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黄帝文化(精选5篇)
[备注]本策划方案共16章、8万余字,于2005年11月20日,在郑州市五星级大酒店—裕达国贸酒店参加“黄帝故里百万重金诚邀策划大家”活动策划方案专家评审会,获得郑州市、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十佳策划单位优秀奖
目录
第一章 规划的背景、依据和原则
规划背景
(一)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
(二)河南省将建设“文化强省”
(三)郑州市加速发展旅游产业
(四)新郑市大力开发黄帝文化
规划依据
规划原则
规划意义
第二章 黄帝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指导思想
战略目标
八项工程:(支持目标实现的八大举措)体制改革工程
产品创新工程
市场推广工程
公关宣传工程
形象提升工程
环境优化工程
招商引资工程
旅游人才工程
第三章 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城市概况
历史沿革
山川地貌
气候环境
经济状况
交通通讯
人文资源
文化事业
人口生活
商贸投资
社会事业
第四章 旅游市场分析和开发策略 本项目的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机遇:
挑战:
客源市场定位
旅游消费趋势分析
立足国内,开拓国际
市场开发策略
城市吸客系统建设
国内市场营销策略
海外市场营销策略
区域联合营销策略
创新营销观念、手段
体验新郑策划专案
营销组织系统规划
营销支持系统规划
第五章 黄帝文化品牌定位、内涵设定
定位:天下第一故乡
把陕西省黄陵县归类为黄帝墓葬文化,把河南省新郑市归类为黄帝生活文化。即新郑市的黄帝文化开发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方针,重点放在:黄帝的出生、创业、建都,(这是黄帝文化开发中的空白市场),而放弃在祭祖领域与黄陵县进行弱势竞争。我们认为,局限于传统的祭祖旅游,正是新郑市以往黄帝文化开发乏力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定位,如果把黄帝陵的整体氛围确定为庄重、肃穆,则新郑市黄帝故里整体气氛为既庄重、严肃,又活泼、休闲。即考虑到拜祖大典的特定区域、特定时间需要保持庄重、严肃的氛围,我们把新郑市的整体氛围用一句话概括如下:严肃的朝拜,开心地赏玩。
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为主,重在朝拜;以文为主,重在展示;以玩为主,重在体验。要有谈头、有看头、有玩头。
品牌定位的简要论述
1、新郑是文明始祖的出生、创业、建都地
2、“天下第一故乡”包容力大、亲和力强
3、庄重与亲情的一致,温馨与欢乐的和谐
4、“天下第一故乡”带动城市经济强势崛起
5、整合现有资源,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黄帝文化内涵
黄帝文化的核心是黄帝精神:“团结包容、爱好和平、勤俭正直、创新自强”
[备注]本精神是在综合研究黄帝陵的黄帝精神、新郑市的(8句话)黄帝精神、有关专家学者提出的炎黄精神基础上,参考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民族精神”总结、提炼而成。
开发黄帝文化的六大观念突破
第六章 总体布局及主要景观规划方案
一、黄帝文化开发的宏观取向
二、总体布局
三、主要旅游区功能开发方案
(一)黄帝文化苑规划内容
(因涉及商业机密,七大标志工程项目在此省略!)黄帝出生区
黄帝圣迹区
黄帝世系区
黄帝夫人区
黄帝贡献区
将帅生平区
传说故事区
工艺品广场
动漫艺术区
彩绘造型区
黄帝军马营
中华民俗村
华夏大剧院 寻根拜祖院
中华文粹园
中华百戏园
碑林石刻馆
图腾艺术群
中华美食园
系列特色表演项目
(二)黄帝内经养生园
1、概念定位
2、功能分区
3、简要论证
4、管理要求
(三)返老还童医院
(四)万姓根宗博览园(简称万姓根宗园)
(五)原始森林狩猎场
(六)拜祖大典策划专案
(七)黄帝故里规划(“九五至尊”黄帝像、天文观象、圣井)
(八)始祖山规划(始祖题名塔、龙背滑索、空中缆车)
城市广场
黄帝文化广场(由炎黄广场改造升级)
原生态环保广场
指南车主题广场
四大街区
时空隧道文化街
魔幻休闲主题街
世界风情美食街
嫘祖文化商业街
延伸配套项目
中原服装城
中国有机农产品城
中国西部文物城
国际高尔夫球场
观光生态农业园
时尚休闲运动营
黄帝文化大学
黄帝文化出版社 黄帝音像出版社
第七章 重点景区的开发项目与投资估算
第八章 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
第九章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章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一、旅游设施与服务开发规划原则
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开发规划
第十一章 旅游产品开发与线路设计
一、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二、旅游产品定位
三、旅游线路规划
四、主题节庆推广活动
黄帝文化环球行推广活动
黄帝国际文化节
黄帝内经国际养生节
世界华人媒体寻根之旅
华夏文明展览活动
世界华人寻根文化节
世界杰出华人评选活动
世界杰出华人唱同一首歌
纪念黄帝诞生5000周年活动
世界文化旅游论坛
第十二章 旅游商品开发
一、旅游商品的分类
二、旅游商品的开发方向
三、旅游商品的生产与销售网络
第十三章 招商策划专案
指导思想
招商目标
招商战略
招商模式
招商推广
招商杠杆
招商方式方法
招商机制
第十四章 旅游系统信息化规划
第十五章 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组合
