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导论总结(精选7篇)
时光荏苒,在一通懵懂与忙碌中,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之后,我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应该是怎样的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于上个学期学习生活,我有了许多的感悟,学到了许多,也有了许多经验,也有了一些教训。而现在更加忙碌的第二学期应经开始一个多月。我们要学的东西更多了,课程排的也更满了,并且开始接触到有关专业的东西,所以我也要更加专心于自己的课程之上了,用上学期得到的经验与教训来使自己的学习更加合理,更加充实。
上学期是我们大学的第一学期,虽然说开始的时候有一学期的计划,但由于经验的不足,在具体的学习中还是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状况发生,可以说毕竟新生,开始的时候来是想的太过理想。但大体上来说,我上学期的学习生活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达到了开学时的目标,只是在个别地方没有表现的更好一些。在这些地方我本可以做到更好,却因为经验或觉悟的原因而没有,所以说对自己还是有一些不满的,希望在这学期可以改变这些地方。回顾整个上学期,我们学的东西还是不少的,但重要的还是高数,英语,C语言。首先说高数,在前半个学期我还陷在以前数学不知如何学习的泥潭里没有上岸,导致我一直在老师的后面追赶。而且还停留在以前的那种学习方式上,总跟在老师的后面,老师教哪里看哪里,作业也是一样。结果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自己的学习也越来越来吃力,还学得很辛苦。结果,我那时的高数学习情况并不乐观,人也很沮丧。后来,我渐渐发现不能再按以前的方式来学习了,于是我开始自己主动去学习,在老师上的章节之前,我会提前将重要的部分看一看,而那些课后练习也不是老师布置那一道就去做那一道,我开始准备一个本子,以自己的节奏与计划去做那些练习。通过自己先看一遍和练习巩固,我对书上的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了,而上课再也没有以前那样追着老是跑,而是可以跟上老师的节奏。于是在上学期的后半段,我的数学学习开始进入状态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我知道了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要做什么,于是有一种踏实的感觉,这才是正真做一件事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来到一片未知森林的孩子,开始的时候很茫然,不知所措,但后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于是心也平静下来,开始去做自己的事情,这时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说完高数,就要讲一讲C语言了。C语言可以说是上学期我们开设的第一门与专业有直接关系的课程了,其重要性程度不需要多说。由于是第一次接触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学,感觉很困难,而且老师PPT上的内容也与课本上的不太一样,结果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听得不是太懂。而C语言作业则是开始的时候简单,越到后越难。开始时做作业花两个小时,到后来几道编程题要花一下午,几乎在各种改错与调试中头大了,而那些错误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了,做个作业都快晕了。一旦我自己完成一道题,没有错误,一运行有正确的结果,简直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毕竟太不容易了。而且我自己的计算机用的也不熟练,经常出现各种错误,在上机操作的时候也吃了不少苦头。就是在这样磨练中,C语言就这样一路学过来了,到后来也渐渐地知道如何去改错误,这门语言的学习也渐渐没有那么无措了,到后来也知道哪些地方应该去巩加强了,也不再那么茫然了。除了C语言还有门外语要学,对于英语到没有那么的无措,毕竟学了那么多年了嘛。除了课上的学习外,英语还有一项很重要就是四级考试,为了应对考试,我当然也象其他的学生一样准备了卷子和资料开始学习。最后当然是过了四级,总之在英语学上并没有太大不适应。
当然除了这三门之外我们还学习了其他的一些课程,总的来讲都还学得不错,也都比较喜欢,比如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关于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同时通过它的结课作业,我学会了如何在互联网上找到自己有用的资料,同时还调查了一些关于数据库的综合文献,了解了关于数据库的种种。此外我还完成了一个创意设计,通过这个设计作业,我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对表格的处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当然,除了这些好的一面,还有一些不好的一面也需要总结的,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反思与提升啊!最不甘心就是计算机基本能力素养了,由于我的计算机操作本来就很差。结果老师在讲解那些办公软件的操作流程是有特别快,我有时候一跟不上,后面的就全都跟不上了。结果考试的时候抽到了新题,操作错了好多,还好还是过了,但分数却不高,好生苦恼啊。应该可以拿高分的,可惜没拿得到,很是遗憾啊。而其他的如近代史,体育等都还不错,也没有太多可以说的,总之有收获属于自己的东西吧。
总结一下上学期,基本学习上是完成了自己的计划的,但在具体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状况没有预料到,以致在学习过程中出了不少状况。在高数和C语言的学习中,前半段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以及没有跟得上大学的学习模式,总是像高中一样,跟在老师后面,教一步走一步,没有掌握大学应拥有的自主学习方法,结果就导致学习起来很吃力,效果也不好,自己感觉上也有点茫然,感到不踏实;而在后半学期因为改正了方法,所以学习起来也就没有那么吃力了,自己感觉上也踏实不少。而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收获了不少,给自己的综合能力锻炼了不少,掌握了许多新的技能。另外的一个方面就是不足之处了,比如计算机基本能力素养,就做得不怎么理想了,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当时自己的计算机操作的确不足,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还没有又掌握正确的方法,还有就是对计算机操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这一门本可以拿高分的科目没有考到令自己满意的分数,这也是一种经验与教训吧,希望自己以后不会再这样了。
上学期另外的一方面就是自己的的动手能力的锻炼了,因为我们专业是与操作、与动手有很大关联的科目,所以对自己的动手能力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我在上学期参加学校的电子爱好者社团,在那里的学长学姐的指导以及社团培训下,对电子元件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借助社团实验室的材料进行电路焊接的联系,尝试了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焊接,通过这些练习,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不管怎么说上学期已经结束了,而下半学期已经开始了有一个多月了。在前四周里,我们照例有专业导论,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对我们专业有了更多的认识。这学期的专业导论介绍了我们专业在信息化时代的尖端的应用。
