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例析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背影》教学例析(精选8篇)

《背影》教学例析 篇1

至于思想性,则可说的话就非常非常多了。我个人认为,有一些十分重要的话,过去并没有人说过,不能不影响对这一名篇的欣赏。

要想真正理解这一篇文章的涵义,不能不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历史谈起。什么是中华文化的精义呢?几乎言人人殊,论点多如牛毛。但我认为,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先师陈寅恪先生在《王观堂先生挽词》的《序》中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见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白虎通》的“三纲”,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妇;“六纪”指的是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这些话今天看来未免有点迂腐,也不能说,其中没有糟粕,比如“夫为妇纲”之类。至于君臣,今天根本没有了,但是国家与人民却差堪比拟。总之,我们应取其精髓,不能拘泥于字面。

无独有偶,我偶然读到香港著名学者饶宗颐教授的一篇访问记。饶先生说:“中国文化所以能延绵数千年,仍有如此凝聚力量,实乃受两个因素所驱使,一是文字,二是纲纪,即礼也。依我多年所悟,中华文化的特点,是在儒家思想中的‘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这个关系就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要明是非,方能取得‘和’,所以《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

饶先生的意见同陈先生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两位哲人实在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今天,我们在国内讲“安定团结”,在国际上我们主张和平,讲“和为贵”。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都需要一定道德伦理的制约,纲纪就是制约的手段。没有这个手段,则国将大乱,国际间也不会安宁。打一个简单明了的比方,纲纪犹如大街上的红绿灯。试思:如果大街上没有了红绿灯,情况将会何等混乱,不是一想就明白吗?

我仿佛听到有人提抗议了:你扯这么远,讲这样一些大道理,究竟想干什么呢?

我并没有走题,而且是紧紧地扣住了题,《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中国一向主张父慈子孝,在社会上,孝是一种美德。在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皇帝标榜“以孝治天下”,然而,在西方呢,拿英文来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与汉文“孝”字相当的单词,要想翻译中国的“孝”字,必须绕一个弯子,译做filial piety,直译就是“子女的虔诚”。你看嗦不嗦!

这一字之差,有人或许说这是一件小事。然而,据我看,这却是一件大事,明确地说明了东西社会伦理道德之不同。我只说我们的好,不说别人的坏。西方当然也有制约社会活动求得安定的办法,否则社会将不成为社会了。我们中国的办法就是利用几千年传下来的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精义纲纪的学说,来调整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得到调整,则社会安定也就有了保障。再济之以法,那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背影》教学例析 篇2

就语文学科来说,《背影》还应该怎样上, 还能怎样上,这每每被大家提出。笔者参与了“深度研课”群有关韩军老师《背影》教学的一系列讨论。我认为,语文学科只有教出文化风景,才能够真正引发学生积极的语文关注。

一、有风景,要把握好远和近的关系

韩军老师眼中的“风景”即整体教学与深度课堂的有机融合。

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不同于某些课堂进行的片段式教学,或纯个性化解读。韩军老师化平面为立体,化单线条解读为多元化解读,使得他的课堂教学就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格局。

日常自由阅读或者解读《背影》文本,读者每每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教学《背影》,韩军老师把文中的几个人物归结为“两个祖辈、 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 用文中的四次流泪来唤醒生命意识,窥探生命的短暂与脆弱,个性化地将一向解读《背影》 为“父子情深”的观点上升到“珍爱生命”的高度。这样做,课堂教学就有了别样的风景, 学生就可以觅得文本之浓重情感。

因此,韩军老师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观察文化现场的范例,那就是要把握好课堂上远和近的关系。一般说来,教师和文本走得太近,和学生走得太远,过于文本细读而忽略学情,课堂就会显得凌乱而琐碎,沉闷而单调 ;教师距离课程标准太远,凌驾文本过高,教学就会显得大而空,虚而浮。韩军老师课堂独有的风景,正是他沉入文本又跳出文本,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远和近的微妙关系。 一方面,他跳出文本,带着自身体验去理解 《背影》,巧妙调动学生的生活与记忆,把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另一方面,他并没有脱离文本,抛弃课堂,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品父子间的滋味,将文中的人物映射于自身生命体验,在浸润式的教学环境中去发现父子真情、生命可贵。是以, 韩军的课堂风景别样。我们看——

(投影)“生之背,死之影,

那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师: 孩子们,朱自清爱祖母、爱父亲,铭心刻骨地希望他们生命久长,希望青春和壮年长在。然而,祖母生命不可能久长,父亲不可能青春壮年长在。你们看,《背影》究竟写什么呢?是写“父与子”,父子情深呢,还是写“生与死”,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和虚幻呢?

生:是“生与死”。

师:不懂“生与死”,怎懂“父与子”。欲懂“父与子”,先懂“生与死”。懂得“父与子”,才懂“生与死”。

从韩军老师处理《背影》的方式来看, 《背影》已不仅是给予学生强制性知识的教材,而且是能够伴随学生成长,从其中感悟生命,使学生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

《背影》所讲述的,是朱自清父子的故事。多数情况下,我们读别人的故事,最感动不过唏嘘感叹一番,随即便抛诸脑后,如果与自身的经历有了交集,便会产生共鸣,文章的妙处与情致也在不觉中体现。我觉得韩军老师正是想借助朱自清的故事,以自身的体验唤醒处在懵懂中的少年们思考生命的意识。他并没有抛弃文本空说生命,而是通过朱自清的一次次流泪来引导学生感受背后的深意。“生命短暂、生命脆弱”是从学生的口中而出,始终犹如警钟般敲响在他们的心头。我想,凡是初读《背影》的人,几乎都可以从中读出父子间的深情。从创新阅读来看,教师要做的,是不是应该引领学生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呢?如果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亲情更深一步的感悟,哪怕是短暂的、为数不多的, 也是这堂课的成功之处吧!韩军老师的做法, 正是如此。细观韩军老师的这堂课能够发现, 他给我们展示了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结合教师联系生活经历、感悟生命的功力。我想, 教学《背影》仅仅是一个侧面,要想更了解韩军,恐怕还是要多走进他的课堂一些。

二、有风景,要始终保持语文元素

语文元素丰富,课堂才有语文味。

韩军老师课堂的风景,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语文味,语文味即语言之味、训练之味。 因此,韩军教学的《背影》是节充满语文元素的好课!

韩军老师的语言训练环节,从开课释读词汇的积累到当堂背诵两段文字 ;从阅读文本辨识人物到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 ;咀嚼 “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 等词悟出父亲小心翼翼、腿短、体胖、年老体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之情状,几个动词的揣摩,解释得很有味。

师:怎样走到铁道旁的?

