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文化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言文化(共8篇)

方言文化 篇1

按照中国的习惯,方言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通语有所差异的话。就一般情况来说,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时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语言反映民族文化,方言反映地域文化,其中的规律是一样的,前者是整体,后者是分体,二者之间是大同和小异的关系。

因此,研究语言,不了解民族文化就不能有真切的理解,研究方言也必须关注地域文化;换一个角度看,要了解民族文化或地域文化,透过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便是一条便捷的途径。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新成就正是许多交叉学科相互渗透、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讨论方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希望学语言学的扩充文化的思路,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也来留意自己的方言母语,共同作些考察和交流。

一、方言与地方历史

方言是历史上形成的,现存的方言的许多特征只有联系地方史料才能正确理解。闽方言的语音以保存上古音多而著称,滂读同庞,展读同典,就是“古无轻唇、古无舌上”的留存。为什么全国方言中唯独闽方言保留这两个上古音的特点呢?这就要从闽语的形成时代以及后来偏安一角、又逐渐走出海洋向外发展的历史去寻找解释。东南方言的单音词多、音节界线分明,应该同古百越语及后来的壮侗、苗瑶诸语言的共处有关;北方汉语的翘舌音多以及轻声、儿化等现象,可能与阿尔泰语言的影响有关,这是民族共处和融合对语言的作用。桌子在东南方言中叫枱(上海、广州)、床(潮州、海南)、盘(邵武)。这是古来桌子的制作史的记录,先秦席地而坐,以盘为桌,汉唐的床和几一样矮,可卧可坐,可写字办公,以后有了长腿才叫卓(桌是后起字),卓就是高的意思。称为“枱”,可能反映的是倚墙所制的固定的桌子。至今普通话的“琴床”、山西长治说的“盘床”、浙江绍兴说的“桌床”也还都保留了“床”的旧制或旧义。

从潮州到海南,那里的人都自称祖上来自福建莆田,然而在正史、野史中都难以找到具体记载,但是一些方言词汇却明白反映了潮州、雷州、琼州的闽南话是和莆田、仙游一致、而和漳泉不一致的事实:除桌子称床之外,还有白肉(肥肉)、地生(花生)、沸水(开水)等。原来莆田也属于闽南话,宋以后才同泉州分立,而潮州、琼州各地闽南话连早期莆仙话的特点也保留下来了。可见,口口相传的方言词有时比地下文物和史籍更能说明历史。

北京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中可以发现100多条与森林和动物有关的地名(榆林、梨园、黑枣沟、鹿叫、豹峪),说明早期的京畿是林木繁茂、虎豹出没的地方。广东中部则有许多像白鹤洞、鹤边、鹤州、鹤溪、鹤田等地名,有的学者以为与粤中古俗“鸡卜”“鸟田助耕”的传说有关。这说明方言地名往往是当地历史事实的见证。

二、方言与地理环境

人类各种群落的社会生活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和演变打上了这种环境的深刻烙印。不同的环境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反映在方言中则有不同词汇手段的称述。随着环境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有的相应地更替了,有的则固执地传承下来。不论是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方言差异,或者是不同时代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语言变迁,对于方言的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就文化史的方面说,从方言词汇也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由于气候的不同,南方种水稻、牛拉犁、吃大米,有关水稻耕作的各种名物、农事、主副食品各称及其制作方法等,各地有同有异,名目繁多。北方以麦类为主,驴马赶脚,吃面食,所用方言词是另外一套,而且同是官话区内又有各种不同。在日常生活里也有许多类似的反映。北方说洗澡、抹澡,“澡”的本义只是洗手而已,从吴语而南,说洗浴、汰浴、洗身、洗汤,“浴”的本义才是洗身;到了回归线以南就说冲凉了。与此相关,南方不见冰雪,管冰叫霜(厦门),或叫雪(广州),哪怕是后起的新词也要按照原来的套路创造,广州话还说雪条(冰棍儿)、雪糕(冰淇淋)、雪柜(冰箱)、雪藏(冰镇)、雪屐(冰鞋)、雪茸(刨冰);而在哈尔滨,各种不同形状的冰雪的名称不下数十种:冰渣儿、冰脑子、冰流子、冰层,雪糁子、鹅毛雪、冒烟儿雪、大片雪、小清雪等等。在居处方面,北方的窑洞和火炕、窝棚、瓦房、大院,南方的木屋、石枋厝、草寮,以及与此相关的建筑材料、构造方式,都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和说法。

三、方言与地方习俗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广大农村的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之下,我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有同有异的习俗。各种习俗在不同方言中都有不同的名堂。从命名称谓、红白大事、四时节庆到民间信仰、地方神祗、行业褒贬,名目之多,难以计数。清明上坟或称扫墓、醮地、拜山、挂纸、献纸、祀地;七月十五的祀鬼,或称鬼节、七月半、普渡(在闽南,也许是因为出洋而葬身大海的人多,有初普、重普、水普、陆普各种说法,各村约定一日,轮流祭祀,邻里之间相互走访、宴请,活动十分隆重)。端午节单是节日名称就有端阳、重午、五月节、五日节、五月初五等说法。闽台共祀的地方神祗单是妈祖就有“天妃、祖妈、圣母、湄洲妈、姑 妈、娘妈、开台妈、崇福夫人”等名称;吴真人则有“吴真君、医神、真人仙师、吴公真仙、医灵真人、大道公、帝君公、紫微帝君”等等。

自古以来,为了趋吉避凶,人们创造了不少语言避讳现象。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不同的避讳。在以姓氏聚居的地方,村里人都是同姓族亲,姓氏常避同音讳。如长汀陈姓在过渡时只能自称姓浮(陈、沉同音),闽南卖苦瓜的到许厝村只能喊“卖红洋”(许音同苦),到洪姓村庄则要喊“卖苦瓜”(洪、红同音)。病、死是大家都不喜欢的,普遍有避讳的说法。病说不舒服、不安逸、艰苦、难受、吃亏,连喝药也改说喝茶。死则说老了、去了、走了、过面了、没了,在福州连小动物死了也改说“生去了”。火灭了不说熄、灭,二说“暗去、继去”。不过也不尽然,在避諱上也有因地而异的情况。闽南话连钟停了都说成死。潮州话形容词后面常常带上“死绝”作补语,表示程度很深。在广州话里,不但可说“热到死”(热死了)、“话死都唔听”,还可以说“死人!”(糟了!),死气气(丧气)、死咁做(拼命)、死桥(绝招)。

客家人入住赣、闽、粤之后,为了在客地立足,便造围屋,聚姓而居,特别讲究家族的内聚力,同宗都是“自家人”,族亲之间祖辈称公婆,父辈称伯、叔、[弥女](上下结构),平辈则称哥、嫂,不论长幼一概不容僭越。故有“白头哥、坐地叔”的说法(白了头的是侄,地上爬的是叔)。家族之内尊奉的信条是“手指向内弯,拳头向外打”、“瓜爱连藤,人爱寻根。”

