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
多年来,时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试就是计算题过不了关。”每当听到这句话时,一种本能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也正是这种责任感促使我对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进行多次分析。通过对大量的错例综合分析后,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计算法则未掌握造成的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质极其导致的不良计算习惯所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我对教学作了以下总结反思。
一、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学生对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很多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往往以“粗心”为由原谅自己。针对这种情况,我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让粗心大意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如在测验后的试卷分析中,我要求学生做下面两件事:⑴统计由于计算错误而失的分数。⑵找出错误所在并分析错误原因。通过统计和对出错原因的分析,学生几乎都不是计算方法的错误,而是由于不认真审题、字迹潦草、不检验等不良习惯所造成的。我还把一些计算正确率一直较高的学生的作业本、草稿本、试卷给同学传阅,并让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使这些计算正确率较低的学生思想上有所震动,改变认为“粗心”是出错主要原因的错误看法,产生了想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愿望。
二、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操作过程。
如何提高计算正确率,更重要的是还要教会学生提高正确率的方法,计算时合理的操作过程就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方法之一。比如错误率最高的四则混合运算,就应使学生掌握以下策略:仔细抄题→认真审题→正确运算→步步检查、及时纠正。正确结果从何来,良好习惯是保证。
上述操作过程先让学生知道,再通过一定的训练,使学生能自觉地执行。在训练过程中节奏不能太快,数量不能太大,练习量要少而精,使学生能有时间进行细心运算,并能体验到全对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
三、教师自己要改进批改作业的方法。
在作业量上,布置时要少而精,但要求书写整洁、计算正确。在批改方法上,我作了如下一些改进措施:批改时将错题用红笔圈出,并发还给学生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订正后再交教师批改。这不仅能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检查找出错误所在,并且印象深刻,今后不会再错。
四、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班级中的学困生往往是教师没有及时发现的,因为他们在知识技能上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等到问题越积越多,教师想消除这些问题就十分困难了。而我是这样做的:
⑴运用教师以前教学中获取的反馈信息,估计学生学习中的困难,预作防范。
⑵指名板演,加强课间巡视,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⑶做好练习后的讲评,开展交流,多向反馈,集思广益。
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等于降低对算理的理解
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运算技能的训练, 简单重复练习很多没有意义的题目, 这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现在提倡注重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算理的出现是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 不再是以前的纯粹的计算教学;另一方面是学生要学会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 学习运算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不是单纯为了计算。通过现实情境进行算理教学, 学生才会知道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找到答案, 一个算式也可以用不同方式确定结果。但是我们也要避免仅仅强调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展开上花费很多的精力, 影响到学生对算理的正确理解。我们通过探索算理去吸引学生,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 需要操作、实践、理解才能掌握, 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才是有意义的计算。
二、增加学习使用计算器的内容不等于否定必要的笔算练习
学生对计算的厌烦一是以前大量简单重复的计算, 二是单个习题计算的复杂性。所以新课标对很多计算降低了要求, 《考试大纲》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是以两步为主, 一般不超过三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则是以两步为主, 不超过三步。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增加对计算器的使用, 目的是:一方面, 计算器可以使学生从烦琐的纸笔计算中解放出来, 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 计算器和计算机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影响。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探索数学规律, 理解数学概念和法则。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计算器的计算可以代替笔算呢?答案是否定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应该是在一些必要的训练基础上达成的。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的训练和练习是必要的。计算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练习。这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是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 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也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情况的措施, 同时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练习的结果, 品尝成功的喜悦, 提高练习的兴趣, 并且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也可以培养学生审慎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算法多样化不等于不要求算法最优化
新课程标准指出,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 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但是, 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不等于越多越好, 并不是每个方法都要求学生掌握。前年听到一个教师教学计算9+6, 学生想出了很多种算法。例如, 从9往后数, 再数6个是15;9+1=10, 10+5=15;把9分成5和4, 4+6=10, 10+5=15;9+5=14, 14+1=15;9+2=11, 11+4=15等等。这时, 如果教师不加引导, 任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到底如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感到困惑。有的学生会用一个一个去加的低水平的方法计算, 口算速度难以提高, 这会为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埋下隐患。教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他们的方法进行反思、比较、归类, 引导学生选择“凑十法”这种高效的算法进行进位加法的计算。通过比较, 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优化意识得到培养。算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之间不是一对矛盾体, 两者是统一的, 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一、巧用主题图,启蒙解题方法
主题图与情景的创设是新课改带给计算教学的生机,它改变了计算教学的枯燥、乏味,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但是,主题图与情景的丰富多彩更需要我们教师的理性思考和合理引导。
那么如何呈现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教材?如何巧用主题图,以此重塑人文课堂呢?利用主题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作为低年级的学生,面对教材中丰富多彩的主题图,面对比较大信息量的插图,学生观察时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往往只注意插图中较明显或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有序、有目的的观察能力。
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景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把握新教材中“主题图”这一特色,理解它的价值所在,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在使用“主题图”时,要让学生多看,看清楚图意;要让学生多想,想有价值的问题;要让学生多说,说出心中的所想,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学习。
二、鼓励自主探究,体验知识的系统性
备课时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在教学中,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大胆探究,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不断扩充、构建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算法。由两位数乘一位数向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变,教学重点应该是十位上的1,而教者让学生自学后便匆匆汇报,小结方法,学生难以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原因之一是新旧知识之间缺乏引导,原因之二是教者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在教学时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板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运用迁移原理,努力做到过渡自然,运用不同的方法、形式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加强算理交流,促进算法多样化、算法最优化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因此,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在设计情景时,教者意在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图的信息引出学习的计算内容。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主要解决为什么要这样列式,是怎么计算的,即分析数量关系。计算教学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从生活中提取数学素材,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即重点研究算理和算法。而解决问题要从具体情景中引导学生分析提供的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来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两者的重点不同,一旦偏离了这个中心,计算教学就会失去方向。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观察,判断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合理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速度与正确率,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