第一节课在任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微电子的精彩世界。微电子系统与传统的元件系统时有很大不同,因为微电子采用的是集成电路技术。设计一个传统元件电路,常常要考虑节省有源元件,使系统的功耗、体积、成本下降。但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增加晶体管数目往往并不会增加很多麻烦,可通过版图来实现,其他工序并不增加。但是,由于空间的限制,布线问题却十分突出,必须尽量减少连线。微电子系统和电路的设计必须紧密联系器件、版图、工艺制造等整个过程来统一考虑。实际上,系统、电路、器件、测试图案和版图是结合工艺条件一起设计的。设计不仅要求功能正确、性能好、可靠性有保证,而且要尽量使芯片面积减小。微电子集成芯片一经制出就无法调试。调试工作包括校核、优化等,必须在设计过程中由软件来执行。集成系统或电路芯片一般是大批量生产的,所以,设计的好坏影响极大。为此,微电子系统或电路要依靠计算机辅助进行设计。除了研究逻辑、电路、时序、工艺、器件和版图等各项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以外,把这些程序结合在一起,加入各步的校核和优化程序,用一个统一的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来指挥执行,也就是组成一个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的设计系统,使设计全部自动化。任老师还讲了他当年的工作经验,同时他还给我们播放了几个视屏,让我们更加对未来智能生活充满期待。
除此之外,老师还介绍了自动识别与传感技术,这也是与我们专业紧密相关的一个行业。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它将计算机、光、电、通信和网络技术融为一体,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物品的跟踪与信息的共享,从而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自动识别技术将数据自动采集,对信息自动识别,并自动输入计算机,使得人类得以对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活动或者事件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人的、物质的、财务的,也包括采购的、生产的和销售的,这些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对于我们的生产或者生活决策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些实际工况的数据支援,生产和决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将缺乏现实基础。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自动识别技术在国外发展较早较快,尤其是发达国家具有较为先进成熟的自动识别系统,而我国在新世纪也实现了自动识别技术的产业化。自动识别技术是一项现代生活中很重要的技术,它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所带来的高效率和方便性影响深远。而我们专业是这一技术的基础,因而我对我们专业有了更大的信心。
另一个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个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场景感知技术,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了传感器技术、信息处理、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自动化控制工程以及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代表机电一体化的最高成就,是一种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具有自行组织、自主运行、自主规划的智能机器人,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而移动机器人的三维场景感知技术是指移动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实现在有障碍的环境中面向目标的自主运动目前,移动机器人主要的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惯性导航,视觉导航等"其中,视觉导航通过摄像头对障碍物和路标信息拍摄,获取图像信息,然后对图像信息进行探测和识别实现导航。机器人视觉被认为是机器人重要的感觉能力,机器人视觉系统正如人的眼睛一样,是机器人感知局部环境的重要“器官”,同时依此感知的环境信息实现对机器人的导航。视觉导航技术是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移动机器人的一项关键技术。运用视觉传感器,可进行与移动机器人大多数底层行为控制有关的环境感知,如测距、避障、目标物跟踪、轨迹跟踪、局部定位、路标识别等。这项技术也离不开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知识,因此我们专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一次导论课,说的自然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说到规划,就必须要说到性格。人的性格特质是一个人对人,事,自己,对外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职业与性格关系。认识自己的性格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因素。性格是一个人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的行为特征我们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简单富有的生活,就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性格做一个了解。基于对性格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再来选择自己的兴趣,奋斗的目标,明确需要进行的努力。
总之不管怎样,上个学期已经结束了,更加忙碌的下半学期已经开始了,我应该再度出发,做好自己的计划,吸取上学期的经验和教训,努力过一个更加充实的学期。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大学物理,电路分析以及软件基础。这几门课的难度也不低,而且电路知识与模电数电有很大的联系,必须打好基础,认真学习。同时这学期的课程难度也比上个学期要难得多,比如这学期的高数,就要比上学期难的多。另一方面,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也紧密的多,我必须更加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多去图书馆,将空闲的时间利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浪费自己的大好时光。新的旅途已经开始,我必须背起行囊行动起来。我知道,现实也容不得你去拖延,拖延只会让你更加焦虑而已。新的学期已经开始,我必须沉下心来,就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说的那一样: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你必须沉下心来,因为那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必须找到自己的节奏,我知道我们都会找到自己的节奏,然后一路飞奔。我知道那些看起来坚定的人,在背后也下定了无数的决心。而我也会在下定决心后,一路飞奔,再也不回头,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我。而现在我就做好了准备,在这个新的学期中完成自己的突破。
