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转诊执行情况总结(精选10篇)
工作情况总结
为适应医疗体系改革,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环境,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与多家医院开展了双向转诊服务工作,加强与上级医院合作,指导乡镇卫生院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一、工作成绩
2013年度,我院向上级医院转送病人10人次,接受上级医院转回病人1人,同级别医院相互转诊7人,各基层医院转送我院256人次,我院转回各基层医院43人次,转诊人次共计317人次。通过上转病人提前预约,解决了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难的问题,解决了病人不了解病情看病走弯路的问题,加强了我院与上级医院的沟通;下转病人使我院与基层医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结合我院派驻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帮扶下,使转到基层的病人能够得到连续、完整的治疗。
2013年上半年双向转诊病人数量情况表300250200***61转入10转出433转入4转出转入转出上级医院转诊同级医院转诊下级医院转诊
二、2011、2012与2013年上半年双向转诊病人数比较 2011、2012与2013年上半年双向转诊病人数比较******11年2012年2013年上半年上级医院转诊数同级医院转诊数下级医院转诊数
分析评价:我院2013年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人数比2011、2012年有所下降。原因:我院整体技术水平逐年提升,各种检查设备逐渐配备完善,向上级医院转诊的需求减少。与同级医院双向转诊相比2011、2012年变化不大。原因:同级医院技术水平都在提升,设别配备逐渐齐全,但个别科室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要取长补短。与下级医院双向转诊人数相比2011、2012年增长较多。主要原因我院整体技术水平逐年提升,各种检查设备逐渐配备完善,我院积极配合基层医院,坚决执行双向转诊协议,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三、存在的问题
我院能够做到根据病情需要上转病人,并开具转诊单,能够实施医保报销;但上级医院转回来的病人却很少。“转上”不“转下”,双向转诊变单向转诊,目前大多数的县级医疗机构能将急危重症,疑难病人向市级、省级医疗机构转诊,而在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和手术后的康复病人,可以转到县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治疗的却非常少,由上转下非常困难。这说明上级医院和我们沟通还不到位,总体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挥运作,重形式不重实质,几年来,各级医疗部门没有看参照执行的各项转诊标准,转诊程序和规章制度,卫生管理部门对转诊无法进行有效的指挥和监督。
四、应对措施
为优化我们的医疗服务水平,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建立互信机制,使上级医院转出的病人愿意回到我院继续治疗。我院继续加强对各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提供业务、技术上的支持。才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不间断、连续的双向转诊服务,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医院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2 年6 月—12 月份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和舟山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双向转诊精神病患者的数据。
1.2 方法
通过双向转诊平台收集数据及对病人家属的访谈, 分析转诊成功和未实现转诊的具体原因。 转诊条件: (1)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患者转诊至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的条件, 病情出现反复; 出现明显精神症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不能控制; 因技术、 药物等条件限制不能诊断、 治疗。 (2) 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将患者转诊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条件, 经过系统住院治疗, 目前病情稳定、 服用维持量药; 家属要求就近医疗。 (3) 要求双向转诊的重性精神科疾病的病种, 包括精神分裂症、 偏执性精神障碍、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双相障碍、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2 结果
2.1 双向转诊患者的病种及分型
2012 年6—12 月舟山市精神专科医院共出院974 人, 重性精神科病人251 人, 医院与出院的所有重性精神病人签订了网络化管理知情同意书, 其中同意参加网络管理的仅105 人, 即自专科医院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105 人, 占期间出院总人数的10.78% (105/974) , 占期间重性精神病总出院人数的41.83% (105/251) , 即下转率为41.83%。 自社区卫生中心上转精神病人数为零。 105 名人转的精神病患者中, 男47 名, 女58 名; 年龄22~63 岁, 平均 (46.41±10.04) 岁; 疾病分型: 精神分裂症89 人中偏执型分裂症40人, 未分化型分裂症31 人, 单纯型分裂症14 人, 青春型分裂症3 人, 紧张型分裂症1 人; 双相障碍6 人; 偏执性精神障碍零;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零;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 人; 精神发育迟滞7 人; 上转零。
2.2 双向转诊精神病患者每月分布情况
下转: 指患者自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后出院.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治疗。
上转: 指患者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至精神卫生专科医院, 2012 年6—12 月, 每月下转患者数比例月度变化不大, 而上转为零, 见表l。
例 (%)
2.3 影响患者下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因素
