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

2024-10-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共11篇)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 篇1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美国人也有句谚语:“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这两句话所说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朋友的影响力非常之大,大到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你能走多远,在于你与谁同行。如果你想展翅高飞,那么请你多与雄鹰为伍,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你成天和小鸡混在一起,那你就不大可能高飞。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他说:“因为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你与之交往的人就是你的未来。和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他们良好的影响。

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对某一物体的跟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这种跟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这种现象后来被另一位德国行为学家洛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印刻效应”在人类的世界里其实也并不少见。

经常与酗酒、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经常与钻营的人为伴,你不会踏实;经常与牢骚满腹的人对话,你就会变得牢骚满腹;经常与满脑“钱”字的人交往,你就会沦为唯利是图,见财起意、见利忘义之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朋友,就预示着什么样的未来。如果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假如你希望更好的话,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优秀,因为只有他们可以给你提供成功的经验。假如你老是跟同一群人做同样的事情,你的成长显然是有限的。

人是一种圈子动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圈子。大家的区别在于:有的人圈子小,有的人圈子大;有的人圈子能量高,有的人圈子能量低;有的人会经营圈子,有的人不会经营圈子;有的人依靠圈子左右逢源、飞黄腾达,有的人脱离圈子捉襟见肘、一事无成。

无论你的圈子有多大,真正影响你、驱动你、左右你的一般不会超过八九个人,甚至更少,通常情况只有三四个人。你每天的心情是好是坏,往往也只跟这几个人有关,你的圈子一般是被这几个人所限定的。

因此,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和什么样的人形成势力范围,又和什么样的人组成圈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我们严肃、认真地思考和对待的问题,甚至是你终身最大的一件事。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 篇2

行业规模是突破销售规模的先天壁垒

中国的保健酒在近几年一直保持着30%的高速增长, 但起步数字比较低。行业人士预测, 中国保健酒的市场规模在100亿。就区域消费习惯和白酒消费者消费价值取向而言, 保健酒只能是应保健需求对饮酒习惯的一个补充, 100亿规模已经到了极限。“黄金酒”的出现, 可能会成为保健酒市场的助推剂, 加快行业消费集中, 提前实现规模封顶, 但完成这个过程至少还要用上两年以上的时间。

与保健酒市场相比, 保健品早在3年前就已经突破了500亿的市场规模, 2008年已接近700亿。“脑白金”系列占据保健品整体的市场份额在3%左右。“黄金酒”依靠“脑白金”模式, 采用陈旧的运作手段, 能在保健酒市场获得多少份额?按照“脑白金”的成功与获得的市场份额回报比例分析, 3%的市场占有率, 也就是3亿左右的销售规模, 即使比“脑白金”运作结果好上一倍, 也只是6亿左右。特别是将“黄金酒”定位在礼品上, 这种推广导向在保健酒领域正在被逐步淘汰, 将来能有多大胜算, 很难预测。

当保健品卖, 功效无法诉求

在过度竞争, 监管政策不完善与监管不力的众多情况下, 一些保健酒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 夸大功效宣传, 使得消费者对保健酒的实际保健功能信心不足。任何一个功能模型定位的保健品, 实际的功效要远远超过保健酒, 这点, 消费者很清楚。保健酒送礼对象也只能局限于中老年男性。消费观念、习惯没有彻底扭转过来, 几乎没有办法做到让人买了送女性。不可能像“黄金搭档”那样, 进行全方位的消费人群覆盖。

保健酒礼品市场的规模有限, 整体销售规模不到15亿。保健酒做礼品市场的主要销售机会都集中在中秋、春节两个传统节日, 两三个月左右时间产出全年80%以上的销量。销售量与销售时间过于集中会造成两个不良市场现象:一是保健酒不能畅饮, 老人在这段时间收到的保健酒, 一年都喝不完。笔者曾经在保健酒销量比较集中的华东市场做过入户调查, 在47%以上有老年男性的家里, 都有6瓶以上的各类保健酒, 有的早已过了保质期。不是进了消费者胃里的即时消费, 就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消费, 消费者会逐渐产生品牌厌恶。二是渠道积压, 退换货频繁。由于保健酒有保值期要求, 在销售旺季内要保证通路货源充足, 经销商、终端库存大量积压。

保健酒市场竞争暗潮涌动

保健品跟保健酒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保健品从杂乱无章的时代到现在, 市场细分已经比较完善。“脑白金”之所以能游走江湖, 所向披靡,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发迹于乱世, 同时没有明显的竞争对手。保健酒现属于高速发展期, 市场竞争激烈, 没有具体细分市场。只要是保健酒, 都有可能是竞争对手。有些企业对市场的运作认识已经非常深刻, 而且有的已摸索出了比较明确的运作思路, 建立了专业化的团队, 劲酒、椰岛鹿龟酒、椰岛海王酒、致中和五加皮、张裕三鞭酒、茅台不老酒、张大宁等众多品牌都已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

以礼品市场为导向的推广手段渐显艰难

从近几年各品牌保健酒的市场份额来看, 行业销售集中程度现已相对较高。劲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五加皮等早期进入的保健酒品牌, 在市场上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他们都很注重长期品牌的建设, 市场拓展稳步有效, 通路渠道精耕细作。在长时间市场运作的过程中, 都在不断修正运作思路, 寻找适合保健酒营销的有效模式。

“劲酒”涉足保健酒行业已有25个年头, 从品牌传播、产品定位、价格定位与促销手段、通路选择等策略上, 都是始终以引导即时消费和培养消费者健康生活习惯为推广导向, 建立了一大批稳固的消费群体。在江、浙、沪、湖北等市场, 就餐时喝瓶“劲酒”已经是中老年人很常见的习惯。正是因其这种推广导向, 使得自己的销售规模稳步上升。早在2004年就刷新了保健酒销量排名, 代替了“椰岛鹿龟酒”, 坐上了保健酒销量的头把交椅。据行业人士估测, 其销售规模在2008年已接近20亿。

“椰岛鹿龟酒”在其上市的10多年里, 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礼品市场运作导向上。在媒体传播上, 坚持亲情推广路线。在传播组合策略上, 有从央视、卫视、地级电视、县级电视、公交电视到楼宇电子屏幕等多级视频广告传播与多级电台组合, 每年的媒体预算几乎都倾泻在旺季与旺季前的两三个月的时间段内, 进行交叉, 密集投放。在户外传播上, 路边墙体、公交、终端门面包装等, 到处给人一片火红感觉。销售旺季时, 地摊、转柜、促销、路演等十八班招式全上阵。这些营销组合看不出是在卖酒, 而是在卖保健品。这与“脑白金”营销手段异曲同工, 如出一辙。不过在建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上, “椰岛鹿龟酒”还是做了些工作。策划了一系列的寻真探秘的活动, 建立起消费者的信息档案进行售后回访, 并运用了数据库营销手段。虽心思用尽, 但销售规模还是难以突破。“椰岛鹿龟酒”除江浙沪外, 湖南市场是椰岛难得一见的近亿元左右销售规模的省级市场。湖南市场做出的规模, 应归功于该市场走了培养即时消费, 走餐饮路线的营销策略。

早在4年前, 椰岛集团就认识到保健酒定位在礼品市场上, 很难在销售规模上得到突破。于是推出了“五指山”保健酒, 专攻餐饮市场, 沿袭“劲酒”的运作模式进行操作。后因药味重, 品牌联想不足等因素夭折。2007年, 该公司又推出了“海王酒”, 继续做餐饮市场。据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2008年已经突破了亿元规模。

从上面两个保健酒行业领头羊的案例来看, 保健酒行业要继续做大, 保健酒企业应该承担起对消费者的教育责任, 以培养消费者的健康生活习惯为己任。短期不择手段地牟取利润, 只能是混淆视听, 模糊消费者的分辨能力, 让他们对行业产生信任危机, 对行业的是一种伤害。在营销模式上, 也要以即时消费为导向, 采取不同的产品定位、不同的消费者定位、不同的渠道组合、不同的促销传播手段等, 进行科学, 有效的营销策略组合, 才是长久之计。保健酒打礼品牌, 继续沿袭保健品的推广思路, 规模注定不会太大。广告一响, 黄金万两的粗放推广手段, 可能在保健品行业还能继续奏效, 但在保健酒领域早已经显得乏弱无力, 换种方式, 或许会走的远些。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篇3