四、方言与文化心态

这里说的文化心态指的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有许多是同全民族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

广州作为对外开放的南大门不自今日始。早在唐代,广州就是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那里的商业运作早已十分惯练,商品经济意识可谓广泛地深入人心,粤语口语中的一些说法就是它的表现,并且成为培育这种意识的教材。“利市”意为发红包,给红包在其他地区通常理解为送人情,在这里是希图带来更多的市场上的赢利。“着数”是对上了账,这账并不是中性的、客观的,而是有利于自己的,用普通话来解读就是“合算”。“发”、“发达”在广州话只指“发财”,看来,发财为大,其余都是次要的派生的。“卖广告”就是登广告,明明是拿钱付出的,只要有人看了、买了,广告便有了赢利的效应,粤语的这个说法是充满商业意识的。“揾钱”是找钱,这说明商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找到门路,获得市场要求的信息,而不能守株待兔、坐等获利。这类方言词还有很多:“帮衬”意为光顾,“唔聚财”意为看不顺眼,“断市”是脱销,“发市”就是成交、买卖兴隆,“发钱寒”是财迷心窍,“吉屋”是空屋(空、凶同音避讳)。“交吉”是交付新房,“猪利”是猪肝(南昌话说招财,客家话说猪口赚),“走宝”是失去利益和机会。看来,生意场上是有运气的,广府人不怕死,却怕衰。在广东话,衰的本义是运气不好、倒霉,也引申为糟糕、缺德、下贱,并常用来骂人:衰人、衰公、衰

仔、衰婆、衰女、衰神都是骂人话。

近些年来,不少学者喜欢研究地域文化、分析不同城市及其市民的性格,这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北京人的大气,上海人的精明,广州人的奔波,已经很有名气,厦门和成都人的闲适,也很容易理解,一说成都话谁都知道“安逸”这个多义词,和“上茶馆、吃火锅、摆龙门阵” 这几个常用词。厦门话则见面就说:请坐、泡茶、化古、仙公(闲聊)。看来,联系方言研究地域文化、体察乡情,确是一条便捷的路。

五、方言文化类型及其历史背景

所谓方言的文化类型是对于方言的文化属性的归类。方言的文化属性是从文化的视角看方言的外部特征,也可说是它的社会性格。考察方言的文化属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1、从方言成分的结构关系考察方言的整合力。

任何方言都是历史上多来源、多层次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有的整合力强,因而内部结构规律就比较严整,这种方言可称为单纯型方言。有的整合力弱,内部结构就松散而杂乱,这种方言是驳杂型方言。凡是形成过程中某一阶段人口多、势力大、文化高,其结构依此而定型,则成为单纯型方言,如粤语是两宋时期的移民在珠江三角洲独占优势时最后定型的,粤语的主流也以此为准,是单纯型方言。若是历史上变动大,层次复杂或周边方言影响多,则方言结构可能杂乱,这是驳杂型的,比如徽州方言,它以吴语为基础,在皖南定型后,受到下江官话及赣语的影响,就变得驳杂。

2、从方言区的内部关系考察方言的聚合力。方言分布于或大或小的区域,必由许多小方言组成一个区。区内的小方言之间有的彼此比较接近,有一种权威口音,有的则分歧大而缺乏权威方言。前者可称为向心型方言,后者是离心型方言。就其历史背景而言,凡是区内的方言单纯,又有历史久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便容易成为向心型方言,如粤东的客家话,因有嘉应州的历史文化影响,各地口音和用语并无重大差异,彼此很容易通话;而粤北土话的周围,除客话之外尚有来自赣语的、粤语的以及少数民族的语言,区内又无历史文化名城,粤北土话就成了离心型方言。

3、从方言间的接触考察方言的竞争力。

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动大,不同方言之间接触多,相互影响也大,在接触中,强势方言在社会生活里十分活跃和能产,对别的方言影响也多,是扩展型方言;弱势方言则呈现萎缩状态,受别方言的影响也大,是萎缩型方言。方言的强弱势取决于该分布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的影响力,也与分布地域大小、人口多少、以及交通状况有关。珠江三角洲方言 由于历来处于经济发达地区,政治文化势力也强大,对粤西粤语、粤北土话乃至粤东的客家话、潮州话都有明显的优势和影响。在湖南和广西,湘南土话,桂北平话都属于弱势方言,就抵挡不住当地的强势方言西南官话及粤语的影响,它们的竞争力就不强,因而处于萎缩之中。

六、联系方言状况看福建的文化类型区

为大大小小的地域文化分区,概括其文化特点,虽然可以从方言文化类型、表现地方风物的方言词汇尤其是当地的民间谚语中得到许多启发,但是还必须联系该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因素及文化的表征进行考察,也要着重考察该地区的经济主体、择业取向、崇尚的精神及人际关系等因素。这里以福建境内的几个文化类型区作一简略介绍。

闽东方言区是江城文化。闽江下游的“十邑”是闽东方言的主体,这里的数百万人口居住在闽江口上,靠闽江上溯二十多个县,沟通近半个省,加以福州古城是千年府城,旧福州靠闽江飘下的木排盖楼,在江岸、江洲种粮种果;有文化的往往占据许多肥缺(除在衙门任职之外还有海关、银行、邮电三行业);劳动者则靠手艺营生(理发刀、厨刀、剪刀号称“三把刀”),生活可谓安稳。因此,本地人并不爱离开自己的家乡。谚语说:“七溜八溜不离福州”,五口通商之后,从福州港北上宁波、上海,南下厦门、广州,虽无太大商业运作,也曾繁荣一时。

闽南方言区(含早期属于闽南话的莆仙方言)是海洋文化。这里从宋代起就有精耕细作的农业,人口繁衍迅速,很快就显得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宋元泉州港培育了造船业和航海业。惠安人谢履的《泉南歌》说:“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就是这种情况的最好写照。一千年来,从泉州港到漳州月港、厦门港出发,闽南人的足迹不但遍及粤、琼、台三省沿海,还远涉东南亚各国,在那里繁衍了数千万人。远渡重洋谋生是千辛万苦、九死一生的,无数的灾难形成了闽南人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这种剧烈竞争的过程中,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江湖义气。中华文化传统和乡土情缘又使他们开拓、发达之后不忘回归。漳泉厦的千万华侨历来都十分注重和家乡的联系,用外面挣来的钱带动本乡和周边的农村的建设,被人为是好汉们干的风光的事。

方言文化 篇2

闽南话方言广播中的方言,一是文化的载体,大部分以口头承载为主;二则方言本身为当地民众所创造、使用,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完善、发展,时至今日依然被广泛使用,其中的文化价值自然不可替代。

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闽南话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文化,它承载着闽台地区的历史和情感。闽南话方言节目,更多起到的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作用。

闽南话广播是方言广播,也必然要首先从方言出发,充分挖掘和运用其文化价值,在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与新的传播形势相契合,才能让方言广播在两岸交流,特别是对台湾南部民众传播方面起到应有的效果。

