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物防疫站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基层动物防疫部门在促进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基层动物防疫组织在管理上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落后的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有些防疫站的工作甚至处于瘫痪状态。为了扭转困局,湖南省洪江市畜牧水产局按照上级的要求,对基层防疫机构进行了全方位规范化管理尝试,并且成功的使基层防疫站管理工作走向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前,记者采访了洪江市畜牧水产局局长杨锡雄。
记者:杨局长,体制改革是当前的热点,据了解你们在加强基层动物防疫站管理方面开展了很多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你认为加强管理工作的突破口是什么?
杨锡雄:基层动物防疫站要脱离困境,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因素,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为了改变以前人浮于事、责任模糊的现状,我们把落实队伍、落实责任、明确工作区域作为改革工作的突破口。
2004年,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本市动物防疫工作实际,在全市25个乡镇成立了动物防疫站,原畜牧水产站挂靠动物防疫站管理,动物防疫站站长兼任畜牧水产站站长。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用”的原则,从原乡镇畜牧水产站80名报考人员中,通过专业理论考试和实际工作能力现实表现的考核考查,择优录用了75名动物防疫员。在管理上实行聘用制,签订由人事部门统一印制的劳动聘用合同,一聘3年。
为了更好的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增强动物防疫人员的责任感,我们以村为单位划分责任区域、分片联村,明确到动物防疫员,通过防疫员负责的区域免疫落实情况进行管理、工作考核、表彰和责任追究。
记者:完成队伍建设之后,你们又是如何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的呢?
杨锡雄: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责任人人担、人人担责任的责任网络体系。同时,为了改善乡镇动物防疫员思想散漫、工作不实的现象,我们推出了两项规章:
一是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任务。市畜牧水产局局长与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与动物防疫员分别签订责任状,将动物防疫工作任务以目标管理的形式明确到站、明确到人,并施行积分考核制度,奖惩分明。2006年2月,我们对2005年工作突出的8个先进单位,2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报请8人受到市人民政府嘉奖。
二是严格要求,规范防疫行为。我们每年举办1~2期动物防疫员培训班,通过在动物防疫员中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思想作风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学习行业法律法规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在防疫工作中,按照常年免疫、月月补针的原则,建立补针程序和完善免疫档案,做到乡有免疫台账,村有免疫登记册,户有免疫登记卡。对免疫动物种类、数量、时间、品种、剂量、疫苗生产厂家、生产批号、耳标编号等一一记录清楚,并由畜主签字。同时乡动物防疫站对动物免疫物质出入库建立台账,逐项登记、以备查询,防止工作中弄虚作假。
记者:除了在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上的管理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机制保障来促进防疫工作的落实呢?
杨锡雄:当然首先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了加强对乡镇动物防疫人员的管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全面推进动物防疫事业稳步发展,洪江市畜牧水产局完善了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公文管理制度、公物管理制度、考核与奖惩制度及动物防疫站管理规章等,使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
再者是开展督查,促进工作平衡发展。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我们每年要开展2~3次检查防疫证、耳标和防疫物出入库台账等工作,并对督察结果进行综合排名,在全市通报,作为考核动物防疫员工作的重要依据,较好的推动了工作平衡发展。
另外,就是解决职工工资、落实待遇问题。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市畜牧水产局扎实工作,采取多种途径调研、汇报,争取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确定乡镇动物防疫站为全额的事业单位,市、乡共管。动物防疫员工资、养老保险金(单位部分)纳入财政预算,工资由市财政全额拨付给市畜牧水产局统一发放,保障了防疫员工资到位、待遇落实,即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又便于市局对防疫人员的管理。
如何当好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
乡镇动物防疫站长,股级干部,在我国当前建制中是小得无法再小的干部,但在养殖户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顾自己担任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的六年历程,对如何当好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提出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一、懂技术
做为一个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你就是一个乡镇的“总畜牧师”。不仅要精通动物防疫、检疫等方面的业务,你还要懂得畜禽养殖、保健、疾病治疗、涉农政策等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尽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养殖全才、动物专家。不断增强为养殖户服务的本领。
二、会管理
一个动物防疫站站长要建设好一个团队,就必须具备基本的管理知识。要谋事、谋产业、当好参谋。通过管理,做到全站“人尽其才,物尽其能”。要搞好站内管理,首先须召开站务会议,集体制定健全的可行的管理制度。实行动物防疫分区分片、站内事务分工定岗,做到分工明细、责任到人。同时要分工又要合作。在抓管理时,切记不能随心所欲、随意表态。站长要做到执行制度的带头人。
三、能实干
站长要多想事、会做事、肯干事,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首先要把自己的动物防疫责任区的工作搞好,尽努力能够成为该乡镇的防疫示范点、“零错误”点。把站内分工属于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成为样板点。同时,要把握好全局,随时掌握全乡镇的动物防疫、检疫、食品安全、畜牧发展、惠农政策落实、站务资料整理、档案建立等等。帮助指导其他工作人员的各岗位工作均衡发展。
四、勤交流
我站一般是月中15号举办业务培训,月底28号召开站务会议。通过每月的两次集会来交流思想。通过召开站务会议了解站内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能够增强感情,集体出谋划策,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通过定期业务培训,能够取长补短,学会本领,提高为养殖户服务的综合素质。
五、善沟通
站长除了要善于与站内员工沟通、与养殖户沟通,更要积极主动与畜牧局和乡镇党委政府的沟通。当前,乡镇动物防疫站的管理是以畜牧局为主,乡镇党委政府为辅的双重管理模式。这就决定了乡镇动物防疫站在需要争取畜牧局领导关心和支持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应努力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乡镇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作为站长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惠农政策,主动召集全站人员参加乡镇中心工作,要当好乡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
六、严律己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惠农政策,不能虚报、瞒报等不法手段骗取或套取国家的政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不要为一时贪念而饮恨终生。特别是站长,要以身作则、高度警觉、警钟长鸣、不可松懈。
关键词: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免疫质量,工作体会