小芳对周围几个大工业区做了一些实地调查,她心里渐有眉目。她花了800元去学习烘焙技术,半个月后,又回到了往日熟悉的工业区。每天拂晓,她就穿着白大褂、戴着白手套推着一辆车叫卖“韩国烤面包,一块钱四个”。因为物美价廉,很快就被打工者抢购一空。小芳数数那些零散的钱,一个早上竟然赚了15元,她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全天候推着车叫卖“韩国烤面包”。有几个娇小的女孩还问有没有茶叶蛋?小芳一听心中又有了主意。

第二天,小芳的推车上多了几样东西:茶叶蛋、红枣煮蛋、桂圆煮蛋、绿豆粥。它们的利润比面包更大,于是她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一天粗算下来,她可以挣40元,居然超过了过去打工的收入。但小芳没有就此放手,她仔细琢磨,又找到了一条生财的捷径。

工业区周围有几大酒店,每到用工旺季,酒店的人事小姐就要在周末抽空到工业区摆摊招聘。小芳和她们沟通,说自己可以替她们在推车旁摆放招聘牌,推荐有意向的打工者过去面试。那些人事小姐认为是个好主意,就说成功介绍一个就可以得30元。小芳心里乐开了花,但她却说介绍一个只要10元就行了。人事小姐觉得她实在,双方就此谈妥了。

从此,小芳的推车旁总是围着一些人,他们咨询一些酒店的招工启事,边说边吃一些东西,比如来碗绿豆粥或茶叶蛋之类的。每个月,小芳可以介绍七八个人进酒店做事,而进了酒店工作的人后来就直接在她那里预订早餐,让她忙得不亦乐乎。

不久,小芳又抓住了一个机会,她在工业区的建设银行门前停下推车,挂出一块牌子:换零钱,100元换95元。因为她每天都会收到不少的零钱,这又成了她的生财之道。这样细细算来,小芳每月可以挣到2000元,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工友们大家:

下午好!

我是来自我们转向架焊接车间的一名电焊工,我叫姜维,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首先,我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从前有一位记者到大西北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去采访,当他来到一个小山坡时,看见一个应该上小学年纪的娃在放羊。他就问娃:“你为什么不上学而在这里放养啊。”娃说:“为什么要上学?”记者又问:“那你为什么要放羊啊?”娃说:“养长大可以卖钱,有了钱可以盖新房子。”记着再问娃:“那有了房子呢?”娃有点不耐烦地说:“娶媳妇生娃?”记者最后问:“生完娃那?”娃说:“放羊。”

其实我讲述的这个故事很自然,思想决定着行为。而行为能够造就人的一生,就人的活动层面来讲是完全正确的,人的活动分为心理活动和机体活动两种。而心理活动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思想,机体活动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行为。

在我们身边就有着这样的一位杰出人物,他就是中华技术大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万军同志。在19xx年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他,那时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一个“服”字。同年进厂的有20几位电焊工,而最终留在这个岗位上的.却不到五个人,那时生活非常的艰苦但就凭一股不怕苦的精神,每天超额完成正常的工作量。也就是乐于吃苦的精神,他被公司选送参加了长春市电焊工比武大赛。他的表现非常出人意料,在场的评委都惊呆了。评委问他:“你怎么焊的这么快这么好呢?”李万军毫不谦虚地说:“我就是来拿第一的。”是的,当成绩发表时,李师傅荣获第一名。

在工作中他更有一种较真的紧,记得那是在动车组刚刚试制阶段,因为构架体环口部位焊接位置难控制,既影响质量有影响生产进度。李师傅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吃饭时从没吃饱,喝水时从不干多喝。经过他的努力,研制出《环口焊接七步法》,他是现代工人的楷模,他是现代工人的亮点,他的事迹源远流长,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

没有钱,爱情能走多远? 篇5

没有钱,爱情能走多远? 好象我的眼前忽然树立了一面镜子,而我们投射在那里面的影象,却是不真实的。

经常,我们被教育成应该做这样的人,要象大多数的人所热望的少数成功者一样,他们的人生里有无尽的风光和色彩,他们拥有财富和美女,他们的生活从不馈缺,他们好似永无痛苦。

这种社会的榜样,时时地提醒着一些人的贫穷和尴尬。仿佛他们是可耻的,卑微而渺小。就连爱情,好象这个时期的他们,也不配拥有。

可是,为什么没有人提到心灵?!还有伤害和背叛。

许久以前,我还在上大学,认识了一个男人,一个比我大九岁的英俊男人,我的白马王子。我们没有钱。但是,我们非常相爱,那种爱,一生里只可能有一次。那时,他经常写信,对我说,以后在我们的家里,会有一个小小的冰箱,一台带甩干捅的小洗衣机,一台电视,当然也是小小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架钢琴,我会弹给你听。我们要经常地骑马和爬山,一起看日落,看日出。

那时,骑马和爬山都很便宜,而一台钢琴的价格,也更接近于它的价值。可是,我的父亲不同意这个男人将来娶他的女儿,他认为,他的女儿前途无限,一定可以出人头地,而这个男人只能成为她的绊脚石。她不可以和这样的男人相爱。

也许我们可以再坚持一下,也许那样的话,我们便会有完全不同了的人生。

那时,我们没有钱,可是我们有爱情,梦想,以及希望。

而今,也许拥有了很多年少时所渴望的东西,也许有些更是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可是,从没有了快乐的感觉,我们拥有了物质,但失去了意义。因为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里,我们觉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似乎我们只在乎成功或者被是否看起来成功。

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房子再大,适合睡眠的却只是一张有爱的半边床。锦衣玉食,可喜欢穿的仍是麻衫布褛,可口的竟是白粥咸蛋。

而这样的生活,需要那么多的钱干什么?!

也许,人们说这是一个金钱推动的社会,是人们追求金钱的欲望以及拥有了金钱的虚荣使它永远向前。有又人说,男人征服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得到女人;女人则以得到男人从而得到天下。

这是怎样的一种缪证啊!征服天下,可失去的是自己最爱的一个女人;得到天下,可失去的是自己最爱的一个男人。成功,或者说看起来成功,同时却也彻底地落败了。这饱含辛酸的,令人痛苦的结果,是你当初想要的吗?

我喜欢人们平静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不应因为他人的行为,来失去自己对未来的思考。欲望是没有止境的黑洞,而我们却不要让它来洞穿我们的心灵,因为一旦我们的心灵上有了缺口,那么冷风就会肆无忌惮地在那里来回穿行,让我们终生失去温暖,孤单而寒冷。

相信爱情。尽管我们有时候,实在看不到任何可以互相依靠的理由,似乎这个世界注定每天都在嘲笑心灵丰富而钱包羞涩的人。而一般这样的人,是诚实的,应该受到尊敬。我不认为,他们要因为看到了,别人眼中所看到的所谓的贫穷,而放弃当初在一起的承诺,改变,并且磨损,最后连自己也开始怀疑人生的目的,果真这样的话,才是最大的悲哀。

世界上有很多小的城市,小的温暖的所在,人们平静而相爱的生活着,不需要很多的钱,可是,却拥有不尽的爱。

也许,在我们今天的这个社会里,要你冷静地坦然地面对身边的大富大贵,那些无限张扬的得意,可能很艰难,更多的时候你也许意难平。其实,与充满金钱的生活相比,平淡清贫,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缺失和悬殊,一切存在于人们的内心的光芒,正是这种光芒使我们越来越智慧。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 篇6

怎样实现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突围?“红金龙”提出了当今中国烟草业一个很典型的课题。本案从战略的角度,以颠覆性手法重塑“红金龙”,为区域性烟草品牌“突围”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本。

【烟草业的第五个课题】

●中国烟草业面临的课题很多。此次“红金龙”给我们的课题是当今中国烟草业一个很典型的课题: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突围。

2000年我们与“白沙”合作,2001年至今连续5年与“大红鹰”合作,2003年成功策划宁波卷烟厂的“五一”,同全面展开与上海卷烟厂“红双喜”的合作,每个客户都会给我们一个课题。

