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英语教学反思(共11篇)
五年级英语下册第十七课教学反思
我教的是五年级,有四个班,在讲十七课时,前面两个班我只是把单词和句型教了一遍,然后让学生读了几遍,感觉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在第三节课时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明信片和信的`实物,电子邮件的图片,利用这些实物向大家介绍新的单词和句子,如:我利用电子邮件的图片向大家介绍:Thisisane-mail.Youwriteane-mailonacomputer.我先说几遍,然后问学生:What’sthis?学生回答:Thisisane-mail.和学生多做几遍这样的练习。然后领着他们说几遍这两个句子,接着让几名同学到前面来手指电子邮件的图片向大家介绍这两个句子,由于句子比较简单,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先让几个英语较好的学生先来介绍,这样一来就连平时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争先恐后的举手,我则给予了这部分学生更多的机会,同样的方法,我教授了有关明信片和信这两部分的句子,学生的情绪依旧高涨,但由于时间有限,我就让学生两人一组来介绍这些新概念,效果非常好。
这节课之所以效果这么好,主要是在讲授新单词和句型时利用了实物和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我在让学生介绍之前先领着学生多说几遍,学生熟悉了,难度降低了,同时还让学生到前面来介绍,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那些英语不是很好的学生提供了证实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也能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一、认识1 L与1 mL
1.认识1 L, 感受1 L的实际意义
(1) 让学生描述1 L水有多少。
(2) 教师出示两个盛满500 mL清水的量筒, 并把两个量筒的水都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1 L水, 并描述1 L水有多少。
生1:我看过一大瓶雪碧标注的是1.25 L, 与1L差不多, 比1 L多一点。
生2:1个量筒的水与我爸爸喝的一瓶啤酒差不多, 1 L大约有两瓶啤酒那么多。
生3:1 L的水刚好倒满1 dm3大的盒子里, 说明1 L=1 dm3。
2.认识1 mL, 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1) 在第三个500 mL量筒中出示1 mL蓝色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生1: (很吃惊的样子) 这里面有水吗?我怎么看不到?
生2:比起刚才的1 L水太少了, 基本上看不出有水。
(2) 用针筒抽出1 mL蓝水, 引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 并说出感受。
(3) 学生操作:一学生用针筒从一次性杯中抽出1 mL的水, 并把1 mL的水放在手心, 放入1 cm3正方体小塑料盒中, 并说出感受与想法。
生1:1 mL的水在手心中只有一点点, 与我们的手指头差不多。
生2:1 mL的水刚好能放入1 cm3的小方盒中, 说明1 mL=1 cm3。
3.展示1 mL到1 L的变化过程
(1) 指导学生用1 mL的针筒抽出10个1 mL的水, 注射到杯中, 仔细观察, 再说说感受。
(2) 把10个学生抽出的10mL水都倒入一次性透明杯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杯中的100 mL水有多少?
(3) 再指导学生把盛有100 mL的10杯水一起倒入1 dm3 透明正方体塑料盒中, 说说感受。
4.反思与分析
(1) 在单位认识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通过把两个量筒中1 L的水倒入1 dm3透明塑料盒, 建立1 L的表象, 学生初步感受1 L的多少。再在大量筒中出示1 mL的蓝水, 通过1 L与1 mL的比较, 使学生头脑中初步形成1 mL的表象, 感受1 L比1 mL多得多, 1 mL只有一点点而已。这样既强化1 L的表象, 又初步建立1 mL的表象。然后, 学生通过针筒抽出1 mL的水, 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1 mL的量有多少。最后通过多次抽射1 mL水、把1mL水放入手掌等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感受1 mL的实际意义。
(2) 在单位沟通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联系, 很多新知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旧知识去认识和理解。在认识1 L的多少后, 把1 L的水倒入1 dm3的正方体透明塑料盒中, 沟通1 L与1 dm3的联系;同样把1 mL的水注射到1 cm3的小方格中, 沟通1 mL与1 cm3的联系。把学生熟知的生活实际的单位体积1 dm3与1 cm3的知识, 迁移到单位容积1 L与1 mL中, 帮助学生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3) 在变化过程中, 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在学生认识1 L与1 mL后, 又用针筒抽出10 mL, 倒出100 mL和1 L水, 并说说生活中的表象物体, 如1 mL大约是一个手指头大小, 10 mL是一瓶双黄连的容量, 100 mL约是半杯一次性杯子的水, 1 L大约两瓶啤酒……学生在单位容积的演绎变化过程中,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通过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 真切地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二、倒一倒, 喝一喝
1.倒水活动, 量化1 L与1 mL
(1) 指导学生先倒1 mL水, 再用针筒抽一抽, 来验证1 mL, 并说说操作过程。
生1:我刚才倒了些水, 结果用针筒验证了一下, 少了点, 于是又倒了几滴, 现在刚好是1mL水。
生2:我刚才也倒了些, 也用针筒验证, 结果相反, 多了点, 我把多的又倒回去了, 现在也是1mL水。
生3:我小心翼翼地倒, 结果与1 mL差不多……
(2) 指导学生倒10 mL, 并用针筒验证。
(3) 指导学生倒满100 mL, 并用量筒验证。
(4) 指导4人学生小组在一空一满两个大水缸中互相倒一倒1 L的水。
2.喝水活动, 体验1 L与1 mL
(1) 引导学生喝杯中1 mL矿泉水, 并谈谈感受。
生1:只能喝一点点, 喝的水与一个小手指差不多。
生2:喝的时候不能大口喝, 只能用舌尖碰几下而已。
生3:喝1 mL的水就是喝1 cm3的水……
(2) 引导学生喝杯中10 mL矿泉水, 再谈谈感受。
(3) 引导学生喝杯中100 mL矿泉水, 也谈谈感受。
(4) 引导学生设想喝1 L矿泉水的感受。
生1:那太多了, 我喝不完。
生2:喝一杯两杯水还好, 要喝1 L水, 也就是5杯水, 有点多。
生3:喝完1 L水可能肚子胀得难受……
3.反思与分析
(1) 通过倒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 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显然, 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矛盾的。要解决这个矛盾,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就要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在教学中, 通过倒一倒的活动, 学生按“1 mL, 10 mL, 100 mL, 1 L”的要求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倒水。先猜测应多少水, 并用针筒或量筒进行验证;再根据验证的结果不断调整水的多少;最后观察单位容积量的多少……在调整的过程中纠正学生原有的不确切的认知原型, 在观察中建立1 mL, 10 mL, 100 mL, 1000 mL (1 L) 的表象, 体验单位容积量, 深化感受1 L与1 mL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喝水活动, 深化对1 L与1 mL实际意义的感受