四、练习设计讲究趣味化、层次化
以练习为主要内容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是计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练习形式的单一化造成计算的教学枯燥无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生成一定的能力是计算教学应该重视的问题。因此,设计练习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趣味化。如:创设故事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与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让学生体验“做中玩、玩中学、学中乐”的学习过程。
2. 层次化。主要体现在:练习安排由易到难;练习要求由准确到又对又快过渡;练习目标要好中差均有所得等三方面内容。
五、强化口算和估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小学阶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测,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教学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估算训练,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常用的估算方法有:
1. 近似估算法。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估成整十、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一是在计算之前,通过估算,能推断出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可信度;二是在计算之后,可以把估算作为检验手段,对结果进行估算。例如,计算192+219,通过估算知道其结果大约400~420;计算39×69,先估算,把39看成40,把69看成70,40×70=2800,那么,结果接近2800而小于2800。
2. 规律估算法。指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性质判断运算的结果。如判断①2.4×3=0.72;②1.2×0.4=4.8的结果正确吗?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这两个规律,轻松地对结果做出推测和验证。
3. 联系实际估算法。例如,学习长度、重量单位后,可要求学生通过估算来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粉笔长7( ),教学楼高20( ),鸡蛋重50( ),西瓜重5( )等等。
总而言之,我们既要继承扎实有效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要冷静思考计算教学对学生后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善方法,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与提高,真正推崇扎实有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理性计算教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和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参要求,我对这节课定出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复习旧知,产生猜想——举例验证,归纳方法——推广应用”的教学过程。
《课标》指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活动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教师的作用是借助活动的载体引导学生去发现。在探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让学生先估一估三个长方形的面积,接着用1㎝2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并把结果填一填,再议一议自己的发现,然后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推出公式。因为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在感觉上格外亲切,使学生的活动积极性更加强烈,学生的思维逐步抽象与概括,他们在观察、分析中,逐步悟出了规律,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这种知识的建构,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大量感性经验支撑的,学生获得的不仅是公式的推导,空间观念的拓展,还有一种自主发现的`快乐感。
当然也存在着不足:1、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在长方形的表面摆满1平方厘米的方格;有的是沿着长、宽各摆一行;有的是用尺子量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画1平方厘米的格子。这些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中都有体现,如果能让不同方法的学生利用投影仪分别演示一遍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2、在教学时为了避免学生把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混淆,课上强调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反而造成了学生的一个误区,学生在探索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时,有的学生把求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边长x4与正方形面积公式=边长x边长混淆了,导致部分学生对求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是模棱两可。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第84-85页及做一做,练习十六相关题目。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通过推导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会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探究,渗透旋转、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
4.指导学生用转化的数学方法进行数学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已经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找找它们的面积同哪些因素有关?(2)能说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吗?
2.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3.我们每天都佩戴红领巾,你们知道它的面积吗?那怎么才能求出呢?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分组实验,合作学习。(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2.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1)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等腰直角三角形)
(2)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演示特殊推导过程。
①演示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各沿高剪开后拼成长方形、正方形的实验。
②演示用“对折法”(分别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向底边对折,转化成长方形)和“中线底高分割法”(找到高和另外两条边的中点,三点连成一线,沿着这两条线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推导三角形面积的过程。
(4)学生看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边操作边说推导过程进行巩固理解掌握。3.归纳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三 角 形 面 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三 角 形 面 积=底×高÷2 S=ah÷2 4.课件出示数学资料。
三、练习巩固 例2:你能计算出红领巾的面积吗?100厘米33厘米S=ah÷2=100×33÷2=1650(cm2)答:红领巾的面积是1650cm2。判断题:(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三角形面积是8平方厘米
一种三角尺的形状如右图,7.2cm它的面积是多12.5cm少?(2)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与它等底等高思考题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你能在图中再画出一个与涂颜色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试试看。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力求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教学,有以下几点想法。
1.联系生活,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在教 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图形的直接经验。因此,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 生做6个三角形和观察红领巾,让学生懂得要知道做一条红领巾要多大的布,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生活中 的问题,要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 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把学生置于主体,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 过拼、摆,畅所欲言,介绍自己的拼法和推导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本节课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建立清晰表象,并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人们在生活中是十分相信计算器的,甚至是“迷信”。但计算器算出来的结果一定又对又快对吗?
