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篇1

发布人:sc207 来源:网络 时间:2015-10-8 点击:6343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省委改革办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99年4月,国务院要求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勘单位实行属地化管理。我省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和省煤田地质局自成立以来,发扬地质“三光荣”精神,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完成了一批地质矿产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调查等重大任务,为全省地勘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同时,地质勘查队伍庞大、体制不顺、事企不分、职责交叉、管理失范、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地勘事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勘单位改革。1999年以来,扎实推进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支持转企改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我省地勘单位改革。2015年,省委主要领导对地勘单位改革做出重要批示。同时,受当前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地勘单位面临新的严峻形势。因此,深化地勘单位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精神的需要,是解决当前地勘单位突出问题的需要,是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已时不待我,必须坚定不移、形成共识、积极稳妥、改出成效。

二、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促进全省地勘事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职责定位,实现事企分开,规范内部管理,建设精干队伍,增强发展后劲,做优地勘事业,壮大地勘企业,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更好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由问题倒逼改革,着力解决解决我省地勘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理顺体制机制,减少同质化竞争,实现事企分开,精简队伍规模,规范内部管理,增强队伍活力,促进我省地勘产业健康发展。

2.区别对待。坚持“一局一策”,不搞“一刀切”,针对各地勘单位局机关、事业单位及其所属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既体现中央、省委改革精神,又符合各地勘单位实际需要。

3.以人为本。从尊重、理解、关心干部职工的角度,深入细致做好思想作,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妥善解决干部职工的合理诉求,尽量解决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确保地勘队伍和谐稳定。

4.聚焦主业。聚焦地质主业,剥离与其无关的辅业和办社会职能,突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工作。

5.积极稳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稳慎有序。

三、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

(一)明确职责定位,减少同质化竞争。根据各地勘单位自身优势,明确主要发展方向,适当调整职能职责,实现差异化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要承担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主要承担有色金属及贵金属地质勘查、开发及服务;省核工业地质局主要承担核地质勘查开发、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探及服务;省煤田地质局主要承担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服务。职能职责调整的具体意见由省编办提出。

(二)突出主业发展,剥离与地质无关的辅业。突出地质勘查及相关主业发展,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的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划归省国土资源厅管理,湖南省地矿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地质中学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下属的湖南省有色地质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省核工业地质局下属的湖南省核工业二四医院划归长沙市委卫计委管理,湖南省核工业技工学校划归长沙市教育局管理。

(三)推进事企分开,鼓励转企改制。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不再从事任何经营活动;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规定,从事与主业相关的部分经营活动;经营类事业单位必须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以局为单位,以行业为主体,将局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整体转企改制,或将所属相关事业单位整体转制,或剥离所属事业单位优良资产注入企业集团。根据“人随事走”的原则,转制事业单位在职人员除提前退休等分流的外,一并转为企业人员。

(四)推进内部重组,规范管理运行。推进事业单位重组:以局为单位,根据“做优事业、方便管理”的原则,综合考虑职能职责、地域关系等因素,对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推进企业撤并重组:以局为单位,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规范内部管理:以局为单位,所属事业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和自愿原则,向集团公司投资,投资的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只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不管理公司经营;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不在集团公司任职,确因工作需要兼职的,可按有关规定审批后,采取兼职不兼酬的方式严格管理;集团公司去行政化,以市场化为方向,严格执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真正成为市场主体。鼓励集团公司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精简人员规模,建设精干队伍。省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将四个地勘局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现有的空缺编制全部核减,并重新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从严控制新进人员,未达到核定规模前,各地勘单位局机关按照“退三进一”的方式、局直属事业单位按照“退二进一”的方式控制新进人员。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提前退休或辞职创业。待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省核工业地质局、省煤田地质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有关具体事宜另行规定。

(六)加强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严格控制地勘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确因工作需要补充人员的,坚持“凡进必考”,重点引进地质及相关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省重大人才项目要增加地质勘查人才工程,提升地勘队伍能力素质。鼓励地勘单位人员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级技能方向发展,地勘一线人员的职称评审,要以专业技术水平为重点,适当放宽学历、外语、计算机等条件,具体办法由省人社部门制定。推进地勘技术创新,加强地勘装备建设,适当提高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

四、改革的主要步骤和时间节点

2015年底启动改革,2020年底基本完成。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一)清理规范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改革总体方案,进行动员部署,全面清理职能职责、主业辅业、机构编制、人员情况、资产情况和经营情况等,为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二)转型优化阶段(2016年6月—2018年6月)。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第一,重新核定“三定”方案,2016年12月前,机构编制部门根据各地勘单位发展方向,从严重新核定职能职责、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调整职能职责;第二,剥离无关辅业,2017年6月前,将各地勘单位所属的学校、医院等办社会职能剥离,将不具备发展前景的企业关闭破产;第三,完成转企改制,2018年6月前,经营类地勘事业单位必须转为企业或撤销,鼓励各地勘单位按照市场经济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推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剥离部分优质资产;第四,精简人员规模,自地勘单位改革总体方案下发之日起,各地勘单位按本轮改革规定的人员进退方式,严格控制新进人员,稳慎分流现有人员,直至消化到重新核定的人员规模。

(三)整合重组阶段(2018年6月—2020年6月)。各地勘单位根据本轮改革要求,以局为单位,对所属事业单位适当撤并重组,精简机构和人员;按“一局一集团公司”模式,将所属企业和优质资产重组整合为一个集团公司,将不具备发展前景、效益低下的企业关闭破产。同时,规范内部管理,按事企分开要求理顺事业单位与集团公司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2020年地勘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后,逐步撤销四个地勘局,分别组建四个相应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行业管理,具体事宜另行规定。集团公司条件成熟后交由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

五、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

(一)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政策 为积极稳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给予5年过渡期(自转制单位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算起),在改革期间及过渡期内,涉改地勘单位享受以下政策。

1.关于人员消化。第一,距国家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特殊工种按有关规定执行)或工龄满30年的男性职工和工龄满25年的女性职工,经本人申请,上调一级岗位工资、五级薪级工资后,按事业身份提前退休。现有离退休人员以及转制时按规定提前退休的人员,经费由财政按原渠道予以全额保障。部分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由原单位管理;整体转制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按照就近原则,由继续保留的事业单位或局机关管理。第二,鼓励地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辞职创业,辞职创业人员,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关系,并一次性给予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为:辞职人员在原地勘事业单位每工作一年,支付本人1个月的上年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2.关于社会保障。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转制地勘事业单位人员在转制前已加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转制后,继续享受事业社保。其他有关涉改地勘单位的社会保障政策,按照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3.关于财政税收。第一,转制地勘单位维持5年财政拨款不变。第二,转制地勘单位完成转制后,在过渡期内,原有正常事业费按相关规定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为确保转制工作顺利进行,省财政可一次性拨付一定数额资金,主要用于资产评估、审计、政策法律咨询等。第四,转制地勘单位转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对转制后经营范围为地质勘查及其相关业务的企业,其增值税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其他有关地勘单位转制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省财政、税务部门可根据具体转制方案制定其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4.关于土地和资产处置。第一,地勘单位转制的,其使用的原划拨土地用途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仍可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有偿使用手续,经评估确定后,以作价出资(入股)方等方式处置,转增国有资本。第二,支持地勘单位依法处置现有存量划拨土地资产,有关政策按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给予省属地勘单位国有划拨土地处置政策支持的复函》(湘政办函〔2011〕156号)规定执行。第三,有关改革中地勘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按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湘办〔2013〕53号)规定执行。