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感知过程中, 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既有助于感知的全面与精确, 也有助于知觉印象的保持, 从而促进思维与记忆。
能在数学课上喝水是令学生开心的事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喝水, 从喝1 mL, 10 mL, 100 mL, 甚至试想喝完1 L水。在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 认识到喝1 mL的水只是舌尖碰几下而已;喝10 mL的水刚好是一口水, 像是喝双黄连一样;喝100 mL的水需要喝好几大口;一次喝200 mL的一杯水刚好能解渴;而一次性喝完1 L的水有相当的难度……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利用眼、口、手、舌、胃等多种感官,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真正理解1 mL与1 L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语
在教学中,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学习情绪饱满; 教师演示时机恰当, 学生操作到位, 感悟深刻, 回答精彩。这样的教学实践得益于整堂课的设计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量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需求, 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
参考文献
[1]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8) :85.
[2]徐玮.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 2010 (10) :21.
[3]李斌.数学实验教学的基本设计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 2007 (4) :41-44.
[4]陈承伟, 谢存德.开展数学实验培养探索精神[J].江西教育, 2007 (4) :30.
[5]陈永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J].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9 (5) :30.
[6]金召霞.浅谈数学实验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4) :74-75.
[7]余思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小议[J].新课程:教师, 2008 (8) :66.
[8]葛军.让学生徜徉在自主学习的数学世界[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11) :41-42.
[9]劳合成.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 2008 (6) :35.
一、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故事;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与老子的热心。
2.阅读课后的选做题与资料袋,并通过补充其他资料,加深对空子大家的了解。
3.会读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掌握14个词语及一个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二、阅读悟学主线索
第一课时: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想象及补充资料的学习,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
第二课时:体会老子收徒的热心。
教学重点:第二自然段,体会孔子拜师的诚心,尤其是他克服重重困难的词句。
教学难点:“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理念:将课外阅读有效地渗透在课内阅读中,增加学生课堂阅读量。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五、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背景资料介绍孔子
1.导入课文。
问:今天听课的老师真多,你们高兴吗?这让老师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是焉”,哎呀,大家当中肯定有我的老师啊,我可得向几十位小老师共同来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2.学生自读课文后的《资料袋》,感受孔子的伟大。(揭示课题,写课题。)课文后面的材料介绍孔子叫孔丘,老子叫老聃,可大家为什么说孔子、老
子呢?师介绍“子”的含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还有:孟子、韩非子、孙子等等。生汇报,师相机评价。
3.师;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都是有学问的人,人们对他们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二、初读,感受“诚心”
1.自读3分钟,你能读几遍?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回。
2.交流读词语。
风餐露宿风尘仆仆
日夜兼程远近闻名
传授佩服纳闷止境
等候迎候拜访拜见
3.同桌互读最受感动的地方,说说感受到了什么?
4.教师板书,小结。
三、研读感悟“诚心”
(一)合作交流
1.自主阅读,用“——”划出孔子诚心拜师的句子,用“。。”圈出重点词语。
2.交流
A:“屈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1)你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孔子的诚心,圈一圈,读一读,说一说。
2)交流:用比较的方法,从体会“终于”一词,体会孔子克服了重重困难。
3)指名读,齐读。
B: 孔子想:这位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自读,体会到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句话,感情朗读。自读。指名读。
3)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的这句话。
联系课文,联系自己实际谈感想。
C:“从此,孔子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1)围绕着前一句想象说话。
2)教师补充资料。
D:第一自然段(也可放在学习第二课时)
3.积累:用一分钟时间,背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
(二)研读感悟孔子的品行
一个人的品行是通过他的言行表现出来。你能不能找出表现他这些品行的句子?
