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2025-04-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推荐7篇)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1

(单选)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面世,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展教学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人和儿童

【答案】A。这道题本是2014年全国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道真题,后被各省市教师招聘考试所借鉴。

要解释这道题,需要回归到《教育过程》这本书,一切以原著为准。

1959年美国科学院召开有关教改的讨论会,布鲁纳任大会主席。会后,布鲁纳结合专家们发表的意见,写出《教育过程》这本名著,围绕着课程改革这个主题,提出了新颖的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主题一个设想”。结合题目,做出如下解析:

学习任何学科,务必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继承和发展“结构”主义的主张,强调“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之间的相互关系。布鲁纳认为掌握基本结构,有助于对学科进行记忆、理解和迁移,同时缩短了“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之间的距离。因此选项B正确。

布鲁纳十分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在“教师”和“教学辅助工具”重要性的大讨论中,布鲁纳旗帜鲜明的提出“教师和教学辅助工具不需要、也不会发生冲突”,要积极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

布鲁纳还提出“必须使任何特定学科的最优秀的人才参加到课程设计中来。”表明看重课程论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布鲁纳看重早期儿童的智力发展(即准备),认为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只要根据学生的阶段特征,选择恰当的学科,并“用学龄儿童的思想方式正确地和有效地阐述出来”,那么使儿童理解并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实现的。因此选项D正确。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2

与其他高校一样, 高师院校毕业生 (1) 就业压力同样很大, 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高师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指向教师, 而若想成为一名教师则一般要参加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以下简称招教考试) 。从招教考试中暴露出了高师院校毕业生在考试知识的准备和就业技能上的诸多不足。本文试图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 通过研究现行招教考试模式特点来审视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 希望能够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带来些启示。

招教考试基本情况

1. 招教考试的性质

现行招教考试始于2003年教育部对教师入编考核模式进行的改革, 此次改革制定了“凡进必考”的招教考试制度。这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新型录用制度, 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近年来, 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各省市考核制度基本统一。随着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 (教师[2009]2号) 的颁布, 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的制度开始全面推行, 形成长效机制。但招教考试不是由国家组织或省级教育部门组织, 没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 各地的考试内容不尽相同, 大部分地区没有统一考试大纲。

2.招教考试的程序

招教考试主要采用当地教育局或人事局组织公开考试的聘用机制, 教育局或人事局通过地区教育网或人事网发布招聘简章, 考试程序包括考核、审查、录用、签约等。考核分初试与复试两部分, 初试主要测查应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复试主要是测试应聘人员的授课水平和能力。

招教考试的模式、内容分析

全国各地的招教考试, 基本上都是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考试计划。考试模式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 初试以公共知识笔试、专业知识笔试为主, 复试以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为主。

1. 初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大多数省市的初试涉及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改革、教学技能与实践、教材教法与教案;专业知识为各科相应的基础性知识、技能。据粗略统计,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公共知识) 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一般为40%, 而专业知识部分所占比例较大, 占60%。有的省市则根据实际考核的需要, 加大对教案编写的考查, 甚至分值高达40% (基础知识30%, 专业知识30%) 。

概括起来, 各省招教考试初试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方面, 具体如下:

通过对近几年各地招教考试初试部分模式和内容的分析, 可以发现初试有如下特点: (1) 紧密联系教学实际; (2) 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 (3) 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2. 复试模式、内容具体分析

总结各省招教考试复试部分内容大致可以分为说课、试讲和面试问答两个部分, 具体如下:

复试按学科和学段 (小学、初中和高中) 分别进行。教材以及教材的版本一般会在复试通知中指定。说课、试讲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说课”是一种课前行为;“试讲”是一种课堂行为。“说课”在于说明对一定的教学课题“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分析、概括, 原则上是对教案的设计阐述;“试讲”是通过现场课堂教学实践来体现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技能, 也就是说, “说课”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 “试讲”是指教学的设计及其分析的实施。概括地说, 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 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现行招教考试的考察方向及目的已经相当明确: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另一方面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而有效地将教育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招教考试制度下出现的问题

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习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 可到了参加招教考试时, 却有相当部分学生并不具有比非师范类高等院校毕业生更加明显的优势, 许多非师范毕业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备考也能在招教考试中脱颖而出。这就给我们的高师院校敲响了警钟, 表明我们的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经过了七年多的不断完善, 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 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 与高师院校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 而高师院校却仍然保留着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 仍然按照过去对教师人才的要求去培养师范学生, 不能充分建立和社会教师人才需求的沟通机制, 不能及时根据社会对教师人才的考核标准调整课程设置, 这样便出现了以下尴尬的情况:高师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参加各科考试的成绩可能很好, 然而一旦进入教师招聘考试那种多学科结合并且联系实际的考试时, 却无法取得满意的成绩。许多高师院校毕业生由于缺乏招教考试要求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技能, 不得不在社会上参加一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题辅导班, 使得这些辅导班的生意相当火爆。但这些辅导机构很多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 不能保证给高师院校毕业生提供针对招教考试的专业、权威的指导。

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启示

结合现行招教考试以及目前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实际情况, 以《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 为指导, 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高师院校应更加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近几年, 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虽然开始得到重视, 但不少高师院校仍然认为就业指导只是一种信息政策的传达和就业技巧的指导, 很难帮助学生在从学校跨入社会的转变中做好知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 因此不能有效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所以高师院校应本着对学生更加负责的态度, 重视招教考试对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 文件的精神, 改革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