第十六章 旅游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包括了近100个子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圆满成功!根据有关权威媒体报导:2006年3月31日上午九时五十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罗豪才,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云林,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等来自全球各地的近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河南新郑,共拜始祖,共缅祖德。以“盛世中国,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协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着重突出民族大团结及中华民族根脉文化,用黄帝文化精神去感染、号召全球华人实现民族复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系中国文化旅游龙头项目、河南省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中的第一个实施方案。2004中国十大策划专家、2005中国十大城市策划专家钱寿海是《黄帝文化总体开发方案》主要策划人员,钱寿海提供的方案被郑州市人民政府、新郑市人民政府联合授予优秀策划奖。
缙云,县名,唐万岁登封元年(696)分括州括苍县东北界及婺州永康县南界置缙云县,因境内缙云山而得名。
缙云山,现名仙都山,为唐天宝七年(748)有彩云仙乐之异而得唐玄宗敕改,《元和郡县志》:“缙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缙云,黄帝炼丹于此。”《一统志》:“在缙云县东二十三里,高六百丈,周三百里,本名缙云山。天宝七载有彩云仙乐之异,敕改今名。”缙云山,缙云氏,是先有地名,再有氏族名,或者先有氏族名,再有地名,均无典籍可查,现难以考究。但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是缙云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氏族,为什么要在现在的缙云落脚生根,与黄帝有什么关系。
关于缙云氏,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缙云氏即黄帝《史记·五帝本记》《正义》:“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曰帝轩氏。”
缙云氏为姜姓,炎帝之苗裔。《史记·五帝本记》
《集解》:“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任缙云之官也。”
黄帝时的官名,并以此为氏族名。《左传·文公
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杜注:缙云,黄帝时官名。孔疏;“昭十七年传称黄帝以云名官,故知黄帝时官名。字书,缙,赤缯也。服虔云夏官为缙云氏。”《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为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缙云氏盖其一官也。”
还有根据孟世凯先生的多年研究认为缙云氏是
神农氏之苗裔,与炎帝、黄帝、蚩尤等氏族.部落同时代,还认为神农氏与炎帝不是同时代的氏族。
以上四种说法不一的观点,可以得出几个共同点:
(一)缙云氏是一个古老的氏族,与黄帝、炎帝处于同一时代,历史悠久。
缙云氏是一个有作为,有影响的氏族。黄帝时的
夏官,管辖一方,受黄帝委托在江南一带监于万国,在黄帝修德振兵,统一各部族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绩。根据王达钦先生的研究表明,缙云氏是一支执弓背箭的部落,担任统帅之职。
缙云氏是一个与黄帝族密切相关的部族。缙云氏是黄帝的号,又是黄帝属下的官名,是原居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后迁移南方的部落,受黄帝之托“监于万国”,
总之,缙云氏是归黄帝“诸侯”之一,因在阪泉,涿鹿之战和后来统一战争中立有战功,被黄帝命为夏官,受黄帝的派遣迁居江南,今缙云山(仙都山)一带。
正因为缙云氏是南下迁移,就带来了许多有关黄帝创造发明修德振兵,建功立业.神话传说故事,同时由于缙云氏的后世子孙出于崇拜敬仰之情,就将缙云与黄帝同化,缙云氏与黄帝相混,所以缙云氏迁居现在的缙云是缙云黄帝文化产生的前提和形成的基础。
二、司马迁、谢灵运推动了缙云黄帝文化的形成。
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五帝本记》是《史记》的首篇,“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训…余并论之,择其言尤雅者为本纪书首。”司马迁考据经典籍游历各地考察史迹,随汉武帝巡游四方,历史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言而喻。《五帝本记》篇对轩辕黄帝作了系统全面的叙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后来众多的历史学者以此为据,不能不说这是司马迁对历史的重大贡献,自此,轩辕黄帝由神话传说人物转变为活生生的历史英雄人物和华夏各族的共同始祖,轩辕黄帝的历史地位得到确立。
《史记·封禅书》有:“黄帝采首山铜,铸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君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此段真可谓是黄帝在鼎湖峰铸鼎炼丹驭龙升天的经典之作,此后凡涉及到缙云山(仙都山)均会以此为据,言及轩辕黄帝曾在鼎湖峰炼丹升天。可是只要我们统观《史记·封禅书》全文就会发现,其实司马迁并不是真正叙述轩辕黄帝在缙云山鼎湖峰铸鼎炼丹驭龙升天之事。汉武帝拢络方士,相信妖魔鬼怪之事,迷惑于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说,十分渴望自己能得道成仙,而当时其属下大臣公孙弘,“恢奇多闻”有权术,善辩论,能够以儒术饰法术即外儒内法,深得汉武帝的赏识,以上这段叙述就是公孙弘为迎得汉武帝对炼丹升天的欢心而瞎编的一神话传说,根本没有科学依据,更不能说这是发生在缙云山鼎湖峰之事,只不过通过司马迁记叙以后,反倒假的也成真了,后人一致认为缙云山鼎湖峰即黄帝铸鼎炼丹驭龙飞升之地。
晋末宋初山水诗人谢灵运是一位有名的旅行家,在永嘉任太守期间,多次到过缙云山一带,所作《名山记》“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千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中岩上有峰,高数十丈,或如莲花,或如羊角,古老云黄帝炼丹于此。”“有岩相近名步虚,远而望之,低于步虚,近而视之,步虚居其下。”
