助于人才交流来到本地,由于工作较忙,孩子一出生就由爷爷奶奶带着。由于老人年纪大,将方言改为说普通话已不可能,加上一家人在一起时说的都是方言,孩子从小就跟大人们说方言,导致与老师、小朋友的交流出现障碍,影响了孩子语言方面的发展。
三、从口语交往入手,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说好普通话,必须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规范化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说、多练,没有任何顾虑地与人交往,清楚地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比如师生之间、小朋友之间都用普通话问好;每天拿出一定时间供小朋友用普通话自由交谈;老师和小朋友对话时都用普通话(可提醒小朋友不用普通话老师听不清);训练幼儿认真倾听别人的谈话等,充分发挥语言环境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给幼儿提供感受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四、教育活动入手,提高幼儿的语言质量。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为使每个幼儿都能掌握普通话的规范语音,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学习一些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绕口令。实践证明,绕口令是一种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趣方法。其本身是一种语言游戏,用声、韵、调极容易混用的字,交叉重叠,编成句子,在快速念出时,容易念错读音,闹出笑话,所以,它既有趣,又活泼,容易被孩子接受,念的往往乐此不疲,听的往往忍俊不禁。学说绕口令可重点练习发不准的音,还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除集体教育活动之外,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玩一些语言游戏,将语音培养寓于游戏之中,并在游戏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比如:有些幼儿对“老师”这个称呼词掌握不好,不会发“shi”这个音,可组织幼儿玩“打电话”的游戏,在互相称呼中练习发音。有些幼儿将“gao”发成“dao”,将“ai”发成“yai”,可组织幼儿做游戏“长高了,变矮了”,边做动作边练习发音。
五、从家园联系入手,共同探讨好的教育方法。
家园联系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一渠道,教师可从幼儿家长那里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幼儿家长也可从教师这里了解幼儿的在园情况,双方互通信息,共同探讨好的教育方法,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是有利的。教师可通过家园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在家庭中多给幼儿提供接触普通话的机会:有选择地看一些少儿节目,听一些故事磁带,在与孩子对话时尽量说普通话,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多给幼儿提供感受和运用普通话的机会。
六、本学期,在小班范围内,将开展几项普通话训练专项活动
(一)“呀呀学语”:每日坚持教幼儿一句简短的话,可以是礼貌用语、描述性语句,帮助幼儿感受词句的正确发音,积累语言使用经验。
(二)儿歌小火车:鼓励幼儿积极学习幼儿园里所教授的儿歌,同时建议家长用标准的语言多教幼儿学说儿歌,将学会的儿歌打印张贴在语言区的墙饰“小车厢上”,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积极性。
(三)给能积极学习、坚持使用普通话的幼儿发放“普通话小明星”小标志。提高幼儿说普通话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活动的安排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易及难, 层层递进, 形成任务链。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注意一篇文章的不同阶段可以有几个分任务, 层层深入。如, 在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3 Lastweekend中B部分Let’s read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1) 我让学生仔细看图, 猜测发生的事, 快速浏览课文予以验证。
(2) 跳读, 找出故事里的人和动物。
(3) 我提问“What, Where, How , Who”之类的问题, 学生做课文后的检测题。
(4) 在语篇中划出动词的过去式。
最后, 我设计“Take Notes”之类的活动, 转换体裁, 复述阅读材料内容, 形成写作的模板, 通过写的训练, 学生逐渐获得读写技巧, 最终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任务的可操作性
设计的任务难度要适中, 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 更要精心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 化难为易, 使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把握要领。例如, 在介词的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教法: (1) 给学生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些实物, 如鞋、花、地图、足球、桌子等, 并用剪刀把这些实物剪下来。第二个任务是让学生准备一些学具, 如纸盒、铅笔、铅笔盒、乒乓球等。 (2) 我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示范一遍。比如, 把小球放在铅笔盒里, 对学生说:“Theballisinthe pencil-box.”把小球放在盒子的后面, 对学生说:“The ball isbehind the box.”其他介词也作类似的示范表演。我讲完后, 让学生拿起自己准备的物品, 自己随便做, 然后根据自己做的说出一句话, 比如, 把乒乓球放在盒子上, 学生说:“The ball is on the box.”, 把书放在书包里, 则说:“Thebookisin thebag.”。经过操练以后, 我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幅房间的图画呈现给学生, 然后我用英语描述, 叫学生根据描述把事先准备好的物品贴在相应的地方。这样的语法教学, 激发了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 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任务的趣味性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任务的内容和方式应尽量有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总是“老调重弹”, 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如果变换一下角度, 从他们的兴趣出发, 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例如, 我在教Numbers (one—nine) 之前, 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字, 如生日, 电话号码 (火警、匪警、急救、天气预报等) , 车牌号, 幸运数字等。在课堂上, 学习完one—nine后, 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字告诉同学, 并记录下同学告知的数字, 比一比谁记得多而准。这样一来, 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 积极主动地做“事情”, 有的学生还把班上同学的电话号码制作成通讯录。又如, 在学习Unit 3 My family时, 让学生把家庭相片带到课堂上, 互相介绍家庭成员, 巧妙地将授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任务的延伸性