2. 根据招教考试的要求和特点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应改变过去的那种不适应现行招教考试制度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把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纳入日常教学计划, 将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要与教育专业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根据国家对于师范毕业生的最新就业政策, 紧密结合符合招教考试的特点, 使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更明确。开展示范课程评选和教学经验交流, 努力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建议有条件的高师院校设置针对招教考试的指导教研室, 鼓励专职教师到用人单位挂职, 加强对校级领导、专职教师、院系辅导员的培训。建立针对高师院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咨询室, 结合学生个人特点, 有针对性地提供招教考试相关政策、考试辅导、职业规划等帮助。逐步形成以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 以个性化职业咨询和辅导为辅助的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3. 充分利用与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进一步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近年来随着招教考试已逐步模式化、正规化, 内容也在不断更新、补充, 逐步系统化和独立化, 与高师毕业生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大。招教考试的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社会对于教师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 针对这种变化趋势, 如何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加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成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笔者认为高师院校在选任就业指导课教师的时候, 应选任对招教考试相关考试科目具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 比如针对招教考试中笔试部分通常会考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特点, 就应当选任对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有较高理论知识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老师担任, 一般应选任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老师。针对相当部分省市还会考到职业能力测验这个科目, 则应选任对职业能力测验有过深入研究的老师来讲授。复试部分是分不同学科进行考查的, 主要考查考生在所报考科目方面的实际教学能力, 特点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 所以针对复试部分应根据学生所希望报考的科目, 选任相关科目主要负责教学实践课程讲授并且对复试环节相关要求非常熟悉的教师担任。校外还可以聘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教师招聘主管部门的人员做客座教师, 通过他们高师院校学生可以更深入细致地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了解招教考试的特点和要求, 以弥补校内教师在招教考试知识与经验上的不足。同时, 充分利用校友资源, 请顺利通过招教考试的校友来校作报告。校友参加招教考试的经历可以给将要参加招教考试的学生们提供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和大量实用性很强的经验, 使就业指导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4. 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学生的个性差异, 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现阶段高师院校还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就业指导课程针对性不强, 从而不能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的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 仍然仅仅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 简单概括地介绍一些面试技巧等方式、方法, 而没有认真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 进而针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得到针对自身特点的就业指导, 而失去或是削弱了对于学生个体指导的有效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如何使他们在招教考试中充分展现优势, 弥补自身不足, 这是就业指导中应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高师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中, 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除了在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上以班级授课的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外, 更多的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 进行个性化就业辅导。个性化辅导应主要针对复试环节, 复试是对考生的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察, 充分体现出考生之间的个性差异, 而这种个性差异往往会影响到最终的录取结果。高师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复试环节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包装设计”, 包括仪容仪态, 言谈举止, 讲台风格等等方面, 切实提高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总之, 高师院校应充分重视建设具有高师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 把招教考试作为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指导项目, 充分做好对招教考试的调查研究, 完善高师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 充分利用跟招教考试相关的人力资源, 加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 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全方位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教师考试网.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性质程序及内容.[EB/OL].http://www.htexam.org/ZTaught/BKZL/KSJQ/201007/2784.html.2010-7-31.

[2]华图教育网.2010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备考攻略手册.[EB/OL].http://www.htexam.com/JXHT/ShowInfo.asp?InfoID=44503.2010-5-27.

[3]潘愚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49.

[4]徐幼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5]赵文莉.地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6]喻永红.发挥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意识[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6.

[7]李雄, 刘山川.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8]阮朝辉.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象及其本质的理性追问[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5.

[9]陈宇光, 温贻芳, 高慧.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

[10]张丽娟.高师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

[11]高海生, 傅军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2.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3

今日,芙蓉区人事局、教育局发布公开招聘小学教师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0名小学教师。

本次招聘按在职人员与毕业生1∶2的`比例设岗,共计70人,其中在职人员23人,毕业生47人。面向毕业生岗位的招聘对象为择业期内未被企事业单位正式聘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毕业生(含及以后的毕业生)。面向在职人员岗位的招聘对象为在职在编教师、在教师岗位工作两年及以上且未正式入编的及以前的全日制毕业生,以及择业期内已被企事业单位正式聘用入编的人员。具体招聘岗位如下:语文30人、数学16人、英语3人、音乐3人、体育3人、美术3人、信息3人、科学9人。

此次招聘的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不接受其他形式报名。有意者可于3月21日―3月24日(8∶00-21∶00)登录芙蓉区公开招聘教师网站(zhaopin.furongedu.com),进行网上报名。具体要求详见网站公告。咨询电话:0731―4683254。

教师招聘之什么是教师招聘考试 篇4

教师招聘之什么是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考的一项测试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员是否具有中小学教育要求的知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竞争性考试。一般来讲,教师招考先进行笔试,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局部少数市、区县不考)、“教育法规”、“教师职业道德” 等。然后是面试,面试以采取说课、试讲等形式进行。最后是体检和政审,各项合格后,将被正式录用签订就业协议。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5

公共部分(30分)

一、判断对错(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对号;反之,打错号。共10分)

()

1、“读书、实践、思考、总结、写作”表达了名师成长的基本方式。

()

2、学生的学业成绩等于教育质量,因为学生成绩所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一部分。

()

3、要严格控制考试与考查的门类,对考查学科不能随意进行书面闭卷考试。

()

4、阅读经典,能给教师提供一条直抵自由的精神通道与破译幸福的心灵密码。

()5,教师成长都一样要进行反思,但不一样的是,名师给反思以特有的深刻性,并形成习惯,努力成为“批判性继承者”。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里。1-6为单项选择,7-10为多项选择,各2分,共20分。)

()

1、______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场所。

①学校图书室

②办公室

③课堂

④家庭

()

2、_______是教师永远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最主要途径。

①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②深厚的业务功底

③鲜明独特的教学个性

④精当的课堂教学评价

()

3、名师成长的方式实质上是________.①()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②共性基础上的独特性

③ 心智的丰富与开放 ④追求崇高感

()

4、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的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

①对幸福的追求

②坚定的信念

③强烈的自尊心

④强烈的学习愿望

()

5、“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这句话出自_________之口。

①王老咪

②易中天

③陶继新

④余秋雨

()

6、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是______

①专业培训

②参加优质课评比

③校本教研

④深化课改

()

7、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动因是_________.①教师的热情

②教师渊博的知识

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

8、学校办学过程中,每一个管理者、每位教师都要始终坚持“三个还给”的理念,即:_______

①把自信还给学生

②把能力还给学生

③把健康还给学生

④把时间还给学生

()

9、关于小学生的家庭作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①作业布置要紧扣教学要求,精选内容。

②一、二年级各学科绝不允许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③中高年级只有语文和数学两科可以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④中高年级各学科都可以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总量不准超过一小时。

()

10、《临沂市小学教学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小学教学工作要突出的三个重点是_____。

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④搞好知识的积累和储备。

学科部分(70分)

三、“T” or “F”,将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10分)