家属及本人不理解, 不愿意让社区知道家人患了重性精神病, 过于依赖专科医院, 对基层卫生机构的硬件水平和医生专业素质信任度不高。 这表明加强精神卫生宣传工作、 提高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正确认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4 影响患者上转至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的因素
(1) 精神卫生专业性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和专业技术尚未完全到位, 致使几乎所有的精神科患者的首诊或病情复发、 加重, 都选择去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科而非社区。 (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精神病的网络化管理不够重视。
3 讨论
重性精神病人的双向转诊是把经过精神专科医院系统治疗后转入康复期的患者, 可就近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后期康复治疗: 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不了的 “急、 难、 重、危” 精神疾病患者转到相关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其路径为“社区 —专科医院一社区”。 这种模式是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和促进社区卫生发展, 减轻居民经济负担的理想模式[1,2]。
本次调查提示专科医院下转精神病患者共105 人, 占期间出院总人数的10.78% (105/491) 。 占期间重性精神病总出院人数的41.83% (105/251) , 即下转率为41.83%。 与上海长宁区调查比较略高 (下转率为29%) [3]。 主要是舟山市卫生局从组织、 行政、 信息平台、 技术等方面对 “双向转诊” 工作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精神病专科医院对双向转诊病人专门制定了文件, 配备专职人员负责, 对所有出院的重性精神病人, 都要求经管医生做好宣传工作, 告知出院参与社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以便治疗得以随访,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工作, 并遵循自愿的原则, 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知情并同意参与社区管理的患者, 经管理医生及时将出院信息下转至所辖社区。 但全区所有街道并未建立精神病人日间照料机构, 使得在专科医院病情控制相对稳定的患者, 虽则下转的105 名精神病患者已转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但未能在社区内进行精神康复训练或继续随访治疗。 有的继续在专科医院配药。 58.17%的患者及家属由于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和病耻感限制了他们转人社区康复。
舟山海岛是由1 390 个岛屿组成。 有些小岛地理位置偏僻, 交通不便, 而全市只有1 个精神专科医院, 病人到市区看病来回不便, 浪费很大精力和财力。 有些小岛从事渔、 农业, 病人和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 网络信息知识缺乏, 很多居民就医观念落后, 过分依赖专科医院, 不愿意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目前, 不仅多数患者不了解双向转诊, 许多医务人员也未完全了解双向转诊的重要性和意义。
精神病人病程长, 治愈率低, 复发率和慢残率高, 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近年来舟山市各县、 区精神卫生社区服务为方便病人就医, 近距离服务, 为慢性精神病且有低保、残疾的病人给予一定的优惠配药政策, 有的提供免费领药, 因而社区服务易被人接受, 易于实施, 减轻国家和家庭的负担。 社区服务是各种卫生服务的基本资源, 也是精神卫生服务的基本、 低成本的资源。 社区服务不仅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中基本的初级照管的执行者, 同时也在精神科专业服务人员与人群中起到一个中介作用。 精神病人常需要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 在这种情况下, 与所服务的对象越近, 病人越可能接受治疗, 依从性也越高。 因而建议: (1) 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 使之认识到双向转诊的重要性, 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减轻其对患精神病的病耻感, 进而与医务人员合作, 提高患者对双向转诊的依从性。 (2) 建立社区首诊制度, 确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 “双向转诊” 工作的正常运转[4]。 (3) 拓展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规模、 内容, 在社区建立完善的康复服务体系,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 使群众认可, 使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得到合理治疗和康复, 促进社会功能恢复, 改善其长期预后。 (4) 加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社区管理, 建立精神病患者专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时, 除需要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机构提供的疾病档案信息外, 还应进行全面评估, 为其建立专档。 对建档精神病患者落实追踪访视、 指导服药、 康复督导和双向转诊等社区管理服务。
针对在调查时限内社区上转数为零现象, 建议加强专科医院与社区医院的交流, 加强对社区医生精神卫生知识和精神康复培训工作。 专科医院要派人员定期到社区医院工作, 培训社区医生,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为双向转诊打好基础, 保证患者转诊后得到连贯性的医疗与服务。 社区医院应重视网络信息化管理, 增强 “双向转诊” 意识, 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 成为病人放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之家。 充分利用“双向转诊平台”, 负责办理转诊手续, 预约科室、 医生, 预排转诊床位, 指导下转病人康复等, 体现转诊病人的 “优先权”, 充分发挥双向转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扬, 张鹭鹭, 欧崇杨, 等.医院与社区“双项转诊”机制研究[J].社区全科医学, 2013, 9:939—941.