5.关于矿业权处置。转制前地勘单位持有的探矿权采矿权,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采矿权,转让时经批准其价款可转增为国家资本金;属前期国家出资勘查尚未形成矿产地或地勘单位自行出资的探矿权采矿权,由转制后的企业自主经营。

(二)常态化激励政策

1.关于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提高地勘事业单位预算基数,使其基本达到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稳定财政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正常投入,并逐年增长。提高“两权”价款收入返还用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比例。继续保留重大公益性地质找矿设备购置的财政专项,并适当提高标准。

2.关于矿业权出让。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0〕61号)有关规定,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时,要向实行探采一体化的地勘单位倾斜。对已经转制为企业或积极推行企业化改革的国有地勘单位,优先配置部分探矿权。

3.关于投资融资。引导商业银行对地勘企业给予贷款倾斜。出台探矿权等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抵押办法。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篇2

1 地勘会计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地勘会计制度已经服务和支撑地勘经济改革和发展走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对推动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 加强地勘单位的经济管理和财务核算, 拓展服务领域, 建立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 提高地勘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地勘经济体制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地勘单位已进入经济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复杂化的阶段, 呈现出了一是经营服务的领域和地域分布广;二是管理层级不断增多, 甚至达到了五级管理层次;三是经营种类不断增加, 多业混营的交叉局面。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已开始难以适应如此繁荣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地勘单位涉足的服务和经营领域越来越宽广, 但在地勘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仍然五花八门, 难以妥善处理。如矿业权的评估、矿业权的转让、矿业权的投资等等的会计处理问题;地质勘探单位多元化投资企业的管理;上市公司的财务处理等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 对于已经实施了多年的地勘财务会计制度提出了改革和创新的强烈要求。一是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已无法有效地服务和适应于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处理制度来解决;三是如果抛弃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 目前又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制度来替代;四是现行的地勘会计制度再不进行大的改革和创新就会阻碍地勘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 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发展地勘主业, 加速资本运作

地勘单位财会制度与其他行业财会制度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一是具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特点;二是适合市场需要, 又具备企业会计制度部分特点。

财务预算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化, 编制全面预算, 明确各职能部门管理目标, 为不同行业的经营实体的生产经营和成本核算提供指导, 盘活地勘行业的优势资产, 促进资本运作, 是地勘单位财会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近几年来地勘单位之所以取得快速的发展, 就是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积极推行了企业化经营管理的理念, 形成了一套适应自身特点和市场要求的运行管理机制。长期以来, 地质勘探单位是计划经济的附属物, 地勘单位的生产经营必须统统纳入国家计划之中, 国家拨款是单一资金来源, 地勘会计制度核算的仅仅是用于养队伍的专项拨款和数额很少小地质工作经费的, 即“事业部分”。九十年代中后期, 由于财政拨款不足, 为了地勘单位的生存和经济发展, 以事业单位资产为依托, 整建制投资兴办企业, 实际上, 将事业单位资产转化为国有企业资产, 这也驱使地勘单位由公益性向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变, 地勘单位生产经营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由原来单一国家计划内任务, 向市场多领域扩延, 国家投资的单一资金来源局面发生改变, 出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而占地勘单位主要部分的业务是市场项目, 即“企业部分”。为了适应地勘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变化的需要, 必须建立以投资、生产、成本核算、利润等为基础的财务预算体系, 发挥财务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决策作用。

3 加强地勘单位的经营成本管理, 追求单位效益最大化

控制生产经营成本是地勘单位增加利润的最有效途径,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保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 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 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 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 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 不高估资产或收益, 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地勘单位应该按投资管理的方式, 选择采用“成本法”, 根据投资比例等决策生产经营活动, 而不应该“事企不分”, 简单的“汇总并表”。要充分考虑资金收益率, 核算投入与产出的比率, 收入与成本费用的差值, 应参考企业会计制度, 全成本核算, 利用本利分析法, 制定成本管理目标, 进行成本控制, 降低单位成本, 追求单位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4 地勘单位财会制度改革的探索

地勘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与时俱进, 不拘一格。其一要坚持事业性质企业化经营的定位;其二要突出地质勘查行业不同与其他任何产业、事业的特性;第三不再搞地勘单位综合性财会制度, 就是地质勘查行业会计制度。地勘单位搞的非地勘业, 就应当注册登记, 取得工商业法人资格, 进行独立经营, 执行同行业会计制度, 适应事企分离的需要。同时, 应该从地勘单位性质的特殊性及普遍性出发, 结合地勘单位现处于的地位, 进行论证分析, 围绕如何做大做强地勘单位, 如何有利于地勘单位长足发展, 进行探讨, 而不是一味的探讨会计核算方式, 而探讨核算, 应考虑地勘单位长远利益和队伍稳定。地勘单位资产少包袱重, 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严重失调, 地勘单位背负的社会义务太重, 没有财政补贴, 更无法保证职工特别是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利益。属地化后, 应坚持“戴事业的帽子, 走企业的路子”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积极争取支持政策, 为地勘队伍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地勘单位的改革, 通过改革建立适应过渡期地勘单位特点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运作机制。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也应按照这个工作思路进行管理和搞好会计核算, 这也是基于地勘单位管理现状, 事业部分按照地勘会计制度进行管理核算, 企业部分按照相应行业会计制度来执行的, 各单位应该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 认真研究、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

5 结语

地勘单位只有在引进现代企业会计的管理理念, 把成本管理和效益最大化当做地勘单位考核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建立系统、科学的现代会计管理制度, 完善预算和核算相结合的会计运行体系;找准适合地质勘探单位的发展方向, 要提高地勘单位财务管理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开展财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和学习, 培养高级财务管理人才, 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认真研究、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 使地勘项目管理和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合理, 更好地为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摘要:分析了地勘会计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进而探讨了地勘单位财会制度改革的一些对策与建议, 指出必须完善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 发展地勘主业, 加速资本运作;加强地勘单位的经营成本管理, 追求单位效益最大化;不断提高地勘单位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深入研究、探索适合本单位实际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体系, 使地勘项目管理和成本核算更加科学合理, 更好地为地勘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关键词:地勘单位,财会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孟书梅.浅析加强地勘项目的成本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18 (27) :120-122.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篇3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问题;对策

今年来,地勘事业单位越来越重视绩效工资制度,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地勘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地勘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地位,应该加大对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

一、绩效工资制度的含义

绩效工资制度主要指的就是以对所有工作人员绩效的有效考核为基础,从而实现工资与考核结果相挂钩的一种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包括的方面很多:第一,岗位工资,岗位工资主要是按照员工所在岗位的技术含量和性质;第二,薪级工资,薪级工资主要是按照员工所在岗位的工龄和表现而制定出来的;第三,津贴补贴,津贴补贴主要是由员工的岗位特殊性而做出的补贴,它属于补偿性质;第四,绩效工资,员工工资的多少主要是由员工自身的业绩成果来决定的,同时绩效工资的工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绩效工资制度的优点有很多,它不仅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不断节省工资成本,同时又能突出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二、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统一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地勘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来制定自身的绩效标准,但是,从目前我国地勘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没有统一的标准,不知道要根据什么来规定标准。另外,很多地勘事业单位考评中的一些非量性指标,比如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态度等,这些都很难对其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勘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水平。

(二)滞后的绩效工资体系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地勘事业单位发展起步晚,建立的绩效工资体系比较落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绩效工资体系已经不能跟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地勘事业单位很少把绩效工资的实施过程考虑在内,从而使得绩效工资体系改革流于形式,阻碍了绩效工资体系水平。

