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平面几何教学(共9篇)
一、充分重视平几的教学作用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大纲还特别指出: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突出地位.
二、精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往往是推动人们去探求知识、理解事物的积极力量.古今中外的学者之所以能走向科学的殿堂,正是由于他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罗素曾说过,他对科学的兴趣来自数学,而对数学的兴趣又来自欧几里德几何.这说明欧氏几何中蕴含着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极有利因素.但不当的教学方法又往往使初学几何的学生望而生畏,一开始就失去学习信心.因此,在平几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高度重视平几导言课的教学,精心设计并以极大的热情讲好导言课,使学生产生一种要学好平几的良好愿望.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奠基作用.
第二,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实质,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1位于城市闹区,受既有建筑物制约
“地铁”狭义上即“地下铁”,主要用于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的运输方式,为充分发挥地铁的运输效能,一般需将地铁站的设置,与已有的城市运输系统形成良好的衔接和配套。高大建筑、桥梁、隧道以及市政管网等的存在,需避开既有建筑物对地铁隧道及车站的不利影响,又不能破坏周边高大建筑物的受力平衡。
1.2车站主体施工前工作量大
征地拆迁、绿化迁移、管线改迁、交通疏解难度大、 工期长,一般前三项工作由业主负责实施并承担相关费用。但由于业主方较强势的地位,该三项工作通常由施工单位实施,或者负责给予相关单位如园林局、管线产权单位等以配合及协调。交通疏解方案确定了地铁的施工顺序,由于该项工作量大以及涉及民生等原因,方案审批较为严格,耗时较长。
1.3地下施工工程量大
地下深基坑开挖须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后方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及运输、支撑搭设及拆除、 车站主体施工以及区间隧道的开挖,都位于地下数十米之下,地质条件复杂,加之受地下水位等因素影响,施工难度大。
2地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既有建筑物的影响以及交通疏解方案的最终审批结果双重作用,决定了地铁施工各期施工场地的总面积。 通常情况下,地铁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2.1门卫室及办公室
门卫室占地尺寸一般为2.5m×3m,即7.5m2,高度约2.5m。置于施工场地大门后方,且其门口朝向与工地进出口方向垂直。施工场地一般以集装箱作为前方办公室,平面尺寸为3m×6m,高为2.5m。
2.2钢筋棚及堆放场
钢筋棚由大小两个钢筋棚连接起来的,大钢筋棚长15m,宽8m,高4m,小钢筋棚长15m,宽7.44m,高3.4m。 钢筋堆放场一般由4格 ×4格、每格为2m×2m的钢架组成,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对堆放场进行格数的增减。 钢筋堆放场通常尺寸为4×4梅花形布置,以150# 槽钢连接,每格长度2m,占地面积共有64m2。
2.3焊机棚、氧气棚、乙炔棚
焊机棚是为钢筋焊机提供提供动力能源的场地。在焊机数为10个的情况下,焊机棚尺寸一般为7m×2.5m,宽度1.5m。氧气棚与乙炔棚在外形上基本相似,做法及尺寸一致,一般规格为1.5m×2m×2.5m,占地约3m2,
2.4七牌二图
七牌二图主要为: 工程项目简介及质监举报电话牌、工程项目负责人牌、安全生产制度牌、消防保卫制度牌、环境保护制度牌、工程创优牌、文明施工牌,工地施工平面布置图和组织构架图。各“牌”和“图”立面尺寸一般为1.5m×2.1m。
2.5安全宣讲台及安全自查镜
安全宣讲台主要用于强化进出工地人员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强化安全意识,树立质量观念。讲台的立面规格为3.8m×2.4m, 且一般在底部浇筑一个厚度0.15m、平面尺寸1m×4m的C20混凝土讲台,但在原路面为混凝土结构的情况下, 路面即站台。
2.6消防器材柜、配电箱
消防柜截面尺寸通常为3m×2.5m,厚度0.3m。两侧应摆放两个尺寸为80cm×100cm消防沙池,深度为50cm,并池内时常布满细砂。配电箱分为一级、二级一级三级,以一级配电箱为例,其平面尺寸为2m×1.5m, 高2.5m,底部浇筑一厚度为0.2m的砼台。
2.7废料池及渣池、泥浆池
废料池及渣池用于存放垃圾及废料等物品,为不可循环利用材料堆放场地。其尺寸根据现场场地大小进行设计。泥浆池用于泥浆再处理及泥浆循环,其尺寸大小根据泥浆车外运泥浆的频率及工作面大小进行确定。
2.8沉淀池
市政工程沉淀池一般设置为三级,平面尺寸为5m×9m,每一级长度为3m,并设置一道进水口、两道溢水口和一道出水口,污水经内径为150mm的进水口分别经三级沉淀后流出,溢水口及出水口交错布置,尺寸为400mm×400mm×400mm。
2.9其他
主要指地磅及洗车槽。一般情况下,地磅平面尺寸为3.5m×15m,洗车槽平面尺寸为6.1m×4m。
3地铁施工狭小场地建、构筑物布置要点
地铁4号线黄土站预备期一阶段围挡面积不到1200 ㎡ ,长度约180m,宽度为13m ~ 24m,施工场地十分狭小。为有效利用场地空间,使该期内施工有序进行, 经反复分析和论证后,该期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具备了以下特点。
3.1充分利用了围挡与办公区域之间的空间
预备期一阶段围挡内,办公室与东端围挡间距约1.5 m ,临时围挡、水马、铁马、栏杆等数量较多、体积较小的构配件,整齐地码放于该段空间内。同时,工作人员从两端进出,构配件在上一次使用完毕后清洗整理,可方便存取、反复利用。
3.2截面竖向尺寸较小构件沿围挡外边沿布置
七牌二图、安全文明宣传台、安全自查镜及消防柜等,该类构件截面尺寸较小,可以沿人群或者行车方向布置。黄土岭站预备期一阶段平面布置中,沿黄土岭路、 东西走向为外围围挡走向,截面竖向尺寸较小构件沿该处布置。
3.3钢筋加工棚、堆放场尺寸据实调整
黄土岭站预备期一阶段受产地大小限制,钢筋堆放场无法按照标准规格进行制安。由于在该期施工中,需要大批量使用钢筋的构件主要为两幅地连墙、三根支撑梁、三根钢支撑、冠梁以及路面盖板,共需要钢筋总量不到120t,且地连墙与后面几类构件分开施工,钢筋堆放场由标准的4×4格,调整成了4×1格,在采取“上盖下垫”后,采取露天加工钢筋。
3.4电力、焊接装置合理、紧凑摆放
钢筋焊接棚、氧气棚、乙炔棚、一级变电箱等装置, 需置于喷了红白相间油漆的钢管棚之内。黄土岭站预备期一阶段围挡内,以上构件沿线布置于围挡内侧高边坡坡脚,离人行及车行道十余米,最大限度确保了施工安全。同时,线型、统一的布置形式,减少了构件对场地施工的影响。
3.5三级沉淀池加盖后平齐了场地路面
根据沉淀池平面尺寸,施工方制作了一厚约25c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板顶标高略低于场地标高,形成与场地统一的平面,不影响人车的通行。同时,北侧高边坡下排水沟排水至三级沉淀池后,连通到了至雨水篦子,连同场内雨水,在经过沉淀处理后,进入市政雨污管网,形成了良好的地下排水系统。
3.6巧妙增设进出口
黄土岭站预备期围挡场地狭长,初期,出入口平行于黄土岭路设置。随着场地内工程量的不断增大,以及场内设施的增多,一个出入口显得尤为不便。在围挡北侧、朝黄土岭路新增进出口一个。该进出口由两扇长3.15m、高2.1m的移动式“大门”组成,规格与永久B1型围挡一致。
该进出口闭合后,从外看来便是永久围挡的一部分, 又可满足大型车辆进出,且车辆开出围挡后,可直接进入黄土岭路主道。