[2]王望, 李瑾.战略联盟:医院经营的一种选择[J].中国医院管理, 2004, 24 (4) :34-35.
[3]方文莉, 昌红芬, 张郦.上海长宁区精神病患者双向转诊情况分析[J].社区卫生保健, 2009, 8 (l) :49-51.
一、转诊转院原则:患者自愿、保证安全原则 ;分级诊治原则;专科特色原则;资源共享原则;连续治疗管理原则。
二、转诊转院条件:
(一)转入条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受诊疗条件限制不能诊治的疑难复杂病例;突发公共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其它原因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的患者,或诊断明确,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各种恶性肿瘤患者的晚期非手术治疗和临终关怀;手术愈合后需长期康复的患者;需长期护理和照护的老年患者;自愿要求转回基层医疗机构和挂钩合作单位后续治疗或康复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患者。
(三)上转条件:我院难以诊治的疑难复杂病例;因受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自愿要求转市级医院的病例。
三、转诊转院程序和医保待遇
(一)转入程序和待遇:患者持下级医院开具的《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院转诊证明》或《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内非参保地三级医院就医申请表》到所在地医保管理机构审批同意后(72小时内),持初始病历检查资料和相关手续到我院医保办登记盖章后到入院处以“转入”方式办理入网登记手续;患者在24小时内办理转入登记,只补足三级医院起付线标准费用,不再扣取起付费;出院时持《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转院转诊证明》或《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市内非参保地三级医院就医申请表》、出院证到医保办审核和结算。未按规定在72小时内到当地医保管理就够办理转诊转院申报审批手续的(职工医保到当地医保中心审批,居民医保到当地社保所审批或电话告知),其住院起付线提高5%,同时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职工和居民医保病人在市内二级及其以下医疗机构住院由本人自助选择,不受转诊转院限制。
(二)下转程序和待遇:患者病情稳定后需转往下级医院继续康复治疗的患者,在本人或家属签字同意前提下,由主管医生开具《双向转诊联系单(下)》,并做好转回登记,详细填写患者治疗情况和注意事项,经科主任签字后,交医保办盖章送对外医疗办预约基层医疗机构,然后转回继续康复治疗,主管医生对下转患者3天内电话回访病情和给予指导;患者出院时以“转院”方式办理审核结算和结账手续,患者在24小时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不再扣取起付费。
一、双向转诊管理
为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构建新型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居民有序就医,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和对口支援医院应相互协作,建立畅通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一)工作原则
l、坚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开展符合农村实际、多种形式并存的双向转诊工作。
2、坚持遵循患者自愿和确保医疗安全的原则。(二)工作要求
1、农村卫生服务机构
(1)农村卫生服务中心应设专人负责协调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制度,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和监督检查。负责培训农村医生掌握双向转诊的条件、一般转诊和危急。重症患者转诊流程,加强与支援医院的沟通与联系,保证双向转诊工作的顺利开展。
(2)农村医生对病情符合转诊指征得患者,应逐项填写统一格式的双向转诊单中的“双向转诊存根”和“上转诊单”,详细填写病情,并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同时通知定点支援医院有关部门。患方要求转诊的,应酌情考虑。对患方不同意转诊的,应请患方签字并记录在健康档案(诊疗文档)中。(3)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对接诊的急危重症患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急救中心进行转送,同时负责通知定点支援医院有关部门做好接诊工作,并提供上转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资料。
(4)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对上转患者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在患者转出5天之内进行追访,及时了解和掌握转诊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对转回的患者应按照上级医院的意见进行管理,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
(5)对从定点支援卫生的大医院(以下简称:支援医院)下转的患者应及时建立健康档案,纳入健康管理。
2、支援医院
(1)支援医院要设立专职机构或指定部门,统一协调和规范管理双向转诊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畅通渠道,减少环节,明确流程,为转诊患者提供方便。
(2)由专人负责接待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上转和联系下转患者工作。安排本医院专科医生接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的患者,并在相应科室按一定比例动态预留用于接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等4种常见慢性病上转住院病人的专用病床或优先考虑安排农村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的患者住院。
(3)支援医院可通过会诊、预约等形式为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转诊忠者开通绿色通逆,并对上转的住院患者免收挂号费。对持有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具的农村专用直通检验中请单的居民免医院挂号,直接为其提供检查和化验服务。
(4)支援医院要保证持有双向转诊单的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治,医生接诊后应详细填写“双向转珍下转单”,提出转回意见和建议。
(5)支援医院在下转康复期的病人时,要提前通知受援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并提供下转病人的有关资料和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并指导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三)转诊参考指征
1、上转参考指征
(1)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2)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3)有手术指征的危重病人:
(4)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的病例;
(5)由支援医院与受援农村卫生服务中心(站)共同商定的其他转诊病人。
2、下转参考指征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的病例;(2)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3)珍断明确且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4)老年护理病例: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制度与流程
一、经费使用及管理制度