1 保持传统特色,让“最草根”的方言散发“最乡土”的气息

汉语的各种方言包括闽南话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在闽台地区,民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与闽南话息息相关。闽南话在不断的总结和沉淀后形成大量有关人文、自然知识,更能折射出诸多文化现象。这其中包括反映历史面貌、反映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环境极其变迁、反映民俗风情、反映文化心理等。例如,2013年第五届海峡论坛上,闽台“同名村·心连心”联谊活动周首次亮相,来自台湾新北、台南、彰化、嘉义、基隆、高雄、花莲、新竹、南投等13个市县,28个乡、镇、村、里负责人及村代表62名乡亲组团前来参加活动。其中有包括平和县大溪镇——台湾桃园大溪镇;漳浦县深土乡南境村——基隆南靖村等的两地同名村,这些都是方言文化在反映地理变迁的体现。

“同名村”就是台湾一些村落所冠籍的地名,与大陆祖地“同根、同源、同名”。大陆民众移民到台湾,就把把自己在大陆祖籍地的府、县、乡、村地名、街巷名和宗祠名、寺庙名,乃至家乡的山川名胜名称,甚至以开发建设台湾有功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垦台名人、移民首领名字、家族姓氏作为在台湾新聚居地相应名称,并延用相同的堂号、延用传世辈字序列,以此铭记自己的祖籍,根之所在。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理应被挖掘,被传承。

再比如闽台两地“爱拼才会赢”的共同文化心理;关帝、妈祖、保生大帝等各种神明崇拜;南音、歌仔戏、拍胸舞等艺术风情等。关于俗语,还有这样一则新闻:“……(2013年)7月4日下午,台盟中央副主席、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在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的报告会中,便和年轻人讲了俗语里的台湾故事。一开始,汪毅夫说了俗语中台湾和北京的关系。台湾的俗语中‘内山人哪有见到皇帝命’,内山人是对住在山上的人的称呼,也指住得偏远的人。台湾和北京距离远,清朝乾隆年间,有台湾人拜访皇帝,单从台湾到北京便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内山人看到皇帝会是莫大的荣幸。汪毅夫介绍的另一个俗语是‘牛牵到北京也是牛’,形容一个人本性难移,就像把牛从台湾带到北京那么远的地方,牛还是牛。两句俗语,都带出北京和台湾的距离曾经非常遥远,时至今天,拜托已经‘三通’的飞机,两地的距离近了……”

以上可以看出,真正的方言文化价值蕴藏在其最朴素,最“乡土”的语言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界如何五彩斑斓。讲“最草根”的语言,让他散发出“最乡土”的气息才最能打动人。作家王蒙曾说到维吾尔语是如何复杂难学而又曲折精妙,并进一步谈到对语言的见解:“真是怎么复杂怎么来呀!而它们又是那样使我倾心,使我迷恋。它们和所有的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联结在一起。……我欣赏维吾尔语的铿锵有力的发音,欣赏它的令人眉飞色舞的语调,欣赏它的独特的表达程序……一种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群,是一种生活的韵味,是一种奇妙的风光,是自然风光也是人文景观。”闽南话亦然。

2 注入新鲜元素,让方言的文化价值可以变“新樱等春天”

说到方言广播,我们常常会想,那就是文化。可节目时间一长,我们的方言节目慢慢显得四平八稳,显得沉重,背负太多文化的重担,久而久之,沉重又变成了沉闷,吸引听众从何说起?如何让“文化”的表现形式更有趣,更有吸引力?那就需要变换花样,让方言活起来,让文化立起来。

2.1 不是生搬硬“拗”,而是“说”大家听得懂的方言

对许多闽南人来说,从小使用的“母语”是闽南话,但是许多父母开始刻意让小孩回避方言转向学好普通话。这导致现在许多方言广播从业者没能很好地掌握好方言,常常出现一知半解、无法表达的“半吊子”情形,加上时代发展,新词不断涌现,播节目时不是“硬拗”就是把自己绕进方言的迷宫里出不来。这就要求如刚刚所说的,说“最草根”的话,如果能掌握好方言的规律,或者说是与生俱来抑或训练出方言语感,也就是讲“流利的方言”,那么,就能够一让听众听懂,二让节目有趣。

还有一个问题是,方言是桥也是墙,方言节目就是一种“窄播化”节目,我们的受众虽然固定,可由于方言的局限,可以拓展的节目形式和空间有限,使得节目常常会昙花一现,开办初期创造了收视奇迹后缺乏后劲,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再者,方言节目特别是在新闻节目内容上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若节目不具有独特的见解,方言节目就容易流于形式。

所以说,方言只是一种形式,说什么、怎么说才是关键。如果只是说历史,那用不了多久就说完了。之所以有些节目无法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它们只是贴了个方言标签,内容乏善可陈,要么是说的事太小,鸡毛蒜皮提不起劲,要么评论得不痛不痒,让人看着不解气,等新鲜劲过了,受众也就不感兴趣了。面对一些新闻事件,我们还是要先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然后再从老百姓的角度,用他们的话说出来,观众自然听得入心入耳。

2.2 善于包装,让“小方言”也有“大作为”

也许有人会认为,与普通话相比,方言因为俚俗而不美,有碍于美好感情的表达,或者说会造成粗陋不堪的文风,比如闽南话方言将“眼泪”说成“目屎”。这种观点显属偏见。方言主要用于口头表达,正是方言的大量俚俗的词语很好地满足了人们在特定地方的各种日常生活场合中的口头表达需要,普通话则长于书面化的较为文雅的表达,而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口头交际场合则不适宜用普通话。

“(2013年)7月6日,第二十四届金曲奖“最佳台语歌手”颁给了大陆歌手李娅莎,这让外界跌破眼镜,也引发台湾诸多讨论。

“有网友评价李娅莎的歌曲‘清新富有创新……闽南语歌该走出悲情曲调,多方面尝试电音及清新唱腔’。台湾知名DJ刘玉霖说,闽南语歌曲要适应社会的变迁,就要汲取新鲜、多元的元素,或许‘李娅莎会成为闽南语歌曲新世代的一个象征’。”

既然一个不会说闽南话的上海姑娘都能够获封“台语歌后”,作为闽南话广播的从业者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自己的方言,不好好运用这能难得的语言优势,争取更多的台湾受众?要善于发现闽南方言的美,学习台湾的创意、包装,笔者最近在听的《台湾答嘴鼓》,电视名嘴刘尔金和说唱中生代王一明、梅子三人搭档,无论在CD的包装、内容的创意都很好,他们挖掘方言的文化价值,加上富有时代感的演绎,是个很不错的创新。

摘要:对方言来说,最大的特色是语言的独特性,它有一定的地域性并且在长久的时间里慢慢孕育了属于自己的独树一帜的“文化属性”,这样的“文化属性”成为吸引受众、沟通感情、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而如何挖掘这样的“文化”来面对社会进步条件下方言广播日渐式微的影响力,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本文就以此角度为切入点,用“文化价值”这一剂良药,让方言广播重新焕发崭新的生命力。