动物疫苗是生物工程中具有特殊生物活性 (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的一类兽用药品, 使用时效性强, 在生产、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其特殊的生物安全要求, 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在基层动物防疫疫苗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管理方法不当, 不但引起疫苗失去活性, 达不到免疫效果, 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 引起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在运输、贮存、配发和使用的整个疫苗管理链条中, 任何一个环节或任何一个阶段的管理疏忽都有可能引起疫苗质量下降而影响动物疫病的免疫质量, 甚至造成免疫失败而发生动物疫情, 危及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兽医公共卫生安全。
1 疫苗冷链设施设备的配备
确保疫苗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质量不下降, 必须配备与疫苗储运量相适应的冷链设施设备。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全县 (区) 动物防疫疫苗的计划、采购、贮存、配发等各项职能工作, 起着十分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乡镇畜牧兽医站具体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疫病免疫注射工作, 必须根据畜牧业生产发展和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相应的冷链设施设备, 确保各种疫苗有足够的贮存、运输空间。
1.1 疫苗运输车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备微型冷藏车或专用工作车辆作为疫苗运输车, 由疫苗管理员押车到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疫苗, 并将疫苗配发到乡镇畜牧兽医站。
1.2 疫苗室和冷库、冰柜、冰箱
(1)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禽养殖生产情况, 科学合理配备必要的冷链设施设备, 达到在一个时间点贮存120万毫升以上油乳剂 (或水剂) 灭活疫苗和30万头份冻干疫苗的能力, 至少应具备:
第一, 疫苗管理室50~100m2;
第二, 25m3左右冷藏库一间。如果没有冷藏库, 则冷藏用的冰箱和冰柜数量需要加倍;
第三, 200L以上冷冻冰柜3台;
第四, 200L以上冷藏冰柜3台, 200L以上冷藏冰箱3台;
第五, 10~15千瓦的应急发电设备1套。
(2) 乡镇畜牧兽医站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 建立相应的冷链系统, 至少应具备:
第一, 疫苗管理室15m2左右;
第二, 200L以上双门双温冰箱1台, 200L以上冷藏冰柜1台。
1.3 冷藏箱
村级动物防疫员应配备冰箱, 至少有暂存疫苗的冰箱。距离乡镇所在地比较远的村级动物防疫员应配给2个5L冷藏箱, 近者则配给1个即可。
2 疫苗管理员的配设
(1)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置疫苗专职管理员。管理员要求具有兽医 (动物医学、畜牧兽医) 专业大专以上文化, 3年以上疫苗管理工作经验, 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心, 并准确掌握疫苗运输、贮存、配发和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2) 乡镇畜牧兽医站设置疫苗兼职管理员。管理员要求具有兽医 (动物医学) 、畜牧兽医或畜牧专业中专以上文化, 1年以上动物防疫工作经历, 工作责任心强, 熟悉疫苗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疫苗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在政府实行信息公开, 实施行政问责制的新形势下,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必须根据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动物防疫物资管理要求, 切实加强动物防疫疫苗会计核算工作, 严格实行调拨疫苗的财务管理气度, 做好疫苗出、入库管理, 规范实物、会计核算台帐, 做到上下吻合、帐物相符, 并落实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疫苗实行专人、专账、专库管理。
3.1 做好疫苗计划
3.1.1 动物防疫疫苗拟订原则
坚持保证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兼顾一般性动物疫病免疫的免疫防治原则。
3.1.2 动物防疫疫苗拟订计划程序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动物疫病免疫规划、计划和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规律, 将下一年度 (季度) 所需疫苗使用计划报到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辖区内疫苗计划审核同意后报到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上疫苗规划、计划须经同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⑴准确把握本行政区域动物养殖情况
现行动物防疫管理体制下, 重大动物疫病、人畜共患病和危害严重动物疫病的疫苗由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履行政府统一采购, 属于政府财政支农物资管理范畴, 少量计划外疫苗由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 (必须持有兽用生物制品经营许可证) 自行采购。不论是政府统一采购, 或者是县级、乡镇级和养殖业主自行采购,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机构都一定要对本行政区域动物养殖相关数据信息有准确的把握, 并根据上年度 (季度) 疫苗免疫的抗体消长规律, 对采购动物防疫疫苗的品种、数量、规格和厂家等做出准确的计划和选择。
⑵准确掌握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规律
根据强制免疫规定和计划免疫需要, 充分了解各地特别是本行政区域周边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动态, 并积极对本行政区域动物疫病流行情况进行监测, 准确掌握动物疫病流行规律、防控重点及可能突发的疫病, 做好动物防疫疫苗采购计划, 科学、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 实施科学免疫。
⑶科学合理选择疫苗
相同种类不同厂家的动物疫苗由于毒株来源、培养基及培养代数的不同, 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会有差异, 实施免疫后发生副反应情况也不相同。因此, 在计划采购疫苗时应根据上年度 (季度) 疫苗免疫情况, 选择免疫质量高, 免疫副反应低的疫苗, 同时, 一个县 (区) 连续多年采购同一厂家动物防疫疫苗后, 应该适当更换其他厂家的疫苗, 以确保疫苗的免疫质量。并且根据本行政区域畜禽养殖模式, 适当选择疫苗的规格装量, 方便村级动物防疫员或规模养殖场防疫人员使用, 减少疫苗浪费。
3.2 冷链设施设备的管理
3.2.1 准确掌握疫苗库存及报损情况
根据本行政区域动物养殖情况及免疫工作开展进度, 随时准确掌握强制免疫及计划免疫疫苗库存及报损情况, 及时向市或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需要供给或采购疫苗的品种、数量, 做到有贮备, 不积压, 不断苗。
3.2.2 强化疫苗管理措施
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责任心, 严格按照各种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有关管理规定, 对疫苗进行分类贮存保管, 确保疫苗质量。管理员要做到“两先两后”、“四要”、“四勤”、“四及时”的管理原则保管疫苗。
“两先两后”:配发疫苗时, 先发放有效期短的, 后发放有效期长的;有效期相同的, 则先发放先调 (购) 进的, 后发放后调 (购) 进的。
“四要”:要确保设备运行安全, 要确保设备内温度符合要求, 要尽量降低设备冷凝压力, 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四勤”:勤查电源线路;勤查冷链设备运行情况, 每日两次认真填写《冷链设备运行情况检查登记表》;勤查疫苗标签信息完好情况;勤了解疫苗计划及进出库情况。
“四及时”:及时报废失效疫苗;及时归并相同种类疫苗;及时关闭空闲冷链设备;及时检修冷链设备。
3.3 认真掌握疫苗基础知识
由于许多疫苗领用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和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疫苗知识有限, 疫苗管理员必须认真学习, 准确掌握疫苗基础知识和免疫基本操作常识, 以便对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科学、认真和耐心的使用指导, 规范免疫操作行为, 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工作目标的实现。
3.4 加强疫苗运输与使用管理