()1.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发展。

()2.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

()3.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4.归纳总结语言知识或语言规则,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

()5.情感态度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6.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

()7.在英语起始学习阶段应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问过文化的范围,拓展视野,提高文化敏感性和鉴别力,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8.在小学英语语法目标中学生要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

()9.小学阶段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0.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四、选择题,将答案填在题前括号内。(10分)

()1.新课程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指的是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_____。

A.文本与课堂

B.教师与学生

C.过程与方法

D.课程与评价

()2.课堂活动中话题类表演活动的目的是_______。

A.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B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 C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D培养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获得乐趣和成就感

()3.有位教师在教“bus”与“car”这两个单词时,想到他的学生曾经问他“中巴”用英语怎么说,于是他不仅准备了 “bus,car” 的录像,而且准备了学生们天天看到的“mini-bus,truck”等的录像,他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以下哪种基本理念________。

A.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B.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D.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4.有位教师教“We can buy some ice-creams”时,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让每位学生准备了几种文具、水果、衣服、玩具等。首先由教师和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示范,然后全班学生分成八组,分小组运用学过的语言进行“购物”游戏。他的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________。

A.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B.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D.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5.以下哪项不属于二级基本学习策略

A.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和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B. 对所学内容能主动联系和实践

C.能观察生活中的简单英语 D.在学习中善于运用图画等非语言信息理解主题

五、选择填空(20分)

动机 兴趣,自信 意志,读,合作精神,认知策略,语法,交际策略,调控策略,听,国际视野,写,词汇,功能,语音,说,话题,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涵盖

情感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祖国意识____________

学习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策略_

语言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化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活动设计(30分)

同学们要学习PEP五下Unit3 A部分的词汇12月份的名称,请根据要求设计相应的课堂活动。

我 的 活 动 设 计

你打算如何呈现这12个单词

月份单词的发音较难,请设计一个帮助学生熟练说单词的活动

设计一个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单词的认读和拼写

此课要求四会的词是哪些,四会时的难点是什么

如果设计一个讨论式教学活动,结合天气和季节,培养学生的提问和口头表达能力。你打算设计哪些问题或话题。

设计一个活动综合运用和拓展本课所学语言

小学教师业务考试英语答案

公共部分。(30分)

一,判断对错(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打对号;反之,打错号。共10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里。1-6为单项选择,7-10为多项选择,各2分,共20分。)

1、(③)

2、(①)

3、(③)

4、(④)

5、(④)

6、(③)

7、(①③④)

8、(②③④)

9、(①②③)。

10、(①②④)

学科部分(70分)

三、“T” or “F”

1T 2F 3T 4F 5 F 6F 7F8T9T 10F(10分)

四、选择题:1C 2C 3A 4 D 5D(10分)

五、选择填空(20分)

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

学习策略:谁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动能,话题。

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六、活动设计(30分)

我 的 活 动 设 计

你如何呈现这12个单词

(5分-4分-3分)

月份单词的发音较难,请设计一个帮助学生熟练说单词的活动

(5分-4分-3分)

设计一个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这些单词的认读和拼写

(5分-4分-3分)

此课要求四会的词是哪些,四会时的难点是什么

(5分-4分-3分)

月份词缩写。三个词的缩写于其他词不同,一个词是四个字母。

如果设计一个讨论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提问和口头表达能力。你打算设计哪些问题或话题。

(5分-4分-3分)

水果、食物、衣服、活动、天气、喜好。。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hich sports can you do in this month?

Is spring/summer/fall/winter in …?

Which fruits can you eat in his month?

Which month do you like? Why?

设计一个活动综合运用和拓展本课所学语言

一、填空题:

1、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______________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____________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参考答案: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学习兴趣、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积极的情感

2、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_________和形成有效的___________,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____________;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______________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答案:激发和培养、习惯、学习策略、合作精神、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西方文化

3、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_________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_________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_________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参考答案: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

4、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_______________,说和写是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_______________

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_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参考答案:听、说、读、写,理解的技能、表达的技能、综合性语言、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手段、能做什么)

5、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五方面的内容。

参考答案: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

6、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参考答案: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

7、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参考答案: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

二、简答题: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六大基本理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六)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2、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请列举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八大评价建议。

参考答案: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二)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三)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四)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五)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六)注意3一6年级英语教学评价的特殊性(七)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八)各级别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

最佳答案

一、单词部分(20分)

一)单词辨音(5×2分)

1.A.woof B.choose C.wood 2.A.shirt B.cleaner C.learn 3.A.boat B.cabbage C.thumb 4.A.water B.gas C.bat

5.A.actor B.cinema C.cloud 二)补全单词(5×2分)

6.acc_____nt A.ou B.uo C.oa 7.bookst____ A.or B.ore C.ure 8.c__m__c A.e,I B.o,u C.o,i 9.str____m A.ae B.ea C.ee 10.sh_____d A.oul B.ou C.ol

二、英汉互译(10×2分)

A 汉译英 B 英译汉

11.骑自行车_____________ 16.come from___________ 12.电视台记者____________17.play a violin__________ 13.摩托车________________18.make kites___________ 14.露出,出现______________19.get off______________ 15.醒来__________________ 20.traffic rule___________

三、填空(5×2分)

21.I teach lessons.I am a __________________.22.I clean streets.I am a ___________________.23.I sing songs.I am a ____________________.24.Tom dances.He is a ____________________.25.Mary writes stories.She is a _____________.四、选择填空(10×2分)

26.What’s your hobby?

A.Swiming B.Swimming C.Swim 27.Does your mother wash clothes?

A.Yes, she doesn’t B.Yes, he does C.No, she doesn’t 28.What does Tom do?

A.Tom goes to school.B.Tom is a boy C.Tom is a teacher 29.How does he go to school? A.On feet B.By foot C.On foot

30.He likes ________planes.He likes ________,too.A.make/swimming B.making / swimming C.making / swim 31.I don’t have a brother_________sister.A.or B.and C.the

32.He usually plays at the park __________ Sunday.A.in B.at C.on

33.Who is he? He is _________ brother.A.mine B.my C.I

34.she ___________ football everyday.A.playing B.play C.plays 35.Happy birthday!

