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节选文言文(精选11篇)
苦成常谓建信君曰:“天下合从,而独以赵恶秦,何也?魏杀吕遗,而天下交之。今收河间,于是与杀吕遗何以异?君唯释虚伪疾,文信犹且知之也。从而有功乎,何患不得收河间?从而无功乎,收河间何益也?”
苦成常对建信君说:“天下各国都参加合纵,可是当世唯独认为赵国最憎恨秦国,为什么?魏国杀了吕辽而天下人讥笑它。如今收复河问,这跟魏国杀吕辽有什么不同?您只有舍弃河闻,虚与秦国,假装有病,表示不再有收复之心,文信侯犹将知道合纵不能缓行。合纵如果宥可能成功的话,还忧虑什么不能收复河间1合纵如果不成功的话,收复河间又有什么益处?”
《庄子》一书包括内篇七, 外篇十五, 杂篇十一, 共三十三篇。内篇大体是庄周自著, 外、杂篇则是在庄周早期和庄派后学所作。庄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经常变化着的,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对立面, 这是他哲学思想中的辩证法成分。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当时那个“窃钩者诛, 窃国者诸侯”的强权统治, 揭露了当时统治者宣扬的“仁义”的吃人本质, 揭露了所谓“圣人”的虚伪欺骗。他拒绝和统治者合作, 鄙视富贵利禄, 并辛辣地嘲笑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这些对后世封建社会里某些知识分子反礼教、反封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强, 文笔变化多端,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形成了汪洋恣肆的独特风格, 对后世文学创作有不少影响。
《庄子·天地》 (节选)
庄周
子贡南游于楚, 反 (1) 于晋。过汉阴 (2) , 见一丈人 (3) 方将为圃畦 (4) , 凿隧而入井, 抱瓮而出灌, 滑滑然 (5) 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6) 。子贡曰:“有械于此, 一日浸百畦, 用力甚寡而见功多, 夫子不欲乎?”
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 (7) 水若抽;数 (8) 如失 (9) 汤, 其名为槔 (10)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 有机械者, 必有机事 (11) , 有机事者, 必有机心 (12) 。机心存于胸中, 则纯白 (13) 不备 (14) ;纯白不备, 则神生 (15) 不定;神生不定者, 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 羞而不为也。”
子贡瞒然 (16) 惭, 俯而不对。
有间, 为圃者曰:“子奚为 (17) 者邪?”
曰:“孔丘之徒也。”
【注释】
(1) 反:通“返”。
(2) 汉阴:在今湖北境内。
(3) 丈人:古代对老人的尊称。
(4) 圃:种菜的园子。畦:菜圃内划分出的长行的栽种区。
(5) 滑滑然:劳累的样子。
(6) 见功寡:收到的功效很少。
(7) 挈:qie, 提。
(8) 数:shuo, 频繁。
(9) 失:yi, 通“溢”。此句意为:提水数次便水溢满器。
(10) 槔:桔槔, 一种原始的提水工具。
(11) 机事:机巧一类的事。
(12) 机心:机巧、机变的心思。
(13) 纯白:这里指未受世俗沾染的纯净、空明的心境。
(14) 备:全, 完整。
(15) 生:通“性”, 神生即思想、精神。
(16) 瞒然:惭愧貌。
(17) 奚为:何为。
【赏析】
先秦诸子都是思想家、辩论家。他们的著述皆为哲学, 讲述各自不同的哲理, 但他们往往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或一两个寓言,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地阐明抽象的道理, 不仅形象具体, 涵义深刻, 生动引人, 而且使哲者富有了文学色彩。《庄子》在诸子中, 这一特色特别显著, 就以这里摘引的一段来看便很突出。作者所要表述的思想是:有机事必有机心;有机心则胸无纯白, 胸无纯白则神生不定, 神生不定则道所不载。其意思是说:人一干机械之事, 就有了机巧之心;有了机巧之心, 心灵就不纯净;心灵不纯净, 思想就混乱;思想混乱了, 至高无上的真理——道就不为你所有, 你也就得不到了。这逻辑推理非常严密, 节节相递, 环环相扣, 可为辩理雄健, 无隙可击。