●烟草业在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地区封锁和专卖制度的保护下,固步自封成为习惯,国内诸多烟草品牌显示出区域市场表现良好,但缺乏全国大市场竞争力的特征。随着入世后烟草保护期限结束的临近,烟草行业正在酝酿并实施制度改革的工作。风雨欲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品牌规划的重要性。能否建立、巩固、维护一个品牌,并通过系统的品牌管理工作将其打造成全国强势品牌,决定了一个企业在行业洗牌中的命运。

“红金龙”要在三年之内由2003年的产销17万箱进入规模超过100万箱的卷烟品牌行列,客观讲难度相当大。但是武烟人并未放弃这一努力方向。

云南、上海、湖南等几个大的烟草集团的格局正在形成,湖南、湖北两湘联姻的传说甚嚣尘上,留给湖北烟草自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认为:即使武烟集团的最终命运是与其他烟草集团联合重组,也应该给湖北人留下一个自己的品牌“红金龙”。这是一个企业家和湖北烟草的尊严。

●要么异军突起,要么等待诏安,“红金龙”走到了必须作出重大抉择的“十字路口”。面对这个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红金龙”原有的品牌营销与传播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红金龙”陷入困局。

●2003年6月30日那天,在窗外楚天细雨的掩映之下,武烟集团董事长彭明权对我们说:“武烟上世纪80年代初在全国还名列前茅,但是武烟睡着了,一睡就是17年!这些年来,虽然武烟曾经做过全国网建的模范,甚至现在的技术力量还在全国排得上号,但是市场、品牌却落后了!武烟请你们来,就是帮我们研究战略,研究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后武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突围,再不突围就来不及了!

【把事情做对】“先把事情做对,再把事情做好。”叶茂中的这句话一直指导着整个叶茂中机构的工作方式。在“把事情做对”这个环节,我们分为营销诊断、市场调研、品牌诊断与规划三步走。谈到烟草,很多人会称我们有一支做烟草策划的“梦幻团队”。其实,所谓的“梦幻”并不神秘,只是我们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在“把事情做对”这个环节我们分为三步走,每一步都走得稳健扎实。这三步分别为:营销诊断、市场调研、品牌诊断与规划。

一、营销诊断

2003年8月19日上午,我们向武烟呈交了第一份报告——《营销诊断报告》。对全国烟草行业形势的深度分析,对武烟品牌现状的真实描述,对应对策略的多方论证,直到营销思路如长剑直指天际,报告深深打动了所有在场的武烟人,武烟高层给予我们一个简短而又坚定的肯定。就在这天下午,他们召开了6个多小时的高层紧急会议。●极目楚天,看全国烟草大格局

中国烟草行业正在经历建国以来规模最宏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革。与其说我们要研究“红金龙”的品牌课题,还不如说要研究武烟以及整个湖北烟业。因此,“红金龙”策略小组决

定扩大研究范围,抬起头来,放眼全国的烟业大格局。

在此次工商分离改革之前,地方烟草局,尤其是各个省级烟草局,在烟草专卖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而省级烟草局的意图,则集中体现在省级烟草品牌的建设方向上。所以,我们此时研究全国烟草行业大格局,以省为单位要比单纯以品牌为单位更为科学。下面我们看看几个烟业大省的局面: 浙江: 上海卷烟厂挟“中华”之威在华东的优势相当明显,对于这一点,浙江烟草局显然有十分务实的考虑。利用省内竞争,促进“大红鹰”、“利群”两大品牌不断向高端价位冲击,并使之具备一定的全国品牌强势,反映出浙江局对20-30元/盒价位档丰厚利润的看重。这样的精明策略,使得浙江整体烟业的局面可以在将来与国家烟草总局、上海卷烟厂的协调中,占据保留住对该价位档控制权的一定优势。四川:

事实上,四川对渠道的依赖意识并没有消除,或者说它居于云南之侧,已经放弃了对大品牌的争夺,转而借用大市场的资源在整合前挖出最后一桶金。目前,四川和重庆已经运作了川渝烟草互相开放市场,同时加强了两地共同的渠道垄断和品牌强化。他们认为这样的坚守策略会令云烟和外烟愁眉不展,并进一步形成对全国烟草大格局的区域强势。

然而,云南的昆明、玉溪、曲靖、红河四大烟厂已经在内蒙、山西、东北布下重兵,一旦云烟在西部、北方合围,将来留下四川孤岛以及这孤岛中的自有品牌,对国家烟业整合的大局意义实在不大。云烟入川如探囊取物,川渝合并不过是为云烟兼并铺平道路。湖南:

研究湖南烟业是最有意思的课题,尤其是长沙厂的“白沙”。早在1993-1994年全国烟草市场普遍出现供给缺口时,湖南烟草局的策略就显示出异常准确的战略考虑:首先保证省外供应。“白沙”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冲出湖南的--现在再回头看看,对于一个烟草牌号来讲,出省是多么重要啊!在1997-1999年云烟大品类严重受挫而迅速下滑的时候,“芙蓉王”、“白沙”对省外市场的品牌运作认识得异常超前。当“白沙”在为“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创作呕心沥血时,包括武烟在内的全国绝大多数烟厂仍然沉醉在对专卖渠道的依赖之中。如果说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是先打“规模兼并战”、再打“品牌兼并战”的话,湖南局则刚好相反。这一“反”,尽得先机。目前的品牌布局对湖南整体烟业非常有利:“白沙”、“芙蓉王”各居中高端,同时湖南拥有两个全国品牌,拥有单品销量第一的业绩。事实上,湖南烟业已将与国家局协调的筹码握在手中。

湖南这个10多年前还自顾不暇的烟草小省,在全国烟业整合的前夕,竟然手握重兵雄霸一方,具备了对湖北、江西、两广甚至福建虎视眈眈的强劲实力 ●“红金龙”路在何方?

回过头来,我们又对武烟内部营销环境和“红金龙”品牌的营销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诊断,针对武烟技术、规格、包装、通路、系统、组织等六大营销元素提出了六个建议: 建议一:技术是一座桥,上衔品牌,下接生产。提炼技术卖点,挖掘“红金龙”产品特征。建议二:简单就是力量。

品种线布局集中突破,最大限度降低传播阻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建议三:包装就是产品。

香烟的包装不是容器,是品牌,是产品。由于烟草广告和产品之间特殊的松散关系,今后“红金龙”包装需要承担的首要任务是与广告一起共同建设和维护单纯的色彩和视觉元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建议四:落后就有机会。

国家烟草体制的长期封闭,使武烟在“通路”上还存在抢得竞争先手的机会。建议五:任何人在系统之外孤军奋战,都是系统的巨大损失。

武烟以前是扛着所有的汽车零件在走,现在必须把它们组合成一辆汽车,然后发动、狠狠踩下油门,让系统产生速度。

建议六:“要么换思路,要么换人!”

调整营销组织架构,重新划分片区,引入赛马机制,签下军令状,让武烟冲进接下来的一场场刺刀见红的战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学习协调,在战争中学习团结。

二、市场调研“不代替消费者思考”是叶茂中这厮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保证调研结果对下步工作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我们对调研数据的要求近于苛刻。

经过对10个目标城市的周密调研,我们抽丝剥茧般审视着“红金龙”这一悠久的品牌。调研结果再一次暴露了“红金龙”品牌存在的问题:品牌形象、品牌口号、品牌广告、品牌引力……而且省外的问题要明显大于省内,形势不容乐观。

在我们所做的品牌联想测试中,普通消费者对“红金龙”正面的联想有“帝王、侠义、丰收、英雄主义、吉祥富贵……”,负面的联想有“老旧、中国传统封建、江湖、黑道……”。这些联想都表现出“红金龙”品牌的一个严重问题:传统而缺乏时代感、品质感。它充分说明“红金龙”原有的形象及其一系列品牌元素已经不适合今天的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红金龙”的整体形象亟待改变。

我们下定决心,决定采取颠覆的手法重塑全新的“红金龙”品牌。

三、品牌诊断与规划 ●九个问题

品牌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它可以决定一个产品甚至一个企业的命运,而品牌诊断是一切品牌工作的基础。在那段时间里,“红金龙”项目组的成员们每天都沉浸在“红金龙”的品牌研究里,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访谈,彻夜的讨论、分析,我们发现了“红金龙”品牌系列元素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红金龙”的品牌个性没有清晰的界定。