3.4.1 运输管理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出来的疫苗和配发到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疫苗需用疫苗运输车运输, 冻干苗运输贮存温度应低于-2℃, 灭活苗运输贮存温度应保持在2~8℃, 冻干苗与灭活苗混装运输时, 温度以2~4℃为宜。零星运输疫苗时, 要求使用冷藏箱, 没有时可用尼龙袋避光保存运输, 但必须装有冰袋或冰排, 并尽快使用疫苗。村级动物防疫员由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的疫苗必须用冷藏箱保存, 箱内加入足量的冰袋或冰排。
3.4.2 使用管理
使用疫苗时, 要详细了解被注射动物的健康状况和当地动物疫情情况, 并仔细检查疫苗的名称、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停止使用。同时要认真查看疫苗的接种方法, 接种方法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免疫效果的好坏;其次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免疫剂量、免疫数量, 正确使用稀释液, 掌握好稀释浓度, 要保证免疫时量准、量足、量够, 不漏免、少免。疫苗稀释后, 要在规定的时限内 (一般2个小时) 用完;免疫工作完成后, 要回收剩余疫苗和疫苗空瓶等各种废弃物品, 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注射器等使用过的器械要进行高温消毒。
3.5 报废审批
动物强制免疫疫苗和计划免疫疫苗报废实行严格审批和统一报废制度。未经审批,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报废强制免疫疫苗和计划免疫疫苗。
动物疫苗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要科学计划, 合理安排, 尽量减少疫苗的损失、浪费。如因不可抗拒的因素导致的疫苗过期、失效或因疫苗存在明显质量问题时, 应填报《重大动物疫病疫苗报废审批表》, 经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实疫苗数量、批号、原因等情况, 报同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方可报废, 将报废疫苗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 并登记会计实物账。大批量的疫苗报废, 要经市级甚至省级报批。
3.6 疫苗检查
(1) 县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动物防疫疫苗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重点检查疫苗的储存、配发、使用及报损情况, 杜绝疫苗浪费。
1 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2008年我县实施了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县级设立了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加挂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牌子),属县畜牧兽医水产局下辖事业单位,定事业编制9名,列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管理序列。全县成立16个乡镇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实行乡镇政府和县业务部门双层领导机制,由乡镇政府领导和县畜牧兽医局指导下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政府部门包防疫数量,业务部门保防疫质量。各乡镇政府根据实际需要对辖区内的村级防疫员实行聘用,按行政村区域划分,全縣共招聘200名村级防疫员,由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负责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工作。
2 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发挥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部分地方政府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县仍有三分之一乡镇畜牧兽医水产中心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缺乏必要的防疫基础设施和设备,疫苗储备冷链断层;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绝大多数定性为自收自支的集体事业单位,全县16个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只有4人属正式在编在岗人员,其他12个中心主任在岗不在编,靠自收自支,靠从事第二职业来谋生。基层畜牧兽医水产站更没有工作经费。
2.2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力量薄弱 首先,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报酬无法解决。其次,村级防疫员社会地位不高,再次,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文化素质较低。导致现有村级动物防疫队伍文化程度较低,知识结构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
2.3 部分地方政府和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2.4 综合防控力度不高
2.5 防疫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防疫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瓶颈。尽管政府对某些疫苗实行了免费供应,但应激反应治疗、畜禽死亡赔偿等费用没有落实到位。一些必备的防疫物资无钱购买,简陋的设备不能更新和补给,无法适应防疫工作的需要。
3 几点建议
3.1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水产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防疫队伍,提高村级防疫人员待遇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站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设备,配备必要的防疫、检疫、诊断化验、电脑、复印等设施,有效改善基层乡镇中心的办公条件,为开展动物防疫及畜禽疫病诊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将乡镇兽医站在编人员工资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同时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待遇,以增强村级动物防疫队伍的稳定性。建立有效工作机制,采取末位淘汰制度,积极引入有知识、懂专业、热爱畜牧兽医工作的年青人纳入到动物防疫队伍中来,做好人员定岗分流,将从事经营性活动的人员推向市场,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人员留在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保持基层畜牧兽医站组织和队伍的稳定,从而在保障畜牧业发展、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护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和作用。
3.2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干群防疫意识 动物防疫是一个长期的重要性工作,在宣传上要坚持常抓不懈,并要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当前要抓好基层领导干部、动物防疫员,特别是养殖业主的《动物防疫法》及相关的配套法规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畜牧养殖者了解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宣传科学养殖技术,提高养殖业主的防疫意识,做到养殖大户主动防疫,散养户积极配合防疫,并且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动物防疫氛围。
3.3 加强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县乡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深入基础,常年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本地的动物疫情动态进行预警,制定适合本地具体情况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和免疫程序,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要对动物疫病防疫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补免,使动物疫病防控真正产生实效。
