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3篇)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1-2小节,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自主识记课后生字,理解相关词语,会书写“械”,做到正确匀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学生回答、解释)

诺贝尔奖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3.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生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边读边想:课文写了诺贝尔的哪些事迹? 2.检查生字词(出示)。(1)读准词语:

机械 艰苦 威力 劈山筑路

逝世 瑞典 盛会 毫不气馁

(2)说说哪些字难写一点,你认为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指导写“机械”的“械”,“锤”。生字描红练习。

(3)指名读课文。相机理解词语。(4)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概括,教师补充)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1.同桌讨论: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交流:

一是发明了炸药。

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3.小组讨论分段。交流:

第一段(1——2)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

第二段(3——9)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三段(10)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四、学习课文第1-2小节。

1、指名读,思考:第1-2小节主要写什么?

2、默读,思考:诺贝尔奖授奖仪式的地点和时间的确定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设定?

3、朗读第1-2小节。

五、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课后2)2.填空:

《诺贝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2

一、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出了什么问题

1.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模糊。在我们在观摩各种级别的展示课、观摩课和优质课时,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是这样一番景象:既有字词的学习也有全文的初步感知, 既有把课文读通读顺的要求也有对全文的深度解读, 一节课把全部课文上完了。在会场我们经常会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疑问:这是第一课时还是第二课时教学?这样设计小学生能消化得了吗?这样教学效果肯定是字词掌握不了, 课文也理解不透……一线教师百思不得其解, 于是出现了“乱花迷眼”的局面, 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化。为了改变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局面, 有的学校和地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采取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化”, 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化”, 只解决了一些共性问题, 忽视了阅读教学中的个性问题。

二、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确立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什么规律

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尊重学生实际, 遵循实际的生长规律和读书学习的规律。

1.要深刻认识到小学生的“小”字。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学习语文的规律基本是按照“字——词——句——段——篇”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的, 而且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加, 对段、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逐渐增强。所以, 在阅读教学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 遵循他们语文学习规律, 恰当定位阅读教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2.要清楚认识到深度阅读的规律。我们读书一般可以分为如下有三个步骤, 一是读通、读顺句子。二是初步感知文章。三是细读理解。只有这样, 才能把文章学好, 记牢。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 那么我们小学的阅读教学难道不应该遵循这样的学习规律吗?

三、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如何确立

第一课时教学的有效实施应该有其合理的路径, 其首要问题就是要解决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具体来说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的确立应该走好以下几步:第一步, 清晰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第二步, 确定不同选文的第一课时教学价值;第三步, 明确“这一篇”第一课时的可为之处。以上三步走通, 才可能据此设计该文第一课时的抓手和路径, 即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三个步骤可以分别简称“定位”“定值”“定法”。教学策略的选择一方面依赖于教学内容的确定, 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中, 不同年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文本特性也是教学策略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应该做些什么

1.导入新课, 读题质疑。第一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扫清阅读障碍的同时, 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要向我们传达的心声、文意。从这个角度来看, 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要解决初读和识字正音的问题, 解决怎样让学生一步步读出兴趣, 读出疑问的问题。中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初步养成预习的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时需要对预习进行检查、反馈。同时, 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建构阅读话题,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文本进行碰撞, 引发他们的疑问与猜测, 形成强烈的阅读期待。

2.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首先放手让学生试读,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整体的形式入手的, 然后再到关系和结构的认识, 并逐渐逼近事物的本质。在初读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 有目的地进行字词学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还要抓住关键词句学习, 让初读扎实有效。

3.梳理脉络, 理清思路。阅读教学中“复述”和整体概括目标的落实尤为重要。在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 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读通读顺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篇章的教学引入上, 通过给课文分段、概括大意, 来梳理文章脉络, 理清思路。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要有的放矢。同时, 还要抓住课始激起的阅读期望,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内容, 解决一部分可以通过初读解答的问题。

4.写字教学, 强化练习。第一课时的识字写字中, 要重点指导难写、易错的字, 注重书写姿势和习惯的巩固和行款格式。指导书写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忆生字的字形,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生字的间架结构再添资格中的位置安排, 要求写正确、写美观。当然,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应当根据教材、教者、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变通。

《诺贝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3

1. 听写词语

瑞典机械爆炸艰苦逝世实验

毫不气馁 荒山野岭 劈山筑路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尽量选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

二、 品读课文,感悟精神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书,看看诺贝尔在研制炸药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失败和痛苦,用心揣摩语言,把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 交流评议,适时点拨。

▲(映示)1864年6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1) 同学们,面对亲人的离去和伤残,此时,诺贝尔心里会怎样想?(很伤心、吸取教训)请你设身处地想一想,品到什么滋味,就怎样地小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 尽管如此,他放弃了吗?失掉勇气了吗?这就是“毫不气馁”。(再读这句话 )如果此时他放弃了,那意味着什么?这时的诺贝尔心情非常复杂,谁来读一读。

(3) 随着一声巨响,诺贝尔失去了什么?什么没有失去?(理想、信念、信心)让我们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读出来。

(4) 此时此刻,你想对诺贝尔说什么?

▲(映示)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5) 你觉得如果要读好这句话,该关注哪些词语?为什么?(指名读,师生评价)

(6) 倘若是你,面对几百次的失败会怎样?而每次诺贝尔失败后总是从头再来。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板书:百折不挠)自由读第7自然段

▲(映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7) 为什么诺贝尔能投入这么多的精力,付出这么多的心血,他发明炸药的动因是什么?指名读第4自然段。谁能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8) 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为了减轻工人们的劳动负担,是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因此,读这段话,要读出诺贝尔的发明炸药决心来。(赛读,齐读)

(9) 请同学们默读第8、9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自己就在现场,在感受深刻的地方作上标记,不要轻易放过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一个标点。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10) 全班交流、谈感受。

①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② 看着满身鲜血的诺贝尔,听着激动人心的话语,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们,你会怎样说?