生:蹒跚。

师:从蹒跚,能读出什么?

生:年龄大了,是一位老人。

生:走路缓慢,看出是老年人。

师:从“慢慢”和“探”,能读出什么?

(师用动作表演“蹒跚”、“慢慢”、“探身”。)

生:看出父亲年老了。

师:说具体。

生:年老了,走路就慢。

师:探身呢?能否读出父亲是高个矮个? 腿长腿短?

生:矮个,腿短。

生:腿短,他要试探。

师:为什么用“探身”,不用“纵身”?

生:探,是小心翼翼。纵身,会骨折。

生:骨头老了,纵身腿会骨折。

师:蹒跚,慢慢,探身,都强调什么呢?

生:都强调父亲腿脚老了。

师 : 还有哪些 词需要注 意 , 需要 “ 咀嚼”?

生:(读课文)“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学生找到“攀”、“缩”、“倾”、“努力”咀嚼。师抓住黑板上沿,示范“攀”、“缩”、 “倾”、“努力”动作。)

生:攀,表明父亲矮个,攀爬月台,十分用力,吃力。

生:两脚“缩”,身子“倾”,说明尽力、 吃力、费力、乏力。

须知咬文嚼字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一系列动词的咀嚼和演示, 让学生一次次走近朱自清,走进他的父亲。

此外,韩军老师以汉字形体入手,重构题目内涵——“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师:放到标题里。

生:背影,就是,曾经的虎背熊腰的身影,变成了弯腰驼背的身影。

师:背,如果读阴平,与“负”组词,背负,二字等义。善负之人,方为夫;善负之夫,方为父。身强力壮的“善负之人”,才堪称丈夫;只有身强力壮、勤奋劳作、能养活老婆孩子的“善负之夫”,才堪作父亲。

(板书“背负夫父”)

背=负=夫=父。

由此,回到标题,背影,不妨解为“夫之影”,“父之影”。

韩军老师带着学生咬文嚼字品出父亲 “背负”的沉重来,这不正是语文素养在课堂的渗透吗?然而,以李华平为代表的几位教授认为,韩军老师的教学“迷失在哲学、美学、生命教育等学科的丛林之中”,偏离了教学的正规,失去了语文教学的味道。其实,作为研究课、研讨课,这样上未尝不可。有了《背影》作为课堂底子、思考的底子,《背影》的阅读才能较好的升华到“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感叹上。

细读《背影》,你会发现课文中每个词语都值得注意。比如,文中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什么会“不相见”?因为朱自清和父亲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这里有1921年父亲代领薪水事件发生——父子矛盾公开化 ;这里有1922年、1923年暑假朱自清曾回家——父子关系并没缓和 ;这里有1923年,朱自清甚至把母亲妹妹接出来一起住——朱自清几乎和父亲断绝了关系。中国家庭每每是这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血浓于水的亲情仍在。再如,文章结尾写到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两年的不相见,膀子痛就想到“大去之期”,好像有点言过其实。其实,这是朱父被儿子轻视后的复杂生命反应。这可以看作朱父的主动 “服软”,当然,最终也令朱自清愧悔交作, 潸然泪下。所以,《背影》表达的是为人子的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与愧疚,记录了父子间跨越时空的艰难对话。

朱自清说过 :“过去的典籍,我们阅读它、研究它,可以得到古代的学术思想,了解古代的生活状况,这便是中国人对于中国历史认识的任务。”“尽管社会组织不一样, 意识形态不一样,人情总还有不相远的地方……”“父爱子孝”历来是中国社会所尊崇的,也是人情不相远的地方,学生从《背影》 中所体会到的,应该是结合自身感受到父爱的不易,生命的脆弱。韩军老师引领学生不断亲近文本、不断走进文本,不断汲取文本的滋养,从文本提升到人情,从人情上升到生命,这不正是语文教学“润物无声”的魅力所在吗?大语文学习的背景下,阅读《背影》应该有多重取向,而韩军老师的解读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三、有风景,要唤醒生命的意识

齐白石的中国画为万虫写照,为百鸟张神。他努力地要自己画出自己的面目。一幅 《棉花图》题为“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 而《不倒翁图》则题“秋扇摇摇两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他的画面生命意识非常浓郁。《背影》的生命意识也非常强烈。父亲过铁道,留给读者的是一个“蹒跚攀过铁路的老人”的背影,但你可以想象他的容貌、他的表情,他吃力的动作,甚至将他投射到自己父亲身上。

“背影”作为一个文学意象,既是对中国传统中绵延不断的父爱的缅怀,又意味着同过去、同传统的惜别。当祖母已死,父亲日渐年迈,而“我”似乎距离父亲越来越远, 由此感伤流泪,生出对生命无奈、生命易逝的感慨,有什么不可以理解的呢?韩军老师带着学生感受朱自清的流泪,通过多次朗读——不断渲染、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来窥探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这无疑给“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们一次次深思的机会。

师:也就是说,老,是朱自清流泪的真正原因。人生这一辈子,就是一场场风霜雨雪,一个个春夏秋冬,父亲遽然间,匆匆间, 就一下子老了。朱自清心里分明觉得,去年或前年,父亲还是一个壮年,一个中年,怎么今天,匆匆间,突然就变成老年呢?上下月台, 都那么艰难了。朱自清不能接受,不能忍受, 不敢深想。于是,泪泉奔涌。从朱自清对父亲的描摹,我们得出生命什么结论呢?

生:生命太脆弱,经不起时间消磨。

生:生命太短暂,奶奶说死就死了,父亲说老就老了。

师:肉体的生命并不坚强,它非常脆弱 ; 肉体的生命并不永恒,它非常短暂。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推敲、咀嚼词语,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朱自清第一次泪水,是为“祖母的死”而流 ;第二次泪水,是为 “父亲的老”而流。

王尔德说过 :“作品一半是作者写的,一半是读者写的。”读者的第二次创作每每使作品有了新的生命力,而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常读常新,韩军老师教学《背影》,带领学生尝试思考新的方向,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师 :孩子们,你们的生命也属于将逝的, 想想,有没有道理?你们肉体的生命,会不会永远活在世界上?

生:我们也会离开世界,不会永恒。

生:跟刚出生的婴儿比,我们也是将逝的。

生:五十多岁的人,比十二三岁的先死, 但是,我们,跟刚刚出生的婴儿比,我们的生命,也是将逝的。

师:世上有没有永恒不死的肉体生命?