3.4 加强检疫,以检促防 一是在实行产地检疫时要查看免疫标识,回收免疫证明。未免疫的动物由防疫员进行补免,重检合格方可出具产地检疫证明;二是在实行产地检疫与屠宰检时要对凡进入屠宰场的动物必须查验或回收产地检疫证明;三是对调出县境外的动物,必须凭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才能换取《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工具消毒证明。
3.5 加强防疫监督管理,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 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强化防疫前的技术培训、防疫中的督促指导和防疫后的检查考核,每年春秋防疫前要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对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提高畜禽免疫接种效果的方法,如疫苗保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等,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素质,增强动物防疫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研究动物疫病防控中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给各级政府当好参谋,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4 小结
动物防疫工作是政府的职责,近年来,动物防疫工作在县、乡两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始终贯彻落实国家“预防为主”的方针,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动物防疫形势依旧严峻.
作 者:吕方 王仲荣 陈建琼 罗吉初 顾菊芳 作者单位:吕方,王仲荣(浙江省长兴县畜牧兽医局,浙江,长兴,313100)陈建琼(浙江省长兴县小金猪兽药店,浙江,长兴,313100)
罗吉初(浙江省长兴县泗安镇畜牧兽医站,浙江,长兴,313113)
摘 要:动物防疫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公益性,动物防疫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动物产品的质量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动物防疫工作也影响着畜牧业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稳定发展有很大关联。本文旨在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加以简要介绍,并且进一步探究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存在的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基层畜牧;动物防疫;工作重点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98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
1.1 防治疾病
疾病防控是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首要目标,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对于疾病防控,首先要展开调查工作,并且运用有效的防疫举措,对动物可能突发的疾病做好预防工作,确保动物的健康。
1.2 健康体检
基础畜牧兽医站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管理区内的动物开展健康检查,做好检查信息的记录,对动物的健康水平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此外,对某些动物进行疫苗注射,防范可能突发的疫情,从而为区域内动物的健康提供保障[1]。
1.3 开展科学研究
及时了解防疫工作的最新形势,并且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形,深入研究该地区畜牧兽医防疫工作的薄弱之处,探讨优质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后期工作的进行积累一定的经验。与此同时,重视研究和创新防疫技术及防疫方法,从而逐步提高防疫工作的水平。
1.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基层防疫组织机构,对各项设施进行科学分配,并且为防疫工作设置好场地,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1.5 配备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是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因而,技术人员配备必须科学合理[2]。基层防疫单位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提升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此外,对技术人员开展定期培训,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从而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弱点
2.1 防疫工作形势复杂
经济社会的进步增强了地区之间的联系,地区之间畜牧动物的联系也日趋紧密。
2.2 工作人员稀缺
研究表明,大多数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比较稀缺,某些乡镇动物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甚至只有3人。此外,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对于复杂的疫情应对能力不足,妨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进行。
2.3 技术水平落后
由于资金缺乏、人员配置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某些县级动物疾病防控单位更新了检测器械、建立了兽医实验室,并且提升了硬件设施建设水平,然而由于经费和专业检测人员没有到位,阻碍了疫病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3]。改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策略
3.1 加强思想认识
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有助于保证肉类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与此同时,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提升基层工作质量的必然要求。
3.2 增加工作人员
基层动物防疫单位要重视工作队伍建设,大力引进专业型人才,从而保证基层防疫单位的人员配置[4]。
3.3 升级防疫技术
提升技术水平有助于为基层防疫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基层防疫部门配备先进的检测设备,从而提高检测精确程度。
3.4 加大资金投入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水平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结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畜牧业的发展状况,畜牧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升农业的发展成效、推动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脚步。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对有效防治和控制动物疫病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参考文献
【摘 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活|量与环境。因此,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防疫工作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并且有关部门应该对于防疫工作的开展制定完善的制度,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应用到防疫工作中,使防疫工作人员压力减小,高效的开展防疫工作,使因为防疫工作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做了一些分析与探索,希望能够为以后的基层畜牧业发展起到作用。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措施
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证畜牧业能够健康发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够对相关工作人权的权益进行保障,还能够减少动物疾病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保证动物及其产品的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因此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对这一问题进行高度重视。
