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论文写作(精选8篇)
什么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
文献综述撰写的程序
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即选题、收集阅读文献、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1.选题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为从事某项科研、学术会议的专题、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一般是明确的,不像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撰写综述选题通常不宜过大。可选择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需要研究的问题,或者与其密切相关的课题。如果是初学,最好从一些较小的题目开始。
2.收集、阅读、整理文献 综述题目确定后,围绕题目收集和阅读文献。收集文献要求尽可能的齐全。要写好综述,收集文献是基础,阅读文献是关键。
收集和阅读文献、积累足够的文献以掌握丰富的资料,这是关键的一步。在浩瀚的医学论文中收集有关专业或专题的文献,需要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以便尽快找出需要的文献。文献的检索方法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两类:查阅方法可参阅有关检索的专著。
对查到的文献首先阅读摘要或小结,了解该文献的主要内容,衡量其对所写综述的价值。然后,根据文献的重要性对原文进行精读摘录。阅读文献时要吃透原文的精神,掌握要义。阅读文献时还应围绕主题组织整理材料,整理文献应包括: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页码及内容(如核心内容、主要资料、数据和观点),以便写综述时引用。所写文献综述质量的高低,主要由文献阅读的质量来决定。写好「读书笔记」和「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中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提供材料,而且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表达能力、培养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也有帮助。
3.拟提纲 文献综述必须在精读大量文献、结合自己工作的基础上,列出较详细的撰写提纲,写出大小标题,做到有纲有目。然后将主要资料、结果及主要观点分门别类列于其下。这就是「搭架子」。应尽量做到标题与内容一致,注意逻辑性,使撰写综述的框架结构达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撰写 拟好提纲后,明确构思,材料齐全,就可以进一步组织材料、写成文章。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1、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1)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2)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3)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4)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2、文献综述规定
(1)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且文献搜集要客观全面
(3)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能混淆作者与文献的观点。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针对性强
(7)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3、注意事项
(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写作是英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学术技能。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都能用于测量学生外语写作能力, 但是外语写作能力的测量远没有那么容易操作。国外对语言测试的研究已进行数年,从开始的间接写作测试与独立写作任务的研究 (Camp, 1993), 到后来的综合写作任务进入学者的视线。随着国内外大规模高风险考试,如托福,中综合写作的应用,国内学者开始对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进研究 ( 何莲珍,闵尚超,2012 ;张新玲,李清华,张洁,2010), 均研究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任务中语言特征及其预测因素, 没有对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与独立写作进行文本分析,这是国内研究的一个缺口。本文对中国某高校大二学生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进行文本比较,并进一步研究两种写作任务中文本特征对分数的预测作用。
2.文献综述
综合写作任务指的是为学生提供阅读或听力、阅读和听力的输入,然后按照要求完成写作任务,比如 :梗概,议论, 报告等。本文要进行的阅读与写作,也就是读写结合写作任务与独立写作任务的比较。尽管综合写作任务应运而生,更能够全面且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也受到了质疑,国外诸多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足以体现出其受关注的程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类研究关注综合写作的得分及其与独立写作分数的关系,第二类研究关注的是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的文本分析,以及文本特征对分数的预测作用,第三类研究关注的是两种写作任务中写作过程的比较。本文关注的是第二类研究,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中的文本分析以及文本特征对分数的预测作用。
Guo (2011) 对独立写作与综合写作(读写结合写作) 任务进行了文本分析,所使用的是由ETS分别提供的2006年和2007年托福考试的240名考生的两项写作任务的文本。Lo(2011)对高效学习者与低效学习者的读写结合写作文本进行比较,使用的是台湾某大学三名高效学习者和三名低效学习者的写作文本。两位学者都采用了四个相同的指标文本长度,词汇复杂度,句法复杂度,语法准确度。 Guo将文本长度定义为文本的总词数,Lo虽然是用的不是文本长度这一名词,而是流利度,但从其定义文本的词汇总数可以看出其与文本长度是同一概念 ;Guo的词汇复杂度以单词平均长度和TTR为衡量标准,而Lo采用的衡量标准只有单词平均长度这一项,并明确指出其计算方法是每个文本的字母总数除以此文本的单词总数 ;对于句法复杂度这一概念,Guo的标准是每一个T单位的单词数以及每一个T单位的小句数,Lo的标准则是每一句话所包含的T单位数 , 即每一篇文本的T单位总数除以此文本的句子总数 ;两位学者在语法准确度这一指标中,都采用了人工评分的方法。除了这四个相同的指标之外,Guo还采用了连贯性这一指标。连贯性指的是文本中在把观点连接起来的语言手段,如因果关系,连接词,词汇重叠,语义相似等。Guo得出结论,独立写作与读写结合写作任务中的文本差异表现在 :读写结合写作任务中,学生倾向于更频繁地使用实词,更加注重时态和逻辑连词,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中格的变化多,而在一般过去时的第三人称单数中格的变化少,并且对语境的依赖程度比较小(Crossley&Mc Namara,2009)。Lo得出的结论是 :两种写作任务中, 文本流利度和语法复杂都存在明显差异,词汇复杂度和句法复杂度方面也有不同。但是由于被试者数量有限,所以其结论的有效性也受到限制(Plakans,2009)。
