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医用冰箱管理制度(共4篇)
一、检验科试剂贮存冰箱主要存放需低温保存的检验试剂,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二、冰箱内放置温度计或冰箱电子温度计,温度控制在2-8℃(如有特殊要求,按说明书执行),试剂避免与冰箱内壁接触。每日检查并记录温度2次。
三、冰箱内试剂放置应根据品种、性质、用途等分类,存放整齐,并有醒目标识。
(一)需冷藏保存的普通试剂应注明日期和时间后放入冰箱。
(二)贵重试剂需有登记,包括试剂名称、规格、数量等,以备取用、检查。
(三)开瓶后需冷藏的试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时间、用法。
四、冰箱应指定专人管理、养护,每日清洁冰箱,每周擦试消毒冰箱,每月除霜并记录(结霜厚度不超过1cm)。
1 医用冰箱的概念
医用冰箱是主要放置和保存药物、疫苗、酶、激素、干细胞、血小板、精液、移植的皮肤以及动物的组织样本、提取的RNA以及基因文库和一些重要的生物和化学试剂等特殊药品的专业冷藏柜。
2 医用冰箱的种类
医疗单位使用的电冰箱包含了所有家用、商用电冰箱的类型;同时还有血库专用冰箱, 药剂科用药品恒温保存箱, 实验室用的低温冰箱, 超低温冰箱, 以及太平间使用的尸体保存箱, 瞻仰柜等。
3 医用冰箱在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冰箱在冷藏药品时储存温度不符合要求。
医院大多数的冰箱都是冷藏冰柜, 因温度不是实时监控, 没有警示提示, 有时温度出现异常而未能及时发现, 造成有效期内的冷藏制品和药品发生质量变化。药品储存冰箱很多没有数字显示, 只能放置温度计, 在电压不稳时, 温度变化很大却不能及时发现。
3.2 各病区和药房保存药品不当。
药品种类繁多, 临床用药更新速度快。护士及药师没有在使用新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和药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 对药品的理化性质、储存条件不了解, 未按要求储存。例如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丽珠肠乐) 本身应该放置在冰箱冷藏, 结果置于室温下。
3.3 医用冰箱在操作和保养上不当。
在我院没有静脉配置中心, 病区护士要对输液进行配置, 另外在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配药过程中, 出现频繁开关冰箱门或者冰箱门关闭不严等, 使冰箱温度忽高忽低, 影响药品的质量。冰箱没有按时清理和消毒, 影响冷藏物品。
3.4 医护人员违规操作。
3.4.1 医护人员对冰箱消毒意识薄弱。
3.4.2 医护人员洗手率低, 频繁使用冰箱即触摸污染, 医护人员在冰箱放置或拿取药物、制剂时普遍存在洗手观念差。
3.4.3 部分医护人员违反院规在冰箱内存放食品或其他生活用品。
4 医用冰箱的管理对策
4.1 重视医用冰箱品质的管理。
药品贮存条件应力求完善。针对目前冷藏保存的生物制品及药品温度要求越来越严格, 药房应该配备足够容量的冷库和与之相应的自动温度记录设备、温度监控及警示系统, 记录间隔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如果温度出现异常及时提醒药库保管员。各个病区和药房均配备冷藏冰箱, 应安排专人负责, 定期检查、定期清洁消毒、定期维护, 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抽查, 以确保冰箱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2 制定相应的规定。
4.2.1 冰箱要设专人管理, 每周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4.2.2 冰箱内药物、试剂等物品要分类有序放置, 药品标签清楚, 定期进行清点、检查, 贵重药品要登记, 药物开启后未使用完者, 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和用法, 并用无菌瓶口贴覆盖。如有科研用品, 应置于清洁容器内放入冰箱, 并标识清楚。
4.2.3 冰箱内物品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无丢失。
4.2.4 需低温保存已配置的液体, 有效期不超过24 h, 例如:肝素封管液等应注明药物名称、配置时间。
4.2.5 病人的物品, 如:胰岛素需注明床号、姓名、药名、有效期并做好交接班。
4.2.6 医用冰箱内一律不得存放与医疗无关的一切物品, 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4.2.7 医用冰箱的主要用途:主要存放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贵重药品等需低温保存的医用物品。
4.2.8 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 防止倾倒污染其他物品, 并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4.2.9 冰箱内严禁放置痰、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
4.3 加强监督检查。
我院加强落实冰箱管理制度, 使每个护理单元的管理更加有章可循, 管理更加规范化。为了使规范管理持续保持稳定, 护理部和药剂科负责人不定期监督检查, 科室内部每日不定时抽查, 每周定期检查。
4.4 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用药和院感的安全意识, 定期进行全员的知识培训, 要求各科室医护人员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定期 (1~2次/周) 对冰箱进行擦拭消毒处理, 切实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
摘要:医用冰箱是储存药品、标本的重要设施, 其管理是病室管理中的一个难题。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和标本的准确性, 认清其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使其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是切实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医用冰箱,概念,种类,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歆.医用冰箱质量监控表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9) :798.
