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7教案

2024-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练习7教案

练习7教案 篇1

英才校区 温芮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上下文查字典。

2、积累读读背背中描写意志坚定的8个成语。

3、写好上下中心要写对正的字。

4、说说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把感受和理由有条理的说清楚。教学重难点

1、学会联系上下文查字典。

2、积累读读背背中描写意志坚定的8个成语。

3、说说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把感受和理由有条理的说清楚。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习练习七,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一部分:学和用(PPT)

1、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句子,结合句子意思体会“掀”字的意思。3.师:说说自己认为这个“掀”字应该用那种解释。

4.教师指导:句子中的“掀”的对象是雨衣,并且是完全拿开了,盖到了花上,结合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与第一种意思“是这单覆盖的东西向上离开”相符合。

5.补充句子并理解“掀”的另外一个意思。(PPT)第二部分

1、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① 自由将句子读几遍。

②小组内合作交流,根据句子意思推测加点词的意思。2.班内交流,所以说自己联系上下文推测出的加点词的意思。3.小组内合作查字典,确定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4. 班内交流汇报查字典的结果。(PPT)

5.布置学生课后运用这种方法解决第25课中不懂的生字词。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PPT)⒈认识要写的字。

⒉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

⒊如何才能写好它们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小建议”吧:上下中心要写对正。

⒋指导观察: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强调:上下部件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上下的空间要基本相等)⒌学生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方法和坐姿,巡视指导。

⒍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四部分:读读背背(PPT)

1、学生自由的读,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要熟读这些成语。2.指名读成语。

3.自由查字典了解词语意思。4.同学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5.学生练习用这些词语造句。同学互相练读,练背。

6.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意志坚定的词语?说一说。齐读这些词语。第五部分:口语交际(PPT)

(一)、激趣导入

1、我去过上海、青岛、烟台、蓬莱、大连、旅顺等等地方,你们猜,我是怎么去的?(汽车、火车、轮船、飞机……)

2、揭题:这些汽车、火车、轮船、飞机……都是我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板书:交通工具)

(二)、启发谈话

1、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

(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出租车、公共汽车、火车、轮船、摩托艇、汽艇、飞机……)

2、你最喜欢哪种交通工具,为什么? 3.指导交流

(1)分组里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和乘坐感受以及喜欢的理由。

(2)小组里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的喜欢的交通工具。

(3)全班同学评议:有没有介绍出这种工具的好处,理由说得清不清楚。

(3)每个人再准备。

(4)评比最佳“交通工具解说员”。

练习7教案 篇2

预备动作(如图1):左手扶把,面向把杆呈45°角站立,手、脚均为一位。

第一步(如图2):右脚沿着腿的内侧吸至Passe(巴塞,芭蕾舞的基本舞姿之一,俗称大吸腿),右手由一位手变换为二位手。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1—2。

第二步(如图3):将右脚轻轻地放置在把杆上,右手从二位手变为三位手。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3—4。

第三步(如图4):向前压腿。胯根放正,上身向正上方延伸后方可下压,最重要的技术点为小腹与大腿完全贴合,后背尽量保持平伏。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5-6。

第四步(如图5):身体在向前方延伸的状态下,划最大的圆弧打开至三位手,下胸腰。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7—8。

第五步(如图6):主力腿脚后跟向内、向前推,换右手扶把、左手转换至三位手,胯根放平。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1—2。

第六步(如图7):走最远的弧线向下压旁腿,上身尽量平躺于腿上,眼睛向上看天花板。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3—4。

第七步(如图8):身体在向右侧方延伸的状态下,划最大的圆弧打开身体。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5—6。

第八步(如图9):手臂打开至七位手,身体面朝把杆。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7—8。

第九步(如图10):左手扶把,向左侧下旁腰,保持主力腿的垂直。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1—2。

第十步(如图11):右手为三位手,左手扶把。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3—4。

第十一步(如图12):双手扶把,右脚离开把杆回到Passe的位置。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5—6。

第十二步(如图13):还原于预备状态。完成此动作的节奏为7—8。

新目标七年级(上)7单元练习 篇3

A) 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用适当的单词填空。

1. It’s that t____ of year again.

2. My mother and father are my p____.

3. An apple is f____.

4. ——How ____ are these shorts?

——They are $30.

5. Her l____ name is Smith.

B)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black(反义词)____ 2. 华兴特卖(译成英语)____

3. tomato(复数)____4. 28(译成英语)____

5. sale(动词)____

Ⅱ.单项选择(15分)

1. ——____ are those oranges?