通过课始三道题和男女大比拼。在组织学生交流完感受后,老师的概括是----
第一,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计算器不是神,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第二,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三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当然可以直接输入了;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C”这两个键。
考虑到可能有学生用“倒减”的方法来解决记忆中间数的问题,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20655÷ (27×45) =”,对全班同学是巩固,对提出“倒减”的同学还是醒悟:“凡事都是有利有弊的”。
第三,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并可以用估算来帮助验算。
新课标指出“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资源”的生活情境,借助计算器的计算,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同时在活动中进一步感受计算器的优越性。
关于“猜数字”游戏
借助计算器可以让我们发现一些数和运算的美妙。我把一些传统的.题材在这节课中做了教学加工。不只是一种展示和欣赏,而更多的是一种激发和挑战。
一、多媒体教学≠一节好课
案例:三年级的《可能性》教学片段
师:你们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小组合作, 按要求在袋子里装球。
课件出示:
1、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3、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可能是红球。
……
结果6组学生, 有4组学生没有看课件出示的要求, 就忙着开始装球、摸球, 课堂上学生争来争去, 展示时更乱七八糟。整节课多媒体课件就出示了这三个要求, 根本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反思:
多媒体课件以绚丽的色彩, 生动的画面, 方便的操作, 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景, 带来丰富的视听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帮助学生启迪思维, 理解感悟等方面更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特别是在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中, 无一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个别教师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去设计课件, 自以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 但不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才发现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如不用, 课堂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盲目使用, 要该用时才用, 作为教师, 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取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案例:六年级的《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后, 问: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体重的?
生说后师板书:等量代换——转化——化整为零
接着师课件又出示: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 听完故事后, 师:四人小组合作, 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当做牛皮, 想一想, 动手剪一剪, 狄多公主是怎样用牛皮圈出一个国家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 学生拿着纸, 不知道从何下手, 就连听课老师也不明白到底要学生合作什么?故事的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有什么联系?更不知怎样讨论交流?虽然经过执教老师的多次提示, 学生还是不明白小组合作的目的及内容, 最后执教教师自己说出了方法, 把纸剪成细条再圈。
……
反思: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合理的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 获得数学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时, 应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鼓励每个学生去探索, 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而这位执教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也不知道将要合作学习什么, 怎样合作时, 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从而导致冷场, 既浪费了时间, 又对教学没有起到作用。作为一线教师, 对合作探索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 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对哪些问题该讨论, 哪些问题不该讨论, 一节课组织几次讨论, 何时进行小组合作,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进行合作探索, 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 认为一节课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
三、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
案例:一年级的《9+几》的教学片段
师:9+4=?
学生思考后指名说想法。
生1:一个一个的加, 等于13。
生2:把4分成1和3, 9+1=10, 10+3=13.
生3:把9分成6和3, 4+6=10, 10+3=13.
生4:用数数的方法, 从9再数4个数, 等于13.
师:同学们真聪明, 想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 你们都记住这些算法了吗?
生:记住了。
……
结果练习时, 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做。
反思: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变学方法为主动构建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 促进不同方法的产生,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经历从独立探索具体的计算方法到交流选择简便、合理算法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之间不同算法的价值, 不在于其数量, 而在于其“质量”, 这主要体现在算法本身是否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独立思考, 是否在计算中真正使用, 是否学生真正理解。因为每位学生的生活经验, 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这位执教教师没有真正领会算法要优化的理念“使学生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计算方法更合理, 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打好基础, 作为教师, 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科学的确定教学目标, 把握好重点、难点, 认真设计每一节课, 特别是计算方面, 算法多样化是算法优化, 而不是一题多解。
另外, 课堂中还存在一些表演作秀、满堂发问、滥用评价、放任自流、牵强的联系实际等一些问题, 我们教师必须清楚,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要吃透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 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 会研究的老师, 反思自我, 不断充实自我。
参考文献
[1]潘小明:《新课程理念的探索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M], 上海教育, 2009.10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教学活动 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实际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不仅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过程,而且也是小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活动。由此可见,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真正让他们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小学数学教师紧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善于以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他们已经学习过的文化知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小学生自觉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实践进行操作,让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就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还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善于站在小学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小学生真正养成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认真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引导小学生融入数学教学的情境中