(1)孔子年轻的时候,就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提示:孔子拜师时多大了?三十岁是大还是小?指导读“总觉得”“还不够”在读中你感觉到了什么?说明什么?(“谦虚好学”)
(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提示:感受到了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理解的。
1)你体会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千里迢迢、万水千山)
你能读出“远”吗?
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体会“日夜兼程”
烈日炎炎的白天,孔子在赶路;
———————,孔子在赶路。
(3)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让我们学学孔子,彬彬有礼地拜见老师吧。
生读:
(4)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5)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怎么理解?
用一个词?(学无止境)你还知道哪些成语跟它意思一样?(学海无涯)联系实际生活来说说?
师:这就是孔子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孔子拜师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你们在不断的学习,老师在不断的学习,今天在场的所有人也在相互学习,可见学习是没有尽头的,让我们在齐读一下这句话。
引: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跋山涉水、不远千里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风尘仆仆、不辞辛劳去拜师
因为学无止境,所以孔子求知若渴、迫不及待去拜师
面对这样的孔子,你有什么话想说呢?
四、拓展,深入感悟“诚心”。
孔子一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精神财富。单单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弟子记录下来,变成了一部书叫《论语》,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一起来积累一下他的名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1.你还知道孔子拜师的其他故事吗?学生介绍。
2.教师补充两则孔子拜师的故事。
1)孔子跟师襄子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孔子拜师有什么认识?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那么老子又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呢?
二、自主研读
(三)感悟老子的品行
你觉得老子是个怎样的人?又是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出来的呢?
1.自主阅读思考:老子是怎么对待孔子的?划出相关的词句,朗读体会。
2.交流。
重点研读“迎候”与“毫无保留”两词。
三、孔子文化交流
1.你知道关于孔子的什么资料吗?(生交流)
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学习了解孔子的论语及三孔方面的文化。
2.学习课文后的选做题。
四、课堂小结
孔子文化在我们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也不过是一个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不一定很古,它有时离我们很近,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透过教材这扇门,课后去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课外收集积累孔子的名言和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孔子)(老子)
学诲
而学无止境人
不不
课型:新授课
课题:Lesson Seventeen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Lesson 17 Part(II)单词和句型,能依照课文句型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型在模拟情景中进行对话。
2、掌握句型:Who’s she及其回答She’s…/ He’s…和一般疑问句Is she …?及其回答,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3、能用“The girl with a …”并在实际中运用。
思想情感目标
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和提高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智力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拼读单词的能力,扮演角色进行情景会话的能力,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参与活动的能力。
教学重点
Who’s she?(Who’s he)句型及其回答。
Is she …?(Is he …?)及其回答。
三 教学难点。
Is she …?(Is he …?)
肯定回答:Yes, she is (he is )
否定回答:No, she isn’t (he isn’t)
四、教学媒体
录音带 录音机 课文插图 单词卡 句型卡 电脑 电脑软件
五、教学过程
1Warming Up 课前准备
“Sing a Song”
Look at the boy on the bike.
Who is he ? Who is he?
He’s my good friend. He is Mike.
He ‘s Joan’s brother. ( 唱2次)
2步骤:上课前,老师组织带领全班边唱边做动作。
歌曲是改编自“London Bridge Falling Down”
目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过的`Lesson 17的(I)的内容。
作用:让学放松神经,调节好情绪,同时又可回忆上一
节课学过的知识。
2板书,讲目标
步骤:a宣布课题
b板书课题
c宣讲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Lesson 17的II部份,掌握四价目四会单词和Who’s she ? Is she…?句型及其答语)
目标 :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新知识的概念。
3复习Lesson Seventeen (I)
A Act Out
a表演(I)原文(课文插图)
b按照(I)让学生自己编对话
目标: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可以在发
展性练习中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
作用:巩固旧知识
B Game (电脑)
荧屏上有五幅伟人图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引导学生用“Who’s he? He’s ….句型来问答。
目标:再现上一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反复运用朗朗上口。
作用:重点句型的巩固,为下面新知识Who’s she ?
She’s …句型做准备。
4呈现新课
A 课文(II)的整体呈现(电脑呈现2次)
A:Who’s that girl? ( 2个男孩手指远2个女孩)
B:Which girl?
A: The girl with a bag. (女孩手中书包闪动)
B:That’s Rose (手拿书包的女孩闪动)
A:Is she your sister? (一男孩手指另一男孩)
B:No, she isn’t my sister . She’s my cousin.
目标:让学生尽量理解文章内容
作用:以“听”为先。使学生对内容有一个大概的理解。
(教师提问)Question CQ Answer CA
Q: What’s that? (指住书包)
A:It’s a bag.
Q: That’s Rose .Yes or No?
A: Yes , that’s Rose.
目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B:分步呈现(电脑呈现,共分成三部份)
a: Who’s that girl? (Section 1)
Which girl?
(板书 句子)
Who’s that girl?
Which girl?