——They are $4.

A. WhereB. WhatC. How D. How much

2. Here’s a cat, but I don’t know ____ name.

A. itB. itsC. it’sD. it is

3. Those are four ____.

A. pencil-boxB. pencil-boxsC. pencil-boxesD. pencils-boxes

4. ——What are these? ——____.

A. Yes, they’re computersB. They’re computer

C. They are computersD. Yes, these are computers

5. ——What’s on the dresser?

——It’s ____.

A. green sweaterB. green a sweater

C. a green sweaterD. green an sweater

6. Jim, ____ my teacher, Miss Li.

A. it isB. this isC. she is D. she

7. ____ blue pants are nine dollars.

A. ThisB. ThatC. TheD. He

8. ——____ your parents like hamburgers?

——No, ____.

A. Do; I don’tB. Does; he doesn’t

C. Are; they aren’tD. Do; they don’t

9. ——Is this table red? ——____.

A. Yes, it’sB. Yes, it’s whiteC. No, it’s redD. No, it’s blue

10. Here are the twins(双胞胎). ____ are Lucy and Lily.

A. Her nameB. Their namesC. Their nameD. They name

11. Amy, Jim and I ____ at school.

A. am allB. are all C. is allD. all are

12. She is ____ a red sweater today.

A. inB. onC. /D. at

13. My brother’s shoes ____ black.

A. amB. isC. areD. be

14. The price of the socks is very ____.

A. dearB. cheapC. bigD. high

15. The shorts ____ ¥20.

A. is on saleB. are on sale forC. is on sale forD. are on sale

Ⅲ. 阅读理解(20分)

(A)

When I was a boy, I liked swimming very much. One year my two brothers and I spent the summer holidays with my uncle and aunt in their house by the sea. It was only twenty metres from the water. Every day we put on our swimming shorts before breakfast, ran down towards(朝……)the sea and jumped into the sea, then, until late in the afternoon. We were in the sea most of the time. When our aunt rang a bell, we went back to the house for food, but we ate it in our swimming shorts and were soon back in the sea again.

The water was warm. The sunshine was bright every day, and on most days there were no waves(波浪).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s a wind always began to blow, but it was not strong. It made big waves in the sea. But we were all good swimmers, and didn’t stop swimming until we were tired and hungry.

1. The boy ____.

A. and his family lived by the sea

B. went to his uncle’s house every day

C. had two brothers

D. learned to swim a year ago

2. One year the boy ____.

A. learned to swim from his brother

B. went to spend the summer holidays in his aunt’s house

C. went out to look for food

D. ran down to the sea every morning

3. The boy’s uncle and aunt ____.

A. liked swimming very much

B. rang a bell when it was time for breakfast

C. worked until late at night

D. lived by the sea

4. In the middle of the days ____.

A. a wind began to blow

B. the water was warm

C. the sun came out from the cloud

D. the wind began to grow stronger

5. The boy and his brothers ____.

A. didn’t take a rest until their aunt rang the bell

B. swam three times a day

C. did not go swimming when the wind was strong

D. had winds three times during(在……期间)their stay at their

uncle’s house

(B)

根据表格信息,判断正(T)误(F)。

1. The writer’s(作者的) father has straight hair.

2. The writer’s brother looks like his father.

3. The writer’s sister is very lovely. She has curly hair.

4.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the writer’s family.

5. The writer’s mother is beautiful. She is fat.

Ⅳ. 阅读填词(10分)

One afternoon, Mrs Smith and her daughter Nancy a____ in a big shop near t____ house. Mrs Smith l____ Nancy and wants to b____ a new sweater for her. Nancy d____ like the new sweater. She likes something to eat. So h____ mother buys two kilos(公斤) of apples for her, too. Nancy a _____ wants to buy some picture books and color pencils. There are many things and many people in the shop. T____ men and women, old and young. They a_____ want to buy some t____. The people in the shop are very friendly.

根据短文内容填词,使短文意思完整。

1.a____2.t____3.l____4.b____

5.d____6.h____7.a____8.T____

9.a____10.t____

Ⅴ. 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分)

1. Ma Yan is medium ____(high).

2. They’re the ____(win) of this football match.

3. I think Mao Ning is a good ____(sing).

4. It’s Sunday today. I can go ____(skate).

5. Emma wears a pair of ____(glass).

Ⅵ. 补全对话(10分)

John来到Jim的办公室,Jim有些不舒服,下面是他们的一段对话。

John: Hello, Jim. May I come in?

