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天津高考试题

2025-03-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天津高考试题

2024天津高考试题 篇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 这里的“学”, 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 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 构成题目, 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 (2)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3) 不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解题】

今年的天津卷作文题, 由导语材料、半命题题目和要求三部分构成。第 (1) 句和第 (2) 句解释了“学”之方式———从师学习, “学”之目的———解惑;第 (3) 句引导考生认识“知之”方式的多元性, 认识关键词“知识、技能、道理”对“知之”内涵的限定性。前两句话的目的在于引导考生从“知”的方式与内容方面认识题目, 进而使考生立意切合题意, 选材合理, 表达准确。因此, 精选所填之字成为写作此题的关键之一。

考生要从自身心得和体验出发, 联系生活实际, 精心选择所填之字, 要选择恰当的动词, 如“思”“疑”“问”“读”“挫”“辩”“习”“践”“游”“行”“用”“观”等。

“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的要求, 其目的在于引导考生展示思维的开放性, 以便更好地表现丰富多彩的“途径”。这正是此“而知之”半命题的魅力所在。

该题留给考生较大的写作空间, 考生可结合自身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方面的心得和体验, 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如, 从思维过程切入, 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 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 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 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 等等。

为了保证文章立意明晰、准确, 切合题意, 在表达中注意以下几点: (1) 在亮明观点后, 要对所填之字的内涵, 做出清晰的界定。 (2) 对所填之字与“知之”的关系作出具体阐述。 (3) 一定要注意所填之字与“知之”的行为主体的一致性。

【范文】

行而知之

天津一考生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何为“行”?行, 就是行动, 就是实践, 就是探索。行而知之, 就是在不倦的实践中、勇敢的探索中获得真知, 从而更好地“行”。

我们回首沧桑的岁月, 抚摸那亘古不变的信条——“行而知之”;我们迎着那穿越时空的猎猎阵风, 领略那弥漫天际的“行而知之”的求知风尚。“行而知之”, 这难道不是先贤对我们的祝福与嘱托吗?

“行而知之”———它是五千年流淌不息的河流所蕴含的历史底蕴与积淀, 是一代代先贤以他们的亲身经历而总结的精华。这精华, 非实践无以明, 非实践无以立, 非实践无以用。

行而知之, 有行才有知。

你看那碧天里翱翔的大鹏, 如果不是飞行, 又怎能振翅逐风, 而知天空的辽阔, 而有抟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志豪情?你看那浩瀚的大海里远洋的巨轮, 正是航行, 才有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理想和信念, 驶往那太阳升起的彼岸。

行而知之, 无实践, 何来收获?

作为中华文化精粹之一的“棋”, 可以说完美地诠释了“行而知之”的重要功用。棋盘之地, 方寸之间, 一步棋走下去, 死生不可知。即使你手上有一本绝世棋谱, 不通过实践将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那绝世棋谱也不过是废纸一张。有的人棋风大气沉稳, 有的人棋风沙场之气十足, 这棋风光靠看无法获得。它必定经过无数次对弈搏杀的磨砺实践方可练就。“行而知之”是我们主宰棋局生死的武器;通过实践, 我们方能举一反三, 提前明了对手的意图, 从而笑傲棋局, 主宰生死。

棋如此, 人生亦然。这世人不知有多少不重实践而错失了获取“真知”的良机, 而荒废了大好青春。面对一场考验, 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 你在惊疑退缩间便与探寻的机遇擦肩而过。海洋深邃神秘, 充满了未知, 可我们若不勇于实践, 又怎能获得深邃海洋之“知”呢?蛟龙号通过一次又一次探索深海的实践, 让我们领略了海洋的神奇与美丽。蛟龙号的实践为我们打开了深海研究的又一扇大门, 让我们认识一个全新的深海世界。

在生活中, “行而知之”不仅是一种方法, 更是一种态度, 一种气派。深谙此道之人必定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 腹有乾坤。他们不古板, 善总结, 懂谋划, 知创新。这样的人才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 而这一切都是实践的功劳。通过实践, 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探自己的所长, 从而开创这盛世繁华, 看遍这江山如画。

2024天津高考试题 篇2

A.饭店的服务 B.饭店气氛 C.饭店信誉度 D.饭店的形象 2.西蒙曾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奖,其代表作是()。

A.《系统理论和管理》 B.《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 C.《管理学》 D.《管理决策科学》 3.饭店的供应商、营销中间商、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以及饭店内部参与营销决策的各个部门,组成饭店的()。

A.饭店的外部营销环境 B.饭店的内部营销环境 C.饭店的宏观营销环境 D.饭店的微观营销环境 4.客账控制的程序是()。

A.入账、建账、交款、编表、夜审 B.建账、入账、交款、编表、夜审 C.编表、建账、人账、交款、夜审 D.入账、交款、编表、夜审、建账 5.双床间又称()。

A.大床间 B.单间房 C.单人间 D.标准间 6.食物中毒有多种分类,铅化合物中毒、有机磷中毒等,属于()。

A.有毒植物食品中毒 B.有毒动物食物中毒 C.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 D.人为的中毒 7.客房预订中心、客房管理系统、文字处理和销售点结账等属于饭店安全硬件系统设备的()。