3.7人工代替洗车槽进行车辆进出场的清洗
由于黄土岭站预备期围挡场地狭小的缘故,没有布置地磅及洗车槽两类构件。为有效解决进出工地物资称重的问题,施工单位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场时,都会在临近工地地磅上进行过磅;为确保进出车辆不将污泥等带进或者带出工地,在车辆进出工地时用人工冲。
以上两类构件在没有安装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将施工现场受约束的情况、以及在此情况下采取的应对措施, 向有关单位及部门发文说明清楚并获得认可后,完成了临建设施的达标验收。
4结论
本文以长沙地铁4号线一期二标段黄土岭站为例, 通过对预备期一阶段中的平面布置进行分析,阐述了如何在狭小的施工场所进行平面布置。由于笔者施工经验尚且有限,相关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一、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知识的直观性
函数的教学如果单纯地采用公式和数字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直观地展现函数知识的本质。所以,在函数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几何画板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 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函数内涵
利用几何画板来做出函数的图像,可以让抽象的函数式变得更加直观,有利于学生真正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函数知识的效果。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第五章《一次函数》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次函数公式的变化,打开几何画板,可以在几何画板中建立一个坐标,在坐标系内部,任意做出一条直线,显而易见,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直线来得到它的解析式。之后,慢慢地拖动这条直线,在直线不断变化的时候,函数中的k和b也在不断变化,此时,k和b的大小和直线经过的坐标内的象限是有关联的。进而再进一步配合图形讲解一次函数式的内涵,及其公式的变化等知识。
利用几何画板这种数形结合的方法讲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内两个数值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象限内的直线变化来感知一次函数中k和b的变化,真正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
2. 巧用几何画板,阐述函数性质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程度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九年级上册的二次函数教学中,学生必须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第二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首先利用几何画板作出了“y=ax2+bx+c”的具体直观的图象。然后,在课堂教学开始后,可以首先讲解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本内容,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几何画板上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变化。慢慢地移动几何画板中a、b、c ,以不断变换这三个参数的具体数值,要求学生观察和分析二次函数图象的每一次变化。学生经过观察,能很快地就总结出二次函数性质中,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等要素和三个参数之间的联系。
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通过二次函数图象进行直观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和快速地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知识要点。
二、巧用几何画板,展现几何知识的直观性
几何画板的好处就在于能够使得原本就比较具体的几何知识更加直观,让几何知识的教学体现得更加“有血有肉”,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几何知识的脉络和本质。
1. 巧用几何画板,让几何概念更加直观
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的时候感觉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影响了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讲述知识概念的时候,学生更加难以集中精力听课,而运用几何画板就能够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在苏教版初中数学《中心对称图形二》第九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旋转轴,其他两个边进行一周的旋转,通过这样一个比较直观和富有动态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圆锥形成的过程,从而由抽象的图形转变为更加直观的图形印象,让学生对圆锥的概念更加深刻和清晰。
2. 巧用几何画板,让几何难点讲解透彻
在初中数学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是难度比较大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老师一味地进行讲解,收效甚微。如果能够借助几何画板来进行演示,难点就讲解得更加透彻。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走进图形世界》第3节《展开与折叠》的教学课堂上,展示很多图形模型,其中三棱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图形,它的构成比较复杂。在教学三棱锥的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运用几何画板,将三棱锥的各个面展现在多媒体上,然后依次进行展开和折叠慢放,同时,适当地进行旋转、平移、分割、合并,在一系列的慢镜头播放和分解之后,三棱锥图形的讲解更加具体,由难点变成简单,由隐形变成显形,学生能很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运用几何画板来讲解初中数学知识的难点,往往能够轻而易举地突破,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 降低思维坡度, 化解教学难点。
三、巧用几何画板,展现数学解题的直观性
初中数学的教学离不开解题的教学,解题教学是教师讲授解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讲解方法不够直观,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所以,采取几何画板来进行解题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第三节《正弦、余弦》的教学中,课堂上布置了一道随堂练习,由学生进行当堂演练。题目为:小明正在放风筝,风筝线与水平线成35°角时,小明的手离地面1m,若把放出的风筝线看成一条线段,长95m,求风筝此时的高度。