(板书 单词:girl [ ])
b: The girl with a bag .(Section 2)
That’s Rose .(板书)
四会单词 with 拿着 具有 (板书)
(解释意思并带实单词和句子)
c:Is she your sister ? (Section 3)
No, she isn’t my sister . She’s my cousin (板书)
四会单词:sister [ i ] cousin [ ]
(解释意思并带读单词及句子。)
目标: 分步呈现课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掌握四会单词,
不作扩展性的操练。 只要求学生熟悉课文。
作用: 在第一步“听”后,让学生容易上口。
c 整体呈现课文
目标: 让学生对课文按整―分―整的步骤了解课文。
作用: 保证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概念,强调课文的完整性。
巩固操练
A: Read after the tape (the pupils open the books)
齐读一次。
以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
Pair work 同桌对练,背 (Ⅱ)。
表演 (检查)
目标:这个环节以“读”为主,基本完成学生对课文的掌
握工作。
作用:熟读课文,为后部分的发展性练习做好准备。
B: 小结
四会单词: girl, with, sister, cousin
句型: The girl with a bag.
句型对比 Who’s that girl? (电脑呈现)
Who’s she? She’s…
Who’s he? He’s…
Is she …? Yes, she is. (No, she isn’t.)
Is he …? Yes, he is. (No, he isn’t.)
目标:总结L17 (II) 所学的知识。
7 巩固操练
A (练习卷)填写 所缺的单词。
A:What’s that ?
B: Which ?
A: The girl a bag.
B: That’s Rose.
A: your ?
B: No, she isn’t my . She’s my .
目标:加强学生对新单词的拼写,加深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作用:学生可在填写空缺中,把新知识转化成“写”的形
式。完成“听,说, 读, 写“四个步骤。
B 表演 (II)。
巩固发展
A: Game (电脑)
荧屏上有学生的照片, 每一幅开始时有的模糊不清,有的有花点遮住,有的只出现脸盘的一部份。
引导学生用 Who’s she? She’s…
Who’s he? He’s…
Is she your classmate? (sister, brother, friend, monitor)
Is he your classmate? (sister, brother, friend, monitor)
Yes, she is . (No, she isn’t.)
Yes, he is . (No, he isn’t.)
目标:操练本课重点句型。
作用:用生动有趣的电脑游戏来操练学生,使他们能够熟
练地运用本课地重难点句型。
B: 发展性对话练习(录像)
2个女孩分别拿着toy pig and toy rabbit 走来。(要求学生编对话。)
A: Who’s the girl?
B; Which girl?
A: The girl with a toy rabbit.
B: That’s …
A: Is she your …?
B; Yes,(No,)she is .(isn’t.)
2个男孩,一个站在箱子上,另一个扶住他。
A:Who’s that boy?
B: Which boy?
A: The boy on the box.
B: That’s …
A: Is he your …?
B: Yes,(No,) he is .(isn’t.)
目标:让学生把课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在实际情
景中运用。
作用: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新知识的能力。
Homework
A 抄写L17的新单词。
B 抄写L17的课文。
C 背诵(II)。
六 课文版书
girl A: Who’s that girl?
with B: Which girl?
sister A: The girl with a bag.
cousin B; Thats Rose.
A: Is she your sister?
B: No, She isnt my sister. Shes my.
Cousin.
七 课文流程图
开始
歌曲 教学目标 表演课文 表演对话 电脑 游戏
电脑 呈现课文 电脑 提问 电脑 分步呈现课文
录音机 跟读课文
朗读 同桌练习背诵
小结归纳
课文填空
电脑 游戏 录像 编对话
刘倩倩
灯塔大课堂第十七课通过具体实例为我们展示了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的流程要求和注意事项。会上党员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谈感受、谈差距、谈打算,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通过本次学习,我了解了关于组织生活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关键是要敞开心扉,以诚相见,带着问题谈。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问题,诚恳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对一些有误解有分歧的问题要敞开谈。谈心双方要做到端正态度,与人为善,以做到沟通思想,增强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
不断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形象上的高品味。领导干部想要得到群众公认、具有号召力,必须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必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靠的是不断改进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要在作风建设中突出一个“实”字。首先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必须务实、扎实、练好“实”功,必须说实话、报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弄虚作假、糊弄上级,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其次要有踏“实”学风。踏实的学风就是不自满、不浮燥,不自以为是,不浅尝辄止。不能因为自己是科班出身,又参加过多次培训,就认为是知识化、专业化了;不能因为可以胜任工作,就骄傲自满、夜郎自大。
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地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不断掌握新本领。踏实的学风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精学,重点学好本职业务知识,力争成为专家型的干部、学者型的干部;要博学,通过博览群书,达到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全面提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活学,一方面注重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注重总结工作、总结经验并积极开展交流,达到知行合一,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第三要有朴“实”的生活作风。要能“容得下”,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不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家和万事兴、团结出力量。要能“耐得住”,无欲则刚,不能为欲所困、为欲所害。必须以天下为己任,视富贵为浮云,能经受住名位、权力、金钱、美色、亲情的考验。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与干部开展谈心谈话,党组织可以深入了解干部、关心关爱干部,既能为干部思想“问诊”“把脉”,也能对干部思想进行“体检”“治疗”,及时消除干部思想上的“疙瘩”,使他们“轻装上阵”,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有助于凝聚思想。在谈话中,通过“面对面”交心谈心,教育各级干部知恩奋进,鼓励干部紧扣中心大局,立足工作岗位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引导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加快单位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落实好谈心谈话制度,有助于能力提升。通过谈心谈话,有助于聚焦问题找差距,深刻反思找措施,凝神聚力鼓干劲。通过谈心谈话,能发现干部能力短板、掌握干部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规划,能有效提升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判断正误:美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
解析:真是美的前提,离开真,也就谈不上美。
答案:√
2.判断正误:小军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拔尖,他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一律采取敷衍了事的办法。()
解析: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以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在是非善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
3.判断正误:只有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才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解析:一个正直的人,必须坚持正义。这就要求必须明辨是非善恶,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答案:√
4.下列社会现象中,哪些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尊老爱幼、拾金不昧
B.乐于助人、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C.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D.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通过对课本的预习,我们很容易得出:A、B两项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C、D两项则是一种假、恶、丑的现象。
答案:AB
5.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
A.明辨是非,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B.自觉用法律和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杜绝不良嗜好,抵制不良诱惑
C.积极巧妙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D.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
