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精选7篇)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高等教育结构
2.教学评价
3.社会本位论
4.隐性课程
5.高等教育大众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大学的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2.试分析大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3.如何突出大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
4.优化大学课程结构应处理好哪些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看法(包括成就与问题,原因分析,对策等)。
一、选择(每小题1分,共19分)
1、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叫。
A
道德
B 性格 C 个性
D 品德
2、心理现象分为。
A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 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 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 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3、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4、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5、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即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6、确定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程序等叫做。A
微观设计
B 宏观设计 C 制订教案
D 教学准备
7、大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叫做。
A
知觉
B 想象 C 记忆
D 认知
8、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即“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
B 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
D 认知心理学
9、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A
发展法
B 实验法 C 系统法
D 观察法
10、能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叫做。
A
诱因
B 需要
C 意志
D 动机
11、新知识类属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已有的、包摄性较广的观念,这种知识同化形式叫做。
A
上位学习
B 下位学习C 并列结合学习
D 接受学习
12、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而学习的动机是一种。
A
内部动机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认知内驱力
13、根据皮亚杰的理论,7~12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于。
A
前道德阶段
B 他律道德阶段 C 自我道德阶段
D 公正阶段
14、比较强调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在教学上应用的学者是。
A
奥苏伯尔
B 皮亚杰 C 班杜拉
D 布鲁纳
15、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叫做。
A
比较
B 归因
C 概括
D 总结
16、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顿悟的心理学流派是。
A
行为主义
B 格式塔心理学 C 机能主义心理学
D 结构主义心理学
17、试误学习最先提出的心理学是。
A
桑代克
B 华生 C 斯金纳
D 托尔曼
18、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种模型的行为反应而达到学习目的的学习,叫。
A
变式学习
B 上位学习C 模仿学习
D 下位学习
19、后来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的影响叫做。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特殊迁移
D 非特殊迁移
二、名词解释(举例)(每题4分,共16分)
1、液态智力
2、群体
3、反馈
4、功能固着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2、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3、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差异
4、简述道德与品德的区别
5、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及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心理学工作者把20位学生随机分成2组,参加一个摸高试验比赛,看哪一组摸得高。A组10位学生,在确定任何目标,由他们随意制定摸高的高度;B组10位学生由让他们参加一个摸高活动,并在每个学生参与的情况下,给他们制定出比赛的期望高度,如25米,26米等;然后,鼓励学生样力争达成目标。
(1)实验结束后,统计2组成绩,哪一组可能获胜?分析其获胜的原因。(10分)(2)这个实验给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何在?(10分)
2、王乐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但是比较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试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归因为好?(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并涂在专用答题卡上,1、1957年奥斯本提出了A、头脑风暴法B、临床法C、创造技法D、观察法
2、奥苏伯尔认为,通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认为性的联系就是B
A、上位学习B、有意义学习C、并列学习D、学科学习
3、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构成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二大措施
A、设立心理咨询中心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C、注意用脑卫生D、大学生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4、提出三元智力理论的是
A、斯滕伯格B、奥苏贝尔C、韦纳D、加涅
5、把学习分为知识学习、职能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的是A、斯金纳B、冯仲良C、桑代克D、柯尔伯格
6、班杜拉提出了
A、观察学习B、人格发展C、品德发展D、思维发展
7、提出刺激反映(s-----r)公式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苛勤D、弗洛伊德
8、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叫做A、策略性知识B、操作知识C、陈述性知识D、概念知识
9、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B、皮亚杰C、霍尔D、佩里
10、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共同组织了A、人格的心理结构B、气质类型C、能力类型D、品德心理结构
11、柯尔伯格提出了A、道德认识发展论B、人格发展阶段论C、思维发展阶段论D、气质类型理论
12、布鲁姆按教育目标对学习进行分类,即认知领域、动作领域
A、概念领域B、思维领域C、情感领域D、品德领域
13、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是由
A、冯特B、华生C、桑代克D、霍尔
14、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心向共同组成了问题提解决的因素
A、评价因素B、认知因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5、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造过程、动机过程是
A、观察学习B、模仿学习C、主观因素D、客观因素
16、教师角色中的社会期望与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心理需要,叫做
A、角色信念B、角色认识C、角色丛D、角色改变
17、提出了教学专长的类型
A、柏林纳B、韦纳C、苛勤D、霍尔
18、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和学习组织的主体性,体现
了C的学习特点
A、老年人B、中学生C、大学生D、成人19、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成就需要”
A、麦克兰德B、阿特金森C、海德D、默里
20、韦纳把众多的原因归为原因源、稳定性、和A、内部B、外部C、可控性D、变化性
21、按照分类,可把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A、迁移层次B、迁移的先后C、迁移的情景D、迁移的理论
22、按照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现代认知理论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策
略性知识
A、技能型知识B、程序性知识C、直观性知识D、表征性知识
23、教学的监控、教学知识、教学操作知识共同组织了教师的A、教学过程B、教学风格C、一般教学能力D、人格类型
24、A、柯尔伯格B、埃森伯格C、冯特D、席勤
25、课堂故事讨论、移情训练、角色扮演、榜样示范、奖励和惩罚是的方式
A、品德教育B、情感教育C、认知训练D、意志培养
26、由于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工作效率,这叫做A、社会制约B、从众C、角色从D、小群体
27、概念化、条件化、结构化、自动化、策略化石的标准
A、定势B、思维C、知识掌握D、问题解决
28、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优良的意志品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C
A、行为反映B、情感调适C、心理健康D、认知发展
29、环境应激、自我认知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定、性适应不良、紧张和压抑都是大学生的B
A、心理健康B、一般心理问题C、反映失调D、反映过度
30、奈塞尔的《》一书的出版是先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A、人类心理学B、学习心理学C、当代社会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二、判断题:正确涂A 不正确涂B(30分)
1、心理学的任务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2、心理发展是指心理与行为技能的衰退和消失
3、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指的是高等
4、青少年是指3、4岁-----
11、12岁
5、认知发展学派一皮亚杰为代表
6、佩里把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能力分为三个阶段
7、教师的角色就是心理咨询
8、观察学习是由班杜拉提出来的9、前习俗、习俗、后习俗的道德发展阶段是由陈鹤琴提出来的10、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1、迁移中的概过括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来的12、弗洛伊德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13、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14、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进行的15、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学习包括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16、成就动机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17、在心理学中给定、目标和障碍三个成分共同构成的问题
1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的因素包括知识基础、思维策略、元认知和心向
19、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
20、品德修养的方法主要有学习、立志、躬行和自省
21、社会制约作用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而降低了个人的活动效率
22、健全的人格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达到和谐统一
23、华生是“心理学之父”
24、心理咨询的类型主要有发展性心理咨询和调适性心理咨询
25、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年期
26、气质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27、有意义学习只受客观条件的影响
28、认知风格就是个人进行认知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29、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气质、性格两个方面
30、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学的监控能力
三、论述题:答案要写在专用答题纸上,否则判为零分;未展开论述及书写不公正者酌情扣分。(共两题,每题20分,1、结合实际,论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1)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优化校园文化环境(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分 要点2分 论述1分)
2、大学生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3)列举一、二事例进行分析(5)
2、试论述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要点3分,论述2分)
(2)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
(4)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选择答案:
1A2B3D4A5B6A7B8C9A10D