但这一道理并不是抽象的方式出现, 而是通过一个孔子门生子贡与在农田中劳作的老农相遇相谈的小故事而呈现出来:这位老农抱着瓮 (一种瓷制容器) 去井中灌水, 非常吃力而且功效甚微。子贡见到这种情况, 就说有一种机械叫桔槔, 既省力又效高, 并且介绍了这种机械的结构和性能:“凿木为机, 后重前轻, 挈水若抽;数如失汤”, 结果就使“为圃”的老农“忿然作色而笑曰”, 引出那篇机事机心可失道的道理。其场景、人物、音容笑貌皆历历在目, 其道理声声犹言在耳, 你看庄子表述的手法何等高明, 千百年之后我们犹能看到、听到他讲述的神色姿态。但由此我们也得知了这在战国时代, 我们的祖先已发明了一种农机叫桔槔, 它大概已逐渐普及到农业劳动中, 为农夫灌田用水所乐于采用了。由此, 我们不仅看到了先民的智慧, 也看到了人们对科学发明的认同和赞美。其实连庄子在内也不真是反对这一农机的运用, 他不过是编造了这样一个故事, 借题发挥他的理论罢了!
宣王谓摎留曰:“吾欲两用公仲、公叔,其可乎?”对曰:“不可。晋用六卿而国分,简公用田成、监止而简公弑,魏两用犀首、张仪而西河之外亡。今王两用之,其多力者内树其党,其寡力者籍外权。群臣或内树其党以擅其主,或外为交以裂其地,则王之国必危矣。”
翻译
韩宣王对掺留说:“我想并用公仲、公叔执掌国政,是否可以?”
周肖谓宫他曰:“子为肖谓齐王曰,肖愿为外臣。令齐资我于魏。”宫他曰:“不可,是示齐轻也。夫齐不以无魏者以害有魏者,故公不如示有魏。公曰:‘王之所求于魏者,臣请以魏听。’齐必资公矣,是公有齐,以齐有魏也。”
注释
翻译
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听,字正思,七岁以荫为协律郎。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以听为神策行营兵马使。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承璀数问听计,卒缚卢从史。迁左骁卫将军,出为蔚州刺史。州有铜冶,自天宝后废不治,民盗铸不禁。听乃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人无犯者。徙安州。会观察使柳公绰方讨蔡,以听典军,一二咨之,声振贼中。
帝讨李师道,出听楚州刺史。淮南兵绵弱,郓人素易之。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以功兼御史大夫。徙灵盐。部有光禄渠,久废,听始复屯田以省转饷,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
穆宗初立,幽、镇反,择名臣节度太原者代裴度,使统兵北讨。始听为羽林时,有骏马,帝在东宫,使左右讽取之,听自以身宿卫,不敢献。于是帝曰:“李听往在军中,不与朕马,是必可任。”乃授检校兵部尚书,充河东节度使。以功封凉国公。
王廷凑之乱,诏听悉兵屯贝州,史宪诚惧听因取道袭之,衷甲候诸郊。听敕士櫜[注]兵野次,魏人乃安。宪诚既请朝,魏人怨,诏听兼帅魏博。听迁延不即赴,魏遂乱,杀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造等劾奏魏州乱,宪诚死,职由于听,请论如法。天子不罪也,罢为太子少师。
拜邠宁节度使。邠署相传不利治垣舍,前刺史视其坏,莫敢葺。听曰:“将出凿凶门,何避治署邪?”亟使完新之,卒无异。以疾求还。卒,年六十一。
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櫜(gāo):收藏。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B.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C.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D.听治官苛细/急揫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的入仕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B.羽林:即羽林军,又称羽林卫,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
C.公: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的封赐。在周代,爵位主要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D.论:衡量,评定的意思。在此文中是判罪的意思,即根据事实或证据判定罪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听有计谋,懂军事。承璀和柳公绰都多次听取了李听的计谋,或活捉了卢从史,或声威震动叛军;李听打败敌人,因战功升官。