二、我国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诸如基层经济条件较差,工作环境也不够好,基层畜牧兽医工资低,待遇差等,好多人都不愿从事这项工作,即使选择了这个行业,也不愿呆在基层。再加上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畜牧兽医缺乏工作热情,工作人员流失人数呈递增的趋势,致使兽医工作人员出现老龄化,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并制约着该行业的顺利发展。另外,我国现阶段的科技水平有限,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的需要,很多情况下,会因为工作经验缺乏、技术不足而导致动物防疫工作滞后,这样不但为畜牧从业者带来较大的损失,还会降低畜牧兽医在人们群众心里的地位和可信度,这样自然就很少有人向畜牧兽医寻求帮助,兽医境地尴尬,致使该行业停滞不前,其发展进入瓶颈期。
(二)解决措施
首先,扭转人们多年的传统意识,让人们从心里认可这一工作,认识到该工作的重要性,这样畜牧兽医工作才能慢慢受到重视,人们才会对这份工作充满向往,此项工作才能做得到位,也才能为畜牧养殖户带来福利。另外,有关部门要招聘年轻又具备相应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改变该行业的年龄结构,提高畜牧兽医队伍的业务能力。其次,就是国家应该加大畜牧兽医的资金投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质量为宗旨,建设一支技术过硬、责任心较强的工作队伍,切实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积极宣传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重要性,让人们认识到动物防疫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只有提前防疫,才能确保动物生存质量,才能真正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优化措施
(一)积极开展动物防疫教育工作
通过对目前的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采取的措施进行重点分析能够看出,防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是需要大力的对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组织教育,从而使得相关人员的思想态度得到转变改善。思想指导着行动的进行,对行动的执行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些地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没有产生明显的效果,与工作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对于这一状态,必须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进行持续的以及全面的理论思想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进行强化,并明确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当对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提升,能够使得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职位认识更加深化,进一步的`提高对于自我价值的认可以及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了整个基层畜牧兽医动物的防疫工作的综合成效。
(二)建立完善的制度
制度是一个企业或一个单位在工作时的一种约束,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想顺利、高效、保质的进行,相关单位就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除了应包含传统的制度之外,还应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权限及范围进行明确的说明,以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对接,减少对接工作中的麻烦,此外在制定制度时,应设置便捷通道,以在遇到临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工作,减少等待的时间,同时还应包含完善的奖惩机制,以防止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出现偷懒、懈怠的情况,而良好的晋升和奖励机制能够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失误的情况。
(三)引进先进的技术
在进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时,将会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和药物药剂,这些设备和药剂的先进程度,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采用不同的设备或不同的药物,所起到的防疫效果有时将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我国在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领域所采用的技术,并不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而为了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关单位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提高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保证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层防疫工作的研究
资金的投入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能够获得显著的成效所必须的内容,因而必须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尽量的加强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对于资金投入来说,主要需要进行一下2方面的工作:进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组织需要努力地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专项课题研究资金的申请,从而使得国家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加强重视以及加大投入力度;进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有关部门需要积极的寻找新的资金(企业以及社会)的注入,来对防疫工作进行帮助,从而使得资金的来源扩大。对于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实际中的工作来说,拓宽资金来源能够深入对疫病疫情进行研究,对防疫药物进行创新;资金的不断增加能够对疫病疫情防控需要的药物进行添加。这就能够大幅度提升防疫工作的实效性与主动性。总体来说就是资金的支持不断加强,能够保证整个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并能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进步。
(五)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层畜牧防疫的基础设施,重要是以防疫工作开展的软硬件设备,以及防疫办公环境等,只有建立并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的保证防疫工作质量与效率。这对防疫软硬件设备,应以县级为单位构建动物疫病监测试验室,针对县内各乡镇上报的疫情进行试验研究,辅助疫病的控制;基层兽医站应与疫苗中心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疫苗的及时供应。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应做好拨款工作,满足防疫人员的薪资需求,以及改善基层兽医站的工作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可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此政府部门以及基层兽医站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防疫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针对现存的防疫工作问题,既要完善基层畜牧防疫机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条件,同时要进行防疫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从而高效地提升兽医动物防疫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新松.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研究[J].农家参谋,(24):133.