③(课件映示诺贝尔画像)这就是诺贝尔, 这就是为科学事业,为造福人类奉献一生的诺贝尔。现在回顾诺贝尔成功的经历,我们从心底的最深处一定会涌出这样的感叹:(映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齐读)

④ 你觉得这里的“整个生命”具体指哪些东西?(意味着一辈子;所有的精力、所有的时间……)

⑤ 当别人散步时,他在实验室工作;当别人吃饭睡觉时,他在实验室工作;当别人一家人在享受天伦之乐时,他依然在实验室里工作。(全班齐读: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三、 凸显品德,升华情感

1. 齐读第10自然段。诺贝尔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不仅仅因为他有2千多项发明,不仅仅因为他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还因为他有着博大的胸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奖金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有人也许会问:这一切值得吗?想听听诺贝尔的回答吗?师配乐深情朗读诺贝尔的临终遗言。

2. 听了他的临终遗言,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拿起你的笔,将你的感触写在课文里诺贝尔的画像周围。(全班交流)

3. 活着时,诺贝尔奉献给人类的是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而去世后,留给人类的是所有的财产。這是一种怎样的品格?(板书:无私奉献)

四、 拓展作业,强化实践

1. 利用本课所提供的材料和搜集的信息资料,为诺贝尔写一篇小传。(提示:主要写明诺贝尔的生卒年、国籍、身份和主要成就、贡献等)

2. 读一读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故事。

《第一场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4

本节课重点: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大和雪后景色的美丽,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

本节课难点: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大的,从哪些方面来写雪后美丽的景色的。

本节课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领悟作者善于抓住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下雪景象。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试着背下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你们见过雪吗?雪大吗?雪景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峻青爷爷写的《第一场雪》。板书课题:第一场雪

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见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你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1、第一场雪的时间。

2、雪下得大。

3、雪后景美。

4、大雪引起的联想。)

三、共同探究学生最喜欢的部分。

1、雪下得大。

你们从哪些地方知道雪大的?小组协作,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让学生进入情境。课文是怎样把这场雪的“大”写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鹅毛般的大雪”、“一会儿就白了”是从视觉上来写的;“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是从听觉上来写的)。教师就势引导学生,我们要做有心人,要善于观察,语文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下了整整的一夜大雪,你们想看看雪后的壮美景色吗?

2、雪后景美。

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临其景,感受大雪之后雪景的美,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哪些地方美。请同学们看书,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美,美在哪里?从这些句、段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让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适当的点评。

(如:“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作者写得是否真实,赞一赞作者观察的细致入微、遣词造句的绝妙。)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有感情地朗读,赞一赞雪美,分享作者的喜悦。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领会作者写大雪之后的美景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如学生在领会的过程中有难度,教师可作一定的引导。)

三、师生共同小结。在这一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运用以下句型进行口头交际: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2.对目标语言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技能。

教学设计

热身(Warm-up):

新学期的问候:

T: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让几位学生描述他们的summer holidays。

(教师亲切的问候,调动学生情绪,激发他们新学期学习英语的热情。)

呈现(Presentation):

①引入新课

T: Is today a special day?(引导学生回答It’s the first day of the new term.)

T: What are your new term’s resolutions?(引导学生回答: I’m going to get good grades.)

T: Last term, Nicky and Fish got good grades in English;let’s ask them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T: Nicky, how do you study for an English test?

(通过和学生的简短对话引入新课—how to study for a test。)

②教学1a.T: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板书标题)

S:I study for a test read the textbook.T:Oh, you study for a test by reading the textbook.(让学生给出不同的回答,强调语言结构verb+by / with gerund.教师不断强化句型,让学生有个模式进行下面的训练。)

(1)展示一些学习实物,如抽认卡,磁带,教科书和词汇表等介绍1a中的一些学习方法。(新知传授环节,利用实物引出,简单明了。)

(2)掌握了语言结构verb+by / with gerund后,学生补充他们自己的两到三种学习英语的方法。

(3)检查学生掌握情况,让两到三个学生讲出他们的学习方法。(叫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起示范作用,同时让二位学习稍差的学生表达,以便能发现问题,教师应及时帮助纠正典型错误。)

③教学1b.1b(listening)谈论图片所表达的信息。

(1)让学生看着图画,说出图画中所指的学习方法:

by making flashcard, by listening to cassettes, by asking the teacher for help

(2)听对话,写出相应的字母编号。

(把听的任务与说的任务结合起来,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综合运用。)

④教学1c.首先,让一对学生朗读书上的示范对话。

A: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B: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然后,学生两人之间互相询问,交流学习方法。

最后,让两到三对学生展示他们的对话。

巩固和拓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①Small competition: 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列出一个表格,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小组能够用所学结构verb+by / with gerund列出最多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以竞赛形式出现的任务,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集中注意力,有效巩固了所学语言结构。)

②Make a survey: 在讨论和列举了一些英语学习方法之后,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 How do you study...? I study by+v-ing.让学生采访班上语文,数学,政治,物理等不同科目擅长的同学,他们怎样学习这些科目。(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词汇及语法问题,特别是对目标语言的运用。)最后让几位学生向全班同学读出他们的调查结果。(老师适当归纳总结。)

作业布置(Homework):

1.复习1a中的英语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篇6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上海着名美育特技老师王圣民的一次课堂日记,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当知道自己要执教第一课并且是第一个上场的时候,我的心就已经“砰砰砰”直跳了,因为自己一直是个很胆小很怯场的人,所以想到要面对众多双眼睛的注视,心里就发毛。但害怕归害怕,硬着头皮也还是要上,于是从那时起我就海量的收集信息,频繁地观看他人的教学视频,由此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课上我主要的教学目标是:

一、解决本课生字词;

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内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按照计划实施下来。我觉得自己这节课有些地方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至少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那就是我的教态很自然,我不再怯场,能从容地面对十来双审视的眼睛,心理素质提高了,这可以说是我的一大进步,也为以后更好地上好公开课打下最直接的基础。其次,在教授生字、新词的时候抓得比较牢固,采用多种形式,如学生带读、跟读、开火车读的方法开展。

不过,虽然设计时花了很多心思,教学时也稳扎稳打,但是教学终归是遗憾的艺术。上完课的第一感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头重脚轻的状况,前面讲授生字词时花的时间足足超过2/3,而后面进行对课文理解部分则因时间不足而作草草收场了,而且教学目标亦未能很好地达到。如果从教学细节上说,问题更是突显。第一,没有让学生做预习,这让学生在读通课文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以至于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根本达不到准确、流利的预期目标。第二,仅仅以课文的两幅图片进行导入,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三,讲解生字词的时候不够深入,难读的字怎样读没指导好,难写的该怎样写没指导到位。第四,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少了,特别是从一开始的时候采用让学生默读的方式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而且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读,那对下面开展教学或许会更顺畅。第五,教学过程中没有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整节课都好像是学生按着老师设计好的路子走,而老师却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或者说改变一下教学策略。第六,评价语言单薄,对于学生的评价是一直的肯定,没有适当的点出他们的不足。