B.李听不迎合皇帝,得到赏识。穆宗认为李听值得重任,这是因为以前穆宗想占用一匹骏马,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
C.李听是个武将,但也善于治理地方。他任蔚州刺史,采取措施,制止了民众私自铸铜钱的行为;他在灵盐任职时,疏通废弃水渠,百姓便利。
D.李听敢于破除迷信。他在邠宁任职时,官署相传修房屋不利,不敢修理损坏了的房子,而李听不信这个邪,派人修缮,最终没有发生什么灾异。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战,斩贼骁将,宪宗壮之,诏图状以献。(5分)
(2)听日整勒,士皆奋,即掩贼不虞,降之。(5分)
参考答案:
4、A(原文标点:听治官苛细,急擎敛,颇极所欲,盛饰车马服玩。或诫之,听曰:“家声在人,若示衰薄,恐不见忠 功之效,吾欲夸而劝之也。)
5、C(封赐的对象除了“贵戚”,还包括功臣。从文中“以功封凉国公”一句可推断出)
6 、B(“李听没有因为穆宗是皇帝就把骏马献给他”错,皇帝当时是太子)
7⑴交战以后,杀了敌军勇将,宪宗认为他雄壮,命令军中画他的.图像献给朝廷。(得分点:既、壮、图各1分, 句意2分)
(2)李听每天整顿训练,士兵全都振作起来,随即趁敌人不备(发动攻击),使敌人投降。(得分点:奋、虞、降各1 分, 句意2 分)
参考译文:
李听,字正思,七岁时因为祖上功劳被授任协律郎。吐突承璀征讨王承宗,任用李听为神策军行营兵马使。 交战以后,杀了敌军勇将,宪宗认为他雄壮,命令军中画他的图像献给朝廷。承璀多次向李听询问
破敌的谋略, 终于活捉了叛贼卢从史。升任左骁卫将军,出任蔚州刺史。蔚州有炼铜的作坊,自天宝年间就荒废不炼铜铸钱 了,百姓偷着炼铜铸钱不能禁止。李听就开了五个炼铜炉,官府每天铸五万钱,没有谁敢犯法私铸。调安州。 碰上观察使柳公绰正征讨蔡州的叛贼,用李听主持军务,时常向李听询问计谋,声威震动叛军。
皇帝讨伐李师道,李听出朝任楚州刺史。淮南的军队软弱,郓人一向轻视他们。李听每天整顿训练,士兵 全都振作起来,随即趁敌人不备(发动攻击),使敌人投降。因功劳兼任御史大夫。调任灵盐。境内有光禄渠, 长时间废弃,李听重新开始恢复屯田用来节省转运的费用,随即疏通水渠灌溉塞下土地达千顷,后来此地依靠这个富饶。
穆宗刚继位,幽、镇两地反叛,朝廷挑选名臣任太原节度使代替裴度,使该节度使统兵向北讨伐。当初,李听做羽林军时,有一匹駿马,穆宗当时是东宫太子,让身边的人向李听暗示索要,李听自己认为身负警卫皇宫的 重任,不敢献给太子。到这时穆宗说*李听以前在羽林军中,不送我駿马,这一定能胜任。”于是任命他为检校 兵部尚书,担任河东节度使。因功劳封为凉国公。
王廷凑叛乱,朝廷命令李听的全部兵力驻扎贝州,史宪诚惧怕李听趁上路时袭击他,就内穿甲衣在郊外迎候。李听命令士兵收起武器在野外驻扎,魏州人才安定下来。史宪诚后来请求回朝廷,魏州人怨恨,朝廷命令 李听兼任魏博镇统帅。李听拖延着不立即去魏州上任,
魏州于是发生了叛乱,杀死了史宪诚。于是御史中丞温 造等人弹劾说魏州叛乱,史宪诚被杀死,是因为李听失职造成的,请求皇帝按法律治罪。天子没有治罪,罢免了 他的节度使等职,降为太子少师。
授任为邠宁节度使。州衙门相传修房屋不利,前任刺史看到房屋损坏了也不敢修缮。李听说*将帅都能 穿过凶门而出,何须避讳修缮官署?”很快将官署修缮一新,结果没有什么灾异发生。因病请求回家。去世,享年六十一岁。
惟一惟一月,既南至,昏昴见,日短件,基践长,微阳动于黄泉,阴降惨于万物。是月,斗柄建子,始昏北指,阳气亏,草木萌荡。日月俱起于牵牛之初,右回而行月,周天进一次,而与日合宿。日行月一次,而周天历舍于十有二辰,终则复始,是谓日月权舆。周正岁首,数起于时,一而成于十次,一为首,其义则然。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中气以著时。应春三月中气,惊蛰、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秋三曰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气,小雪、冬至、大寒。闰无中气,指两辰之间。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之正,四时之极,不易之道。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除民之灾,顺天革命,改正朔,变服殊号,一文一质,示不相沿,以建丑之曰为正,易民之视。若天时大变,亦一代之事,亦越我周王致伐于商,改正异械,以垂三统,至于敬授民时,巡狩祭享,犹自夏焉。是谓周月,以纪于政。
注释
翻译