2.“日出东方红金龙”是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广告语,不能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品牌沟通。3.“红金龙”广告中的金龙形象没有被赋予内涵,因此也就无法与其他使用龙的品牌区隔。4.“红金龙”具象的龙,将来很可能遭遇越来越严格的控烟法规的限制,在全国性的重磅级媒体上无法使用,这将对“红金龙”品牌出省造成巨大的障碍。5.海上日出没有情景演绎,缺少想象空间。6.缺乏可以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品牌核心价值。7.品牌形象载体出现的环境陈旧,缺少想象空间。8.标志(LOGO)及VI应用混乱。

9.促销品规划由于缺少主题而无法对品牌建设做出持续一致的贡献。●三个学习

针对“红金龙”品牌的九个问题,我们提出了烟草企业品牌发展战略的三个学习: 一学习:学习日烟做省内。

日烟在日本本土的骄人成绩有目共睹,从1986年开始盘整国内烟草资源到1987年,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正式对外开放以后,无论英美还是菲莫,来到日本发现这里根本容不下另一支营销队伍,自己组建营销渠道的高昂成本,远不如利用日烟高效发达的营销渠道。正因如此,日烟掌握了本土烟草销售的绝对主动,从而为进军海外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烟草营销基础。

二学习:学习英美做终端。

虽然三大烟草集团都十分重视终端,但英美烟草无疑体现出大家风范,其终端整体气氛的营造概念清晰,细部创意及其执行也令人叹为观止。在这种非常时刻,烟草终端已经呈现媒体化的趋势。在此取得优势,我们需要向其学习的是“系统化、细致化”。

三学习:学习菲莫做形象。

从最初的女士烟演变而来的“万宝路”,自1962年第一支牛仔电视广告起,“万宝路”将这一伟大形象坚持至今。单纯的形象、充满传奇故事的西部场景将牛仔形象精神化。除了正确鲜明的形象载体外,我们要向菲莫学习的更重要一点,就是它在找到正确的形象载体之后所体现出的巨大毅力——坚持!●品牌的灵魂

一个优秀的品牌之所以深植人心,是因为它承载着一个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核心价值。烟草产品由于受到诸多广告法的限制,品牌传播的重点并不是产品,而是一种价值观。或者说烟草广告传递的从来就不是其功能的尽善尽美,而是其精神状态的无限完美。

●品牌的核心价值总是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吻合,所谓社会主流价值观,需要具备普遍性、积极性、时事性。“万宝路”的演变就反映了品牌核心价值紧随社会主流价值观变化的轨迹。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末,当时美国战后一度出现拜金热,一时间许多烟草品牌选择“拜金、享受”这一主流价值观,美女、名流、黑社会老大形象充斥着美国这一时期的烟草广告中,“万宝路”也在其中。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物质向精神过渡,“自由、开拓”打造美国梦的主流价值观被深度挖掘,此时西部电影在美国大行其道,“万宝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了牛仔形象,抢占了“自由、开拓”这一主流价值并将其延续形成了美国精神。

●那么,“红金龙”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呢?今时今日的中国社会,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是“红金龙”需要去抢占的呢?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今天的中青年经历了一个人心物质化的大时代——人人都想猎取成功、猎取财富、猎取虚荣,这种浮躁之情充斥着整个社会……然而,上个世纪末,一股与之相反的思潮诞生了——团结获取成功、诚信获取财富、创造获取荣耀……在他们的心智中悄

然成形,智慧与思想成为主流价值观的巅峰!一切都发生在人们的内心,这是一场思想的革命。

一种关于男人的主流价值观诞生了,一种全新的魅力男人诞生了——贵不骄,富不淫,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不随波逐流,以思想掌控自己的未来,以行动为思想插上翅膀,成为现今中国社会中坚的主流价值观之一。

●找到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之后,我们还需要将其延伸、发展,找到适合“红金龙”品牌的价值观。

●这个时候,我们想到了如果把“红金龙”人性化,那不是更直接,更容易与消费者沟通吗? 如果“红金龙”是一个人,那他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他总会在第一时间知道下一步应该怎样走。他很智慧,因为他懂得第一时间在哪里。他很勇敢,因为当大多数人都还在因衡量利弊而迟疑的时候,他的脚步已经跨出。他是个有着丰富深邃思想的行动者,在他的眼里:时间与磨难只能是他思想的酒,越久越醇。他是这万象都市中的人中之龙。“红金龙”——有思想、有远见、有行动力的男人。

到这里,“红金龙”的品牌核心价值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思想力,行动力。●至此,我们“把事情做对”的三步就走完了。

我们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在此基础之上,后面所做的一切工作才能是有意义的。

【把事情做好】

重塑“红金龙”品牌的N种武器

在“把事情做好”的环节上,我们选择了几种凶狠而又有效的武器。

一、品牌口号——从“日出东方红金龙”到“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是品牌口号,因为烟草产品的品牌口号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看一下国内现有的烟草品牌“白沙”“大红鹰”“黄山”,它们的口号无不对其品牌传播起着灵魂的作用。“白沙”正是因为有了“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其传播线索才变得清晰,包括电视广告、平面广告和公关活动等的主题也都是围绕着“飞翔”而展开;“大红鹰”也是因为有了“胜利之鹰”,才有了大海上的V字和天空中的V字。创作烟草品牌的品牌口号,一方面要充分反映品牌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还必须严格遵守广告法的种种限制。除此之外,一条优秀的烟草品牌口号还一定要有感染力、沟通力,能与消费者建立关系,使他们受到震撼,产生共鸣。“红金龙”的品牌口号必须是一句有分量的话。过去,“红金龙”的品牌口号“日出东方红金龙”是一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品牌口号,预示着企业的勃勃雄心。但是它不能与消费者进行有效的品牌沟通,因为口号中不能反映出消费者认知的品牌核心价值。烟草品牌口号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标语化、成语化、生硬化,缺乏亲近感和口语化。我们在为“红金龙”创作品牌口号时,充分重视了目标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尽量采用沟通性强、感染力大、大众化的语言,反映其精神层面的含义,充分表现“思想力,行动力”的品牌核心价值。这样,便诞生了“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二、形象载体——谁是走得最远的人 ●酝酿——抢占太空人

我们要为“红金龙”找到一个最合适的形象载体,它将直接促成品牌形象的个性,就像“万宝路”的牛仔,“七星”的蓝色海天,“骆驼”的骆驼和金字塔。形象载体将成为品牌的一个记忆符号,帮助构建品牌所要传达的精神境界。“红金龙”的品牌形象载体应该是什么?“红金龙”的品牌形象载体应该出现在什么环境中?一条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时事报道同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并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中国首架载人航天飞船将在近期升空…… ●思想力、行动力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有什么能比浩瀚神秘的宇宙,更能表现人们脑海中广袤、深邃、丰富的思想?又有什么比浩瀚宇宙更远?于是,“红金龙”的最佳演绎者出现了—

—太空人!我们选择太空人作“红金龙”的形象载体不光是为了配合热点时事,也是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衡量后才做出的决定。我们抛弃了“红金龙”过去一直使用的金龙形象,可以说是对品牌形象的一个彻底改变,这一方面是受到广告法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对“龙”精神层面的理解。

龙是中国传统中的图腾,而如今龙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只具象的龙,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类人的代表。我们用太空人表现“红金龙”所要传达的精神,真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而且,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发射升天,这也使太空人的形象和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小。在我们构思这个思路的时候,国内强势品牌中,还没有利用太空人作形象载体的。抢占太空人!像“万宝路”当年抢占牛仔的形象一样!●创意太空人——我们的思想力

创意本来就是我们最强的力量。客户想不到不要紧,广告公司一定要比客户想得多做得好,否则客户找广告公司做什么。正像红金龙的品牌主张:思想力,行动力。不能因为思想力不够而限制行动力,不能因为想不到而否定创意的力量。