生:所有肉体生命,都将逝。

师:从每人生命的开端,就开始了生命倒计时。你们也属于将逝的生命。终究有一天, 你们也会离开世界,离开繁华、热闹,每个人都必定跟这喧嚣、纷纭的世界告别!孩子们,想到这,你们是什么心情?

生:我恐惧。

生:我难过。

生:郁闷。

生:伤心。

有人认为,敬畏生命的主题对于中学生来说过于凝重,但是有了这样的思考与沉淀,学生才能够成长!因此,在不连续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韩军老师的处理,还是恰当的!

作为倡导“新语文”教学的领军人物, 韩军老师把目光放得更远。他带着学生走到了生命哲学的殿堂,实是大胆创新之举。很多时候,语文课堂忽视了学生的生命存在, 课堂教学被从整体的生命中抽象和隔离出来, 或是简化为特殊的认知活动,作为一种关注人的生命存在以及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教学活动则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如果教师只注意《背影》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技巧,《背影》中若有若无的生命苦楚,想说而无法说的自我愧疚,学生又如何体会得深刻呢?韩军老师的探索,则是一种勇敢超越!

课的尾声,韩军老师出示了这样一条短信,也是非常美丽的风景 :

我的《背影》发表87年来,一直被人们浅读、粗度、误读,只有今天,你们猜真正读懂了,读深了,读细了,读对了,因此, 我的在天之灵由衷欣慰,谢谢孩子们!

有风景的课,要唤醒生命的意识。我觉得,韩军老师把《背影》读深、读细,没有什么不好。语文教学能够给学生留下别样的风景,不也是一大幸事?

龙应台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方向, 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 :不必追。”华枝春满,悲喜交集,人生恰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风景!——这就是韩军老师《背影》的教学风景。

摘要: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个性化地将一向解读《背影》为“父子情深”的观点转变为“珍爱生命”,使他的课堂教学,别有一番风景。韩军老师的《背影》教学让我们思考语文教学要展现文化风景,就要把握好课堂当中远和近的关系,始终保持语文元素,有唤醒生命的意识,才能够真正引发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关注。

《背影》教学设计 篇3

◆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

利用与课文相关的一组图片、课文朗读视频、父亲爬月台时的视频片段、歌曲《父亲》等材料制作出多媒体课件,用声、像、音乐、文字等多种媒介来创建出生动、真实、丰富的教学情境。

◆ 做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 做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紧扣文本,把语文工具性特点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父爱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 优化主题设计。

本课尽量设计出具有简洁性、整体性、开放性、启导性、综合性的主题。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和特点分析:《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作者以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背影》以其浓浓的父爱而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编者把此文编入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本文来感悟父爱。因为本册第一单元是从战争的角度来呼唤和平,呼唤爱心。本单元从不同角度来展示爱,让学生感悟爱的情感,这也是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的需要。由此可见,探究和感悟本文的父子深情必当成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本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与当前反差较大,加上本文父爱是融入到特定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之中,因此,学生理解父爱的深沉又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会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体会文章的父子深情,品味本文朴实的文风,生动的细节描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读、朗读、默读与文本对话;抓关键词句深入分析,从中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体会父子深情,懂得父爱,回报父爱。

教学对象及学法分析

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了阿长的爱,并初步学会了从人物的言行里去体会爱。学习本文要充分运用此法去感受父爱。

在生活中学生时刻都享受着父爱,大多数学生也有离开父母的生活体验,这就为理解父子深情提供了情感基础。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是学生已有的认知与外界的信息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要充分调动这些情感认知,主动与课程资源进行对话,建构父爱的意义。

新大纲阅读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本文的情感又主要是通过关键词句进行表达的,因此,抓关键词句进行体味必然成为本文重要的阅读法。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基于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又特别关注教师的主导。因此,我借助远教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了创设情境——朗读——探究——拓展的教学模式,倡导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

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设计

父子深情的体悟必须依赖于学生内在情感的体验与共鸣,学生缺乏与作者相应的情感经历和生活基础,加之本文趣味性不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高。因此,多媒体课件中设置了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视频、图片和歌曲,给学生以乐趣,以启迪,更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情感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教学情境。

本堂课要求教室里有教师机、大屏幕、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背对着学生问道:我这清瘦的背影能扣开你们的心扉,激起情感的波澜,奏出一支爱的赞歌吗?肯定不能,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不仅能,而且还把这个“背影”深深烙进了无数读者的心田,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有诗赞曰:舐犊情深数背影,一声长叹泪沾襟。人间自有真善美,玉壶冰心堪晶莹。是什么成就了“背影”这神奇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携手走进“背影”,探索其中的奥妙。

【设计理由】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就用自己的背影与朱自清笔下的“背影”进行魅力比较,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夸美纽斯曾特别指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我就用诗来营造《背影》感动人心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已有的情感认知,为本文的学习垫定丰富的情感基础。

温故知新

听写本课的生字:祸不单行、奔丧、狼籍、出卖典质、惨淡、赋闲。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把6个词连起来复述课文(词语先后顺序可调换,“祸不单行”可在起始句中,也可放在结束句中)

【设计理由】陈钟梁教授特别呼吁新课程改革要吸取优良传统,语文教学要回归字词,回归文本。本课新词、难词相对集中在第一部分,比较抽象,故不用常规的分析方法,而是把重点放在词句运用和文章理解上。这样的方式可达到解词、运用、复述等多种作用。

朗读

【设计理由】要想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对于本文这样一篇情感丰富、文质优美的散文,读是最佳的方式。萧蕴说:“读、吟、诵,是学习语言、体味情感与意境中不可缺少的过程。”《语文教学大纲》也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

听出感动

三个小提示:从内容上去理解课文,从情感上去感受课文,从朗读方法上去学习他人。(要让学生明白,听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听来达到上述目标。)

【设计理由】所听材料是远教提供的课文朗读视频,朗读者语音标准纯正,情感深沉厚重,加上舒缓而低沉的音乐,就可以立体地建构起文本的真实,促进学生的认知体验,同时,也起到很好的朗读示范作用。

读出感动

让学生自读与展示读,展示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乐于读的一段。

定基调(任选一项):

紧张激昂、欢快活泼、深沉忧伤

定语速(任选一项):

快速跳跃、沉重缓慢、语速适中

探究发现

第一问:听着《背影》,读着《背影》,感受着《背影》,你能告诉老师:文章有几个“背影”?最好为每个“背影”取个名字。最打动你的是哪一个“背影”?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背影”提出,因为“背影”是全文的主要意象,是行文的线索。可以从面上整体把握全文。这也符合阅读的客观规律。

第二问:买桔子的“背影”为什么这样感人?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买桔子的“背影”而提出的,因为这个“背影”是全文最重要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作者情感的转折点、爆发点。

鉴于此,我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课件出示,凭记忆补充有意删去的词语;

“我看见他戴着小帽,穿着大马褂,深青棉袍,走到铁道边,漫漫探下身去……”

第二,研究补出词语的含义与作用:“黑”、“布”、“蹒跚”、“肥胖”、“向左、攀、缩”。

在研究中让学生直观“背影”。

【设计理由】这一段视频,它以电影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背影”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学生目睹着父亲蹒跚的脚步,艰难的攀爬,作者动情的眼泪,聆听着深情的朗读,完全就被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些动词的理解,建构起父爱的意义。同时也弥补学生与作者生活反差较大认知方面的不足。

第三,再看父亲爬月台时的情境,除了眼见的艰难,还有没有看不见的无形的艰难?