慧眼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A、B、C、D四项都是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BC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辽宁省一位初中女学生看到一个人因突发事故倒在地上而无人相救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旁边的人营救这个不幸者。但周围几十个围观者竟然无人伸手援助,她只好打电话向警方报警。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A.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B.社会风气越来越糟糕
C.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D.具有高尚道德觉悟的人只是少数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理解、运用能力。这位初中女学生与周围的围观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A、C两项是正确的。B、D两项从消极的态度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错误的。
答案:AC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就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个标准 „()
A.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B.是衡量是非善恶的一把“尺”
C.能帮助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D.有了它,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就不会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一标准有什么作用。A、B、C、D四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答案:ABCD
3.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现象有利于()
A.促进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B.净化人们心灵
C.促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D.使你考上大学
解析:真、善、美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影响社会风气。考大学需要智力
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多方面综合起作用,甚至说智力因素更重要。D项不合题意。
答案:ABC
4.2010年2月24日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评选结果在京揭晓。长期资助178个山区贫困孩子读书,即使负债累累、身患重症也无怨无悔的广东省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生,放弃优越工作条件,投身西藏建设并扎根雪域高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英俊等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以倡导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及其行动()
A.体现了真、善、美,是值得赞扬的
B.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C.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D.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大量存在的
解析:此题考查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青年志愿者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因此A项是正确的;B、C两项是说明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也是正确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这种现象已蔚然成风,故D项是正确的。
答案:ABCD
5.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扭曲。有的人信奉“金钱至上”,变得利欲熏心,造假售假、坑蒙拐骗,成了金钱的奴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人迷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慷国家之慨,以国家、人民的利益换取个人私利;有的人崇尚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黄、赌、毒”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这些人的行为()
A.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B.对一些人,尤其是意志薄弱者,会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C.既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又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D.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解析:社会生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造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败
坏社会风气,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A、B、C三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消极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才是完全必要的,D项也正确。
答案:ABCD
6.李洪林看到有的同学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他也跃跃欲试。你认为李洪林要杜绝这些不良嗜好,就要„()
A.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B.抵制自己的兴趣
C.不与别人交朋友D.学会拒绝
解析:李洪林对吸烟、喝酒、赌博这些不良嗜好也跃跃欲试,说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A、D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兴趣有低级和庸俗之分,朋友有好坏之别,所以不加区别地抵制兴趣和拒绝交友是错误的。
答案:AD
7.判断正误:只要有了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不会再犯错误。()
解析:人人都难免犯错误,它与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8.判断正误:刘明坚持每天带身有残疾的低年级同学过马路,周围有些同学认为他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其冷嘲热讽。()
解析:刘明坚持每天带身有残疾的低年级同学过马路,是真、善、美的表现,并不是为了表现自己,周围同学的冷嘲热讽是错误的。
答案:×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一、基础测试
1.在社会生活中,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包括()
A.心理标准和法律标准B.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
C.纪律标准和法律标准D.思想标准和知识标准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具有社会性、普遍性、阶级性以及强制性。
答案:B
2.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小李过生日,点了许多小李爱吃的菜。临走,小李要求打包带走,爸爸妈妈笑着同意了。小李的行为()
A.没有坚持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B.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C.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D.不利于高尚品行的形成
解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生活作风,永远不会过时,是一种美德,生活贫穷时代要坚持,富裕了也要坚持,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尚品行。
答案:C
3.小军喜欢集邮,一天他在学校传达室发现一封信上有一张自己喜欢的邮票,便悄悄地把信拿走,撕下了邮票,并把信丢到了垃圾桶里。他的做法()
A.没有分清是非
B.是个人的正当爱好,没有什么错误
C.应该受到批评,因为他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D.是违背道德和法律标准的
解析:就小军的行为来说,是错误的,并非没有分清是非,故A项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因此C项当选;小明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D项是正确的。
答案:CD
4.生活中,有些人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这是因为()
A.他们分不清是非
B.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C.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
D.他们高度贪婪和自私
解析: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会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要作出各种选择。如果是非不清、善恶不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但是,如果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情,就说明这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自我控制
能力,是自私的。
答案:BCD
5.“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这是因为()
A.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
B.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C.一个是非不分、缺乏道德的人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D.如果每个人都能辨别是非善恶,社会上就不会有邪恶
解析: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正义和邪恶两个方面,题目中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思想道德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AB