(三)不到位的收入规范工作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很多地勘事业单位的收入规范工作都没有进行到位,缺乏相应的工资规范收入项目。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办法非常多,各个地方的收入分配都不一样,但是,都缺乏相应的收入规范标准。

(四)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众所周知,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是绩效工资制度能够顺利落实的关键所在。但是,从目前我国地勘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来看,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还比较落后传统。同时,很多地勘事业单位都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从而使得员工的能力与绩效呈反比。

三、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

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工作一直以来给人们的感觉就是“铁饭碗”工作,但是为了彻底改革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就需要改变以往的这种传统思想机制,变成择优聘用、按岗聘用等。与此同时,还要制定出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有效进行。

(二)科学的衔接岗位管理和工资体系

针对地勘事业单位的岗位性质来说,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但是,据相关统计,大部分的地勘事业单位员工都是一人身兼多职,比如,领导人员兼职技术员工作等,这样的兼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地勘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应该建立科学的衔接岗位管理和工资体系,充分发挥自主分配的作用,从而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进度。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估体系

对于地勘事业单位来说,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估体系非常的重要。在地勘事业单位中,岗位绩效工资结构份额中绩效工资占据的比例最大,因此,地勘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评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同时,地勘事业单位还应该把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绩效工资评估的质量。

(四)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也属于地勘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对策。在整个绩效考核流程中,地勘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应该定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深入了解绩效工资的具体考核方式和详细内容,把绩效工资自身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与此同时,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所有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都能从心里认可绩效考核。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地勘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地勘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认识到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性,不断建立绩效考核反馈机制,科学的衔接岗位管理和工资体系,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工资评估体系,从而保证我国地勘事业单位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倪芬.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重点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9-11.

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篇4

一、地勘单位改革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和社会保障投入。

改革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资本积累做基础,有了资本积累才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走进市场参与公平竞争。如何快速实现地勘单位的资本积累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长期以来地勘单位生产方式落后,相当于一种简单再生产的关系,大体维持收支平衡。近年来,地勘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资本积累有了一定的上升,但是速度不快,我们目前地勘行业的平均节余收益在8%-20%之间,利润水平不高,人均净资产仅达到10余万元,人均净资产数量是经营的本钱,是推进企业化经营的基础,在人均净资产低于30万元的情况下,经营就比较困难。尽管与从前比,我们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与一个成熟的企业相比,我们简直就是一个新生的“婴儿”,需要得到关爱与呵护,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决不能简单化的一刀切,需要有一个通过资本积累的成长过程,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出的,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资本积累过程,那是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资本积累是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

此外地勘单位是国有事业单位,要想改为企业化模式,必须建立和完善好自己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一般都有完善的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住房公积金体系,好一些的企业还有补充养老保险、大额医疗保险,补充公积金,优秀些的企业还有企业年金、股权激励政策。而我们地勘单位如果靠自身去完善这些保障体系,必然要加大成本,甚至重新步入亏损的边缘,所以这些困难都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充分考虑,帮助消化,地勘单位只有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实现稳定转企,否则人心不稳,难以继续跨越发展。

(二)体制和机制不活,管理方式亟待创新。

由于地勘单位现行模式、管理方式、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都比较落后,没有灵活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地勘单位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职责不清;二是布局结构不合理;三是社会化程度较低;四是用人、分配等机制不活,地勘单位的用人、分配等制度缺乏应有的自主权,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五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方式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地勘单位职能的转变,也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限制了地勘单位的活力和产出效益,束缚了自身的发展。世界管理大师韦尔奇说,要不断在企业内部进行革命,而且他指出,在必须变革之前做出变革。实践证明,地勘单位发展的动力在改制经营,迅速完善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是我们地勘单位必须去实践的,必须克服等、靠、要的被动局面。哪个单位变革得早,有创新,哪个单位就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不改制经营,其发展与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路子就会越走越窄。创新是地勘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观念创新是前提,人才创新是根本,管理创新是基础。

(三)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不够解放,缺少忧患意识,对找矿改革发展的认识高度有待提高。

习惯性思维和主观偏见的突出表现是思想禁锢、思想僵化和思想懈怠,它直接制约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是地勘单位思想解放的最大障碍。因此,解放思想必须打破思想禁锢,摒弃一切束缚思想发展的观念,克服各种困难,促进思想解放。

要突破习惯于单凭老方式、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因循守旧;要突破习惯于凭主观意志办事,盲目蛮干、随意性大;要突破习惯于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缺乏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大局意识和进取意识。解放思想要勇于在改革发展的热潮中来审视自己,找准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突破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使思想观念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同进”。

尽管近年来,地勘单位的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有了较大更新,但是仍然有一些人具有较浓的保守意识,求稳、不思进取,希望国家给予地勘单位的事业帽子带得更长时间,至于改不改制,变不变革与己无关,最好让后来人去实践。其实这种思想是很可怕的,因为地勘发展机遇不会时时光顾我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更何况政策上允许我们带着事业的帽子去改革,如果我们地勘人不把握机遇,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现在的讨论中有一些人提出能否恢复对地勘单位的全额拨款,能否让地勘单位职工终生享受国家的劳保政策等等,其实这些是不可能的,今年,国家已明确要求五省市试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预计3至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看来事业单位的优势逐渐在减弱,如果到时去被动改,会失去许多既得利益,闪失较大,更不利于稳定。所以现在我们要运筹帷幄,充分解放思想,树立忧患意识,获得先机,取得发展的动力,以不变应万变。

(四)制约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仍需改善,国家扶持地勘单位的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尽管涉及到地勘单位改革问题,要求地勘单位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但这只是一个纲,并没有明确地勘单位具体怎么改,也没有明确改革的切入点。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大讨论”活动,国家能够进一步明确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与思路,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导,统一认识。我们希望至少在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出台一些具体的有利于地勘单位改革的政策,对地勘单位要继续扶持一段时期,给予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提高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随着地勘经济的好转,地勘单位与各地方关系的协调是一个很大难题,有一大部分时间用在协调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突出的包括林地问题、占用耕地问题、使用爆破材料问题等,许多地方林政部门故意干预地勘单位找矿活动,还有的地方林业部门对于辖区内地勘单位的矿权实施封锁,无理要求低成本合作,否则任何人不准进入该林区施工。对于占用耕地问题一些农民也公然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在矿权管理方面,我省目前的管理环境也比较趋紧,许多合作项目已经运营很长时间,矿权始终不能及时解禁贯入合作公司中,使地勘单位的市场形象受到质疑。我省矿权管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问题,一些地域的矿权不公开,直到地勘单位已经去做地质工作后才被告之已被登记。地勘单位遭受一些不应有的损失。另外,公益性地质资料各为己有,1:20万、1:5万的各类物化探及地质、遥感资料,在国外已真正公开共享,而我们目前还做不到。各单位之间目前都很保守,资料不能相互使用,资料相互不提供,容易照成地质工作的重复性。建议上级管理部门能出台更多适合地勘单位特点的政策,放松环境,放开市场。

(五)历史形成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队伍的和谐稳定。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地勘单位包袱十分沉重,解决难度大,牵扯分散和牺牲我们大量精力却依然不尽人意。如历史欠帐问题、不良资产问题、老基地年久失修改造问题、职工住房问题、协解人员问题、离退休职工待遇问题、子女就业难问题、待岗职工生活费偏低问题等等。这些反映出来共性的问题,有的是受到政策和资金限制解决起来有困难;反映出来的带有个性的问题多数是历史遗留的棘手问题,处理不当就会激化矛盾或产生负面影响。这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已较严重影响了部分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当前维护好地勘单位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稳定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和谐稳定才能有效地促进科学发展,而许多具体问题还需要在改革发展中逐步去解决。