提示:联系课文的二、三、四段。

【设计理由】在答案中为了把深沉的父爱化抽象为具体,作了如下的设计:一边是艰难,中间是等号,另一边是父爱。当艰难在一步步增加时,父爱也一步步地扩大。

第四,回读。

【设计理由】以上主要是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设计的。叶圣陶指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教学,文本是语文的根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训练学生抓关键词句深入阅读的能力;体会准确的动词,细腻的细节描写;从有形艰难到无形艰难的探究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感悟父爱,从而突出文章的重点,在无形父爱的体会中又通过提示和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等手段突破文章的难点。

第三问:刚才的探究让我们收获了这至情至善的父爱,如果你用同样的方法去全文探究,一定会有更多爱的收获。

此问把探究父爱由点而拓展到面,使解读既有点的深入又有面的展开。

提示:爱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人物的一言一行表达出来的。

让学生有感情地品读父亲的语言。

第四问:课文中共出现几次流泪?第一次流泪与第二次流泪有何不同?

【设计理由】这是针对儿子的设问。因为本文情感的流向是双向的,一面是父爱的表达,一面是儿子对父爱的感受。前三问是解读父亲,这一问就是解读儿子,使文章的解读完整而深入。同时,可以进一步地训练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文章的方法。

提示:

要抓住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去研究。

注意前后情感的变化。

从学法上进行指导。

让学生有感情地品读描写作者心理的句子。

诗话父爱

品味着这感人至深的父爱,你能用诗的语言来抒写父爱是什么吗?可以从课文和生活两个方面去找诗意。

教师诗兴已起,先写几句:父爱是临别时的叮嘱,父爱是病床前那焦虑的眼神,父爱是电话里的一句还有钱吗?

下面请同学们一人一句续着写,用我们整个班的智慧来抒写父爱的诗篇。

写完了请同学们一齐来深情地朗读我们的作品吧!

【设计理由】新课程倡导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于父爱的理解也需要这样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也需要对父爱理解的信息反馈。从大纲目标来讲:要注重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但更要超越文本。因此,我设计此环节,力求达到上述目标。

歌唱《父亲》

【设计理由】《父亲》这首歌,是对父爱的真实写照和深情讴歌,可以把学生对父爱的理解推向高潮。在歌声中配以图片,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教师再加以旁白:是呀,聆听着这深情的讴歌,体验着本文舐犊父爱,我们都是父亲的儿女,此情此景,怎能不感动?做儿女的我们,又应该怎样来面对这至情至善的人间真情呢?

在此我送给大家两份特别的礼物:

索取爱,付出爱的人会很累;

懂得爱,付出爱的人会很欣慰;

回报爱,付出爱的人会很幸福;

奉献爱,付出爱的人会为你而骄傲。

你选择做哪一类人呢?并以实际行动来兑现这种选择。

送给大家几篇精美的散文《父亲的背影》、《父亲》、《儿女》、《背影》、《匆匆》。相信读了之后你一定会喜欢他们。

【设计理由】送给同学们的其实是作业: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乐于去完成,同时,这两个作业把学生的认知由课堂进一步地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做一个懂爱、回报爱的人。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课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的教学理念。同时,这也是当前感恩教育的需要。

板书设计

【设计理由】用四个背影、四次流泪概括全篇,用表达和感受揭示情感的双向流动,用置于中心的父爱凸显主题,达到简明、直观、突出重点的板书要求。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父爱为主题,立足新课程改革。用多媒体构建起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用精巧的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架起了通向生活爱的桥梁,给学生留下了感人的形象、朴实的语言、至诚的情感、至真的感悟。

《背影》教学实录 篇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实录

执教 宋秀荣

教材分析

《背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仅表现了深深的父爱,还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理解、感激、怀念之情。这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写家庭生活的几篇文章中的一篇,且写到了对父爱由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理解亲情,学会与父母更好地相处。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十三四岁,正是自我意识空前发展的时期,他们往往自以为是,也正是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老师容易闹矛盾的时期。学习这篇文章,对他们感受亲情、理解父母是很有好处的。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

2.理解文章表现的父子亲情及体会生活中的亲情,与作者产生共鸣。3.学会理解、关爱父母。

重点:理解文中所体现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情。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亲情,理解父母。

教学准备:视频散文《背影》、歌曲《懂你》及幻灯片。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然后由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出示)下面由一个学生来读一下。

生: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全集》里。收在各级语文教材里的文章有《匆匆》、《春》、《背影》、《荷塘月色》。师:请大家记忆一下。生记。师:《背影》这篇文章曾感动过和正在感动着成千上万的读者。它到底写了什么事?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出示)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生:《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就是课文最后一节提到的“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大去之期——与世长辞的日子)朱自清作为人子,怎不悲伤感怀。读着父亲来信,作者不禁回忆起八年前(1917年)的往事——

师:这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往事呢?下面让我们同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回忆。[导课简洁,由写作背景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起因,又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观看散文《背影》的视频,感受文章内容及所体现的感情。

[视频的配乐、画面及诵读都紧扣原文,把文章内容及感情表现得很到位,达到了感人的效果。]

(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同学眼中的泪光。)

三、畅谈听读课文的感受

师:感谢朱自清先生写的这篇散文,也感谢这段视频的制作者。在听读观看这部视频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眼中闪动的泪光,我知道我们正被感动着。下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谈谈你听读后的最深的感受吧。以“听完文章,我感受到了……” 或以“听完文章,我特别……”为开头来谈一谈。一句两句都可。

生:听完文章,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文中的父亲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为儿子去买橘子,特别令人感动。

生:我还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情。那里面有对父亲的感激,也有对父亲的怀念。

师:是的,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父爱,也有儿子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那么就让我们走进文章,先来寻找父爱。

[在听读、观看的基础上,让学生畅谈感受,是对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能力的培养。]

四、寻找父爱

师:这篇文章中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个情节?