任务不限于课内, 也可以延伸到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为了给学生的语言实践提供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和更多听、说、读、写的机会, 我们一方面努力使课堂“活动化”“生活化”, 另一方面积极为学生营造浓郁的课外学习英语氛围。如, 在学习Myhome时, 我让学生画出自家的书房、卧室、厨房、客厅、洗澡间等, 并用英文标在相应的位置上, 然后把它们展览出来, 让每个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 而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隐性帮助。
当然, “任务型”语言教学中, 任务的设计难度很难把握, 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讨和研究, 从而使“任务”的设计不流于形式, 更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极力要求教师不应只是单纯的语法教学, 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及合作, 学习和使用英语, 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对语言文化的感知。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 教师设计任务时, 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层次性、可操作性、趣味性、延伸性。
一、指导学生掌握读图基本技能
一般的地图都会涉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读图时,必须首先明确三大要素;其次要根据提供的地图特点,判断其属于哪一类地图,根据不同类别,运用具体方法读图。
如关于等值线的地图就包括等温线图、等高线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温分布图(包括7月和1月)、等压线图、太阳辐射分布图等。等值线图阅读中应抓住以下几点:等值线的疏密、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呈闭合曲线时的现象(数值分布规律所表示的地理现象)、等值线数值大小的排列方向、图中的极值、某条或某几条等值线的延伸方向等。
如果具体到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具有以下特点:①同线等高,但不同的等高线不一定不等高;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是缓坡,密集的地方是陡坡;③等高距全图一致;④等高线的高度由外到内递增的是山顶,递减的是盆地;⑤一组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的是山脊,由低处向高处凸的是山谷;⑥山脊相对且山谷相对的地方是鞍部;⑦等高线一般不重合,如果重合,则该地为陡崖。掌握以上特点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涉及到实际应用的问题就非常容易。如登山时,从等高线稀疏的地方爬山省力但费时,从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爬山费力但省时;修梯田时,一般修筑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修路时,一般修在两条等高线之间,如果是穿过群山,则应在鞍部穿过。
读图时,还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确定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对地理事物要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善于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对观察到的地理事物进行积极的思维,提炼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达到准确理解其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长期坚持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发现并解决问题
地图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它表达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思考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时可先观察“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很容易看出:亚洲东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为什么这些地区人口稠密呢?这时先提出人类的生活工作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大?学生会各抒己见,但总结起来不外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这时可让学生回顾五带分布图,得出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一部分位于热带,并回顾地形图观察出大部分稠密区位于平原广阔的近海地区。也可与耕地分布图比较,得出人口稠密区也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各要素明了后再综合总结后得出:人口稠密区是自然条件较好且温暖湿润的平原地区。在以上具体分析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得出:这些地区农业发达,工业、交通、城市进一步发展,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区。同时可利用魏格纳观察地图,发现各大洲形状特点的事例鼓励学生认真观察地图,深入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努力学习。
三、训练学生填图、绘图,培养其学习能力
填图和绘图,是中学地理教学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地图意识的重要环节。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填绘地图训练是将地理知识通过教学转化为学生自身能力和知识的有效手段。
《地理填充图册》是训练学生填绘地图最主要的素材,利用填充图册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如进行中国地形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说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一系列山脉的名称,然后在填充图册上标出来,这样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我国地形的地理位置及镶嵌分布的位置关系。
绘图是根据提供的地理资料绘制简易平面图,或根据提供的地理数据绘制等值线图、柱状图、扇形图等。通过绘制练习,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更加牢固,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如在教学长江时,可要求学生绘制一幅简易的长江水系图,并在图上标出长江的源头及注入的海洋,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各段主要的支流,流过的主要地形区,沿途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的河港城市,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等。通过此种方式,学生能很快掌握并巩固长江水系的重要基础知识。
我班幼儿平均年龄在三周岁左右,因此,班上幼儿各方面能力较差,特别是在行为习惯、社会交往、文明礼貌方面需老师的进一步培养,2012第二学期小班德语工作计划。因此,根据《规程》要求,依据幼儿德育分层目标特制定本班德育计划如下:
二、指 导 思 想:
依据幼儿德育分层目标,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及各种节日,采用游戏、活动、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及交往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措施