A.信息处理系统 B.钥匙系统 C.防火系统 D.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8.饭店财务部门对设备的管理着重于资产管理,根据《旅游、饮食服务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饭店设备分为七大类,其分类是()。

A.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分类 B.按技术管理的要求分类 C.按设备的工作性质分类 D.按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程度分类 9.在最高管理层下按专业横向分设管理职能部门,各部门在其业务范围内向下级发布命令、下达指示是()。

A.矩阵制 B.职能制 C.直线一职能制 D.事业部制 10.根据放弃使用货币时间的长短而获得的报酬就是资金的()。

A.利息率 B.时间价值 C.利润率 D.投资收益率 11.酒店促销是指酒店通过人员推销或非人员推销的方式,向目标宾客传递产品或服务的存在及其性能、特征等信息,帮助宾客认识酒店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利益,从而引起宾客的兴趣,激发宾客的购买欲望及购买()的活动。

A.心理 B.需要 C.兴趣 D.行为 12.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评价期内要实现的工作目标,然后,由监督者和员工根据业务或环境变化修改或调整目标,是绩效考评方法的()。

A.关键事件法 B.排序法 C.角色扮演法 D.目标管理法 13.酒店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主体是(),客体是酒店员工及其所从事的职业,酒店对其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

A.当地政府 B.旅游局 C.酒店 D.旅游行业协会 14.酒店服务质量的首要特点是()。

A.对员工素质的依赖性 B.评价的主观性 C.内容的关联性 D.构成的综合性 15.拥有或管理两家以上的酒店,这些酒店使用统一的店名、店标,统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标准,进行联合经营。这种酒店企业形式是()。

A.独立经营 B.酒店集团 C.酒店自联组织 D.酒店企业集团 二、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16.饭店管理者要完成任何一项具体的管理工作,都必须使各种管理作用形成闭合回路。这些管理作用主要是()。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17.饭店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管理有很大差异,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综合系统的管理体系 B.善变求新的应对机制 C.以人为本的根本立场 D.供求相适的经营策略 18.饭店财务管理中体现出的经济关系主要有()。

A.饭店和国家税务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 B.饭店和投资人之间的权责关系 C.饭店和债权人之间的权利关系 D.饭店和其他企业、相关部门产品的交换关系 19.随着宾客需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饭店配置了特殊楼层(客房),如()。

A.总统套房 B.女士客房 C.无烟楼层 D.行政楼层 20.以下属于问询处的职责有()。

A.回答宾客有关饭店部门服务的一切问题 B.代客对外联络 C.电话总机服务 D.商务服务 21.按照饭店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可以将客房预订分为()类型。

A.临时类预订 B.短期预订 C.确认类预订 D.保证类预订 22.设备在饭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饭店设备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A.提高员工素质 B.保证饭店生产的正常进行 C.提高工作效率 D.提高饭店整体管理水平23.饭店安全事故处理的原则是()。

A.谁主管谁负责 B.三不放过 C.依法办事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 24.从等级链原则出发,引出了组织管理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们是()。

A.权力和责任原则 B.信息反馈原则 C.服从命令原则 D.命令统一原则 25.饭店市场细分的原则有()。

A.可衡量性 B.可达到性 C.可行性 D.效益性 三、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不正确的在答题纸上划“×”,每小题2分,共20分)26.酒店等级是指一家酒店的豪华程度、设施设备、清洁卫生、服务范围、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指标所反映出的其在酒店业内的级别与水准。(√)27.管理幅度是指一位管理者有效管理直接下属的人数。管理层次越高管理幅度越小,管理层次越低管理幅度越大。(√)28.客房清扫是客房部的基础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清扫中,没有太多操作要求,打扫干净就行。(×)29.餐饮部员工的工作时间长、劳动量大,在工作中还会受委屈,这给员工带来了巨大的身体和心理的压力,不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30.酒店的设备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能够长期、多次使用的机器、机具、仪器、仪表等物质技术装备的总称,是酒店的固定资产。(√)31.酒店安全管理中的“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制定类似事故的防范措施不放过。(√)32.酒店产品(服务)制订价格之后,并非一成不变,还应该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33.酒店服务人员的个人素养、操作技能、应变能力、即兴表现等不会对酒店服务质量产生影响。(×)34.酒店业结构对酒店竞争原则和战略的制定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35.酒店战略涉及酒店的生存和发展、酒店整体经营目标,以及具有共性和指导全局作用的决策和行动。(√)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什么是酒店危机管理?请说明如何防范酒店危机? 答:(1)酒店危机管理就是酒店通过对危机的监测、防范、决策,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危机进行及时处理,达到避免和减少危机的产生,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过程。(2分)(2)酒店危机防范的措施有:

①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及时收集各类信息,捕捉危机预兆。

(1分)②强化危机意识。酒店必须对环境保持高度警觉,通过培养、强化酒店内部人员的危机意识,将风险降到最低。(2分)③设立警戒指标。设立警戒指标是酒店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防范危机发生的有效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警戒指标应表现为具体的数字指标而不是空泛的文字。(2分)④拟订危机应变计划。危机应变计划是酒店处理危机的行动纲领,它表现为各类可行的操作程序。它要求酒店设想可能发生的诸多危机威胁,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行动对策。(2分)⑤进行危机模拟训练。通过定期的模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危机管理意识,还可以检测已拟订的危机应变计划是否充实、可行。(1分)37.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是什么? 答: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有下列七步:

第1步:自我评估。自我评估是指员工通过各种信息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性格和行为倾向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1分)第2步:环境分析。对职业环境可采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法进行分析。

(1分)第3步: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清晰地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的战略性和根本性的问题。(1分)第4步:确立职业目标。通常,职业目标有短期、中期、长期职业目标以及人生目标。职业目标的确立是以职业定位为根据的。(1分)第5步:确定职业生涯路径。职业生涯路径包括了由初级到高级发展的职业阶梯,主要描述个人职业发展的一般路线或理想路线。(2分)第6步:制定职业生涯行动计划。职业生涯行动计划是指员工为了达到长短期的职业生涯目标而制定的措施方案。(2分)第7步:评估与反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去检验,及时诊断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2分)五、案例分析题(20分)38.用心的回报 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小白在某高端度假酒店客房部已经学会独立完成一个海景套房的清洁工作。某天上午,小白礼貌地敲了1806的房门准备打扫客房,确定房间内没有回应后,她打开房门,准备打扫客房卫生。当小白轻声走进房间准备拉开窗帘的时候,她发现宾客李先生正坐在房间看书。

小白马上跟宾客打招呼,李先生爱理不理。打扫中,李先生对小白的善意交流毫无回应,气氛非常尴尬。小白在整理完客房后即将离开时,问道:“李先生,房间打扫好了,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吗?” “牙签。”李先生小声地说。

“请您稍等!”小白迅速取来牙签,李先生对小白的服务没有回应。

第二天早上,当小白再次打扫1806房间的时候,相同的事情发生了,李先生仍然对她不理睬,并在打扫结束的时候又向小白要牙签。

第三天,小白在敲门进入客房,见到李先生便说:“早上好,李先生!给您准备了牙签,我先放桌上。”这时,小白注意到李先生抬起头,微微一笑说:“谢谢你!我今天不需要了,不过谢谢你还记得关心我。你随意打扫吧。”尽管李先生和小白还是没有太多的交流,但是让小白开心的是,午饭后,在走道上遇到李先生时,李先生主动跟小白点头,微笑示意并问好。

问题:

(1)实习生小白是怎么通过自己的服务取得宾客信任的?(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客房服务质量是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的看法。

2024天津高考试题 篇3

天津卷 题目

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K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考题解读

题目“好写”

“写好”不易

贴近考生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现实意义,易于引发考生的联想与思索,并且具有开放性与限制性,这是天津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从2015年的“范儿”、2016年的“我的青春阅读”,到今年的“重读父辈这部书”,都较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天津招考资讯网认为,今年的天津卷作文以考生为本位,文化意蕴深厚,思辨色彩鲜明,平实中显大气,平易处见深刻。作文试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入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对过去的生活重新发掘、重新梳理,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这是一道“好写”的题目,但若想“写好”,却不太容易。

1.清晰定位“重读”与“长辈”

“长辈”是一个外延较大的集合,父辈包括父母、叔舅、姑姨等,祖辈又有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同辈同代的那群人等。“重读”则隐含着“以前读过”,只是以前的“读”可能或流于肤浅,或过于感性,或存在误读等,而“重读”则是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理性认知,会带来思想的碰撞,也可以说是一次继承与超越。

2.选准最“适合”的切入点

材料对如何“重读”有六个方面的提示,动笔前要深入思考:读到的“人生的事理”是什么,“传统的积淀”有哪些,“时代的印记”包括几个方面;读出的“我们自己”是什么时候或怎样的自己,长辈的“成长与成熟”有怎样的标志,你与长辈之间的“共识与分歧”到底指什么(或有哪些“分歧”,如何取得“共识”)。省略号则提醒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去“读”这部书。但这部书容量很大,重读的收获也是多方面、多向度的,一篇800字的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最独到,素材积累最丰富,最能写出自己特色的角度作为写作的切入点。

另外,是写一个长辈,还是写一组长辈(包括入选的标准如何确定),这也是不能忽略的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3.优化文章的“呈现”与“表达”

写好记叙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要选取(包括如何选取)这部“书”的哪些章节、哪些片段作为“重读”的重点,这是作文的基本内容与框架;其次要考虑好如何新颖、自然地开篇,如何详略分明、简要明晰地“复述”,如何解析、评述、点睛,如何收束得有分量、耐人寻味等等;第三,还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彰显自己的语言表达等方面优势。写好议论文,要考虑几个基本问题:第一,为什么要重读父辈这部书?第二,如何重读这部书?第三,重读的所感所悟所得是什么?至于采用怎样的行文思路,用哪些分析、阐释的方法,如何凸显自己的表达优势等,则因人而异。

其他文体(包括特殊文体),同样要考虑如何在符合写作规范的基础上,突显自己的特色(包括思维、内容、文采等等)。

阅卷实录

今年又一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虽说不像去年那么兴奋与期待,但还是早早做好了准备,6月10号上午提前半个小时就到了南开大学第二教学楼四楼的计算机房外。