1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和先导课程。考虑到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比例较大, 为学生后续计算机课程打下更好的基础, 选择开始计算机导论而放弃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导论主要讲述计算机科学的特点, 历史渊源, 发展变化, 知识组织结构和分类体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方法;了解算法、数据存储、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数据结构、算法与程序设计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组件的使用、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等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
3 教学内容及要求
3.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特点及应用, 计算机分类, 计算机发展现状。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运算基础、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包括数字转换和编码;基本运算;逻辑门与触发器;计算机中的逻辑部件;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的三种方法、三大结构;常用算法的描述;数据结构的分类、排序和查找。这部分的重难点是数据在计算机内表示;逻辑运算和触发器;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Dos命令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三大结构的格式;常用算法的描述;排序和查找, 以及数据结构的分类。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数字转换的方法和编码;掌握会利用逻辑表达式画电路图、能分析触发器的状态及其特征表达式;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Dos的格式及使用方式、Windows基本操作技巧;三大结构的格式;描述常用的算法。
3.2 计算机系统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为介绍计算机硬件结构、硬件组成、微机系统的硬件配置、计算机主要部件的总体布局、部件的主要性能以及这些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操作系统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学生掌握要点:三大结构的格式;Dos命令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各类工具软件的使用。
3.3 办公自动化组件
主要内容: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办公自动化组件的应用。
重点难点:文字段落的编辑, 图表的使用, 图形图片的使用, 项目符号和编号, 样式的使用;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表格的修饰, 图表的使用,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筛选排序和分类汇总, 数据透视表的使用;演示文稿的编辑与外观设置和演示效果的设置与演示。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Word、Excel、Power 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
3.4 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现状以及其结构、掌握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使用, 包括SQL的数据定义操作、SQL的数据查询操作、SQL的数据更新操作。
重点难点:结构化查询语言的使用。
学生掌握要点:结构化查询语言SQL对数据的定义、查询和操纵。
3.5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介绍多媒体概念、超文本与超媒体、多媒体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多媒体通信系统技术和常用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使用。
重点难点:多媒体技术相关术语、创作工具的使用。
学生掌握要点:理解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了解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使用。
3.6 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使用方式、Internet与TCP/IP协议、Internet的服务功能、局域网的基础构架;简单网页制作。
重点难点: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分类和使用方式、网络协议、局域网的基础架构。
学生掌握要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网页的方法;了解Internet上的服务;了解网页制作方法及相关软件。
3.7 软件工程
主要内容:软件工程的概念、开发模型及开发方法。
重点难点:开发模型及开发方法。
学生掌握要点:了解几种常见开发模型及开发方法。
3.8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
主要内容:加密技术、防御技术、虚拟专用网、审计与监控技术、计算机病毒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与智能卡的安全。
重点难点:病毒的特点、防火墙技术。
学生掌握要点:病毒的预防、加密技术以及防火墙的使用。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步骤, 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 每章都有对应的拓展实践内容, 让学生在课下充分利用校园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6 总结
作为新增专业的新开课, 计算机导论课程在电子商务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改革会不断开展, 不断修订教学内容, 本文抛砖引玉, 希望得到更多专家或同行的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黄国兴, 等.《计算机导论》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
[2]吕云翔, 等.《计算机导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3]刘云翔, 等.《计算机导论》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
[4]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2000 (征求意见稿) .1999.