(六)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匮乏。

过去,我们地质项目少,生存空间狭窄,在缺乏严密科学审慎的态度下,轻率决策,盲目冒进我们不熟悉、不内行的领域,尽管动机好,但效果不好,我们先后兴办的几十项产业尽管也有过一时风光,但无一生存,还给我们留下许多“罗烂”。

进入属地化以来,伴随着矿业的热潮,地质勘察项目迅速增多,效益转好。地勘单位及时调整思路,确立了紧紧依靠地勘主业的战略格局,坚持以找矿为中心,大力发展地质勘查业,开拓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新领域。但是我们知道由于产业结构单一,会束缚我们的发展空间,完全依靠地质项目,项目一旦减少,我们的产值效益立马减少,缺少强有力的发展保障,富民强局的目标难以顺利落实。

为了实现富民强局的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多元化发展格局,寻求与地勘有关的边缘产业项目,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走勘察、开发一体化的道路是一个许多省通过实践印证可行的,但是在我省进入采矿业还存在许多障碍,资金、技术、现行的矿权政策等很多都不完全具备,因此急需要政策支持。此外,地勘单位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等方面都具有用武之地,通过我们与社会的融合,并提供优质服务,相信一定会开拓出充满活力的市场新天地。问题是解决好市场认可、主动服务、做好技术开发等一系列工作,让我们的工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需。广东省某地质队属地化后,认为地质工作要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就必须时刻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寻找切入点。他们主动与市政府打报告,希望挂出该市地质队的牌子,结果得到批准,这样一套人马、两块招牌,使自己与地方的距离拉近了,在一次市人大、政协会议上他们知道政府很关心农作物受污染的问题,就主动建议开展全市的土壤环境地质调查,还参与城市规划、建设等有关方案的论证,回答市“两会”提出的有关地质方面的问题,成为市政府的得力助手。结果市政府办公会议决定由地方财政拨出专款由该队负责全地区土壤环境调查,并把与城市地质有关的规范项目完全交给该队,这样该队在这些领域里取得了可观的收益,并提升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值得我们学习。

(七)装备陈旧老化、科技含量低,地质勘查手段和方法需要更新。

地勘单位现有的设备仪器陈旧、老化,包括现有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已跟不上当前的发展),对找矿工作带来了制约,设备仪器的更新换代势在必行。先进理论的引进和应用尽可能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引进新方法、新理论,与各大专院校与地质科研所合作,采用新理论力争在找矿上实现重大突破。另外加大对新技术、新理论的资金投入。

(八)人员结构余缺并存,找矿科研技术力量薄弱。

近年来,随着目前地勘队伍的技术人员老化,加之前几年地质工作的低谷,现有的技术人员对目前找矿新理论、新方法了解甚少,严重影响到找矿工作的成果,应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督促自身的学习,特别是技术负责人与野外生产骨干。

随着地勘单位项目的增多,加之前几年地勘行业低谷,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虽然新召来一些大学生,但需要二至三年的培养才能发挥作用,供需矛盾突出。目前我院只能依靠回聘退休的老工程师搞地质科研。此外,与经营管理有关的经营管理人才也稀缺,地勘单位更缺少复合型人才。地质勘查的科研部门受历史原因有些断档,需要进一步完善,探矿是一种手段,科学研究要跟上探矿过程,要进一步发挥老顾问、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

(九)商业性地质市场不规范、不发育,地勘单位发展矿业经济步履维艰。

商业性地质市场尚未形成,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通,招商引资的政策相对不宽松,严重影响地质找矿成果的商品化。地勘单位的最大优势是地质找矿和工程勘察,应该把这两项工作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育。地质勘查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地质技术及其新成果、新的服务方式,管理文化氛围;即上下同心同德地适应地勘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观,新形势下的找矿要求,新理论、新经验的学习率和传递率都十分重要。商业地质市场要得到加强,那是地勘单位必须做到的,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给予进一步明确,只有把商业地质发展上去,地勘单位的主体资格才能体现出来,才能树立强有力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十)地质勘查业准入门槛过低,国有地勘单位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

为了解决地勘队伍的生存问题,地勘单位千方百计地开拓地质市场,发展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解决了自身的生存问题。但就全行业来看,地勘单位所从事的产业是过度竞争的产业,无论是从事自己的延伸产业工勘施工业还是拓展出去的多种经营,都面临着内外部的恶性竞争。由于科技含量低、准入门槛低,因此收费率不断下降,垫付资金不断增加,地勘单位在很多领域内与个体、民营企业的恶性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 的残酷程度,致使其盈利水平降低,资金周转困难。近年来,地勘单位之间的竞争也在凸显,跨区工作中许多单位为争夺市场,人为压力价格,兄弟单位互相拆台情况时有发生,矛盾突出,缺少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使得不规范事情屡屡发生,有待于通过政策进一步规范,让地勘单位在质量管理和成信经营方面多下功夫。

(十一)“三光荣”传统淡化,职工思想稳定工作需改进和加强。

“三光荣”的优良传统是一代又一代地质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所磨练出来的精神食粮,新时期随着地勘经济的好转,对该传统提的少,有些单位更是对其淡化,这是不可取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继承和发扬 “三光荣”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把现有地质队伍建设成精干的、富有奉献精神的、技术素质高的、装备精良的发展地质工作的骨干力量。

二、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急需落实的政策。

(一)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制订完善和实施扶持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地勘单位开展地质勘查、发展矿业经济、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诸多方面,建议省、厅、局都应尽快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促进地勘经济发展。

(二)制订出地勘单位中长期发展战略,尤其对地勘单位的改制转企,省、厅、局都必须尽快制订规划,明确转企方向,确定推进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动起来,循序渐进,确保地勘单位健康发展。

(三)地质找矿与矿业管理、地勘队伍建设协调配合。要进一步简化矿业管理程序,对地勘单位给予更多的实质性优惠措施,地勘单位也要迅速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特别是在分配制度上给予基层单位更多的自主政策。

迅速实现地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的更新,加强包括财务、资产、劳动人事、合同资质、安全生产、基地建设、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落实找矿奖励和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培育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创新奉献精神,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打造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协调各相关主体的权益关系,激励其能动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

要处使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和基层地勘单位运营相互联动机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推进,同时地勘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拓宽发展空间。

要着力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既分体运行又相互衔接的机制,力争更多的公益性地质工作转入商业性勘查开发,建立与新形势、新的地勘费拨付制度、新的企业组成形式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打造能够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新型地勘企业。

努力促进地质勘查与矿产开发紧密结合机制,进一步放开上级主管部门对矿权的限制政策,让地勘单位积极介入矿产开发领域,实现技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利于实现资本积累和提高职工收入,有利于地勘单位根本上转企。找矿是矿业的最前端,搞好矿业开发,拉长地勘产业链条是地勘单位向矿业纵深发展的一个极好选择和取向。各地勘单位都能做到“一院一矿”、“一院多矿”,既增添发展后劲,又可以改善产业格局,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

(五)在带好事业的帽子的同时,行之有效的推动和鼓励地勘单位进行事业、企业分体运行,让地勘单位利用其现有的内部股份制企业,精心策划,合理打造,运用市场机制管理和运作,将事业政策有限制的经营手段或分配手段贯注到公司里实施,并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今后的工作重心有必要向企业化适当倾斜,为今后的整体转制积累经验。企业发展规范或强大了,更容易对外扩张和长足发展。提升企业的资质水平,依靠企业去收购兼并矿权或矿山超作上难度会降低,而且政策阻力会小。

