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说教材品社(通用2篇)
研说稿
各位领导、老师:
上午好!很荣幸和大家一起交流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研说。
下面,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说课标包括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说教材包括教材的编写体例、编写特点及意图和教学内容;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三方面。首先说课标,课程总目标。
一、课程目标
1、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阶段目标(每个学段都有各自的目标,本学段的目标从三个方面来研说。)知识目标
1.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 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
3.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5、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能力目标: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
3.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情感目标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品质。
3.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4.关爱自然,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说教材 第二,说教材。首先研说本册的编写体例。
编写体例:本册教材分为目录、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四个模块。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每个单元主题中又设有资料介绍、诗文歌曲、问题引领和探究提示四个环节。其中诗文歌曲有《望岳》《黄河魂》《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黄土高坡》《青藏高原》;探究提示又分为我的感受、我的结论、我的看法、我的分析、我的建议和我的发现等几个小板块。
接下来,我将研说本册的编写特点及意图
1.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主题构建教科书体系。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有利于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主题内容在每个年级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又是相互联系的。
三、四年级侧重于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兼顾祖国和世界;
五、六年级侧重以祖国和世界为主,也兼顾家庭、学校、社区生活的内容。整个主题构建呈现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趋势。
2、重视德育的实效性,使儿童在多元的价值中做出正确的、合理的选择。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让问题在情境中提出,这样有利于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在“保护母亲河”的主题活动中,首先让学生观看过去和现在黄河的图片,进行对比,然后提出造成母亲河现状的原因,最后由学生自觉发出保护母亲河的倡议。
3、重视从活动中体验意义,加强合作、分享和互动
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在相互分享的气氛中,学会尊重与关怀。比如主题活动“畅游神州”,通过拼图和你说我指找城市的游戏,加深对祖国行政区域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4、注重方法引导,追求学习方法的多元化。
教材设置了问题引领的环节,提出问题,让学生查找和分析资料,写调查报告,发表自己的意见,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问题“你们家乡有哪些少数民族居住,你们了解他们吗?”这就需要学生经过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5、体现地域特色,强调个性化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突出的就是本地的特色,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然后扩展出去,将我国的名山大川、传统文化、古老文明、历史人物等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6、把教科书做成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的文本,营造教科书的儿童文化
有趣的卡通小博士、精美的图画和大量反映生活实际的照片都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幸福而有意义。本册的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其中包括三个课题一站在泰山顶峰二来到黄河岸边三寻迹孔子故里。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泰山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知道我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一好大一个家。二同是炎黄子孙。三为了祖国的振兴。本单元以认识祖国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认识祖国辽阔的疆域,了解我国是一个平等团结互助的多民族国家,海内外华人都心系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使命感。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一林海雪原。二江南水乡三黄土高坡四雪域高原。本单元的内容构建以生活问题为基础,通过资料呈现、问题引领、探究提示等方式将我国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发现环境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说建议。
首先说的是本册的教学建议: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我们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情感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小组讨论交流要研究的课题,再通过多种感官去观察社会,分析社会,获得自己的第一手资料,最后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比如想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教师和学生一起确立要了解的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查资料,做调查,整理出最后的结论。(三)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不要局限于教材,那样会失去趣味性,要把精彩的校园活动融入其中。“雷锋活动月”,学生阅读宣传栏,了解雷锋的事迹;办黑板报,进一步走近雷锋;“学雷锋 树新风”演讲比赛,学生树立起心中的榜样;走进社区,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节目。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他们从活动中学会了关爱,懂得了感恩。