与独立写作任务相比,综合写作任务的研究中引起众多学者关注的是原文借用。Plakans,Gebril(2013)研究了原文借用对分数的预测作用,其选择的实验数据是托福考试中480份听力与阅读的比较写作,得出的结论是 :学生原文借用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写作,高水平和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原文使用上存在很大差异,即原文借用能显著地预测综合写作的分数,这对外语教学有极大帮助。
3.研究前景
综上发现,国内对综合写作任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水平,而国外的探索也尚不成熟。到目前为止综合写作任务没有统一的定义,这是当前最具争议的问题。进一步来讲, Guo(2011)与Lo(2011)都选择了相同的四个指标,但是, 从上述部分可以看出,在指标的衡量标准上却不尽相同,由此便产生了争议,在文本分析方面,该选择什么指标?指标有该以什么方式衡量?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学者要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的指标进行验证,得出和结论,而不是一味追随前人的脚步模仿前人的经验。
4.结语
关键词:同伴反馈 国内外研究 探索
同伴反馈指学习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尝试承担起教师的角色和责任,以书面批改、课堂讨论等方式对同伴写作初稿进行评价和修改。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学习他人长于自己的优势,逐步建立读者意识,并努力完善最终稿。若同伴反馈与教师反馈有机结合,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增强其写作信心,培养其交际意识,促进积极和谐的写作氛围。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综述的形式,回顾同伴反馈在国内外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总结专家学者在此领域取得的已有成果,为今后的同伴反馈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探索和展望,为更好的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一、同伴反馈在国外的相关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写作中的同伴反馈逐渐在英语作为二语教学(ESL)领域中被人所重视。学者们对同伴反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分析学习者对同伴反馈的态度;(2)同伴反馈的类型分布;(3)如何培训学习者进行同伴反馈;(4)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反馈和同伴反馈有机结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能力。
Jo McDonough和Chistopher Shaw认为在反馈过程中,除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还可以挖掘其他人的参与能力。鼓励班级其他学生参与进来,创造一个共同合作的学习环境。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同伴反馈是无法发挥它们的功效的。所以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监控十分必要。Lynn M. Goldstein也认为师生之间必须要通过沟通,才能加强教师反馈,保证同伴反馈的有效性。
Nelson和Murphy发现学生的确会在修订稿中使用同伴反馈,但是使用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群体的合作环境。学生会选择性地使用同伴反馈,并且认为本身就是语言学习中的同学没有足够的资格去评判他们的文章,对同伴反馈产生的不信任现象十分明显,同伴反馈采纳率低也不足为奇了。
为了解决同伴反馈采纳率低的问题,Hui-Tzu Min训练学生在进行同伴反馈的时候给出更加具体的评改建议,同时总结出四点能够促进同伴反馈的指导方向:认清作者写作意图,指明问题所在,详细解释问题,做出具体建议。另外还指出,师生个别会议也有所帮助。这种培训不仅使同伴反馈更加具体、更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同伴反馈的给予者也能从中提高写作技巧,建立自信,深化语言习得程度和学会使用元认知策略。写作者也逐渐学会多角度地处理写作题目,并且扩大词汇储备。
对于同伴反馈给出的正面反馈和负面反馈,Gayle L. Nelson和Joan G. Carson通过观察汉语使用学习者和西班牙语使用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课上的表现,发现学习者更倾向于直接指出作文中错误的负面反馈,而且认为简单地对语法和句子层面的评改是无效的。学习者不满足于停留在句法表层的修改和反馈。Trena M. Paulus也发现学生对作文的自我修改大多停留在表层形式,教师和同伴反馈之后的修改则可以深入到意义层面。并且,多稿修改可以提高作文整体质量。
E. Gathrine Berg为了研究经过培训的同伴反馈是否可以调整学生修改作文的类型,提高写作质量,将46个学生分成2组,对其中的一组进行同伴反馈的相关培训,另外一组作为控制组没有进行培训。修改作文类型分为修改作文的内容意义和修改作文的形式两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培训的同伴反馈会对学生修改类型和作文质量有积极影响作用,从原来只注重表层修改逐步过渡到注重意义层面上的修改反馈,能较好地学习者改进作文修改的深度。
二、关于同伴反饋的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对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的研究起步虽晚,但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而深刻的研究。从英语学习的纵向延伸性来看,Tsui,Ng,2000着眼于中学教育,杨敬清、王翔等学者立足大学本科教育,景晓平则对研究生教育阶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大学英语学习情况的横向分布研究来看,刘永厚观察研究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课堂上的同伴反馈,和孟晓等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展开调研,这些研究成果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从认知行为角度,有学者认为,同伴反馈机制有别于“终端反馈”,完善了反馈机制体系,即时或是提前纠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偏差,灵活调整师生双方的认知过程。这一机制符合当前呼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龚晓斌认为,在同伴反馈过程中,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协商逐步完成并优化了写作任务,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和自助的交际法写作模式。