要系统的要求地勘单位迅速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不光是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还要做好各类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同时还要引进一定的矿山开发人才,以更好的配合“一院一矿”或“一院多矿”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实施。从政策上要求地勘单位必须加强转企培训,统一组织地勘单位现有管理人员学会公司法、经济合同法、税法、劳动法等许多与经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会如何合理避税,学习如何参与市场营销,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扩大影响,谋求双赢。学习兄弟地勘单位、外省相关单位的一些成功改制经验,学习经营良好的企业的发展经验,学习投资知识技巧,以更好的心态走进市场。

(六)充分调动国有地勘单位找矿积极性。矿业是地勘单位的本行范畴,顺着矿业这根链条去拓展、去发展无疑是正确选择,上级应该赋予地勘单位相应的矿业开发权,更有效刺激地勘单位找矿的积极性;给予地勘单位及找矿有功人员必要的股权奖励,无论是转让或开发使地勘单位长期在矿权上受益。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找矿高科技手段,与国外同行广泛交流,引进新理论,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技术上实现新突破。给基层单位更多的自主奖励政策,对找矿有功人员重奖。对于矿权转让或合作开发,上级应给予地勘单位更多的宽松政策和增值收益。

(七)搞活商业性地质勘查市场问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矿产勘查,完全交给市场运作,确立地勘单位在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国内矿业企业今后将不再享有“免费的午餐”,要开采矿产资源,要么投资地勘单位合作勘查,要么出资购买矿业权。

为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建立并实行地质勘查基金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开放运作。在勘查前广泛募集基金,该基金将对其投入勘查的所有项目和成果共享,该基金主要用于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前期勘查,特别是新地区、新矿种、新类型等矿产资源的勘查。鼓励地方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参与项目资金的投资合作,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对一些勘查风险比较大的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政府适当投入勘查资金,引导和鼓励商业性勘查投资。由省地质勘查基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出资查明的矿产资源,所得收入由投资各方按比例分成。政府所得主要用于补充基金,实现基金的滚动发展。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之辨析 篇5

摘要: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实质上意味着对政府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调整。我们理解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服务性质的不同分别转化成相应的社会主体,而是从总体上强调鼓励企业、非营利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具体生产,改变政府作为单一生产方的局面,在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提供方的前提下形成一种多元竞争的格局,从而确保公共服务的质与量。

关键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公共服务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在实践上已经推行了许久,时至今日,它仍然是政府改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非常明确地指出下一阶段的改革方向,继续使用了“推行政事分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等词句[1]。这说明事业单位的改革仍有待深入,似乎也印证了“事业单位改革正涉入深水区”的说法。笔者认为,在艰难复杂的实践面前,人们应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未来的改革路径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否则,事业单位的改革可能又会陷入漫长的摸索阶段,能不能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取得实质性进展有可能成为未知之数。本文拟在简单回顾事业单位改革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背景,谈谈对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看法。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政府开始尝试推行事业单位改革以来,伴随着事业单位的总体面貌不断发生着变化,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探讨一直比较活跃,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我国的事业单位为什么要改革?二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三是对继续改革的种种思路构想。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其实也从侧面描述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即在经济领域推行政企分开,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同时,公众对庞大的事业部门日益不满,沉重的财政供养之下的事业单位似乎并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因此改革开始进入摸索阶段,最终为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开始向政事分开、社会化的方向前

进。不论当初改革的直接意图如何,现实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让人失望的局面,包括一批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导致政府向人们提供的公共服务日益缩水;而有些事业单位在享受财政供养的同时却不能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这些现象综合起来,加上近几年来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直接导致了这样一个印象,即现有的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无论是在公平还是效率上都不能满足需要。换句话说,没有人认为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取得了成功。理论界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纷纷在党的大政方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实践中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做了积极的探索,其中实质性的关注点就在于“分类改革”。实践中政府部门在摸索应该怎么分类,理论上学者和专家们也根据一些理论对事业部门进行了分类。这种情况让人觉得当下事业单位改革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如此一来,事业单位的改革就只剩下了一个主要任务,即将各种事业单位按照现行的服务性质划分,然后对应地将之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吗?笔者不以为然。

笔者认为,如果分类改革指的就是将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随之一一对应将其转化成不同性质的社会主体,恐怕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目标。我们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将事业单位这个部门从总体上削减、分化,而是有必要把眼界放宽,着眼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如果能将事业单位改革与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考察,那么,分类改革就值得重新理解。

在我国,事业单位指的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实质是政府为了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而直接组织的公共服务生产部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事业单位的存在看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具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宜把事业单位的改革放到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大框架下讨论而不是孤立地讨论它本身。很显然,事业单位的改革必定关系到整个公共服务体系的某些变化,因此,只有掌握了整个社会如何提供、生产公共服务,我们才能更科学地理解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

关于公共服务,国内的很多学者现在已经接受了美国学者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服务产业中区分提供方和生产方的做法。埃利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在公共服务产业中有三方,即提供方、生产方和受益方,其中提供方指的是负责公共事物的规划、融资、安排生产、管理、监督的一方;生产方指的是适应提供方的要求,直接生产公共服务,并将服务按照数量和质量要求输送给用户一方[3]。按照这种观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可以分开,各种主体可以进行多元组合,这彻底扭转了以往人们认为公共服务只能由公共部门亲自生产的观念,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中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其中政府是以强制税收为公民提供服务,非营利部门是人们自愿结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逐利润,所以显然不在此列。而对于公共服务的生产者,政府、非营利部门、企业都可以担任,比如,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办公立医院,非营利部门可以民间出资办非营利医院,私人也可以出资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以此谋求利润。所以,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事实上可以多元化,没有理由认为一定要公共部门自行组织生产;只要公共部门负责提供,无论具体的生产交给谁,都没有推卸责任,也就没有理由反对它的存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存在事实上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且由政府自行组织生产。如果说事业单位改革最直观的意图就是改变或者减少这种生产方式,那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在直接减少政府提供——政府生产这种公共服务模式的情况下,整体的公共服务应该如何安排?在此,有几点需要明确:一是在现实情况下,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无论是从量还是质上都在提高,整体上削减公共服务似乎不太现实,况且也和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公共服务相悖。二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政府的责任很难推卸。从理论上讲,公共服务的提供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营利部门;政府的确不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唯一承担者,提供者应该多元化,这也是很多人提到的西方一些公民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情况,非营利部门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但就我们的现实而言,非营利部门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让这些资源匮乏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在公共服务中担当重要责任无疑是不太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面对

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政府作为提供者无法逃避。三是在政府作为提供者的前提下,如果减少政府直接组织生产这种方式,就应该有其他生产方式可以弥补,否则整体上就会失衡。所以,站在全局的角度,为保持或者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服务水准,事业单位改革比较现实的目标不是政府作为提供者削减公共服务,而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之时,其具体的生产方式需要进行调整,即减少政府直接作为,让企业、非营利部门加入,成为生产者,多方进行合作,一起满足公众需求。笔者认为,这才是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社会化的真义,才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现实目标。

如果我们把事业单位改革放在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那就有必要在公共服务生产方式多元化的框架中来讨论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操作,尤其是现在被作为焦点对待的分类改革。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

当然,首先我们承认原有的事业单位有三种路径可以选择,即有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企业三种身份可供转换,这和目前公认的分类推进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在下一步的问题上,普遍的焦点都在讨论何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应该对应地转换成何种性质的社会主体,是转换成政府部门,还是变成民间的非营利组织,还是直接推进市场变成企业?比如,有学者就将我国的事业单位按照性质划分为行政支持类、纯公益类、准公益类和经营类,然后按照性质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具体想法是行政支持类只允许政府举办,经费来源完全靠财政拨款,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可依照国家机关进行管理;对纯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其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基础性和业务项目的多少,核定人员编制和财政补助,实现宏观控制、科学管理和合理布局,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对准公益类事业单位,要建立政府补贴和收费相结合的、非营利的成本补贴机制,实行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类事业单位,对这类单位实行社会化管理,依法进行法人登记