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是比较现实的,小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习到数学知识,然后再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小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情境和他们已经学习的知识出发,尽量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对此,教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境,充分激发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诱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自觉地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当我们在进行有关统计的简单知识教学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准备去批发一批商品进行销售,但又不知购买哪种的商品容易销售,所以他打算做一次调查。教师引导小学生想方设法进行统计,并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或者调查到的结果,为他出谋划策。这样,小学生就会带着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和情境进行学习,也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小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拉近了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引导小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
其实,小学生的智慧都在他们的指尖上。因此,只要我们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实践,就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想象更为丰富,而且还能够让他们获得直接的社会经验和亲身感受,进而更好地投入到小学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积极引导他们动手操作与实践,无论是在知识上、能力上、情感上或者态度上,都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体验到学习小学数学的乐趣。比如在进行有关正方形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采用剪拼等方式把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这样,小学生就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明白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同正方形的边长、面积之间的关系。
三、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学习
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与学习,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策略之一。一般而言,在小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一种对知识的需要与渴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求知者、发现者与探索者。实际上,当小学生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惑时,他们自主性探索与学习的欲望就极为强烈。比如当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小学生对自己的玩具等感兴趣时,他们一般都会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但是,那不是在破坏,而是在进行探索与研究,那是他们求知欲望的表现。学习小学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小学生通过自主性探索能够学习到的知识,教师要积极创造一定的环境与氛围,合理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学习与探讨,进而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和探讨数学。一般情况,对于小学生是自己发明、自己创造的东西,那么他们的理解和认知就更为深刻、透彻。比如在教学有关比的性质内容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习过的知识,对及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自主分析、探索,然后通过举例、证明等方式,不断总结规律,进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四、引导小学生运用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计算比赛场次”,在课中为了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结点,我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扳手腕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借助图示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此,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场次,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出用算式计算比赛场次的规律,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而后从大家熟悉的中国女排的短片,来让学生感悟女排的拼搏精神。当然,此时的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答案,此部分的解答会很自然。所以,在列表分析中,我用了自学看书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这样可以让大部分同学带领个别的学生,因为大多学生会看出:斜线将表格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代表各队之间的比赛,而另一部分是重复的,重复的正好是比赛场次的一倍,所以正确的计算应该是 6×5÷2=15。对于为什么要除以2,学生认识就比较深刻清晰了,从而也就深刻理解了单循环比赛场次的计算方法。这与新授时单循环的比赛制度是相呼应的。
最后的练习,我分成了两个层次。第一:通过选择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单循环比赛的场次计算方法。第二:通过每两人通一次电话,是两人之间联系一次就可以做到的。而两人互相寄一张贺卡,应该是你寄给我,我寄给你。需要两张贺卡。采用对比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题意。
反思:这堂课我注重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经历寻找规律的过程。充分利用了学生喜欢体育游戏扳手腕作为切入点。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借助图示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出用算式计算比赛场次的规律,让孩子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但是,在授课过程中如果三个层次的过程有坡度课堂教学可能会更好。
1、合理利用教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用计算器计算”是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这段教材的编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非常合拍,给老师的教学定位、教学创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具体说有如下几点特点:一是遵循知识建构的规律,拾级而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这里找到学习的起点;二是内容鲜活,与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三是数学味很浓,习题中编排了许多数学本身内在的东西;四是定位巧妙,围绕普通型计算器展开,较之科学型计算器,它为教学留有更为广阔的加工和改造的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充分地把握教材所带来的便利,巧妙整合,并以此为出发点,把教材的“教育形态”转变为“学术形态”。
2、密切联系计算器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器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大部分学生也使用过。因此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在生生互动中很快地达成了本环节的教学目标。
3、巧妙设计题组,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多样化。