莫俊华通过研究证实,同伴反馈可增强学生写作的动力,但也同时发现大部分的同伴修改都属于表面变化。王翔发现通过相关训练后,学生完全可以掌握互改的技巧,反馈时不再只限于语言问题,可更多的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方面发现问题,提出比较具体的建议,增强学生对同伴反馈的信任。
孟晓指出,同伴反馈可以促进学生对同伴作文提出修改的内容结构方面的错误和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的比例差别明显缩小。学生们对同伴反馈持积极态度,这说明同伴反馈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有积极的实际操作意义。
至于同伴反馈的采纳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是一种有益的交流方式,但对其可靠性表示怀疑,所以对于同伴反馈,学生有时接受,有时不予采纳。Amy B.M. Tsui在香港的研究发现,有的学生对教师和同伴反馈的采用率都很高,有的对教师反馈的采用率明显高于对同伴反馈的采用率,有的对同伴反馈的采用率非常低。所有的学生都偏爱教师反馈,认为教师反馈更具有权威性;对同伴反馈采用率十分低的那部分学生认为同伴反馈是无用的。戚焱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进行的研究中发现,学生更加重视教师反馈,教师反馈比同级反馈更加有效。虽然教师反馈与同伴反馈数量相差不大,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学生写作能力不同,对作文的修改方式也不同。
Yang Miao,Richard Badger 和Yu Zhen意识到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课程设置学校文化以及班级人数限制的影响下,对于写作反馈的提供也是有限的。在中国某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学生更傾向于采纳教师反馈,并且只接受教师反馈的实验组得到的提高要比只接受同伴反馈的实验组更大。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同伴反馈意味着学生有更高程度的学习自主权。胡越竹从性别、性格、学习水平等多角度研究学习者对同伴反馈的接受程度和同伴反馈的有效性,建议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同伴反馈的合作对象,尤其要照顾到低水平学生和内向学生,才能到达减轻紧张情绪,促进教学提高的目的。
三、探索和结语
笔者在一所普通工科类院校执教公共英语基础课程,写作是教学大纲规定讲授的重点部分,也是学生强烈要求重点训练的环节。写作对期末考查、四六级考试以及将来从业工作意义重大,实用性强。所以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改进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面临的必然任务和挑战。笔者尝试采用Hui-Tzu Min的培训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同伴反馈训练。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试用同伴反馈教学法观察学生的写作过程和讨论修改过程。在期末前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同伴反馈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接受、认同并愿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采用同伴反馈这种形式,他们认为同伴反馈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通过阅读评改和讨论同伴的作文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拓宽写作思路、改善写作手段。并且通过相关数据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写作成绩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通过大量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努力探索可以发现,同伴反馈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积极贡献的确不容忽视:可强化学生阅读作文时的读者身份感,增强学习者对自己优势劣势的认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对文本体裁交际应用意识。众多研究表明,学习者,特别是在经过培训后,在同伴反馈的过程中会对写作修改类型和作文质量有积极影响作用:从原来只注重表层修改逐步过渡到注重意义层面上的修改反馈,逐步建立读者意识,强化交际能力。另外,为提高同伴反馈质量和采纳率,有必要对学习者进行清晰的同伴反馈培训:认清作者写作意图,指明文章问题所在,详细解释问题缘由,提供具体修改建议。学习者不但要修正错误,更要对可取之处进行正面反馈,进而鼓励同伴,增加写作自信,促进建立良好健康的写作教学氛围。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5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反馈效应的实证研究”(批准编号:YGJ1511)的阶段性成果。]
写医学文献综述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①供发表,为同行提供经归纳提炼的相关课题的大量医学信息。它可以帮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掌握相关研究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争论焦点、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前景展望等,是他们选择研究方向,寻找科研课题的重要线索。②研究课题论证,通过广泛地查阅文献,从他人的研究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开展新的课题研究进行选题论证,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文献综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新颖:尽可能查阅和引用最新文献资料,普赖斯指数,即引用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数应达70%左右,普赖斯指数越高,越能反映文献综述的新颖程度,也越易于发表或引导新课题研究。②综合性强,焦点集中:应能够紧紧围绕中心论题旁征博引,做到放得开、收得拢,即为了集中于焦点,广泛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③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应在综述文献的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原理、方法、成果或结论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纯粹从文献到文献的堆砌,这一点对于专业研究人员写的文献综述尤为重要。因为,它可能决定所写文献综述是否有发有价值。④引证准确,评价客观:应尽可能阅读原刊发表的论文或其复印件,确实读懂原意,以免以讹传讹或断章取义;既要注意引证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文献,也要引证不同的文献;发表观点和见解做到论据充足,分析客观,决不臆断、拔高。