在一月冬至过后,黄昏时,昴宿、毕宿现于中天,白昼短到极点,又开始变长起来。微微阳气在地下活动,阴气降于地上惨烈万物。这个月,斗柄立向子位,刚黄昏,就向北指着。由于阳气亏损,草木开始萌动。太阳、月亮都起于牵牛初度,向右运转
而西行。月亮绕天一周,每月进一次而与太阳会合。太阳运行,每月行一次,绕天一周经历十二辰。这样终而复始,这就叫日月权舆。周正的岁首,从一数起而归结在(夏正的)十月。一月为岁首,其意义就是这样。
凡四季成一年,每年春、夏、秋、冬。四季各有孟、仲、季用以称名十二月,每月有中气,以标明季节的特点。春季三月的`中气是:惊蛰、春分、清明;夏季三月的中气是:小满、夏至、大暑;秋季三月的中气是:处暑、秋分、霜降;冬季三月的中气是:小雪、冬至、大寒。闰月没有中气,北斗柄指在两辰之间。万物春季萌发,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闭藏。这是天地的正理,四季的标准,是不可改变的规律。
刘孝廉,能记前身事。自言一世为搢绅,行多玷。六十二岁而殁,初见冥王,待如乡先生礼,赐坐,饮以茶。觑冥王盏中茶色清彻,己盏中浊如胶。暗疑迷魂汤得勿此乎?乘冥王他顾,以盏就案角泻之,伪为尽者。
俄顷稽前生恶录,怒命群鬼捽下,罚作马。即有厉鬼絷去。行至一家,门限甚高,不可逾。方趦趄间,鬼力楚之,痛甚而蹶。自顾,则身已在枥下矣。但闻人曰:“骊马生驹矣,牡也。”心甚明了,但不能言。觉大馁,不得已,就牝马求乳。逾四五年间,体修伟。甚畏挞楚,见鞭则惧而逸。主人骑,必覆障泥,缓辔徐徐,犹不甚苦;惟奴仆圉人,不加鞯装以行,两踝夹击,痛彻心腑。于是愤甚,三日不食,遂死。
至冥司,冥王查其罚限未满,责其规避,剥其皮革,罚为犬。意懊丧不欲行。群鬼乱挞之,痛极而窜于野。自念不如死,愤投绝壁,颠莫能起。自顾则身伏窦中,牝犬舐而腓字之,乃知身已复生于人世矣。稍长,见便液亦知秽,然嗅之而香,但立念不食耳。为犬经年,常忿欲死,又恐罪其规避。而主人又豢养不肯戮。乃故啮主人脱股肉,主人怒,杖杀之。
冥王鞫状,怒其狂猘,笞数百,俾作蛇。囚于幽室,暗不见天。闷甚,缘壁而上,穴屋而出。自视则身伏茂草,居然蛇矣。遂矢志不残生类,饥吞木实。积年余,每思自尽不可,害人而死又不可,欲求一善死之策而未得也。一日卧草中,闻车过,遽出当路,车驰压之,断为两。
冥王讶其速至,因蒲伏自剖。冥王以无罪见杀原之,准其满限复为人,是为刘公。公生而能言,文章书史,过辄成诵。辛酉举孝廉。每劝人:乘马必厚其障泥;股夹之刑,胜于鞭楚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叔孙通者,薛人也。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候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习之月馀,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①。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②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节选自《史记·叔孙通传》)
注:①肄:学习、练习。 ②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及赞礼。
6.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起:制定
B. 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C. 引以次入殿门 引:引导
D. 觞九行,谒者言罢酒 觞:斟酒
7.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叔孙通有眼光、识时务的一组是( )(3分)
①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 ②醉或妄呼,拔剑击柱
③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⑤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⑥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A.①②⑥B.①③④ C.②⑤⑥D.③④⑤
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刘邦初即位,废除秦代严苛的礼仪法制,在朝中推行简单易行的.规定,但群臣饮酒狂欢行为粗鲁的状况,又使他日益担忧。
B. 叔孙通向汉高祖建议制订宫廷礼仪,得到汉高祖的同意,他借鉴古代礼仪与秦礼制定了有序且易于推行的礼节。
C. 叔孙通召集儒生进京演练礼仪,但鲁地儒生固守气节,坚决不与叔孙通合作,遭到了叔孙通的哂笑。