11A12C13C14C15A16A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A26A27C28C29B30D
判断题
1A2B3A4B5A6A7B8A9B10A
11A12B13A14A15A16B17A18A19B20A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力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239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图示不计自重的三铰刚架上作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偶m1和m2,且力偶矩的值m1=m2=m(不为零),则支座B的约束反力NB()A.等于零
B.作用线沿A、B连线 C.作用线沿B、C连线 D.作用线沿过B的铅垂线
2.已知动点弧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为S=t-t2,则t=ls时的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A.V=l,aη=0 C.V=-1,aη=-2
B.V=-1,aη=2 D.V=l,aη=2 3.图示机构中,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VA,加速度大小为aA,通过绳子带动圆轮绕O轴转动。轮缘上B点的速度及加速 度的大小分别为VB、aB,则它们的关系是()A.VA=VB,aA=aB B.VA=VB,aA>aB C.VA>VB,aA=aB D.VA=VB,aA
4.图中直杆OA绕O轴转动,带动小环M沿直杆BC运动,若取小环M为动点,取 OA为动系,则由牵连运动的定义可知,牵连运动为()A.OA杆绕O轴的定轴转动 B.沿OA杆的直线运动 C.沿BC杆的直线运动 D.以OM为半径的圆周运动
5.质量为m的质点以初速度V0开始运动(如图示),受重力作用落到水平线ox上.在降落过程中,由 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质点的受力特征可知()A.动量的投影Px为常量 B.动量的投影Py为常量
C.对O点的动量矩m0(mv)为常量 D.动能T为常量
6.图示轴向受力杆件中n-n截面上的轴力为()A.-3P B.-4P C.+4P D.+8P 7.图示梁为()A.静定梁 B.一次超静定梁 C.二次超静定梁 D.三次超静定梁
8.图示受扭圆杆中的最大剪应力为()A.16md3 B.32md3 C.48md3 D.64md3 9.受横向力作用的工字截面梁如图所示,P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该梁的变形为(A.平面弯曲 B.斜弯曲
C.平面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D.斜弯曲与扭转的组合
10.材料相同的各圆形截面杆如图所示,当它们受重物Q的自由落体冲击时,抗冲击 能力最强者为())
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1.刚体定轴转动时,如果非转轴上各点的加速度方向都 指向转轴,则该刚体转动的角速度为___________.12.图示机构中O1A=O2B=l,给定折杆ABC上C点 的速度Vc,则杆O1A的角速度ω等于___________.l3.匀质圆轮质量为m、半径为R,在地面上作纯滚动。已
知质心C的速度为V,则轮的动能T=___________.14.匀质圆轮重为P、半径为R,在质心C上受力W作用而
I沿地面作纯滚动。给定该惯性力系的主矢RI及主矩MC,如图所示。根据动静法可求得圆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F的值为___________.15.图示曲柄连杆机构中OA=AB=l,当给定曲柄 OA的虚位移为δα(方向如图示)时,连杆AB 上矩为m的力偶所做的虚功δW=___________.16.脆性材料的抗拉强度b与抗压强度b之间的关系
为___________.17.胡克定律ζ=Eε只在ζ≤___________时才成立.18.图示轴向受拉杆中,P、a、杆的抗拉刚度EA均为
已知,该杆的总伸长量△l=___________.19.某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ζx、ζy,材料 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均为已知,该点沿z方
向的线应变εz=___________.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20.某单元体上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用第三强度理
论校核该点的强度时,其相当应力ζ
xd3=___________Mpa.三、计算题(本大题共8小题,第21~24题每小题各5分,第25~28题每小题各10分,共60分)21.按图示结构的尺寸和荷载求链杆支座A、B、C的约束反力.22.在图示平面机构中,圆盘A的半径为R,沿水平面以角速度ω作纯滚动,AB杆A端铰接在圆盘形心A处,B端沿光滑墙下滑,AB杆长度为l,墙与AB杆的夹角为.求平面运动直杆AB的B端的速度.23.试画出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4.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梁C截面的挠度.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25.图示结构中,已知均布载荷q和尺寸a,集中力F=qa,求链杆支座B、固定端A处的支座反力.26.匀质轮O质量为2m,半径为R,可绕中心轴O转动.物体A质量为2m,以速度v下降,并通过无重软绳带动轮O和质量为m的物体B运动.(1)求系统动量的投影Py;
(2)对系统应用动量矩定理,求A的加速度aA.27.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梁上荷载如图所示.已知P=6kN、l=4m、b=0.1m、h=0.2m,试画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梁中的最大正应力.无忧E书网 www.51eshu.net 专注于收集各类历年试卷和答案
英语
(二)试卷[14学分]
(课程代码:0015 考试时间:150分钟)
PART ONE(50 POINTS)Ⅰ.Vocabulary and Structure(10 points,1 point for each item)从下列各句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号后括号内。
1.America became independent _____ the control of Britain on July 4th, 1776.A.of B.on C.in D.at 2.We can’t help _____ him for his great achievemen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A.admire B.to admrie C.admiring D.admired 3.Three years after her marrige, Kate gave birth to a _____ boy.A.gold-skin B.golden-skin C.golden-skinned D.golden-skinned 4.The teachers seemed to be happy to have a try of 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but _____ that it could make a difference.A.convinced B.unconvinced C.convincing D.unconvincing 5.The art of China have not declined _____ western influence.A.in spite B.despite of C.in spite of D.regardless 6.What is feared as failurein the US is,_____, loneliness.A.above all B.all the same C.at all D.of all 7.By the end ofmeeting, he felt quite stressed and was _____from having to deal with so many things.tribule A.given out B.worn out C.torn out D.drawn out 8.In ourlife, many impotant things that _____ to our overall objectives and give mearning to life don’t tend to act _____ us orpress us.A.contribute… on B.contribute…against C.attribute…on D.attribute…against 9.Like the national _____ for Asian literacy in Australia , there has been foreign langues _____ in China.A.push…favor B.pull…favor C.pull…fervor D.push…fervor 10.We received _____ help from many students in our research.A.valueless B.invaluable C.worthless D.worthwhite Ⅱ.Close Test(10points , 1 point for each item)下面短文中有十个空白,每个空白有四个选项。根据上下文要求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号后括号内。
There are many ways of attaining education at all ___11__, Mary hight schools, colleges, community or district adult schools __12___ business and industrial institutiongs __13__ daytime or everning classes in dozens of fields and skills.It is reported that about 13 millions Americ-ans __14___ different froms of adults education through schools, job training ,or cor-respondence courses.About one __15___four American adults participate __16__ an organized learning group cach year.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 trrend of older students to return for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egree.___17__ has been mentionged, the community college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all secti-ons of the population to have higher education.Oth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oth public a-nd ___18__, also have what is now called”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s or “lifelong educati-on” programs of associate degrees, graduate studies 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In such a system, a worker may continue his study even __19__ a part –time basis, and a retried person many return to college at a(n)__20___ age.11.A.ranks B.levels C.layers D.fields 12.A.also B.plus C.as well D.as well as 13.A.ofter B.take C.supply D.reserve 14.A.join B.enter C.accept D.receive 15.A.of B.from C.in D.every 16.A.in B.during C.at D.under 17.A.It B.Which C.As D.Like 18.A.personal B.private C.secret D.hidden 19.A.with B.in C.from D.on 20.A.hign B.big C.tall D.advanced Ⅲ.Reading Comprehension(30 points ,2 points for each item)从下列每篇短文的问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号后括号内。
Passage One Questions 21 to 2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Here in the hills were buffaloes(野牛).I had even, in my very young days---when I could not l-ive till I had killed one of each kind of American animal---shout bull out here.Later on, wh-en I was not so interested in shouting as in watching the wild animals, I had been out to see t-hem again, but twice I had to go back without success.But one afternoonsa I was having tea with some friends outside the house, Denys came fly-ing from Nairobi and went over our heads westwards.A litter while later, he turned and came back and landed on the farm.I drove down to the plain to bring him back, but he would not g-et out of his plane.