A.The same to you B.Thank you C.OK

五、组成句子(5×2分)

36.same / the / like / We / things / don’t 37.bue / to / school / by / He / goes 38.Ann / TV / on / cartoons / watches 39.Who / in / a / factory / works / car

40.from / does / the / Where / rain / come

六、选择括号内正确的一个。(5×2分)

41.They(A;has / B: have)lunch in the kitchen.42.She(A: watch / B: watches)TV in the evening.43.We(A: ride / B: rides)a bike to our school.44.Ton and Alice(A: likes / B: like)listening to music.45.His mother(A: wear / B: wears)a black coat.七、阅读短文,判断正误:(5×2分)

This is Billy and his brother’s bedroom.It’s not very big, but it is tidy(整洁).There are two bedsin the room.There is a desk between(在……中间)

长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6

关键词:微课,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媒体,信息技术应用

一、小学教师对“微课”认同感调查

1.调查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湖南省长沙市市区的十所小学作为样本学校, 样本学校包括目前信息化应用推行较好的重点小学, 也包括了没有推进或推进较慢的小学, 较好的保证了样本的普遍性。样本的选取还充分考虑了小学各个学科、年龄、学历结构等, 并且选取了一部分已经有过制作微课经验的小学教师, 使得本调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2.调查数据描述统计。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分析, 设计了 《小学教师对微课的认同感调查问卷———以长沙市为例》的调查体系 (包括6个一级指标, 10个二级指标) 。其中6个一级调查维度是: (1) 教师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任教年级和科目) ; (2) 教学媒体使用情况; (3) 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4) 小学教师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认知情况; (5) 小学教师对于“微课”的制作和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 (6) 小学教师对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认同情况。

(1) 教师基本情况。本问卷共有18道题, 全为选择题, 做题时间约3~5分钟,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长沙市虹桥小学、一师一附小、雨花区燕子岭小学等10所市区小学教学一线教师, 发放了400份问卷, 回收的有效问卷有371份。女性教师361人, 所占比例为85.87%, 20~30岁的教师343人, 所占比例为56.95%, 各个年级的教师占有效人数的比例基本相同, 语、数、英三科教师323人, 所占比例近74%。

(2) 媒体使用情况。通过对小学教师媒体使用情况的调查, 大部分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媒体是现代教学媒体, 占有效填写人数的74%, 66%的教师能熟练使用现代教学媒体, 这也能间接说明大部分教师使用“微课”时不会有太多的技术问题。

(3) 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学习资源也属于网络教学资源中的一类, 不过“微课”的本质却更偏向于学习资源, 但是它又与其他的网络资源略有不同, 教师使用网络获取、使用教学资源的能力及应用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体现。

(4) 小学教师对于“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认知情况。“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学教师通过教研教改活动、网络、专家讲座等方式获取了相关的知识, 但是对于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的并不是特别多, “微课”的认知度相对较高。

(5) 对于“微课”的制作和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所授学科是否适合制作成微课, 近半数教师认为本学科课程是适合制作微课的, 也有近40%的教师持反对观点。在是否自己来制作微课方面, 近55%的教师不愿意自己来制作微课, 有40%的教师非常愿意来进行这项尝试。而对于微课在教学功能方面, 教师们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观点, 但主要应用还是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课前的预习, 二是课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师认为设计制作微课有困难、微课资源匮乏、教学应用方式有困难是制约微课推广应用的三大因素。由此可以看出, 技术仍然是制约教师微课应用的最重要因素, 详见表3。

(6) 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认同情况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 超过一半的教师不太赞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但仍然有40%左右的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应用于小学课堂是可以进行尝试的。这说明将“微课”与“翻转课堂”结合还是得到了部分教师的认可, 微课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形式, 如何将“微课”与“传统教学”有效融合还是十分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3.调查数据相关分析。

(1) 教师个人因素的分析。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力量, 由于年龄、学科、学历水平等原因, 直接影响了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 一批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名师示范推广, 将会推动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

(2) 技术因素的分析。技术是制约教师使用、制作微课的重要因素, 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交流对微课教学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资源支持分析。对于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方面, 教师们的认同度也很低, 主要体现在针对性不强、设计思路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等, 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规范、不标准、不完善等问题。

(4) 小学教师对微课的认知分析。老师们都认为微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是一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发展趋势, 但同样教师们对于微课的教学应用形式和主要功能也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二、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小学教师对于“微课”的认可度调查发现, 我国在推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教师对于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是持积极的态度, 而越来越丰富的微课资源也为微课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然而在此过程中, 仍然有一些不足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学对于微课的认知仍然不足, 大多数小学未将微课应用列为学校计划。各小学由于各自学校的情况不尽相同, 对于新技术的反应程度不同, 应该说, 作为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实践基地, 小学应该用于承担起教学改革的重任, 将微课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践列入小学教研教改计划, 推动教师对于这项工作的认识。

2.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待证明,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在近几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各类教育行政机构开展了大量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国家也颁布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但对于部分学科、部分年龄层次的教师而言, 信息技术仍然是作为锦上添花的手段, 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不深刻, 对于现代技术的发展没有跟上步伐。随着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教师, 理应走在时代的前沿, 引领这种改革。

3.微课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目前, 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极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 也通过建设国家基础资源网免费向各地方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然而这些资源还是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 而总量仍然欠缺, 需要通过建设大量的精品资源,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才能更好的推动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结语

21世纪的今天,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程度上的变化, 特别是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的变化, 微课的出现, 极大地推动了这种“教”、“学”方式上的变革。翻转课堂的出现对于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都是一种挑战, 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 如何更好的使用微课资源实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无论是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是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秋月.“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专题研究, 2014, (12) .

[2]徐翠峰, 郭庆.论微课与传统课堂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研究, 2014, (1) .

[3]詹青青,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制作与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 2014, (5) .

[4]陈倩, 李娇娇, 汤才梅.翻转课堂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 2015, (14) .