区政府建立乌达区严重精神障碍病人救助专项资金,医疗救助工作办公室管理并使用资金,用于患者住院救助与监护人“以奖代补”奖励。
根据目前我区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基数及帮扶救助资金预算,区政府每年拨付专项资金35万元,并根据实际救助情况进行调剂,专项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专户管理。
二、信息管理制度
1.所有登记在管病人均需要录入我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有专人负责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工作,承担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未经授权同意,不得透露患者信息。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妥善保存每位病人的档案资料(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包括个人信息补充表、随访表、体检表、知情同意书等)以备查检。
三、管理工作制度
(一)建立网络
建立街道和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实施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治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个单位配备兼职精神卫生医务人员1~2人。
(二)职责分工
1.街道精防机构主要职责: ①协助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起草有关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治疗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区域内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网络;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宣传。②接受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帮助,协调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信息传递和管理治疗工作。
③协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决严重精神障碍病康复管理工作中的政策支持、部门配合;参与对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康复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督导。
④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街道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管理培训。
⑤制定管理服务工作方案,工作制度或工作流程;完成乌达区卫计局交办的其他任务。2.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责
①落实精防管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并指导到位。②大力开展当地精神卫生知识普及工作。③接受区精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督导。
④对病情稳定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进行随访、个案管理。⑤指导社区内病情稳定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康复训练。⑥督促、管理当地严重精神障碍病人规范服药,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⑦对严重精神障碍病病情反复者,督促其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⑧指导严重精神障碍病病人家属看护技巧,防止患者藏药、自伤等行为发生。
⑨及时发现患者及其家属的不良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⑩开展当地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四、随访制度
1.随访工作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培训的精防人员承担。2.随访对象为各辖区范围内在管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3.随访包括预约患者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时按要求认真填写随访表。家庭访视和调查要态度温和,注意沟通技术,通过随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4.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5.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6.随访时根据需要,与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对点技术支持工作的对应精神科执业医师联系,在其指导下根据病情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五、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筛查、报告、登记制度 1.在开展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治疗工作之初进行,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单位负责,使用《行为异常人员线索调查问题清单》在辖区常住人口中开展疑似患者调查。
2.在征得监护人同意后(有地方立法规定的除外),将发现的疑似患者情况填《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线索调查登记表》。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建立本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信息档案(纸质版和电子版)。
六、紧急住院治疗补助对象的审批流程
1.申请紧急住院治疗补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家庭居住地在本辖区内;由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评估为需住院接受治疗的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公安派出所出具肇事肇祸情况证明、需强制住院的贫困患者,实施住院治疗。2.紧急住院治疗补助的患者由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定点收治,有变动时由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重型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变化,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也为精神卫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切实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工作的领导
按照《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线索,采取分片包干、入户的方式,逐一排查确认后,建立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健康档案。
二、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访视评估工作
严格按照《严重精神障碍疾病观者管理服务规范》的要求,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的随访工作。精神卫生服务人员应定期与患者接触,了解患者近期情况,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疾病状况、药物治疗情况、药物副反应,并及时进行患者危险行为评估。对危险行为级别较高者,应迅速按照服务流程逐级处理,同时加强防范。