摘要:本文从《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性质和特点着手,针对工程硕士和学历硕士的区别,结合作者多年从教经验,给出了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为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电子;工程硕士;学历硕士
一、引言
空间电子学是电子学与空间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为各种航天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在电子学领域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交叉学科。参考电子学的学科分类方法,从空间电子学为航天工程服务的宗旨出发,空间电子学属于航天工程系统与大系统技术类的分支学科有:空间通信、天基遥感、导航定位、天基预警、天基侦察、空间电子对抗和空间探测等,体现了空间电子学在实现航天系统中的应用。此外,还有属于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类、元器件与材料工艺类的主要分支学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取得成功,我国的空间电子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高校和研究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应的学科和科研方向也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以我校为例,在空间电子领域的深空探测、卫星应用、空天图像测量与视觉导航、精确制导与控制、卫星导航技术、空间仪器与信息侦测、天基雷达、空间目标监视、摄影测量与遥感、空间通信、网络空间安全、星载计算机等专业方向都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科研优势,因此空间电子技术在我校已成为重要学科和科研方向。《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导论》课程从2010年开设以来,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也可见一斑。
近二十年来,国家对工程硕士的需求则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校与时俱进,在1997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了全国首批招收工程硕士的院校之一,且对工程硕士的招生比例逐年增加。为此在2014年,《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导论》课程也针对学历硕士和工程硕士进行了分设,以更好地针对两类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课程教学要求
从空间电子学的含义及其发展来看,本课程具有专业面宽且相关技术更新快的特点,由此带来的教学难点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照顾到“深入”,又要考虑到“浅出”。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考虑到学历硕士专业知识扎实的特点,针对学历硕士的教学按照空间对地面观测(即空对地)和地面对空间目标监视(即地对空)两个方面,重点选取天基成像雷达和空间目标监视两个具体的方向来讲解,主要往“深入”的方向授课,以使学生能掌握两个典型应用中的目标特性分析和信号处理方法,进而为拓展到其它空间电子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工程硕士,这一教学思路就不能照搬了。工程硕士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学生的专业面杂而广,对于课程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应用和拓展知识面,因此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学生掌握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理解空间电子对地观测系统,典型空间电子系统(天基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间通信、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等)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发展现状和趋势,空间电子系统的应用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电子学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信息化条件下空间电子系统应用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为进一步增强针对工程硕士的《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打牢基础
工程硕士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在职人员,本科专业包括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各个学科,但也有着参差不齐的理论功底。考虑到大部分工程硕士生没有学习过与空间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前几讲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首先是介绍空间电子学的内涵,使学生从宏观方面了解空间电子学的定义、分类、内涵,有利于对课程涉及的领域和相关学科有基本的了解。其次讲述空间目标轨道和姿态基础、电磁波与信号基础、信息技术与系统基础等内容,使学生打牢空间几何、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等专业基础,为进一步学些典型空间电子系统和处理知识做好铺垫。
2.案例式教学
本课程采用讲座式教学方法,每个典型空间电子系统用一次课(3个课时)上完,除介绍空间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应用等一般性知识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每一讲都选取具体案例来讲解。比如,天基雷达成像系统与技术选取加拿大的Radarsat卫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AR)的工作过程、成像处理流程和结果、雷达图像的特点、雷达图像的应用。天基雷达干涉测量系统与技术选取德国的TanDEM-X卫星编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雷达干涉相干、处理流程、World DEM产品等。卫星导航技术选取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一代、二代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导航电文的含义、定位误差的来源、北斗导航的具体应用等。