2018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篇7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上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_______。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提岀,把_______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

A.延长产业链链 B.提高产业层次 C.去产能 D.去库存

3.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______。

A.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证,为国家利証提供有力战略支撑,为世界和平发挥重要

B.实现人民军队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塑、作风形象重塑

C.建设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代化人民军队

D.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4.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_______。

A.矛盾观点和运动观点 B.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乌托邦主义和实用主义

5.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属于_______的做法。A.实事求是 B.教条主义 C.不可知论 D.倡导无为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_。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四个意识” D.“五大理念

7.古人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哲学上来看,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物质决定意识 C.规律是客观的 D.实践出真知

8.201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_______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A.十一 B.十二 C.十三 D.十四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事物必须代替旧事物,新事物和旧事物相互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_________。

A.形式上和现象上是否新奇 B.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 C.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 D.人们的主观判断

10.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_________专业化水平。

A.民主化 B.多元化 C.信息化 D.智能

11.下列关于书名号的使用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一篇《日记何罪!》激起了千层浪花

B.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C.办公室征订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

12.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_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3.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其中,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________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生产价格 14.宪法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宪法内容也必须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适时修改。根据《完法》规定,下列有权修改宪法的主体是__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15.程序法是为促进实体法內的实现对诉讼程序或其他程序加以规定的法律。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是___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物权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1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_______。

A.党的领导 B.宪法 C.刑法

D.全面依法治国

17.张首晟等科学家领衔的科研团队找到了正反同体的“天使粒子”——费米子,物理学上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验证了由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在80年前提出的预项测一一存在一类没有反粒子的粒子。上述材料说明_______。

A.真理的相对性寓于真理的绝对性之中 B.直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8.荀子强调,处理人,社会,自然的关系都必须顺时而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时”,顺“时”而为体现了_______。A.实践要把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实践能否成功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19.“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星照古今,这是盛赞“五四”运动两名领军人物的诗句。诗中提到的领军人物是指_______。

A.鲁迅、梁启超 B.李大钊、陈独秀 C.李大钊、蔡元培 D.胡适、陈独秀

20.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根概念,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下列古代时辰和现代时间对应正确的是_______。

A.辰时 9:00-11:00 B.子时 23:00-01:00 C.未时15:00-17:00 D.亥时 19:00 21.未经_______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调解委员会

22.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溢或溢号。溢号多用固定的一些字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或恶德等大致可分为表扬、抛评和同情三类。下列溢号表示同情的是_______ A.文、武 B.成、献 C.灵、炀 D.哀、怀 23.李某与王某结婚多年,现因感情破裂,李某准备起诉离婚,下列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是_______ 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所得的工资

B.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因身体受伤所得的医疗费 C.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王某所得的经营收益 D.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王某所得的知识产权收益

24.获得第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的国家是_______ A.俄罗斯 B.韩国 C.中国 D.挪威

25.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下列选项属于智造装备的是_______ A.服务机器人 B.智能家电 C.3D打印机 D.可装戴设备

二、多项选择题

2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觉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_______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B.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为世界发展谋和平D.为人类解放谋未来

27.东汉末年,王朝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一时多少豪杰”,然而统一天下的既不是天子以令诸侯,占据天时的曹操,也不是有卧龙、凤雏、五虎上将辅助,笼络人心,占据人和的刘备,更不是据有长江之险,占据地利的孙权,而是司马氏。这说明了_______ A.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B.历史结果总是在许多单个意志相互冲突形成的“历史合力”中产生出来 C.历史发展是神秘的,不可测知的

D.历史人物的产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28.山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推进_______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沂蒙精神和新时期山东精神。

A.美德山东 B.文明山东 C.文化山东 D.诚信山东

29.《刘宾客嘉话录》记载:古代洛阳一个寺庙僧房中有一个磬,经常自鸣,僧人因此忧患成疾,他的朋友得知后,用锉刀将磬锉了数处,馨就不再自鸣了。原来是馨与寺钟的频率暗合,所以寺里击钟,馨便自鸣。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_______ A.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性 B.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C.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D.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家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_______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1.林某的汽车被邻居李某损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林某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_______ A.可以与李某协商解决 B.可以通过诉讼解决 C.可以通过复议解决 D.可以请他人居中调解

32.根据《国歌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宪法宣誓仪式上应当奏唱国歌 B.升国旗仪式上应当奏唱国歌

C.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 D.国歌可以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

33.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下列食物中,可增强人体膳食纤维摄入量的食物是_______ A.芹菜、秋葵 B.鲤鱼、黄鳝 C.羊肝、羊 D.魔芋、竹笋

34.下列抗战老电影中,反映山东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有_______ A.《平原游击队》 B.《铁道游击队》 C.《地雷战》 D.《地道战》 3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B.五经:《诗》《书》《礼》《乐》《春秋》 C.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D.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第二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三、判断题 36.春秋时期的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办学府,倡导学术自由。A.对 B.错

37.以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我管理、降低教育投入,提高力学效率和效益的学校被称为绿色学校。

A.对 B.错

38.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有利于教师实现自我反进教育教学工作。

A.对 B.错

39.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我国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确立小学阶段的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

A.对 B.错

40.学习者们往往用他们已经知道的和相信的知识去帮助他们理解新的经验。因此,先前的知识和信念会促进学习者新的学习。

A.对 B.错

41.智力被认为是与学习能力有关的一个重要心理变量,但是这一概念是人为建构的很难被精确地测量。

A.对 B.错

42.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老师应该为学生布置一些只有通过他人的帮助才能成功完成的任务。

A.对 B.错

43.代币法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管理手段其理论思想来源于认知主义教学观。A.对 B.错

44.主张从实际生活中获取学习材料,打破教学科目界限。强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利用环境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帮助学生选择 活动材 斗的教学组织形式是设计教学法。

A.对 B.错

45.随着儿童逐渐长大,他们往往在不考虑行为的外部结果的情况下,采纳身边他人优先考虑的事情和价值标示准作为自己的,接受他人所推崇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动机的外化。

A.对 B.错

四、单项选择题

46.在小学低年级的某次数学测验中,由于数学试卷中试题的文字表述过于复杂,学生不能完全理解题干的要求,也不能正确地解答题目,以致于该试卷无法正确测量学生数学学习的状况。据此可以判断这次娄学测验是_______ A.高信度的 B.低信度的 C.低效度的 D.高效度的