Jim: Oh, hello, John. Yes, Come in, please.

John: You don’t look well. What’s the matter?

Jim: __1__

John: Oh, dear! Why don’t you stay at home to have a rest?

Jim:__2__

John: Shall I call Kate to tell you are ill?

Jim:__3__

John: OK, I will do that. I’m going to the shop now. Can I get you some medicine?

Jim:__4__

John: Yes, of course. Is there anything else I can do?

Jim:__5__

A. Oh, yes, please. Her number is in the phone book.

B. No, I’ll be all right. Thanks for your help.

C. My head hurts and I feel really hot.

D. Could you buy me a bottle of aspirin, please?

E. It doesn’t hurt very much.

F. I can’t. I’ll play ping-pong with our teacher this afternoon.

Ⅶ. 根据汉语完成句子。(10分)

1. 你认识汤姆吗?他长什么样?

Do you ____ Tom? What is he ____?

2. 她不经常戴眼镜。

She ____ often ____ glasses.

3. 你有兄弟姐妹吗?

____ you ____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4. 我认为他今天不会来。

I ____ ____ he will come today.

5. 他的个子不高,但有点儿重。

He isn’t tall but a ____ ____ heavy.

Ⅷ. 句型转换。(10分)

1. My weekend wasn’t very good.(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your weekend?

2. My mother has a medium build.(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 your mother ____ a medium build?

3. She wants to be a reporter.(改为否定句)

She ____ ____ to be a reporter.

4. Gloria Green sings pop songs best.(改为同义句)

Gloria Green is ____ ____ pop singer.

5. He is tall.(用short改成选择问句)

____ he tall ____ short?

Ⅸ.书面表达(10分)

我最喜欢歌手刘欢。他长着圆脸,大眼睛,留着长长的黑发,有点胖,我喜欢听他的歌。

练习7教案 篇4

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3幅图(图片)

2、生观察图,同桌互相说图意。

3、独立列式计算。

4、同桌讨论:找出3幅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体会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5、生汇报。

二、练习

1、一图三式(出示图片)

独立看图列式。

汇报

4+2、6-

4、6-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每组任选一个算式展开讨论。

汇报

2、找规律再计算。

6+12+43+43+

37-66-27-46-3

7-16-47-3

(1)找规律

(2)计算

(3)体会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游戏:摘苹果

四、作业

P62T1、4五、板书

练习7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4.交流讨论。5.照样子对对子。(1)读一读例子。(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1][2]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4.交流讨论。5.照样子对对子。(1)读一读例子。(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1][2]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4.交流讨论。5.照样子对对子。(1)读一读例子。(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1][2]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4.交流讨论。5.照样子对对子。(1)读一读例子。(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1][2]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累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读短文,理解春联的含义。2.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 3.学生自由练习。4.交流讨论。5.照样子对对子。(1)读一读例子。(2)自己试着对一对。(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

1.对对子:见书134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

1.读读背背,积累成语和春联。2.写好钢笔字。教学过程:

一、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 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绘了什么景象? 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

1,观察范字,要注意的笔画。2,练习写钢笔字。第三教时

压岁钱怎么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练习7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课前准备  计算卡片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12-7 12-4 12-3 14-8 16-9

8+9 13-6 14-5 11-2 15-7

17-8 15-9 (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游戏提高练习

1、找座位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略)

《练习7》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六语练习7.船长 篇8

一、内容梳理

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目光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已救人的崇高精神。

二、重点知识

1.《船长》作者是法国的维克多雨果,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惩罚集》等。

2.课文按照“遇险——自救——牺牲”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3.大象沉默的原因是人们被哈尔威船稀薄的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精神感动了,也被他的命令震住了。“伟大的灵魂”指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精神,4.书后2个句子含义

三、课外拓展

1.做人之道的成语:忠于职守舍已救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2.沉着,镇定的成语:泰然处之,处变不惊,镇定自若,3.情况着急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大烧眉毛 4.赞美英勇献身精神的名言:

(1)人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8.爱之链

一、内容梳理

1.这篇课文是一首爱的赞美,文章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老好人修好汽车,老好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