3.研讨式教学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达到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结合工程硕士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优点,且大都有工作实践经验,能够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比较适合进行研讨式教学。在上课前统计各个学生的以往专业和目前课题方向,有了这些先验信息后,在研讨课前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布置研讨课题,由学生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后,撰写学术报告并进行课堂讲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研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内容创新
空间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新系统层出不穷。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紧跟雷达技术国际前沿,在课程中设立了太赫兹技术、量子雷达、认知雷达等教学内容。以太赫兹技术为例,从太赫兹概述、太赫兹雷达系统、太赫兹目标特性、太赫兹雷达成像四个方面进行讲授。教学中首先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太赫兹雷达与传统雷达的异同,展示国外太赫兹雷达的最新成果,展示出的自行车、坦克模型等厘米级极高分辨率图像能够从中看出车轮辐条、履带焊接点等细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对太赫兹技术、太赫兹雷达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快速接受和学习新的技术热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硕士选题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
5.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把实践课堂设到太赫兹雷达实验现场,结合正在搭建的学校首套220GHz目标成像和RCS测量雷达系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太赫兹雷达从倍频、放大、混频直至频谱仪接收处理的全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今后从事课题选题和学术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应确立“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提出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从打牢基础、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以紧贴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以期对于高等院校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细则[S] .
[3]戴超凡,聂海波,邓苏. 关于军队工程硕士《决策支持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3).
[4]王泽锋,侯静,吴武明,程湘爱. 军队工程硕士《光电成像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3).
第六章接入控制与数据加密
名词解释
(1)接入控制:接入或访问控制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它通过一组机制控制不同级别的主体以目标资源的不同授权访问,在对主体认证之后实
施网络资源安全管理使用。
(2)自主式接入控制:简记为DAC。它由资源拥有者分配接入权,在辨别各用户的基础上实现接入控制。每个用户的接入权由数据的拥有者来建立,常以接入控制表或权限表实现。
(3)强制式接入控制:简记为MAC。它由系统管理员来分配接入权限和实施控制,易于与网络的安全策略协调,常用敏感标记实现多级安全控制。
(4)加密桥技术:一种加/解密卡的基础上开发加密桥的技术可实现在不存在降低加密安全强度旁路条件下,为数据库加密字段的存储,检索,索引,运算,删除,修改等到功能的实现提供接口,并且它的实现是与密码算法,密码设备无关的。
(5)接入权限:表示主体对客体访问时可拥有的权利。接入权要按每一对主体客体分别限定,权利包括读,写,执行等,读写含义明确,而执行权指目标为一个程序时它对文件的查找和执行。
论述题
1,试述数据加密的必要性。
答:由于网络技术,网络协议,主要技术是公开的,所有的网络安全技术出是基于这些公开的技术,黑客利用这些公开技术中的漏洞,对网络和数据进行攻击;任何操作系统无论其技术是否公开,都是有漏洞的,因为安全与运行效率是一个要综合平衡的矛盾。
网络安全是一个解决不了的问题,黑客技术已是某些国家控制和监督别国网络的有力武器,黑客已是窃取政治经济情服务的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在我国的网络技术远远落后国际先进水平的情况下外部和内部黑客进入我国计算机网络窃取有用情报,更如入无人之境,其中主要原因是网络被攻破以后计算机文件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可以看懂的明文。目前技术可达到“几分钟,一块活动硬盘可盗走300亿字的数据”,一旦黑客攻破网络,如果数据未加密,计算机数据是可读的,则数据即盗即用。黑客还可以针对性地盗窃和篡改黑客关心的文件和数据库记录(破坏数据的完整性)。而且黑客一旦掌握了攻破方法以后,会不断地继续盗走和篡改数据,而用户很难察觉。
数据加密的作用:
(1)解决外部黑客侵入网络后盗窃计算机数据的问题;
(2)解决外部黑客侵入网络后篡改数据的问题;
(3)解决内部黑客在内部网上盗窃计算机数据的问题;
(4)解决内部黑客在内部网上篡改数据的问题;
(5)解决CPU,操作系统等预先安置了黑客软件或无线发射装置的问题。
数据加密可以解决网络内部信息“看不懂,改不了,盗走也没用”的问题,是网络安全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价格性能比最好的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手段。
第七章证书系统与身份确认
名词解释
1,拒绝率或虚报率:是指身份证明系统的质量指标为合法用户遭拒绝的概率。
2,漏报率:是指非法用户伪造身份成功的概率。
3,通行字:通行字是一种根据已知事物验证身份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和使用最广的身份验证法。
执 笔 人:董宝田等编写日期:2009年5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50L107Q
2.课程名称(中文):电子商务专业导论