由于书本上安排的练习都是单一的计算题,形式比较枯燥。我在教学时对练习题的呈现略作修改,在学生掌握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后,随即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旨在巩固计算技能,拓展视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练习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程度上来说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的,“比赛、现实问题的研究、与计算器比赛”三次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的练习,在给学生带来练习快乐和满足的同时,知识技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很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
4、重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尝试操作”让学生思考使用计算器要注意的地方;“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只有同级运算的两步算式怎样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快;“与计算器比赛”让学生正确看待计算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感悟计算器的局限性和“化难为易”的数学思想。
二、不足之处:
1、“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这个环节中第二题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只有同级运算的题目可以用连续按键的方法直接得到结果。如果能再安排几道两步、三步同级运算加以巩固,学生对于这方面的操作会更熟练。
三道题目是同时出示的,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完成时间也相差很多。可以改为逐个出示,教师要注意气氛的渲染,开展竞赛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题以后,规定同时开始按计算器。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对于呈现形式、具体操作方面要精心设计,注意提高实效。
2、“与计算器比赛”这个环节设计的题组,如果能增添一个估算题,那样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更完善了。
一、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理性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的教学存在很多的感性教学方式,感性教学往往借助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凭感觉来实施教学过程。教师对教学的评价标准就是自己的感觉,自己感觉效果好就好,感觉效果不好就不好。而理性教学则是以教学规律和教学效果作为评价标准。教学反思是理性教学的重要体现,即,在教学过程中或者教学活动后,教师要深刻反思教学是不是遵循了教学规律,教学效果如何,并把教学反思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长期坚持。
2.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反思立足于教学实践,深入地钻研、体会教学理论,通过优劣分析和对比,逐步培养和发展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教学反思的成果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在已有的教学反思中积累的好的经验做法,可以成为下一步教学的重要参考,依此类推,日积月累,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了。
3.教学反思有利于小学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小学生具有年龄小、自律能力差等特点,给小学课堂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如何保证小学数学教师保质保量的开设好课程,除了教师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外,驾驭课堂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清楚了解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等,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4.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效果是小学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教学反思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等多方面的反思,终极目的是发扬好的做法,改变课堂中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反思要抓住几个重点
1.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的问题,历来有争论。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则扮演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组织活动、指导和点拨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课堂的多样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坚持多样化教学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又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多样化的思维,这更增加了多样化教学的难度。多样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要有所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背景、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学生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不同的需求。同样的教学内容,基础好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可能吃不了。在教学方式方面,比如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效果很好,学生很容易跟着老师的引导,深入下去。而对于基础稍差的孩子来说,启发式的效果不够好,要直白明了地表达。
3.小学数学不能脱离生活。小学数学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生数学知识,使数学知识的接受更容易,增强了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价值的认识。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机会学生会用到数学知识,尤其是小学数学中的教学内容大多和生活接近,总能在生活中找到现实的例子。比如,小学数学的加减运算教学内容和自己买文具用品、妈妈买菜等生活经验相关。教师不妨创设一个菜市场的情景,让学生在讨价还价,付钱找零的过程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在教学反思环节,教师要反省课堂中列举的事例或者创设的情景是不是学生熟悉的,学生能不能理解,在将来的生活中是不是这个情景还会出现。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
4.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数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收获明显效果的事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除了记住某些知识点,掌握一些具体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思维方式,学会用数学的思维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反思中,认真研究教学实践,不能单纯让小学数学从知识到知识,仅停留在单纯掌握知识上,要在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能力上多做工作。
反思一:“数量关系式”的教学是否应该淡化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特别重视对一些典型的“数量关系式”的呈现和掌握,往往通过反复训练乃至机械地背诵,直至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耳熟能详。正是基于传统数学教学中这种过于呆板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后淡化了诸如“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速度×时间=路程”“总价÷单价=数量”等固定的数量关系的呈现与掌握,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在情景中、在对现实的数学问题的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来体悟这些数量关系的存在与联系。
不可否认,现行的这种教学方式更合乎数学化,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数学学习能力。但其存在的问题似乎也不容忽视,与传统教学方式距离过大,很多教师都不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往往弄得本末倒置,情景设置泛滥,数量关系的教学明显处于从属位置,特别是对数量关系适时抽象概括与专项训练更是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数学地”表达。因为在表述过程要“避嫌”这些数量关系式或其中的一些专用名词,在师生的教学交流中不得不采用一些更“生活化”的语言,不利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这一章节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事实上,基本的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的基础,只有掌握基本的分析、综合的方法,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结构,才能使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迅速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我们不应避讳典型性的基本的数量关系的呈现和掌握。当对这些基本的、典型的“数量关系式”积累和运用到一定程度和水平时,更高层次的数学模型的产生便会水到渠成。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把创设情境、沟通生活联系与分析呈现数量关系式、形成解题模型并重。