三、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的治疗管理
对已确诊为重性疾病疾病的患者,特别是有危险行为的患者,协助民政部门送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对处于稳定期的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应制定院外康复计划,由卫生院定期随访。
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排查工作制度
排查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基础上,必须掌握摸底调查的目的、任务、要求、疾病的识别与确定、统计报告方法等。
1、发现线索 通过家属自报、社区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 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确诊登记建档。同时,加强精神卫生机构与社区精防康复机构的联系,建立转诊制度。
3、建立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健康档案,排查摸清社区严重精神障碍病患者底数,进行危险性评估,开展分级随访管理,并将病患者信息及时向社区管理部门通报。对摸排出的严重精神障碍病人,积极协同相关部门动员、督促送医治疗。
精神病随访工作制度
1、ⅰ类病人每月访视一次,ⅱ 类病人每季度访视一次,ⅲ类病人每半年访视一次,ⅳ类病人每年访视一次,记录要规范。
2、每季度开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例会。
3、每半年对新增的ⅰ、ⅱ类精神病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4、每年二月对上一年所有精神病防治资料整理、归档保存。
5、每月到居委会了解复发、住院、迁出、死亡、走失病人情况,并对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工作进行指导,共同访视重点病人。
6、每年节前布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干部对易肇事肇祸病人进行排摸,并上报。
严重精神障碍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制度
一、建立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
二、建立各种工作制度,每年要有工作计划及总结。
三、根据上级精防康复领导机构下达的工作任务,部署本街道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四、对本街道从事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人员及精神病人家属进行培训,并给予技术指导。
五、社区要建立一所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治疗站。为精神病康复者进入福利工厂或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创造条件。
六、规范使用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统一表卡。
七、开设家庭病床,有完整的病历和治疗方案。
八、督导居民委员会建立监护小组。
九、对本街道内贫困精神病人进行救济,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
十、落实解锁方案,对发现的关锁病人解除关锁。
十一、对本街道(社区)内精神病人提供治疗、康复、就业等服务。
十二、定期检查精防康复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十三、上报统计报表。
严重精神障碍疾病信息报告制度
各责任报告单位要明确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报告工作的责任人,确保报告信息资料及时、准确、完整,同时必须遵循保护病人隐私的原则。
(一)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排查报告
1、发现线索。通过家属自报、卫生所报告、精神病收治医院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反馈等渠道,掌握本街道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的线索。
2、确定病例。对于已掌握的线索,调查者必须登门与患者接触,用精神病诊断学的方法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填写严重精神障碍疾病报告卡,报告精神卫生中心,由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3、建立患者转诊制度,并及时对确诊病例建立健康档案。
(二)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管理信息报告
1、每月3号由卫生所报告责任人上报本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病人失访、死亡情况,5号前由医院报告责任人向精神卫生中心汇总报告。
2、每季度3号前向精神卫生中心报严重精神障碍病人管理季度报表电子版。
3、按照乌达区卫计局及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要求,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疾病相关信息的临时性报告工作。
精神疾病患者双向转诊制度
为了给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转诊治疗绿色通道,建立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医疗卫生和康复服务机构的作用,做好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访视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完整的治疗康复服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双向转诊分类
双向转诊分为上转和下转。
(一)上转
1.由场街道卫生院转诊至精神病专科医院。
(二)下转
1.由精神病专科医院转诊到场街道卫生院。
二、转诊对象
患有精神疾病的场街道常住人口。
三、转诊疾病种类
1、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等;
2、老年痴呆、脑血管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慢性躯体疾患所致的精神障碍等器质性精神障碍;
3、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各种药物(含毒品)依赖所致的精神障碍等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4、中度、重度、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及伴有精神障碍的精神发育迟滞;
5、确已导致患者精神活动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其他精神障碍,如病情严重的强迫症、恐惧症等;
四、转诊指征
(一)上转指征
1.各类精神疾病的发作期,如严重的幻觉、妄想、兴奋、躁动、思维紊乱的患者;
2.有暴力攻击或明显自伤、自杀行为的患者;3.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或精神疾病诊断不明确者; 4.治疗过程中出现与抗精神病药相关的急性毒副反应;5.在家维持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复发或加重的患者; 6.病人或家属要求门诊或住院治疗的患者; 7.家庭监管无力需住院治疗的患者; 8.社区“关锁”的精神病患者。
(二)下转指征
1.诊断明确,仅需门诊治疗不需住院或病情较稳定者; 2.住院治疗出院后,需进行社区跟踪随访、教育康复者; 3.主要精神症状控制,愿意参加社区康复活动及职业康复训练的康复者。
五、工作要求
甲方:盱眙县第二人民医院