“龙须草,唯东阳永嘉有,永嘉有缙云堂,意者谓鼎湖攀龙须有坠落,化而为草,故有龙须之称”…详细地记叙了缙云山的奇峰异石和有关黄帝传说,谢灵运无疑是缙云山山水风光和传播缙云黄帝文化的第一人,此后有刘宋刘澄之《宋永初山川古今记》,梁朝的陶鸿景《水仙赋》,唐朝白居易的“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睛天雨点来”,李白“缙云川谷难,石门最可观,瀑布挂北斗,莫穷此水端”,众多文人墨客纷踏而至,为缙云山(仙都山)留下许多的翰墨。
如果说司马迁所作的《封禅书》为缙云编造了轩辕黄帝鼎湖峰铸鼎炼丹驭龙升天神话传说拉开了缙云黄帝文化的帷幕,那么谢灵运吹响了缙云山水风光和缙云黄帝文化宣传的号角,他们两个都是缙云黄帝文化形成的有力推动者。
三、道教促进了缙云黄帝文化的发展。
三代至战国时期百家认为黄帝具有双重形象,一方面他作为一位帝王,曾创造“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帝不豫贾”盛世局面。另一方面黄帝是一位仙人,《山海经》、《庄子》、《在宥》多处记有黄帝,访道论道,得道成仙之事,并成为后来秦始皇、汉武帝修炼成仙的楷模。修道成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义和各种修炼方术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道教初期(即原始道教)也称黄老道,尊奉老子、黄帝同为道都的祖师。五斗米道创立后,独尊老子为教祖,而尊黄帝为古仙人,沿袭至今,多将黄帝说成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道的圣人。可见其在道教中的地位之高。
据传,缙云山、庐山、黄山是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因缙云与黄帝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司马迁《史记·封禅书》有关黄帝鼎湖峰铸鼎炼丹驭龙升天之传说,以及独特的山青水秀,奇峰异石自然环境。自魏晋以后引发了众多的道家学者真人如葛洪、陆修静、孙游岳、陶鸿景来缙云山(仙都)寻真访隐,炼丹求术,问道求仙,黄帝的仙人形象进一步确,黄帝在缙云山的神话传说故事也信以为真。同时,黄帝的英雄人物帝王和仙人形象及黄帝鼎湖峰铸鼎炼丹驭龙升天故事,通过道教以缙云山(仙都山)为中心向各地传播,缙云山,不仅是江南地区的道教中心,也是中国南方黄帝文化的幅射中心。
四、传统的祭祖观念,使缙云黄帝文化进一步走向成熟。
美国旧金山华人遥拜轩辕黄帝 并将组团参加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建勋 陈冠男“三月三,拜轩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农历三月三来临之际,美国旧金山时间4月8 日上午10时,当地华侨华人华裔代表自发组织齐聚旧金山市政广场,隆重举办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礼拜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领事王石,中国侨联海外顾问、著名侨领方李邦琴,加州众议员朱感生,中国海外侨联顾问李竞芬等嘉宾参加了大典。本次拜祖大典由海外炎黄文化传承基金会主办。大典主题采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主题,既是海外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又是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行动,还是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向国际社会有效传递了自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肇造中华文明之时即已确立了“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价值理念,这对世界人民从中华文明源头和传承上理解中国倡导的“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活动当天,来自105 多个侨社、文化区体约各界华人华侨华裔代表近2000人参加大典,迫思人文始祖和功德,弘场中华传统文化。大家纷纷表示,黄帝是中华民族文明始祖、精神标志,拜祖活动意义重大,增强了侨社团结,凝聚了侨心,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根脉自豪感,炎黄子孙都是同根同源同文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祖(籍)国、精诚团结,传承和推广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据悉,本次大典是旧金山华人社团举办的第三届海外拜祖活动,第一届、第二届分别于2016年3月27 日、2017年3月19日在旧金山市府广场成功举办。美国主办方将组团参加4月18日在新郑黄帝故里举办的“戊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王传涛
4月4日,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不过,5天后的4月9日,丙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又将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短短6天内,一边是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一边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对黄帝的国家公祭究竟应在哪里?其实,自2006年开始,陕西、河南两地的网友关于“该到哪里拜祭”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澎湃新闻4月6日)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祖宗,在宗法体制之中,从来都是大事。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黄帝也被奉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因此,从广义上讲,陕西也好,河南也罢,无论哪一个省份祭拜黄帝,都代表着沿传香火,都代表着对祖先的尊敬与缅怀,都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都是对中华历史文明的发扬光大。