D. 叔孙通的措施震慑群臣,使群臣在遵守宗法礼仪不敢怠慢,而刘邦也从中找到了自己作为皇帝的尊贵感。
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3分)
(2)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3分)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①,面赤不食。佗脉之曰: “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②,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 “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注:①[烦懑]:烦躁郁闷 ②[内疽]:腹内一种肿胀坚硬的毒疮。
(节选自《华佗传》)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2分)
A.斯须尽服之。 之:
B.遇良医乃可济救。 乃:
23.请你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2分) ( )
A.华佗看了陈登的面相和为他切脉后,就判定他胃中有虫数升,并告诉他生虫的.原因。
B.华佗给陈登服药很有讲究,先服一升,过一会儿再服一升,效果很好,说明华佗很懂药理。
C.陈登服药后,吐出三升左右的红头虫子,虫子半身就是他平常吃下去的生鱼片。
D.陈登病好后,华佗预言三年后又会复发,遇良医才可得救。后来果如华佗所言,说明华佗真是神医。
参考答案:
22.A代“药汤”评分标准:2分。每题1分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经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有能声。
景泰时,赐救为吉安知府。俗尚巫,迎神无休日。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碹怒不许疾亦愈岁大饥,陈牒上官,不俟报,辄发廪振贷。
居八年,用荐擢广东右布政使 。广西贼莫文章等越境陷连山,碹击斩之。又破阳山贼周公转、新兴贼邓李保等。既而大藤峡贼频陷属邑,碹坐停俸。成化初,韩雍平贼,录瑄转饷劳,赐银币,给俸如初。碹按行所部,督建预备仓六十二,修陂塘圩岸四千六百,增筑广州新会诸城垣一十二。民德碹,惟恐其去,既转左布政使,会满九载,当赴京,军民相率乞留。巡抚陈濂等为之请,乃仍故任。
八年始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平贼林寿六、魏怀三等。福安、寿宁诸县邻江、浙,贼首叶旺、叶春等负险。瑄捕诛之,余尽解散。帝降敕劳之,改抚河南,议事入都,陈抚流民、振滞才十八事,所司多议行。黄河水溢,碹请振,且移王府禄米于他所,留应输榆林饷济荒,石取直八钱输榆林,民称便。还理院事。寻迁南京刑部侍郎。久之,进尚书。
二十年,星变,被劾,帝弗问。居三年,给事御史复劾之,遂落职。孝宗立,复官,致仕。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列传第四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B.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C.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D.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不许/疾亦愈/
5.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 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B.“景泰”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C.星变,星象的异常变化。古人依“天人合一”思想,谓星变将有凶灾。
D.致仕,免除官职,即撤职。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碹恪尽职守,关心民生。在广东右布政使任上,督建粮仓,挖掘水库,修筑堤坝,加砌城墙,赢得百姓爱戴。
B.张碹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他在赴任吉安知府路上,见当地百姓天天迎神,便把神像丢进水里,引发疾病、饥荒,他仍坚决反对迎神活动。