反思二:知识板块是否割裂得过碎
数学知识是螺旋上升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材正是充分尊重这一规律,把整个小学数学知识进行了大幅度的换位调整,打破了以往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板块作为一个单元进行编排,而是把同一知识板块中的各个知识点分散编排于若干册教材之中。这样做,就学生学好某一册中这一知识板块中的部分知识点难度确实降低了不少,短期内看即时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好。但问题是,由于知识板块被分解得过于分散,所以现行的教材往往都由十多个不同的知识单元组成。有些单元的教学只安排了一两课时,因为要兼顾到的知识单元较多,这样也势必导致师生的教学精力过于分散,反而不利于学生较牢固地掌握知识。
如“数的整除”的知识,以往比较集中安排到五年级进行教学,因其知识点较多,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但同样由于这个知识板块是集中编排的,最后学生反而能更牢固扎实地掌握。反之,现行教材则将“数的整除”各知识点分散编排于三至五年级各册教材之中,往往学生在学习下一个知识点时已经忘了上一个知识点,教师只能带着学生从头来过,这样的教学无疑是事倍功半的。笔者建议,能否在传统教材与现行教材中找到一个折中点,既兼顾到“知识的螺旋上升”这一规律,同时不至于让教材中的知识板块割裂得太过分散。
反思三:部分教学内容难度是否偏高
数学课程改革的初衷之一就是要改变传统数学教材中教学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十年之后我们冷静下来再看如今的教材,其教学内容是否真变得“简、易、正、新”了呢?应该肯定地说,总体上是做到了。比如,计算教学中对较大数目的笔算、带分数的运算已经不作要求了;分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从教材中删除了;组合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也不见了,但新增的一些教学内容其教学难度也不容小觑。
如第7册中《两种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和第11册《替换的策略》,实则就是将过去奥数中的“植树问题”和“鸡兔同笼问题”编排进现行教材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想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好地掌握,其难度可想而知。看大多数学生学得是否轻松,能否在预定时间内较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是判断教学内容难易与否的最重要的一条标准。这样的内容作为达标性知识单元编排于教材之中,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但作为选学内容激发数学优秀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其数学素养则未尝不可。
反思四:部分数学名词的变更是否有待商榷
2002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版本教材中一些几代人都耳熟能详的数学名词就此消失。专家或官方给出了各种理由:有“中小学教学衔接说”“理念落后说”“不合时宜说”。一个数学名词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们往往是数学、数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旦为人们接受,就完全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岁月的磨砺。因此,对数学名词进行变更,尤其是对一些经典数学名词的变更就必须慎之又慎。
笔者试图通过这样两个例子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其一,“应用题”变更为“解决问题”。据考证,“应用题”一词至少于20世纪50年代已出现在我国数学教育纲领性文件中(1956年的《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数十年来,“应用题”的教学在我国传统数学教学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应用题”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它之所以被“解决问题”替代,据权威解释是因为“应用题”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机械等,可是在改变这些的同时,不需要把“应用题”这个名词也一起抛弃吧!其二,“约数”变更为“因数”。据说是为了更好地与中学数学相衔接,然而笔者询问了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在职中学数学教师,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与旧小学数学教材完全一致。因此,“衔接一说”是值得商榷的。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改动已经给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困惑:在传统小学教材中,“约数”这个概念是在“数的整除”这一章节中,相对于“倍数”而言,无论其外延指向,还是起内涵实质都是非常清晰的。正是有了“约数”的存在,“因数”一般就专指乘法算式中的“乘数”。而现行的教材用“因数”取代了“约数”,教材这样的变更,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把两种含义并不完全等同的“因数”混为一谈。综上所述,“约数”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和实际意义的。
一、设计意图:
我发现我班小班的孩子对我班大班孩子玩飞行棋扔骰子很感兴趣。(注:我班是混龄班)于是我就以“骰子” 为载体。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有趣的故事中老师和幼儿扮演猪妈妈和小猪的角色,始终以游戏情景贯穿,展开了妈妈的神奇骰子,小猪做骰子,小猪扔骰子拿花生。让幼儿能在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感知5以内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2、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三、重点:
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难点: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数学学习缺少兴趣,较难集中注意力,手口一致点数。
关键:通过游戏活动,能变吃的东西的骰子,吸引幼儿注意力,进行一环扣一环的点数。从实物对点数,到点数对数字,再数字对点数,回到点数对实物。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进行反复的点数,从而让幼儿在不经意间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四、活动准备:
1、大骰子一个(一个面贴有一张小猪的图片,另五个面从里到外分别贴有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颜色卡)。
2、空白骰子3份。(分别是三种颜色)
3、圆点卡(1--5)各3张。(和骰子对应的三种颜色)
4、实物花生3小筐。
5、猪妈妈胸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猪妈妈的神奇骰子
1、出示骰子,引起幼儿兴趣“猪妈妈我有个神奇的骰子,它可神奇了,里面藏着许多好吃的东西。”“想不想看看是什么,就念句魔语:咕噜咕噜变。”(扔骰子,边念。)
2、集体点数(师边撕颜色卡,实物卡,圆点卡,数字卡,边示范点数。)“找到最上面什么颜色?变变变,是**,有几个?小手拿出来数数看。”“N个**,N个**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小手拿出来,1个,2个、、、、、、N个,N圆点要找朋友了,来看看身上的圆点,谁的和我这一样的?来抱一抱。N圆点还可以用数字”N“表示”,边说边操作,卡片贴黑板上。
3、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联系)“哪只小猪上来扔骰子?一起来念魔语:咕噜咕噜变。猜猜看是什么?(请多名幼儿回答)原来是**,数数看1个、2个、3个……。
”N个**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你们说对不对?请N个圆点的小猪上来我们来跳一跳。还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请一幼儿扔骰子,个别点数(先问答再撕)撕掉彩色纸后问”几个?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数字几表示?“回答毕,师快速的撕下卡片,贴在黑板上。”我们一起来检查下,对不对?“"请和他圆点一样多的小猪上来抱一抱吧”
5、快速点数(师撕剩下的面)。
“神奇的色子里还藏着好吃的,我们让他们变出来”。
“有几个**,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
6、目测(师迅速撕剩下的面,将卡片依次贴黑板上)“有几个**,用几个圆点表示?用数字几表示?”(个别提问)小结: “神奇的骰子真厉害,你们也很厉害,知道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可以用圆点表示,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字还可以表示很多东西”(引导幼儿具象感知,实物、圆点和数字的关系。)
(二)小猪做骰子
1、“想做神奇的骰子吗?”
2、出示空白骰子,分别摆在中间“妈妈给你们准备3个空白骰子,有*颜色,*颜色,*颜色。我扔到数字几,就贴几个圆点。请你们记好自己身上有几个圆点,注意看,几?请N个圆点的宝宝快上来。”
3、校对:师边巡视边撕数字卡,露出圆点校对。幼儿校对。“和我的一样吗?”
4、幼儿按颜色将自己的圆点卡贴在对应颜色的骰子上
5、依次贴好5个面。“小猪们,真棒,也做出了3个骰子。”
(三)扔骰子拿花生
1、“妈妈这有很多花生,我们来扔骰子拿花生。扔到几个圆点就拿几颗。你们会吗?”