(一)有爱心
1、目标:爱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措施:(1)认真做好家访工作,让师生间有初步的了解。
(2)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使幼儿萌发对幼儿园的爱。
(3)利用小奖品鼓励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4)关爱每一位幼儿,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
2、目标: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尊敬国旗,在他人影响下升旗时会立正。
措施:(1)带领幼儿参加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中班哥哥姐姐和老师的影响下,升旗时能立正。
(2)通过庆祝国庆活动让幼儿初步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初步了解自己住在上海。
3、目标:爱护动植物
措施:(1)通过让幼儿观察自然角,来培养幼儿要爱护动植物,工作计划《2012第二学期小班德语工作计划》。、(2)利用游戏等形式来教育幼儿动物、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4、目标:爱自己
措施:(1)通过“智力训练”让幼儿认识五官,并知道要爱护它。
(2)在日常生活中,以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初步懂得如何来保护自己的五官。
(3)在日常生活中,能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二)讲文明
1、目标:学习声音响亮的讲话,了解简单的礼貌用语。
措施:(1)鼓励幼儿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让每个小朋友都 能听到。
(2)通过“看看谁最有礼貌”的活动,让幼儿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早、好、再 见。
2、目标:初步懂得个人仪表整洁,乐意在成人协助下,学穿脱衣服。
措施:(1)利用一些儿歌,让幼儿初步学会穿脱衣服,让孩子乐意自己尝试。
(2)利用家园联系栏取得配合达到家园一致的教育。
3、目标:初步懂得食物卫生,环境整洁,学习独立进餐。
措施:(1)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让知道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持清洁。
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2)通过评选“好宝宝”的活动,鼓励学会自己进餐。
(3)利用宣传栏取得家园一致的配合,使
尽早学会自己进餐。
4、目标:初步能适应集体规则,学习有序走。
措施:(1)在各项游戏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
(2)通过体育游戏,让幼儿学会有序地走。
(三)社会交往
1、目标:喜欢集体活动,有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
措施:(1)通过各类游戏,让他们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2)能注重个别差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鼓励他们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2、目标:初步体验和成人、同伴一起玩的快乐
措施:(1)老师和幼儿建立亲切的师生关系,让幼儿乐意与老师交谈,乐意与小朋友一起玩。
(2)在各类游戏活动中,老师能积极参与并带领幼儿共同参加,让幼儿体验到一起游戏的快乐。
小班
一、情况分析
我们小班年级组共四个班,十二名教师。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纲要》精神,认真学习幼教新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结合本园及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带领小班组教师认真开展好幼儿园各项活动,执行好幼儿园布置的各项活动任务,协助幼儿园顺利开展工作。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提升幼儿保教质量,认真制定适合小班年龄的活动计划,并步步组织实施。努力使小班组成为一个友爱、团结、互助、向上的集体。
二、工作目标
1、从实际工作出发,深入落实《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苦练内功,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安排好本年级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等方面的工作,鼓励和督促年级组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
2.、按照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要求,建设良好的师风师德,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不断提高全年级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服务水平,形成一个合作互助,团结向上的集体。
3、加强小班年级段常规管理,突出班级特色。
4、配合园内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5、以亲切的态度、细致的工作、明确的目标赢取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6、加强小班年级段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提高保教质量。
7、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
1、针对本年级工作存在的共性和难点问题开展研讨,统一认识。交流一日活动组织中的成功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努力抓好、抓实、抓细小班幼儿的一日常规,进一步提高保教质量,为今后的学习打好扎实基础。
2、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及课题组学习,定期开展年级组活动,注重关心课题方面活动、案例、心得等资料的积累。
3、鼓励年级组教师相互听课,看活动,切磋活动教学技艺,提高教学水平及活动组织能力,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把握教材重难点,开展好教学活动。
4、认真学习制作课件,在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形成各自的特长。
5、积极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幼儿一日活动量,促进幼儿身体各机能协调发展。
6、加强保教配合。在新的教育观念下,开展保育工作,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的物质和心理环境。严格遵守清洁、消毒等时间和规则,为幼儿提供一个卫生、整洁、明亮的环境并照顾好幼儿一日生活。
7、加强小班组各班与家庭的联系、合作工作,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争取家园共育,使家长工作能更上一层楼,并形成良好的口碑。
8、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幼儿外出及亲子活动。高效体现幼儿园健康教育特色,及幼儿园的园风、园貌。形成小班年级组独有的特色,为今后工作做好铺垫。