文化本来应是包容的,多地共同祭祀,也应该是一件幸事。不过,祭祀黄帝的争议点在于,陕西有黄帝陵,河南有黄帝庙;陕西是其墓地所在,而河南有其故里所处。从汉字本义上讲,陵是指帝王的墓地;庙是指供奉祖先的地方。陵也好,庙也罢,都是可以进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因此,两地分别对黄帝进行祭祀,也都有理有据。
关键词:城市,文化建设,新郑市博物馆
新郑是春秋战国时期郑、韩两国的故都,地处中原腹地,新郑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毗邻郑韩故城的宫城地带,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邻黄帝故里景区,西接褚庄路,南侧是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佛寺塔,北邻郑国宫殿基址-梳妆台遗址(图一)。作为新郑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现馆藏文物6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约4000余件,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和“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主要陈列有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遗存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等内容。
一、博物馆体现城市文化内涵
博物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见证处,在传承地方历史上贡献巨大,因为它所展示的历史、人文、自然、科技等方面是这座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
(一)历史悠久的裴李岗文化
新郑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积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第一古都”。它是裴李岗文化的首发地,填补了我国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时代历史的空白,体现了考古学文化的连续性、传承性以及在与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中的包容性、多样性。走进新郑市博物馆,看到的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发展史。那一个个石斧、石铲、石磨盘和石磨棒等农业生产和谷物加工工具,一个个三足钵、深腹罐、双耳壶等实用器物都会让观众深刻地了解公元前7000年-前5000年整个裴李岗时代的特色。
(二)庄重神圣的黄帝文化
新郑,轩辕黄帝在此地出生。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大批游客包括政务要员、海外华人等都会从四面八方纷纷前来,礼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而博物馆就是必去的场所。来到博物馆,可以体会有熊部落的崛起,了解当时的部落联盟以及对扩大中原的影响,可以同河南新郑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会一同探讨5000年的黄帝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礼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这种活态的形式,既体现原真性又表现其地域性,不但使公众对传统文化的关心程度有所增加,也从侧面彰显了博物馆对文化遗产的多样性的包容,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传承与核心价值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灿烂辉煌的郑韩文化
新郑因作为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和韩国的都城而闻名。郑韩故城作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郑建立了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而新郑市博物馆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现了故城的发展历史。郑国祭祀遗址,发现多座礼乐器坑,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编钟;热电厂制陶遗址,发现结构清晰的作坊区;大吴楼铸铜遗址,铸造大量生产工具、铜兵器和人们日常生活用品,这些铜器、陶器等器物在博物馆均有陈列,尤其是郑国车马坑,为我们深层次研究郑韩故城的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二、文化建设推动博物馆发展
首先,博物馆是以物载文,以文传承的场所,大量丰富而宝贵的文物在博物馆珍藏,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面貌,尤其是地域特色。新郑市辖9镇3乡3街道,总人口65万人,是省会郑州的南大门,东邻中牟县、尉氏县,南连长葛市、禹州市,西与新密市接壤,由于新郑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黄金十字路口”,才形成了它海纳百川的有容之势,才得以以独特的文化力量向公众传播形象,宣扬城市建设成就(图二)。河南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雏鹰农牧集团、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郑州华南城、郑州华商汇控股有限公司、等各大集团、企业均在新郑投资建厂,形成别具特色的产业园区。