“ The buffaloes are out feedingin the hills,”he said,”come out and have a look at them.” “ I cannot come,” I said.” I have got a tea-party up at the house.” “ But we will go and see the, and be back in a quarter of an hour,”he said.This sounded to me like the suggestions which people make to you in a dream.So I went up with him.It did not take us long to see the buffaloes from the air;we counted them as they peacefully mixed and separated on the open ground enclosed in by bushes.There was one ve-ry old big black bull, and a number young ones: if a stranger had come near to them they wo-uld have heard or our machine and stopped feeding, but they didi not seem to be able to look up.In the end they realized that something very strange was about;the old bull first walked out in front of the others.Suddenly he began to go down the valley side and after a moment he broke into a run.The whole group now follwed him, rushing hurriedly down into the bush-es.In a small wood of low trees they stopped and kept close together.Here they believed the-mselves to be out of sight.We flew up and away.It was like having been taken there by a sec-ret unknown route.When I came back to my tea-party the teapot on the stone was still so hot that I burned my fingers on it.21.When young, the writer_____.A.was interested in killing as many animals as possible B.enjoyed shooting one of every sort of African animal C.had failed to find the buffalo D.used to camp in the hills and watch the buffalones in a plane.22.The writer went to plane _____.A.to persuade Denys to leave the plane.B.to have a talk with Denys.C.because they wanted to go up in the plane.D.to pick Denys up and take him back to the tea-party.23.Denys said it would only take a quarter of an hour to go and see the buffaloes _____.A.and he was right.B.but it look much longer than that C.but it wasn’t a serious suggestion D.if they went by a secret route.24.When the buffaloes initially heard the noise of the plane, they _____..A.looked up B.ran away immediately C.continued feeding D.were uncertain what to do 25.The buffaloes felt safe when they reached the wood because they _____.A.should only be seen iff the plane flew higher.B.could only be seen from the ground.C.thought they couldn’t be seen D.could not see the plane
Passage Two Questions 26 to 3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England’s highest main-line railway station hangs on to life by a thread: deserted and unm-anned since it was officially closed in 1970.Dent Station, situated high in the hills of Yours-hire,wakes up on six summer weekends each year, when a special charter(包,租)train unl-oads walkers,sightseers and people who simply want to catch a train from the highest statio-n,on to its platform.But even this limited existence may soon be brought to an end.Dent Station is situated on the Settle to Carlisle railway line, said to be the most scenic(景色迷人的)in the country.But no amount of scenic beauty can save the line from British Rail’s cash(现金)problem.This year, for the sake of economy, the express, which used to pass through Dent Station, have been out put on to another route.It is now an open secret that British Rail sees no future for this railway line.Most of tis trai-ns disappeared some time ago.Its bridge, built on a grand scale a century ago, is falling dow-n.It is not alone.Half a dozen railway route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are facing a similar threat.The problem is an outdated system and an almost total lack of cash to repair it.Bridges and tunnels(隧道)are showing their age, the wooden support for the tracks are rotting and engines and coaches are getting old.On major lines between large cities, the problem is nor too bad.These lines still make a pro-fit and cash can be found to maintain them.But on the country branch line, the story is differ-ent.Although tracks have been much used, they are not replaced Instead, speed limits are int-roduced, making journeys longer than necessary and discouraging customers.26.Since 1970 Dent Station has been used _____.A.only bu hill walkers B.only by local people C.only in some years D.only for a part of each year.27.Of all the railways routes in Britain, the one that passes Dent Station _____.A.is the most expensive to maintain B.passes through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yside C.is the most historic D.carries the largest number of tourists.2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roblem facing many country railway lines in Britain? A.renewing coaches B.enlarging station C.rebuilding bridges D.repairing engines 29.By “hangs on to life by a thread “(Para.1)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A.it is dangerous for Dent Station to be situated high in the hills B.even the limited use of Dent Station may soon come to a close C.many people still come to Dent despite the official closedown of Dent Station.D.British Rail is faced with the cash problem.30.The prospect(前景)that the country railway might be closed is viewed by te author with _____.A.surprise B.approval C.regret D.anger
Passage Three Questions 31 to 3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Urban life has always involved a balancing of opportunities and reward against dangers and stress;its motivating force is, in the broadest sense, money, Opportunities to make money me-an competition, and competition is stressful;it is often at its most intense in the largest cities, where opportunities are greatest.The presence of huge numbers of people inevitably involves more conflict, more traveling, overloading of public services and exposure to those crimin-als(罪犯)who are drawn by the wealth in large cities.Crime has always flourished in the rel-ative anonymity(无名)of urban life, but today’s ease of movement makes its communities.City dwellers may become trapped in their homes by the fear of crime around them.As a defense against these developments, city dwellers tend to use various strategies(策略)to try reduce the pressure upon themselves: contacts with other people are generally made brief and impersonal;doors are kept locked;journeys outside the home are usually hurried,ra-ther than a source of pleasure.There are other strategies, too, which are positively harmful to the individual;for example, reducing awareness through drugs and alcohol.Furthermore, all these defensive forms of behavior are harmful to society in general;they cause widespread loneliness and destroy the community’s concern for its members.Lack of informal social contact and indifference to the misfortunes of others, if they are not personally known, are among the major cause of urban crime.3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living in a city cause stress because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who are _____.A.like to commit crimes B.naturally aggressive C.in need of help D.anxious to succeed 32.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MAIN reason why there are many criminals in large cities is that _____.A.people do not communicate with their neighbors B.criminal are difficult to tract in large population C.people feel anonymous in large cities D.The wealth in large cities is attractive to criminals 33.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blem facing people living in cities is NOT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crime B.finding somewhere to live in C.Loneliness D.Drugs and alcoholism 34.The biggest attraction to live in a city is _____.A.Rewards B.Monet C.Stress D.Competition 35.According to the author, crime is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one of which is _____.A.hurried journes B.personal misfortunes C.defensive behavior D.social isolation(隔离)
PART TWO(50 POINTS)IV.Word Spelling(10 points , 1 point for two items)
将下列汉语单词译成英语。作为提示,每个单词的词类、首字母及字母数目均已给出。请将完整的单词写在答题纸上。