[阅读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最感动的段落”开始学习活动,学生学习起来专注、投入。]

生:是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给我买橘子那一情节最感人。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意见? 生不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被这个情节感动了。那么为什么你会被这个情节感动?谁来谈谈。生:父亲行动不便,爬月台那么艰难,还为儿子去买橘子,所以特别令人感动。师:下面让我们来赏析一下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父亲动作的艰难的。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后,交流讨论。

生:从“父亲是一个胖子,行动蹒跚”写出了父亲动作的艰难。生:从“探”“攀”“缩”“倾”等动词可以看出父亲行动的艰难。

师:现在请大家揣摩一下“探”“攀”“缩”这几个动词具体所表现的样子,看能否换成别的动词来替代,如果替换了,还能不能表达出原来的意思。学生讨论。

生:“探”字不能换,因为父亲腿脚不灵便,年纪已大,要下去时,只能慢慢地试探地下去,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跳”下去,这正体现了父亲行动的艰难。师:分析得很到位。

生:我们认为“缩”字也是不能换的。因为“缩”字写出了胖胖的父亲靠双手的力量把身体往上移的艰难,又写出了双脚无所依靠的样子,其艰难的情状便深刻地表现出来了,换成别的词都没有这种效果。师:你们组分析得真好。……

[抓住重点仔细揣摩,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语言的运用、赏析能力的培养很有意义。] 师:是啊,父亲为了儿子,不顾年老体衰,不顾行动不便,去过铁道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做这件他所力不能及的事情。唯其艰难,父爱才更深沉,才尤为感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父亲是在什么境况下什么心情下为儿子做这件他不能胜任的事情吗?

生:当时父亲失业了,到南京也是来谋差事的。

生:当时祖母去世,父亲也是很悲伤的。也因为父亲的失业、祖母的丧事,家里光景很是惨淡。

师:是的。当时,父亲丧母、失业,双重打击下的父亲是怎样的悲伤、怎样的心急如焚哪!作为大儿子的朱自清还在读书,父亲肩上的担子是何等沉重!他是多么急于要找到一份差事啊!可是,纵然是这样,他还是把儿子的事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这个背影感动了我们大家。[通过上面的引导,学生更加深了对父爱的理解。] 师:除了这个最令人感动的情节包含着浓浓的父爱,在父亲的其他举动中也无不浸透着父爱。下面让我们继续寻找父爱。

生:课文的第四段中“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表现了父爱。师:你怎么从他嘱咐茶房中能读出父爱?他叮嘱的会是什么呢?

生:他叮嘱的肯定是一路上要好好好照顾儿子,从“再三”“仔细”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父亲是多么地不放心。

生: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要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从“不放心”“怕”等词可以看出父亲对我深深的爱。他虽然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我又二十了,但他终究不放心,还是亲自送我,所以这里面包含着父亲的爱。

生:“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也体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他怕怕儿子路上渴,就不顾年老体衰去给儿子买橘子,这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有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在这句话中,父亲把橘子一股脑儿都给了我,自己却舍不得吃一个,还有他心里感觉轻松,是因为他为儿子尽了力,心里觉得很欣慰。这些都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师:这就是父亲!这就是为了儿子,可以抛下一切,为了儿子做着自己能够胜任的与不能够胜任的一切事情的父亲!他的举止也许平凡,他的言语也那么朴实,但他对儿子的深挚的爱就在这平凡朴实中荡漾开来,感动温暖了读者的心灵。[引导学生字里行间寻找父爱,从而使学生感悟到父爱无处不在,它就渗透在父亲的一言一行里。为下面谈自己生活中享受的亲情埋下了伏笔。]

五、讨论“我”的态度的变化

师:面对父亲的爱,“我”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写作本文时,作者又是怎样看待当初的自己的? 生稍作思考。

生:面对父亲的爱,“我”开始并不理解,还觉得他说话不漂亮,暗笑父亲迂,直到看到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的艰难背影,被父爱深深感动,才领悟到深沉的父爱。

师:你从哪儿看出这时“我”领悟了父亲的爱的?

生:“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和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是感动的泪水,也是“我”领悟了深沉的父爱的表现。

师:那么写文章时,作者是怎样看待当年的自己的?

生:文中这样写道: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些都是反语。可见,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愧疚。师:为什么自责愧疚?

生:为当时自己不能理解父亲的爱而自责愧疚。

六、体会人间真情 关爱理解父母

师:对于父亲的爱,当年二十岁的朱自清先生开始并没有真切感受到,直到看到父亲蹒跚的艰难地为自己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才体察到深沉的父爱。时隔八年,事过境迁,更是深刻地理解了父爱,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思念、感激之情。师:是啊,父母从小到大养育了我们,把爱给了我们,把整个世界给了我们,可是年轻气成盛的我们,常常忽略父母的爱。请认真回忆你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景,谈一谈能体现父母对你的爱的琐事。也许你曾跟朱自清先生一样,也曾不能理解父母给予你的爱。请敞开心灵,来表达你对父母的感谢和理解之情吧!(轻轻播放背景音乐《懂你》)[由文章中所表现的父爱以及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变化想到生活中的父母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爱的理解,过渡自然,容易引起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八年级学生正是自我意识膨胀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身边的亲情。进行这样的文本和生活的有机联系,是很有必要也是极有意义的。] 生回忆、思考。

生:曾经我对父母的唠叼特别反感与不耐烦,尤其上学路上的嘱咐,每次饭桌上的训导,等等。学习这篇文章之后,我才明白,这里面其实包含着父母对我的爱。我以后会认真地听从父母的教导。

生:学习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父母的好:饭桌上老是给我夹菜,平日里嘘问暖,(学生哽咽,不能作答)……

师:这个同学想起父母的爱,情不能自已,哽咽不能语。你请坐吧,既然你已理解了父母的爱,那么希望你以后多体谅父母,多用行动来回报父母。我觉得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们理解了父母、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就是最大的收获。生:看视频时我流泪了。我知道父母的爱其实无处不在,它就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里,常常被我们忽略,以为这一切理所当然,习以为常。今后我一定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让他们少为我操心。……

师:同学们说得都太好了!我也在被你们的诉说感动着。是啊,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让这爱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吧,它将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就让年轻的我们多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多一颗细腻敏感的心灵,去理解亲情、关爱父母:为劳累的父母捶捶背、为他们夹一次他们爱吃的菜、帮他们打扫一下卫生、回家时给他们倒上一杯茶等等,这时你会从父母的眼里看到满足和幸福,这时你也会收获快乐、收获温馨。去告诉父母,就像歌中所唱得那样: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其实多么的爱你。