在了解、掌握上述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写作上应注意选定题目、准备文献、草拟提纲、写作步骤和常见问题等。
选定题目选定文献综述的题目取决于获取文献资料的情况。一般,文献综述的选题过程有两种情况:①在实际工作中或开题论证,需要对某些问题进行归纳、提炼,或某些专题研究近年来发展较快,成果较突出,有必要综合评价。因此,多为先有拟题,然后再大量查阅文献。②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感到某些问题需要综合评价,从中选定题目进行综述,推荐给同行。因此,多为先有较充足的文献资料,只待着手写作。两种选定题目的过程只是文献资料准备情形不同,对确定题目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作为专业人员,在选定题目时,首先应当结合自己的日常或研究工作,要把查阅的文献与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才能做到综中有述,述中有综,既不是纯粹的文献堆砌,又不是纯经验之谈。专业人员所写的文献综述如果没有上述特点,就失去了发表的意义。这与情报人员写纯粹文献综述的要求是不同的。第2,要考虑到能否充分地获得所需文献资料,特别是最新最近的文献资料。如果不能,则写出的文献综述可能如“坐井观天”,要么是过时文献的综述,所述内容早有综述发表或已成定论,自己却还不知道;要么是纯经验体会文章。第3,要考虑自己有没有直接阅读外文的能力,尤其是直接阅读英文的能力,否则,只能是国内文献综述,或非亲自阅读的一次文献综述,这样,可能会出现重大问题遗漏,甚至曲解原意。第4,题目不可太大,不要企图在一篇综述中介绍全面或多方面的内容,以免由于知识水平欠缺、收集文献不足,或受篇幅限制而无法把问题写清楚。例如,“胃癌的研究进展”。在这一题目下,看似只综述胃癌问题,可是它至少包括一切与胃癌有关的基础与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基础问题如病因、病理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等,临床问题如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即使把题目改为“胃癌的治疗研究进展”,使综述的中心进一步明确了,可是它仍包括化学药物、放射、手术、免疫、基因、中医药等治疗,要把它写清楚仍然会感到要综述的范围太大。因此,如果你是普通外科医师,你所掌握的文献是关于手术治疗问题的,就应尽可能把综述的中心确定在手术治疗方面,甚至确定在某一种或几种术式的改进方面,如“胃癌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胃癌行胃全切后空肠代胃术术式研究进展”等。上述举例告诉我们,一般讲,综述的题目越具体、明确,文献搜集越容易,写作范围就越清楚,因而也越容易把综述的“焦点”写深写透。
2准备文献虽然上述提到选定题目(或准备文献)有两种情形,但是它们对文献准备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2.1确定文献内容 如果是关于“胃癌基因治疗”方面的,就应集中搜集与基因治疗研究有关的最新文献。
2.2 确定文献范围 包括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5年前和最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别人的文献和自己发表的文献,权威和非权威期刊、专著文献。
2.3 确定亲自阅读的原始文献 从中确定哪些文献值得精读和摘录。
2.4 确定摘录项目 摘录卡的项目应齐全,包括参考文献著录项的作者(3人以下姓名全写,3人以上只写3人后加“等”字;外国人———主要是英、美等作者,名缩写,姓写全,人数要求同汉语姓名)、论文题目(或书名)、杂志名称(或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年、卷、期、起止页。以上项目一定不能遗漏,否则,重复查找往往较困难。
2.5 确定摘录内容 重点在摘要,适当摘录摘要中未写到的必要部分的正文内容;没有摘要的论文也应尽量按结构式摘要的形式,摘录其研究目的、主要方法、重要结果和结论。
2.6 摘录卡分类、归入提纲、标号 首先,根据摘录卡的内容进行初步分类,在此基础上草拟提纲,然后,根据归入提纲的前后顺序对摘录卡进行标号,作为初定引用的参考文献标注码。总之,准备参考文献数量宜多不宜少,摘录项目宜全不可漏,摘录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草拟提纲文献综述大体结构安排为:题目、署名、前言、正文、著录等。草拟提纲的重点是确定前言的内容和正文的各级标题,它要求紧扣主题、层次分明、提纲挈领、用词精炼,并把摘录卡分别置于相应标题之下。为便于理解,举例如下: 综述题目:癌胚抗原的研究进展前言部分:什么叫癌胚抗原(癌胚抗原的定义)?研究现状、综述目的等(文献1)正文部分(分级标题):
一、癌胚抗原的异质性(文献2~4)
二、肝脏对癌胚抗原的清除途径1.经Kupffer细胞转移至肝细胞代谢(文献4~6)2.直接经肝细胞代谢(文献7)3.直接从胆道排泄(文献8)
三、核素标记的定位作用(文献8~10)
四、几种常见癌症的癌胚抗原测定1.结肠癌与直肠癌(文献11~13)2.胃癌(文献13)3.乳腺癌(文献14~16)
五、影响血中癌胚抗原浓度的因素(文献16~
18)结语部分:主要概括全文要点。多数情况下不写,有摘要时不写。
(以上括号内的“文献”+阿拉伯数字为文献摘录卡标号)选定题目、准备文献、草拟提纲是写好文献综述的三个关键步骤,这三个步骤做得越好,写作过程就越顺利。
4具体写作注意事项.4.1 前言一般不超过400字 重点说明重要的概念或定义,研究历史、现状或发展趋势,综述的范围,存在的问题,争论的焦点或写作的目的等,以引出正文,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总体印象。
1.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派别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派别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派别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别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囿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2.文献综述的基本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3.文献综述范例(以下范例实际为一综述性论文,故仅供参照)
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
高 奋,崔新燕