[2]冯素娟, 倪维.医用冰箱的维修体会[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 32 (6) .
[3]刘田妹, 张素娟.医院冰箱消毒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 (23) :272.
1、设专人管理。
2、定期除霜,每月一次(15号)。
3、保持冰箱内外清洁、整齐,应于除霜后彻底擦试一遍。
4、冰箱内不得存放工作人员的物品及食品,存血液标本要放在加盖的容器内。
5、定期检查药品有无过期,每天检查有无皮试液过期。
6、爱护公物,开关门要轻。
病房一次性使用物品管理制度
1、各科室使用的一次性物品,要根据科室使用情况,申请领用量。一般以 1 周的使用量为限。
2、凡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应按规定放入黄色的垃圾袋内,针头、刀片等锐利的物品放人锐器盒内,由专人负责回收,并送到指定地点,焚烧处理。
3、加强科室管理,对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严格管理,避免流人社会,造成不良后果。
4、教育本科人员,节约使用,不得浪费。
孟津县公疗医院 病房物品、设备管理制度
1、一般管理制度
(l)护士长全面负责物品、仪器设备的请领、保管、报损等,必须设立帐本,分类管理,定期清点,做到帐物相符。
(2)在护士长指导下,各类物品设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一次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
(3)凡因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的医疗器械,应根据医院的赔偿制度处理。
(4)掌握各类物品的性能,分类保管,注意保养、维修,防止生锈、霉烂、虫蛀,提高使用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5)借出物品必须有登记,经手人要签全名,重要物品要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
(6)护士长工作调动时,必须履行交接手续,做好文字记录。
2、被服管理制度:
(l)根据病房床位设立被服基数,应每班清点,保证使用。
(2)每日与洗衣房进行被服交接时应清点数目,确保使用。
(3)洗衣房定期与病房共同进行清点,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基数。
3、设备管理制度:
(l)医疗仪器设备、器械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证使用。
(2)护士要了解各种器械的使用说明,要清楚各种常规使用的医疗设备的性能和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附:物品损坏、赔偿制度
1、凡在本院工作的职工,对公共财物均有爱护、使用和保养的责任,如有丢失、损坏,除赔偿外还要根据情节轻重及当事人平常表现及对问题的认识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理。
2、偶有因工作不慎,致使仪器丢失或损坏,如当事人平常工作细心、谨慎、爱护公物确属表现好者,可酌情减少赔偿费,但要进行教育。
3、因工作不慎而丢失或损坏仪器、器材、耗材,可根据情况赔偿,价值在 100 元以内,赔偿 50 %,价值 100 元以上者,酌情处理,但最低不能少于 50 元。
4、在使用仪器、器械时,违反操作规程致使仪器设备丢失或损坏者,价值 100 元以下的应全部赔偿,超过 100 元的酌情赔偿,但最低不能少于 100 元。
5、凡因使用年久和已有破裂者或因质量太差确实不耐用之物品,虽精心爱护、小心使用,但避免不了破损者,可免予赔偿。
6、损坏仪器、器材经修理尚能正常使用者当事人要负责 修理费的全部或部分,原则同上。
7、凡丢失或损坏仪器、器材,当事人均应:主动报告科室负责人,如隐瞒不报,一经查出,除应全部赔偿外,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程度的处分。
8、不论赔偿价值的全部或部分,均按新旧程度折价计算。赔偿费由主管部门开条由护士长从当事人的奖金中扣除。
9、患者及非本院工作人员,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仪器、器材造成损坏,一律照价赔偿,赔偿费交医院财务部门。
2、清洗消毒的餐具,按一刮、二洗、三过、四消毒、五保洁的顺序操作,对油渍的餐具先用温水或洗洁精洗净。
3、对用蒸汽消毒的餐具,温度一定要达到要求。一旦漏汽要及时维修,保证消毒温度不低于95度,时间不少于15分钟。
4、对用化学消毒法进行消毒的,浓度和消毒时间要达到所用消毒液(粉)的使用要求和规定。消毒完毕取出餐具后要沥尽消毒液,不得用揩布揩干,以免再污染。
5、对已消毒完毕的餐具应放入清洁柜内,防止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