2.文章赞扬了人间的友爱至助,告诉人们: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授助的手。

二、重点知识。

1“一切都会好起来,亲爱的,乔依„„”这句话篇未点题,这既是对乔依找不到工作的安慰,又是对人间真情的赞扬。

2.课文第4自然段,围绕“乔依是怎样为老妇人修车的”这一问题展开。描写乔依停车动作的词有爬、找、放。乔依让老妇人坐进车里,而自己却什么都不顾,充分体现了乔依一心为他人着想的无私品质。

3.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作题目。

三、课外拓展。

1.有关友爱的成语:助人为乐、雪中送炭、舍已救人、排忧解难。2.有关友爱的名言:(1)我为人人,人人为我。(2)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第六册《练习7》 之一 篇9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近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习。

(3)练习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习。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近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习

(1)学生分组练习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近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7年级英语同步练习 篇10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两遍。

1. Kangkang comes from China. He is a Chinese boy.

2. Here is a letter from my pen pal.

3. Jim speaks Chinese.

4. He has a pet dog. It’s nice.

5. I wan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6. Is your cat’s name Kitty?

7.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8. Do you like English?

9. Does she speak Chinese?

10. What does your sister say in the letter?

Ⅲ.听对话,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每组对话读两遍。

11. M: Where does Linda live?

W: She lives in China, but she speaks English.

12. W: Excuse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

M: Sure, my name’s David.

13. W: Where do you want to visit, Jim?

M: Beijing. But I like Shanghai very much.

14. W: Is Jim your pen pal?

M: No, he’s my English teacher.

15. W: Do you have a pet?

M: Yes. It’s a cat. I like it.

Ⅳ.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

My name is David. I have a pen pal. He is a boy. His name is Mike. He is from the U.S.A. He is thirteen years old. He speaks English well, but he doesn’t speak Chinese. He wants to study Chinese, so he often goes to the Chinese school.

Topic 2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两遍。

1. His uncle is a cook.

2. Her aunt is an office worker.

3. The old woman is his father’s mother.

4. His brother is a bus driver.

5. He works in a big hospital.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6.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7. Where does your uncle work?

8. Is John a farmer?

9. Who’s that man in blue?

10. Please have a seat.

Ⅲ.听对话,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每组对话读两遍。

11. W: What does your uncle do, John?

M: He is a farmer.

12. M: Hi, Rose! Where does your mother work?

W: In an office.

13. W: Mike, who’s the young man in brown?

M: He is my uncle. He looks like my father.

14. M: I have a brother. He is only four.

W: Who looks after him?

M: My grandparents.

15. W: What’s on the desk, Jim?

M: Oh, it’s a photo of my family.

W: Who are they on the sofa?

M: My grandparents.

Ⅳ.听短文,填入所缺单词,每空一词。短文读三遍。

The girl introduces (介绍) her classmates to her mother. Their names are Mike, Linda and Paul. Mike’s parents work in the same hospital. Linda’s sisters are office workers. Paul’s father teaches English in her school. They are all good friends.

Topic 3

Ⅰ.听句子,选择正确图片。每个句子读两遍。

1. My favorite food is rice.

2.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3. I’d like a glass of juice for breakfast.

4. I don’t like vegetables at all.

5. I like hamburgers very much.

Ⅱ.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

6. Why not have some fish and eggs?

7. Would you like some rice?

8. What do you like for breakfast?

9. And something to drink?

10. May I take your order?

Ⅲ.听对话,判断下列句子的正(T)误(F)。每组对话读两遍。

11. W: 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Jim?

M: Yes, please.

12. M: Do you like Sichuan food, Lucy?

W: No, I don’t. I like Hunan food.

13. W: Mike, what would you like to drink?

M: I’d like some juice. I don’t like milk.

14. M: Would you like some eggs, Lily?

W: No, thanks. I don’t like them.

M: Why not have some bread?

W: Good idea.

15. M: What do you like for lunch, Rose?

W1: Fish and hamburgers.

M: What about you, Mary?

W2: Chicken and hamburgers.