安检、保卫很严格,几个年轻的武警严阵以待,进入要查验相关的证件。阅卷有严格的纪律要求,《评卷工作人员守则》中有“不得将与评卷有关的文件、资料、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等带出评卷场所,评卷情况不得外传,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参考答案”等条目。

上午阅卷者学习、研讨作文评分细则。阅卷组负责人首先对今年的作文试题命题设想及评分细则作具体解说。大意是.人伦关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而“重读长辈”是一种致敬,也是一种反思。

作文题立意角度较为丰富,各层次考生都能够找到发挥空间。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蜚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

学习完评分细则,所有阅卷者对标卷进行模拟打分:然后负责人具体解释每份标卷的分数及具体原因,并提醒阅卷者在比较之后做调整,差距较大的尤其要细细体会。

下午进行“试评”,阅卷者打的分不存盘,不作为最终的得分记录;试评的结果只作为阅卷组掌握阅卷教师评分合理度、准确度(或日可信度)的参考数据。阅卷队伍主要由两类人构成:南大的研究生、中学教师。有的研究生(如博士)能参加三四次的高考阅卷,所以有几张面孔感觉很熟。有些“研一”新生是阅卷的新手,他们跟几个第一次参加阅卷的同行,被组长悄悄耳语了几次。我知道,这是在提醒他们要注意把握尺度,就提醒自己要千万小心,因为去年我也曾被“特别关照”过。

正式阅卷开始。有了去年的经验,我很快进入了“途中跑”。先浏览,获得对作文的总体印象;然后有重点地扫描某些片段或段落,看哪些方面比较突出;最后综合评价,给出总分和各项的得分,基本六七+秒就能搞定一篇作文。但自我感觉是负责的,打的分是禁得起推敲、对得起考生的。

见到高考试题后与其他老师聊天,一致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很难写出正儿八经的议论文,平时“专攻”议论文的考生这次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道作文题更适合写记叙文(包 括记叙类随笔),而平时训练写记叙文的考生比较少。所以,考场作文写得出色、写得精彩的应该不会太多。

事实果如我等预料。记叙文占到考场作文的一半多,但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的作文的确属于凤毛麟角。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重读长辈”写成了“长辈颂歌”。“莺读”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读”,但“读”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具体解析、深入思考,是用理性的眼光审视长辈,从他(或他们)的人生经历及相关事件中获得新的认识;“重读”则意味着要在以前“初读”(或“浅读”“误读”)基础上有所深化或矫正。可以是致敬,可以是赞礼,可以是对照,可以是自省。至于“读”什么,怎样去“读”,有什么收获,则取决于文奄的写作目的(即“为何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必须根据写作目的选择材料、处理详略、精心布局。很多考生的文章,赞颂长辈的勤劳、勇敢、诚信、正直、大度、进取、创新等等,从这些角度解读长辈当然是可以的,但他们只是单纯地呈现事实,只是程序化地进行歌颂,至于长辈们“为什么”会如此、“我”思想或心理有哪些触动、“我”有了怎样的新思考与新认识、今天重读长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等等,则很少或根本没有触及。这样的作文其实缺少真正的“读”。

二、作文过于模式化、套路化。大多数考生的作文是“总一分一总”式的,开篇用华丽的排比引出话题。然后用几个小标题(或领起句)具体列举长辈值得敬佩、赞颂的几个方面,每个小标题(或领起句)后写一件或几件关于长辈的事,最后再用华丽的排比结束。看多了,觉得很讨厌,很反胃口。写作文不是不可以用模式和套路。

关键是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要把模式用活,而不是被套路束缚住了手脚。

三、虚构、编造痕迹过重。

很多作文所写内容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如爷爷很慈祥,对谁说话都笑呵呵;姥姥很时尚,苦练街舞上电视;爸爸很上进,年近五十参加业务进修;妈妈很善良,跟邻居关系很融洽;叔叔很新潮,与时俱进不落伍等。

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平时缺少对长辈的具体观察与思考,只是凭印象“想当然”地认为长辈“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从生活中提炼、加工、整合出来的。

四、在“怎么写”上缺少变化。

很多考生的作文,或者只是单纯地按照时间顺序再现事实,或者只是简单地罗列几件具体的事,缺少鲜明的“文章”意识。什么时候详写,什么时候略写;什么时候写实,什么时候写虚;什么时候写思考,什么时候该抒情;如何开头,如何结尾;是用整句还是散句,是平实表述还是形象表达等等,从很多考生的文章中基本看不到相关的痕迹。经过这次阅卷,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强化“审题”意识。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对试题中的关键词及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理解,其次要把试题隐含的内容、思维、表达等方面的要求明朗化。如果作文在审题方面出现了问题,即便其他方面再出色,也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数。

二、要关注、思考生活,今年9套高考作文试题都提出了这个问题。那种不食人间烟火、或动辄“与古人对话”,“曾无一字关民瘼”式的写作倾向必须矫正。

三、文章样式的多样化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文体选择过于单一,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缺少变化,这些都反映出高三写作训练存在的问题。我阅卷的时候,读到一篇清新隽永的叙事抒情散文,一篇内容具体、思路清晰、语言活泼的记叙文,或一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表达灵动的杂文随笔,那份兴奋、那份激动,真的就像闷热的屋子里突然吹进一股清凉的风一样,想不给高分都难。评分标准等级 类别