下课!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认识,从而使学生开始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抓住这个时机对学生展开生活的全面教学,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更有对生活的认识以及对情感的滋润,从而使他们更好地与父母相处,学会智慧地生活。] 教学反思:

7《背影》教学反思 篇5

重庆西藏中学 邹言贵

本单元承接上一单元战争题材的作品,呼唤和平与关爱,让爱在让爱在人间延续。本单元都是写人的文章,都在述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体会到爱的关爱,体会到人间真情。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至今仍然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原来在祸不单行,阴云密布,心情低落的日子里,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自己感动地流泪,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写父亲的语言和动作,而是选取特定情况下父亲的背影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印象。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背影之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热爱都凝聚在背影之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亲情。(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培养亲情,学会与父母沟通。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游子吟》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歌描绘了一个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感人场景,令人久久难以忘怀。今天,我们来体会一位父亲送别子的场面,它又是如何的呢?它留给我们的是难忘的《背影》。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二、快速阅读课文,读准下列字音,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交卸 踌躇 蹒跚 奔丧 迂腐 颓唐 琐屑 晶莹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思念父亲,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部分二至六自然段,回忆往事,追诉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情。第三部分七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在家庭遭遇变故的情况下,送我北上,在车站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表达了父亲一片爱子之心,抒发了父子深情。

四、问题探究

1、文章描写了几次背影?重点描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看见的背影?

文章四处描写父亲的背影:(1)开头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父亲去买橘子爬月台时的背影。(3)父亲送儿子下车往回走,混入来来往往人群时的背影。(4)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父亲的背影。文章重点写的是2、3处的背影。

从组织材料来看,开篇设题,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文章几次写到儿子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文章四次写到儿子流泪。(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悲哀的泪。(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看见他去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的泪很快留下来了—感动地泪。(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的眼泪又来了--离别的泪。(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伤心的泪。

3、课文写了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体会这些朴实的话语所表达出的父亲怜爱儿子的深情。(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现了父亲关心体贴儿子,担心儿子路途安全。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牵挂,担心儿子旅途安全。(4)进去吧,里边没人。体现了父亲担心行李安全。

文章记叙父亲的话,都很简短。并不是说父亲那天只说了这几句话,可能还有很多。但是这几句话是作者深情的流露,所以作者特别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些话含蓄着许多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使人读了仿佛听见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五、精读课文第6段,回答下边问题。

1、给本段加一个小标题 买橘送别

2、找出文段中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动词,体会其作用。蹒跚 探身 爬上 攀 缩 微倾

这些动词体现了父亲过铁道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

3、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因为我看见父亲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我买橘子,百感交集。

4、为什么“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怕父亲看见我流泪而伤心,怕别人看见我流泪而笑话。

5、怎样理解“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他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感到高兴。

6、“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吗?

好,结构上与前文我流泪相呼应,内容上表现“我”目睹父亲艰难买橘一幕二产生的感动。

六、拓展练习

1、选取《背影》中你喜爱的语段,说出喜爱的理由,并进行背诵。

2、学习《背影》人物描写的方法及朴实的语言的特点,以《 的父亲》为题写一篇文章。教学反思

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语文教育要着眼两点:语文教育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服务,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语文教育要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性质和功能,要突出语文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而应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寓情于教,寓道于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之所以感动几代人,就是因为它蕴含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刻骨铭心的关爱。当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中光景甚是惨淡的时候,父亲安慰我“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作为父亲,面对灾难,他默默得承受,勇敢得面对,表现出一个伟大而坚强的父亲形象。当祖母的丧事办完,我准备回校时,他再三嘱咐茶坊,甚是仔细,他终于放心不下,决定亲自送我。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平淡无奇的语言行为中饱含着一个“爱”字,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其实,何止是朱自清的父亲,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父爱如山,成熟而稳重,无言而深沉。父爱浓于水,重于山,可是我们常常不理解父爱,总是觉得父亲啰嗦,说话不好听。当儿子的是否知道,在父亲眼里,儿子永远长不大,永远需要他的呵护,需要他的关爱,需要他遮风挡雨,父母的心永远系在儿女身上。作为儿女,应该感受到的不仅是唠叨,更是他们的寸草心。分离的那一刻,父亲想到儿子的旅途的艰辛,所以把橘子送给儿子,父亲买橘子时很艰难,父亲是个胖子,走路就已经很费事了,还得又“跳”又“爬”的攀月台给孩子买橘子,“蹒跚”、“探身”、“攀”、“缩”、“努力”„„无不表露着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但对父亲来说,能为孩子做的,都是甜的。父亲买了橘子回来,父子即将分别了,但父亲没有世界上的母亲那样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他表现得异常的轻松乐观。人心都是肉做的,在这分离的时刻,不理解父亲的儿子终于簌簌地流下了眼泪。文中表现得不仅是父子情,更是一种忏悔情,一种后悟爱。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使之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逐渐形成独立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与他们平等相处,相互交流,他们在自主学习中爆发出超出平常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积极探究的实践中,我也感受到了作为引导者的自豪和快乐。

背影教学案例 篇6

作者姓名 王玉兰

工作单位 根河市得耳布尔中学

职 称 中教一级

电 话 *** 学 科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背影》教学案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得耳布尔中学 王玉兰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背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第7课。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描写的对象都是普通人。通过普通人的日常琐事,表现“爱”的主题,诉说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对于普通人、弱者)的同情和关爱。学生可以从阅读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至今仍充满感人至深的力量。它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在于作者用纯朴真挚的语言,表现父亲在祸不单行、生活困苦、哀愁焦虑的日子,用自己的方式无微不至的关怀远行的儿子。父子之情跃然纸上,父爱在背影的烘托下显得异乎寻常地深沉和感人。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固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文章无论记人、叙事还是抒情都十分平实,在平实之中蕴含着极为深挚的情感,是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

2、学生分析:

我班一半以上的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因而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但谈及父亲,除了严厉和陌生外,几乎没有其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要与作品产生共鸣,从而学会把握和领悟人性美,最终学以致用,以我笔写我心来刻画有血有肉亲情洋溢的父亲形象,在这些方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在学习方法上,对于初中生而言,接触到记叙性散文的文章并不多,领会散文的能力是不足的,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而我觉得在上学期开展的《母爱如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给这些不谙父爱的学生们上一堂他们最该补的“父爱”课,很有必要。让学生既欣赏了美文,又懂得感恩父爱,因而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之情。(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思路:

《背影》是一篇为人称道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感念父亲及对自己过去不理解父爱而今懊悔不已的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样的写作过程,是“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有感而发的文章,才可能具有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因而我分“了解背景,进入情境”、“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合作探究,细节赏析”、“拓展阅读,学生习作”四个环节进行赏析。

5.教学手段:

(1)朗读: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感人,因而感知,感悟文章内容,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教师配乐朗读、听录音、学生齐读、散读等。

(2)研讨点拨:课堂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重点研读文中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一声长叹”。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配乐曲:《致爱丽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板书课题)

二、介绍作者:

作者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其他同学补充。

师点拨: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绿》等。师:同学们了解得可真多,介绍得很全面。(屏幕展示作者介绍)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完成两个任务: 1.标段序

2.圈点勾画生字词,借助课后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自主、互助扫清本文的文字障碍。

(检查生字词,齐读两遍。)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跳读课文,完成两个任务:

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来探究本文。本文作者描述的是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相别之时,儿子心目中父亲的“背影”。接着扣紧父亲说的“五句话儿”,出现的“四次背影”,“三处情感的跌宕”,两个“聪明”来组织课堂教学。

重点要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浓浓的父爱之情。要读出与文章情境相同的感情,一篇好文章读起来或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从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学会做人。1.本文几次写到“背影”?本文四次写到“背影”。

每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请同学们用笔将原文勾画出来)

第一次在开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第二次在浦口车站送别时,父亲去买橘子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第四次在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2、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第二次。(望父买橘)齐读精彩片段。

为什么要把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具体呢? 最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下面你就试着读一读,看怎样就能读出那种深挚的爱子之情来。可从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来考虑。小组讨论交流,推荐一个读得最好的来展示,咱来看一看哪一组读的最好。朗读,望父买橘见背影

父亲的穿戴:黑、深青——穿着朴素,心情沉重(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爬月台动作: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作用: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父子情深的片段。放影片 当时朱自清看到父亲的背影有什么反应?用原文回答。“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过渡语:我们的父母都为我们买过水果,可是能够感动得流下眼泪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文中父亲的背影为什么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朗读二三段,看一看是怎样的背景。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师: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作者截取了在不平常的背景下“父亲的背影”这个精彩独特的画面,将父爱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

3.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 父亲的语言

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

①“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甘愿承受家庭重负,但愿儿子能轻松愉快的享受其天真生活。

②“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不放心,怕别人照顾不周到,劳碌费神,在所不计。这表明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心。③“我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对儿子的关怀体贴十分周到。

④“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惦记儿子是否旅途平安,反映父亲对儿子深切的惦念和细心的关照。

⑤“进去吧,里边没人。”——怕儿子离开座位丢失行李,反映父亲对儿子细心的关照。

4.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文中的儿子理解了父亲的关爱了吗?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儿子的几次流泪,泪水说明了一切,泪水表达了对父爱的理解、感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子的两次自责也表明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感动、思念父亲。

确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情深就是这篇文章所表现的中心。五.拓展阅读,学生习作

1、选择《背影》中你最喜欢的语段,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要求背诵。

2、学习了《背影》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与语言朴实感人的特点,来写半命题习作《____的父爱》

六、感恩亲情(配乐曲:《致爱丽丝》)

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请同学们回到家中,不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理解、感恩,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

今天,我想用一首歌来结束这堂课,歌曲的名字叫《懂你》。让我们都能对父母、对亲人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你们。

七.教学反思

开展主动性学习,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但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就要求教师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驾驭能力,机智敏捷的反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再者,对学生的引导是很重要的,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扫清文字障碍。

《背影》教学感悟 篇7

(一) 抓住主线, 反复体味

散文重在形散而神不散, 虽然文章看似比较散漫, 却一直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 就是父爱, 而这父爱的体现便是父亲的背影, 因此要想抓住主题, 就要深挖“背影”中暗含的内容。教学中, 我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几次出现的“背影”, 反复诵读, 体味, 让学生假想自己就是朱自清, 假想自己看到了父亲蹒跚的背影, 来体味父亲无微不至的爱。

(二) 课外拓展, 巩固知识

课外阅读中, 也有一篇《背影》, 它是三毛通过母亲的“背影”来体现母爱的文章, 与朱自清这篇通过父亲的背影来体现父爱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效。所以我将三毛的《背影》拿来让学生对比、总结出两位作者写作手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巩固了学生课上所学的知识。

(三) 切身体会, 升华文章

其实描写母爱和父爱的文章有很多, 学生自己也写过很多相关的作文, 对于父母的爱, 他们都有着深切的体会, 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 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爱, 让他们用切身体会来感受天下父母的伟大, 就会使文章得到升华。因此, 我在教学中, 就让学生畅谈心声, 说说在自己的经历中, 父亲的哪些细节令人难忘。通过小组讨论, 推选1-2人上台演讲, 全班交流, 预期使全课达到高潮。但可惜, 下课的铃声已响起, 只能把这一精彩的环节放在第二节课, 继续讨论。最后, 学生纷纷表示, 父母对自己的爱真的是无处不在, 无微不至, 可是自己却总是让父母操心, 今后一定要做一个孝顺、懂事、让父母放心的孩子。这样, 《背影》的意义便不仅于此。

二、《背影》的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背影》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篇不能避开的文章, 在教学《背影》一课时, 我们应该从中总结一些具有启示作用的东西。比如, 语文课堂要充满文人关怀, 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进行师生互动, 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 富有感染力……

(一) 要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应该具有人文性, 语文课堂应该充满人文关怀。比如《背影》的教学中, 讲到爸爸为我买橘子的时候, 学生就产生了一些疑惑:儿子都已经这么大了, 爸爸应该为他买橘子吗?我抓住学生的疑问让大家讨论。有的学生说, “爸爸很伟大, 他为了儿子可以做一切小道不值得一提的事, 但是每件事都蕴含了深深的父爱, 都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但是也有学生说, “儿子都已经是成年人了, 买橘子这样的事还需要父亲亲自去做吗?儿子年轻力壮, 难道不应该自己去买吗?这样事事包办代替, 不是溺爱吗?”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多学生的思考, 他们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认识。课堂上一阵激烈的讨论声音。我没有阻止他们, 因为这是学生独特的体验, 我们应该主动的激发、维护他们独特的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这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的生命就在于读书的过程中, 以文本为出发点, 引导学生融入自我的体验和感觉,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 引发新的共鸣和思维, 创造出新的境界, 感悟出新内容, 从而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二) 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学就是教与学, 也就是说教学包含着教和学两个内容, 课堂不仅是教师的课堂, 也是学生的课堂, 更是师生不断互动的课堂。我在教学《背影》的时候, 不断的引导学生谈自己的一些经验、体会, 在学生谈的时候, 我认真倾听, 时不时的点头、赞许, 虽然这些行为微不足道, 但是却让学生感受到了我的参与, 于是他们在讨论的时候就会更加认真。在学生讲完之后, 我不仅对他们所说的内容都作了一一点评, 还就自己所体味到的父爱进行了一番诉说, 说到动情之处, 我的眼圈也红了。学生听得很认真, 也很动情, 他们此刻感受到:老师不仅仅是威严、神圣的老师, 更是一个为人子女的晚辈, 这个时候师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了, 教学内容也化为无形渗透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