方言与文化 篇3

牙牙学语的小男孩每说一句普通话,年轻的母亲总是温和而又坚持地对他说:“讲上海闲话。”小男孩不得不万分吃力地把那句本来相当流利的普通话翻译成“洋泾浜”上海话,一脸的不情愿。年轻的母亲随后不厌其烦地帮他纠正发音和用语……一旁的我没忍心告诉她,其实她自己的上海话说得也很糟糕。

每次见到这样的别扭场景,我都难免感动。我甚至认为,这位年轻妈妈应该得到嘉奖。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要是在以前,我有这样的念头都会被认为是极其错误和不应该的。

进入新世纪后,许多地方的人们相继喊出了“保卫方言”的口号。用“保卫”(而不是“保护”)这个词,泄露了他们内心的恐慌和焦虑,上海和广州两地还因媒体出言不慎和电视台方言节目可能减少而引发了民众不小的抗议。

每次发生这样的纷争,全国性的主流舆论多会发出一些劝慰的声音。但看得出来,它们说到底不是视此为大惊小怪,就是干脆认为它不可理喻。

那些进步派人士通常会这么说:语言主要是个交流工具而已,地方方言则是传统社会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的特定产物。在开放的现代社会,随着流动性空前增加,普通话逐步取代方言是一个必然趋势。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文化自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有些传统的消亡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值得惋惜,因为新的更好的事物会不断涌现。当然,他们有时也会宽容大度地表示,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方言或许的确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但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盾,将两者对立起来是一种狭隘思维。

在这些人看来,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甚至还是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尺。2009年上海《新民晚报》发表的一篇引起轩然大波的文章就用调侃的口吻说道:在浦东,尤其是在陆家嘴(相当于中国的曼哈顿),“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说实话,我并没有期待这些开明进步的人士能够理解我正在写的这篇文章。不过我还是想弱弱地提醒他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大多数时候,上海都要比现在更加开放和国际化,要不怎么会赢得“远东第一大都市”、“东方巴黎”这样的称号呢?但那时的上海滩上没几个人说普通话——那时叫“官话”或“国语”;同样,今天的香港无疑要比广州更加开放和国际化,但香港街头的广东话不仅比广州街头更嘹亮,也更纯正。

那些骨子里信奉文化大一统的进步人士也不太可能明白,就任何文化门类而言,大一统从来就不是社会自然演化变迁的结果。相反,它的背后总是有一只清晰可辨的政治权力之手,而且大多数时候是强制性的。因此,大一统恰恰是开放多元的反义词。

被当代历史教科书捧上天的秦始皇的“书同文”这里就不谈了,仅拿近400年来中国的官方口语来说,自清初北京的“南京官话”到雍正八年朝廷设“正音馆”,定“北京官话”,再到晚清光绪年间“推广通语”,直至民国初年赵元任的“老国音”以及后来的“新国音”……可以说,没有一次重大的变化不与政治权力的推动密切相关。

至于“普通话”这个概念本身,实际上一点也不“普通”。第一个提出它的并不是哪位语言学家或白话文学大师,而很可能是担任过中共中央领导的瞿秋白。到了1949年之后,关于新文字和新口语的争议已不仅是学术之争,而是关系到“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头等大事。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普通话”就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肩负的一项严肃政治任务,并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因为在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广袤的中国,推广和普及普通话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

从明清时的“官话”到民国时的“国语”,再到人民共和国的“普通话”,我们看到的是一则国家权力不断深入渗透社会生活的政治叙事:“官话”,顾名思义,是“当官人所操之语”,与草民基本无涉;而“国语”,就显著不同了,它是“国家的话”,只要是中国人就应当说它;到了“普通话”,就更不得了了,不说它的人都是“特殊人”……你或许会认为我这么说有些夸张,但40岁以上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当年那句著名口号——“说普通话,做文明人’。意思很清楚:不说普通话的人都不是文明人。

相比于中国其他地区的方言,粤语的命运之所以要好得多,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重要原因是:它在香港和澳门拥有法定地位。在广东许多地方,港澳的广播电视节目比遥远北方传来的声音更受欢迎,这也塑造了广东人与众不同的文化人格,并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方言是无法被准确翻译成普通话的,勉强为之,则一定会失去很多神韵和味道,相信每个人对此都心有灵犀。普通话只有4个声调,而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方言里都有6个以上声调,有些方言则完整地保存了古代的“八声”;上海奉贤的金汇方言中有多达20个元音,被誉为世界“元音极地”……语言的这种丰富性所蕴含的隐秘的文化活力,岂是“语言交流工具论”所能领悟?

因此,方言中沉淀了文化——特别是文学创作——的宝贵结晶,并持续地激活着特定人群的生活形态。此外,方言还是地方戏曲、音乐等艺术的关键载体。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说:“方言的文学所以可贵,正因为方言最能表现人的神理。通俗的白话固然远胜于古文,但终不如方言能表现说话人的神情口气。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做作不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至于方言所塑造的身份认同,则更是人们与生俱来和挥之不去的“乡愁”。一位生活在杭州的客家人年轻同行告诉我,他不管去哪里办事,假如对方恰好也是客家人的话,肯定会顺利许多。他有一次采访一位美国华裔人士,事先做功课时知道对方是客家人。电话里对方一开始还相当拘谨,待他的客家话一出口,对方立刻变得仿佛是一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热情爽朗。“这跟距离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我们天然的情感纽带在发挥作用。”

只有很好地理解了这一点,你才能对广州人和上海人内心的敏感痛楚感同身受。

nlc202309040324

越来越多的民众的觉醒促成了一丝转机。

从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起,上海市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上海市语委办已经着手在全市范围内招募上海话发音人,它试图用建立方言数据库、绘制方言地图的方式来完整保留20世纪初原汁原味的沪语。2011年底,上海的近百位教授学者联名发表倡议书,呼吁政府鼓励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时多说上海话;在全市所有公交、地铁、机场、码头等公共场合增设上海话通报;电台和电视台开设和增加沪语频道和节目……

然而,说实话,我对这样的努力并不抱乐观态度。因为它们中的大部分仍然是沿用了过去的思维,即以行政力量推升一种文化的地位。在我看来,方言真正需要的不是政府的权力加持,相反,是去政治化,让它们自由和自然生长。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建议政府做什么,我们只需要让政府明白自己不应该做什么。