一等(20~17分)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内 容 2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或不健康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体较工整

符合基本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流畅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生动

略显个性

天津卷高考作文 篇4

比尔盖茨曾言:微软离破产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诚如斯言,当今世界变化之迅猛,非常人所能预料。因而,忧患意识便显得尤为重要,有忧患于心,忧于当下,警于未来。

忧患似一樽古朴的警钟,拨散人内心的浮躁,换来渠清如许之心。华为内部曾传有打败苹果,干掉三星的口号,但立刻被任正非严惩并禁止了。诚然,华为已不可与当年相提并论,但实力却依旧比不过苹果,任正非这样做最为重要的目的,即是让员工潜心研究,以忧患之心面对未知的挑战。正因有忧患意识贯彻于华为精神,引导华为发展,才有了面对美国封锁的云淡风轻与傲然自立,有了手握5G的一览群山与坦然自若。秉忧患之心,方得御览天下之大观。

而固步自封止步不前,必将经历时代与市场之淘汰,化为尘埃。多年之前,在手机通讯刚兴起之时,诺基亚便以凌云之势力压其他手机企业,立于市场的顶峰。然而,诺基亚自满于业绩,不做进一步的研发,最终于二十世纪销声匿迹,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笑柄与所谓的.怀念。以被物质撑得过饱后的漠然对待世界时,世界必将以默然还之。因而以忧患内核,植于时代产品中,方可展其价值与光彩。

诚然,忧患能引领我们无惧世界洪流,然而,忧患也绝不是禁锢思想与才华的铁笼,若以忧患之心,给与未来过多的关照,我们也终将止步于斯,未有翱翔天地之广阔与博览群星之机遇,而成为一个平庸的灵魂。

青年更当以忧患之心,圆己之梦而成大国之梦。身处新时代洪流之中,我们极易迷途远方,成为一颗无用的弃子,精神之海也将失去特有的波澜。因而以忧患之旗,引领我们的学习生活,益治其文,我们才能无悔于青春无愧于未来。当别人都在随波逐流时坚定自我,始终相信自己的人,即使经历了许多困难,最终却能够笑着。

忧患即智慧,患其一生,方能于每条纵横阡陌,遇见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2024天津高考试题 篇5

众所周知,按照裂纹表面上质点的相对位移,裂纹可分为张开型、滑移型和撕裂型(又称为Ⅰ、Ⅱ、Ⅲ型裂纹)三种基本类型.由于受力形式的复杂性,在实际结构或机构中很少出现纯Ⅰ、Ⅱ、Ⅲ型断裂的情况,更多情况下出现的则是各种形式的复合型断裂[1,2,3,4,5,6,7,8]。本文应用MTS试验机和自行设计的无限可调复合型断裂实验夹具对AA 2024-T4材料进行断裂性能进行了研究。

1 试验方法

基于COD理论的理论基础,应用MTS试验机采用控制位移法来对断裂进行研究,在实验时,利用P(力)的增大来控制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量,使裂纹尖端往后1mm处的张开位移逐渐到达裂纹扩展的临界值,当达到裂纹的临界值时裂纹扩展Δ,扩展后试件所受的力就会得到释放,P下降。(在此过程中P有一最大值即是裂纹尖端往后1mm处的张开位移达到达临界COD值的时刻,就是实验所要采集的值),因为位移控制是在单位时间内位移量一定,位移继续增加,P继续上升,当又达到下一个临界COD值的时刻,裂纹继续扩展。

根据所做试验的复合角度,通过无限可调复合型断裂实验夹具来调节角度。MTS试验机、无限可调复合型断裂实验夹具及试件如图1所示。

实验共使用了0°(I型)、30°,45°,90°(Ⅱ型)四个不同方向试件各四组,角度由加载方向和预制裂纹方向的夹角确定。

2 预制裂纹

做断裂实验时,必须先给试件一个预制裂纹,才能有裂纹尖端往后1mm处的张开位移,其裂纹长度的确定根据a/w及实验机的最大拉伸力来确定。再根据强度理论式(1)、式(2)得出加载的均值和峰值。

式中:Pmax为最大荷载,Pmin为最小荷载。

根据材料参数,得出以Pmax=10kN、Pmin=1kN,均值P均为5.5kN、峰值为9kN,加载速率0.2kN/S,为了保证试件上的裂纹能够扩展,预制裂纹长度(不包括刻槽长度)每个方向的不一样0°(Ⅰ型)时为3mm、30°为3mm、45°为4mm、90°(Ⅱ型)为6mm。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进行几度的裂纹扩展实验,预制裂纹时都必须以I型为夹置方向(如图2)。

3 AA 2024-T 4(6mm)断裂性能研究

4个角度的加载,采用试件的裂纹方向分别为:0°(I型)加载,裂纹方向L-T方向,30°时,裂纹方向T-L方向,45°时,裂纹方向T-L方向,90°(Ⅱ型)时,裂纹方向T-L方向。通过实验记录到的力P(kN)和裂纹长度Δa(mm)值,得出0°(I型),30°,45°,90°(Ⅱ型)各四组试件的P-Δa曲线,研究试件的受力与裂纹稳定扩展长度的关系如图3。