36.复杂性,复杂的事物 n.c _ _ _ _ _ _ _ _ _ 37.登记,入伍,入会,入学参加 vt&vi e _ _ _ _ _ 38.过多的,过度的,极端的 adj e _ _ _ _ _ _ _ _ 39.经济,经济学 n e _ _ _ _ _ _ _ _ _ 40.地平线,范围,视野 n h _ _ _ _ _ _ 41.使结合,与 ……结合 vt i _ _ _ _ _ _ _ _ 42.流利 n f _ _ _ _ _ _ 43.采用 vt a _ _ _ _ 44.小册子 n p _ _ _ _ _ _ _ _ 45.擢升,晋级,提升 n p _ _ _ _ _ _ _ _ _ 46.不耐烦的,急躁的 adj i _ _ _ _ _ _ _ _ 47.容量,生产量,才能 n c _ _ _ _ _ _ _ 48.奢侈,奢华 n l _ _ _ _ _ 49.不理,忽视 vt i _ _ _ _ _ 50.尝试,企图 vt a _ _ _ _ _ _ 51.使服从,使顺从 vt&vi s _ _ _ _ _ 52.打扰,扰乱 vt d _ _ _ _ _ _ 53.情况,形式 n c _ _ _ _ _ _ _ _ _ _ _ 54.单身汉,学士 n b _ _ _ _ _ _ _ 55.殖民地 n c _ _ _ _ _ V.56.It’s only a _____(mionr)of people who are causing the violence.Word Form(10 points , 1 point for each item)将括号中的各词变为适当的形式填入空白,答案写在答题纸上。57.She has a lot of interesting ideas, but she’s not very _____(practice).58.He is deeply _____(religion)and goes to church twice a week.59.Many people died of _____(starve)that year.60.Now large areas of forests _____(threaten)with destruction.61.I know she has caused trouble, but I’m sure she has done this _____(intention)’ 62.This book is on the different _____(variety)of English spoken in the world.63.The girl played the piano _____(assertive)throughout the whole concert.64.I enjoy my job, but I’d like to do something more _____(create).65.Theses cakes are really nice.They are _____(delicious)cakes I’ve ever had.VI.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15 points, 3 points for each item)将下列各句译成英语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66.很多重要的事情由于耽误或者计划不周而变得紧迫。67.你务必于下午两点半来参加会议。68.他总是忙于新的发现而根本无暇顾及赚钱。
69.同中国妇女相比,美国妇女似乎不愿向上司表述自己的意见。70.英语背景知识既吸引了大量的学习者,同时也使一些人丧失信心。
VII.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15 points)将下面短文译成汉语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Thanksgiving Day comes on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Every year, the president writes a letter to the phone.He writes that the fourth Thursday in November will be national holiday.All the stores, banks, schools and offices close.Thanksgiving has hardly changed at all in its intention and manner of celebration.Thanksgi-ving is a family holiday, for it is customary for all members of the family to gather at the ho-me of the father and mother.All over the country, husbands and wives, sons and daughters, grandchildren and great-grandchildren travel from city to town, from town to village, or from village ti farm ti spend the day at their old homes.Many speak to their parents or grandchildr-en by long distance telephone.On Thanksgiving Day, the churches hold Thanksgiving services.Thanksgiving is a chance to renew friendship.Above all, Thanksgiving Day is a time for remembrance and foe giving thanks.山东省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英语
(二)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15)
I.Vocabulary and Structure(10points, 1 point for each item)从下列各句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
1.A 2.C 3.C 4.B 5.C 6.A 7.B 8.A 9.D 10.B II.Close Text(10 points, 1 points for each item)下面短文中有十个空白,每个空白有四个选项。根据上下文要求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字母涂黑。
11.B 12.D 13.A 14.D 15.C 16.A 17.C 18.B 19.D 20.D Ⅲ.Reading Comprehension(30 points ,2 points for each item)从下列每篇短文的问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上将相应的字母填在题号后括号内。
21.B 22.D 23.A 24.D 25.C 26.D 27.B 28.B 29.B 30.C 31.D 32.D 33.B 34.B 35.D IV.Word Spelling(10 points , 1 point for two items)
将下列汉语单词译成英语。作为提示,每个单词的词类、首字母及字母数目均已给出。请将完整的单词写在答题纸上。
36.complexity 37.Enroll 38.Excessive 39.Economics 40.Horizon 41.Integrate 42.Fluence 43.Adopt 44.Pamphlet 45.Promotion 46.Impatient 47.Cspacity 48.Luxury 49.Ignore 50.Attempt 51.Submit 52.Disturb 53.Circumstance 54.Bachelor 55.Colony V.56.Minority 57.Practical 58.Religious 59.Starvation 60.Are threatened 61.Unintentionally 62.Varieties 63.Assertively 64.Creative 65.The most delicious Word Form(10 points , 1 point for each item)将括号中的各词变为适当的形式填入空白,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VII.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15 points)将下面短文译成汉语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9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人称为()
A.法官的助手
C.诉讼参与人 B.专家证人 D.有专门知识的人
2.鉴定人是取得鉴定资格而被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
A.法人
C.自然人
3.司法鉴定资料具体包括()
A.检材和样本
C.案情材料和检材 B.委托手续材料和检材 D.样品和样本 B.科研机构 D.鉴定机构
4.按鉴定目的不同,司法鉴定的方法可分为()
A.物理学方法和化学方法
B.生物学方法和会计学方法
C.同一认定的鉴定方法和非同一认定的鉴定方法
D.直接运用的方法和间接运用的方法
5.下列痕迹物证中,能够根据其特性认定人身的是()
A.鞋印
C.工具痕迹 B.指印 D.枪弹痕迹
6.在下列纤维中,来源于天然物质的纤维是()
A.醋酸纤维
C.玻璃纤维 B.动物纤维 D.金属纤维
7.在对图像是否经过编辑、修改的鉴定中,能够被发现编辑、修改事实的图像,其记录信 号一般为()
A.数字信号
C.模拟信号 B.光信号 D.电信号
浙00926 # 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8.在不同种类的笔迹样本中,伪装书写可能性最大的是()
A.绝对自由样本
C.对照样本 B.相对自由样本 D.实验样本
9.下列因素中,属于引起暴力死亡的物理性因素的是()
A.机械性窒息
C.细菌感染 B.砒霜中毒 D.注射蛇毒
10.精神状态检查通常采用的方式是()
A.讯问
C.身体检查 B.化验 D.交谈
11.在司法会计鉴定中,根据资金或数据量的平衡关系,通过验证平衡,推导并确认某项资金或数据客观情况的鉴定方法,称为()
A.平衡分析法
C.因素递增法 B.比对鉴别法 D.范围限定法
12.司法会计鉴定选择鉴定人,首先应选择的是()
A.注册会计师
C.司法会计技术人员
13.交通事故分类的根据是()
A.驾驶人员责任大小
B.行人的责任大小
C.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
D.车辆受损原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4.下列鉴定对象中,属于认定同一鉴定对象的有()
A.指印
C.文书制作时间
E.机器设备损害程度
15.在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主体是()
A.审判人员 B.犯罪嫌疑人
浙00926 # 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B.枪弹痕迹 D.工具痕迹 B.会计专业的教学人员 D.注册审计师
C.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
E.公诉人 D.被害人及其代理人
16.在下列物证中,属于化学物证的有()
A.花粉
C.血液
E.油脂
17.音像证据鉴定的任务主要有()
A.确定音像证据的内容
B.根据音像证据的内容确定某一事实
C.确定音像证据制作人
D.确定音像证据的编辑、修改人
E.确定音像证据如何形成18.根据致伤物的不同可将创分为()
A.钝器创
C.锐器创
E.冲击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9.鉴定辅助人
20.毒品
21.法医学物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2.简要回答物证技术学鉴定包含的主要内容。
23.简要回答延期鉴定的情形。
24.简述声纹鉴定的原理。
25.简要回答推断致伤物的方法。
26.简要回答完全责任能力评定的医学要件。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7.论我国鉴定人与证人的区别。
28.论制定司法鉴定规范与标准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浙00926 # 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B.打击创 D.火器创 B.玻璃 D.泥土
29.2004年9月26日下午,某市一单位宿舍1栋405室发生一起盗窃案件。经现场静态勘
查发现:房门、柜门均被撬、室内翻动较大;卧室床头柜抽屉呈开启状,地面散落翻动的票据、首饰盒和一个空信封,事主反映抽屉内的5000元现金、一枚钻戒以及部分 贵重衣物等被盗。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现场可能发现哪些痕迹物证?(5分)
(2)所发现的痕迹物证通过司法鉴定能为案件的侦破起什么作用?(5分)
30.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合同纠纷案件中,就有争议的合同委托某鉴定机构进行鉴
定。送检的鉴定资料包括有争议的合同书和与合同书上同名的样本印文若干。该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检材印文形成于1999年6月,样本印文形成于2005年6月以后。经比较检验确认,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二者的大小、形状、名称、文字排列方式、文字字体、字形、字号,边框线的数量和形状,中心图案的大小、形态等一般特征一致,且对应图文细节特征绝大部分相同。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为样本印文有两个字迹的单个笔画末端明显残缺,边框线多处断裂。
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委托鉴定时应该准备哪些手续材料?(2分)
(2)依据上述比较检验的情况,你认为鉴定机构应该作出什么样的鉴定结论?(4分)
(3)分析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二者之间差异点的性质及其形成原因。(4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1新课改高中课程要体现(ABD)
A时代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选择性 E普及性
2考试中的是否达到了测验目的的和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出的东西是指(B)A 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 3学校教育的构成因素(ABD)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区教育 D社会教育
4下列属于洛克教育思想的(AC)A白板说B 自然与自由C绅士教育D“泛智”思想 5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主张(D)A夸美紐斯B卢梭裴斯泰洛齐C赫尔巴特D杜威E凯洛夫 6课程计划的构成包括(ABCDE)
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学科顺序D课时分配E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7教师个人为实现教师专业化所应做的努力(ABCD)A善于学习B恒于研究C勤于反思 D勇于实践E团结协作 8《儿童权利公约》基本精神体现的原则(ABCE)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保护儿童原则 E无歧视原则
9学生享受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是指(C)A身心健康权B人身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隐私权E名誉权和荣誉权
10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关系体现在A民主平等B朋友式关系C友好D互相帮助E互相合作 11《学记》体现的教学原则有(BC)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答案有特研究)12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D)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E特朗普制。
13世界上最早的学校产生于东方文明古国(ABD)A中国B埃及C希腊D印度E巴比伦
14科举制产生于(BC)A汉代B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 1
5、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要的教育理论(ABCE)A布鲁纳B赞可夫C布卢姆D凯洛夫E苏霍姆林斯基
16“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上一段教育目的的表述出自(C)A《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B《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二、填空题(每题1分)
1、___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主要体现在《___》中
3、教学评价的三种形式___
4、双轨制存在于20世纪中期以前的__
5、人力资本理论是由__提出的