近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中国学术界对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视与关注也持续升温,福克纳研究成为英美文学研究园地中关注度、集中度最高的显学之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在三个维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变化:(1)福克纳的作品及其研究作品的译介出版日趋全面;(2)福克纳创作思想与生平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3)福克纳作品研究方法呈现多元化趋向。然而,全面而客观地审视和反思近二十年来福克纳研究的得失,我们发现其中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其国际“显学”的应有水准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以下分三个方面加以评述。
一、福克纳作品及其研究著作的译介出版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对美国文化及美国文学艺术的翻译引进与研究利用,波澜起伏,绵延不绝,是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未曾有过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像福克纳这样具有历史定评和丰厚底蕴的作家自然成为中国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象。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学者赵家璧,凌昌言等已经开始介绍福克纳,但对其作品的系统翻译和研究则主要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展起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福克纳主要作品的中译本有:《喧哗与骚动》(李文俊,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福克纳中短篇小说选》(斯通贝克选,世界文学编辑部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我弥留之际》(李文俊译,漓江出版社,199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熊》(李文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福克纳作品精粹》(陶洁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去吧,摩西》(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八月之光》(蓝仁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掠夺者》(王颖,2 杨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押沙龙!押沙龙!》(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坟墓的闯入者》(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村子》(张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福克纳短篇小说集》(陶洁编,译林出版社,2001)。与福克纳作品目录相对照,可以说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福克纳的二十部长篇小说,八十多部短篇小说中最主要的一半作品已经译成中文。
在以翻译出版为手段向国内读者与学人“普及”福克纳作品的同时,国内图书报刊等媒体也做了许多国际福克纳研究成果的介绍引进工作,以广学界视野,以增学术利器。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李文俊先生选编的《福克纳评论集》,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这位在美国被评论,研究得最多的作家。该评论集收入了美国著名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罗伯特•潘•沃伦等撰写的关于福克纳创作研究的重要论文,也收入了对福克纳几部重要作品的分析性论文,介绍福克纳评论情况的论文以及福克纳本人谈生活,艺术和创作的第一手资料。毫无疑问,该论文集为外国文学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福克纳研究资料。
„„
二、福克纳生平、思想和创作的总体研究
学术界对福克纳的生平、创作、思想的总体研究主要围绕着福克纳其人其作,福克纳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福克纳与宗教!神话和哲学,福克纳的妇女观,福克纳的创作技巧等几个方面展开。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国内学者开始对福克纳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作简要介绍,主要论文有:„„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开始比较深入地研究福克纳的思想与创作,研究重点大都集中在福克纳与美国南方历史文化的关系上。主要的论文有:„„
国内学者还深入探讨了福克纳在人物塑造、创作技巧上取得的成就。„„ 此外,学术界认真探讨了福克纳作品与宗教、神话和哲学的关系。„„
国内学者对福克纳生平、思想、创作的系统研究专著大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些著作大致可分为传记、评传和专题研究几种:„„
三、福克纳主要作品的分析解读
对福克纳的主要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是学术界最为关注的一个领域,二十年来有数十篇论文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
《喧哗与骚动》研究。„„ 关于其主题,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它揭示了南方大家族和南方社会秩序的崩溃。„„ 关于其创作,国内学者最为关注的是它的意识流技巧,叙事策略和结构模式。„„ „„
《押沙龙!押沙龙!》研究。„„ 《圣殿》研究。„„ 《中短篇小说研究》。„„ „„
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在福克纳研究上所作的不懈努力有目共睹。迄今为止,福克纳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在国内都得到翻译和出版,对福克纳的总体研究和主要作品研究也日趋全面和系统,使其无论在成果数量上还是研究力度上都不愧为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的显学之一。
但是,与国外福克纳研究成果相比较,我们发现国内研究也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们认为,今后我国的福克纳研究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
首先,需要拓宽研究视野和范围。综观近二十年的研究成果,我们的研究视野比较多地集中在主题分析、创作技巧与结构分析、人物塑造、历史和社会道德研究等方面,受形式主义批评和新批评的影响较深,在大胆将语言学、心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和思想史等等跨学科视野引入福克纳研究方面我们做得不多;我们也较少尝试着从我们自己的文化视角或者从翻译的视角理解和阐释福克纳的作品,较少探讨福克纳对国内文学创作的影响。另外,我们的研究范围需要进一步拓展。从已有的成果来看,我们对福克纳的研究相对集中在福克纳几部主要作品上,而对其他重要作品的研究尚待开拓,而这些作品在欧美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了。