从上面的四个不同角度的P-Δa曲线图可以明显看出P值都是随着裂纹扩展的增加先大后小,当P值到达各自不同的最大值时就开始降低。不同的角度的P-Δa的关系不同,因其受力方式不同从每个角度的条曲线来看,实验有较好的重复性,其中有个别曲线P的上升阶段随的变化不明显(如45°第二组的曲线),可能是由于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造成的;90°4组曲线P的上升阶段随Δa的变化明显,但达到最大值P后迅速下降,是因为这个角度的试件预制裂纹较长,P达到最大后仅稳定扩展了很短的距离就失稳破坏,该部分数据采集较少。

为了直观的对比4个不同角度时裂纹稳定扩展路径,4个试件的扩展路径拟和到一张图上。如图4中的角度为试件加载的角度。

从图4观察,0°(I型)、90°(Ⅱ型)加载时裂纹的扩展路径几乎重合,沿着预制裂纹的方向扩展。两者的区别在于90°(Ⅱ型)加载时曲线图上的曲线平滑而0°(I型)加载就显得比较粗糙,裂纹为塑性断裂30°、45°加载时裂纹的扩展角度基本与加载方向垂直。

4 结论

本文针对AA 2024-T4材料进行了断裂性能的实验,分别比较了L-T、T-L两个方向CT试件和I型(0°)、复合型(30°)、复合型(45°)、Ⅱ型(90°)加载角度时的作用力与裂纹稳定扩展是的裂长度的关系,即P-Δa曲线,得出最大临界值等相应的断裂参数。可以看出裂纹出现在物体的不同位置、受力形式不同其最大临界力等断裂参数有着明显的不同,试验表明塑性材料一定情况下可以带裂纹工作并描绘出这4个角度时的裂纹扩展路径,比较I型(0°),复合型(30°),复合型(45°),Ⅱ型(90°)加载角度下裂纹扩展的方向和路径。在工程上通过对裂纹路径的研究,可以在设计工件时避免裂纹通过工件的关键部位。

参考文献

[1]李亚智.有限元法基础与程序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Sutton MA,Reynolds AP,Yang Bangcheng,et al.Mixed modeⅠ/Ⅱtracture of 2020-T3 friction stir welds.May 2002

[3](美)Kobayashi A S.断裂力学试验技术Ⅰ.李鸿发、王家石,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

[4]高庆.工程断裂力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6

[5]黄维扬.工程断裂力学.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2

[6]杨卫.宏观断裂力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

[7]赵建生.断裂力学及断裂物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天津高考作文材料 篇6

由此,我们认为高考作文命题应该遵循作文及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高考作文题应该贴近现实,让学生有话可写;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品味人生,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感受时代的冲击和震撼,从而把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和思考表达出来。

近年来,天津卷高考作文一贯喜欢“以小见大”,倡导作文的“生活化”、“通俗化”,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但要想写好作文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思想积淀和语言表达功底。以此来审视天津卷高考作文,我们认为天津卷的作文是别有意味的。

首先,该作文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审题压力,以“重读长辈这部书”为切入点,命题人给考生提供了启发学生思维的写作角度:“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这样,考生可以在此引导语的启发下,充分调动自己与长辈的生活经验,自主地选择自己最有感触、最感兴趣、最有话可写的角度来写,既可以写自己读出的正面体悟:如事理、传统、时代的印记等,也可以读出他们的“思想落后面”以及他们与自己的矛盾、分歧、代沟等,而且要想写得深刻,就应该要进行思辨性地阐发,可见该作文命题写作角度多元,具有开放性,很好地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调动考生平时与长辈们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并“以小见大”地发掘出具有一定形象性、思辨性、审美性的内涵。再者,人生就是一本书,阅读长辈,既能从中汲取人生的营养与智慧,也是以长辈为镜子,进行反思自我与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途径,这也体现了该命题“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可见该作文命题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

需要提醒的是,在文体的选择上,天津卷特别强调“文体特征鲜明”,所以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想写成什么文体就写什么文体,而是应该根据你所要写的内容,选择适合这一内容的文体来写,而且一旦选定写某种适合内容要求及自己特长的文体后就要按照既定文体要求,力求写成这一文体,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更多您感兴趣的高考试题相关文章推荐:

1.20全国卷III高考作文材料

2.年全国卷II高考作文材料

3.2017年全国卷I高考作文材料

4.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材料

5.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材料

6.2017年浙江高考作文材料

7.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材料

8.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材料

天津高考英语作文 篇7

范文: Turning a bad mood into a good on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have a good mood in our daily life. If you have a good mood , you will be happy with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 Most importantly, you will have an optimistic effect on the people around you. We all will live a harmonious and happy life .It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as well.

However , sometimes when you meet some difficulties , when you quarrel with others or when you fail in doing something , you may have a bad mood. If so , you should get rid of it as soon as possible. As we all know , everything has two sides. So you should think more about its bright side. We are sure that everything will be better with time passing by . Remember : only you can make yourself happy.