由于部分同学对正弦、余弦理解得还不够透彻,所以,解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可借助几何画板,在多媒体上一一画出题目所阐述的情景,将人物和风筝之间的角度标示出来,并作出题目的具体的图形,然后再结合这个图形进行题目的讲解,通过这样直观的讲解,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清楚知道解题的思路和具体过程。
王波 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线全体教师思考的问题,探索的问题,更是一个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今的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的今天。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这中间,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从课堂提问这个自己角度来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善于发问,那么课堂气氛就会活跃,学生学习也会很积极很主动,学习效果就会很好;反之呢,如果教师不善于发问,或问得不得法,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相对就差一些。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我们是为提问而提问,提的是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低效提问、无效提问。那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是有效提问呢?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下面结合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特征
1、启发性 启发性提问是一种最原始,却又是最有效的提问方法。教师精心设计的有目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问题提出后,适当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又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提问启发,重在“善诱”,要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
2、开放性,广泛性
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尽可能使所提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其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进而答案也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第二,提问对象的开放性,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学生,或学有困难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更要在我们的提问范畴内,如果这部分学生没有被调动起来,我们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失败的。
3、适度性,梯度性 对难点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梯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我们很常见的,如“对不对”之类的无效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这样的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投教师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真正的课堂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4、反馈性
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是课堂提问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选择恰当的回应方式会引起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及时正确的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催化作用,既可以纠正错误,强化学习动机,又可以激发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不作评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批评、训斥等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而肯定、赞扬的积极反馈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二、进行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就要教师主动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提问理念,掌握促进有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要想进行有效提问,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问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要自然安祥,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也许,学生思维正确,也许学生思维出错,无论怎样的答案,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才能使师生间情感交流畅通,才能消除学生的诸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
2、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
课堂上低效重复的提问制约了我们教学效率的提高。我觉得要尽量减少问题的量,努力提高问题质,让问题少,让问题精,这才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理由是什么?与其他同学的回答比你要怎么改?你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如讲“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课前提问时只设计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前几课对三角形的研究,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我想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只要是在认真听课的学生就都会自觉地在脑中搜寻他所掌握的关于三角形方面的知识。就是这样短短的一句话的问题,却能很有效地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的旧知,这的确值得我们学习。问题很简单,方式很简单,达到的效果却很不一般。长时间的教学,使自己深刻感觉:问题设计的如何,课堂质量真是不一样啊!,看来问题的设计还真需要我们老师下一番工夫啊!