我的父母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但他们青年时代移居上海以后,很自然地就融入了上海的语言环境。虽说他们的上海话到现在也说得很不标准,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非要借助普通话这个“工具”才能在社会上与人交流,就像今天的上海“新移民”那样。而他们的下一代——我的姐姐们和我,都毫不费力地说着一口上海话,成为了真正的上海人。20多年前我在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读书时的许多外地同学,大多也都能毫不费力地听懂上海话,毕业后留在上海的,现在基本都会说上海话。这是一个十分自然的过程。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粤语是中国众多方言中运气最好的。可能唯有在广东,地方方言能够在官方广播电视中占有那么大的地盘。据说到外交部去考外交官,会说粤语还能够加分一算你多懂一门语言。但粤语的这个强势地位并非来自国家权力的特别关照,而完全是凭借它自身的优势。简单地说有三个原因:一是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实力的辐射;二是香港流行文化的“北伐”;三是数千万说粤语的海外华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粤语早已超越了特定地方方言的地位,上升为一种全球性的通用口语。在海外华人圈,粤语比普通话的“通用”程度更高,它是美国的第三大口语、澳大利亚的第四大口语。在中国以外的全世界,共有近7000万人口使用粤语,他们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粤语经济圈”和“粤语文化圈”。这就足以证明文化的自然生命力。

我并不想要阻挡文化的自然演化和生生死死,我反对的是以强加的政治叙事代替文化自身逻辑的削足适履,因为它将使社会趋于单一和封闭。

也许我家公寓楼电梯里的那个小男孩长大后注定不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但他的记忆深处永远会保留这样一片充满温情的天地,那是连接他和母亲的纽带。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

1、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歹剃头”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五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水鸡吗?师(出示水鸡的图片)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水鸡跳落深古井》。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1、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2、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3、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四、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鸭仔听雷”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六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鸡,齿》。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鸡,齿》。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闽南童玩:挑竹签

要让学生了解挑竹签的注意事项,掌握游戏中获胜的要领。

学生每人收集一定数量的竹签或冰棒棍儿。(以10-20根为宜)先由一人用手一把攥在手里,然后将它们撒在桌面上。散开后抓住其中的一根木棍,以这一根去逐条挑竹签出来,规则是:每次只能动其中一根,并且其他木棍均不能触动,一旦触动则输,轮到下一个人挑。最后看谁手中的棍子最多则赢。(教师分配学

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诗人杜牧的另一首古诗《登飞来峰》。

1、你们还记得之前学过杜牧的《登鹳雀楼》用闽南语怎么读,齐读《登鹳雀楼》。

2、课件出示古诗《登飞来峰》让学生读一读。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飞来峰》。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飞来峰》。

1、简介作者李绅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大牛惜力”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八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阮阿舅》。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童谣《阮阿舅》。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三、复习闽南童玩:挑竹签

教师分配学生四人小组,评选出小组第一名,再分成三个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决出“班级竹签王”,学生也可以自由挑选对手组队,也可以到操场上进行挑竹签趣味竞赛。

第九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唐诗《凉州词》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凉州词》。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凉州词》

1、简介作者李商隐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5、布置学生用闽南话背诵二十四个节气。

第十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今天我们提出要建立和谐社会。谁能回答,什么叫“和谐社会“?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囝仔满月》。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满月》。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6、选择童谣中的一些词语来造句。

三、复习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第十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清明》《爬龙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读完后说说都跟什么节日有关?

2、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描写春节的古诗《元日》。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元日》

1、简介作者王安石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十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有趣的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囝仔囝仔埗通吼》。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5、配乐朗诵童谣,边读边做动作。

第十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再一起学王安石的一首古诗《泊船瓜洲》。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泊船瓜洲》

1、简介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四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2、课件出示西湖新旧十景让学生欣赏。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诗人苏轼的《菊花》。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菊花》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五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谁的家中还有兄弟姐妹的?你们平时是怎么相处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童谣《一只蜢仔》说的就是兄弟之间的骨肉情深。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一支竹仔水里浮》

1、课件出示童谣《一只蜢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拓展延伸

1、思考:为什么“阿嫂无钱哭晓幸”、2、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说说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要学习“哥哥”的什么精神?

3、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哥哥”学习,与人和睦相处,无私地为家人奉献,同时也要改掉自己娇生惯养的坏习惯。

第十六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庐山的画面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苏轼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望庐山瀑布》

1、简介苏轼的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这句俗语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第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一下自己和父母的生相,课上交流。

2、课件出示十二生肖的图片。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月亮月光光》

1、课件出示童谣《月亮月光光》。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复习闽南童玩: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十八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儿童游戏吗?最喜欢的是哪个游戏?

2、请学生说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儿童游戏?

3、课件展示介绍闽南地区的儿童游戏。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拉钩》

1、课件出示童谣《拉钩》。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学习闽南童玩:编花绳

方言文化 篇5

【摘要】古色古香、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有古汉语“活化石”美誉的闽南方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世世传承、辐射海外的闽南文化,具有根植闽南、花开两岸、香飘四海、誉满五洲的特征。作为特色鲜明突出的民系文化,积淀深厚,形式多样,种类丰富,活态传承,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闽南方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芝兰,闽南方言与文化源远流长,联系、滋养、影响着海峡两岸同胞。因此,对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的开发与实施进行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南;方言与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H177.2 【文献标识码】A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

(一)基于两岸关系地域发展的需要

闽南方言与文化作为文化载体,凝聚着地域人民精神,更体现着地域文化的特殊品质,在文化传承中占有特定位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厦门背倚漳州、泉州内陆,面对台湾、南洋,是祖国东南之良港。以厦门为交汇点的闽南这个“扇面”里分布着数千万说闽南话的炎黄子孙,他们承袭了古老、优秀的华夏文化传统,并吸收了外来文化有益的营养,形成了自己地区特有的文化。

闽南方言是我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闽西龙岩市区与漳平一带、闽东宁德市的福鼎一带、浙江南部部分地区、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及海陆丰地区、广东西部、海南岛、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群。闽南语的形成融合了上古时代“百越族”土著语言和古代中原的汉语,加上地区闭塞,因此保留了很多中原地区的上古音,称得上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同时,作为大陆与台湾共有的方言,作为联系大陆与台湾的纽带,闽南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讲好闽南语,发扬闽南文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两岸同宗同语系的事实,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另外,东南亚各国的华人中,也普遍使用闽南语,将闽南语作为沟通的媒介,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二)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一方面,它应让学生获得人类共同的文化知识财富;另一方面,它还应扎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传统,使学生融入民族地域独特的文化之中,才能维系世界文化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推进世界文明的进程。

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一节中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特别是人的资源因素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因素。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基于厦门地方课程开发的需要

如今,虽然还有几千万人使用这一方言,但闽南语竟有日益被冲淡的趋势,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由于闽南地区中普遍推广普通话,因此学校中就很少能够听到闽南语,加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如今的闽南学生中,能够流利地使用闽南语的,已经少之又少。然而,语言是文化的依存,一种语言一旦消亡,那么依附于这种语言上的种种文化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将走向衰亡。闽南地区的许多文化遗产,如南音、歌仔戏、答嘴鼓、傀儡戏等都是建立在闽南语的基础之上的。正是由于现在懂闽南语、说闽南语的人日益减少,能够欣赏这些艺术形式的人也不断减少,使这些文化瑰宝面临失传的危机。