三、判断(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5/共25分)1老子英雄儿好汉
2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四、简答(5/共20分)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要求。3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 4如何建设一个班集体
五、论述:(15/共30分)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上好一堂课。
2张老师是初中二年级的班主任。有一次在课堂上发现小刚在写情书,为了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张老师将小刚的情书当众宣读,结果小刚遭到全班同学讥笑,讽刺,不久便退学了。请结合德育教育的有关原理分析这一案例。
2006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试题(中学部分)心理学(回忆版)历年真题 2007-12-15 9:27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抑郁症的表现()A焦虑B情绪消极C消极认识D动机缺失E躯体疲劳
2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监控策略略E学习环境策略
3、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A70 B80 C114 D100 E125 4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BC)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5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学习需要B诱因C家长赞许D教师认可
6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馈过程E反思过程
7中学性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方法更科学 E概括性更强。
8皮亚杰影响发展的因素有()A成熟B练习和经验C社会性经验D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E 9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10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结构率E程序率 11程序教学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A操作性条件反射B积极强化 12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区别
13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1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BCDE)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
1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的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16影响迁移的因素(ABCDE)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智力E教学指导
17练习曲线规律()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8态度的核心成份()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9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不明确性C解法的开放性 20、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A8次B10次C12次D15次E20次 填空题 1学习策略 2自我效能感 3动机归因的提出者
4(1903)年桑代克发表《教育心理学》标专着教育心理学的正式产生。5我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廖世承)6少年期
7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 8中学生面临的发展需要是建立(自我统一性)9学习风格 10学习的广义定义 11心智技能
12谁提出了离散智商
三、判断对错并做简要说明
1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2考到的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四、简答题
1说明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 3加涅对学习的分类 4促进迁移的教学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2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四边形,多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以后,运用奥苏贝尔组织教学的策略和原则说明如何教授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
2007年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中学部分)原版 历年真题 2007-12-15 9:24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西方古代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 E.《雄辩术原理》
2.各国学校教育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下列典型学制类型()。A.双轨制学制 B.六三三学制C.单轨制学制 D.分支制学制 E.壬寅学制 3.古希腊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教育家主要有()。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E.夸美纽斯 4.中世纪教会学校分为下列三个层次()。
A.文士学校 B.僧院学校 C.教区学校 D.大主教学校 E.社区学校 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标志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出版其代表作()。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C.《爱弥儿》
D.《教育学讲授纲要》 E.《民主主义与教育》 6.当代世界教育改革趋势()。
A.教育民主化 B.教育多元化 C.教育技术现代化 D.教育全民化 E.教育终身化
7、当代较有影响的教育理论有()。
A.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B.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C.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 D.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 E.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 8.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直接和最终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水平B.教育投资C.领导者的意志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文化发展水平
9.规范文化主要有下列三种表达方式()。
A.环境文化 B.组织形态C.设施文化 D.规章制度 E.角色规范 10.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
A.间接性与简捷性 B.直观性与巩固性 C.交往性与实践性 D.教育性与发展性 E.引导性与指导性
11.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是()。A.“素质教育” B.“科教兴国”
C.实施全民教育 D.“人才强国”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E.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3.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
A.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B.精深的学科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E.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14.我国规定“国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第一个法律性文件是()。A.《教师资格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E.《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5.学生的受教育权主要有()。A.身心健康权 B.学习权
C.公正评价权 D.受完法定年限教育权 E.人身权
16.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分为下列类型()。A.研究型课程 B.知识型课程 C.技能型课程 D.基础型课程 E.拓展型课程 17.课程标准的基本构成成分有()。A.课程目标 B.实施建议 C.前言 D.附录 E.内容标准 18.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A.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B.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 D.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19.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有()。
A.自主性 B.实践性 C.逻辑性 D.开放性 E.生成性 20.普通高中课程有以下三个层次构成()。
A.学习领域 B.学习学科 C.学习单元 D.科目 E.模块 2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社区教育 C.社会环境 D.家庭教育 E.学校教育 22.教科书的使用要求主要有()。
A.整体把握教科书 B.重点设计教科书 C.充分利用教科书 D.及时引进新知识 E.适当补充乡土教材
23.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E.达成度 24.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杜威 E.卢梭 25.上好一堂课的具体要求主要有()。
A.目标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得当 D.组织有效 E.体验积极 26.主张教师不再向学生传授系统知识,而是辅导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育 B.分组教学 C.设计教学 D.道尔顿制 E.个别教学 27.“桃李不言、下自成溪”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感陶冶法 D.实际锻炼法 E.评比竞赛法 28.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个案法 E.比较法
2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
A.目标评价模式 B.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CIPP评价模式 E.CSE评价模式 30.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形式有()。
A.调查报告 B.研究方案 C.学术论文 D.实验报告 E.选题报告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每个时代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传承与接续关系,说明教育具有。
32.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是。
33.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06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名是。
34.我国隋唐时期选择人才的主要制度是。35.基础教育新课程理论的基础是。36.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
3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连接起来的中介是。38.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是。
39.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40.教师指导学生按一定规则制度练习,形成好习惯的方法是。
4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提出了,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作用。
42.道德教育的 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43.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
44. 是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45.以叙事、讲故事进行教学的方法是。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46.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4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8.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
49.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50.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5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及对教育的要求。
52.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53.简述教师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54.简述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55.论述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哪些主观努力?
56.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你有什么感想?