乙方:社区卫生服务站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价廉、连续的服务。在自愿的基础上,甲乙双方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甲方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凡遇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上转指针的患者,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应及时转到乙方进一步诊治。
二、乙方对甲方转送的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上转指针的患者,特别是急、危、重患者和高危孕妇,应优先组织会诊处理和安排住院,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三、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乙方将居住在甲方服务范围的符合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下转指针的患者转到甲方接受相关后续治疗和服务。
四、双方应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及时向对方提供转送患者的相关诊疗资料,下转患者要提供后续治疗方案。
五、其他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一份,报县卫生局各一份。
七、本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医院盖章):乙方(服务站盖章):
双向转诊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改目标,为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公共服务,认真履行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职责,方便精神疾病患者就近就诊、及时住院,切实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和 《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3年版)》要求,经过双方友好协商,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如下:
一、甲方职责:
1、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的急诊患者、慢性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2、向乙方提供出院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
3、对精神疾病防治责任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上报的疑似患者进行诊断或诊断复核;
4、定期派员到社区(乡镇)检查社区/乡镇管理患者状况和处理社区/乡镇管理的疑难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开展患者个案管理。
二、乙方职责:
1、承担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收集与网络报告工作,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线索调查;发现疑似患者及时联系市精防机构,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对未确诊患者进行诊断复核;
2、登记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录入《浙江省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
3、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和康复指导,参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患者个案管理计划;
4、协助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急医疗处置;
5、向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转诊病情不稳定患者。
三、建立基层精防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点对点指导关系。
四、本协议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 方:乙 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经办人:经办人: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精神科医生:精防医生: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一年来,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了执行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结合本人的实际将个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人廉洁自律执行情况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了自觉执行党风廉政规定的自觉性。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规定政策。切实把为人民服务,为基层服务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按照区纪检部门的有关要求,经常性的学习党纪法规和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反面典型警醒自己,学习中纪委提出的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六项规定”、“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不断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思想修养,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一致,以此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
2、正确对待权力,认真履行好职责。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做到制度之内“不缺位”,制度之外“不越位”。切实履行好自己工作职责,能严格执行廉洁自律规定,一年来,我本人没有违反廉政规定和制度的行为,同时对家人能严格要求,严以律己。妻子在教育战线工作,我们能经常交换意见,互相督促,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为家庭谋私利,从事个人经商活动。在公务活动中由本人经手的事务,一律经主要领导审批同意,本人不自作主张。对分管范围 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能抓好落实,同志们能经常进行思想交流,互相鞭策,互相促进。在自己分管部门的同志报销发票方面,先请示申报,再严格审核,逐级审批,杜绝了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
3、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配合主要领导做好工作。能够同工委、办事处一班人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勤奋工作。真正做到该做的事情积极去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不去管闲事,该忙的忙,不该忙的不忙。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经常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从来都是开自己私家车,没有在单位和基层报销过油票和发票。坚持不在基层吃饭,不给基层添麻烦。从不因自己的私事给下属单位添乱,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基层同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于亲朋好友要求解决违背原则的事情,均婉然拒绝。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不摆花架子,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不求轰轰烈烈的形式,只求扎扎实实的效果。经常深入一线督促检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抓落实。回顾自己一年来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情况,按照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对照各项规定:(1)、没有收受过任何单位和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2)、没有到任何单位和企业报销过属于自己支付的费用;(3)、没有违背“十个严禁”、“三个不准”的规定;(4)、没有拖欠公款、将公款借给亲友或违规到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5)、保持了艰苦朴素,没有奢侈浪费和到过高档娱乐场地消费活动;(6)、没有驾驶公车。