2、请一幼儿示范“你扔的是几?拿几颗花生?”
3、检查,幼儿一起点数“我们来看看他拿的对不对,1颗,2颗、、、、、”
4、幼儿分组操作,师巡回指导强调要求“扔到几,就拿几颗花生放筐里。把拿过来的花生放自己的小筐里。记住一定要轮流玩。没轮到的小猪要仔细监督看拿的对不对。”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小猪真棒。我们拿到了这么多花生,端好小筐回家吃花生喽。”
六、教学反思:
本活动是小班计算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之中,从“骰子”这个教具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进幼儿在与教具材料中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再巩固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感知数量及数量与数字的关系。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尤其是小班幼儿。因此,活动设计了猪妈妈有个神奇骰子这一情景,接下来骰子变吃的,小猪做骰子,扔骰子拿花生吃,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以物对量,量对数,层层递进,突破重点、难点,最后 巩固练习数与量,量对物。
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第一环节出示的教具大骰子,经过多次反复设计制做,骰子共六层,因小班数学识识5以内,所以将一面贴小猪图片,另外五个面,分别贴(1-5)的圆点卡--数字卡--数字卡--圆点卡--实物卡(幼儿常见的食物,有苹果、西瓜、梨、糖果、萝卜)--颜色卡。边教学边撕,让幼儿始终对骰子保持神奇感。边撕卡片,边贴在黑板上。第一环节完毕时,抽象的数概念也很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更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三环节,设计了看数字贴圆点和圆点取物,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幼儿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打答案。
而活动中对幼儿的多样化的评价是促成幼儿对学习兴趣的一必要手段,在对幼儿的评价做到师评幼儿,幼儿互评,幼儿自评。如第一环节中的个别幼儿点数环节就做到了个别提问,个别回答,然后是请幼儿互评,并给回答对的幼儿放一个鞭炮(肢体动作评价),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提问是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交流形式,是最常见、最直接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激活、拓展幼儿思路的重要手段。因此,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的展开思维活动,积极思考,充分表达,是我们贯彻《纲要》精神,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第一环节中的第三部分我在一幼儿扔了骰子后问“猜猜看是什么?”这一问题,尤其是小班幼儿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会想出很多东西。当然我们这个问题的重点不是要求他们能说出多少东西,而是幼儿在注意想这个问题时,注意力已经被吸引住。在第一环节中的提问是我考虑最多的,因为第一环节的五部分,按教学程序下来都是依次点数实物,再点数圆点,再对应数字。会显得很雷同。于是我就在提问的设计上,想了很多。第二部分是边出示卡片边集体问答。第三部分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边问边答边校正。第四部分是先提问,再个别回答,再集体校正(同时又做到幼儿互评)。第五、六部分都是个别提问,个别回答,做到照顾到全体,尽可能让每个幼儿的学习状态展现出来。
计算器已融入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我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学生对计算器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在尝试操作、自主探索中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直接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学生兴致浓厚,在自主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会本领。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结合使用计算器的`教学,我还补充出示了这样一个算式,1111111111= ,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然后再出示类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发现并表达这些算式的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这节课上,我追求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表扬,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问题情况给自己评价,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还让小组对小组的发言作评价,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再由大家给得分高的小组作出评价。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兴趣
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是为了在现实社会中良好地运用数学,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促进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小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数学计算的用途,要让小学生理解什么是数学,教师可以运用生动的、活泼的、内容丰富的情境教学法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要增强数学计算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过于枯燥,内容比较呆板,小学生一般年龄比较小,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提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教师可以根据要教授的教学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增强数学计算能力.在设计情境教学模式时,要结合生活内容,要根据生活中的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展数学,并且可以在生活中良好运用数学.教师也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数学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情境,更好地调动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讲授减法时,可以设定了一个超市的情境,在讲台前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物品,并且标注上价格,教师给学生相同的钱数,让学生选择自己想买的东西,学生们通过手中钱的总数减去所购买物品的钱数,得出剩余的钱数,这样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减法的运用,也能让学生知道生活中计算的重要性,很多学生通过这次学习懂得了如何运用减法进行计算,并且也提高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口算和估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数学教学中口算和估算也是比较重要的部分,教师要不断提高小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口算是数学笔算的基础部分,教师要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不断增强学生口算的准确率,教师要运用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游戏、竞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口算教学和训练,吸引学生对数学口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口算的关注度,并且教师要教授学生良好的口算技巧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数学口算,学生要将九九乘法表记住并且可以灵活运用,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计算.例如,小学数学(人教版)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乘法时,可以运用游戏比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九九乘法表结合到其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口算和估算,教师将学生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教师为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乘法题,并且让几个小组一一进行口算,看哪个小组用的时间最短,准确率最高,教师就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学生都很积极地参加这次活动,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计算,培养小学生的计算习惯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数学计算,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正确运算数学计算,不断增强计算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让学生在发现新的计算问题时,对其进行探索,并且深刻地分析问题进而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也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正确认识数学计算的方式,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计算能力.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基础运算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基础运算过程,并且提高学生数学计算的整体能力.