其次,我们需要确立批评的主体意识。综观二十年来的研究,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存在于外国文学研究背后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批评模式,比如将作品研究分解为主题研究、人物塑造、技巧探讨、语言特色等几部分,或者运用某种理论对作品进行解剖,却忽略了研究对象的主体性,忽视了蕴藏在作品中的民族文化的深层意识。这种固定的批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批评者的思维模式,使我们的批评出现了某种单
一、趋同的倾向,致使一些学者不自觉地在阅读了有限的研究文章之后,就匆匆地在前人的大房子下面盖出自己的小房子。另外,我们的研究对研究对象基本持认同和赞赏的态度,缺乏批判和反思,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发挥了被动介绍外国文化的作用。如果我们能明确地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批判地吸收前人 的成果;如果我们不再束缚于固定的方法论,给研究一个多维的思维空间,用丰富的观念支撑自己的批评,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意识。
最后,我们需要更多地翻译和引进国外福克纳研究成果。这一点可能是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瓶颈。综观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我们会发现,一些学者的参考资料仅局限于国内翻译的仅有的几本福克纳评论集、传记、中译本前言等资料,他们的研究的局限性可想而知。而能够对福克纳作深入研究的学者大都有过出国学习的经历,而狭窄的资料途径对我们推进外国文学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近年出版的“剑桥文学指南丛书”在引进英文版外国文学研究资料方面开了先河,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资料和作品的翻译和引进,以推动我们的研究,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参 考 文 献
[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2]刘建华,北京福克纳国际研讨会综述,国外文学,1998,(3):126-128。[3]潘小松,福克纳:南方文学巨匠,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4]李文俊,福克纳评传,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5]刘荐波,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我先把我曾经在论坛内发表的一个自己的文献综述链接给大家,然后再慢慢叙述我的写作心得。内容是关于服务外包方面的,这也是鄙人硕士论文中的一部分,鄙人于2008获得硕士文凭,不当之处请大家见谅。论坛链接:。
在鄙人本科到硕士的学习过程中,人大经济论坛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长,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特别感谢一下人大经济论坛对我学业生涯的帮助。当时不太会续贴,所以分五部分,发了五个帖子,请大家见谅。我可能不会向很多朋友那样,有很成套路的论文写法,但是却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心得体会,是我能保留一生的财富。
下面,我就从我是如何理解一门学科,或者说当我认为我了解了某个学科时,我需要掌握这门学科的哪些内容开始,叙述我的心得。我认为,当我们能真正的了解某个学科后,文献综述就是一项水到渠成的事情。
任何一门学科,就向一棵大树,有繁茂的树叶、错综的树枝、粗壮的树干和深埋在土里的树根。
当我们看到关于这个学科的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时,我们也就看到了这棵大树上的一片片树叶,开始第一次接触到了这棵大树,对这棵树有了第一次的感性认识。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阅读一些文献,尽可能多的了解这棵大树的最基本的信息,并对每一份自己阅读的文献做好详细的笔记和详实的读后感,为自己能够更进一步了解这门学科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触碰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之后,我们对这棵大树逐渐有了一个全方位的感性认识,这时候,我们要开始整理我们所掌握的这些树叶。通过自己的不断的学习,将这些树叶整理到他们所属的枝干上面。这些枝干或代表关于这个学科不同学派的观点,或代表这门学科的不同分支,虽然我们不一定能对每个枝干都有很深入的了解,但是至少现在我们能明白哪些树叶是属于哪根枝干的。枝干之间或许会有相互交错的部分,这时候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阅读,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加深自己对这棵大树的了解。
在对树叶进行了梳理之后,我们还要对这些枝干进行梳理,通过对不同学派、或者不同学科分支的分析整理,然后找到他们共属于同一棵大树、但又属于不同枝干的原因,分析出各学派或各分支的不同之处以及相似之处,这时候我们对这棵大树的了解已经又深入了一步,几乎已经能够全面的掌握这棵大树的绝大部分信息了。当我们的学习到了这一步的时候,我相信,已经能够写出一篇非常像样的文献综述了。
当然,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而言,一篇非常像样的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文献综述也是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寻觅这棵大树的根了。当我们看到一棵大树能有如此粗壮的树干时,我们不禁会问自己,能够长出如此粗壮的枝干,他的养分从何而来,他的根在哪里?这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我们所了解的这棵大树的全部信息,包括我们阅读过的所有文献、我们做的所有笔记和读书心得、我们整理出来的条理脉络,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这门学科的本质——这棵大树的根,所有的枝繁叶茂到了这里,也许只是一两句话,亦或许是几段话。也许我们不能了解每一片树叶如何长出、如何形成,但是只要我们找到了它的根,我们至少能知道每一片树叶中的养分、成分与我们在根中找到的元素、本质是相同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 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前言, 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正文, 是综述的重点,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 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小结, 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 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 提出自己的看法, 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关键词:汶川地震诗歌 写作反思 研究