3、掌握提问的言语策略
提问的言语特点。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最为密切。课堂内师生间交往的主要形式就是言语交往,其中教师提问的言语是传达信息,刺激学生思想的主要工具。教师提问的言语既有在对话言语中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即谈话双方互为听众,互相支持的情景性言语的特点,又具有独白言语所特有的严谨性、系统性和节奏性的特点,从而避免对话言语的随意性、间断性。教师提问的语言要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间接性、形象性、情感性和节奏性。而提问与陈述、祈使相比是一种更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如果教师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往往容易被学生所忽略或者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动机。但是,如果教师以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引问加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提问的话,可使学生进入一种疑难情景,使得他必须集中精神来进行思考,并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和潜能来分析问题,从而提高思考质量,提高课堂质量。
4、要善于使用等候策略
在教师的提问前、在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之间、在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评价之间,教师要有意识的停顿,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就是所谓的等候策略。等待对激活学生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当教师学会把等候时间从1秒钟增加到3-5秒钟(特别是对于高水平的问题)时,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将出现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收获。当然,等待的时间并不是机械固定的,也并不是越长越好,等待的时间与问题的思维水平层级相关。思维水平层级越低,所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少;反之,需要的等候时间就越长。教师应根据自己的问题水平确定自己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时能正确把握住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所得到的教学效果与粗暴地打断沉默,急不可耐地寻求学生的答案相比,在从容的沉默后,教师更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更可能与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因为在这个“时间差”里让全体学生能主动动脑思维,积极参与认识活动。
桓台中学诚俊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跟据自己以往的思想去进行现在日益革新的教学,就显得落后很多,这样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该加深自己的教学反思,不断总结,课后及时照照“镜子”,回顾总结.那么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呢?
(一)选准反思对象
“教学反思”的主要对象有:回顾反思、记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理念;观摩反思同事的教学行为和理念,参与集体交流研讨,诊断自己或同事的教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反思公开发表的课堂实录(课例)意图、理念,对比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别人成果的可资借鉴之处。
(二)熟悉反思过程
反思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也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能
力。
(三)明确反思方式
1.内省式反思,即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来进行反思,可通过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方式完成。
2.学习式反思,即通过理论学习或通过与理论对照进行反思。
3.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可用观察交流、学生反馈、专家会诊和微格教学等方法。观摩交流,即教师之间相互观摩,根据交流观摩的实际情景,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反馈,即教师通过从学生那里了解到的自己教学效果情况,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使之达到学生期望的效果。专家会诊,即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定期对教师教学行为会诊,从中发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通过共同研究来解决问题。微格教学,即以少数学生、教师或专家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教学过程制成录像,课后反复观看交流,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4.研究式反思,即通过教学研究来进行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
赵智梅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作文教学也同样如此。几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山区特有的环境条件和班级开展的课内外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辟观察、习作的渠道,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锻炼写作本领,培养写作的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小学生往往怕写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所以我认为:学生作文先要解决一个“作文难”的问题,让学生乐于写作文,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上海师大吴立刚教授认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动机走向目的。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发生于学生的“意愿”而不是“强迫”,而“意愿”则是来自于人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去培养。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1、重赏识激励,让人人成功。