6.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
A.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B.不断提高辨别能力
C.赞扬真、善、美,抛弃假、恶、丑D.不管闲事,不做坏事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首先就需要有个标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C项是作出判断和选择之后而采取的行为要求,不合题意。D项本身就是错误的。
答案:AB
7.赵新刚听说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同龄人无钱上学,于是就和父母商量,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一部分钱,然后再向父母借一部分钱(让父母记好,等挣钱后再还),每年拿出500元钱资助一个同龄人,让他和自己一样有上学的机会。你认为()
A.赵新刚的做法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美德
B.赵新刚的做法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没有必要这么做
C.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D.赵新刚是想出名,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
解析:此题考查辨别是非能力。首先要明确赵新刚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AC
8.发生在西安三桥镇杈杨村的“9•20”重大抢劫杀人案,5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青少年,其中一名只有15岁。据案犯交代,他们几人曾因打游戏与某游戏机厅的老板发生冲
突,于是心存报复之念。“既然我打不成游戏,也不让你做成生意。” 9月20日凌晨,这几个人窜入该游戏厅内,将看守游戏机的68岁老汉谢某手脚捆绑并用被子等物捂得严严实实(后经法医鉴定系机械性窒息死亡),然后把室内10台游戏机内的主线路板抢走。这起案件警示我们()
A.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B.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C.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
D.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
解析:这一事例说明了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就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A、B、C、D四项均符合题意,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D
二、综合测试
9.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郑培民同志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思想和行动令人深深感动。
河北省国税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真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贿赂,侵吞公款达上千万元。2003年11月13日,被称为“河北巨贪”的“李真受贿贪污案”主犯李真被执行死刑。
(1)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2)说说读完材料后的感受。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分析能力。回答第(1)问,从材料的比较中说明共同表达的道理即可;回答第(2)问,应答出材料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社会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郑培民为民服务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李真的行为触犯法律,是假、恶、丑的表现。
(2)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对人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假、恶、丑现象。而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不断追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自己要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从现在开始。
10.学校门口的路上老有一些学生模样、跪在路上乞求帮助的人,有时也引起一些同学驻足围观。一些同学说:帮帮他们吧,怪可怜的,反正被骗了也就两三块钱;另一些同学说:别理他,这年头骗子太多了。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办?简要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要考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最后还要做出相应的正确的行为。对于“怎么办”,回答帮或不帮都可以。只要把相应的理由解释正确即可。说明理由时应该涉及:我们要有一双辨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勤于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真正关心、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参考答案:(略)
11.一天,王雷、陈丽和高明在放学路上拣到了一个钱包。王雷打开一看,里面有300元钱,他高声喊起来:“谁丢了钱包,里面有300元钱!”陈丽连忙拉住他说:“别喊了,我们把钱分了算了。”„„
假如你是高明,你会怎么办呢?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自己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王雷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而陈丽却不能够明辨是非、拒绝金钱的诱惑。在回答时,能够简明扼要地说明正确的做法即可。
参考答案:应该明辨是非,拒绝金钱的诱惑,发扬拾金不昧的优良传统;说服陈丽同学一起等候失主或交给老师。
三、探究活动
12.①小丽制止了在自习课上大声喧哗的同学。
②小娟捡起其他同学丢在操场上的食品袋。
③小丰同学将自己数学测试卷上的38分改为88分。
④趁办公室没人,小华拿走被老师收缴的课外书。
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真、善、美的是哪几项?属于假、恶、丑的是哪几项?
(2)校园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行为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个)
(3)校园生活中,属于假、恶、丑的现象还有哪些?(请列举两个)
(4)说说自己怎样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解析:本题要求把握正确的辨别是非的标准,会辨别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在学习生活中学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参考答案:(1)属于真、善、美的是:①②;属于假、恶、丑的是③④。
(2)(略)
(3)(略)
(4)①要勤奋学习。
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设计描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的过程,以及在构想和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过程。
本课分为两目内容:第一目“改革开放的总设计是邓小平”,介绍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到党的十三大,邓小平构想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设计规划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第二目“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认”,介绍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到党的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过程。
二、课堂设计
导入新课:以“我爱记歌词”进行导入,然后由学生唱一唱。对歌词“站起来”、“改革开放”分别涉及的人是谁? 大家知道“领路人”、“新时代”、“旗帜”指的是什么吗。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请翻开书本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讲授新课:
1、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是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但由此同时也会是外国的糟粕流入中国,这糟粕是指什么?学生作答。多媒体显示资本主义自由化的实质引导学生说说它的危害,从而引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向学生说说“四个现代化”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2、我们今天的课题是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时候第一次提出?引出十二大,对在学习外国的教训稍微提提。
3、那么怎么建设呢?引出十三大,对基本路线和三步走讲解,并指出现阶段是出于第三步的开始时期。
4、从以上所学,请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同志—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什么呢,学生归纳几次会议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5、伟大的改革开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前进的过程中遇了到哪些问题?党是如何克服这些问题的,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学生说说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从而引出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并对怎么判断姓“资”姓“社”的解决办法是“三个有利于”及说说1992年讲话的影响,显示图片及模仿伟人讲话。
6、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风格,每个集体有每个集体特色,同样邓小平同志在建设中国也有一套理论成为邓小平理论,什么是邓小平理论?他是如何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引出十四大。
7、学生说说十四大的基本内容,十四大只是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那么什么时候成为指导思想呢---十五大。
8、学生讲解十五大内容,党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取得哪些成就?