重点企业的入驻,不仅带动新郑的城市化进程,也吸纳本地劳动力,一方面促进就业,另一方面也为博物馆观众贡献客源,使博物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公众的视野集中在文化市场方向,诸如《博物馆奇妙夜》《盗墓笔记》《寻龙诀》等一系列与文博、考古相关的影视剧、小说等在市场上引起轰动,不仅创造了高票房而且也给观众以导向作用,考古探险纪实、文物背后的故事等激发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李家沟遗址、唐户遗址、韩王陵等一系列考古发掘也吸引各界人士关注的目光,让更多观众主动来博物馆寻找真相,有助于博物馆的公众调查,进一步落实博物馆的“三贴近”原则。
三、完善博物馆促进文化建设
新郑市拥有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中原工学院等代表的院校19所,常年在校师生达15万人。高校学生作为流动群体,是博物馆观众主要来源。博物馆全年无闭馆日,经常举办一些流动展览,如《骏马驰聘山河春书画展》《少年英雄展》《辉煌新郑》《古墓葬壁画展》《古今中外钱币展》《甲骨文写意书法展》等展览,这些展览贴近观众生活,迎合观众口味,让不同兴趣、不同背景的观众走进来,欣赏展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实现自我完善。
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品牌的代表,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其功能在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也在进一步完善。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观众,博物馆又同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都建立了长期有效的合作、互动机制,以全方位、多元化、多层次的视野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达到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博物馆在社会中的知名度。结合自身发展,博物馆又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类硬件设施,维修馆内筑建,健全配套设施,巩固和提升展厅及库房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采用新的报警、监控、消防设备等,提升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为观众打造一种温馨、便捷、舒适的休闲文化环境。
一方面,新郑市博物馆与百度百科联合,通过移动通信设备扫描藏品二维码方便快捷的获取藏品相关信息,诸如来源、时代、器型等内容,缓解人们过度停留在某一展品上所耗用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拥挤,也提高了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效率,维护了博物馆的秩序。
另一方面,博物馆通过微传播等媒介,利用手机网络信号功能,诸如开通微信订阅号、腾讯微博等,实时进行语音导览、检索资讯以此了解博物馆最新概况。较于之前纸质信息这些传统的传播方式,这种新技术、微传播提高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速度与深度,不仅充分调动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更愿意去完成一些用户体验,包括评论、投票和分享等形式,也让博物馆工作人员及时得到反馈,了解观众的喜好,从而使博物馆的教育不再是单一式,而是双向选择的循环模式,使观众更受益。
四、结语
2016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的指示:“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从长远看,这未尝不是对博物馆事业的一种支持,其功能在也必将不断拓展,博物馆更关心城市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更注重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因为文化是世界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正是由于博物馆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才使公众对城市的记忆更加深重,也正是由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发展,才使中国博物馆事业不断壮大,才能让公众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的优秀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国家文物局.《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十二五”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成就答记者问》.2015年12月31日.
【新郑黄帝文化】推荐阅读:
新郑游记作文06-19
新郑联通公司民主评议政风行风自查报告10-29
黄帝内经讲稿09-11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0-23
《黄帝内经》全文简介12-17
黄帝内经食疗养生11-12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经络论12-24
黄帝的传说二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