47.下列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文件是_______ A.《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48.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教师的楷模。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人内在素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以德才兼备,温文尔雅的君子作为其教育日标。下列选项中,展现德才兼备的教学思想的是_______ A.学而出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9.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从知识的“实际数用”出发,主张通过“自由竞争”达到“适者生存”,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有价值的知活做准备,在他看来,能实现完满的生活的最有价值的知识是_______ A.哲学 B.古典“七艺” C.进化论 D.科学

50.教育本来应该是促进民主、平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教育复制了原有的社会关系,再现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_______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隐形功能

51.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通过这一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相应的材料进行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验证假设,以此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是_______ A.程序教学法 B.发现学习法 C.问题讨论法 D.情景练习法

52.吴老师在讲授小学“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时,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一些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吴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_______ A.灵活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53.小马老师喜欢把班级孩子们的表现“晒”在班级群里.既有那些认真听讲、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也有上课走神、作业马虎的学生。她将微信群作为及时反馈孩子情况的工具,但这一做法却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因为小马老师在微信群的行为_______ A.侵犯学生隐私 B.忽视教育规律 C.未能因材施教 D.强调教师权威

54.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后教育学在众多因素的推动下逐渐发展完善。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_______ A.教育原则 B.教育价值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5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有①学前教育小学化②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分化越来越明显④终身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⑤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_______ A.②④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6.美国单轨学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等。自美国单轨学制设立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采纳,其主要原因是单轨学制有助于_______ A.教育制度的统一 B.多种人才的培养 C.教育的前后衔接 D.教育的逐级普及

57.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由此可看出,涂尔于强调教育应_______ A.促进社会的稳定 B.促进人适应社会 C.促进人本性的发展 D.促进社会的延续

58.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刘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不久,几名学生就慌慌张张地来报告:“王明和于阁又打起来了。”刘老师赶紧去教室。在路上他了解到,原来王明碰掉了于阁放在桌角的书,王阁让王明捡起来时讲话的语气很不客气,王明不服气,两个人没说几句就动手打归来了。从失范行为的类型来看,这两位学生的行为属_______ C.越轨行为 B.违法行为 A.攻击行为 D.焦虑行为

59.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大力提倡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下列古语的表述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_______ A.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B.发而后进,则扦格而不胜 C.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0.某中学在学期末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仅提前公布了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以及相关评价人员和制度,设置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多种人员参与的评价体系,还建立了相应的学生申诉制度,其最终目的是确保评价工作的_______ A.可行性 B.公平性 D.参与性 C.多样性

61.叶澜认为,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个体与环境两种不同性质的因素真实发生相互作用,人对外界存在的摄取吸收(无论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的实现都要通过发展个体的不同性质不同水平的_______ A.学习活动 B.实践活动 C.生命实践活动 D.生活实践活动

62.某中学初一二班班主任王老师在新生入校后,初步拟定班级的课堂规则,并通过民主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参与课堂规则的建立,用清晰的语言把课堂规则表述出来,还在主题班会上将课堂规则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课堂规射的具体内容及意义,以便严格按照规则的要求来执行。这展现出王老师在课堂管理上实行了_______ A.课堂行为管理策略 B.预防性的课堂管理策略 C.课堂制度管理策略 D.建设性的课堂管理策略

63.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促进学的整体发展和自主发展而结成的教育与被教育、组织与被组织、引导与被引导等主体间的关系,是师生的_______ A.社会关系 B.组织关系 C.教育关系 D.心理关系

64.某中周老师执教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在课程接近尾声的拓展延伸部分设计了这样的研讨题:“同学们,和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比一比,我们的梦想是不是太小了?我们的梦想需不需要做些调整?”面对提问,同学们验上现出难以理解的表情,他们的回答也明显的言不由衷。从课程的教学且标看,周老师设计的研讨题目_______ A.没有体现学生兴趣 B.拔高了学生的理想 C.脱离了课文的主旨 D.运用了不当的对比

65.在制订课程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学校、学生等条件的复杂性,给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一定的自主空间,保证他们能够主动、灵活地落实课程计划,这体现了课程计划设计原则的_______ A.基本性 B.基础性 C.开放性 D.整体性

66.某小学王老师在讲授《葡萄沟》一课时,通过播放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纪录片,让学生真受到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种类多,葡萄品种全的自然风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王老师贯彻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 A.直观性原则

B.科学性和思思性结合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7.据有关调查,我国中学阶段青少年学生出现苦闷情绪时,除了“闷在心里,不与别人说的学生之外,向伙伴求助者最多,占32%;向父母求助者次之,占13%: 向教师求助者最少,只占4%。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_______ A.保护功能 B.缓冲作用 C.引导作用 D.发展功能

68.某教师在阅读一篇理论研究论文时,思考文章推理的依据是什么,文章对原有理论有何发展与新贡献,文章是如何解决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矛盾等问题,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这位教师主要遵循了_______ A.计划性原则 B.顺序性原则 C.批判性原则 D.同时性原则

69.语文课上小希总是喜欢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不断地做小动作,李老师多次提醒,制止他,但无济于事。时间长了,李老师开始责骂、讥讽、奚落他,有时也罚他站着听课。以至于小希越来越不喜欢上语文课,出现厌学情绪,小希家长找李老师询问原因,李老师说“我教育学生有什么错?”你认为李老师违反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 A.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 B.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C.知行统一 D.因材施教

70.秉承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卢梭 D.斯宾塞

7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其教学活动的上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的教学才能被学生接受且转化为自身的经验。据此。可以认为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指标是_______ A.学科知识的逻辑性。B.课程设计的合理性 C.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72.下列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的组成部分 B.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人的全面的、平均的发展

C.西方教育传统中的“全面发展教育”和我国的“全面发展教育”同义 D.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最重要 73.道德学习的核心是_______ A.道德认识的获得 B.态度或价值观的获得 C.道德行为的习得 D.道德情感的获取

74.遗忘是个体的一种正常现象,影响造遗忘的因素有很多,下列遗忘观点与“及时复习策略”相一致的是_______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压抑说

75.今之教者,呻其点毖。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成,教人不尽其材”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76.王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某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在开学初,王老师认真研究本班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合理组建了班委,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团结一致。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被评为“优秀班集体”。这说明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 A.保证班级每位学生的成绩 B.选择好管理班级的小助手 C.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D.促进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77.首次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重视职业教育的学制是_______ A.癸卯学制 B.壬子癸丑学制 C.壬寅学制 D.壬戌学制