从存在的诸多不足可知,今后我在各方面还需要加倍的努力。首先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篇课文,认真的备好每一节课,对于教学准备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仔细的检查,详细的列出每一个环节。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牢固教学中的重难点,明白一堂课首先考虑的是教什么,再想用什么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其次多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多看些课外的书籍。比如:名师课堂、课堂实录……最后在教学设计做到更加的符合学生,不仅考虑到文本还要充分为学生考虑。

痛定思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文本,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要切实做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排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7

1、教材背景

本章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编高中数学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内容相对独立, 自成体系。与以往所学数学知识有很大的区别, 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对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在学习了两个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的基础上进行的, 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涉及到“顺序”的一类问题, 并给出了明确的求法, 是全章的基础部份, 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 是学习组合与概率的基础知识。本节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相对紧密,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它是分步计数原理的一个应用和拓展, 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对教材的分析, 确定本节课重难点如下:

重点:排列概念、排列数公式

难点: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三、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 归纳出排列的定义, 体验排列的基本特征, 理解排列的概念, 会区分一个问题是不是排列。

2、通过实例, 体会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与排列数的关系;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推导出排列数的计算公式, 会求简单的排列数。

3、理解的意义及m、n的条件及的计算公式。

过程性目标

通过自主探索, 让学生经历“特殊→一般”的认知过程, 完善认知结构, 领会归纳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价值观目标

在解排列应用问题中, 通过正逆向的思考,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

四、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如衣服的搭配、路线、乒乓球的比赛场次, 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 作为高二的学生, 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 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行学习, 经历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索过程,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 发现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对例题的解答, 及例子的理解来启发学生的思考, 在思考中体会数学概念及公式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数学方法, 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六、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知→新课引入→探索新知→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七、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首先, 和学生一起简要复习两个计数原理, 强调两点:第一, 分类计数原理 (加法原理) 其特点是各个步骤互不相关, 独立完成, 所以是第二, 分步计数原理 (乘法原理) 各个步骤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则为

2、新课引入

问题1:3名同学排成一行照相, 有多少种排法?

分析:把3名同学用A, B, C作为代号, 那么它的排法能不能列举出来?

方法一: (枚举法)

ABC BCA CAB ACB CBA BAC

从另一方面考虑, 就是要选人占位置的问题

方法二: (分步计数)

A, B, C三人排成一行, 可以看做是将字母ABC顺次排入三个方格中。

首先排第一个位置:从ABC中任选一人, 有3种方法。

其次排第二个位置:从剩下的2个人中任选1人, 有2种方法。

最后排第三个位置:只有1种方法。

根据乘法原理, 3名同学排成一行照相, 共有3×2×1=6种排法。

问题2:北京、广州、南京、天津4个城市相互通航, 需要准备多少种不同飞机票?

希望同学们设计好方案, 踊跃发言.

生甲:首先确定起点站, 如果北京是起点站, 终点站是广州或南京或天津, 需要制3种飞机票, 若起点站是广州, 终点站是北京或南京或天津, 又需制3种飞机票;以此类推共需要3+3+3+3=12种飞机票.可以用树状图表示出来。

师:生甲用分类计数原理解决了准备多少种飞机票问题.能不能用分步计数原理来设计方案呢?

生乙:首先确定起点站, 在4个站中, 任选一个站为起点站, 有4种方法.即北京、广州、南京、天津任意一个城市为起点站, 当选定起点站后, 再确定终点站, 由于已经选了起点站, 终点站只能在其余3个站去选.那么,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在4个民航站中, 每次取两个, 按起点站在前、终点站在后的顺序排列不同方法共有4×3=6种。

3、探索新知

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 (m≤n) 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

注意:

1、排列定义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取出元素, 二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

2、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选出的元素在被安排时, 是否与顺序有关, 若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Anm=n (n-1) (n-2) … (n-m+1)

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 (m≤n) 个元素,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 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 用符号Anm表示.那么,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2个元素的排列数An2是多少?Anm (m≤n) 呢?

求排列数An2

可以这样考虑:假定有排好顺序的2个空位, 从n个不同元素a1, a2....an中任意取2个去填空, 一个空位填一个元素, 每一种填法就得到一个排列;反过来, 任一个排列总可以由这样的一种填法得到。因此, 所有不同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An2

探讨分析:现在我们计算有多少种不同的填法.完成填空这件事可分为2个步骤:

第1步, 先填第1个位置的元素, 可以从这n个元素中任选1个填空, 有n种方法:

第2步, 确定填在第2个位置的元素, 可以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任选1个填空, 有n-1种方法。于是,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2个空位的填法种数为An2=n (n-1) .

求排列数Anm

可以按依次填m个空位来考虑:假定有排好顺序的m个空位 (图10-5) , 从n个不同元素a1, a2....an中任意取m个去填空, 一个空位填1个元素, 每一种填法就对应一个排列, 因此, 所有不同填法的种数就是排列数Anm。

填空可分为m个步骤:

第1步, 第1位可以从n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种填法;

第2步, 第2位只能从余下的n-1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1种填法;

第3步, 第3位只能从余下的n-2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2种填法;

第m步, 当前面的个m-1空位都填上后, 第m位只能从余下的n- (m-1) 个元素中任选一个填上, 共有n-m+1种填法。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 全部填满m个空位共有n (n-1) (n-2) … (n-m+1) 种填法。

所以得到公式Anm=n (n-1) (n-2) … (n-m+1) .

规定An0=1, 当m=n时, Ann=n (n-1) (n-2) …2×1=n!读作n的阶乘, 0!=1

注意:Anm=n (n-1) (n-2) … (n-m+1) 是在情况下成立的

4、课堂练习

(1) A350 (2) A316 (3) A66

(2) 想一想:如果Anm=17×16×…×5×4, 那么n等于什么?m等于什么?