鼓励实际上是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拨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滋生兴趣、带来干劲、增强信心。所以我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例如,我班原有一个学生叫马春雪的学生,起初作文写得很一般,偶尔有一次她的作文写得挺有趣,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还说她有写作天赋,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小的事没想到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神奇的力量,这孩子天天在悄悄地写,用她那儿童特有的眼光,写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对周围的人、事、物的想法,写儿童世界里的烂漫天真,表达她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慢慢地她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直到现在,马春雪同学的作文在海林特色班也是出色的,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印发给学生学习。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初次写作成功,是后续成功之母。要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就相信自己的能力,会接着追求下一个成功。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
2、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写作热情。
为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定期举行作文朗读比赛,请同学互评后打分,然后我在总结时找出每个同学作文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我还在班内举行作文展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欣赏他人的作文等等。这样学生可学到别人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励学生改进不足,赶超先进。
为了更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我们还安排了“我的作文表演会”让孩子们将自己满意的习作用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分享习作的快乐,体味成功的喜悦,在展示的过程中作文与做人的教育融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得到了发展。
3、启发想象,激发写作热情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除了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外我给学生增加了想象作文和幻想作文的练习。如编童话小故事、科幻作文、寓言续写等。还有一些学生最感兴趣的文题,如,《我的梦想》、《假如我是x x x》、《二十年后的学校》等。这些文题可以使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地去想、去写。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因此学生只要一见题目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发挥,很短的时间学生就会把一篇篇有趣的作文写出来,特别是中下等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坚定了写好作文的信心。
二、利用学校、班级开展的活动,开辟写作的渠道,丰富写作题材。
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是写好作文的另一有效手段。在学校活动中,学生最感兴趣地莫过于各种各样的活动。活动中,学生参与率高,且人人亲自经历,也自然有话可写。经常举行一些班级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放风筝比赛、堆雪人、打雪仗、到水电站参观等。另外,利用身居山区特有的环境,我们经常举办春游、登山、踏青、野炊等大型活动。每搞完一个活动或玩完眼光游戏,我都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题材不限。这样的写作来自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学生有话可说,有的学生写起来竟收不住笔,最差的学生也能写500多字,写出来的作文即 具体生动又情趣盎然。
通过搞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和实实在在的感受。通过活动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种,激发了创造灵感。学生的品德得到了锻炼,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大大增强了写作的乐趣。
三、教会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写作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重要工作。
1、教会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欣赏生活。欣赏生活的基础是观察生活,在观察中去爱,在爱中去观察
针对小学生观察中存在的随意性、情绪性、片面性等局限,我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做到:用眼细看,用耳细听,用手细摸,用鼻细闻,用口细尝,用心细思。让每个学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教三年级的《写一种玩具》,一开始,我就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玩具,举办一个“玩具交易市场”,然后让学生仔细地观察自己喜欢的玩具,可自由地推销自己的玩具,也可购买他人的玩具。这节作文课由于有实在的事物供学生观察,而所写的玩具又是同学们所喜欢和熟悉的,因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特别高,一会儿,一篇篇充满想象和童趣的作文就交上来了。
2、教积累写作材料的方法,培养积累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的序中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 就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积累写作的材料。我告诉学生从小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使他们懂得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写作的题材。例如,春天,孩子们爱到大河、泡子捉蝌蚪、养蝌蚪;夏天孩子们爱到大河中沤鱼、游泳,就让他们写写捉鱼、烤鱼等,指导学生把自己所经历的事都如实的记在本子上,让学生随时记观察日记,以积累写作素材。
另外,每天抽出早读5分钟时间增设信息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还指导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并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长期坚持下去也会收到事半功倍 效果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阶段,教师如能通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这样的教学就可以说是成功的教学。
初中阶段的几何学习与小学阶段有较大的差别,培养学生的定位思想需要让他们进行实际操作,积累丰富的图形知识,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运用过程。如在学习七年级“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感知了图形全等的特征,进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是知识的升华过程,为此师者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未知的知识,已知△ABC求作△DEF,使△ABC≌△DEF,在操作过程中分小组探索、对比、发现、归纳,师者层层设问,一条边相等,所作出的三角形全等吗?一条边一个角呢?两条边及一个夹角呢?最终学生将在操作中发现,后者是成立的。这为以后正确感知图形,正确定位奠定了基础。