我们相信,凶狠到极致的创意一定会引起震撼,因此我们没有放弃,而是沿着这个想法,紧锣密鼓的展开了深入的大创意。

项目组熬战通宵,拿出一套关于太空人延展传播的想法:分别把太空人放在一系列非太空环境的异度时空。如现代化展览馆,丝绸之路,罗马角斗场,大草原、黄河、希望小学……太空人这一代表着人类几千年思想结晶的文明产物,本身就很能牵动眼球,让太空人出现在非常空间里,戏剧性的画面有了更强的张力。在传播过度的丛林里,人对外界信息又带有本能的抵抗情绪,除非,你提供的产品利益点,你的画面,你的标题,你的某一句话(价值观表达)能直击他(或她)的心灵,否则,任何费尽心思的传播都是徒劳,都是粪土。明确的产品利益点,揪人的画面,抓人眼球的标题,煽情的文案,都是平面广告有效传播的

必要因素。红金龙系列平面的视觉创意性已具备,同时,这种戏剧性也为文案创作做好了铺垫。最终我们选定以故事性文案为戏剧性的画面做诠释。故事的力量不可小觑,奥格威的“带眼罩的男人”,伯恩巴克的“我的朋友变成了一匹马”,以及几年前我们为北极绒保暖内衣打造的“赵本山被外星人劫持了”,都是故事的力量。用故事阐释红金龙品牌价值观“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与太空人的关系,以故事的力量去诠释画面的视觉美感和创意性,理所当然的成为红金龙系列平面延展的首选。

好创意无需过多解释,方案很快被客户认可。客户的认可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要的是最狠最准最有效的,能促进销售,能提高品牌力,能解客户燃眉之急的可行性方案,客户认可,消费者不买帐一点意义也没有。项目组依然不停的开创作会,不停的暴出新想法,方案翻来覆去的修改,没完没了。

●创作极致化——我们的行动力

十二张稿子大大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客户方也深受启发,积极地和我们沟通他们的想法。到这一阶段,创作是快乐的,创作部人员陶醉其中。我们不仅有12个故事,更可延展出100个1000个关于思想力行动力的故事。更严峻的考验在执行上。

“我们的策划已不满足于客户的认可,更要求客户成功,好方案得不到完善的执行,我们一

样愤怒,因为我们渴望成为英雄。” 这是叶茂中公司的标准。对于太空人,不仅要抢占,更要凶狠的霸占。就像大红鹰的“V”,两年前我们将“V”用到极致,最大化发挥了符号的力量,山、河流、冰川、天空、云层,“V”无处不在。这一次,红金龙的太空人——这个特殊的符号,也将发挥到极致,同样要创下奇迹。

口号不是说着玩儿。只要杰作,意味着每一环节的创作都要极致化。

《爱因斯坦篇》中的大殿堂,为营造画面气氛几乎每一处细小的反光面都要精雕细琢,反复修图调整。《雅典学院篇》等于用电脑把这幅名画重新创作一遍,将太空人置入世界名画,添加光影、明暗,增强画面质感。《治沙篇》和《孙子兵法篇》的画面创作完全是从无到有,从粗到精。《达芬奇篇》为求得一幅好图踏破铁鞋。《壶口篇》和《天坛篇》的质感化处理为达到视觉上的气势也让设计部返了数十次功。杰作肯定要付出代价的。我们追求杰作的过程,也是红金龙思想力行动力的完整体现。

●艰苦创作,收获喜悦

作品是最强的说服力。一系列的创作拿到客户眼前,彻底打消了客户原本的顾虑。其中的《舞龙篇》还被一家专业杂志选为2005年第一期的封面。叶茂中这厮闻讯后颇感欣慰,项目组的弟兄们也很高兴。此时的窗外,北京正零星飘着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又到了该年终总结的时候。想想这一年,日子是充实的,回忆是丰富的,红金龙系列平面延展创作又为这丰富画上一个喜悦的句号。

我们相信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三、包装——绝非容器

香烟的包装不是容器,是品牌、是产品。

●“红金龙”的包装杂乱无章,而且设计风格陈旧土气。然而,烟草企业对换包装都持谨慎态度,甚至是过分的谨慎。但我们还是决定将“红金龙”的九个包装一口气改完,并同时上市。这样,给消费者一个信息:“红金龙”变了,彻底变了。事实证明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包装和新的主平面出现后,立即给消费者“红金龙”脱胎换骨的印象,一时间好评如潮。●由于烟草广告和产品之间特殊的松散关系,与广告一起共同建设和维护一种色彩及有限的几个品牌视觉元素,是今后“红金龙”产品包装需要承担的首要任务。首先,我们设计了一条取自数学符号无穷大(∞)的龙型。蜿蜒的龙身象征着“红金龙”渴望无限、追求无限的精神;惟妙惟肖的龙头龙须透露出龙与生俱来的高傲和凶猛,极富王者风范。不过,我们对包装所做的更重要的改动是在烟包背面。我们发现,烟盒包装是最有效和广泛的传播手段,可是遍寻国内烟草品牌,能够将包装这一载体运用巧妙的不多,一种大胆的设想很快在“红金龙”新品烟包上成为现实。我们把包装作为打造汉烟品类的重要武器。1916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汉口分公司开始创建。此为武汉卷烟厂的前身。

1941年,南洋简氏兄弟在云南试种美国弗吉尼亚良种烟草“大金元”成功,使之成为“云烟”主要品种。20世纪20年代,由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创的更能体现烟草本味、饱满醇

厚的汉烟口味,在“红金龙”等牌号上大获成功,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民族大企业之一。武汉卷烟厂将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烟草文明完美结合,再现了“烟草本味、饱满醇厚”的纯正汉烟——“红金龙”。

简单的陈述在平淡中流露出对于历史和技术的充分自豪,此举使得品类之剑始露锋芒,显示出不俗的威力。“1916”这个特定数字,在第二年成为武烟另一个品牌黄鹤楼的高档产品的概念。

四、更多,更多……

品牌传播工作的方式有很多,但不论采取多少种手段一定要注意整合的作用。因此,“红金龙”紧贴“思想力,行动力”的核心价值,展开了一系列传播活动。

●2004年元旦前后,以“思想力、行动力”为题的国家机关部委新春慰问演出陆续展开,这是“红金龙”面向高层传达品牌理念的一大手笔,中国广播艺术团众多艺术家精湛的演出带去了“红金龙”鲜明的品牌理念,活动大获成功。由众多学者撰写的“思想力、行动力”杂文随想陆续传到武烟的市场策划部、在各媒体刊发,品牌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和传播。以实名赞助的方式携手凤凰卫视,推出全新栏目《“红金龙”思想力、行动力》系列记录短片,在凤凰卫视的黄金时段播出。该栏目紧贴红金龙“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的品牌理念,通过讲述影响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重要发明以及重要人物等,反映思想力、行动力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推动作用。借助凤凰卫视这个前沿的媒体资源,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红金龙”的品牌核心价值的理解,这也是烟草企业与媒体互动的一次全新尝试。

“红金龙”又在全国范围展开题为“品红金龙、看奥运会”的整合促销活动,充分体现媒体的整合思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红金龙”特约奥运冠军录》、体坛周报《“红金龙”奥运冠军语录》挖掘奥运冠军背后的精神支撑,点题“思想力、行动力”:更有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搜狐网、《楚天都市报》、楚天广播电台、《东方烟草报》、中国烟草在线作为支持媒体予以配合;加之零售终端全面出击,以统一规范的形象进行传播。

五、武烟人的秘密武器——速度+执行

速度——武烟惟一的机会!从这个项目一开始,我们就在一直强调速度,而武烟人的快速反应也是令人惊讶的: 一周内,全省范围内以品牌核心创作为主要内容的报告会连续召开,通过生动的讲解,思想力及行动力的核心价值深入人心。

一个月内,遍布全国的户外广告全部更新,热烈的红色衬托着深邃的太空,在环境的干扰下轻易跳出,显得格外醒目。与此同时,在知名财经杂志上,“红金龙”新的平面广告刊出;宣传品、促销品的形象也相继得以更新;终端店面的装修也纳入形象整合。