(3) 排列数公式Anm=n (n-1) (n-2) … (n-m+1) 是否还有其它表达方法?你能把它推导出来吗?试试看。

排列数的另一个计算公式:

5、课堂小结

设问: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应当注意些什么?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排列的定义、排列数的计算。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的关键:选出的元素在被安排时, 是否与顺序有关, 若与顺序有关就是排列问题。Anm=n (n-1) (n-2) … (n-m+1) 是在情况下成立的

6、课后作业

课本P11练习3, 写出计算过程

八、课后反思

排列与组合这一数学思想将一直影响到学生的后继学习,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 学生将全面学习相关知识, 由于其思维方法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学习时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本节课我运用了分组合作, 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互相交流, 互相沟通。通过给学生一个比较宽泛的问题, 给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空间, 再通过小组交流, 让所有的学生获得表现自我的机会, 也可以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教学设计 课堂 目标 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81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事件的发展进程,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因此,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读懂人物的内心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学写“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等词语,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

2.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揣摩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列宁对灰雀的爱护。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在积累

1.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中,我们学了这个字,(板书“雀”)谁能为它找个好朋友?(孔雀、灰雀……)

2.(补充板书“灰”)让我们记住这小家伙的名字吧!(学生齐读)

3.你能用一个词夸夸它吗?(漂亮、美丽、惹人喜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经过预习,我们已经把生字学会了,把句子读通的同学请举手。

2.这个故事,除了灰雀,还有谁?(板书:列宁、男孩)

3.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公园的白桦树上有三只( )的灰雀。一天,列宁发现( ),原来是小男孩( )。后来,小男孩又( )。”

(三)再读课文,聚焦“喜爱”

1.这节课,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词——“惹人喜爱”。(齐读)

2.默读课文,找找灰雀惹人喜爱的句子。

3.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非常惹人喜爱”。

(1)指名读,并正音。

(2)灰雀的胸脯在哪?观察“胸脯”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出示:“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非常惹人喜爱。”)指名读,教师示范,指导“声断气连”的方法。

5.灰雀的什么非常惹人喜爱?

(1)随机板书:粉红、深红。

(2)小结:抓住了灰雀胸脯的颜色来写。

(3)板书:婉转地歌唱

教师引读:“它们在树枝间婉转地歌唱,那歌声真好听。”“婉转”用来形容声音好听。

(4)小结:抓住灰雀的动作来写。

6.作者李声权抓住灰雀的特点,通过颜色、动作的描写为我们勾画出这惹人喜爱的灰雀,让我们带着情感读一读。(齐读)

(四)三读课文,解读动作

1.你们喜爱灰雀吗?列宁喜爱它们吗?(喜爱)老师发现文中没有一句是说列宁喜爱这三只灰雀的,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2.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描写列宁的句子。(随机出示:“列宁每天……他每次……”)

(1)“仰望”:抬头向上看——仰望。拓展:向远处看——远眺 / 远望;向四周看——环视 / 环顾;从高处向下看——俯视 / 鸟瞰。

(2)“渣”:指名读,随机正音。

(3)“每天”“每次”:跟着老师一起在这两个词的下面画小黑点。小黑点的作用可大了,它告诉我们就是这个词让我们读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出示标注框)让我们把“喜爱”写在这两个词的边上。

(4)再读一读,从哪个词能看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仰望)。

(5)通过解读列宁的动作,读懂他内心对灰雀的喜爱。

(6)难怪列宁(引读)——“每天到公园散步”,难怪(引读)——“他每次走到白桦树下……”

3.回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练笔,学以致用

学习作者,抓住小动物的特点,通过颜色、动作等写出它的可爱。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9

北团电力希望小学 罗蔚萍

【教学背景】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名诗人。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假如》一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我们要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课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良”等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认识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分析】

《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这首诗共有4节。前3节每节内容相近,结构相似,写法相仿。每一节都由三部分组成,先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始,再说用它于什么,最后说为什么这样做。第4节只有一句诗“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使本课内容意味悠长,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整首诗内容浅显明了,语言通俗易懂,情感浓郁动人,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维训练和语言学习的好教材。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依托文本,拓展延伸;仿照课文,创作儿童诗。

【教学过程】课前布置学生看《神笔马良》的故事,交流。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播放动画片)看完动画片,我们知道了马良有一支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非常神奇。有一个小女孩呀,也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她想用神笔画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假如》。(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边读边想:小女孩用神笔都画了些什么?

一、检查生字词

1.读了课文,你知道小女孩用神笔画了些什么?(板书:太阳、谷粒、好腿)2.生字会读了吗?开火车读、指导读、齐读

3.生字没难住大家,这些词语你还会读吗?(开火车读)

4.指导:同学们,其实,词语也是有感情的,齐读红色的词语,你感到心情——(生说:高兴、开心)。齐读蓝色的词语,你的心情变得——(生说:伤心、难过)

男女生分别读不同颜色的词语。

二、品读感悟

1.你们不仅读对了生字的音,而且读出了词语中的情,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懂小女孩的心。

2.品读感悟第一节

(1)指名读课文第一节。(教师评价:你读的正确、流利)(2)指导读:寒冷的冬天到了,你听——(课件播放北风声)北风呼呼地刮着,小树被刮的摇摇晃晃,冻的瑟瑟发抖。(指名读)

请同学们起立做着动作读一读(表演读)

(3)师生情境对话: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脖子?(„.)小树,你怎样叹息?(„)小树,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4)瞧,小女孩用神笔送来了——(教师课件显示太阳图片)(5)小树,让我们快活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3、感悟第二节(1)看图饥饿的小鸟:你看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教师评价:听出来了,你实在是太饿了!/你等的真苦啊!)

(2)同学们,你们有饿哭了的经历吗?(学生交流)背景音乐起,教师渲染气氛:没有饥饿的你们是幸福的,而小鸟却是可怜的,每天,鸟妈妈要去寻食,她飞呀飞,飞过(„),飞过(„),飞过(„),飞到遥远的地方。一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在远方寻食,(女生读句子),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孩子遥远的地方寻食(男生读句子)。天黑了,小鸟饿了,但是还没盼到妈妈回来(全班读句子)

(3)、此时,神笔就在你手中,你最想干什么?