二、学会准确感知图形
初中阶段的几何学习与小学阶段有较大的差别,需要对学生的图形感知能力进行培养。图形的感知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如下
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例如:如图1,AB是⊙O的直径,C是BD的中点,CE⊥AB于E,BD交CE于点F,求证:CF=BF。
①条件感知。上述题目的条件:AB是⊙O的直径,CE⊥AB,这两个条件,师者应引导学生结合“直径”“垂直”定位于“垂径定理”,为此可延长CE,交⊙O于H点,构造垂径定理所需的基本条件。②性质定理感知。在对条件感知之后,利用构造的基本图形,推出合理的结果,由垂径定理易知,BC=BH,又知CD=BC,所以CD=BH,所以∠1=∠2,即可推出CF=BF。③结论的感知。本题的终极目标是证CF=BF,为此可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特征定位于证CF=BF,只需证∠1=∠2即可,由结论感知图形、感知条件。
三、对比观察,合理猜测
在几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图形较为复杂,做好准确的观察与对比,进行合理的猜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在进行合理猜测之前,应当认真观察所给的图形运用几何知识进行分析,尝试添加辅助线或其他猜测,促使问题的解决。为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例如:如图2,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E切⊙O于点E,交AM于点D、交BN于点C,F是CD的中点,连结OF,猜想OF与CD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①对比观察视觉判断。在解决此问题时,师者的引领作用是引导学生从视觉上大胆地判断OF与CD的数量关系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如CD=OF不大可能,OF=1/2CD比较可能。②合理猜测,联通知识。在视觉判断的基础上,合理猜测OF=1/2CD,进而引出与“1/2”有关的性质定理,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或是“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或“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等。根据图形特征,前者较为合理,因此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为构造三角形,并证明其为Rt△,易知连接OC、OE即可,由切线易证△AOD≌△EOD,△OBC≌△OEC,从而得出∠1=∠2,∠3=∠4,又知∠1+∠2+∠3+∠4=180°,所以∠DOC=90°,问题迎刃而解了。
通过学生的分析和对比,再加上大胆合理的猜测,问题就容易化解,知识的联系就容易联通。定位越准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学习效率就越高。
四、准确定位,解决问题
在完成初中三年的几何学习后,学生在师者往日的循循诱导下,已经基本学会了条件定位、性质定理定位、结论定位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对九年级的几何综合性应用奠定了基础。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D=90°,AC⊥BC,AB=10cm,BC=6cm,点F以2cm/s的速度在线段AB上由A向B匀速运动,点E同时以1cm/s的速度在线段BC上由B向C匀速运动,运动时间ts(o
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学生利用已有的良好的思维品质,迅速定位,四边形AFEC的形状不规则,只能用割补方法求面积,根据图形特征,易知y=S△ABC-S△BEF,从而求S△BEF转化为定底和高即可。因此,可过C、E作CG⊥AB,EH⊥AB,垂足分别为D、H,利用△BEH~△BCD即可求出EH的长,最后得出y=4/5t2-4t+24,y最小=19cm2。
可见,对几何图形的准确定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定位思想在几何学习中应用广泛。从对问题最初的分析到问题的最终解决,都需要对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定位、分析,一步一步的完成和解决。因此,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定位思想,对教学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兴趣基本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99-02
在上初中时,老师常说:"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究竟怎样难教、怎样难学,本文就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体会。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代数与几何内容并存。不管怎样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在几何教学中,我们始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兴趣
1.发现几何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兴趣,消除畏惧感。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几何图形的组合,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让学生感受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产生创作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不断创新,维持长久的几何学习兴趣。
2.学生一般都喜欢听名人趣事。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通过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以及对人类的贡献,让学生真正懂得人生真谛,努力奋斗。当然不是每次和学生都谈论名人,应抓住时机讲述身边的故事,教育学生学好几何。
3.作业减负也能激发学生兴趣。实际上,教育部、教学专家都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重要位置上加以强调。若学生作业过多,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数学作业过多,一上数学课就烦,产生厌学情绪。要让学生相信,只要上课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认真听讲,就能完成教学目标,课后的作业也就少。
二、培养学生的几何基本功
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牢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如何学好的问题。
2.基本定义和概念的理解能力。在几何教学中,学生如果对定义和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小学数学中"面积"和"体积",很多同学进入初中后,都不知道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只能死记公式,增加学生负担。
3.识图能力。识图是学生今后观察图形、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基础。识图训练应从简到繁、从易到难,达到逐步提高。