【2007年山东省教育学试题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1.CE 2.ACD 3.ACD 4.BCD 5.A 6.ABCDE 7.ABCE 8.D 9.BDE 10.ACDE
11.BD 12.E 13.BCE 14.B 15.BCD 16.ADE 17.ABCDE 18.ABCE 19.ABE 20.ADE 21.ACE 22.ABCDE 23.C 24.C 25.ABCDE 26.D 27.B 28.29.ACDE 30.ACD 二.填空题
1.历史继承性 2.学校教育制度 3.《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4.科举制度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6.终身教育 7.教育影响 8.测验法 9.培养目标 10.联系法 11.成熟势力说 12.认知模式 13.比例关系 14.教学 15.讲授法 三.辨析题
1.答:正确。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关系密切,而且教育又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2.答:正确。这一理论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因材施教原则。
3.答: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强调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
4.答:正确。新课程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教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5.答:正确。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四.简答题
1.答: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
2.答: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基本要求是做好三方面的工作(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法。
3.答: 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是:⑴确定耐究课题:发现教育工:作中巫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选定研究主题,并对研究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诊断与肯定。⑵拟定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并围绕总目标设计研究的方法、程序、监控手段等。⑶实施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拟订并实施有效的教育措施。⑷进行总结评价:汇集资料,做好观察记录,根据各种信息反馈认真修正行动计划,再实施新一轮行动研究,直至实现研究总目标。
4.答:一个好的班集体主要特征有: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②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③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④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五.论述题
1.答:⑴善于学习。学习是运用特定方式和方法摄取知识以扩大知识和提高认识的过程。从学习内容看,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教育科学知识;从学习对象看,要向前人学习,向同时代的人学习,向同事学习;从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来看,要勤奋敏思,善于交流。⑵恒于研究。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规律,根据规律进行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⑶勤于反思。反思是人类或个体或群体以自身为对象,以寻求更好的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积极的和仔细的审视与思考的活动。通过反思,既可以总结经验、坚定信念,也可以发现问题、完善自己。⑷勇于实践。实践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认识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要有实践的意识、勇气和将想法转化为实践的行动;②要讲究实践的方法。
2.答:(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007年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中学部分)(原版)历年真题 2007-12-15 9:28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如果一个人喜欢富有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的解决问题,凡事乐于自己制定规则,喜欢以自己的做事方式行事,喜欢没有预先建构好的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自己去搭建结构并决定如何去解决问题,喜欢基于创造性和建构性计划的活动,则这个人的思维风格属于()。
A.自由开放型 B.保守拘谨型 C.主动独立型 D.被动执行型 E.分析评判型 2.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课前指导 B.课堂教学过程 C.课后评价 D.课时计划 E.学年计划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A.信任与不信任的矛盾 B.勤奋感对自卑感的矛盾 C.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D.自主对羞怯、怀疑的矛盾 E.亲密对孤独的矛盾 4.现有的影响较大的教育理论有()。
A.桑代克的联结说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 E.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5.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率 B.练习率 C.效果率 D.刺激 E.条件反射
6.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E.了解新生事物
7.如果一个人情绪消极,对生活感到全无乐趣,觉得自己的活动没有价值,这种人患有()。
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性格障碍与人格缺陷
8.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A.学习需要 B.动机归因 C.成就动机 D.学习动机 E.自我效能感
9.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10.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眼)和 ball后学习eye 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A.一般迁移 B.负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E.正迁移 11.构成品德心理结构的基本成分是()。
A.知 B.情 C.意 D.行 E.态度 12.元认知知识包括()。
A.关于个体内差异的认识 B.对任务的认识 C.对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 D.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 E.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
13.创造性地培养,常用方法有()。
A.提供具有创造性地榜样 B.头脑风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发散思维训练 E.推测与假设训练 14.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 B.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原型定向 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 E.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5.在操作形式中,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并一体化称为()。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原型定向 E.原型内化 16.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元认知知识 D.元认知控制 E.元认知计划
17.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需要可分为生长需要和缺失需要,下列所列需要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A.饮食需要 B.力避下岗的需要 C.被人尊重的需要 D.审美的需要 E.寻找归属和爱的需要 18.问题的基本特点是()。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外显性 E.扩展性 19.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如下阶段()。
A.依从 B.服从 C.认同 D.内化 E.完善 20.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事物潜在作用,这种阻碍理解的因素是()。A.已有的知识经验 B.问题特征 C.功能固着 D.原型启发 E.变式 21.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A.认识 B.情感 C.控制 D.行为 E.干预 22.技能的基本特点是()。
A.技能是通过遗传获得的 B.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C.技能是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的 D.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 E.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23.知识的表征存储方式有()。
A.命题网络 B.产生式系统 C.图式 D.认知方式 E.概念网络 24.下列那些原则和策略是奥苏贝尔提出的()。
A.逐分原则 B.整合协调原则 C.先行组织者原则 D.小步子原则 E.及时反馈原则
25.根据适当过渡学习原理,要想使记忆效果达到最好,学习的熟练程度应达到刚好能够回忆出来的次数的()。
A.100% B.120% C.150% D.200% E.250% 26.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包括()。A.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B.心理发展观 C.内化学说
D.最近发展区理论 E.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 27.在心理学上,一般将教师的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
A.罗森塔尔效应 B.霍桑效应 C.晕轮效应 D.冯雷斯托夫效应 E.约翰亨利效应
28.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抑制 E.正强化 29.下列哪些强化程式是延缓式强化()。
A.定时距式 B.变时距式 C.定比率式 D.变比率式 E.每次都给学生强化 30.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它有一些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包括()。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E.反馈过程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3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32.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33.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称之为。
34.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35.学习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36.引起、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37.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38.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称为。
39.如果一个学生无论什么事情,都出现“你要我遵守,你也要遵守;你让我做好,你也得做好”,则该学生道德发展处于。40.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分类11、12岁到14、15岁这一期间属于。
41.曾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小狗也产生恐惧,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
42.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
43.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性,心理学上称为。
44.按照奥苏伯尔的观点,个体有自己的工作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的愿望叫。
45.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是。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4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47.根据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48.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49.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50.有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与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相同,但各自的解决特点不同。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51.什么叫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52.什么叫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
5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4.影响创造性的个性因素有哪些?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55.结合中学实际,论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56.假设现在要传授学生“直角三角形”概念,根据概念教学原则,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2007年教育心理学试卷答案】 一.不定向选择题
1.C 2.BCD 3.C 4.ABCDE 5.C 6.C 7.B 8.E 9.ABC 10.E 11.ABD 12.ABCDE 13.BCDE 14.E 15.B 16.C 17.ABCE 18.ABC 19.ACD 20.C 21.ABD 22.BCDE 23.ABC 24.ABC 25.C 26.ABCD 27.A 28.E 29.ABCD 30.ABCD 二.填空题
31.学习过程 32.知识 33.问题解决 34.品德 35.官能说 36.学习动机 37.练习38.学习策略 39.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 40.少年期 41.恐怖魔 42.同化与顺应 43.态度 44.自我提高内驱力 45.自我效能感 三.辨析题
46.答: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47.答: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
48.答: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49.答:错。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缺乏这一起点,学生只能习得一些空洞的概念、原理,或者曲解概念和原理。当然,肯定直观为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并非意味着任何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若学生已具备必要的有关感性知识或较概括的知识,则直观就不是必需的了。50.答:错。由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四.简答题
51.答: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观察力发展的特点:⑴目的更明确。⑵持久性明显发展。⑶精确性提高。⑷概括性更强。
52.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含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有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受以下条件的制约: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53.答:⑴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⑵品德发展有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54.答:㈠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㈡智力。创造性与智利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两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㈢个性。一般而言,创造性与个性之间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五.论述题
55.答: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使它们成为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因,形成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加深和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不同阶段的要求和特点,创设一些辅助条件。①适当的开展学习竞赛。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好胜性动机和求胜的需要会更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提高。②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③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激励作用,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要具体,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④指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正确归因。学生每次学习之后,总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寻找一些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客观归因,尽量地将学生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
56.答:概念教学的建议:
1、概念分析。对一个概念的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方面:①定义。②特征。③例证。④上位概念。⑤下位概念。⑥同位概念。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使概念鲜明、突出,学生容易学习。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4、变式。变式是指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5、比较。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已说明他们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2008年山东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历年真题 2008-5-7 14:41
一、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本题总分30分)1、学习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包括()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过程D反馈过程E反思过程
2、中学性观察力发展的特点()A目的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方法更科学 E概括性更强。
3、智力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志向差异E学习风格差异 4、桑代克总结的学习规律()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结构率E程序率 5、知识的表征形式()A命题网络B产生式系统C图式D认知结构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A问题的特征B已有的知识经验C定势与功能固着D智力水平、E情绪状态
7、抑郁症的表现()A焦虑B情绪消极C消极认识D动机缺失E躯体疲劳
8、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有()A计划策略B监视策略C 学习时间策D监控策略E调节策略
9、一个7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8岁,则他的比率智商是()A70 B80 C114 D100 E125 10、与学习直接相关的动机是()A内部学习动机B外部学习动机C认知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E附属内驱力。
11、学习动机是由哪些方面构成的()A学习需要B诱因C家长赞许D教师认可 1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迁移分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一般迁移D具体迁移 E 正迁移 F负迁移
13、影响迁移的因素()A相似性B原有认知结构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D智力E教学指导
14、练习曲线规律()A开始进步快B中间有一个高原期C后期进步慢D总趋势是进步E有时出现暂时退步
15、态度的核心成份()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
16、有结构问题的特征()A问题的明确性B解法的确定性C问题不明确性C解法的开放性
17、学习某材料,10次正好记住,那么学习多少次效果最好呢?()A8次B10次C12次D15次E20次
18、学习策略由()策略构成
A、认知策略 B、计划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9、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有()A、变通性 B、认知性 C、目的性 D、序列性。2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属于()
A、行为主义观点 B、人本主义观点 C、认知观点 D、建构主义观点
21、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
A、不平衡性 B、差异性 C、定向性和顺序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2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
A、展开性 B、简缩性 C、外显性 D、客观性 23、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几个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固化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4、奥苏贝尔提出的几种同化模式是()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先行组织者 D、组合学习25、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是()
A、知识的学习B、认知策略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行为规范的学习
26、常用的直观形式有()
A、情景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27、“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____的教学技术。()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8、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 C、道德修养 D、道德素质E、道德行为
29、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30、“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所说的是()A、创造性 B、学习迁移 C、发现教学法 D、学会学习
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根据所学知识将答案填在每题横线上,本题总分15分。)
1、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____。
2、个体克服障碍、施展才华、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和趋势的内在动力称为____。
3、元认知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____。
4、概念学习的心理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概念形成,一是____。
5、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____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6、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知识分为____和程序性知识。
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为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和态度五个方面。
8、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____需要。
9、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____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10、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11、归因理论是从____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12、影响学习准备的最主要因素是 和学习。考试大
13、____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人。
14、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____三个过程。
15、完形-顿悟说认为完形是一种____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三.辨析题(共5题,每题5分,请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原因,本题总分25分。)
1、斯金纳认为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2、将学习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4、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达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5、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本题总分20分。)
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奥功贝尔迁移的主要内容?