【销量猛增的“红金龙”】●经过系列的策略调整,“红金龙”单品牌2004年全年销售50多万箱,同比增长207.66%,2005年前五个月销售突破50万箱,增长幅度全国排名第一。●现在,没有人再怀疑:“红金龙”可以创造并且正在创造奇迹。经过对产品、包装、价格、通路、省外布点、营销推广策略等一系列调整改造之后,武烟在营销总部实行摘牌式上岗,向全国重金招聘21个部门的负责人。大品牌策略、重点区域策略、量价双控策略、工商联手策略等营销策略也同步启动。武烟从2003年底开始大规模投放新创作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系列广告,到2004年初立即取得市场反馈。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2004年 “红金龙”单品牌全年销售50多万箱,同比增长207.66%,增幅在全国各烟草品牌中排名第一。而2003年全年的销量为17.1万箱。国家烟草局姜成康局长在一次烟草工作会议上称“红金龙”为一匹“黑马”。2005年元月至5月份,“红金龙”累积销量达到52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32万箱,其中已向省外调拨11万箱,较去年同期增长6倍。高达158%的增幅继续位居全国名优烟第一位,与红梅、红河、白沙一起

并称中国精品类卷烟的“四小天王”。武烟集团营销总部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说:“原来我们是在走,现在我们是在跑了。”武烟人脸上透出的是喜悦是自豪和十足的信心。●回顾策划走过的历程,我们发现,一直鼓励和鞭策着我们的还有武烟集团董事长彭明权在两次提案后对我们的肯定和平实的评价: “找到那些我们自己都清楚的问题并不算什么,可贵的是能发现我们还没有发现的问题。今天,你们就看到了很多我们企业自己人都没意识到的问题,很难得。”(营销诊断提案后)“过去很多人认为‘红金龙’是落后的品牌,现在,新的创作寄托了我们的思想,表达了我们追赶的决心。我们的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得到了全面的刷新,我很激动,专业人做专业事,你们确实是做到位了。”(品牌诊断与规划提案后)“红金龙”正在腾飞!

生动的太空人,深邃的太空,现在就真正呈现在你眼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现在就回荡在你的耳畔。

跨国药企“联姻”能走多远? 篇7

对于辉瑞 (PfizerInc) 和惠氏 (Wyeth) 而言, 2009年中秋国庆双节过的很有意义。在这个被中国人视为金九银十的季节里, 他们等来了中国商务部颁给他们的“结婚证”———《关于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收购惠氏公司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 即使此次批准是有条件的, 但这仍然代表中国政府对于辉瑞和惠氏联姻的一种默许。对于中国政府的支持, 辉瑞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金德勒 (JeffKindler) 称:“中国商务部批准这项未决交易是又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我们对此感到十分高兴”。虽然这桩交易目前只是通过了欧洲和中国的审批, 还需通过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政府的监管批准。但辉瑞公司有关人士已经预计, 辉瑞将在不久以后获得这些批准, 并在2009年第四季度初完成这项交易。

整合:风潮涌起

2009年被预测为“药企并购年”, 而这样的称号绝不是空有虚名。

1月26日, 全球制药行业排名第一的辉瑞与惠氏达成协议, 辉瑞将通过现金和股票的方式, 总计约680亿美元收购惠氏所有股份。

3月11日, 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宣布, 将以411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竞争对手先灵葆雅公司, 以扩大其在新兴市场的存在, 并加强其潜在的新药产品线。

年初达成的这两桩大规模并购掀起了2009年跨国药企并购的先河, 而正处于运作之中的并购也风生水起。瑞士制药商罗氏 (Roche) 日前向生物制药公司基因泰克 (Genetech) 提出了457亿美元的新报价, 这一报价意味着每股收购价从原先的86.5美元增加到现在的93美元, 若此次要约收购得以实现, 罗氏将拥有基因泰克9 0%或更多的股份, 从而着手完成与基因泰克的合并;据国外媒体报道, 英国制药集团葛兰素史克可能正在与印度制药公司PiramalHealthcare就收购事项进行磋商, 当前预计交易金额约为1 5亿美元;随后不断传出关于赛诺菲-安万特有意收购百时美施贵宝的消息;日本制药商Astellas欲10亿美元收购竞争对手美国C V T h e r鄄apeuticsInc. (CVTX) , 并敦促后者考虑此项交易;除此之外, 还有生物科技公司安进和美国生物基因公司、强生和默克公司也可能将进行并购交易……在当前的形势之下, 金融危机促使全球制药业竞争日趋激烈之时, 或将引发制药行业新一轮并购潮。

而此次辉瑞与惠氏的并购更是一举成为制药行业10年以来最大收购案, 不仅将产生出世界第一的生物制药公司, 还被业界称为“可能改变全球制药行业的格局”。大规模并购是辉瑞一贯最中意的选择。辉瑞与惠氏的结合更是让合并后的新公司成为药企行业巨无霸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公司IMS预测, 合并后的公司有望成为美国生物药品销售额最大的公司, 拥有约1 2%的市场份额, 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也将分别占有大约10%、7%、6%的市场份额, 超越其他任何制药企业。在拉美、中东以及中国等高增长的新兴市场, 新公司将拥有更广泛的市场覆盖面。这一串可怕的数据对于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的药企行业来说无疑是带来了灭顶之灾, 令其他竞争者承受前所未有的压力, 迫使其开始积极寻求合并。据瑞银集团预计, 2009年的并购活动将继续减少, 但医疗保健行业的并购将依然相当活跃。瑞士信贷锐减、来自仿制药物的竞争压力加大挑战, 同时因市场上缺乏新药而降价压力日增。为了摆脱困境, 降低成本, 以最少的投入获得 (CreditSuisse) 的分析师凯瑟琳·阿诺德 (CatherineArnold) 更是直言:“医药业的并购之‘舞’即将开演, 这一行业的生产能力已经十分过剩”。

并购:情非得已

但是, 对于任何一家药企而言, 并购都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

受金融危机冲击, 目前全球医药行业普遍都受到新品研发不力、固定成本居高不下等不利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他们还遇到更为痛苦的事情———遭遇“专利荒”, 各个药企中一大批最能盈利的制药剂专利即将到期而使销量最大的回报, 这些药企不得不步入辉瑞与惠氏的“后尘”走上并购之路。有分析师认为, 辉瑞收购惠氏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但他仍甘愿冒险进行, 不仅仅是占据其半壁江山的立普妥的问题, 在未来5年, 辉瑞将有多个品牌药失去保护, 急迫需要新的产品和业绩增长点。惠氏两种最重要的产品也将在未来2年专利到期。将惠氏揽至旗下, 可以使辉瑞在失去立普妥后, 利润损失降到最低。作为辉瑞最为对口的合作对象, 双方业务比较互补, 可以给辉瑞增加大约50%的销售额。此外通过压缩和营销队伍, 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营销成本。

然而, 并购中的他们却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一些尴尬和无奈。面对大宗资金的并购案, 各国政府出于对市场竞争的保护和减少对本国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 都无一例外的对批准这些企业并购附上了条件, 这无疑让正在寻求联合起来自救的药企有些不情愿。但是, 相对于内部扩张, 并购方式见效要快很多, 可谓“速效药”。两相权衡, 他们都会选择放弃一些利益而并购。

与默克收购先灵葆雅案一样, 辉瑞惠氏收购案获得的是欧盟相关监管部门的有条件批准。而中国商务部要求辉瑞公司履行7项义务, 承诺剥离旗下位于中国的特定动物保健资产。很显然, 对于辉瑞来说这是一次无奈的资产剥离。动物保健医疗或将成为部分药企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8年人类药品销售年增1.3%, 销售额增至2910亿美元, 而动物药品销售则增长7.2%, 销售额增至192亿美元。不过刚刚天价收购了惠氏的辉瑞却不得不放弃其在该领域的优势地位。资料显示, 2008年辉瑞该部门业务收益为2 8.3亿美元, 而惠氏该业务收入为1 0.8亿美元。为了完成这桩价值680亿美元的联姻, 辉瑞不得不放弃了自己“成长中的孩子”———涉及近40亿美元年收益的动物医疗保健资产出售。据辉瑞发言人琼·坎比恩透露, 实行这一举措之后, 来自动物医疗保健品的收入占合并后公司总收入的比例将降至10%以下。