4.画图。画图是学生读懂题意、把几何语句变换成直观图形的操作过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要求。
5.转换能力的培养。针对几何语言、几何图形、符号表示之间的互相转换,鼓励学生多说、多绘图、多写,不要怕错,逐步仿照老师的步骤,尝试把题意用符号在图形中表达出来,实际上是让学生当好翻译。当好翻译的同时,把所学会的道理归纳总结为结论,同时记录在图形上,这样,就为推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1.一个学生的几何入门与否,还看推理。用书写解题的形式展示给老师,就可知道学生是否具备推理能力。简单的逻辑推理是整个初中学好几何的基础。从教材编排情况看,可分四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按照图形回答,要求学生能说出就行;第二阶段,用重要语言叙述的方式证明已学的定理,然后用数学符号表达出来;第三阶段,推证判定结论时,采用探索分析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将分析的过程改写为规范的推理形式,进行两步推理;第四阶段,结合逻辑知识,给出证明过程。
2.对几何定理的推理模式。经过归纳整理,总结了基本推理模式。具体教学分三个步骤实施:
⑴精心设计一道简单的例题,让学生归纳出基本推理模式。
⑵通过已详细书写证明过程的题目,让学生识别不同的推理模式。
⑶通過具体习题,让学生有意识、有预见性地练习书写。
四、组合几何定理
1.几何的骨干部分还是定理的符号语言。因而在这一环节,我们让学生在证明的过程中找出单个定理的因果关系、多个定理的组合方式,然后由几个定理组合后构造图形,进一步强化学生"用定理"的意识。
2.联想几何定理。分析图形是证明的基础,几何问题给出的图形有时是某些基本图形的残缺形式,通过作辅助线构造出定理的基本图形,为运用定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图形可以引发联想,对于识图或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我们从另一侧面,即在证明题的"已知、求证"上给学生支招,即由命题的题设、结论联想某些定理,以配合图形想象。
五、善于归纳总结
我们通常解题会得出一些结论,而这些结论也会成为解决其他问题的桥梁。在几何的学习中这样典型的题目很多,要善于总结。
六、常用辅助线作法
把大问题细化成各个小问题,从而各个击破,解决问题。在我们对一个问题还没有切实的解决方法时,要善于捕捉可能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常见的着眼点,试着去做了,那么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只要我们想到了,一定要肯于去尝试,只有你去做了才可能成功。
总之,学好几何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善于归纳总结,熟悉解题的常见着眼点。当然做到这些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习题积累,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习题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刘莉萍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看书、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并且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自学生字,利用拼音查字典、理解词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我们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那么如何使小学生学好拼音,是很多老师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和不懈探索的问题,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儿童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几点心得。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才能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复韵母“ao”时,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一个月的拼音,有一定的经验。上课时,我列举出了班里的同学中有ao这个复韵母的名字,并且告诉他们:“这个韵母在我们班级里使用最多,老师的姓名中也有,你们想认识一下吗?”接着,我把ao写在黑板上,并板书了“赵(Zhào)”。学生显得有些激动,纷纷试读,他们根据口语的发音自己读准了ao。课后,我进行了抽测,发现一部分同学还认识了“赵”这个字。以上的情境设计所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课上再现了学生学校生活的细节:想认识同学的名字;想得到机会发作业本;想了解自己名字的音节;想知道老师的名字。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读出了ao的发音,感到拼音就在身边,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创设趣味情境,增加学生求知的乐趣
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趣味情境,灵活运用,使之自然贴切、新颖 有趣、生动形象,就能化理为趣,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在学习ou这个韵母时,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让一个名字叫ou ou的小木偶(ǒu)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当学生正确地呼唤小木偶,它就伸出鲜红的长舌头快乐地答应,发出有趣的声音,教师适时地用另一种声音配音,评价激励。这个情境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消极被动状态,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读,在不知不觉中接受ou的发音。因为童话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个情境的创设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情感需要,也较好地践行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创
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3.假设竞争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课堂课堂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的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ao、ou、山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小学已经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我设计了“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的竞赛:大屏幕上打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她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山的音节写在上面,如果对某个汉字有兴趣也可以画下来认一认。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
二、加强汉语拼音的记忆