关键词:汉语;课堂;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09-02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新疆少数民族第二语言学习以汉语为主。汉语一直发挥着各民族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疆民族教育的重点在汉语教学,这一点已达成共识,是无可质疑的,广大的民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我国的主题语言汉语文字,才能繁荣振兴新疆的民族教育。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疆的汉语教育工作者通过不懈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出了大量的双语人才,为新疆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是科学教育,应当体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的。因此,作为从事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应该如何认识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定位、如何较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无疑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在汉语教学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来实现的。实现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是正确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
1.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作用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语言、语法、词汇、汉字知识的讲练还是听说、读、写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技能的操练,都不可能是教师与学生一方面的活动。在教学中既有教师讲解提问学生提供的刺激,也有以操练和回答作出的反应。师生之间不断如此互动反复,把教与学的活动推向前进。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师生之间密切配合的交往活动。特别需要提起的是,师生的互动关系还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汉语教师更需要对学生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理解。要强调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在新疆,南北疆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差别,城市和乡村学生的汉语水平也有差别。在北疆和城市,汉语是强势语言,而在南疆和乡村,少数民族语言则是强势语言。我们在汉语教学中,校园、宿舍、教室等场所创造成汉语的人文环境,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并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建立健康关系,如果教师处于主宰的地位,就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无法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应该采用尊重和信任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采取关心、帮助和严格要求的态度。学习语言教育并非来自教师一方面,有时来自自我教育。汉语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活动,不可能取一个人关门读书的方式,可以几个同学组成一组,在复习做作业中,互相纠正,共同解决难题。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表现不一样,有时甚至难以协调。教师需要管理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一视同仁,努力形成一个学习整体。无论师生关系还是同学关系,都是教学过程的人际关系,只有健康的人际关系,才能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汉语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学校常举办侧重不同教育目的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各种课外活动。我们这里所谈的是结合语言教学,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汉语实践活动。汉语的课外活动很多,如平时说的小组活动有:书法小组、话剧小组、朗诵小组、京剧小组、写作小组等。大型集体活动有汉语节目表演、热门话题评论、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讲座、书法比赛等。个人活动中有与汉族学生结对子练口语等。
二、课堂教学的技巧
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作用。
1.备课与写教案。高超的教学技巧不能靠形式的临场发挥,而是要靠不断思索、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要从备课开始,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这个备课不但要备所讲语言本体知识,备技能训练方法,而且还要备环节、备学生。备环节,就是在哪些环节要设计一些课本以外的语言和活动,这样既和本课学习相关又能调动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效果不是随意产生的,而是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的。汉语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要钻研课程标准,掌握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指定教学授课计划;分析教材,研究教学内容和目的;确定难点、重点;要考虑本班学生学习汉语中遇到的难题,对学生接受教材的情况心中有数,课堂教学的技巧才能发挥作用。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课题、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时数、教学后记。
2.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是特定的概念,是指汉语教师为达到交际目的对该语言的非母语学习者和课外交往中的目的语系统变体。教师的语言,他在语音词汇语法方便有特点,比如发音较夸张,停顿时间长。总的来说,一是慢,放慢语速,增加停顿;二是简化,使用简单的词汇、句子;三是详细化。我认为语言为了交际课堂语言是为了帮助学习者学习目的语。在学学习者水平低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要简化、详细化和放慢语速,降低难度让学生听懂,否则师生难以交流。
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言教学的内容,语言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语言要素:汉语语言、词汇、语法、汉字;语言技能:汉语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技能:汉语语用规则、话语规则、交际政策;相关汉语文化知识:汉语的文化因素、文化背景知识。不论语言、词汇、语法、汉字都应准确、规范,不允许有错误存在。
3.教师的语言有朗读、讲解。对话指令和提问语言要简练,增加师生的对话,问答语速正常,避免夸张。
4.老师的提问。在汉语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提问问答是语言交际中最常用的会话形式,教师提问能加深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先提问,后指定答问的学生,能集中全班的注意力,促进大家的思考。对不同程度学生要提不同难度的题。思考性的题、成段表达的问题,水平高的学生回答,让他们有发挥长处的机会;属于基本知识的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使其获得成就感,增长自信。
一、政治思想方面:
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按时参加园内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园里的各项有益活动,以热爱本职工作为出发点,认真努力的工作,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热爱自己的事业,无论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家长,始终要保持微笑,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用老师和“妈妈”的双重身份去关爱每一位幼儿,滋润每一颗童心。积极做好各种教学活动,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以园荣我荣”的思想迎接每天的工作。
二、师德方面:
师德是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情操,一直是我的追求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崇高师德,认真学习《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刻理解感悟其中的意义所在,结合自身的实际,爱岗敬业、团结互助、无私奉献。为了使孩子们能安全、愉快的成长,我将以爱事业、爱孩子当作自己的天职,工作中尽量做到一切以幼儿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幼儿渡过快乐的一学期。
三、个人能力发展:
(1)本学期我园继续使用的是《多元整合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资源包》希望通过新教材的学习和了解,让自己在主题教学活动中得到新的突破和创新。通过和小班孩子们的相处并借助教材、书籍、网络等,让每月的主题活动真正的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主题墙中体现出来。通过一学期和小班幼儿的接触,让自己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让自己对小班教学活动教育从较熟悉再到游刃有余得到这样的发展。
(2)本学期将提高教师的弹、唱、画能力,我会认真的配合和学习,希望在胡、王两位老师的培训下,使自己在美术和音乐方面在这些薄弱环节中取得一定的进步。同时要求自己记录好教学笔记和观察记录。
(3)课堂教学创新:现代社会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要求每位老师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来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前提就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会运用ppt,来完成多媒体教学。上学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很好的运用了ppt希望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能更多的运用到ppt教学。
(4)提高科研能力
①、写好教学反思。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每堂教学活动只要你去发现,多少会有一些新的收获,每件事都有值得反思之处,自己要随时发生的案例记录下来,学会观察、学会记录是我本学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撰写文章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②、继续完善育儿网上的个人博客。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后,在教育网的个人博客上发表,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心得,听取意见,提升个人教育教学能力。
四、家长工作:
1、主动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体会到老师对孩子的关心。
2、利用电访、留言本的形式,及时与家长取得沟通,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情况。
3、利用网络的力量,让家长多一点的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和我们的教学活动。
4、热情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主动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
以上是我本学期的工作计划,由于本人自我约束能力和工作经历有限,希望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能得到领导和其它老师的支持与帮助。让自己能够快速成长。
小班教师第二学期个人工作计划篇二一、工作职责
担任幼儿小班班主任兼代本班的语言、社会、科学、数学、艺术课程。
二、工作目标
(一)班级管理工作目标:
1、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每天做好晨午检工作,防止危险物品入园,每次活动前进行安全教育,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3、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保持教室通风,保证幼儿生活在清洁明朗的环境中。
4、定期针对幼儿实际情况主动及时地与家长及时沟通、联系,交流教育心得。
5、建立家庭与幼儿园的联系机制,保证联系渠道畅通,共同处理好幼儿在园内的突发事件。
(二)教学工作目标:
1、保证幼儿测查合格率达到100%。
2、幼儿发展目标:
健康和动作能力发展目标
(1)机体发展正常,基本上能适应环境和气候的变化,较少生病。
(2)有初步的生活卫生习惯,基本上适应集体生活。
(3)能参加基本的体育活动(做操、体育游戏、球类等活动)。
(4)会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
(5)会控制手的动作,操作简单材料和工具。
(6)能使用几种运动器械进行活动。
(7)能遵守成人提出的安全要求。
语言和认知能力发展目标
(1)能听懂成人和同伴的话;能逐步按普通话的语音正确发言;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2)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会用感官直接感知和记住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有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喜欢学习。
(3)有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能初步的按实物数量和特征进行计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品德和社会能力发展目标
(1)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
(2)在成人提醒帮助下,初步遵守集体生活行为规则。能和同伴共同游戏。
(3)有初步的自我服务能力。能参加简单的劳动,做自己能做的事。
(4)以积极的情绪参加各项活动,在老师鼓励下能发表意见。
(5)愿意和同伴交往。
3、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培养良好的学习常规。
(1)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
(2)爱护幼儿园的玩具,不与人争抢;
(3)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将玩具归类收好;
(4)学习看书的正确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前阅读习惯。
三、具体措施
1、培养幼儿愉快安定的情绪,加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2、在一日活动中,保教结合,动静交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小班语言教学计划第二学期】推荐阅读: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不倒翁》及教学反思10-06
小班语言活动的课后教学反思09-29
小班语言《我的影子》教学设计12-11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06-20
小班语言《祝你新年快乐》教学设计10-1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的经验总结10-28
小班语言教案:躲猫猫教案及教学反思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