3、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4、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本题总分30分。)
1、如何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的学习?
2、结合实际说明应当样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CE2、ABCE3、ABC4、ABC5、ABCD6、ABCDE7、AB8、ABE9、C10、ABC11、AB12、AB13、ABCDE14、ABCDE 15、B16、AB17、D
18、ABD 19、BCD 20、B
21、ABCD 22、ACD23、ABCD 24ABD 25、ACD
26、BCD
27、B
28、ABE
29、C 30、B
二、填空题
1、心向与定势
2、成就动机
3、调节策略
4、概念同化
5、社会自我
6、陈述性知识
7、动作技能
8、自我实现
9、中等
10、具体运算
11、结果
12、成熟
13、桑代克
14、评价
15、心理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简答题(略)
五、论述题(略)
2009年5月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中学部分试题(回忆版)
历年真题 2010-3-28 10:14:00
一、不定项选择
1教育目的的作用()A、导向 B、激励 C、评价 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3 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4 典型的学制类型:
A、双轨制学制 B、单轨制学制 C、分支制学制 5.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的作用 6.德育的构成:
A、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治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8.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9.夸美纽斯的贡献()10 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
A、组织形态 B、规章制度 c、角色规范
二、填空
1、舒尔茨
2、产婆术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是()
4、学生学业评价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或者方式()
5、考到教学的两个原则。
6、成熟势力说。
7、关于班主任队伍,发布了一个什么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三、判断说明
1、学生的学习和成年人不一样,具有特殊性。
2、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实现教育的个性化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谈话法?内容和要求是什么.2、国家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证采取哪些措施?
4、班主任应该怎样制定班级工作计划?(问题不是这样问的,但是这方面的内容)
五、论述:
1、联系教学实践,谈谈你对“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的理解
2009年5月山东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中学部分(回忆版)
历年真题 2010-3-28 10:15:00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一个人智商的个体测量分数是90,同年龄组的平均分数是80,同年龄组的标准差是10,这个人的智商是多少?
A、100 B、115 C、120 D、140
2、程序教学的特点:
A、小步子原则 B、由易到难 C、循序渐进 D、自行控制时间
3、改变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是:
A、上位学习B派生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概念学习
4、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遇到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等他离开时却又突然想起他的名字,这种现象称:
A、痕迹消退 B、** C、遗忘
二、填空
31.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资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资料上的学习策略叫()
32.学习者头脑中所有的知识观念及其组织,心理学上称之为()
33.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皮亚杰称之为()
34.学生现有水平与经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间的差距,维果斯基称之为()3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主要任务是()36.心里自我调控理论提出者是()
37.个体凭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变化,心理学上称之为()
38.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心理学上称之为()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
46.一般说来,发现学习是一个主动思维过程,接受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过程。48.只要学生能够给出概念的精确定义,就说明其学习已经达到概念水平50.认知失调是改变学生态度必要而充分的条件。
四、简答
51.简述初中生情感发展特点
52.简述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主要内容 53.简述学习的联结学说主要内容及学习规律
五、论述
2.人们常说,在学校教育中,尽可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减少挫折感。请用所学教育心里学理论分析这一说法合理性
填空题(请灵活掌握、运用)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这一要素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个别差异)。
4、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
6、(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8、俄国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卡普杰列夫)1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9、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0、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1、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12、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以(理解记忆)为主。
13、(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4、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运算
15、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16、埃里克森认为,中学生面临的发展需要是建立(自我统一性),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17、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8、在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
19、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量表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孟1905年编制而成的(比内-西孟)量表。
20、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推孟修订,1916年发表(斯坦福-比内量表)现在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心理测验量表。
21、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要会计算)
22、对于智力的构成,很多心理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斯皮尔曼把智力区分为(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瑟斯顿提出了七种主要的智力因素:(空间知觉、言语理解、语词流畅、记忆、数字能力、归纳和知觉速度)等;吉尔福德则从(操作、内容和产品)三个维度来分析智力的结构,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23、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目前研究较多的主要是(性别差异)。
24、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探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贯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25、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通常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26、对客观事物判断时,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外在参照,善于察言观色,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场依存性)。
2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透彻的分析就仓促作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发生错误的认知方式被称为(冲动型)。
28、个体在碰到问题时不急于回答,倾向于深思熟虑,因而错误较少的认知方式称作(反思型)
29、有些学生把精力集中在一步一步的策略上,他们提出的假设一般说来比较简单,每个假设只包括一个属性,这种策略被称为(系列性策略)。
30、有些学生倾向于使用比较复杂的假设,每个假设同时涉及若干属性。称为(整体性策略),就是指从全盘上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31、心理自我调控理论是由(斯滕伯格)提出。
三、学习的基本理论
32、(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33、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
34、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分类:一个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35、36、我国心理学家的分类,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桑代克):美国,他采用(实证主义)的取向,使教育心理学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行为规范)的学习三类。
路,是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开创者,是第一个系统论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也是最早用动物实验来研究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
37、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准备律)实际上体现了动机原则,(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
38、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被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经典实验:狗分泌。
39、经典条件反射中涉及到的四个基本事项是:(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应)、(条件刺激)、(条件反应)。40、41、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获得与消退)和(刺激泛化与分化)。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42、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四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
43、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失去知觉实模式。
43、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44、45、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
46、奥苏贝尔提出的三种同化模式是(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组合学习)。
47、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贝尔提出如下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1、(逐渐分化)原则;
2、(整合协调)原则;
3、(先行组织者)策略。
48、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执行控制)与(期望)这两个部分。
4
9、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50、(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就是知识建构的具体机制。
四、知识的学习
48、(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
49、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50、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51、按照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52、符号学习,又称为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了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53、概念学习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系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
54、归属学习,也叫类属学习,是指把新旧知识之间的有关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构成一种(从属或总括)关系的学习。根据归属方向,归属学习可分为(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
55、当新学习的知识在概括程度上高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新知识总括旧知识)时,这种学习称为“上位学习”,即自下而上的学习。如学习了铜、铁导电,再学金属导电。56、57、(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
当新知识在概括程度上低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新知识从属于旧知识)时,这种学习被称为“下位学习”。如掌握了“蔬菜”,再学习萝卜、白菜等概念。下位学习又可分为(派生性的)和(相关性的)归属学习。
58、(并列结合学习)是指新学习的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之间既不能产生从属关系,又不能产生总括关系。只能产生一些并列的或联合的意义。如学习质量和能量、热与体积、需求与价格等。
59、知识的理解是通过对教材的(直观)和(概括化)实现的。
60、按照维特罗克的模式,学习过程不是先从感觉经验本身开始的,而是从对这一感觉经验的(选择性注意)开始的。60、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一般包括(名称)、(内涵)和(外延)。61、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即(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62、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叫(变式)。63、64、常用的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65、研究表明,适当超额学习达(150%)时效果最佳。
五、技能的形成 66、技能的种类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67、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68、69、70、71、72、73、阅读技能、运算技能、记忆技能等是常见的(心智技能)。操作技能的特点是(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心智技能的特点是(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操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的反馈主要有(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四个阶段。
74、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
75、我国的心理学家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阶段。76、20世纪60的年代以来,随着控制论功能模拟思想向心理学的渗透,终于找到了确立心智技能操作原型的(心理模拟法)。目前,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认为,用心理模拟法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经过两个步骤:(创拟确立模型)、(检验修正模型),其中第一步是关键。77、原型内化可以分为三个小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
78、(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79、80、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核心成分是(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情感成分。
特征)和(倾向)。