Ⅳ.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

第7周小课练习 篇11

一、选择题

1.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被称为()

A、抽样分布

B、样本分布

C、总体分布

D、正态分布 2.总体分布是未知的,如果从该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分布可以用()近似。

A、正态分布

B、F分布

C、均匀分布

D、二项分布 3.智商的得分服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6的正态分布。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标准差2,样本容量为()A、16

B、64

C、8

D、无法确定 4.某总体容量为N,其标志值的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方差为2。X为样本容量为n的简单随机样本的均值(重复抽样),则X的分布为()。

2A.N(,)B.N(,2n

C.)N(X,2n

D.)N(,2NnnN1)5.从服从正态分布的无限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16,36的样本,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均值的标准差()

A、保持不变

B、无法确定

C、增加

D、减小 6.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在处理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时,可以忽略的信息是()

A、总体均值

B、总体的分布形状

C、总体的标准差

D、在应用中心极限定理时,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忽略

7.总体的均值为500,标准差为200,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A、36.51

B、30

C、200

D、91.29 8.从均值为50,标准差为5的无限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0的样本,则抽样分布样本均值超过51的概率为()A、0.0987

B、0.9013

C、0.3256

D、0.1357 9.总体均值为3.1,标准差为0..8,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3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落在2和3.3的概率是()。A、0.5149

B、0.4279

C、0.9279

D、0.3175 10.从标准差为10的总体抽取容量为50的随机样本,如果采用重复抽样,则样本均值的标准差为()。

A、1.21

B、2.21

C、1.41

D、2.41 11.设X1,X2,…, X n是从某总体X中抽取的一个样本,下面哪一个不是统计量()。A B CD

12.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均值为()A

B

C

D

13.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知,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的方差为()A

B

C

D

14.从均值为u、方差为的样本,则()

(有限)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大小为nA当n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B只有当n<30时,样本均值的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样本均值的分布与n无关

D无论n多大,样本均值的分布都为非正态分布 15.从一个均值、标准差的总体中随机选取容量为n=36的样本。假定该总体并不是很偏的,则该样本均值小于9.9的近似概率为()

A 0.1587

B 0.1268

C 0.2735

D 0.6324 16.假设总体服从均匀分布,从此总体中抽取容量为36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

A服从非正态分布

B近似正态分布 C服从均匀分布

D服从

分布

17.总体均值为50,标准差为8,从此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64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均值和标准误差分别为()A 50, 8

B50,1

C50, 4

D8, 8 18.某大学的一家快餐店记录了过去5年每天的营业额,每天营业额的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由于在某些节日的营业额偏高,所以每日营业额的分布是右偏的,假设从这5年中随机抽取100天,并计算这一100天的平均营业额,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50元,标准差为40元 B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元 C右偏,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D正态分布,均值为2500元,标准差为400元

19.某班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如果采取重复抽样的方法从该班抽取容量为100的样本,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是()

A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B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C正态分布,均值为22,标准差为4.45 D分布形状未知,均值为22,标准差为0.445 20.在一个饭店门口等待出租车的时间是左偏的,均值为12分钟,标准差为3分钟。如果从饭店门口随机抽取100名顾客并记录他们等待出租车的时间,则该样本均值的分布服从()A正态分布,均值12分钟,标准差0.3分钟 B正态分布,均值12分钟,标准差3分钟 C左偏分布,均值12分钟,标准差3分钟 D左偏分布,均值12分钟,标准差0.3分钟

21.某厂家生产的灯泡寿命的均值为60小时,标准差为4小时。如果从中随机抽取30只灯泡进行检测,则样本均值()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为4小时 B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的中位数为60小时

D抽样分布近似等同于正态分布,均值为60小时

22.假设某学校学生的年龄分布是右偏的,均值为23岁,标准差为3岁,如果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下列关于样本均值抽样分布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的标准差等于0.3 B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C抽样分布的均值近似为23 D抽样分布为非正态分布

23.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期望值是()

A 150

B 200

C 100

D 250 24.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标准差是()

A 50

B 10

C 5

D 15

二、练习题

1、在总体N(52,236的样本,求样本均值X落6.中随机抽取一容量为3)在50.8至53.8之间的概率。

2、一个具有n64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 给出x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准差

⑵ 描述x的抽样分布的形状。你的回答依赖于样本容量吗? ⑶ 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x15.5的值。⑷ 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x23的值。

16的总体。

3、一个具有n100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30、试求下列概率的近似值:

4、技术人员对奶粉装袋过程进行了质量检验。每袋的平均重量标准为406克、标准差为10.1克。监控这一过程的技术人者每天随机地抽取36袋,并对每袋重量进行测量。现考虑这36袋奶粉所组成样本的平均重量

x。

(1)描述x的抽样分布,并给出x和x的值,以及概率分布的形状;

(3)假设某一天技术人员观察到x400.8,这是否意味着装袋过程出现问题了,为什么?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体育课教案下一篇:军训日记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