[2]李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206.
1.1 重视不够, 投入不足
强制免疫所需工作经费主要由乡镇政府承担, 在个别乡镇领导潜意识中觉得动物防疫工作只有投入, 没有产出, 起不到对乡镇财政增收的作用, 压力还大。再者, 畜牧产业又不享受县政府产业扶持政策, 难免也就产生对动物防疫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 甚至觉得动物防疫无所谓, 存在不真抓实干或抵触情绪, 从而导致动物防疫工作宣传不到位、强制免疫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到位等, 达不到防疫的要求和目的。
1.2 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健全
自取消强制免疫收费政策后, 由于投入不足, 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得不到保障, 导致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 年龄结构不合理, 整体素质不理想, 工作积极性不高。
1.3 动物防疫执法监督难
由于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工作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 执法难, 执行难的现象势必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同时, 由于防检配合不力, 不能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 使得动物防疫执法监督工作缺少真正有效的措施。
1.4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力不从心
当前, 由于缺少专门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 加上少部分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 随意将病死畜禽弃之于河道、道路、荒地等处, 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安全隐患。甚至有部分不法分子收购病死畜禽, 私屠乱宰, 个别养殖户为减少损失, 将病死畜禽以低价卖给不法分子, 无形中加重了动物防疫工作的严峻性。而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受人力、经费等各种因素制约, 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工作显然力不从心。
2 对策及建议
2.1 理顺体制, 强化领导
2.1.1 要深入推进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体制, 提高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现有建制规格, 强化其监督执法职能。
2.1.2 要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组织指挥体系, 强化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 要把重大动物疫病组织指挥机构作为常设机构, 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 真正落实人员, 统一指挥, 联合办公, 切实建立密切的成员单位联合防控机制。
2.1.3 要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动物防疫网络。乡镇政府要落实一定数量的畜牧兽医专职监管干部, 负责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的组织、管理。每个行政村要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设立一定数量的村级动物防疫员, 从而建立一支品德好、业务精、素质高的覆盖乡、村两级的动物防疫工作队伍。
2.2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稳定村级防疫员队伍
动物防疫工作关键在基层, 核心在人。建议省财政在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免疫补助政策的同时统筹兼顾较发达地区的免疫补助, 县、乡两级政府也要将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工资报酬纳入财政预算, 同时要落实村防疫员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险等, 解决其后顾之忧, 稳定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2.3 实施畜禽免疫证明制度, 推进防检分离工作
关键词:基层 畜牧兽医 管理 动物防疫
前言
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在保证养殖业持续良好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养殖户的利益损害降到最小化,还能将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1.基层畜牧兽医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1畜牧兽医产业重要作用
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连接畜牧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而畜禽生产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直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 满足不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也难以抵御市场风险,难以做到合理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畜牧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机构不健全、职责不清晰、法律不完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 严 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甚至出现局部蔓延的趋势,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而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新秩序和结构合理的畜牧兽医队伍, 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指导生产, 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 搞活流通, 促进畜牧业健康、快速向前发展。
因此,不断改革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站的职能,加强兽医站的能力和服务职能建设,对推进畜牧兽医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2 基层畜牧兽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做好农村散养户的动物防疫工作,是乡镇畜牧兽医站(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认真搞好农村散户动物防疫,是个陈旧而新鲜的话题。
我国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主要分布在乡镇,基层畜牧兽医体系是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建立良好的畜牧兽医结构合理的队伍,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组织广大养殖户开拓市场,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1.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疫队伍老化。基层防疫队伍老化,不是个别现象,带有普遍性。
(2)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3)工作环境较差。
(4)经济和政治待遇偏低。
(5)多种因素导致免疫失败,防疫人员信用度受到挑战。
1.2.2 对策
(1)建立基层防疫人员进出机制,加快基层防疫队伍知识化、年轻化步伐、专业化步伐,确保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稳定。
(2)增加基层防疫人员数量,减轻防疫人员劳动强度。超负荷劳动不可能确保防疫项目全,防疫效果好。减轻基层防疫人员劳动强度的唯一办法就是增加基层防疫人员数量。
(3)加强村级组织支持防疫工作力度,改善基层防疫人员工作环境。过去,提倡“各级政府保密度,畜牧部门保质量”,由村级负责组织、协调动物防疫,防疫人员只负责注射。而现实情况是各级行政机构、尤其是村级的组织职能在淡化,防疫人员的工作环境仍然在继续恶化。很多防疫人员孤军作战,防疫人员既要保定大家畜、注射、卡标、发证、登记、建档等,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防疫任务,工作环境多么艰苦,要强化村级组织协调动物防疫的职能,各村级要有专人组织防疫,派专人保定家畜,改善防疫人员工作环境,确保防疫进度和质量。
(4)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提高基层防疫人员待遇,减轻他们的工作强度,确保防疫质量,加大基层畜牧资金投入。
(5)加强免疫注射各环节科学管理,提高防疫效果。乡镇畜牧机构要强化防疫各环节管理,生物药品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各环节,都要按规程办事,来不得半点马虎,避免免疫失败,维护老百姓利益,维护自身信誉!