[4]。像这样提出自己看法的还有很多,事实上,笔者认为这种分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理由之一,对于现存的庞杂的事业单位群体,给出一个清晰的划分标

准并不容易;理由之二,如果着眼于公共服务的生产,希望原来事业单位所做的工作有机构能承接下去,那从理论上非营利组织、企业均可以,因为无论是非营利部门还是企业,只要和政府恰当合作,它们都可以生产公共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事业单位转换成哪种性质的社会主体事实上都不会影响公共服务的生产。如此一来,分类改革究竟意在何指呢?笔者认为,分类改革的主要意图要从总体上改变以往生产主体单一的局面,构建多元竞争的框架,以此来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其更可能关注的是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能够有多种转换选择,而不是要求同一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必须有相同的转换选择,以此造成按照服务性质不同而形成的分类。举例说明,在医疗卫生领域内,如果原有的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院能分别转化成非营利性质的医院由民间运营,或者转化成营利性质的私立医院,或者还是保留原来公立医院的性质,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多元竞争的局面,同一服务领域内各种类别的生产主体都有,我们认为这可能更贴近分类改革的真实意图。简而言之,分类改革从总体上指的是公共服务的生产主体能够多元化,针对某一具体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应该允许它们转换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服务领域内的事业单位,要求它们整体划一地转换成某种性质的社会主体。

当然,既然在不影响和政府合作的前提下,单个的事业单位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对于转换后不同性质的公共服务生产主体,政府也应该有不同的约束机制或者监管体系,在运行机制上真正实现分类管理,区别对待,这样才不至于在公共服务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竞争局面。其中,事业单位如果保留政府部门身份,继续享受财政供养,就不允许从事营利行为,也不允许接受社会捐赠,应该无偿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如果转换成非营利组织,作为民间组织,它可以吸收社会捐赠和利用经营收入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政府还应该在某种程度上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事业单位如果进入市场,直接转换成企业,那么它的行为就要按照企业法人来对待,对其经营行为国家要依法征税,政府也可以按照市场法则向其购买公共服务。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有不同的约束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公共服务的有序竞争局面。

站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全局考虑,事业单位改革在当下中国较为现实的目标应该是,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前提下,政府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这种方式要减少,相应地要让非营利部门、企业加入到生产公共服务的行列中来。因此,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焦点也就不在于对某种服务性质的事业单位如何定位,从而转化成不同类别的社会主体;而是从总体上构建政府部门、企业、非营利部门三种生产主体的多元竞争局面,对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予以区别对待,分类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__大和__届_中、_中、_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积极配合政府机构改革,本着规范、搞活、发展的宗旨,通过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规范,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基础优先、服务公平、区域均衡、门类齐全的公益服务体系和公益目标明确、投入机制完善、布局结构合理、治理结构规范、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精简、优化、效能的原则。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要求,适当调整现有事业单位,优化布局结构,创新体制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事业单位服务水平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坚持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的原则。合理界定事业单位的性质,规范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使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三)坚持分类管理、衔接配套的原则。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要与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和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各行业体制改革相配套、相衔接,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四)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保障改革所涉及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操作,确保改革顺利有序推进。

三、目标任务

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对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清理,对保留的事业单位重新规范,并根据其职责任务,进行科学分类,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实现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科学、单位名称规范、职责界定清晰、经费渠道适宜、编制职数合理、内设机构精干、类别划分准确、管理规范有序,逐步理顺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布局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事业单位生产力,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一)清理

根据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采取“撤、并、转”的方法,对事业单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予撤销:

(1)长期不开展工作或不能正常运转的;

(2)长期无正式在编工作人员,其日常工作由机关工作人员或其他外聘人员承担的;

(3)所承担的职责已完全划入行政机关的;

(4)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或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的;

(5)任务严重不足,长期不出成果,社会效益差的。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事业单位应成建制合并,确因工作需要的,可保留牌子:

(1)分工过细、规模偏小、工作量不大、社会效益不佳的;

(2)职责任务相近、工作任务交叉、设置不合理的;

(3)同一部门所属多个单位承担执法职责的;

(4)随主管部门划转,需进行合并的;

(5)具有不同隶属关系,业务相同相近的。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事业单位,应逐步转制:

(1)现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他营利性活动的;

(2)属于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收费服务的;

(3)现承担的工作任务可由市场调节解决,或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由其他社会组织承担的。

(二)规范

1、机构名称。事业单位的名称应当规范、准确,能够反映其机构的性质特征、举办主体、所在区域、主要职责、组织形式等内容。除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冠以局、办外,其他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再称局、办。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挂牌子,除法律法规或上级规定必须增挂外,一般应通过明确职责或变更单位名称的方式予以解决。

2、职责任务。事业单位的职责任务,要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编制管理的政策规定为依据,科学合理地界定,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的属性特点,并与行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区别。

3、机构规格。事业单位的规格一般要比其举办主体的规格低一格,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的规格要比事业单位低一格。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现行规格与上述要求不符的,要重新确定规范。

4、经费形式。事业单位的经费形式应根据事业单位的类别和职能属性合理确定,具体可分为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和自收自支三种类型。国家规定可以获取规费收入并实行管理费开支的,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

财政拨款类。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难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其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拨款。

财政补助类。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市场运作或运用自身条件开展有偿服务,能够取得一定数量的经济收入,但不足以抵补本单位经常性支出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财政补助。

自收自支类。对业务活动具有公益属性,通过市场运作,利用专门知识和技能开展有偿服务,获取比较稳定收入并能保证基本支出需要的事业单位,经费形式确定为自收自支。

5、人员编制及结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根据其承担的工作量及内部岗位设置要求,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核定。凡国家和省有定编标准的,按照标准从紧核定;无定编标准的,要结合财力状况,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综合考虑单位性质、职责任务、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核定。对承担行政管理、行政监督、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从紧核定并适当精简;对承担公益职能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应严格控制在履行公益职能所必需的范围内,并要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对编制数与承担的工作量明显偏离的,其编制应予裁减。在清理规范过程中,事业单位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在重新核定事业单位编制的同时,要对其人员编制结构进行规范。以管理岗位为主体的单位管理人员编制不少于50%,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体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不少于70%,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体的单位工勤人员编制不少于50%。

6、内设机构。事业单位的内设机构应根据单位职责任务、内部分工和岗位要求综合设置,不宜过多过细,一般不设4人以下的内设机构。业务科室不少于70%。

7、领导职数。事业单位的领导职数应根据事业单位自身规模、工作任务等因素从严从紧配备,提倡党政领导交叉任职。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职数,按照《阳泉市机构编制管理办法》中的标准核定。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事业单位现有领导职数超过规定要求的,或单位需要撤销、合并的,在过渡期保留现有人员的相应待遇。

(三)分类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即从事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行政管理工作,并按照行政机构方式运行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实现或经过相应调整后可以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或者为政府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其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同情况,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别。

——公益一类。即从事关系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卫生、经济社会秩序和公民基本社会权利的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二类。即面向全社会提供涉及人民群众普遍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公益服务,可部分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