因此,闽南语课程的开发和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看,开发统一的闽南语课程能够规范如今闽南语教学的混乱局势,找到最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闽南语的传承。从实际上看,系统的闽南语课程有利于闽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闽南语的音韵系统研究古代中国的音韵学,同时还可以促进闽台在文化上的联系,促进与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交流。

二、课题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对所开展的教育进行即时性反馈与持续性评价,及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提出下一步的意见,不断充实或修正活动计划。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

(二)比较调查法

设计了《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保护问卷调查表》对学校初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抽样确定实验班级并进行跟踪研究,为校本课程的选择、教学形式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实验案例法

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承担教研任务,比较效果。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将课例以书面的形式来展示,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共同并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以个别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课题主要针对部分团体进行个案研究分析。

(四)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是人类历史上长期运用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之一。

三、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开发课程的内容,二是开发规范的用字、注音体系,三是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中。

1.开发课程的内容方面,所选的材料应该符合闽南语的特色。作为流传久远的方言,闽南语中有很多俗语、典故,里面包含了闽南人民的风趣幽默和闽南文化的特色;作为上古音韵的传承,用闽南语吟诵唐诗能更好地还原当时的音韵美。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出现在闽南语课程中,二者相结合,使闽南语课程既有作为方言的生活化、通俗的一面,又有作为古语的诗意、传统的一面。同时使用闽南语吟诵唐诗还与语文教学产生了紧密联系,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

2.规范用字、注音体系的方面,闽南语的注音方式极多,既可以使用台湾广泛运用的新罗拼音,也可以使用国际通行的国际音标。哪一种注音方式更适合中小学生,更容易掌握;哪一种注音方式能够涵盖闽南语的所有韵母、音调等等,这些都应该是课程开发时要考量的因素。用字的规范也是必须注意的,是以意为主,还是以音为主,这些都是闽南语课程编写中要注意的问题。因为闽南语中的一些本字已经无从考据,一些读音来源于外语,用哪些字来表示才能使人一目了然,才不会产生歧义,是非常重要的。

3.如何更好地运用于学校教学方面,要特别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母语学习习惯和接受闽南语的情况等等。“课程即生活”“课程即活动”“课程即成长”。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意义在于帮助每个学生重建地域生活谱系地图,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与原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相比具有不同旨趣的校园生活。地方课程《闽南方言与文化》不仅关注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以及选材的生活化和趣味化,而且重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真正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论建议

在闽南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和理论相结合,从实际生活中引发对闽南语的学习热情,将闽南语带入到民俗与传统瑰宝的行列,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认识到闽南语的存在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引导者,和学生共同学习进步,在遇到存在歧义的音准、字准的时候,不妨放下所谓的“尊严”,耐心和学生一起来寻找闽南语的起源,共同担负起传播闽南语的重担。

在闽南语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情操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闽南语方言的过程中,真正地对“吴侬软语”有了清晰的认识,发掘生活中的方言特色,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入探讨之后进行文学上的提高,这是闽南语教学能够实现高效、真实的最直接方法。不少教师在教授闽南语的时候,发现学生很容易被地方色彩浓厚的民俗所吸引,所以不妨在教学中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带着发掘的心态去寻找闽南语的痕迹,从生活的角度来探究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关于方言的美文欣赏:学方言 篇6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的确,从实际现状来看,嘉兴人不会说嘉兴话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我自己是地道的嘉兴人。自晚清以来,我的祖上就生活在嘉兴,但现在我自己的孩子说的就是洋泾浜嘉兴话。这说明,不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应试的逼迫,常年泡在课本堆里,已经难以接近处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方言”圈了。倒是常年在嘉兴的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生活圈的关系,由于生存生计的需要,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嘉兴话说得蛮地道了。因为他们清楚,如果不懂嘉兴话,找工作做生意都会处于一定的劣势。我曾和一些河南籍的出租车司机聊过这个语言问题,不少司机都遇到过因语言不通所带来的尴尬。因此,今天学方言不只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问题。我认为,是否能用方言来表达思想情感,传递信息,首先是一个人生活的需求,然后才是文化传承的需要。而且不只是学家乡话,还最好能多懂一点其他地区的方言。在今天人口流动已成为常态的社会形态里,良好的方言能力,或许就是你生活中的十分有用的通行证!

事实证明,方言在人们信息交流之间产生的情感粘合力是远胜于普通话的。所以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诗能够唤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所以人们会把“他乡遇故知”看成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回过头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显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方言就是地方文化的最佳载体。这样的文化传承几乎是进入“基因图谱”层面的。假如我们不懂嘉兴话,就很难真正去领略和品味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的意境和情趣。假如听不懂苏州话,就根本谈不上对其评弹和说书的欣赏!甚至可以说,方言自身的特征就是地方文化乃至这个地区中的人群自然秉性的外在流露。试看柔软细腻的嘉兴话的方言特征,不就是随和亲切的嘉兴人的写照?辛弃疾的《清平乐》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真的把我们江南这一带人的生活情境给写活了!

我在设想,假如以“吴侬软语”为特征的嘉兴话哪一天从此消逝,嘉兴人的心性是否会渐渐地因此而变得粗糙起来?

前两年,上海出版了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计算机不一定要从娃娃抓起,但传承方言最好是从娃娃抓起。因为学语言是有关键期的,一旦过了这个关键期,虽然依然能学语言,但很难学到文化理解这个层面上。何况,儿童的模仿力特别强,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学点方言是不会对普通话产生多少干扰的。而且,假如运用得好,还能促进普通话的学习。不要说普通话,我甚至还发现,嘉兴话就是对外语的学习也不会有太多的方言干扰。嘉兴这一带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外语人才,譬如朱生豪、许国璋等。

当然,真要学好方言,仅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去学习。语言只有在交际的过程中才是鲜活的。只有向生活学习,才能真正学好方言。

从方言词语看陕北特色饮食文化 篇7

陕北的饮食种类丰富,我们主要以烹饪方式将其分为:煮食,蒸食,烤食,炸食四类。

一、陕北方言与特色煮食文化

河捞:陕北的“河捞”不同于山西、陕南的“饸饹”,陕北的“河捞”是以白面为食材的粉条状的长面条,先把面和好,再揉成柱状放在“河捞床”(一种制作面食的工具),将面团压入沸腾的水中,其呈翻滚状,与人在水中扑腾类似,而“河捞”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是“从河里捞上来”,所以就将这种面食称之为“河捞”。

据考证陕北榆林的清涧县与山西柳林等地隔河相望,有经济往来,由于水上交通工具比较落后,时常有人落入黄河之中,因而河捞就被人们给予平安之意,表示死者已被打捞上来,不会再受浸泡之苦,所以在办丧事的时候,吃的第一顿饭就是河捞,久而久之河捞就成了办丧事的必备饮食。