(三) 激情和富有感情的语言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当然这种语言是发自于教师的内心的, 是心中的真情实感的体现, 而非教师为激怀而抒情, 也不是矫揉造作, 更不是哗众取宠式的无聊言语。教师的语言要有启发性, 富有创造性, 并适当的幽默, 让学生能主动的接近你。新课程的理念认为教师要具有亲和力, 其实教师的亲和力主要是得益于教师的语言的运用。如本课教学中, 当学生自主选择朗读片段时, 大多数学生的选择是“父亲为我买橘子”一部分, 于是深情地说:同学们, 你们的选择使我想起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们”, 我们的父母为我们默默的做着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小到我们经常忽略, 甚至无视。现在就让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这个阶段, 看看文中的父亲为儿子所做的“小事”呢!接下来请学生饱含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如此一来, 学生不知不觉的受到感染, 从而更为投入地读起了课文。

摘要:《背影》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经典散文, 作者朱自清在该文中书写了浓浓的父爱。文章平白、质朴, 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刺激的情节, 只有浓到化不开的亲情, 触人心弦, 使人不禁潸然涕下。本文中笔者针对《背影》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从如何教入手, 对《背影》的教学启示进行了挖掘, 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关键词:《背影》,教学感悟,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尹鸿儒.舔犊情深大爱无言——试析《背影》的情感教育艺术[J].科学教育, 2010 (5) .

[2]吕逸新.情感与形式熔铸成的经典——《背影》文本形式的审美解读[J].现代语文, 2006 (6) .

[3]钱理群.“做”与“不做”之间——读朱自清的散文《绿》《背影》和《春》[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09 (11) .

[4]杨钟玲.《背影》是一篇经典教材[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版, 2007 (3) .

[5]刘康.《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新探[J].语文教学通讯, 2007 (26) .

[6]何年早, 姚桂宁.《背影》及其文化思想价值[J].文学教育, 2007 (7) .

关于《背影》的教学反思 篇8

一、 教学立场:读出文本的个人意义

一线教师的教学话语权至少应体现在这样两方面:一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对经典文本的理解一定会带上个人体验,拥有个人发现;二是作为在教学现场的人,面对真实学情,最有发言权。教师既然不是“知识贩子”就应当和学生一起“发现”,共同成长。每一种文本读解,对于学生都是全新的,但只有教师带着发现的喜悦与学生在文本中相遇,教学才对师生产生个人意义。

为了不落窠臼,我尝试从词语色彩的角度,重新阐释这篇散文。朱自清是一个长于着色绘文的作家,他的很多写景散文色彩浓艳之极。但我们把《背影》当作一幅画来看,看到的是灰色的世界。但凄凉的灰暗之中也有温暖的色彩,细品之下才发现:大衣(紫毛)、橘子(朱红),是很闪亮的存在,“信”(白色),是全文难点,是隐含的色彩。即使是作为一篇纪实散文,也并不是生活的复制。那些历经多年还留存于记忆中的东西,都是有特别意义的,有些东西甚至作者本人并不完全知晓,譬如这些色彩。从“大衣·橘子·信”的色彩角度去读解全篇,可能有些牵强的理解,但是这种新鲜的视角还是让我激动。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一年过去了,还有学生清楚记得这样的一堂课和课上的一些对话,我想这是最好的肯定。

二、 审美追求:追求“语文”的感动

《背影》是一篇很感人的纪实散文。无论怎么教,怎么读,师生不感动,终是失败。但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应当是“语文”的感动,而不能只满足于“思品”的感动。

1. 有限度地唤醒生活经验。《背影》中那种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亲情故事和父子纠葛,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因此,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对文本中的词句产生一种鲜活的感受,让文本鲜活起来。但是,无限度地掺入学生的生活,当然也可以引起学生共鸣,甚至某一个学生亲情故事会让语文现场的学生为之感动流泪,但我提醒自己,那不全是语文的感动,甚至大部分不是语文的感动。只有源于对文本的细品,被词语激荡了自己的心,语文味才足。引入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文本的力量。

2. 审慎地运用影视媒介。从头至尾,我没有引用更精彩的朗读录音或是别的,而采用我和学生的本色朗读,我更杜绝所有煸情的音乐出现,这可能有些偏执,但据我所知,不读书,只听音乐,那些敏感的孩子也会流泪。被打动是好事,但语文课上,我希望是文字的力量在打动学生,而不是别的。

3. 有节制地推出背景知识。厚重是经典老课文的审美特征。首先是因为它带有历史的印记,一部《背影》几多风雨。但什么背景可以出示,什么背景可以不出示,我做了一些取舍。文本是一个艺术体,它不需借助任何力量自有魅力,我不想因为背景的“精彩”而掩盖了文字的光华。

三、 教学实践:让词语成为文本细读的支撑点

越是经典的文本越需要不厌其烦地细读,细读方能品出其中味道。每位教师细读切入的视角各不相同,我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抓住词语,从词语入手理解全篇的情感。比如:1. 皮大衣。这个词与“背影”的寒酸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感受到:经典文本中那些看似细小的东西,都很有表情达意的能量。2. 朱红的橘子。一是扣词细读。重点是父亲攀爬月台部分,引导学生图文对比,体会那一“缩”的艰难,感受到了白描的力量。二是追问促思。让学生不仅能从艰难处,更能从平常琐屑中发现“父爱”。这与其说是培养学生对爱的感受能力,不如说是培养学生“于平常处见精彩”的文本细读能力。3. 白色的信。一是细读“信”,品“父爱”。让学生发现,即使是父亲的“不好”中也不乏亲情温暖。二是细读文,品“爱父”。让学生体会到,儿子不仅理解了父亲,甚至是体谅和宽容了父亲。最后一段的感人力量就在于父子相谐。不知不觉中,“我”已由“爱”的承受者,成为“爱”的施与者了。

上一篇:开心每一天小学生作文下一篇:7班十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