(四)改革

1、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依据《行政许可法》规定,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革。完全或基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有行政编制或可以调剂行政编制的,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目前不具备划转条件的,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划转。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原则上将行政职能收回行政机关。对一时难以收回的,依法予以授权或委托,未经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职能必须取消。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后,原事业单位机构进行综合设置,该归并的归并,该撤销的坚决予以撤销。今后,除法律法规授权外,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依法进行企业注册,撤销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注销事业单位法人,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不具备转企条件的,作为过渡暂按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进行管理。今后,不再批准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财政也不再以任何形式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拨付经费。

3、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区域覆盖、就近服务、优势互补和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事业单位资源配置,统筹规划机构设置。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予以保证,严格执行国家确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不开展经营活动,不收取服务费用;履行职能依法取得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不能自主支配。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财政给予不同程度投入,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入;提供公益服务取得的事业性收费等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依法取得的其他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公益事业发展,并依法纳税。

——公益三类事业单位实行经费自理,自主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和相关经营活动。根据需要,政府购买其有关服务。

(五)逐步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配套改革

按照政事分开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逐步从微观转向宏观,重点是管政策、管规则、管标准、管监督,逐步建立既能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又能有效约束其行为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事业单位的类别,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养老保险、财政投入和国有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探索新的符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创新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实现政府“以办为主”向“以管为主”转变,让事业单位充分享有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真正成为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独立法人。

1、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聘用合同管理制度,聘用制必须在编制内进行。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坚持科学设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建立岗位分类管理、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和各类人员特点的具体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制度,建立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未聘人员安置政策体系。通过改革,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激活事业单位活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4、推进财政投入制度改革。规范财政供给范围,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完善财税优惠政策,保障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需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事业单位财产、债权、债务的管理,进一步创新财政支持方式,采取经费全额拨付、按照项目拨付、购买服务、适当资助或给予其他扶持等多种方式支持公共事业,保障财政资金分配的公平与合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事业单位提供更多更好的公益服务。

5、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监管,妥善做好撤、并、转事业单位的经费、物资、房地产等资产处置工作。要认真做好资产清查、登记、造册和债权、债务清算工作。要根据合理、节约、有效的原则,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国有资产划转、移交以及重新分配。

四、组织实施

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市和县区要统一步骤、同步推进。具体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清理规范(20__年10月—20__年6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制定《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所属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意见》,其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清理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及理由,清理规范后事业单位机构名称、机构规格、经费形式、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编制结构、内设机构、领导职数、隶属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等,并于20__年3月底前报同级编办,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其中,市直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县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省编办确认;县区全额、差额事业编制总量及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机构规格、领导职数要报市编办确认。

第二阶段:合理分类(20__年7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要提出《所属事业单位分类意见》,包括单位的拟定类别、划分类别的理由及依据,于20__年10月底前报同级编办。编办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认真审核、科学分类,并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定或报批。

第三阶段:配套改革(20__年1月—10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批准的事业单位类别和有关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组织实施财政配套改革,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公开招聘,转换用人机制;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同时着力推进上级已做出部署的文化体制、水管体制和勘测设计等单位的改革。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20__年11月—12月)。市直各主管部门和各县区,对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认真自查和全面总结,并写出专题报告报市编办。市编委将组织有关部门对市直和各县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情况上报市委、市政府。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为确保改革工作整体顺利推进,成立以市长、市编委主任为组长的市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协调组,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改革中的有关问题。协调组成员包括市编委组成人员和市纪委、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审计局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协调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并组织实施改革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编办。各县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安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落实责任,务求取得实效。各县区、各部门“一把手”是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带头调研,制定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动态,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协同配合。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纪检、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认真做好相关工作。组织部门负责事业单位领导班子的及时调整和配备;财政部门负责制定配套财政政策,做好事业单位机构整合过程中国有资产清算、移交和债务清理等工作,并根据清理规范后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合理安排财政预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协助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做好人员的调整安置工作和涉及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审计部门负责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加强事业单位转制后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做好机构变动单位资产划转处置等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相应工作,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

(三)严肃工作纪律。各县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有关规定,不得擅自定机构、定编制、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干部、超编进人。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和分类改革实施期间,机构编制总量只减不增,除上级有明确要求外,一般不再审批新的事业单位。要严肃组织、人事、财经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不得突击提拔干部、评定职称、分钱分物。对违反有关规定、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 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分类

★ 事业单位考试卫生类面试的注意事项

★ “一二三木头人”作文教案

★ 四年级一二三木头人作文

★ 一二三木头人作文400字

★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考试公共科笔试的试题及解析

★ 幼儿小班教案一二三木头人

★ 一二三木头人作文500字四年级

★ 家中趣事一二三叙事作文

浅谈地勘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 篇7

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 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从笔者所在地勘单位实施人员聘用制改革情况来看, 主要取得以下效果:

(一) 实行了全员聘用制

2005年,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关政策和主管部门工作安排, 笔者所在地勘单位制定出台了人员聘用制改革实施方案、定岗定员方案等配套制度, 与所有在编工作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 实现了全员聘用制。

(二) 实现了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在实行了全员聘用制的同时, 结合地勘事业单位的实际, 建立了以打破身份限制、适应岗位管理要求的制度, 将部分表现优秀、有较高管理水平或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人聘用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人员岗位, 并兑现了新的岗位待遇。这部分人员被聘用到新的岗位后, 激发了极大的工作热情, 在各自新的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 奋力拼搏, 为单位的地勘工作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 实施了公开招聘制度

在事业单位推行公开招聘制度, 有利于事业单位把好人事管理的“进”人关, 规范进人行为, 提高新进人员整体素质, 提升事业单位公信度。2008年, 根据有关政策和上级要求, 笔者所在地勘单位制定了公开招聘方案并严格实施, 首次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招聘录用工作人员,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 推进了岗位设置管理

全面推行人员聘用制度, 需要从规范岗位设置入手, 实行因事设岗, 按需设岗。2005年, 笔者所在地勘单位与全员聘用制配套, 制定实施了定岗定员方案, 进行了岗位设置。

(五) 尝试了绩效评价

2006年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确立了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并实现了其中固定部分 (基本工资) “政策入轨”的目标, 但其中活的部分 (主要指绩效工资) 具体政策尚未出台。笔者所在单位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精神, 对绩效工资分配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些经验, 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二、地勘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 思想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1、经过大量的宣传和思想工作, 从政策方面, 多数工作人员都明白和理解人员聘用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很支持, 但一旦改革涉及到自己已得利益的时候, 多数人是排斥的, 说明在制度设计和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权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妨碍了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改革的认同和支持。

2、在推行聘用制过程中, 产生了新的影响改革进程的问题, 没有得到较好地解决, 使广大工作人员对改革产生了抵触情绪, 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如“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的改革原则, 在改革过渡时期促进了改革的稳步推进, 但由此也产生“老人”和“新人”的对立身份, 甚至部分单位出现“新人”与“老人”同岗不同酬、培训与晋升等方面受歧视、“新人”聘用合同短期化等现象。

(二) 聘用制改革还处于入轨阶段, 配套政策不完备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改革遵循的是“先入轨、后完善”原则, 目前还处于入轨阶段。这种改革原则的优点是可以加快改革进程, 但缺点也是明显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策设计是好的, 但由于事业单位情况复杂, 试点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 许多问题在全面推行时才暴露出来, 实践过程中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2、聘用制改革配套政策不完善, 人员“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不完善, 多数事业单位还未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尤其是养老保险, 除试点城市和单位外, 机关事业单位均未参加, 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人员“出”的问题成了难点。一是未聘人员只有“待岗”的概念, 没有“失业”的概念, 而且为了改革稳定和社会和谐, 政府也不支持简单化地将事业单位未聘人员推向社会;二是由于事业单位未参加养老保险, 未聘人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后的养老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使事业单位不忍、不能也不敢简单化地将其推向社会, 只好采用各种形式继续养着。因此, 如何畅通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问题, 实现真正意义地“能进能出”, 将成为近期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 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1、科学设岗难以保证