C.张碹极力平贼,恩威并施。无论在广东任职还是在福建为官,始终竭诚平定叛贼。在福建任巡抚时,剿灭贼首,胁从不问,得到皇上的褒奖。
D.张碹治政有方,办事灵活。遇到饥荒时,他一边向朝廷报告,一边开仓赈灾;黄河泛滥时,他随机应变,将榆林粮饷改为救济粮,百姓十分便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民德瑄,惟恐其去,既转左布政使,会满九载,当赴京,军民相率乞留。
(2)帝降敕劳之,改抚河南,议事人都,陈抚流民、振滞才十八事,所司多议行。
参考答案:
4.D (原文标点:碹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为祟,请复之。瑄怒 ,不许,疾亦愈。)
5.B(“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是谥号。)
6.B(“祟尚科学”的说法无中生有;“引发疾病、饥荒,他仍坚决反对迎神活动”强加因果,生病是巧合,后来他自然痊愈了;闹饥荒是天灾,跟是否迎神没关系。)
7.(1)百姓感激他,唯恐他离任而去。他转为左布政使后,正值九年任满,应当回京述职,军民相继请求他留下。(“德”“去”“会”“相率”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
属关辅乱离,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召见,嗟赏久之,摧为左拾遗。俄充崇政院直学士,或预咨谋,而俨然正色,不畏强御。衡王入朝,重臣李振辈皆致拜,惟愚长揖。末帝让之曰:“衡王,朕之兄。朕犹致拜,崇政使李振等皆拜,尔何傲耶!”对曰:“陛下以家A礼兄,振等私臣也。臣居朝列,与王无素,安敢谄事。”其刚毅如此。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法,籍民家财,其家讼于朝,制使劾之,伏罪。梁末帝以先朝草昧之臣,不忍加法,愚坚按其罪。梁末帝诏曰:“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
洎庄宗都洛阳,召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发征蜀,请为都统判官,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及前军至固镇,收军食十五万斛,崇韬喜,谓愚曰:“公能料事,吾军济矣!”招讨判官陈乂至宝鸡,称疾乞留在后。愚厉声曰:“陈乂见利则进,惧难则止。今大军涉险,人心易惑,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人无迟留者。是时,军书羽檄,皆出其手。
明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长兴季年,秦王恣横,权要之臣,避祸不暇,邦之存亡,无敢言者。愚性刚介,往往形言,然人无唱和者。愚初不治第,既命为相,官借延宾馆居之。尝有疾,诏近臣宣谕,延之中堂,见其败越敝席,四壁萧然。明宗特赐帷帐茵褥。
清泰二年秋,愚已婴疾,累表乞骸,不允,卒于位。
(节选自《旧五代史》)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B.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C.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
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D.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童龀是指10岁以下的儿童,也有说成“髫龀”的。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
B.嗣位指继承君位。嗣的本义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儿子除了有长幼之分外,还有嫡庶之分,一般是传嫡不传庶。
C.草昧之臣指开国之臣。草昧即蒙昧,未开化;在这里引申为草创,创始。
D.乞骸又作“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简作“乞骸”。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愚有良好的学识和修养。他成年后就立志求学,读遍经史;写文章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神情举止严肃庄重,做事认真严谨。