儿歌、顺口溜和口诀是很多家长最早和儿童沟通的形式,它们的特点是工整押韵,琅琅上口,浅显易懂,很适合儿童的语言特点。在拼音教学中,学生边读儿歌边拍手边识记,学起来生动活泼。在教学时,我将教材的重、难点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口诀让学生吟诵,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儿童机械识记能力一般都强于理解能力,顺口溜的形式就更能突出他们记忆的特长,这样儿童能更好的牢 记字音和发音要领。1.读一读,儿歌记忆
学习单韵母时,把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编入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儿歌背熟了,单韵母也掌握了。例如:圆圆脸蛋扎小辫儿,张大嘴巴 a a a ;圆圆嘴巴o、o、o;乌鸦乌鸦u u u;鱼儿冒泡ü ü ü„„ 这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时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了这些字母。而且,儿歌的编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的创作欲
望很高,学生的作品生动活泼、富有新意。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并且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语文的信心。学生在记忆和想象的同时,老师还要注意给学生指出应该注意的地方。有些声母的形比较相似,容易混淆,如“d和p,b和d,m和n”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
2.动一动,牢记字母形
机械重复的读、写只会让人感到腻味,因此,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动手操作,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动产生求知欲望,把知识的学习当做一种自我需求,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了记住“z、c、s”的字形,我不再使用死记硬背,抄抄写写的惯用方法,课前准备一些彩色的绳子,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竞赛活动,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摆出最漂亮的“z、c、s”。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地参与操作,十分认真。在自我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很容易就记住了“z、c、s”的字形。更让人惊叹的是不少孩子发挥想象,还用数学中用到的小塑料棒、圆形与彩色绳子一起摆出了“o、e、x、i、zh、ch、sh、r„„”有的孩子还提出打手势的方法来记字母,既简单又方便,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拼音字母的兴趣。在拼音教学的课堂中,通过精心的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挖掘了他们创造的潜能。3.猜一猜,读准字母音
正确发音是读准拼音、学好普通话的关键。在读准字音,我们受用直观教学法,—遍一遍地演示给学生看,讲清发音要领,使学生掌握发音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发音技巧后,我们可以适当插入这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发不同拼音时口形的变化,让学生模仿,相互检查,老师巡视。复习巩固时可以开展“猜一猜”的活动,老师摆口形让学生猜;或交换角色,孩子们摆口形让老师猜;还可以孩子摆口形让孩子们自己猜,同桌猜、小组猜。这个方法对掌握发音较难的几个双韵母——“ai、ei、ui、ao、ou、iu”,平舌音——“z、c、s”与翘舌音——“zh、ch、sh、r”以及区分前鼻音、后鼻音都十 分有效,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积极性高,学得轻松、读得准确。
4.做一做,熟记字母表
学完单韵母和声母后,怎样让学生巩固这26个字母,顺利地背下声母表呢?
我让每位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做字母卡片。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调动各种感官,使自身的听、说、读、写、想等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孩子们人人制作了一套拼音卡片用起来就非常方便。复习课上,我们让学生拿出制作好的字母卡片,按声母表的顺序排列,孩子们在操作中,一边看书,一边排列字母卡片,乐在其中。在排列字母卡片后,同桌互相检查字母的顺序,不知不觉就牢牢记住了字母的形状和排序。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既培养了他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字母的印象,巩固了学习效果。
三、及时巩固汉语拼音 1.通过阅读巩固汉语拼音
对于儿童来说,只是上课的知识是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一些课外读物不仅可以巩固课内知识,而且可以拓展他们的眼界,开发儿童的智力。家长一般都会给他们买大量的课外读物,因为知识所限,他们的课外读物一般都是拼音读物。那么,通过这些课外读物的阅读,在无形中也巩固了汉语拼音。
2.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汉语拼音
动手练习的形式很多,有动笔的,有模仿老师动作的,有摆放学具的等等。在这儿我想重点谈谈动手摆学具的练习。摆学具这一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很少,不过它十分适合拼音教学。练习之前,只需要让学生准备好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再让学生自制四个声调,外加一个小圆点(摆整体认读音节和轻声时用)。摆学具练习要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先练习找拼音,即:老师读出一个声母或韵母,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快速地找出对应的声韵母。然后再练习拼复韵母,方法同上,用单韵母来组合。再练习摆带调韵母和二拼音节,最后练习较难的三拼音节和带调音节。在进行摆放练习时,可以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可以指名到磁性黑板上进行摆放表演或比赛。摆放练习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拼音知识,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手能力,是一项实用有效的综合性教学手段。
3.通过老师课前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一般在上课前,老师都会对上节课所学几何学进行复习总结,对重难点进行反复强调,通过温帮的方式来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何进行平面几何教学】推荐阅读:
如何进行分层教学07-21
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2-10
小学如何进行古诗教学06-25
如何进行语文教学11-07
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11-07
浅谈如何进行教学评价10-02
如何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11-15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07-09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09-26
如何进行幼儿普通话教学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