科学设岗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和绩效考核的基础和依据。岗位设置容易, 但是否科学、合理就难以论断了。因事设岗、按需设岗是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 有岗才有人。按要求, 岗位设定后, 符合条件的都可竞聘, 现有工作人员中没有符合条件的, 就要向社会招聘, 但工作实践中却难以实现:一是有编制限制, 没有编制就没有经费, 而许多事业单位的编制是固定的, 实有工作人员可以少于编制数, 但决不能超出, 编制满了就不能增加工作人员;二是由于人员“出”口不畅, 许多单位为了保持稳定和留住人才, 不得不“因人设岗”, “科学设岗”也就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奋斗目标而已。

2、岗位聘用仍需理顺

岗位聘用与现实政策、行业特点、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协调, 仍需进一步理顺。如地勘行业是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共存的特殊行业, 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强烈, 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是受政府人力资源部门批准的结构比例限制的, 比如目前高级工程师在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中从高到低有五至七级三个等级层次岗位, 假设地勘单位有五名专业技术骨干都是符合五级岗位的高级工程师, 但结构比例限制只允许聘用其中的三名为五级岗位, 那么另二名高级工程师就会感觉失落, 从而从单位流失。如果这些关系不能得到理顺, 对事业单位来讲, 可能会造成新的人才流失的问题, 很难说是一种进步。

三、进一步推进人员聘用制改革的思考

(一) 正确认识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

从长远讲, 事业单位改革不是简单地减设事业单位, 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效率上。既不能简单地让事业单位走企业的管理模式, 更不能陷入理想化、形式化、简单化的误区。

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逐步完善的过程, 任重而道远, 目前还需从制度建设和改革实践两方面做大量的探索和努力。

(二) 加快聘用制改革配套制度建设

1、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为重点, 加快内部搞活分配激励机制和事业单位人事法规等配套制度建设, 使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以建立畅通的人员分流机制为主要目标, 加快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制度建设, 尽快解决未聘人员的安置和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 解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三) 聘用制改革要审慎研究, 稳步推进

聘用制改革是关系着我国数千万“事业”人切身利益的大事, 关系着事业单位能否持续适应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需求, 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早日实现, 意义深远, 责任重大。因此, 聘用制改革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先挖渠, 后放水”, 审慎研究, 分类实施, 稳步推进, 确保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早日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摘要: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类人才的主要集中地, 在我国社会公共服务和共益事业领域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加快和搞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目标,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面推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此项改革, 聘用制度将成为事业单位的基本用人制度, 进而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有利于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解决人事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地勘单位作为事业单位, 也实施了这一重大改革及以后的配套改革, 笔者有幸参与, 下面结合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及地勘单位聘用制改革情况谈些粗浅的体会。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谨防陷误区 篇8

误区一:局限于国家与市场的二元论

已经实施和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基本上要遵循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大原则,对现有事业单位按照主要承担行政职能、主要从事公益服务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职能特点,进行分类改革,同时配套养老和人事制度改革,辅以调整和完善财政政策。对现有事业单位进行类别划分所采取的三分法(行政类、公益类和经营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改革思路设计上的国家(政府)与市场的二元论思想。

这种二元论思想,首先表现在对体制结构的理解上坚持政府与市场“两分”的倾向;其次表现为对组织职能的理解(市场经营或行政与公益);最后表现为对事业单位运行机制的区分,即靠政府财政供养、靠市场资源,或是同时脚踩政府和市场这两条船。

目前的改革若能从现有的公办事业单位的庞杂组织中,把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分离出去(分别转归行政体系或转制为企业),以实现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不过,假如把这种框架继续套用在公办事业单位的改革上,就容易忽视事业单位自身的复杂性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公办事业单位的改革毕竟不同于以往国有企业的改革,加之公共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特殊性,对于许多长期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来说,的确很难甚至无法在政府与市场两者中间决断地做出二选一式的抉择。

在现有的改革思路、人们对政策的理解以及习焉不察的思维定式中,对体制结构和组织性质的理解,往往是政府与市场非此即彼,很少注意社会视角,大多没有充分重视全面系统的组织生态——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社会组织共生共荣。而这三种组织还存在

着交叉重叠的情况,其中两两交叉和三者重叠的部分,恰恰是多种多样的公益性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大显身手的适宜空间。

现有的事业单位分类方案,虽然结合了产出(职能)视角和投入(资源配置)视角,即依据投入——产出的综合评判标准,但体现的仍是国家与市场二元论的逻辑,基本上没有体现出社会逻辑,特别是没有一以贯之地明确坚持非营利组织视角。

在某种程度上,国家与市场的二元论框架,局限了我们对事业单位改革特别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组织属性和发展空间的认识视野。

误区二:高估公益性的价值和可靠性

相关政策文件中强调严格按照社会功能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并具体分为行政类、经营类和公益类。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事业单位从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演变成在资源配置上可同时获取政府的公共财政资源和市场领域私人资源的组织,并且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游走。有些机构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有些机构可能偏离了原来的组织宗旨,甚至走向了自我迷失。

现有政策的大致思路是,主要或基本以职能(社会功能)或产品和服务及其服务对象的性质来确定公益性,再以公益性界定组织性质,并作为组织分类的基本依据。然而,仅仅根据职能定位和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性质(产出视角)来判定组织性质,既不科学,也不可靠;以此来确定组织的运行机制则更成问题。其实,公益性往往难以界定清晰。如果没有完善有效的约束机制,政府或公立机构、公益组织也可能谋求特殊利益,罔顾公益。

在传统体制下,某些国有企业和单位会倾向于追求在职人员福利的最大化,而不是极力谋求资本收益的最大化,进而出现在职人员工资福利侵蚀企业利润的现象,更不必提公共服务对象福利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不全在于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而在于其组织特性及相应的法律体系是否完善、规范。在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中,除了行政类和经营类机构之外,非营利组织的定性要比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定性更加科学、合理、可靠。

分类改革的出路与建议

为防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种种认识误区中扭曲变形、泥足深陷,改革的决策者和作为改革对象的事业单位,都必须具备更加明确、清晰的战略意识。

首先,努力打破国家与市场的二元论思想框架的局限,高度重视公益事业发展中的社会逻辑和非营利性组织视角,坚持政府、市场、社会多元论,为事业单位改革拓展战略视野和组织发展空间。

其次,明确官办和民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的基本组织形态和微观主体都是非营利性组织,并从组织宗旨限定、筹融资约束、盈余不分配约束、营利活动限制、对交叉补贴行为不良倾向的限制以及组织控制权的非市场化约束等方面,全面把握非营利性组织的内涵、运作模式和监管方式,以此作为官办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第三,随时发现改革中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及时改进机制设计,努力营造公益性非营利组织“开放准入、公平竞争、多元筹资、禁止分配”的制度环境,在攸关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制度安排上,不留下任何规避约束机制的突破口和漏洞。这里提到的“禁止分配”原则,是指公益类事业单位源于非营利组织不分配约束的分配原则,其含义是组织的盈余不得分配。该原则也是公益类事业单位区别于营利性组织的根本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七章规定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并在原则上规定由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公益类事业单位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及早建立完善可行的工资制度和工资增长机制,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保障,而不是任由事业单位突破盈余不分配的约束。

上一篇:施工安全日志范文下一篇: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