命运:尚未可知

令人感到担忧的是, 医药业的大规模并购交易是否能够起到预期效果仍然还是个问题。

目前为止, 几乎所有的分析人士都相信收购惠氏的确可以帮助辉瑞改善其近期表现。但是对于主流药厂所面临的长期问题而言, 逐步显示被动战略的并购并非是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更严重的是, 疯狂并购后遗症的冰山正在逐步显现:众多企业并购后在带来高利润药物的同时, 也带来企业管理方面的难题, 产品线过于庞杂、企业文化融合度不够, 成为众多弊端暴露出来的根本原因, 无论是辉瑞, 还是其他的药厂, 其实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缺乏真正有前途的新药取代专利即将到期的产品以及行销环境日益恶化的窘境。更有人担心, 大并购后新组建的公司势必会消减成本, 重复业务上的裁员自然成为消减开支的重要环节, 这势必会引起军心不稳, 短期内效率降低, 不仅没有并购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 反而会增加公司的动荡不安, 损害公司的价值。并购后的药企巨头们必定会实施流程标准化, 这虽然有利于新企业这个庞大机构的管理, 但是并不适合于研发领域, 这成为这些药企新药研发的一个瓶颈问题, 新药研发的滞后、专利到期后的青黄不接仍然会是困扰各个药企的最大难题, 因此药企“专利荒”的难题并未因并购而根本解决。而今年以来上演的一幕幕并购盛宴, 似乎更能表现跨国药企“与明天赌一把”的豪情。

目前多数人相信辉瑞最终能够顺利整合, 也能应对未来几年的危机, 但从长远来看, 药企并购联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还要视“婚后”双方的磨合融洽程度而定。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篇8

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我自从记事那天起,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清楚的目标: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并一直为此而努力着。从大学专业的选择、到政府公务员、再毅然辞职考研,心中的理想一直没有改变。2001年7月,我来到北京,继续寻找自己的人生方位。

在2001~2008年漫长而又充满挑战的7年间,我无论是从事销售工作还是自己创业,一直努力在同行中做到最好。7年的时间,我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寻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2008年儿子的降生改变了我,我退出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加盟金鹏期货,在常清老师的安排下,兼任农大期货培训部的教学主管,负责课程安排、老师联络、参与课程设计和课程改进等。我的幸运由此开始。

虽然我是2006级的SMBA,也经历了2006~2008年的暴涨暴跌行情,可当时我更关注软件公司的业务,对这波行情感触不深,理解不够。真正对投资进行系统学习和思考还是从2008年筹备培训部开始。那时我设定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认真重新学一遍,成为常老师期货班成才的第一批学生。培训中心的工作让我有机会大量接触成功的老师与同学,而我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总结成功者的经验和失败者的教训,提炼共性,这些对我的投资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时光荏苒,4年过去了,培训中心由原来的3人扩充到10人,我也成了专职的培训部主任。我暗自设立第二目标,就是要带领培训部全体成员获得投资成功。我的目标是至少80%的同事获得高的投资收益,能步入富人行列,20%的人或将淘汰,20%的新人加入。在期货培训中心营造一个热爱投资、专研投资的氛围非常重要,这对团队稳定、招生工作、教学管理都是有益无害的。因此我要求培训中心的每一个人包括行政、出纳、教务,都要学习投资,并付诸实践。目前培训部人员扩充基本从同学中挑选,所有加入培训中心的人必须有良好心态和正确投资理念。站在这么好的平台上,拥有这么好的资源,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4年多来已开了10个班,共培训了近500名同学。据初步统计,在近500名同学中,大约20%的同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约20%的同学离开了市场, 80%的同学坚持下来了。我的第三个目标是: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进优秀师资,提高同学的成才率,至少达到60%以上,3年内达不到这个目标我就引咎辞职。投资是有方法的,我坚信只要方法正确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在这一轮新的经济周期中一定会有许多同学脱颖而出,步入富豪行列。

除了全神贯注、倾注大部分精力的工作,儿子是我的另一个中心。闲暇之余我会研究《弟子规》和《三字经》,收集经典少儿故事睡前讲给小孩听。孩子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最简单的道理,这种认识又促进了对投资和培训的理解。我觉得“投资成功就是简单的盈利模式反复做”。“达·芬奇画蛋”、“卖油翁”、“隔墙飞饺”等故事揭示了投资成功最简单的道理,无他,唯手熟尔。如果大家能静下心来研究透几个指标,用熟用好它们就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么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积累,我更加认识到,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差别就是思想。人的思想好坏决定他的成败,这与学历无关。思想有多大你就能干多大的事,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一个人得到的不会超过他的思想,当然也不会到达他思想里从没想过的目标和财富。一个人无论是健壮还是弱小,无论是富有还有贫穷,内在的思想力量都是很大的,可以完成想要的任何结果,但它是要你给一个指令,也就是只要你有一个目标,思想就会做到的。人的任何目标还没达到之前都是先想过、思考过的,然后才会得到,所以大家经常说心想事成,心没想过事是不会成的。

我这么多年学习投资的感悟就是,跟随大师的脚步,树立明确的目标,沿着自己规划好的方向,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收获我们的财富梦想。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培训部主任

中药能走多远—抗疟记观后感 篇9

上世纪末一场席卷全国的抗疟药青蒿素的研究**激励鼓舞中多少中医人,然而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中药能走多远,离国际化的路到底有多远?

作为中药专业的学生,这次观看抗疟记可以说是感触颇深。无论是对在天目山药用植物学实践中所采集过的标本黄花蒿的熟悉,还是中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对于我来说都是值得我深深思考的。

而影片或者说这次历史事件本身带给我的震撼是无可比拟的。20世纪60年代疟疾大肆流行,疟原虫对王牌抗疟药氯喹产生抗药性,恶性疟成为世界性棘手难题。中药青蒿为菊科草本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青蒿素 结构式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植物化学药品,也是中国唯一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按合成药研究标准开发的中药。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发现是全球抗疟药物发展史上继奎宁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它是在科研计划组织下,全国多部门、多学科尽心协作、相互配合取得的重大成果,是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宝库的成功范例。但可惜的是由于我国早期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世纪70年代末,青蒿素刚刚研制成功,便将核心技术公诸国内外。青蒿素虽然研制成功了,但它毕竟只是初级产品,距离现代药品的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国外各大制药公司根据青蒿素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不惜投巨资从事青蒿素的深层研究,并迅速占领了国际抗疟药品市场。但是谁也不能否认青蒿素的成功是人类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没有“523”项目的系统工程,世界的抗疟药很可能还会在含氮杂环化合物中摸索。

青蒿素的成功无疑激励着很多中医中药研究工作者,开发了中药进军国际市场的道路。中药也能有确定的有效成分,有明确的化学式和提取方式。证明了中药不只是复方—这一中国人才信任的方式走进中国人民的生活,也能有单一确定的化学成分走进国际人民的生活。青蒿素的成果是里程碑,是全中国医药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一面后人高举的旗帜。那么青蒿素过后呢?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思考为什么青蒿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尽管我国在青蒿素研究上打了漂亮的一仗,在国际科研中遥遥领先,但在国际市场上却一败涂地,尴尬地沦为外国制药公司的原料生产地。由于经济及其他原因,该项科研成果只在国内申请了专利,而国外的专利权则卖给了瑞士诺华公司。大范围的国际专利申请和新药注册的是诺华,我国制药企业只能充当原料生产者的角色,制剂最终还是由诺华设在中国的工厂生产;中国制药业还是没有实现用自己的创新药在国际市场赚大钱的梦想,获取的还是微薄的原料加工费。印象深刻的是国际组织对于中国药厂的几度检查均不合格,那句你根本不知道这两个烧杯哪个是用过的哪个是干净的场景还有中药不停寻求国际认可的场景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中药是不是药?中药在国际市场上能走多远?