由于河捞是一种长面条,在陕北话的发音里,“面”类似于“命”,所以有“长寿”之意,因此在陕北它也就成了婚宴、寿宴等吉祥宴会的“座上宾”。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因此也写作“抿尖”。民间有语云:“挖的那个杂面抿成抿节,挖那个白面揪不成个碴。”那个杂面其实是豌豆和麦子磨合而成,调水和成软面团,放在小孔密布的抿尖床(一种制作面食的工具)上,抿在沸腾的水里,食用时,浇上由豆角丁,豆腐丁、洋芋丁为主的汤,辅以韭菜、葱花、香油、芝麻等,美味可口,是当地人和外来游客的最爱。因其不像“河捞”一样是压下去的长面条,而是抿下去的一节一节的形状,所以称为抿节。

钱钱饭:这本来是陕北人缺粮时候的一种度饥荒饭。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精工细做的粥。其做法是先将黄豆煮成六七成熟,使其膨胀变软,捞出来将其晒至潮湿,放在光滑的碾子(一种碾压工具)上,将其碾成铜钱薄厚,状似铜钱,所以称之为“钱钱”。再把“钱钱”和小米等放在水里煮成粘稠状。人们一般在大年初一碾钱钱,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二、陕北方言与特色蒸食文化

洋芋擦擦:在陕北地区非常有名,是家家户户最喜爱的吃食,制作方法是取洋芋蛋少许,去皮,用擦子(一种制作食物的工具),将其擦成薄片,同面粉搅拌,然后用蒸锅蒸熟,食用时,拌上蒜汁、西红柿酱、芝麻、香菜等,美味可口,再喝上一碗陕北的“钱钱饭”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其由洋芋擦成,因此得名“洋芋擦擦”。

洋芋馍馍:又名黑愣愣。是陕北的一种特色小吃,其制作方法是将洋芋磨成粉末状,用清水浸泡过滤后,加上芡面、大葱等各种佐料,捏成丸子状,放在蒸锅里蒸熟,浇以蒜汁、芝麻、香菜、醋等,味道酸辣可口。因其制作的主要材料是洋芋、芡面,两种食材搅拌在一起会呈黑色状,又因其是各种佐料搅在一起,捏成丸子状,蒸的时候各种东西堆在一起,用陕北话来说,谐音就是“愣”,陕北人喜用ABB式的叠音词语,因此命名“黑愣愣”。这样的命名艺术,也体现出了陕北人民豪爽质朴的特征。

黄馍馍:是陕北人临近年关时必备的食物,将新碾的糜子拿出来,制成黄馍馍,摆上除夕饭桌。其制作方法是将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的馅,带着些许甜味,吃起来特别松软,因其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

三、陕北方言与特色烤食文化

果馅:是陕北榆林子洲县的一种特色小吃,是一种有馅的饼,用陕北著名的滩枣制成馅,其制作方法是用油酥面团手套皮,包枣泥馅,用木模子压中点红,外沿鼓圆如轮,摆入平底炉锅内,上下文火,烤至焦黄,其皮酥内甜,枣香怡人。

古人常用其来祭祀祖先或供奉神灵,故又名果献。在子洲,青年男女定亲时,男方一定要送双数果馅,图吉利,从最初的八个,二十二个,到现在的六十四个甚至更多。女方收到定亲果馅后将其赠送给亲朋好友,表示请他们喝喜酒。

干炉:是陕北榆林镇川镇有名的小吃。用温水和面,讲究面硬,以面剂包一撮干面粉,手压成型,其形贺面鼓,中拓小红印。放在炉鏊上先烙后烤而熟,内空外脆,吃着带劲,最适合长途跋涉当干粮吃,在制作时可以加盐或糖,制作出咸干炉和糖干炉。因其是在炉上烤的,烤熟之后表层是又干又酥的脆皮。所以称为“干炉”。

四、陕北方言与特色炸食文化

油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其制作方法是把软糜子面一层一层地撒在蒸笼里,蒸熟之后,在手上蘸上少许油和水,将其揉成均匀光滑的长条,然后切成片,经植物油炸过后,外黄里嫩,撒上白糖,吃起来香酥可口。因“糕”的发音与“高”同音,有着很好的寓意,因此在陕北的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暖房祝寿,都会将其和河捞搭配迎客。被人们广为传唱的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中就有“热腾腾的油糕桌上端,快把那亲人迎进门”,由此可见油糕是款待贵客用的。

油馍馍:因其呈环状,所以又称油忽拉(陕北对环状物的称呼)。其制作方法是将软糜子面和硬糜子面按一定的比例和在一起,发酵后,制成环状,放在油锅里炸至黄褐色即可,入口细腻酥软,味道极佳。一般逢年过节或者是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吃,有着吉祥的寓意。

五、陕北方言与其他特色饮食文化

陕北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除了以上提到的以煮、蒸、烤、炸为主要烹饪方式的一些具有陕北特色的代表性饮食之外。另外,米酒,是一种陕北人用黄软米自制的酒精浓度较低的一种粮食酒,色泽较浑,所以又名黄酒、浑酒,是过年时必不可少的佳酿,正如陆游在《过故人庄》里所描述的那样:“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再如,子长的煎饼,绥德的碗托,榆林的豆腐、拼三鲜、羊杂碎、大烩菜等,都是别具风味的陕北美食,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千沟万壑的黄土风貌,孕育了独特的陕北风情,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中的陕北方言词语都体现了陕北厚重的文化底蕴,方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陕北方言正承载着这样的历史重任。从陕北方言词语入手可以窥探到陕北的历史与民俗文化,而特色的饮食文化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隅。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值得我们每一个方言爱好者去发掘。

摘要:方言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陕北方言以其独特的内涵越来越引起方言研究者的重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孕育出了独具风味的陕北饮食文化,许多具有独特文化意蕴的饮食词语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陕北方言,煮食文化,蒸食文化,烤食文化,炸食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3]榆林市志编纂委员会.榆林市志[M].三秦出版社,1996.

[4]彭珂珊.小议陕北风味小吃[J].粮食问题研究,2010(2).

粤语方言区电视文化的特性 篇8

[关键词]粤语方言区两极化平实自然鲜明国际特色

随着卫星电视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媒体在更加蓬勃地向前发展。而在中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它的电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色,并且按照其传统特色一路走来,从某种程度某个方面来说,它引导了电视发展的部分特色和方向,这就是粤语方言区。当中国电视还处于相对沉闷板正的年代时,1985年前后,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射雕英雄传》播遍大江南北,让男女老幼茶不思饭不想,每天如饥似渴地观看,希望电视台几集联播,随后《霍元甲》、《上海滩》、《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港剧更是席卷中华大地,港产片带来的不仅是收视热潮,更引发到了服饰、贴纸、衣食住行甚至行为方式以及追星热潮。人们尽管说不清道不明这其中的原因,但无疑粤语方言区的影视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内地,人们发现雅俗共赏的东西似乎比阳春白雪更吸引人,娱乐轻松好象比严肃说教更能调剂人们紧张繁忙的工作和生活。这以后,来自粤语方言区的电视剧《公关小姐》《情满珠江》都在国内达到了很高的收视。不仅是电视剧,电视节目的制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娱乐、轻松、平实、自然,就是夸张,也是自然地夸张到位。现在电视节目尽管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但是无非希望最终达到的效果就是观众的认可,那么观众认可的标准是什么呢?十几年来是承袭不变的,就是让他们觉得接受起来比较舒服的东西。电视本来就是提供咨讯调剂生活的,只有娱乐轻松平实自然才能达到这个效果。笔者认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同粤语方言区的语言习惯和人文环境有关,在这种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制作的电视节目就自然有它独特的性质了。