小女孩也是这么想的。(指名读并评价:你读出了谷粒的香甜/小鸟吃饱了好开心啊。齐读)

4、品读第三节

(1)有了谷粒,小鸟是快乐的,有了游戏,你们也是快乐的,看,你们在玩什么?(课件出示:课间游戏图片)

(2)你们玩的多开心啊,当你们在操场上尽情游戏的时候,有一个叫西西的男孩,只能坐在轮椅上,(看图)想象一下:没有一双好腿,西西的生活会有什么不方便?(学生想象说话)

(3)是呀,西西多想有一双好腿啊,来,把你们的祝福送给他,指名读课文,教师评价:谢谢你的祝福。/西西一定会开心的。

(4)让我们一起祝福西西早日站起来,齐读。

5、主题升华

多动情的朗读啊,多美好的祝愿啊!从小女孩的三个愿望中,你读懂了小女孩的心了吗?(板画:爱心)小女孩对小树、小鸟、朋友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关爱,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

五、拓展创作

1、亲爱的孩子们,假如你也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画什么?送给谁呢?课件出示,仿照诗歌练习说话。

2、你们有着小女孩一样闪亮的爱心,但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地方还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课件出示:

一、山区的孩子

二、饥饿的孩

三、失明的孩子)你想为他们画些什么?

3、孩子们,你们真让我感动,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还有一些这样的地方——河流污染严重,小鱼纷纷死亡;树木严重破坏,沙尘暴正吞并更多的城市和村庄;还有可怕的地震和战争,孩子们,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做成一首最动人的诗。(学生仿写诗)

4、我是小诗人,课堂展风采。与大家分享你的精彩诗句。(学生配乐朗诵创作的诗歌)

5、孩子们,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那句话—— 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播放《爱的奉献》)

【教学反思】

小学生因生活经验缺乏,知识水平有限,因此,要善于创设各种直观情境。如在教学第一、二小节时,通过创设“小树在寒风和大雪中受冻”,“小鸟在鸟窝里孤零零地大哭”两个情境,让学生仔细看,仔细听,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引发学生内心体验,感受到小树的寒冷,小鸟的孤单。这样,让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深刻体验文中蕴含的情感。

在感知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文字,强化语感训练,我引导学生对“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的理解,让学生看图后边做边说说小树在叹息什么,让学生边模仿小树冷的动作,边学着小树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小树的可怜,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0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以前也接触过类似的说明文,因此多数学生在理解《鲸》这篇文章的四个内容方面应该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对于少数不能理解的,老师会及时地给予引导或点拨。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前肢、滤出、肺、胎生、判断。

2.了解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3、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4.理清课文条理,了解每部分内容。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以及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朗读、自悟,教师引导,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鲸的四个方面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今天,我们来认识动物——鲸,大家看图,请用一句话把你看到的鲸向大家介绍一下。

2.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们对鲸还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会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1.学生自学生字词。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生字词方法:①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字义;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通过提示方法解决问题。

◆与同桌合作说说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要特别注意哪个字的写法。◆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重点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2.检查自学情况。

读音需提醒的字:鲸、吨、哺 写法需提醒的字:肺、滤、矮

词语的理解:上腭、哺乳动物、退化、胎生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2.引导学生从鲸的大小、进化过程、种类、如何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以及鲸的生长特点等方面来介绍鲸,并引导学生把鲸如何进食、用肺呼吸、如何睡觉以及鲸的生长特点概括为鲸的生活习性。

3.给课文划出段落: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鲸非常大;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鲸的种类。第四段:(第2一7自然段),写鲸的生活习性。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朗读和思考,已经了解到课文是从4个方面来向我们介绍鲸的,那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做介绍的呢,下节课我们再做分析。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介绍给你的同学听。

第一课时教学策略谈 篇11

[关键词]第一课时 语文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65

语文阅读教学中第一课时作为第二课时深入解读文本、体验文本形式、提升表达能力的基础,有着自身所承载的独特价值。没有第一课时铺垫的基础,第二课时的风景也就无法呈现。那如何才能提升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益,更好地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服务呢?

一、扫除朗读障碍,读通文本

读通、读顺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保底工程,也是学生真正走进文本的基础保障。因此在第一课时中,教师应将读通、读顺课文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在教学《雾凇》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示范诵读了一遍课文,给予学生榜样性的节奏划分,为学生的自主诵读形成了基本的情感基调。在随后的朗读指导中,教师特别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缀”“镀”等读音,为学生通顺朗读扫清障碍。随后,教师考虑到学生对雾凇形成过程的科学原理并不熟悉,又着重指导朗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科学性术语较多的语句。教师通过示范朗读、学生练读、指名朗读、集体齐读等一系列方式,力求让学生读准每个字、读好每句话,确保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初读课文是学生与文本的第一次接触,必须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长此以往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链接原始经验,理通字词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借助课文学会生字、理解字词、体悟形式,最终形成表达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性追求。而这一切的基础都必须依托于第一课时中对生字词的疏理与认知。

例如,在教学《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时,教师出示了三排生字词:

鲁国 宰相 鲤鱼 鲜美

盛情 腥味 呕吐 拒收

无可奈何 心满意足 恍然大悟

其中,第一行紧扣“鲁、宰、鲤”的读音,引导学生借助原有认知,明晰平舌音和翘舌音、边音和鼻音之间的区别;而第二行则紧扣“盛、吐”两个多音字,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的词语出发,了解其不同读音下的不同意思;而在四字词语中,教师通过“恍然大悟”拓展联系了“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等词语。

学生学习生词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因此,教师要激活学生的认知期待,拓展学生的认知渠道,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夯实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习效益。

三、把握思路脉络,疏通结构

很多教师误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要引领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但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对文本的基本结构与脉络进行梳理,形成文本内容和框架的基本认知。

例如,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时,教师引领学生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将课题拆分为“青海高原”“一株”“柳”三个层面,并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这三个层面的文字段落。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学生渐渐意识到:课文围绕“青海高原”描写了辽阔广袤的高原环境;围绕“一株”展现了青海高原之上就独此一株的神奇;围绕“柳”则将笔触聚焦在对柳树的外形描写上。