81、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82、83、品德的特征:后天性、社会性、行为性、稳定性、自觉性。
道德情感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8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85、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方法有:有效的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
8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87、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88、问题可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89、有结构的问题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第一、(问题的明确性),第二、(解法的确定性)。
90、(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91、问题解决的特点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92、目前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9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94、95、影响创造性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智力)和(个性)。(类比思维)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
96、发散思维训练的方法有用途扩散、结构扩散、方法扩散与形态扩散。97、(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
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98、动机的作用(或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定向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99、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10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和工作成就获得相应地位的愿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老师的(赞许)或(许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101、(远景性)动机是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又可分间接近景性动机和直接近景性动机。
102、(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标签集:
心理学辨析题(部分)
心理学复习资料题库 2008-4-18 15:17 1.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正确)
2.学习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认识过程。(错误)
因为学习不仅有认知领域的学习,还有情感、态度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领域的学习。3.认知结构是指教材的逻辑结构。(错误)
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不同于教材的逻辑结构。
4. 如果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没有适当的观念可以利用,要进行新的学习是很困难。正确 5.为当三好生而学习是一种内部动机。(错误)
这是一种外部学习动机,因为学习者追求的是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6.学习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正确)7.记忆中的倒摄抑制是一种学习迁移现象。(正确)
8.为了便于记忆,将 的值1.41421„„记作“意思意思而已„„”,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错误)
这不是有意义学习,因为学习材料本身没有逻辑意义,只是为了便于记忆的目的,采用记忆术,人为地赋予它一种意义。
9.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快,消退得也快。(错误)研究事实是: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得慢,消退得也慢。10..教学实验表明:发现学习的效果优于接受学习。(错误)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各有利弊。
11.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概念在外延上与习得的认知能力和动作技能相对应。(正确)
12.学习联结理论重视对学习的外部过程和外部条件的研究,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正确)
13.在学习了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上位学习。?(错误)这样的学习属于并列结合学习。
14.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般都包含陈述性知识学习的阶段。
(正确)
15.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桑代克和武德沃斯。(错误)最早用实验方法批判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家是詹姆斯。
16.一位历史老师指导学生把明朝迁都北京的年份1421年,记作“一事二益”,这里所使用的学习策略是组织策略。(错误)
在要学习的新信息上增加了相关的信息来促进理解和记忆,故这种策略属于精加工策略,而不是组织策略。
17.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错。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但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因为教育心理学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正确。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20.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多种因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归因时应实事求是,实际是什么就是什么.错,归因时尽是归结为努力不够,不要归结为能力不足。23 考到的知识点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
24、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中等强度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较好。
25、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成绩也就越好。
错误,学生的成绩不仅与教师的期望有关,还与学生的人格特征、归因水平、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
心理学大纲及考试要求
心理学复习资料题库 2008-4-10 10:9 重点掌握内容一定要考,但变换形式;一般掌握内容基本要考,了解内容基本不考。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一般掌握)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了解)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了解)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了解)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般掌握)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特征(重点掌握)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般掌握)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般掌握)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一般掌握)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了解)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一般掌握)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智力差异与因材施教(重点掌握))
二、学生的学习风格与因材施教(一般掌握)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与特性(了解)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一般掌握)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说(一般掌握)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了解)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一般掌握)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了解)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重点掌握)
二、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重点掌握)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论观点(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点掌握)第四章 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含义、种类、作用(一般掌握)
知识的表征存储(重点掌握)
二、知识学习的种类(重点掌握)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了解)
四、知识学习的过程(了解)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一、概念(一般掌握)
二、建构主义对理解的生成过程解释(了解)
三、理解在知识学习中的作用(了解)
四、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重点掌握)
五、概念的理解与教学(一般掌握)
六、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重点掌握)第三节 知识的巩固
一、知识巩固的含及作用(了解)
二、知识巩固的途径(一般掌握)第四节 知识的应用(了解)第五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及其特点(一般掌握)
二、技能的种类(一般掌握)
三、技能的作用(了解)第二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阶段(重点掌握)
二、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一般掌握)第三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国外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一般掌握)
二、我国有关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重点掌握)
(一)、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拟(了解)
(二)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一般掌握)
三、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了解)第六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一般掌握)
二、品质的实质与结构(一般掌握)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了解)第二节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了解)
二、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一般掌握)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重点掌握)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一般掌握)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重点掌握)第七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其特点(重点掌握)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了解)第二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二、教会学生解决问题(了解)第三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重点掌握)
二、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三、创造性的培养(重点掌握)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一般掌握)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般掌握)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重点掌握)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了解)
二、需要层次理论(重点掌握)
三、归因理论(重点掌握)
四、自我效能感理论(一般掌握)
五、成就动机理论(了解)
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培养(了解)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重点掌握)第九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重点掌握)第二节 认知策略(了解)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重点掌握)第四节、资源管理策略(了解)第五节 学习策略的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了解)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了解)第十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迁移(一般掌握)
二、迁移的种类(重点掌握)
三、迁移的作用(了解)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一般)
二、相同要素说(了解)
三、概括说(了解)
四、奥苏贝尔(一般)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掌握)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重点掌握)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含义(一般掌握)
二、因素(了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
四、措施(了解)
第二节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般掌握)
二、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了解)
二、辅导模式(了解)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关系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重点掌握)
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般掌握)
三、教师期望对学生的研究(重点掌握)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重点掌握)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的成长历程(了解)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基本途径(了解)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中的教师角色创新(一般掌握)哲学的分析方法在简答或论述题中的应用
成功经验宝库 2008-4-18 14:22 简答或论述题要点多一般不好记,但你用哲学的内因与外因的方法来分析却很实用。内因就是从人的因素来分析,外因就是从物的因素来分析,以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为例,内因的要点有:(1)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外因的要点有: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这种分析方法你会答出至少两个要点,多时三至四个要点,这样的题目很多,一切都迎刃而解。
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宝库 2008-2-18 8:32:00
思想决定行动。俗话说:“人生能有几次搏”。对于因工作调动造成资格升级的人来说,考试成功是必须的,否则你不合格,无论什么理由,你必须承认不能晋职称,不能晋级。因此,对于考试,必须全力以赴,奋力拼搏,以平生最大的努力来迎接平生最难的考试,尤其年龄越大的,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理解力倒是强了,可记忆力明显减退,只有确保考试成功,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思想问题解决了,就是如何行动。我的经验是从省考试中心发出文件时就开始看教育学,报名后进入全面战备状态,每晚2小时的心理学学习必须保证,5月1日前对照历年试题看完书本;最宝贵的5.1假期要对照资料将心理学多选题、填空题和辨析题全面理解,25分的辨析题很重要,这样拿下第二遍后就能考40多分;最后要利用早晨记忆好的时机将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完成第三遍,最后考试前要对照去年的试题有重点地完成第四遍复习。这样,基本能考60多分。
【2006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高等教育学试题】推荐阅读:
2024年湖北省专职安全员考试试题10-26
2018年湖北省工程测量员技师考试题11-07
湖北省教师资格证高等教育学(知识点总结)06-30
湖北岗前培训考试03-15
2024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简章09-12
湖北省2016年水利质检员模拟试题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