(四)拓展教学空间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我在教学时,特别注重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学完《寻迹孔子故里》后,让学生走上街头,调查人们对孔子的了解情况,制作调查表格,然后进行讨论得出结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锻炼了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下面,我以第二单元为例,浅谈一下我的教材处理建议。
在学习这一单元时,我首先把第一课的“祖国有多大”和第二课“同是炎黄子孙”整合在一起,形成三个小主题。先学习“祖国有多大”,特别指出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接着学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和“海外华人心系祖国”。把“我们都是一家人”单独挑出来作为第二课。在学习第二课时,“红歌同唱”拉开序幕,以听、唱“爱我中华”和“我的中国心”为主,激起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以观看“大灾大爱”的系列图片,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无论是谁都应该不离不弃,达到情感的升华;最后“手拉手”主题活动,把情感转变为行为,为灾区的同龄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三课的学习,“家乡优秀人物介绍会”,向学生介绍孔繁森和李登海的先进事迹,拉近学生与优秀人物的距离;“听故事
树榜样”畅谈为祖国振兴而努力学习。主题活动教学策略
在每个单元主题活动中,我认为要注重课前准备、过程引导和课后实践三个方面。课前准备,就是让学生提前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并进行提前感知要学习的内容;过程引导,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互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畅谈感受;课后实践注重提前指导学生确定课题,并与家长取得联系,保证学生的出行安全,最后是成果展示。学生把自己调查的结果以手抄报、调查表、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既锻炼了亲自实践的能力,又的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品质。评价建议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我们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我认为评价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在教学中,我注重以下几个方式.1教师评语。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2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这两种方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评,写出评语.也可以教师先评,学生再自评.目的就是肯定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争取更大的进步。3小组评价.这是我们班的几个小组,单听名字就知道是一群活力四射的孩子.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根据他们的平时表现,定期给他们赏评.4学生互评。然后是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互评。这就是同伴赏语。从态度、情感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尊重、理解、欣赏他人,以达到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5、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这是我们班创作的手抄报,给予评价,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6、个案分析。这是我校设计的个案分析表。我们可以针对某一学生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比如学习、生活都要进行了解,这样有助于我们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下面,我来浅谈一下课程资源的开发: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要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1、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重要人文资源 2图书、报刊、图片、地图、图表是不可缺少的文本资源。
3、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社会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5、大自然和各种人文景观等自然资源,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也非常重要。
校内资源则把人文资源、文本资源和音像资源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利用校内资源和开发社会资源这两方面。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楼内悬挂的名言警句、优秀人物故事、温馨提示,以及教室内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三字歌》,时时处处提醒着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好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体操比赛,锻炼的是学生的耐力和遵纪守纪律的好习惯;体育节上挥洒的是为班级荣誉而战的汗水;艺术节上展示的是个性和自信的飞扬„„
学生是属于社会的,因此,创设各种各样的机会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节假日,带领学生参观临朐地质博物馆,了解临朐的地质形成过程;参观奇石市场,向专业人士请教有关奇石的知识,了解临朐的特色发展;走上街头,调查人们对临朐未来的展望„„等等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社会,并对社会有了一定的分析,这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研说,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教!
四、结束语。
笔者以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生我养我的地方》为例, 谈谈如何对教材进行“三化”, 以达到品行写真的目的。
一、“近化”教材, 拉近关系激起自豪
本单元教材中的内容大多取自省会杭州, 但是有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家乡太落后了, 比不上杭州大城市, 有的甚至流露出对家乡龙游的不满。如何创造性地让教材上的内容更贴近学生, 并由此激起自豪感呢?我采取的是“近化”法。
1. 位置“近化”法。