9、以表格形式总结本课及本单元的基本内容。
9、在时间的的允许范围下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0、布置作业:学生下课后合作探究“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11、以“春天的的故事”作为结尾,并同时说“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和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祖国的发展欣欣向荣,同时也再此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更美好”
三、反思
觉得讲公开课,大家都会用《春天的故事》作为来头,于是就用“我爱记歌词”这游戏来进行新课,只是没想到学生们说没听过,不知道,开头来了个小冷场,于是自己给学生唱了一遍。
讲解本课的思路是以教材顺序讲解,学生也好接受、理解,可以帮学生理顺学习思路。以表格形式总结本课及本单元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本单元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了一个好的效果。
看图 作 文
l、看图作文是先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根据图画的内容或意思来写一名作文。
2、看图作文有单幅图作文和多幅图作文两种。(1)单幅图的画面一般不能表现出完整的情节,需要仔细琢磨画面上的人物、时间、事件、景物等,想一想图前是什么内容,图后是什么内容。在确定主要内容后;列出故事环节的提纲,然后遂段记叙。记叙时要以单幅图作为描写的重点,画面上有关细节要写得详细些。
(2)多幅图是通过前后连贯的几幅图,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注意观察画面上所表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开始、经过和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了解全过程,写作时每幅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对能突出中心思想的重点画面可详细描述。
3、看图作文常常在图画部分外,还有文字说明或要求。这些说明或要求,有些作画面内容的暗示,有些提供作文的一些条件或限制,写作时必须看清。
4、要抓住图中的主要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根据人物的表情、行动想像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语言、心理活动,根据事情的发生想像出发展、高潮和结果,这样写出的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饱满。
5、要拟定适合图意的提纲,恰当地组织材料,安排层次,分清详略。材料作文
知识要点:
1、材料作文就是命题者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完成写作。材料作文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扩写、缩写、改写、续写。
2、扩写就是把情节简单的短文或片断,通过合理的想象,扩充成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文章。扩写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要注意情节发展的合情合理,人物性格前后统一。
3、缩写就是把内容较复杂、文字比较长的文章进行压缩,、保留其主要内容,限制字数,缩成一篇短文。缩写要保留原文的要点,突出重点、不一定都用原文的语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但文章的结构和主要情节要完整,语气要连贯。
4、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改变人称、改变体裁、改变记叙的顺序、改变语言形式等。不管怎样,都必须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保持不变。
周主题:有趣的昆虫
主题说明:
空气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再是抽象的、枯燥的;而是具体的、有趣的,与具体情景想联系的,是能透使幼儿积极探索,自主访取、利用的一个学习对象。
家长工作:
1、家长与孩子共同装饰两个气球,使孩子每天观察气球的变化,如气球变瘦了吗,为什么?
2、亲子制作:降落伞。孩子与家长一起想办法用各种材料制作,带到幼儿园。
保育工作:
1、天气热了及时提醒幼儿多喝开水。
2、在规定时间内用完自己的午餐。
3、午睡时保持安静,起床后并能自己整理衣物。
6月1日周一下午
教学活动一:美术《七星瓢虫》
6月2日周二上午
教学活动一:语言《大馅饼》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了解蚂蚁家族分工与合作的情景。
在游戏中学习欢快、有力的吆喝声,体验小蚂蚁团结合作的快乐。教学准备:挂图第17号。
故事磁带
大报纸若干蚂蚁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大馅饼的故事
1、你们看到蚂蚁搬食物吗,一片香肠在蚂蚁眼里像什么?
2、蚂蚁搬大馅饼时是怎样分工的呢?
3、出示挂图,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4、故事里面讲到了那些蚂蚁?他们在搬运馅饼时干了些什么?
5、再次欣赏故事
6、蚂蚁们为什么要吆喝着把大馅饼运回洞?
二、齐心协力的蚂蚁家族
1、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想不想学做小蚂蚁?