2.规范管理,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建设
2.1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处在防疫工作的前沿,是开展防疫工作的重要主力,就现状而言,由于机构改革,一些非专业干部调人乡镇畜牧兽医综合站,致使防疫工作的必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认识,防疫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应该尽快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多做总结和多多交流,多推广。全面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另外,加强法制宣传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管理办法,依法管事。加强执法队伍,强化执法力度。
2.2加强基层的人员队伍建设,就要创造稳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要建立和强化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的工作责任制。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的改革, 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一支专职的动物防疫队伍, 理顺体制, 明确职责, 积极改善人员待遇, 切实保证这支队伍的稳定。
2.3提高防疫水平及对突发疫情的处置能力。要根据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动物疫情要实行动物防疫工作实现数字化,全面掌握疫情动态、实现疫情源头、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畜牧兽医人员太多、整体素质较低、畜牧兽医人员不从事本职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要努力创造良好条件, 吸引人才加入兽医防检队伍, 要从大专、本科毕业生中吸收、培养年青人才, 充实到这支队伍中去。
2.4建立合理的考核和奖惩机制,激发兽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按有关政策实行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各岗位按职责和条件,采取按需设岗、按岗用人、按岗定酬、以绩付酬、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办法,以公平公开的竞争优先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
3.小结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物资的管理,保证免疫质量和物资正常供给,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二、疫苗、免疫证和耳标等是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物资,必须由专人负责防疫物资的领取、发放、保管、登记和编报计划等工作。
三、动物防疫物资的采购严格实行计划管理
(一)各地所需的动物防疫物资,应根据当年畜禽饲养量,科学地编制下的防疫物资计划,并于当年内及时上报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避免防疫物资的浪费或缺差,保障各乡镇动物防疫工作之需。
(二)若当年的防疫物资计划有变动,必须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上报调整计划。
(三)不报防疫物资计划的,不能保证正常供给。一旦计划上报,不能随意更改,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
三、防疫物资的采购必须按照规定渠道,不能越级或从其它渠道采购。即乡镇畜牧兽医站只能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防疫物资,村级动物防疫员只能在所在乡镇畜牧兽医站领取。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领取的防疫物资只能本人亲自使用,不能交给其它人使用,更不能私自买卖或转让等。
五、乡镇畜牧兽医站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取防疫物资时,必须遵照下列要求:
(一)必须由专人领取,并持有单位证明。在证明上应载明防疫物资的品种及数量并加盖公章。
(二)领取疫苗时,必须携带保温设施。
(三)疫苗领出库房后,不能退还。
六、疫苗保管
(一)做好入库、发放记录,必须记录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时间、失效时间等内容。
(二)疫苗放入冰柜(箱)前,要检查冷藏设施,是否达到疫苗所需的保存温度。
(三)按疫苗说明书的要求,及时存放在冰柜(箱)内。
(四)村级动物防疫员领取疫苗时,可按85%左右的利用率进行发放。
(五)发放疫苗时,要仔细清点,不能发放失效苗或发错疫苗等。
(六)疫苗在运输途中,必须放在有冰块的保温设施内,并及时运回目的地。
(七)及时报损失效疫苗,并做好有关报损记录。
(八)在使用疫苗时,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
七、冷藏设施管理
(一)保管员要经常检查冷藏设施运转情况,并做好温度记录。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维修,确保疫苗质量。
(二)冷藏设施在贮藏疫苗时,要存放适量的冰块。
(三)疫苗冷藏设施只能保存疫苗,坚决不能存放与疫苗无关的其它东西。
八、免疫标识管理
(一)在入库、发放时,必须做好记录,必须载明数量、耳标和免疫证明的号码、时间、领取人签字等内容,并将有关情况输入电脑,建立免疫标识溯源系统。
(二)猪、牛、羊等牲畜按“一畜一标一证”发放(佩带)免疫标识,并建立防疫档案。家禽按一户或同一群发放免疫证明,并建立防疫档案。
(三)耳标破损严重或脱落的,要按防疫档案及时补带。
(四)回收的耳标要按规定处理,并做好有关记录。
(五)免疫证明在产地检疫环节回收,并附在产地检疫证明存根背面。
(六)免疫耳标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使用。
(一)免疫制度
1、遵守《动物防疫法》,按市级兽医主管部门的统一布置和要求,认真做好口蹄疫、高致病蓝耳病、猪瘟等强制性免疫病种的免疫工作。
2、严格按场内制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其它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严格免疫操作规程,确保免疫质量。
3、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方面的规定,使用来自于合法渠道的合法疫苗产品,不使用实验产品或中试产品。
4、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根据本场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遵守。
5、建立疫苗出入库制度,严格按照要求贮运疫苗,确保药苗的有效性。
6、废弃疫苗按照国家规定无害化处理,不乱丢乱弃疫苗及疫苗包袋物。
7、疫苗接种及反应处置由取得合法资质的兽医进行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8、遵守操作规程、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并严格消毒,防止带毒或交叉感染
9、疫苗接种后,按规定佩戴免疫标识,并详细记入免疫档案。
10、免疫接种人员按国家规定作好个人防护。
11、定期对主要病种进行免疫效价监测,及时改进免疫
计划,完善免疫程序,使本场的免疫工作更科学更实效。
(二)用药制度