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与爱好,让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更好地运用数学计算,增强认识数学计算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让学生在做题前认真读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题目中的重点,之后再进行计算,并且要在计算过后进行检查,重新审阅所得答案的正确性,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对问题认真思考的习惯,要让学生遇到计算问题时进行深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师就要选取良好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计算兴趣,吸引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注意力,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并且可以在生活中良好地运用数学计算,增强小学生数学计算整体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为小学生未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且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运算思维,并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数学计算形式过于烦琐、复杂,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影响小学生整体数学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要设计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数学计算教学模式,更好地增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吴国新.自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化思路[J].课改前沿,2013(4):209.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一、创设情境,在质疑中展开教学
疑乃思之源泉。对新知识的出示,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最佳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新知背景中的连接点,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诱使学生产生疑问,萌发猜想,有效地引起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此时,学生兴趣高涨,思维被激活,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渴求的心理进入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共同参与,探索计算原理和方法
传统计算教学习惯于通过例题的讲解得出计算法则,再让学生依据法则进行反复地操作,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这不仅对学生适应社会没有太大的帮助,而且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不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实现发展性领域目标。
(一)主动猜测,多种算法
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数学猜想是探索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比较迅速地发现事物的规律及给人们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教学时,围绕12×5=?重点展开探索,让学生想办法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二)验证猜想,探究算法
任何猜想都要经过证明,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意义,验证猜想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时,重点探究后,我并不急于得出计算法则,而是让学生自己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用刚才自己发现的方法再尝试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讲述给其他的三个同学听,并比较哪种方法好,说明理由。
(三)比较归纳,得出方法
在上面的这个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讨论,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用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呢?学生已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感悟到,用连加计算太繁琐,把两位数拆成两个一位数的方法有时可用,有时不可用,所以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去乘,再相加最合适。通过这样的归纳总结过程,学生获得的将不仅仅是计算方法,同时感悟到什么时候可用,什么时候不可用,什么时候是通用的。
三、培养良好习惯,是计算教学的保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计算正确、迅速的保证。小学生在计算中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虽计算出错的原因很多,其中学习习惯不好是造成计算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认真审题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前提与保证。如46.8×0.37+4.68×6.3从表面现象看,题中没有共同因数可以提取,无法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但若仔细审题就会发现:把46.8缩小10倍,同时把0.37扩大10倍,它们的积不变,经过这样一转化,原题就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了。认真书写可减少计算错误。作业时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字迹要清楚。同时要养成认真验算的习惯。这不仅是保证计算正确的一个有效措施,而且也可促进学生理解数学规则,形成计算技能,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良好态度。
总之,改革需要勇气,继承同样需要勇气。计算教学不能依赖于情境,算法多样化要把握实质,若是出现偏差,会导致不良后果。计算教学还是要重视计算方法、技巧与速度,口算能力等基础。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丰富、发展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方法,必将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本堂课中学生虽然很明确的知道求圆柱体的表面积是求两个底面积和一个侧面积的面积和。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有写同学是因为对其中的公式或意义没有真正理解。不知道要求侧面积先求什么,求了圆底面周长又和圆的面积混淆,列式计算时漏洞百出,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计算又导致前功尽弃。接触到一些实际问题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都比较浅薄,从而对一物体的认识不够,不能完全准确的来判断求的物体是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还有实际中求表面积时采用的近似法椰油一定的不理解,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沿着圆柱的一条母线把圆柱剪开后展开,圆柱的侧面就由曲面转化为平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矩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c,矩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h.这个矩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由此可知,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即
S圆柱侧=ch=2rh(r为圆柱底面的半径)
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圆面积的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也叫全面积).即
第 1 页 S圆柱表=S圆柱侧+2S底=2r2 教学时,要把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区别开来.可用纸板做成圆柱模型,然后将侧面展开,导出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方法,并先概括成文字公式,再过渡到字母公式.学生计算烟囱、水管、无盖桶、封闭桶罐等用料面积时,容易多算或少算底面积,灵活运用公式比较困难.可以多观察实物、模型,增加感性认识.也可以给出一些计算式子,要学生说明是求圆柱体的哪几个面的面积.例如:S=2rh,是求();S= 2r2,是求(); S=2r2,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教学片段
在以往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常常为学生在学习表面积后的变式练习中,怎么都弄不清油桶、游泳池、粉刷教室到底缺哪个面而头疼。
我想,关于圆柱的表面积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吧。为了防患于未然,我想,是不是在新课的教学中就为这些情况作了一些铺垫呢?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圆柱体的特征,然后设计了如下问题: 求铅笔涂漆部分的面积是求()的面积; 压路机滚动一周压过多大路面是求()的面积; 求一个水桶用多少材料是求()的面积; 求汽油桶用多少铁皮是求()的面积。
【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误区与反思12-15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探析10-01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心得10-17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总结07-01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反思09-07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6-16
小学数学计算的论文07-27
小学数学教学周记反思06-17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总结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