汶川地震发生之后,中国文坛兴起了一股“汶川地震诗歌热潮”。以此为主题的诗歌层出不穷,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载,甚至以印制成册的诗抄形式出现。加之网络媒体传播的快捷、广泛,“地震诗歌”的势头一浪盖过一浪,涌入国人的视野当中。黄礼孩在《诗歌何为》一文中,认为这次诗歌热潮的爆发是因为诗人在地震发生之后“猛然醒来”。“猛然醒来”这几个字在此运用得极为生动形象,它不仅对诗潮中诗人的创作状态进行了描述,也突出了此次诗歌热潮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
这次的诗歌热潮,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兆示着中国新诗的一次勃兴。从读者群体来看,它使中国新诗在受众最小的时期内,由逐渐被边缘化的状态,瞬间转变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从诗歌的创作群体来看,它的发生发展并不仅仅是靠专业诗人的努力,还有无数业余的诗歌爱好者的参与。从诗歌热潮的发展范围来看,它也并未囿于相互独立的小团体当中,而是一种几乎全民化的诗歌创作。但是,此次诗歌热潮中的诗歌创作周期短、速度快,创作主体的专业性等方面存在局限,因此在写作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对《诗歌与人》杂志2008年8月号《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反思与研究》一书的研读,我们对“地震诗歌”在写作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了一定的把握。现将书中各评论家所提出的观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分为几个大的类别,并将相关文章名附于其后。
一、“地震诗歌”多数显得浅薄、空泛,缺乏反思与批判的深度
地震诗潮中的大多数诗歌,主要是歌颂党和政府、军队以及社会各界的慈善力量,歌颂抗震救灾中的舍己为人、赴汤蹈火的感人言行,歌颂地震事件发生之后的人本价值和人文关怀等等。诗人们基本从比较宏大的角度进行诗歌创作,使诗歌呈现出“颂歌”的主流趋势,无论从主题上、内容上还是性质上,多流于浅薄、空泛,表现出的情感也大多趋于雷同,而忽视了对震后暴露出的阴暗面的披露和批判,缺乏一种有逆于主流的个性化声音,以及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反思的深度与批判的精神。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总结其产生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诗歌的创作者没有处理好诗歌承担与个人体验的关系。诗人创作地震诗歌之时,很少有人真正拥有在地震现场所获得的亲身体验,他们对于地震事件的体验基本都是建筑在文字、画面等形式的媒体报道之上的,是一种间接体验。无论是哪一种文学形式的创作,都是十分注重作者的个人体验的,没有真实的个人体验基础的文学作品是虚假的、不真实的,诗歌当然也不例外。因而,创作出的诗歌难免会出现内容空泛的情况,仅仅停留在对地震现场和抗震救灾过程的叙述、对泛滥情感的抒发层面,是一种为唤醒社会中的人本价值观、社会公德和人文关怀的召唤,而缺乏对于人的存在、人性等问题的反思,缺乏一定深层次的内涵。第二,地震诗歌几乎是一触地震而即发的,大多数诗歌表达出来的仅仅是对地震事件的现象层面的描写,抒发作者被这场巨大灾难激发出来的悲痛与同情,缺乏对地震事件本身的反思的深度和批判的精神。这种极度的悲痛与同情亦是一种激情,而激情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化。当灾难渐渐平息之后,这些充斥着激情的篇章恐怕再也经不起考验,或许人们不会忽略这次诗歌热潮,但诗潮中的作品只会化作汶川地震这个历史事件的尘埃而飘散。因而,诗人需要一段时间和距离,让激情慢慢地沉淀下来,对整个地震事件进行反思,从而增加诗歌内涵上的深度。
相关文章: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周伦佑的《从一首诗谈“地震诗歌”》,谢有顺《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热潮》,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程光炜《与“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有关的一点想法》,朵渔《为什么普遍写得这么差》,龚奎林《苦难记忆与人的复活!?——关于地震诗歌的拯救性修辞和历史意识》。
二、诗人在写作诗歌时面临起点的犹疑,深感诗歌创作的无力,这是大部分诗人所面临的普遍境况
大自然降临的灾难横亘在人类面前,人类的渺小显而易见,即使是上万生命的层层叠加,也无法抗拒灾难吞噬的脚步。在如此巨大的天灾面前,很多诗人深感自己诗歌创作的无力,发生创作起点的犹疑。
一部分诗人认为写出来的文字只是一种仅供宣泄情感的精神符号而已。诗歌的作用太弱小了,连灾区的一瓶矿泉水都比不上。在此时,那短短的几行文字,根本无法轻易承载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甚至有人说“如果想读诗,我倒是宁愿读诗人们在别的时刻写下的诗歌。我不想看到、这么快地看到令人惊愕的苦难被升华,我不想看到许多无辜生灵的死亡变成从天而降的灵感,不喜欢‘家国不幸诗家幸的无耻说法,客观上它就是置诗人于幸灾乐祸的位置。”他们觉得此时写诗是对别人痛苦的摆弄,即使是再富有悲天悯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种幸灾乐祸的表现。加上他们对于诗歌本身的责任感和道德感,认为诗歌不能为了激情而摒弃语言本身的艺术性,因而他们选择诗歌创作的沉默,很多人主张诗人与其写诗,不如去灾难现场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
不过,“语言无力承担现实的重量,但语言又必须承担现实的重量。”从而,也有一部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虽然也面临这样矛盾的复杂心理,但他们仍旧希望自己的诗歌创作,能够“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援助,也重新激发出诗歌作用于现实的可能途径”。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但他们还是写下了很多地震诗歌。
相关文章:耿占春《短暂的灾难,持久的苦难》,西川《汶川大地震震后问题思考备忘录》,沈奇《诗心和诗性——关于“地震诗歌现象”的几点思考》,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燎原《反向介入时代现场与心灵赴难——关于另一种5·12诗歌的解读》,荣光启《自省:震后随笔》,李森《沉默与喧嚣》,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龚奎林《苦难记忆与人的复活!?——关于地震诗歌的拯救性修辞和历史意识》。
三、相当一部分的“地震诗歌”在情感、内容、语言的艺术性和见解的独到性上都违背了诗歌的写作伦理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存在一定的纲常伦理,诗歌写作当然也不例外。所谓诗歌的“写作伦理”,正是诗人在创作时对于诗歌本身的一种责任感和道德感。“人类必须面对自己的道德状况,必须对其写作和表达的资格有所担负和证实。”由于地震诗潮中的大部分诗人都没有亲历灾难现场的直接经验,因而他们通过媒体等媒介看到的灾难,并不是最为真实的灾难,因而他们的创作违背了诗歌的写作伦理。