B.李愚深受皇帝的器重。梁末帝对他的才学赞赏有加,提拔他为左拾遗和崇政院直学士,并让他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明宗也重用他,任他为丞相。
C.李愚性情刚烈、正直,常常表现在言辞上,然而没有相应的人。清泰二年秋,李愚已经疾病缠身,多次上表请求告老还乡,皇帝没有答应,最后死在任上。
D.李愚为人慷慨,做了宰相后还把馆驿借给他人;他自己生活极为俭朴,屋中四壁空空荡荡,床上的毯子和席子破旧不堪。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梁末帝嗣位,雅好儒士,延光素相款奉,得侍讲禁中,屡言愚之行高学赡。(5分)
(2) 朕若不与鞫穷,谓予不念赤子;若或遂行典宪,谓予不念功臣。为尔君者,不亦难乎!(5分)
参考答案:
4.B(原文是“时物议以蜀险阻,未可长驱,郭崇韬问计于愚,愚曰:“如闻蜀人厌其主荒恣,仓卒必不为用。宜乘其人二三,风驰电击,彼必破胆,安能守险。”)
5.A(“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
6.D(“为人慷慨“文中未体现,是他自己借馆驿居住,而不是把馆驿借给他人。)
7.(1)梁末帝即位,非常喜好儒士,李延光一向诚恳地侍奉皇帝,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
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学识渊博。(①雅:很、非常;②素:一向、向来;③款奉:诚恳地侍奉; ④侍讲禁中:在宫中讲学,状语后置; ⑤赡:丰富、渊博。)
(2)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很难啊!(①与:赞同;②鞫穷:彻底审讯、追查;③赤子:贫民百姓; ④若或:如果; ⑤为:做。)
【参考译文】李愚,字子晦。渤海郡无棣县人。李愚童年时期,谨慎稳重与普通的儿童不一样。成年后立志求学,读遍经史。诗文崇尚气格,有韩愈、柳宗元之风。志向远大,为人端正,神情举止严肃庄重,说话得体讲究礼仪,做事认真严谨。
正赶上关中一带战乱,离开家乡,与同族人李延光客居山东。梁末帝即位,非常喜好儒士,李延光一向诚恳的侍奉皇帝,得以在宫中为皇帝或太子讲学,李延光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愚品行高尚,学识渊博。皇帝召见李愚,(谈话后)对他赞叹良久,提拔为左拾遗。不久又充任崇政院直学士,有时参与咨询谋划国家大事,仍旧庄重严肃,不惧怕豪强、有权势的人。衡王入朝,重臣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惟独李愚行拱手之礼。末帝责备他说:“衡王,是我的兄长。我尚且行跪拜礼,崇政使李振等人都行跪拜礼,你为何这么傲慢呀!”李愚回答说:“陛下用家人之礼对待兄长,李振等人是您的家臣。我居于朝廷为官,与衡王平素不交往,怎敢谄媚侍奉。”他刚毅就像这样。
晋州节度使华温琪在任违犯法律,没收某户百姓的家产,那家百姓告到朝廷,皇帝派遣的使者检举揭发他的`罪状,华温琪认罪。梁末帝认为华温琪是先朝开国之臣,不忍加以刑罚,李愚坚持查办他的罪过。梁末帝下诏说:“我如果不赞同彻底审讯、追查,会认为我不顾念贫民百姓;如果按法律执行处置,会认为我不顾念有功之臣。做你们的君主,很难啊!”
等到庄宗迁都洛阳,召李愚为翰林学士。三年,魏王继岌要征讨蜀国,请李愚做都统判官。当时众人议论认为蜀地险要难攻,不可长驱直入,郭崇韬向李愚问计,李愚说:“如今听说蜀人憎恶他们的君主放纵恣肆,战时一定不听蜀王的调派。应该趁着蜀人人心不稳,快速进攻,他们一定会吓破胆,怎能守住他们的险塞呢!”等到先头部队到达固镇,收缴
敌军粮草十五万斛,郭崇韬大喜,对李愚说:“你料事如神,我军成功了!”招讨判官陈乂到宝鸡,称病请求留在后面。李愚厉声说:“陈乂见利就前进,害怕困难就止步不前。现在大军正进入险境,人心容易迷惑动摇,正好可以处决他来警示众人。”从此军中将士无敢拖延滞后的。此时,军事文书,都出自他手。
【《战国策》节选文言文】推荐阅读:
战国七雄09-24
战国四君子01-09
春秋战国名言05-23
春秋战国的纷争07-12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11-02
春秋战国三国时期成语典故11-25
来自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01-10
第7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01-11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06-18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0-08