从地理位置上选择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如教材中第35页上的图片六和塔、杭州博物馆及西湖博览会等, 我让孩子们根据龙游县的地理环境特点收集相关主题的图并一一调换。学生们兴趣盎然, 如对应六和塔, 大多数同学就贴上了龙游鸡鸣塔、龙洲塔, 还有少数同学贴上了湖镇舍利塔、横山塔等;与杭州博物馆对应的图片则有龙游博物馆;至于西湖博览会, 同学们将在龙游举办过的国际汽车拉力赛、龙舟赛等国际大赛图片作为调换。在调换过程中, 我发现同学们面对着本地的龙游精美图片都会由衷地发出赞叹。
2. 时间“近化”法。
从时间上选择最新、最近发生的材料补充教材。在这日新月异、精彩纷呈的世界里, 学生的生活面貌也在千变万化。课余让同学们收看“龙游新闻”“今日龙游”等, 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图片贴在书上。经过一段时间后, 我从同学们的书上发现了许多新近发生的值得我们自豪的事例。
3. 心理“近化”法。
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上选择孩子自己最喜欢的材料作为交流的重点。如说说你家乡的有趣故事, 许多男同学在书上增添有关龙游石窟是外星人建造的传说故事, 而女同学则津津乐道于寒魄神宫的美丽传说。
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是品德课程的基础, 他们品德的形成植根于自身真实的生活世界。我们应从学生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中去寻找品德课程的教学资源, 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选择、替换或重新开发, 使之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亲切感的教学内容, 此时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二、“动化”教材, 增强引力吸引注意
品社教材内容虽然很精美, 但学生很快就会在课余时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完并熟悉教材内容。在看第一遍教材的时候, 学生会引发一些情感体验, 有时也会有些激动, 但很快又会平静下来。到真正上课时, 书上的内容已不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兴趣了。如何使这平面和静止的教材内容生动起来, 使之符合小学生天生好动、喜欢新生事物、情感又不稳定的特性呢?我的又一策略是“动化”教材、尽量让教材显得动感十足。
1. 视频赏一赏。
视频能够将音形画融于一体, 千言万语的说教, 有时还真不如让孩子看一段精彩的录像。在本课中, 我增加了一些介绍龙游的专题片, 虽然在课堂上看的时间不多, 但看后学生们各抒己见。在此基础上, 再布置课后继续收看类似的片子, 并将真实的感受记录在书上。此时你不光会被同学们那专注的表情所感动, 更会被同学们那自然、真切、实在的感受所惊叹。
2. 动手做一做。
我布置同学们与家长合作做调查, 内容有龙游的主要风景、主要特产、建筑、大型活动、传说故事、名人等, 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一项或多项, 并将调查结果以表格、图画、文字等不同形式粘贴在书上。学生收集的图画、照片最多, 很多同学贴上了自己在名胜古迹前拍的照片, 有的带来了调查表, 以及自己与家长一起写的体会。
3. 变身演一演。
表演、摸拟等是品社课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法。我在课前准备了导游小旗, 让一名或几名同学做导游, 其他同学戴上小黄帽做游客。经过简单的角色培训后, 开始正式上岗:小导游将事前收集的图片和文字放在展示台上, 开始指着资料一本正经地介绍, 小游客们则规规矩矩地坐好。有些图片学生是熟悉的, 此时小游客们会举手帮助介绍, 有时小游客会拿着自己准备好的图片上台介绍, 于是导游和游客的身份会自然转换。在表演中, 同学们带着极高的兴趣进入情景, 一方面会为更好地做好自己的角色而努力;另一方面又为家乡而自豪。同时, 在课外还布置实践的任务, 要求向家里的客人进行实地介绍, 并请客人在自己的“写真集”中留言。
《品德与社会》教学倡导以孩子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 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由此, 让教材充分地“动”起来, 让学生也“动”起来, 教学效果会更好。
三、“融化”教材, 丰富色彩充实感受
品社课程是综合性课程, 它涉及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需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有机融合在一起, 况且教材本身也留有大量的空白,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目标要求大力融合各种课内外资源, 不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活动。
1. 教材内容的融合。
一是前后内容的融合。我在本次教材融合过程中, 将前面一课“话说社区”中的许多内容与本课中的许多内容融在一起, 如将采访名人、名胜古迹等内容并到了本课中;二是以某一话题为主话题, 统领其他内容。在《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个单元中, 我没有按部就班地按顺序组织教学, 而是以“我来做一个小导游”为主线串联其他板块内容:“我带你去我的家乡”“看看我家乡的风景名胜”“尝尝我家乡的特产”“夸夸我家乡的人民”等, 整个板块都以小导游介绍、游客进行补充的方式进行;三是将前后教材进行详简的处理。如本单元中, 我就以“我来做个小导游”为主线进行串联, 对同学们最感兴趣的内容——龙游特产、龙游石窟、龙游民居苑内容进行了细化, 同时对其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简化。
2. 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
品社课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 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 这就需要我们选择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不断地补充到本课中。如我在本课中不仅让同学们演唱《龙游宝地》的县歌, 还在教材中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处填写上龙游县歌歌词, 并让学生配上了有龙游特色、充满稚趣的小插图, 同时还融合了《志棠白莲美名扬》《剪纸艺人吴芝瑛》等地方课程资源, 将校本课程《社区个性化活动》等内容列为教材的补充等。在课外, 同样让学生收集其他学科中的有关内容继续做补充。
3. 各项活动内容的融合。
少先队活动是一个很大的课程资源库。在课上, 我让同学们看我们的“志愿者在行动”“社区活动”“三祭 (祭先圣、先祖、先烈) 活动”等录像和图片。课外,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这类实践活动, 节假日, 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到社区中作宣传、搞卫生, 同时将活动的照片、感受等及时记录收集在教材中。在活动中同学们增添了感受, 提升了效果。
经过“融化”后的教材, 显得更丰厚、综合性更强, 真正地让学生走进教材、走出教材。
总之, 品社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 而教师和学生开发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 真正的教材在课外。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 使学生课堂内外的生活成为一种积极的、统一的、个性化的生活, 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让教材指导孩子的生活, 同时又使教材成为孩子成长的记录册, 成为学生品行发展的写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