I hope that everyone has a good mood every day !

2024天津高考试题 篇8

获得满足微电子封装要求的高颗粒体积百分含量(Vp >0.6)复合材料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尽量压紧颗粒使其达到最大的理论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等径球随机排列时的体积比随挤压条件的不同而在0.59到0.64之间变化,当采用不规则的颗粒成型时Vp还会降低。本工作采用具有两种粒径分布的SiC制备预制体,通过挤压铸造制备SiCp/2024 Al 复合材料,并研究预制体氧化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 实验过程和方法

实验用基体合金采用2024Al合金,其成分为Al-3.8Cu-1.5Mg-0.5Si-0.5Fe-0.3~0.9Mn-0.25Zn-0.15Ti-0.1Cr(质量分数/%)。磨料级SiC颗粒购于北京砂轮厂,其颗粒尺寸分别为10μm和200μm。将粒径为200μm 的SiC粗颗粒与10μm的细颗粒按不同比例配料,球磨混合24h后烘干,用ϕ60mm模具干压成形,成形压力为100MPa。然后经1100℃,4h氧化处理,使SiC颗粒表面生成SiO2氧化层,并利用SiO2的粘接作用提高预制体强度。采用具有最高陶瓷体积含量的坯体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体;同时采用相同的颗粒配比和成形工艺制备了未经氧化处理的SiC预制体。利用上述两种预制体,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得复合材料(75%SiCp/2024Al,体积分数),其中预制体预热温度为590℃,铝合金浇注温度为850℃,铸造压力为65MPa,保压时间5min。

复合材料密度根据国标GB1966-96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试。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试样尺寸为36 mm×4 mm×3mm,跨距为30mm,压头移动速度0.5mm/min。断裂韧性测试采用单边缺口梁法,试样尺为寸30 mm×2.5 mm×5mm ,切口深度为2.5mm,跨距20mm,压头移动速度0.05mm/min。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断口进行观察。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双峰粒子级配密度

对200μm与10μm两种粒径SiC颗粒按不同配比制得的预制体进行体积含量的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只有粗颗粒时预制体中陶瓷体积含量为60%,随细颗粒的加入,预制体中陶瓷体积含量逐渐增加,当细颗粒质量分数达到20%时,陶瓷体含量达到最大值75%,比仅有粗颗粒时提高了25%。此后再增加细颗粒含量,预制体中陶瓷体积含量开始下降。

Spaepen F[7]研究得出相同粒径的颗粒随机排列时的体积比在0.59到0.64之间变化,要得到高颗粒体积百分含量的实际有效的方法是使用不同粒径的颗粒,并且细颗粒与粗颗粒的粒径比要小于临界值0.154[8]。J M Molina等人[9]也得到同样的结果,利用细颗粒的质量分数为30%左右的SiC混合物可以得到了陶瓷体积百分含量为85%的预制体。本研究中,细颗粒与粗颗粒的粒径比要小于临界值,但由于颗粒形状不规则,不能保证理想排列,使得最终预制体中实际陶瓷体积百分含量低于85%。同时,由于粗颗粒具有较宽的粒度分布,使得本研究中细颗粒质量分数为20%时坯体的陶瓷体积含量就达到最大值,与J M Molina等人的研究结果略有不同。

2.2 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形貌

氧化处理及未氧化处理的预制体经挤压铸造后获得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形貌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以粗颗粒为骨架,细颗粒和铝合金基体填充在粗颗粒骨架间隙中。两种复合材料均可见一定孔隙,而氧化处理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孔隙略高于未氧化处理的。由于粗细颗粒的混合使孔径分布不均匀,在挤压浸渗过程中,金属液填充性变差,合金液会优先沿着大孔隙渗入而越过小孔隙,从而出现个别小孔隙不能完全填充的情况。而在氧化处理过程中,在SiC颗粒表面生成SiO2膜,将颗粒连接起来,这虽然

提高了预制体的强度,但也使得某些细小孔隙变得封闭起来,在进行挤压铸造时,铝合金液无法渗入,从而导致孔洞生成,所以预制体经过氧化处理后,所得的复合材料孔隙较未氧化处理的多。

2.3 力学性能

表1为两种复合材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预制体经氧化处理后,抗弯强度与断裂韧性均有所下降,尤其是抗弯强度从288MPa下降到173MPa,而硬度基本相同。与基体合金相比,陶瓷颗粒的引入使硬度有很大提高,但是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大大降低。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失效主要包括陶瓷颗粒断裂、陶瓷/基体界面解离和基体断裂三种形式。

图3 为复合材料断口在SEM下的显微形貌。从图3可以看出,两种复合材料的失效形式基本相同,主要是粗颗粒的脆性断裂和细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解离两种失效模式。