二、今后廉洁自律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认真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会精神并深刻领会其思想内涵,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实际工作。要认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平时,要经常性地学习上级纪检部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自觉接受廉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做到警钟长鸣,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二要以《党风廉政责任书》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为行为准则,认真贯彻执行。具体工作中,在有关程序和细节上公开透明,严格政策,为经济发展和服务人民群众用好权,把好关,要在廉政责任书的基础上加以细化,明确个人及本人所联系的部门执行好廉政制度的具体规定,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违纪行为。
三要对所联系村、社区和分管科室部门的同志进行经常性思想沟通,及时把握本单位廉政建设执行情况。深入基层,听取群众意见,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改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同时,自己也要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倾听下属意见,对照廉洁自律规定和有关规章制度,经常性对照检查。身先士卒,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总之,在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个人廉洁自律方面,我严格执行了有关的制度规定,无一例不廉洁行为发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抓党风廉政工作上,宏观、深层次地思考、研究一些问题不够;二是对干部从工作上要求多,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不够经常性谈 话谈心做的不够;三是陷于具体事务多,学习、思考、研究不够。对于上述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纠正。
今后我要继续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个人及所联系村和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力争在新的一年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克州党委政法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紧密围绕政法工作实际,切实加强《廉政准则》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克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领导高度重视,确保贯彻落实
近年来,州委政法委党支部高度重视《廉政准则》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将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的重点,纳入机关党支部政治学习培训的主要内容,采取领导班子成员引领学习、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召开交流座谈会等形式,做到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与重点学相结合,学习理论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切实抓好教职员工的廉政自律工作,使学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丰富学习内容,提高思想认识
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中纪委法规室、宣教室与电教中心联合摄制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若干准则》辅导讲座电教片。要求全体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并深刻理解《廉政准则》出台的重大意义,并按照《廉政准则》中“52个不准”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高标准、严要求,进一步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做遵章守纪的模范。同时,还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全体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
三、创新学习方法,力求突出实效
为了使学习活动开展得更加生动有效,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形成一个积极学习、认真思考的氛围。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实效。一是自学。机关党支部从网上下载《廉政准则》、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学习资料发放到每个党员干部职工手中,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二是导学。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领导班子成员在机关学习宣传贯彻《廉政准则》会议上,就《廉政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再辅导,就《廉政准则》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出台的背景及沿革、主体内容、实施与监督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特别强调8个禁止、52个不准的纪律要求;三是考学。为确保学习不走过场,切实取得实效,把每次学习作为对党员干部职工廉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一次再学习、再教育、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今年以来先后2次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进行集中答题,参与率100%。四是观学。党支部先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职工观看《王怀忠的两面人生》、《祸起特权思想》《执政之魂》、《蜕变的权力》等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接受廉洁从政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观念以及廉洁自律的意识,从思想和法制上构筑起牢固防线。
四、开展专题教育,强化风险防范