粤语方言区的语言习惯直接影响到电视文化的特性呈两极化区分明显

在中国众多的方言中,粤语算是很特殊的一种语言文化,它在吐字归音和结构逻辑上与普通话相去甚远,这也是为什么一些港星学说普通话比“老外”更难的原因。笔者在这里不再深究它的语言发展历史,但是可以发现,在粤语中有一些与我们学过的古文或文言文逻辑相近的文字结构。比如普通话说“你先走”,在粤语中同样为了表达这个意思,就是“你走先”。所以首先粤语中有非常类似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这让它的语言文化体现出了严肃礼教的一面:另一方面由于它独特的发音方式和吐字归音,它又有超级调侃轻松诙谐的一面,它的很多发音都是汉语文字无法表达的,就算笔录下来,只能是谐音,“甘(gen)都(dou)得(da)”“唔(mu)系(hei)嘛(ma)”“傻(suo)傻(suo)地(dei)”也就是“这样都行?”“不会吧?”“傻呵呵”的意思,表达非常口语化。比如有句俗语,父母感慨不肖的孩子经常说“生只叉烧好过你”,这在粤语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剧中人物的感慨。于是严肃正统的一面和搞笑诙谐的一面看似两个极端却融合得非常好,不仅体现在语言上,更因语言文化而体现在了电视文化上。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香港的电视文化,首先是严格区分时段,晚上九点半以前的电视节目是非常严肃正统的,但是九点半以后电视屏幕上会专门有提醒“以下节目不适合儿童和青少年观看”的字样。其次在电视节目构造方面也相差颇大,新闻类节目非常正统严肃,商业类影视剧搞笑轻松,极尽精灵古怪之事:当然新闻类节目的主播也大都相貌平凡但大方得体,而影视明星们则光彩耀人争齐斗艳。香港的电视文化尽管因为过度商业运作有一些不可取的地方,但是我们也看到的确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它有严肃性的新闻可以提供咨讯,但也有极尽生活化的影视剧、“肥皂”剧可以让老百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他们做到这一点要早于我们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港产片二十年前就能风靡各地的原因,因为它的语言和形式生活化,因为它很早就融入了一些商业的元素,因为看它的片子轻松娱乐不需要动脑子,尽管现在内地的影视片制作在某些方面已经大大优于港剧,但港剧所开之先河是不容忽视的。

人文环境决定了粤语方言区的电视文化平实自然的特性

都说广东人不关心政治,“民间”也有人说“不关心政治就是政治方面成熟的体现”,我们姑且不妄自评论这些话究竟正确与否,的确,笔者也发现粤语方言区的人们确实对政治的兴趣没有其他地区浓厚,换言之,不仅是对政治,也许在其他方面,也可以说,他们都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这也许就是一个地域的人文环境之体现。

比如在制作电视节目方面,同行之间会开个玩笑,如果在北京街头进行现场采访,不仅大把行人愿意接受,甚至还有挡都挡不住,说也说不完的,北京人的热情有目共睹,只怕记者的带子不够用,好象去过北京的人都有听的士司机或街道大妈唠嗑的历史。但是在粤语方言区,记者们不约而同地有这样一种感受,那就是最怕去街上即兴采访,因为拒绝的偏多,就算是有愿意表达感受的,要么就是北方“移民”人士,要么就是“言简意赅”。笔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香港回归时在珠海采访。庆祝活动中众多市民欢欣鼓舞,当记者激动万分地走上前询问“香港就要回归了,您是不是非常憧憬非常期待?”答:“是”。记者又问:“那您此时此刻是何感受?”答:“很开心!”甚至有时记者启发诱导很多话,反馈的只有寥寥数语甚或几个字。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并非广东地区的人们不热情,仅仅是他们的行为习惯是简单干脆、平实自然。因此在街道商场里看到明星大腕儿他们不一定上去签名,不是不喜欢明星,而是比较冷静,同样看到剧组拍戏他们也很少聚众围观,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是一种职业行为,没有太多的特殊。久而久之,这就决定了他们作为受众对电视文化的接受习惯也是平实自然、轻松、舒服。

这种人文环境对电视文化的影响也很容易影响到个体。比如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他的名牌栏目《锵锵三人行》做得有声有色,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化和地域风格的主持特色。三杯清茶,主持人和两位嘉宾,每每三人行中必有我师,每天漫谈、娓娓道来,随缘、随意、随性情、聊天聊得自然而生动。但是在“老窦”的一次自我调侃中提到,他曾经到内地主持过一台晚会,与内地的主持人联手。没想到在现场受到现场氛围和身边同行影响主持风格也大变,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可见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和电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之大。

粤语方言区的电视文化是融合了众家之所长,而且具有鲜明的国际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粤港澳三地相连,电视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相互融合交流,许多大型的电视文化活动都是三地联手打造,这样这一地区的电视文化是充分融合了众家之所长,制作出的电视节目既有内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又显港澳潮流、时尚、中西兼容的特色,既张含蓄隽永深沉委婉的风情,又扬激情奔放热烈动感特色。此外,诸如地处粤语方言区的深圳珠海都是经济特区,又是新的“移民城市”,首先是国内精英人才荟聚此地,它带来的东西南北中特色文化集萃,其次经济特区毕竟是窗口,它不仅与港澳,它的国际融合性也非常强。比如笔者所在的城市珠海,各种国际赛事云集,象国际赛车以及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等,让特区城市不仅是国内精粹电视文化的集聚,更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盛地。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在国外的许多国家,粤语已经成为即普通话之后为国际友人所熟知的第二大华人语言,甚至许多“老外”对粤语的熟知程度超过普通话,可见粤语方言地区语言文化方面与国际的交流之广。

讲到国内与国际以及两岸三地的电视融合,不得不提的就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首先它是集聚了国内国际两岸三地的电视精英,其次它制作的电视节目也是“走出去、引进来”,既展现了国内各地的万种风情人文历史,又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甚至于它的时事评论都带有凤凰卫视很明显的个性色彩,当然甚至于它的节目包装、主持人包装、主持风格、节目形态特色风格形式都令人耳目一新,既不是纯粹的内地版也非港澳版更不是中国台湾版。它的风格是独树一帜的,是标新立异的,是短短时间内让它跻身电视强势的立台之本。凤凰卫视无可质疑地拥有了大量的拥趸,也极尽“奢华”地张扬了粤语方言区电视文化优质元素荟萃的竞争优势。

上一篇:小学校园安全案例论文下一篇:生产部门年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