本工作研究的复合材料由两相构成:塑性较好的合金基体和硬质的SiC颗粒。因此,两相之间存在热弹性不协调,尤其是在界面附近区域;这导致两相内部产生交互应力,这一交互应力导致基体内除统计位错以外形成几何位错。SiC的膨胀系数为5.4×10-6/K,而铝合金的热膨胀系数为20×10-6/K,两者相差很大,SiC颗粒与合金热膨胀系数的巨大差异导致基体内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残余应力进一步导致位错的生成。上述因素导致复合材料比基体应该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屈服应力和断裂应力,这在早期的研究中已采用不同模型进行了分析[10,11,12,13]。 本实验中,由于陶瓷体积含量已达到75%,此时制备过程中的热失配非常大,反而导致基体性能下降。并且所采用的粗SiC颗粒粒径达到200μm,增强效果不好,同时粗颗粒本身已经含有裂纹,这将对复合材料的变形行为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由于粗SiC颗粒中裂纹的存在,当颗粒受到某临界应力(颗粒断裂应力)时,很可能会发生破碎。含裂纹SiC颗粒的断裂应力可由下述方程估算[14]:

undefined

式中:E是SiC的弹性模量,为480GPa,γs是固体表面能,约为0.1J/m2。ρt为裂纹尖端半径,a0是SiC晶格常数,c为裂纹长度。假设某一极端尖锐裂纹,即ρt=a0,裂纹长度2.5μm,SiC断裂应力为219MPa;若裂纹足够钝化,ρt=4a0,裂纹长度10μm,断裂应力则变为346MPa。本工作采用200μm的粗SiC颗粒与10μm的细SiC颗粒作为增强体。粗颗粒内部存在大量裂纹,裂纹长度彼此也不尽相同。假设裂纹最小长度大约为2μm, 裂纹尖端直径4a0,则SiC颗粒断裂应力为438MPa,若某些颗粒具有较大的裂纹(约5~10μm),那么SiC颗粒断裂应力将更低。这些计算表明SiC颗粒将在某临界值以上的应力作用下发生断裂,复合材料的基体的强度高于单一SiC颗粒(含裂纹)的临界断裂应力,由于热弹性不协调,裂纹将在界面处生成,并很容易穿过含有裂纹的SiC颗粒。换句话说,复合材料中SiC颗粒的存在使裂纹更容易扩展,而没有对铝合金充分发挥强化效果。

另一方面,从显微组织形貌上看,复合材料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孔隙缺陷,这将导致复合材料强度和断裂韧性较低。并且氧化处理工艺使得复合材料具有更多的孔隙,因此预制体经氧化处理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低于未氧化处理的复合材料。

硬度是材料抵抗压入变形能力的综合表现。陶瓷颗粒的引入导致复合材料硬度较金属基体明显提高。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材料的硬度与基体的性能、界面结合强度、陶瓷种类及含量、预制体强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在本研究中,导致复合材料硬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材料内部缺陷数量,二是预制体强度。由于SiC陶瓷颗粒体积含量较高,因此硬度测试时,陶瓷颗粒承担大部分载荷。预制体经氧化处理后,强度较未氧化处理的预制提高,陶瓷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强度,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抵抗压入变形的能力,即有利于提高硬度;但是氧化处理又导致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增多,这将降低复合才材料的硬度。以上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两种复合材料硬度差别不大。

3 结论

(1)用粒径为200μm的粗SiC颗粒与10μm的细颗粒进行混合,当细颗粒质量分数为20%时,100MPa干压成形得到预制体中陶瓷体积含量达到最大值75%。

(2)陶瓷体积分数为75%的未氧化处理的预制体经挤压铸造所得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达到288MPa,断裂韧性达到8.7MPa·m1/2。复合材料的失效主要是由于粗颗粒的解理断裂和细颗粒与金属基体间的界面解离。

(3)预制体经氧化处理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未氧化处理的有所降低,但硬度变化不大,HRA约为70。

摘要:采用干压成形将200μm与10μm的SiC颗粒按不同配比混合制得多孔陶瓷预制体,当粗、细颗粒质量比为8∶2时,预制体相对密度达到最大值75%。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得陶瓷含量为75%的SiC/2024Al复合材料,研究了预制体氧化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未氧化处理的预制体经挤压铸造所得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达到288MPa,断裂韧性达到8.7MPa.m1/2;预制体经氧化处理后所得的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较未氧化处理的有所降低,但硬度变化不大,HRA约为70。复合材料失效破坏的主要机制是SiC大颗粒解理断裂和小颗粒与金属基体界面解离。

天津高考大纲数学 篇9

天津市高等院校春季招生统一考试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符合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毕业生参加的选拔考试.

二、考试能力要求

数学科目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察能力”的原则,测试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计算技能、数据处理技能、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

(1)计算技能: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数、式、方程的正确运算、变形和处理资料;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2)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3)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画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图形中各种基本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4)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5)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三、考试内容

本学科的复习考试内容包括代数、三角、几何及概率与统计四个部分.对知识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了解、理解、掌握。高一级的层次要求包含低一级的层次要求.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进行识别和直接应用.

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 (定义、定理、法则等) 有理性认识,能利用所列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并形成技能, 知道与其它相关知识的联系,能解决与所列知识有关的问题.

考试内容及对应知识的要求见表1―表4.

(一)考试方式

考试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题目数分别为8、6、4,试卷共18道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占总分的56%,解答题占总分的44%.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总体难度要适当,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三)试卷内容比例

代数 约40%

三角 约20%

几何 约32%

上一篇:年中总结报告通知下一篇:元旦英语优秀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