78.张老师问铭铭: “铭铭,你有妹妹吗?”铭铭迅速回答: “有”。紧接着张老师问铭铭: “你妹妹叫什么名字啊?”“欣欣”“欣欣有姐姐吗?”“没有”。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铭铭的思维处于_______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79.隋炀帝为收罗人才,颁布“若有明行显著,操履修洁,及学业才能,二艺可取,咸宜访采,将身入朝。所在州县,以礼发遣”的诏书,于大业年间置进士科。这标志着_______ A.隋朝设科考试的开始 B.九品中正制的建立 C.科举考试制度的建立 D.官学考试制度的建立

80.《学会生存》一书指出: “可能平等地受教育,这只是平等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它的充分条件.......平等的机会必须包括同样成功的机会”,“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含个人特点的”。这主要阐述了_______ A.教育机会平等是现代社会追求的目标 B.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平等的基础 C.教育机会平等是教育民主的体现 D.教育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81.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事先经过设计,规定好观察项目,选定观察对象,采用观察工具,在观察中填写观察量表等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活动是_______ A.非参与式观察 B.非结构性观察 C.间接观察 D.结构性观察 82.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尽管承担的任务不同,但他们的主体活动指向共同的对象一一教育内容,而且两者的活动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时交织或前后相干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_______ A.相互影响者 B.主客体 C.积极的参与者 D.复合主体

83.课程设计就是对课程的各种内容进行组织与开发,教师按照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对某个年级或几个年级设置的各门学科课程的内容,严格按照排定的课题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进行下去的课程设计方式是_______ A.连续组织 B.顺序组织 C.水平组织 D.垂直组织

84.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增加教学趣味性并使教学更为生动,丰富,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技能,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辅导 C.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85.2012 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显示: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学生的数学、阅读和科学测试成绩均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对此,比尔.盖茨认为上海能有这种令人惊讶的成功,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能得到充分的反馈,以获得不断的自我发展。在学校里,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直接作用的组织机构是_______ A.教务处 B.教研组 C.科研处 D.兴趣组 86.下述选项中具有法定性质,是教材编写、教学、课程管理与评价依据的是_______ A.课 程大纲 B.课程计划 C.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8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其中不属于外部影响因素的是_______ A.社区影响 B.家长影响 C.教师文化 D.政府部门影响

88.当一个人数学学的好时,往往别人也会认为他物理、化学也学的很好。这种现象被称_______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89.下列属于教师权利的是_______ A.张老师在课余时间有偿为学生进行补课 B.三个月没发工资的王老师要求学校补发工资

C.李老师发现及时,阻止了学生小王偷盗学校电线的行为 D.赵老师非常喜爱并且尊重自己的学生

90.在其它教育要求与发展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外部环境的影响 C.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D.教育方法的有效运用

91.如果你站在大桥上看桥下湍急的水流。不一会儿你会感觉桥在动。这种心理现象称为_______ A.动景运动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92.小红记“unbelievable”这个英语单词,背诵8遍的时候正好记住,那么,为了使记忆效果更佳,小红共需要背诵_____遍

A.8 B.10 C.12 D.16 93.“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凝视”等现象反映出注意的_______ A.转移 B.广度 C.内部状态 D.外部表现

94.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众多,在中学阶段影响学生人格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 A.生物因素 B.家庭教养方式 C.学校教师 D.同伴群体

95.下列有关学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相对持久的行为变化 B.学习可以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体现 C.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

D.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引起的

96.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需要教原适应多种多样的数师角色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_______是指教师通过学习、职业训练社会交往等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A.角色认知 B.角色认同 C.角色体验 D.角色期望

97.“榜样学习”对学生可以起到好的教育效果。下列理论可以给子合理解的是_______ A.强化说 B.认知学习理论 C.从众说 D.观察学习理

98.学生背诵一篇较长的课文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种心理效应被称为_______ A.鲶鱼效应 B.边际效应 C.霍桑效应 D.系列位置效应

99.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 A.客体永恒性 B.去自我中心化 C.思维的可逆性 D.群集结构形成

100.学生学会区分“魑”“魅”“魍”“魉”等形近字和仇(“chou”和qiu”等多音字。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这属于_______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101.生成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时学习者主动的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生成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_______ A.布鲁纳 B.维特罗克 C.加涅 D.斯皮罗

102.小雨是个敏感、细心的女孩,同时她又多疑、孤僻、多愁善感、不善于和同学交往,同学们都叫她“林妹妹”。小雨的气质类型属于_______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3.习性学家劳伦兹基于动物研究,提出了关键期,人的语言的发展关键期为

A.学前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104.学习完四则运算之后,学生能够到模拟商店自助购物。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框架,该任务在认知目标分类中属于_______ A.知识 B.领会 C.运用 D.分析 105.抵御诱惑实验或延迟满足实验适合测量儿童的_______。A.自我认知能力 B.自我控制能力 C.自我评价能力 D.自我完善能力

106.下列标准化测验中不属于智力测验的是_______。A.斯坦福-比纳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瑞文测验 D.明尼苏达测验

107.关于学习的建构理论有很多种但多数建构主义者都有两个共同的观点即_______ A.建构与互动 B.对话与交往 C.建构与对话 D.交往与互动

108.下列有关心理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焦虑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焦虑对人的心理健康没有好处 B.各国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一定的界定 C.心里健康与不健康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D.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客观的。不变的

109.小明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做事认真负责乐于帮助同学。班主任林老师石开主题班会以小明为例希望望同学们部能够品学蒹优最后让全班同学回向小明学习。这属于德育方法中的_______ A.说服教育 B.榜样示范 C.指导实践 D.平行影响

110.课程与教学审美主要是指专门从美学角度对课程与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通过艺术而审美地理解和构建努力把课程与教学提升到发现美、体验、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境界。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课程与教学审美的客观基础是_______ A.艺术性和科学性及其一的价值目标 B.科学性和实践性及其统一的价值目标 C.原则性和灵活性及其一的价值目标 D.真、善、美及其统一的价值目标

五、多选题

111.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学校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 A.以人为直接对象