通过开展岗位廉政风险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岗位廉政风险意识,使大家进一步弄清了自己的风险点,大家都认识到不管什么岗位,只要不正视手中的权力,都可能出现风险,尤其是重点风险岗位。结合政法系统“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勤政廉政”主题教育,使全体党员干部对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以及党的纲领和任务的认识得到了普遍提高,党性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勤政廉政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五、积极开展讨论,撰写心得体会
积极开展《廉政准则》“大家谈”征文活动。为使活动更加深入,让每位干部职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首先在机关班子例会上达成了一致共识,要求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参加征文活动,并强调各班子成员在征文活动中要带头写,促进征文活动扎实有序的推进。其次,要求各科室负责人组织本科室同志采取集中学习,并紧密围绕“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工作、如何学习贯彻《廉政准则》,如何查找差 距、增添措施,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主题,结合本职工作认真进行讨论活动,每名干部职工至少撰写2篇1000字左右的心得体会。
六、狠抓制度建设,规范从政行为
为了形成以制度监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工作机制,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克州政法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配套制度暂行办法》,出台下发了《克州政法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个配套制度的通知》,建立健全了机关各项制度。对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进行了明确,同时强调了各科室工作职责,通过对权力行使的方式、步骤、程序、时限等进行约束,对敏感的重要权力和权力行使的重要岗位、关键环节进行适当的分解或分工,逐步建立起决策权、咨询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七、严格自查自纠,确保治理成果
州委政法委8名在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了认真的廉洁从政自查自纠,并撰写了自查自纠报告。到目前为止,我单位未发现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职工违反“八大禁止”和“52个不准”问题。同时班子成员及党员干部职工能自觉规范从政行为,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克州党委政法委
财务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总结报告
皇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经过
03级会计2班 12-22-2006
D区D24公司财务部张育明
效投资的清理,严格控制非主业投资预算;三是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保持现金收支平衡和偿债能力,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
六、加强财务风险的预算控制。
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工作内容,各中央企业在财务预算中必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是加强对外投资、收购兼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股票、委托理财、期货(权)及衍生品等投资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控制,并及时跟踪和评测高风险业务的风险水平;二是结合企业现有负债情况与经营业务预算,对资产负债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偿债压力的企业,在保证正常业务的情况下,应当压缩金融债务预算规模;三是注重分析担保风险,严格控制担保、抵押等高风险业务的预算规模,不得安排与业务无关的集团外担保预算,对于担保余额占净资产比重超过50%或者发生担保履约责任形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担保预算,避免引发新的财务风险。
七、加强对资产质量的预算控制。
一是将资产损失及减值准备等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合理预计资产减值准备,防止出现新的潜亏;二是将逾期担保、逾期债务、不良投资、不良债权等问题的清理和处置作为预算控制的重要内容,积极消化潜亏挂账;三是将清产核资批准企业自行消化的资产损失部分纳入财务预算管理,按规定逐年进行消化;四是在预算中制定账销案存资产的清理目标和清理措施,加大账销案存资产的清理与追索力度。
八、强化财务预算执行监督。
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核,落实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一是各中央企业要在预算编制后,切实将财务预算作为指导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目标和标准,用于控制生产经营全过程;二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与监督反馈,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组织专门人员及时跟踪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按月度、季度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查找责任并提出改进措施;三是根据各预算单位的业务特点与管理重心,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评价制度,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预算的约束与激励作用。
九、按时报送财务预算报告。
各中央企业应在认真做好内部预算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国资委预算管理工作要求,按时向国资委报送反映预算生产经营情况的财务预算报告及相关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不报送或拖延报送财务预算。对无故不按时报送财务预算的企业,国资委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总会计师或企业实际主管预算工作负责人的责任。
十、严格财务预算工作要求。
企业应强化对财务预算的管理与监督,规范运作,以保证财务预算报告的质量。一是企业报送国资委的预算报告应与企业内部预算相一致,严禁两套预算;二是企业必须合理预计未来可能影响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事项,不得蓄意隐瞒;三是企业财务预算报经国资委核准或备案后,不得随意调整,对于预算内出现非预期的重大情况确需调整的,应及时报国资委备案;四是在预算终了,国资委将依据企业财务决算结果,对企业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查,对企业主要财务预算指标完成值与预算目标偏离的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核查和分析结果纳入企业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范围;五是对于预算存在质量问题的企业,将要求其整改,对于企业预算严重脱离实际、各相关预算指标不衔接的,将要求企业重新编制报送财务预算报告。
【双向转诊执行情况总结】推荐阅读:
双向转诊合作协议书11-21
医院转诊工作总结06-24
转科、转诊制度09-23
转诊转院管理暂行办法05-24
双向选择考评方案06-19
党员双向承诺制度11-10
双向竞聘演讲稿09-30
党员双向述职报告10-31
双向培养方案.doc06-27
高清双向视频互动教学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