这样一来,原本“形散”的一篇散文却因为课题立马形成了“神聚”的效应,更重要的是学生借助课题与文本的对应关系,实现了由点到面的辐射,不仅概括了文本的基本大意,更厘清了作者的创作思路。

四、激发阅读期待,融通内涵

纵观阅读教学的课时划分,第一课时是第二课时的基础工程,只有在融通文本、了解课文的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才能为第二课时的深入解读奠定基础。

例如,《祁黄羊》一文就借助祁黄羊分别推荐自己的仇人和亲人继任中军尉的故事,将一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如何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就形成对文本的融通认知,并为体悟内涵服务呢?教师紧扣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中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外举”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仇人?“内举”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儿子?由此看出,祁黄羊的选人标准是什么?当学生依据故事内容说出自己的初步体验之后,教师则顺势进行阅读期待的营造:作者又是以怎样的策略描写祁黄羊的这一特点的呢?下节课继续探究。

显然,教师依据文末的总结删繁就简,剥离了其他语言,直奔中心,在第一课时就预览了文本内涵的风景,为第二课时的深入体悟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第一课时是基石,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真正打通了文本,文本解读才能迈上四通八达的境界,促进教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咏华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谈 篇12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 了解“咏”“山顶”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美观地书写“华、岁、代”。

3.通过观察、朗读, 感受华山的高,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进一步学习感叹句。

4.继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勇于发言、认真书写等习惯。

其中朗读课文、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 习惯培养应该贯穿教学始终。

那么,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选择、教学过程如何展开呢?

一、揭题谈话, 感受华山

1. 课题教学。

一般来说, 教材虽然对一年级没有提出预习的要求, 但事实上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课文都已知道, 有的甚至已经熟读。因此, 教学本课时, 可以直接入题, 引导学生响亮地说出课题。然后老师边板书边指导:

———“咏”是个生字, 要求小朋友会读, 一起读———“咏”。

———“华”也是个生字, 要求会写。“华”上下结构, 上半部分我们在“花”字里见过, 下半部分是个“十”, 一横要写得长长的, 好托住上半部分。

———“山”, 我们早就认识, 第一竖要写得长长的, 就像高高的山峰。

在此, 通过说写同步指导学生, 一方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起到教学组织的作用;另一方面瞄准目标, 抓住每一个契机进行识字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随机拓展。

“华”是个多音字, 教材中虽然第一次出现, 但学生并不陌生, 可能听过, 如影视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见过, 如商店名、同学名等等。因此, 可以“你还在哪儿见过这个字”为话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 在交流分享中丰富教学内容, 区分“华山”的“华”与其他语境中的“华”的读音, 并渗透“留心生活就能识字”的学习理念。

3. 经验迁移。

学生也许并不知道华山, 但对于山总会有一些印象, 如图片中见过, 跟随父母爬过, 迁移这一经验对于感受华山的“高”极有帮助。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教学活动进行———

(1) 小朋友知道什么山, 登过吗?高不高呀?

(2) 课文里说到的华山可高了, 近2000米呢。 (可以和学生提到的山或学生生活地的山进行高度比较, 凸显华山之“高”)

4. 学习感叹句。

“啊!华山真高哇!”是文中的句子, 顺势先学, 能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首先, 引导观察。师: (出示图) 看, 这就是华山!小朋友, 如果这时你就站在华山的脚下, 抬头看它, 你会怎么说?然后, 综合学生的回答, 概括成一句话 (即文中的语句) 。最后, 指导朗读。可以想象学生会通过提高音量表示惊奇、赞叹, 但事实上也可以通过收紧声音, 压低音量来表达。因此, 教师有必要通过示范进行引导, 为以后的多元朗读打下基础。

二、认识寇准, 朗读古诗

1. 认识寇准。

“寇准”是一个生词, 与之相关的还有“宋代”和“七岁”两个词语, 顺着上述思路, 可以这样教学:

首先, 出示寇准和先生站在山顶图, 在教师创造的语境中依次学习词语。

华山很高很高,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和先生一起登上了华山, 他是谁呢? (读准词语:寇准) 多大了? (读准词语:七岁) 然后, 通过对话“你们几岁呀?”拉近寇准与学生的距离, 再自然引出词语“宋代”:看来, 寇准和我们差不多大, 不过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 他生活的时代叫——— (读准词语) 宋代。

其次, 通过口头运用及时巩固:哦, 现在我们知道了, 原来这个小孩儿名叫 (寇准) , 那年才 (七岁) , 他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 (宋代) 。

上述三个词语当然可以一起学习, 但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年龄, 笔者还是认为按照顺序、先分后合进行教学效果会好一些。

2. 朗读诗歌。

整首诗需要指导的主要在于读流利, 即读出诗歌的节奏。因此, 可以通过录音 (最好是同龄人的录音) 示范, 加上多种形式的练习就能达到目标。在此过程中, 还要随机教学“咏”字的意思, 可采用讲解、反问、体会的方式进行。如:像寇准那样用诗来赞美华山, 就叫“咏”。讲清楚后, 随即反问:“咏”就是——— (启发学生回答) 。然后顺势引导齐读:让我们像寇准那样一起“咏华山”。

三、朗读课文, 学习新词

1. 指导读正确

(1) 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当然有多种方法, 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 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示范。在组织听读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如:轻轻地打开课文, 拿好书, 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我们都知道好习惯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 那怎么培养呢?笔者认定六个字:反复抓, 抓反复。

(2) 组织练读。要求学生自己读课文, 指导他们用横线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多加练习, 直至读准为止。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环节要留足时间, 因为朗读能力只有在自我的朗读实践中才能形成。

(3) 检查反馈。重点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与理解。教学怎么展开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对生字词进行加工, 分散处理, 不能一股脑儿呈现, 其次教学方式的选择要符合课文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如下:

(1) 学习三个与“山”有关的词语———山顶、山腰间、山路

首先, 利用汉语拼音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纠正方言语调。

然后, 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一座山, 指名把词卡贴到相应的位置, 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最后, 适度拓展。如:山最高的地方叫“山顶”, 那么房子最高的地方叫——— (“房顶”) , 树木最高的地方叫——— (“树顶”) , 人最高的地方叫——— (“头顶”)