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E-Commerce Specialty
3.课程层次/性质:学科门类教育专业课、专业必修课
4.学时/学分:8课时/0.5学分
5.先修课程:无
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大学学习生活有所了解,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本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全面了解,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态度,顺利完成专业学习。
通过对本专业的初步了解,激发其专业兴趣,明确大学期间自己的主攻方向,起到立志作用。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培养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正确选课,特别是根据各模块的要求,选修恰当的课程,既能符合培养计划的要求,又能适合个人的发展方向,提高培养质量。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电子商务发展概述(4学时)
介绍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包括产业发展动态和技术发展动态,未来发展前景,鼓励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努力学好专业技术。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Internet 的产生及发展
(2)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
(3)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与建设
(4)电子商务分类及内容
(5)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
(6)电子商务的系统涉及的问题
(7)电子商务成功案例
(8)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2.重点讲述的内容:
重点讲述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电子商务分类及内容、电子商务的系统结构、电子商务系统涉及的问题。其中Internet的功能及应用介绍要涉及传统的功能和应用,以及WEB2.0所带来的新的功能和应用。
3.建议补充学习内容:
查找并阅读有关INTERNET以及电子商务的最新技术发展以及新的应用功能。
4.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本章内容为概括性介绍,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应注重联系实际,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资料阅读。
5.作业安排:
结合所给思考题,自行阅读理解。
(二)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方案(4课时)
该部分内容首先介绍为什么设置电子商务专业及该专业在我国的设置与发展情况,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其次介绍培养方案中的基本学制与学习年限、学位授予、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毕业及学位标准、选学第二专业要求、教学执行计划等。
1.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1)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状况
(2)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学制与目标
(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框架
(4)毕业及学位标准
(5)选学第二专业要求
(6)教学执行计划
2.重点讲述的内容: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基本框架、课程组合要求与建议、毕业及学位标准、选学第二专业要求、教学执行计划内容为重点讲述内容。
3.建议补充学习内容:
阅读往届大学毕业生的大学生活回忆文章,以利于树立正确人生方向,制定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
4.教学方法与学时安排:
课堂讲授4学时,具体课时分配可由任课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讲授时要求更多地通过案例引导。
5.作业安排:
可结合培养计划,对自己的选修课程组合作出计划。
四.课程教学安排
(一)课程教学环节及要求
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具体内容细节和表达方式可体现教师个人风格,强调注重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掌握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形成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总体认识。通过对培养方案的讲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好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实践教学安排和目标
本课程是引导性的课程,不安排实践教学课时。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课程考核由结课时的考试成绩决定,考试为开卷考试,内容覆盖所讲授的两部分内容,以制
定自己在四年中的学习计划,主攻方向,主要选修的课程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培养计划.2008年.建议教学参考书:
1.概念题
(1)什么叫“所见即所得”型网页制作工具?并举例说明。
答:所谓“所见即所得”是指创建中的HTML文件在编辑过程中的显示与文件最终在浏览器中的显示是一样的,“所见即所得”型网页制作工具把“敲代码”变成“画页面”。编辑者在编辑过程中,从屏幕上能够看到最终的页面效果。当然,在需要的时候,也能查看相应的HTML文本。
现在流行的所见即所得型网页制作工具包括:Frontpage、DreamWeaver 和Flash。如,FrontPage。在新建网页中可选择“网页模板”,同时可在“文件”菜单中的属
性来设置北京颜色等属性
(2)页面动态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答:使用JavaScript、VBScript、CSS、DOM等技术可以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
例如CSS,(3)网站的发布有哪些方法?
方法一:发布站点
方法二:虚拟主机
(4)什么叫动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涉及哪些技术?