曾听过一个关于中药在英国市场影响力及发展前景的讲座。讲座中提到中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仍是在西方主流市场,中国的中药尚未获得“名分”,只是以保健食品或另类疗法的身份出现,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药品。在国际市场上,中成药只占3%~5%的产值,而且大都处在低端市场。

而近几年来,中药在国际上的发展前景也趋向乐观,目前,一些国家将中药纳入到传统药或植物药进行管理,在制定标准与管理政策方面与我国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与英国药典委员会合作,在2012年将完成20多个中草药的药品专论起草与复核工作。我国药典委员会与美国药典委员会合作,于2010年已完成了22个中药饮片美国药典专论的起草。欧盟、法国也已完成部分中药饮片专论。

面对光明的前景中药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中药的缺点是,物质基础不明确、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的作用机理不清、药物生产的质量不能很好的控制等等。这些原因限制了中药的发展,影响了中医药在世界的普及推广。而且相对于现代化学药,目前传统药在国际市场显然处在一个混沌的恢复与发展时期,传统药没有统一的全球传统医学理论,没有统一的全球传统药标准,各国也没有统一的海关编码,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产业产品界定模糊,发展鱼龙混杂。在一些国家,纳入传统医药管理的甚至还有巫医、巫术等。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如不进入现代医学管理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乱象环生的所谓“传统医学”的丛林地带。重温青蒿的研究历史,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对其药理、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类似物合成等方面进行充分挖掘、开发,为传统中药现代化开发提供指导性的典范作用,提高中药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传统中药走向产业化、现代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明明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瑰宝却给日韩等符合国际标准的“洋中药”抢占了国际市场。中药国际化必须要转换思维,首先要走出国门、和国际接轨,并走向规范、高端。同时中药国际化更呼唤科技创新。作为新一代的爱国中医青年不得不思考,自己能为中药国际化做些什么,为保护我们国家的知识瑰宝做些什么。“我们要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多个场合提出,一手抓中医药的保存和继承,一手抓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我认为继承传统中医文化,学好理论知识,开拓思路,打破传统中药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为中药在国际道路上走的更远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0431008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美文 篇10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想用“忽悠”这个词语来形容现在的保健品市场营销合适不合适,可是当我找寻了那么多的词语,我发现能用来体现时下保健品市场现状的词语也只有“忽悠”最为合适了,但我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我所说的“保健品营销模式”不是单指保健品营销,而是一种营销模式。

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保健品市场是国内所有行业中竞争最为激烈行业――

终端从KA到OTC再到社区,渠道从商业线到药线再到专卖店,推广从传统营销到会议营销再到旅游营销,促销从特价到赠品再到抽奖・・・・・・

可是,无论是保健品生产厂家还是保健品经销商还是保健品市场从业人员,谁都清楚的知道最近几年保健品市场的严重下滑――国家相关部门与相关政策的严格监管,经销商选择产品越来越慎重,消费者选择产品越来越理智・・・・・・其实这直接关系到保健品市场的兴衰,但却不是影响保健品下滑的关键因素,在此我们先不去深究。但是种种却足以说明保健品营销模式的困顿和迷惑。

其实,“忽悠”一词的来源应该是著名笑星赵本山老师的小品《卖拐》,“忽忽悠悠就瘸了”是其中一句流传了很久的台词。我觉得用来形容时下的保健品营销模式最为合适不过了。小品《卖拐》中的叫卖与宣传,利益陈述与恐吓,人员配合与产品推广,无一不恰如其分的体现了时下保健品营销模式。

保健品业内有一句行业名言叫“怕死的老年人市场,臭美的女人市场,肾虚的中年市场,补脑的青少年市场,扶不起的儿童市场”。纵观保健品行业的所有品牌所有产品无一不是在围绕“怕死的老年人市场,臭美的女人市场,肾虚的中年市场,补脑的青少年市场,扶不起的儿童市场”在做工作。可是那么多年以来,真正能做成品牌的产品有几个呢?我们不妨到市场上看看,保健品市场真正能形成全国规模的企业和品牌还是五、六年前的品牌和产品。我想,这一是说明了保健品市场的竞争激烈,新品牌很难脱颖而出,另外也说明了新保健品企业根本就没有在做市场!而是在忽悠市场

说到“忽悠”,其实保健品营销模式的“忽悠”也是一环紧扣一环――

厂家说要操作全国市场,说聘请知名专家进行产品研发,说知名策划机构全程跟踪服务,可是到头来呢?

经销商对终端说厂家如何大手笔运做,产品如何好,潜力如何大,可是到头来呢?

终端促销说产品功效如何好,性价比如何高,服务如何好,可是到头来呢?

不说大家也能明白,厂家忽悠了经销商,经销商忽悠了终端,终端忽悠了消费者,消费者能忽悠谁呢?我想消费者不会也不能忽悠谁,因为在这个模式里,信息是极不对称的,消费者是永远的弱式群体,但是他们有选择的权利,消费者可以上当一次,可以上当两次,但是第三次呢?

“忽悠”,我想很多厂家应该成功了,因为好多厂家的目的就是圈钱。但是经销商不能,终端不能,消费者更不能。长此以往,我想,信任危机不是出现在保健品行业,而是以保健品模式运做的任何行业的任何厂家。

“忽悠”这应该不是一个保健品营销模式的问题,而是一种趋势,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是谁动了保健品市场的奶酪?

众所周知从3年前开始,一直到现在,保健品市场销售额一直直线下滑.

“现在市场不好做”

“太难操作了”

“销售业绩下滑严重”・・・・・・

这应该是保健品生产厂家,保健品经销商,保健品从业人员最经常说的话了,

可是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保健品呈现出如此严重的下滑呢?到底是谁动了保健品市场的奶酪呢?

其实答案就在市场上。

――我们不妨深入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去了解一下谁在运用保健品的营销模式忽悠消费者,笔者曾经走访了10余个市场,有省会城市,有地级市,有县城,甚至乡镇,结果在走访中发现95%以上的老年人参加过(多次参加过的人不在少数)所谓保健品厂家组织的讲座活动,并且100%的老人说他们在参加活动之前在社区,自己家中都参加了保健品企业组织的义诊或讲座。而据笔者了解,这些组织所谓的义诊以及讲座活动的企业10%的是药品生产厂家,80%的企业是普通食品企业,而只有10%的企业是拥有正规批文和手续的保健品生产企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当食品(他们大多把自己的产品称为功效产品)企业在运用保健品的营销模式赚取高额利润的同时,也把自己的销售终端搬进了社区,搬进了消费者的家中,从而真正的实现了终端前移,避免了激烈的竞争,而我们大多数保健品生产企业还在思考如何终端拦截,如何精耕细作市场的时候,保健品在常规终端的销售却一落千丈。我们暂且不说生产所谓功效产品的企业对保健品行业的影响有多大,单就这一块奶酪就足够养活不少企业了。

固本正元,保健品营销模式的真正方向

最近一段时间听说工商、税务等部门已经加大了对所谓的以健康讲座以及义诊为幌子销售产品的监管力度,并且随着消费者日趋理性的消费行为的形成,加之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这种所谓的功效产品在市场上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那么,保健品如何走出所谓功效产品们的“忽悠”误区呢?

1、提升产品本身的品质。无论推广模式、销售模式再好,产品品质始终是基础;

2、创新营销思路。实际上会议营销、旅游营销都是保健品的创举,可是为什么反而让食品企业这些“局外人”运用的风生水起,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呢?这应该是值得保健品营销人深思的问题;

3、最好的推广是把产品销售出去。在实际的保健品市场操作中,保健品的思路/套路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营销最前沿,可是过分的强调推广并不能真正实现卖货的目的;

4、找到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一些保健品业界的老板过分的看中名企的经验和名气,加上保健品从业人员自己的忽悠,导致人员成本过高,实际上一个企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整体的成功,包括产品、模式、渠道、资源、人员等诸多因素,而不是哪一个人的功劳,千万不要相信高手所说的“某某产品就是我做起来的”。

实际上保健品是一个行业,更是一个产业,当“忽悠”已经不能前行的时候,也便是新的开始,在此,我希望,保健品企业以及曾经运用保健品营销模式的企业一路走好!

一夜能走多远 篇11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地面不再泥泞,我和父亲出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睬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精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么,现在准备有何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歉收。我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块地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铁丝囤里的都是这殃她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一下,短三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五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受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结果差别竟如此明显。

我恍然悟,一个黑夜、一个白无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第二年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有了不小的差距。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上一篇:植树节策划总结下一篇:分级护理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