(2) 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下列词语———登华山、沿着山路、艰难、爬上山顶、情不自禁、吟诵、称赞。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词语的顺序与课文叙述的顺序一致, 顺势朗读, 在指导读正确的同时能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而采用“登词语山”的方式学习则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此时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 即指名领读词语, 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领读正确, 其他学生跟读;读错了, 给予纠正。

2. 指导读流利

(1) 组织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至少读两遍, 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反馈检查。在这一环节中除了“称赞” (这是文中的生词, 教师在语言中反复运用, 能起到示范的作用) 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以外, 要侧重于长句朗读的指导。

如“古时候, 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一句, 可以采用先理解句意, 再标注分隔号的方式进行———

(1) 指名读, 与学生对话:听出来了吗?这位小朋友 (或老师) 通过朗读告诉我们, 是谁“跟先生去登华山”呢? (有个小孩儿) “有个小孩儿”干什么去呢? (跟先生去登华山) 是一个人去的吗? (跟先生去的)

(2) 给句子标注分隔号:古时候, 有个小孩儿/跟先生/去登华山。

(3) 读法小结:如果, 在这些地方能注意适当停顿的话, 别人就能听得懂你读的意思了。

事实证明, 采用上述方式指导朗读, 能将语义理解和技巧传授融为一体, 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感受句子成分, 建立句子概念, 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四、引导探究, 指导写字

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 鼓励学生通过书写, 观察、探究字形特点和书写关键, 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识字效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写字能力只有在写字实践中才能形成, 教师的讲解必须精当, 应极力避免写字指导对话多、学生动笔书写的机会少的不良现象。本环节的教学过程设计大致如下:

1. 用词卡出示生字———华、岁、代, 引导学生认读1遍。

2. 要求学生看书, 观察字形, 自学笔顺, 在书上描红。

3. 以“谁来教老师写字”为话题组织学生逐字交流。在交流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示随机范写, 并择要讲述。如写“岁”, 教师可以边写边讲:“岁”, 上下结构, 先写山字头, 起笔在竖中线上, 山字头要写得扁扁的, 因为它很谦让, 为下面的半个“多”留出地方。

4. 在《习字册》上练写。同时出示从教材的“习惯篇”中截取的学生认真书写的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对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播放古曲, 营造静心书写的情境。

综上所述, 本设计意在突出两个关键词———务本、求实。所谓“务本”, 是指以课标、教材的要求以及第一课时的任务为本, 不超越、不降低, 定准目标, 简化头绪, 教学过程一以贯之,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当然, 这样说, 并不是要走回封闭课堂、以本为本的老路, 而是强调要凸显核心目标, 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

《故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3

年级:九年级

学段:第一学期第一单元 学科:语文

版本: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PPT.课件展示: 学习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背景资料,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模块一:学习目标

教师出镜: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辛亥革命吧。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翻身、解放;人民生活、社会经济反而日趋衰落。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怎样才能使人民得到真正幸福?这些都是鲁迅先生探索、思考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从《故乡》一文中感受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吧。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课文中疑难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3.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

模块二:作者背景

常听见同学说鲁迅的文章难学难懂。其实不然,在我们了解了作家,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之后很多问题就不难理解了。那么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鲁迅和文章的写作背景吧。PPT2.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杰出的奠基人,中国新文化战线的光辉旗帜。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城的一个逐渐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幼年在家塾受到传统的文化教育。13岁时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祖父因科场作弊案被捕下狱,父亲身患重病,这使他经常出入于当铺和药铺之间,饱受了人间的辛酸和冷眼。1898年5月鲁迅离家来到南京求学,先在江南水师学堂就读,后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学习。此间他阅读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书籍,接受了很多新知识、新思想,其中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一书,使他初步接触到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这对他前期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1902年4月鲁迅赴日本留学,先攻医学,后毅然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作思想武器,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1906年起在日本开始文学活动,与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介绍东欧和俄国现实主义作品的《域外小说集》,并于1908年间写下两篇重要论文《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阐述了要“立国”必先“立人”的深刻思想和战斗意识。1909年6月由日本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任教。此间他目睹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深感失望,根据自己的生活体察,用文言写下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随后鲁迅到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的教育部任职,并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兼职授课。在北京大学授课期间编写了重要的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1918年初,鲁迅参加了改组扩大后的《新青年》编委会,积极投身“五四”新文化运动。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新文学创作。从1918年到1926年,鲁迅先后创作出版了《呐喊》(1923)、《彷徨》(1926)两个小说集,《野草》(1927)、《朝花夕拾》(1927)等抒情叙事散文集和杂文专集多本。这些作品显示了新文学运动的实绩,奠定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基石。其中《阿Q 正传》等作品,不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而且享有广泛的世界盛誉。在文学创作的同时,鲁迅坚定地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前列,并在斗争中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而遭反动当局通缉,遂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又转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后严峻的现实斗争,促使鲁迅的思想由原先的进化论进一步向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飞跃。1927年10月,鲁迅由广州到达上海,开始了最后十年的战斗生活。面对当时尖锐复杂的斗争形势,鲁迅以明确的战斗意识同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同各种黑暗势力、反动文学,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自觉捍卫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在斗争中逐步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这一 时期,鲁迅积极参加左翼文学运动和各种进步社会活动,他参加并领导了“左联”的工作,对“左联”和广大左翼作家的思想建设发表了重要的意见。他积极主持了《语丝》、《朝花》、《奔流》、《萌芽月刊》等刊物,热情扶植文学新人。他还先后参加了中国自由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多次和进步文化界一起抗议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暴行,表现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大无畏的战斗气概。后期十年,鲁迅以主要精力写下了大量文艺性、战斗性的杂文,先后结成十余本杂文专集。这些杂文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现代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1936年还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借历史题材表达了特定的现实感受。此外,他还在一系列文章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艺理论,对文艺与生活和政治的关系、文艺批评的功能、中外文学遗产的继承借鉴等问题,都发表了极有价值的独到见解,为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10月22日鲁迅遗体覆盖着上海人民所献“民族魂”的旗子,安葬 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民族魂”三个字高度概括了鲁迅一生的伟大和崇高。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新出版的《鲁迅全集》(16卷本),收入了鲁迅的全部创作、论著、书信和日记,是目前内容最完备,校勘、注释都较准确翔实的鲁迅作品汇集。中学语文课本收入了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20余篇,这些作品都是中学语文课本的重点课文和保留篇目。