答: 所谓“动态”网页,主要是指对网页构成的原理而言的。在用户显示该页面之前,该页面并没有像静态页面那样事先就设计好了,实际上该页面还不存在;当用户向服务器发出动态请求时,服务器就根据用户的操作动态生成页面的代码,并显示到用户的浏览器中,这就是“动态”页面名称的由来。
主要涉及的技术:
客户端脚本技术:主要是Javascript和 VBscript,包括Applet、ActiveX控件等。
1 概念体系
概念体系在术语学中的定义是“一组概念可依据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成的体系” (梁爱林, 2005) 。一般来说, 概念体系反映的这组概念相对应的知识体系, 并揭示了概念间的关联。目前, 许多学科从不同视角建立了自己的概念体系, 例如哲学、认知科学等。很少学者在商务英语领域下研究概念体系构建问题。因此, 商务英语专业中的概念体系研究无论对课程还是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构建都是及其重要的。
2 CBI教学理念
“内容教学法”是将外语教学与主题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教学理念 (李丽, 2010) 。课堂上, 教师摆脱翻译+泛读的教学模式, 转向专业内容的教学。学生将语言作为工具获得知识的同时, 自然提高了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内容”和“语言”的不同理解, CBI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操作方法, 例如沉浸式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商务英语课堂中内容教学法的运用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商务知识和语言知识、以及每个单元的商务主题来去选择具体教学方法, 然后设计教学活动, 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
3 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在《商务导论》课程中的应用
《商务导论》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 本文提倡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该理念是在CBI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各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提出交际语言能力各要素和语境及语言使用者自身原有知识结构的交互作用模式的一种外语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 学生不再是通过传统的学习纯粹的语言材料来提高外语水平, 而是在基于概念体系的CBI理念下学生能够课前、课中和课下自我发现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 并有针对性地将所学内容进行积极有效地输出。因此, 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商务导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既不同于其他经济类专业课程, 也与传统的精读、泛读等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因为, 《商务导论》课程理论性较强, 概念和术语多、且难理解, 所以绝对不能一味地强调完全侵入式教学。否则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理解和吃透, 既不能学好语言, 也不能学好专业知识。例如, 《商务导论》课程第一章是经济学基础, 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是核心概念、供需关系和经济指标。针对这部分内容, 学生课前通过系列性导入性视频, 了解经济学定义和供需关系等。通过章节概念谱系图掌握概念之间的关联, 对较为晦涩难懂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章节中出现的理论部分, 如自由市场经济等, 引导学生在CNKI数据库搜索相关的中文文献, 要求学生对两种语言的教材和资料认真预习。
其次, 关注输出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任务来提高学生的口头输出能力。具体来讲, 给学生布置主题式讨论、核心术语辨析、理论要点概括等任务, 要求学生形成讨论组在课上或课下进行细致讨论, 教师课堂上可以抽查, 作为平时考核的重要部分。这种方法让学生沉浸在良好的英语口语氛围中, 不仅提高了一般的口语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参与真实商务语境下的话语实践, 有效运用商务概念和理论完成商务沟通任务。
最后, 小论文的写作模式确保了学生的笔头输出能力。例如, 要求学生对章节中概念、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将这种观点、支撑论据以及最终结论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写作能力, 而且提高批判性思维, 为分析、解读、起草商务领域内不同体裁的商务文件, 如商务计划等奠定基础。
4 结论
目前, 商务英语专业的商科相关专业课教学仍处在摸索阶段, 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直接联系, 即大多数教师以语言知识点传授为中心, 忽略了专业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有机结合, 并且学生由于对商务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而导致的阅读理解能力下降、语言输出能力下降等问题。基于概念体系的CBI教学理念的专业英语教学将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 学生不仅掌握了核心概念和弄清了概念间的关联, 而且有效地运用商务概念和理论完成商务沟通任务。
参考文献
[1]梁爱林.关于术语学概念体系研究的发展状况[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 (4) .
【电子商务导论总结】推荐阅读:
电子商务概论总结03-23
商务导论论文01-03
电子商务考试总结资料06-02
电子商务实习个人总结06-26
电子商务沙盘大赛总结09-16
电子商务实务实践总结12-08
电子商务专业个人总结01-20
电子商务创业班总结01-20
电子商务专业名词总结03-04
电子商务知识点总结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