本书中对于诗歌创作是否具有道德感的评价标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从事诗歌创作时,创作主体的情感是否真挚。此次诗歌热潮中,虽然有很多情感真挚、令人称赞的优秀诗歌文本,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诗歌,其创作主题的情感是否真挚的问题,引起了一定的怀疑。可以看出,诗人的情感并不是建立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之上,而是间接感受,只是随大流,唱和主流情感和价值取向,缺乏真情实感。
其次,诗歌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并具有一定深度的内涵。有人认为,“离开了自我拷问和灵魂介入的言说是没有价值的。”此次诗歌热潮中,相当多的诗歌流于空泛和浅薄,缺乏反思和批判的精神,无论是对灾难的反思,还是对人灵魂的拷问,都不令人满意。
第三,诗歌的语言是否具有艺术审美的特征。这是书中很多诗人都提出的问题。有人认为,诗歌创作时,“对语言的珍惜”才是真正的写作道德。但此次诗歌热潮中的很多诗歌,在写作上并不“道德”,为了仅为表达那种公共化的情感和主题,为了一种良心上的安慰或是道义上的原因而创作诗歌,而放弃了对于诗歌语言艺术审美特征的坚守。诗人朵渔主张诗歌的道德承担与美学伦理“不是相互凌驾与否认,二者的平衡赖于诗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对语言的应和与创造”。真正的“地震诗歌”应当在注重诗歌承担的同时,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审美性。诗歌不能够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便无法完成诗人的抒情、说理等目的。诗歌之所以为诗歌,而非其他普通的言论形式,正是因为对语言的艺术性的追求,才能够成为如此令人喜闻乐见的言论形式。因而,“地震诗歌”在表达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语言艺术性的要求,失去了诗歌本身的光环,违背了诗歌写作的道德伦理。
第四,在一个集体抒情的浪潮中,是否应当坚持自己的声音。这样一场巨大的灾难所触发的公众情感是极为猛烈的,因而此次诗歌热潮所迸发出的集体化抒情的倾向很明显。但有些人认为,诗歌作为一种先声性的文学形式,它应当代表着与众不同的主张与价值取向。然而,席卷而来的地震诗潮,却是铺天盖地式的悲痛与同情,普遍缺乏诗人自己异于时代、不同于这种集体化抒情的声音。这种缺乏个性、千篇一律、仅仅为集体化抒情服务的地震诗歌违背了这样一种写作伦理。
相关文章:耿占春《短暂的灾难,持久的苦难》,张清华《我们会不会读错苦难——看待“5·12诗歌”的若干角度》,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朵渔《为什么普遍写得这么差》,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沈奇《诗心和诗性——关于“地震诗歌现象”的几点思考》,一行《尚未到来的地震诗歌:一个反思》。
四、“地震诗歌”具有明显的口号、标语的色彩,缺乏个性化写作
有很多诗人将“地震诗歌”和大跃进诗潮中的诗歌进行比较,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地震诗歌”的问题。本次诗歌热潮中涌现出的诗歌有一个普遍的缺陷,那就是诗歌的口号化和标语化。面对人类如此难以担负的灾难,诗歌的任务除了记叙灾难之外,当然还有在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激励灾民和国家渡过难关,因而诗歌反映的悲情、鼓励和希望的主题趋于一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多数诗歌都是用一种标语式、歌颂式的语言来激励大众,整体趋于口号化,形成了一座庞大的“人文废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诗歌从朦胧诗的出现发展至今,个性化的诗歌写作风格基本上遮盖住了以前工具化、公共化的政治抒情诗的风格。但是,此次诗歌热潮暴露出了这个明显的弊端,有些诗人担心中国新诗会丧失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这些诗人在提出了对于诗歌发展担忧之后,也相应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们认为,诗歌不能够沦为社会舆论的“工具”和政治的传声筒,不能够被时代所泛意识形态化,应该提出作者不可替代的独到视角、体验和见解。
相关文章:程光炜《与“5·12”汶川地震诗歌写作有关的一点想法》,陈超《有关“地震诗潮”的几点感想》,周伦佑《从一首诗谈“地震诗歌”》,徐敬亚《大灾难中的诗歌悲凉》,张桃洲《没有诗——一首诗的副本》,张德明《地震诗歌照见当代新诗痼疾》。
五、地震诗潮不会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推动或转折等重大作用
不可否认,“5·12”汶川地震所引发的地震诗歌热潮,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它并不是新诗发展中的分水岭,不会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推动或转折等重大作用。
此次诗歌热潮表现出了些许有利于中国新诗发展的因素。第一,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个高潮,短时间内出现了大批量的诗歌,这是震前所没有的诗歌创作形势。第二,除了专业诗人之外,还有许多诗歌的爱好者参与诗歌创作,这与震前诗歌创作仅仅囿于诗人的小团体之内的情况亦有所不同。第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不同层次读者的界限,使新诗的受众变得广泛,有利于诗歌的传播,诗歌不再是写给诗人团体自娱自乐的玩物。第四,诗歌所表现的内容,较于震前的诗歌来看,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以上这四个方面的变化,都将聚光灯照在逐渐被边缘化的诗歌上面,在一定程度上看,这样的确能够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即使如此,汶川地震诗潮仍旧不能成为新诗发展的推动力。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此次地震诗潮是由突发事件所引起的,而真正推动诗歌发展的,应当是诗人日常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其二,短时间内涌现出如此数量之大的诗歌,在质量上当然会相应地打折,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来看,都未使中国新诗的整体创作水准明显提高,反而还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和弊端。当然,它也不会是新诗发展的转折点,毕竟还是有很多有成就的诗人认识到了此次地震诗潮中的这些问题和弊端,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此刻意地留心和克服,因而中国新诗也不会因为次诗歌热潮出现了这些问题而深陷泥淖、裹足不前。
相关文章:王家新《诗歌,或悲痛的余烬》,孙文波《诗的道德——写在汶川地震之后》,向卫国《永无胜利可言——关于“5·12”地震题材诗歌的几点思考》。
【综述论文写作】推荐阅读:
综述类论文10-27
建筑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05-25
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11-03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09-13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与研究综述的论文06-16
感官评价综述05-29
智力综述06-10
教学团队综述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