B.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

C.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教育义务 D.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

112.杜威针对传统的课程与教材不注重人们参与实践的倾向、脱离儿童经验生活、对知识条块化分割的弊端,从儿童发展的需要出发,认为课程与教材_______。

A.统一于儿童的生长与发展 B.能引起儿童的兴趣 C.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D.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113.分析考试失败原因时,同学们列出了下列原因,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内部归因的是_______ A.试题太难了 B.这段时间太贪玩了 C.偏科,不擅长学习这门课 D.这次考的题都没复习到 114.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一般 来说,教学过 程 的特点主要 表 现为_______ A.双边性 B.认知性 C.实践性 D.确定性

115.教学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专门教育活动,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必须具备设计教学方案、评价教学结果的专业技能。一般来说教师要使教学设计具有意义并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其主要依据是_______ A.现代教学理论 B.教材的特点 C.学生和教师的经验 D.教学的实际需要

116.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在班级建设中行使多种职能扮演者多重角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担负的责任主要有_______。

A.教育和培养的责任 B.发现和激活的责任 C.夯实的责任 D.强化的责任

117.教育研究结果的表达是教师对其教育研究及研究结果的反映。是对教师教育研究过程和效果的记录、呈现,体现着“教师自己”的风格,是教师动手做、亲身实践与思考的结果。从教师教育研究的特性来看,其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有_______ A.研究专著 B.研究报告 C.经验总结 D.教育教学案例 118.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解决不一定距哟正确答案的真实性问题来获取知识由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构成的一种学习方式。PBL的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 A.问题是课程的关键 B.以学生为中心 C.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

D.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19.备好课是一名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分别是_______。

A.钻研教材 B.设计教法 C.掌握课程标准 D.了解学生

120.影响学生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_______。A.家庭教养 B.道德认知 C.校园文化 D.社会风气

121.斯金纳那认为学习过程的有效进行有赖于几个条件,它们是_______ A.小步骤呈现学习材料

B.对学习者的任何反应立即予以反馈 C.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 D.学习者自定步调学习

122.不同的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有不同的偏爱,存在个体认识风格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_______ A.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创设适应学生认识风格的教学情境 C.选择适应学生认识风格的教学内容 D.运用适应学生认知风格的教学手段 123.下列属于操作技能的是_______ A.阅读诗歌《致橡树》 B.跳芭蕾舞《4只小天鹅》 C.计算3+2=5 D.打网球123.124.美育是美学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由教师通过各种美的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一般来说学校美育实践的途径主要包括_______ A.通过艺术手段开展美育 B.通过观赏大自然开展美育 C.通过日常生活开展美育 D.通过美育课程开展美育

125.下列有关学习策略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复述主要被用来进行信息选择和获取 B.组织和同化主要被用来进行建构和整合 C.自我检查属于元认知策略

D.克服考试焦虑不属于任何学习策略

六、案例分析题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二孩时代的到来,家长“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希望没有丝毫减退。家长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纷纷攀比起来,尤其是部分家长的“神童”情结泛滥。他们给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导致这些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知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自理能力差,贫玩,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甚至会出现自杀等悲剧。这一现象引起了家长、教师及学校的反思。

126.家长不顾孩子成长的规律,盲目追求所谓胃的“神童”,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互补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27.家长们道追求“神童”模式的培养,只重视知识的学习面忽视了学生情感、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这种做法违背的理论有

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28.在“神童”模式的培养下曾发生过一个13岁的学生自杀的悲剧。13岁正值青少年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机,这个时期又被称为

A.危险期 B.关键期 C.心理断乳期 D.依恋期

129.文中“家长们給孩子报大量的补习班”的做法的错误在于忽视了孩子的 A.智力差异 B.人格差异 C.性别差异 D.兴趣差异

130.根据上述案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

A.把握教育的“度”,既要给予学生无限的关怀又要严格要求 B.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硫导 C.对于叛逆学生的不良行为应严厉批评教育 D.家校合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二、多项选择题 26.【答案】AB。27.【答案】ABD。28.【答案】ABD。29.【答素】ABC。30.【答案】ABCD。31.【答案】ABD。32.【答案】ABC。33.【答案】AD。34.【答案】BC。35.【答案】ACD。第二部分 教学基础知识

三、判断题

36-37 BA 38.【答案】A 39.【答案】B 40.【答案】B 41.【答案】A 42.【答案】B 43.【答案】B 44.【答案】A 45.【答案】B

四、单项选择题

46.【答案】C。47.【答案】D。48.【答案】B。49.【答案】D。50.【答案】D。

51.【答案】B。52.【答案】A。53.【答案】A。54【答案】D。55.【答案】B。

56【答案】D。57.【答案】B。58.【答案】A。59.【答案】C。60.【答案】B。

61.【答案】C。62.【答案】B。63.【答案】C。64.【答案】D。65.【答案】C。

66.【答案】A。67【答案】A。68.【答案】C。69.【答案】A。70.【答案】C。

71.【答案】D。72.【答案】A。73.【答案】B。74.【答案】A。75.【答案】B。

76.【答案】C。77.【答案】A。78.【答案】B。79.【答案】C。80.【答案】B。81.【答案】D。82.【答案】D。83.【答案】C。84.【答案】C。85.【答案】B。

86.【答案】C。87.【答案】D。88.【答案】C。89.【答案】B。90.【答案】C。

91.【答案】D。92.【答案】C。93.【答案】D。94.【答案】D。95.【答案】D。

96【答案】A。97.【答案】D。98.【答案】D。99.【答案】B。100.【答案】C。

101.【答案】B。102.【答案】D。103.【答案】A。104.【答案】C。105.【答案】B。

106.【答案】D。107.【答案】A。108【答案】C。109.【答案】B。110.【答案】D。

五、多项选择题 111.【答案】CD。112.【答案】ABCD。113【答案】BC。114.【答案】ABC。115.{答案】ACD。116.【答案】ABC。117.【答案】BCD。118.【答案】ABCD。119.【答案】ABD 120.【答案】ACD。121.【答案】ABD。122【答案】BCD。123.【答案】BD。124【答案】ABC。125.【答案】ABC。

上一篇:中国西部基础教育发展观下一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