2、幼儿戴上蚂蚁图片,与同伴相互说说自己扮演的蚂蚁是干什么的。
3、教师带幼儿学念儿歌,重点引导幼儿学学蚂蚁们整齐有力而快乐的吆喝声。
三、运馅饼大赛
1、教师带领幼儿来的户外场地,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合作将一张大报纸当作大馅饼举过头顶,边念儿歌,边向前搬动。
2、组织幼儿进行比赛,使幼儿体会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得胜。
教学活动二:艺术《蚂蚁王国》
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手段表现蚂蚁的外形特征
尝试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教学准备:每组一张蚂蚁地图
纸,笔牙签和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布置蚂蚁王国
1、引导幼儿回忆日常观察了解到的蚂蚁,蚂蚁的身体是分节的,有六条很细的腿,蚂蚁是触角探路的,它的力气很大,能搬动比自己还重的东西。
2、出示蚂蚁地洞图,引导幼儿设想怎样布置怎样布置蚂蚁。教师注意观察,在幼儿需要时给与帮助。
3、启发每组幼儿谈论怎样布置蚂蚁王国。
4、幼儿选择材料,用华捏剪等方式表现蚂蚁。教师注意观察,在幼儿需要时给予斑竹。
5、把自己的作品适当的方式固定在背景图上,表现蚂蚁王国中有趣的生活情景。
二、蚂蚁王国的故事。
1、请幼儿介绍自己的蚂蚁在做什么。
2、请每组幼儿一起根据背景图上的内容共同编故事。
3、将蚂蚁王国图展示在墙面上,请幼儿相互观看,交流。
6月3日周三下午
教学活动:美术《七星瓢虫》
6月4日周四上午
教学活动一:《蚂蚁小兵》
活动目标:
一、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爬行,提高手脚协调能力。
二、体验模仿蚂蚁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的蚂蚁头饰。沙包、皮球、汽车轮胎。
活动过程:
一、蚂蚁小兵练本领。
1. 幼儿(幼儿食品)与教师带好头饰,分别扮演蚂蚁小兵和蚁王,在场地中自由爬行。
2.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两两结伴边念儿歌《蚂蚁小小兵》,边按儿歌内容做动作。
3. “蚁王” 不断变换自己的位置,引导小蚂蚁依次练习向前爬、后退着爬、横着爬、转圈爬等不同的爬法。
4.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其他爬法。
二、蚂蚁小兵运粮食。
1. 背大米。场地一端放一些沙包,幼儿把沙包放在自己的背上,爬向场地另一端。
2. 运豆豆。两人一组想办法不用手扶,把豆豆(皮球)运到场地另一端,可以面对面或背靠背用身体夹住球行走。
3. 运饼干。两人一组将轮胎当饼干,运到场地另一端,尝试保持轮胎的平衡。教学反思:
这是节体育课,我分两部分来上,首先让幼儿念熟儿歌,并理解儿歌里的内容,然后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让小朋友能加深记忆。第二环节让幼儿练习向前爬,向后退,横着爬等,将这些动作加入游戏中,让幼儿更加有兴趣。
在活动过程中,全班的的小朋友积极性很高,也完全投入了学习中,这次的这节课上的很成功。由于中班幼儿,在身体发育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动作技能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潜能,动作的协调性增强,体力明显增强,活泼好动,喜欢尝试一些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动作、玩法的活动。与同伴也开始出现一些合作关系,来获得对身体运动的经验,也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攀、爬、翻滚是中班孩子较喜欢做的动作,交替跨跳过“小河”能使他们获得对自己身体发展的自信心等。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为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以及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情况的活动内容,通过尝试、模仿、练习,可以让他们动作更轻松、自然、协调,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二:《蚂蚁搬豆》
活动目的:
1、练习向指定方向自然跑;
2、让幼儿在游戏中初步中认识大、小。
活动准备:
1、自制蚂蚁挂饰若干个,蚂蚁洞一个;
2、大、小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早早起”,稳定幼儿情绪。
2、老师出示一只蚂蚁挂饰,问幼儿:“小朋友,这是什么?”(蚂蚁)。对,这是蚂蚁。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蚂蚁搬豆”,好不好?(好)。
3、老师来当蚂蚁妈妈,小朋友来当蚂蚁宝宝,一起来搬豆,老师将自制的蚂蚁挂饰——给幼儿挂上,开始游戏。
4、老师先将大豆(大的球)倒在地上,对幼儿说:“小朋友,现在和妈妈将大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好)。于是,老师和幼儿将大豆拿起,跑向对面的大蚂蚁洞。(放入大筐中)。
5、老师再将小豆(球)倒在地上,对幼儿说:“小朋友,现在和老师一起将小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好)。老师和幼儿将小豆(球)搬起,跑向对面的小蚂蚁洞内。(放入小筐)。
6、最后,老师将大豆(球)、小豆(球)搬进对面的蚂蚁洞内好吗?于是,老师和幼儿将大豆(球)、小豆(球)搬起,跑向对面的蚂蚁洞内。(分别放入大、小筐内)。
7、结束。让全体幼儿在歌曲“蚂蚁搬豆”的音乐中自由搬豆。
6月5日周五下午
教学活动:数学《摘果子》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活动准备:果树、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师: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
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师: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英语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十课教学反思05-25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1-22
五年级下册《金字塔》教学反思05-28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反思07-01
五年级下册《龙的传人》教学反思07-10
《少年旅行队》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9-21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胡聪聪11-21
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反思11-09
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