短篇小说《故乡》的素材,是鲁迅1919年12月初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但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19年8月,鲁迅在北京买下了西直门内公用库八道湾11号的住宅,于11月21日 迁入,结束了长期的会馆生活。12月1日,鲁迅离开北京南返,于4日抵故乡绍兴,在家停留至本月24日,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卖掉故宅后,鲁迅将家中什物“可送的送,可卖的卖”,都处理了,只把三只书箱寄存在五云门外张梓生家里。4月24日下午,鲁迅“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于29日回到北京。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章闰水年纪刚过30,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樵悴,向鲁迅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 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朴实的农民形象。

PPT1:课件展示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模块三:字词学习

PPT2相信大家在了解了作者和写作背景后,会更容易理解文章。不过现在拦在同学们面前还有一道障碍,那就是字词。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扫除字词的障碍。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找出课文中难认难懂的词语。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对字词掌握如何,大家准备接受挑战哦!PPT2.课件展示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凸颧骨()愕然()嗤笑()惘然()潺潺()恣睢()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愕然:吃惊的样子 B.鄙夷:看不起

C.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 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PPT3大家会做这些题目吗?相信难不倒大家的。那么下面我们就共同看看这些问题该如何回答。

第一题的答案很明显。凸颧骨(quán)愕然(è)嗤笑(chī)惘然(wǎng)潺潺(chán)恣睢(zìsuī)

我们看一下第二题答案是C。惘然的意思是形容失意的样子。而不是因不如意而感到不愉快。

PPT3.课件展示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凸颧骨(quán)愕然(è)嗤笑(chī)惘然(wǎng)潺潺(chán)恣睢(zìsuī)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愕然:吃惊的样子 B.鄙夷:看不起

C.惘然:因不如意感到不愉快 D.展转: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模块四:整体感知

通过刚刚大家对以上问题的准确回答,我们可以看到字词已经不能成为大家学习课文的道路上的拦路虎了。大家应该知道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学习小说是有技巧的哦。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先来了解一些小说的常识吧。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创造人物、不同于写真人真事,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塑造人物可以作概括介绍,也可以作具体描绘,可以写人物的外貌,也可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行动、对话。还可以适当插入作者的议论,可以正面着笔,也可以侧面烘托。在阅读小说时,一定要落实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PPT4课件展示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下面我们就来落实小说三要素之一的故事情节。

PPT5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些什么吗?文章又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下面就请大家自读课文。尝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PPT5课件展示:

找出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PPT6.在认真地思考之后,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些问题该怎么回答。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写了闰土和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PPT6.课件展示:

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写了闰土和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在这里从分析讨论中我们知道了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PPT7.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我们刚刚的分析梳理小说的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PPT7.课件展示:

请大家梳理小说的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

你们得出答案了吗?那么我们共同来看看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我们得出了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来写的。那么我们不难发现本文是按这样的顺序展开,就是PPT8.“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PPT8.课件展示

“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围绕“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这样划分的:PPT9.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这一部分写的是“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现在故乡的一片破败萧索的景象及由这样的景象所产生的感触,在这一部分交代了小说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我”当时回家原因及心情;

文章的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早晨”到“已经一扫而光了”。这一部分写的是“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在这里作者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揭示农村破产、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大家可以看出这一部分是小说的主干部分。这一部分我们还可以为它划分层次。

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早晨”到 “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一层写的是 “我”到家时的情况。这里详细写了“ 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这里可以看出当年闰土的天真无畏、看出儿时的闰土和“我”之间的深厚友谊;这节还对杨二嫂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杨二嫂身上的小市民习性更厉害了。

第二层到“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这层写的是“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这层是全文的重点,展现给读者的是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

第三层到“已经一扫而空了”。这一层写的是 “我”告别闰土与故乡。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本篇小说的主体部分,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我们好好的研读第二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大家也可以看到本文所写的两个主要人物,就是闰土和杨二嫂。下节课我们再具体分析这两个人物。接下去我们先来看文章的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结束。这一部分写的是“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社会极大的愤懑,表现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PPT9.课件展示

一 “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一片破败 萧索的景象及当时的感触,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二 “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着重刻画了闰土、杨二嫂等人物形象。

第一层 写“我”到家时的情况。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天真无畏、深厚友谊;对杨二嫂的比照——小市民习性更厉害

第二层 写“我”和中年闰土见面的情况。(全文重点)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巨大变化。

第三层 写“我”告别闰土与故乡。

三 “我”离开故乡时种种感触和矛盾心情。

由此看来我们已经把文章的脉络梳理的很是清晰了。相信每个同学对文章都有了自己理解和体会。那么请大家能不能初步体会一下这篇文章作者要抒发的是什么样的情感呢?

PPT10.课件展示:

本文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我们来共同看看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相信不会难住大家。本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写了过去和现在的闰土以及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PPT11.课件展示:

本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模块五:拓展延伸

通过刚刚的分析,相信大家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接下来就请同学再次自读文章,在脑中复习刚刚我们所讨论的内容。准备接受老师的挑战,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文章中出现的字词掌握的如何是否弄清了文章的基本脉络。PPT12考考你

准备好了吗?我们来看这些问题: 第一题

PPT12.课件展示: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红活圆实 絮絮叨叨 寒噤 B.松松爽爽 化险为夷 恣势 C.细脚伶仃 面黄肌瘦 惶惑 D.无缘无故 睡眼朦胧 辗转

答案B

(这里恣改为姿)PPT13..2.根据课文填空。

①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起一个大竹匾,()下秕谷,看鸟雀来()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那鸟雀就()在竹匾下了。②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从此没有再见面。

答案:这里分别填入这几个字:.①扫 支 撒 吃 拉 罩 ②须 也 但 还 也 但 第三题

PPT14.课件展示:

3.《故乡》的作者是(),文章以()为线索展开情节。答案:这题的答案是:鲁迅 以及“我”回故乡的见闻 下一题

PPT15.课件展示:

4.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吗?

答案:不是,文章是小说。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经过了艺术性的加工、创造,所以主人公“我”不能等同于作者。

教师小结:相信大家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掌握的都比较扎实了,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也了解了这篇文章的脉络,掌握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的情节。初步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格雷佛游记》读书笔记四年级下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