1、场内预防性或治疗性用药,必须由兽医决定,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2、兽医使用兽药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使用非法产品。
3、必须遵守国家关于休药期的规定,未满休药期的家禽不得出售、屠宰,不得用于食品消费。
4、树立合理科学用药观念,不乱用药。
5、不擅自改变给药途径、投药方法及使用时间等。
6、做好用药记录,包括:动物品种、年龄、性别、用药时间、药品名称、生产厂家、批号、剂量、用药原因、疗程、反应及休药期。必要时应付医嘱:用药动物种类、休药期及医嘱等。
7、做好添加剂、药物等材料的采购和保管记录。
(三)检疫申报制度
1、本场饲养的家禽在本市内出售或迁移,提前向福鼎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其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并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2、本场饲养的家禽迁移出市外,应将家禽运至指定地点,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派出的换证处申报,并取得《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3、自宰自食家禽,在屠宰前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派出的报检点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屠宰、食
用。
4、引进雏禽,在引进之前,须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并办理审批手续,经依法批准后方可引入。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5、跨省引进雏禽,在引进前须向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备案,引入后按规定进行隔离、观察、加免,期满后经检疫合格再合群。
(四)疫情报告制度
1、义务报告人:驻场兽医当怀疑发生传染病时应立即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畜牧兽医站报告。
2、临时性措施:
(1)将可疑传染病病畜隔离,派人专管和看护。
(2)对病禽停留过的地方和污染的环境、用具进行消毒。
(3)病禽死亡时,应将其尸体完整地保存下来。
(4)在法定疫病认定人到来之前,不得随意急宰,病禽的皮、肉、内脏未经兽医检查不许食用。
(5)发生可疑需要封锁的传染病时,禁止畜禽进出养殖场。
(6)限制人员流动。
3、报告内容:
(1)发病的时间和地点。
(2)发病动物种类和数量、同群动物数量、免疫情况、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情况。
(3)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4)疫情报告的单位、负责人、报告人及联系方式。
4、报告方式:书面报告或电话报告、紧急情况时应电话报告。
(五)消毒制度
1、养殖场大门和圈舍门前必须设消毒池,并保证有效的消毒液;场内还应设更衣室、淋浴室、消毒室、病禽隔离舍。
2、养殖场定期不定期进行清扫、冲洗、光照和使用化学药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消毒。
3、选择高效低毒、人畜无害的消毒药品,消毒药应根据消毒目的、对象选择贮备,对环境、生态及动物有危害的药不得选择。
4、圈舍每天清扫1至2次,周围环境每周清扫一次,及时清理污物、粪便、剩余饲料等物品,保持圈舍、场地、用具及圈舍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对清理的污物、粪便、垫草及饲料残留物应通过生物发酵、焚烧、深埋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5、定期进行消毒灭源工作,一般圈舍和用具一周消毒一次,周围环境一月消毒一次。发病期间做到一天一次消毒。疾病发生后进行彻底消毒。
6、场内工作人员进出场要更换衣服和鞋,场外的衣物鞋帽不得穿入场内,场内使用的外套、衣物不得带出场外,同时定期进行消毒。
7、所有人员进入养殖区必须经过消毒池和消毒室,并对手、鞋消毒。消毒池的药液每周至少更换一次。
8、养殖场实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排放,干粪实行发酵处理利用,尿污进入沼气池沼化处理利用,防止粪尿污染环境。
(六)无害化处理制度
1、当养殖场的生猪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2、养殖场必须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内下风口修一个无害化处理化尸池。
3、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外,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的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禽类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4、当养殖场的禽只发生传染病时,一律不允许交易、贩运,就地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5、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和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禽只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6、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7、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七)畜禽标识
1、禽只在出生后30天内加施畜禽标识;30天内离开饲养地的,在离开饲养地前加施畜禽标识。
2、禽只在左脚中部加施畜禽标识。
3、禽只的标识严重磨损、破损、脱落后,应当及时加施新的标识,并在养殖档案中记录新标识编码。
4、没有加施畜禽标识的,不得运出养殖场。
5、畜禽标识不得重复使用。
(八)养殖档案
(一)养殖场应当建立养殖档案,载明以下内容:
1、禽只的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来源和进出场日期;
2、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和兽药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等有关情况;
3、检疫、免疫、监测、消毒情况;
4、禽只发病、诊疗、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
5、禽养殖代码;
(二)养殖场应当依法向市畜牧食品局备案,取得畜禽养殖代码,作为养殖档案编号。
(三)禽只调运时应当在个体养殖档案上注明调出和调入地,个体养殖档案应当随同调运。
【基层动物防疫站管理】推荐阅读:
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09-24
09年动物防疫工作07-10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09-28
动物防疫知识宣传资料10-24
动物防疫及制度执行情况06-24
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09-28
基层防疫经费总结10-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09-13
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系统05-27
基层医院管理论文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